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良玉(落实中央一号部署,座谈会)

时间:2019-05-12 18:59:4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回良玉(落实中央一号部署,座谈会)》,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回良玉(落实中央一号部署,座谈会)》。

第一篇:回良玉(落实中央一号部署,座谈会)

回良玉:落实中央一号文件部署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回良玉2日出席在北京举行的加快农业科技创新与推广农业专家座谈会并讲话。他强调,各地区、各有关部门要深入学习贯彻中央一号文件精神,切实把农业科技摆到更加突出的位置,下决心突破体制机制障碍,大幅度增加农业科技投入,充分调动广大农业科技人员的积极性,全面加强农业科技服务,努力夺取今年粮食和农业丰收。

座谈会上,李宁、万建民等专家围绕促进农业产学研结合、农业科技创新与成果转化,肖世和、赵久然、陈温福、陈瑶生、张国范等专家分别就小麦、玉米、水稻、生猪、水产等产业发展提出了意见和建议。在认真听取他们发言后,回良玉指出,近些年,我国粮食生产实现“八连增”,农民收入增长实现“八连快”,农业农村发展取得巨大成就。农业能够保持好的发展势头,农业科技发挥了巨大作用,在座的各位专家和广大农业科技人员付出了艰辛努力,作出了重要贡献。大批先进适用技术的普及推广,农业物质技术装备水平的快速提高,有力促进了农业丰收、农民增收。在新的形势下,农业发展受资源环境约束越来越强,要破解难题、突破约束、消除瓶颈,根本出路在科技,最大潜力在科技,强劲动力在科技,必须加快推进农业科技创新与推广。当前要特别重视解决好农技推广“最后一公里”的问题,解决好农业科技和生产发展“两张皮”的问题,解决好农业科技资源协同不够、科研院所改革不够、企业创新能力不够“三不够”的问题。

回良玉强调,夺取今年粮食和农业丰收,保障主要农产品供给,对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具有特殊重要的意义。实现今年农业发展目标任务艰巨,农业科技进步至关重要,务必强力推进、取得成效。一要加快推进农业科技创新,立足农业发展的实际需要,有针对性地加大科技创新力度。特别要重视攻克种业科技难题,抓紧培育一批具有重大应用价值和自主知识产权的新品种。二要加大重大技术的推广力度,良种良法要配套,关键技术要组装,农机农艺要融合,各种措施要协调。对今年可能发生的灾害和动植物疫情,要提早拿出技术方案,早做准备,主动应对,尽可能减轻灾害损失。三要加强推广示范平台建设,深入开展粮棉油糖高产创建、园艺作物标准园和畜禽水产示范场创建。四要促进农业科技进村入户,鼓励农业科技人员下乡、进村、到场、入户,以专家包县包乡、农技人员包村包户等多种形式,加强对农民的科技指导和技术培训。

回良玉要求,各地区、各有关部门要加强组织领导,抓好各项政策落实。要切实加大对农业科技的支持力度,按照中央要求增加农业科技投入。要切实加强各方面的协作配合,推进农科教、产学研紧密结合,建立部门之间、区域之间和学科之间的联合与协作机制。要切实加强农业科技创新与推广队伍建设,全面落实“一个衔接、两个覆盖”政策,努力实现基层农技推广机构、人员、条件、机制“四到位”。要切实调动和发挥好广大农业科技人员的积极性,为他们下乡进村创造良好条件,帮助解决工作生活中的实际困难。

座谈会上,农业部部长韩长赋通报了农业部推进农业科技创新、开展“农业科技促进年”的工作安排。种植、畜牧、渔业等行业的科技专家代表,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农业部主要农作物生产专家指导组组长,中央和国务院有关部门负责同志出席会议。

本文转载自: 中华粮网()请注明出处,互相尊重!谢谢合作!http:///Publish/news/201202/515246.shtml

第二篇:中央一号文件落实

各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丽光华侨农场,区直及驻钦南各有关单位:

中共中央、国务院于2011年1月29日出台了《关于加快水利改革发展的决定》(中发〔2011〕1号,以下简称《决定》)。这是新中国成立62年来全面部署水利改革发展工作的第一个重要文件。《决定》全面深刻阐述了水利在现代农业、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环境改善中的重要地位,第一次鲜明地提出了水利具有很强的公益性、基础性和战略性,将水利提升到了关系经济安全、生态安全和国家安全的战略高度。为了更好地贯彻落实《决定》精神,加快推进我区水利改革发展进程,经区人民政府同意,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学习贯彻《决定》的指导思想

《决定》表明了党和国家加快水利改革发展的坚定决心,对推动水利事业科学发展、跨越发展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学习贯彻《决定》就是要通过广泛深入地研究学习,深刻领会《决定》的丰富内涵和精神实质,贯彻落实好《决定》中的各项政策措施,凝聚全社会广大干部群众的意志和力量,认真谋划好切合钦南水利发展的宏图。当前,随着钦州经济社会的持续快速发展,钦南区水利发展既面临着许多新的重大机遇,又面临着许多新的挑战,这需要我们深入贯彻学习《决定》精神,全面推动我区水利事业实现大的突破、取得新的成就。

二、学习贯彻《决定》的总体要求

学习贯彻《决定》要着力研究8个方面重点问题:一是充分认识《决定》对加快我国水利改革发展的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二是充分认识水利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战略地位和作用;三是正确把握加快水利改革发展的指导思想、基本方针和主要任务;四是正确把握水利在经济社会发展方面的工作重点与具体要求;五是全面掌握深化水利改革的主要内容和基本政策;六是全面掌握国家对水利投入稳定增长机制的各项政策;七是深刻领会《决定》对科教兴水和依法治水的新要求;八是深刻领会《决定》对各级党委、政府加强水利工作领导方面提出的新要求。我区水利事业的发展要根据《决定》提出的新目标、新要求,结合具体实际,全面摸清我区水利建设与水利改革的薄弱环节,明确我区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水利建设的目标和任务,精心筹划我区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中小河流治理、水利投入政策落实、水利机制体制改革和水资源管理等具体工作。

