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2010年通州区第一期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学员名单
附件:
12010年通州区第一期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学员名单
纪委单守阳、张为民、严蔚民、葛俊、张帆、张慧超 区委办顾晓明、倪建忠、丁志岗、许建春、康建锋 人大办张蔚华、丁亚平
政府办朱国兴、冯永华、王琳、何静
政协办钱栋梁
机关工委吴凤
宣传部丁燕、姜卫军
统战部喻迎春、蒋林华
政法委朱华
农工办季水华
610办公室王晓梅
党校黄亚南
滨海新区方林忠
港务办陈郁刚
法院刘华、陈宗林、吴永淮
检察院费平、王立新、张建兵、潘杏杏、杨佳丽 总工会陈晓红
团委葛坚强、顾南溪
妇联卜翠薇、刘莉莉
科协张丽敏
信访局吴健
教育局王笑梅
体育局陈克、徐建伟
公安局曹群英、顾建峰、王志清、张伟、张益 民政局
残联
司法局
财政局
人事局
劳保局
建设局
城管局
交通局
水利局
农林局
外经局
文化局
卫生局
计生委
审计局
安监局
统计局
物价局
金建峰、吴宏芳吕英 曹华、顾云海、姜张芳、陈陆卫华 沈梅、王宇慧黄建明 邢旭阳、王玉华、顾军峰季小雄 徐林冲 张树新 王华 许君 冯霞、仇新煜、顾晓虎花继东、凌张单华、郭志坚施洪春 张卫忠 吴巧俏霞、勇飞莉飞
2农机局喻晓康
农资局陈素贤
行政审批中心施亚兴
招投标管理中心曹建荣
区政府投资项目工程建设中心花云霞
服务业发展局高燕
档案局谢国智、张强
供销总社陈卫军
开发区黄映如
金沙镇吴向晖、陆伟丽
西亭镇徐健、陈冰
东社镇邱玲艳、瞿仪晨
二甲镇季琳、高峰
三余镇唐春华、陈跃
十总镇纪宝莉、王忻
骑岸镇卫庆玉、徐聘、张晓维
五甲镇徐刘波
石港镇王冬明
四安镇张国民、熊剑萍、陈建烽
刘桥镇马峰
平潮镇钱静、浦晓东、赵
平东镇施晨飞
五接镇朱小祥、薛南山
兴东镇姚晓兰、沙宁
楠、周3滢
兴仁镇陈小兵
张芝山镇(苏通大桥科技产业园)邵勇军、纪建峰、倪梓程、李敏
先锋镇吴尉
川姜镇戴晓晨
第二篇: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学员党性分析
党性分析
我参加汉阳区第十四期中青年干部培训班.通过学习使我进一步坚定了信念,增强了党性意识,确立了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并针对自身存在的不足进行自我分析,提出来了今后的努力方向,现汇报如下。
一、存在的问题
1、政治学习抓得不紧,理论功底不强。
主要表现在政治理论学习时紧时松,不扎实、不系统,联系
工作实际不够。对于政治理论学习不能主动去找时间,挤时间进行学习。往往借口时间紧、工作忙,抱着应付的态度来对待学习。政治理论学习不扎实,马克思主义理论功底较差,不论是集中学习,还是参加各类的脱产培训学习,只是停留在听、看、写、记上,不能很好地领会和消化把握学习要点。学习的不完整,不系统。平时学习有得过且过有现象,经常补学习笔记。很少学原文,看原著,钻进去学深学透,这样在很大程度上存在片面性,只能是粗枝大叶,一知半解,既不能把握学习的全部内容,又不能掌握其实质要领。政治理论学习缺乏理论联系实际,仅仅是为了学习而学习,为了发言讨论中套用几句话而记一记,很少把政治理论学习与个人的思想工作实际结合起来,更不用说指导自己的实际工作,确确实实存在理论与实际相互脱节的问题。
2、宗旨意识有淡化现象
由于对邓小平理论的学习不够深入系统,对我们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特别是改革开放新形势、新问题把握能力不强,自己的思想没有及时顺应新形势发展的需要,欠缺运用辩证唯物论认识新形势解决新问题的能力。特别是对社会转型过程中出现的一些不良现象,缺乏运用马克思主义观点、方法去对待和思考,思想上有了麻木的想法。对社会主义的前途有所怀疑,对共产主义的最终实现出现了动摇。从而放松了对世界观的改选。在与基层群众打交道中,对所了解的、掌握的群众困难和疾苦,有同情,有感慨,但缺少有效解决的办法。
3、工作方法和作风存在不足。
一是有经验主义的倾向,在机关工作十多年,一直从事办公室工作,坐办公室的时间多,下基层、深入调查研究时间少,凭经验工作多,听取意见少,凭想当然处理问题多,按其问题的内在联系办事少。二是工作方法有时有直接、简单的现象,由于自己学习抓得不紧,业务水平和工作能力跟不上形势发展的要求,导致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和能力与工作的要求有了一定的距离。三是缺乏扎实的工作作风,忘我的工作热情有所减退,过去那种扎扎实实,遇到问题非要搞个水落石出,干就干出个名堂的工作作风,也随之逐渐淡化。在工作中注重动口,忽视动手,注重表面,忽视内在,注重形式,忽视实际。遇事有时不愿意与大家沟通,又不愿意谈自己的主观见解,存在好人主义的倾向。对于自己的工作有时抓得不紧,要求不严。
