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课论文 --《共产党宣言》读后感

时间:2019-05-12 18:06:3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党课论文 --《共产党宣言》读后感》,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党课论文 --《共产党宣言》读后感》。

第一篇:党课论文 --《共产党宣言》读后感

,《共产党宣言》读后感

《共产党宣言》是马克思和恩格斯为共产主义者同盟起草的纲领,由马克思执笔写成,于1848年首先在英国伦敦发表。《共产党宣言》是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第一个纲领性文献,是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诞生的重要标志。该宣言第一次全面地系统地阐述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指出共产主义运动已成为不可抗拒的历史潮流。

研读《共产党宣言》的过程,就像是与无数高举共产主义旗帜的伟人交谈一样,无时无刻不受到心灵的的震颤和灵魂的洗礼。就像引言中所谈到的“一个幽灵,共产主义的幽灵,在欧洲游荡。为了对这个幽灵进行神圣的围剿,旧欧洲的一切势力,教皇和沙皇、梅特涅和基佐、法国的激进派和德国的警察,都联合起来了。”纵使共产主义面对着诸多敌对势力的联合围剿,纵使为了共产主义事业的最终胜利注定要付出巨大的代价和牺牲,共产主义者也不会有丝毫的动摇,他们也会为了这星球上最壮丽的事业而进行不懈的斗争。读到此处,没有人不会为之而热血翻腾,这是共产主义者最摄人心魄的呼告,这是共产主义者无声却强有力的抗争。

《共产党宣言》从多方面阐释了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和总趋势。一方面,《共产党宣言》指出“资产阶级的生产关系和交换关系,资产阶级的所有制关系,这个曾经仿佛用法术创造了如此庞大的生产资料和交换手段的现代资产阶级社会,现在像一个魔法师一样不能再支配自己用法术呼唤出来的魔鬼了。”揭示了资本主义的种种弊端和资本主义社会的内在矛盾,论证了资本主义灭亡和社会主义胜利的必然性,提出了资本主义必然要退出历史舞台的深刻命题。另一方面,《共产党宣言》还揭示了作为资本主义掘墓人未来社会创造者的无产阶

级肩负的世界历史使命,那就是依靠革命的暴力推翻资产阶级的统治,建立无产阶级的“政治统治”,以无产阶级专政代替资产阶级专政,无产阶级在夺取政权后,必须在大力发展生产力的基础上,逐步地进行巨大的社会改造,进而达到消灭阶级对立和阶级本身的存在条件。

《共产党宣言》还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分析了生产力与生产

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宣言指出,每一历史时代主要的生产方式与交换方式以及必然由此产生的社会结构,是该时代政治的和精神的历史所赖以确立的基础,并且只有从这一基础出发,历史才能得到说明。

《共产党宣言》不仅在人类思想史上树立起了一座丰碑,而且还为世界无

产阶级提供了系统的实践方针和斗争策略,成为工人阶级斗争实践的一个光辉起点,鼓舞和推动着全世界无产阶级争取解放斗争,成为无产阶级最锐利的战斗武器和世界各国千百万工人共同的纲领。正是《共产党宣言》等马克思主义文献所昭示的社会发展规律的理论光辉的指引,才可能诞生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维埃俄国,开辟了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新纪元,才可能诞生社

会主义中国,使占世界人口近四分之一的东方大国走上社会主义道路。

《共产党宣言》中的光辉思想,为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发展提供了根本的理论源泉,直接影响了中国几代领导人的政治方针。自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共产党宣言》的真理之火在中华大地高高擎起,为中国共产主义事业指明了前进的道路,引领中华民族走向复兴和辉煌。

正如《共产党宣言》最后庄严宣告的那样:“无产者获得的将是整个世界。”“全世界的无产者,联合起来!”在新的时期,《共产党宣言》必将指引和激励全世界无产阶级开创更加辉煌的共产主义事业!

