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今年的加强公路环境综合整治工作调研报告
加强公路环境综合整治工作调研报告
北京市交通委员会路政局平谷公路分局
加强公路环境综合整治工作调研报告
引言:公路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大动脉,而公路环境则是反映一个地区文明建设的形象窗口,近年来,随着国民经济的迅猛发展,公路环境问题也日显突出,影响了公路的安全畅通和快速健康发展,为构建以“人文交通、科技交通、绿色交通”为特征的新北京交通体系,建设更繁荣、文明、和谐、宜居的首善之区,整治公路环境早已成为公路部门乃至全社会的一项重要工作。
一、加强公路环境整治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一)加强对公路环境整治,是促进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客观需要。公路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公路发展水平是国家和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与社会进步的一个重要标志,实现公路的现代化,才有经济和社会的现代化。加强公路环境整治,既有利于保障公路及公路设施的完好,保障公路的使用质量和路网的服务水平,又有利于保障公路的安全畅通,促进公路沿线地区产业带的形成和相关产业的发展,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良好的公路交通条件。
(二)加强公路环境整治,是提高公路整体形象和公路自身发展的需要。公路建设是发展,公路养护和管理也是发展。加强公路的养护管理,可以巩固建设成果,提高路网服务水平,没有公路养护和管理,公路基础设施就不可能保持良好的技术状况,路网整体服务水平也就得不到提高。
(三)加强公路环境整治,是保障公路投资效益的需要。公路作为国民经济赖以发展的基础设施,如何有效的发挥其功能和效益,主要靠加强
管理,如果不加强整治力度,乱搭乱建、公路街道化、占路为市等现象将严重影响公路整洁,影响行车视线,影响公路排水,导致公路损坏,人为地造成公路拓而不宽,威胁行车安全,增加交通事故发生等现象,从而造成汽车的行驶速度大大降低,运输效率得不到充分发挥,公路使用 效益不能有效地发挥,达不到公路技术等级要求的设计车速和同等级公路的技术要求,出现公路降级使用的现象,严重影响公路投资效益的发挥。
(四)加强公路环境整治,是行业精神文明建设的需要。公路是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纽带,是对外开放的硬环境,它与社会经济文化、人民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畅、洁、绿、美的公路能充分体现公路的整体形象,提供舒适的行车环境,方便人民的生活。公路环境的好坏,直接反映一个地方的文明程度,同时也体现出一个地方的管理水平,因此,整治公路环境,不仅能促进行业精神文明建设活动的开展,同时,也能促进地方精神文明建设。
二、近几年我区公路环境整治工作成效
目前,我区共有县级以上公路526.242公里。其中干线公路9条,里程197.779公里,县级公路39条,里程328.463公里。从2005年开始在市路政局的大力支持下,我分局结合奥运郊区公路改造工程和国家卫生区创建工作,开始全面贯彻落实公路环境综合整治工作,认真遵循“安全、舒适、环保、和谐、耐久”的原则,坚持“以人为本”,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性的发展观,采取多种技术措施,灵活运用标准规范,以突出功能性、服务性和经济性为目标,提高了道路行车的安全性、美观性、舒适性。近五年:累计投入资金8500多万元,对全区所有县级以上公路的安保设施进行了完善改造,改造行车安全隐患300多处,新增设钢板护栏45公里、缆索
护栏4.8公里,混凝土护拦 16 公里,设置各类标志 3100多块,施划标线 11万平米;累计投入6200多万元,对全区所有市级公路和县级旅游路线进行了景观绿化美化,累计绿化道路20多条,总里程260多公里;还累计投入3600多万元,除了每年春秋两季对道路路肩、边坡等进行大规模的集中整治外,还对大部分穿村路段的排水边沟增设了盖板,并在边沟外侧设置路宅分家墙,这些措施既美化了道路环境,缓解了百姓乱倒垃圾现象,又进一步提高了道路设施安全性。
