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高二级学生思想素质教育和行为习惯养成工作计1
高二级学生思想素质教育和行为习惯养成工作计划
高中阶段是学生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因此,高中新课改三维目标之二就明确提出“情感,态度,价值观” 教育。本学期,在学校的统一安排部署下,就本级学生的思想素质教育和行为习惯养成,我们高二级计划完成以下工作:
一,爱护公物,爱护校产,尊重他人劳动成果,做一个文明的中学生;
活动内容:
1,针对新教室及其他教学设施的使用,各班制定相应的公物保护制度和卫生制度。2,各班对公物保护情况和卫生打扫及保持情况定期检查,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3,通过召开主题班会,举办演讲会,“爱校园,讲文明”倡议活动,利用班级壁报进行宣传,形成爱护公物,讲究卫生,文明礼貌的良好氛围。
二,继续完成“尊师。感恩”活动。
1,“尊师。感恩”阶段评议,总结得失。
2,“尊师。感恩”宣讲会,按安排进行。
3,成果巩固,形成班级制度和习惯,推进感恩教育。
三,孝敬父母,珍爱生命,做一个有责任心的人。
活动内容:
1,开展主题活动“说说心里话”,围绕是否关心过父母的疾苦。记录父母一天的工作经历,数以数父母身上的伤疤,关心父母的疾病,替父母分忧。引导学生关心父母,孝敬父母,做一个让父母放心的孩子,负责任的孩子。
2,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推己及人,将心比心。督促学生反思自我:
是否曾伤害过别人,是否已道过歉或已弥补过。通过周记,日记,随笔,朋友谈心,同学交流等方式宣泄和反思。净化心灵,和谐关系。
3,尊重生命,爱心自我。开展“人性本善或人性本恶”辩论会。
4,读书,提高,内化。鼓励学生读名著,将“真、善、美”唤醒
5,四,对以上活动进行总结,分析得失。
高二年级组
2011/3/1
第二篇:学生行为习惯养成心得体会1
学生行为习惯养成心得体会
影响学生行为习惯养成的因素是多方面:内在的因素:学生的年龄特点,性格特点。外在的因素:来自家庭的,来自社会的,来自学校教育的。因此,对学生的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应贯穿于学校、家庭、社会的全过程。学校是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主要阵地。因此,学校必须担负起培养学生文明行为习惯的重要责任.对学生已养成或基本养成的良好行为习惯,要注意给予科学的正强化或间隔式强化。对学生良好的行为表现,教师要及时给予表扬、鼓励。特别是对于行为习惯比较差的学生,一旦有好的行为表现,教师要不失时机的进行表扬,让学生随时能感受到什么是该做的什么是不该做的。同时,教师要设计一些有意义、简单、易行的活动,促使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强化。如开展:上好每一节课,认真写好每一个字,完成好每一次作业,做好每一次早操和眼保健操,克服一个缺点,为他人做一件好事,学会一样本领等。只要学生克服了一个缺点或做了一件好事,老师就给予表扬,激励学生不断上进。同时还要对部分学生的行为习惯易出现反复的矛盾,采取间隔式强化教育方式,即先间隔一周进行总结表扬。经过一段时间,再间隔半个月、继而间隔一个月、两个月或更长时间进行总结表扬。间隔的时间由短到长,扬长避短,循序渐进。大家不断进行自我反省、自我监督,从而达到“稳定——不稳定——稳定”。重点突破,化难为易。学生较难养成的习惯,其主要原因是学生本身道德认识、评价和判断能力较低,因而对生活中一些不良的做法,盲目去模仿,为此要采取多种方法进行引导教育。(1)引导学生自己认识自己,自己教育自己。根据《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要求和学校文明班集体评选条标准,帮助学生确定小目标。如课堂常规小目标、学习习惯小目标、卫生习惯小目标等。小目标学生容易达到,因此学生很快能体验到进步的快乐,对良好习惯的养成有较大的促进作用。