第一篇:离散数学(2-3章)测试题
第2-3章测试题
1、下列公式中哪些是永真式?()
(1)(┐PQ)→(Q→R)(2)P→(Q→Q)(3)(PQ)→P(4)P→(PQ)
2、设有下列公式,请问哪几个是永真蕴涵式?()
(1)P=>PQ(2)PQ=>P(3)PQ=>PQ)=>P
(4)P(P→Q)=>Q(5)(P→Q)=>P(6)P(PQ3、下列语句中是命题且命题的真值为1的是:()
(1)北京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首都。(2)北京理工大学珠海学院是一座工厂。
(3)你喜欢唱歌吗?(4)若7+8>18,则三角形有4条边。
(5)前进!(6)x=94、设谓词P(x):x是奇数,Q(x):x是偶数,谓词公式 x(P(x)Q(x))在哪个个体域中为真?()
(1)自然数(2)实数(3)复数(4)(1)--(3)均成立
5、命题“2是偶数或-3是负数”的否定是()。
6、永真式的否定是()
(1)永真式(2)永假式(3)可满足式(4)(1)--(3)均有可能
7、公式(PQ)(PQ)化简为(),公式 Q(P(PQ))可化简为(8、谓词公式x(P(x) yR(y))Q(x)中量词x的辖域是(9、令R(x):x是实数,Q(x):x是有理数。则命题“并非每个实数都是有理数”的符号化表示为(10.求下列各公式的主析取范式和主合取范式,并给出其成真赋值和成假赋值:
a、(P→Q)R
b、Q→(PR)
c、P→(P(Q→P))
d、P(P(Q(QR)))
11.证明:
a、P→Q,QR,R,SP=>S
b、P→(Q→R),R→(Q→S)=> P→(Q→S)
d、A,A→B,A→C,B→(D→C)=> D
e、PQ,QR,RS P
12.写出x(F(x)G(x))(xF(x) xG(x))的前束范式。
13.写出x(F(x)G(x))(xF(x) xG(x))的前束范式。)。。))
第二篇:离散数学(屈婉玲)答案_1-5章
第一章部分课后习题参考答案 设p、q的真值为0;r、s的真值为1,求下列各命题公式的真值。
(1)p∨(q∧r) 0∨(0∧1)0(2)(p↔r)∧(﹁q∨s)(0↔1)∧(1∨1)0∧10.(3)(p∧q∧r)↔(p∧q∧﹁r)(1∧1∧1)↔(0∧0∧0)0(4)(r∧s)→(p∧q)(0∧1)→(1∧0)0→01 17.判断下面一段论述是否为真:“是无理数。并且,如果3是无理数,则2也是无理数。另外6能被2整除,6才能被4整除。”
答:p: 是无理数
q: 3是无理数
0
r: 2是无理数
s: 6能被2整除t: 6能被4整除
0
命题符号化为: p∧(q→r)∧(t→s)的真值为1,所以这一段的论述为真。19.用真值表判断下列公式的类型:(4)(p→q)→(q→p)(5)(p∧r)(p∧q)(6)((p→q)∧(q→r))→(p→r)答:
(4)
p
q
p→q
q
p
q→p
(p→q)→(q→p)
0
0
0
0
0
0
0
0
0
0
所以公式类型为永真式 //最后一列全为1(5)公式类型为可满足式(方法如上例)//最后一列至少有一个1(6)公式类型为永真式(方法如上例)// 第二章部分课后习题参考答案
3.用等值演算法判断下列公式的类型,对不是重言式的可满足式,再用真值表法求出成真赋值.1(1)(p∧q→q)(2)(p→(p∨q))∨(p→r)(3)(p∨q)→(p∧r)答:(2)(p→(p∨q))∨(p→r)(p∨(p∨q))∨(p∨r)p∨p∨q∨r1
所以公式类型为永真式
(3)P
q
r
p∨q
p∧r
(p∨q)→(p∧r)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1
0
0
0
0 1
0
1
0
0
0 1
所以公式类型为可满足式
4.用等值演算法证明下面等值式:(2)(p→q)∧(p→r)(p→(q∧r))(4)(p∧q)∨(p∧q)(p∨q)∧(p∧q)证明(2)(p→q)∧(p→r)(p∨q)∧(p∨r)p∨(q∧r))p→(q∧r)(4)(p∧q)∨(p∧q)(p∨(p∧q))∧(q∨(p∧q)(p∨p)∧(p∨q)∧(q∨p)∧(q∨q)1∧(p∨q)∧(p∧q)∧1 (p∨q)∧(p∧q)5.求下列公式的主析取范式与主合取范式,并求成真赋值
(1)(p→q)→(q∨p)(2)(p→q)∧q∧r(3)(p∨(q∧r))→(p∨q∨r)解:
(1)主析取范式
(p→q)→(qp)(pq)(qp)(pq)(qp)(pq)(qp)(qp)(pq)(pq)(pq)(pq)(pq)m0m2m3
∑(0,2,3)主合取范式:
(p→q)→(qp)(pq)(qp)(pq)(qp)(p(qp))(q(qp))1(pq)(pq) M1
∏(1)(2)主合取范式为:
(p→q)qr(pq)qr (pq)qr0 所以该式为矛盾式.主合取范式为∏(0,1,2,3,4,5,6,7)矛盾式的主析取范式为 0(3)主合取范式为:
(p(qr))→(pqr)(p(qr))→(pqr)(p(qr))(pqr)(p(pqr))((qr))(pqr))11 1 所以该式为永真式.永真式的主合取范式为 1 主析取范式为∑(0,1,2,3,4,5,6,7)第三章部分课后习题参考答案
