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江自然地理短途实习报告)【斯加洛其@杨永东】(精选5篇)

时间:2019-05-12 18:29:2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内江自然地理短途实习报告)【斯加洛其@杨永东】》,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内江自然地理短途实习报告)【斯加洛其@杨永东】》。

第一篇:内江自然地理短途实习报告)【斯加洛其@杨永东】

摘要

短途实习论文

本文从内江的地质形成年代着手,对水文和地貌的形成做了基本讲解。通过对内江的基本概述,认识内江的现状和发展历程。本文通过着重讲解内江的地质地貌特征和沱江水系状况并分析其重要地位,以达到应持有的科学观点指导其发展的合理思想。

关键字:科学发展构造地质地貌水文

实习概况

在学院专业教师的组织带领下,我班于2011年12月18日上午开始在内江市区附近正开始了为期一天的短途地理实习。实习路线为:西区校门——桐梓坝大桥——大洲广场——三元塔。整个实习过程专业老师分别从地貌、水文、植被、人文等多个方面进行了野外实地教学,更为重要的是我们将以前的理论知识与实践结合在了一起。

内江概况

内江市处于29°11´-30°2´N,104°6´-105°6´E,属四川川东丘陵地区。内江市南接泸州,西邻自贡,西北靠眉山市,北有资阳,西连重庆。辖东兴区、市中区两区和资中、威远、隆昌三县。其东西长121.5千米,南北宽94.7千米,总面积达5386平方千米。西靠龙泉山山脉,东接重庆市并与华蓥山余脉相连,地势平缓,浅丘平坝相间,整个地势呈南北延伸,与德阳、遂宁、南充、资阳、自贡、泸州一起构成川中丘陵。地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降水丰富,物种多样,农业基础条件好。2010年户籍人口425.53万。出生率12.6‰,死亡率10.04‰。2010年末第六次人口普查有370万常住人口。

内江是四川的东大门,是四川省仅次于成都的第二大交通枢纽。成渝、内昆铁路在此交会;公路有成渝、内宜、隆纳以及在建德内遂高速等,通车路程3149千米,其密度高于全国平均水平。沱江自西入境,流经境内四个县市、下游到泸州与长江相通。因上世纪八九十年代蔗糖工业发达又有甜城的美誉。

内江最早可追溯到远古时代的资阳人。尧时资中资阳已封地,周封资国。西

汉时称资州,东汉时称汉安县;北周时叫中江县,隋改内江沿用至今。内江地区自古以来人才辈出。其中以孔子师常弘、科举状元范从楷、赵魁、赵雄、明朝副宰相赵帧集以及当代记者范长江、国画大师张大千为杰出代表。

内江早期以棉、蔗、食品产业为主导,有“甜城”之美誉。20世纪八九十年代以来,由于内江主干河流沱江流量下降和技术的落后,棉、遮产业已衰落,其柱产业和主导产业已向机械、建材化工、汽车配件转变。

地质地貌

内江地区地质地貌主要是在新华夏构造体系第三次沉降带中开始形成,地质构造简单而稳定。今拔大多在320米以上,原本为平原地形,后因长期的流水切割与侵蚀,现在形成了高度基本在350米370米之间的齐顶丘陵地貌。由主要有资威穹隆背斜、圣登穹隆背斜、罗灌山背斜三个巨大的背斜构成。

矿产资源以天然气、煤、卤盐为主。其中天然气储量约700亿立方米。地表由较平缓的紫色砂岩与泥岩、页岩组成,经过长期的流水侵蚀切割后,多呈浑圆状和垄岗状浅丘;丘间沟谷狭长平直,从丘顶到沟谷多为梯形缓坡,构成类似台阶状的粮田。土壤以泥土粗砂土和红砂土、豆面泥土、黄泥沙土为主,因此土壤的保水性能良好,抗旱能力强,有利于粮食作物的生长。

内江西靠龙泉山脉,东界重庆市与华莹山余脉相接,地势平缓,浅丘平坝相间,向南北延伸,与自贡、泸州、宜宾、德阳、遂宁、南充的丘陵地区构成盆中丘陵区总体。内最高峰为龙泉山山脉的狮子峰海拔992.3米,最低处为石羊河海拔248米。但主要地形区海拔在300——500米,海拔在350——450米的丘陵约占90%。

内江市受盆地地形的影响,具有气候温和、降水丰富、无霜期长、热量充足的气候特征。区内年均降水量在800——1000mm之间,年均太阳总辐射为89.6千卡/平方厘米,年总日照时数1100——1300小时,无霜期达330多天。主要的自然灾害为旱涝交替出现。

水文状况

内江地区主要的河流为沱江及其支流。沱江又名中江,为长江的一级支流,在新华夏构造体系沉降年代中开始形成。发源于四川盆地西北边缘的茶坪山脉九顶山,出广元汉旺进入成都平原,穿龙泉山入盆地丘陵区,经简阳、资阳、资中入内江,最终在泸州注入长江。全长629千米,流域面积27900平方公里,沱江