在加大建设养护资金投入整治道路环境的同时,分局的路政执法部门一方面走进集市、走进乡村、走进学校,利用各种媒介加强对公路法律法规的宣传力度;一方面进一步加大执法力度,协同区政府部门拆除了一部分公路沿线违章建筑和简易工棚,清理了上千套非公路标志广告牌,使乱堆乱放、乱挂乱贴、占路为市现象得到一定的遏制。分局还对省道和县道控制区的非公路广告牌及沿线售卖摊点进行了规范管理,将杂乱无序的广告牌全部予以清理拆除,并指导村民按要求统一规范上报分局审批,之后进行设置,在采摘贩卖较集中的省道S330昌金路全线,还修建了蔬菜水果售卖亭,砌筑了树池,种植了花草隔离带。
三、存在的问题和今后的工作重点
虽然这几年公路环境整治工作取得了很大成效,但是我们也必须看到目前公路环境还存很多问题:一是乱搭乱建、乱堆乱放现象还比较突出。由于历史原因,目前我区大部分道路都没有进行道路产权“确权”工作。虽然《公路法》对公路用地范围进行了规定,但由于没有“确权”,再加上公路路政部门的执法力量十分有限,造成在很多穿村和穿田地、林地路段,还存在不同程度的乱搭乱建、乱堆乱放和占道经营等现象,既有损路容路貌,又严重影响到公路的安全畅通。二是乱挂乱贴现象还经常发生。根据《公路法》的规定,在公路用地范围内未经公路管理部门批准,不得在公路用地范围内设置公路标志以外的其他标志。但公路周边有些企业和农户为了加大企业、农家院或采摘园的宣传力度,取得更好的宣传效果,有时还是会把广告牌立在公路用地范围内,或挂在公路交通标志上,严重影响了公路行车视线,甚至导致安全事故,既有损路容路貌,又严重影响到公路的安全畅通。虽然公路路政部门经常进行清理和宣传,但还是屡禁不止。三是部分道路景观绿化的深度和层次还不够。由于北京地区的占地拆迁成本比较高,造成很多道路两侧可绿化美化的用地又窄又少,无法形成多层次,大深度的景观大道。四是公路环境综合整治后,还需要投入大量养护资金对环境整治效果的和设施进行维护。
针对以上问题,我们必须看到要把公路环境彻底治理好,绝非一朝一夕可以解决的。作为公路管理部门,今后我们应该致力于建立一种公路环境治理的长效管理机制,只有建立一种更加科学有效的管理机制,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公路环境时好时坏、经常出现反弹的现象。要建立这样一种更加科学有效管理机制,首先,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努力提高公路环境的“畅、洁、绿、美”,在管理过程中以人民群众为出发点,围绕着激发和调动人民群众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展开,保证公路安全、快捷、畅通、保持乃至提高整体服务水平和环境质量,充分发挥其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其次,要坚持治标与治本相结合。搞突击整治,也许一时能带来公路环境的好转,但要始终保持公路的“畅、洁、绿、美”,光靠几次突击是远远不够的,这既需要分局加强日常养护工作管理,又要逐渐提高沿线群众的爱路护路意识。因此,分局将把基础性的管理工作做实做细,要经常性地开展《公路法》等法律法规的宣传,同时加强路政和日常巡视的巡查力度,发现问题及时解决,日常巡视人员始终坚持每天巡路制度,较好地将一些公路环境中存在的问题及时的上报解决,公路环境明显好转。第三、努力使公路环境整治工作由分局部门行为变成一种社会行为。由于公路环境整治点多、线长、面广,牵涉的面也广,如果光靠公路分局一家的力量,那是十分有限的,对于公路养护管理部门来说,应该尽可能调动社会力量共同参与公路环境的整治工作,积极协调与各部门的关系,争取区政府的重视和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发动沿线群众共同参与,形成整体合力,营造公路环境综合整治的良好氛围,努力使其变为政府行为、社会行为。
总之,随着首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公众对公路环境和交通基础设施的服务功能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就需要我们公路管理部门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建设世界城市标准的交通体系为目标,认真落实市交通委给提出的创建“人文交通、科技交通、绿色交通”的新任务、新要求。不断查找不足、总结经验,努力提高公路养护管理水平,做到可持续发展。为打造更方便、更快捷、更美观、更和谐的郊区公路做出更大的贡献。本资料来自互联网共享文档
