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幼儿教育
公司管理与公司治理的相关性问题研究
当前,对于公司治理(Corporate Governance)和公司管理(Corporate Management)的研究存在着分化的趋势,一种趋势强调公司治理的重要性,在公司治理的研究中仅考虑公司治理的范围问题,重点研究有关公司治理内部监控机制和激励约束机制;另一种趋势仅强调公司管理的重要性,在研究中只重视企业宏观环境、企业文化、管理方法等方面的作用,而把公司管理与公司治理联系起来研究的成果较少。只有把公司治理和管理二者综合起来研究,明确公司治理和公司管理的相关性,才能建立更加完善的现代企业制度,从而实现公司长期价值最大化。
一、公司治理的理论内涵
公司治理作为公司运作的一种制度构架,是引领公司发展方向的一种基本安排。公司治理概念在有关经济管理文献中出现的最早时间是20世纪80年代,该时期英国许多著名公司的相继倒闭引起了英国对公司治理问题的讨论。世界上第一个公司治理原则是由英国财政报告委员会与伦敦证券交易所联合成立的公司治理原则委员会于1992年12月发表的《公司治理财务报告》,该报告提出了关于董事会的最佳行为准则。此后,不同层次的公司治理原则相继面世,其中影响最为深远的是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所制定的《公司治理原则》。公司治理的含义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公司治理指由所有者与经营者组成的制衡关系,体现了一定的治理结构。张维迎认为公司治理结构的核心是在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的情形下,所有者对经营者的监督和激励的问题。狭义的公司治理的理论基础是委托代理理论,而委托代理理论主要依靠的外部监控机制无法从根本上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从而导致公司治理的失效。广义的公司治理不仅包括股东对经营者的制衡机制,而且涉及广泛的利益相关团体。根据经合组织(OECD)1999年的定义,公司治理明确了公司不同参与者之间的权利和义务的分配,并清晰的说明对公司事务进行决策的规则和程序。狭义的公司治理强调权力制衡机制,主要通过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作用于公司管理;而广义的公司治理机制超越了狭义的公司治理结构,其核心是保证公司决策的科学性,实现公司价值最大化,从而在考虑公司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基础上,实现股东价值长期最大化。应该说,建立在利益相关者理论基础上的广义的公司治理对公司发展的影响因素的分析更具有现实意义,更有助于把公司治理与公司管理紧密结合起来,从而更有助于理解企业管理的理论。
公司治理是一种制度安排,该制度用以支配或者协调公司同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关系,以确保公司决策的科学性,达到维护所有利益相关者利益的目的。
二、公司治理与公司管理的区别
公司治理不同于公司管理,公司治理的核心是确定公司的目标且科学决策,但公司管理的核心是确定实现目标的途径和方法;管理是运营公司,治理是确保这种运营在正确的轨道上。总之,公司治理关注的是“公司去向何处”,而公司管理关注的是“公司如何到那里”。二者不同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
(一)目的不同
公司治理目的是实现相关利益主体间的制衡,公司管理的目的实现公司自身的目标。但从两者的最终目是一致的,即公司财富最大化,这样既可以实现公司经营目标,又可达到利
益相关者利益的满足。
(二)导向不同
公司治理体现的是战略导向,确保公司处于正确的轨道上;而公司管理以任务为导向,通过具体的业务操作以完成公司的任务。
(三)主客体不同
公司治理的主体是利益相关者,主要指股东、债权人、经营者、政府、雇员、社区等,由于他们投入了专项资产,必然参加公司治理以维护各自利益。公司管理的主体主要指经理和雇员,他们为应对供、产、销等基本生产经营问题而进行日常决策。公司治理的客体一般包括股东及其他利益相关者对董事会的治理以及董事会对经理层的治理;公司管理的客体包括供应、生产、营销、人事、投融资等。
(四)外部环境约束程度不同
从法律的约束力来看,公司治理要遵守《公司法》、《证券法》等较高层次的法律,同时还要遵循政府及相关自律组织的治理指引,如我国的《上市公司治理准则》等,体现了较强的约束力。公司管理在遵守基本的法律法规的前提下,如何管理由公司自己决定,体现了一定的灵活性。
(五)资本状况反映的信息不同
从公司治理的角度来说,资本状况反映的是股东权益和债权人权益,体现的是股东和债权人的相对地位问题;而资本状况相对于公司管理就是反映了企业的财务状况以及管理水平。
(六)实施基础不同
公司治理通过主要的契约以及市场机制来实现的,而公司管理主要是通过行政权威的关系来实现。
(七)实施手段不同
公司治理的实施主要通过内部治理结构、外部治理机制以及相应的约束激励机制来实现;而公司管理主要通过计划、组织、指挥、控制和协调来实现。
(八)政府的作用不同
在公司治理中政府通过积极的干预能够发挥重要作用,因为政府也是现代意义上的治理主体之一;在公司管理过程中,政府一般不直接干预,而是通过对经济的宏观调控达到对公司管理的影响。
(九)稳定性不同
为了保证公司的持续、稳定、健康的发展,公司治理一般在较长的时间内会保持相对稳定;公司管理则会随着市场的不断变化适时调整相应的管理方案,以保证完成公司即定目标。
三、公司治理与公司管理的共性