第二篇:共产党宣言读后感论文

《共产党宣言》读书报告

——论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的必然性

在《共产党宣言》正文的一、二部分,马克思和恩格斯系统地阐述了共产主义必然取代资本主义是历史大趋势,是不变的真理。这一结论的提出, 并不是像空想社会主义者那样出自良好的意愿, 而是科学地分析资本主义产生、发展的过程,客观存在的矛盾得出来的。然而,在苏联解体、东欧许多社会主义国家剧变、国际资本主义居于某种优势、改革开放的中国受到各种议论的今天,我们该如何看待这种必然性呢?关于这个问题,邓小平明确指出:“马克思主义是科学。它运用历史唯物主义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封建社会代替奴隶社会,资本主义代替封建主义,社会主义经历一个长过程发展后必然代替资本主义。这是社会历史发展不可逆转的总趋势。”本文即将透过资本主义历史和现实不可解决的根本矛盾分析社会主义取而代之的必然性。

首先,我们聚焦资本主义的产生发展的过程及其客观存在的矛盾。关于资本主义,马恩在他们的论述中客观地肯定了其在历史发展进程中所起到的巨大推动作用。他们说:“资产阶级在历史上曾经起过非常革命的作用”,“资产阶级在它的不到一百年的阶级统治中所创造的生产力,比过去一切世代创造的全部生产力还要多,还要大。”这是资本主义不可磨灭的功绩,也是它能最终取代封建主义的原因。然而,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 社会分工的加深和经济联系的密切化, 生产力越来越具有了社会的性质, 各个企业相互密切依赖, 整个国民经济联结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 而生产资料却归资本家私人占有, 这种占有方式同生产力的社会性质产生了矛盾。生产社会性与私人资本主义占有之间的矛盾成为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在这种条件下, 资本主义生产关系逐渐由生产力发展的动力, 变为生产力发展的障碍。恩格斯科学地阐明了这一点, 他指出,“由于大工业的发展, 第一, 产生了空前大规模的资本和生产力, 并且具备了能在短时期内无限提高这些生产力的手段;第二, 生产力集中在少数资产者手里, 而广大人民群众越来越变成无产者, 资产者的财富越增加, 无产者的境遇就越悲惨和难以忍受;第三, 这种强大的、容易增长的生产力, 已经发展到私有制和资产者远远不能驾驭的程度, 以致经常引起社会制度极其剧烈的震荡。”

而与之相对的,生产社会化与生产资料私有制这一资本主义社会不可改变的根本矛盾却能被社会主义社会解决。马恩在《宣言》中将共产党人的理论概括为一句话:“消灭私有制。”所以, 在无产阶级取得政权以后,他们“将利用自己的政治统治, 一步一步地夺取资产阶级的全部资本, 把一切生产工具集中在国家即组织成为统治阶级的无产阶级手里。”对于生产资料归所有劳动者所有的重要性,大概没有谁会比受过资本家压迫剥削的无产主义者有更深刻的体会:“在所有反对现存社会制度和政治制度的革命运动中,共产党人都特别强调生产资料所有制问题是社会革命的基本问题”。无产阶级清醒地认识到:在整个社会生产关系体系中, 生产资料所有制处于决定性的地位, 它决定了人与人之间在生产过程中的关系, 也决定了产品的分配关系。只要生产资料属于资本家所有, 工人就逃脱不了被雇用、被剥削的境地, 即使允许工人参加管理, 允许工人有一点监督权, 也改变不了这种局面, 因为最终决定权仍掌握在资本家手里, 只是在符合资产阶级根本利益的前提下, 给工人一点经济权利。要根本改变工人阶级的命运, 必须改变所有制, 即把资本主义私有制改造成为社会主义公有制, 由工人阶级和其他劳动人民共同掌握生产资料。不消灭私有制,不建立社会主义公有制, 工人阶级就不

