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关于农村公路养护的实践调查报告--
关于农村公路养护状况的调查报告
经济系10级国贸一班 孙国庆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现代化事业蓬勃发展,作为一个农业大国,“三农问题”一直是我国政府高度重视的问题,农村经济的发展也成为我国21世纪经济建设的重心之一。农村公路作为农村经济建设的重要基础设施,关系到农村经济发展的大局,关系到我国新农村建设的发展进程。随着“村村通”公路工程的大力开展,在众多的乡村地区,宽阔平坦的水泥、沥青公路取代了狭窄、弯曲、坑洼不平的乡村小道,农村居民的出行以及运输条件得到了极大的改善,农村的经济也得以迅速发展,农民的生活水平得到有效提高。农村公路建设在农民脱贫致富、全面建设新农村过程中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随着新农村的建设进程逐步加快,我们也逐渐的看到农村公路的毁坏日益严重,已经阻碍了农村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故寒假期间我对家乡的部分公路进行了一次实地调查,以期得到有关部门的重视,能够加强对乡村公路的有效管理和养护。
近几年来,国家、各级政府及交通主管部门投入了巨大人力物力资源进行农村公路基础设施建设,农村的公路基础设施得到了有效改善,农村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农村客运也得到发展,人们出行更加便捷,收购农副产品的运输车辆直接开到田间地头,农村经济也借着公路设施建设的东风实现了快速发展。
可是我们也不无遗憾的看到:刚刚修好的公路没过几年甚至没过一年就变了模样,建成时宽阔平坦的柏油路面很快变得坑坑洼洼,路边的绿化带被侵占,绿化树被砍伐,控制区内拔地而起一座座违章建筑,超重超限车辆一天到晚呼啸而过,扬起阵阵烟尘,路面上满是散落的建筑石材、沙粒,路边违规堆放建筑材料侵占原本并不宽阔的公路,路面像搓板、乘车像坐轿,花费大量人力物力修筑的公路就在短短的时间内让所有的一切付诸东流。有的地方对部分重点公路反复进行挖补维修,对乡间的水泥路,更多的是放任不管,任其一天天坏下去。坑坑洼洼的路面
随处堆放的建筑材
料 满布裂痕的水泥路面
面对日益恶化的农村公路现状,我们不得不痛定思痛,仔细分析造成上述状况的原因。我认为造成上诉状况的原因有以下各方面。
首先,农村公路在修建时普遍等级低,质量差。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路法》规定,我国公路按其在公路路网中的地位分为国道、省道、县道和乡道,并按技术等级分为高速公路、一级公路、二级公路、三级公路和四级公路。一般来说,农村公路是指纳入农村公路规划并按照国家和省技术标准修建的县道、乡道和村道。由此可见,农村公路修建标准相对较低,无论是在公路的宽度还是在路面的承重能力上都是不能与国道、省道相提并论的,路面、路基的设计建设也仅仅是从满足农村居民出行和小型车辆通行的角度去考虑,所以公路质量偏低。
其次,农村居民对于公路维护的产权意识较为薄弱。过去的乡村道路由人们自发踩踏而成的,同时过去法制建设还不健全,人们的维权意识极为薄弱,人们对整天踩在脚下的公路的产权无意识的采取了漠视的态度,从没有人主动意识到公路是由国家出资修建的,其产权属国家所有,这就造成了大量侵犯路产路权的现象的发生,而更多的人们对于侵占路面妨碍通行的现象也只是表示不满,并没有任何维护意识。
第三,农村公路法制建设及法规宣传滞后。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路法》,各省、市、自治区相继出台了有关农村公路管理的相关法规,对本地区农村公路管理做出了相应的规定。但是,由于缺少有效的宣传,农村公路管理法规并没有做到深入人心。再者农村居民法律意识有待提高,除有关单位及其执法人员外,大多数老百姓对《公路法》、《农村公路管理条例》等法规并不了解,对于哪些属于违反公路管理法规的行为并不明确,这就导致了违法行为屡禁不止,在广大的乡村,对路面侵占等违规行为甚至无人理会。