三、学习贯彻《决定》的方式方法

在学习贯彻《决定》的过程中,必须认真把握“四个阶段”,充分发挥内外两个平台,采取多种方法进行宣传,努力营造全社会支持水利改革发展的良好氛围,让学习贯彻活动扎实有效开展。

(一)认真把握“四个阶段”。学习宣传贯彻中央一号文件,从3月上旬开始,为期一年,分四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为学习宣传阶段(从3月1日开始至3月底结束)。重点以学习研读原文为主,抓好宣讲活动。第二阶段为调查研究阶段(从4月开始至月底结束)。在深入学习宣传的基础上,进一步开展调研,召开座谈会,认真制定贯彻落实《决定》文件。第三阶段为贯彻实施阶段(从5月上旬开始至年底结束)。出台贯彻文件,将中央一号文件精神和政策细化、具体到防汛抗旱、农田水利建设、水库除险加固、中小河流治理、农村安全饮水、水资源管理和水利普查等工作中,为“十二五”水利发展开好局、起好步奠定坚实基础。第四阶段是成果总结验收阶段(6月底验收学习成果和半年落实贯彻《决定》情况,12月底验收全年落实贯彻《决定》情况)。各单位在自查的基础上,对学习宣传贯彻中央一号文件过程当中的做法、取得成效以及存在的问题进行全面总结。同时,督查组将对各单位开展学习宣传情况和各项任务的落实进展情况进行督促检查,扎实推进《决定》的全面贯彻落实。

(二)充分发挥内外两个平台,通过多种途径开展宣传。充分发挥内部文化载体和外部媒体宣传平台的作用,为贯彻执行《决定》营造良好的外围条件。

1、利用内部宣传平台,在全区范围内营造浓厚的学习氛围。

(1)组织广大干部职工开展学习。各镇(场、街道)、各单位要在3月15日前召开座谈会,采取学习原文与专题讨论相结合的方式,学习领会《决定》的精神实质及丰富内涵,各与会人员要结合各自的工作进行发言,畅谈心得体会和贯彻落实《决定》的建议意见。从3月开始,在学习中央一号文件的四个阶段中,每个阶段分头尾两次组织集中学习,采取集中培训、集体研讨等形式加强对广大干部职工的学习培训。

(2)利用办公环境和水利建设现场开展宣传。要在3月中旬前在办公楼大门或显眼处悬挂横幅和条幅,广泛宣传《决定》的重大意义和主要内容。同时,在水利建设工地现场采取拉横幅、树标牌等方式,宣传《决定》在水利新战略、新定位、新举措、新目标等方面的经典语句,加深水利干部职工以及广大人民群众对《决定》内容的了解。

(3)制作宣传板报。要充分运用各自的宣传栏阵地,制作有关《决定》的宣传板报,采取图文并茂的方式,全方位、多角度地宣传《决定》的主要内容,汇报本单位该月或季度学习贯彻《决定》内容的主要做法和成效。宣传板报要定期更新。

(4)在钦南信息网开设学习宣传“中央一号文件”专栏。区委宣传部从2月开始,在钦南信息网开设学习中央一号文件宣传专题,及时报道全区在学习《决定》过程中的精彩事迹和材料。

2、利用外部宣传媒体,在社会范围内广泛开展声势浩大的宣传。

(1)充分发挥主流新闻媒体的作用。充分发挥《钦州日报》、钦州电视台、钦州人民广播电台等主流媒体的作用,开设专栏,从不同角度加大对《决定》和我区水利改革发展情况的宣传报道,营造良好氛围。

(2)在宣传世界水日和中国水周的同时宣传中央一号文件精神。通过在今年世界水日和中国水周期间举办活动或召开会议,大力宣传《决定》的主要内容,在媒体中掀起宣传《决定》的热潮。

四、切实加强工作指导,保障《决定》的宣传贯彻效果。

深入学习宣传、贯彻落实好《决定》,对推动我区水利事业科学发展、跨越发展意义重大,各镇(场、街道)、各有关部门要把学习宣传《决定》作为当前工作的头等大事,认真抓紧抓实抓好,务求取得实效。

(一)加强组织领导。各镇(场、街道)、区直有关单位要成立学习宣传贯彻《决定》领导小组,负责活动的组织、协调和指导。各领导小组要充分发挥作用,带头搞好学习,同时还要结合工作分工,深入基层,把学习宣传中央一号文件融入推动新时期水利事业改革发展的实践中去。

(二)确保成果落实。中央一号文件出台了一系列具体明确、含金量高、操作性强的政策措施。各镇(场、街道)、各部门要抢抓机遇,研究政策,确保学习宣传活动落到实处、取得实效。一要主动汇报。在认真学习贯彻《决定》的基础上,结合实际研究制定适合本单位的具体贯彻意见和措施,主动向区学习宣传贯彻《决定》领导小组做好汇报。二要做好前期工作。各有关单位要立足实际情况,找准自身发展方向与上级政策要求的结合点,争取一批能够得到专项资金支持的好项目,搞好项目建议书、可行性研究等前期准备工作。三要加强沟通衔接。要加强与上级对应部门的工作联系,积极争取各方支持,引进资金,争取项目。四要处理好学习活动与实际工作的关系。在活动开展过程中,要按照年初确定的目标任务,全力以赴抓好各项建设,以学习宣传贯彻《决定》促进各项水利工作的开展,以水利工作的实效体现学习宣传贯彻《决定》的最终成果。

(三)加强宣传引导。一要制定学习宣传的实施方案,认真开展学习宣传活动,让广大干部职工能够真正吃透文件,提高掌握各项政策的能力和水平。二要在全社会大张旗鼓地开展宣传活动,大力宣传水利新的战略定位和重大作用,宣传水利系统结合实际创造性开展活动的做法、经验和成效,及时向区委领导小组报送学习实践活动开展情况,努力营造推进水利改革发展的良好氛围。

(四)做好督查指导。全区学习宣传贯彻《决定》领导小组要加强对各单位宣传贯彻落实中央一号文件情况的组织协调和督促检查,及时发现各单位好的经验和做法并总结推广,确保学习宣传活动取得实效,各项目标任务落到实处。

关于贯彻落实中央一号文件的情况汇报

株洲市水务局

发布时间:2011-3-14 10:26:29 浏览:

352 次

【字体:大 中 小】

一、成立机构,加强领导。2011年中央一号文件出台后,局领导高度重视,充分认识到在这水利发展的关键时刻所承载的重要使命,先后召开局领导会议、局务会、领导小组成员会议,学习一号文件精神,研究贯彻落实意见。成立了以局长朱剑波为组长,局领导匡新平、帅运良、谭建根为副组长的学习贯彻中央一号文件领导小组,下设宣传学习、改革调研、水利督查、项目规划和信息综合五个专业小组,并分解工作任务,细化工作目标。各县市区水利局、局直各单位均相应成立了工作机构,做到了有班子、有部署、有方案、有动作。

二、加强宣传,营造氛围。为掀起学习贯彻中央一号文件的高潮,引导广大干部群众都在来关注中央一号文件、关注水利改革发展,采取各种形式进行宣传造势工作。一是在株洲日报开辟了“聚焦水利”专栏,栏目设立“文件摘录、现状描绘、愿景规划”三大板块,从2月28日开始,连续8天进行集中报道;二是制作了中央一号文件宣传标语,在株洲电视台综合频道黄金时间每天两次播放,连续播一个月。另外,预约记者采访20多次;三是翻印一号号文件读本1000本,向各级领导、各单位发放;四是在株洲市水务网站开设贯彻学习中央一号文件专题,局机关制作了文件解读板报,局机关电子屏上滚动宣传标语。通过以上措施,营造了浓厚的学习贯彻氛围。

三、研究政策,强化落实。为了将中央和省委一号文件精神全面贯彻落实到位,我市加紧开展了各项政策性问题研究制定工作。一是代市委、市政府起草了《关于加快水利改革发展的实施意见》,并提交市政府常务会讨论,会议原则同意经修改后尽快发布。二是加紧与财政、发改等部门研究了加大水利建设项目资金投入的问题,特别是对落实中央一号文件“从土地出让收益中提取10%用于农田水利建设”和市财政每年安排一笔资金用于项目规划等前期工作等进行了深入研究。三是积极做好政银对接工作,与中国农业发展银行株洲市分行召开座谈会,就如何贯彻落实2011年中央一号文件关于“加强对水利建设的金融支持”精神,进行了专题座谈探讨。

四、狠抓实际,推进工作。注重学习与贯彻落实紧密结合,以学习促工作、以学习促提高。一是做好防汛抗旱准备工作,市防汛抗旱指挥部对各县市区下发通知,要求扎实做好各项汛前准备工作,并派出多个督察组赴各地检查汛前准备工作。二是做好水利普查工作,对全市普查指导员进行了培训,参训人数达到280人,制定了株洲市第一次水利普查实施方案。三是做好节水型社会建设工作,配合市政府做好水务体制改革“三定”方案调整工作,加快示范单位的创建工作,全力作好中期评估验收准备工作;四是狠抓了重点水利工程建设工作,加快推进城市防洪排渍站建设、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建设、山塘清淤扩容项目建设,做到了质量、进度两不误。

第三篇:落实中央一号文件精神工作汇报

落实中央一号文件精神 全面做好农民增收工作

为全面贯彻落实中央一号文件和省委六届五次全会精神,确保党中央关于发展粮食生产,增加农民收入的政策落到实处。我们崔家庄乡党委政府,紧紧结合本地实际,对全乡的农民增收工作进行了精心部署,并通过广泛宣传和扎实的工作,真正把政策送到农户家中,把措施落到实处,为实现农民增收目标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具体来讲,我们主要抓了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为农民增收创造条件。

今年以来,乡党委政府继续把加强农田水利基本建设作为农业工作的一项紧迫任务来抓。针对全乡公路以北各村水源条件恶劣,水利设施老化的难题,积极引导发展水池水窖等集雨设施建设,埋设地下输水管道等节水灌溉工程;在公路以南以新打井,搞好配套工程为主,进一步维修原有水利设施,合理规划设计,搞好农田排涝工程建设。投资175万元建设水池水窖10000立方米,铺埋节水管道31000米。新打机井40眼,渠道维修1200米,改善灌溉面积8000亩。为农业生产奠定物质基础。

二、因地制宜,因势利导,调优调强产业结构。

乡党委政府结合我乡实际,在稳定粮食生产的基础上,进一步确立了“优化产业品种结构,培植壮大特色产业”的总体思路。一是巩固壮大生猪养殖,大力发展牛、羊等食草型动物养殖。在完善乡办养殖小区的基础上,继续加大引导扶持,积极创办各类养殖小区,以示范区和养殖大户为龙头,带动全乡实现以生猪养殖为主体的一元化养殖向猪、牛、羊、鸡等多元化的发展格局,稳定生猪规模,适当扩大牛羊的饲养量,以三官庙村为突破口,在有条件的村率先建成养牛、养羊专业基地,并逐步实现规模化、集约化、科学化管理,带动辐射全乡。全乡新增养殖专业户25个,生猪、牛、羊存栏分别为25500头、2400头、3200头,分别实现出栏治理发愣功00头、2500头、6000头。农民人均增加收入200元。二是收缩苗木种植,扩大高档绿化苗木生产。引导农民以市场为导向,尽快缩小苗木种植面积,提高苗木档次,培育绿化大苗和灌木苗木。适度发展龙爪槐、雪松、红叶小檗、金叶女贞、黄杨等特色苗木,使新品种比例达30%以上。全乡苗木生产面积由11000亩减少到6000亩,粮食种植面积达19045亩,苗木面积盲目扩大,产品大量积压的形势正在逐步得到改善。三是大力发展中介服务组织和运销大户。使他们成为开辟市场的“先头部队”,衔接产销的中间力量,传递市场信息和促进农产品流通的重要渠道,带动更多的农民直接进入市场,在市场利益导向的驱动下,增强结构调整的主动性。

三、壮大农村二、三产业,拓宽农民增收渠道。

在稳定和完善家庭承包经营、保证农民有稳定收入的前提下,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

一是优化发展环境,加快项目引进和建设步伐,进一步增加农民就业机会。今年以来,全乡分别投资780万元新上矿山机械设备企业7家。投资680万元改扩建企业一家,投资2482万元建设选矿企业10家。投资2759万元,新建采矿10家。直接为我乡农民创造800多个就业机会,增加农民收入500多万元。

