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公务员制度的现状内容
公务员制度的现状内容
一.我国公务员制度的建立和推行情况
我国公务员制度的实施,是以1993年8月国务院颁布《国家公务员暂行条例》为标志的。范围为全国中央、省、市、县、乡五级国家行政机关工作人员。
(一)建立和推行的背景
建立和推行公务员制度,是我国改革开放进程中干部人事制度的重大改革。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逐步形成了政府机关人事管理制度,建立了一支行政管理队伍,适应了当时计划经济的需要。形成和发展出若干行之有效的准则,比如,党管干部的原则,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任人唯贤的干部路线,德才兼备的干部标准,等等。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开始了改革开放进程,党的工作重心发生转移,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以及其他方面的改革的推进,使原有的干部人事制度面临着改革的迫切需要。首先,经济体制改革迫切要求在干部选拔上增加透明度、开放度和群众的参与程度,要求在更大范围内创造一个有利于人才脱颖而出的局面。其次“国家干部”的概念过于笼统,缺乏科学的分类,管理权限过于集中,管理方式陈旧单一,管理制度不健全,用人缺乏法治等传统体制的弊端必须突破。第三,对体现干部人事制度优良传统的具体制度、内容和做法,也需要根据形势发展需要,进行必要的修改、补充、调整、改进、完善,动态地适应着时代的要求。
因此,在进入改革开放之际,小平同志就要求要勇于改革不合时宜的组织制度、人事制度。此后,干部人事制度进行了坚决而系统的改革,尤其是党的十三大、十四大、十五大,都将其作为一个重要方面加以强调。
(二)推行的过程和方式
自党的十三大和七届全国人大提出建立国家公务员制度,党的十四大和八届全国人大提出尽快推行国家公务员制度,到党的十五大和九届全国人大提出完善国家公务员制度,党的最高领导机关和最高国家权力机关连续提出明确的任务和要求,既表达了党和国家的意志,也反映了实际工作蓬勃发展的进程。
我国公务员制度的建立和推行,始终立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实际。采取了符合实际的推行方式方法,使制度建设稳中求进。按照党中央关于正确把握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的要求,推行工作在维护社会稳定的前提下,采取整体推进,突出重点,分步到位的方法,根据各项改革的难易程度和基础条件,针对机关工作人员的接受程度和人民群众关心的重点难点问题,一年一个突破口,逐步达到目标,使推行工作有计划有节奏平稳地进行。推行国家公务员制度得到了人民群众的拥护。到1997年底,在全国基本建立了公务员制度。
--考录工作全面铺开。全国31个省、区、市均实行了公开招考,多数地方还打破身份、地域限制,不拘一格选人才。截止1999年初,全国计划考录公务员15万人,报考人数150万人。公务员考录制度,受到了广泛的关注、支持和欢迎。
--激励机制开始运行。实行考核制度,对公务员的“德、能、勤、绩”进行评价,并将考核结果同奖惩、工资、职务升降、辞退等环节挂钩,使“干多干少一个样,干好干坏一个样”的现象开始改变。自1994年起,全国各级行政机关98%的公务员参加了年度考核。考核被评为优秀者受到奖励,考核不称职者受到处理,考核的奖优罚劣功能得到发挥。
--能上能下有了突破。实行竞争上岗,能上能下,使一大批优秀人才脱颖而出。截止今年4月,仅29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就有5万个机关单位实行了竞争上岗,职位近35万个,报名参与竞争上岗的各级机关公务员达80多万人。
--轮岗、回避初见成效。对领导和“热点”职位有计划地轮岗,对有亲属关系的公务员在任职和执行公务时回避,打破了亲情关系网,改善了公务员工作环境,促进了廉政建设。截止1999,全国共有40余万人进行了轮岗。同时,全国还有29832人进行了任职回避。--“出口”初步畅通。退休制度得以进一步贯彻,特别是辞职辞退的实行,使机关告别了“铁饭?quot;,”能进不能出“的弊端开始打破。据统计,4年来,全国共有11000多名公务员被辞退,有11624人辞职。
--培训开始步入轨道。培训是建设高素质、专业化公务员队伍的有效途径。据不完全统计,自条例颁布以来,共培训公务员1000余万人次。99年,55个中央国家行政机关,有5180人次参加了在职培训和学历教育,占总数的32.2%。通过培训,公务员素质得到提高,工作能力得到加强,保证了政府机关的高效运转。
--公务员权利有了保障。据不完全统计,申诉控告制度实施以来,各级人事部门共受理公务员申诉287件,其中撤销或者建议撤销原处理决定的占到20%。不公正的人事处理得到了纠正,维护了公务员合法权益。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得到弘扬。从1996年开始,连续四年在全国开展”做人民满意的公务员"活动,涌现了一大批先进典型。这一活动,展示了新时期公务员改革开放、勤政廉政的新形象,叫响了公务员称号,宣传了公务员制度,推动了公务员队伍建设。
总之,国家公务员制度的推行,取得了明显成效。机关的生机活力明显增强,队伍的年轻化、知识化水平有较大提高,机关的勤政廉政建设得到加强。实践证明,我国公务员制度是符合中国国情、适合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的,是一项比较成功的改革。
