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乡镇公务员申论真题

时间:2019-05-12 19:20:3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山东省乡镇公务员申论真题》,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山东省乡镇公务员申论真题》。

第一篇:山东省乡镇公务员申论真题

山东省乡镇公务员考试申论试题

给定材料:

1.近年来,山东省诸城市在全市积极推行农村公共服务社区化。按照规模适度、地点相近、便于服务和中心村有发展潜力的原则,在半径两公里左右范围内,相近的几个村选一个产品延伸到社区,让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公共服务项目,在社区实现“一门式”集中办理,这既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政府公共资源不足的问题,又降低了政府服务成本,转变了机关工作作风,减少了公共资源浪费,也让农民享受到较高水平的的服务,群众生产生活中的问题和困难基本上不出社区就能够解决。同时,由于中心村有公共服务资源,能促进第三产业发展,进而带动周边村的农民在自愿的情况下向中心村聚集发展,最终可能发展成为真正意义上的社区。诸城市确定了“六站一中心”的农村社区公共服务内容,即医疗卫生、社区环卫、文教体育、社会保障、社区治保六个服务站和社区服务中心。舜王街道松元社区建立后,社区服务中心代收代缴电费、电话费,审批计划生育指标,开展医疗卫生、农经 信息咨询、户籍办理等“一站式”服务,农民基本做到了“小事不出社区、大事有人代理”,各项需求都得到了满足。过去由于村庄分散,警力和医疗力量又严重不足,难以做到一村一景警、一村一个卫生室。舜王街道派出所在松元社区设立警务区后,群众举报,民警5分钟之内就可以到达,和城市“110”一样反应迅速。成立不到半个月就调处矛盾纠纷40多起,为群众办理业务2800多件,有时一天能为500多名群众办理二代身份证。松元社区建设的卫生室,整合了周围村庄的卫生资源,提高了医疗服务水平,政府负责价格监管,每天都有100人左右来求医问药。推行农村社区化服务,政府找到了更加便捷高效的为人民服务的着力点,为政府职能转变搭建起新的平台。借助这个平台,政府有效整合有关方面的服务职能,积极开展面向农村、农民的各项社会服务,开通了为民服务“直通车”,由原来群众进城到镇求服务,变为现在社区工作人员走村入户送服务,实现了由管理型政府向服务型政府转变。这一做法,有利于加快形成以中心城市、乡镇和中心村为框架的的城乡一体化发展格局,对推进新农村建设、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很大意义。

2.江苏启东市委书记沈振新在谈到建设农村公共服务中心时说:“当前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农村公共服务的相对滞后已经影响了城乡统筹发展。在贯彻落实中央关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部署时,我们把建立农村公共服务中心作为推进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切入点,通过建设村级公共服务中心,面向广大农民,转变政府职能,统筹城乡发展,构建和谐社会。”启东市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的一项调查显示,在征求对新农村建设的意见和要求时,农村基层干部和农民期盼“改善农村公共服务”的呼声最高,广大农民反映最多的是买化肥和种子还要跑到城里或镇上,浪费了时间不算,有的质量还可能得不到保障。启东市为了强化农村公共服务职能,在不增加农民负担的前提下,城乡互动,联创共建遍布乡村的村级公共服务中心。

3.2008年中央一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农业基础建设,进一步促进农业发展农民增收的若干意见》明确指出:深化农村改革是强化农业基础、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动力源泉。必须不断深化农村改革,激发亿万农民的创造活力,为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大的动力。要加快转变乡镇政府职能,着力强化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为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创造有利环境。

温家宝总理在十一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作政府工作报告时强调,今年要千方百计争取农业有个好收成,努力增加农民收入,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突出抓好三件事:一是大力发展粮食生产,保障农产品供给。二要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三是拓宽农民增收渠道。抓好这三件事采取的主要措施:一要大力增加投入。二要强化和完善农业支持政策。三要坚持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特别是加强基本农田保护。四是要完善农业科技推广和服务体系。

