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锡市滨湖区震泽社区居家养老情况调查(模版)

时间:2019-05-12 18:22:1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无锡市滨湖区震泽社区居家养老情况调查(模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无锡市滨湖区震泽社区居家养老情况调查(模版)》。

第一篇:无锡市滨湖区震泽社区居家养老情况调查(模版)

无锡市滨湖区震泽社区居家养老情况调查

——探究新式社区养老模式

法政学院金鹰团队

摘要:

作为一个老龄化问题严重的国家,解决好老年人的养老问题至关重要。无锡市滨湖区震泽社区作为省级社区居家养老服务试点单位之一,率先在无锡地区启动居家养老服务工作,建立了“震泽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开创了社区养老新模式。我们团队通过运用个案调查法、观察法、访问法以及短期调查法,制定合理的活动方案,对在养老体制建设方面具有示范带头作用的无锡市震泽社区进行调查研究,对社区内老人日常生活展开多方面调查,探究完善社区内养老模式的方式方法。通过多日的调查走访,我们大大加深了对老年人日常生活的了解和对养老问题的理解。

由苏越、鲍铁文等10位队员组成的法政“金鹰”暑期社会实践团队于2009年6月底来到位于无锡市滨湖区的震泽社区进行为期三周的暑期社会实践活动。本次活动我们的主题是针对社区养老体制及养老模式开展相关调查。通过对无锡市震泽社区“老年之家”养老活动中心老年人的日常生活具体调查,了解构建老年人社区的因素,探究老年社区的合理构建模式,完善社区养老体制,协助政府及社区工作人员构建老年人和谐社区,加大对老年人养老体制的关注,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之所以选择震泽社区作为我们此次实践活动的地点,主要是因为其在养老方面具有特色性和代表性。位于蠡湖新城的震泽社区,2007年由原东顾巷社区和原震泽社区进行重组而成。占地面积达1.3平方公里,由震泽一村、二村、三村、四村以及前郁巷、东故巷等多个自然村组成。居民总户数达4900多户,总人口13000多人,其中60岁以上老人约有2470人,是老龄化问题比较严重的社区,搬迁户较多。2005年,震泽社区在各级政府关心支持下,定为省级社区居家养老服务试点单位之一,建立了居家养老服务中心,运行两年多来,养老服务中心深入人心,受到社区广大老年居民的欢迎,赢得了良好和广泛的社会效应,目前该项工作已形成新的工作亮点。震泽社区针对社区人口老龄化、高龄化、生活状况空巢化的现状,从实际出发,做到社区居家养老服务试点“五清”:工作思路清、服务对象清、服务方法清、服务人员清、服务收费清。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建筑面积300余平方米,并综合利用社区内各类服务活动用房2527平方米,室外场地4块,面积1500平方米左右,和380平方米的老年活动中心,可供居家养老的社区老人休闲、健身、文娱等活动。是一座专门为社区60岁以上老人提供日间照料、保健康复、棋牌娱乐、书报阅览、餐饮休息、谈心聊天等服务内容的公益性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机构。

中心居家养老服务不以营利为目的,采取无偿、低偿、有偿三种服务。对户籍、居住在社区的60周岁以上的社会孤老,80周岁以上享受低保、生活不能自理或部分不能自理的老人,百岁老人,特一等伤残军人提供无偿服务,对60周岁以上家庭困难、生活不能自理或部分不能自理的老人提供低偿服务,对家庭经济情况尚好的老人提供有偿服务,按实际服务项目收费。

这次,我们走进社区的活动,主要是采取为社区老人送饭的形式,拉近与老人的距离,深入老年人的生活,了解其日常生活状态,关注老年人的精神世界,探究社区养老新模式,完善社区养老体制。我们为期一周的调查实践活动主要分为三个部分:1.向社区工作人员、专业社区获取资料,详细了解震泽社区老年人分布状况、生活环境状况,养老体制、养老工作的开展方式等。2.与震泽社区养老工作的核心机构——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取得联系,获取中心的支持,帮助中心开展为老人送饭服务,充当志愿者,深入了解社区老人的日常生活。

