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港校VS内地高校,两地求学及就业前景解析
港校VS内地高校 两地求学及就业前景
解析
从六年前,状元们的选择不是清华就是北大,到后来对港校的趋之若鹜,再到今天的两地生源争夺平分天下。无论是港校或是清华、北大等内地名校,面对未来两地招生前景的期望,两地招生部门负责人都指出,“优质生源的竞争必然存在,但我们之间只是一个良性的竞争!”
见证了多年港校招生的香港城市大学广东招生的负责人、香港城市大学高级对外联络事务主任卓燕老师表示,说“争夺”其实是媒体夸大了实际情况,港校与内地高校之间顶多是良性的竞争。港校拥有国际化的师资,全英文的教学环境,而内地高校拥有悠久的历史和学术传统,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不同的学习环境。卓燕认为港校只是给考生多了一个选择的可能性,而且前200名的学生都可以算是优质生源,港校只是从中间招很小的一部分,谈不上争夺。
港校代表VS就业优势
“打工皇帝”中必定有内地学生
香港大学就业总监陈秉光说,许多内地的毕业生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考到港大的学生当中,不少是来自中国的边远山区的,他们在港大读书很勤奋,很多人都曾在大学时代获得了外国交互生的机会,见识了大城市的新鲜事物,眼界大增。而在暑假一般能够在香港或者外国的好公司获得实习机会,提升了竞争力。到了最后往往能够在香港找到一份好工作。内地生平均起薪1.5万
事实上,由于内地生都是过关斩将才来到香港的高校,他们底子好,是百里挑一的人才。而去到港校之后,内地学生因为勤奋,所以成绩非常好。香港高校有纯熟的就业培训过程,例如教学生写求职信,模拟面试等,所有的辅助课程都是公开划一,不分彼此。让陈秉光印象深刻的是,内地生通常都非常活跃,而且很主动地了解就业的事情,所以不需要为他们“度身订造” 就业服务。
内地学生在香港大学主要选择财经、金融、经济等专业就读,因此他们毕业后进入财经金融等单位工作的比例非常高。根据统计,内地毕业生在港就业平均起薪达1.5万~1.9万元,随着经济回暖,将会有所提升。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每年传媒朋友都会对最高薪水的几名学生访问,在好几名打工皇帝当中,必定会有一些内地的学生,他们的年薪能达到80万。”
香港教育学院2009年毕业生调查报告显示,参与调查的该校8名来自内地的本科毕业生全部留香港,其中7人留港就业,都从事教育行业,另1人留港深造。
财经界更青睐内地生
另一方面,由于内地生具备香港生没有的优势,包括普通话、人脉、两种文化的交融等,因此更容易受到招聘单位的青睐。
“比如说,香港的一些大银行往往都有管理见习生的职位,而近年来又多了中国管理实习生的名堂,这个职位就只是瞄准在香港的内地生的,他们在香港的银行接受1~2年的培训后,就会派回内地开拓市场,分管内地的业务。”陈秉光说,“因为许多财经界的客户和市场都在内地。这是内地生的一大优势。”
香港教育学院有关负责人介绍,从前年起,香港政府规定,内地生到香港求学,可留港一年找工。一年后如果毕业生找到合适的接收单位,签约可继续留港。
深造优势
香港生读研少 内地生更有竞争力
香港大学就业总监陈秉光说,内地毕业生的前景包括留港工作、深造读研或者出国留学等几个方向。
本科层次的内地毕业生十分青睐深造,读研的比例比较高。“港大平均每年有20%的本科生读研,而内地生读研的比例则高达40%。”
从留港工作的学生来看,九成内地本科生都选择留港工作,而在内地研究生留港的比例也达到了七成五。
按照香港教育部门的规划,未来香港最高可以容纳非本地学生20%,估计以后8%~10%是来自内地的,香港人原来的升大比例就不高,这样本地人和内地优秀学生竞争将更大。国际化优势
“跳板”作用一直吸引内地生源
港校拥有内地高校所不具备的优势,如国际化的师资力量,港校的教师几乎都是在全球进行招聘,他们的课程设置也更为国际化,很多学生将港校作为去国外的跳板;全英文的教学模式让港校培养出来的学生更适合国际需要;提供大量去海外交流、实习的机会,城大除了有许多香港本地的实习计划外,他们的商学院与美国迪斯尼也有合作;最后,就是只要在香港连续学习工作7年以后可申请成为香港居民,这一点对很多人来说都是很有吸引力的,香港自由的文化和思想氛围是许多学生梦寐以求的。