4、在党风廉政问题上存在认识问题。
思想上存在着妇联无廉政问题的观念。总认为我们无权,无钱,部门就不用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干部也没必要加强这方面的思想改造。对社会上一些吃吃喝喝讲排场,摆阔气等不良行为,见怪不怪,存在麻痹思想。
二、存在问题的原因
1、对理论学习的重要意义认识不足。
在主观上、思想上对政治理论学习不够重视,认为行政工作是硬指标,学习可以放一放,学深学浅不会影响目前的工作,没有把学习理论作为提高自身素质的第一需要,再有就是错误地认为政治理论学习解决不了实际问题,只要自己在大的原则问题上不出问题,学习的多少意义不太大,有时工作忙,就顾不上参加学习了,在掌握理论的深度上,也是应付表面,一知半解。其结果导致,实践工作中上缺乏理论指导的力度和深度。
2、理想信念淡薄。
由于政治理论学习不够,加之世界观改造不彻底,在当前这一伟大的变革时期,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实践中,尽管自己由衷的拥护改革,相信社会主义能够战胜资本主义,但是看到改革中出现的一些问题,特别是党内的一些高层领导出现的腐败现象,社会上出现的种种丑恶问题,一些大中型老国有企业停工破产,产业工人下岗,使自己不单从感情上焦虑,而且产生了一些疑惑,感到问题的严重难以处理和解决。这就恰恰说明了自己理想信念产生了滑坡。政治信仰树立的还不牢固,这反映了自己对邓小平理论、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思想和党的十五大精神学习不够,亟待加强。
3、世界观改造不彻底。
通过查找产生问题的原因,深刻地进行自我反思,最根本的问题,还是在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上改造的不够彻底,没有真正的树立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是产生问题的根源所在。这几年来自己感到入党十多年了,长期接受党的教育培养,无论如何也不能出现与党员标准相违背的问题。因此,在内心深处产生了满足现状的想法,忽视了世界观的改造,忽视了党性修养的锻炼和提高,忽视了每时每刻用党员干部的标准来严格要求自己,规范自己的言行,降低了自我的党性修养标准,导致了党性观
念的淡薄,工作标准在质量上降低,自我要求和自我约束的放松。
三、进一步加强党性锻炼和修养,不断完善自己我.1、在学习和掌握马克思主义理论中提高
马克思主义是我党的理论基础,是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科学,通过学习掌握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树立坚定的理想信念。马克思主义理论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只有认真学习
和掌握这一思想武器,才能更好的确立共产主义的世界观,自觉克服各种非无产阶级思想。才能在实践中认清事物发展的特点和规律,学会正确观察社会现象和处理问题,减少盲目性。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在改革开放的大潮中,特别是我国加入WTO后,面对新的情况、新的问题,必须下工夫学好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江泽民总书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指导我们的工作。学习中坚持理论联系实际,把提高理论水平同深刻理解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结合起来,同增强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结合起来。同克服各种非无产阶级思想,提高思想修养结合起来。在学习中运用,在运用中加深理解,从而达到不断增强党性的目的。
2、在投身工作实践中磨练
投身社会实践,是进行党性锻炼和修养的根本途径。实践出真知,实践出经验。实践更能磨练人的意志,陶冶人的情操,培养人的高尚品格。一旦脱离了社会的实践,人的认识就要僵化,思想就要落后。党性修养作为对党员主观世界的改造,当然也离不开改造客观世界的社会实践。他是渐进的、反复的、长期的过程。因此,对我们党员来说,必须持之以恒的在实践中磨练。在本职岗位上改造自我,增强党性。同时,在复杂环境中惊风雨,见世面,要具有强烈的事业心和政治责任感,扎扎实实的干事,堂堂正正的做人,不忘自己的特殊身份,时时处处严格要求自己,以身作则,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提高道德素质,塑造和完善理想人格。