3.采取访问调查的形式,到社区中心花园、锻炼场等公共场所老年人密集的地方,通过与老年人谈心交流的方式获取信息。

我们十个人分为五个小组,分别为震泽社区二村2-401的吴老夫妇,22-302的周老夫妇,47-201的孙老夫妇,49-302的黄老夫妇及56-402的王老太为中心对象开展为期一周的送饭上门活动。通过送饭上门,我们可以近距离的了解老年人的日常生活,通过聊天谈心的方式拉近与老人的距离。首先,我们就社区老人对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的态度进行了调查。老人们认为居家养老在一定程度上方便了他们的生活,养老服务中心送饭上门的服务,为一些身体不便的老人提供了便利,而且,老人们普遍对中心的餐饭质量和价格表示满意。但是,根据我们的调查来看,中心小饭桌并不普及,来餐厅就餐的人数很固定,餐厅面积也不大,有些身体健康的老人跟我们谈心时还透露,他们觉得在餐厅就餐的多是身体不便的老人,觉得心理不舒服。另外,针对中心体育健身室,老人们普遍觉得室内锻炼不利于空气流通,人多器械少,还是比较喜欢去户外锻炼身体。社区内的中心花园和附近的锡惠公园、梅园和体育中心锻炼。我们还询问了一些老人的家庭状况,老人们普遍反映,儿女子孙等都很孝顺,平时对他们的生活很关注,照顾细致周全。也有个别独居老人表示儿女工作较忙,来往较少,这类老人往往对我们的持警惕态度,防御性较强,不愿透露很多个人信息。邻里关系则因人而异,除了49-302的黄老因为瘫痪在床平时由邻居大妈帮忙照料外,多数老人表示与邻里来往并不十分密切,只跟熟人有所来往。通过为期一周的送饭活动,我们与老人建立了初步的信任。有的老人跟我们的队员无话不谈,互留了联系方式,有的老人则比较谨慎,警惕性很高,刻意与我们保持距离。实践过后,我们找到了我们组的指导老师沈辉老师,通过在模拟实验室的情景重现,老师指出了我们在与老人交流过程中出现的不当之处,给予了我们很多宝贵的意见和建议。

在社区中心花园及锻炼场的调查访问,我们采取了拉家常的方式,与老人拉近距离。通过与老人的交流中我们了解到,老人们对震泽社区的环境及社区服务等表示基本满意,认为社区整体环境良好、治安稳定、管理到位。对于居家养老服务中心,部分老人心存芥蒂,认为那是为身体不便的老人设置的,健康老人还是愿意自食其力。被访问的多数老人都表示平日由自己做饭或由儿女做饭,很少去中心吃饭。另外,老人们普遍表示,社区内很少举办活动,节假日文娱活动举办的也很少。社区配置有卫生服务站,但由于服务站设施不齐全,老人更愿意自己去医院就诊。由此可见,社区的设施还有待完善。

通过为期三周的社会实践调查,我们对居家养老这个课题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在于老年人交流的过程中,我们对老年人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有了更加深刻的了解。我们在这次实践中加深了对社会学专业知识的理解并尝试运用到实践过程中,由于是初次实践,我们在实践过程中还有很多的不足之处,例如,如何与老年人快速建立彼此信任的关系,采取何种访谈方式能够高质量的获得有效信息等。在实践中,我们学到了很多有用的东西,加深了对社会学专业的兴趣,每位成员都在此次活动中受益匪浅。

第二篇:社区养老和居家养老

社区养老 社区养老的定义和特点

“社区养老”是以家庭养老为主,社区机构养老为辅,在为居家老人照料服务方面,又以上门服务为主,托老所服务为辅的整合社会各方力量的养老模式[1]。这种模式的特点在于:让老人住在自己家里,在继续得到家人照顾的同时,由社区的有关服务机构和人士为老人提供上门服务或托老服务。社区养老和其他养老方式的区别

社区养老不是家庭养老,而是社区中的在家养老,社区养老不是社会养老,而是将机构养老中的服务引入社区,实行社区的在家养老。它吸收了家庭养老和社会养老方式的优点和可操作性,把家庭养老和机构养老的最佳结合点集中在社区。是针对中国社会转型期在21世纪上半叶所面临的巨大老龄化问题所提出的一种新型养老方式[2]。社区养老服务

“社区养老服务”就是通过政府扶持、社会参与、市场运作,逐步建立以家庭养老为核心,社区服务为依托,专业化服务为依靠,向居家老人提供生活照料、医疗保健、精神慰藉、文化娱乐等为主要内容的服务[3]。