二是积极组织和引导农民外出务工、经商、办企业,积极鼓励广大农民从事多种经营,大力发展个体私营经济,进一步拓宽增收渠道。充分发挥近郊优势和交通优势,积极发展路边经济和服务型经济,依托我乡大型企业,大力发展商饮服务业。以港陆公司、东双城采矿为中心,规划建设以商贸、餐饮、娱乐等为一体的多功能服务区,进一步制定出台优惠政策,鼓励引导农民入区投资创业,并以此加快我乡小城镇建设步伐。

四、全面落实减负措施,促进农民增收。

一是认真落实直补工作。按照《唐山市对种粮农民直接补贴暂行办法》规定,精心谋划、积极组织、扎实推进全乡的直补工作,为忙于春耕的农民送去“及时雨”。迅速完成了全乡5521户农户、涉及20809亩种粮面积的粮农补贴发放工作。此项可为农民直接增加人均收入8.2元。

二是严格按照全市统一规定,落实农业税税率调整政策,逐年减轻农民农业税负担,其中:去年全乡农业税总额由上的1045053元减少到878794元,人均纳税额由上的58.67元降到49.15,这其中有12个经济条件好的村由集体统一支付,合计为407895元,占总额的46.42%。预计今年税率将由原来的7%下调到3.7%,此项可减轻全乡农民税负41.4万元,人均23元。

五、转变政府职能,为农民增收提供全方位的优质服务。

乡党委政府将从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广大农民群众根本利益的高度,进一步增强做好农民增收工作的紧迫感和责任感,主动改变思维方式,转变机关干部工作作风、工作方法,立足于提高农民收入水平,着力转变政府职能、打造服务型政府,为广大农民提供全方位的优质服务。

一是大力发扬脚踏实地、埋头苦干的工作作风,提倡“少提口号、多办实事”,深入开展了机关干部“走百村、进百户、解百难”活动,真正同群众打成一片,善于发现问题,拿好主意。共征求群众意见1300多条,解决群众关心的热点问题37件。

二是在机关和广大农村党员干部深入开展“学科技、用科技、增本领”活动,切实增强党员干部的带富、帮富能力,入春以来,全乡共举办农业技术培训班6期,参加培训的党员干部达900多人次,此外,全乡还以“党员一挂双定”活动为载体,以党员干部包户的形式,给党员干部定职责,定目标,与全乡113户贫困农户结成了帮扶对象。

三是成立了全乡科技、信息综合服务推广中心,以乡农技综合服务门市部为阵地,建立了农业信息网上平台,为广大农户提供产品信息发布,供求查询,技术咨询,物资供应等全方位的生产服务。目前共为广大农户优惠供应化肥120吨,玉米良种1500公斤,接受群众技术咨询700多人次。

六、下步工作安排。

立足全乡农业、农村和农民的资源优势,大做农字文章,以农户经营为基础,以社会化系列化服务为纽带,联结千家万户,调整产业结构,搞好科技创新,加快推进农业产业化发展进程,培植壮大特色产业整体实力。

一是巩固壮大生猪养殖,大力发展牛、羊等食草型动物养殖。今后,乡党委政府将把大力发展养殖业,做为全乡农业结构调整的重中之重,尽快实现全乡农业由种植型向养殖型转变,使养殖业成为全乡农民增收的重要渠道。具体来讲要重点抓好以下工作:一是解放思想、更新观念,迅速形成发展养殖、促农增收的共识。组织广大农村两委干部到周边地区进行参观考察,通过学习外地养殖业的先进典型,进一步提高对“发展养殖、促农增收”的认识,并结合本村实际,明确发展思路,制定发展规划。在此基础上,各村两委班子要在加大宣传的基础上,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办法,组织党员、干部、群众学习先进典型的做法、模式和经验。充分调动广大农民群众发展畜牧养殖和建设养殖小区的积极性。二是落实各项优惠措施,加快养殖小区建设步伐。按照崔字[2003]10号文件《关于加快畜牧养殖小区建设的实施意见》,全面落实小区建设用地、信贷、奖励等优惠政策,各村也要制定相应的鼓励政策,狠抓工作落实,加大引导扶持,积极创办各类养殖小区,以示范区和养殖大户为龙头,带动全乡实现以生猪养殖为主体的一元化养殖向猪、牛、羊、鸡等多元化发展格局,稳定生猪规模,适当扩大牛羊的饲养量,有条件的村要率先建成养牛、养羊专业基地,并逐步实现规模化、集约化、科学化管理,带动辐射全乡。力争到2005年底实现生猪出栏20万头,牛羊出栏1万头。另外,鸡、鸭、鹅、肉狗等养殖户达560户。三是加强综合服务体系建设。乡畜牧兽医站、农业科技综合服务站等部门联合成立“畜牧业生产指导服务中心”,定期对全乡养殖户进行信息咨询、技术指导、产品销售等方面的服务,为养殖户提供一切方便。并通过建立农业信息网站,在网上发布全乡的畜牧产品供应信息,提高知名度,扩大销售渠道。此外,各养殖小区和养殖户要积极组成行业服务协会等各类合作经济组织,充分发挥桥梁纽带作用,实现自我管理、自我服务,共同配合解决好各种困难和问题,为畜牧业健康发展和农民增收做出积极贡献。四是积极推广饲草种植,保障畜牧养殖健康发展。饲草饲料是畜牧业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乡农业站、畜牧站等部门要结合种植结构调整,积极引进优质、高产、高效的优良饲草品种以及青贮玉米、高赖氨酸玉米等优种饲料作物,加大试验、示范、推广力度,不断扩大种植面积。并通过养殖小区与种植户签约形式,建立稳定的供求关系,通过壮大养殖,带动种植,实现种植户与养殖户共同增收、良性发展。

