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美典型素材推荐表[最终定稿]

时间:2019-05-12 18:16:3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最美典型素材推荐表》,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最美典型素材推荐表》。

第一篇:最美典型素材推荐表

最美基层干部典型素材推荐表

备注:“主要典型事迹”栏只须填写典型事迹概要情况,另需准备2000字左右的典型材料附表后一同报送。

第二篇:最美人物素材

我们生活中的最美人物

前言:我们不用悲观,我们不要愤怒,更不要对生活失去信心,因为我们还有他们,一群最美的人……

最美司机

2012年5月29日中午,他驾驶浙A19115大型客车从无锡返回杭州,车上有24名乘客。11时40分左右,车行驶至锡宜高速公路宜兴方向阳山路段时,一块大铁片突然从天而降,在击碎挡风玻璃后,砸向吴斌的腹部和手臂。面对突如其来的致命打击和后面惊慌的乘客,作为司机的吴斌会怎么做?监控画面记录下他当时坚强的1分16秒:被击中时的一瞬间,吴斌看上去很痛苦,本能地用右手捂了一下腹部,但他没有紧急刹车或猛打方向盘,而是强忍着疼痛把车缓缓减速,停靠在路边,打起双闪灯,拉好手刹,最后他解开安全带挣扎着站起来,回头对受惊吓的乘客说:“别乱跑,注意安全”。

24名乘客无一受伤,年仅48岁的吴斌却在6月1日因伤势过重而去世。发生在29日中午高速路上的这一幕感动了数百万网民,吴斌被赞为“最美司机”。

最美教师

2012年05月8日,在黑龙江省佳木斯市胜利路北侧第四中学门前,一辆客车在等待师生上车时,因驾驶员误碰操纵杆致使车辆失控撞向学生,危急之下,教师张丽莉将学生推向一旁,自己却被碾到车下,造成双腿截肢。

她是千千万万女性中一个很平凡的女人,一位教师,在老师和学生心目中,她是一名非常敬业的老师。学生家长贾红杰说:“为了带好这个班,张丽莉老师推迟要孩子,孩子怀上后又打掉了。”她虽然没有闭月羞花的容貌,在几年的三尺讲台上,只知道埋头教学,没有十分感人的业绩。但5月8日这天,她用被碾压在车轮下、双腿截肢、付出一生幸福的昂贵代价,换来了两个孩子的安然无恙和他们家庭的幸福,这是何等的英雄壮举呀?这就足够了,她不顾个人安危勇敢救人的行为,足以说明她不是一位平凡的老师,不是一为平凡的女性,她的高尚情怀是人生真正意义的诠释!当那关乎个人生死命运的危急关头,她能挺身而出保护他人的生命,非常了不起,仅这件事,便让人肃然起敬,让人感动的落泪。

最美妈妈

2011年7月2日下午1点半左右,杭州滨江区的闻涛社区的一处住宅小区内,两岁女孩突然从10楼高空坠落,眼看一出悲剧即将上演。刹那间,刚好路过的吴菊萍毫不犹豫冲过去,徒手接了女孩,自己的左臂瞬间被巨大的冲击力撞成粉碎性骨折。但是,由于她奋不顾身的这一接,女孩稚嫩的生命得救了

连日来,接抱坠楼女童的“最美妈妈”吴菊萍引发了海内外的集体感动。日前,杭州市授予其“见义勇为积极分子”和“三八红旗手”称号,称她的事迹“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和人性大爱”。吴菊萍不计后果的爱心托举,不仅给坠楼女童妞妞带来了生的希望,也 1 激发着全社会的向善力量

最美孕妇

2012年6月5日,看到邻家女童落入河中,80后的双胞胎孕妇彭伟平临危不惧,毫不犹豫纵身跳入河中施救。将女童救出后她精疲力尽。彭伟平称跳水救人时她根本就没想到自己还是个孕妇,只想着救起水中的儿童。身怀双胞胎的安徽灵璧县高楼镇张场村孕妇彭伟平,发现有儿童落水时奋不顾身,跳进近2米深水中将落水儿童成功救出。见义勇为的她被人们称为“最美孕妇”。

最美拾荒女

付凤姣小心地搬着饮料,一件件码放在货架上。自今年暑假帮湖南武冈师范忙完招生的事情后,她在老家湖南新宁县的一家超市找到了一份短工,一个月有800元收入,还能回去照顾家中的母亲。这让付凤姣觉得很幸福。

自3岁那年,丧父的她与双目失明的母亲相依为命,四处乞讨为生;6岁种菜养鸡,帮人“双抢”,干活养家;8岁多走进课堂想学知识;17岁上师范希望找到一份幼师的工作。她人生最大的愿望就是“陪在妈妈身边让她度过幸福的晚年”。

10多年来,只要在家,凤姣每天都要帮母亲穿衣、洗脸、梳头。时间稍长,她会帮母亲洗脚、洗澡、剪指甲,仔仔细细,生怕留下一点污垢。

付凤姣在日记中写道:家庭的贫困,让我懂得了生活的艰难;母亲的顽强,教会了我坚强乐观……我发誓,一定要用自己的劳动换取报酬养活家人。

当人们在感叹一些90后的年轻人自私、颓废之时,付凤姣为90后树起了一面贫贱不移、自强不息的旗帜,网友盛赞她是“史上最美拾荒女”。她荣列湖南省2010年首届“十大孝星”之首

最美拾荒阿婆

广东佛山,在拾荒阿姨陈贤妹伸出救助的双手以前,不幸的两岁女童小悦悦(化名)已经遭遇了21次“漠视”的碾压。一辆迎面驶来的面包车“漠视”悦悦的存在,将她撞倒右侧车轮从悦悦胯部碾过,司机停了一下车再一次“漠视”悦悦,加油门开车后轮再次碾过幼小的身躯;一辆小型货柜车开了过来,司机同样“漠视”地上的悦悦,又一次从她身上碾过。在小悦悦倒在地上的过程中,先后有18名路人从她的身边走过,无一例外地将“漠视”碾过悦悦的身体。

至少三次车轮压过重创了小悦悦的肉体,加上至少21次目中无人的“漠视”的碾压,教小小的悦悦如何能够承受得起?

如果不是陈贤妹的救助,不知道小悦悦会否遭遇更多“漠视”的碾压,甚至车轮的碾压。对于一再被碾压的悦悦,要求的实在不多,只需要一次的救助就够了,就可能让她的生命更好地延续。车轮的碾压让世人心情沉重,“漠视”的碾压让世人心情更为沉重。

瘦弱的外表下,却跳动着一颗伟大的心,在世风日下的社会环境中,朴实无华的善良阿姨向被碾女童伸出了可贵的援助之手,让我们看到了人性在闪光!让我们永远铭记这个普通而又伟大的佛山陈阿姨!!

