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对原创:《公司的力量》读后感

时间:2019-05-12 17:09:0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绝对原创:《公司的力量》读后感》,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绝对原创:《公司的力量》读后感》。

第一篇:绝对原创:《公司的力量》读后感

《公司的力量》 观后感

关键字:公司的作用世界公司发展的六个阶段中国公司的发展阶段国内外公司

**年**月**日,**就《公司的力量》一课,为我们做了分享及详细的分析,帮助我们诠释了公司在国家发展中的作用,使自己对公司,特别是国内外公司发展的历程有了更深刻的理解。记得去年年底收到《公司的力量》这盘光碟,因为没有静下心来看,简易浏览之后,了解并不深入,2月10日的课程后,这段时间把光碟看完并通宵阅读了相关书籍,感想颇多。

在现代社会,“公司”一词的出现是如此频繁以至于我们有些熟视无睹。我们的衣食住行、我们的喜怒哀乐、我们的能力提升、我们的生活质量提升等等,与叫做“公司”的这个组织息息相关。就我们所在的东莞市而言,从30年前的一穷二白,到今天蓬勃发展;从“三来一补”到农村工业化和城乡一体化,然后是从劳动密集型向劳动密集与资金技术密集型相结合转变,自2001年以来,为转型阶段,大力创新发展模式,经过几个阶段创新取得了令人瞩目的高速发展,2010年的GDP已达4200多亿,这个数据与贵州全省的GDP相当,GDP8倍于西藏但面积只有它的548分之一,真可谓 “富可敌省”;现在的GDP更是1978年的160倍,这一切都是“公司”在影响着。

公司,影响力到底有多大?

一次国事访问,也是一次商务谈判,总统身后的显赫人物不是大将军而是大老板,影响现代世界格局的不再单单是政治的考量,还加上了公司的订单。

《福布斯》杂志评选出来的2009年全球最有权力人物排行榜中,前10名有5位出自公司,在财力、影响力和权力的综合考量后,他们的名字和国家首脑、宗教领袖及王室成员列在一起。公司正在改变世界的权力结构,以至于人们甚至开始担心,最终有一天,公司会收购国家。由企业领导人成为国家首脑的案例相信日后也会越来越多,如贝卢斯科尼由知名企业家到1994年创办力量党并于同年成为三任意大利总理,即最高行政首长,也是意大利实际的政府首脑。

纵观全球公司发展经历六个阶段:

第一阶段:约公元前1世纪,罗马创立公司的雏形—商业社团;

第二阶段:16世纪,“特许公司”式的商业组织开始兴起;1553年,世界第一家股份制

公司——东印度公司成立;荷兰西印度公司以价值约合今天24美元的物品

换取曼哈顿岛,即今天的纽约;

第三阶段:1759年始,工业时代开端;

第四阶段:1862年始,劳资问题恶化,1868年,日本明治维新开始,1882年,中国第一家股份制公司轮船招商局成立,19世纪全球经济100年的发展超过此前

3000年;

第五阶段:1913年始,第一、二次世界大战爆发,1929年美国经济危机波及全球,世

界进入大萧条时期;1919年社会主义经济出现,之后形成了发达资本主义

国家经济、发展中的民族主义国家经济和社会主义国家经济并存的格局;

第六阶段:1945年始,世界经济高速发展,公司全球化运营,中国成为世界第二大经

济体。

中国公司发展的几个阶段:

1882年,中国近代第一家股份制公司成立,名为:轮船招商局,招商局在创办之初,就明确提出了官督商办的理念,头上顶着一位婆婆,企业难以在商言商。

1894年,大清帝国新科状元张謇,作出了弃官从商的决定,他没有重蹈招商局的覆辙,官股只分红利不干涉实务,公司有了自主空间。一生创办了180多个企业的张謇成为那里中国民间创业的一个代表。

1904年,清政府颁布《公司律》,但帝制下的《公司律》形同虚设,在一个权大于法的国家,公司发展没有制度性的保障。

1914年后,中国公司获得了很多新的机遇,有许多轻工业商品的贸易,尽管当时政府力量有限,法律也不健全,中国的资产阶级却蓬勃兴起。然而,这一轮的公司热,也没有持续太长时间。当时的国民政府和之前的北洋政府、清朝政府一样,于1929年颁布了一部《公司法》,在20世纪40年代末,再次颁布了一部法律,一方面,这些法律为公司奠定了稳定合法的基础,可以按照西方国家那种有限责任、股份制公司的形式扩大公司规模;另一方面,公司仍处于高度管控中。在高度控制的经济体系中,20世纪上半期的中国,历经一次次战争、动荡、民族危亡,当最基本的安宁都无法维系,甚至国家主权都不能得到维护的时候,当救亡成为首要命题的时候,失去了生存土壤的中国公司不得不再次沉寂。

1949年,结束了近代以来的百年动荡后,中国经济的发展,终于拥有了立足的基础,一个主权完整的新国家,此时出现在舞台中央的是国营工厂,它们的动作方式是执行国家计划。20世纪80年代初,一点点突破了计划体制的坚冰,也正是他们孕育催生了中国的市场经济,再次唤醒了这片土地上沉睡已久的激情。中国从计划经济过渡到市场经济。又一次公司热到来了,1992年如同一根醒目的标杆,指明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方向。1992年的中国南方,象征着激情、梦想,以及一切的可能性,空气中仿佛都弥漫着财富的味道。

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经历了五次经济浪潮:个体户、股市、房地产、IT热、电脑网络。