能得到解放,就不能摆脱被剥削、被压迫的命运, 也就谈不上社会主义。在这种摆脱剥削、压迫的强大动力指引下,无产阶级,也只有无产阶级,能够完成生产资料社会化的重任。这是结局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发展的必然趋势,是马克思、恩格斯提出的社会主义必然取代资本主义的科学根据,也是我们坚定社会主义信念的根本理论依据。

这样就从理论上论证了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的历史必然性。然而,自《共产党宣言》发表以来,不论是现实世界中的资本主义还是社会主义都起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我们还需要联系他们各自的发展现状来具体分析才能使这种必然性显示出现实意义。资本主义自诞生以来, 先后经历了自由竞争、私人垄断、国家垄断阶段, 目前处于国际垄断阶段。国际垄断资本主义在生产力、生产关系、上层建筑诸方面均发生了新变化。当代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突出表现为中心与外围的矛盾、人与自然的矛盾、人与社会的矛盾。具体地讲,这些矛盾包括在信息革命背景下生产全球化与资本主义私有制矛盾的加剧,贫富矛盾加剧、资本主义中心国家与第三世界矛盾加剧,消费市场需求与生产规模的不匹配,资本积累无限扩张趋势与全球生态环境恶化之间的矛盾等等。归根结底,这些矛盾都是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在新时期的具体表现。虽然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仍在世界范围内有主要影响力,但这些矛盾的逐步尖锐化,将引发全球性的震荡和危机。而要真正解决这些矛盾,唯一的办法是变革资本主义本身——要么通过革命的手段激进地有无产阶级夺取生产资料,要么资本主义通过多元化的方式转变为社会主义。

而与此同时,资本主义新变化对现实社会主义形成了严峻挑战, 同时也促使人们进行社会主义理论创新, 转换发展模式和战略。要成功地进行这种创新,必须屏除“凡是资本主义搞过的,我们就要反对,就要扫除”这种思维定式。过去认为的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一直尖锐地互相对立和对抗着”是僵化的、教条主义观点。现实世界是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各有存在的理由和优势,“显示了多极化趋势”。社会主义国家正在吸收资本主义的长处, 而资本主义国家也吸收了社会主义的优点“两种不同的主义和不同的社会制度的国家, 有由过去完全对抗逐步转向互相兼容、互相合作的趋势。”社会发展的结果不是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而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大融合, 成为一个既有社会主义因素、又有资本主义因素的“混合经济”。根据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这两种对待资本主义的态度都是比较极端的,不理性的,但我也对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的发展趋势有过困惑。《宣言》中明确表示过“共产主义革命就是同传统的所有制关系实行最彻底的决裂,它在自己的发展进程中要同传统的观念实行最彻底的决裂”。可是从中国社会主义发展状况来看,这种关系的决裂似乎并不彻底。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社资国家间的合作关系日益密切;我国多种所有制结构下,一些私营和合资企业的发展充满活力,而国有企业虽然仍在经济中占主导地位,却拖着沉重的担子举步维艰;私有财产被合法承认,个性的发展也越来也明显„„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的界限看来并不那么严格了。

但是通过比较《宣言》所阐释的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发展规律可以看出,消灭私有制不可能一蹴而就, 需要随着条件的成熟逐步实现。恩格斯认为“只有创造了所必需的大量生产资料之后, 才能废除私有制。”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就是鲜明的例证。中国社会的发展是从封建社会过渡到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再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并没有经历西方国家资本主义阶段的发展过程,没有资本主义创造的巨大生产力,我们是在经济文化落后的国家里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 目前正处在、而且在相当长时间里仍将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生产力水