二.竞争择优促使中国形成高素质专业化公务员队伍
中国公务员制度推行多年来,政府机关人事管理工作实现了根本转变,随着竞争择优的用人机制的普遍建立,一支具有公仆意识的高素质、专业化的公务员队伍正在形成。
中国公务员管理工作始终立足制度建设。在1993年《国家公务员暂行条例》正式颁布后,先后制定出台了与之配套的10余个暂行规定、实施办法和一批政策规定,内容涵盖公务员考试录用、考核、职务任免、奖励、辞职辞退、申诉控告、培训、职务升降、任职回避、职位轮换等方面,使公务员队伍管理初步走上了法制化、规范化和科学化的轨道。
目前,全国31个省、区、市均实行了公务员公开招考,多数地方还打破身份、地域的限制,中央国家机关已连续11年组织公开招考;在职务晋升上,破除“论资排辈”。近两年,全国共有22.3万人通过竞争上岗晋升职务。
自1994年起,全国各级行政机关98%的公务员参加了年度考核,考核结果同奖惩、工资、职务升降、辞退等环节挂钩。
退休、辞职、辞退、交流等制度的建立,实现了公务员队伍“能进能出”;纪律、处分、轮岗、回避制度的实行,加强了对公务员的有效监督。此外,任职培训、更新知识培训等培训体系的建立,成为建设高素质、专业化队伍的有效途径。
据人事部统计,从学历上看,大专以上人员占总数的比例由1993年的32%,上升到2003年的73.7%,提高了41.7个百分点;从知识结构上看,公务员的法律知识、科技知识、现代行政管理知识、市场经济知识以及外语、计算机等知识得到了补充;从能力结构上看,公务员的依法行政能力、调查研究能力、公共服务能力、创新能力等都有所提高。
三.公务员法推动公务员管理
今年是我国公务员制度建立的第18个年头,公务员法正式实施也已经5年了。在您看来,公务员法实施以来,我国公务员管理工作取得了哪些进展和成效。
杨士秋:《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正式实施以来,各级公务员管理部门扎实工作、开拓创新,中国特色公务员法律法规体系基本形成,公务员管理机制日益健全,公务员的素质、能力和作风建设全面加强,各项工作都取得了显著成绩。如今,公务员管理制度体系正逐步健全。以公务员法为基础,制定颁布了行政机关公务员处分条例,出台了公务员职务与级别、录用、考核、奖励、培训、调任、辞退、申诉等17个配套法规及9部专项处分规章,还有3个配套法规也将要出台。公务员法使得公务员管理机制有效运行。5年来全国共有1177万人参加公务员考试,录用62万名公务员。在选拔任用机制方面,大力推行竞争性选拔方式,5年来全国共有24余万人通过竞争上岗走上了领导岗位。公务员管理难点工作也逐步取得突破。在公安和国家安全机关开展了专业技术类公务员管理试点,在质检、工商、税务等系统开展了行政执法类公务员管理试点,在深圳市开展了公务员分类管理综合试点,在上海市浦东新区和金融办等开展了聘任制试点,分类管理工作迈出了实质性步伐。
四.中国特色公务员制度基本建立
公务员制度从我国国情出发,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相适应,充分体现和反映了我国政治体制的特点和要求,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主要体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一是体现在公务员队伍的领导上。公务员制度贯彻党的干部路线方针政策,坚持党管干部原则,这是区别于西方国家公务员制度的重要特征。
二是体现在公务员范围的界定上。公务员范围包括中国共产党机关、人大机关、行政机关、政协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民主党派和工商联等七类机关工作人员,充分体现了我国政治制度的基本特点。
三是体现在公务员队伍的管理上。公务员法进一步把公务员划分为领导职务和非领导职务两部分,把公务员职位划分为三个类型,把公务员任用划分为选任制、委任制和聘任制三种方式,这种统一领导下的分类管理也是我国公务员制度的一个重要特色。
四是体现在公务员的来源上。公务员队伍的入口有考录、调任、公开选拔等多种方式,其中最主要的是考录制度。
五是体现在公务员的监督约束和激励保障并重上。公务员法规定了公务员的条件、义务和纪律,明确了公务员考核、惩戒、离职后的从业限制等,体现了对公务员的严格要求、严格管理和严格监督。
五. 如何看待公务员热的现象
公务员热的形成因素:(杨士秋)我们分析,“公务员热”的形成主要有以下几个因素:一是多年来,公务员考录坚持“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原则,为各方面人才提供了公平竞争机会,大家都相信和支持这个制度,积极参与考录选拔,希望通过考录实现理想;二是考试录用公务员实行中央统一招考,集中报名的形式,客观上形成报考人员相对集中、规模较大的状况;三是公务员作为公共行政、公共管理和公共服务的主体,承担着重要的职责,不少有志青年希望在公务员岗位上发挥聪明才智,为党和国家的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四是近几年就业形势比较严峻,不少行业竞争激烈,公务员成为重要的职业选择之一。那种几千人报考一个职位的极个别过于集中的现象,是由于职位比较有吸引力、招录条件比较宽、报名时有一定盲目性等各种因素造成的,对这种个别现象的过度渲染会在社会上形成错觉。事实上,每年还有一部分职位报考人数很少,甚至出现无人报考的现象,需要通过调剂来解决。因此,我们应该冷静地看待“公务员热”。
六.“公务员考试热”引发就业歧视
1.岗位全设年龄门槛 2.性别歧视较为严重
东方网11月21日消息:昨天,中国政法大学宪政研究所发布《2011年国家公务员招考中的就业歧视状况调查报告》。报告显示,调查的2011年国家公务员近万个岗位,全部存在健康歧视和年龄歧视,此外招考还在政治面貌、性别、户籍、地域等方面存在歧视性要求。岗位全设年龄门槛
