挪威网箱养鱼持续高速发展的经验与启迪(共5篇)

时间:2019-05-12 18:19:4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挪威网箱养鱼持续高速发展的经验与启迪》,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挪威网箱养鱼持续高速发展的经验与启迪》。

第一篇:挪威网箱养鱼持续高速发展的经验与启迪

挪威网箱养鱼持续高速发展的经验与启迪

徐君卓

(浙江省海洋水产研究所)

1发展简况

挪威的海水网箱养鱼,在近二十年中得到了迅速而持续的发展,是当今全世界海水鱼养殖最成功的典范。养殖的种类主要为大西洋鲑(Salmo salar),其次为虹鳟(Oncorhynchus mykiss),以及少量试养的大西洋鳕(Gadus morhua),大西洋鳙鲽(Hippoglossus hippoglossus)及北极红点鲑(Salvelinus autumnalis)等。

养殖产量1980年0.75万吨,1982年1万吨,85年3.4万吨,1987年5.5万吨,1990年16万吨,94年22万吨,97年36万吨,98年40万吨(图1)。平均年增产率28%,最高的1987-1988年增长了41%。由于不断改进技术,降低成本,使产品富有市场效力,98年40万吨产量,12亿美元产值的养成鱼,仅1.2万吨内销,其余均出口国外。1997年底,全挪威有网箱养殖场817个,孵化场29个,育苗场316个,养殖工人2619人,养殖产量占渔业总产量的11%。

挪威采用的大型抗风浪网箱建造技术,全价配合饵料,防病疫苗,自动投饵,自动清除死鱼,鱼苗自动计数等技术,均走在世界前列,养殖法规的制订及许可证制度的有效实施,养殖人员的专业培训,养殖环境的严格保护,病害的监测报告,产品质量的全面控制,科研工作的积极有序等都是使挪威网箱养成鱼事业迅速而持续发展的有力保证。

2经验与启迪

2.1求实的扬长避短

挪威的海水养鱼,最早是受五十年代初丹麦养殖虹鳟鱼成功的鼓舞。然而挪威的高纬度、低水温以及缺少虹鳟养殖的淡水环境,不允许他们直接仿效。经过十余年的探索与寻找,七十的代后期把焦点集中到大西洋鲑鱼上来。该鱼能很好地适应挪威的环境条件,且较之于虹鳟具有高的市场价格和大的市场潜力。在研究并解决了大西洋鲑幼鱼(二龄鲑,初次从河入海的小鲑鱼)的生产性培育技术后,并发现该鱼很易在网箱中养殖。较之于其他方式,网箱养成鱼不但造价便宜,且又利于操作管理。由五十年代至六十年代中期养殖虹鳟为主,六十年代至七十年代初开始养殖大西洋鲑,七十年代后期开始将养殖重点转向此鱼。

养殖开发者注意到:挪威有漫长的海岸线(21347m),并且有许多被保护的海峡、海湾和港湾,有上乘的海域环境,适合鲑鱼生长且变化不大的水温,有源于本国捕鱼副产品的充足而优质的配合饵料,有洁净的淡水可全年培育鱼苗,有完善的电力、公路、通讯等沿岸基础设施,这些都是可资利用的有利条件。

与此同时,养殖专家也着手调研其他种类养殖的可能性。虹鳟及北极红点鲑完全可采用大西洋鲑的养殖技术,但由于其商品价值低,养殖数量不多(1998年虹鳟鱼养殖产量仅为大西洋鲑的1/20),前些年虹鳟养殖产量的略为增加是由于日本市场需要深红肉鱼的缘故。此外,一些非鲑科鱼,如鳕、狼鱼(Anarhichas spp)及大菱鲆(Scopnehalmus maximus)的养殖由于生产经营成本、苗种来源及价格等因素未能大规模发展。而大西洋鳙鲽则是例外,估计3-4年内可成为重要的商业养殖对象,鳕鱼作为鲜活鱼产品也将增加。

2.2严格的政府管理

挪威的水产养殖由渔业部、环境部、农业部、地方政府与劳工部颁布的一系列法规、条例规范管理,并严格实施。其中最重要的有养殖条例、鱼病条例、污染法及建设规划法。1973年由渔业部颁布的水产养殖条例,规范了与养殖场有关的所有活动,并引入了许可 1

证制度。该制度对养殖场的规模(不超过12000m)和许可证发放数量(全国800张)加以限制,使养殖业在政府有效控制下作为一项有综合效益、持续可行的地区产业。

许可证申请者须符合下列几个条件:⑴养殖运营中不会增加病害在鱼和贝类间传播的风险;⑵不会造成污染的风险;⑶养殖点不会妨碍环保、交通或地区开发;⑷养殖者经渔民学校三年以上的培训,具有养殖专业知识和二年的养殖管理实践。申请书需同时送国家兽医局、环境部和地方政府与劳工部,分别就鱼病、污染和养殖场位置对环境、交通及地区发展带来的影响进行评估,并在三个月之内答复。

众多相应法规的制定与实施,有效地阻止了养殖场周围病害蔓延和污染扩散,这些规则包括在某一海域中建立养殖场的数量,适宜的养殖场位置要素,养殖场之间最小距离,从淡水移至海区养殖的二龄鲑的健康证书,网箱中最大的养殖密度,网箱中死鱼和濒死鱼的捞除,屠杀场院废水及废弃物处理,鱼场执照,以书面方式由可靠权威提供的报告等。每个养殖场院每年要被检查2次,并与欧盟指令保持一致。

值得指出的是,社会各业都十分支持养殖业的发展。传染性鲑鱼贫血病(ISA)1984年首次在挪威出现,当时造成了严重损失。此点使挪威养鲑业战胜了ISA的侵害。

2.3极强的环境意识

挪威从上到下都意识到养殖业的管理必须在水资源和生物资源的利用和保护这二者之间有可靠的平衡,这是生产高质量海洋食物的基础,只有做到自然环境的保持和最适养殖条件的保证,才能使养殖业均衡、持续地发展。除了政府部门的严格管理外,挪威养殖者能自觉与政府有关部门合作,积极配合,遵章执行。养殖者充分意识到养殖环境的保护是养殖业得以持续健康发展的先决条件。

他们认为来自养殖对环境的潜在影响有:与野生种的基因交叉,疾病扩散,异地生物影

3响,营养盐与有机物效应等。挪威政府规定每个养殖场的最大面积为12000 m,养鱼密度不

3超过25㎏/ m,每个场年投饵量不能超过650吨,养殖场间距应大于1km,养殖场与孵化场

院间距最少3km(以后还将增加)。同一海域只能连续养二年,然后空闲至少一个月,因此每个许可证可以有2-3个养殖点,使每个养殖场在保持正常运转的同时,总有一个养殖点空闲,或至少每年空闲一段时间。因为大部分病原体(疖疮病菌除外)可在几星期内残废这样做可以减少传播,沉积物也可在空闲时扩散。如发现病情,立即隔离,病鱼不能出售。病死鱼须及时捞去,夏季每天一次,冬季三天一次,放置于专用箱内用甲酸浸泡,运到专门的加工厂先加热至85-90℃,再加工成鱼粉、浓缩鱼蛋白和鱼油,这种鱼粉只喂养家畜,绝不用于养鱼。鱼油作为工业用油。在挪威,每年有约8万吨病例死鱼和鱼类加工废弃物,在上述工厂中100%被利用,极大地保护了环境,并控制了致病菌的蔓延。

2.4扎实的科学研究

扎实的科学研究和先进技术的开发应用,是挪威网箱养鱼业持续高速发展的坚实后盾。该国的水产养殖科研,真正达国际领先水平(1991-1992年间,由peer review进行的国际性评价与结论)。各大学进行有关的基础研究,国家海洋研究所主要研究内容有养殖新种开发,养殖技术的改进和提高,鱼病例防治等,该所有员工近500人,设有养殖研究室和三个养殖试验场院。挪威海洋技术研究所属企业性质和科技开发机构。重点是优质网箱、深水可潜式网箱、网箱去污设备及投饵机械等硬件的开发。

