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中美术生综合实践活动方案
一、活动背景:
首先《美术课程标准》中提出了“综合 探索”学习领域,它是引导学生主动探索、研究、创造以及综合解决问题的美术学习领域。要求同学们能够在实践中获取亲身感受和直接经验,让大家在综合实践中体验创造,在实践中学会学习。而且对于高中美术学生来说,他们知识面广、兴趣广泛,需要更广阔的空间去创作作品。而风景写生这种特殊的学习形式,不仅对于学生品德和知识体系的形成的具有影响,而且对于学生意志品质、对学生人格的形成、良好卫生习惯的养成,以及对学生知识认知都具有一定的影响。
其次我市地处沿海开放地带,全市有风景区14个,风景点116处,名山(花果山)、名海(黄海)、名水(东海温泉)、名竹(金镶玉竹)、名石(水晶)等构成独特的城市风貌和旅游景观,造就了山、海、岛、港相得益彰,水秀山明浑然一体的宜人风光。美丽的自然风景和人文风景十分适合开展风景写生活动。
二、活动目的 :、充分利用地方教育资源,开发校本课程,使学生热爱家乡,热爱大自然,激发学生的艺术审美情趣,丰富课余文化生活。、充分体现素质教育理念,使学生在实践中应用已有的知识技能,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习惯,提高绘画技能。、体现课改理念,把课堂引向户外,让学生走出校园,通过观察、讨论、写生、展览等多种形式的活动使同学们的艺术才华得到展示,个性得到充分的张扬,兴趣得到极大的满足,从而激发了学习的欲望,为学生终身学习打下基础。、让师生在活动中相互交流学习、共进,树立了团队协作互助意识,使他们拥有更多的集体安全感,拥有一个良好健康的心态,从而形成完善的人格!
三、活动形式 :
外出写生要求同学们有很好的纪律组织性,一切确保在安全的基础上进行,所以针对的都是高中美术班的同学们,因为他们具有一定的安全意识和风景作画能力。写生活动的组织形式大体可以分为两种:小组活动和集体活动。小组活动对于实践活动的课程来说是最重要和采用最多的形式,学生可以自愿或随机分组,一般由5—8人组成活动小组,学生自己推选组长,而集体活动主要指以班集体,年级为活动单位,但不论以何种方式活动都需要跟有一定专长的指导教师。
由于写生活动大都在户外进行,所以要求的课时安排应是弹性课时制,根据天气情况和教学进度做灵活安排,还可以根据需要将综合实践活动时间与某学科打通使用等等。
四、活动组织 :
1、安全保障小队:学校分管领导、政教处相关老师
2、教师指导小队:美术教师、各班班主任
3、外事联系小队:总务处相关老师(主要联系车辆、就餐等问题)
五、活动过程:
1、开展写生方法的教学热身运动;
2、校外写生安全教育;
3、学生添置写生工具;
4、美术教师前往风景区考察;
5、带领学生前往风景区写生;
6、教师实地示范和辅导教学;
7、组织学生感受并修改画面,完成写生创作;
8、收集写生作品,选取优秀作品公开展出。
六、活动建议: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面向学生生活而设计的一门经验性、实践性的课程。可以说是学生的实践、学生的活动,所以在实施此类活动中关键在于要认真做好以下五点:
1、整体性:学生是自然和社会的一分子,所以写生地点一定要利用地方资源优势安排在有一定价值的“大自然”中,让学生身临其境、融入其中。
2、实践性:以“观察、实验、探究、合作”为主要活动方式。
3、开放性:以走出去为主,让学生“得课堂之不能得、学课堂之不能学”。
4、生成性: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新的知识和本领。
5、自主性: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引导学生在实践中自主解决问题。
第二篇:美术学科综合实践活动方案
美术学科综合实践活动方案
——《树叶拼贴画》
活动目的:
1、基于“魅力纸艺”课程文化建设需求,为师生提供展示交流的平台,营造浓厚的校园美育的氛围。
2、本次《树叶拼贴画》是美术综合实践活动,是学生主动探索自然,参与社会实践活动,自主获取知识的过程;也是学生体验生活、体验快乐的过程。
3、让学生认识不同树叶不同造型的设计及制作,培养动手动脑能力。在树叶贴画制作中,培养学生画面的设计及创新能力。
4、学生学习时,主动参与,乐在其中,不仅丰富了美术学科的教学内容,也拓宽了美术教学的阈限,在情感方面得到充分的体验。
具体方案如下:
活动时间:3月14日—25日
活动对象:全体学生
活动内容:
一、活动过程 1、3.11教师布置同学利用周末时间到大自然中去观察植物的叶片,并尽可能搜集到多种形状和颜色叶片作品材料。(提醒学生搜集叶片时注意方式方法,避免影响植物生长。)
2、提前在家将搜集到的树叶压平,并自己准备8开卡纸、剪刀、胶水(双面胶)等材料。3、3.14—3.18 教师利用美术课堂进行树叶拼贴技能指导以及创意启发,学生自行完成。4、3.21-3.24教师对学生参与活动态度、参与活动过程及活动成果进行综合评价;班级中评比选出十幅优秀作品参加年级评比。5、3.25美术组布置展览并上传新闻。
二、评选标准: 优秀作品奖评价要求:
1、作品构思新颖,构图饱满,内容丰富,主题突出。
2、制作工艺精巧,表现准确,画面整洁。最佳创意奖评价要求:
1、作品构图饱满,内容丰富,主题突出。
2、作品构思新颖,有创意。最佳潜质奖评价要求:
1、制作工艺精巧,剪贴画面整洁。
2、作品表现准确、美观大方、主题突出。
三、评价办法
1、美术教研组将组织评审组从班级推选的作品中选出获奖作品。
2、本次作品展按年级总人数的百分比,分别设: 优秀作品奖、最佳创意奖、最佳潜质奖。
3、本次活动综合成绩将纳入该生本学期美术综合实践项目考核。
第三篇:美术综合实践活动论文
拙议农村美术综合实践活动课实施方略
安徽省阜阳市颍州区程集中心学校 张家华 236115
摘 要: 综合实践活动课是伴随新课改应运而生的一门新课型,是指在教师的指导下,由学生自主进行的综合性学习活动。它联系学生的生活和社会实际,体现对知识综合应用的学习活动。而美术内容的丰富性和多样性以及与生活的密切关系,也有利于学生进行综合探索。实践证明:开展美术综合实践课,有利于学生改变学习方式,提高自主学习能力;有利于加强学科整合,使美术课教学内容更加科学、实用和合理;有利于开发美术课程资源,丰富教学内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也有利于教师更新观念,教学相长,适应现代教育教学的发展。本文从认识、参与、实践、评价等方面提出了解决问题的策略。
关键词 : 美术 综合实践 探索
综合实践活动课是伴随新课改应运而生的一门新课型,是指在教师的指导下,由学生自主进行的综合性学习活动。它是基于学生经验,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和社会实际,体现对知识综合应用的学习活动。它的内容是多方面的,不仅可以联系学生的生活和社会实际,还可以结合其他学科内容来进行实践探索。而美术教学内容的丰富性和多样性以及与生活的密切关系,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探索内容。作为美术教师,如何指导学生学习,让学生通过实践活动学到知识,是课程改革的需要,也是美术课程发展的需要。作为一名农村美术教师,通过几年的教学实践,我认为在农村中小学要上好美术综合实践活动课,应解决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解决认识问题