公司治理涉及的是所有者与经营者的委托代理关系及维护公司相关利益者的权益;公司管理是解决高级管理者与次级管理者及普通员工的委托代理关系,解决的是公司运营的效益问题。表面上公司治理与公司管理没有交集,但两者的最终目标是一致的,即实现公司财富最大化;治理与管理是相互依存的,治理规定了整个公司运作的基本框架结构,管理则是在这个既定的框架下驾驭公司达成目标。
(一)战略管理是公司治理和公司管理的共同领域
早期的公司管理强调作业层,与公司治理几乎没有联系。20世纪80年代,激烈的竞争
使战略成为企业发展面对的主要问题,这一转变使公司管理与公司治理出现了共同的领域,即战略管理。战略管理是企业为实现战略目标,制定战略决策,实施战略方案,控制战略绩效的一个动态管理过程,一般由总经理提出战略动议,经过董事会(股东大会)批准认可,然后再由总经理组织分解、贯彻和实施,同时此过程又受到董事会的监控。因此,战略管理的参与者即是公司治理、管理中各层次的集合体,治理层负责批准和监督,管理层负责提议和实施。因此,可以构造公司治理和公司管理的关系模型,二者的共同领域是战略管理(见图1)。公司治理是作为一种制度设计,是公司管理良好运营的基础;公司管理是在公司治理的基础上进行的具体作业管理,体现的是方法论,二者的衔接部分在于战略管理环节。
(二)公司治理、公司管理和战略管理的价值统一
公司治理和公司管理的最终目的都是实现公司价值最大化,公司治理、管理和战略管理统一于公司的价值实现过程。由此,可构建公司治理、公司管理和战略管理的价值统一模型以达到三者的有机组合(见图2)。
图1:公司管理与公司治理的关系
公司治理是企业运作的一种制度机制,它规定了整个企业运作的基本框架和运行机制,良好的公司治理可以推动公司各个利益相关者一起努力通过公司战略来实现公司价值,起到了一种导向作用;公司战略是公司价值创造的关键性因素,是公司价值实现的源泉,有利于提升公司长期价值;公司管理是管理者影响组织成员以实现公司战略的过程,目的在于实现企业经营良好绩效,在公司选择了正确的战略之后,公司管理保证公司战略在企业内部自上而下的有效执行,良好的公司管理体现了一种效益保证。
四、建立有效的公司治理与公司管理的协调机制
《古今汉语词典》对“机制”一词有三种解释:一是机器的构造和工作原理;二是有机体的构造、功能特性和相关关系等;三是泛指一个工作系统的组织或部分之间的相互作用和方式。”协调是组织为了顺利地实现决策目标,而要求自身各相关要素分工协作以达到运转高效的目的的一种行为方式。我们认为公司治理和管理的协调机制指的是为了实现公司财富最大化的既定目标,使公司保持良性运转的状态,而采取的公司治理机制和公司管理手段有机整合的一种互动方式。
(一)通过战略管理以及相应机制实现二者的有效整合公司治理提供了一个企业运作的框架和基础,而管理则是在这个既定的框架下负责具体的目标实施,同时公司管理又会对公司治理起到调节作用。必须使二者合理分工、密切合作,公司才能实现良性运转。因此,有必要对公司治理和公司管理进行整合研究。
整合的含义为通过整顿、协调达到有效重组。对公司治理和管理进行整合,一是通过战略管理环节。主要解决科学地制定企业的战略的问题,同时恰当处理董事会和经理层之间关系。公司的战略制定权限应该在公司治理系统和公司管理系统之间进行合理分配,为了保证战略决策制定的科学性应适当给予经理层一定随机处置的权利,同时因为董事会和经理层之间工作性质存在很大不同,应在二者之间保持着一定的互动关系,即董事会对经理层应适当放权。二是在公司治理和公司管理之间二者之间设置联系通道。如在公司治理系统中的董事
会下设置审计委员会,同时使内部控制、内部审计等机构处于审计委员会的领导下,这样既保持了内部控制和内部审计的保持相对独立性,又有利于充分利用公司管理系统的资源,并且可以使公司治理系统迅速掌握公司管理系统的有效信息。
(二)在变化的环境中实现二者的动态协调
公司治理规定着整个企业的发展方向,公司治理系统与经济环境的结合产生公司管理活动的具体模式,并指挥公司管理保持良好运转;公司管理则是对企业具体的作业层次进行管理,促使企业目标的实现,并且为公司治理系统提供有效的信息和方法,科学的管理是提高公司有效治理的前提,公司治理和公司管理的这种结合使二者得以实现良性互动。
由于各个公司面对的经济环境不同,使得公司治理和公司管理的模式具有多种形式,这些不同的模式相互作用可以形成多种不同的均衡状态,在公司治理系统、公司管理系统与整个企业面对的环境交互作用下,可以形成适合某个具体企业的公司治理和公司管理稳定状态。企业面对的外部环境是不断变化的,同时企业的内部环境也是不稳定的,所以应该政府法规以及市场机制的作用引导公司治理和公司管理之间达成均衡状态,并且根据环境的变化进行动态调整,以保证公司治理和公司管理的完美结合,创造出最大化的公司财富。
参考文献:
1、李维安.公司治理学[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2、张维迎.所有制,治理结构与委托——代理关系[J].经济研究,1996(9).3、任翠玉.对公司治理与管理控制的再认识——基于公司价值创造模型的研究[J].价格理论与实践,2006(6).4、卢太平.公司治理和管理的比较研究[J].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2004(2).
第二篇:幼儿教育
一、为什么要学说普通话,并从幼儿抓起
(一)幼儿期是学习语言、形成口语的关键时期。孩子好模仿,敢讲敢说,喜欢与人交往,如若幼儿学语言的最佳年龄期受到了方言的影响,形成方言语音、语感的原型定式,很难矫正。我们大班一幼儿中班之前跟随爷爷奶奶在胶东地区长大,入园后,他与大家很难交流,因为胶东口音与普通话的差别很大,所以他不愿说话,性格也变得内向起来,经过近一年半的普通话练习,个别发音还是胶东方言语调。可见,方言影响了幼儿的语言学习和情感交流。
(二)学说普通话有利于识字和阅读,为孩子入学后掌握书面语言、理解字义打下基础。普通话学习中形成良好的语感,也有利于今后的外语学习。幼儿期的口语训练会让他们掌握一批词汇,对字的音、形、意形成统一联系认识,促进辨音能力形成,有利于孩子的自主学习。这样的例子比比皆是,“哈佛女孩”“剑桥男孩”“天才少年”无一不是说一口流利的普通话、自主阅读了大量图书,从早期教育看,不说普通话的孩子一开始就失败了!