著名经济学家杰弗里•萨克斯教授曾经预测,2030年中国经济总量将超过美国,2049年世界三个经济大国的排序是中国、印度、美国。显然,中国总量超过美国这个预测有点保守了,近期哈佛大学校长给到的时间是2017年。所以未来一段时间的中国经济发展将更加精彩,到2017年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指日可待的事情。

从公司成立到现在,历史告诉我们,公司这个组织的兴旺,影响到一个国家的发展。只要能遵行公司发展规律、有独树一帜的公司创新发展、拥有良好的延续性发展模式,这个国家就会繁荣富强。公司强大,则国家强大,无论是历史上的英国、荷兰、德国、法国,还是今天的美国、日本,无不验证这个道理。

金蝶软件董事局主席徐少春在《公司的力量》中有一段访谈这样表示:“一个国家的综合实力取决于这个国家企业的实力。《公司的力量》这个名字就彰显了这样一种特征,它再现了企业在当今国家作用、责任和使命。”岛国日本二战后在废墟中崛起,并用了18年的时间,成为了世界第二大经济强国,在20世纪80年代,SONY、Mitsubishi分别收购美国的哥伦比亚广播(电影)公司及洛克菲勒中心的14栋大楼,曾经买下九家美国银行,这引起了超级大国美国的高度恐慌,要知道,日本的国土面积只有37.8万平方公里,面积只相当于中国的二十五分之一。日本的发展告诉我们,国家的繁荣与土地面积没有直接的关联。对于现实中的我们也一样,我们不能过多的为自身的缺点而闷闷不乐、固步自封,关键的在于能找到你的优势加以充分利用与发挥,养成自己独特的人格魅力,同时制订你的长远目标,并为实现这一目标而努力奋斗,就有机会到达成功的彼岸。

我们来看一组数据:

2010年中国人均GDP:4200美元,美国:47000美元,法国:41000美元。

中国与欧美国家的差距为何这么大?我们从公司的发展说起。

1、在发展的初期,中国缺乏全球性的大财团,公司规模普遍偏小

2007年诺基亚为芬兰贡献了三份之一的生产总值,因为诺基亚,芬兰连续三年被评为“世界最具竞争力的国家”。

三星集团2006年销售额相当于韩国国内生产总值的六分之一,以至于国外媒体文章称,韩国人一生无法避免三件事:死亡、税收和三星。

在过去的发展中,中国始终未有一家伟大的世界级公司诞生,虽然在排名前十的世界500强公司中,也能看到中国企业的身影,甚至也曾经登上世界“市值第一”的宝座,但因为它带有强烈的垄断性质并不为世人所尊敬。就中国知名企业中石油而言,翻开历史数据,中国油价(93号)已从1998年的2.32元飙升到今天的7.33元,中国民用汽车保有量已达7400万辆,赚得都是咱中国老百姓的钱啊;而老外的世界级公司不一样,他们很多知名企业经过时间的历练、全球化的洗礼,并在一个市场化,公平的商业竞争领域中诞生,而且他们拥有完整的核心技术。在赚钱的门道上,国外企业的政策更有作为,而国内的企业刚刚相反,之所以能成功往往是因为他们无视政策的存在,在后面所提到的中国五次经济浪潮中成长起来的公司,他们的快速成功皆是源于“灰色地带”,所谓“生财有道”!

2、中国公司平均寿命偏短

据美国《财富》杂志报道,美国中小企业平均寿命不到7年,大企业平均寿命不足40年。而中国,中小企业的平均寿命仅2.5年,集团企业的平均寿命仅7-8年。美国每年倒闭的企业约10万家,而中国有100万家,是美国的10倍。

2008年,雷曼兄弟公司申请破产保护,但它有值得骄傲的地方,它已经活了158岁,以至于有人发出调侃:“这么年迈的公司,在中国,你有多少家?”是的,相对于西方延续百年的生命力的公司我们确实是自叹不如,在国外,拥有百岁高龄的公司比比皆是:IBM、BP、GE、BMW、摩根大通、美孚、西门子、皇家壳牌、花旗集团、雀巢、戴姆勒等等,每个名字都是响当当的,作为一个现代化企业不仅考虑的是当前公司的运营和发展状况,更多的是要考虑到公司的可持续性发展能力。

中国经济高速发展的初期,钱财来得太容易,爆发式的财富增长也给这些原本习惯了过穷日子的人们无所适从。美国《时代周刊》曾这样描述中国富豪的生活:“这些人建造俗气的办公室,仿洛可可式别墅,在郊区建造别墅却不敢打开豪华吊灯(电力不稳定);„„他们往最昂贵的葡萄酒里倒雪碧,像喝水一样的咕嘟往下灌„„”诚然,这只是个别现象,他们中的一些人像是中了六合彩一般,财富被很快的挥霍,治理公司的时间越来越少,创业时的激情荡然无存!

当然,我们不能单纯就凭这些数据或现象就判中国企业死刑,要知道,欧美公司在起步时期也面临着重大问题,席卷全球的工人起义绵延不绝,如:1831年法国起义、1842年英国宪章运动、1844年德国工人起义、1888年-1908年美国每天有100人因工业事件死亡(1900年,美国人均GDP与今天中国人均GDP相当,为4096美元,我们可以理解为,中国的发展比美国慢了110年)。在同样的发展规模下,美国付出的代价更为惨重,企业平均寿命当然也好不到那里去。所以,我们不能简单的拿现代中国与现代美国的企业寿命来做对比,人均没有在同一水平线上,存在着不公平性,就比如说,我们不能拿一个成年人的承受能力与成长中的少年对比一样。

中国的企业发展也并非我们想象中的乐观,在发展初期,我们有太多的机会但也面临着种种“教训”。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企业经历了神话到噩梦般的轮回,很多巨型企业就像