本次调查选定中央国家机关和人民代表大会、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妇女联合会、残疾人联合会、工会六个部门的公务员招考标准作为调查对象,并对其招考简章中是否存在歧视性要求,以及相关法规规章是否存在制度性歧视进行了调查。
据介绍,就业歧视主要体现在性别、民族、社会身份、残障、健康、政治面貌、年龄、身体特征等八个层面。调查显示,2011年中央国家机关公务员招考所涉及的9762个岗位中,存在制度性的健康歧视和年龄歧视的规定,两种类型的就业歧视比例均为100%。
报告举例说,中国民航空中警察总队系统支队科员的92个职位,均要求“28周岁以下”,但中国政法大学相关专家认为,没有任何科学数据可以证明28周岁以上的人士无法胜任民航空中警察总队系统支队科员的职务,因此其将年龄限定在28周岁以下不仅存在随意性,也构成了年龄歧视。
性别歧视较为严重
报告显示,在公务员招考中,除了规范性法律文件造成的健康歧视和年龄歧视外,政治面貌歧视、社会身份歧视和性别歧视也比较常见。
要求报考人员须为中共党员或共青团员的职位,占总职位数的19.1%。性别歧视也比较严重,占总职位数的15.6%。再次是社会身份歧视,占11.5%。在社会身份歧视中,最为严重的是户籍歧视和地域歧视,占到85%。此外,身体特征歧视占到0.4%。
调查发现,国家公务员招考在保障公平就业方面有一些积极的变化。比如,原来比较常见的“五官端正、形象气质佳”等要求已经不复存在,放宽了某些疾病的判断标准,放宽了部分警察职位对身高、特征、视力等身体特征的限制,放宽了对于高学历人士和特定岗位报名年龄限制等等。
针对目前国家公务员招考中普遍存在的就业歧视现象,中国政法大学宪政研究所建议废除制度性歧视,修改相关公务员招考规则,并建立公务员招考中的就业歧视审查机制,加快就业机会公平的实现。
七.公务员受欢迎的根本原因“铁饭碗”意识
从谋求身份到谋求事业发展。公务员身份相对稳定,是当前为数不多的“铁饭碗”,在工资、补贴、住房、医疗等方面能享受到更多的福利,除非违法乱纪,很少被清理或者辞退,这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无疑有着巨大的诱惑力。公务员制度的改革取向要从公共精神出发,为公众利益工作,按照人民的意愿办事,把国家民族的利益放到第一位。只有置身于一项伟大的事业之中,才能有成就感,才能实现自我的价值,而不是把公务员身份作为衡量一个人
价值和社会地位的唯一尺度。
从注重职位到注重职业规划。大多数报考公务员的人都是冲着某个职位去的,至于自己能否胜任这个职位则是个未知数。其实,并不是每一个人都适合从事公务员工作,只要根据自身的性格、禀赋和学识做好未来的职业规划,同样能在社会上争取到用武之地。无论企事业单位还是政府机关,每个岗位都有其存在的客观理由,都有其可以考量的社会价值。在现代社会,公务员只是为公众服务的一种职业,是众多职业中的一种。公务员制度的改革要适度强化公务员与社会其他职业的融合程度,消除公务员职位带来的特权,使公务员与其他职业平等。
淡化“铁饭碗”意识,破解目前这种困局,公务员制度改革必须做出理性选择
政策引导。目前就业形势严峻是由结构性的原因造成的,应从政策导向和配套措施上鼓励各种层次的大学生和军转干部先到基层工作,不断加大从具有基层工作经历的人员中录用公务员的比重,进一步优化公务员的来源结构和经历结构,建立健全从村(居)党支部书记、大学生村官和工人、农民等基层一线人员中考录公务员制度。在基层遴选制度建设上,要注重工作业绩和实践能力的考核评估。
提高门槛。由于公务员关系着政府治理的维持、公共政策的落实和公众利益的实现,应对他提出了比其他社会群体更高的质量要求。维护其高质量、高素质和充分活力的途径,既要保证形成一个面向社会的开放系统,更要提高准入标准和专业资格。目前世界上公务员向专才结构发展,只有学有专长、品学兼优的人才能进入公务员队伍。
分类聘任。分类管理和聘任制是各国公务员制度的发展趋势,当初制定公务员条例时,并没有搞分类管理,2005年制定公务员法,把公务员分为综合管理类、专业技术类和行政执法类,这样的划分未免简单化。还应该做更详细的划分,比如纵向上区分中央机关公务员和地方部门公务员,高级、中级、初级公务员;横向上区分不同领域的专业类和辅助类公务员,并都制定出相应的标准。在类的划分基础上逐步推行聘任制,让各行各业、不同年龄层次的人,无论过去是否有级别,只要有真才实学,都可以通过聘任制进入相应的公务员队伍,实现在不同体制间的自由转换。
健全保障。积极健全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确保各项保障措施顺利实施,创造各行各业基本福利待遇公平的社会局面,消除每个人的后顾之忧,这样以来,社会精英们就不会争着去端公务员的“铁饭碗”了。如果每一个人都能够像公务员那样,享受优越的社会福利保障,那么谋求公务员职位就不再是大家唯一的选择。
第二篇:国内公务员激励制度研究现状
国内公务员激励制度研究现状:
公务员激励机制是公务员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完善公务员激励机制是稳定公务员队伍、提高公务员素质、提升政府效能的迫切要求。我国对公务员激励机制方面的研究主要是借鉴东方传统政治理论、西方激励理论、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理论及西方各国公务员激励制度。在研究方法上主要采用了文献研究法和比较研究法,但其框架性结论多,可实际操作的研究成果很少,较注重对理论问题的研究,而缺乏对实际问题的研究。