好资料来自互联网,一起创造,共同分享。
第二篇:环境综合整治调研报告
小河镇环境综合整治调研报告
为进一步优化投资和人居环境,提升城镇品位和形象,小河镇党委、政府以村庄“五化”为着力点,积极开展以绿化、美化、亮化、硬化、净化为重点的环境综合治理活动,多措并举着力打造优美、整洁的良好环境,争创省级园林城镇。
一、小河镇环境综合整治工作进展情况
工作中,我镇立足实际,突出重点,加大投入,重点对镇商业街、205国道沿线村、环境整治重点村实行全面“五化”整治,逐步打造出文明向上的人文环境,推进城镇环境日益优化。
一是大力实施亮化工程,在商业街安装单臂、双臂路灯130余盏,在常路社区、石峰峪、蒋家坪、圣景村等十一个村队主要街道安装照明设施200余盏,实现主要道路照明装臵率、亮灯率达到90%以上。
二是在205国道两侧沿线两旁划出50米的不准建设区,主抓绿化带建设,以路为中心,形成内矮中低外高,视觉上有层次感和立体感,春季有花,夏、秋季有果,四季常绿的绿色通道。大力实施村庄绿化工程,在各村房前屋后、主、次村路大面积栽种绿化苗木,做到拆墙透绿、门前植绿、庭院增绿,同时实施拆迁退地还绿工程,对违章占地、私搭乱建、临时建筑一律拆除,按照标准补齐缺口树木,还原原有绿化效果,真正做到了“全方位、高密度、大覆盖”。目前共栽植绒毛白蜡、北京桧、金叶女贞、小龙柏、紫叶李、红枫等树木80000余棵。
三是彻底清理沿路沿街的占道经营、店外经营和私搭乱建。更换设臵不当、质量低劣、严重影响镇容的各类广告牌和门匾,实行统一标准规格广告牌匾统一悬挂。在村内主要街道、出入口的墙壁进行统一粉刷,书写统一标准规格的环境综合整治标语口号。
四是按照突出重点,有序推进的原则。对各村沟、河、塘、渠旁的暴露垃圾、白色污染、杂草全部清除干净;对垃圾乱倒、杂物乱堆、设施乱搭进行全面清理;对路边、村边、村中所有河塘的杂草及水面漂浮物进行全面清理保洁。做到不留一处垃圾堆、土堆、石堆、沙堆、粪堆。沙堆、石堆要统一存放,土堆、粪堆要运入田间地头,每个村规划了柴草园,统一堆放柴草。
五是坚持高标准建设、高标准管理要求,结合公路村村通工程和乡村环境综合整治活动,采取上级补助、乡镇扶持和村集体自筹的办法,把村村通向街街通、户户通延伸,对全镇各村的主要街道和生产路进行科学规划、拓宽和铺筑,进一步加快了全镇乡村公路硬化、亮化、美化工程建设步伐。其中茶沟村作为公路村村通工程最后一批受益村,近日来对村内总长近2.1公里的2条主要街道和 3 条环村生产路进行了拓宽、硬化,目前该工程正在进行路基修整和道路清障工作。
目前,我镇五化达标的村居有10个,占全部村居总数的33%,其中完成村内道路硬化的村居28个,占全部村居总数的93%。
二、小河镇环境综合整治工作具体措施:
(一)加强领导,精心组织。我镇成立了以镇党委书记为组长,镇长及分管班子成员为副组长,党政办、综治办、宣传办、公路站、土管所、财政所、执法中队等部门和各村负责人为成员的环境综合整治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环境整治领导小组办公室,全面组织、协调、开展相关工作。同时多次召开专题会议按阶段、分步骤调度工作落实情况,为工作开展提供了坚实的组织保障。
(二)强化宣传,提高认识。为确保环境整治工作再上新台阶,我镇创新环境整治工作的宣传力度和方式,营造“常路是我家,建设靠大家”的良好氛围,形成“人人动手、齐抓共管”的工作局面。通过印发宣传单,逐家逐户开展环境综合治理宣传工作,提高群众的思想认识,使其充分认识到小河镇是临沂市的西大门,环境整治事关全镇、全县乃至全市形象,要求广大群众以主人翁的姿态参与到环境整治中来,积极配合开展好环境综合整治,高标准、高要求完成整治任务,提高城镇面貌。同时及时完善宣传整治成效,总结推广典型经验,大力表彰先进,对问题严重的村队和单位予以公开曝光,营造浓厚的整治氛围。
(三)实行绩效考核,奖惩到位制度。我镇把路域环境综合治理工作纳入全镇年终综合考核中,作为各单位和个人评先树优的主要依据,制定了工作方案和考核办法,根据整治任务,依照“属地化管理”原则,将任务细化明确到所在村、单位,并明确完成时限。同时采取以奖代补的方式,对工作到位,成效显著的村给予一定的经济奖励,对行动迟缓、工作不力的村予以通报批评。做到了责任明确、奖罚分明,进一步提高了各村各部门的积极性,形成了上下联动、齐抓共管的工作氛围。
(四)积极开展“乡村环境突击整治活动”,进一步明确各村、各镇直部门的环境整治责任,加大考核检查力度,彻底清除河边、路边、村内的卫生死角。与经营户签订“门前承包”责任书,着力净化市场经营秩序,优化发展环境,提升环境卫生档次,推动全镇又好又快地实现大跨越。同时充实保洁队伍、督查队伍建设,保证每天巡查一次,记录一次,为全镇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提供了强有力的组织保障和人员保障。
