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试述公共部门人力激励的特殊性
试述公共部门人力激励的特殊性。
答: 公共部门人力激励的特殊性有:(1)公务人员身份保障;(2)层级节制;(3)法规限制;(4)预算限制;(5)升迁;(6)人事制度的缺失;(7)政治挂帅。
1、公务人员身份保障。公务人员由于有任用身份上的保障,一直被称为“铁饭碗”打不破,因而只要“大错不犯,小错可以不断”,这种情形使得人力激励的手段——赏罚分明制度——打了许多的折扣,无法重罚,也无法即赏即罚。
2、层级节制。官僚组织的层级节制,使得公务人员在升迁、沟通、公文的传达上皆比一般企业缓慢、无效率许多,也因此产生了“天高皇帝远”或“公门好修行”的心态,使得公务人员存在与组织、他人或自己疏离的情况,继而妨碍了激励手段的运用。
3、法规限制。公务体系由于受到太多的法律规章限制,造成公务人员过度消极、僵化,甚至不推不动、阳奉阴违的形式主义,以及把遵守法规当成第一要务的“目标替代”情况。而且,法规的修订旷日废时,导致公务人员的服务永远赶不上人民的期待,不但引起民怨,公务人员自己本身也无奈,因而产生反激励效果。另外,譬如“图利他人”的罪刑,也让许多公务人员生怕动辄触犯法律,而采取明哲保身,或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心态。
4、预算限制。官僚组织预算有限,而且必须要受到立法机关的严格审核,因此无法做到即时有效的奖赏作用,同时也无法编列足够的预算在公务人员的教育训练上。
5、升迁。公务人员能否升迁除了受到法令的限制外,也时常传出有因意识形态、政党、小团体的差异或裙带关系或不够会吹会捧等原因,而有升迁不公的情况。更惨的情况是:表现良好的公务人员由于受到极度的“欣赏”与“重用”,主管反而舍不得他升迁,而要把他留在身边,上述情况皆是对公务人员士气和激励上的伤害。
6、人事制度的缺失。官僚组织除了以上五种问题,其他譬如现行考试制度、考试方法及任用制度是否能找到最适当的人,并把他(她)放在最适当的职位上,恐怕仍有许多的疑问。其次,公务人员考绩制度也有同样的问题,常无法明辨优
劣。一方面是因公务绩效难以衡量,先天限制,更因制度未彻底落实或长官主观、人情、徇私之弊;而且在考绩方面,也无法给予公务人员有效、即时的赏罚。
7、政治挂帅。公务体系如果太政治化,可能导致反激励的三种情形:(1)绩效放两边,政治摆中问:不论是非、不论表现,只要加对政党、跟对人,每日汲汲营营搞政治,就可官运亨通;(2)政治横行,专业弃守:如果公务人员以其专业拟定出来的政策,轻易地即被政党、长官以意识形态或政治的理由,或民意代表所扭曲,对公务人员之士气势必造成相当的伤害;(3)成群结党,破坏关系:组织里面分成好几派,或把别人归为哪一派,都造成彼此间失去信任,而导致人际(沟通)关系和组织气氛不良,甚或相互诋毁、攻击。
第二篇:公共部门人力激励的特殊性
1、公务人员身份保障。公务人员由于有任用身份上的保障,一直被称为“铁饭碗”打不破,因而只要“大错不犯,小错可以不断”,这种情形使得人力激励的手段——赏罚分明制度——打了许多的折扣,无法重罚,也无法即赏即罚。
2、层级节制。官僚组织的层级节制,使得公务人员在升迁、沟通、公文的传达上皆比一般企业缓慢、无效率许多,也因此产生了“天高皇帝远”或“公门好修行”的心态,使得公务人员存在与组织、他人或自己疏离的情况,继而妨碍了激励手段的运用。
3、法规限制。公务体系由于受到太多的法律规章限制,造成公务人员过度消极、僵化,甚至不推不动、阳奉阴违的形式主义,以及把遵守法规当成第一要务的“目标替代”情况。而且,法规的修订旷日废时,导致公务人员的服务永远赶不上人民的期待,不但引起民怨,公务人员自己本身也无奈,因而产生反激励效果。另外,譬如“图利他人”的罪刑,也让许多公务人员生怕动辄触犯法律,而采取明哲保身,或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心态。