在众多的研究成果中,应用高强度、低价格的新材料构建抗风浪的大型、超大型网箱,先进的投饵机械、死鱼捞除设施、检查设施,二令鲑的促长技术,饵料配方的改进,免疫制剂的应用等都显得十分突出。

2.4.1种苗培育技术

对催产、授精、孵化和幼体培育等环节进行了不断的研究和改进。如对人工养殖亲鱼产

3的卵畸形率较高的现象,采取了必要的补救办法,包括将亲鱼在排卵前2-3个月移入淡水或咸淡水中培育,在饵料中提高蛋白质含量,减少脂肪含量,投喂含有多种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的特种饵料,从面提高卵的质量,降低了畸形率。并用控制环境条件,特别是光照控制,辅以激素诱导等方法来控制性腺发育,调节亲鱼的排卵时间。并使人工育出的种苗完全能满足养殖所需,育种价格也大幅度下降。

此外,还开展了种间杂交,雌核发育、三倍体育种和基因工程等研究。

2.4.2二龄鲑的促长

研究表明,大西洋鲑鱼的生长、发育及耐盐性均受光照强度影响。据此,研究开发了新的二龄鲑生产方法,以减少淡水中幼鲑的生长期,提高幼鲑 的生产能力,使二龄鲑能淡季蓄养,从而保证全年可以提供各种规格的养殖鱼。具体方法是在连续光照下培养的鱼苗被移至白昼少于10小时的室外养殖区(强调在养殖区周围晚上不能有任何光线),这样,原先需要18个月培养的二龄鲑现缩短为8-10个月,即从10月份至翌年5月份,就可生产出优质的二龄鲑。挪威育苗研究所产生的效益约为每年1亿挪威克朗(1500万美元)。

2.4.3人工光照促长

采用强灯安装在网箱表面之上,15×15m的网箱用1000-4000瓦的卤素灯或高压钠灯,并根据网箱深度及海水透明度适当调节光照强度。最佳的时间是在11月份开始,使鱼误以为夏天尚未过去从而阻止其性成熟,并继续增重。研究表明,此方法在11月至翌年5月的`6-7个月时间内生长率加快明显,可使体重增加20%以上,低鲑率从25%降至5-12%,同时鲑鱼不因性成熟而降低生长率,增加疾病和死亡的危险,也不使成鱼质量下降。根据欧盟要求,光源现改为250-400瓦的常规灯。另外对改善鲑鱼肉的色泽也进行了研究。

2.4.4高效优质饵料

挪威网箱养鱼采用的配合饵料有赖于挪威生产的高质量的鱼粉和鱼油优势,在深入研究鱼的营养需要基础上,不断改变饵料的配方。减少养分的含量,但不致于生长受影响,而尽可能接近鱼类最大生长所需的最低水平。通过减少蛋白质(意味着氮的减少)和磷的含量,增加脂肪的含量,使饵料的营养更平衡。表明鱼类摄食的蛋白质和磷的大部分都供给生长,而不是作为能量的来源,或因超过体内需要而又被简单地排泄。用易消化吸收的原料供鱼生长,而不是增加环境负荷。

实际的饵料配方在20余年中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从高蛋白、高碳水化合物、低脂肪演变为目前的高脂肪、低蛋白、低碳水化合物。1972年的饵料成分为蛋白质55%,碳水化合物22%、脂肪8%,1997年改变至分别为40%、10%及28%(某些饵料33-34%)。收获单位重量鱼类的氮、碳负荷已降到70年代中期水平的20%(图2)。目前,商业饵料系数平均1.5,生物饵料系统核算为1.1。此外,开发应用了饵料投喂的自动控制系统,该系统可使养殖鱼得到所需的最大饵料量,并使用权残饵减至最少。

2.4.5有效的防病技术

挪威鲑鱼养殖精干曾遭受病害沉重打击,并广泛使用抗菌素。主要疾病有:

鳗弧菌病(Vibrio anguilarum):幼鲑从淡水至海水转移时的紧迫条件下的感染。冷水孤菌病(气单胞菌Vibrio salmonicida)。此病在八十年代危害最大,并大量使用抗菌素控制病情。

疖疮病(aeromonqs salmonicida)。1986年从苏格兰带入,易使幼鱼感染,1991年至1993年在挪威大部分渔场蔓延,多用抗菌素控制,死亡大,到1994年减少。

鲑科鱼传染性胰脏坏死病(Infecriorus salmen anemia)。为IPN病毒,八十年代初发现,1984、1985年曾对生产造成损失。

另外是ISA病毒引起的疾病(传染性鲑鱼贫血病例)及寄生虫病(Lepeophtheirus salmonis)。

由于频繁发病,土霉素、呋喃唑酮、芡索林酸、磺胺嘧啶及磺胺增效剂等药物用量大增,最高的1987年全国养鱼用抗菌素达48.5吨,而全国人口年用抗菌总量也只不过20吨左右。药物在鱼体中的积累危及到食用安全性,社会呼声强烈,因此,把疾病的防治转入化大力气研究疫苗上来。

目前上述前四种疾病的疫苗已研制成功,并已被广泛应用于生产。其中前两种疾病的疫苗可以注射,也可浸泡,后两种疾病的疫苗必须注射。四种疫苗可以混合注射,方法是麻醉液中浸泡20秒,用注射剂注入鱼的腹部,一次注射后可终身免疫。疫苗的价格为每支1.5元,每支1000ml,每条鱼只需注射4ml,因此,价格十分低廉。由于疫苗的普遍采用,抗菌素用量已降到目前的不足一吨。每生产一公斤鲑鱼所用的抗菌素下降了99.7%(图3)。此外,挪威还研究成功用隆头鱼作为清洁工鱼类对付鲑虱,还研制成功了新型饵料疗法,这种称对人和鲑鱼无害,添加的Teflubenzuron浓度极微,但疗效为100%。

2.5过硬的养殖技术

2.5.1网箱系统

目前普遍采用、产品定型的箱架材料有:

⑴聚乙烯管(PEH)和钢制浮筏构成的园形网箱,并向大网箱发展。现阶段流行的为25-35m直径,最大的周长120m,深40m,养成鱼产量200吨,最大日投饵量6吨。PE-50的比重为0.95,可浮于水面,使用寿命据说为50-100年。

⑵镀铬钢框架,聚乙烯浮子。

⑶聚乙烯管制成的长方形网箱,典型的为八只一组,用船投饵。还有正方形、六边形及八边形等。

还有定型生产的栈桥、走道板、投饵器固定浮子、工作船、锚等。

高强度、定型、可组装的网箱框架,大大降低了成本,延长了使用期,耐受风暴大浪(据报导,要抗拒12米巨浪而不影响网箱内鲑鱼行动),并使网箱从小海湾、海峡移至更开放的深水海域,从而改善了养殖环境。使用大型网箱至少有下列几个优点:环境更接近自然,鱼生长加快,饵料系数低,减少鱼类受伤,降低死亡,减少疾病,增强疾病抵抗力,易发现病鱼,减少附着物。

2.5.2投饵系统

挪威网箱养成鱼的饵料成本约占全部养殖成本的45-50%,投饵作业的优劣直接关系到鱼类生长、养殖成本及环境保护。一般均用电脑控制投饵系统,只是在更换饵料种类时临时用手工投饵。其主要优点有:⑴完全由电脑操纵;⑵可以精确地定时定量定点自动投饵;⑶根据鱼的生长、食欲以及水温、气候变化、残饵多少,通过声纳、电视摄像及残饵系统,自动校正投饵量;⑷自动记录逐日投饵的时间,地点及数量。