3、在严格的党内生活中养成严格的党内生活,是党组织对党员进行教育管理,促使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的重要保证,也是党员接受组织教育、帮助,不断增强党性观念的必要条件。因此,每一个党员应当为增强纪律观念,积极参加党的组织生活,本着“事无不可对党言”的精神,向组织敞开思想,诚恳的接受组织的监督,认真的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以及时发现自己的缺点,明确努力方向,不断增强党性锻炼和修养的内在动力。党员干部要率先垂范,自觉的接受群众的批评和监督,不断提高党性观念。党组织要认真坚持党的生活制度,努力提高组织生活质量,切实担负起党管党员、党管干部的责任,促使广大党员自觉加强党性锻炼和修养。
4、在培养自己主观能动性上努力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受社会环境的影响,一些消极的东西不断侵蚀着我们党的肌体,有个别党员经不起急风暴雨的考验,走上邪路,成了人民的罪人,也有的党员眼睛总盯着不如自己的人,把他们的行动当成自己行动的前提,似乎只有别人做到了,自己才能做到。别人做的自己也不愿去做。我们每个党员都应立足主观努力,抵制消极影响,始终保持积极进取、有所作为的精神,共同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作为一名党员,首先做到大事面前不糊涂,需要有高度的思想觉悟和政治水平,平时从点滴做起,自觉修养。如果放松党性锻炼和修养就可能淡化革命信念,迷失政治方向。淡化纪律观念、淡化艰苦奋斗精神,淡化奉献意识,贪图安逸享乐,信奉等价交换,这一切都不是共产党员所为。一个真正的共产党员,生为人民鞠躬尽瘁,死为革命事业勇于献身。把党和人民的利益作为责任和动力,奋发进取,勇往直前,以自己实际行动实践党员在入党宣誓时的诺言。
第三篇: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学员党性分析
党性分析
我参加汉阳区第十四期中青年干部培训班.通过学习使我进一步坚定了信念,增强了党性意识,确立了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并针对自身存在的不足进行自我分析,提出来了今后的努力方向,现汇报如下。
一、存在的问题
1、政治学习抓得不紧,理论功底不强。
主要表现在政治理论学习时紧时松,不扎实、不系统,联系工作实际不够。对于政治理论学习不能主动去找时间,挤时间进行学习。往往借口时间紧、工作忙,抱着应付的态度来对待学习。政治理论学习不扎实,马克思主义理论功底较差,不论是集中学习,还是参加各类的脱产培训学习,只是停留在听、看、写、记上,不能很好地领会和消化把握学习要点。学习的不完整,不系统。平时学习有得过且过有现象,经常补学习笔记。很少学原文,看原著,钻进去学深学透,这样在很大程度上存在片面性,只能是粗枝大叶,一知半解,既不能把握学习的全部内容,又不能掌握其实质要领。政治理论学习缺乏理论联系实际,仅仅是为了学习而学习,为了发言讨论中套用几句话而记一记,很少把政治理论学习与个人的思想工作实际结合起来,更不用说指导自己的实际工作,确确实实存在理论与实际相互脱节的问题。
2、宗旨意识有淡化现象
由于对邓小平理论的学习不够深入系统,对我们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特别是改革开放新形势、新问题把握能力不强,自己的思想没有及时顺应新形势发展的需要,欠缺运用辩证唯物论认识新形势解决新问题的能力。特别是对社会转型过程中出现的一些不良现象,缺乏运用马克思主义观点、方法去对待和思考,思想上有了麻木的想法。对社会主义的前途有所怀疑,对共产主义的最终实现出现了动摇。从而放松了对世界观的改选。在与基层群众打交道中,对所了解的、掌握的群众困难和疾苦,有同情,有感慨,但缺少有效解决的办法。
3、工作方法和作风存在不足。
一是有经验主义的倾向,在机关工作十多年,一直从事办公室工作,坐办公室的时间多,下基层、深入调查研究时间少,凭经验工作多,听取意见少,凭想当然处理问题多,按其问题的内在联系办事少。二是工作方法有时有直接、简单的现象,由于自己学习抓得不紧,业务水平和工作能力跟不上形势发展的要求,导致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和能力与工作的要求有了一定的距离。三是缺乏扎实的工作作风,忘我的工作热情有所减退,过去那种扎扎实实,遇到问题非要搞个水落石出,干就干出个名堂的工作作风,也随之逐渐淡化。在工作中注重动口,忽视动手,注重表面,忽视内在,注重形式,忽视实际。遇事有时不愿意与大家沟通,又不愿意谈自己的主观见解,存在好人主义的倾向。对于自己的工作有时抓得不紧,要求不严。