2006年1月1日起《公务员法》正式实施,这是我国第一部公务员管理的综合法律,标志着我国公务员制度以国家法律的形式确定下来,公务员激励机制步入了法制化。尽管我国的公务员制度改革已经取得了一些进步,初步形成了比较完备的法规体系,但随着机构改革的进一步深入,公务员的激励机制也暴露出一些问题和弊端。
(一)忽略不同层级公务员的基本需求
由于不同层级公务员在政治前途、社会地位、工资福利等方面的发展空间不一样,各阶层公务员的需求也各不相同。尽管《公务员法》规定公务员激励机制包括了考核、晋升、培训及工资福利等内容,但也只是从公务员的整体进行设计,对不同层级的公务员的基本需求存在一定缺失,缺乏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因此,此类激励机制对公务员并没有起到实质性的激励作用。
(二)忽略物质激励的积极作用
我国公务员奖励制度的普遍特点是:重精神奖励、轻物质奖励,很多地方和单位奖励先进的办法都是用奖牌、奖状、证书之类的精神奖励,很少有物质奖励。总给人一种物质奖励好像就是低级、庸俗的行为,其实不然,人首先要满足基本的物质需求,其次才能进行必要的高层次精神需求。
(三)考核措施不当
公务员考核是激励的重要手段。但是,事实上在我国行政机关这种激励机制通常难以发挥它应有的作用,一般的公务员基本没有什么危机意识,一是因为考核机制本身可操作性不强,没有科学的考核体系和方法,二是因为各级行政机关没有认真对待,得不到有效的执行,三是政府的行政管理工作主要是服务,很难量化,而且政府考核大部分都带有一定的滞后性,难以及时的表达出来。
(四)职务晋升渠道单一,职级晋升空间狭小
我国公务员职务晋升目前还存在一些问题。一是公务员职务晋升程序的设计存在漏洞,晋升依据不科学。二是法律制度不完善,晋升机会、空间有限,公务员晋升有一个前提就是必须有职位空缺,公务员职务的设置是成典型的金字塔型,领导职务总是少于非领导职务,高级职务总是少于低级职务。
总的来说,目前我国对公务员激励机制的研究还不够完善、不成体系,处于初级阶段,研究的广度和深度都有很大的空间。公务员激励理论应与实践保持更紧密的联系,应当从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得到启示。
西方公务员激励制度研究现状
西方各国公务员制度的实践和理论研究的历史更悠久,所以在公务员激励方面形成了较完善的法律及制度。其考核工作中的民主性与监督机制、晋升程序中的竞争与功绩制的原则、工资制度良好的调节功能以及灵活多样的培训形式等都有借鉴价值。
当代西方理论界在公务员激励方面创新性研究主要体现在新公共管理和公共服务上。
1.新公共管理是对传统的公共行政模式的一种全面清算和否定,其理论基础主要是经济学和私营管理理论,该理论认为公务员的行为模式是“经纪人”的行为模式。但是其在激励机制方面的局限性在于:它否认公务员是追求公共利益的高尚公民,认为公务员是不值得组织信任的“理性经纪人”,他们相对于组织利益更忠于自己的利益,所以其行为倾向于追求自利目标而忽略组织目标。为了对其进行有效激励,就要把个人的自利目标转化成组织目标。所以该理论把公务员的价值观、情感、心里需要以及组织文化、公共价值等理念都忽略了,其创新就仅仅是技术上的创新,不能再更深刻的层次上实现根本突破。
2.新公共服务理论则认为,公务员不仅是传统公共行政中被视为需要官僚职业保障的雇员,也不仅是新公共管理中市场的参与者,更确切的说,公务员是那些其动机和回报虎之势薪酬和保障的人们,他们希望自己和其他人有区别,对他人的生活产生影响。
新公共服务重新回归于公平、正义、民主治理和公民参与等价值的追求认与其有企业家精神的管理者比较起来,具有社会责任感的公务员和公民够更好地维护和促进公共利益。
研究目标:
我们希望通过对中外公务员激励制度的研究,将中外公务员激励制度从方式、手段、内容和实际运行状况等方面进行探讨和比较。发现国内制度的不足之处,并且从西方公务员激励制度中汲取养分,提出建议。
第三篇:中国公务员录取制度现状与完善
试论我国公务员录取制度的现状与完善
摘要:国家公务员队伍素质的高低,关系到行政效率的提高和国家行政目标的实现,关系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进而关系到现代化建设总体目标的实现。而公务员的考录制度作为甄选人才的重要依据,是从源头上保证公务员素质、优化公务员队伍结构的重要保障。本文试从我国《公务法》规定的公务员录取制度的现状入手,从而发现其运行过程中的不足并进一步对我国《公务员法》中的公务员录用制度进行了思考,提出了一些建议。
国家公务员制度作为国家上层建筑的一个组成部分,体现了统治阶级的意志,并为一定的经济基础和政治统治服务。行政管理的高效能,依赖于工作人员的优良、精干、稳定和廉洁。1对担任主任科员以下及其相当层次的非领导职务公务员实行公开考试、平等竞争、择优录取的录用制度,是我国实行公务员制度的一个最具有标志性、决定性和最具影响力的措施。在1993年国务院制定和颁布实施的行政法规《国家公务员暂行条例》(以下简称《公务员条例》)和2005年全国人大常委会制定并于2006年开始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以下简称《公务员法》)中,对公务员录用制度骨架内容的规定大致相同,但是实际录用工作中包括对录用纠纷的处理工作过程中,具体做法与这个骨架内容的基本规定相去甚远。本文从公务员录用制度及其现状入手,分析我国《公务员法》中对其规定存在的不足,并对我国公务员录用制度及《公务员法》的完善提出一些建议。
1公务员录用制度