水流缓急交替,滩沱相间,蜿蜒曲折,常年流量为375立方米/s,自然落差135.5米,平均比降4.5%,水能蕴藏量14.5万千瓦可供开发。内江境内流程71.68公里,水能理论蕴藏量3.18万千瓦,占全市82%。目前修建的水电站有五里滩、天工塘、釜西河上三座水电站。

沱江主要的支流有清流河、小青龙河、乌龙河。清流河上游分大小清流河,分别发源于安岳县唐石坝与大足县陈家寨,全长112.74千米、流域面积1538.3平方千米、年均流量19.64立方米/s,最终在松林坝大河口汇入沱江。小青龙河发源于安岳县文峰山,总长56千米、流域面积共532平方千米,年均流量40.6立方米/s,在小河口注入沱江。乌龙河发源于资中蓝家坝,全长33千米、流域面积104平方千米、年均径流量2.79立方米/s,注入釜西河汇入沱江。

沱江在内江地段处于中游,三面环水。以淤积为主。边滩、中心滩、浅滩相间分布。河流曲折,曲率超过2.8。凸岸淤积明显,凹岸下沉明显。沱江一级阶 地在东桐路段约320米,二级阶地以内江师范学院天一广场典型,三级阶地以内江师范学院山顶球场为典型约360米。

沱江对内江市的发展意义重大,因而自古以来备受重视,但其中也出现了不少问题。为保护城区免受沱江冲刷,清代以来在河槽大修丁坝。1998—2001年,内江市政府在西林寺段用条石护堤。但近年来由于科学思想的深入,这种不科学的做法以大量被纠正。90年代以来,由于工农业和生活用水的急剧增加,再加上强旱弱涝,沱江水流量快速下降,现已基本停航。

沱江对内江的地貌形成、经济发展、生活置业有着突出的意义,我们必须以科学的思想指导其建设。

结语

内江市的地质地貌以及水文状况对内江的发展又偷着起初的作用。通过这次短途实习,我深刻地认识到了内江的历史人文和自然特征,更将理论运用到实践中去。

参考文献

[1]内江市统计年鉴[M].内江统计局.(2010)

[2]四川内江地貌特征与国土整治研究[J]国土与资源研究.1664(1):25-28

第二篇:内江自然地理短途实习报告

内江自然地理短途实习报告

一、实习时间:2011年12月10日

二、实习课目:内江自然地理短途实习报告

三、指导教师:谢贤健、胡晓东、胡学华

四、实习地点:西区校门口,滨江路一段,大洲广场,三元井地区

五、实习目的:通过该次的实地实习及认识,使我们对内江的自然和人文方面有较深入的认识,尤其是对内江的植物和水文方面有深入认识。同时加深我们对所学相关课程知识的理解,使得学习和实践相结合。

六、实习内容:

12月10日上午九点,我们在三位老师的带领下,首先由谢老师向我们讲解了西区校门口的自然植物。据悉,内江处于亚热带气候区,地形为川中直土丘陵区,年最高气温41℃,年降水量近1000mm,其中夏季降水量占全年的60%,春季占17%,秋季占19%,冬季占4%,故良好的织自然条件为内江多种多样的自然植物生长创造了得天独厚的条件。据不完全统计,仅我校西区就有自然植物20科44种。譬如:铁树、罗汉松、鱼尾葵、小叶女贞、杜鹃等,不一而足。

然后,在滨江路,我们了解到,现在的滨江路是近一两年才修建的。目的是提升城市形象,美化城区,为市民提供更多的休闲娱乐场所,同时也有规范河道等作用。据讲解,内江地区原本为平原,后来在流水的侵蚀下形成而今的平顶丘陵地貌。在塑造本地区的地貌上,沱江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沱江在内江市区形成有三级阶地。第一级阶地为东桐路面,海拔约320m;第二级阶地为我校天一广场,海拔约336m;第三级阶地为我校山顶球场,海拔约360m。沱江在内江由西北向东南流入市区,呈“S”形。其自桐梓坝大桥曲流而下,河流流速快的进入凹岸,从而使得河流凹岸水面比凸岸水位高,故而泥沙经凹岸冲向凸岸,所以在桐梓坝大桥下可见淤积的河沙。由于河流对凹岸的侵蚀,为保护凹岸不受河流的直接冲蚀而产生掏刷破坏。所以自清代以来,古人便在近市中区的沱江凹岸修筑了若干道丁坝(同时丁坝在改善航道、维护河相以及保全水生生物多样性方面也发挥着重要作用)。使得丁坝将水流推至凸岸,使得河水直入西林寺下,对该处河岸进行冲刷。为保护该处,古人亦在其处砌条石以保护。综合古人的河流维护思想,可见都是多集中于市中区。而其相对的东兴区沿岸则相对较少。可见古人是保市中区而舍东兴区。原因就在于以前的市中区人口更加稠密,自然其利益重于他处。据讲解,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沱江可载500吨货船至内江。但到了九十年代,由于种种原因导致上游来水减少。沱江的内江段自此已失去航与价值,现在仅可见零零星星的采砂船和观光船。2009年,随着天宫堂水电站正式关闸蓄水。“九曲十一湾”的沱江在内江城区形成了长约21公里,面积近7000亩的宽阔人工湖水域。成为成渝地区独一无二的特色景观,这便是甜城湖。如今甜城湖的修建使得以前的丁坝已无用武之地,故在整治河道和美化河岸时便炸掉了丁坝,修建了现在的护岸堤。据分析,而今在我国城市建设中大行其道的护岸堤建设并不