“不管是国内还是国外,现在的养老形式主要有家庭养老、社区养老和社会养老三种。”韩布新介绍道。家庭养老指的是我们熟知的老人居家养老;社会养老一般是指老人自费入住公立或民营的养老院、福利院、敬老院和护理院等,得到相应的医疗和照护服务;社区养老是前两者的中间形式,是指老人晚上住在家庭里继续得到家人照顾,白天享受社区养老机构提供的日托、家政、送餐等服务。

那么,那些社区和社会养老机构的入住率如何呢?中国新闻网近日的报道指出,北京第一福利院、上海市第一社会福利院人满为患,排队预约的有千人以上;在天津,比起接近16万老人的机构养老需求,全市不到2万张的床位更显得杯水车薪。而在记者走访的朝阳区一所社区养老院里,50个床位在2年前也已达到饱和。“空巢”老人别憋在家

“只要物质条件达到要求,老人走出家门养老是符合这一群体的心理需要的。”韩布新告诉记者,“人除了生理、安全等比较低层次的需要,还需要满足归属和爱、自尊以及自我实现三大心理需要。”对老人不想被年轻一代看作“老弱病残”的心理而言,养老机构提供“老有所伴”的条件,满足了老人社会交往、归属、平等和尊重等需要,单身老人也有更多机会找到“第二春”。而另一方面,采用社区或社会养老的方式,恰恰能填补“空巢”老人在精神生活方面的贫乏和空虚。早在2003年,国内心理学者范悦斌等人曾抽取社区养老院或敬老院和不与子女居住的70岁以上老人各220名进行比较,发现两组身体状况差不多,但前者的心理功能和社会功能都显著优于后者。

社区养老一举两得

“不过就现在的现实情况而言,社会养老机构从数量上、质量上还没有完全跟上现在的养老需求,最大、最可行的发展趋势还是社区养老。”韩布新的分析与零点调查公司的数据非常一致。

具体说来,社区养老让老人既享有家庭温暖、又能体会同龄人认同,一种“双赢”策略。另外,像社区老年大学这样的机构,还提供“老有所为”的机会,让老人比有儿女相伴更有价值感。

不可否认的是,在“百行孝为先”的传统观念下,仍有人对养老机构排斥。“没面子、被抛弃感都是可能的负面感受。”韩布新最后说,“不过,对这些建国后成长起来的老年人来说,承认自己的需要、摒弃旧思想只是时间问题。”[5] 6 社区养老能否托起“夕阳红”

随着第一代独生子女的父母陆续步入老年,越来越多的家庭面临一对夫妇需赡养4位以上老人的局面。面对这一“养老考验”,合肥市一些社区探索给居家养老的老人提供所需要的服务,以解决养老难题。银发浪潮凸显“养老难”

“银发浪潮”正以不可阻挡之势到来。我省在1998年进入老龄化时期,比全国平均水平提前1年。合肥市早在1997年便进入老龄化。2009年末合肥市户籍人口中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70.04万人,占总人口的比重为14.25%,比上年提高6.15个百分点。据测算,未来20年合肥市老年人口如果以年均3%的速度递增,预计到2050年全市老年人口将占总人口25%。合肥市老龄办在今年3月至4月对全市城区“空巢老人”进行抽样调查显示,虽然有72.94%的老人表示与子女关系很好或者较好,但是只有29.12%愿意或者比较愿意与子女居住在一起,48.34%的老人明确表示不愿意与子女居住在一起,22.54%的老人表示无所谓。那么老人们愿意不愿意去养老院养老呢?调查表明:在空巢老人中,有20.59%的空巢老人表示愿意或比较愿意未来入住养老机构,与此相反,却有59.99%的空巢老人表示不愿意或不太愿意入住养老机构。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如此高比例的空巢老人不愿意或不太愿意入住养老机构呢?排名前三位的原因是:经济上承担不起,入住养老机构不自由,怕子女不愿意或怕对子女有负面影响。

“合肥市全市各类养老机构共有153家,其中老年公寓36家,农村敬老院117所,总共有达近19000个床位。”合肥市民政局福利处处长陈先文告诉记者。2万不到的床位与合肥70万老人这一数据相比,应该是很小的一个比例,可全市36家老年公寓入住率只有60%左右。居家养老需要“搭把手”