在理解公务员考试录用的概念之前,首先应该明确与之相关联的公务员、考试、录用的涵义。在理解公务员考试录用的概念之前,首先应该明确与之相关联的公务员、考试、录用的涵义。公务员是指国家公务人员,他们是代表国家从事社会公共事务管理,行使行政职权的国家行政机关中的文职办事工作人员(相对于武官、法官、政务官而言)。22005年4月27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五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对公务员的定义是“指依法履行公职、纳入国家行政编制、由国家财政负担工资福利的工作人员”。公务员的录用,是指国家行政机关为补充担任主任科员以下非领导职务的务员,依照法定的条件和程序,通过公开考试、严格考核的办法,择优将不具有公务员身份的人员,录用为国家公务员的一种人事制度。3经过10多年的公务员考试的实际经验,我国公务员录用制度不断健全完善,有效促进了公务员队伍建设的法制化、规范化和科学化,尤其是2005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的颁布,白静.《浅析我国公务员考试录用制度》[J].北京:首都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9.钱福永《国家公务员考试录用理论与方法》[M].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1页。3 徐银华、石佑启、杨勇萍著:《公务员法要论》[M].北京大学出版社2 0 0 3年版,第7 1页。
从范围、办法、条件、程序、组织管理方面等对公务员录用工作进行了详细的规范,是我国录用公务员的专门律,也是我国公务员录用制度法治化的重要标志。2我国公务员录用制度现状及存在不足
我国公务员考试录用制度推行十多年来,基本上坚持了“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原则,取得了重大的成就。这一制度的推行,规范了公务员的“进口关”,实现了公务员进入机制的科学化、规范化,为公务员队伍建设注入了活力与生机,不仅促进了高素质、专业化公务员队伍的形成,而且有力的遏制了公务员考试录用工作中的不正之风,树立了国家机关选贤任能、公正廉洁的新形象。但不可否认的是,现行公务员录用从具体制度设计到操作环节上,还存在着部分不合理因素,个别规定甚至存在着较大的争议。我国公务员录取制度的存在不足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录用制度的设计不完善。在我国公务录取制度中存在着对公民平等参加考录的诸多限制,一些歧视性设限引起了社会广泛关注和不满。近几年,在一些地方的公务员录用中,存在着区域歧视、对象歧视(如部分职位只录用应届毕业生)、以及在学历、年龄、身体条件等方面所作的严格的限制性规定,等等,这些限制显然违背了我国国家公务员考试录用的基本原则。而我国现行的《公务员法》和《国家公务员录用暂行条例》对其规定又不明晰,使得考生在其权利受到不法侵害时的没有根本的救济途径。
第二,公务员录用法律程序存在缺失。实体正义和程序正义都是我们法治发展应该遵循的目标。这与时刻变化着的社会现实永远是个冲突,因而根本不可能存在绝对的实体公正。但程序的正义却是我们通过努力能够实现的目标。4在公务员录用实践中,管理者较多重视实体法规的制定和执行,而忽视了在录用程序中的法律规定问题。例如,在考核结论如何作出等环节处于行政机关的内部操作中,且公开性十分有限;出现录用争议时,行政机关既是政策制定者,又是政策实施者,还是复议主管机关,多位一体的角色,直接导致复议结果的公正公平大打折扣。
第三,操作过程缺少法律规范。如面试考官素质低,多是一些没有经过专门训练的政府官员,往往把面试测评点放在自己的工作经验和工作偏好上,不具备运用现代测评方式与方法的能力,因而对于面试中测评项目的选择缺乏科学性。面试过程究竟以什么标准来衡量考生,没有明确的法律规定。并且不少考生在面试过程中贿赂面试考官、“走关系”、“打招呼”,以及行政首长干预录用等现象,大大降低了公务员招录的公正、公平和有序性,使政府的公信力受到挑战。
第四,《公务员法》中的部分条款没有规定或规定得过于概括,在实际操作中引起一些纠纷。如第二十三条对公务员的录用条件做了概括性的规定,其规定:报考公务员,除应当具备本法第十一条规定的条件外,还应当具备省级以上公务员主管部门规定的拟任职位所要求的资格条件。而在各部门招录公务员过程中,4 肖泽晟.宪法学———关于人权保障与权力控制的学说[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3.单位往往根据职务等需要对录用条件进行细化,在很多情况下,设置了一些诸如身高等的限制,侵害了一些公民的权利。但是纵览全部公务员考录制度的条文,都找不到能有效禁止此类行为的条款。
3对我国《公务员法》中公务员录用制度的完善
公务员录用制度是现代人事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为社会各方所关注。完善公务员录用制度,是涉及到政治、法律、社会以及思想、规范和制度等诸多方面
5的一项系统工程。公务员的录取关系到行政效率的提高和国家行政目标的实现,关系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进而关系到现代化建设总体目标的实现。因此对我国《公务员法》中不的不足予以完善具有重要的意义。笔者认为公务员录取制度的完善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第一,将我国公务员录用考试制度中的“录用”与“资格”考试分开。公务员资格考试应当替代录用考试。对公务员资格考试,一定年龄、未有犯罪记录的中国公民皆可报名参加,考试合格后即取得相应的资格,这个资格应当在法定年限内有效。拥有公务员考试资格合格证书者方可参加公务员录用选拔,而录用、选拔则应转为面试和心理测试。因此,如何协调资格与准入之间的关系是今后公务员录用、选拔的一个重要内容,不论级别高低都应取得公务员考试资格。6第二,增强笔试、面试的科学性。