第三篇:最美家庭典型材料

最美家庭典型材料

——幸福和谐的一家

她叫李谢永艳,今年三十二岁,现任盘县鸡场坪彝族乡塘子边村妇代会主任、村计生主任,丈夫杨鹏,盘县鸡场坪彝族乡和中小学教师,育有一个乖巧可爱的女儿。人生的变化多段,一切的变化皆顺应自然,人生的道路就像九曲连环,一湾又一湾。回首往事,人生经历一幕幕,总像电视连续剧一样,一集一集地展现在眼前:日常生活、家庭琐事……

2005年10月结婚,她早知道,为人妻子应该在家庭中占什么样的地位,孝公婆、敬丈夫、做家务,哺育孩子都是义不容辞的责任。于是,她知道在一个新的家庭里该怎么做。

婆媳关系的处理得当,是一个家庭和睦的基础。未结婚前,她早知婆婆脾气,是一位没有文化,可心地善良的老人,性子急,脾气怪,易发怒骂人,若是她不顺心如意,不顺从她的话,难免会对你恶语伤人,对自己的儿女仅会如此之恨!可是她恶在外表,善在心间,事后百事大吉,百般地心疼你,关心你。一次去地里干活,因她没有按婆婆的要求去做,老人恼怒了,真的大发雷霆,她忍气吞声,只好言解释,用行动给予补偿,让老人有所感动。媳妇能忍能让,还能逗婆婆喜欢,这样的日子是很多的,一个家庭里总是会有这样那样的小争吵,她总是让老人戴“高帽子”,因此,她

们的婆媳关系相处非常融洽。于是丈夫夸奖说:“我们都把老妈没办法,你真不错”。也许,孝敬老人并不需要你经常给他做体力活,也许是一个小小的举动。一句短暂的话语,并不需要太多太多、、、、、、夫妻互相尊重是双方感情的重要途径,一个家庭,谁主谁次,谁为掌家之人并不重要,重要的是相互尊重。她丈夫为人勤奋好学,有志向报负,善待朋友同事,工作辛苦。民办教书期间,报酬较低而任务重,家庭生活低于温饱线,为了一家人的生活,除上课外,还得种田种地,也够辛苦的。当她看到丈夫忙这忙那,忙里忙外一无是处时,心里特别难受,看到他刚把学生的作业批改完毕,又要备课写教案,每天总是加班到深夜,自己只好陪着他,把煮好的饭菜请他吃了。为了生活,有时会对他下达“命令”:“明天是星期天,你得把那几丘田做完!”,他默默无语。第二天星期天了,她一早起来,给老人煮上两碗面条送去,再端上一碗递给丈夫,然后安顿好孩子,胡乱的吃过早点,便开始了该做的工作。她知道丈夫心里在想些什么,为了生活,她们默默相通,自然是相互理解罢了。

工作的繁锁难不倒人。她从参加村委工作以来,的确变成了一个大忙人:电话的咨询,资料的整理,育龄群众情况的了解,占去了她大量的时间,可以说是把整个精力都放在了村委会的工作中,但这些工作必须做好,也应该做好。

只有这样,才无愧于上级对自己的信任,有决心和信心完成上级交给的任务,更有她丈夫的关心与支持,送报表是丈夫用面包车送她,上下班或参加会议是丈夫接送她,别人常对她说:“你还有专职驾驶员呢!”,听到这,她心里挺舒服。但她是有愧于心的。因为她只忙于工作,一些家务事竟给耽误了许多,给家里做饭浆洗和对公婆的孝敬与往常相比少了许多,不过,她会善于利用时间给他们补偿。当她把公事做完了,第一时间到家先是整理一下房间,一边做饭,一边帮公婆和丈夫把脏衣服放到洗衣机里,忙碌了一阵子,总是有收获,留下的工作又通通摆平了。丈夫放学下班回家,吃上了香甜的家常菜,丈夫不断地夸她忙而不乱,做事有条不紊。

作为丈夫的妻子,理应相敬如宾,可有时却恨之入骨。他有时喜欢跟人喝酒,常常让人担惊害怕。闲睱之余,同事或领导、朋友兄弟相聚,适当饮酒作乐,也是人之常情。但过量饮酒对自己健康不利,有时会伤失感情,特别酒后开车、驾车会让她更担心丈夫的安全。为此,她极力反对丈夫饮酒,当丈夫工作或开会晚点回来时,她绝对不会不管不问的,电话总是打个不停,这也许会遭到不理解心情的丈夫谩骂几句。当丈夫有醉意时,她会奇迹般出现在她跟前,无论他怎么不快,就算是不给面子,算是她对他的担心和关心。她想:这是做妻子该管的事。对丈夫给予体贴、支持,这么多年来,因为她们互相理解与尊重,她们有一个温暖和睦的家庭,虽

算不上富裕,但觉得很幸福。

家庭的美满幸福,离不开丈夫的宽容,更离不开妻子的贤惠。她有一个幸福的家,她在丈夫的心里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人物。她的最大心愿就是让女儿在幸福的家庭中健康成长,做好村里的广大妇女的思想工作,让整个村都萦绕着幸福美满的氛围。到自己有经济能力的时候,用自家的车载着爸爸妈妈和公公婆婆出游。

家庭的和睦和幸福不是夫妇俩就随便可以创造的,整体意义上的家庭和谐幸福是要公婆和爸妈也幸福和谐。着一直是她的追求,也是她在努力的动力。一家人的幸福和和谐并不能真正达到社会的和谐,而要整个村里和谐幸福才是真正的幸福和和谐。因此,只要有机会和妇女同志在一起的时候,就大力宣传及讲解婆媳和睦的重要性、对长辈该怎样孝顺,大家一起探讨。妇女同志在一起不再是以前的嚼小话,而是一起探讨家庭和谐幸福的道理,没有主次、没有对错、只有说与不说。一起努力建造和谐幸福的家庭及村庄。

第四篇:2013最美孝心少年素材

2013最美孝心少年

2013最美孝心少年名单今日公布,经过6个多月的寻找和推选,吴林香、黄凤、邵帅、龙花、徐沁烨、赵文龙、路玉婷、高雨欣、林章羽和何秀巡姐弟、王芹秀11位少年荣获“最美孝心少年”称号;谢宇慧、于统帅等21位少年荣获“特别关注孝心少年”称号。作为活动的收官之作,《众里寻你——“寻找最美孝心少年”大型公益活动颁奖典礼》于11月8日晚8点在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和少儿频道同时首播。

颁奖典礼由“宣传片、主持人引入、人物短片展示、现场访谈、嘉宾颁奖、文艺节目、公益发布”七个环节组成,生动讲述吴林香、王芹秀、高雨欣等11位“最美孝心少年”孝敬长辈、自强不息、阳光向上、自立自强的感人事迹。

吴林香:逆境中她始终微笑

“这是一个重庆小女孩的故事,尽管她今年才14岁,但作为家里的顶梁柱却已经很久了。”伴随着主持人白岩松的介绍,舞台中央的大屏幕上播放起了关于吴林香的介绍视频。虽然只有5分20秒,但小林香的坚强已令人动容,尤其是片尾那句“因为她坚信,自己的努力、坚强,还有微笑,远在天堂的妈妈一定能够看到”,更是赢得了现场雷鸣般的掌声。

迎着众人的微笑,小林香走上了舞台。白岩松亲切地与她击了个掌,“大家都愿意看你笑,你一笑,大家都觉得特别的开心。”当被问及当医生的理想时,小林香坚定地点了点头说,即使妈妈已经离去,但她仍然会继续向着医生的梦想努力,去治好更多人的病。

弟弟颁奖:“姐姐,我爱你” “还想再看一眼妈妈吗?”得知还能再见到妈妈的照片时,满面笑容的林香突然哽咽了。面对大屏幕上那张熟悉的面孔,她终究没能忍住眼泪,在场观众的眼眶也跟着泛起了泪光。“以后记得拿着奖杯的时候举高一点,妈妈能看到。”白岩松安慰着小林香。

这时,6岁的弟弟岳舒林作为颁奖人走上了舞台。从弟弟手中接过奖杯,吴林香高高地举了起来。

“姐姐,我爱你!”在主持人的帮助下,尚未懂事的弟弟说出了这些年来对姐姐吴林香的感激,再次引来全场热烈的掌声。

“我一定向模范们看齐”