合肥市委政研室和市老龄办曾共同对全市养老情况进行过一次深入的调研,“一直以来,我国只有居家养老和机构养老这两种养老方式。而如今,我们的社会迫切需要引入一个全新概念――社区养老。”参与调研的市委政研室三处处长瞿辉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面对养老的严峻形势,应该尽快开始这一课题研究。社区养老,就是把家庭养老和机构养老的最佳结合点集中在社区,让老人住在自己家里,在继续得到家人照顾的同时,由社区的有关服务机构和人士为老人提供上门服务或托老服务。在我国,这仍是一个正在探索中的新生事物,上海等地走在了全国前列,但也只是“雏形”。如今,合肥市已在探索社区养老之路,一些社区开辟了托老所、老年日间照料室、助餐点等社区老年服务场所。记者从该市民政局了解到,合肥市已经建立了30多个日间照料室,另外今年还将验收20个。2012年,合肥市希望能达到50%的街道、社区开设托老机构,建立日间照料室为老人提供服务。记者分别采访了在全市首批建立日间照料室的两个社区。庐阳区龚大塘社区的日间照料室约80平方米,这一社区的老人可以在里面打牌、聊天,并有一些运动设施提供给老人进行锻炼。那么,生活自理能力日益变弱的老人能否在日间照料室里解决日常饮食难题呢?回答是“暂时还不能”。包河区曙光社区为了解决一些居住在高楼的老人生活的难题,同时为老人们多增加一点收入,为老人们提供了一个解决的方案,可以将自己的房子租出去然后租住社区提供的楼房,而这中间有近400元的差价,如今有16个老人租住在社区的房子里,而曙光社区在这栋楼里建立了一个20多平方米的日间照料室,但还未对外开放。托老所、日间照料室被建成另一个“老年活动中心”,是否有意义?合肥市老龄办所进行的《“空巢老人”的生存状况与服务需求调查》数据显示,空巢老人迫切需要社区能伸出“双手”,而这些需求主要集中在各种维修、定期检查身体、上门医护、清洗衣物、陪同看病、家庭护理等,而聊天解闷只占需求的11.15%。这一数据表明,老人们需要精神的慰藉,但更需要有人“搭把手”,帮忙解决因体弱无力无法去解决的一些日常生活的难题。养老业应有“规划图”

年幼的孩子可以“托”到幼儿园去上学,而年迈的父母是否可以“托”给社区白天照料?日间照料室如何才能更实用,而不成为一个无法长期持续下去的“鸡肋工程”?今年已八旬的退休老教授陈华生居住在琥珀山庄南村,他的儿女均在外地工作,夫妻俩不喜欢请保姆,于是日常生活仍勉力自己打理。陈教授告诉记者,他很渴望自己生活的社区能有一个“托老”的场所。“不需要“背井离乡”离开自己熟悉的家和熟悉的环境,早晨出门在那里可以与一帮老人们娱乐聊天,体力不支时一日三餐可以在那里解决,开心过完一天后回家美美睡个大觉。”陈教授描述了自己心目中的这个“新天地”。他同时表示,爬高下低的家务活老人们往往无力去做,若再遇到头疼脑热更觉得吃力,“社区若能根据我们的需要提供一些服务,那就帮了我们大忙。”这样的“美丽新天地”,合肥一些县区分别进行了某一方面的探索。记者采访了包河区的滨湖惠园,这是一个在建小区,虽然小区仍未住满,但是入驻的千户家庭中,百余户是有老人的家庭,而独居老人家庭达10余户。据滨湖惠园社居委主任沈柳以介绍,这一社区已经专门辟出200多平方米的空间,其中有老人活动场所,日间照料室等,同时还将开办一社区食堂,为老人们提供所需要的服务。规划和设想已在行动中,可是沈柳以也指出未来的难题,“这个工作要想持续做好,必须要解决资金和人员的两大难题。”沈柳以表示,这不应该只是某一社区的试验,而应该成为各界关注和参与的社会工程,政府应该进行长期规划并起到主导作用。

家家都有老人,人人都将变老。如何破题,不仅是每一个家庭面对的难题,也将是整个社会面对的挑战。记者从合肥市老龄办获悉,合肥市在今年7月专门确立了三个建立“居家养老服务站”的试点社区,希望通过这三个社区的“探路”寻找到一条行之有效的社区养老服务体系,力争在2012年底基本建立覆盖全市的居家养老服务工作网络。[6] 10 10.1