在坐过山车,从峰顶到谷低,从万丈雄心到万丈深渊,企业往往数年间就瓦解。他们在发展的过程中,甚至表现出极度的“浮躁与幼稚”。在2000年以前,部分巨型企业是如此简单的就轰然倒塌,包括我们曾经熟悉的:爱多VCD、巨人集团、三株、太阳神、秦池酒业等。史玉柱领导的巨人集团、胡志标领导的爱多,姬长孔领导的秦池,吴炳新领导的三株,他们年轻有为,只有32岁史玉柱要建设当时全国最高的摩天大楼,胡志标27岁时带领爱多VCD创下27亿的产值,姬长孔用3.2亿为县城的小酒业投资巨额广告,吴炳新的三株从1994年注册到销售收入达80亿,各级行销人员总数达15万,这一切,他只用了短短不够3年的时间。看到这一幕幕的惊人之举,是不是让我们久久不能平静,我们扪心自问,27岁的时候,你在干嘛?在埋怨自己的父母贫穷?还是在抱怨社会的不公?

在2000年以后,如健力宝、科龙、华晨、顺驰,很显然,他们的运作能力要较之前的这些企业高明得多,不再是简单的倒闭,不再只是单纯广告上的轰炸。健力宝、华晨在高速发展并拥有大好前途的情况下,在“官本位”中国社会现象下,这些企业产权上具有天然的模糊性,可以说是被当地政府的“私欲”下活生生的搞跨了,虽然由始至终三水市政府及辽宁省政府都没有搞跨健力宝及华晨的意途,但由于政府“领导”当时工作经验的缺乏及政府“绝对”的权力影响,再加上个性豪爽而耿直的李经纬、仰融没有放下架子,并对政府高官的“不配合”,直接导致双方谈判上的决裂。我们可以拿健力宝与TCL的改制相提并论,同样是“双李”配合,为何李经纬会落得:“含泪仰天,不发一语”,而李东生与时任市长的李鸿忠却能度过危机,用后来李东生的解悉是:“当时李鸿忠作为市委主要领导起到了重要作用。第一是支持鼓励。第二,在大方向的把握上,表现了他的远见。” 但时任三水市市长的李贻伟并没有表现出这样的远见,“不谋全局者,不足以谋一域,不谋万世者,不足以谋一时”。本人日前翻开他们俩的简历,区别果然出来了,同为山东人,在仕途的表现上,李鸿忠当然要抢眼些,从造诣上也是高人一等,已成为湖北省现任省委书记。除了远见外,相互支持当然也非常重要,从一开始,李贻伟的内心所坚持的出发点并没有错,但在当时这么一个时代,当合作的双方“心怀鬼胎”、互不妥协,就注定谈判会崩盘。我们从不怀疑三水市“双李”的能力,就李经纬而言,从他内心深处就认定,健力宝几乎是靠他和他的团队的努力才有今天,在他觉得,政府只是配角,这种想法放到现在会行得通,但在当时的环境下,以李贻伟为首的三水政府并不这么想,就三水市这个相对贫穷的县级市而言,健力宝给当地政府贡献了相当分量的税收来源,并创造了相当的就业岗位,而且这么一个全球性企业的存在,大大提升了当时作为小小县级市三水市的暴光率,暴光率的提升当然会提升政府招商引资的概率,招商引资的成功从而突出政府的能力,而最终的功劳就毋庸置疑了。当健力宝突然提出要离开三水另谋高就,三水市政府当然会强烈挽留,结果双方互不让步,最终导致一代商业巨子被逼疯。今天,我们很多城市甚至省份都在提倡建造名牌大企业,而当时,活生生的一个企业正走向全球化,在健力宝的整个变革中,省政府起到的作用却微乎其微!

合作共赢,不管是企业间,还是人际交往中都是一条亘久不变的真理。就人与人的交往而言,在前进的道路上,合作双方是否一致至关重要,它预示团结的威力,通过内耗的减少以达到效率的提升,合作双方心情都会好一些,天天为鸡毛蒜皮的事呕气,那么,创业的激情跟效率将被大大的打折。想法上不能达到一致,会产生两种结果,要么互不相让,要么单方妥协,很显然,第一种方式会带来两败惧伤,而第二种方式更能出现大团圆结局。俗话说,宰相肚子能撑船,我们又何必为短期利益或一时的输赢而拼个你死我活,退一步海阔天空。老板的肚量有多大,公司的规模就有多大。在大事大非面前,你计较得越多,你将失去越多。常言道,“财散人聚,财聚人散,小胜凭志,大胜凭德”。如果将所有所得占为已有,一毛不拔,下场将会很难看。大公司,大视角,我们不能因小我而伤大我,我一直认为,在浩浩荡荡的历史长河中,个人只是尘埃,匆匆的过客,但胸怀、气度、精神是可以无限大的。后人不会因为有钱或有势而记住你,如果不能为世人有所帮忙或贡献,不管是大官,还是大富豪,充其量只能成为世人茶余饭后调侃的对象!