要上好综合实践活动课,首先要知道什么是综合实践活动,美术综合实践活动有什么价值,及在实施过程中如何操作。如果教师不清楚这些问题,要想指导学生上好这门课程是不可能的。因此教师对综合实践活动课不仅要“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那么,怎样才能对综合实践活动有个科学的认识呢?《美术课程标准》在说明为什么要设置“综合·探索”学习领域时指出:设置“综合·探索”,旨在跨学科的角度,弥补学科课程的不足之处,并更有效地运用各科课程资源,促进学生综合解决问题能力的发展,充分发挥美术教育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由此可见,美术综合实践活动课不是美术课的外延,也不是美术课外活动课,而是将学科知识具有的内在关系和美术学习内容及其他学科的内容整合在一起,它以美术为载体,通过学生的探索,了解美术与其他学科的差异和联系,认识美术与生活的密切关系,发展学生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并能通过探索开阔视野,拓展想象的空间,激发学生的探索未知领域的欲望,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和能力。
可是在农村中小学,由于主客观条件的影响,在一些地方,正常的美术课开展的效果都不理想,更别说是综合实践活动课了。所以在农村要想上好美术综合实践活动课,首先要解决认识问题,要对综合实践活动课有正确的认识。
1、有利于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尤其注重学生多样化的实践性学习方式,转变了学生那种单一的以知识传授为基本方式、以知识结果的获得为直接目的的学习活动,强调多样化的实践性学习,如探究、调查、访问、考察、操作、服务、劳动实践和技术实践等。学生通过动手操作来获得经历和体验,它实现了课程的开放化、综合化、实践化、活动化。学生在参与实践活动时能主动学习,乐于探究,积极参与实践体验。如对于刚升入到初中的学生,许多学生对美术知识了解很少,对美术的作用也知之甚少,为了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让他们对美术有个正确认识,我布置了一项综合性实践作业:联系生活,调查美术有什么作用?学生纷纷参与,虽然他们的调查角度不同,调查内容不同,但他们基本上了解美术的价值和作用。通过这样的学习,学生摆脱了过去那种“客体的”、“受动的”和“依赖性很强”学习方式,主体性、能力性、独立性在学习中不断生成、张扬、发展和提升。
2、有利于转变教师的教学观念
我国中小学的美术课程,长期受专业美术教育的影响,课程结构过分强调学科本位,教学中偏重技能训练,这就造成中小学美术教育朝专业化、技能化发展,而忽视了它的社会作用和教育功能。美术综合实践课的开展,对于教师来说也是一种崭新的教学模式,它因学科内容综合、学生学习自主、教学方法灵活、教学评价多样合理,对传统教学提出了挑战。当我们教师面对这一新生事物时,必须改变了学科本位的思想,树立教育素质观、学生自主观、能力和应用观。因此,对于综合实践活动课这门新型课,大家要积极对待,要改变态度,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要将新课改理念贯彻在综合实践活动课中,唯有新理念的指导,才会有新的教学实践。
二、解决参与问题
课程是为学生发展服务,是为社会服务的,课程只有适应学生的发展,才有利于社会的发展。怎样才能适应学生发展呢?全新的课程改革已经构建了全新的课程理念:“以学生发展为本”。《美术课程标准》也始终贯穿着这个目标,它体现在教学内容上不再要求学科知识专业化,积极倡导学科知识综合,培养学生学会学习,学会生活,学会自我发展的能力。美术综合实践活动课就是以这种理念为指导,让每个学生都参与探索,为学生提供了发展的平台。但教学的功利性对义务阶段的美术教学产生了十分消极的影响,由于美术不是中考科目,美术课常常受到学科歧视,在实际教学中,许多学生不能主动地去参与,特别是年级越高的学生,参与的人越少,教师精心设计综合实践活动内容,往往得不到许多学生支持,别说是参与了。怎么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让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是综合实践课取得良好效果的关键。只有解决了学生参与问题,才能把综合实践活动落到实处。怎么让学生参与呢?首先要得到