参考资料

王海燕。发展城市社区养老应对人口老龄化,理论学刊,2002,(5):67

10.2 10.3 10.4 10.5 10.6

杜翠欣。我国城市社区养老模式研究。大连:大连理工大学,2006.5 台恩普。中国老年人的家庭养老及社区养老服务 大连一家养老院的老人在玩游戏 人民网 中国日报

第三篇:社区居家养老工作总结

居家养老是目前我国绝大多数老年人的养老方式。社会发展不可避免带来家庭规模日趋缩小,核心家庭、空巢老年人家庭日益增多,使得家庭对老年人的照料功能日趋弱化,迫切要求社会不断强化对居家老年人的服务功能,建立健全居家养老的社会服务体系。

西宁社区在江宁街道党工委的领导下于2012年8月建立了老年关爱之家,购置了健身器材、棋牌、书籍报刊等。自8月老年关爱之家开展实质性工作以来我们主要做了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健全组织,建立老年关爱服务工作制度

社区党支部高度重视老年关爱工作,成立了社区居家养老工作领导小组,由德高望重的老党员杨道龙同志担任组长,组织开展各项工作。定期召开领导小组工作例会,及时总结工作情况,分析问题,提出思路。建立了一支助老管理员队伍(5人)、助老兼职服务员队伍(8人)、志愿者队伍(党员志愿者、巾帼志愿者、青年志愿者,30人),建立健全了老年关爱之家工作职责、助老服务员工作职责、服务质量监督制度、安全应急制度等服务标准及制度并建立相关台账。为居家养老服务的开展提供了强健的组织保障。

二、摸底调查,建立老年人基本情况台账

为了规范老年关爱的各项工作,更好地为每位被服务者提供优质的服务,关爱之家对社区老人进行了摸底调查,明确享受服务的条件、服务需求并登记造册,同时依托陆郎卫生服务中心为老年人开展免费身体检查,建立了健康档案。

三、加大投入,建设居家养老服务工作阵地

为了让老年人有一个属于自己的活动场所,社区投入120万余元,建立了1200m2 的关爱之家,内设休息室、文化活动室、健身室、棋牌室、图书阅览室等,为老年人提供居家养老、读书看报、健身休闲、文化娱乐、助餐、助医、助急、助行等服务。关爱之家每天安排一名管理员值班,及时处理突发事件。关爱之家以“为老年人献爱心,替子女敬孝心”的服务宗旨,积极弘扬中华民族敬老、爱老、养老、助老的传统美德。为一些子女上班忙碌,生活不能自理的老人提供日间照料服务,聘请兼职人员开设日间照料项目,陪老年人谈心。服务站为照料室配备了床位等生活用品,便于服务员为老年人提供必要的生活、娱乐、训练等服务,并按膳食营养科学调配按时为老年人提供午餐,化解老年人的孤单感。

就社区目前的实际,还不具备聘请专职服务人员的条件。要使老年人能得到较好的服务,唯有依靠兼职服务员与志愿者。我们重点面向党员队伍、计生协会、团员等队伍招聘助老服务员,吸收一批乐于无私奉献的低龄老人、中青年群众参与到志愿队伍中来。招聘通知一发布就引发了一片助老热潮。队伍自建立以来,开展了上门探望精神慰藉、上门义诊等助老服务,活动开展得有声有色,受到了老年人的普遍喜爱。

以上是我社区开展居家养老工作的情况。居家养老服务是社会保障体系的一个组成部分,推进此项服务工作,如同老龄工作一样,也应坚持“社会参与、全民关心”的工作方针,共同把老年关爱服务做好。我们会多听老人意见,学习其他地方的优秀经验,把我们的居家养老服务工作做得更好,让我们的老人真正能过上“老有所为、老有所养、老有所乐”的生活,让他们的晚年比夕阳更加美好!