二是大力发展中介服务组织和运销大户。实施流通拉动农业结构调整,在大力培植和扩大农村流通队伍的同时,按照订单搞生产,合作搞营销的思路,着力发展、壮大并逐步规范以民间组织为主的营销中介组织和运销大户,使他们成为开辟市场的“先头部队”,衔接产销的中间力量,传递市场信息的重要渠道,带动更多的农民直接进入市场,在市场利益导向的驱动下,增强结构调整的主动性。

三是继续加大农田水利建设力度,进一步改善农业生产条件。认真谋划全乡的水利建设,重点解决公路以北各村人畜饮水和生产灌溉用水问题。大力发展水池、水窖等集雨设施建设和管道节水灌溉工程。在公路以南,以搞好配套工程为主,进一步维修原有水利设施,充分发挥灌溉潜能,提高使用效率。同时,南部两河流域还要重点加强防汛排涝工程建设,以确保农业生产和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二是加快个体私营经济的发展,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

结合本乡实际,通过发展第二、三产业,开拓新的就业途径,满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业需要,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一是通过全乡铁矿资源的大量开发,吸收大量民工,带动交通运输业的快速发展,二是通过加快农村集贸市场建设,引导农民到市场做生意,三是利用近郊优势,引导农民到市区从事二、三产业劳动,四是组织部分有经济头脑的农民做经济人,积极参与农产品的营销,活跃农产品市场。

第四篇:学习中央一号文件座谈会发言摘要

第三期离岗班学习中央一号文件座谈会发言摘要

3月5日,第三期干部离岗学习班的党员在学习完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以后,召开了专题讨论会,45名学员踊跃发言,纷纷发表自己对中央一号文件的理解、体会,大家认为,2010年的中央一号文件内容丰富,措施很实,优惠很多,亮点很多。同时,学员们还结合我县具体实际,提出许多好的建议和举措,现摘要如下:

1、在发展农业和农村经济方面,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一要抓住有利时机,多争取项目资金,多上项目,切实完善农村生产生活设施;二是扶持壮大我县的各类合作社,真正发挥其真正的作用,以增加群众的收入;三是通过招商引资发展农村二、三产业,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四是改善农民进城就业环境,增加外出务工收入;五是培育农产品营销主体,搞活农产品流通。

2、在加强乡村班子建设方面,提出如下建议和措施:

一是要加强村级组织建设,健全运行机制;二是要重视农村思想阵地建设,密切关注当地宗教工作的管理;三要加强管理考核,解决村级干部走读问题;四是要选好用好村干部,提升村级组织凝聚力和战斗力,为落实好中央一号文件提供政治和组织保障。

3、在健全农产品市场体系方面,提出如下建议和措施:

一是要继续选派干部拓宽果品市场;二是要大力培育果品流通经纪人;三是要鼓励发展果业协会、互助社。

4、在推进菜篮子产品标准化生产方面,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一是要着力解决好我县菜篮子产品价格高的问题;二是要制定规划建立蔬菜基地,鼓励引导农民发展无公害蔬菜。

第五篇:2011中央一号文件

2011中央一号文件发布 提出加快水利改革发展

新华社29日受权播发《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加快水利改革发展的决定》。这是新世纪以来连续第8个中央一号文件。

中央一号文件提出,水是生命之源、生产之要、生态之基。不仅关系到防洪安全、供水安全、粮食安全,而且关系到经济安全、生态安全、国家安全。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力争通过5年到10年努力,从根本上扭转水利建设明显滞后的局面。

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加快水利改革发展的决定(2010年12月31日)

水是生命之源、生产之要、生态之基。兴水利、除水害,事关人类生存、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历来是治国安邦的大事。促进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必须下决心加快水利发展,切实增强水利支撑保障能力,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利用。近年来我国频繁发生的严重水旱灾害,造成重大生命财产损失,暴露出农田水利等基础设施十分薄弱,必须大力加强水利建设。现就加快水利改革发展,作出如下决定。

一、新形势下水利的战略地位

(一)水利面临的新形势。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党和国家始终高度重视水利工作,领导人民开展了气壮山河的水利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为经济社会发展、人民安居乐业作出了突出贡献。但必须看到,人多水少、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是我国的基本国情水情。洪涝灾害频繁仍然是中华民族的心腹大患,水资源供需矛盾突出仍然是可持续发展的主要瓶颈,农田水利建设滞后仍然是影响农业稳定发展和国家粮食安全的最大硬伤,水利设施薄弱仍然是国家基础设施的明显短板。随着工业化、城镇化深入发展,全球气候变化影响加大,我国水利面临的形势更趋严峻,增强防灾减灾能力要求越来越迫切,强化水资源节约保护工作越来越繁重,加快扭转农业主要“靠天吃饭”局面任务越来越艰巨。2010年西南地区发生特大干旱、多数省区市遭受洪涝灾害、部分地方突发严重山洪泥石流,再次警示我们加快水利建设刻不容缓。

(二)新形势下水利的地位和作用。水利是现代农业建设不可或缺的首要条件,是经济社会发展不可替代的基础支撑,是生态环境改善不可分割的保障系统,具有很强的公益性、基础性、战略性。加快水利改革发展,不仅事关农业农村发展,而且事关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不仅关系到防洪安全、供水安全、粮食安全,而且关系到经济安全、生态安全、国家安全。要把水利工作摆上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更加突出的位置,着力加快农田水利建设,推动水利实现跨越式发展。

二、水利改革发展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和基本原则

(三)指导思想。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把水利作为国家基础设施建设的优先领域,把农田水利作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重点任务,把严格水资源管理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战略举措,注重科学治水、依法治水,突出加强薄弱环节建设,大力发展民生水利,不断深化水利改革,加快建设节水型社会,促进水利可持续发展,努力走出一条中国特色水利现代化道路。