4、在党风廉政问题上存在认识问题。
思想上存在着妇联无廉政问题的观念。总认为我们无权,无钱,部门就不用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干部也没必要加强这方面的思想改造。对社会上一些吃吃喝喝讲排场,摆阔气等不良行为,见怪不怪,存在麻痹思想。
二、存在问题的原因
1、对理论学习的重要意义认识不足。
在主观上、思想上对政治理论学习不够重视,认为行政工作是硬指标,学习可以放一放,学深学浅不会影响目前的工作,没有把学习理论作为提高自身素质的第一需要,再有就是错误地认为政治理论学习解决不了实际问题,只要自己在大的原则问题上不出问题,学习的多少意义不太大,有时工作忙,就顾不上参加学习了,在掌握理论的深度上,也是应付表面,一知半解。其结果导致,实践工作中上缺乏理论指导的力度和深度。
2、理想信念淡薄。
由于政治理论学习不够,加之世界观改造不彻底,在当前这一伟大的变革时期,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实践中,尽管自己由衷的拥护改革,相信社会主义能够战胜资本主义,但是看到改革中出现的一些问题,特别是党内的一些高层领导出现的腐败现象,社会上出现的种种丑恶问题,一些大中型老国有企业停工破产,产业工人下岗,使自己不单从感情上焦虑,而且产生了一些疑惑,感到问题的严重难以处理和解决。这就恰恰说明了自己理想信念产生了滑坡。政治信仰树立的还不牢固,这反映了自己对邓小平理论、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思想和党的十五大精神学习不够,亟待加强。
3、世界观改造不彻底。
通过查找产生问题的原因,深刻地进行自我反思,最根本的问题,还是在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上改造的不够彻底,没有真正的树立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是产生问题的根源所在。这几年来自己感到入党十多年了,长期接受党的教育培养,无论如何也不能出现与党员标准相违背的问题。因此,在内心深处产生了满足现状的想法,忽视了世界观的改造,忽视了党性修养的锻炼和提高,忽视了每时每刻用党员干部的标准来严格要求自己,规范自己的言行,降低了自我的党性修养标准,导致了党性观念的淡薄,工作标准在质量上降低,自我要求和自我约束的放松。
三、进一步加强党性锻炼和修养,不断完善自己我.1、在学习和掌握马克思主义理论中提高
马克思主义是我党的理论基础,是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科学,通过学习掌握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树立坚定的理想信念。马克思主义理论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只有认真学习和掌握这一思想武器,才能更好的确立共产主义的
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学员党性分析来自范文搜-www.xiexiebang.com,仅供学习,转载请注明出处。第四篇: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学员赴宁波考察报告
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学员赴宁波考察
报告
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学员赴宁波考察报告
10月23日至11月4日,市第12期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全体学员根据学习计划安排,在市委组织部和市委党校的组织下,赴宁波市委党校进行异地教学。在13天的时间里,我们听“真经”于堂上,观“潮涌”于衢中,虚心学习,认真思考,触动不少,获益良多。既开阔了眼界,增加了见识,又找到了差距,增强了信心。异地教学为全体学员提供了跳出看的机会,收到了良好的效果。一
这次宁波之行,我们重点听取了“十一五”中国经济增长中的矛盾及其思考、以