笔试是公务员考试录用的首要环节,我们必须高度重视,采取有力措施解决笔试中存在的问题。为了提高公务员录用考试的质量,要建立考试题库并逐步增大题库的容量,这样可以保证笔试的命题水平,同时应建立试题评估制度,不断完善试题的质量而在面试中,面试的形式应多种多样。面试可以采用答辩、模拟操作、心理测验等多种形式,同时也可以采用问答法、问题处理法、辩论法等多种方法。同时,面试的官的素质也有待提高,应通过专门的训练,,使面试考官真正掌握提问、分析、评定成绩等方面的技巧。第三,完善公务员考试录用监督制度,增强考录过程的透明度。在公务员招录过程中,应确实做到考录政策、录用计划、资格条件、考试成绩和录用结果“五公开”,在录用对象上,打破身份界限、户口界限和学历界限,取消少数部门规定的不合理的专业、年龄、性别、经历等附加条件限制,对面试成绩实行当场公布制度,使得“可变通”环节越来越少。同时,应明确规定相关部门在整个考录过程中的监督权,监督人员未到场,不进行面试;面试成绩未经监督人员签字的,人事部门不予审批;在面试中明显违规的考官,取消其考官资格等。坚持制度防范和严肃处相结合,尤其是在面试、考核过程中的监督权限,有效杜绝面试过程中的舞弊行为。
第四,规定专业岗位笔试。这是用来测试考生对报考岗位所需专业能力的考试。应在《公务员法》中明确给予规定,每个岗位都必须有相应的资格证书以便5 王文圣,江辉.《对改革和完善我国公务员录用制度的若干思考》[J].南通职业大学学报2008年6月第二期.6 郑尚元:《我国行政法实体法的突破与瞻望》,载《行政法学研究》2 0 0 5年第3期。
上岗。例如在我国的法官和检察官的录用制度上,先是要通过司法资格考试,然后再参加统一公务员考试才能进入检、法系统。那么进入法院检察院的公务员就需要通过两次考试,与其他系统公务员相比,有不公平性。应该对通过专业资格考试的人进入面试,以提高公务员录用效率。
参考文献:
[1]白静.《浅析我国公务员考试录用制度》[J].北京:首都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9.[2]王文圣,江辉.《对改革和完善我国公务员录用制度的若干思考》[J].南通职业大学学报2008年6月第二期.[3]钱福永《国家公务员考试录用理论与方法》[M].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1页.[4]张学慧.《试论公务员考试录用制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山西:中共山西省委党校学报2007年4月第30卷第2期.[5]张永炜.《论我国<公务员法>中的公务员录用制度的完善》[J].《中国西部技》2006年36期.
第四篇:浅析我国公务员制度的现状与未来
浅析我国公务员制度的现状和未来
李双双
[摘要] 公务员制度已成为我国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的不断完善推进了我国政治文明社会的不断发展,也对我国的经经济体制改革起到了推动作用。根据我国公务员制度的现状,本文指出了公务员录取考试中的资格限制、特点等一系列问题,以及公务员制度管理体制中存在的缺陷,并对这些问题提出建设性的建议。
[关键词]公务员制度; 录取方式; 管理体制
自1993年我国公务员制度建立以来, 公务员制度就成为我国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的不断改革和完善也推进了我国政治文明建设的不断发展。经过十几年的改革发展历程后,公务员制度取得了很大成就,但同时也存在一定的缺陷,这就需要我们进一步完善和发展公务员制度。
一、公务员制度建立和发展的必要性
(一)公务员制度的建立,是适应我国改革开放的需要
改革开放之后,我国经济建设迅速发展并取得一定的成绩,但是我国陈旧的人事干部制度已经严重落后,出现了干部人员文化程度偏低、年龄偏大、跟不上现代化建设步伐的这种尴尬局面。为了适应改革开放经济体制改革的需要,我国在政治体制方面也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全新的公务员制度开始逐渐代替原有的人事干部制度。1987年召开的中国共产党第十三次全国代表大会,决定在政府系统内,建立和推行国家公务员制度。1993年8月14日,国务院总理李鹏正式签署颁发了《国家公务员暂行条例》。至此,在党中央和国务院的领导下,一个符合中国国情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国家的公务员制度诞生。
(二)公务员制度的发展和完善,是我国建立和谐社会的需要
公务员制度要求以公平正义作为价值取向,以公共利益作为追求目标,以依法行政作为实现模式。大力弘扬公务员精神,对倡导和谐理念,培育和谐精神,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着重大的作用。同时公务员制度铸就和谐正义精神支柱,维护公平正义的社会秩序,给人以信心和力量,引领与培植人们的公平正义共同价值观以提高社会凝聚力,从而实现增进社会团结和睦的目的。公务员依法行政,更重要的是通过法治的途径实现人的价值、维护人的尊严、保护人的权利、促进人的发展和社会规范,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依法保障公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依法对公民一切正当的利益给以无差别的保护,从而推进民主法制与和谐社会建设,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二、公务员制度的现状及存在问题
(一)公务员考试制度,逢进必考