该投饵系统是通过一个电脑程序控制一个泵和一台选择机。计算机根据定位数据估算出日出和日落时间,并根据海水温度和投饵量计算出鱼群的日生长率。传感器能探测出未被摄食而下沉的饲料,并给计算机发出停止投饵的信号。输料管最长可达600m。

此外,设有鱼苗计数器、疫苗注射机、自动捕鱼机、海水过滤循环装置等先进、实用的种类设施。

2.5.3死鱼捞除

挪威全年有8万吨的养殖病死鱼及成品加工下脚,如不及时妥善处理将会带来严重的环境问题和病原体的传播。规定网箱中的病死鱼,夏天每天捞除一次,冬天每三天捞除一次。

捞除的方法有潜水员下潜捞除或用专门的蛇形管子吸出(图4)。

2.5.4换箱及清洗

污损附着生物不但影响网箱内外水体交换,降低网内水质,还增加了整个网箱对水流的压力。采用换网及下沉,有的还养殖清洁工鱼——隆头鱼,使污损附着物不成问题。这与挪威沿海水温低、附着生物生长慢有关(日本九州曾尝试用水底机器人以高压水流喷除,但成本过高,无法普及。

2.5.5作业记录

按国家渔业理事会制定的规范,统一的格式,包括各项操作和设备保养,每个养殖场必须逐日记录备查,并供有关部门检查人员查阅。

2.5.6鱼病报告

政府规定,养殖者若要购买渔用抗菌素和其他兽医,必须持有兽医部门签发的处方。处方一式三联,分别交国家渔业理事会和饵料加工厂,饵料加工厂将配方,养殖场将饵料使用情况报渔业理事会输入数据库。每一养殖场使用情况均存储于该数据库内。由于良好的管理、有效的疫苗及成功的防病措施,使近4-5年传染性鱼病大大减少。

2.5.7降低成本

目前挪威网箱养鱼的生产成本由下列因素构成:饵料44.7%,苗种18.6%,其他开支15.1%,工资11%,利息8%,保险2.7%。随着产量的不断增加,价格连年下降,九十年代比八十年代后期下降了18%。为了在众多的鲑鱼养鱼国家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挪威用加强管理,提高劳动生产率的办法大幅度降低成本。其中包括降低饵料价格(下降了5%),提高饵料转换率,大幅度减少病害,提高人均劳动生产率(1985年967吨鱼/人年,1993年上升至3200吨鱼/人年),1991-1993年的二年中,生产环节降低了2.5亿挪威克朗的成本。目前养殖成本控制在2美元/kg,另售价的一半、销售价的2/3。另外,生产规模的扩大也有助于成本的降低,目前全国网箱养鱼80%的产量由20家公司生产。

2.6完善的质量保证

2.6.1苗种健康证书

须具有兽医部门出具的苗种健康证书才可按规定放养,否则视为非法。鱼苗运输也须遵循防污染专项要求。

2.6.2饵料监察

鱼用饵料按HACOP严格管理,不但要满足鲑鱼生长所需,而且要保证重金属、放射性物质及有机污染物等符合标准。并密切注意饵料的主要成分——鱼粉的营养。

2.6.3药物控制

国家渔业理事会的数据库中存有每个养殖场药物使用情况的综合数据。法律规定一年内使用过鱼药的鲑鱼,上市前必须通过实验室抽样化验,实行强制检测。对用于治疗鱼的所有药物都建立了停药期。国内、国际市场的药物残留标准是一致的,在养殖过程中严禁用生长激素。

2.6.4污染检测

渔业部实验室建有海产品污染数据库。养殖鱼样品从9个养殖点随机取样,每点2.5-3kg的鱼5条,在实验室进行70个参数的污染及鱼质量的检测。

2.6.5加工管理

鲑鱼加工厂必须正式注册批准。各养殖场予先将收获报渔业理事会,由理事会根据该场存储鱼药使用数据(必要时抽检样品),检查鱼体内药物残留物是否超标,决定是否给予屠宰许可证,养殖场有了许可证才能将鱼送至加工厂或市场。为便于追踪、记录有关数据,并在送屠宰的养殖鱼箱外加上标签。加工厂也有一套严格的自检制度,人员必须经培训上岗。

2.6.6销售管理

未经批准的工厂加工的鲑鱼产品不准上市,在没有健康许可证的情况下出售鲑鱼苗视为违法。对运输鲑鱼苗的船、车和直升机,须经批准,以免运输途中污染。

3几点思考

挪威在短短10余年的时间内,从无到有,成了海水网箱养殖王国,产品行销欧、亚、美,经济社会效益十分显著,98年网箱养殖产品已达40万吨,现有养殖设施最大生产能力可达85万吨,发展势头强劲。而从1979年至今的二十年里,全国禽畜(羊、猪、牛、鸡)产量基本维持在20万吨以上下(图1)。说明海水养殖的发展潜力很大,浅海开发潜力巨大。挪威海水网箱的迅速发展,决非一夕之功,是建立在坚实工作基础上实现的,它至少留给我们三点思考。

3.1重视宏观管理与指导

养殖法规、许可证制度、从业培训、病害监测、质量控制、周边产业、金融保险等都有需要宏观管理与科学指导,并且是脚踏实地的工作。只有这样,才能使该产业走上健康发展的道路,既能根据条件快速增长,又能保护环境、降低成本、扩大市场,保持持续发展。不象我们不少养殖种类经历“小试成功迅猛发展 – 突遭不测 – 步入低谷 – 久难复苏”的过程,使某些地区、某些种类的养殖出现“一时辉煌,难以为继”的局面。

3.2高起点、全方位开展科研

挪威的特点是产官学研究充分配合,科研工作十分积极有序,重视养殖业的每一个环节,包括箱体、网衣、育种、培苗、养成、饵料、投饵、防病、收获、运输、加工、营销等等,开展深入而彻底的研究开发,使用好科研成果都能落实于产业的发展上。大学、研究所与产业间合作十分紧密。其实验室设备十分完备,研究成果也十分惊人。当然他们绝无拿不到工资的“后顾之忧”,更不是为了索取企业的钱而去从事科研活动。大型一体化公司的介入,更促进了挪威网箱养鱼业的发展,全国现有20家最大的鲑鱼养殖集团控制着80%以上的产量。而目前我们的企业经营得好的并不多见,在海水养殖业更是凤毛麟角,此时,要科技人员直接进入企业可能不那么容易,“皮之不存,毛之焉附”?

3.3多侧面加强质量意识

网箱养殖的产品最终是供人类食用。产品的质量保证是牵涉到苗种、饵料、药物、海域、加工、销售等各环节的综合手段,要保证都不出问题,让人们食用“安全鱼”。在监督执法、化验检测、养民意识、加工销售上我们都有落后一大截,必须努力赶上。使我们养出的鱼不但可内销,而且出口也不成问题。

科技部全国科技兴海办公室海水鱼类养殖专家座谈会发言稿,2000年7月威海

第二篇:《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教学经验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教学经验

如今,全社会越来越关注学前教育的发展,我国出台了《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它的制定遵循幼儿的发展规律和学生特点,关注幼儿身心全面和谐发展,尊重幼儿发展的个体差异。

在学习《指南》后,我将所学到的某些合理化建议用在我的教学中,一个学期下来,觉得自己的教学质量有所提高。现在将它们和大家一起分享:

第一,师幼关系的建立。一节好课的前提必须是“师幼关系的建立”!日常生活中注重细节,眼神,言语交流使你在幼儿心里能像神一样崇拜,依赖。体现民主平等,有原则。把“引导”放在首位,有向“孩子学习”的心态。多鼓励,少批评。学会控制情绪,从孩子的角度思考问题。我给自己写下来一些句子,我每天都尽量去对幼儿践行这些话语。

1.“你是个笨蛋!”——“你真棒!”