(四)目标任务。力争通过5年到10年努力,从根本上扭转水利建设明显滞后的局面。到2020年,基本建成防洪抗旱减灾体系,重点城市和防洪保护区防洪能力明显提高,抗旱能力显著增强,“十二五”期间基本完成重点中小河流(包括大江大河支流、独流入海河流和内陆河流)重要河段治理、全面完成小型水库除险加固和山洪灾害易发区预警预报系统建设;基本建成水资源合理配置和高效利用体系,全国年用水总量力争控制在6700亿立方米以内,城乡供水保证率显著提高,城乡居民饮水安全得到全面保障,万元国内生产总值和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明显降低,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提高到0.55以上,“十二五”期间新增农田有效灌溉面积4000万亩;基本建成水资源保护和河湖健康保障体系,主要江河湖泊水功能区水质明显改善,城镇供水水源地水质全面达标,重点区域水土流失得到有效治理,地下水超采基本遏制;基本建成有利于水利科学发展的制度体系,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基本建立,水利投入稳定增长机制进一步完善,有利于水资源节约和合理配置的水价形成机制基本建立,水利工程良性运行机制基本形成。

(五)基本原则。一要坚持民生优先。着力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水利问题,推动民生水利新发展。二要坚持统筹兼顾。注重兴利除害结合、防灾减灾并重、治标治本兼顾,促进流域与区域、城市与农村、东中西部地区水利协调发展。三要坚持人水和谐。顺应自然规律和社会发展规律,合理开发、优化配置、全面节约、有效保护水资源。

三、突出加强农田水利等薄弱环节建设

(六)大兴农田水利建设。到2020年,基本完成大型灌区、重点中型灌区续建配套和节水改造任务。结合全国新增千亿斤粮食生产能力规划实施,在水土资源条件具备的地区,新建一批灌区,增加农田有效灌溉面积。实施大中型灌溉排水泵站更新改造,加强重点涝区治理,完善灌排体系。健全农田水利建设新机制,中央和省级财政要大幅增加专项补助资金,市、县两级政府也要切实增加农田水利建设投入,引导农民自愿投工投劳。加快推进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建设,优先安排产粮大县,加强灌区末级渠系建设和田间工程配套,促进旱涝保收高标准农田建设。因地制宜兴建中小型水利设施,支持山丘区小水窖、小水池、小塘坝、小泵站、小水渠等“五小水利”工程建设,重点向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 区、贫困地区倾斜。大力发展节水灌溉,推广渠道防渗、管道输水、喷灌滴灌等技术,扩大节水、抗旱设备补贴范围。积极发展旱作农业,采用地膜覆盖、深松深耕、保护性耕作等技术。稳步发展牧区水利,建设节水高效灌溉饲草料地。(七)加快中小河流治理和小型水库除险加固。中小河流治理要优先安排洪涝灾害易发、保护区人口密集、保护对象重要的河流及河段,加固堤岸,清淤疏浚,使治理河段基本达到国家防洪标准。巩固大中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成果,加快小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步伐,尽快消除水库安全隐患,恢复防洪库容,增强水资源调控能力。推进大中型病险水闸除险加固。山洪地质灾害防治要坚持工程措施和非工程措施相结合,抓紧完善专群结合的监测预警体系,加快实施防灾避让和重点治理。

(八)抓紧解决工程性缺水问题。加快推进西南等工程性缺水地区重点水源工程建设,坚持蓄引提与合理开采地下水相结合,以县域为单元,尽快建设一批中小型水库、引提水和连通工程,支持农民兴建小微型水利设施,显著提高雨洪资源利用和供水保障能力,基本解决缺水城镇、人口较集中乡村的供水问题。(九)提高防汛抗旱应急能力。尽快健全防汛抗旱统一指挥、分级负责、部门协作、反应迅速、协调有序、运转高效的应急管理机制。加强监测预警能力建设,加大投入,整合资源,提高雨情汛情旱情预报水平。建立专业化与社会化相结合的应急抢险救援队伍,着力推进县乡两级防汛抗旱服务组织建设,健全应急抢险物资储备体系,完善应急预案。建设一批规模合理、标准适度的抗旱应急水源工程,建立应对特大干旱和突发水安全事件的水源储备制度。加强人工增雨(雪)作业示范区建设,科学开发利用空中云水资源。

(十)继续推进农村饮水安全建设。到2013年解决规划内农村饮水安全问题,“十二五”期间基本解决新增农村饮水不安全人口的饮水问题。积极推进集中供水工程建设,提高农村自来水普及率。有条件的地方延伸集中供水管网,发展城乡一体化供水。加强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运行管理,落实管护主体,加强水源保护和水质监测,确保工程长期发挥效益。制定支持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的用地政策,确保土地供应,对建设、运行给予税收优惠,供水用电执行居民生活或农业排灌用电价格。

四、全面加快水利基础设施建设

(十一)继续实施大江大河治理。进一步治理淮河,搞好黄河下游治理和长江中下游河势控制,继续推进主要江河河道整治和堤防建设,加强太湖、洞庭湖、鄱阳湖综合治理,全面加快蓄滞洪区建设,合理安排居民迁建。搞好黄河下游滩区安全建设。“十二五”期间抓紧建设一批流域防洪控制性水利枢纽工程,不断提高调蓄洪水能力。加强城市防洪排涝工程建设,提高城市排涝标准。推进海堤建设和跨界河流整治。

(十二)加强水资源配置工程建设。完善优化水资源战略配置格局,在保护生态前提下,尽快建设一批骨干水源工程和河湖水系连通工程,提高水资源调控水平和供水保障能力。加快推进南水北调东中线一期工程及配套工程建设,确保工 程质量,适时开展南水北调西线工程前期研究。积极推进一批跨流域、区域调水工程建设。着力解决西北等地区资源性缺水问题。大力推进污水处理回用,积极开展海水淡化和综合利用,高度重视雨水、微咸水利用。

(十三)搞好水土保持和水生态保护。实施国家水土保持重点工程,采取小流域综合治理、淤地坝建设、坡耕地整治、造林绿化、生态修复等措施,有效防治水土流失。进一步加强长江上中游、黄河上中游、西南石漠化地区、东北黑土区等重点区域及山洪地质灾害易发区的水土流失防治。继续推进生态脆弱河流和地区水生态修复,加快污染严重江河湖泊水环境治理。加强重要生态保护区、水源涵养区、江河源头区、湿地的保护。实施农村河道综合整治,大力开展生态清洁型小流域建设。强化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监督管理。建立健全水土保持、建设项目占用水利设施和水域等补偿制度。