第四,公路养护人员缺乏必要的专业素质。农村公路日常清洁养护的工作人员的大多数为农村闲散劳动力,普遍存在年龄老化、文化素质低、专业素质不够、责任心不强等现象。致使相当数量的道路损毁、私自占用公路、违规设置非道路标志、私自增设平面交叉道口等违法现象得不到及时制止和处理,从而使得农村公路损毁不断加重、违法事项屡禁不止,农村公路路产路权得不到有效维护。甚至在边远的地区没有专门人员养护,直接导致公路无人监管。
第五,公路养护资金筹集和使用不尽合理。当前,公路建设和养护的资金来源主要依靠政府拨款、交通部门筹集等方式,来源比较单一,给政府和职能部门带来的压力也较大。同时,由于对款项的使用缺乏有效的监督审计,导致公路养护资金被占用、挪用现象也时有发生。资金使用的不合理,直接导致公路养护不到位,也直接造成了农村公路使用寿命的缩短。
在我看来,以上种种是造成当前农村公路屡建屡坏、路况始终较差现象的几点重要原因。就如何解决上述问题,确保农村公路在较长时间内有效使用,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点入手:
1、狠抓农村公路修建质量,提高农村公路建设和养护等级。要进一步提高农村公路修建与养护等级,在公路修建初期就严格把关,严格按照规范进行公路施工,使修建的公路满足当前农村公路承载运行的需要,从而延长使用年限。
2、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并提高宣传力度。要进一步加强针对公路建设、养护、管理、监督等方面的法制法规建设,提高相关法规等级,提高法规的可操作性,既要满足当前又要着眼长远。要进一步加大相关法规宣传力度,尤其针对农村居民,采用通俗易懂的宣传方式,提高农村居民的维护意识。
3、加大对养护人员培训,提高专业养护素质。要加强对现有公路养护人员的专
业培训,主要内容可包括:相关公路法规、公路养护知识、依法举报知识、基本的公路损毁修复等。不断提高养护人员的专业素养的同时,改革现有养护人员结构,可以引入招聘机制,使养护队伍实现年轻化、专业化,为将来实施机械化养护打好基础。
4、拓宽养护资金筹集渠道,加强专项资金监管。公路建设和养护可以走政府指导、交通部门监管、市场运作的模式,积极引导相关企业进入公路养护市场,开展专业化、机械化养护。拓展农村公路建设中的融资渠道,鼓励企业、银行等机构加入到公路建设当中。要加大对公路养护资金使用的监督审计,对随意占用、挪用公路养护资金的依法予以严肃处理。
总之,在农村公路建设良性发展的前提下,相关部门应当将延长公路寿命、提高公路等级、保障公路安全畅通作为发展地方经济、建设和谐社会、服务民生的大事来抓,使公路真正做到为民利民,才能使得农村经济得以持续健康发展。
第二篇:农村公路养护管理调查报告
农村公路养护管理调查报告
政协大王庙镇工作办公室
2011年9月20日
近几年,我镇农村道路建设有了飞速发展,目前已实现“村通”,多数村也在实施“屯通”工程,这大大缓解了农民行路难问题。但是,由于资金缺乏和管理体制不健全,道路养护管理问题也日益显露出来。镇政协办组织委员对我镇村路养护管理工作进行了调研,现将情况汇报如下。
一、我镇农村公路养护管理的基本情况
近年来,在县委、县政府和交通部门的支持下,我镇公路建设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实现了交通发展的大跨越。全镇乡级公路总里程17.4千米,21个行政村全部修通油路(水泥路),总里程48千米,其中14个村实施了“屯通”工程,屯路硬化总里程35千米,硬化率达30%。在抓好道路建设的同时,镇村两级非常注重道路养护管理工作,按照“谁建设、谁所有、谁受益、谁管理”原则,落实“乡道乡管、村道村管”的分级管理制度。做到建养并重,保证农村公路完好畅通和长远发展。
一是道路附属工程配套到位。对村屯道路边坡、路肩、排水沟等防护工程实行统一设计标准,严格按要求施工,确保道路整体质量。抓好道路绿化美化工作,在边坡和路肩栽植树木,即达到绿化美化目的,又起到保持水土作用。
二是建立农村公路管护网络和工作机制。镇级成立农村公路养护管理站,配备管理人员6名,负责乡道养护和全镇道路养护监管工作,乡道养护经费纳入镇财政。村级组建养护队,负责村屯道路的日常维护和清洁工作。