(三)防止语音上出现根本性的错误,避免口语交流中产生误会
一次,老师组织小朋友讲述父母的生活习惯,明明说妈妈最喜欢吃“老醋白菜”,旁边一小朋友惊讶的站起来说我妈妈也爱吃“老醋白菜”,明明反驳我说的是“老cu(厨)白菜”…可是明明确实把“厨”念成“醋”了。据了解明明的妈妈老家在内蒙,其方言习惯就是除了三声之外的一声和二声的语调都接近四声,加上读音又不准便如此了。明明的父亲普通话相对标准一些,让明明能分辨出他人的读音是否正确,但自己却发音不准,像这种现象更难矫正。
二、分析方言对幼儿普通话学习影响之大的原因
为什么方言的影响会如此之大呢?究其原因主要有两点:
(一)方言是一种情绪。许多从小在方言区长大的家长认为“它”能最真、最切地表达情感。加之很多家长担心自己的语法和发音不够标准对孩子会有不好的影响,平时便用方言交流,幼儿直接模仿,影响了幼儿的普通话学习。部分家长表示不是没有意识到,而是自身条件还不够。正如明明一例,幼儿期给幼儿创设一种什么样的语言环境,幼儿就会形成什么样的语言。家长用方言与幼儿交流,幼儿便用与之相应的语言(方言)回应。
(二)方言是一种情结。方言时时系着情深故土。家长希望孩子“不忘本”“不忘根”,从而让孩子也感受一下“本乡本土”的语言。我园虽身处城区,但多数幼儿家长都是来自农村,幼儿之间的交往受父母的影响,都不得不使用方言进行交流。
笔者对东营市境内的六所幼儿园进行了随机调查。结果显示,胜利油田两所幼儿园的60名家长中,有53名家长平时用普通话与孩子交流;东营市区两所幼儿园的60名家长中有39名家长平时用普通话与孩子交流;县区两所幼儿园的60名家长中平时用普通话与孩子交流的仅有11名。与之对应的调查结果显示,油田的幼儿普通话水平高于东营市区的幼儿,东营市区的幼儿又大大高于县区的幼儿。由此可见,家长讲普通话的习惯直接影响到孩子的普通话水平。笔者深入调查的一班级中,全班20名幼儿平舌音、翘舌音混淆的有8人,舌根音、舌尖音混淆的有4人,长此以往,必然阻碍了口语表达能力的发展。
在普通话教学中要克服方言的不利影响就要从根本上了解方言。
方言,又称地方话,一般定义为“方言是它存在的区域内各个不同区域的实际存在形式。”比如说山东方言就是汉语在山东的存在形式。
例如:在笔者对东营市区幼儿园所做的调查中有趣的发现,不但普通话与方言有区别,方言与方言之间也有区别。如:东营广饶一段方言:“下雪了,天bei(白)了,地bei(白)了,liao chu ni(到处)都bei(白)了,而利津方言就不知liao chu ni 是什么意思。可见,在同地区的幼儿用方言也不利于交流。
三、普通话学习中克服方言的影响可采取以下几点措施
(一)家长和教师共建一个自由、宽松的纯普通话语境
新《纲要》提出:要为幼儿创设一个想说、敢说、喜欢说、有机会说、并能得到积极应答环境。普通话的学习也应如此,成人的态度要亲切,自然,坚持用普通话与幼儿交流,多用鼓励表扬的方法,让幼儿敞开胸怀勇敢地说。
(二)成人要加强自己的语言修养,注意语言的示范作用
1、不说口头禅,不说不文明的话,避免给幼儿带来不好的影响。例如: 比较流行的口头术语——哇噻、酷毙了......2、不说不完整的话和土语。如一幼儿告诉老师:我gankuo(口渴)了,想要去ha(喝)水。这些土语大都来源于幼儿的家庭生活。对幼儿学习书面语言影响很大。尤其是针对一直说方言的家长,应尽量避免说土语。
孩子好模仿,愿意与人交流,父母应因势利导,用普通话和孩子交流,而这就要求父母们本身要有较高的普通话水平。
(一)通过听故事、说绕口令、看有益的动画片、看图书等方法,扩展幼儿的生活空间,丰富生活内容,扩大眼界。例如:在讲故事中反复练习“树叶”“教师”等难懂的翘舌音。
(二)做好普通话矫正工作
1、教师的正确示范:教师要用正式的普通话与幼儿交谈,做到说话完整,把正确的发音清晰的讲给幼儿,语速要慢,以便幼儿模仿。
2、提供练习发音的机会,并对个别不正确的发音和不到位的音进行重复训练,从发音部位、发音口形、语感到语义都应找出弊病、解释清楚。如:上述例子中的“厨”和“醋”的发音中——ch和c的区别,二声和四声的区别等等。
3、在一日生活中随机纠正,培养辨音能力。
4、家长积极配合,让幼儿在园形成的良好语言习惯得到巩固。
因为幼儿的语言带有家庭主要成员的语言特征,教师应主动与家长联系,使父母了解到自身的语言特点,首先舍弃方言中难懂的、过时的和粗俗的成分,逐渐的改正和进步。
综上所述,幼儿普通话学习最重要的是为幼儿创造语言环境,只要幼儿能分辨出这是方言,那是普通话,了解到这两种“话”有不同的发音体系,并区别开来,掌握了发音规律,方言不难克服。
第三篇:幼儿教育
教研活动制度
1、活动时间
定期开展:保证教研活动时间,定时组织教研活动。 参与考勤:教师必须遵守教研活动时间,积极参加教研活动。
2、活动内容
以园为本:制定活动计划和内容,内容切合幼儿园发展需要。
源于实践:活动内容来源于教师实践工作中的问题和困惑,能帮助教师切实解决实践工作中的问题,并有助于提升教育教学行为。
3、活动形式
组织健全:规范教研组建设,根据幼儿园实际建立各级教研组。 形式丰富:活动形式丰富,有园内的各类活动以及园外学习活动。
4、活动要求
解决问题:了解教师实际需要,制定和调整符合教师需要的活动主题和方案。 注重过程:活动前有准备,活动中有记录、讨论过程,活动后有反思。
5、活动保障
行政支持:把教研工作视为幼儿园最重要工作之一,是帮助教师专业化成长的最有效途径,能有效保障教研活动时间,行政人员也能积极参与教研活动。 经费保障:有专门的经费用于幼儿园开展教研活动,并把教研活动的质量纳入教育教学考核,有一定的激励措施。