不过,陈秉光也表示,将来内地高校也会逐渐的与国际接轨,招聘更多的国际著名学者,在课程设置上也会作出相应的调整,现在很多内地高校都推出了英语教学模式,也有许多“2+2”合作办学项目,学生去国外实习和学习的机会也会越来越多。随着内地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会有更多像上海一样的金融中心崛起,学生毕业后也不会只专注于香港一个地方。香港城市大学高级对外联络事务主任卓燕老师表示,中国这么大的国家绝对能够容纳几个金融中心的存在,而且人口是流动的,在香港读书的学生也可能去上海发展,反之在上海读书的学生也有可能来到香港工作。
内地名校代表
国内名校更适合高分生
北京大学协助广东招生负责人苏少华表示,港校从最初进入内地时受到热捧到现在学生对之的态度趋于冷静,最重要的原因,是学生对港校的认识更加清楚,认识到了实际的情况。
从师资看,香港的大学很多老师都有国外留学的背景,也很敬业。但是香港并没有顶级的老师。因为从城市氛围讲,香港并不是一个搞科研的地方。香港的大学会给老师提供优厚的物质待遇,但并没有提供良好的科研条件。香港的学生人数少,但是老师也少,开设的课程也少。特别是数学等基础课程,内地北大等名校显然更有优势。有个数学专业的交换生去了香港学了半年,回到北大之后课程明显跟不上了。
从氛围讲,国内名校的氛围其实更适合状元和尖子生。香港认真读书的学生很少。香港的大学在专业设置方面有与市场结合更加紧密的优势,但是,大学是打基础的地方。各位学生和家长还是得弄清楚孩子读大学究竟是读什么,想培养什么能力。大学本科教育更重要的任务是培养学生基本的思维能力和学习能力。内地名校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科研兴趣和能力。前两年港校受到内地学生热捧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学生和家长对香港大学的理念认识不到位。认为港校“国际化”、“出国易”、“找工作容易”。
从就业上看,其实在港校毕业的内地学生也不是都能容易地找到理想的工作。2005年有7个内地学生去了香港读书,2009年毕业时,3个学生找到了工作。4个学生认为就业压力比较大,选择了出国留学。检验港校的质量,还是看在港校读书的学生的反馈。
从留学上看,其实港校和北大的学生在争取国际名校留学机会的竞争力上是差不多的。国际名校的要求都是一样的,都要求GRE,要求学生有科研能力和创造能力。有港校的学生在香港时GRE考试不过关,还专程回到内地的新东方补习。
内地高校“国际化”猛追港校
复旦大学文科招生组负责人高艳琴称,港校前两年受热捧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因为港校打的是“国际化”的招牌。但是,现在内地名校在跟国际接轨这方面也在加紧步伐。像复旦大学,向国际敞开的大门已经越来越宽了。港校的学生基本都有一次机会出国学习。但是现
在,复旦大学本科生出国交流的比例也已经达到了60%~70%。每年都有这么多的学生有机会去到各国的大学参加交流,为期有一年,有半年,也有三个月,一个月的。
港校的师资和教学体制有国际化的特点。内地的确存在一定的差距。但是,复旦大学也在迎头赶上。复旦现在有很多老师都有海外留学的背景,这对复旦的教学体制、教学思想、教学环境都会有一定的改变、促进和融合。
在争取留学资格看,相对港校来说,复旦的学生的学习成绩、科研方面都是更加有竞争力的。今年有一位复旦毕业的女生,四年下来,每科成绩都是90多分,一共有十几所国际名校向她伸出了橄榄枝。最后她选择了哈佛大学。
国内大学的本科教育,还是保持了像小学、中学一样的基础性教育的教学风格,不像港校,很多专业的设置都是应用型的。但是,这样会让学生更加“踏实”。今年有学生有机会拿香港的奖学金去香港名校读书,但是她最终还是选择了复旦,读的是复旦的新闻学。因为,复旦的师资力量和基础是雄厚的,是值得学生和家长信赖的。
第二篇:申请港校高校和内地高校报考冲突吗
申请港校高校和内地高校报考冲突吗?