平比较低下, 发展又很不平衡。由农业文明走到工业文明,是迄今历史材料反复证明“不能跳过也不能用法令取消自然的发展阶段”,所以我们在建设社会主义社会的同时需要补足资本主义发展阶段生产力的课程。邓小平形象地说过: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就是“事实上不够格”,“就是不发达的阶段”。我们的任务就是要摆脱不发达,实现发达。而从不发达到发达的进程中,根本上就是要在社会主义旗帜下,发挥社会主义的优越性, “大胆吸收和借鉴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吸收和借鉴当今世界各国包括资本主义发达国家的一切反映社会化生产规律的先进经营方式、管理方法”,实现许多资本主义国家在资本主义条件下建设工业文明的任务。但这并不是说要放弃社会主义的坚定立场吸收先进的资本主义因素,而是要以资制资,研究资本主义,想办法优于资本主义。“判断的标准,应该主要看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 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我们建立的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 对非公有制经济实行鼓励、支持和引导的政策,是符合生产力发展的要求的。但是, 第一, 私有制的存在和发展, 绝不是因为私有制是“符合人性”的先进的生产关系, 而是由生产力落后这种状况所决定的;第二,将来随着生产力的发展, 我们是要彻底消灭私有制的, 这一目标无需隐瞒。利用私有制, 发展经济, 为最终消灭私有制创造条件, 这是历史的辩证法。社会主义经济与资本主义经济是有某些共同之处的, 从具体的运行机制来说, 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有许多共同之点, 因而可以相互学习和借鉴;但从社会基本制度来说, 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则是根本对立的, 两者是一种取代关系。绝不能用前一领域的某些共同之处来抹煞后一领域的根本区别。并且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 资源配置越来越突破国界的限制, 各种生产要素在全世界范围内流动和配置, 从而各国经济密切联系在一起, 相互依赖, 相互影响。然而我们是在坚持社会主义制度的前提下, 参与经济全球化, 同资本主义国家发展经济贸易往来的,经济往来的密切化以及遵守共同的规则, 并没有改变社会主义制度和资本主义制度各自的根本性质, 也不可能使两种社会制度溶合成为某个“大混合经济”。

总之,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是不可违背的,所有的变化最终必然导致这样目标的实现:“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经济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这一系列的变化,用邓小平的话来说,就是要“建设对资本主义具有优越性的社会主义”。这样的社会必然是:使在资本主义制度下已达到的人类文明在新制度下得到更好的发挥;使人类文明进程中由于资本主义制度的约束而产生的弊端减少到尽可能低的程度。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

第三篇:论文 共产党宣言读后感

《共产党宣言》读后感

学号:xxxxx姓名:xxx 每一历史时代主要的经济生产方式和交换方式以及必然由此产生的社会结构,是该时代政治的和精神的历史所赖以确立的基础,并且只有从这一基础出发,这一历史才能得到说明。而这个世界却不会静止,它在不断发展。历史的发展过程,必然是需要社会结构及其他所带来的该时代政治经济的创新甚至改变。

当封建中国还没有被国外资产阶级社会所生产创造的坚船利炮打开国门时,谁然在此之前,中国的社会体制也经历过大大小小数不清的的起义和政权交替,但封建社会的鲜明的剥削与被剥削的阶级对立却重来都没有被解决与消灭过。历史进程发展 顽固的清朝统治者们却还固步自封,妄想保住腐朽的封建社会主义制度,结果必然是一败涂地。社会主义意味着资产阶级的运动,共产主义则意味着工人的运动。太平天国农民革命运动、资产阶级改良运动、义和团反帝爱国运动,这些斗争所创新的是从封建社会的灭亡中产生出来的现代资产阶级社会,但这种改革并没有消灭阶级对立。它只是用新的阶级、新的压迫条件、新的斗争形式代替了旧的,使财产聚集在少数人的手里。由此必然产生的结果就是政治的集中。各自独立的。这种依赖封建社会形成的生产资料和交换手段所发展起来的资产阶级最终以失败告终,农民、资产阶级改良派都不可能承担起领导民主革命的重任。虽然他们已经认识到他们这个阶级和封建阶级及资产阶级之间存在着不可避免的对抗,然而无论中国经济的进展或中国农民群众的精神的发展,都还没有达到可能实现社会改造的程度。因此,革命的果实最终必然被资本家阶级拿去。1840年2月,英国伦敦瓦伦街19号一家不大的印刷所,印出了一本字数不多却震撼世界、影响人类的小册子——《共产党宣言》。这本小册子之所以有如此巨大的威力,是因为它的发表诞生了一个伟大的真理——马克思主义。共产主义思想的来到给于当时的革命启蒙。1911年,辛亥革命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但这次革命由于历史的、阶级的局限,未能改变旧中国的半殖民地半封建性质和人民的悲惨境遇。路在何方?这依然是中国志士仁人和先进知识分子苦苦求索的问题。