我们再回过头来看看上述的一些企业,从辉煌走向破产,只用了短短的数年时间,但他们都有着过人的魄力及投资眼光,“空手套白狼”的能力无人可比、他们把宝压在广告上,可以用年利润6倍的资金用于投央视广告,他们在最强大的时候,企业年利润将近上亿或更多。但是,投机取巧只能带来短暂的成功,不能带来真正的发展。当然,在他们当中的某些公司,如果不是政策影响、如果不是过于急功近利、如果不是媒体干扰,兴许,他们的路会走得更远!他们都是真汉子,在很多方面上,是我们学习的榜样,正是他们那股不甘平庸的勃勃野心,在一次次地颠覆着陈旧的秩序,掀起并发动了中国商业上的巨浪与革命。它让我们清楚,危机是如何发生的,唯有这样,我们才有可以在未来避免第二次在同一个地方跌到,对于中国的企业而言,他们的失败对未来是有价值的、是后来者的养料。

中国有句古训,创业不易守业更难。

有些创业者起步早,当时创业遇到了很好的机会,从而创业成功。但是在发展过程中遇到了瓶颈,在公司管理上、发展战略上出现了一些问题,尤其是遇到像现在的金融危机,都没有一定的经验和准备,没有重组的资金支持等,很容易出现守业难的状况。

投资银行JP摩根最新的研究显示,全球大部分超级富豪过去20年都不能守住巨额财富,“败家率”达80%,主要是由于股票投资失利、被征收重税及挥金如土,令他们身价大缩水。

其实,世界上目前发生的几个案例又何尝不是,文明古国埃及因一名摆摊小子致使全国搔乱,总统下野。人均GDP达16000美元的利比亚也会不满足现状,并发生全国性**,总统外逃。反观中国的人均GDP只有4200美元,但中国的幸福指数却一路摸高。更不要说朝鲜了,人均GDP在1500美元以下,甚至于2009年才开始普及手机,就是这么一个贫穷的国家,全国人民却能万众一心。所以贫穷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当有钱了之后内心的不安份。

从1978年始,中国经济经历了30多年的高速发展,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中国走过非比寻常的路。经济学家吴敬琏说过:“可能历史上还没有一个国家,人口这么多的国家,这么一个大国,在这么短短的时间里面,就从一个东亚病夫变成一个推动世界经济前进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力量。这中间我想主要的因素就是市场经济的建立。”时至今日,我们在越来越多的国家的商品中看到Made In China字样,而一个个标有这些中国字样的商品背后,是中国经济走向世界的最有力写照,中国的GDP从1978年的3624亿元人民币飙升至2010年的397983亿元人民币,短短的32年间,增长了110倍。这切都有懒于中国找到了具有中国发展特色的发展道路,而推动这波经济发展的是在华注册的数百万家企业及经济全球化的结果。

公司的发展使中国无数的家庭由于贫穷落后走向小康,然后再走向中产及相当富裕的生活,南北方人民的交流不再陌生。曾记得小时候在家乡,有一个北方某省的四口之家承包了一些农田,生活在我们家附近,因为语言及饮食上的习惯,他们的普通话对我们祖辈是相当陌生的,饮食方面,对辣椒“近乎狂热”的吃法也不为我们所理解,卫生习惯方面,半月一次的洗澡习惯更不为我们所接受„„在当时信息不发达的年代,这一切让当地人无法理解,双方沟通不多,“代沟”却很深,甚至出现曾经在广东流行一时的不雅词汇“北佬”。

时至今日,一切都在发生变化。就冠中公司而言,14个省市的员工在我们公司就业,相处已经不成问题,生活习惯也逐渐拉近,我们来看这么一个例子:业务员A(来自湖南),接到了一个(陕西西安)某B下过来的订单,谈好价格后业务员向部门经理C(广西)请示能否发货,经得同意后,通过部门助理D(湖北)向采购部E(贵州)下订单,采购写好请购单后经财务F(河南)签字再交由老总G(广东)签字确认,之后采购给广州的供应商H(上海)传真订购合同,收到合同后I(四川)开始发货,并由快递公司J(浙江)将货发到我公司仓库,由我公司仓管员K(海南)收货,第二天,由仓管员通知物流公司将货发到西安,西安某物流公司送货人员L(江苏)将我公司的货物送达西安某B,验货后安排公司

财务M(福建)将货款转帐到我公司;一周后采购通知我公司出纳N(湖南)将货款转帐给供应商;就这样,一张订单由来自5个公司的14个省份的人完成。这就是公司的功能所在,它把全国的人都整合到一起,为实现大家的共赢而默契的配合,同时这些南来北往的公司职员建造了一道世界绝无仅有的风景线:“春运”,被誉为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的、周期性的人类大迁徙。在刚刚落幕的2011年春运,40天时间里,有26.4亿人次的人口流动,占世界人口的1/3以上,中国春运入选中国世界纪录协会世界上最大的周期性运输高峰,创造了多项世界之最、中国之最。这一切的制造者来自于这么叫“公司”的组织。

经济全球化的案例,有人用一场车祸来说明:一位英国王妃和她的埃及男友在法国的隧道里发生撞车交通事故,被撞的车子是由荷兰工程师设计的德国造轿车,司机是比利时人,事故的原因是因为他喝了苏格兰生产的威士忌。整个车祸经过被意大利的自由摄影师跟踪拍下,该摄影师当时骑的是辆日本摩托车。后来伤亡者经一个美国医生进行了急救,使用的是巴西生产的药物。一个中国人使用比尔.盖茨的产品将这条消息告诉了你,你正好在一台印尼生产的IBM电脑上读到了这条消息。

现阶段,当你游走于世界各大都市,不再像以前一样,会因为你的蓝眼睛、黑眼睛,或因为你讲英文、法文、国语、粤语而投来异样目光、或招来围观者。因为公司全球化的发展让我们彼此之间变得不再陌生。

现在,中国经济就像正在发孝的面包一样,不再是局部的发展,全国各地的叫好声连连,这主要得益于中国稳定的政治局面为企业的发展提供了必要的平台。2010年中国GDP总量已高居全球第二,虽然有很多人都认为GDP总量只不过是一串数字,没有意义,我倒觉得这些人是站着说话不腰疼,人均GDP虽然没有达到发达国家的水平,但对比旧中国大多数人民的穷困、痛苦、被侮辱,衣食住行样样困难,相信很多上了年纪的老一辈都是历历在目的„„改革开放以来,居民生活水平已经发生天翻地覆的变化,生活的质量、生活的环境、生活的档次得到逐步改善,这一切就发生在我们的身边,这些变化,对于大多数从农村走出来的我们,感触应该更深。目前还是属于中国企业发展的黄金时期,也许,这个时期会再持续数十年。