(五)制定了详细的活动标准要求。
1、村内不留一处私搭乱建的小屋,不留一处店外经营的户。村内道路有条件的要硬化,无条件的要整平,挖出排水沟及路肩。
2、绿化要全覆盖。村内及村外空闲地要全面绿化。
3、每个村要建设休闲娱乐场所或小游园。
4、净化要彻底,不留一处垃圾堆、土堆、石堆、沙堆、粪堆。沙堆、石堆要统一存放,土堆、粪堆要运入田间地头,每个村要规划柴草园,统一堆放柴草。
5、村内主要街道、出入口要粉刷墙壁,不留一处不规范的广告牌,有条件的要安装路灯。
6、各村要成立保洁队伍,建设垃圾收集点及填埋场。
(六)积极落实农户门前“五包”责任制,建立一整套乡村环境综合整治制度,在每个村实施“成立一支管理服务组织,建立一支卫生保洁队伍,打造一条精品样板街”三个一乡村卫生保洁措施。逐步实现了乡村环境综合整治的制度化、规范化、常规化。
(七)以生态农业为抓手,发展现代环保农业。实行农田废弃物集中回收清运,逐步减少农村“三堆”。同时,我镇大力实施“一池四改”工程,把农村沼气建设与改厕、改灶、改圈、改水结合起来。目前,全镇户用沼气已经发展到500多户,沼气专业村发展到4个,从根上引导农民向现代生活迈进,以此推进乡村环境综合整治建设的顺利开展,农村面貌发生了显著变化。
(八)多元化投入奠定坚实基础。积极调动社会各方面力量,形成多元化环境治理投入格局,积极引导各企业、商户捐资修路、建设绿化带和休闲广场,使每个村至少有2-3条硬化街道,主要道路要安装一定数量的路灯。条件允许的村要有一定的绿化面积,有一处公共休闲场所。真正把乡村环境综合整治工作深入到社会各个层面,每一个人心中,努力打造环境综合整治精品示范村。
三、工作中存在不足之处
一是工作开展不平衡,个别单位、部门、村居负责人对综合整治活动的意义认识不够,安排不扎实,口头上强调的多,深入现场解决实际问题的少,造成整治工作力度不大,推进缓慢,对一些重点难点问题不能及时得到有效解决。
二是具体措施未完全到位。绿化工作进展缓慢,未达到大覆盖,上档次,不留空白区域的要求。各村广告牌(箱)和店牌门匾等未完全实现统一悬挂。
三是从我镇客观方面来看,村民整体素质有待提高,卫生习惯和意识与环境综合整治活动不相适应,随地乱扔果皮、纸屑、烟头。乱丢垃圾的现象还依然在小部分村存在。
四是由于经费不足,导致各村垃圾填埋场未建立,环境整治设备落后,垃圾清运车等无法配臵,保洁队伍工作积极性不高,完成质量无法保证!
四、下一步工作打算:
1、加大宣传力度。加大正面宣传力度,提高反面典型曝光率,充分调动全镇群众积极性,努力营造人人关心、人人参与的浓厚氛围。
2、针对整治重点加大工作力度。对 “牛皮癣”、“白色污染”、和建筑生活垃圾严格整治,坚决防止反弹。严查车辆乱停乱靠乱放行为,对非法占道经营、场外经营、店外经营等现象,坚决取缔。对影响镇容、有碍观瞻、群众反映强烈的违法建设依法强制拆除。
3、完善机制,长效管理。环境综合整治是一个常抓不懈的工作,必须一抓到底。下一步工作中我们
一是进一步完善责任机制、督查机制、考核机制、奖惩机制。二是健全保洁人员管理制度,做到人员到位、责任明确、资金落实、奖惩到位,探索管理新方法、创新管理新手段,逐步将集中整治转向长效管理。
三将环境卫生工作纳入村民自治章程,通过村规进行明确,逐步实现长效管理,达到集中整治有新变化,长效管理有新实效。
四是积极探索资金来源渠道,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完善配套设施建设,从根本上改变我镇的环境面貌。真正做到美化、亮化、净化、绿化。
4、采取“先整后管、边整边管”的方法,加强对河道、公路、村庄的管理。全面清除河道两旁违章搭建、杂草、杂物、种植等。彻底整治道路两旁 “三堆”(土堆、草堆、垃圾堆)等。扎实推进农村环境“四清五化”:一是清理农村垃圾。全面建立日常的清扫、保洁、清运机制,推进农村生活垃圾集中处理。二是清理卫生死角。彻底整治乱扔、乱倒、乱摆、乱放等突出问题。三是清理农户“五乱”现象。解决垃圾乱倒、粪便乱堆、柴草乱放、禽畜乱跑、污水乱泼等问题。四是清理违章搭建,严格村庄布局规划。逐步建立“清洁化、秩序化、优美化、制度化、长效化”的管理体系,切实改善农村生产和生活环境。
5、建立长效管理机制。进一步整合资源,组建专业保洁队伍,将河道管护、道路管护、绿化维护、村庄保洁、治安联防等结合起来,建立科学合理,长效的综合管护机制。同时落实“六定”制度。即:定区域、定人员、定标准、定任务、定报酬、定奖惩。