2.“我不想听!”——“说说看”

3.“给我滚出去!”——“到我身边来”

4.“我对你很失望”——“我其实很喜欢你”

5.“别哭了,再哭别来上幼儿园!”——“告诉我为什么不开

心,6.好么,我们是好朋友”

6.真棒——这个老师得向你学习。

第二,习惯培养。《指南》的教育建议给我们幼儿养成习惯、情绪情感的表达和控制等方面提出了一些合理化的建议。培养幼儿的习惯不是一蹴而就的,它是一个持续的过程。找到一个问题以后,就找到了切入点。比如这个问题,“短时间很难安静”。我们不能多次下口令,这样你的嗓子会上火。也不能大发脾气引起孩子的注意。其实解决很简单:我们可以和孩子讨论“什么时候应该安静”的问题,然后制定成班规,要求孩子必须遵守,否则将收到所有孩子的指责,将会受到惩罚。我们把讨论的结果用简单的话描述出来:“听到老师的鼓掌声就安静”,用一张大的纸写下来张贴到显眼的位置。这样的规则不必太多,开始时一条就行。在整天的课堂上,我们可以送每小组十颗小星星,表现好的就加小星星,到放学前,数数哪个小组的小星星最多,我们将给以适当的奖励。这个方法很管用。

我会在今后的教育工作中不断反思、实践,将《指南》的精神和经验落实到未来的工作中,为孩子的学习和发展提供更好的鼓励、引导和支持,和孩子共成长!

第三篇:云南烟草工业再度崛起的经验与未来发展前瞻

云南烟草工业再度崛起的经验与未来发展前瞻

作者:程永照

改革开放31年来,云南烟草工业焕发出蓬勃的生机与活力,创造了辉煌的业绩。虽然“九五”末期至“十五”前期曾一度下滑,但云南中烟工业公司成立近6年来,通过实施“做精做强大品牌和做实做强做大企业”的发展战略,实现走了止跌、回升、大踏步发展三个阶段,税利以年均50亿元递增,推动了又好又快的发展,创造了新的辉煌。前瞻未来,到2012年,云南烟草工业将实现省内企业产销卷烟700万箱,其中一类烟110万箱,全省年产卷烟单箱平均实现税利10000元以上的发展目标。

金融海啸迎难上,千方百计保增长。从今年1-11月份全省烟草工业经济运行的情况及效果看,云南烟草工业今年实现税利增长40亿元的目标,已无悬念,而且能够比原定今年实现增长40亿元的目标多增5亿元。如此,云南烟草工业今年实现税利将突破600亿元,达到625亿元。在国际金融危机冲击和影响下,取得这个辉煌的成绩,实属不易!尤其是从2003年11月18日云南中烟工业公司成立并于2004年1月1日正式运行以来,云南省卷烟工业的经营和经济效益,走过了止跌、回升、又好又快发展三个阶段,年实现税利连续突破400亿元、500亿元、600亿元三大台阶,今年将达到625亿元再创历史新高。

从跌入低谷到再度崛起,云南烟草工业近6年的奋斗历程及创造的新的辉煌业绩,引起了行业内外的企业管理者和理论工作者及专家学者的兴趣。其经验何在?经研究和总结,笔者认为主要是坚定不移地实施了“四个坚持四个致力”。

坚持科学发展 致力加快做大做强

云南中烟工业公司自2003年11月18日成立以来,公司党组就坚持用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紧紧围绕国家烟草专卖局党组提出的“做精做强主业,保持平稳发展”的基本方针,坚决贯彻落实国家局党组“深化改革、推动重组、走向联合,共同发展”的战略思路,坚决贯彻中共云南省委、云南省人民政府提出的“再创新辉煌”、“寻求新突破、实现新发展”的要求,明确提出了“做精做强

做大品牌,做实做强做大企业”的发展战略,并坚定不移地贯彻实施。到2008年11月,在做大企业方面,先后实现了卷烟企业“9变4”、“4变3”、“3变2”的战略性重组整合。现所辖的红云红河集团和红塔集团年产销卷烟品牌规模均超过400万箱,分别位居中国卷烟工业企业第一、第二名,成为继菲莫国际公司、英美烟草、日本烟草、帝国烟草公司后的世界第五、第六大烟草集团。在做大卷烟品牌方面,全省在产品牌从2003年的35个减少整合到今年10月底的10个。红塔集团的“红塔山”品牌从31万箱又发展到了200万箱,预计到今年底产销将突破210万箱,高档品牌“玉溪”从12万箱发展到50万箱,年底将突破52万箱,全年将产销卷烟405万箱,实现税利比上年增长28亿元。红云红河集团“云烟”品牌从39万箱发展到130万箱,“红河”品牌从93万箱发展到172万箱,至10月底,产销卷烟359万箱,预计全年实现税利将比去年增长17亿元以上。由于坚持了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全省卷烟单箱税利从2003年平均5311元,提升到2008年8565元,今年1-11月份又提高到平均9128元。云南中烟工业公司年实现税利从2003工商分开时的323亿元,连续跃上了400亿元、500亿元两个大台阶,2008年增长到了577亿元,净增250多亿元,年均增加税利50亿元。今年将实现税利625亿元,再创历史新纪录。同时固定资产也由2003年的600亿元,增长到1000亿元以上,净增400多亿元。在做大做强品牌和企业方面,开创了新的局面。

坚持解放思想 致力抓住发展机遇

云南中烟公司成立之时,面对着产销量下降、市场萎缩的严峻局面。面对市场基础十分困难,工作基础不牢的情况,如何实现烟草工业的可持续发展?公司党组经过认真调查分析,针对不少领导干部思想上存在的把发展中遇到的困难主要归结为外部原因,认为造成云南卷烟销量减少,“红塔山”销量锐减,全省经济效益下滑的主要原因是销区地方封锁及卷烟计划限制等外部两大原因,针对一些领导干部怨天尤人的消极畏难情绪,云南中烟工业公司成立后,党组明确提出要解放思想,按照辩证唯物论内因是变化的根据外因是变化的条件,下功夫从自身从内部深刻地反省和找原因,从纵向到横向找差距,从市场中去寻找问题,不回避,不隐瞒,从与先进的兄弟省市主要经济指标和工作的对照中来找不足,在寻找差距中科学分析影响云南中烟发展面临的主要矛盾,认真分析工作中的重点和难点。通过讨论分析认为,从内部来讲,长期以来,对市场竞争的激烈性和残酷性认识不足,对品牌培育的长期性和艰苦性认识不足,一味盯着产量计划增长,而对培育品牌没有足够的重视,没有扎扎实实地抓品牌、抓基础,抓竞争力的提高。根据云南烟草工业当时所存在的“散、乱、低、后、差”的情形,认为存在的主要矛盾是,全省卷烟计划资源没有能优化配置,全省卷烟工业未形成合力,大而不强。结合中国烟草行业改革的整体形势,明确提出了“做精做强做大品牌,做实做强做大企业”的战略方针,并以此统一全行业干部职工的思想。不断排除干扰,坚定地加以实施。实践证明,正是由于思想的解放、观念的更新,确保了发展方向的正确,确保了云南烟草工业的持续协调发展。

坚持改革创新 致力增强企业活力

为了实施云南中烟工业公司的发展战略,推动又好又快发展,公司成立以来,围绕有效地整合配置资源、提升资源效益最大化,党组提出“以发展为主题,以改革为动力,以品牌为纽带,通过品牌的扩张来实现企业规模的扩张和效益的增长,积极地推动卷烟企业的联合重组”的改革发展思路。