三是加大监督检查力度。镇公路养护管理站定期对各村道路养护工作进行检查考核,结果纳入村级年终考核。组织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对村屯道路进行视察,督促各村抓好道路养护工作。
二、目前农村公路养护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1、体制运转不畅。部分村虽然组建了养护队,但受资金筹集困难等因素影响,公路养护人员积极性不高,养护工作落实不到位,养护质量受到影响。
2、资金缺乏保障。镇级财政对村屯道路养护管理未列入资金预算安排,加上部分乡村经济状况较差,公路养护资金筹集非常困难,是遇到大修时,资金根本得不到保障。
3、养路员队伍不稳定。由于报酬太低,无法稳定养护员队伍,特别缺少专业的养护技术工人和机械操作手。
三、对今后农村公路养护管理工作的建议
农村公路的养护管理已经成为农村工作的重要内容,必须建立健全农村公路养护管理长效机制,确保农村公路完好畅通,使公路在农村经济发展中发挥应有的作用。
(一)健全公路养护管理机构。交通部门应成立农村公路养护管理机构,负责农村公路的养护管理工作,指导各乡镇开展管养工作。各乡镇应成立农村公路管理站,负责辖区的农村公路养护管理和绿化清洁等工作,确保农村公路养护管理体制的完善和养护管理的实际成效。
(二)加大对农村公路养护管理资金的保障力度。
资金难保障是当前农村公路养护管理工作面临的最大问题。财政部门应建立健全农村公路养护资金保障机制,交通部门应处理好建设资金和养护资金的分配比例,加大对农村公路养护资金的支持力度,确保农村公路养护工作顺利开展。
(三)进一步发挥基层道路养护积极性。培养基层群众的道路养护意识,动员广大群众积极参与日常养护工作,最大限度地发挥镇村两级的积极性,把农村公路管养责任落实到位。
第三篇:农村公路养护与管理工作调查报告
农村公路养护与管理工作调查报告
村村通村公路建设的迅速推进为县域经济发展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极大地改善了人民群众生产、生活和出行条件,逐步成为我县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第一道风景线。但农村公路建成后,由于职责、体制未理顺,养护管理经费来源不明确,导致重建、轻养、轻管、轻运等问题普遍存在。公路建设硬件固然重要,但公路建成后大量的养护与管理是确保农村公路安全畅通的一项长期性工作。带着这一问题,县交通运输局千名干部下基层狮子镇长林村工作组对农村公路养护与管理问题进行了认真细致的调研,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农村公路建养管工作主要经验和作法
这几年来,我们在通村公路建设方面,始终坚持一个理念,就是要把通村公路建设成为我县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第一道风景线,围绕“标准化建设、规范化管理和功能化服务”这三个内涵,在建设中创新“三全”理念,在管理上抓“三有”落实,在功能服务上,注重连网成片,狠抓路、站、运、渡一体化。
1、创新“三全理念”,推进通村公路标准化建设
一是算好全寿命周期成本帐。所谓“全寿命周期成本帐”就是从公路建设整个使用区间算总帐,严把“三关”,确保资金投入效益最大化。从设计上把关,绝不因为资金不足而降低设计标准。
从审查上把关,建设单位没有相应资质的不准进入农村公路建设市场,建设资金不落实的不下达批复文件,路基调平和压实处理不达标的不下达开工令。目前,通村公路建设资金除国家专项补贴外,主要靠村委会自筹解决,其来源是:村自有资金,村民一事一议专项资金,社会捐赠资金、扶贫办、发改局、财政等部门捆绑资金。
二是念好全概念通村公路经。所谓“全概念通村公路”,就是努力把我县通村公路建设成为“路面良好、路肩配套、边沟畅通、标志齐全、绿化美化”的功能齐全的标准路。
三是建好全方位质量监督网。对所有公路建设工程都实行派员监督、专业部门巡检监督、聘请群众代表参与现场监督、公开公示建设单位接受社会监督等五项监督制度。
2、咬定“三有”目标,强化通村公路规范化管理