14.在自然推理系统P中构造下面推理的证明:(2)前提:pq,(qr),r 结论:p(4)前提:qp,qs,st,tr 结论:pq
证明:(2)
①(qr)前提引入 ②qr ①置换
③qr ②蕴含等值式 ④r 前提引入 ⑤q ③④拒取式 ⑥pq 前提引入 ⑦¬p ⑤⑥拒取式
证明(4):
①tr 前提引入 ②t ①化简律 ③qs 前提引入 ④st 前提引入
⑤qt ③④等价三段论 ⑥(qt)(tq)⑤ 置换 ⑦(qt)⑥化简 ⑧q ②⑥ 假言推理 ⑨qp 前提引入 ⑩p ⑧⑨假言推理(11)pq ⑧⑩合取
15在自然推理系统P中用附加前提法证明下面各推理:
4(1)前提:p(qr),sp,q 结论:sr 证明
①s 附加前提引入 ②sp 前提引入 ③p ①②假言推理 ④p(qr)前提引入 ⑤qr ③④假言推理 ⑥q 前提引入 ⑦r ⑤⑥假言推理
16在自然推理系统P中用归谬法证明下面各推理:
(1)前提:pq,rq,rs 结论:p 证明:
①p 结论的否定引入 ②p﹁q 前提引入 ③﹁q ①②假言推理 ④¬rq 前提引入 ⑤¬r ④化简律 ⑥r¬s 前提引入 ⑦r ⑥化简律 ⑧r﹁r ⑤⑦ 合取
由于最后一步r﹁r 是矛盾式,所以推理正确.第四章部分课后习题参考答案
3.在一阶逻辑中将下面将下面命题符号化,并分别讨论个体域限制为(a),(b)条件时命题的真值:(1)对于任意x,均有错误!未找到引用源。2=(x+错误!未找到引用源。)(x错误!未找到引用源。).5(2)存在x,使得x+5=9.其中(a)个体域为自然数集合.(b)个体域为实数集合.解:
F(x):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2=(x+错误!未找到引用源。)(x错误!未找到引用源。).G(x): x+5=9.(1)在两个个体域中都解释为xF(x),在(a)中为假命题,在(b)中为真命题。(2)在两个个体域中都解释为xG(x),在(a)(b)中均为真命题。
4.在一阶逻辑中将下列命题符号化:(1)没有不能表示成分数的有理数.(2)在北京卖菜的人不全是外地人.解:(1)F(x): x能表示成分数 H(x): x是有理数
命题符号化为: x(F(x)H(x))(2)F(x): x是北京卖菜的人 H(x): x是外地人
命题符号化为: x(F(x)H(x))5.在一阶逻辑将下列命题符号化:(1)火车都比轮船快.(3)不存在比所有火车都快的汽车.解:(1)F(x): x是火车;G(x): x是轮船;H(x,y): x比y快 命题符号化为: xy((F(x)G(y))H(x,y))
(2)(1)F(x): x是火车;G(x): x是汽车;H(x,y): x比y快 命题符号化为: y(G(y)x(F(x)H(x,y)))9.给定解释I如下:(a)个体域D为实数集合R.6(b)D中特定元素错误!未找到引用源。=0.(c)特定函数错误!未找到引用源。(x,y)=x错误!未找到引用源。y,x,yD错误!未找到引用源。.(d)特定谓词错误!未找到引用源。(x,y):x=y,错误!未找到引用源。(x,y):x 答:(1)对于任意两个实数x,y,如果x (a)个体域D=N(N为自然数集合).(b)D中特定元素错误!未找到引用源。=2.(c)D上函数错误!未找到引用源。=x+y,错误!未找到引用源。(x,y)=xy.(d)D上谓词错误!未找到引用源。(x,y):x=y.说明下列各式在I下的含义,并讨论其真值.(1)错误!未找到引用源。xF(g(x,a),x)(2)错误!未找到引用源。x错误!未找到引用源。y(F(f(x,a),y)→F(f(y,a),x)答:(1)对于任意自然数x, 都有2x=x, 真值0.(2)对于任意两个自然数x,y,使得如果x+2=y, 那么y+2=x.真值0.11.判断下列各式的类型:(1)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3)错误!未找到引用源。yF(x,y).解:(1)因为 p(qp)p(qp)1 为永真式; 所以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为永真式; (3)取解释I个体域为全体实数 F(x,y):x+y=5 所以,前件为任意实数x存在实数y使x+y=5,前件真; 后件为存在实数x对任意实数y都有x+y=5,后件假,] 此时为假命题 再取解释I个体域为自然数N,F(x,y)::x+y=5 所以,前件为任意自然数x存在自然数y使x+y=5,前件假。此时为假命题。 此公式为非永真式的可满足式。13.给定下列各公式一个成真的解释,一个成假的解释。 (1)错误!未找到引用源。(F(x)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2)错误!未找到引用源。x(F(x)错误!未找到引用源。G(x)错误!未找到引用源。H(x))解:(1)个体域:本班同学 F(x):x会吃饭, G(x):x会睡觉.成真解释 F(x):x是泰安人,G(x):x是济南人.(2)成假解释(2)个体域:泰山学院的学生 F(x):x出生在山东,G(x):x出生在北京,H(x):x出生在江苏,成假解释.F(x):x会吃饭,G(x):x会睡觉,H(x):x会呼吸.成真解释.第五章部分课后习题参考答案 5.