学校的大力支持,学校要有相关的制度和方案,能保证综合实践活动能正常实施;其次要得到学生响应,怎样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这就要看教师的教学艺术了。
三、解决实施问题
许多教师都有这样的体会:综合实践活动课“难”上。难就难在它的结果不是预设的,而是通过实践活动生成的;它的方法是多样的,结果也不是唯一的。怎样让学生通过实践得到有价值、有意义的结果,这是我们要解决的问题。怎样解决,教师的引导是关键。因此,我们教师要加强综合实践方面的学习和实践。首先要明白综合实践课是什么、综合实践要探究哪些内容、学生通过实践应达到什么目标,以及各学段的教学活动如何设计与开展,要做到胸有成竹。以笔者为例,由于本人所授课程为初中美术内容,我必须清楚7—9年级学段综合实践活动要安排什么内容。《美术课程标准》只是从大的方面作指导:调查了解美术与传统文化环境的关系,用美术的手段进行记录、规划与制作;通过跨学科学习,理解共同的主题和共通的原理。具体安排什么活动,还需要我们认真筹划设计。我们在实际教学时,可以因地制宜,根据学生的学习层次和本地区的特点,选择一些基础性的、有利于学生发展的内容进行设计教学。其次,教师要有指导学生科学选题的能力。综合实践课不是美术课内容的重复和提高,也不是多个活动的简单拼凑组合,它是一门以综合性为主,以学生自主活动和自主探索为主要特征的课程。因此,教师在学生自主选题的基础上要正确引导,所选课题要实用、具有可操作性,能促进学生自身发展和能力提高;再次,教师要有合理利用评价机制的能力,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的评价中:多元的评价,恰当的鼓励,最能反映教师的教学机智。这样的机智从哪里来,就要求教师平时要加强综合实践方面理论的学习,并且还要多与学生交流,倾听学生的实践体会,丰富自身指导学生参与活动的情感和能力,教学相长。
四、解决评价问题
在义务教育阶段,我们对美术教育的评价主要是为了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因此,评价要体现多维性和多级性,适合不同个性和能力的学生。对美术综合实践活动的评价一定要制定合理的评价方式,既要重视学生的自我评价,又要加强教师、家长和社会共同参与的评价。特别是教师的评价对学生影响很大,我们不能仅用简单的“好”或“不好”去评价,要通过比较、讨论等方法,引导学生体验、思考、鉴别、判断,努力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尤其要加强形成性评价,强化评价的诊断、发展功能及内在的激励作用。例如,在学生参与每次实践活动时,我们都制订详细的评价细则,从学生参与的态度、参与过程的表现、参与效果及综合成绩(包括活动计划、记录、自我评价)等方面全面评价,让学生通过合理的评价,能认识到自己的长处和不足,以利于学生的发展。
总之,美术综合实践活动课是学生主动探索自然,参与社会实践活动,自主获取知识的过程;也是学生体验生活、体验快乐的过程。学生学习时,主动参与,乐在其中,不仅丰富了美术学科的教学内容,也拓宽了美术教学的阈限,在情感方面得到充
分的体验。
“尽信书,不如无书”,就是对综合实践活动课最好的诠释。
参考书目:
① 郭元祥.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设计与实施[M].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② 李永正.新课程理念下的创新教学设计[M].东北大学出版社,2005年5月。③ 陈旭远.新课程
新理念[M] .东北大学出版社,2006年4月版。