6、加大经费投入:采取镇上奖补一点、村(居)拿一点、受益企业捐助一点。镇政府对各村(居)实行以奖代补。凡通过镇及上级各部门检查验收合格并长效管理到位的,镇财政视村(居)大小、人口多少、工作量等情况,分别给予1—2万元的奖补。半年考核一次,年终考核,长效管理工作显著的再给予20%的奖励。同时号召各村(居)探索正常的环卫管理资金渠道,以满足日常的实际管理需要。
我镇环境综合整治工作在各级的指导下,经过镇村干部群众的共同努力,环境得到了明显改善。我们深知,城乡环境综合整治是一个系统的工程,涉及的方面众多,需要大量的投入、有效的机制、足够的人员,但更重要的是需要全社会广大群众的积极参与和配合。今后,我们将把环境综合治理作为促进农村居民素质提高的一个实践性载体,作为促进农民向市民转变的一大途径来抓,整体推进,细化管理,坚持集中整治与日常管理相结合,将城乡环境综合整治不断推向深入。
第三篇: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工作调研报告
关于城乡环境卫生综合整治工作的调研
报 告
近期,我们组织骨干力量,通过深入各镇、有关部门、机关、商场、超市、农贸市场,在相关人员的配合支持之下,经过座谈、调查、走访等形式,对我县城乡环境卫生综合整治工作开展情况进行了调研,形成本调研报告。
一、城乡环境卫生整治的现状。
2008年,县委县政府审时度势,高瞻远瞩,认识到环境卫生是一个地方经济发展的最给力名片,作出全力“创建省级卫生县城”的重大决策,并开展了“大拆迁、大绿化、大建设、大整治”等一系列创建活动,2010年成功创建为“省级卫生县城”,并尽快启动创建国家卫生县城活动,2013年被全国爱卫办授予“国家卫生县城”称号。经过努力,**环境卫生取得了日新月异的成就,全县**个行政村建成新农村200个,建成村实现了“柏油(水泥)路、太阳能路灯、卫生计生室、文化图书室、治安调解室、百货小超市、活动广场、绿化美化”八进村和“自来水、沼气池、太阳能热水器、卫生间、互联网、有线电视”六入户目标,农村面貌实现了历史性巨变。同时,城市功能配套日趋完善,完成了污水处理厂、垃圾填埋厂、**二级公路彬县段改建、**大桥拓宽等169个基础设施,建成了**防洪工程、**生态景观工程、开 元广场、豳风苑、“风、雅、颂”主题广场、职教中心新校区等682项民生工程,实施成了城区集中供热、集中供气等185项城市建设工程,城区面积由5平方公里扩增到13平方公里。全县实施绿化造林26.7万亩,绿化美化道路1120公里,建设绿色家园新村196个。**环境优美了,社会经济也取得了长足发展,地方生产总产值、财政收入、固定资产投资分别由2008年的49亿元、2.6亿元、33.5亿元提高到2013年的161亿元、10亿元、139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翻了两番、三番。
二、城乡环境卫生整治存在的问题
(一)环境卫生基础设施建设死角较多。一是垃圾填埋场建设滞后。目前,我县只有一座标准化的垃圾填埋场,难以满足全县垃圾处理,大多数镇只能就近选择干沟、废弃地窑等进行黄土覆盖处理,影响环境卫生整治。二是部分垃圾中转站选址不合理,距离较远,导致群众在街道堆积垃圾。三是许多地方保洁服务范围仅限于新建村、主干路,老旧村、河道等区域垃圾无人清理,有些村民往往将垃圾转运到河道、老旧村等,造成新的污染。四是企业垃圾处置不明确。特别是工业垃圾、建筑垃圾等处置终端没有真正建立。有些企业就地焚烧,偷倒、乱倒垃圾,造成了空气、环境的严重污染,导致被征地、待开发的地块变成为垃圾的“收容所”。
(二)群众环卫意识还有待提高。一是群众对环卫整治 缺乏主人翁意识,积极支持意识不强,存在“干部干,群众看”现象。二是群众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未养成,垃圾不入箱、污水不如池,保洁员前面扫,群众后面扔等不文明现象时有发生,少数人治脏多数人制脏,防不胜防。
(三)人员配备不足。一是镇上缺乏专职的环卫管理人员。二是各镇存在新老村、独组村等不同情况,县上配备的保洁员数量不能满足全镇各村的日常保洁。
(四)环卫整治资金不足。县上未设立拨付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工作专项资金,各村集体经济薄弱,镇、村整治资金缺口大。由于集中整治、环卫设施、绿化工程后期维护费用大,镇村环境整治积极性不高。
(五)长效管理机制不健全。一是环卫整治标准不统一,平时松,检查紧,存在突击整治、应付检查现象。二是监督管理存在盲区,白天和晚上、上班和下班之间存在监管空档,使个别群众偷倒、乱倒垃圾现象屡禁不止。
三、建议意见