昨晚,忠县组织了全县中小学学生观看此次“最美孝心少年”颁奖典礼。在看完颁奖典礼后,忠县实验小学五年级3班学生范莘悦深受感动,“我要学习吴林香孝老爱亲的高尚品质,和她乐观坚强的精神。在家里帮父母做些力所能及的事,当个孝顺的女儿。”

“吴林香是我的榜样,好钦佩她小小年纪就能扛起家里的重任,而且功课也不落下,太能干了。”任家镇义兴初级中学八年级4班学生任晓桥告诉记者,“我一定会向模范们看齐,尊重父母,孝敬身边的老人。”

“忠县是一座道德之城,我们组织学生们观看,也是为了让他们从小接受良好的道德熏陶。”昨晚,忠县实验小学刘红菊老师告诉记者,平时在教学中,他们会融入道德教育,开展一些孝敬父母的活动,让学生们从小学会关爱老人,孝敬父母,传承孝道。

黄凤:照顾爸爸,哪怕我只有一板车

她独自照顾高位截瘫的爸爸,喂饭、翻身、按摩、换尿片,推着四百斤的板车,带着爸

爸到处求医。“妈妈走了,我就是妈妈,我来照顾你一生”,来自安徽的16岁女孩黄凤为了这个承诺,努力了10年。不管有多辛苦,只要看到爸爸笑,她就会觉得付出一切都值得。1997年出生的黄凤,家住安徽蚌埠五河镇,10年前,爸爸意外摔伤,高位截瘫,大小便不能自理,吃饭、穿衣、翻身都要依靠别人。面对卧床不起的丈夫和双目失明的婆婆,黄凤的妈妈选择了离开。妈妈走了,生活还得继续。黄凤收起眼泪,用她稚嫩的肩膀扛起生命不能承受的重。从此,年仅6岁的黄凤成了爸爸和奶奶唯一的依靠。

天刚蒙蒙亮,黄凤就已经起床为爸爸做清洁,每一次给爸爸翻身都是个不小的挑战,因为人太小,她只能抓住爸爸的胳膊,用头顶着爸爸的背,用牙齿咬住爸爸的衣服,拼命向后拽,才能挪动一点。在黄凤的悉心照顾下,爸爸即使卧床多年却从未生褥疮。如今这些动作黄凤都已经驾轻就熟了,长大后的她更有能力照顾爸爸了,可是黄凤还要上学,每天中午午休成了她一天最忙碌的时候,洗衣服做午饭,刚忙完又要一路狂奔赶回学校上课,可即使这样,还是免不了迟到。

临近中考,黄凤要从早到晚地学习,因为要上晚自习,回到家都晚上10点了,还要照顾父亲,给父亲翻身、擦背、洗衣服,一切收拾妥当常常是深夜 11点多。因为过于疲劳,一次黄凤在课堂上晕倒了,老师想要打电话给她爸爸,黄凤坚持不让。懂事的黄凤不想让爸爸操心。因为在她心里,是爸爸支撑着整个家,爸爸在,家就不会散,她就有动力把家照顾得更好。

把爸爸治好的念头一直植根在黄凤的脑海里。2008年,11岁的黄凤听村里人说,上海的大医院能治好父亲的病,黄凤回到家就和爸爸说,要带他到上海去。黄凤找了乡亲给爸爸的铁床,安了4个轮子,带着课本和家里仅有的27块钱,两床被子,领着失明的奶奶,推着400斤的铁板车,来到了四百多公里外的上海。瘦小的黄凤在上海的大街小巷,边走边乞讨,累了就坐在路边看课本,晚上就在桥洞下休息,一个馒头就是全家一天的伙食。

好不容易来到医院,医生却告诉黄凤,爸爸的病不能医治。坚强如黄凤,一家不行就换一家,她没有放弃,而是继续推着爸爸,接着寻找希望。黄凤用她的毅力,为爸爸撑起了一片晴空。一次偶然的机会,网友将黄凤推父亲看病的视频放到网上,黄凤家的生活开始有了改善。社会上的好心人纷纷献出了爱心,爸爸想把爱心捐款留下来,给黄凤上大学用。而黄凤坚持用这笔钱给父亲看病。黄凤心里十分感谢好心人的帮助,只要爸爸能好起来,她相信自己的困难能克服。妈妈走了,黄凤觉得自己就是妈妈,她会照顾爸爸一生,并且一定比妈妈照顾得更好

邵帅:少年捐髓救母

他叫邵帅,今年16岁,目前和妈妈邵丹租住在北京市东直门的这栋居民楼里。2010年,正在北京打工的邵丹突发白血病,急需进行骨髓移植,否则性命堪忧。邵丹在电话里把这个情况告诉了远在江苏徐州的母亲。没想到,这个电话却被儿子邵帅偷听到了。邵帅向学校申请休学一年和外婆一起赶到北京,而亲人配型的结果只有邵帅满足移植条件,可邵丹却坚决不同意。除了担心儿子的身体,在内心深处,邵丹对儿子还怀有深深的愧疚。在邵帅一岁的时候邵丹就离异了,邵帅一直跟着妈妈生活。2004年,邵丹独自北上到北京打工,把7岁的邵帅留在老家和外公外婆一起生活。邵丹一直想着将来给儿子创造更好的成长环境,却没

高三悦读第9期第1页(共10页)

想到有一天要依靠儿子的骨髓才有生存的希望。最终在医生的共同劝说下,邵丹同意了接受移植儿子的骨髓。

当时,邵帅年迈的外婆已经心力交瘁,于是做饭和送饭的任务就落在了12岁的邵帅身上。每天凌晨五点邵帅就起床为妈妈准备早饭,坐两个多小时公交车把早饭送到医院,然后再急匆匆地赶回来为妈妈准备午饭,每天光坐公交就八九个小时,往返八十多公里。邵帅捐髓救母的行为感动了很多人,社会爱心人士的捐款支撑着母子俩现在的生活。而从小学画的邵帅也被中央工艺美院附中招收,目前已经以年级美术专业第一的成绩保送到中央工艺美院附中高中。

赵文龙:十三岁的“男子汉”

13岁本应是无忧无虑的年纪,赵文龙却因家庭变故,使这个小小少年过早地承担起家庭的重担。家住昆区少先路31号街坊的赵文龙,是包钢八中初二五班的学生。赵文龙的母亲李英从小患有脊椎裂,不能行走。2008年,又被查出患上尿毒症。如今,李英只能依靠每周三次的血液透析维持生命。因为无法承担家庭的重负,2010年赵文龙的父亲选择了离婚。从10岁起,赵文龙就用稚嫩肩膀扛起了一家之主的重担。面对生活的艰难,他从不抱怨,让妈妈快乐是他最大的心愿。

来到位于少先路31号街坊的赵文龙家,家里几乎没什么电器,只有卧室里摆放的一台老式冰箱,这是为了给李英存放药品用的。李英正在整理医院的收费单,与妈妈的大床相隔一张桌子的小床是赵文龙的,床头整整齐齐码着三十几本书,虽然陈设简单,家里却收拾得一尘不染。李英说,每天早上,即使时间紧张,龙龙也会收拾完家,给她做好早饭再走,他自己则在学校买早点吃。

虽然家庭负担如此沉重,可赵文龙在同学和老师的眼中却是天真、开朗、幽默的,只要学校有什么开心事,龙龙也会第一时间告诉妈妈,母子俩总会开怀大笑。在这样的说笑中,龙龙常常因为忘记了正在烧菜而把锅烧糊。