当然,就如《大国崛起》记载,历史一再证明:没有永远的霸权国家,大国的兴衰交替,是不可避免的历史法则。国家的发展如此,企业的发展亦如此。中国的公司也不可能一如既往的一帆风顺。我们翻开《公司的力量》看到,世界经济经历过“危机时刻”,包括劳资战争,全球大罢工,1907年金融危机,1929年“大萧条”席卷全球,全球贸易额萎缩60%,1990年起,日本经济陷入10多年的萧条和低迷„„公司在经济寒冬中瑟瑟发抖,浮华年代必深藏祸患,乐观的对待事态发展没有错,但任何经济体系都会碰到严峻的经济压力时期。我们要:“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敢以此规。”当“人口红利”不再,当招工难与劳动者就业难问题并存,当有限资源被破坏性的开发,严重的社会分配不公等等„„社会的矛盾终将有一天会被激化。至于能否化解种种困难,使破坏力降至最小,并能迅速恢复,将是中国政府面临的大考。

2011年2月28日

参考文献:《公司的力量》、《大败局Ⅰ、Ⅱ》、《激荡三十年上、下》

第二篇:《 公司的力量 》 读后感

观《公司的力量》有感

2012环工班余沛东《公司的力量》是一部难得的优秀纪录片,其实在高中的时候,我已经听说了此片,但是苦于应对高考,一直无暇观看。在我们的《大学生职业生涯与规划》这堂课上,系主任让我们观看此片,再次点燃了我的兴趣,10集的纪录片,让我再次看见了一个纷繁而精彩的世界。

与其说我们看了10集纪录片,倒不如说我们上了一门为期十节的经济学选修课。从《公司的力量》视频开始前的一些画面就深深的吸引了我的注意力!给我的第一感觉:开始的画面很震撼,很有冲击力,打破以往纪录片的枯燥乏味形式,同时也不失纪录片的详实记载,尊重历史,让我对这部大型纪录片产生了浓厚的兴趣,饶有兴趣地观看下去。

其实原来虽然在政治上学习了一些经济学的基本知识,但还是对于公司这个概念缺乏客观准确的理解。我的父母以及好多亲戚都是在政府或事业单位工作,我姨夫在公司工作,随着公司的破产失业了,导致在我的世界观中对公司存在着莫名的畏惧感,对于大学以后是否在公司中寻找一份工作心存疑虑。观看此片以后,我的心结也被打开了,毫无疑问此片是一剂治愈思想的良药。

第一集:公司!公司!给我们清楚的阐释了公司的由来,以及其发展历程,它是本片总章程,起提纲挈领的作用。公司不是平白无故产生的,它是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新生产关系造就的结

果。通过公司确立的生产关系,极大地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进而带动了这个社会的发展。而股份制有限公司的出现则显示出人类社会的组织与发展进入了一个更高的层次。

“公司不举,则工商之业无一能振;工商之业不振,则中国终不可以富,不可以强。”这是清政府驻英、法、意、比四国公使薛福成说的,也是我看完《公司的力量》感触最深的一句话。纵观我国的百年耻辱史,正是由于没有强大的公司作为国家财富的后盾,国家积贫积弱,任人宰割,实在无法在世界上拥有地位。而反观改革开放30年的辉煌成就,无数的公司如雨后春笋般在我神州大地生根发芽,国家拥有了世界第一的外汇准备,GDP位居全球第二,人们的生活水平得到了极大地改善,这不就是公司的力量吗?横向与世界各国相比较,美国之所以为世界第一的强国是因为它有许多强大的公司作为其财富的后盾,微软,沃尔玛,摩根,高盛这些我们都耳熟能详的公司构成了美国建立世界霸权的基础,由此看来,英国经济学家亚当·斯密的《国富论》真可谓经典著作!

第二集:市场无限。拓为我们展示了一个广阔的市场空间,让我们看到了公司在财富累积方面的作用。英国与法国,两个同样强大的国家,但是在世界格局发生变化的时候,英国充分利用公司在组织协调方面的优势,超越了法国,成为了名副其实的日不落帝国。

第三集:猎富时代。为我们展现了美国大公司的创业史。其中有一段话听得我热血沸腾,它节选自《常识》,被称为“企业家誓言”,现抄录如下:

“我是不会选择做一个普通人的。如果我能够做到的话,我有权成为 一位不寻常的人。我寻找机会,但我不寻求安稳,我不希望在国家的照顾下成为一名有保障的国民,那将被人瞧不起而使我感到痛苦不堪。我要做有意义的冒险。我要梦想,我要创造,我要失败,我也要成功。我的天性是挺胸直立,骄傲而无所畏惧。我勇敢地面对这个世界,自豪地说:在上帝的帮助下,我已经做到了。”

正是这种精神推动了美国在十九世纪的高速发展,美国诞生了众多亿万富翁,而这种追逐财富的现象变成了美国人民的共识,由此美国从不入流的小国一跃变成世界头号强国。洛克菲勒说:“工作是一种态度,它决定了我们快乐与否”,通过合理的劳动,我们都存在改变自己命运的机会,而公司是给予我们进行改变自己的最好舞台。