一是分级养护,实现有人管事。通村公路实现有人管事,其内涵有三个方面,其一,各级政府要切实树立起通村公路的养护和管理属镇村事权意识,要将通村公路的养护和管理列入议事日程,通过主动管养来争取国家的补助投入,而绝不是等待国家给补助才安排管养,反之就不管不问;其二,落实领导干部责任制。每条通村公路都要明确住村国干、村“两委”干部等为责任人,实行“路长负责制”,把通村公路的管理与养护好坏与领导干部的工作业绩挂起钩来,只有这样才能把通村公路的管理与养护落到实处;其三,要有专人或专班来做事。在实际操作中,我们强调
对所有通村公路养护管理实行“合同管理制”,由乡镇按线路组建管养道班、管养协会或落实专人负责路段的日常管理与养护,所有养护人均与乡镇政府或村签订管养合同,明确双方各自责权利。其中对养护人员最基本硬件要求必须做到“六个一”:一份合同、一辆斗车、一把铲锹、一把锄头、一把扫帚、一件黄背心。
二是形成村规民约,实现有章理事。农村公路养护和管理点多、线长、面广,要实现“无打场晒粮、无乱堆乱放、无路面积水、无乱搭乱建、无阻碍交通”的目标,单靠交通部门一家管理是难以实现的。要彻底扭转“说起来人人反对,做起来人人参与”和“一管就效,一放就乱”的局面,就必须要变强制管理为群众自觉参与管理,变群众熟视无睹为主动爱路护路,变交通法规为村规民约。为此,我们大力倡导各建制村以召开村民代表大会的形式,专门讨论本村公路的管理与养护,并形成书面的村规民约,由各户签字后再以倡议书的形式下发到各户张贴,约定全体村民共同遵守。对一些劝教不改的行为,村干部或兼职养护员可向县交通局举报,由乡镇农村公路管理站或交管站出面解决。现在,全县已有三分之一以上行政村将本村公路养护写进了村规民约,还有部分村在出入口设臵减速板和隔离墩,控制重载车通过,有效地保障了农村公路的养护效果。
三是多方筹措资金,实现有钱办事。我们对通村公路采取“三个1000”的办法,确保通村公路养护资金到位,即每公里按交通部门支付专项资金1000元,县级财政转移支付1000元,镇、村
筹资1000元。同时,积极推行公路绿化权臵换,在强调农村公路道旁绿化的同时,灵活处臵道旁绿化经营权,或公开拍卖,或集体投入,与养护人按比例分成等,筹集部分养护资金。但是实事求是地讲,这些措施的落实困难很大,通村公路养管资金的筹措仍然是通村公路养管工作的最大瓶颈。
3、注重连网成片,强化通村公路服务功能。
几年来,我们坚持把干线公路沿线村通村油路规划里程捆绑起来使用,优先确保主干公路或连村公路拉通,同时,有步骤有计划地打通乡际和村际断头路,着眼通村公路联网成片,使通村公路进得去,出得来,连成线,能循环。比如我们对管窑镇全部通村公路规划里程进行整合,修通两条大循环线,沿线12个建制村全部实现互联互通。再比如株林河西(株林至达城)公路、彭思三福(三合铺至浠水福主)公路、横车界刘(界岭至刘冲)公路、新松公路(新桥至松树岗)、横铺(横车至铺咀)公路、赤东竹南(竹瓦至武穴南泉)公路、刘河大蔡(大公至蔡受)公路等等,都实现了循环联通,班车通达。
二、存在的问题及下步工作打算
今年以来,我局结合“千名干部下基层”活动,组织对全县农村公路进行了“回头看”,我们在农村公路翻天覆地变化的同时,也看到了农村公路发展存在的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五个不够”:
一是农村公路发展法制宣传不够。从工作队下乡初调查狮子镇长林村、邓河村的情况看,基层干部、村民对《公路法》和省
人大颁布的《湖北省农村公路条例》了解还不多,对农村公路建设、管理、养护属地方事权,地方政府是责任主体等还存在模糊认识,爱路、管路、护路、科学利用公路等还有差距。普遍认为,乡村公路由县级专业施工队伍修建,由专业机构验收,今后的养护和管理应由上级负责,乡镇政府和村级组织没有责任。
二是通村公路建设的计划规模不够,远远不能满足人民群众的愿望和要求。随着国家持续几年来的政策支持,人民群众建设通村公路的热情不断高涨,一方面通村部公路建设即将全部完成,另一方面要求建设通组通垸公路的呼声不断。从狮子镇长林村现实情况看,该村10.2公里通村公路已建成,但通垸通组公路仍有4公里急待修建,多数村民从村部到家里仍然要步行,进出物资运输仍然不方便。
通组(通垸)公路与农民群众关系更密切,受益更直接,建设积极性更高涨,管养更方便、里程量巨大,而我省通村公路建设规模不断缩小,这与当前全县要求建设通组公路的迫切要求存在巨大反差。