自2004年以来,按照妥善处理好企业、干部、职工以及企业所在地政府利益关系的原则,和迎接控烟挑战,顺应改革潮流,服从发展和改革大局的需要,做过细的思想政治工作,讲科学发展,讲国家利益至上、消费者利益至上,局部服从全局,个人服从组织。先后将原玉溪红塔集团、昆明、红河、曲靖、大理、楚雄、昭通、春城、会泽九家卷烟企业实行兼并联合重组的企业改革。2004年5月12日,会泽卷烟厂并入曲靖卷烟厂;2004年9月玉溪红塔集团按母分公司机制,理顺与楚雄卷烟厂、大理卷烟厂的关系,取消大理、楚雄卷烟厂法人资格,实现一体化管理经营,改为红塔烟草(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春城卷烟厂并入昆明卷烟厂;2005年2月28日昭通卷烟厂并入红河卷烟厂,组成红河卷烟总厂,之后组建红河烟草(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实现了“九变四”的重组整合。2005年11月8日原昆明卷烟厂与曲靖卷烟厂实现联合重组组成红云烟草(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红云集团的成立使云南卷烟企业实现了“四变三”的重组整合。2008年11月8日,云南卷烟企业又在更高层次上实现重组整合,红云集团与红河集团所属红河卷烟厂及新疆卷烟厂联合重组,改名为红云红河烟草(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红塔

集团重组整合红河集团昭通卷烟厂。至此,云南中烟工业公司成立五年,云南卷烟企业重组整合连续迈出了三大步。红塔集团通过多年的联合重组,形成了包括玉溪、楚雄、大理、昭通卷烟厂,控股海南红塔、红塔辽宁(下辖营口卷烟厂、沈阳卷烟厂),参股吉林烟草工业(下辖长春卷烟厂、延吉卷烟厂),加上其他工业企业联营加工的产品,品牌市场规模做到了480万箱,“红塔山”、“玉溪”、“红梅”进入全国20个重点骨干品牌。红云红河集团形成了包括昆明、红河、曲靖、会泽、新疆、乌兰浩特卷烟厂,控股山西昆明烟草有限责任公司,参股内蒙古昆明卷烟有限责任公司,预计2009年集团品牌市场规模将超过470万箱,“云烟”、“红河”进入全国20个重点骨干品牌。

在调整企业组织结构,做大做强企业和品牌,增强云南中烟整体竞争力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同时为了保证烟厂所在地地方政府不因企业重组整合后财税分配利益受损,在云南省政府、国家局的协调下,按照“确定基数、核定比例、同比增减、统一入库”的原则,在国内烟草行业首创了“集中申报、统一纳税、跨区分配”的税收征管模式,较好地协调了地方利益关系。云南烟草工业的改革和发展也一如既往地得到了地方政府和行业上下的大力支持。企业内部的运行机制也进行了改革,减少了管理部门,从长期设立科(室)的行政管理向事业部制模式转变。为适应市场竞争需要,适应现代化企业制度建立,在企业内部建立起了相对独立的非法人实体的技术、营销、制造、物资四大中心。几年来,由于坚持了与时俱进的改革创新,云南中烟工业的活力不断得到增强。红云红河集团昆明、曲靖、乌兰浩特卷烟厂,红塔集团楚雄、大理卷烟厂总计120多亿元的技改正在进行中。“四大卷烟”品牌的价值快速提升,品牌成长空间不断扩大,企业活力不断增强,云南中烟整体竞争力不断提高,为未来可持续发展进一步夯实了基础。

坚持战略引领 致力形成发展合力

近6年来,云南中烟工业公司按照加强宏观管理、制定战略、做好服务的定位,高度重视发展战略的调研制定和执行。紧紧围绕“做精做强做大品牌,做实做强做大企业”的战略方针,先后组织实施了“卷烟品牌发展战略”、“卷烟市场发展战略”、“原料差异化发展战略”等发展战略,形成了—公司即云南中烟工业公司、两大卷烟集团即红塔集团、红云红河集团、—院即云南烟草科

学研究院的管理、制造、科研一体的发展格局,以及着力做大做强“红塔山”、“玉溪”、“云烟”、“红河”四大品牌的战略格局。在战略的引领下整个工业系统的资源都向“两个”做强做大配置和集中,形成发展合力,推动发展,促进了云南中烟整体竞争力的不断提高。

去年9月以来,云南烟草工业为了抵御金融危机冲击,努力将其造成的影响降到最低,未雨稠缪及时采取了加大投资力度、加大技术改造,以及贯彻国家局“控量、保牌、稳价” 等一系列积极有效措施,确保今年实现税利在去年的基础上增长40亿元的目标。到11月底,已生产卷烟696.3万箱,同比增加18.2万箱,增长2.7%;其中省内完成656.4万箱,同比增加12.8万箱,增长2.0%;省外生产厂完成39.9万箱,同比增加5.4万箱,增长15.7%。出口烟产量完成8.7万箱,同比增加1.4万箱,增长19.2%。自产卷烟工业调拨销量累计完成691.5万箱,同比增加22.5万箱,增长3.4%;其中省内卷烟工业销量累计完成652.5万箱,同比增加17万箱,增长2.7%;省外生产厂完成38.9万箱,同比增加5.5万箱,增长16.5%。省外回购卷烟调拨销量累计完成49.1万箱,同比增加5.2万箱。省内企业卷烟累计销量中,一类烟比重同比上升2.3个百分点。省内生产的重点品牌“玉溪”、“红塔山”、“云烟”、“红河”四个品牌累计生产472.1万箱,同比增长12.3%;销量完成471.9万箱,同比增长13.8;产量占总产量比重为71.9%,同比提高6.6个百分点。累计实现税利620亿元,同比增加46.8亿元,增幅为8.2%,其中,省内系统599.2亿元,同比增加43.4亿元,增幅为7.8%;省外生产厂20.6亿元,同比增加3.5亿元,增幅为20.3%。从最后一个月市场需求及品牌产销变动趋势分析,今年实现增长45亿元的目标,达到625亿元以上已成定局。

毫无疑问,今年在严峻的经济形势下也能够实现增长了。但面对《烟草控制框架公约》的全面履行,面对未来控烟浪潮汹涌,加之在出口萎缩、内需不足、产量过剩的背景下,也就是在后世界金融危机的岁月,云南烟草工业还能不能增长?也即未来云南烟草工业的发展前景,已引起了行业内外的高度关注。

那么,云南烟草工业未来的发展前景如何呢?今年以来,在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中,云南中烟工业公司党组经过广泛深入调查研究,提出了到2012年要实现“711”工程的发展战略目标,即:到2012年实现省内卷烟产销量700万箱,其中一类烟突破110万箱,所产卷烟平均单箱实现税利达到10000元以上。主要措施是: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在坚持好“四个坚

持四个致力”经验的基础上,围绕“卷烟上水平”的主要目标,狠抓品牌、原料、营销、质量、管理、科技、协调发展以及党建和领导干部素质八个方面上水平,以此来保证“711”目标的实现。这个目标能不能实现?科学发展指方向,风劲帆正好远航。笔者认为:只要云南中烟毫不动摇地坚持科学发展观统领,立足抓好“八个上水平”,继续巩固好市场基础,打牢工作基础,抓好做强卷烟品牌,抓好做强企业,云南中烟就一定能够实现可持续发展。

第四篇:日本、韩国及中国台湾地区促进乡村旅游发展的经验与启示

日本、韩国及中国台湾地区促进乡村旅游发展的经验与启示

摘要:本文在介绍日本、韩国和台湾地区乡村旅游发展概况的基础上,总结其促进乡村旅游发展的主要措施,探寻对我国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启示与借鉴。

关键词:乡村旅游 国际经验 可持续发展

乡村旅游是指以农业文化景观、农业生态环境、农事生产活动及传统民族习俗为资源载体,融观赏、考察、学习、娱乐、购物、度假于一体的旅游活动。日本、韩国和台湾地区的乡村旅游经历了从起步、发展到相对成熟的较为完整的过程,目前已具有相当规模,走上了规范化发展的轨道,对我国大陆地区乡村游具有借鉴意义。