医生告诉李英,她的病目前无法治愈,最基本的维系就是一个星期三次透析,每次需要700元左右,每个月8000多元。为了保证最基本的生活,李英只得一个星期透析一次,每次透析,文龙都像丢了魂似的守在抢救室门口,李英每次都觉得心疼。但只要看她转危为安,赵文龙还挂着泪珠的脸上马上会露出笑容,他告诉她:“妈妈,您一定要好好活着,只要您陪着我,再苦的日子都是甜的。”

赵文龙打算考一所自己心仪的军校,当军人是他的梦想,更重要的是国家还会补贴学费。“省下一分钱,妈妈的病就有一分治愈的可能”听着儿子这番言论,李英沉默了,生活让儿子过早地承担了太多的沉重,她除了支持,什么都帮不了他。每年六一,李英都会带龙龙去八一公园玩儿,有时龙龙会说:“妈妈,咱们什么时候才能将这里的游乐设施都玩儿一遍啊?”李英听了心里酸酸的,龙龙就立即转换话题安慰妈妈说:“等我工作挣钱了,咱们就好好出去玩儿一趟。”对于李英和龙龙来说,这样类似的对未来的期望已经成了他们母子俩的约定。

龙花:17岁苗族女孩扛起一个家

湖南省凤凰县是国家级贫困县,该县落潮井乡牛堰村17岁苗族女孩龙花本该和其他山里孩子一样,坐在教室里读书,等将来走出大山,却因为要肩负起一个家,不得不选择辍学。

2012年,龙花的父亲因为精神病去世,家里担子就落在母亲吴爱凤跟龙花身上,吴爱

凤成了全家顶梁柱。然而,随后,吴爱凤又突然病倒,经过医院检查吴爱凤得的是肝硬化腹水晚期,随时有生命危险——这个家的顶梁柱倒了,家里就没有了依靠跟经济来源,生活都成问题。正在凤凰县城读高一的龙花,就成了家里唯一一根顶梁柱,她不得不辍学回来扛起这个家,而把读书的机会跟梦想全部寄托给弟弟妹妹,弟弟龙军读三年级、妹妹龙淑读五年级。

龙花的家空荡荡、四面漏光,家里最值钱的就是一台老式电视机。墙上却张贴着许多龙花在校时候的奖状,跟很多山里孩子一样,龙花从小就立志读书,只有读书才能让她走出大山,改变家人命运。龙花的梦想就是做一个主持人,到更大的舞台,让更多的人认识,了解她。而这一切她只能埋在心里。

要扛住一个家,谈何容易,更何况对一个女孩来说。除了煮饭、挑水,全部家务活,龙花都要一个人做。别人家的水都是男人们去挑,但龙花却要自己挑水,一百来斤的水桶压在小姑娘的肩膀上,身子骨显得更加弱小了,几乎是每次挑水到家,龙花身上所有衣服都被汗水湿透了,上气不接下气。每次挑完水,还得急急忙忙做其他的家务活;别人家的柴火都是男人们去砍,龙花却要自己上山砍,无论春夏秋冬,龙花都要背着一个背篓,拿着一把镰刀一个人上山砍柴都要去,有时要一天砍一次,最少也要三天砍一次,手工活龙花倒不怕,她怕的就是干力气活,每担柴火少说也有七八十斤,背太少,家里的柴火又不够烧,挑太多,自己又挑不动,龙花就想出了一个法子,第一次挑50斤,第二次挑五十几斤,慢慢往上加,现在龙花已经能挑上100来斤的柴火了;每天龙花还要帮母亲吴爱凤煎熬草药,早上、中午、晚上各一次,熬药成了她必修课。这些草药有些是龙花上山采,有些是从乡村医生那抓来的。熬草药非常讲究,开始龙花也老是把握不到度,不是火候太大就是太小,不能发挥全部药性。经过长时间熬药锻炼跟摸索,龙花掌握了其中技巧。

其实龙花心里最担心的还是母亲吴爱凤的病,为了治病,龙花把该借的亲朋好友都借了,她说,你借一次,人家还借你,借两次、三次人家就不会借你了。再说,你一个小女孩,什么时候能还还是个未知数。其实借她的亲戚压根就没打算三个小孩能还给他们。但龙花心里都清楚着,就是以后三姊妹砸锅卖铁她无论如何她也要还给人家,借人的钱怎能不还呢。

医院方面也因为龙花没钱给母亲交住院费,拒绝给吴爱凤治病,龙花只能带着病重的母亲出院。为给母亲治病,当时龙花就背着吴爱凤,母女俩走遍大山深处、四处寻求乡村医生,在三姊妹最无助的时候,好心人出现了。这其中有乡村医生龙通兴一年365天不离不弃、始终一如的免费治疗,有各界社会爱心人士的援助,也有乡亲们上门问寒问暖,送菜,送米。

龙花告诉我们,过些天,她打算就近找份钟点工来做,劳动之余,她就去挣点钱,一来给弟弟妹妹凑点生活费用,二来还能更好的照顾母亲,不能总指望乡亲们救助,她要改变这个家。

龙花说,只要有她在,这个家就在。

尽管已经离开学校很久了,但是龙花特别想念学校,特别想回到原来的学校去读书,实现自己的梦想。

路玉婷:孝待亲人 笑对人生

路玉婷,女,15岁,居住在成都市西大街。现就读于成都市树德实验中学2013级7班。路玉婷的父亲很早就离开了她们到外地去了,她生活的家庭只有她、她妈妈和年近70岁的外婆。她小时候没有条件上幼儿园、学前班,五岁开始就能帮妈妈煮饭、拌菜、甚至洗衣服。路妈妈为了生计一直在外面给客户送机票。路玉婷的外婆身体很不好,年轻的时候曾出过车祸,留下了腿疾。工作的艰难和家庭的重任,让路妈妈积劳成疾,患了严重的慢性肾衰竭。2011年11月6日晚凌晨12点过,路妈妈突然昏迷。照顾母亲和外婆的重任落在路玉婷的肩上。在母亲住院期间,她正好上初三,白天上课,晚上照顾母亲。路妈妈想放弃治疗。路玉婷哭着劝妈妈,只要妈妈在,这才是她最大的幸福。母亲和外婆需要照顾,家里生计需要维持,于是路玉婷决定“退学”。学校知道了她的情况后作出决定,希望她不要退学,暂时休学回家照顾母亲,任何时候,只要她条件允许,她都可以回到学校继续学习。老师、同学,甚至家长们知道后,都很关照、帮助她。但路玉婷不希望大家捐款给她,她觉得她应该靠自己的双手,自食其力。除了课业以及照顾家里以外,路玉婷还要给妈妈买药、熬中药,为了节约医药费,她都精打细算,每次医院开了药她都没有在医院取,而是骑车到各个药店了解价格,然后货比三家最后再决定去哪里买。休学期间,她在一家公司上班,每天早上7点就骑一个多小时的自行车往单位赶,她很珍惜这份工作,所以无论吹风下雨,都会按时上班,有几次还因路滑摔了跤。路妈妈在她的照顾下,身体有所好转了,路玉婷在休学一年后也回到了学校。她平日里要学习还要照料母亲和外婆,周末为了自己的妈妈和支撑起家庭,她仍然坚持上班,风里来雨里去,穿梭在城市里给人送机票。她说,再苦再累都不怕,只有外婆、妈妈身体健康,就很幸福。

高雨欣:卖烧烤的“最美孝心少年”