给定解释I如下:(a)个体域D={3,4};(b)f(x)错误!未找到引用源。为f(3)4,f(4)3错误!未找到引用源。(c)F(x,y)为F(3,3)F(4,4)0,F(3,4)F(4,3)1错误!未找到引用源。.试求下列公式在I下的真值.(1)xyF(x,y) (3)xy(F(x,y)F(f(x),f(y)))解:(1)xyF(x,y)x(F(x,3)F(x,4)) (F(3,3)F(3,4))(F(4,3)F(4,4))(01)(10)1 (2)xy(F(x,y)F(f(x),f(y))) x((F(x,3)F(f(x),f(3)))(F(x,4)F(f(x),f(4)))) x((F(x,3)F(f(x),4))(F(x,4)F(f(x),3)))((F(3,3)F(f(3),4))(F(3,4)F(f(3),3))) ((F(4,3)F(f(4),4))(F(4,4)F(f(4),3))) ((0F(4,4))(F(3,4)F(4,3)))((1F(3,4))(0F(3,3))) (00)(11)(11)(00)1 12.求下列各式的前束范式。 (1)xF(x)yG(x,y) (5)x1F(x1,x2)(H(x1)x2G(x1,x2))(本题课本上有错误)解:(1)xF(x)yG(x,y)xF(x)yG(t,y)xy(F(x)G(t,y))(5)x1F(x1,x2)(H(x1)x2G(x1,x2)) x1F(x1,x2)(H(x3)x2G(x3,x2))x1F(x1,x4)x2(H(x3)G(x3,x2))x1x2(F(x1,x4)(H(x3)G(x3,x2))) 15.在自然数推理系统F中,构造下面推理的证明:(1)前提: xF(x)y((F(y)G(y))R(y)),xF(x) 结论: xR(x)(2)前提: x(F(x)→(G(a)∧R(x))),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xF(x)结论:错误!未找到引用源。x(F(x)∧R(x))证明(1)①xF(x)前提引入 ②F(c)①EI ③xF(x)y((F(y)G(y))R(y))前提引入 ④y((F(y)G(y))R(y))①③假言推理 ⑤(F(c)∨G(c))→R(c))④UI ⑥F(c)∨G(c)②附加 ⑦R(c)⑤⑥假言推理 ⑧xR(x)⑦EG 9(2)①xF(x)前提引入 ②F(c)①EI ③x(F(x)→(G(a)∧R(x)))前提引入 ④F(c)→(G(a)∧R(c))③UI ⑤G(a)∧R(c)②④假言推理 ⑥R(c)⑦F(c)∧R(c)⑧x(F(x)∧R(x)) ⑤化简 ②⑥合取引入 孟子两章测试题 一、基础知识 1.孟子,名,字,战国时()人,()家代表人。他的政治思想是,他主张以统一天下。 2.《得道多助,失道寡助》选自,中心论点是。阐述了孟子的政治主张。《生于忧患,死于安乐》选自,中心论点是。阐述了孟子的人才观。3.三里之城: 4.郭: 5.环: 6.7.兵革:兵:革: 8.委而去之;委:去: 9.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域: 10.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固: 11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威: 12亲戚: 13.顺: 14.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15.畎亩: 16.士:17.市: 18.任: 19.空乏: 20.行拂乱其所为: 拂:乱: 21.所以: 22动心忍性: 23.曾益:曾: 24.征于色:25发于声: 26.而后喻: 27.入: 28.法家:拂士:拂 : 池: 29.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 二、阅读题 (一)阅读下面文言文语段,回答问题。(12分)(1)孟子曰:“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2)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3),,;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 (4)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1、在文段(3)默写原文填空 2、下列句子中加线词语理解有误的一项是()A、环而攻之而不胜(环:包围)B、池非不深也(池:水池) C、寡助之至,亲戚畔之(畔:通“叛”,背叛) D、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域:这里是“限制”的意思) 3、对下面句子翻译有误的一项是() A、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所以君子不战则已,战就一定胜利) B、三里之城,七里之郭(方圆三里那样的小城和方圆七里的大城) C、委而去之(弃城而逃) D、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不能只靠武力强大来震慑天下) 4、下面判断有误的一项是()A、《孟子》相传是孟子及其弟子所作。 