4、预算限制。官僚组织预算有限,而且必须要受到立法机关的严格审核,因此无法做到即时有效的奖赏作用,同时也无法编列足够的预算在公务人员的教育训练上。
5、升迁。公务人员能否升迁除了受到法令的限制外,也时常传出有因意识形态、政党、小团体的差异或裙带关系或不够会吹会捧等原因,而有升迁不公的情况。更惨的情况是:表现良好的公务人员由于受到极度的“欣赏”与“重用”,主管反而舍不得他升迁,而要把他留在身边,上述情况皆是对公务人员士气和激励上的伤害。
6、人事制度的缺失。官僚组织除了以上五种问题,其他譬如现行考试制度、考试方法及任用制度是否能找到最适当的人,并把他(她)放在最适当的职位上,恐怕仍有许多的疑问。其次,公务人员考绩制度也有同样的问题,常无法明辨优劣。一方面是因公务绩效难以衡量,先天限制,更因制度未彻底落实或长官主观、人情、徇私之弊;而且在考绩方面,也无法给予公务人员有效、即时的赏罚。
7、政治挂帅。公务体系如果太政治化,可能导致反激励的三种情形:(1)绩效放两边,政治摆中问:不论是非、不论表现,只要加对政党、跟对人,每日汲汲营营搞政治,就可官运亨通;(2)政治横行,专业弃守:如果公务人员以其专业拟定出来的政策,轻易地即被政党、长官以意识形态或政治的理由,或民意代表所扭曲,对公务人员之士气势必造成相当的伤害;(3)成群结党,破坏关系:组织里面分成好几派,或把别人归为哪一派,都造成彼此间失去信任,而导致人际(沟通)关系和组织气氛不良,甚或相互诋毁、攻击。
第三篇:论述公共部门人力激励的特殊性
论述公共部门人力激励的特殊性
虽然不论公共部门还是私营部门激励的对象都是人,而且大部分的观念与做法也能够适用于公共部门,但由于公共部门官僚组织的特性,以及公务人员身份上的不同,使得公共部门的激励过程,也存在一些困难与限制:
第一,公务人员身份保障。公务人员由于有任用身份上的保障,一直被称为铁饭碗找不破,因而只要大
错不犯,小错可以不断,这种情形使得人力激励的手段,赏罚分明制度,打了许多的折扣,无法重罚,也无法即赏即罚。
第二,层级节制。官僚组织的层级节制,使得公务人员在升迁,沟通,公文的传达上皆比一般企业缓慢,无效率许多,也因此产生了天高皇帝远或公门好修行的心态,使的公务人员存在与组织,他人或自己疏离的情况,继而妨碍了激励手段的运用。
第三,法规限制。公务体系由于受到太多的法律规章限制,造成了公务人员过度消极,僵化,甚至不推
不动,阳奉阴违的形式主义,以及把遵守法规当成第一要务的目标替代情况。
第四,预算限制。官僚组织预算有限,而且必须要受到立法机关的严格审核,因此无法做到即时有效的奖赏作用,同时也无法编列足够的预算在公务人员的教育训练上。
第五,升迁。公务人员能否升迁除了受到法令的限制处,也时常传出有因意识形态,政党,小团体的差
异或裙带关系或不够会吹会捧等原因,而有升迁不公的情况。
第六,人事制度的缺失。官僚组织除了以上五种问题,其他譬如如现行考试制度,考试方法及任用制度
是否能找到最适当的人,并把他放在最适当的职位上,恐怕仍有许多的问题。
第七,政治挂帅。公务体系如果太政治化,可能导致反激励的三种情况:1绩效放两边,政治摆中间2
政治横行,专业弃守3成群结党,破坏关系。
由于公共部门普遍存在以上几个问题,因此在从事激励时,除了采取必需的激励方法外,也要尽可能地将
上述问题的负面影响降至最低,相关作为如去政治化,法律松绑,常修订人事法规及实行绩效奖金等。
第四篇: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激励方法探讨[范文]