1921年7月,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的产物——中国共产党宣告成立。中国共产党自诞生之日起就高高举起了马克思主义旗帜,真正的共产党实际上都是以人民服务为根本宗旨的。我们党鲜明地提出党的宗旨,明确地把为人民服务作为党的根本宗旨,资产阶级政党的这种阶级局限性决定了它的政党只能是为少数人服务的党。在国际共运史上,中国共产党从诞生之日起,就始终如一地实践着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党的纲领和路线方针政策,是完全以人民的利益为出发点,党的各级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的行动是为着人民谋利益的。70多年来,党以自己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和实践,赢得了人民的信任和热爱,得到了人民的支持和拥护。

从此,中国革命有了科学的指导思想,让中国改革在理论方面,了解无产阶级运动的条件、进程和一般结果。的一样的:使无产阶级形成为阶级,推翻资产阶级的统治,由无产阶级夺取政权。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坚持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完成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历史重任,取得了新民主主义的伟大胜利,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是马克思列宁主义的胜利。

一切所有制关系都经历了经常的历史更替、经常的历史变更。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00年的时间,共产主义思想引导着一批批热血志士在革命的道路上前行。并带领着中国度过了艰难黑暗的过渡迷茫期,让共产主义这个幽灵在这个古老的东方大国落地开花。正如马克思、恩格斯指出的:工人阶级只有解放全人类才能最后解放自己。因为,工人阶级是人类历史上最大公无私的阶级,工人阶级的利益同社会发展方向和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是完全一致的。因此,中国共产党的根本宗旨是全心全意人为民服务。

每一历史时代的经济关系是整个社会的基础,生产力的发展是社会变革和进步的终极原因。《共产党宣言》的一个重要理论贡献就是强调:无产阶级将利用自己的政治统治,一步一步地夺取资产阶级的全部资本,把一切生产工具集中在国家即组织成为统治阶级的无产阶级手里,并且尽可能快地增加生产力的总量。工人革命的第一步就是使无产阶级上升为统治阶级,争得民主并发展经济使国力发展壮大。可是怎样发展生产力?“首先必须对所有权和资产阶级生产关系实行强制性的干涉”共产党宣言如是说,但在采取干预手段时也必须结合中国这样一个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东方大国,如何采取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是新中国发展史上的新课题。因此党的第二代领导核心邓小平指出:在社会主义国家,一个真正的马克思主义政党在执政以后,一定要致力于发展生产力,并在这个基础上逐步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在共产主义社会里,已经积累起来的劳动只是扩大、丰富和提高工人的生活的一种手段。面对充满挑战和希望的21世纪,中国共产党面临着巨大的新考验。不仅要正确应对建国初期国际国内的新问题,还要狠抓生产力,保障人民的生活。把中国的事情办好,完成领导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历史重任,关键取决于党的建设。把握时代特征,顺应时代要求,站在时代前列,“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应运而生。

发展是需要不断创新的,在党的建设中,要看指导思想是否真正代表了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是否真正代表了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是否真正代表了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执政党只有不断地研究新问题,总结新经验,努力推进党的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才能永远走在时代的前列。创新是人类社会能够不断发展的一般前提,是马克思主义的根本精神,是我们党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反映。