B、文章采用了“总——分——总”的结构模式。 C、文章第(四)段运用了正反对比论证和举例论证的方法。 D、本文骈散结合,读来琅琅上口,朗读时要注意节奏正确。比如“城/非不高也”、“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5、对文章内容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文中与“得道者”意思相同的一个词是“君子”。B、作者在论述战争的三个要素时,着重强调了“人和”。C、文章的中心论点是“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D、文章集中反映了孟子“仁政”、“法治”的思想。 (二)阅读下面两个文言文语段,回答18~22题。(15分) [甲] 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乙] 孟子曰:“桀、纣①之失下下也,失其民也;失其民者,失其心也。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下矣。得其民有道:得其心,斯得民矣。得其心有道:所欲与②之聚之,所恶勿施尔也③。民之归仁也,犹水之就下,兽之走圹④也。” 注释:① 指夏桀、商纣,古代的暴君。② 与:同“为”,替的意思。③ 尔也:而已。④ 圹(kuàng):原野。 18.解释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具体含义。(4分)(1)寡助之至()(2)亲戚畔之()(3)所恶勿施尔也()(4)兽之走圹() 19.甲文认为“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的结果是怎样的,将这个句子写在下面,并加以翻译。(3分)句子: 翻译: 20.甲文说的“多助之至,天下顺之”的情形,在乙文中有形象的描绘。乙文中的这个句子是:。(2分) 21.乙文中说到的“桀、纣”,其失天下的原因,用甲文的句子来解释就是:。(2分) 22.甲文说“得道者多助”,乙文说“得天下有道”。这两个“道”的意思一样吗?说说你的理解。(4分) (三)阅读《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回答问题 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16、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4分)(1)傅说举于版筑之间()(2)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3)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4)出则无敌国外患者() 17、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4分)(1)饿其体肤。译文: (2)人恒过然后能改。译文: 18.下面对选文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选文第一自然段列举古代贤士的事例,说明有成就的人必先经历苦难的磨练。 B.选文第二自然段先提出中心论点,再论述一个国家如果没有内忧外患将导致灭亡。C.从选文可以看出,“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是造就人才的主观因素。 D.选文善用排比,而且句式灵活,既增添了气势,也给人以美感。 19、作者认为一个国家走向衰败灭亡的原因是“ ”。(用原文回答)(3分) 《〈孟子〉两章》测试题 一、给黑体的字注音 1、失道寡()助 2、傅说() 3、胶鬲() 4、畎()亩 5、人恒()过 6、亲戚() 7、行拂乱其所为() 8、舜() 二、解释词语 1、七里之郭() 2、池()非不深也 3、兵()革非不坚利也 4、域()民不以封疆之界 5、亲戚畔()之 6、固()国不以山溪之险 7、人恒过(),然后能改 8、入()则无法家拂士 9、出()则无敌国外患者 10、曾益()其所不能 11、困于心,衡于虑,而后喻() 12、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13、征()于色,发于声 14、傅说举于版筑()之间 15、百里奚举于市() 16、委而去()之 17、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指出下面各句中黑体的字相当于哪个字并解释 1、寡助之至,亲戚畔之。 