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大型养护机的发展为工务养护维修带来的变化及发展
大型养护机的发展为工务养护维修带来的变化及发展
中国铁路始建于1876年,铁路运输线是我国国民经济的大动脉,在我国交通运输体系中居于主导的骨干地位,它在国家的建设中占有重要地位。一百多年来,铁路养护手段随着铁路事业的整体进步,亦得到了飞速发展,从纯粹的人力到小型机械化,再到大型机械化,铁路养护手段发展的历史,就是铁路百年史的缩影。
60年代以前:人力养护百年铁路,百年血汗。中国早年的铁路养路水平很低,至少到上世纪60年代以前,铁路线路养护基本上靠的是人力。一到铁路线路需要修理的时期,养路工人就扛起洋镐忙活开了。“晴天一身汗,雨天一身泥”,正是养路工人的真实写照。
养路工人的工作量极其繁重,最主要的原因是铁路线路养护的工作对象过于笨重粗大。我们可以按照最低的标准进行简单换算:按照每米50公斤计算,一条12.5米长的钢轨重达625公斤;而按照每个工人在正常情况下能够搬得动50公斤重的东西换算,仅搬动一条12.5米长的钢轨就需要10多个工人。仅仅是换轨一项,而更换一公里钢筋混凝土轨枕,就需要10辆50吨的车皮来运输;清筛一公里道床,就需要800个至1000个工人劳作一天。有人计算过,捣固枕木时用的重达4公斤多的洋镐,一个工人每天大概要举起2500次之多,累计举重至少10吨多。
人力养护线路劳动强度大,工作效率低,作业质量不高。随着铁路事业的发展,铁路养护工作在上世纪60年代之后,迈出了艰难的步伐。
60至80年代:小型机械化
上世纪60年代之后,为适应铁路快速、重载以及轨道结构重型化的技术发展,各国铁路竞相采用大型养路机械。到80年代末,发达国家的铁路已基本形成以大型养路机械为主要作业手段的格局。
在此阶段,我国的铁路养护事业亦在探索多年之后,迈出了艰难的一步,开始在工作中使用小型机械,摆脱了完全依靠人力进行铁路养护的时代。
为保证列车的正常运行,线路必须经常保持规定的技术完好状态,因此,计划性、系统性、经常性地对线路进行检查和维修是必要的。随着我国铁路高速、重载和舒适化的快速发展和要求,线路验收标准逐步提高,再加上近年来各种新建铁路、客运专线和改、扩建线路的大量竣工,大大增加了我国铁路的运营里程,以往传统的维修手段已经根本无法满足维修要求,大力发展大型养路机械事业已成为解决这个矛盾的必然。
目前我国使用的大型养路机械主要有线路捣固车、道岔捣固车、动力稳定车、清筛机、配砟整形车、钢轨打磨车等等。残余变形对线路或道岔造成横向、竖向和纵向几何形位发生改变的病害时,可通过线路或道岔捣固车进行起道、拨道、捣固和砟肩夯拍,作业后可使线路或道岔水平、高低、轨向和三角坑扭曲量等参数都在验收范围内,砟肩夯拍后还可提高道床的横向阻力,增强道床的稳定性;残余变形造成钢轨及其他组成部件的疲劳伤损和磨耗伤损时,也可通过线路或道岔捣固车加强病害部位(例如接头处)的捣固,消除病害部位的空吊板和翻浆冒泥现象。
钢轨波浪形磨耗、钢轨肥边、马鞍形磨耗、焊缝凹陷及鱼鳞裂纹等病害,可通过钢轨打磨车进行打磨。道床结硬和溜坍时可通过清筛机对道床石砟进行彻底清筛或更换新砟,并且捣固坚实。此外动力稳定车还可跟进捣固车作业,以巩固捣固效果,增强道砟的密实度。提高道床稳定性。配砟整形车作业后可使道床布砟均匀,并按线路的技术要求使道床断面成形。组合后的大修列车车组可完成线路换轨、换枕、清筛等大修工程。
目前,发展大型养路机械已成为铁路快速发展的重要内容,并且被确定为表征我国铁路技术进步的重要标志。我国铁路大型养路机械已进入了持续、规范发展的新阶段。
大型养路机械是集机械、液压、电气、气动为一体的机械,采用了大量先进技术,如电液伺服控制技术、自动检测技术、微机控制技术、激光准直技术等。大型养路机械一般由以下部分构成:发动机系统、动力传动系统、制动系统、走行系统、电气系统、液压系统、检测装置、工作装置。