公务员论坛

4.深化农村改革的重点之一是转变政府职能。从农村工作的现实状况出发,从农民群众的愿望出发,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建立公共行政体制的要求出发,乡镇政府应重点加强三个方面的职能:一是为农村经济发展创造环境,包括稳定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维护农民的市场主体地位和权益,加强对农村市场的监管,搞好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二是为农民提供更多的公共服务,加快农村教育、卫生、文化、体育、环境保护等社会事业发展。三是为农村构建和谐社会创造条件,加强社会管理中的薄弱环节,开展农村扶贫和社会救助,化解农村社会矛盾,保持农村社会稳定。在履行好政府职能的同时,要把不应该由政府承担的经济和社会事物交给市场、中介组织和村民自治组织。

三、作答要求

(一)给定资料介绍了湖北省在乡镇综合配套改革中,农村社会公共服务机制由“以钱养人“转向”以钱养事“的重大变革,请根据给定资料,简述”以钱养事“与”以钱养人“的根本区别,要求:概括准确,分析深入,条理清晰,字数不超过300字(满分20分)

5.湖北“咸安改革”的特点是改过去的“以钱养人”为“以钱养事”,理顺了管理体制,创新了发展机制。

1.改革,乡镇直属站全部服务中心,转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企业或中介服务机构,走企业化市场化社会化的路子,其所承担的原有行政职能分别并入“三办一所”,条块关系得到了理顺。

2.公共服务工作实行项目管理,确定农村需要的服务项目,确定费用标准,给予财政拨款,然后实行公开招标,签订合同,全面考核,根据服务质量,兑现服务费用。

3.另一方面,对农村公益性服务领域实行“以钱养事”,引入竞争机制,强化了利益驱动。

政府卖服务,养事不养人”的思路,即县、乡镇政府是提供农村社会公益服务的责任主体,县级财政将农村公益事业服务按照部门预算要求纳入政府财政预算。

4.按照“政府出钱,购买服务,合同管理,农民认可,考核兑现”的原则,公益服务可以向转制后的企业或中介服务组织采取委托代理的方式进行,也可以通过公开招标向有资质的服务实体和个人采取购买的方式进行。

5.改革的基本原则是,将行政职能收归政府,经营职能走向市场,服务职能转给社会。

6对“七站八所”进行全员参保,五保合一,实行社会保障,政府拿钱,经营组织。

那么政府要为农业、农民、农村提供的公益服务怎么办?政府的责任,不能够因为改革甩包袱,他们采取了“花钱买服务,养事不养人”办法。乡镇要为三农提供哪些服务,把项目数量化,面向社会公开招投标。

7改革后,原来乡镇的“七站八所”与政府脱离了行政管理关系,专门从事靠政府财政保障的服务,并要接受严格的考核,既确保了服务的时间和质量,也保证了服务人员的队伍。

8公共服务管理制度。其中包括规范的合同、严格的考核标准、完整的考核方式等,实现了农村公共服务的标准化管理,既提高了管理的水平,也降低了政府监督的成本,当地农民得到了切实有效的服务。这一方面表现为服务人员投入和热情的提高,另一方面,服务项目也在不断增加并根据实际情况调整。“咸安改革”有力推动了当地农村生产力的发展,收到广大干部群众的拥护。

对农民来说,一方面农民率先享受到了取消农业税的优惠政策,直接导致农民政策性增收大幅度提高; 9另一方面,通过建立农村公益性服务新机制,从事公益服务的专业技术人员,按合同约定,专心从事专业技术工作,农技服务、畜牧防疫服务等公益服务进村入户,农民群众喜得实惠。通过建立“以钱养事”新机制,乡镇事业单位人员不仅充分展示了个人专业技能,而且获得更高的经济收入。http:///

10湖北省几年来整体推进乡镇综合配套改革取得了明显成效,从体制上开始消除机构臃肿的弊端。无论是乡镇管理机构设置,还是事业单位整体转制,都打破了旧有的管理体制。开始实现精简、统一、效能的目标,解决了“食之者众,生之者寡”的体制性弊端,特别是变“以钱养人”为“以钱养事”的新机制,避免了再走“收费养人,养人收费”的老路,初步建立起防止农民负担反弹的长效机制。改革进一步明确了乡镇政府职能。规范了机关机构设置,落实了干部的工作责任。政府的职能有过去主要是“催种催收,要钱要粮”开始转变到提供公共产品,加强对农民的公益性服务上来,切实转变了政府职能,提高了工作效率。