2、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3、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 4、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四、解释句子 1、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2、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3域民不以封疆之界 4、管夷吾举于士 5、寡助之至,亲戚畔之。 6、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 7、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七、填空 1、《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得道者”指 ,“道”指 ,“君子 ”指。 2、《得道多助,失道寡助》“道”的得失决定了什么?(用原文词语概括) 3、《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文中体现全篇结论的句子是。 4.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 5、“天”在“降大任于是人”之前,首先怎样作,目的是什么?用原文回答。 六、综合练习。 4、《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的一段所举事例六个人的共同点是什么 6、作者是用什么来证明“天时不如地利”这一论点的?请默写出原文。 《鱼我所欲也》练习题 一、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箪 羹 蹴 屑 二、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1.二者不可得兼() 2.故不为苟得也() 3.所恶有甚于死者()4.故患有所不辟也() 5.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 6.贤者能勿丧耳() 7.蹴尔而与之() 8.万钟于我何加焉() 9.是亦不可以已乎() 10.此之谓失其本心() 三、比较下列加点词意义的异同。 1.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2.所欲有甚于生者() 蹴尔而与之() 万钟于我何加焉() 3.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 4.行道之人弗受() 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 今为亩室之美为之() 5.呼尔而与之() 6.非独贤者有是心也() 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 是亦不可以已乎() 四、找出下列句子中的通假字,并解释其含义。 1.故患有所不辟也。 通 2.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 通 3.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通 4.乡为身死而不受„„ 通 五、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2.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 3.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 1.课文中运用两两相对的句子,它们句式相同,意思相对或相反。试从课文中找出两句这样的句子,并默写出一句你以前学过的这样的句子。 2.本文中的千古名句是哪一句?你从中得到哪些启示? 七、阅读下面文言语段。回答问题。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1)死亦我所恶.() (2)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 2.下列加点的“于”与“所欲有甚于生者”中的“于”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指通豫南,达于汉阴 B.子墨子闻之,起于齐 C.贫者语于富者 D.苛政猛于虎也 3.上文中“所欲有甚于生者”指的是_______,“所恶有甚于死者”指的是_______;“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一句中“由是”在文中解释为_______,“不用”、“不为”者指的是 4.这段文字主要运用了_______、_______等论证方法。 5.这段文字的主要论点是什么?它是怎样提出来的?试简要分析。 6.“舍生取义”者在中国历史上一贯受人崇敬,请举出一位因“舍生取义”而令你崇敬的英雄人物,并默写出他的一句曾深刻影响你的名言。 7.