1、教研组长、年级组长每学期根据上级安排及本园、本组情况,制定好本学期教研计划,明确教育科研重点工作,确定理论学习、教学实践、研讨活动规划,2、每周语言教研组 数学教研组 保育教研组 蒙氏课题教研组分别进行一次教研组集中活动,每次的教研活动内容要提前一周安排,相关老师做好准备。
3、有计划在组内开展相互听课、看游戏、评课的活动,通过听、看,并以教育理论为依据的严格评课使全体教师不断更新,提高实施新课程的能力。
4、活动遵循“确定专题、加强学习、积极实践、集体讲评、总结提高”的原则,教研组长加强活动组织的有序、有效性,不断提高活动质量,解决实际问题。
5、各组组员每学年为自己制定专业发展规划,并在教研组活动时大家一起交流,以便互相监督、督促。
6、全体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要在平时能主动及时进行教育教学反思,认真撰写教学专题总结或论文,进行论文交流。
7、教师准时参加教研活动,不无故缺席。活动时,积极发表自己的见解,努力形成争鸣、探究、团结的教研气氛。
8、认真详细做好每次教研活动的书面记录。
9、学期结束,做好教研组工作总结,存入业务档案。
一、教研组长教研活动工作制度
1、每学期开学前2周内完成教研计划,并于教研组长会议中做交流。
2、按教研计划实施教研活动;根据教研情况及时对计划做出修改、调整、实施。
3、每次教研活动中要做到:
(1)活动之前有准备:教研活动备课、教研活动之前都让教师了解教研活动的内容、与教师沟通、物质准备等。
(2)活动之中有主题:在教研活动中组长要注意调控整个活动的节奏,围绕主题展开讨论,不偏题、离题。经过激烈的辩解、讨论后,组长要善于归纳总结,把教师中的零星观点汇总、整理成本次活动的讨论成果,并提出1—2个思考题,让教师回去作进一步的思索。
(3)活动之后有思考:进行教研反思,积极采取措施做好反思后的具体 落实、跟进。
4、认真负责地组织好教师开展教研活动、教育教学实践活动,做好实践活动小结。
5、每周认真负责查阅教师的计划制定,给予适当指导。
6、定期召开教研组长会议,交流教研组工作,分析教研现状,解决教研存在问题。
二、教师教研工作制度
1、完成每学期的工作安排,态度认真。
2、参加教研活动时,做到人到、心到、口到,积极发言并作好认真的准备。
3、在每次教研活动中要做到:
(1)活动之前有准备:知道教研活动的内容,并根据内容寻找相关的理论文章、阅读书籍,预先有准备,做到有话可说。
(2)活动之中有主题:教师可以从不同的角度阐述自己的看法,形成争论、辩解的氛围,做到有话善于说。
4、能按要求定期完成案例,对不符合要求的必须重新进行制定;并定时张贴每位教师案例,有教师参与对案例做出评议打分。
三、会议制度
1、每月1次月工作总结会议、1次核心组会议、两周1次大教研活动、小教研活动、教研组长会议。(书面)
2、参加会议不迟到、中途不擅自离开,会议中不接听手机;无特殊情况不得擅自请假。
四、教师学习制度
1、组织全园教师定期学习教育理论、政策、法规等。
2、自学学习内容,在小教研中展开有主题有中心的交流,做好记录。
3、写出专题总结或经验论文等,在园内进行交流、评比。
五、教师备课制度
1、根据幼儿园备课计划的不断完善和调整,以及组长针对教师备课中出现的问题提出的意见和建议,教师在不说明情况之下,必须按照教研组长的要求重新将计划做出修改和完善并上传,备课计划必须在教研组长通过之后方可以进行实施。
2、教师在认真完成备课内容后、周五之前将周计划、日备课计划上传教研 组长。
3、观察与反思与月计划每月月底前完成一起上传教研组长。
六、教学实践与观摩制度
1、教师必须根据幼儿园园本研究的工作开展教研活动,同时明确教研实践活动是提高教师专业化水平的途径,必须做到人人参与人人实践。
2、在开展二课三反思活动、实践活动之前每位教师都需做好讨论的准备,以及实践活动之后必须做出评析、反思;对观摩的活动进行评析、反馈。
3、教师实践活动是教师业务考核内容之一以备存档。
七、园本培训制度
1、有针对性的对教师进行业务培训和学习,并邀请专家前来指导;教师必须认真参加教育学院和园安排的外出业务学习和技能学习任务。
2、接受培训的教师根据需要定时定期的进行展示汇报培训结果,并保证展示汇报质量。
3、作为园内的骨干教师、教研组长、积极分子要主动接受和参加园内组织的各项培训工作,并在与姐妹园开展结对的活动中,认真完成园内所需的对外实践展示和实践交流活动。
第四篇:幼儿教育
早期阅读的指导策略
再许多家庭中,孩子拥有许多玩具,可供他们阅读的书籍则少之又少。究其原因,大多是由于为人父母者认为孩子还太小,不认识汉字,不可能进行阅读,也就没有必要浪费钱财购买图书。由于人们对幼儿的早期阅读普遍存在误解,或教育措施不得当,往往错过了许多教育良机,这在很大程度上延迟甚至阻碍了儿童阅读能力的获得和发展。那么,对儿童而言,究竟什么是阅读?儿童的阅读从什么时候开始好?早期阅读是指学前儿童凭借色彩、图像、文字并借助于成人形象的读讲来理解读物的活动过程。对孩子而言,阅读不仅是视觉的活动,也是听觉的活动。早期阅读可以帮助孩子尽早进入知识的海洋,开阔视野,启迪智慧,陶冶性情。0——6岁是人的生命的起跑线,是智慧开发的关键期。美国教育机构1998年的一项研究发现,儿童的学习能力在入学之前就已经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因此,儿童的早期阅读至关重要,也是早期教育的重要内容。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院副院长、博士生导师伍新春教授经过研究表明,早期阅读的起始时间以9个月到1岁为宜,如果家庭教育的方法得当,孩子早期阅读能力就可能较早出现。幼儿各方面的发育还未成熟,其阅读活动往往带有较大的盲目性、随意性和依赖性,因此需要成人的正确引导,家长应如何引导孩子进行早期阅读呢?