夜幕降临,在黑龙江省绥化市望奎县城的广场上,人流涌动,“烤肠、烤面筋、烤肉串啦”,一连串清脆的叫卖声打破了喧嚣。

身着红格罩衫、身高不足1.5米的女孩高雨欣,每天这个时候都要和妈妈卖烧烤。就是这个11岁的女孩,在家庭陷入困境时,她搂着妈妈的脖子说:“妈妈,咱家我顶着。”自此,她用柔弱的肩膀扛起了全家人生活的担子,成了家里的顶梁柱。

高雨欣,2002年6月出生在黑龙江省北安市通北镇农村,2008年春天,父母离婚后,母亲郝敏带着当时6岁的雨欣和5个月大的妹妹雨彤投奔年迈的姥姥,住在患有精神疾病的舅舅家里,一家五口靠着姥姥和舅舅的低保费度日。

2010年,精神失常的舅舅突然砍伤了妈妈,让这个家庭雪上加霜。妈妈住院,雨欣担起了照顾全家的担子:做饭、洗衣,照看姥姥和妹妹……

后来妈妈出院了,但却经常头疼,右手也落下残疾,不能干重活提重物。“我们不能总是靠低保过日子,还得找点事情干。”今年春天,在朋友的帮助下,妈妈支起小吃摊,开始卖烧烤。懂事的雨欣每天放学后就去帮忙,晚上再回家写作业。

“这孩子能干、有孝心,家里家外都靠她,洗衣做饭样样都会,学习又好,说话办事像个大人,真是穷人的孩子早当家。”邻居初桂枝阿姨一个劲儿地夸雨欣。

“最多的时候,一天能挣二三十元钱,只有这个时候才觉得自己是有用的。”雨欣露出的笑容灿烂、坦然。郝敏告诉记者,现在生活好多了,县里还出资给一家人租了一套40多平方米的房子,改善了居住条件。

“最难的是我住院那阵子,整个家都交给了雨欣,真是难为孩子了。”郝敏的眼眶有些湿润。她说,那时候雨欣每天5点半就起来做早饭,给妹妹穿衣、喂饭,还得照顾姥姥,中午放学要去市场买菜,晚上回家做好了饭去医院给妈妈送饭,回家再温习功课,一天忙得脚不沾地。

“每天只有晚上9点以后,妹妹睡了才能学习、写作业。”高雨欣说。

“雨欣是个聪明的孩子,她能充分利用好课堂45分钟,注意听讲,独立学习,善于思考。”在望奎县第三小学,高雨欣是小学班主任张维的骄傲。她说,虽然雨欣每天都忙着家里活,但学习成绩一直名列年级前茅。不管哪一科老师上课,她都全神贯注地听讲,认真完成作业。“而且她很乐于帮助人,在同学当中人缘特别好。”高雨欣的小学同学黄悦涵说。

今年,高雨欣以四门功课全获满分的成绩成为小升初考试中全县第一名,升入了望奎县第四中学。

雨欣的姥姥今年65岁,耳聋、驼背,满口牙都掉光了,患有严重的骨质增生。雨欣很懂事,平日里总想着给姥姥做点好吃的饭菜。“焖米饭的时候一定得多放水,这样米粒软。”简单的话语,透着雨欣对姥姥的孝心。

高雨欣的事迹被媒体报道后,大家亲切地称她为“最美孝心少年”,社会各界伸出了援手。当大家把捐款交给高雨欣妈妈时,这位勤劳、淳朴的家庭妇女说:“现在的日子好起来了,也能维持生活,过多的捐款就不要了,不想影响雨欣的成长,今后的生活还是要靠她自己去奋斗。”

“生活虽然苦了点,但是,只要我勇敢地往前走,我就一定能走过风风雨雨……”高雨欣在日记中写的这句话,也是这个阳光少年的内心写照。

第五篇:作文素材---2012最美中国人

护士急救路人 市民记录感动一刻

肖芳是湖北省中山医院神经外科一名普通护士。11月10日中午,她为一名休克倒地的陌生女子三次进行人工呼吸,终使患者“起死回生”(详见本报11日至13日相关报道)。肖芳挺身救人的行为,感动了江城,也感动了全国千千万万的网友。昨日,记者回到事发地对肖芳救人的过程进行回访,没想到,事发多日,肖芳救人的事迹仍在当地市民口中传扬,众多目击者争先恐后地拉着记者,满怀激情地倾诉当时感人的场景。这一事件中堪称英雄的肖芳,也第一次完整地讲述那一刻她救人的一幕。

救人护士肖芳的讲述——

救人是凭职业习惯,没考虑其他的

11月10日中午12时十几分,我下班去医院旁边小巷子的小吃摊买中餐。刚交完蛋炒饭的钱,突然看到一名中年男子慌慌张张跑进小巷喊道:“有人晕倒了,快过来!快过来!”

我就跑过去看,发现一名50多岁的女子侧倒在地上,嘴唇紫绀,脸色发乌,瞳孔变大,明显是心脏骤停。我马上按压做心肺复苏,并配合做人工呼吸。

第一次做了后,没有好转,我非常着急,就喊:“快去喊医生,喊急救。”又接着按压,再次做人工呼吸。

做完第二次后,患者的大动脉出现搏动,还喘了口气,脸色稍有好转,但还不确定瞳孔的变化。

我看到她出了口气,觉得放松多了,于是再接着做人工呼吸,患者喘了三口气,嘴唇的紫色变红了,脸色恢复了好多。这证明她缓过来了。接着,她又喘了一口气,口里出现白色物,我忙掏出来,像是馒头渣。

其间,旁边还有两个男同志(围观市民)协助我判断患者的瞳孔是不是还原了。

随后,5名保安推着担架将王女士紧急送到中山医院急诊科。到了急诊科后,我将病人情况、具体怎么回事都交代了,感觉没什么事就离开了。

然后,我洗了手又返回小巷拿炒好的饭。回去后,让我带饭的同事问,平时很快,今天怎么这么久?我笑笑什么也没有说。吃饭之前,我刷牙被护士长看到,她问,我才说刚才救了人,做了人工呼吸。护士长当时不大相信,下午这事就传开了。

我救人是凭职业习惯,当时完全投入,并没考虑其他的。当时我救患者的过程,和平时演练几乎是一模一样的。

众多被感动市民还原救人一幕

卖豆浆的宋先生:

倒地休克的女子叫王素芬,今年53岁。她倒下的地方,正好在一处豆浆摊点前。这个摊点的老板宋先生最先发现“出事了”。

据宋先生回忆,当时王女士双手扶着豆浆桶,他上去扶了一把,但王女士很快就倒下了。给宋先生送豆浆的一名中年男子,去喊人救命。

宋先生再看王女士,只见她脸色乌黑,手脚伸直,头一歪,瞳孔放大突出,很吓人。有名男子忙着掐人中,旁边有人开始议论,死了吧?还救什么。

后来看到肖芳赶来救人,宋先生有将这件事写下来的冲动,不过还没腾出时间。

卖给肖芳中餐的多名小吃摊主:

这些摊主见到记者到来,围着说个不停。摊主们说,肖芳经常来这里买炒饭,很平易近人,“真是不错!”他们回忆,当时,肖芳迅速地冲出去了,跟着她冲过去的,还有一名她的同事,也是护士。

当时在现场的彩民魏先生:

魏先生当时就在豆浆摊隔壁的彩票销售点。50多岁的彩民魏先生说,当时肖芳跪在地上边按压,边嘴对嘴做人工呼吸。“典型的救死扶伤,要是在战争年代,她一定是一个英雄。”