1.公务员考试资格限制多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中第二十三条规定,报考公务员,除应当具备本法第十一条规定的条件外,还应当具备省级以上公务员主管部门规定的拟任职位所要求的资格条件。第十一条规定,公务员应当具备下列条件:
(一)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
(二)年满十八周岁;
(三)拥护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四)具有良好的品行;
(五)具有正常履行职责的身体条件;
(六)具有符合职位要求的文化程度和工作能力;
(七)法律规定的其他条件。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报考公务员考试的人员,资格要求是相当严格的,必须具备省级以上公务员主管部门规定的拟任职位所要求的资格条件。这些资格条件抬高了公务员考试的门槛,为考生们增加了报名难度,把许多有能力但是没有学历的考生拒之门外。
2.公务员考试的内容与方式不够科学
现在的公务员考试,一般分为笔试和面试两个部分,其中笔试的内容与方法不够科学,不能针对职位的特点确定测试内容,试卷结构不合理,很难测出考生的专业知识和能力水平。面试一般是对专业能力进行测评,但是面试中专业能力的测评一直没有统一的标准,分数也是由考官主观而定。而面试的考官主要由两部分组成,一是政府组织官员,二是高校、科研单位的专业技术人员。前者具有一定的干部选拔任用经验,但对于专业知识缺乏深入研究,对于考生的书面和口头答案理解不深,判断不准。后者具有扎实的专业知识,但是对于社会需要和职位特点了解不够,对应用性、实际性题目掌握不够准确,这就影响了对高质量公务员人才的选拔。
(二)公务员的管理机制存在缺陷
1.政府对公务员的激励制度不健全
公务员法中对公务员的惩罚制度有详细的规定,惩罚的程度也逐渐递增直至撤职、开除,这是一种负面激励的方法,导致公务员在一些压力和恐惧心理下被动的完成工作,严重影响了政府的工作效率。而奖励措施坚持精神奖励与物质奖励相结合、以精神奖励为主的原则,从不涉及职务和级别的晋升,这也严重挫伤了公务员工作的积极性,有可能导致工作效率低下、人才流失等严重后果。
2.政府对公务员的考核监督方式不完善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第33条规定:对公务员的考核,按照管理权限,全面考核公务员的德、能、勤、绩、廉,重点考核工作实绩。在执行考核过程中,这种过于笼统的考核方式却达不到预期的效果,出现这一现象的关键原因在于这一考核标准缺乏与之配套的具体行为指标。因此在这条规定的执行过程中,应该适当加入量化管理的思维,考核深入到每一件具体的小事、每一个工作细节,必须使公务员拥有强烈的考核意识,积极提高自身素质、专业知识和工作素养。
三、公务员制度未来发展的措施
(1)努力改善公务员录用条件
公务员队伍是执行我国现代化建设任务的主体力量,是我国现代化的坚强支柱,因此,公务员制度中必须要有一套完善的录用制度,为建设一支具有干练、清廉、忠诚等高素质的公务员队伍提供合理的录用标准,这就要求改革录用制度,保障公务员队伍的质量。在考试录用方面,对考生的报名条件要放宽,除政治素质要求和基本学历外,一般不应再设置其他限制条件,以此可以为更多的人提供参与竞争的机会。在考试题目的设置上,要注重职位要求具备的能力和专业知识方面的试题,提高公务员队伍的职业素质和专业水平。对于选定的考官,要进行专业知识和干部选拔经验的培训,组织考官对试题题目和答案进行深入研究,全面化提高考官的监考能力。
(2)不断补充完善公务员管理体制
建立健全科学、规范、民主的考核制度,构建公共部门绩效评估指标体系,把考核标准实际化、合理化,让公务员依据标准完成自己的本职工作,在考核时要根据评估结果决定升迁或者奖惩。要通过严格规定,使达到法定年龄的公务员以及不适合机关工作的公务员,退出公务员队伍,保证公务员队伍的素质跟上时代的发展。在公务员考核过程中要强化民主监督,提高公务员考核管理的透明度,做到制度、程序、结果公开化。
通过对公务员的录用制度、管理机制等制度的改革和完善,进一步发挥公务员制度在政治文明建设中,为实现人的价值、维护人的尊严、保护人的权利、促进人的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而铺平道路。
[参考文献]
[1]冯军.浅谈我国现行公务员制度的改进措施[J].武汉科技学院学报,2004,(3)
[2]何春梅.试论我国公务员制度的改革和完善[J].中共大理州委党校,2005,(2).[3]袁利锋.中国公务员制度分析[J].中山大学学报论丛,2005,(6)
[4]溪流.中国公务员制度[M].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
[5]黄达强.各国公务员制度比较研究[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
[6]舒放、王克良:..国家公务员管理教程.., 第112页,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7年版
第五篇:中国公务员现状
中国公务员现状问题
工商0802 3080805055 吕俊钦
在我国,公务员是指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中行使国家行政权利、执行国家公务的人员。我国的公务员一般分为政务和业务两类。政务类公务员,必须严格依照宪法和组织法进行管理,实行任期制,并接受社会的公开监督。业务类公务员按照国公务员法进行管理,实行常任制,国家公务员履行宪法、组织法、国家公务员法以及国家公务员条例规定的职责。