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继续走在前列、实施港桥海联动促进宁波经济发展、创新民营经济发展与城市竞争力提升、民营经济与宁波活力、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提升产业技术水平、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节约型社会、网络与当代社会、干部心理素养与心理效应等10个方面的专题报告和讲座,实地考察了宁波经济技术开发区和北仑港、天一广场、余姚丹山赤水、全球生态500佳奉化市滕头村、全国小城镇建设示范镇慈溪市周巷镇、省级全面建设小康示范村慈溪周巷长胜市村、宁波雅戈尔集团、浙江吉利汽车有限公司等10个现场教学点。这些考察点各具优势,各具特色,集中代表了宁波市改革开放前沿、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成果。置身高楼林立的都市,徜徉富饶整洁的村庄,靠前观察深入实施城乡联动、产业联动、港桥海联动、内外联动、生产生活生态联动、经济社会发展联动等“六大联动”发展战略的澎湃之势,亲身
感受建设现代化国际港口城市的矫健步伐,无不为宁波的发展成就而惊叹,无不为宁波成为长江三角洲南翼的经济中心而折服,无不被诚信、务实、开放、创新的宁波精神深深打动,无不被广为传送的甬城之爱而感动。
宁波全市总面积9365平方公里,总人口万,其中市城区面积2560平方公里,建成区人口213万,辖6区、2县和3个县级市,是首批对外开放城市、副省级计划单列城市。宁波市依托其优良的港口资源条件、雄厚的制造业基础及接壤上海、濒临杭州湾的独特区位优势,经济发展空前,活力四射,城市面貌日新月异,人民生活富足,一个长江三角洲南翼的现代化国际港口城市正散发熠熠光彩。宁波人坚持走在前列、干在实处、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先后获得了全国历史文化名城、全国文明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国家环保模范城市等多项桂冠。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亿元,其中第一产业亿元,第二
产业亿元,第三产业亿元;完成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亿元,地方财政收入亿元;实际利用外资亿美元,实现外贸进出口亿美元,其中出口亿美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7408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7810元。在国家统计局公布的中国综合实力百强城市排名中,宁波市位居第18位,其中经济发展水平位居第8位。在《福布斯》中国大陆商业城市排行榜中,连续两年位居前列,在中国社科院公布的中国200个城市竞争力排名中,宁波位居第6位。宁波市下辖的余姚市、慈溪市、奉化市、象山县、宁海县都为全国综合经济实力百强县即,县域经济与城区经济之比为5:5。二
在这次异地教学中,全体学员都强烈地感受到,宁波市的今天或许就是我们市的明天。要加快率先建成全面小康社会、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步伐,就必须认真总结他们的先进经验,学习借鉴他们的做法,将对我们实现由小康向现代化的
历史跨越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概括起来,宁波市的发展至少有这么几条基本经验。
1、时时事事围绕经济建设中心,时时事事紧扣发展这一执政兴国第一要务。第一,他们促发展不为形势所左右,不被其他工作所干扰、冲淡。不管某一时期国家出台什么宏观调控政策,他们就是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一心一意谋发展,聚精会神搞建设,当别人还在争论、左顾右看的时候,他们早已走在前头,用一句诗来讲,就是“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第二,他们促发展的领导力量集中。即2、4、8理论,市级、县市级、乡镇级领导分别保证有20%、40%、80%的精力用于抓经济建设;每条线、每个部门都在为经济建设主战场服务,而且这些服务不是抽象间接的,而是具体直接的,有实实在在的工作任务和考核要求。第三,他们促发展敢于突破框架和本本,只要符合“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就发扬“四千万”精神,在实际
操作中进行变通。第四,他们促发展,有着十分强烈的机遇意识,既善于抢抓机遇,又关于变挑战为机遇。他们认为宏观调控是机遇,人“下”是我“上”的机遇。紧紧抓住了国企改革、市场经济培育和发展等历史性机遇,获得了先发优势。