1.日本、韩国、台湾地区乡村旅游发展概况

1.1 日本乡村旅游发展概况

经近半世纪的发展,日本乡村游取得显著成绩,处世界先进水平。日本乡村游主要分为两大类型,即观光娱乐型和休闲度假型。

观光娱乐型主要是以城市人所陌生的乡村农林牧副业生产过程和当地独特的人文景观为卖点,在城市近郊或景区附近开辟有特色的菜园、果园等,游客可采摘,享田园乐趣。在日本的一些水果和花卉的产地,农园就是观光旅游地。从时令果园的分布情况来看,70%集中在关东、甲信越地区, 80%为个人经营,其次是“农协”共管。从果园经营类别来看,既有专营某一种类的,也有实行两种或多种兼营的,大多根据自身的经济实力、技术条件和市场需求等情况进行开发。

休闲度假型的乡村旅游,是利用优美的山水自然环境和不同的农林资源,向人们提供各种休闲度假服务。目前这种形态的乡村游,已成为日本城市居民休闲度假的主要形式。休闲农场是最具代表性的经营业态之一,它以生产蔬菜、瓜果、茶蚕或其他农作物为主,在具有多种优越自然资源的条件下,开展极具特色的乡村旅游活动。日本最多的还是各类综合性的休闲农场,一般在农场内规划有服务区、景观区、花卉区及活动区等,分别开展综合经营活动,为游客提供农业体验。

1.2 韩国乡村旅游发展概况

韩国乡村旅游是随着经济腾飞和城市化产生和发展起来的。韩国自上世纪60年代起经济开始腾飞,由农业国逐渐转变为中等发达国家。韩国约90%以上的人口住在城市,农牧渔业人口不足10%。这为韩国发展乡村游提供了便利条件。

韩国乡村游内容丰富。海滩、山泉、小溪、瓜果、民俗都成为乡村游的主题。韩国约有800个与乡村旅游有关的民俗节,如“泡菜节”、“鱼子酱节”等,具有乡土特色为在竞争中生存和发展,韩国乡村游在项目和内容上不断推陈出新。“韩食旅行”让游客前往农村品尝颇具特色的韩式套餐。“茶园旅行”让游客到茶园采茶。“周末农场”适应双休日的特点,供城市游客携一家老小去耕作和收获,体验劳动的艰辛和乐趣。韩国农林部正在推广的“绿色农村体验村庄”则是将自然生态、旅游、信息化和农业培训结合起来的高端乡村旅游项目。

1.3 台湾乡村旅游发展概况世纪60年代后,随着工商业发展,农业在台湾所占比重下降,到1980年,在国民生产总值中仅占9.2%, 同时面临农场规模小、农产品过剩、农民收入降低、农业生态环境恶化等问题。就需要通过调整农业结构,利用农业和农村空间,扩大经营范围。从20 世纪80 年代开始,台湾已意识到乡村游这种兼具农业生产、观光、休闲、度假于一体的新型产业是促进乡村经济发展、解决农民收入、推动农业经营的 “强心针”。

近年来,台湾乡村旅游在规模、种类等方面都有不同程度的拓展。从距离上可以分为两

种类型:近郊型乡村游和远郊型乡村。近郊型乡村游接近于都市农业,农事文化与城市文化相交融;远郊型乡村游相对独立于城市,乡土气息浓郁,为游客提供返璞归真的体验。从内容上形成以下几种类型:观光农园、市民农园和休闲农场。

2.日本、韩国、台湾地区促进乡村旅游发展的主要措施

2.1 对乡村旅游进行法律支持与规范

一是立法支持乡村旅游发展。日本发展乡村旅游的相关政策最早可追溯到1970年。当时山村振兴基本问题咨询委员会制定了“山村振兴和开发计划”,提出“山村地区将长期承担保护日本自然生态环境的责任,为社会经济的发展做出贡献”。92年,农林水产省又出台新政策,并在99年颁布《食品农业农村基本法》。99年,韩国制定了“农业•农村基本法”,第23 条记载着以“城市农村交流”和“绿色交流”来推进“绿色旅游”。台湾乡村旅游发展依据是“农业发展条例”和“休闲农业辅导管理办法”。目前相关规定可分为七类,约50余部。

二是利用法律、规范对乡村旅游进行规范化管理。日本的农家住宿一般以家庭成员进行经营,按《酒店法》的规范进行管理。韩国政府对农民办家庭旅馆有严格的标准。台湾当局注重乡村游规划管理、制度与相关规定的衔接。条文明确规范了审批程序、审核标准,可操作性强,减少人为因素的影响。

2.2 成立负责乡村旅游的专门机构

日本、韩国、台湾都成立了专门负责乡村游的政府机构及社会团体,对乡村游进行组织协调。日本政府直接参与旅游规划和行动,由农林水产省负责对其管理、咨询、提供补助经费和贷款等。韩国民泊协会承担着为开办家庭旅馆的农民服务和协调的作用。该协会办有网站,家庭旅馆在网上注册,游客可查询。台湾非常重视乡村游发展,从“行政院农委会”到基层农会都有负责的机构。

2.3 对乡村旅游发展实行政策倾斜

日本、韩国、台湾的各级主管部门在资金、技术、经营管理上对乡村旅游发展进行大力支持。如台湾83年制定了“发展观光农业示范计划”,农民开辟观光园经申请及考察后,纳入辅导对象,由“农委会”拨给补助;90年设立了“发展休闲农业计划”,在经费、技术辅导等方面加大支持;92 年颁发了“休闲农业区设备管理办法”;94年出台了“发展都市农业先驱计划”,辅导创办示范体验型市民农园。

2.4 对乡村旅游进行整体规划和形象宣传

牵头做好乡村游规划。如台湾农政部门和旅游主管部门制订了“发展休闲农业示范计划”、“发展休闲农业计划”和各个地区的乡村旅游发展计划,并把这些计划列入全面的综合规划之中,以使乡村旅游沿着正确的方向发展,形成合理的区域布局。日本、韩国、台湾的主管部门每年都通过印制宣传手册、统一组织广告活动、举办旅游博览会等,对乡村游进行宣传和推广。

2.5 完善乡村旅游基础设施条件

对乡村旅游基础设施进行持续建设和完善。日本、韩国、台湾经过多年建设,乡村交通已形成了镇镇通国道、村村通公路、户户连大道,即使偏远乡村,都有平坦的柏油马路。与旅游相配套的旅馆、商店、加油站、停车场等服务设施,做得较到位。

3.对我国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启示与借鉴

3.1 建立健全乡村旅游法规体系

为保证乡村游沿着正确方向发展和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应结合我国实情,制定并持续修改完善乡村游法规。可在相关法规或文件中,设置乡村游的说明和规制。或以文件规划的形式,制定“乡村游发展规划”“乡村游促进计划”等。同时地方政府和主管部门要制定“乡村旅游地规划与建设条例”“乡村游经营者上岗管理条例”和“乡村游质量投诉与责任事故处理条例”等条例,促进乡村游的发展。

3.2 充分发挥政府引导和服务作用

乡村游发展在很大程度上要靠政府的引导和组织协调,各级政府在乡村游发展过程中应充分发挥自己的作用。一是成立负责乡村游发展的专门机构,对乡村旅游涉及到的政策制定和管理权限、宣传等问题进行协调和处理。二是充分发挥政府引导和服务作用,为乡村游提供培训、金融、信息等方面支撑。