铁路养护机械的发展极大的推动了铁路技术的发展。
(1)形成新的生产格局。近年来,铁道部不断加大对大型养护机械的投入力度,使我国铁路大型养护机械形成了一定的装备规模。至“十五”末,全路累计拥有34个线路大修机组、71个线路维修机组,配备各类大型养护机械589台,具备了年维修线路40 400 km和年大修线路 5 440 km的能力。大型养护机械的综合作业范围覆盖了全路繁忙干线和提速线路,形成以大型养护机械为主要作业手段的新的生产格局。
(2)提高线路维修质量。大型养护机械配套作业项目齐全、标准高,无论大修、维修作业,施工后的线路状态质量均衡,稳定性好,大幅度提高了轨道的承载能力和几何精度,人工作业和小型养护机械无法与其相比。实践证明,大型养护机械作业安全度高,采用其进行维修的线路,从未发生过因作业质量不良而引发的行车事故。
(3)确保提速目标实现。在铁路实施第六次大提速中,工务系统面临前所未有的线路整修改造繁重工作,包括换轨大修、病害整治、曲线改造、换碴、补碴和强化维修等项工作。各铁路局组织大型养护机械机群作业,充分发挥机动、高效、综合作业的优势,圆满地完成了提速线路全面技术改造。其中,曲线改造是难度较大的复合作业,而采用维修机组的自动抄平起拨道捣固车、动力稳定车和配碴整形车配套作业,一次即可完成,几何尺寸和道床密实度均衡达标。大型养护机械为提速线路基础的安全可靠性提供了重要的技术保障,确保了提速目标的实现。
(4)推进工务体制改革。大型铁路工具的广泛应用引发了传统的工务修制、体制的变化,促进工务工作的深化改革。以大型养护机械为主要作业手段的生产格局形成,促使工务段及其属下机构的设置、养护人员数量按“养修分开”进行调整,工务生产布局相继也进行了较大的调整,同时加快了工务队伍由劳动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转化,管理工作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化。
铁路养护主要分为铁路线路养护和铁路建筑物养护两个方面。铁路线路养护是对路基、轨道等进行的维修和保养作业;铁路建筑物养护是对铁路桥梁、隧道和房屋建筑物等进行的维护和保养作业。
铁路线路及建筑物一般占铁路运输固定资产价值的60%左右,是铁路运输必不可少的技术设备。为了保证列车按规定速度安全运行,一切设备都应经常保持良好状态。但是在使用中,各种设备往往由于列车荷载和自然环境的影响,而发生永久变形、老化和破损,或由于运输条件(运输量、轴重、速度)的提高而引起变形和损坏,或由于新建铁路的质量有缺陷而通车后相继暴露出各种病害,都必须进行养护。
铁路养护的主要任务是:①预防设备发生不正常的永久变形以及各种病害,延缓设备各部件的老化,防止不正常磨损,延长使用寿命;②消除超限的永久变形和各种病害,使设备经常保持良好状态;③对线路和建筑物进行局部的或全部的周期性修理加固或更新,并根据运输发展或其他客观上需要进行改建和改造。
铁路养护一般贯彻计划预防的原则,将养护工作划分为大修、中修和维修三个修程。每个修程都制定有一定的工作范围、内容、技术条件和检查验收标准等。为了保证行车安全,铁路对设备还制定一套严密的监视、巡守和检查制度。目前,养护作业手段已由手工操作逐步发展到机械化,由单项作业机械发展到多功能综合作业机械,由人工操纵发展到半自动或自动控制。在设备检测方面,也由使用简单的手工具发展到使用机械、电子设备,如使用超声波或电磁钢轨探伤仪、钢轨探伤车、轨道检查车等进行铁路设备检测。