一、激发幼儿的阅读兴趣
我国有句成语叫做“开卷有益”,对一个人来说如果在儿童时期就有阅读兴趣,这无疑会促进其未来养成爱看书的习惯,终生受益。然而怎样才能让孩子心甘情愿地开卷,并且乐此不疲,父母就要下点功夫。1.从情感入手培养他们阅读的兴趣。幼儿情感感染性较强,给孩子多讲故事,以故事感染幼儿,是孩子获取知识,开启智慧的一种重要途径。因为讲故事本身就是一种口头文学。孩子在听了好听的故事后,会激起对故事情景的幻想,以及对故事细节的探究,进而引起翻阅原书的愿望和兴趣,逐步迈进知识的大门。2.父母要做榜样。父母喜欢读书且有经常阅读的习惯,对孩子阅读习惯的形成起着良好作用。家长不同于学校教师,其特点是单独调教,生活教育逐渐渗透。若父母喜欢阅读,孩子就会从小模仿父母这一种学习活动,从而形成早期阅读习惯。父母的行为举止,只要被孩子注意了并引起兴趣,就很容易被模仿,能最早也最长期地影响孩 子。
二、创设良好的阅读环境
美国教育家霍力斯-曼(Horace Mann)曾说:“一个没有书的家,就像一间没有窗的房子。”创设良好的阅读环境,就是为孩子的阅读创造条件。想要孩子爱读书,就要让他在读书之前先爱上读书的气氛。我们提倡把书放在孩子伸手可及的地方,营造一个自在、有趣,而且丰富的阅读情境。在家中(如书房、客厅等)随处可拿到书,随处可看到书,让孩子习惯与书为伴,让书成为孩子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元素。良好的阅读环境要求安静、优美、宽敞、明亮,有一定文化氛围为佳,所使用的桌椅、书架要适当,阅读场所的墙面色彩不宜过于鲜艳。同时,家长还应利用节假日带孩子到阅览室、书市,让孩子充分感受到浓厚的读书气氛,培养孩子的阅读兴趣。
三、选择合适的阅读材料
1.以图为主,图文并茂。孩子的思维具体形象,且识字不多,这就决定了学前儿童的读物是由文字和图画两种符号构成的,具有图文并茂的独特内容。在选择图书时,家长应注意图画色彩鲜明吸引孩子的注意,图画内容应简单具体,生动有趣,画面要清晰。尤其年龄越小的孩子的读物要注意情节简单,画面较大,主要感知对象突出,减少无关刺激物对婴幼儿注意的干扰。
2.图书内容丰富。家长为孩子选购的图书种类、内容不要过于单一,涉及面要广,使孩子从中获得多方面的教育,从儿童生活到科学知识,从环境问题到生命教育,亲情、友谊、克服困难、经历奇险,多样化的题材将帮助幼儿获得多元的知识与多元的情感经验。让幼儿在图画书中阅读的不仅有童话故事,而且有儿歌、童谣,这样可使孩子接触到语文的多元风貌。
4.语言要浅显,生动,有趣,朗朗上口,易学易记。文字应优美简炼,便于孩子理解,并从中受到美的熏陶。
5.有针对性选择图书。孩子3岁前,可选择看图识动、植物之类的,以及以简单短句为主、情节重复的图书。孩子3岁后,则可选择多种类别的图书,以满足孩子旺盛的求知欲和迅速发展的语言、智力的需要。家长在选择图书时,要尽量满足孩子,顾及孩子的特长,如有的孩子爱绘画,可为其多买些精美的绘画书。只有孩子自己感兴趣的书,他才会主动去看,去学。因此,购书时家长应给孩子一定的自主权,让孩子自己挑选一些他感兴趣的书。
四、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
良好的阅读习惯是进行早期阅读的有效保证。家长应在幼儿的阅读活动中注重培养孩子的良好习惯。如看书要坐姿端正,距离适当,手要干净。学习翻阅图画书的基本方法:先引导幼儿认识每本书均有封面,让幼儿观察封面,告诉幼儿书名,并要求幼儿按照顺序从前向后一页一页地翻书,翻动书页时要小心,不折书、不撕书、先看左边图画,再看右边图画;看完书主动放回原处。指导孩子经常检查图书,不在图书上乱涂乱画,发现破损的应及时修补,逐步培养起幼儿爱书、珍惜书的情感。
五、实施正确的阅读方法
婴幼儿的早期阅读不同于已初具文字阅读能力的小学生的阅读活动,成人往往要直接介入阅读过程,成人的言语讲解是儿童理解读物内容的关键因素,儿童年龄越小,亲子共读的特征就越明显。在这个过程中,不仅丰富和扩展婴幼儿对于外部世界的认识,而且可以丰富词汇,提高语言理解能力,有助于思维的发展,更重要的是它可以密切亲子关系,有利于婴幼儿情绪与社会性的发展。常用的方法有:
1.讲述法:孩子最初的阅读主要是依赖父母的讲述,他们是在用自己的耳朵“阅读”。在整个学前期,听成人的讲述是孩子主要的阅读方式。所以,家长最好能每天安排一个固定的时间为孩子讲述,可以是晚饭后或睡觉前,可根据孩子的年龄特点,选择一些多元化的阅读材料讲给幼儿听,也可根据幼儿的阅读水平,让幼儿来穿插故事内容或续编故事,这样,既促进亲子交流,又培养了孩子良好的阅读习惯。2.观察法:家长在与孩子一起看书时,不仅应要求孩子认真听,还应要求孩子认真看画面,通过画面帮助孩子理解故事内容,培养孩子的观察能力。家长可用手指随故事情节的发展在画面上移动,帮助孩子建立起图画符号和语言的对应关系。对于4—6岁的孩子,还可引导他们注意观察画面上的文字及页码的位置、顺序等,这样有利于培养孩子的观察力,为今后孩子的独立阅读打基础。