科学,因为我国的护岸堤多为水泥和条石砌成的梯级岸堤,而这种类型的岸堤不利于城市生态改善,阻隔了郊区物种和城区物种的交换。为保护城市生态环境,应当恢复原始堤岸,或者建设成生态型的斜岸。据悉,在上个世纪的六七十年代,西方国家大多已将类似的人工堤岸还为原始堤岸。可见我国在河流的生态建设和科学建设方面至少落后西方四五十年。虽然如此,但在我看来,在当前我国的实际社会发展情况而言,现在的护岸堤建设大体还是正确的,成长必有代价,有得必有舍。虽然对生态确有损,但总体上来看利大于弊,社会发展的道路从来就不是一帆风顺的。

在滨江路一段,沿途的植物也引起了同学们的极大兴趣。这些植物几乎都是园林部门人工移栽的,所以这些植物不全是内江本地物种。在这里我们可以见到广泛用于园林种植的一些植物,如:垂柳、含笑、蒲葵、杨柳、鸢尾、龟背竹、美人蕉、红继木、海桐、三角梅、紫荆花、凤尾竹(黄金剑碧玉)等。但有一棵树比较特殊,在斜坡上可见到一棵黄角树,经老师介绍,这棵树不是移栽的,而是该地原本就存在的。

临近中午,我们前往大洲广场。首先老师向我们讲解了广场植物的配置与选种。广场是城市中人们进行政治、经济、文化等社会活动或交通活动的空间。在广场中或其周围一般布置着重要建筑物,往往能集中表现城市的艺术面貌和特点。在城市中广场数量不多,所占面积不大。但它的地位和作用却很重要,是城市规划布局的重点之一。故广场植物的配置与选种首先当以市民为本。做到三季有花,四季常绿。广场植物的配置包含两方面:一方面是各种植物之间的配置;另一方面是广场植物与其他广场要素的配置。在植物选种方面,老师则介绍了骨干树种和基调树种等方面内容。

此外,老师还向我们介绍了内江市的一些发展情况。目前,内江市是四川省十二五规划中八个重点建设的城市之一。在新中国成立后,内江曾有过两次发展机遇,但由于种种原因,错失了发展机遇。当下,内江正面临第三次发展机遇。内江市拟利用优越的交通条件,将内江打造成我国西南地区的重要批发市场和物流中心,抓住眼下的第三次发展机遇。

在而后的三元井地区考察时,老师则向我们介绍了内江地区的地形、地貌和地质构造情况;三元山的部分植物;以及三元塔的一些情况。

据悉,内江市东南和西南有低山环绕。内江地区丘陵地形约占总面积的90%。地质构造属于新华夏系沉降带的一部分。据讲解,东经104度为四川盆地地质活动活跃与不活跃的分界线,而内江市处于东经104度16分以东,所以内江地区的地质构造稳定,少有地震发生。内江地区岩石以紫色的砂岩、页岩和泥岩为主,故土壤则以其风化后形成的粗砂土、红砂土、黄泥砂土和豆面泥土为主,土质较细腻。在这种情况下形成的是传统的川中丘陵耕作区。

三元山地区植物繁多,有白兰花、腊梅、绣球花、六月雪、夹竹桃、糊涂籽、凤尾竹、黄角兰和女贞等。而在整个山上,十分有特色的便是众多的楹树,这些楹树形态各异尽显古朴,成为三元山上最为亮丽的景观之一。

而三元塔,则主要向我们讲解了其修建之因,三元塔的历史,以及现今内江市对三元塔做出的一些开发决议。据悉,三元塔始建于唐,明末倒毁,清嘉庆重修。人民们现在所见即是清嘉庆复建的三元塔。该塔兴建初衷传为古人为镇河妖所立,可见古人向往风调雨顺无灾无祸的美好愿望。目前,内江市委市政府拟以三元塔为中心,同时修整好周边环境,建成一个集市民休闲和锻炼的城市森林公园——塔山公园。