3.3 加大对乡村旅游发展的政策支持和资金扶持

应把对乡村游的支持作为振兴农村经济、提高农民收入和缩小城乡差别的举措,加大政府投资力度、多方金融筹措,促进乡村游发展。优先支持在农业生产基础上衍生的、以农户为经营主体的乡村游区域开发,为招商提供税收、土地使用等优惠,并给予财政资金或贴息贷款支持。同时,投入资金加大乡村基础设施建设,创造一个优良环境。

3.4 拓展乡村旅游细分市场

产品的内涵是乡村游发展的关键,日本、韩国及台湾地区从一般观光游到参与性极强的休闲农场游、再到提升自我和发展自我的主题游,均为我们提供了很好的范例。我国乡村游发展不能局限于一般的乡村度假和生活体验,应拓展细分市场,为游客提供更加丰富的产品、更加优良的服务和环境。

3.5 注重乡村旅游产品的整体形象宣传和推广

从宏观政策而言,建议在国家明确乡村游在乡村地区复兴中的地位,给予乡村旅游更重要的地位。同时,各地主管部门做好乡村游的规划设计,并不断修正。乡村游多为一家一户的个体经营形式,各级政府要组织大规模的宣传活动,扩大营销层面和影响力。

参考文献:

[1]国家旅游局《发展乡村旅游典型案例》.中国旅游出版社,2007.[2]慎丽华、森豪利、郝艳萍,中日韩三国“绿色旅游”的理念与现状《中国海洋大学学报》,2006

第五篇:2021年关于党建引领乡村振兴发展的地方实践与经验启示

2021年关于党建引领乡村振兴发展的地方实践与经验启示范文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了“关系全局的历史性变化”,对党和国家工作提出了许多新要求,对新时代做好“三农”工作提出了新要求,对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更严的标准。党的十九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立足国情农情,切实增强责任感、使命感、紧迫感,举全党全国全社会之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以更大的决心、更明确的目标、更有力的举措,推动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谱写新时代乡村全面振兴新篇章。

办好农村的事情,实现乡村振兴,关键在党。我国地方各县市党委坚持党管农村工作原则,加强党对“三农”工作的全面领导,建强乡村基层组织,打造过硬干部队伍,补齐乡村人才短板,强化领导核心、战斗堡垒、先锋引领、人才支撑,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乡村振兴发展的作用,扎实推进乡村振兴战略落地落实,统筹推进新时代乡村全面振兴发展。人民论坛理论研究中心整理各地党建引领乡村振兴发展的探索实践,并对其中的先进做法和成熟经验进行提炼总结,为今后更好地推动乡村振兴发展提供参考借鉴。

1.党建引领乡村振兴发展的地方实践

xx市:创新基层党建,引领乡村振兴

面对新时代农村工作的任务和要求,为避免基层党建的引领作用、服务功能和治理能力不能很好地发挥,党建引领发展的基层工作机制建设、组织建设、队伍建设不能很好地适应。以高质量完成乡村振兴战略这份答卷,阳江市把创新基层党建放在首位,致力于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

党建引领产业发展,促进农业提质增效。建设产业链党支部,在产业链上搞拉练,把党员培养成致富能手,把党员致富能手培养成村干部。在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中建立党组织,加强基层党校建设,送党课入农田、上渔船、进微群,让党员能随时随地接受党的基本理论、惠民政策和农村实用技术等的教育,并在农村农业工作中发挥带头作用。

党建引领乡村治理,建设富美的新农村。用基层党建引领自治有传统、法治有保障、德治有作为的善治道路。推进基层民主议事,集中村民的智慧,引导村民改水、改厕、清污水、清垃圾等,在富美农村的建设改造中提升基层自治水平。强化基层“两委”干部主体责任,为整顿农村扶贫领域微腐败和作风问题提供有效的组织保障。发动乡贤围绕新农村建设等方面出资出力出策,引导邻里和睦、民风淳朴、文化繁荣的德治之路。

党建引领扶贫工作,决战精准脱贫攻坚。各贫困村、涣散村、薄弱村党支部之间可通过共谋经济发展、共商基层党建、共创精神文明等方式,实现“弱鸟先飞”的共建共赢局面。一方面,大力培养群众身边的“领头雁”;另一方面,结合省定贫困村党组织标准化创建工作,把xx全市xx个省定贫困村党组织打造成为先进基层党组织,让基层党建和扶贫工作“同频共振”。

xx市:探索基层党建工作新路径,强化引领乡村振兴新作为

xx省xx市找准基层党建融入乡村振兴的切入点,围绕“五位一体”总体布局,探索出了一条以“5好”为引领的基层党建工作新路径,创新推动基层党建转型升级,全面实施党建引领下的“强、富、美、和、安”乡村振兴战略,强化党建引领乡村振兴发展新作为。

壮大“领头雁”,以打造“好班子”领跑基层建设。积极实施“领头雁”工程,打造“比、学、赶、帮、超”平台,着力通过“百千万”工程,配强好班长、建强好班子、育强好梯队,努力打造一支敢担当有作为、过得硬战力强的村级干部队伍。打造了一支“干事有思路、管理有规矩、服务有真心、群众有口碑”的干部队伍,培育了xx名“省千名好支书”。

消灭“空壳村”,以找准“好门路”壮大集体经济。大力实施“红色产业”培育计划,以党建引领创新推出抱团取暖、飞地物业、美丽撬动等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年年有余”致富九法,并因村制宜在全市推广,多措并举破解增收难题。通过物业经济、光伏扶贫等方式,基本解决了集体经济薄弱村的经常性收入问题。

做出“新业绩”,以守护“好山水”建设美丽家园。把“绿水青山”纳入党建工作成效“评价单”,把“五四三”等改善农村生态环境的工作,作为基层党组织的主战场,推动广大党员带动身边群众投身“生态宜居”美丽乡村建设。xx全市党员争当先锋,深入开展“五四三”等生态治理相关工作,以红色党建引领绿色发展。

解决“一公里”,以供给“好服务”密切干群关系。以党群“1+7”模式为标准,健全基层服务“全科网格”,大力推动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以优质高效的服务密切党群关系,有效破解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问题。江山全市

以党群“1+7”模式,共设网格长xxx名、网格员xxxx多名,组建了规模庞大的“助跑团”队伍,实现了网格员服务群众零遗漏。

传播“正能量”,以弘扬“好乡风”深化基层治理。通过村党组织政治引领、广大党员示范带头,把基层党组织打造成治理核心组织,以党风促民风,推进民心在基层凝聚、矛盾在基层化解、问题在基层解决。推动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不断激发社会正能量、引领社会新风尚。

xx市:打造党建工作新载体,引领乡村振兴新发展

xx省xx市以“党建+为村”工作为载体,将基层党务、村务和商务高度融合,全面增强农村发展活力和吸引力,进一步密切干群关系,推动农村电商和集体经济发展,增加群众收入,助力脱贫攻坚,为乡村振兴贡献力量,引领乡村振兴新发展。

“网上支部”筑牢战斗堡垒。一是全面加强党员教育:通过“党建之家”板块开展线上学习,将十九大精神、党建动漫等学习内容制作成推送的学习“菜单”,建立党员学习教育资源库,支部党员可随时随地通过手机参加学习。二是党员管理更有效:依托平台开展线上“三会一课”,解决流动党员不经常参加组织生活的问题;村党支部书记带头发表党建日记、带头传达十九大精神、带头组织党员开展活动,了解党员动态,倾听党员心声,打破时间空间限制,让支部与党员之间可以随时交流互动。三是“点对点”服务更加便捷:村党支部可以通过党务、村务、便民服务等板块,将广大党员群众关心的干部任免、脱贫政策、“微腐败”惩治等重要事项及时公开,让“信息多跑路、群众少跑腿”。