当然这个世界不存在完美的事物,公司也不例外,第四集,第五集就为我们展现了这一面,当然事物都有一个发展完善的过程,法治的健全就可以减少资本的贪婪对劳动者造成的伤害,而经济危机的产生却始终如一颗可能随时爆炸的定时炸弹,威胁着经济社会。

第六集:谁执权杖,体现的是管理对于工作效率的巨大提升。我们作为大学生,以后一定是要进入社会的,适应各种管理章程,提高自己的办事效率,以便在以后更好的融入我们这个社会,更好的体现自己的价值。

第七集,各领风骚,第八集,创新先锋,都表现出来的是人才对

于经济社会的重要性,人才可以扶大厦与将倾,挽狂澜于既倒。对于一个公司而言,一个优秀的CEO可以改变企业的命运,一个优秀的领导不仅能给出正确的道路,更重要的是他能够给企业注入一种文化,而这种文化能够长久的影响企业的生存,如乔布斯对于苹果公司的作用,尽管乔布斯已经离世,但是苹果公司依旧存在那种创造性,依旧充满活力。

我们作为大学生,是一群学习知识,为未来社会领航的后备军,企业的管理需要创新,企业的技术更需要不断的创新,对于一个技术性的企业,创新就是生命,而创新需要的智力支持是大量的,努力学习知识,重视平时的观察,提高自己的创新意识,在企业中你就是技术型的人才。当然如果要想成为管理型人才,我们需要学习的更多,需要具备更多与其他人交往的努力,需要培养管理的能力。

第九集与第十集则显示出了公司无比强大的生命力,以及未来前途的广大。

在现今的生活中,就业变的越来越难,但是大量的公司往往招不到需要的人,而且公务员的竞争越来越激烈,所有我想企业是以后就业的主流,看完《公司的力量》后,我们对于企业的发展更加充满了信心。我想,通过我们四年努力地学习,努力丰富我们的知识,提高我们的能力,在四年后一定能够获得一份称心如意的工作,拥有美好的人生。

第三篇:公司的力量 读后感

《公司的力量》观后感

从不解开始,什么是公司?什么是公司的企业文化?是什么让公司逐步从小壮大?是什么让一些公司成为业界霸主,而另一些成为过眼云烟?是什么让公司开始注重员工福利和企业精神的建立?对于自己,这些从未接触过的知识领域难免显得陌生。但从看《公司的力量》开始,慢慢化解了一个又一个疑问,也引起了自己对学习此类知识的兴趣。

看完《公司的力量》很明显的感触是了解了公司所存在的价值。公司作为一种组织,它凝聚了生命个体,让它变成强大于任何个人的经济动力。它使得血缘、地缘联系之外的陌生人之间的合作成为可能。今天,公司的力量已经渗透到人们工作和生活的方方面面,因为它无处不在。所以在自己看来,当我们融入一个新的公司,不单单只是加入一个新的工作团队,同时也需要体会和践行这个公司企业文化所要传承的精神。

对于当下的大学生而言,在校多年的学习积累,都是为了能够在迈出学校、迈入社会的同时找到自己的立足之地,通过发挥自身的技能来获取一份可以体现自身价值的工作。而对于一个公司而言,它不只是以营利为目的,从事着经营活动或某些目的而成立的组织,它的发展和逐步壮大还意味着一个国家的进步和强盛。但相同的是无论是个人或是团队,都需要在一个不断学习、参与竞争和不断进步的循环过程中成长。想到这里,便深切地体会到学习无处不在,知识会是真正的力量。与此同时,它也打开了自己学习的新天窗,必将抱有浓厚的兴趣是对一切未知的学习。

第四篇:公司的力量读后感

看《公司的力量》有感

第一集,公司!公司!

1、公司推进技术的进步,确立了行业的标准,甚至可以说一切均确立之法则、规则。这些准则、规则又反过来促进公司的合法、规矩、有序的发展。

2、公司是人的集合,为了特定的目的,简言之为了利益,其中包括个人的,某些群体的,甚至整个民族的、国家的。为了共同的利益达成的获得利益的手段或者说是途径。

3、公司在促进了现代社会各行各业的进步的数据充分说明了这个人类创造的组织的巨大威力。

4、公司的创造财富的途径,从初级治本主义原始积累的无序竞争、血腥的奴隶贸易逐渐的到国家资本主义政体的确立、民主制度的完善,法治的实现公司这头“野兽”,也渐渐的被人们所束缚。

5、公司的发展历史,可以看成是近代治本主义的发家史,其对世界的政治、经济、军事、历史、国家版图甚至各民族独立的发展产生深远影响。

6、关于公司的定义,尤其公司的生存手段--竞争,才是推动技术进步的引擎。

7、公司自从其成立就有其危险性,它的可怕之处,在于它的成立目的是以攫取高额利润为目的,也是公司幕后操控人的追求的目的所在。公司是将人追求利润的欲望变成现实并且最大化,这是西方人性被神学束缚中拯救出来,最开始复苏其原始冲动的体现。它会为了最大化的利润不惜违背本来就不是很符合处在变更中社会的旧的法律体系。当然,甚至在现代也出现金融危机,也是公司的本性使然。

8、公司存在的目的,究竟是利润?是服务社会?还是推动社会进步?这三方面是不是相互之间就不能共存的呢?从微观看,公司的成立是人性追求利润的体现和途径,这时期最直接反映出来的。关于服务社会,公司赚取利润,它是以提供有价值的服务,无论是从事第一、第二、第三产业的任何公司,均以为它的服务对象服务来赚取利润。当然也有服务社会的成分。至于推动社会的进步那就更加的毋庸置疑了。在各个方面,各个行业大家都是有目共睹的。而如何处理这三个方面,我看还是温总理的那句话说的贴切:“企业家的身体里要流淌着道德的血液。”如何理解这就呢?我以为公司坚持以赚取利润为目的才有可能促进生产的发展,社会的进步,才有可能为其他的行业产业的发展创造经济基础。并且还要坚持从社会的利益出发,决不能只为了利润而践踏人间一切的法律和道德,这样是自掘坟墓。因此公司既然可能成为狼,又能够成为狗,那么人们就要制定规则、制度、标准、法律,把它们训练成狼狗,既为人们服务,又不至于危害人类。