七、实习总结:这次的内江自然地理短途实习,丰富了同学们的实践能力,拉近了师生关系。整个实习过程虽然短暂,但是一路上同学们积极发问,老师也积极答疑解惑,还不时传出大家的欢声笑语。可见整个短途实习是达到了预期目标的。

第三篇:自然地理短途实习报告

自然地理短途实习报告

学院:

姓名:

班级:

学号:

指导老师:

2011-12-12

自然地理短途实习报告

一、实习时间:

二、实习课目:自然地理(植物、地貌、土壤、水文)、人文地理

三、指导老师:

四、实习地点:内江师范学院西区校门口——沱江河岸边——大洲广

场——三元塔

五、实习目的:把书本上学习到的知识与身边实际相结合,以便今后

更好的学习和理解地理学科的知识。

六、实习内容:

早上天空下着小雨,上午9:00我们在西区大门外集合地点集合,这也是我们自然地理短途实习的第一个目的地。我们跟随着他开始观察西区校门外以及沱江边的植物。在谢老师的讲解下,我们知道了有小蜡树,桑科的小叶榕,小叶杜鹃,蔷薇科木瓜,八角金盘;喜温暖湿润的气候,耐高温,为亚热带树种的桂花树,又名“汉桂”;优良的抗污染树种小叶女贞;还介绍了一串红、花叶姜、鱼尾葵等。

我们随着老师们沿着沱江边观测,前往实习的第二个目的地——沱江凸岸(三桥桥下),胡老师开始给我们介绍有关沱江和沱江沿岸的人文及经济情况。沱江自北向南流,是长江的一条支流。由于河道弯曲,河流冲击北岸,使得北面形成凹岸,而南岸却因泥沙堆积形成凸岸。沱江的北边由于流水侵蚀河岸形成深槽,为了城市的稳定,所

以护岸工程进行得比较早。在大洲广场下面的岸边建钉子坝,将水流反射到对岸去,即今天的西林公园下边。这样就保护了大洲广场这边的河岸,减小了河水对岸堤的冲刷。随着后来内江经济的发展,城市用地的扩建,广场对面地区也发展了起来。后来就在西林公园下边的河岸建了护岸,而钉子坝也慢慢消失在历史的岁月中。在沱江的护岸边,由胡老师讲解,我们观察护堤。内江市区沱江边的护堤是在近年来才修建的,为期3年才竣工,但护坝工程建的并不科学。随着近几年内江的发展,沱江水污染越加严重,饮水质量变差。内江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多暴雨,为了防洪灌溉,修建了防洪堤。但是却使得白鹭失去了做巢的条件,为了为生物的生存提供栖息场所,便建立了甜城湖和规划中的湿地保护区。

听胡老师讲解完沱江水文后,我们又过三桥沿着沱江边去实习的第三个目的地——大洲广场。在谢老师的介绍下,我们知道了园林植物的选择条件:园林作物的选择主要选本地的乡土植物,例如引种应选能适应当地生态环境的植物,并慎重虑。尽量做到第一、季节上,四季常绿;第二、以乔灌植物为主;第三、颜色的搭配上要求季相五彩缤纷;第四、不能选荆棘植物,长刺、长毛、易掉毛的都不应选。配置方面:应与园林四周的建筑物相配衬,种植上可采用丛植、对植、行植、孤植等多种种植方式,使空间布局上显得层次合理,整洁美观。

参观完广场植物,我们去吃午餐。下午1:30我们在三元塔山下集合,前往第四个实习目的地——登山到三元塔。在登山前往三元塔之前,胡老师给我们讲解了周边地区的地质地貌,为低山丘陵地貌,河流冲积面积广,内江三面环水,所以叫内江。内江周边为俩母山的穹窿地质地貌,形成年代久远,面积广阔,地貌奇特,在中国甚至世界地理上都是绝无仅有的。据中国地理和世界地理书载:四川盆地,早属海域,与太平洋为一体。海盆与陆盆曾多次交替,受喜马拉雅造山运动的影响,盆地周边群山凸起,中心下陷(而南部俩母山区域又向上隆起),形成内陆湖。在重庆巫山的东、西两侧,受海水的冲击侵蚀以及内陆湖水的外溢等多种地质、气候条件作用下,切穿巫山于200万年以前才形成了而今的长江三峡,内陆湖水得以外溢。随着长江三峡口的逐渐深切,盆地湖水下降,使得形成于一亿三千五百万年前(侏罗纪和白垩纪之间,地质专家称:燕山运动时期)的俩母山周边古地质岩石才逐渐显露出水面,成为而今的穹窿地质地貌奇观。