现当今,提升公务员素质成为了我国当前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而提升公务员素质的首先就要在公务员的选拔中选出高素质人才,以及在公务员制度中规范公务员的行为,这样才能保证其整体素质的提高。
正所谓“为政之道,首重得人”。过去我们的干部任用缺少客观标准和统一的管理制度,用人上的不正之风难以避免,往往是暗箱操作,裙带之风日盛,帮派主义严重,已不利于市场经济的发展,更是与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制度背道而驰。
国家公务员制度的建立,旨在保证政府工作人员的素质,提高行政效能,体现着民主政治的要求,所以“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基本原则是公务员制度的生命。可是当前我国的公务员考试录用管理制度中尚存在着违反这一基本原则的诸多问题,必须认真解决,以保证这一先进的用人制度得以顺利实施。
一、当今中国公务员的现状与分析
1.我国公务员考录管理制度缺乏法律保障,管理机构地位低下,缺乏权威性。我国公务员管理制度建设落后于工作实际,相应的规章制度少,并且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一部由全国人大制定的有关公务员管理方面的专门法律。而且我国的公务员管理机构地位低下,缺乏相应的权威性,不能独立自主地进行公务员的考试录用工作。
2.国家公务员的报名资格规定不统一,给录用舞弊以很大空间。
我国目前在对国家各级公务员的考试录用中,对某一职位的报考条件往往是由用人单位来随意规定。这就为考试录用过程中的不正之风开了方便之门。而让国家公务员考试变成了失去“公平”灵魂的骗人作秀。
3.考试科目和内容设置不科学,缺乏考试信度。
在国家公务员考试科目与内容的设置中,应该综合考虑两种因素:第一,职位分类的需要。不同职位有不同的工作要求,在考试中对科目的设置也应与之相对应。第二,与教育制度相衔接。可是在目前的国家公务员考试中,用人单位却在这两种考试中的作用出奇地大,用人单位自己选人的现实,让我国公务员考试的信度大打折扣。
4.考录环节不合理,考试缺少效度。
在我国的公务员考试录用环节中有以下问题很不科学,也不符合公平原则。一是考试轮制不科学,我国从中央到地方,公务员招考都是实行的二轮考试制度,即第一轮考公共科目,进行统考,较为公平。第二轮面试,包括专业考试,由用人单位进行考试,因为用人单位并不太懂考试科学,这样一来就难以客观公正地选拔真正的人才。二是考试不分层次和级别。
5.考试监督体系不完善,徇私舞弊作为难以避免。
在我国的公务员考试录用管理中监督环节相当薄弱,主要存在以下两方面的问题:第一是立法方面的工作滞后。至今还没有一部真正意义上的法律来专门对我国公务员考试监督工作进行科学的规范。已经有的《国家公务员暂行条例》和《国家公务员录用暂行规定》也是行政法规,法律地位相对较低,不具有应有的权威性。况且,也还不是对国家公务员考试录用过程进行监督管理的专门法规。第二,监督管理机构尚未独立,这样容易导致了暗箱操作之风盛行。
二、对策与思考
1.建立独立于行政机关的公务员管理机构,确保管理工作不受用人单位的影响。实行国家公务员制度应当在制度设计方面充分考虑到如何才能真正实现制度本身的目的。部内制最大的缺点就是行政长官集事权与用人权于一身,有碍于客观、公正地选拔人才。所以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不应该再实行部内制。而应该不畏困难,坚决实行部外制。也就是在政府行政系统之外设立独立的公务员管理机构,掌管公务员的管理大权。地位超然,才有利于客观公正地考评和选拔人才。
2.严格以职位要求来确定报考资格,充分保障公民权益。
报考资格条件的设定非常重要,它决定了一个公民能否参加选拔公务员的竞争,是体现公平原则的第一步。对报考资格条件的规定一般有三种方式:一种是规定积极性资格条件,即符合什么样的条件方可报考;一种是消极性资格条件,即具有什么样的情况不允许报考;第三种是既规定积极性资格条件,又规定消极性资格条件。
3.考试科目和内容应依据所报职位的要求科学设定,提高公务员考录信度
我国现在的国家公务员考试一般包括笔试和面试。我们的国家公务员考试科目和内容并没有从本国实际情况出发,以职位本身的要求为中心来进行设计安排。这可与我国的司法考试作个比较:司法考试并不考别的内容,四张考卷都是法律知识,因为司法机关和律师事务就要求精通法律知识。我们的国家公务员考试的科目和内容严重脱离工作实际,应当在仔细的职位分类基础上根据不同职位的不同工作要求,组织专家和实际工作人员共同制定考试科目和编制试题库,不应让报考不同职位的考生千篇一律地做同样的题目。然后,由独立的国家公务员管理部门统一组织考试,真正公平地选拔合适的人才。
4.合理安排考试录用环节,提高公务员考试录用效度。
在我国公务员考试录用环节中,存在着诸多弊端,上文已有论述,下面着重就如何改进这些弊端谈谈自己的看法与同仁共勉。第一,建立独立于政府的公务员考试选拔机构,由这个机构组织全面的考试工作,力戒用人单位参与其间。通过各方面的考试.第二,在考试轮制上实行二轮三试制,在第一轮考试中进行两试,即公共科目的考试和专业科目的考试,以两科的考试成绩来确定面试名单。第三,面试阶段也要由独立于用人单位的公务员考试机构来进行,而不是完全由用人单位来主持面试。第四,对所招考的公务员要科学地分级。
5.制定高权威的法律,建立独立的监督机构,以保证考试公开、公正、公平地进行。
到目前为止,我国还没有一部关于公务员考试的真正意义上的法律出台,法律上的欠缺,就使实际的公务员考试录用工作有了极大的随意性。国家应该尽快出台关于公务员考试的专门法律,也约束公务员考试中的主观随意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