三是农村公路质量监管力度还不够,还存在一些管理漏洞亟待加强。从县交通局质监站抽检的数据和人民群众的来访信件看,农村公路质量还存在一些漏洞,一部分项目县质量巡查频率不够,管理力量跟不上发展需求,少数项目的水泥面板厚度、强度均不符合要求。再就是工程项目事前、事中的过程监管还不够,农村公路质量监管要进一步加强。
四是农村公路“有路必养”、“养必优良”的责任意识不够。养护管理长效机制尚未建立,县政府制定出台了农村公路养护管理办法,多数乡镇出台了实施细则,但养护机构设臵、人员配备、地方配套资金的落实,及考核检查办法都需要进一步完善。从狮子镇长林村来看,公路养护人员均为兼职,责任心不够强,养护资金和工资都无法到位,导致村民占用公路路肩种农作物、种菜等问题长期得不到解决,严重影响公路安全、影响公路水土流失导致公路损坏,寿命减少。
三、“十二五”农村公路建设与管理、养护目标及建议 建设目标及建议。我县“十一五”期间农村公路发展比较快,主要地建设完成省际出口及断头路138公里,建设通村水泥路1688公里,完成省定通村公路建设目标,100%行政村实现了通畅,有力地促进了县域经济发展。尽管如此,离现实要求和人民群众的期望值还有很大差距,一是通村公路远远没有实现通村达户目标,按照上级对通村公路定义,原规划通村公路路线只是从乡镇政府或主干公路通至行政村村部的最近路线,甚至一些行政村村部就在省道或县道旁边,也被视为已通畅,这种定义导致的结果就是理念上所有行政村都已完成了通畅目标,但仍有大部分村民小组或群众聚居地没有解决出行难问题,群众要求国家继续加大支持力度的呼声很高,每年向县交通运输局写申请报告的上百份。二是已建成的通村水泥路大多只是一种放射状的断头路,尽管我县在这方面做了很多尝试工作,比如将乡镇内的规划打包捆绑使
用,优先安排联村公路建设等,使许多乡村干线公路实现了联片成网,但这仅仅只是一部分而已,还有许多乡际、村际公路因为受规划制约不能联通,群众出行存在新的不便,农村客运发展受到制约,为此老百姓要求修通循环路的呼声也很高。三是一些重要的经济园区、“小三场”单位、旅游观光景点等等也迫切要求修通水泥路,需要争取国家的政策支持。根据以上这些现实,结合省厅的相关要求,我县为做好后期通村公路建设规划。
第四篇:关于全县农村公路养护管理工作情况的调查报告
为促进全县农村公路养护管理工作的开展,县人大常委会于2月中旬组织部分委员和人大代表,对全县农村公路养护管理工作情况进行了全面调查。在听取县交通局汇报的基础上,到县财政局了解了农村公路养护资金的筹措与管理情况,实地查看了辛寨、寺头、五井等镇部分路段的养护管理状况,组织有关镇村负责人、村民代表、农村公路管理站工作人员召开座谈会进行了全面了解。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近年来,我县认真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路法》、《山东省农村公路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改革创新,强化措施,农村公路养护管理工作逐步迈入了正规有序的轨道。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是各级重视。县政府高度重视农村公路的养护管理,多次进行研究部署,并结合我县实际制定下发了《临朐县农村公路养护管理办法》、《关于进一步做好农村公路管理养护工作的意见》,探索确立了“统一领导、分级管理、保障投入、确保畅通”的管理原则。县交通主管部门和各镇(街道)积极改革和创新,实行了“县道县管、乡道乡管、村道村管”的养护管理体制。各级认真负责,紧密配合,精心组织,农村公路养护管理工作得到了扎实稳步推进。
二是措施得力。县政府及交通主管部门对县级农村公路养护管理机构进行了调整充实,统一在各镇(街道)设立了农村公路管理站,落实了人员和责任。通过争取上级补助、加大财政投入、吸收社会资金等多种渠道广泛筹集养护资金,并加强资金的使用、管理和监督,保证了养护资金投入。认真开展农村公路状况调查,将156条主要县乡道路及桥梁建立了养护管理档案。坚持每年下达公路养护计划,定期组织对养护管理工作进行考核。注重加强养路员队伍的业务培训,不断强化路政执法能力,提高了农村公路养护和管理水平。