第二集——第五集

1、起初的公司特权专营,甚至掌握了财政军事大权,俨然移动的国家,这在起始的时候极大地促进西方社会开展对外探险和贸易,有利于整个世界的联系,虽然这些公司随之就开始血腥的殖民活动。但是渐渐的随着社会的发展,资本主义的兴起发展要求更多的小公司,以及更加多样的公司组织形式,所以像英国的东印度公司,荷兰的西印度公司等均被历史的车轮轧得销声匿迹。随之出现像股份制、合伙制、有限责任公司等形式而这些当然的适应社会,并迅速的为推动资本主义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

2、美国钢铁大王卡内基说:“我不靠天赐的运气活着,但我考策划的运气活着。”在第三集中主要讲了洛克菲勒创办“石油托拉斯”的历程,还有卡内基,以及德国的西门子电器公司的发展创业的过程。这些早期的大企业均得益于早期资本主义的市场规则不完善,以及创业者的超乎寻常的个人能力,还有就是这些公司都是家族式的。

3、公司在推动社会进步的方面,简直是惊人的,它极大的推动着社会的进步,一百多年的时间里创造出了超过过去几千年里的成就。马克思的唯物主义的观点认为:“事物都是两个方面的,即优点和缺憾同时存在。”当公司在发展到一定阶段之后,就要有政府介入,调整

公司与劳力的矛盾,而这个矛盾就是公司是以获得利润为目的的,并且是极其贪婪的。而这些利润的获得是要靠对工人的剥削来榨取剩余价值来实现的。而劳力之所以成为出卖劳动力者,换言之其没有生产资料,甚至可以说除了枷锁一无所有,那么对于劳力来说当生存都不能实现,更遑论发展的时候,揭竿而起——暴力就变得理所当然。而公司和劳动力这俩个方面的问题,正是政府所害怕的。当两者关系难以自行解决就要政府出面进行协调,一边情况下双方各让一步,逐渐的就由政府主导的社会保障制度就全面的在社会铺展开来。

4、正如节目中所说的“贪婪是需要以恐惧来平衡的”,“利益由利益的相关者共同决定,这是公司在鲁莽的青春期所获得到得重要的训示”。我认为所谓“历史的进步”是以各个方面的牺牲为代价的,而所谓的进步不过是牺牲小于得到。换言之“退一步进两步”。而倒退则是相反的。

5、正如查尔斯•狄更斯所说:“这是个最好的时代,这是个最坏的时代;这是个充满希望的春天,这是个令人绝望的冬天;我们前面什么都有,我们前面什么也没有。”

6、约翰•沃森说:“我们不会坐等事情的发生,我们会促使事情的发生。”

第六集——第十集

1、在公司的内部,由谁管理这个庞大的人的集合?在公司的早期,即家族企业的第一代创业者,谈们所谓的超强的个人能力主要体现在独特的掌控企业的能力,不过毋庸置疑的是起初这些企业都还算不上“庞大”,所以第一代尚可以完全的掌控,甚至可以对螺丝钉都可以过问,可是当公司的规模随之随着社会的生产力发展迅速膨胀,那么职业经理人制度就出现了。职业经理人所带来的管理,更加加速公司的生产能力的扩张。但是同时职业经理人也带来了其固有的缺陷,那就是他们一般并不是公司的拥有者,他们只在公司所提供的薪水范围内为公司服务,就是说绝不是所谓的尽忠尽责。而面对如此情况,解决问题的制度也随之出现。

2、对任何组织而言,当旧的权力平衡被打破,信任被渐渐的折损,唯一的办法是求取新的平衡,建立新的信任。

3、1930年,面临全球的经济危机西方和日本很多公司在焦头烂额的时候,日本有一家公司即松下电器,他同样面临销售额剧减的困境,仓库堆满了滞销产品,两位助手建议裁员一半员工,可是松下幸之助却作出决定:一个员工也不解雇,并且工职全额发放,只是工作时间减半,另外一个条件是只要求员工全力销售库存,结果甚至出乎松下的意料,由于全体员工的努力,公司收获了历年最高的销售额。而从这个实例中,日本企业告诉全世界:“当将民族文化和企业的内涵融合尤其是最原创的文化,将爆发出惊人奇迹。”道义、情感、信任感、亲密性等这些维系人际关系的要素均可以转化为生产力。而日本的文化起源于中国,就是说最具有原创性的文化内涵在中国,那么我们一定要抓住这个要素,在中国企业中开展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先进文化教育,推进和谐团结,共同为创造中国的统一和复兴而不懈努力。或许这就是本部电视剧的目的所在吧„

写于北五

方续辉

2012.3.15

第五篇:公司的力量读后感

“公司不举,则工商之业无一能振;工商之业不振,则中国终不可以富,不可以强,公司的力量读后感。” 这是清政府驻英、法、意、比四国公使薛福成说的,也是我看完《公司的力量》感触最深的一句话。

今天,“公司”一词的出现是如此频繁以至于我们有些熟视无睹。公司已经无处不在。我们的财富来源、创业理想、衣食住行、情感寄托、人际交往,都与公司这个组织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当下公司无所不在的影响力令世人震惊。在数百家乃至数十家跨国公司左右着世界经济运行的今天,公司已成为最重要的一种经济组织。公司创造财富、提供就业、带动经济增长;公司推动创造发明、产生新的社会文化;公司改变社会秩序、影响制度建设。但同时,公司也放大了人类的贪欲,带来权力失衡和贫富悬殊。