随着铁路行车速度的提高和列车密度的增大,各国铁路除积极改进和加强养护工作外,都致力于加强轨道及建筑物的结构,如采用重型钢轨,修建无缝线路,铺设高强度预应力混凝土轨枕、宽轨枕,修筑整体道床和沥青道床等.在我国铁路养护机械的发展过程中,借鉴国外经验,确立铁路大型养护机械发展模式的管理体系,为我国大型养护机械持续、健康、快速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我国铁路养护机械化的发展方针是繁忙干线和特殊困难地区采用高效、配套的大型养护机械,一般线路发展配套中小型养护机械。其发展目标是全路主要干线全部配足线路大修、维修机组,重点对 6大干线配齐适应高速、重载轨道结构线路修理的其他大修机械及工务专用设备,装备的主大型养护机械和工务专用设备全部实现国产化,满足东部铁路率先实现现代化的要求,使我国铁路养护机械装备水平跨入世界先进行列。
(1)大型养护机械参与综合维修时进行全起全捣作业。故工务段必须提供与线路实际状态相符的线路资料。根据线路高低状态给出合理的基本起道量和本作业区段内的最大起道量,基本起道量一般以20~40 nllTl为宜。无缝线路区段起道量不大于30 mm,作业拨道量不大于10 mm;作业轨温在实际锁定轨温的±20。以内起道量30~50Into,拨道量10~20lYll3fl时,作业轨温应为实际锁定温的+15。、一20。,大型机械在半径小于800m的曲线上作业时,作业轨温的正、负值应再减小5’。
(2)大型养护机械作业时所需线路资料的提供:作业区段的起始和终了里程。各控制点(道口、车站、进站信号机、桥梁、隧道等)的里程。作业区段内的各曲线的曲线要素并在曲线的ZH点、YH点所在的钢轨上作出明显标记。以方便大型捣固车校对。无缝线路区段要结合日常对无缝线路的技术管理和养护,提供准确的线路锁定轨温,同一锁定轨温轨节长度,分界桩号,允许作业轨温等资料。
(3)工务段应确保在大型养护机械到达前完成各项准备工作和作业项目。大型养护机械到达后,应调配对线路熟悉、技术业务素质高、责任心强的主任领工员一级的干部作为配合大型养护机械施工作业的负责人,负责向机械队移交线路资料,进行线路状态交底,提出施工作业时的有关具体要求,并协调和解决配合大型养护机械施工作业中出现的具体问韪。
(4)在大型养护机械作业前3h内拆除当日作业区段内的道口、桥梁护轨、护轨梭头。道口的中问铺面和两侧铺面必须全拆除并移出道心至线路以外,混凝土桥枕护轨允许放在道心,但护轨放置应与线路钢轨基本平行,距离不应小于300Ⅱ1n1,两端弯向道心,中问进行适当固定,放置高度不能超过线路钢轨mrfl。顶面高度25
(5)在大型养护机械作业前5h内撤除线路钢轨接头处的调高垫板和高弹胶垫,换上普通垫板或7㈣普通胶垫。清除堆轨轨头下颚处的道碴,以防止大型养护机械为的夹轨钳脱落。
(6)大型养护机械参与综合维修时对线路钢轨接头处、进行两次捣固,工务段应提前用粉笔或油漆在轨枕的斜坡处标注明显的道“2X”标记,每个接头标注4块板。定轨
(7)大型捣固车作业时每一台捣固车应0 由工务段派员看道,配合大型捣固车的操作手用手动方法有计划地消除大轨面和大方向上的不良地段。但在进行该项作业时应注明准确的测量大轨面和大方向不良地段的头尾位置、最大矢矩和长度,以此计算并向大型捣固车2号提供顺坡率、起(拨)道量和顺坡起、止点铁道部有关专家指出,铁路大型养护机械,是解决现代化铁路线路维修发展的方向,也是解决线路维修质量、保证运输安全和扩能的有效手段。大型铁路养护设备的研究,也标志着我国铁路大型养护机械自动化监控设备研制实现国产化时代已经到来。
第二篇:大养机械给工务带来的变化 发展 前景
大养机械给工务带来的变化 发展 前景
百余年来,我国的铁路带来得到了飞速发展,截止10年底,我国铁路营业总里程就已经达到9.1万公里,规划到2020年全国铁路营业里程为12万公里。再加上最近几年客运专线的飞速建设,我国的铁路无数数量还质量上都已经达到了一个全新的高度,这就对铁路养护装备现代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保障铁路运输的安全快速,铁路养护就急需跟上时代的步伐。但铁路养护离不开铁路养护机械的强力支持。故在这里对铁路养护设备的历史进行总结希望对铁路养护设备未来给工务事业来的变化 发展 前景有所启发。