6.山东省乳山市近年来积极鼓励引导、培育发展以农村专业合作协会为主要形式的经济合作组织,使其成为农户、企业与大市场连接的桥梁和纽带,成为增加农民收入,加快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抓手和有效途径。目前,全市已建立各类农村专业合作协会116个,拥有会员4万多人,联系农户8万多户。农村专业合作协会在促进科学普及、成果转化、农业增产、农民增收以及农业产业化发展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农技协会是以农民对先进实用技术的迫切需要为基础而建立的,其会员大都是科技能手,所推广的农业技术都是以市场需求为出发点,并且融技术、生产和服务为一体,让每个协会都成为专业技术培训、推广的基地,每个会员都成为科技示范户。协会外联科研单位和农技推广部门,内联千家万户。新品种新技术先在协会内部推广,为会员掌握和采用,然后再辐射其他农户,使农业科技成果以较快的速度、较便捷的方式和较低的成本传递到农民手中,农技协会是自我管理、自我决策的合作组织,适合干什么、应该干什么以及怎么干,都是根据市场来决定,农户和协会之间的行为是自主自愿的,而且协会的带头人是农村的精英,有组织能力和号召力,在他们的带动下,容易使会员和农户在思想上和行动上达成一致,形成种植、养殖专业化和规模化格局。目前,乳山市已经形成种植规模在万亩以上的下初镇葡萄、崖子镇苹果等8大农业特色镇,农村专业合作协会把分散的农户有效的组织起来,按照市场需求,组织生产,开展同业技术交流和技术服务,在区域内形成“超小规模的个体,超大规模的群体”的现代商品生产新格局,从而增强市场竞争能力。农技协会不仅为农民提供生产技术服务,还把生产、销售各个环节组织起来,从而实现生产要素的优化组合,为农户与市场之间架起桥梁,承担单个农户办不了或办不起来的事情,满足小规模农户发展商品经济的实际需要,解决小而全的农产品销不远、进不了大市场的问题,农村专业协会实行民主决策、民主管理,会员直接参与协会的管理,培养农民的科技意识、营销能力和组织精神,又可以增强农民的集体意识,民主意识和法制意识,提高广大农民自我组织、自我服务、自我管理和自我教育能力,推进了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促进了社会的和谐稳定发展。

7.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大力加强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是党的十七大明确提出的一项重大而紧迫的任务,也是今年政府工作报告的重要内容。必须看到,尽管这些年来以农村民生为重点的农村社会建设明显加强,但由于历史欠账太多,仍有许多农村民生难题有待破解,如公共服务难尽人意,城乡教育资源分布不均,新型合作医疗制度筹资水平不够,等等。

四川省委常委,成都市委书书记李春城说,解决“三农”问题,要大力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衡化。要坚持从完善政策措施和加大投入入手,着力建立城乡一体的户籍、就业、社会保障制度和覆盖城乡的教育、卫生等公共的服务体系,推动城乡社会事业均衡发展,使农民得到更多的实惠。坚定不移地深化改革,着眼于推动政府职能转变,促进公共管理和公共服务向农村覆盖,大力推进规范化服务型政府建设,完善农村基层治理机制,保证城乡一体化的深入推进。

8.2008年3月3日,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研究员黄大昉在全国政协十一届会议上说,发展现代化农业,就要建立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和农业技术推广体系。近年来,国家对农业投入力度不断加大,取消农业税,加强水利工程建设,但农业科技发展相对滞后。相对于经济发达国家,我国农业的科技的科技水平总体来讲还有差距。美国、加拿大等农业大国是以大农场生产为主,而我国是以小农经济为主,科技还难以惠及广大农民。现在一些地方的农业科技体系存在“网破、线断、人散”的现象;科技人员力量薄弱,处于“到下边无腿”的状态;传统意义上的科技下乡,已经不能满足我国广大农户的要求。黄大昉建议,尽快完善和健全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和科技推广体系。农业创新体系要形成从中央、省到地区的三级科研院所建设网络,增加科研的创新力度;农业技术推广体系要在县、乡、村形成三级网络,配备相应的技术人员,把农业科技知识推广到农户。

(二)给定资料显示:“由于历史欠账太多,一些乡镇公共服务难尽如人意,”有人认为这该政府管理,有人则认为该有市场去完成,对此,你持何种态度?如果你作为驻村包点的乡镇干部,解决给定资料提出的“农技推广服务”问题,该如何去做?