随后我们登到山顶,参观三元塔。胡老师又开始给我们介绍有关三元塔的历史。我们了解到三元塔座落于内江市城南3.5公里的沱江岸三元山上,始建于唐代,明末倒毁,清嘉庆九年重修,历时3年竣工。塔基为正方形石座,塔身10层、8面体,高62.7米,底层正面开圆形石拱门。其余每层皆开亮窗,塔内有140级石梯转至顶层,全塔系大型青砖砌成,塔身涂漆,阳光明媚时金光闪闪,10里开外都能看到。有一对著名的对联是这样描写三元塔的:身居宝塔,眼望孔明,怨江围实难旅步;鸟在笼中,心思槽巢,恨关羽不得张飞。这对联的巧妙之处在于对句虽少却包含了诸葛亮、姜维、吕布、曹操、关羽、张飞这几位世界名人在内,其意境和写作手法不得不让人佩服。其实除了对联外还有很多关于建塔的说法。其一为镇妖塔:塔建河曲高处

以镇河妖,古时运输以水运为主,在河道弯曲的地方,水流态势发生改变,出现翻船事件很正常,但古人认为是河妖在作怪,所以在河道弯曲的地方修建了三元塔,登上塔顶,基本上可以在每个方向都看到沱江,隔河相望的高寺塔也是同样的。二为文运塔:古时认为修塔可以改变一个地区的文运,可以多出人才。至今在塔的第三层仍有“天开文运”四个大字。三为风水塔:每个地区都有自己的龙脉,进而影响本地区的风水。而高寺塔的修建也与三元塔的修建有密切的联系。传说因三元塔的修建破坏了原有地势好的风水地貌,于是便在三元塔的对面修建了一座高寺塔。高寺塔在沱江左岸与三元塔隔江相望,空间距离约3000公尺。两塔同年修建。高寺塔高33.3米,亦为10层,塔中有60余级台阶可旋转上升到第6层。塔身系坚硬的白石建成,峙立于清流河注入沱江汇口处之峰上,给人以“中流砥柱”之感。两塔遥相呼应,形成很好的文化景观。相传三元塔山下有一口井,即现在三元井,这口井出卤水,可以熬制井盐,盐对古人来说非常重要,盐税是本地财政的重要支柱。在距离本地不远的富顺地区打了一口出卤水的井后,三元井就不再出卤水了,也就失去了一个重要的税收来源,所以以塔镇井。

参观完三元塔后,我们开始原路下山返回,到达山底后便乘车返校。为期一天的自然地理短途实习就结束了。

七、实习总结:

这次短途的自然地理短途实习,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深刻了解了

内江的地理、人文、历史;同时也使我们生动形象的了解到自然地理的学科知识,将理论与书本知识更好地与实际相结合,以便今后更好地把握学科知识。

但是也还存在着一些问题与不足,学生对老师讲解的内容把握不完整,主要是讲解的内容太分散了;部分学生对老师讲解的内容没有认真听,听了只言片语。

第四篇:内江师范学院人文地理短途实习报告-田家现代农业园

人文地理短途实习报告

内江田家现代农业园实践

学院:地理与资源科学学院 专业: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 班级:2011级2班 姓名:邓元杰 学号:20111442013

【实习时间】2013 年6月。

【实习地点】田家镇现代农业园、范长江故居。

【实习方式】游览、参观、观察。

【实习目的】

一、通过参观了解现代大棚农业的构成及特点。

二、对较近地区的地理风物的观察,深入了解地理学科知识的实际应用面。

三、观察学习农业园总体的规划布局,培养自己的规划意识。

四、培养紧跟时代科技前沿的思维以及观察分析、撰写实践考察报告的能力。

【实习内容】

一、现代大棚农业

塑料大棚俗称冷棚。是一种简易实用的保护地载培设施。由于其建造容易、使用方便、投资较少。随着塑料工业的发展。被世界各国普遍采用。利用竹木、钢材等材料。并覆盖塑料薄膜。搭成拱形棚。供栽培蔬菜。能够提早或延应。提高单位面积产量。有得于防御自然灾害。其充分利用太阳能。有一定的保温作用。并通过卷膜在一定范围调节棚内的温度和湿度。塑料大棚除了冬春季节用于蔬菜、花卉的保温和越冬栽培外。还可更换遮荫网用于夏秋季节的遮荫降温和防雨、风、雹等的设施栽培。我国地域辽阔。气候复杂。利用塑料大棚行蔬菜、花卉等的设施栽培。对缓解蔬菜淡季的供求矛盾起到了特殊的重要作。具有显著的社会效益和现实的巨大的经济效益。

图为田家农业园大棚实拍图:

(一)图

(二)二、田家农业园

1、田家农业园简介

区位条件优越:长江现代农业园位于内江市东兴区田家镇境内,距内江城区12公里,过境公路纵横交错,四通八达.地处成际高速铁路、成渝高速公路、321国道和内遂高速公路内江站点附近和成都、重庆两大城市之间,距成都186公里,离重庆184公里。