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工作是一项长期的、复杂的、系统的民生工程,为真正把县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工作推向纵深发展,改善宜居环境,提高生活质量,特提出如下意见建议。
(一)提高认识,发挥舆论宣传作用,营造爱护环境、享受环境的良好氛围。由县委宣传部牵头,文明办、电视台、教育局、城管局、农工部、各镇配合,继续加强宣传教育,拓展宣传领域,要充分利用广播电视、网络、宣传标语、宣传车等形式,深入宣传开展环境整治的重要意义,让人民群众认识到环境整治的重要性、必要性、紧迫性,提高群众自身素质和认识水平,自觉做到“人在城中,城在心中,心在环境整治中”。此外,要加强学生队伍的宣传教育力度,从小培养他们养成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为我县城乡环境整治营造良好的氛围。
(二)合理制定规划,进一步推进综合整治。一是由县委农工部负责,各镇配合,对全县农村垃圾填埋场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按照以片为单位建设标准垃圾填埋场,方便各镇就近进行垃圾卫生填埋,对于在建的环卫基础设施,要加大施工进度,保证质量,确保提早建成投入使用。二是由县城管局负责,对全县垃圾中转站、公共厕所资源整合,合理规划,科学设置,使群众倾倒垃圾、转运方便,杜绝偷倒、乱倒现象。其次是县城管局尽快完善《彬县建筑垃圾管理办法》,《彬县工业垃圾管理办法》等,探索建筑垃圾、工业垃圾清运处理整治思路和措施,让建筑垃圾、工业垃圾规范化处理。
(三)稳步推进精细管理。一是城管局、农工部、各镇要坚持标准化、精细化、流程化、常态化管理,注重细节、着眼细节、变粗放型、运动式治理为精细化、常态化治理。要全面提升环卫作业、扬尘治理、广告设置、市政管护、照 明监管、秩序管控等管理标准。二是确定类型,区别对待。城区着力整治交通秩序、市容市貌、乱修乱建、摊点摆放等,各村要建立村规民约,加强“三堆”、垃圾、污水乱倒等治理,城乡结合部、小街小巷等要着力解决“脏、乱、差”和治理卫生死角。因地制宜,统筹协调,科学规划制定整治措施,对一时难以解决的问题,有计划、有步骤实施,逐步完善。
(四)加强协同作战,推进环境卫生执法。一是公安、交通、城管、工商、食药等职能部门要各司其职、各负其责,相互配合、协同合作,探索统一执法,集中整治的机制,消除执法空挡,建立24小时执法不间断制度,要全过程管控、全时段监管、全区域覆盖,做到晚上和白天一个样、平时和检查一个样。特别是配合各镇,加大基层执法力度,整治车辆乱停、店外经营、各门店有损环境的不文明行为等现象,确保环卫整治有效推进。二是城管局负责,工商局、食药局配合,对南大街、新市街、中山街等街道的早餐、夜市规范化,制定早餐夜市在规定时间经营,使其方便群众的同时不扰民,其次是规范其垃圾处置办法,借鉴咸阳汇通夜市经验,配置垃圾筐、在地面铺设塑胶地板,使之更加科学化、实用化、人性化。
(五)进一步完善长效机制。
1、建立、完善城乡环境卫生管理办法,建立城乡环境 综合执法机制,加大对破坏环境、破坏市政设施的打击处罚力度,对破坏分子形成震慑。
2、探索建立环卫设施后期管理机制,确保环卫设施的正常运转。
3、完善投入机制。一是加大资金投入。县上每年设立城乡环境综合整治专项资金,用于环境卫生集中整治及环卫设施后期运行、维护等。其次,制定合理的收费标准和切实有力的收费保障措施,建立科学合理、灵活有效的收费制度和收费方法,试点性的向群众征收环卫有偿服务费,增加各镇环卫整治资金。二是加大人员投入。县上按各镇2‰人口给镇上配备环卫人员,或由县财政按一定比例出资,各镇根据工作实际需求配备环卫人员。
4、继续推行“周检查、月通报、季考评”制度,加大对环境综合整治工作的督促检查力度。并建立责任追究制,对认识不清、工作不力、效果较差,特别是就同一个问题连续被曝光的责任部门,将对责任人进行问责。
第四篇:关于公路环境综合整治整改
关于公路环境综合整治工作督查整改
情况的汇报
县公路环境综合整治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
根据XX县公路环境综合整治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关于落实市公路环境综合整治暗访问题整改任务分解的通知》(泾双创办发[2011]25号)文件要求,针对我镇公路环境综合治理工作存在的问题,现将整改的情况作如下汇报:
一、加大宣传、营造氛围
(一)培养沿线广大群众的良好卫生习惯。提倡各自清扫门前卫生,要求干部对沿线商户和住户要上门逐户做好工作,培养居民户讲卫生、爱卫生的良好卫生习惯。