三是成效显著。截至2008年底,对1044公里农村公路纳入重点养护管理,占全县农村公路通车里程的52.2%。以建设生态县为契机,通过实行“谁投资、谁受益”的办法,全面做好道路绿化工作,去年先后绿化道路500公里,栽植行道树90万株,生态“绿色长廊”建设迈出了扎实的一步。积极开展路域环境综合治理整治,对100多起破坏路产路权案件进行了严厉查处,较好地保证了道路的安全畅通。
二、存在问题
(一)农村公路养护管理工作还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调查中发现,有相当一部分干部群众对有关农村公路养护管理的法律法规知之甚少,依法维护路产路权的意识不强;部分干部群众存在重建设、轻养护的思想,公路建成后缺少养护管理,甚至有的道路基本上处于无人管理状态;个别基层干部对养护管理的责任不明确,缺乏积极性和主动性。农村群众自觉爱护公路的意识薄弱,道路两侧乱搭乱建、桥梁附近非法采砂、集贸市场占道经营等现象普遍存在,全县29处集市占道经营,对道路通行安全带来了许多隐患。
(二)农村公路养护管理资金不足。首先,县、镇(街道)投入不足,2008年县镇两级共投入养护资金135万元,基本用于养路员工资和正常的办公支出。其次,大部分村集体积累少,缺少资金用于公路养护管理。尤其是山区村公路里程长、地质灾害多,养护任务重,养护资金很难保证落实到位。
(三)农村公路养护管理难度较大。一是对农村公路养护管理的覆盖面较小,全县仍有近一半的道路没有列入养护管理计划。二是有的村道路里程长,全靠村级来养护管理,存在很大的难度。三是在2003年实施“村村通”工程之初修建的部分路段,由于建设标准低,养护不及时,损坏程度严重,如不及时维修,“行路难”的问题将很快出现。四是在一些地方的一些路段上超限车辆屡禁不止,对路面造成严重破坏,路政执法和养护工作困难很大。部分路段为限制超限超载车辆通行设置路墩,尽管在保护公路方面起了一定的作用,但也阻碍了道路的畅通,有时导致人员伤亡,特别是使救护、消防等应急车辆难以通行。
三、几点建议
一要加大宣传力度,营造良好的氛围。要充分利用多种宣传媒体和手段,深入宣传农村公路养护管理工作的相关政策法规,增强广大干部群众依法治路和自觉爱护公路的意识。要注重加强对沿路群众、经营业户的教育,提高他们维护路产路权、保障道路畅通的自觉性。要充分发挥社会监督和舆论监督作用,对损毁公路、破坏路产等违法违规行为及时举报、公开曝光,营造良好的养护管理氛围。
二要保证养护投入,提高养护质量。要积极做好工作,加强与上级部门的联系沟通,确保更多的道路列入上级补助范围,争取更多的养护补助资金。县镇两级财政要遵循“政府投入为主”的原则,将农村公路养护资金按照县道每公里5000元、乡道每公里3000元的标准列入本级财政预算,并切实拨付到位,同时注重采取市场化运作方式积极吸收社会资金,弥补财政资金的不足。有关村民委员会要采取多种形式,积极筹集资金,必要时可以按照《山东省农村公路条例》等方面的规定,通过“一事一议”方式筹资筹劳,保证村内道路的养护投入。要积极引进专业技术人才和新设备、新技术、新工艺,增加养护工作的技术含量,提高养护质量。
三要严格执法,维护好路产路权。县政府要组织交通、工商、公安、砂管等部门,会同有关镇政府、街道办事处,对超限超载运输、集贸市场占道经营、公路两侧乱搭乱建、乱堆乱放和桥梁附近非法采砂等行为进行严厉查处,依法严管重罚,并建立起行之有效的长效管理机制,确保道路安全畅通。要不断加强路政执法队伍建设,组织深入学习公路管理法律法规及其他有关行政法律法规,加强教育培训和管理,不断提高业务素质和执法水平。
四要齐抓共管,形成合力。农村公路管理养护工作任务重,涉及方方面面,需要各级各部门树立大局观念,密切配合,相互协调,共同抓紧抓好。县政府要真正把加强农村公路养护管理摆上与规划建设同等重要的位置,进一步明确各级各部门的职责,并进行严格考核,搞好奖惩。交通部门要发挥好职能作用,加强技术培训、监督检查和质量评定,对新建农村公路要坚持高标准规划设计、严要求组织施工,保证建设质量,为养护管理工作奠定基础。审计部门要加强审计监督,确保养护资金使用效益和安全。财政、发改、国土、林业、水利等部门要做好配合工作,为养护管理工作提供良好的外部环境。各镇(街道)、村和农村公路养护管理工作机构要真正发挥职能作用,切实把养护管理工作的各项任务要求落到实处。
第五篇:农村公路养护工作总结
农村公路养护工作总结范文
★工作总结频道为大家整理的农村公路养护工作总结范文,供大家阅读参考。更多阅读请查看本站工作总结频道。