魏先生说:“就是自己的儿女碰到这种事,也不一定会上去那样口对口地救人!可能还嫌邋遢。我是第一次亲眼得见这样的事。”

体彩店老板陈女士:

“现在的人没有救死扶伤的精神了?错了,有!”陈女士这样说,她是卖彩票的,这几天的思绪依然停在肖芳救人的感动场景中,连帮人打彩票时都经常出错。素不相识却这样去救人,她认为肖芳的行为应该得到鼓励。“处处有真情,好事都要有人做,跟肖芳个人修养有关系,医院也培养得好,说明他们经常做人工呼吸这样的演练。”

陈女士说,“是她(肖芳)教育了我,让大家感觉世间还有真情,金报对此事迹的及时报道,让社会看到了一个‘最美护士’。我希望继续大力宣传,让这样一种优秀的精神品质永远传承下去。”

看到肖芳救人的过程,陈女士第一时间给本报提供了新闻线索。她说,她后来又给本报热线打了电话,希望将她的线索费以充话费的方式转到肖芳的电话卡上。她坚持说,是肖芳的事迹感动了她。肖芳面对素不相识的路人及时相救,不求回报,这样的行为应该得到奖励。

省中山医院保安:

在省中山医院,记者看到一段录像,在肖芳将患者救转后,该院保卫科陈科长等5名保安,马上接手将患者抬上担架,送入医院急诊科。

其中一名保安朱先生说,他接到陈科长在电台呼叫后,从马路对面跑过来,和其他同事跑步将倒地女士送进医院。

省中山医院神经外科护工:

郑先生是中山医院神经外科的一名护工。他说,王女士送来时,手脚冰凉,护士让他到急症科将她抬到住院部四楼神经外科病区,随

后迅速通知她的女儿和亲家母。

郑先生在这里工作三四年了,他印象中的肖芳人品蛮好,平易近人,肯帮助人。

十堰来的潘女士也是一名护工,做了两年护理。她也说,肖芳平时对病人蛮好。

另有一名护工童女士说,肖芳蛮热情的,对病人亲切,事做完才下班,她总是能耐心仔细地对患者讲解处理。有一次,童女士脚崴了,肖芳看到了,问了情况,很快就拿来药水帮童女士敷上。还有一次童女士头被撞破了,肖芳每天见面就问,“好点了吗?”“头还疼不疼?”童女士说,自己是一个打工的,肖芳能这样关心她,很不容易。

菜贩捡6000多元现金 苦等失主街头挨冻大半夜

时间:11月9日

地点:金马小区菜市场等地

事件:河南菜贩王超华凌晨进菜路上捡了6000多元现金,苦等失主6个半小时

44岁的河南人王超华在金马小区菜市场卖菜,昨天凌晨2点多,他去批发市场进菜时在路上捡了一个大黑包,里面装有6250元现金和身份证、护照、银行卡,想到失主可能会回来找包,衣着单薄的王超华抱着包在初冬的街头苦等了6个半小时,也没等到失主。最后,通过派出所才联系上了失主。

街头等失主6个半小时

11月9日凌晨2点多,王超华像往常一场骑着三轮车去白佛批发市场进菜,走到谈固南大街接近槐安路口时,忽然发现机动车道上扔着一个黑包。“我以为是别人扔得垃圾呢,用脚踢了踢,感觉里面有东西。”王超华捡起来打开一看吓了一跳,里面的钱包里除了身份证、护照、银行卡外,还有一大沓厚厚的钞票和十几张收货单据。

王超华说,当时街上也没个人,他一下子不知道该怎么办才好,想到丢包的人说不定会找回来,他就抱着包在街上等起来。初冬的石家庄,凌晨街头的温度只有五六摄氏度,只穿了两件薄外套和一条单裤的王超华被冻得来回溜达。8点半太阳升起了老高,王超华也没等到失主。

通过派出所找到失主

在咨询了一个朋友后,王超华把捡到的包交到了金马小区菜市场办公室。办公室的肖永志主任了解情况后,赶紧带着王超华和包到裕华分局卓东派出所报案。值班民警校寻志根据包内的身份证、护照等相关信息,联系上了失主杜先生。中午12点多,杜先生在派出所看到包里分文未少时,一脸惊讶:“来时还想能找回证件就不赖了,没想到钱一分没少,真是太感谢王大哥了。”

为了还包,王超华菜没进,早饭也没吃。

平时遇到的都是好人

老王带着媳妇和二儿子在金马小区菜市场卖了5年菜,是市场上远近闻名的老实人。家住金马小区的沈女士说,王师傅的菜又新鲜又足秤,在市场上卖得最好。而且王师傅人心肠特好,要是有顾客把菜或手机落在菜摊上了,王师傅都给保存着,有时落菜的人过了三五天才想起来,王师傅就换新菜给顾客。

王超华说,他来石家庄5年了,遇到的都是好心人。他家里的东西和身上穿的衣服都是好心人给的,知道他家庭条件不好,菜市场办公室还减免了摊位费。“这么多好人对咱,咱也要对得起别人。”租住房里还铺着凉席

昨天下午记者来到了王超华的居住地宋村一个大杂院,院内泥泞不堪,东南角还堆满了废品,不大的小院内住了7户人家。王超华的屋不到10平方米,被各种杂物堆得满满当当。除了一台旧电视可以充充门面外,其余的都是很破旧的物品。虽然天气越来越冷,但床上只铺了一层凉席。已经严重变形的窗户,还少了一块玻璃。王超华说,就这样的房子,房租还要200多元。有暖气的要1000多元,根本租不起。来石家庄5年了,每年冬天是最难熬的时候,天太冷的时候,只能穿着衣服睡觉。

月纯收入1000多元

王超华老家在河南省商丘市民权县孙六乡吕沟村,家里70多岁的父母,一个腰椎间盘突出,一个瘫痪在床,两个哥哥都有精神疾病。每年光父母的药费和两个哥哥的生活费就要两万多元,全靠王超华一家在石家庄卖菜供给。

王超华说,一天忙忙活活,刨去吃住等费用,一个月还能剩1000多元。剩下的钱还要攒下来,寄回老家。“来到石家庄5年了,全家人没买过一件新衣服,都是别人救济的。挣钱不容易,要花在正事上啊!”

尽管承受着巨大的家庭压力,但王超华很是乐观,“家庭再困难也要做个堂堂正正的人,靠自己双手挣钱过日子才舒坦。”王超华将来的打算是,好好经营自己的菜摊,攒点钱能帮儿子找个好媳妇。

孙子获捐眼角膜祖父捐献接力

衢州市84岁老人宁龙仔,两年前受恩于别人,其孙子宁跃因意外导致右眼角膜破裂,后获捐眼角膜重现光明,老人决定捐出自己的眼角膜,并委托儿子代他签下了眼角膜捐献书。

两年前,因为一场疾病,年仅四岁的女孩楠楠离开了人世,但她留下的眼角膜,却让男孩宁跃重获光明,而这只是另一个爱心故事的开始。

宁跃是浙江衢州的一名高三学生,今年17岁。2009年4月,他在一次大扫除中,不小心将扫把戳进了自己的右眼,导致右眼角膜破裂,唯一的治疗办法就是移植眼角膜,否则右眼将永远失明。

就在宁跃一家为眼角膜的事情到处奔波时,家住浙江萧山的陈军洲正陷入痛苦,他年仅四岁的女儿楠楠被查出患了罕见的噬血细胞综 1 合症,生命岌岌可危。此时,陈军洲做出一个艰难的决定,捐献女儿的眼角膜。