(十四)合理开发水能资源。在保护生态和农民利益前提下,加快水能资源开发利用。统筹兼顾防洪、灌溉、供水、发电、航运等功能,科学制定规划,积极发展水电,加强水能资源管理,规范开发许可,强化水电安全监管。大力发展农村水电,积极开展水电新农村电气化县建设和小水电代燃料生态保护工程建设,搞好农村水电配套电网改造工程建设。

(十五)强化水文气象和水利科技支撑。加强水文气象基础设施建设,扩大覆盖范围,优化站网布局,着力增强重点地区、重要城市、地下水超采区水文测报能力,加快应急机动监测能力建设,实现资料共享,全面提高服务水平。健全水利科技创新体系,强化基础条件平台建设,加强基础研究和技术研发,力争在水利重点领域、关键环节和核心技术上实现新突破,获得一批具有重大实用价值的研究成果,加大技术引进和推广应用力度。提高水利技术装备水平。建立健全水利行业技术标准。推进水利信息化建设,全面实施“金水工程”,加快建设国家防汛抗旱指挥系统和水资源管理信息系统,提高水资源调控、水利管理和工程运行的信息化水平,以水利信息化带动水利现代化。加强水利国际交流与合作。

五、建立水利投入稳定增长机制

(十六)加大公共财政对水利的投入。多渠道筹集资金,力争今后10年全社会水利年平均投入比2010年高出一倍。发挥政府在水利建设中的主导作用,将水利作为公共财政投入的重点领域。各级财政对水利投入的总量和增幅要有明显提高。进一步提高水利建设资金在国家固定资产投资中的比重。大幅度增加中央和地方财政专项水利资金。从土地出让收益中提取10%用于农田水利建设,充分发挥新增建设用地土地有偿使用费等土地整治资金的综合效益。进一步完善水利建设基金政策,延长征收年限,拓宽来源渠道,增加收入规模。完善水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合理调整水资源费征收标准,扩大征收范围,严格征收、使用和管理。有重点防洪任务和水资源严重短缺的城市要从城市建设维护税中划出一定比例用于城市防洪排涝和水源工程建设。切实加强水利投资项目和资金监督管理。(十七)加强对水利建设的金融支持。综合运用财政和货币政策,引导金融机构增加水利信贷资金。有条件的地方根据不同水利工程的建设特点和项目性质,确定财政贴息的规模、期限和贴息率。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支持农业发展银行 积极开展水利建设中长期政策性贷款业务。鼓励国家开发银行、农业银行、农村信用社、邮政储蓄银行等银行业金融机构进一步增加农田水利建设的信贷资金。支持符合条件的水利企业上市和发行债券,探索发展大型水利设备设施的融资租赁业务,积极开展水利项目收益权质押贷款等多种形式融资。鼓励和支持发展洪水保险。提高水利利用外资的规模和质量。

(十八)广泛吸引社会资金投资水利。鼓励符合条件的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公司通过直接、间接融资方式,拓宽水利投融资渠道,吸引社会资金参与水利建设。鼓励农民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在统一规划基础上,按照多筹多补、多干多补原则,加大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力度,充分调动农民兴修农田水利的积极性。结合增值税改革和立法进程,完善农村水电增值税政策。完善水利工程耕地占用税政策。积极稳妥推进经营性水利项目进行市场融资。

六、实行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

(十九)建立用水总量控制制度。确立水资源开发利用控制红线,抓紧制定主要江河水量分配方案,建立取用水总量控制指标体系。加强相关规划和项目建设布局水资源论证工作,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以及城市总体规划的编制、重大建设项目的布局,要与当地水资源条件和防洪要求相适应。严格执行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制度,对擅自开工建设或投产的一律责令停止。严格取水许可审批管理,对取用水总量已达到或超过控制指标的地区,暂停审批建设项目新增取水;对取用水总量接近控制指标的地区,限制审批新增取水。严格地下水管理和保护,尽快核定并公布禁采和限采范围,逐步削减地下水超采量,实现采补平衡。强化水资源统一调度,协调好生活、生产、生态环境用水,完善水资源调度方案、应急调度预案和调度计划。建立和完善国家水权制度,充分运用市场机制优化配置水资源。

(二十)建立用水效率控制制度。确立用水效率控制红线,坚决遏制用水浪费,把节水工作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和群众生产生活全过程。加快制定区域、行业和用水产品的用水效率指标体系,加强用水定额和计划管理。对取用水达到一定规模的用水户实行重点监控。严格限制水资源不足地区建设高耗水型工业项目。落实建设项目节水设施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制度。加快实施节水技术改造,全面加强企业节水管理,建设节水示范工程,普及农业高效节水技术。抓紧制定节水强制性标准,尽快淘汰不符合节水标准的用水工艺、设备和产品。

(二十一)建立水功能区限制纳污制度。确立水功能区限制纳污红线,从严核定水域纳污容量,严格控制入河湖排污总量。各级政府要把限制排污总量作为水污染防治和污染减排工作的重要依据,明确责任,落实措施。对排污量已超出水功能区限制排污总量的地区,限制审批新增取水和入河排污口。建立水功能区水质达标评价体系,完善监测预警监督管理制度。加强水源地保护,依法划定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强化饮用水水源应急管理。建立水生态补偿机制。

(二十二)建立水资源管理责任和考核制度。县级以上地方政府主要负责人对本行政区域水资源管理和保护工作负总责。严格实施水资源管理考核制度,水行 政主管部门会同有关部门,对各地区水资源开发利用、节约保护主要指标的落实情况进行考核,考核结果交由干部主管部门,作为地方政府相关领导干部综合考核评价的重要依据。加强水量水质监测能力建设,为强化监督考核提供技术支撑。

七、不断创新水利发展体制机制

(二十三)完善水资源管理体制。强化城乡水资源统一管理,对城乡供水、水资源综合利用、水环境治理和防洪排涝等实行统筹规划、协调实施,促进水资源优化配置。完善流域管理与区域管理相结合的水资源管理制度,建立事权清晰、分工明确、行为规范、运转协调的水资源管理工作机制。进一步完善水资源保护和水污染防治协调机制。