自然人文资源丰富:该园区地势平坦、土壤肥沃,气候温和、水资源丰富,非常适合农业产业发展。蜿蜒清澈的小青流河依依不舍流经园区,优美的浅丘拥抱着沿河冲积形成的两岸平坝,形成了得天独后的旅游观光和居家休闲的风水宝地。中外闻名的红色新闻巨子范长江就出生和成长在这片神奇的土地上。

长江现代农业园实施农业综合开发,大力发展无公害农产品和绿色食品。争创农产品品牌,形成“一村一品、一乡一业”的现代农业发展新格局。如“田家紫皮大蒜”这一品牌经过几年的推广2006 年种植面积达7000 亩。辐射周边乡镇达万亩以上年销售收入千万元以上。农民增收入渠道拓宽、收入增加明显。大力发展三个基地建设,重点打造红碑、三元、火花、都堂、狮子、红坝、正子等7 个村的蔬菜种植基地。碧云、双桥、四方、花园4 个村的家禽家畜养殖基地和翻身、天堂、尹井、狮沟、正觉5 个村的蚕桑基地。实现农业生产总值1.7 亿元。全年蔬菜种植面积达15750 亩。时令蔬菜和大棚蔬菜实现产值8000余万元。

2、田家农业园规划及发展

发展前景广阔:农业园区境内道路、水利、能源、绿化、现代农业示范、川中农业综合开发、新农村、范长江故居、文化阵地建设等项目全面打捆,为园区综合协调持续发展提供了坚实基础,是内江市全力打造的综合示范园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集旅游、观光、休闲、产业发展、农商贸加于一体,是未来川中丘陵区现代农业发展示范样板。

规划科学独具特色:园区规划以“一馆一廊、两街一市、八大板块”为基本框架。一馆:范长江纪念馆;一廊:长江文化长廊;两街:长江街和商贸街;一市:农产品集散市场;八大板块:特种水产、设施蔬菜、彩色农业、林果示范、花卉苗木、湿地农业、观光旅游、加工与居民集居。园区以内江市东兴区田家镇正子村、都堂村、火花村的5大平坝(赵家坝、正子坝、都堂坝、洪家坝、邢家坝)为中心,建设规模占地10000亩,2009年拟建成4000亩,3年后建成10000亩,园区以无公害大棚蔬菜规模种植、苗木繁植和名特优水产养殖及种苗生产为主导产业,深挖文化资源,以新闻巨子范长江故居为载体,大力发展红色观光旅游业。力争通过3-5年的奋斗,把园区建设成万亩都市型现代农业示范园。

三、科信达养殖有限公司

内江市东兴区科信达鳝鱼泥鳅养殖有限公司是国内唯一一家有实力规模化黄鳝泥鳅养殖,黄鳝泥鳅繁殖,并面向全国提供黄鳝苗,泥鳅苗的综合养殖公司,也是国内唯一一家技术人员都是大专以上学历的黄鳝泥鳅养殖公司,该公司在辛酸苦辣中一点一滴地积累了非常成熟实用的一套泥鳅黄鳝养殖技术。正是有了这关键的技术保障,创办科信黄鳝泥鳅养殖公司。这从根本上改变了国内一直依赖野生苗种养殖的历史,2006年在位于四川内江市东兴区永东乡水口村,兴建了占地30000平方米的泥鳅黄鳝大型养殖基地。由于技术的不断成熟和野生资源的日益枯竭,市场需求反而在不断的增大,导致泥鳅的价格还在节节攀升。公司在2008年将再扩大300余亩的繁殖、生产、科研为一体的大型综合基地。同时在安岳龙台,重庆永川等地方建有养殖分场。

四、范长江故居

范长江是我国杰出的新闻记者。他生前写过大量的出色的新闻报道,担任过新闻机构的领导工作。为全国的新闻事业做出很大献。1991年中国记协与范长江新闻奖基金会联合设立了“范长江新闻奖”这是表彰奖励我国中青年新闻工作者的全国性高层次新闻奖。

在中央、省、市相关部门的关心下,范长江纪念馆的前期工作正有序地开展。纪念馆修建本着“修旧如旧”的原则,将在故居基础上建设。根据范长江的工作性质,设计者把景观中心地带的造型定为喇叭形状。寓意范长江同志宣传真理、敢于说真话。馆区主要景观包括范长江故居、范长江铜像、毛主席题词以及象征笔和报纸的竹廊等。在石刻景墙的浅浮雕上将反映范长江的生平、业绩、代表作品。以及范长江新闻奖历届获奖作者的名单。建成后将作为全国青少年教育基地和新闻工作者教育培训基地。该项目规划投资6000 万元。尊重范长江亲属“惠及百姓”的建议,工程将周边的三个村纳入新农村试点建设规划设计占地 1800 亩,核心区60 亩,其中故居建筑面积1400平方米,附属建筑面积1251平方米,水体面积4879平方米,主要景观核心区域两边是田园风格景观带。