结合实例谈谈你对“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的理解。 答案: 一、dān gēng cù xiè6 二、l.兼有、并存 2.苟且取得、苟且偷生 3.厉害、重要 6.祸患、灾难 5.假如、假使 6.不丢掉 7.用脚踢 8.有什么益处9.停止,放弃l0.天性、天良 三、l.与,通“欤”语气助词,用在句末。 与,给。 2.于,比。 于,对。 3.则,却。 则,就。 4.之,的。 之,代词。 5.而,连词,表顺承。 而,但是6.是,这样的。 是,这。 四、1.“辟”通“避”,躲避 2.“辩”通“辨”,辨别 3.“得”通“德”,恩惠,这里是感激的意思。4.“乡”通“向”,从前。 五、l.并不是只有贤能的人有这种想法,人人都会有,贤能的人能够不遗失罢了。2.吆喝着给他吃,行路的也不接受,用脚踢着给他吃,乞丐也会因轻视而不肯接受。 3.万钟的俸禄如果不辨别是否合礼义就接受它,这万钟的俸禄对我有什么益处呢?4.从前宁可死了也不接受,现在为了所认识的贫穷的人感激我而去做了。 六、1.略;2.生,我所欲也„„舍生而取义者也。启示(略) 七、l.(1)痛恨、厌恶(2)有什么手段不可用呢2.D 3.义不义按这种办法做“君子之人”或“舍生取义者”4.比喻论证 正反对比论证5.主要论点:舍生取义。用比喻(或类比)的方式提出。先以鱼和熊掌设喻,得出结论:舍鱼而取熊掌者也。再由前面的设喻引出论点:舍生而取义者也。鱼喻“生”,熊掌喻“义”,“生”与“义”的价值已判高下。 6.例如文天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7.例子不限,只要能证明“贤者能勿丧耳”即可。 离散数学 离散数学(Discrete mathematics)是数学的几个分支的总称,以研究离散量的结构和相互间的关系为主要目标,其研究对象一般地是有限个或可数无穷个元素;因此它充分描述了计算机科学离散性的特点。 内容包含:数理逻辑、集合论、代数结构、图论、组合学、数论等。 由于数字电子计算机是一个离散结构,它只能处理离散的或离散化了的数量关系,因此,无论计算机科学本身,还是与计算机科学及其应用密切相关的现代科学研究领域,都面临着如何对离散结构建立相应的数学模型;又如何将已用连续数量关系建立起来的数学模型离散化,从而可由计算机加以处理。 离散数学课程主要介绍离散数学的各个分支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这些概念、理论以及方法大量地应用在数字电路、编译原理、数据结构、操作系统、数据库系统、算法的分析与设计、人工智能、计算机网络等专业课程中;同时,该课程所提供的训练十分有益于学生概括抽象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归纳构造能力的提高,十分有益于学生严谨、完整、规范的科学态度的培养。 离散数学通常研究的领域包括:数理逻辑、集合论、关系论、函数论、代数系统与图论。 相关书目 Kenneth H.Rosen著的Discrete Mathematics and Its Applications,Fourth Edition 此书的价值已经被全世界几百所大学所证实,作为离散数学领域的经典教材,全世界几乎所有知名的院校都曾经使用本书作为教材.以我个人观点看来,这本书可以称之为离散数学百科.书中不但介绍了离散数学的理论和方法,还有丰富的历史资料和相关学习网站资源.更为令人激动的便是这本书少有的将离散数学理论与应用结合得如此的好.你可以看到离散数学理论在逻辑电路,程序设计,商业和互联网等诸多领域的应用实例.本书的英文版(第五版)当中更增添了相当多的数学和计算机科学家的传记,是计算机科学历史不可多得的参考资料.作为教材这本书配有相当数量的练习.每一章后面还有一组课题,把学生已经学到的计算和离散数学的内容结合在一起进行训练.这本书也是我个人在学习离散数学时读的唯一的英文教材,实为一本值得推荐的好书。 离散数学(Discrete Mathematics)是计算机专业的一门重要基础课。它所研究的对象是离散数量关系和离散结构数学结构模型。 由于数字电子计算机是一个离散结构,它只能处理离散的或离散化了的数量关系,因此,无论计算机科学本身,还是与计算机科学及其应用密切相关的现代科学研究领域,都面临着如何对离散结构建立相应的数学模型;又如何将已用连续数量关系建立起来的数学模型离散化,从而可由计算机加以处理。 离散数学课程主要介绍离散数学的各个分支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这些概念、理论以及方法大量地应用在数字电路、编译原理、数据结构、操作系统、数据库系统、算法的分析与设计、人工智能、计算机网络等专业课程中;同时,该课程所提供的训练十分有益于学生概括抽象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归纳构造能力的提高,十分有益于学生严谨、完整、规范的科学态度的培养。 离散数学通常研究的领域包括:数理逻辑、集合论、关系论、函数论、代数系统与图论。第三篇:孟子两章测试题
第四篇:孟子两章测试题
第五篇:离散数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