通讯地址:安徽省阜阳市颍州区程集中心学校
张家华
电话:***
:236115
邮编
第四篇:综合实践活动方案
综合实践活动方案
南林学校
综合实践活动课方案
活动内容:关于水污染的调查
活动目的:了解水污染的危害,保护水资源 活动准备:记录本、摄像机、照相机、记录表等
活动过程:老师把学生分成组,利用活动时间去学校附近的小河测水质,把污染水和干净水进行比较,同时观察污染水中生物的活动情况,发现污染水中的鱼虾已经绝迹了,同时向当地人们询问20年前的水是怎样的,寻找造成水污染的根源,提出解决办法。活动收获:使学生对水源污染有了初步的认识,培养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
活动内容:关于吸烟问题
活动目的:让青少年了解吸烟的危害
活动准备:记录本、摄像机、照相机、记录表等
活动过程:老师把学生分成五个组,让他们回家去调查研究,比较吸烟人健康还是不吸烟人健康,同时要求学生从书籍、网络上寻找一些关于吸烟的危害的资料,最后教师把学生集合在一起,让他们展示他们搜集的资料,同时观看有关吸烟的危害的录像片,通过教师的讲解,学生对吸烟危害有更深刻地了解。
活动收获:学生认识到吸烟有害将康,自己不吸烟,并动员家长不吸烟。活动课题:珍惜水资源 活动目的:
1、了解水的作用
2、了解我国面临的水资源问题
3、工厂排放的废水调查
4、为水资源出点力 开展过程
1、进行选题。
2、接着再举行开题仪式。学生自由组合,选择和确定小主题,分为四个大组:水的作用、我国面临的水资源问题、工厂排放的废水调查、我为水资源出点力,接着小组设计活动方案和时间安排表,并进行讨论。
3、接下去的时间,学生利用综合实践活动课和双休日进行查资料、设计、讨论、调查、采访、写体会、画画、写总结、出手抄报、编节目、排练、阶段性成果展示等一系列的活动。
4、写心得体会和展示成果。评价标准
1、参与活动的积极性
2、小组合作的精神
3、活动中掌握技能情况
4、克服活动中困难和挫折情况
5、收集和整理资料情况
6、活动成果的独创性
活动内容:农业知识学习活动地点:田地 活动对象:小学生
三、活动的目标
1、情感目标:在实践过程中,亲身感悟科技给农业带来的效益和生机,激发学生热爱农村、热爱农业的感情,并在实践活动中培养学生科学创新精神。
2、认知目标:了解有机农业和循环经济的模式,认知“可持续发展”的意义,了解农业基本知识,并参与实践。如:除草是因为杂草的生长会给农作物带来病虫害,并与作物争肥争光,造成减产,所以要除草。而前期除草事半功倍,后期除草事倍功半,等等
3、技能目标:在教师和校外辅导员的指导下,培养实践动手能力,发表宣传作品,培养初步吸收一部分农业科普知识并向家庭宣传推广的能力。
活动主题:保护家乡的环境活动意图:
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引导学生自身对周围环境的观察,引起他们对环境问题的关注,认识垃圾的危害与我们日常生活环境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了解环境保护的重大意义,使学生懂得自己是社会中的一员,要自觉保护家乡的环境,争做环保小特使。活动目的:
1、让学生调查周围及附近一些污染存在问题,认识环保的重要性。
2、利用假日带领学生走出校门,开展废物回收活动,对周围村民进行环保知识宣传。
3、丰富科技制作活动,探索科技活动的兴趣,培养学生勤动手、勤动脑的习惯和能力。
4、通过小制作活动,促进学生积极参与科技活动的兴趣,增强学生环保科技意识。
5、了解环境污染对人的危害,了解学校及家乡还存在的环境问题。
6、通过实践解决一些环境问题或提出解决办法。
7、培养学生观察、调查、发明等综合实践能力。
8、以“爱我家乡呵护绿色”为重点组织学生学习有关环保知识,引导学生搜集有关环保方面的资料,激发学生树立环保意识。针对学生情况制定综合实践活动计划。
活动形式:
组建假日小队、撰写分发宣传单、废物回收、废物小制作、书写张贴倡议书、设计广告标语、写心得体会、设计手抄报等。活动准备:
1、自愿组合。
活动主题确定后,让学生们自愿组成小组。在建组过程中,有的学生可能成了“抢手明星”,有的则成了“无人要的弃儿”,有的刚过了半天就改变主意重新组合。这是学生交往合作过程中正常现象,同时也是对学生进行合作交往教育的一个良好时机。要抓住这一教育时机,有针对性地开展了教育,和学生们分析,为什么有的学生很受欢迎,大家都愿意和他合作交往;为什么有的学生不受欢迎,大家不愿和他交往合作;怎样做才能受别人欢迎;在和别人交往合作中有哪些技巧等。通过老师的引导,一个个研究小组组成了。
2、设计名片。
研究小组组成后,学生们为了联系方便,互相抄录电话号码和家庭地址,由自己设计个人名片,发展到设计小组名片,讨论给自己的小组提个名字、设计口号。3信息收集。
学校征求教师和学生家长的意见,通过发动、宣传,使教师和家长都愿意做学生综合实践活动的导师。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双休日在家庭导师的指导下开展调查研究,首先围绕主题收集资料。同学可以去图书馆、新华书店等处寻找。可以通过书报、上网查阅,可以拍成照片。各个小组还可以在小区内实地观察,在公园、广场等地方对群众进行了采访和宣传。
活动过程:
一、提出实践课题。
(话题导入,如在生活中各种各样的垃圾废物带来的困扰,谈一谈对垃圾知道多少,如何处理这些废物的方法等等,以引起学生的兴趣。)
1、了解世界各地的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课外欣赏《地球风光》。参观我们的学校、家乡、祖国最新变化的图片。了解我市绿化美化、空气质量等环境状况,有条件的可写一份合理利用当地资源的考察报告,办环保方面的小报。
2、利用学生的生活体验,引导认识垃圾对人类的危害性。
2、巧用小棍做游戏 活动思考:
“创造力人皆有之,创造力可以培养”,是创造学的的基本原理。怎样才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呢?进行思维训练,使学生掌握思维的规律和技巧,就是一个重要的方法。
一、活动目的
1、通过“巧用小棍做游戏”的活动,培养学生乐于探寻规律、善于团结合作的精神。
2、通过巧移、巧用、巧创的研究活动,培养学生的空间想像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3、通过“巧用小棍建大厦”的活动,培养学生设计和动手实践的能力。
二、活动准备
1、准备牙签、棉签、塑料棒、吸管等小棍棒,无毒橡皮泥(或无毒手工泥、无毒劳动泥等)。
2、学生自由结合,组成研究活动小组,建议每小组四人。
三、教学课时: 两课时
四、活动内容与方法
1、做一做:巧移小棍变换图形
巧移小棍变换图形的游戏,由三组九个游戏给成。其中,属于平面变换的有三个:
(1)小燕向相反方向飞行。
平行移动3根小棍的位置,小燕就向相反方向飞行了。(2)小鱼向相反方向游动。
移动3根小棍,小鱼即向相反方向游动了。(3)用12根小棍摆成5个正方形。
为进一步训练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在活动实践中提高动手能力,组织学生开展“巧用小手建大厦”的比赛。用无毒橡皮泥做连接物,用小棍插接各种建筑模型;要求作品宏伟、美观又结实。
活动专题:月饼盒回收活动 活动地点南林学校 参加人员全校师生
目的要求中秋节是中国人的传统节日,但是在我们欢度节日的同时会产生大量的月饼盒,并在节后被大量丢弃。这些被丢弃的月饼盒其实是一种可以再生的资源,只要采取适当的方式进行回收,将对节约资源、保护环境起到一定作用,达到减少废物产生目的,为了加强对公众的环境宣传,进一步倡导绿色消费,让市民共同参与可循环再生资源的节约和回收,培育绿色文明意识,建设节约型社会,市环保局、团市委、市文明办决定联合组织开展月饼盒回收活动,并向每个家庭发出倡议:积极行动起来,共同为我市创建国家环境模范城市作出贡献!