马克思主义指出,坚持以先进的科学理论作指导,是无产阶级政党成为无产阶级先锋队的基本条件和思想理论基础,也是无产阶级政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根本标志。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理论作为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指导无产阶级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思想武器,无产阶级政党只有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才能正确地认识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准确地判断社会发展的形势和趋向,才能制定正确的纲领、路线、方针和政策。坚持和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理论,必须把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本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这是制定正确的纲领、路线、方针和政策的基本出发点。科学发科学发展观以其创新的理论成果、重大的理论贡献、独特的理论价值,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增添了新的魅力,为科学社会主义提炼了新的结晶,谱写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新的篇章。科学发展观阐明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以道路、理论体系、制度为根本支撑,以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和平发展为基本方针,以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为精神实质,以推动发展为第一要义、以人为本为核心立场、全面协调可持续为基本要求、统筹兼顾为根本方法,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推进主线,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是指导当代中国发展的科学理论。

中国共产党从诞生之日起,就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确立为自己的指导思想。经过遵义会议和延安整风,党的七大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与中国革命的实践之统一的思想——毛泽东思想,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十五大把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十六大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十八大把科学发展观作为党的指导思想。正是在这些先进的科学理论的指导下,中国共产党在长期的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中经受住了各种风险的考验,始终走在时代前列。

第四篇:共产党宣言_读后感_大学原创论文

《共产党宣言》读后感

2009级生物工程二班黄义林20093074233

3从小学到大学,这是第一次有老师要求我们去读马克思的原著,这不免让我感到有些惊讶。因为我们一直以来学的马克思主义都是中国化了的版本,我以为会与原著有一些出入,所以看原著才没有得到提倡。而这次老师竟让我们去看《共产党宣言》(下称《宣言》),还没有限定版本,这就出乎我意料了。

看完全书后,我认为,作为马克思主义的一篇知名文献,《宣言》在今天的最大价值不在于书中对当时资本主义社会、不同党派的社会主义的分析,不在于其提出的革命措施,也不在于其呼吁无产阶级联合起来对抗资本主义制度的革命精神,而是其对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与方法论的综合体现。正如作者在宣言中及不同译版的序言中多次提到的,“这些原理的实际运用,„„随时随地都要以当时的历史条件为转移”,而且作者在《宣言》写成的25年后也认为《宣言》中所说的革命措施、革命纲领、对社会主义文献所作的批判、共产党人对待各种发到党派的态度的论述已经过时甚至“没有特别意义”。因此,我们不可能从《宣言》中直接得到改变当下世界的灵丹妙药,它所能提供给我们的,是一套分析世界,从而寻找改造世界的方法的一整套理论,这就是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我们得不到改变当下世界的药方,但我们可以从中得到诊断和开药的方法。所以我们就不要试图从《宣言》中看到政治了。

《宣言》中写道,“共产党人的最近目的是„„是无产阶级形成为阶级,推翻资产阶级的统治,由无产阶级夺取政权”。共产党人要改变这个世界,所要做的首先是正确地解释世界。或许“正确”这个词用得并不准确,其他解释世界的方式并不一定能被证伪,但是,“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解释世界有不同的方式,不同的解释方式也对应着不同的改变世界的方法,我没有能力从理论上评价不同方式的优劣,而且从唯物主义的观点出发去评价唯物主义,对唯心主义也不公平。我们所能看到的是,对比起其他哲学思想,马克思主义深刻地改变了世界,因此,从这个方面说,马克思主义有其优越性。

前文说到,笔者认为《宣言》的最大价值在于其综合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笔者对《宣言》成文时的具体社会背景、世界局势了解不够,因此也无法对马克思解释世界得出的结论作出评价,但我们还是可以讨论一下《宣言》中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运用。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分别是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这两者在《宣言》中也不是孤立运用的,而是构成了一个整体。《宣言》的第一章是“资产者与无产者”,把社会主要分成两个大的阶级,即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这体现了历史唯物主义中阶级和阶级斗争的观点;文中讲述了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产生、各自发展历程、两者关系,这又综合体现了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及辩证(一分为

二、片面和全面)、发展的观点。先用第一章讲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之后的章节再讲无产者和共产党人、不同党派的社会主义、各种反对党,这体现了主要和次要的观点。