2、面向新世纪,建设和发展做到视野开阔,着眼长远,高起点、大手笔。无论是繁华的天一广场商业圈、老外滩、东钱湖、三江口,还是宽阔气派的鄞州大道、现代化的高教园区、花园式的雅戈尔工业园等等,无不是悠久历史文化与现代时尚活力的交相辉映,无不是东方底蕴与西方时尚、实力与魄力的有机融合。城市建设是这样,其他如人才引进、企业集群发展、旗舰企业培育、争创名牌以及社会事业发展等等也一样,以超前眼光的大气魄、大手笔、大动作来精心设计建设。在未来的竞争中,宁波把自己定位于国际航运中心、国际金融结算中心、外贸进出口中心。在区域
发展上,他们正在实施“东扩北联南统筹中提升”,就是要建设东部新城和现代化的深水港、航空港、信息港,推进产业高度化、协调化,构筑宁波经济圈。
3、十分重视经济和社会的协调发展。社会事业、人文环境既是区域发展的资源和条件,同时又是区域发展的重要目标,是区域社会现代化的重要标志。宁波市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把精力和发展的重点放在基础设施、科教文化事业、社会保障、环境保护上,大投入、大建设,创造了一个非常优越的基础设施条件、良好的人文环境和富有现代气息的城乡环境。优越的环境和优良的条件,吸引了一个个大的项目投资宁波,截止底,累计批准外商直接投资企业10026家,投资总额亿美元,合同外资254亿美元,实际利用外资亿美元,29家世界500强公司在宁波投资兴办56家企业。他们抓精神文明建设,着重抓教育文化事业发展,抓科学生活方式的倡导和示范,抓城乡
生态环境保护和环境污染治理,抓各行各业的工作和服务规范,抓社区文体活动的开展,抓社会运行秩序的管理,从而达到提高人的素质,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4、干部有敢于直面困难与挑战的精神状态,有强烈的责任感、使命感、紧迫感来担起建设跨世纪的重任。一个地方能否抓住机遇加快发展,干部的精神状态和干部的素质起着关键的作用。或许诚信、务实、开放、创新的宁波精神是最好的诠释。一是责任心、事业心、使命感。学习考察中,不管是党政干部还是党校教师,无不传递着一种时不我待的忧患意识和奋起直追的时代精神,都以发展为己任,为官一任,造福一方。二是不满足已有的成绩,自我加压,超越自我。宁波把上海作为自己赶超的标杆,规划跨行政区域,以都市圈来统筹整个大宁波市的发展。三是敢于突破、敢开先河,按照经济社会发展规律,坚定不移地走自己的路。为有效发挥北仑
区域的整体功能,理顺了北仑区、开发区的管理体制,两区合并,实行“一套班子,两块牌子”,推动了北仑区域的快速发展。四是埋头苦干,求真务实。务实的宁波人长期受浙东学派的熏陶,强调的是要实事求是,低调办事,不事张扬,众富不露富。三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目前正面临着全面接轨沪杭的机遇和挑战,以及周边城市的激烈竞争,如何在竞争的夹缝中继续保持良好的发展态势,综合实力确保嘉兴首位、浙江领先和全国升位,宁波的经验值得借鉴。我们应围绕打造环杭州湾现代工贸强市、长三角文化旅游名市、杭嘉湖宜居创业新市这一目标,在发展大产业、构筑大载体、促进大统筹、优化大环境上下功夫,努力促进由小康向现代化的历史跨越。
1、在发展大产业上要明确两个支点: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在产业经济中,先进制造业体现产业重心,现代服
务业体现增长潜力。先进性是制造业生命力和竞争力的根本体现,打造先进制造业的第一条就是要把科技、信息、人才切实武装到企业中去,提高产品的科技含量,引进先进管理理念,向科技要效益,向信息要效率,向人才要发展。与此同时,要积极应用先进适用技术对传统产业的改造提升,努力培育和发展高新技术。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就是要立足现实基础,抓住皮革经编、家纺印染、印刷包装、机械电子、医药化工等“1232”产业,通过扶强扶优、合并改造等途径,大力培育发展龙头企业;要发展壮大中小企业,使龙头企业与配套的中小企业形成紧密协作和比较健全的产业链,从而提升产业发展层次。要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就是要立足生产性服务业的支撑和推动,加大经济增长的中间投入。要按照跳出工业抓工业的思路,推动现代金融、现代物流、现代商务等生产性服务业跨越发展。特别要重视金融体系建设,积极探索建立以民间
资金为主体的风险投资资金,引进一批外资外地银行,强化信用担保,拓展资本市场,改善金融生态环境,为发展提供强大的金融支持。