大桥镇xx年农村公路养护工作总结大桥镇现有13个村,二个居委会,近3.7万人口,近年,我镇在上级领导及交通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共建成四级路68公里。从XX年起,我们重点开始抓农村公路的养护管理,逐步完善管理体制,管理方法,管理考核,基本形成了规范化。在养护工作中我们坚持做到“五个到位”,即:认识到位、责任主体到位、资金到位、养护作业到位、监督到位,切实履行了公路管理养护职能,把全镇农村公路养护管理工作落在实处。
一、强化宣传,努力营造农路养护的良好社会氛围
通过广播标语、黑板报、宣传等方式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路法》、《江苏省公路条例》等法律法规进行广泛的宣传,提高了干部和村民养路、护路的意识和自觉性,公路沿线住户村民乱丢垃圾、乱堆乱放等不良现象得到明显改善,村民对道路的“建、管、养”意识普遍提高。
二、明确责任,进一步完善农路养护的责任机制
年初镇政府召开各村负责人和道路养护人员会议,明确全年农村公路工作任务和目标,与各村签订了《村道管理责任书》,同时全镇68公里水泥路均与养护责任人签订了《村级道路养护
合同》,把道路养护、管理等落实到人,责任到人。在总结去年管理机制的基础上,一是进一步完善养护机制,建立健全养护责任制和养护责任追究制:二是村民建房杜绝侵占乡村的道路的行为发生;三是充分发挥“一事一议”议事制度,鼓励和调动村民养路和护路积极性;四是集思广益、大力度、多渠道向上争取资金,改善养护条件,提高养护水平。
三、筹措资金,充分调动全民参与农路养护的积极性
江岸村和洋南村村民积极发挥村组作用,召开村民大会,采取“一事一议”,自筹资金10余万元,政府投入资金10余万元,对两村的路肩进行硬化改造。另外水泥路上的很多桥梁因年久失修,桥面已破损,村民自筹资金,政府投资20余万元,对其桥进行了改造。以上路桥的改造修复工程,得到了上级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为村民解决了行路难题,方便了村民的生产生活,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四、严格管理,高标准完善农路养护配套设施
完善公路配套设施,可以更好的延长路的使用寿命,我们着重做到四个到位:
1、高标准路肩做到位。路肩做好可以护路又可以保证行车安全,我们要求各村公路两侧的路肩培土要确保达到1米以上,除了养护人员正常管理外,每年我们以村为单位对路面水毁路段进行一次全面的培土,今年新老公路路肩共培土方3.2万方。
2、两侧排水沟挖到位。排水不畅将对公路构成很大的破坏
和威胁,排水沟畅通能保证公路两侧无积水,开挖高标准排水沟是养护工作的重中之重,我镇高度重视这项工作,在路肩两侧1米外开挖排水沟,以确保排水畅通。
3、绿化工作做到位。在公路两侧因地制宜进行绿化,道路两侧栽种杨树、女贞、紫薇等绿化树种,保障路肩不被雨水冲刷,今年共栽种各种树木达4.2万株,并定期进行修剪、刷白、防治病虫害,保障树木的正常生长。
4、农村公路的标志标牌到位,路、村、限载牌、责任牌、拐弯牌、警示桩等等今年共设置了105个,所有水泥结合部都安装了里程碑,实现了标准化路段管理。
五、扎实工作,努力开创农路养护工作的新局面
在今年的工作中,我们始终保持着高昂的工作精神,在工作中与市农路养护科保持高度一致。为把我镇的农村公路建设搞得更好而努力,今年我镇迎接省7月和12月省农村公路检查,通过检查给省里的领导留下了很好的印象,特别是7月份的大检查,我镇的农村公路资料和路况得到了省交通厅董主任的高度赞赏,在检查后不久,徐州市铜山县的领导还亲临我镇进行了观摩和学习,我们的养护工作给省市领导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一年来,在全镇上下的共同努力下,圆满完成了我镇农村公路养护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我们决心进一步解放思想,与时俱进,抢抓机遇,乘势而上,扎实工作,努力开创我镇农村公路养护管理工作的新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