马克思认为《宣言》部分内容已经过时,但他也认为其中所发挥的一般原理“整个说来直到现在还是完全正确地”。时过境迁,我们今天已经不可能再用《宣言》去号召无产阶级联合起来,但《宣言》的精髓仍然值得我们去学习、探讨。

第五篇:马克思论文--《共产党宣言》读后感

读《共产党宣言》所感

马克思,一个很熟悉的陌生人。关于他,从小耳濡目染。但关于他的著作到没有涉猎,不是说一直给自己找借口,诸如时间紧而不去读。而是,这种层度的书籍超出了我所能够思考的范畴。就如孔子所说,赐也,始可与言诗已矣。不到那个层度,看了那些书,最多就是记忆,根本无法用自己的思维去判断那些观点的正确与否,反而容易造成思维上的定式。最近老师要求写一篇关于马克思主义的读书报告,于是我不得不也算是怀着虔诚的心情看了《共产党宣言》,感觉非同一般,不愧是巨作名作。

《共产党宣言》是一部宏篇大作。初次走进它,就被它的极其精炼的语言所吸引,它一气呵成。从开头“一个幽灵,共产主义的幽灵,在欧洲徘徊”到结尾“让统治阶级在共产主义革命面前发抖吧„„”通篇气势磅礴,有如大江澎湃、激流勇进,一泻千里。文中又多有警句式或诗歌般的文字,诸如资产阶级“把宗教的虔诚、骑士的热忱、小市民的伤感这些情感的神圣激发,淹没在利己主义打算的冰水之中”;封建的社会主义,“其中半是挽歌,半是谤文;半是过去的回音,半是未来的恫吓”;无产阶级,“现今社会的最下层,如果不炸毁构成官方社会的整个上层,就不能抬起头来,挺起胸来”;以及经后人简化后广为流传的格言“无产阶级如果不能解放全社会(人类)就不能解放自己”等等,真是引不胜引。不得不说,单单就从文笔上来讲,就可以当做一篇经典范文供后人学习研究!

确实,这是一部有着深刻历史意义的宣言,不仅对当时资本主义社会中的阶级对立和斗争进行了深刻的分析,而且为无产阶级的斗争指明了方向。即使是在一百多年后的今天,对我们分析和理解当今国际政治经济局势以及我国社会主义的发展,仍旧有着深刻的指导和借鉴意义。通过读《共产党宣言》,马克思,恩格斯给了我们一块“照妖镜”,给了我们一个看阶级斗争问题的角度,一套分析阶级斗争的思想。

《共产党宣言》中所勾勒的蓝图,个人觉的有点天真、遥不可及,但我也不

知道它是否能够实现。但是,至少,我能够肯定的是,在《共产党宣言》中,马克思给人们,尤其是那些在苦难中的广大的底层人民,勾勒了一个伟大又可以为之奋斗的蓝图!最少,在更好的指导式思想出现之前,这也可以算是一个无可替代的指引广大的底层的无产者向上努力的指引灯塔。“马克思完成了人类理想社会从空想到实际的伟大转变,这是马克思对于人类思想的贡献,他的基本分析方法就是阶级分析法,通过阶级与阶级斗争来把握人类历史的千年发展。因为有了阶级分化,才使得一部分人可以剥削和压迫另一部分人,才使得人类历史进程中充满着战争、饥荒、犯罪、暴力等等一切丑恶现象。因此,只有消灭了私有制,才有可能消除阶级分化;只有消除了阶级分化,才有可能建立一个没有阶级、没有剥削的比较理想的社会。”这种观点,尽管我不能完全理解,但是我能够感受到,或者更进一步说能够知道一点,那就是,这里充满了鼓舞无产者的力量。