几天后,在杭州儿童医院,楠楠走完了短暂的人生,但她的一对眼角膜被保留了下来。此时,宁跃在浙江省防盲中心志愿者的帮助下,联系上了陈军洲。两个星期后,宁跃的右眼重获光明,现在视力已经基本恢复正常。

今年10月初,宁跃84岁的爷爷宁龙仔老人在家门口散步时,被一辆电动车撞倒。经诊断,老人为脑外伤颅内出血,随时都有生命危险。趁着自己意识还清醒,宁龙仔老人立下了遗嘱:等自己去世后,也要把眼角膜捐出来。

经过医院的紧急救治,脱离生命危险的宁龙仔老人慢慢苏醒过来。

听医生说自己的眼角膜符合捐献标准,宁龙仔老人立刻委托儿子代他签下了眼角膜捐献书。

现在,宁龙仔老人已经回到家中休养。车祸带来的损伤,让他至今不能下床行走,但是从老人脸上,我们看不到痛苦。

且不清晰的字。可是,提起车祸,杨学良却可以用过比划和含糊吐字叙述事件的完整经过„„

2006年5月27日:一场车祸宣布儿子成了植物人

2006年5月27日,杨学良去看望叔叔,正巧赶上叔叔家的车出了故障,所以他就开车去修。晚上6点左右,在返回途中杨学良还和叔叔通了电话:“等你吃饭!”“我十分钟就能到。”可是,这十分钟过得很慢。叔叔一遍又一遍给杨学良打电话,可是始终没人接„„终于,电话通了——“出车祸了!”一位村民骑车路过时听见了电话响。

车祸发生在太平庄路段,据曹秀君讲,她赶到现场时看见树都被撞掉了一大块皮,车严重变形、儿子已经昏迷,消防官兵用了近三个小时才把车切割开将杨学良救出来,当晚九点左右杨学良被送往通辽市医院。

2006年7月22日:为救儿子,父母半夜2点租车赶往哈尔滨

当天医生诊断杨学良受的是脑外伤:如果不切开喉咙插管呼吸,他连两个小时都挺不过去。在重症监护室里住了7天,杨学良的情况开始好转。第15天,他睁开了眼睛,但却看不到任何东西。又一个诊断是:可能成植物人。治疗了25天后,杨学良转到了科区第一人民医院又进行了30天治疗,最后医生建议还是到外地看看。

2006年7月22日,一家人带着杨学良雇车赶往哈尔滨市的黑龙江省康复医院。半夜2点多,一行人从医院出发,中午十二点才赶到哈尔滨,一路都没顾上吃饭。到康复中心后,医生告诉他们:现在的杨学良是植物人状态,如果治疗就要做长期打算。

2006年11月20日:5个月,植物人因何清醒?

为了让儿子尽快清醒,杨福祥夫妻俩想尽了各种办法。康复中心有锻炼器材,医生看到他们家经济实在困难,就允许杨学良免费做锻炼;每天按摩都要收费,医生就让杨福祥留心学习,学会了以后可以节省点儿钱。

于是,上了年纪的杨福祥像孩子一样跟医生从头学起,从手指头到脚一个个关节、一块块肌肉地给儿子做着按摩;也抬着儿子从一个器材到另一个器材,儿子一百九十斤的体重让他们很吃力。

由于手术后杨学良一直是通过喉部插管呼吸,为了让他试着用鼻子通气,医生告诉董秀君把药布叠上几层放在管口。曹秀君谨记医嘱,直到叠了十二层才看见儿子的脸红了,这时拿下纱布杨学良长喘了一口气„„

呼吸像正常人一样了,可他们不知道儿子什么时候能清醒,能看见人,像正常人一样。于是,两个人又尝试其他的办法:每天拿红色小瓶盖在儿子眼前晃,床上也挂着带颜色的气球,希望儿子能看见。

杨学良一家在康复中心一住已经四个半月了,一天半夜一点多,曹秀君听见有人哼哼一声,丈夫却说不是自己。是不是儿子?“儿子你别害怕,妈在身边呢!”没有回应。第二天下午快三点时,曹秀君正在准备晚饭,杨福祥像每天一样拿着瓶盖在儿子眼前晃,“动了!眼睛动了!”听见丈夫喊,曹秀君把米扔在一边:“你要是有动静就给妈眨眨眼睛。”过了一会儿,还是没回应。董秀君有些失望了。可是突然,曹秀君发现儿子的眼睛果然跟着瓶盖动了。医生检查后的话让这对夫妻看到了希望:勤喊喊,已经有动静了。

从宣告植物人开始,近5个月的时间,11月20日,杨学良终于清醒了。

2007年1月17日:没有钱,父亲自制各式锻炼器材

临近春节,杨家因为给杨学良看病已经欠下了不少外债。医生建议杨学良出院回家进行康复锻炼。2007年1月17日,杨福祥和妻子带着儿子回到家中。回家了,买不起医院那样的锻炼器材怎么办?自己做!

回家的当天下午,杨福祥就去二手市场买了材料做了站床,将儿子绑在站床上可以学会站立,随后他又做了多种器材:学步车可让儿子练习行走,有的健身器材能够帮助儿子做蹲起、训练腿部力量,训练手臂、肩关节以及腿部灵活度„„

然而,锻炼并不仅仅是使用器材这么简单。刚回来时,杨学良身体还不能动,杨福祥就把儿子的一条腿绑上一跟绳子,拽着绳子促使他往前走,董秀君则在地上边爬边搬着儿子的腿帮他往前挪。儿子身体能微微动弹了,看到他走剪子步,杨福祥就将木板绑在儿子的双腿内侧,让脚平稳走路;因为脚趾也缩在一起,杨福祥想了个招儿:将每个脚趾上都放上小木片,再用布缠上,这样脚趾就能一直放平;为让儿子练习翻滚,杨福祥腾出屋子,从一下下推动开始;为保证儿子的肌肉,杨福祥每天早晚都要给他做两个小时全身按摩,从手指到肩膀、手臂、腿,每个细节都不落过;董秀君还每天用酒泡红花,在儿子身上揉擦。

5年坚持锻炼:植物人创造奇迹

每个器材,杨福祥都让儿子做了锻炼。记者目睹了整个过程:在学步车里行走,他的动作就像电视里的慢镜头一样。按摩时,父亲用力大些他就会哼哼,看上去很痛苦。每锻炼一会儿,杨学良口中都会喊几声,他疼了。不能让儿子终止,杨福祥就拿冰棍儿子安慰一下。

医生曾说:这种病人后期护理工作是最难的。可是到2009年年末,杨学良的胳膊和腿就能轻微动弹了。现在,杨学良两条腿都能迈开步,也能用筷子吃饭,胳膊和腿没有萎缩,只是脚有些肿。杨福祥说,这是绑夹板和活动量大的缘故。

5年多了。杨福祥老两口没老老实实睡过一宿觉,每天晚上都得起十来回,给儿子翻身、接尿„„2004年,杨福祥做了三叉神经痛手术,去年元旦刚过病情再次发作,他到沈阳做手术后第三天就赶回了家。就在记者采访前的几天,曹秀君心脏病犯了,丈夫把儿子放在外面叫他别乱动,然后陪她输液。等回来却看见儿子在地上躺着,曹秀君又吃的救心丸„„

父亲的忧愁:怎么办?