(二)广泛发动群众积极参与。充分利用标语、宣传栏等宣传形式,调动居民户的积极性、主动性,逐步营造全民参与的良好氛围。
二、找差距,添措施,弥补不足
目前,我镇主要存在的问题是占道经营、出店经营、排摊设点、乱倒垃圾、利用公路水沟排放生活污水和垃圾、违法建筑、非公路标志牌、商业标语等,针对问题,我镇增添了五项措施,弥补工作中的不足,并不断与上级工作要求保持一致,力争给全镇人民创建一个整洁、卫生的生活环境。一是规范卫生管理。实行沿线住户和商户“门前三包”、“门内达标”制度。
二是规范镇容镇貌。对镇区内的占道经营、出店经营、排摊设点现象,组织专人进行清理,要求镇区域内一律不准撑杆搭棚,加大对占道经营情况的整治,每天安排镇干部和保洁人员对占道经营情况的规范,力争做到“座摊归市、行摊规点”。下大力气对公路沿线乱倒垃圾现象进行清理,拉运清理“三堆”,并加大保洁力度,做到垃圾“日产日清”。
三是规范交通秩序。严禁两轮摩托车、三轮车、长安车违章载客和过境公路上乱停乱放。
四是规范公路排水沟管理。对利用公路水沟排放生活污水和垃圾等现象,组织专人清理,同时对广大群众进行宣传教育,使广大群众了解公路排水沟的作用和乱拍污水垃圾的危害,引导群众形成一个良好的环保意识,将公路排水沟还给公路。
五是加强保洁队伍建设,在沿线各村增加2名保洁人员,加强对保洁人员的督促和检查。
三、整改结果
通过整改,我镇的公路沿线的环境面貌有一定改观,沿线垃圾堆能够及时清运,乱倒垃圾现象基本消除,占道经营、摆放小广告牌、摆摊设点现象明显好转,但离总的目标要求还存在一定差距。今后,我们将进一步总结教训,想办法、添措施,严格按照要求将我镇的公路环境综合治理工作进一步抓好,抓出成效,为辖区人民营造一个干净、整洁、文明工作生活环境。
日
XX镇人民政府 2011年6月16
第五篇:环境整治工作调研报告
环境整治工作调研报告
环境整治工作调研报告
随着时代发展和社会进步,群众对改善生活环境的要求与生活居住环境的现状已经成为一对日渐突出的矛盾。树立环境意识、完善整治机制、改善乡村环境,加快城镇化建设,已经摆在政府工作的突出重要的位置上。在我镇大发展任务日益艰巨、大建设项目越来越多的情况下,在我镇经济转型升级、城镇化进程加快的关键时刻,对于乡村环境整治的工作不但不应该放松,相反,应该更加重视和加强,使群众过上更高质量的生活。如何进一步的解放思想,积极探索、勇于创新的开展乡村环境整治工作,已经成为我镇必须认真思考解决的一个重要工作和实践课题。
一、我镇目前环境整治工作的现状和好的经验做法
xxxx镇位于谢家集区西部,辖12行政村和1个社居委,102省道与310省道在此贯穿交汇,合淮阜高速公路淮南西出口设在我镇境内,交通优势使我镇成为淮南市“一主两翼”总体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淮南市西部门户规划的主战场,近年来,先后有10余项重点工程项目在我镇开工建设。这与我镇多山、多水的辖区地貌共同形成了我镇大建设项目多、违规抢建多、建筑垃圾多、影响环境卫生的不利因素多等诸多特点。面对不利形势,镇党委、政府迎难而上、勇于创新,取得了环境整治工作的良好成绩。
1、立足大建设,做好总体规划。对于全镇的环境治理工作,镇党委、政府立足我镇地处城乡结合部、大建设项目多的实际,从全局做好总体规划,将环境治理工作放在突出重要的位置。将城镇建设规划,乡村环境治理放在我镇十二五发展的重中之重,2011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建新城、强基础、扩产业、重招商、兴旅游、快发展、惠民生、促和谐”的工作思路,围绕这一思路,镇党委从争取成为控违试点乡镇入手,加大城镇面貌整治力度,制定城镇规划,遏制无序抢建。从治理环境污染、强化环境督察、加强绿化工作等总体和全局上,做好环境脏乱差的整治工作。
2、立足路网,做好城市基础建设。我镇立足便捷的路网,加快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夏郢孜西路打通至102省道现已经竣工;卧龙山西路拓宽、绿化、亮化改造工程目前也已经完成。加上合淮阜高速公路、第二通道等公路。“3纵2横”的公路交通网络让我镇成为淮南市的交通枢纽。近年来,我镇共投入资金1300余万元修建 “三通”水泥路,总长度达到近百公里,让农民出行更加方便快捷。辖区内新建新家园、棚户区等小区近10个,全部竣工交付使用后全镇人口将增至8万人,吸引了宾馆、酒店、农贸市场、生态园等行业的大批商家前来洽谈投资,新城区轮廓逐渐显现。