算起来,《共产党宣言》已经发表150多年了,但今天读来仍然对我有很大的触动。或许,这就是这类巨作引人入胜的吸引力,它们不像今天网络中充斥的小说或者那些流行的元素,过时即逝。他们,总是能够给当世的阅读者良多感悟,愈发觉得,先人的思想真就是像一刻不灭的星星,永远地闪耀在人类历史的天空。虽然它也有一定局限性或不完美的地方,但从这本书可以看出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应该在相当长的人来的历史长河中,具有永恒的价值和永不枯竭的生命力。或许,真的如网上说的那样,它不仅是人类社会影响最大的政治书籍,塑造了“现代文明”,而且“开创了世界范围内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的一个新时代”,“像光芒四射的灯塔一样照亮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进程,为中国革命和建设创造了一个时代”。

学习和运用马克思主义,主要是学习马克思主义的思想、精神、方法、理论等等,与时俱进,敏锐地把握时代、形势和实践的新变动,以新的实践为基础,创造性地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中国目前很多人缺乏脚踏实地的实干精神,或许是由于西方文化的入侵,也可能是市场经济的影响,人们似乎一切朝钱看齐,过于急功近利,其他暂且不论但就大学这个相对干净和单纯的乌托邦,就盛行学术剽窃,大学行政化,教授“官本位”的思想作崇,学生会变成了“小官场”,研究生向“烟酒生”转型„这一切让中国离世界一流大学也只会越来越远!

中国的未来在谁的手中呢?我不知道。但我知道,他不在我手中,中国目前的局势是掌握在几个集团手中,中央看似平静,实则也充满了党派之争,当然这与我们无关,就是有关我们也改变不了。改革仍需要猛烈的来临,因为中国在过去并为改革彻底。很多弊病依然存在,并且盛行。“官本位”、急功近利、潜规则、拜金主义等等。这就要求有心的大学生,热爱着960万平方公里的大学生,用先进的理论丰富自己的头脑,保持精神自由、思想独立,客观冷静的去分析一切问题和干扰,去身体力行的做真实的自己,为自己、为他人;能力大为民族为国家,再大了为世界。争取做一个脚踏实地、仰望星空的人。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2] 《共产党宣言》

下载党课论文 --《共产党宣言》读后感word格式文档
下载党课论文 --《共产党宣言》读后感.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共产党宣言》论文

    论《共产党宣言》的现实意义与问题 ——读《共产党宣言》有感 【摘要】《共产党宣言》是马克思主义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上的一部经典之作。他对全人类,包括资本主义国家和......

    共产党宣言党课讲稿

    共产党宣言党课讲稿 真理之光 穿透时光之墙——《共产党宣言》党课讲稿 2018年XX月XX日 同志们: 在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和马克思主义著作《共产党宣言》发表170周年之际,我们在......

    《共产党宣言》读后感

    《共产党宣言》读后感 《共产党宣言》诞生于1848年2月,全文共分为四章,资产者和无产者,无产者和共产党人,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文献,共产党人对各种反对党派的态度。宣言详细论述......

    共产党宣言 读后感

    《共产党宣言》读后感 信通院102党支部 陈思远 带着怀揣已久的期待,我终于把《共产党宣言》这部伟大的历史巨作读完了,虽然之前也曾经尝试过想要啃下这篇文章,但是洋洋洒洒三......

    共产党宣言读后感(两篇)

    共产党宣言 50年前,当马克思、恩格斯发表《共产党宣言》,以无比巨大的理论威力、思想锋芒和战斗精神令西方统治阶级发抖时,中国正在帝国主义列强的侵略下逐步陷入半殖民地半封......

    共产党宣言读后感

    《共产党宣言》读后感 《宣言》从1848年发表至今已经160多年了,在这160多年的时间里,世界历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都在发生着形态学意义上的深刻变化。尤......

    共产党宣言读后感

    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之对抗 由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形成了人类社会从低级到高级的发展,使人类社会经历着从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

    共产党宣言读后感

    马克思《共产党宣言》读书报告 读过《共产党宣言》,给我最深印象的一句话就是恩格斯所说的:“《共产党宣言》随时随地都要以当时的历史条件为转移”于是我们应该顺着马克思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