(二十四)加快水利工程建设和管理体制改革。区分水利工程性质,分类推进改革,健全良性运行机制。深化国有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落实好公益性、准公益性水管单位基本支出和维修养护经费。中央财政对中西部地区、贫困地区公益性工程维修养护经费给予补助。妥善解决水管单位分流人员社会保障问题。深化小型水利工程产权制度改革,明确所有权和使用权,落实管护主体和责任,对公益性小型水利工程管护经费给予补助,探索社会化和专业化的多种水利工程管理模式。对非经营性政府投资项目,加快推行代建制。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在水利工程建设和运行中的作用,引导经营性水利工程积极走向市场,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实现自主经营、自负盈亏。

(二十五)健全基层水利服务体系。建立健全职能明确、布局合理、队伍精干、服务到位的基层水利服务体系,全面提高基层水利服务能力。以乡镇或小流域为单元,健全基层水利服务机构,强化水资源管理、防汛抗旱、农田水利建设、水利科技推广等公益性职能,按规定核定人员编制,经费纳入县级财政预算。大力发展农民用水合作组织。

(二十六)积极推进水价改革。充分发挥水价的调节作用,兼顾效率和公平,大力促进节约用水和产业结构调整。工业和服务业用水要逐步实行超额累进加价制度,拉开高耗水行业与其他行业的水价差价。合理调整城市居民生活用水价格,稳步推行阶梯式水价制度。按照促进节约用水、降低农民水费支出、保障灌排工程良性运行的原则,推进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农业灌排工程运行管理费用由财政适当补助,探索实行农民定额内用水享受优惠水价、超定额用水累进加价的办法。

八、切实加强对水利工作的领导

(二十七)落实各级党委和政府责任。各级党委和政府要站在全局和战略高度,切实加强水利工作,及时研究解决水利改革发展中的突出问题。实行防汛抗旱、饮水安全保障、水资源管理、水库安全管理行政首长负责制。各地要结合实际,认真落实水利改革发展各项措施,确保取得实效。各级水行政主管部门要切实增强责任意识,认真履行职责,抓好水利改革发展各项任务的实施工作。各有关部门和单位要按照职能分工,尽快制定完善各项配套措施和办法,形成推动水利改革发展合力。把加强农田水利建设作为农村基层开展创先争优活动的重要内 容,充分发挥农村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广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带领广大农民群众加快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

(二十八)推进依法治水。建立健全水法规体系,抓紧完善水资源配置、节约保护、防汛抗旱、农村水利、水土保持、流域管理等领域的法律法规。全面推进水利综合执法,严格执行水资源论证、取水许可、水工程建设规划同意书、洪水影响评价、水土保持方案等制度。加强河湖管理,严禁建设项目非法侵占河湖水域。加强国家防汛抗旱督察工作制度化建设。健全预防为主、预防与调处相结合的水事纠纷调处机制,完善应急预案。深化水行政许可审批制度改革。科学编制水利规划,完善全国、流域、区域水利规划体系,加快重点建设项目前期工作,强化水利规划对涉水活动的管理和约束作用。做好水库移民安置工作,落实后期扶持政策。

(二十九)加强水利队伍建设。适应水利改革发展新要求,全面提升水利系统干部职工队伍素质,切实增强水利勘测设计、建设管理和依法行政能力。支持大专院校、中等职业学校水利类专业建设。大力引进、培养、选拔各类管理人才、专业技术人才、高技能人才,完善人才评价、流动、激励机制。鼓励广大科技人员服务于水利改革发展第一线,加大基层水利职工在职教育和继续培训力度,解决基层水利职工生产生活中的实际困难。广大水利干部职工要弘扬“献身、负责、求实”的水利行业精神,更加贴近民生,更多服务基层,更好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全局。

(三十)动员全社会力量关心支持水利工作。加大力度宣传国情水情,提高全民水患意识、节水意识、水资源保护意识,广泛动员全社会力量参与水利建设。把水情教育纳入国民素质教育体系和中小学教育课程体系,作为各级领导干部和公务员教育培训的重要内容。把水利纳入公益性宣传范围,为水利又好又快发展营造良好舆论氛围。对在加快水利改革发展中取得显著成绩的单位和个人,各级政府要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给予表彰奖励。

加快水利改革发展,使命光荣,任务艰巨,责任重大。我们要紧密团结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与时俱进,开拓进取,扎实工作,奋力开创水利工作新局面!(完)

下载回良玉(落实中央一号部署,座谈会)word格式文档
下载回良玉(落实中央一号部署,座谈会).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中央一号文件范文

    中国共产党的政治优势 新中国成立至今近乎七十周年,又一个积贫积弱的“东亚病夫”转变为如今的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屹立于世界的东方,短短几十年能取得如此辉煌的成绩,可以说是空......

    中央一号文件

    对中央一号文件的理解和认识 “中央一号文件”原指中共中央每年发的第一份文件。现在已经成为中共中央重视农村问题的专有名词。 一号文件中提到的问题是中央全年需要重点解......

    中央一号文件

    2013年中央一号文件(全文) 2013-2-1 9:20:00 中国食品科技网 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农业 进一步增强农村发展活力的若干意见 (2012年12月31日) 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坚......

    2009中央一号文件

    一、加大对农业的支持保护力度 1.进一步增加农业农村投入。扩大内需、实施积极财政政策,要把“三农”作为投入重点。大幅度增加国家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的投入......

    2012中央一号文件

    “2012中央一号文件”知识问答 1、2012年中央1号文件题目是什么? 答:题目是《关于加快推进农业科技创新持续增强农产品供给保障能力的若干意见》。 2、2011年农业农村好形势表......

    2011中央一号文件全文

    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加快水利改革发展的决定 (2010年12月31日) 水是生命之源、生产之要、生态之基。兴水利、除水害,事关人类生存、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历来是治国安邦的大事。促进经济......

    中央一号文件

    “中央一号文件”原指中共中央每年发的第一份文件。但是现在“中央一号文件”已经成为中共中央重视农村问题的专有名词。中共中央在1982年至1986年连续五年发布以农业、农村......

    中央一号文件

    2012年中央一号文件(全文) 中共中央、国务院近日印发了《关于加快推进农业科技创新持续增强农产品供给保障能力的若干意见》。全文如下: 2011年,各地区各部门认真贯彻中央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