活动过程
1、向全体同学发出倡议书。2、同学到社区收集月饼盒。3、学校少先队部收集同学们的月饼盒。4、把收集到的月饼盒集中运到城区指定回收的地方。
第五篇:综合实践活动方案
小小白花寄深情之清明节活动方案
活动主题:弘扬民族精神
传承民族文化 活动目标: 知识与技能: 通过知识竞赛,让学生对我国的传统节日——清明节有更具体、详实的了解。
过程与方法: 通过活动学会好好学习、爱父母、爱同学、爱老师、爱班级、爱社会。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故事、写文章知道要爱父母。通过录象、朗诵等活动知道我们的爱要更远大,我们要努力学习,担负起建设祖国的重任。
活动准备:
1、与清明相关的知识、图片、歌曲、小品、故事。
2、清明节和父母一起去纪念自己的亲人,写下自己的感受。
3、录象片段:和同学们一起观看有关解放战争的电视剧。
4、小调查:家乡的清明节
组长:露西
指导教师:潘磊 小组成员:李华、小明、小林、小红 成员分工:
1、露西、李华、小明收集与清明有关的图片、歌曲、小品、故事
2、小林、小红搜集有关解放战争的视频
3、李华、小明、小林调查家乡的清明节
4、露西、小红负责整理记录调查结果 活动的时间、地点安排: 时间:2016年4月5日 地点:多媒体教室、操场
活动条件和可能性分析:此次活动,需要小组成员共同完成,同时也需要购买一些制作风筝的材料。此次活动,因涉及户外活动,所以在进行户外活动时,天气需是晴朗的。在荡秋千、插柳的过程中也需格外注意学生的安全。活动过程与方法:附录 预计的活动成果:
1、让学生知道清明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
2、让学生知道清明节的由来
3、让学生了解清明节的习俗
活动方案的可行性评价:通过此次的活动,同学们了解了清明节的由来和清明节的风俗习惯。在活动的过程中,同学们都很积极,认真的在参加每一项活动,并且学会了团结合作,潜移默化地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情感的培养。附录:
(一)、了解清明节
1、引入欣赏《清明上河图》,了解有关清明的知识。
清明节的简介:清明是我国的二十四节气之一。由于二十四节气比较客观地反映了一年四季气温、降雨、物候等方面的变化,所以古代劳动人民用它安排农事活动。《淮南子?天文训》云:“春分后十五日,斗指乙,则清明风至。”按《岁时百问》的说法:“万物生长此时,皆清洁而明净。故谓之清明。”清明一到,气温升高,雨量增多,正是春耕春种的大好时节。故有“清明前后,点瓜种豆”、“植树造林莫过清明”的农谚。可见这个节气与农业生产有着密切的关系。
但是,清明作为节日,与纯粹的节气又有所不同。节气是我国物候变化、时令顺序的标志,而节日则包含着一定的风俗活动和某种纪念意义。
清明节是我国传统节日,也是最重要的祭祀节日,是祭祖和扫墓的日子。扫墓俗称上坟,祭祀死者的一种活动。汉族和一些少数民族大多都是在清明节扫墓。按照旧的习俗,扫墓时,人们要携带酒食果品、纸钱等物品到墓地,将食物供祭在亲人墓前,再将纸钱焚化,为坟墓培上新土,折几枝嫩绿的新枝插在坟上,然后叩头行礼祭拜,最后吃掉酒食回家。唐代诗人杜牧的诗《清明》:“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写出了清明节的特殊气氛。
清明节,又叫踏青节,按阳历来说,它是在每年的4月4日至6日之间,正是春光明媚草木吐绿的时节,也正是人们春游(古代叫踏青)的好时候,所以古人有清明踏青,并开展一系列体育活动的的习俗。直到今天,清明节祭拜祖先,悼念已逝的亲人的习俗仍很盛行。清明节的由来:“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提起清明,人们自然会想起唐代诗人杜牧的这首诗。但在起初,清明并不具有这种意味,而只是一种节气的名称。清明时节,我国大部分地区春回大地,天清地明,气候转暖,万物复苏,正是春耕春种的最佳时机,田间地头到处是农民忙碌的身影,民谚常说:“清明谷雨两相连,浸种耕田莫迟延。”
2、知识竞赛:清明节简介,清明节由来,清明节习俗,清明节食品,清明节纪念方式等等。
(二)、观看祭祖视频
1、故事《刘邦祭祖》
汉高祖刘邦在功成名就后想到谁?如果是你,你是怎么想的?