杨福祥说,父母都盼儿女过的好,如果孩子有病,再重父母也不嫌弃、不放弃,这就是天下父母心。我和妻子有一点儿希望都不会放弃。

杨福祥反复说着:“我们岁数大了,最难的是儿子以后的生活。我们还有几个六十年?我们以后死了怎他么办?„„”前几天,杨福祥看了中央十套的一档节目,有半脑人通过干细胞移植手术后都可以行走了。他打算也带儿子去看看:“如果儿子能做这个手术肯定也能走„„”

朱麟洁和她的108位老师

在安徽师范大学,有这样一个美丽的故事:一位瘫痪小女孩、两位普通大学生,一次偶然的相遇,他们的生命发生了交集。大学生成了女孩的老师,他们毕业以后,学弟学妹们接过爱心接力棒,一届一届传承下来,直至10年后小女孩长大成人„„

这位小女孩叫朱麟洁,她的老师总共有108位。

“幸福没有溜走,只是转了一个弯”

1991年初夏的一天,安师大政教系学生王友平和费维照遇到一位正在为孙女找家教的老奶奶。当老奶奶得知请家教一个月得花50元时,无奈地摇头走了。旁边一位姓秦的邻居告诉王友平和费维照:“老奶奶的孙女朱麟洁已瘫痪5年,没办法送到学校去读书。”

王友平和费维照来到朱麟洁家,看见一个怯生生的瘫痪小女孩,一直低着头不敢看他们。1980年出生的朱麟洁,6岁那年腰后股骨髓上长了肿瘤,手术也未能阻止病情的恶化,半年后,她再也没能站起来。

一周后,王友平和费维照“秘密”当起了朱麟洁的启蒙老师,不收一分钱学费。

“这两个学生平时学习很用功,到课率很高,怎么好几次考勤都不在。”王友平和费维照的班主任吴俊明很快发现了异常。得知真相后,吴俊明感动之余,觉得这样的“小动作”难以为继,而且也容易耽误自身学业。于是,吴俊明在班上号召并组织10多位学生轮流为小麟洁义务授课,还从芜湖师专找来美术、音乐系的学生“加盟”。

“幸福没有溜走,只是转了一个弯,带给我幸福的就是安师大政教系的师生们。”朱麟洁近日对记者说。

“我没有进过学校,但我有108位老师”

“我没有进过学校,但我有108位老师,不仅教授语、数、外,还让我明白我除了腿有毛病,其他都和别人一样。”朱麟洁告诉记者。由于从小为病痛折磨,小麟洁只愿呆在家里不出门,自闭倾向较重。王平友多次提出带她出去玩都被拒绝。

一次,小麟洁无意间流露出对大学生活的向往,王平友趁热打铁提出带她去看看大学校园,那是小麟洁瘫痪后第一次出门。没有轮椅,大学生们把她放在自行车后座上推着走,变着法给她扎小辫,带她参加班级里的联欢会,并鼓励她唱歌、表演节目。

“这10年,老师们为我做了好多感动的事情,为了送我礼物而花光自己的积蓄。”朱麟洁说。小麟洁慢慢地打开了封锁的心门,每天盼望着老师们的身影。

10年间,小麟洁的老师换了一拨又一拨,小麟洁的课却从未间断。“早上两节课,下午两节课,如果寒暑假,他们会给我留很多作业,让我努力学习。”朱麟洁统计过,这10年教过她的老师,整整108位。“没有爱心接力,就不会有我快乐的人生”

“虽然我不能用自己的腿走完这一生,可我还能用手写完这一生,用眼睛看完这一生,用耳朵听完这一生,用心爱完这一生„„”这是朱麟洁在新书《梦猫人》里的一段话。如今,朱麟洁已经成长为一名爱动物、爱音乐、爱绘画、爱拍照的阳光女孩,她乐观自信,热爱生活,还是一名小有名气的“网络作家”。

2008年,在安师大的蓝天BBS上,“寻找老师安师大当年政教学子”的帖子悄然走红。帖子详尽罗列了全部108位老师的姓名,发帖人正是朱麟洁。看到帖子后,很多麟洁当年的老师与她取得联系,并赶回芜湖鼓励她,资助她。

“我每天都会关注你的博客,你写的一些心情日记,可不可以做成一本册子? ”2009年,麟洁的第二届老师、目前在北京工作的李祝用和她聊天时说。随后,麟洁便找出自己写的6大本心情日记,从中摘出得意之作,在镜湖区政府和企业的帮助下,结集出版了《梦猫人》。

父母5年坚持 唤醒“植物人”儿子

6年前的那场变故,让他在29岁到35岁走过了一段别样人生,也让两个人的生活经历了巨大变迁。6年的时间,这两个人硬是让被医生判定为植物人的他从毫无知觉到恢复清醒再到能够行走活动。

儿子因车祸成植物人 父母6年坚持不放弃 一个植物人的生死日记

这本“生死日记”的作者是“植物人”的父亲和母亲。杨福祥,62岁,曹秀君,59岁。6年前,他们一个刚刚五十出头,一个未进花甲。

2011年8月13日:第一次翻开“生死日记”

杨学良的家在民航路一家宾馆的顶层。见到他时,他正扶着栏杆练习行走,一米八几的个子,身体很壮,腿被“五花大绑”着。父亲杨福祥说,这是杨学良每天的必修课„„

5年前的变故让杨学良成了植物人,5年过后,已经35岁的他只能从嘴里蹦出一个个间断 2

下载最美典型素材推荐表[最终定稿]word格式文档
下载最美典型素材推荐表[最终定稿].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最美教师素材主要事迹(精选合集)

    本人2015年8月份走入教师岗位,虽时间不长,但每一天无不怀着最虔诚的心面对这份工作。受家庭影响,成为一名人民教师是我从小的梦想,对待每一个孩子,我向来都是以一个朋友的心态去......

    “最美”作文素材5则范文

    最美教师(作文素材)5月8日晚,在佳木斯市第四中学门前,正当一群学生准备过马路时,一辆客车突然失控冲了过来。危急时刻,她一把推开了身边的两个学生,自己却被卷入车下„„5月8日20时......

    作文素材 中国最美

    作文素材:中国“最美的人” 1、黑龙江“最美女教师” 2012年5月8日20时38分左右,在佳木斯市胜利路北侧第四中学门前,一辆客车在等待师生上车时,因驾驶员误碰操纵杆致使车辆失控......

    最美之家典型事迹

    最美之家典型事迹 XXX,女,汉族,XXX村民,XXX家儿媳,家中共有6口人,上有年龄都在八旬以上的父母,下有正在读书的两个小孩,父母小孩都要照顾。他家的父母都是农民,丈夫XXX在生活上也并不......

    乡“最美家庭”典型材料

    --精选公文范文-------------------------- 乡“最美家庭”典型材料 春风和煦,山花烂漫,三尺讲台,桃李天下。他们在平凡的岗位上,用自己的真情书写着平凡而美丽的人生。吴发山是......

    《大国工匠》——典型素材整理

    《大国工匠》典型素材整理 推荐语:有一群劳动者,他们的成功之路不是上名高中、进名大学,而是追求职业技能的完美和极致,靠着传承和钻研,凭着专注和坚守。他们技艺精湛,有人能在......

    作文素材(一)典型素材(范文模版)

    作文素材(一) 1.沈思的创业路 80后女孩沈思上高中时就立志打造中国的“苹果”。为了实现创业梦想,她努力学习,连跳两级,16岁就考入清华大学。她说:“我从来不觉得自己比别人聪明,如......

    最美教师素材主要事迹(五篇模版)

    本人2015年8月份走入教师岗位,虽时间不长,但每一天无不怀着最虔诚的心面对这份工作。受家庭影响,成为一名人民教师是我从小的梦想,对待每一个孩子,我向来都是以一个朋友的心态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