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三国演义(青少版)读书笔记1
《三国演义(青少版)》读书笔记
(一)班级: 姓名:
所读章节:(刘关张桃园三结义-过五关斩六将)
【语言积累】
好词:好段:(书页)
【阅读感悟】
1、刘备看见招兵榜文以后为什么要叹气?
2、第一章中对张飞和关羽的外貌描写十分传神,请找出对应的句子。
张飞:
关羽:
3、刘备战败后,关羽被迫暂寄于曹操手下,曹操通过哪些方法试图来收服关羽?
关羽又是怎样做的?
4、关羽能够过五关斩六将,最终成功回到刘备身边的原因有哪些?
5、阅读到这里,你觉得吕布是一个怎样的人?为什么?他有何优点与缺点,请
结合文中段落谈谈。
家长签名:
第二篇:三国演义(青少版)读书笔记 2
《三国演义(青少版)》读书笔记
(二)班级: 姓名:
所读章节:(官渡大战灭袁绍-周瑜火烧赤壁)
【语言积累】
好词:好段:(书页)
【阅读感悟】
1、曹操败退至官渡,得知许攸来投奔自己,他做了些什么?从中你又学到了什
么?
2、“的卢”是三国中有名的战马,文中是怎样表现出它是一匹绝世宝马的呢?
3、刘备三顾茅庐,你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他是真的求贤若渴?
4、诸葛亮舌战群儒,先后与哪几人进行了辩驳,最终结果如何?他又是用什么
方法劝说孙权与刘备结成联盟的呢?
5、曹操打败袁绍称霸北方,却最终在赤壁惨败,回顾他的胜与败,你觉得曹操
是一个怎样的人?为什么?他有何优点与缺点,请结合文中段落谈谈。
家长签名:
第三篇:三国演义(青少版)读书笔记 4
《三国演义(青少版)》读书笔记
(四)班级: 姓名:
所读章节:(张飞智取瓦口隘-三国统一归西晋)
【语言积累】
好词:好段:(书页)
【阅读感悟】
1、张飞作战勇猛无比,为人性格豪爽,其实他也有细心的时候,从哪些地方可
以看出来呢?
2、曹操以“鸡肋”为夜间口令,有何含义?谋士杨修道出了其中缘由,曹操却
又为何杀了他?
3、关羽败走麦城最后不幸遇难,能否分析一下导致这一结局的有哪些主要原因?
4、诸葛亮设计的“木牛流马”外形是怎样的?又具有怎样的特殊功能?
5、刘备在白帝城病死后,其实曾有人劝说诸葛亮自立为王,可诸葛亮拒绝了。
对此你有何看法?再结合诸葛亮的一生,谈谈你觉得他是怎样的一个人,从他身
上你又学到了什么。
家长签名:
第四篇:三国演义(青少版)读书笔记 3
《三国演义(青少版)》读书笔记
(三)班级: 姓名:
所读章节:(诸葛亮一气周瑜-关云长单刀赴会)
【语言积累】
好词:好段:(书页)
【阅读感悟】
1、刘备担心周瑜夺走南郡后,自己就会无处安身,而诸葛亮究竟想出了怎样的计谋,使得刘备听后连连叫好?
2、诸葛亮让刘备前往东吴迎娶孙尚香,又给了赵云三个锦囊,这三个锦囊中分
别写了些什么?
3、周瑜死后,诸葛亮亲自去吊丧,从中你读懂了什么?
4、庞统得知自己行至之处叫“落凤坡”时,为何会有一种不祥的预感?能说说
其中的深层含义吗?
5、“既生瑜,何生亮?”你知道这句话是谁说的吗?他为什么会说这句话?他又
有何优点与缺点,请结合文中段落谈谈。
家长签名:
第五篇:《三国演义》读书笔记
我读《三国演义》
《三国演义》是由明朝文学家罗贯中根据当时所流行的话本收集而成的,主要是介绍东汉末年,群雄四起,争霸天下的野心家们为背景,故事是由魏、蜀、吴这三国交织而成,其中,以蜀汉为主体,作者对蜀汉中的主要角色刘备、关羽、张飞、诸葛亮等人大加赞赏,对魏中的主要角色曹操,则是以贬居多。然而,将东吴的主要角色周瑜、鲁肃和孙权等只是作为“配角”作了轻描淡写。
《三国演义》是我国的四大名著之一,属章回小说,所以在我国文学史上占有很重要的地位,也得到了很多的评价,其中,有许多故事都让人拍案叫好。本人较喜欢的故事有“过五关斩六将、三顾茅庐、草船借箭等……”
2013.9.14 过五关斩六将千里走单骑
《三国演义》第二十七回描写的“过五关斩六将”,乃是书中流传最广的故事之一。当时关羽因为要保护二位嫂嫂及侄儿的情况下,不得已只好暂时屈服于曹操军营之下。用今天的话说,当时关羽虽然接受了“汉寿亭侯”一职,而心里却无时无刻不在挂念他的大哥 刘备,时时打听刘备的下落,当他得知刘备在河北时,便“挂印封金”离开曹营,护送两位嫂嫂及少数随行星夜赶路,投奔刘备。途中先后经过五个关口;因未向曹操讨取领牌,沿途受到阻挠,不得已连创东岭关、洛阳等五道关口,相继斩杀孔秀、韩福等六员战将,史称“过五关,斩六将”。史书用大量的篇幅,夸张的手法,形象、生动地描写给广大的读者留下了难忘的回忆。