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激励方法探讨。
如何有效激励公共部门人力资源是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问题,因为这直接关系到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的管理效率和管理效果。根据当前我国公共部门的人力资源的特点和管理现状,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激励:
(一)健全薪酬制度和社会保障制度,为公共部门的人员激励奠定物质基础。物质基础是人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根本,如果缺乏以物质基础为后盾而大谈如何进行有效激励都是不现实的,其所实施的激励方法所产生的效果也不具有长远的现实意义。具体到公共部门人力资源这个具体也不例外。要对公共部门的人力资源进行有效激励,首先就要健全薪酬制度和社会保障制度,只有这样才能使公共部门的工作人员在物质条件得到基本满足的情况下进行有效工作。就我国当前公共部门的工作人员的薪酬和社会保障来说,制度是很不健全的。一方面人员的薪酬水平比较低,几乎很难以对其产生激励作用,另一方面隐形薪酬的模糊化,导致不同部门的工作人员收入差距较大。同时,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对权钱交易、滋生腐败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直接导致公共部门产出效率低下,社会现象收到严重损害。所以,对公共部门的人力资源的有效激励必须建立在物质保障基础上,建立健全的薪酬制度和社会保障制度。
(二)进行有效的精神激励。这里讲的精神激励主要是指通过公共组织授予各种荣誉称号和在公共部门体系树立榜样,使工作人员在心理上和精神上有一种满足感和不断自我发展的需求。我们应重视物质激励,但更应重视精神激励的作用。根据马斯洛的层次需求理论,人是有被尊重的需要要求的,这种需要既包括自我尊重方面,如独立、自由、自信、成就等,也包括社会尊重方面,如名誉、地位、社会认可、被他人尊敬等等。向工作人员授予荣誉称号,在组织中树立榜样,既是公共组织对其工作成果的认可,同时也能满足其社会尊重的需要。让其在需求得到满足的基础上产生更高的需求,从而产生自我激励。人们在满足了基本的物质需求以后,精神上的需求就变得
更为迫切,此时在精神方面的激励往往会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正因如此,现代的人力资源管理中极为重视精神激励因素。在进行对公共部门人员激励是也应抓住精神激励这一重要激励因素。
(三)健全公共部门的绩效管理制度。绩效管理就是指通过对组织成员的工作行为和工作结果进行评估,依据评估结果展开惩罚、培训与开发等一系列活动的全过程。将公共部门与私人部门比较,我们不难发现公共部门内部缺一种竞争机制,或者说竞争的激烈程度没有私人部门高,这就必然导致一部分公共部门的工作人员的潜能未得到有效的刺激和开发。通过健全绩效管理制度,对公共部门及其工作人员开展绩效评估,从而在公共部门之间和部门内部人员之间引入竞争机制,让其在竞争环境的压力下不断地进行自我学习,自我发展,提高工作技能和工作效率。这也有利于带动整个公共部门全体的运转效率提高,国际竞争的实力增强。同时,另一方面通过绩效管理,可以明确了解部门内部的人力资源素质和能力状况,以便为人力资源的培训和开发提供科学依据。总的说来,健全公共部门绩效管理制度,在公共部门引入竞争机制进行人员管理,其实质就是通过竞争压力手段和竞争环境来激励公共部门人员的潜力,推动其职业生涯发展。但,这里要强调的是,进行绩效管理并不单纯是对人员进行奖惩,而且也包括对人员进行培训和开发。如果过多的注重于奖励和惩罚,而不注意人力资源的培训于开发,不仅不利于构建和谐的组织环境,也不利于部门人员整体素质的提高,其所发挥的激励作用也是十分有限的。