本次人文地理短途实习选择了范长江故居作为终点站参观了范长江先生故居并在导游的带领下循着先生当年的生活足迹一一了解他的生平。从中我看到了先生那种极大的爱国主义精神与大无畏的奉献精神、牺牲精神!给了我极大的感触。

【实习总结】

一、总结和思考

本次人文地理短途实习,我们在冒着34度的高温下进行,全程虽然天气很炎热,但是参观完农业园,自己感触颇深。一方面,自己不得不感叹现在我国农业现代化的发展迅速,心里想如果内江市各个乡镇都能像田家农业这样发展,那么内江市以后的经济一定会快速地发展起来。如果全国都能普及,那么,谓之国民经济基础的农业一定能够朝着更好的方向发展,与之相伴而生的三农问题也能够得到较好的解决。

但作为还在发展中的现代农业,仍然面临着诸如技术成熟性、推广性以及如何与经济协调发展等的一系列问题,在此,我通过学习地理学科知识,观察总结了一些对当前内江的现代农业园发展的展望与建议:

1、整合项目资金,建设基础设施。将园区道路、水利、能源、绿化、现代农业示范、川中农业综合开发、新农村、文化阵地建设、以工代赈等20多个项目打捆,以水、电、路、渠为重点进行基础设施建设,为园区硬件设施协调持续发展提供坚实基础。

2、“园区”规划的全面性和合理性各地的规划,在因地制宜地突出农业现代化这一主题的同时。还应注意把“园区”建设与当地农村经济的发展结合起来,把“园区”建设与小城镇建设结合起来。

3、“园区”建设还要谋划好土地的合理流转,其规划的合理性,是在突出经济效益的前提下做到建设内容适宜、技术设备先进、结构布局合理、整体功能配套、环境整齐美观。

4、有关部门在“园区”建设中的作用,安排政府涉农各部门,把本行业位于现代化前沿的典型经验和先进技术。拿到“园区”内进行示范试验,把园区建成先进典型的荟萃园。

5、加强现代农业园产销一体化,结合其他地区的情况,逐步向外推广此种具有优势的农业模式。

6、抓好土地流转,壮大经营规模。依托土地流转服务中心,依法搞好土地流转。通过召开土地流转社员大会、社员代表大会民主决策方式发动农户将承包地委托中心集中对外发包给业主,让业主从事高效规模经营。

二、参考资料

[1]东兴区大力推进川中丘区长江现代农业示范园建设.内江人民政府网.2012年

[2]现代大棚农业.百度百科.[3]内江市东兴区长江现代农业示范园简介.内江市招商局网站.2010年

[4]文字资料来源:网络、书刊等

[5]图片资料来源:网络

第五篇:小谈十贤仿古建筑群(内江师院人文地理短途实习报告)

小谈十贤仿古建筑群

冷虎

摘要:应本专业教学计划要求,笔者在地资学院的组织下进行了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人文地理短途实习,实习了范长江纪念馆、田家现代农业示范园、圣水寺、张大千博物馆,笔者主要考察了十贤仿古建筑群,并对其价值做了深度分析,并给出了一些建议。关键词:仿古建筑、地理实习、价值

内江十贤仿古建筑群是位于沱江三桥桥北头1段景观园区内,总建筑面积3751M2,建筑以一、二层为主,从内江历史上众多的杰出人物中选取了“一师、二相、三状元、四大家”十大名人为背景依托的而规划修建的建筑群。内江市于2010年10月着手修建该仿古建筑群,其是属于内江新建的仿古建筑,笔者这里将着重分析十贤仿古建筑群的修建意义,未来价值,并给出部分建议。

一、十贤仿古建筑群的文化价值

千年的中国建筑史实际是数千年的文化史,那么仿古建筑设计就是文化继承和交流的平台,是传承历史的载体,所以仿古建筑的修筑是为了继承传统文化、促进各种文化的融合交流和综合创新,可以从仿古建筑中文名了解那个阶段的历史文化。内江市东兴区的十贤仿古建筑群的建筑风格是以内江的十大名人所在朝代的建筑风格为依托的,将内江的现有文化同以前的历史文化联系起来,这样有助于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内江的十贤仿古建筑群有其地方建筑的风貌,人们可以从中了解当地历史、文化、旅游等方面的信息,还可以丰富人们的精神情感。通过十贤仿古高低错落的仿古建筑,以及人物雕像,人们可以知道内江有悠久的历史文化:内江是开发较早的巴蜀腹心城市,东汉建县,曾称汉安、中江,隋文帝时改称内江,至今已有二千多年的历史。自古以来,人文荟萃、才俊辈出,孔子之师苌弘、西汉辞赋家王褒、东汉教育家董均、宋代理学家陈抟、国画大师张大千、著名书画家张善孖、新闻巨子范长江、被孙中山授予四大将军之一的喻培伦大将军等都是内江彪炳史册的杰出代表。内江有着独特的地貌,优美的风景,丰富的物产,2000多年来的深厚的文化底蕴,加上今人的奋力拼搏精神,造就了内江的“书画之乡”、“文化之乡”、“大千文化”、“体育之乡”、“蔗糖之乡”的美名,使内江形成了独具一格的文化特色,是川中文化发达地区之一。