在此之前我们先来了解下戒备养护大体的内容。铁路线路设备是铁路运输业的基础设备。它常年裸露在大自然中,经受着风雨和列车荷载的作用。轨道几何尺寸不断变化,路基及道床不断变形,钢轨 联结零件及轨枕不断磨损,因而使线路设备的技术状态不断地发生变化。为了确保列车能按规定的速度安全平稳 不间断地运行,以及延长线路各部分的使用寿命,必须加强对线路的养护维修和监测,保证线路设备经常处于完好状态。铁路工务设备是铁路运输安全畅通的关键设备,具有结构复杂 技术性强 修建困难 造价较高的特点。一旦损坏,轻则限速减载,重则中断行车。做好工务养护工作,对于确保铁路运输安全,促进我国经济建设的发展,具有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一.工务养护的概念
为保证铁路线路状态良好,使列车按规定速度安全平稳 不间断运行以及延长线路各部分的使用寿命而进行的各项工务养护作业统称为工务养护,也称为养路。它包括恢复铁路线路各组成部件性能的更新 修理,预防和消除线路在列车动力作用及其他影响下所产生的变形 病害等的经常维修工作。根据线路设备技术状态变化的规律,我国铁路线路的修理划分为线路设备大修和线路维修两种修程。
二.工务养护的任务
1.预防设备发生不正常的永久变形以及各种病害,延缓设备各部件的老化,防止不正常磨损,延长使用寿命;
2.消除超限的永久变形和各种病害,使设备经常保持良好状态;
3.对线路和建筑物进行局部的或全部的周期性修理加固或更新,并根据运输发展或其他客观上需要进行改建和改造。三.工务养护的特点
1.减少消耗,降低成本,最大限度地延长线路设备使用寿命,这是工务养护的主要职责。
2.线路设备是固定的,既没有大量备用,也不可能撤离行车现场,必须边使用边检修并确保列车安全运行。
3.线路设备分布的沿线,工务养护工作线长点多 露天作业,必须冒着风霜雨雪 严寒酷暑,必要时还须与自然灾害作艰巨的斗争,工作条件十分艰苦。
4.在服务于运输的前提下,利用有限的预留施工天窗点内完成养护维修作业,及时恢复运输条件。
5.必须提报养护维修作业计划,经运输部门批准后,方可实施正常作业。四.工务养护的原则
1.全面贯彻铁道部及各铁路局相关维修与安全方针,结合实际需要和具体条件,制订工务养护工作计划和规划目标。2.严格执行各种大修维修规定的技术条件 技术标准 设备检查和管理制度等要求,同时还应遵照铁道部分布的《铁路技术管理规程》 《铁路工务安全规则》等其他有关规章 规范 标准的规定,并将它们作为工务养护维修的基本法则。3.工务养护工作应根据铁路运输需要和设备技术状态,按照“预防为主,预防与整治相结合”的原则进行,有计划地整治重大病害,加固改造设备,防止病害发生的发展,及时消除危及行车安全的处所,保持工务设备经常处于均衡完好状态,提高整体结构强度。4.工务养护工作作业,应特别注意行车和人身安全,正确处理施工与运输的关系,在保证安全和质量的前提下,尽量减少中断行车和限制行车速度的时间。
5.积极领先科技进步,全面实行现代化管理,大力发展机械化,不断提高工作效率和经济效益,逐步实现结构现代化 管理科学化。五.工务养护的分类
1.线路大修。根据运输需要及线路设备损耗规律,周期性地 有计划地对损耗部分更新和修理,恢复和提高设备强度,延长设备使用寿命,恢复和增强轨道承载能力。以全面更换新钢轨或再用钢轨为基本内容,同时矫正线路平剖面,改善轨枕 道床 道岔 路基以及道口的状态,使轨道质量恢复到初始标准或达到更高标准。也有单项大修,包括成段换新钢轨或再用钢轨,成段更换轨枕,铺设无缝线路,更换道岔和岔枕等,以及整治路基病害。大修的目的:解决运输上薄弱环节和设备上薄弱地段,消灭列车动力作用所造成的一切永久变形的积累,恢复设备原有的技术标准,或提高轨道结构强度。线路大修施工的内容有:矫正并改善线路的平面和纵断面;全面更换或抽换 修理钢轨;更或补充轨枕;清筛和更换道床,补充道碴,全面起道并捣固 改善道床断面;整治路基和安装防爬设备等。线路经过大修后,其质量标准应符合设计要求或得到加强。