3.提问法:家长在引导孩子阅读的过程中,抓住每幅图画的重点,以提问的方式引导幼儿观察画面的人物形象及其动作,启发孩子对情节展开合理想象,并提出一些相应的问题让孩子思考,这样才能使阅读成为一种积极的活动。如讲《小兔乖乖》的故事,当“大灰狼来敲门时”,先不告诉孩子结果,而让幼儿猜测想像:“小兔子该怎么办呢?”设计一些过渡性的问句,帮助幼儿串连前后画面的延续,理解故事内容、推测情节的发展。还可以通过引导孩子编故事、给故事起名宇来培养孩子的想象力和理解力。
4.交流法:孩子故事听得多了,看得多了,慢慢地就有了交流的欲望。这时家长应耐心地听孩子讲述他的小故事,而且也别忘了肯定他的进步。家长讲完一个故事后,同孩子交流一下读后感,以此了解孩子的理解程度和和思想动态。交流时应以孩子说为主,家长要注意倾听,及时引导孩子话题,使之紧紧围绕主题,又能联系到自身或周围的生活。这样,不仅可以加深孩子对内容的理解,也有利于提高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
引导孩子阅读是一门艺术,家长只有掌握了这门艺术,才能将孩子引入“书”的世界,让孩子在快乐中阅读,在阅读中成长。
幼儿早期阅读指导策略浅探
[摘要]幼儿早期阅读需要指导。幼儿早期阅读的指导策略包括创建适宜的阅读环境、开展多维的阅读活动以及帮助幼儿建立互动的阅读关系等。
[关键词] 幼儿;早期阅读;阅读指导
随着对幼儿早期阅读关注度的不断提升,如何开展早期阅读指导已成为很多幼儿园研究的课题。我园也在此方面进行了探讨。
一、创建适宜的阅读环境(一)建立立体阅读墙 我园大块墙面较多.我们选用了几大块进行阅读墙设置。一是“从小学做人”板块。我们以“感恩、诚信、专注、合作”为主题,选取精彩的、有代表性的画面呈现给幼儿。二是“我最有礼貌”板块。在走廓墙面上,有精典故事中的对话场景,“请”“谢谢”“你好”“对不起”等礼貌用语在图画的帮助下跃然墙上。三是“快乐成长”板块。我们为幼儿提供相应的故事背景,精美的画面、生动的情节。在班级之间的公用墙面,我们设置了大幅的经典童话宣传图,孩子一进幼儿园,似乎就进入了童话世界。在故事墙边,教师为幼儿提供了笔、纸和色彩,让他们展开丰富的想像,自由描绘长卷。冷硬的墙面在阅读画图的点缀下变得丰富多彩,师幼一起参与互动,有画,有字,有家长记录的阅读卡。立体阅读墙使“阅读无处不在,处处皆可阅读”。
(二)设置自主阅读区
为培养孩子的阅读兴趣,我们设置了自主阅读区域,让孩子在区域内用自己喜欢的方式阅读。如我们在底楼设置了“书香小径”长廊:利用图片演示阅读规则,孩子们一看就懂;温馨的五彩地毯和靠垫、卡通形象的阅读标记、取放方便的书架,为幼儿课间、放学后等空余时间的自主阅读提供了良好场所,令孩子们留恋忘返。在智慧图书馆、红苑书店、现代书城等游戏区,幼儿可去书架选取自己喜欢的图书,也可去小电脑上查阅自己想要的图书,还可找一个适合自己独立阅读的角落遨游于知识的海洋。当他们读到兴奋处,可以去表达区,拿起画笔,画图书角色、画阅读后的联想;也可去表演区,选择道具和同伴一起再现故事情节。
(三)建立亲子图书室
我们建议家长在自己书房内给孩子设置一个独立空间,为孩子设置一个小小图书馆,方便孩子阅读。
二、开展多维阅读活动
阅读在我园课程中所占的比例较大,在有计划、有阶段目标的正规集体阅读活动中,教师根据不同的阅读材料、孩子的不同年龄特点、不同阅读基础分别采取先听后看、先看再讲、先分后合、先合后分等不同模式引导活动,由浅入深地引导孩子循序渐进开展阅读活动。在集体阅读过程中,教师根据需要分别采取全班、小组、独立、亲子阅读等多种模式,提高阅读活动的效率。
目前,我园除了开展经常性的集体阅读外,还开展如下三种形式的辅助活动:(一)图书漂流
图书漂流首先在班内进行。教师设计漂流记录表,让每个孩子都有机会将图书带回家中与父母一起阅读,并把自己的阅读感想记录在表格内,这既鼓励家长与孩子一起进行读后思考,又给家庭与家庭之间创造了读书交流的机会,更可贵的是教师可以了解到每个孩子阅读的兴趣、能力与方法,为我们进一步开展阅读研究保存了珍贵的第一手资料。图书漂流活动使家庭、幼儿园教育同步,对建立教学共同体有着重要意义。
(二)表演童话剧
阅读的最终目标是促进孩子的发展。教师在引导幼儿阅读时,要尽可能多地调动孩子的感官,让孩子与阅读内容发生多维、多层的联系。表演童话剧就是一种较好的途径。为了确保每个孩子都有表演的机会,我园以班级为单位开展童话剧表演活动。在扮演角色、与家长和同伴合作的过程中,孩子们的语言能力、合作能力都得到了发展。
(三)开展阅读区域游戏
为了让孩子们发挥潜力、增强自信心,将自己的阅读收获展示出来.我园开设了“新华书店”“贝贝书屋”“阳光书吧”“快乐书城"等游戏区,为幼儿自主阅读及教师个别指导创设了条件。教师们为孩子创造了展示自己的机会:如在中大班开展“故事大王”“每日一星”“我是小小演讲员”等区域游戏,充分利用空余时间,让孩子有上台表演的机会;小班开展 “亲子阅读同分享”“我认识的童话人物”等区域游戏,让一些胆小的孩子也能够有机会试一试。通过阅读区域游戏,孩子们的自信心增强了,能力也得到了发展。在开展阅读区域游戏中,中大班教师还创造性地开发了“自助读书团”“读书旅行团”“读书表演团”“小小书吧”等形式,让幼儿充分享受了阅读的乐趣,同时又培养了他们的自主性。