汉高祖刘邦在功成名就后想到的是自己的父母、祖宗。身体发肤受之父母,只有爱父母的人,才会爱同学、爱老师、爱班级、爱社会。
2、交流作文:祭祖的感受
3、和同学们一起观看解放战争的录像
(三)、鬼节狂欢活动
在学校举办类似游园的活动,借助各种奖励来让学生们清明节的知识的了解,充实自己,更是对清明节的一种热爱,让全体师生感受清明节的气氛,增进同学之间的情谊。
(四)、荡秋千活动
古时的秋千多用树枝桠为架,再拴上彩带做成。后来逐步发展为用两根绳索加上踏板的秋千。打秋千不仅可以增进健康,而且可以培养勇敢精神,至今为人们特别是儿童所喜爱,所以举行一场荡秋千比赛。
(五)放风筝
每逢清明时节,人们不仅白天放,夜间也放。夜里在风筝下或风稳拉线上挂上一串串彩色的小灯笼,像闪烁的小明星,被称为“神灯”。过去,有的人把风筝放上蓝天后,便剪断牵线任凭清风把它们送往天涯海角,据说这样能消除病灾,给自己带来好运。
(六)插柳
1.教师介绍清明节插柳的习俗 ①启发提问:“清明时节,草青树绿,黄河口一带的人们有一种习俗即折柳枝,这是为什么?” ②教师:“同学知道吗,人们为什么要在清明节插柳? 介绍插柳习俗的来历:晋文公在清明节的第二天,到大臣介之推坟前祭奠时,发现与介之推同时被烧死的柳树复活了,晋文公便掐下柳枝插在了头上,他的群臣也仿效晋文公掐戴柳枝。另外还有一种民谣说:”清明不插柳,死了变黄狗。" 2.向学生讲解插柳的意义,激发学生动手插柳的兴趣 ①柳可以渲染节日的气氛,增添节日乐趣。
②插柳可以绿化周围的环境,每到柳枝展绿的时候,它便告诉我们春天已来了。3.组织学生在院子周围进行插柳活动
①要求:四个同学一组,其中一人用小桶提水,两人用小铁铲松土,一人拿柳枝。四人要团结协作,看 哪一组插得好又快。
②方法:先用小铁铲松好土,然后浇水,最后插柳枝。
③同学动手插柳,教师巡回指导。如:松土时可找个松软的地方,松的土要稍深点,以免柳枝歪斜不牢固;浇水不能太多。
④柳枝插完后,教师组织学生将工具放好,然后小结表扬不怕脏、不怕累的及团结协作 好的小组。
⑤要求学生每天给柳枝浇水,轮流看护并管理。
缕缕春风、绵绵细雨,诉不尽对革命先烈的无限深情,道不尽对烈士英魂的无尽哀思。听着一段段感人的故事,学生们心潮起伏,激动的心久久不能平静,同学们的心酸了,同学们的眼睛湿润了„„
通过清明节活动的开展,对学生进行了革命传统教育,从而使他们真正明白没有无数先辈的抛头颅、洒热血,就不会有今天的幸福生活,激励了广大学生珍惜今天、把握明天;通过清明节活动的开展,潜移默化地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情感的培养,从而使他们切身体会到爱国主义就是爱家庭、爱学校、爱父母、爱老师、爱同学,就是要在平时自觉规范、加强修养、努力学习造就爱国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