第四篇: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模版]

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站工作制度

1、认真贯彻落实省、州、市相关制度,加强对居家养老工作的组织领导,不断探索深化居家养老工作的新途径。

2、建立工作机制,落实工作责任,强化目标管理,明确服务理念,推进居家养老工作深入开展。

3、加强对中心服务人员的管理,严格各项管理制度,落实奖惩措施,确保各项服务项目落到实处。

4、树立为老服务意识,讲究礼貌用语,满足老年人的特殊需求,热情周到地为辖区老年人提供服务。

5、认真听取老年人意见建议,尽可能改进工作,促进服务水平的不断提高。

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站服务制度

1、居家养老的服务对象是社区60岁以上的所有老年人,根据老年人的生活、身体状况提供无偿、有偿服务。

2、发挥社区助老志愿者队伍的作用,为偶尔需要服务的老年人提供志愿者服务。

3、利用居家养老信息员队伍,提供老年人生活信息。主动上门与老年人取得联系,为需要帮助的老年人服务。

4、服务站要组织开展以下服务项目:文化教育、健身娱乐、医疗保健、精神安抚、陪护陪伺、家政服务、饮食就餐、家电维修、法律服务、发挥余热等。每个服务项目都设有服务网点,由专人负责,为老年人提供服务。

5、接待老年人时要热情服务,急老年人所急,想老年人所想,要向老年人推荐质量好、信誉高的服务机构为老年人提供实惠的服务。老年人有需要的,社区应尽力提供服务,暂时无条件提供的服务,社区也要做好解释工作,要让老年人满意而归。

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对象

1、孤寡贫困和空巢老年人;

2、长期患病生活不能自理的老年人;

3、伤残老年人;

4、烈军属老年人;

5、高龄并生活不便的老年人(90岁以上);

6、居住在本辖区内,自愿出资申请居家养老服务的老年人和其他60岁以上需要照料的老年人。

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方式

1、实行“五定”即定服务人员、定服务对象、定服务时间、定服务地点、定服务项目;

2、走访家庭个别服务;

3、组织生活集体服务;

4、找代理结对服务;

5、电话信息网络服务;

6、建立档案跟踪服务;

在传统服务方式的基础上,扩大服务范围和种类,满足老年人日益增长的不同需求,使养老服务目标得以实现。

社区居家养老服务项目

1、生活服务;照顾老年人的日常生活,帮助老年人买菜、做饭、洗澡、清理卫生等,为老年人购买生活用品或开展捐赠活动。

2、精神服务;对老年人进行心里保健教育,陪老年人聊天、读书、散步、游览或参加娱乐、体育等活动,丰富老年人的精神生活。

3、健康服务;为老年人建立健康档案,定期体检,对生病老年人及时提供医疗救助服务。

4、走访服务;在节日和老年人生日期间,到家中探望,陪老年人过节、过生日,使老年人享受亲情。

5、日间照料;早晨接老人到日间照料室,组织开展文体活动,负责午餐、休息和安全,并在晚间送其回家。

6、法律服务;为老年人免费开展法律咨询和法律援助。

7、其他服务;根据老年人的需求,组织开展各种人性化的居家养老服务。

服 务 公 约

礼 貌 待 客态 度 亲 切 接 待 求 助主 动 热 情 提 供 服 务快 速 准 确 解 答 问 题耐 心 细 致 接 受 意 见虚 心 诚 恳

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站组织机构

XXX XXX XXX

第五篇:社区居家养老工作总结

居家养老是目前我国绝大多数老年人的养老方式。社会发展不可避免带来家庭规模日趋缩小,核心家庭、空巢老年人家庭日益增多,使得家庭对老年人的照料功能日趋弱化,迫切要求社会不断强化对居家老年人的服务功能,建立健全居家养老的社会服务体系。

西宁社区在江宁街道党工委的领导下于2012年8月建立了老年关爱之家,购置了健身器材、棋牌、书籍报刊等。自8月老年关爱之家开展实质性工作以来我们主要做了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健全组织,建立老年关爱服务工作制度

社区党支部高度重视老年关爱工作,成立了社区居家养老工作领导小组,由德高望重的老党员杨道龙同志担任组长,组织开展各项工作。定期召开领导小组工作例会,及时总结工作情况,分析问题,提出思路。建立了一支助老管理员队伍(5人)、助老兼职服务员队伍(8人)、志愿者队伍(党员志愿者、巾帼志愿者、青年志愿者,30人),建立健全了老年关爱之家工作职责、助老服务员工作职责、服务质量监督制度、安全应急制度等服务标准及制度并建立相关台账。为居家养老服务的开展提供了强健的组织保障。