二、十贤仿古建筑群的政治价值

1、响应党和国家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家的号召与目标,认真践行伟大的共产主义事业

2、切实贯彻党和国家的政策方针,打造“文化内江,魅力甜城”地方特色城市建设

3、仿古建筑是传承历史的载体三、十贤仿古建筑群的生态价值

1、生态的经济价值。十贤仿古建筑群地带开发与沱江开发联系起来,可以在沱江放生更多的鱼苗。首先,提供了一景观,观鱼。其次,这样不仅给广大市民提供了垂钓的机会,而且闲暇时间,休闲娱乐的人群可以买东西来喂鱼,刺激了消费。

2、生态伦理价值。仿古建筑群就是对古代文化的传承和发扬。生物或大地自然界应当像人类一样拥有道德地位并享有道德权利,个人或人类应当对生物或大地自然界负有道德义务或责任。唤起大家淡薄的文化意识,使生态文明能更好的发扬。

四、十贤仿古建筑的经济价值

1、有利于带来旅游收益,刺激消费,拉动经济增长。仿古建筑群的建设引来大批商家的投资,内部建成茶楼、KTV、古玩字画商店等,有利于方便市民的的休闲、娱乐,这

样就大大刺激了消费,加快了内江的经济发展。

2、有利于提供了更多的工作岗位。商家要开设商店,必定要招一些服务生,售货员等,这样就为下岗工人提供了再就业的机会,为社会分担了一些就业压力。

3、有利于开发经营模式。

4、有利于带来学术收益。仿古建筑会吸引一些专家学者的目光,对建筑进行研究,从而带来学术收益。

5、有利于带来环境收益。仿古建筑的人文价值会吸引对内江环境的投资,带来环境收益。

五、笔者对于十贤仿古建筑群修建的建议

1、可以将内江市的十贤仿古建筑群与市区内或者是与周边地区的古建筑等联系起来,例如市区内的被称为“川南第一禅寺”的圣水寺、三元塔、张大千纪念馆、佛教圣地“西林古刹”等,内江市周边的隆昌的十牌坊等,从而形成一个文化带。

2、在经营规划上是商业区与文化区相融合,不能让商业覆盖了整个仿古建筑群,以免掩盖了内江的文化底蕴。

3、可以把十贤仿古建筑群的一部分楼阁开发成具有内江特色展览馆,比如展出张大千的画展,范长江展馆等等。

4、可以在老子之师苌弘等馆里开设书籍阅览,将苌弘和老子的故事与图书相结合统一开发。一方面展现内江独具特色的深渊文化;另一方面可以提高全市民众的文化水平,丰富了市民的精神生活,进一步完善和满足民众对精神生活的追求,加强了内江的城市文化建设

5、从管理模式入手,其管理模式必须符合店家最大利益需求.管理应该脱离政府,又不能完全脱离政府.一方面,政府对十贤仿古建筑做一个宏观的引导,制定相应的硬性规定,防止店家为追求最大利益而破坏十贤仿古建筑.另一方面,政府应该让店家发挥主观能动性,在不破坏仿古建筑的情况下达到其利益的最大化,实现市政府和店家双赢。

6、仿古建筑的商品类型应该与当地文化相结合.充分与历史相结合,充分发挥十贤的影响力。

7、建立竞争机制,实行优胜劣汰。

8、政府应建立完善的监督体制。由商家与管理的政府人员中组建一个监督小组,让商家参与其中,从而调动他们的积极性。

9、十贤仿古建筑群地带开发与沱江开发联系起来,可以在沱江放生更多的鱼苗。首先,提供了景观,观鱼。其次,这样不仅给广大市民提供了垂钓的机会,而且闲暇时间,休闲娱乐的人群可以买东西来喂鱼,刺激了消费。

10、再设置一个渡口。除了西林渡口,在三桥这边再设置渡口,方便市民两岸旅游观光休闲娱乐,成为了人们休闲、徒步、聚会、锻炼、冬游、垂钓、拍照的好地方。

11、制定相关措施保护十贤仿古建筑,以及提高市民、商家、游客对仿古建筑的保护意识。

下载内江自然地理短途实习报告)【斯加洛其@杨永东】(精选5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内江自然地理短途实习报告)【斯加洛其@杨永东】(精选5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