2.线路中修。主要为清筛和增补道碴,更换失效轨枕,同时修理及更换失效的轨道部件,整个轨道,使其质量恢复或接近初始的标准。
中修的目的:必得轨道的弹性,解决道床的脏污 板结 冒浆,以及消除历年线路维修逐渐积累下来的永久变形和设备病害。
值得注意的是随着铁路养护工作的发展,部分铁路局正逐步取消线路中修。3.线路维修。以保证轨道几何形位和轨面平顺为主,通过起道 捣固 改道 拨道等作业,使轨距 水平方向 高低 等达到维修标准的良好状态;保养轨道各组成部分,包括更换个别伤损和磨耗逾限的部件。维修工作还包括巡查线路和检测轨道状态。维修的目的:消除轨道的不平顺 改善轨道的弹性 整治设备病害和整修设备零部件,使线路设备质量保持平稳性 均匀性和一致性。因此,线路维修的决定因素,主要是轨道的几何尺寸 钢轨接头的状态。
铁路线路维修分为综合维修 经常保养和临时补修。综合维修是根据线路变化规律和特点,以全面改善轨道弹性 调整轨道几何尺寸和更换 整修失效零部件为重点,按周期 有计划地对线路进行的综合修理,以恢复线路完好的技术状态。经常保养是根据线路变化情况,在全和线路全长范围内进行的有计划 有重点的养护,以保持线路质量经常处于均衡状态。临时补修是指及时整个超过临时补修容许偏差管理值及其他不良处所的临时性修理,以保证行车平稳和安全。做到消灭临时补修容许偏差管理处所的时间不过夜。
4.单项大修。是有计划的技术改造或整治自然灾害而进行的工程,因此,不存在明显的周期性,但单项大修中的成段更换混凝土枕,成段铺设混凝土宽枕,成段更换混凝土枕扣件和成组更换新道岔,就尽量结合线路大 中修同步进行。
为了保证行车安全,铁路对设备还制定一套严密的监视 巡查和检查制度。目前,养护作业手段已由手工操作逐步发展到机械化,由单项作业机械发展到多功能综合作业机械,由人工操纵发展到半自动或自动控制。在设备检测方面,也由使用简单的手工具发展到使用机械 电子设备,如使用超声波或电磁钢轨探伤仪 钢轨探伤车 轨道检查车等进行铁路设备检测。
随着铁路行车速度的提高和列车密度的增大和列车重载程度越来越大,以及采用重型钢轨 修建无缝线路 无渣轨道 铺设高强度预应力混凝土宽轨枕,修筑整体道床和沥青道床,现行的道路养护设备不在能够满足铁路养护的任务,急需要高科技 有效的新弄铁路养护设备的出现。
我国的铁路的建设 调整铁路(客运专线)和重载铁路已经达到世界先进水平,但是我国的相应的铁路养护设备依旧未达到世界先进水平。60年代以前:无养护设备-----仅有洋镐
人力养护百年铁路,百年血汗。我国早年的铁路养路水平很低,至少到上世纪60年代以前,铁路线路养护基本上靠的是人力。一到铁路线路需要修理的时期,养路工人就扛起洋镐忙了。人力养护线路劳动强度大,工作效率低,作业质量不高。随着铁路事业的发展,铁路养护工作在上世纪60年代之后,迈出了艰难的步伐。
60到80年代:小型机械化-----捣固镐和清筛机等
上世纪60年代之后,为适应铁路快速 重载以及轨道结构重型化的技术发展,各国铁路竞相采用大型养路机械。到80年代末,发达国家的铁路已基本形成大型养路机械为主要作业手段的格局。在些阶段,我国的铁路养护事业亦在探索多年之后,迈出了艰难的一步,开始在工作中使用小型机械,摆脱了完全依靠人力进行铁路养护的时代。铁路线路养护的基本作业有起道 拨道 改道 调整轨缝 捣固 清筛等。而这其中,捣固 清筛等作业又在铁路线路日常维护中最容易看到。
捣固镐和清筛机是我国最早采用的专门用于线路捣固和清筛作业的小型养路机械之一。捣固镐具有一操一 一操四等机型,顾名思义,就是一人可操作一把或四把捣固镐。这种机型后来被持久保留下来并使用至今的,是被称作小型压捣固机的养路机械,由电动机或内燃机作为液压系统的动力,在养路工人的操作下,对轨枕进行捣固。机械可架在轨道上推行,两台为一组,一次完成一根轨枕的捣固。