9.近年来,一些乡镇农技站和农技人员出现了“弃农经商”现象,给农业新技术推广应用带来了种种不利影响,令人担忧。据调查,某地21个乡镇的256名农技人员中,目前专门从事农业技术推广服务的只有30人,仅占当地农技人员总数的11.7%,其他农技人员都在经营种子、化肥、农药。只有少数乡镇农技站从经营收入中提取一部分投向农技推广,绝大多数乡镇农技站都将经营收入全部归入经营者腰包。不少农技站已变成了种子、化肥、农药专营店,农技推广徒有虚名。昔日农技人员的熟悉身影,已从田间地头消失。农民抱怨:好几年都没看到农技人员到村上来,我们想学科技,是提着猪头找不着庙门,即使找着庙门,也请不来神!科学技术在现代农业发展中发挥着及其重要的作用。乡镇农技站“弃农经商”现象,亟待引起各级政府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拿出切实可行的解决办法,使乡镇农技站真正服务于农,助农业腾飞,帮农民致富。

10.现在,农村的文化比较贫乏。不少农村,除了年尾“三下乡”时过过“文化瘾”,平时文化生活单调,甚至有些地方“黄、赌、毒”卷土重来,封建迷信活动也开始抬头。这种情况,与新农村建设目标是格格不入的。不良文化现象蔓延农村,应当引起全社会的关注。遏制农村不良文化蔓延,光靠政府部门“围追堵截”是不够的,关键要“输血和造血”:要不断为农民提供健康、向上的文化产品和文化活动,要吸引各方面社会力量热心农村文化共建,要不断调动农民参与农村文化建设的积极性,努力提高农民自身的“文化造血”能力。只有各方面建设力量形成合力,健康向上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才能真正占领农村文化阵地。农村文化建设滞后,一个重要原因是投入不够。日前公布的《中国公共文化服务发展报告(2007)》显示,由于农村公共文化总体投入规模不足,文化服务机构数量呈逐年减少趋势,全国乡镇文化站6年减少近5000个。即使尚存的乡镇文化站,也面临着经费紧张、发展困难的窘境,甚至成为无人员、无阵地、无经费、无活动的“四无”文化站。加强基础文化设施建设和文化队伍建设,是丰富群众文化活动的前提。欲让农村文化土壤肥沃起来,加大政府财政支持力度恐怕势在必行。通过这些年的积累,不少农村的经济实力都有了很大的增强,拿出钱扶持一下农村文化设施和文化队伍,应该是有这个能力的。那么,能否把一些“面子”工程的投入省下来放在文化上呢?对于中西部财力困难的农村,能否像城里的“免费”那样,由财政对这里的文化设施也来个“免费”呢?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是全体国民的事情,没有农村的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恐怕就没有全国的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湖北省仙桃市大力开展文化下乡活动。市花鼓剧团、歌舞集团经常赴各镇进行巡回演出,受到当地农民群众的热烈欢迎。与此同时,他们采取“城乡文明手拉手,共建文化中心户”的形式,在农村培养“不走”的文化。目前,全市的农村文化中心户已经达到300多个,大大活跃了农民群众的文化生活。

11.近年来,山东省加大对农村文化建设的投入,构建以县图书馆、文化馆为龙头,乡镇文化站为依托,村文化大院为基础的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广泛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搞好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加强农民思想道德建设,努力形成健康向上、和谐文明的村风民风。在全国文明村镇评选中,山东省有28个村镇入选,全国创建文明村镇工作先进村镇55个,数量均名列全国第一;省级文明村镇601个;县级以上文明村达到8000多个,占农村总数的10%;文明家庭186万户,占家庭总数的6.7%。

兖州市大力实施有线电视入户、镇综合文化站建设、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农村电影放映、农家书屋建设“五大工程”。每个村镇都建立了文化中心,80%的村建有文化大院,有线电视入户率达到53%。市财政每年补贴100万元,免费开放市图书馆、博物馆,向农民群众免费送图书30万册、播放电影5000多场,促进了农民素质和农村文明程度的提高,全市三分之一的村建成了文明小康村,9个村镇被评为省级文明村镇。