如班内每天可设1——2名小检查员(学生轮流担当),将每天检查到的情况记录下来,次日晨会时间宣读,对好的做法表扬,不良现象提出批评。学生从不注意观察到观察比较全面;观察别人的同时,注意检查自己、教育自己;由不关心集体荣誉到为了集体荣誉敢打破情面进行批评和自我批评。班集体中的每一员既是教育对象,又是教育的主体,既是观察的主体,又是自我观察的对象。每位学生都有表扬、批评别人的机会;又有被别人表扬、批评教育的机会。每个学生都能认识到,要被别人表扬、有资格批评别人,首先必须自己做好。培养小学生自我观察、自我监督、自我教育,是实现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促进学生养成良好文明行为习惯的有效方法。
(2)利用题材多样、内容丰富的小故事,提高学生评、判能力。各班可以利用课外活动或下午预备铃后的时间,组织学生轮流讲英雄人物、歌颂祖国等内容的寓言、历史故事。让学生在听了故事后,谈体会、提问题、谈看法,进行辩论。以此提高学生评、判能力。使学生能做到:不管做什么事,都要认真思考,不轻信别人的花言巧语。遇事要动脑,不该做的事,无论如何不能做。
(3)通过不同形式的暗示来教育学生,或进行自我暗示。自我暗示是依靠思维、语言,自己向自己发出刺激,以影响自己的情绪、情感和意志,使自己克服本来难以克服的坏毛病。如:抄录格言、警句,自勉共勉。班级可充分利用宣传阵地,每期黑板报设一个栏目写名人名言、警句等,借此暗示,对学生进行良好行为的养成教育。通过自我暗示提高学生生活的效率。如开展“学习高效日”、“生活高效日”活动。“生活高效日”,就是这一天,学生从起床穿衣、洗脸梳头、刷牙、吃饭、戴红领巾等,在规定时间内完成的,可称为“生活高效”,否则是非高效。此活动坚持一段时间,可提高学生适应生活快节奏的能力,学生的生活自立能力会有明显的提高。
通过自我暗示,教育学生自尊、自爱。为了教育学生自尊、自爱,减少受批评的次数,学校可开展“无批评日”活动,这一天,在学校任何教师都不得批评学生,学生之间也不得互相批评。以此激发学生(特别是经常受到批评的学生)的自尊心和遵守纪律的自觉性。对经常受到批评的学生,教师要善于发现他们的闪光点,及时进行表扬、鼓励。
对学生文明行为习惯养成的教育任务是艰巨的,必须从小事做起,从大处着眼。作为教师要孜孜不倦的教育学生,为了孩子的未来,为了未来的孩子,作为教育工作者,必须担负起培养教育的重任,为提高民族道德素质做出应有的贡献。
第三篇:陶行知教育思想与学生习惯的养成1
陶行知教育思想与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摘要:教育家陶行知说:教育犹如雕刻活人之塑像,所不同的是,艺术家的雕塑像常由一位美术家来完成,而活人之雕塑则是家长和教师来完成的。一个人的行为习惯是好还是坏,并不是与生俱来的,也并非一朝一夕形成的,教育专家认为行为教育的“最佳期”是小学阶段,尤其是低年级。因此,教师应坚持示范诱导,抓好起始训练、细心观察每位学生的习惯、努力培养学生的耐心、与家庭教育密切配合,形成合力,从而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关键词:陶行知教育思想行为习惯养成在陶先生的教育思想中,无处不显现出陶先生对于滋养学生良好习惯的理念。一个人的行为习惯是好还是坏,并不是与生俱来的,也并非一朝一夕形成的,教育专家认为行为教育的“最佳期”是小学阶段,尤其是低年级。如何用陶行知先生的生活教育理论,来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呢?我认为要注意以下几点:
一、坚持示范诱导,抓好起始训练
新生刚入学,我们就要有意识的训练各种良好习惯。儿童善于模仿,教师要注意示范诱导,让儿童学着做。如训练学生正确的坐姿,对于坐姿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就见成效的,要坚持不懈,每节课都要不厌其烦地叮嘱、训练,这样,久而久之就能形成一种习惯;带着儿童从上到下、从左到右地看书,教给学生读书的姿势;领着儿童看懂书上的插图,并指导他们看图说简短的话,培养他们的口头表达能力„„这样从一开始就使学生形成一些基本的学习习惯。