二、摸底调查,建立老年人基本情况台账

为了规范老年关爱的各项工作,更好地为每位被服务者提供优质的服务,关爱之家对社区老人进行了摸底调查,明确享受服务的条件、服务需求并登记造册,同时依托陆郎卫生服务中心为老年人开展免费身体检查,建立了健康档案。

三、加大投入,建设居家养老服务工作阵地

为了让老年人有一个属于自己的活动场所,社区投入120万余元,建立了1200m2 的关爱之家,内设休息室、文化活动室、健身室、棋牌室、图书阅览室等,为老年人提供居家养老、读书看报、健身休闲、文化娱乐、助餐、助医、助急、助行等服务。关爱之家每天安排一名管理员值班,及时处理突发事件。关爱之家以“为老年人献爱心,替子女敬孝心”的服务宗旨,积极弘扬中华民族敬老、爱老、养老、助老的传统美德。为一些子女上班忙碌,生活不能自理的老人提供日间照料服务,聘请兼职人员开设日间照料项目,陪老年人谈心。服务站为照料室配备了床位等生活用品,便于服务员为老年人提供必要的生活、娱乐、训练等服务,并按膳食营养科学调配按时为老年人提供午餐,化解老年人的孤单感。

就社区目前的实际,还不具备聘请专职服务人员的条件。要使老年人能得到较好的服务,唯有依靠兼职服务员与志愿者。我们重点面向党员队伍、计生协会、团员等队伍招聘助老服务员,吸收一批乐于无私奉献的低龄老人、中青年群众参与到志愿队伍中来。招聘通知一发布就引发了一片助老热潮。队伍自建立以来,开展了上门探望精神慰藉、上门义诊等助老服务,活动开展得有声有色,受到了老年人的普遍喜爱。

以上是我社区开展居家养老工作的情况。居家养老服务是社会保障体系的一个组成部分,推进此项服务工作,如同老龄工作一样,也应坚持“社会参与、全民关心”的工作方针,共同把老年关爱服务做好。我们会多听老人意见,学习其他地方的优秀经验,把我们的居家养老服务工作做得更好,让我们的老人真正能过上“老有所为、老有所养、老有所乐”的生活,让他们的晚年比夕阳更加美好!

下载无锡市滨湖区震泽社区居家养老情况调查(模版)word格式文档
下载无锡市滨湖区震泽社区居家养老情况调查(模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社区居家养老工作总结

    居家养老是目前我国绝大多数老年人的养老方式。社会发展不可避免带来家庭规模日趋缩小,核心家庭、空巢老年人家庭日益增多,使得家庭对老年人的照料功能日趋弱化,迫切要求社会不......

    社区居家养老模式

    社区居家养老模式 联合国人口老龄化标准:一个国家或地区60岁以上老人达到总人口的的7%。截止2010年11月1日,我国60岁以上人口达1.776亿,占全国总人口的13.26%;其中65岁以上老人......

    社区居家养老[5篇模版]

    社区居家养老 中国居家养老基金会统筹,社区居家养老是指老年人按照我国民族生活习惯,选择居住在家庭中安度晚年生活的养老方式。它以社区为平台,整合社区内各种服务资源,为老人......

    社区居家养老工作方案

    社区居家养老工作方案 目录 一、 发展居家养老服务的社会背景我国人口老龄化国情 实现“老有所养”的现实选择 养老服务的客观需求 扩大就业渠道和促进经济增长的重要途......

    ++社区居家养老汇报材料

    跃进湖社区居家养老工作情况汇报提纲 2010年11月29日 在区民政局的正确领导和大力支持,在街道民政办和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的精心指导下,跃进湖社区的居家养老服务站于今年2月份......

    社区居家养老服务

    北京海淀区万福年华养老服务社是隶属北京万福年华养老服务有限公司的社区养老服务业务,也是 海淀区唯一一家民政局作为主管单位的非盈利机构。 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到来,老年人......

    居家养老社区工作总结

    居家养老社区工作总结 居家养老社区工作总结1 自居家养老服务工作开展以来,我们本着让老人生活安心、舒心,让老人子女放心、省心的服务思想,认真地对社区老人上门服务,现就今年......

    2022年社区居家养老工作计划

    2022年社区居家养老工作计划3篇2022年社区居家养老工作计划1随着人口老龄化迅速发展,养老问题日益突出。年底我市60周岁以上老年人口约万人,占全市总人口的13.9%。为应对人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