三、建立互动的阅读关系(一)帮扶互动——教师和孩子
如何为孩子营造舒适的、宽松的、激励的氛围,帮助孩子选择阅读内容、保持阅读兴趣、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等都是教师需要研究的课题。由于幼儿行为的坚持性、自控性差,制定相应的规则是限制幼儿不良阅读行为习惯的重要手段;同时,这也是促使孩子有目的、有意识地养成良好阅读行为习惯、确保阅读效果的重要保证。我园教师在开放式管理的基础上,注重规则的建立,并和孩子一起将阅读规则编成朗朗上口的儿歌,使幼儿更容易接受,为幼儿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打下坚实的基础。我们在日常活动中发现,阅读环境能潜移默化地给予幼儿“规则提醒”功能,如我园有的班级将阅读规则以图片和文字的形式布置在阅读区域,幼儿在阅读时受环境的“暗示”,从而自律。
(二)亲子互动——家长和孩子
对于低龄孩子来说,亲子互动式的阅读较为适合。亲子互动阅读中教师只是指导、建议、协作、帮助的角色,家长则处在教学的前台。为了协调一致,我们做到了“四个一”:“一个目标”,即每天陪孩子阅读20分钟;“一个口号”,即让亲子阅读成为家庭时尚;“一份亲子阅读倡议书”;每班开设一个“亲子俱乐部”,让家长交流心得,互相促进。
亲子阅读不但提高了孩子的阅读能力,帮助他们养成了良好的习惯,而且还大大增加了年轻的父母与孩子交流的机会,增进了亲子感情。
(三)合作互动——孩子和孩子
孩子在阅读中的互动需经历一个发展过程。我们分四步来指导孩子阅读:
第一阶段:学着读。孩子刚开始阅读时,规则、方法、兴趣等都需要引导。孩子在教师的指导和帮助下能养成初步的阅读习惯。
第二阶段:独立读。当孩子有了一定的阅读基础后,教师的管理可以放开一些,让孩子进入自主阅读阶段。教师注意观察,引导幼儿汇总阅读信息、遵守阅读规则。
第三阶段:合作读。引导孩子学会资源共享,形成合作意识和合作能力。在合作读的过程中,孩子间矛盾的产生、发展、解决是教育的良好契机。
第四阶段:领着读。鼓励幼儿在集体中带头,成为活动的组织者、发起者,引导孩子建立良好的互动关系。
第五篇:幼儿教育
邱多江乡农牧区基层党建示范
点工作情况总结
中共曲松县邱多江乡基层党委1个,总支6个,全乡党员共153名。根据2010-2011开展新一轮“五个好”党组织建设的规划。县委高度重视,各级党组织上下联动,全体共产党员积极参与、扎实工作,全乡以“五个好”党组织创建为主要抓手的基层组织建设工作不断迈上新的台阶,为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组织保障。2011年命名乡级“五个好”党组织5个,其中“五个好”党委2个,基层“五个好”党支部3个。目前全乡各级党组织中共有党建工作示范点2个,其中县级党建工作示范点2个(1个行政村,1个学校)乡级党建工作示范点3个。近年来,我们在抓党建示范点工作中,坚持把党建示范点建设作为推进创建工作,提升基层党建工作水平的一个有力抓手,以基层党组织“五个好”创建 为根本,把党建工作普遍性要求与不同层面党建工作实际需要紧密结合起来,立足实际,分类指导,注重总结经验,培育典型,发挥示范带动作用,有力地推动了以“五个好”创建活动为目标的基层党组织建设。
一、统一认识,加强领导,整体推进。县委从巩固党的执政基础,维护社会稳定大局的战略高度,充分认识党建工作示范点建设的重要性,把示范点建设工作作为加强基层党建工作的有效载体和重要抓手。为了将党建示范点建设工作抓好、抓实、抓出成效,我们将示范
点建设工作纳入到“双目标”考核管理中,分别确定了各个层面党建工作示范点的创建任务,明确工作目标和措施,结合每年“双目标”工作的督查、检查、考核,加大对示范点工作的专项督查力度。认真落实乡领导把不同类型的党建工作示范点分别作为乡领导的联系点,加大对示范点党建、经济、业务等方面工作的指导。具体指导示范点的工作,实行跟踪指导管理,将组工干部联系示范点工作作为加强组织部门自身建设,开展“双满意建设年”活动的重要举措来抓,并将联系点工作任务完成情况作为组工干部年终考核评议的重要依据。在全乡上下形成了分工明确,责任到人,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示范点建设工作格局。
二、制定规划,完善制度,规范管理。示范点,不言而喻,就是要有先进性,典型性,示范性,带动性,为切实加强对党建示范点的管理,县委从建立健全示范点制度入手,坚持总量控制、动态管理、注重质量,发挥作用的原则。