2、在构筑大载体上要突出两个重点:基础设施建设、工业园区建设。要致富先筑路。积极推进高速公路连接线、运河改道、通村达户到组道路建设,构筑公路、铁路、水路等多种运输方式协调发展的综合运输网络体系,努力发挥综合交通运输优势,方便与外界的联系,缩短与各地的时空距离。要进一步理顺省级开发区、省级特色工业园区和镇工业功能区的管理体制和运作机制,通过大开发、大投入,实现大集聚、大招商,真正构建发展的大平台。要突出产业的专业化布局,引导分散在全市的块状经济向园区集聚,加快推进园区布局结构的调整,更好地发挥集群功能。要加快各工业区的信息化、生态化改造步伐,着力建设数字化、循环型园区。
3、在促进大统筹上要抓住两个节点: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城乡社会事业一体化。从的实际来看,统筹发展的重点是统筹城乡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要突出产业建设、农民增收这个关键环节,按照城乡一体化的思路,着重做好发展设施型农业、城郊型农业、观光休闲农业、外向型农业和生态型农业等五篇文章,加快农业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无公害农产品基地建设;培训和扶持农业龙头企业,组建农民专业合作社,促进农业产业化经营。要把握减少农民、减少村庄的社会发展趋势,长远性、高起点制定好新农村建设规划,力促城市文明向农村文明辐射、城市文化向农村传播。深入开展“小康示范、百村整治”、“生态家园”工程,大力改善农村生产生活环境。推进社会事业发展,加大对农村文化事业的投入,挖掘本地传统文化资源,培育乡土文化,繁荣农村文化事业;加强城乡社区卫生服务网络建设,建立健全农村疫病控制、卫生监督、妇幼卫生机
构,尽快建立健全覆盖城乡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网络。推进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切实解决好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加大农村基础教育的投入,建立健全城乡教师对口制度,调整全市中小学校布局,优化教育资源配置,推进城乡基础教育均衡发展。
4、在优化大环境上要强调两个基点:环境创优,服务提效。要抓好硬件建设,加快一主两副多星建设,进一步美化城镇环境,提升城镇功能,形成富有特色的城镇体系。大力推进社会转型,从传统社会转向文明、法治、生态、开放的现代化社会,营造吸引外来投资者的亲和力、凝聚力和生命力,使成为聚才磁场、创业乐园、投资热土、成本洼地、安全港湾、生态家园。在软环境建设中,最关键、最突出的还是审批制度的改革。审批环节繁琐、周期长仍然是企业引进和发展中的无形关卡。巩固和深化效能建设,继续推进审批制度改革,一是要加强行政审批服务中心和办证窗口建
设,所赋予的权限要进一步到位,所负有的职责要进一步明确,切实履行好服务职能;二是要加强流程和通道的建设,使之通畅、绿色、简便,各部门之间要沟通、协调、衔接好;三是要把好关口,“批”与“审”有机结合,对污染企业的审批、企业用地的面积、投资强度、建筑密度等都要进行调控。总之,通过营造设施配套的基础环境,完善创业功能;营造富有活力的政策环境,激发创业热情;营造优质高效的政务环境,鼓励创业行为;营造诚实守信的信用环境,提升公信力和吸引力;营造绿色优美的生态环境,提升创业能力;营造稳定有序的法治环境,保障创业权益。
学宁波之长,创之新。发扬敬业奉献、猛进如潮的精神,干在实处、勇立潮头,的明天一定会更美好。
第五篇: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学员赴宁波考察报告
10月23日至11月4日,市第12期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全体学员根据学习计划安排,在市委组织部和市委党校的组织下,赴宁波市委党校进行异地教学。在13天的时间里,我们听“真经”于堂上,观“潮涌”于衢中,虚心学习,认真思考,触动不少,获益良多。既开阔了眼界,增加了见识,又找到了差距,增强了信心。异地教学为全体学员提供了跳出看的机会,收到了
良好的效果。
一
这次宁波之行,我们重点听取了“十一五”中国经济增长中的矛盾及其思考、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继续走在前列、实施港桥海联动促进宁波经济发展、创新民营经济发展与城市竞争力提升、民营经济与宁波活力、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提升产业技术水平、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节约型社会、网络与当代社会、干部心理素养与心理效应等10个方面的专题报告和讲座,实地考察了宁波经济技术开发区和北仑港、天一广场、余姚丹山赤水、全球生态500佳奉化市滕头村、全国小城镇建设示范镇慈溪市周巷镇、省级全面建设小康示范村慈溪周巷长胜市村、宁波雅戈尔集团、浙江吉利汽车有限公司等10个现场教学点。