小型枕底清筛机是不需封锁线路 只需列车慢行通过的另一种小型养路机械,适应当时国内铁路作业方式的特殊要求。机械安装安装在轨道下,通过电动机驱动,实现对线路道砟的挖掘 清筛 输送回填等功能。这个机械可自动走行。专用于起道 拨道 钢轨打磨 调查的机械,也是我国在上世纪60年代后使用较多的一种小型养路机械设备。到了上世纪80年代,我国铁路养护作业机械化程度已经达到30%左右。这些设备的使用,不仅提高了作业效率,而且减轻了养路工人的劳动强度。
80年代末至今:走向大型机械化-----清筛机 道床动力稳定车 配砟整形车
进入80年代之后,随着我国铁路运输密度的加大,繁忙干线的维修工作采用传统的方式和手段已无法完成。与此同时,轨道结构的日益现代化也向养路机械的作业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这种形势下,我国养路机械化工作不可避免地迎来了变革。大型养路机械化设备的引进,在极大地提高铁路线路养护的效率和质量的同时,也使原有的铁路养护作业体制发生了变革,而变革结果就是使在繁忙线路开“天窗”作业成为共识,并使我国铁路养护作业正式进入了大型机械化时代。
经过全路近20年的不懈的努力,我国大型养路机械从无到有 从小到大并形成一定规模,主型机械齐全,附属设备配套,在装备有捣固 清筛 动力稳定 配砟整形等机型的基础上,还陆续装备了钢轨打麿车 道岔打磨车 道岔捣固车 大修列车 道岔铺换设备等新型机械。
未来:大型机械化程度高以及大型机械的化与高效化 为适应将来高速运行和繁重运输任务的需要,必须采用先进的技术手段加强线路的养护维修工作,以保证线路的质量和行车安全。
首先,检测的高效化与智能化。线路的检测是获得线路设备技术状态信息 掌握线路设备变化规律 编制维修作业计划和分析设备病害的主要依据。责令我国的线路检测依然是以人工每月检查为主。但是我国铁路的高速化与9万公里的里程,使人工检测的安全与检测信息的及时和准确得不到保证。就急需计算机系统将轨检车和车载添乘仪自动生成的设备数据与线路平面图连接,做到实时监控线路状态,同时将生成数据与历史数据对比。建立综合信息传输网,及时制定检修对策,用管理信息系统管理线路设备数据,指导养护维修。
其次,线路维修的智能化与高效化。铁路的调整与重载是未来的两个趋势,但他们都对线路有更严格的要求以及对线路的损害也更大一些。再加上调整铁路的行车的密度很大,就需要对线路的维修及时与高效。这需要对铁路线路的能够及时达到高的标准。这就需要铁路养护设备的效率高 智能化程度高,能够由检测信息及时进行科学诊断和自动化管理,进行指导养护维修。
目前,尽管我国的铁路养护设备有了一定的成就,大型养护机械经过多年的引进消化吸收,能够自行制造与研制。但是应该看到目前我国铁路养护依然以小型机械为主,大型养路机械的普及率依旧很低。再加上大型养路机械设备系统复杂,涉及到多中技术的综合运用,所以整机制造的难度很大,这也导致其他企业很难进入大型养路机械制造行业。目前国内大型养路机械生产厂商公有昆明中铁大型养路机械集团有限公司 襄樊金鹰轨道车辆有限公司以及陕西西铁工程机械有限公司等屈指可数的几家。根据资料显示,昆明中铁大型养路机械集团有限公司在2010年占有铁路大型养路机械约80%的市场份额,处于行业主导地位,处于一家独大的局面。更何况我国铁路线路的建设正在飞速发展,新铁路也需要新弄的技术含量高的大型养路设备来保证其安全快速的运行。可喜的是,目前国内经过技术国产化,国产化率逐步提高。更有我国大型铁路养护设备昆明产业基地的建设,从而使我国铁路大型养路机械设备的生产能力 创新能力和研发能力跃上了一个新的台阶。我相信,在国家的引导和巨大需求下,我国铁路养护设备能够很快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并引领世界铁路养护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