在养成训练的环境熏陶中,老师的示范作用不可估量。因此,凡要求学生做到的,老师应率先做到。平时,我把养成教育的的示范作用落实到细微处,随时接受学生的监督和学习。每周一升旗仪式,我跟学生一起整齐地列队,共同聆听国旗下讲话;看到校园内的一张废纸,弯腰捡起„„这些具体的行动对学生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学生随时都可效仿。
二、细心观察每位学生的习惯。
习惯是长时期形成的,只有将不良的习惯消灭在萌芽状态,优良习惯才能得于养成。以前,我班的一位学生在课堂上发言,很随意,上厕所从不举手,独往独来,没有一点组织纪律,经常和同学发生冲突,而且又不讲卫生,小便就在厕所外。针对这种情况,我就细心观察这个学生的生活习惯,了解他的情况。原来这学生是被父母收养的,父母工作很忙没时间照顾她,他很小就被送到一个私人幼儿园,从小没养成好习惯。我与其父母经常沟通,发现这个学生点点滴滴的变化就在班内进行表扬,并及时告知其家长。渐渐我发现她能够举手发言了,与同学的关系也日渐融洽。以后这个学生再也没有出现过以前的不良习惯,每个学期都被评为“进步学生”。像这样,生活中到处都是教育孩子的好素材,只要我们合理利用,就能收到良好的教育作用,因为生活就是教育。
三、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需要学生有耐心。
耐心对人的生活、学习、工作以至将来成才都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小学生由于他们的年龄特点,正处于人的发展最初阶段,注意力、意志力都处于萌芽状态,“虎头蛇尾”是最真实的写照。以前我教过这样一位学生,他做事开始总是十分认真,可事情做不到一半,各种弊病就露出来:他在做一件事的同时还想到其他事,注意力分散,在家做家庭作业时,最多能静下20分钟时间。像这样的学生就缺乏耐心,我联系家长,要求家长共同来培养孩子的耐心。我让家长陪同孩子多做一些安静游戏,例如利用数字卡片做简单计算游戏,这种游戏在桌面上进行,不需要孩子过多的身体动作,使孩子处于一种安静状态。游戏过程中学生需要积极思维,计算游戏的结果使孩子获得成功的快乐,引起继续进行的愿望。这样不但培养了学生的耐心,而且也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另外,对于学生“朝三暮四”的现象,我一有空余时间,就让具有相同不良习惯的学生进行象棋、五子棋、飞行棋等棋类比赛活动。学生都具有好胜心,输了要再来,赢了要继续保持领先地位,这样也起到了培养耐心的效果。我通过各种各样的活动,指导学生在学习中要有耐心,只有有耐心,才能在将来的生活、学习、工作中取得成功。
四、与家庭教育密切配合,形成合力
要培养好一个孩子,还在于学校、家庭、社会的共同配合。养成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单靠一方面的努力是不会有成效的。家庭是习惯的学校,父母是习惯的老师。可见,只有家长和学校配合好,齐抓共管,才能对孩子有个好习惯的养成氛围。例如,我班有位同学,上课不认真听讲,爱小声说话,喜欢搞小动作。开始我以为只要调到第一排,经常被老师提醒这习惯可能会改掉。可是,事情并非想象那么简单,他还是老样子。和家长交流时,他妈妈第一句话是:“这小孩有多动症,在家经常打他还是这样,我们做家长的都拿他没办法。算了,能学多少算多少。”当即我否定她的说法,列举了他小孩的许多优点。如反应快;动手能力、模仿能力都很强;画画得好等等。我告诉家长:当孩子的面要说鼓励语言,要看到他的长处,帮助他树立正确的信心。家长在我对她小孩的肯定后,决定与学校共同配合,随着表扬的增多,这位同学的成绩有了明显的改善。他的进步说明,良好的行为习惯是学习好的根本保证。
教育家陶行知说:教育犹如雕刻活人之塑像,所不同的是,艺术家的雕塑像常由一位美术家来完成,而活人之雕塑则是家长和教师来完成的。养成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贵在坚持不懈。相信只要我们提高认识、注重方法,那文明之花才会常开常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