(四)正确处理任务绩效与周边绩效的关系,明确公共责任,保证绩效管理的公正性。绩效管理的一个最基本的要求就是必须公平公正。若是缺乏了公共这一重要要素,那实施绩效管理起不到任何激励作用,反而会使组织环境恶化。为此,鲍曼(Boman)和摩托威德罗(Motowidlo)为保证绩效管理的公正性,提出了正确处理任务绩效和周边绩效的新理念。工作行为分类的一种重要方法就是依据行为事件对组织目标的完成是做出了贡献还是阻碍了目标的达成。鲍曼(Boman)和摩托威德罗(Motowidlo)依据此基础将绩效区分为任务绩
效和周边绩效。周边绩效是指通过工作所处的社会、组织以及心理背景的支持为组织目标做出贡献的影响性因素。组织当中的个体终究是组织这个整体的个体,组织成员的行为方式和工作效果必将要受到组织中其他成员和组织环境等各个方面因素的干扰。因此,公共组织应当对组织成员的绩效进行全面的衡量,既考虑到组织的任务绩效,又要对组织的周边绩效进行有效分析。周边绩效虽然没有直接对组织目标的实现做出贡献。但是,我们要看到其为组织目标的实现提供了必须的组织、社会和心理环境。如帮助他人,遵守法律法规,认可组织文化等,这些都有助于组织氛围更为融洽,个体与团队的工作更为协调。正确处理二者之间的关系,一方面要考虑到周边绩效对任务绩效的积极作用,另一方面又要考虑其对任务绩效的消极作用。公共部门不能求全责备,过多的要求任务绩效的提高,而忽视周边绩效水平的改善。在对公职人员进行绩效评估就要全面考虑到影响绩效水平的因素,查找相关的原因所在,明确公共责任。只有这样才能使公共部门的绩效管理产生实际性的效果。
公共部门的人力资源管理的效果直接关系到整个公共部门在社会公众的威信和形象,也关系着我国参与21世纪以人才为中心的科技竞争的实力和水平。我们应当不断研究新方法和新理念,对我国公共部门的人力资源的潜能进行有效开发,提高整个公共部门的从业人员的整体素质和服务能力,更大程度上满足公众对公共服务产品的需求。
第五篇:实施公共部门人力有效激励的途径
实施公共部门人力有效激励的途径
(1)薪酬激励
薪酬激励是公共部门对工作表现突出、有显著成绩和贡献的人在薪酬方面给予提高的一种激励方式,包括工资、奖金、津贴、旅游、带薪休假等方面;薪酬激励是满足“经济人”的社会角色,通过这种奖励满足他们对物质上的需求,可有效预防人员外流,使他们安心工作;
(2)、荣誉激励
荣誉激励是公共部门对工作表现突出、有显著成绩和贡献的人给予荣誉称号等方面的一种激励方式,包括口头表扬、通报嘉奖、记功、授予荣誉称号等形式。这种奖励是满足个人社会尊重的需要,是人的高层次需求,所以说这种无形的激励在特定的条件下更能激发人的工作热情,使其作出更大的贡献;
(3)、职务晋升
职务晋升是公共部门对工作表现突出、有显著成绩和贡献的人通过提高其行政职务的一种激励方式。这种激励的实施一般伴着职务的变大以及工资标准的提高,兼有精神和物质两个方面的激励作用,一经做出这种激励对部门的影响很大,故这种激励方式只有在该员工做出较大贡献并且在仔细考察后才能实施;
(4)、培训激励
培训激励是指公共部门对工作表现突出、有显著成绩和贡献的人在培训方面给予提高的一种激励,包括出国留学、进高校或上级部门进修、送到先进部门交流等,这种激励方式是兼顾满足个人自我知识完善以及公共部门工作的需要,但作为激励手段在实际操作中,应在可控的范围内让员工自行选择,可以把其引申为一种福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