这些考察点各具优势,各具特色,集中代表了宁波市改革开放前沿、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成果。置身高楼林立的都市,徜徉富饶整洁的村庄,靠前观察深入实施城乡联动、产业联动、港桥海联动、内外联动、生产生活生态联动、经济社会发展联动等“六大联动”发展战略的澎湃之势,亲身感受建设现代化国际港口城市的矫健步伐,无不为宁波的发展成就而惊叹,无不为宁波成为长江三角洲南翼的经济中心而折服,无不被诚信、务实、开放、创新的宁波精神深深打动,无不被广为传送的甬城之爱而感动。
宁波全市总面积9365平方公里,总人口556.7万,其中市城区面积2560平方公里,建成区人口213万,辖6区、2县和3个县级市,是首批对外开放城市、副省级计划单列城市。宁波市依托其优良的港口资源条件、雄厚的制造业基础及接壤上海、濒临杭州湾的独特区位优势,经济发展空前,活力四射,城市面貌日新月异,人民生活富足,一个长江三角洲南翼的现代化国际港口城市正散发熠熠光彩。宁波人坚持走在前列、干在实处、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先后获得了全国历史文化名城、全国文明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国家环保模范城市等多项桂冠。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446.4亿元,其中第一产业128.84亿元,第二产业1353.53亿元,第三产业964.03亿元;完成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466.5亿元,地方财政收入212.38亿元;实际利用外资23.11亿美元,实现外贸进出口334.95亿美元,其中出口222.33亿美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7408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7810元。在国家统计局公布的中国综合实力百强城市排名中,宁波市位居第18位,其中经济发展水平位居第8位。在《福布斯》中国大陆商业城市排行榜中,连续两年位居前列,在中国社科院公布的中国200个城市竞争力排名中,宁波位居第6位。宁波市下辖的余姚市、慈溪市、奉化市、象山县、宁海县都为全国综合经济实力百强县即,县域经济与城区经济之比为5:5。
二
在这次异地教学中,全体学员都强烈地感受到,宁波市的今天或许就是我们市的明天。要加快率先建成全面小康社会、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步伐,就必须认真总结他们的先进经验,学习借鉴他们的做法,将对我们实现由小康向现代化的历史跨越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概括起来,宁波市的发展至少有这么几条基本经验。
1、时时事事围绕经济建设中心,时时事事紧扣发展这一执政兴国第一要务。第一,他们促发展不为形势所左右,不被其他工作所干扰、冲淡。不管某一时期国家出台什么宏观调控政策,他们就是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一心一意谋发展,聚精会神搞建设,当别人还在争论、左顾右看的时候,他们早已走在前头,用一句诗来讲,就是“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第二,他们促发展的领导力量集中。即2、4、8理论,市级、县市级、乡镇级领导分别保证有20%、40%、80%的精力用于抓经济建设;每条线、每个部门都在为经济建设主战场服务,而且这些服务不是抽象间接的,而是具体直接的,有实实在在的工作任务和考核要求。第三,他们促发展敢于突破框架和本本,只要符合“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就发扬“四千万”精神(千方百计、千言万语、千辛万苦、千山万水),在实际操作中进行变通。第四,他们促发展,有着十分强烈的机遇意识,既善于抢抓机遇,又关于变挑战为机遇。他们认为宏观调控是机遇,人“下”是我“上”的机遇。紧紧抓住了国企改革、市场经济培育和发展等历史性机遇,获得了先发优势。
2、面向新世纪,建设和发展做到视野开阔,着眼长远,高起点、大手笔。无论是繁华的天一广场商业圈、老外滩、东钱湖、三江口,还是宽阔气派的鄞州大道、现代化的高教园区、花园式的雅戈尔工业园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