公司带来了人类历史上最快速的经济增长,也将自己发展成一个超越社会控制的权力组织。伴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各国都不得不面临一系列社会问题:贫富差距、劳资矛盾、贪欲膨胀、欺诈横行等等。这是农业社会向工业时代转型所必须经历的痛苦,它们并非公司之恶、却因公司而被加剧和放大。

公司让人爱恨交织。公司一方面将一切明码标价,是千夫所指的商业化祸首,另一方面又是大量新知识新技术的创造者,是科技创新和文化再造的助推器。公司似乎身不由己。自利的本能和道德的底线,让公司自身矛盾纠结。作为有机体的公司,既有长大成人的冲动,也有成长的烦恼。无论我们是否喜欢,公司有自己的发展规律。当人们用贪婪和欺诈来解释灾难的根源时,当人们呼吁政府救市加强监管时,当人们担忧下一次危机是否还会降临时,我们必须关注和思考的一个对象就是这个与我们的工作和生活息息相关的组织,这个已经显示了足以撼动世界的能量的组织:公司。

从中我们也可以清晰的看到,中国公司一路走来的脚步,从官督商办到全民下海,从国家垄断到自由竞争,从中央计划到市场主导,和所有向市场经济转型的国家一样,中国公司历经了发展模式的一次次试验和修正,读后感《公司的力量读后感》。改革开放后,随着个人的创造力得以解放,法治社会逐步建立和完善,中国公司开始了真正的成长。

公司能扩展一个经济单位所能掌握和支配的资源、分散商业活动的高风险。公司凝聚了生命个体,让它变成强大于任何个人的经济动力。公司使得血缘、地缘联系之外的陌生人之间的合作成为可能。公司实现了人类经济生活的一个新篇章。经过几个世纪的演变,公司已不仅仅一个经济性组织,而已经成为介于国家和个人之间、在各个领域都极具影响力和支配力的社会性组织:促进自由公平的竞争、建立和完善法治社会、推动科学技术的进步、提高社会的文明程度、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和彼此间关系、改变国与国之间合作与竞争的方式……公司的力量日益壮大——这其中值得注意的是:在对各领域正向推进的力量之外,也不乏因公司自身弊病或制度环境而产生的负面影响。

全球化的加速在一定意义上是由公司在大力推进的,因为全球化就是由公司组成的一个网络。全球资源、全球市场、全球规则,这是公司梦中的美景。公司就从没有停止过自我更新,那些并没有终极答案的问题一直并将继续吸引着我们。

《公司的力量》不是一部介绍各大公司发展历史的纪录片,不是一部介绍公司内部结构、体制、管理方法的纪录片。

它在世界现代化进程的背景下,梳理近代以来世界范围内的“公司”的起源、发展、演变、创新的历史脉络,探讨其与经济制度、思想文化、科技创造、社会生活乃至精神生活等诸多层面相互之间的推动和影响。其根本宗旨在于:以公司为载体来观察市场经济,思索国家发展进步的路径。

公司凝聚了生命个体,让它变成强大于任何个人的经济动力。

公司使得血缘、地缘联系之外的陌生人之间的合作成为可能。

公司实现了人类经济生活的一个新篇章。

下载绝对原创:《公司的力量》读后感word格式文档
下载绝对原创:《公司的力量》读后感.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公司的力量》读后感

    《公司的力量》读后感 后勤中心组织员工学习,本月主要学习了《公司的力量》这本书,因学习时间较短,未能很好的进行系统的学习,但是感觉收获甚丰。随着国家国有企业的不断改革,尤......

    公司的力量读后感

    《公司的力量》读后感 ——你能看到多远的过去,就能看到多远的未来 第一次听到晚清官员说“尽其能事,移山可也,填海可也;驱驾风电、制御水火,亦可也;西洋诸国,所以横绝四海,莫之能御......

    《公司的力量》读后感

    《公司的力量》读后感 公司,作为迄今为止最为广泛高效的经济组织形式,被看作是“人类的成就”。公司如何诞生?如何发展演进?公司的力量源自哪里,公司的力量又如何改变了世界?所有......

    分集的公司的力量读后感

    《公司的力量》读后感第一集:公司!公司!片中一开始提到了标准时的产生过程,然后用一系列的数据表明公司力量的强大、发展的迅速,用数据证明了公司对世界的巨大的影响力。后面讲到......

    公司的力量读后感(推荐阅读)

    《公司的力量》读后感——谈谈企业文化“你能看到多远的过去,就能看到多远的未来”这是第一章完后出现的字幕,这很好的说明了这部记录片的目的:以史为鉴,从历史中汲取新鲜的经验......

    绝对成交读后感

    读后感也可以叫做读书笔记,是一种常用的应用文体,也是应用写作研究的文体之一。简单说就是看完书后的感触。下面是绝对成交读后感,请参考!绝对成交读后感1《绝对成交》是我工作......

    《力量》读后感

    《力量》观后感 在我们党课的最后一节课,我们观看了《力量》这部爱国红色教育片,让我感受到了人民群众的力量是巨大的,给我留下了很多感触。 这是一首谱写在战乱年代的雄歌,这是......

    《力量》读后感

    《力量》读后感 张燕萍 《力量》是《秘密》的作者朗达拜恩的又一本新书。每看这本书,总有一些情感涌在心头,感悟、感触多多。 “爱不只是一种感觉,而是一股正面的力量”“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