历史上实际没有“过五关斩六将”这段故事,这是作者的艺术虚构,其目的是为了表达关羽不辞艰辛千里寻兄的忠贞之节和义勇之慨。尽管“过五关、斩六将”在逻辑上经不起推敲,但它却符合听三国故事而无暇辨别地理方位的广大民众的审美心理,天长日久,“过五关、斩六将”不仅已被人们接受,而且已经成为典故,化作成语,成为今天人们茶余饭后的美谈。
2013.10.18
三顾茅庐
《三国演义》描写刘备经谋士徐庶指点(推荐),说隆中卧龙岗诸葛亮很有学识,又有才能,胜过自己百倍有余(当时传说:卧龙凤雏得一人皆可安天下,诸葛亮号称“卧龙”)。当时刘备正处在穷困潦倒、急需用人之际,就带着关羽、张飞三次到隆中卧龙岗去请诸葛亮出山,因为前两次恰逢诸葛亮出游(或有意躲避刘备,试探其是否诚心厢请)。然而,刘备为了表达一片赤诚之心,连续三天斋戒,并且在关羽和张飞极其不情愿的情况下,三请诸葛亮,诸葛亮被刘备的诚心所感动,愿出山辅佐刘备成就一番事业。诸葛亮初出茅庐,就帮助刘备连续打了多少次胜仗,迅速扩充了领地,为刘备后来建立蜀国奠定了有利的基础。《三国演义》把这段故事称为“三顾茅庐”。
历史上虽然对“三顾茅庐”众说纷纭,但作者用本故事启发后人,人才是做好一切事物动力和根本。
2013.12.19
草船借箭
《三国演义》“火烧赤壁”,讲的是刘备与东吴联合抵御曹操的故事。因东吴大都督周瑜嫉妒诸葛亮的才能,怕以后成为东吴的后患,多少番设计陷害诸葛亮,提出让诸葛亮在10日之内赶制10万支凋零箭,以备攻打曹操使用。然而,诸葛亮明知是周瑜想借此机会杀害自己,但诸葛亮为了不破坏孙、刘两家的联合破曹的大事,凭借着聪明的才智和丰富的地理知识,利用大雾天气,巧妙的从曹操那里借来(巧取)了10万余支凋零箭,史称“草船借箭”。
该段故事虚构成分极多,据正史记载,“草船借箭”确有其事,但那是发生在孙权与曹操之间的战争故事。“孙权坐船亲自去刺探曹操的军情,被曹操发现命令士兵射箭攻击孙权的船只,因船的一侧带箭过多,因而船发生倾歪险些翻船沉没,孙权急中生智,便让士兵掉转船头,继续让曹操的士兵射箭,使船得到了平衡方才脱险。孙权的聪明让曹操十分感叹,留下一句名言:”生子当如孙仲谋“。此外,史书记载周瑜的心胸非常宽广,根本不可能会嫉妒诸葛亮。
诸葛亮”草船借箭“是《三国演义》中最精彩的故事之一。作者用了大量的篇幅,极其夸张描绘了这段故事,故事中既反映了诸葛亮的智慧、才能,又巧借了凋零箭,促进了孙刘的进一步联合;既反映了周瑜心胸狭窄,同时周瑜心中也暗暗佩服诸葛亮,有为后来周瑜的死埋下了伏笔;既反映了当时曹操在军事上势力的强大,又衬托出骄兵必败得哲理。该故事给我们后来的读者留下了丰富的精神食粮和无限的遐想。
2014.3.22
《三国演义》读后有感
《三国演义》中的故事可谓家喻户晓,提起来谁都能讲上多少个段子,但真正要读懂《三国演义》却不是每个人都能做得到的,本人虽 爱《三国演义》,尽管看完原著,又看了多少次电视剧,但仍是一知半解,很难读懂罗贯中先生之真谛,也只能是从多少段故事中受到一些肤浅的启迪和错略的领悟罢了。
一是做人要谦虚谨慎,取得一点成绩决不可漂漂然。正像毛泽东主席讲的那样,我们的干部一定要到谦虚谨慎,戒骄戒躁。二是说明知识和才能的重要性。诸葛亮只不过是比别人多懂了一些天文和地理知识。假设当时要有现在的天气预报,曹操如何会如此上当,当时人们对天气的识别只能靠经验和推测。三是聘用和使用人才要有良好的政策作保证,做到用人不疑,疑人不用,当今的经济大潮中,人才就是市场,人才就是效益,人才就是生产力。四是团结就是力量,在机关团结出干部,在商界团结出效益,在战场团结就是力量,就能够战胜一切敌人和困难。古人为了抵御强敌都能做到孙刘联合。五是重义气,讲感情,当然不是拉山头搞帮派。刘备当时在生产力极其低下的情况下,能够夺得三分天下,除其它因素外,”人和“起了决定性的作用,正是”义气和感情"帮助刘备的到了人心。因此作者说,得民心者的天下。六是深感中国文学的博大精深,作者罗贯中先生把所有人物描述的栩栩如生,如:关羽的义、张飞的直、诸葛亮的忠及曹操的奸等……,七是《三国演义》属章回小说,故事具有连续性,特别是拍成电视连续后,更让人有流连忘返,韵味无穷,编排得当,紧张刺激,给人一种深陷其中之感。
读一遍《三国演义》原著,便有一次收获,看一遍电视剧便有一次体会,本人只能愚钝的告诉各位,《三国演义》好书,其情节妙哉,令我爱不释手。
2014.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