“连心网”凝聚乡村情感。一是密切干群关系:党员干部通过平台开展“网上走基层”与村民交流互动,收集民意;通过村务公开和书记信箱板块,实时公开信息,让村民了解、参与公共事务;干部所做工作和解决问题随时在平台公开,让村民知晓、监督。二是凝聚基层民心:在当前农村人口流动性较大的情况下,村民通过“为村”平台加强沟通,了解家乡发展变化,联系乡情化解误会,增强凝聚力。三是培育干部群众:通过推广“为村”平台,让干部群众触网懂网,获取新知识、提升新观念,增强互联网思维和发展共享经济的意识,使其能够运用互联网为生产生活、创业就业服务。

党建引领助推农村经济。一是推动产销促增收:以“为村”为载体,整合电商资源,拓宽特色产品销售渠道,增加群众收入。二是网上推介乡村旅游:

通过专门板块展示,对本地的人文风情、自然风光和产业发展进行推广,同时发动农家乐、餐饮酒家等入驻平台接受预定,在全域总号中对相关资源进行整合。三是结合金融助力奔康:在开展“党建+金融”活动中,做好线上线下互动,在“为村”上宣传普及金融知识,开展“党员示范店”评选,任命挂职农信村干部,建立信贷工作室。

xx县:创新开展“党建+N”,推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走在全国辽宁省xx县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作为全面贯彻落实十九大精神的重要行动,牢固树立抓好党建是最大的政绩工程理念,建强党的基层组织,创新工作方式方法,创造性开展“党建+N”和“xxx”工作法,夯实党的基层组织基础,提升干部队伍建设水平,不断探索党建引领乡村振兴的发展路径,扎实推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走在全国前列。

创新开展“党建+N”,发挥“党建+”引领作用。xx县立足县情实情,坚持党领导一切原则,设计开展了创新性“党建+N”工作,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有力推动乡村振兴与转型发展。关于“党建+N”,即通过抓好“党建+扶贫”“党建+旅游”“党建+生态”“党建+项目”“党建+服务”“党建+矛盾调解”等更多“党建+N”工作,将党建工作与具体工作紧密结合起来,真正使党建工作触角延伸到每名党员,让党员找到身份感,让群众看到好作风,让党员干部成为引领转型发展的主力军,让党组织成为引领乡村振兴战略发展的先锋队。

创设干部“xxx”工作法,打造乡村振兴的中坚力量。xx县在辽宁省率先提出“xxx”工作法,让广大干部得到强化锻炼和培养,使广大干部开阔视野、增长才干、提升素质,以适应转型振兴发展的需要,也为新时代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和推动振兴转型发展打造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关于“xxx”工作法,即各单位留下xx%的人员完成好日常工作;抽调出xx%的人员深入到乡镇、村和招商引资、项目建设一线锻炼;另外选派xx%的干部,上挂到国家、省相关部门及外派到东部发达地区挂职锻炼、招商引资、招才引智,或到各级培训机构学习提升。

以思想观念转变振兴带动xx县全面振兴发展。“党建+N”实质是“党员+N”,党建引领实质是党员引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实质是发挥党员先锋引领作用。农民思想观念滞后严重制约乡村振兴战略的全面实施,xx县牢牢抓住“干部”这一转型发展的最关键因素,以党员干部思想观念的转变振兴提振xx县干部队伍推动转型振兴发展的信心,带动引领xx县人民群众思想观念的转变和精神面貌的提振;增强干部队伍主动作为、推动改革发展的创新精神和担当意识,激发xx县人民群众推动振兴发展的内生动力,充分发挥人民群众在乡村振兴发展中的主体作用,以党员干部和人民群众思想观念转变振兴推动xx县全面振兴发展。

2.党建引领乡村振兴发展的经验启示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作出实施的七大战略部署之一,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大历史任务,是新时代做好“三农”工作的总抓手,必须毫不动摇地坚持和加强党对“三农”工作的全面领导,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乡村振兴发展的作用。认真总结党建引领乡村振兴发展的实践经验,对探索回答新时代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究竟需要什么样的党建、怎样加强党建、如何发挥党建引领作用这一关键性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发挥领导核心作用。实现乡村振兴,关键在党,必须毫不动摇地坚持党管农村工作原则,加强和改善党对“三农”工作的全面领导,提高新时代党领导乡村振兴发展的能力和水平。一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鲜明导向。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强化农民主体地位,充分尊重农民意愿,扩大农民群众的有序参与,发挥农民群众的主体作用,激发调动农民群众干事创业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推动乡村全面振兴发展,不断满足农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不断提升农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二是健全完善党管农村工作领导体制机制。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领导责任制和五级书记抓乡村振兴机制,建立市县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实绩考核制度,切实发挥县委书记“一线总指挥”作用,充分发挥“第一书记”职能作用,充分发挥党把方向、谋大局、定政策、促改革的领导核心作用,真正把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摆在优先位置,把党管农村工作的要求落到实处,确保党在农村工作中始终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地位。

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发挥战斗堡垒作用。党的基层组织是确保乡村振兴战略贯彻落实的基础,是党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一是加强党的组织建设。要以提升组织力为重点,突出政治功能,强化领导核心地位,打造千千万万个坚强的农村基层党组织,选优配强村级班子,优化村级组织结构,健全组织生活,改进工作方式,抓好组织建设,推动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在农村的贯彻落实,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中的战斗堡垒作用,不断增强基层党组织服务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落地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二是强化党建引领作用。加强基层党建,提升党建质量,创新党建工作体制机制,探索党建引领“党建+”工作模式,实施农村党建引领发展工程,扎实推进抓党建促乡村振兴,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激发基层党建工作活力,实现基层党建工作与乡村振兴战略同频共振、互融共促。

加强干部队伍建设,发挥先锋引领作用。党的干部是党和国家事业的中坚力量,也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主力军和先锋队。一是创新乡村干部工作。按照“既要政治过硬,也要本领高强”的根本要求,选优配强村党组织书记,强化“领头羊”作用,实施农村带头人队伍整体优化提升行动,建立农村党员定期培训制度,创造性开展“派挂”干部工作,优化选派第一书记工作长效机制,推动县乡有关部门年轻优秀干部下沉到乡村振兴一线“接地气”,探索乡村振兴干部队伍培养新路,把到农村一线工作锻炼作为培养干部的重要途径,为乡村振兴打造一支“信念过硬、政治过硬、责任过硬、能力过硬、作风过硬”的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二是建强乡村工作队伍。按照“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基本要求,加强“三农”工作干部队伍培养、配备、管理、使用,加强“三农”工作干部队伍的培训提升,提高“三农”工作干部队伍“一懂二爱”的综合素养,全面提升新时代“三农”干部队伍能力和水平。同时,注重干部队伍思想解放和观念转变,增强推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落实的紧迫感使命感责任感,强化实干担当意识,保持良好从政心态,激发干事创业、服务群众、推动改革、创新发展的动力活力,以党员干部先锋模范、示范引领作用的充分发挥来突出强化党建引领乡村振兴的作用。

加强补齐人才短板,发挥人才支撑作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必须补齐人才短板,破解人才瓶颈制约。一是推动乡村人才振兴。坚持党管人才原则,切实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加强农村专业人才队伍建设,发挥科技人才支撑作用,创新乡村人才培养引进使用机制,汇聚全社会力量投身乡村振兴,破解乡村振兴人才瓶颈制约,强化乡村振兴人才支撑作用。二是推动让农民成为有吸引力的职业。把人力资本开发放在首要位置,以促进农村人口劳动力转移就业为硬指标,围绕发展现代农业和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畅通智力、技术、管理下乡通道,盘活开发农村人才资源,大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打造一支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职业农民队伍,让新型职业农民成为乡村振兴的主力军,以振兴乡村产业促进农村人口劳动力转移就业,促进农民持续增收,促进农民共同富裕。

下载挪威网箱养鱼持续高速发展的经验与启迪(共5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挪威网箱养鱼持续高速发展的经验与启迪(共5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