计桥高考志愿研究院赵亮亮
这个问题是很多考生和家长常常疑惑的。想把这个问题彻底搞清楚,首先需要了解港校的报考和录取形式。
港校针对内地学生的招生类型分为:计划统招和单独申请两种。
其中统招的院校只有2所:香港中文大学和香港城市大学。各省报考志愿政策虽然各不相同,但是这两所港校一般在本科提前批次招生。这就意味着这两所港校的报名时间同考生所在省市高考志愿提前批的报名时间一致。
统招之外,其他港校则独立在大陆招生:比如香港科技大学、香港理工大学、香港浸会大学、香港教育学院等。它们的报名时间也各不相同,目前已经有4所港校可以报名了,注意它们的申请截止日期也不同,一般会截止于高考前后。我建议考生在一模到二模期间完成港校的申请。
其次,我们要了解一下国内高考志愿填报政策和投档录取形式。国内志愿报考目前有三种形式,分为:考前报考(如北京和上海);高考估分报考(如黑龙江);高考知分报考(国内大部分省市政策)。这三种不同的形式,导致了志愿报考时期不同。比如北京市报考提前批是同一批、二批和三批一同完成的,时间都是5月12-17号之间。而天津市志愿报考时间是6月24-6月26号中午12之间。
所以,从申请角度来看,港校和内地高校绝大多数不冲突,只有2所统招的院校在提前批次会有一定的冲突。比如一个考生赵六想同时申请香港的前三所院校:港大、港科大和港中文,同时也在国内报考北大、清华和人大。那么他需要单独申请港大和港科大,这2所港校的申请并不占国内的志愿名额。而港中文参加提前批的统招,北大、清华和人大在提前批次也设有小语种或国防生的招生计划,这时候就有一定的冲突了。因为提前批次一般设置为2个有序志愿,这种报考形式导致了第一志愿落榜,二志愿是没有机会再选择其他几所名校的。所以只能多选一。比如放弃北清和人大,选择提前批第一志愿报考港中文。本科一批报国内名校。如果他想在提前批选择国内高校的小语种,那只能放弃港中文。把哪所学校放在第二志愿上其实是无效的。
我们再从录取角度了解一下2类院校的投档时间安排。
高考成绩公布时间一般为6月23号左右(各省有所不同)
港校面试时间:6月底(一般不会到7月初)
港校录取时间:6月底至7月初(动态滚动录取,国内提前批录取之前结束)
国内提前批次投档录取时间:7月6号左右(港校之后)
由此我们可以得知,从录取角度看,港校和内地绝大多数高校没有冲突,只有2所统招港校在提前批有冲突。但是这个问题还要再详细阐述一下:
1.“所谓的没有冲突”是指若考生没有被单独招生的港校录取的话,不会影响国内提
前批、一批等批次院校的投档和录取。若考生选择了单独招生港校的Offer(预录取邀请),就不再参加国内高校投档,这个是有冲突的。
2.若考生在7月初收到单独招生港校的Offer,但是选择放弃,等待国内高校投档录
取时,由于志愿填报不合理,导致高内高校未录取,回头再想争取之前放弃的港校Offer是不可能的。
3.若考生是在提前批次被港中文或港城市大学提档录取,不会再参加后面本科一批的投档,这个是有影响的。
4.单独招生的港校发的是Offer,这个是预录取邀请,考生是可以选择接受或者放弃的。(比如港大发来Offer,会要求考生如果选择接受,必须于第二天中午12点前往指定银行帐号缴纳半年的学费;若未按时缴纳,即视为考生放弃邀请)。参加统招的港校是直接提档录取,不会让考生自由选择。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了解到这个问题是一个比较复杂的情况,是否冲突具体要看考生是申请哪几所港校及考生所在省市的志愿报考政策。最近几年申请港校的内地考生在急剧增加,申请难度也在逐年增大,想要成功获取港校录取,除了优异的成绩外,还需要科学合理的规划,希望这篇文章对各位想了解港校报考的朋友们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