三、坚持标准,严格考核,动态管理。为确保示范点能够真正成为基层党建的标兵,发挥典型示范作用,县委将示范点建设工作与“五个好”创建活动考核结合起来同步进行,严格对照制定的示范点的六条标准和四项工作任务,每年对州、乡党建工作示范点进行一次复查和考评,达到乡级标准的进行命名。2011年底,我们在对“五个好”创建工作进行评估的同时,对乡级3个党建工作示范点进行了复查,通过听汇报、查资料、座谈、实地察看,对工作出现滑坡,同时,在综合考评,横向比较的基础上,将6个党建工作思路清晰,班子凝聚
力强,工作突出,有创新意识的基层党组织命名为第二批乡级党建工作示范点,确保了党建示范点的先进性、示范性和带动性。
四、明确任务,创新思路,提升水平。探索新方法、解决新问题、形成新机制是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基层党组织建设的必然要求。我们在党建示范点建设工作中,既注重建设一批整体 水平比较高的综合示范点,又注重因地制宜,突出特色,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特色示范点,给示范点确定具体的探索创新的目标和示范任务。2011年初,我们根据行政村、学校、乡直3个层面的特点,结合县、乡党建示范点的实际情况,分别给每一个示范点下达了探索创新和示范任务,制定了《乡2010年乡党建工作示范点工作任务实施方案》,做为示范点必须完成的任务,鼓励示范点创特色、出经验、求实效,真正使示范点做到有貌可观、有点可挖、有经可学,成为名副其实的示范点,发挥应有的示范带动作用。农牧区示范点以推进村级工作规范化管理和民主政治建设为主要内容,积极推行村级“两委”班子任期工作承诺制、党代表常任制、党务公开等工作,特别在推行村级“两委”班子任期工作承诺制工作中,我们率先在村级党建工作示范点上进行了试点,通过规范化的运作,积累了经验,起到了示范作用,此项工作在我乡广大农牧区得到普遍推行,有力的推动了村级民主化、规范化管理进程。我们把农村党建工作中总结出的“一个中心、两件大事、三个确保”以推动科学发展观,促进社会和谐稳定为主线,以强基固本、凝聚力量为目标、以全面加强农牧区基层基础工作为重点,以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的问题。学校示范点围绕教育教学工作深入开展“三
示范、两争当”、“交两友”、“一帮三”等活动,有力地推动了教育教学工作。在服务窗口设置党员示范岗,公开服务项目、收费标准,实行服务承诺制,主动为基层、为困难群众服务,在群众中树立了勤政为民的新形象。
五、加强交流,推广经验,发挥辐射作用。为充分发挥先进典型的示范辐射作用,加大总结、推广、应用的力度,带动全乡基层党建工作整体水平的提高。乡委每年定期召开党建示范点工作汇报会,汇报党建示范点经验性、特色性工作,沟通和探讨示范点工作经验,指导示范点根据自身实际和特点,总结工作经验,创新工作思路,探索加强基层组织建设的有效途径。在此基础上,每年召开不同层面的党建示范点工作经验交流会。通过召开经验交流会、座谈会、组织互观互学等形式,最大限度地发挥典型的示范带动作用,以点带面,有力地推动全乡的基层组织建设工作。
六、几点体会党建工作示范点建设的实践,给我们进一步推进基层党建工作提供了许多有益的启示。
一是抓基层党建工作,一定要抓住重点,树立典型,注重点面结合。要坚持从实际出发,区别情况,分类指导,根据不同领域、不同类型党组织和党员实际,突出重点,采取不同的工作措施,树立不同类型的典型,发挥示范带动作用,真正到达典型引路,以点带面,整体推进的效果。
二是抓基层党建工作,一定要注重实践,不断创新,在实践中总结,在总结中提高。要善于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总结经验。要立足
工作实际,积极探索,大胆实践,根据新时期党建工作的新形势和新要求,拓宽视野,开阔思路,使党建工作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体现时代性,努力构建党建工作的新体制,新机制。
三是抓基层党建工作,一定要加大对先进典型、先进经验的总结推广工作力度。要注重自我总结提高与学习先进经验相结合,在抓好示范点经验探索总结的同时,采取多种形式,营造氛围,创造机会,着力抓好典型经验的学习推广工作,充分发挥先进典型的示范辐射作用,促进党建工作整体水平的提高。
以上是我们抓党建示范点工作的一些基本做法和粗浅的认识,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离上级党组织的要求还有差距,与其它兄弟县乡相比还存在不足之处。我们将以这次互观互学活动为契机,认真学习和借鉴兄弟县乡好的经验和做法,进一步改进工作方法,创新工作思路,努力把党建示范点工作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