3、立足争创模,做好绿化工作。结合市、区政府创建全国绿化模范城市活动,大力开展镇、村绿化,砂里岗村被市绿化委命名为绿色小康村,全镇现有绿色小康村2个。2010年共完成了车路山采石迹地植被恢复830亩、高速公路淮南西出口150亩景观林植树绿化及打石山新造林510亩任务,配合区农林局高质量通过国家林业总局对2002退耕还林项目中生态林验收。
4、立足惠民生,加大资金投入。“xxxx”期间,我镇加大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力度,五年来共完成百余项水利工程,共投入资金千余万元,其中泵站更新5座,开挖、修建当家塘20余口,圩堤加固10万立方米,沟塘清淤5万米。12个行政村的道路“三通”工程全面完成,90%以上的村实施了安全饮用水工程,“清洁乡村、美化家园”工程让农民和城里人一样拥有了公厕、垃圾池和下水道。
5、立足镇情,实施联合治理。鉴于我镇镇域面积大、大建设项目多、境内交通道路网密集的实际,我镇与多部门加强协同,实施联合治理,镇文明办与交警部门长期联合,治理抛洒滴漏等影响道路环境卫生的行为。招聘执法协管员,组建执法队,联合城管部门,加强巡逻,做好控违工作。镇、村联合,组建环境卫生检查组,对各村“清洁乡村、美化家园”工作进行督查。这些联合治理形式都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6、立足长效机制,纳入绩效考核。强化考核奖惩制度。我镇与各村签订了卫生环境保洁责任书,对各村环卫工作进行不定期检查,对存在的问题且整改不达标的,将进行通报,考核结果纳入年终考核目标与村绩效挂钩,将平时工作与“清洁乡村、美化家园”相结合,严格落实奖惩。目前,我镇12个行政村有9个开展清洁工程,共聘用保洁人员37人。环境保洁长效机制初步建立。
二、存在问题及原因。
1、环保意识问题。在促进农村经济发展中,一些企业、甚至少数基层干部,对保护环境认识不足,重视不够。致使环保工作有时只能停留在口头上;很多群众缺乏环保意识,不能用环保理念维护自己的家园,也不能规范自身的行为,为了获取自身利益,不惜污染环境。比如,虽然各村均建有垃圾池,但有少数群众为了自身方便,将垃圾随意乱扔。这些都给环境治理工作带来一定难度。重发展轻环保、重利益轻环保的思想,缺乏经济与环境和谐发展的意识,都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环境治理工作,导致了环境治理工作推进困难。
2、人口规模增加问题。目前,我镇年产生生活垃圾约1万多吨。而随着西城嘉园、新家园、谢家集新村、李郢新村、卧龙山庄5个小区建设的基本完工,新增住户1.5余户约5万余人的逐渐入住,产生的各类生产、生活垃圾数量将更多,必然会给环境整治工作带来巨大压力。
3、非法开采山石问题。我镇境内与八公山区接壤地区的几个石料场多次非法开采,更涉嫌非法买卖炸药,造成环境污染,周边群众对此意见很大,多次到镇政府反映,但由于企业改制合并、行政区域界定及受执法权限限制等原因,一直无法对这些采石场予以关停,致使污染企业无法关停,给环境治理工作带来极大困难。
三、对加强乡村环境治理的几点建议和对策
1、加强环境治理宣传。大力宣传近几年来的绿化工作成果和绿化、美化环境的重大意义。充分利用广播、标语等多种形式进行广泛宣传。使环保治理家喻户晓、深入人心,营造“人人关心、人人参与、人人支持”的社会舆论氛围
2、从全镇长远发展的角度,设计我镇的环境治理规划,加大投入,抓紧建立垃圾中转站和一座生态污水处理厂,购置垃圾运输车,以处理日益增长的生活垃圾,保持环境清洁卫生,2011年7月14日下午,谢家集区环保局在xxxx镇主持召开了《xxxx镇生态式生活污水处理工程设计方案》审查会议,标志着我镇的污水处理工作已经提上议事日程。
3、创新管理机制,探索上下联动、人人参于的长效机制,调动广大群众参与的积极性和主动新。建立环境治理台帐和周志,对环境治理工作进行逐项、逐地段、逐村督导检查,对各村出动的车辆、人数、投资力度做详细登统,强力推进治理活动。每周公开各村环境治理进度,增强紧迫感。
4、建立长效保洁制度。可以采取“镇投入、村管理”办法,加强各村保洁队伍建设,使保洁队伍能按照指定的保洁标准做好保洁工作。做到发现一处,清理一处,边巡逻,边清理,使村容村貌焕然一新,又能持久地保持下去。
5、对于山石开采问题,在协调上级有关部门,协调统一、加强突击整治的同时,加大资金投入,采取山林承包、出租等方式,加快山林植被恢复。
6、加强结对创建,以环境治理工作开展较好的作为示范点,围绕植树造林活动和改善农村环境面貌。开展环境治理示范工程建设,通过现场参观、开展工作座谈会、交流会等形式,塑造良好的示范典型,提高各村的环境治理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