12.作为我国农技推广主力军的农技推广机构,目前普遍运行困难,因此要为农民提供周到的服务,确实障碍重重。山东省广饶县农业局高级农艺师宋延清说:首先是缺人,当地农技人员与农民的比例达到1:6000,而且后继乏人;再就是缺钱,有的乡镇农业人口达3万多,一年满打满算也就3万元经费,各类活动很难开展。

山东省农科院教授李维生对记者说,时至今日,我国农技推广机构仍遵循计划经济思路,按区域设置、行政方式管理,条块、部门、地区分割,机构分散、力量单薄、服务范围狭小。从发展现代农业的要求出发,从农民对科技的迫切需要出发,对农技推广体系进行改革,已成当务之急。与此同时,他建议,还应该充分发挥农业科研和教育单位的力量,形成农技推广的合力。

13.有些乡镇文化站的工作越来越难以开展下去,甚至名存实亡,形同虚设。乡镇文化站发展到如此地步,确实令人担忧。多少年来,乡镇文化站对促进农村文化事业的发展,活跃当地群众的生活,做出了不可否认的成绩。然而,有的乡镇文化站的情况可以用“销声匿迹”来概括。随着“十一五”规划的实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步伐正在加快,和谐社会的建设离不开乡镇文化站的工作。只有办好乡镇文化站,充分发挥乡镇文化站的作用,才能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夯实基础,为新农村建设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如何彻底摆脱眼下这种局面,应该引起社会各界人士的高度重视。

14.在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烟台市组织开展了“3+1”联手共建活动,组织动员机关、企业和小康村三方面力量,分别与一个村联手共建,在开展共建活动的第一年,“村企共建”发挥了主力军作用,表现出较强的生命力,当年全市有3223家企业参与共建,与共建村庄合资合作投入资金20多亿元,开发项目1200多个;有1500多家农产品加工企业与共建村庄建立生产基地或签订购销合同;有195家企业在共建村庄设立分厂或建立加工点,就地就近吸纳农村劳动力2万多人。实践证明,村企联手共建新农村,不

仅为工农互动发展提供了双向共赢的商机,而且为以工保农、以城带乡、城乡统筹发展探索出一条好的途径。开展村企共建,要抓住共建内容和共建方式两个关键环节,改变以往帮钱帮物的单一内容,改变企业单项付出的传统方式,把企业的优势与共建村庄的潜力综合起来,把企业的利益追求与共建村庄的发展需求联系起来,选择切合实际的共建内容,采取灵活有效的共建方式。针对当前农村公共服务薄弱、公益事业发展滞后和农民素质相对较低的状况,发挥企业的资金、人才优势,与共建村共办社会事业,也是村企共建的一个重要内容。一是积极参与农村学校、卫生室、文化大院、敬老院等公共设施建设,支持农村社会公益化事业发展,农村群众更多地享受现代文明成果。去年上半年,全市已新建文化体育活动场所924处。二是发动企业职工广泛开展献爱心活动,采取结对帮困、困难援助、爱心援助等形式,对共建村6918户贫困家庭实行定向资助。三是充分利用企业的培训资源,积极开展农村素质提高工程,与共建村建立长期稳定的职业技能培训,就业合作关系。去年上半年共举办各类培训班1594班次,培训297434人次,安置转移劳动力154754人。

三、作答要求

(一)给定资料介绍了湖北省在乡镇综合配套改革中,农村社会公共服务机制由“以钱养人“转向”以钱养事“的重大变革,请根据给定资料,简述”以钱养事“与”以钱养人“的根本区别,要求:概括准确,分析深入,条理清晰,字数不超过300字(满分20分)

(二)给定资料显示:“由于历史欠账太多,一些乡镇公共服务难尽如人意,”有人认为这该政府管理,有人则认为该有市场去完成,对此,你持何种态度?如果你作为驻村包点的乡镇干部,解决给定资料提出的“农技推广服务”问题,该如何去做?

要求:观点正确,计划周密,程序合理,方法得当,字数控制在500字以内。(满分25分)

(三)给定资料反映:目前,一些村镇对文化的投入不足,文化站逐年减少,即使尚存的文化站,也面临着发展困难的窘境,甚至出现无人员、无阵地、无经费、无活动的“四无”局面,针对这些问题,请你从一个基层干部的角度,就加强农村基础文化设施建设和文化队伍建设,提出具体的对策措施。要求:定位准确,对策合理,措施得当,可操作性强,字数不多于400字。(满分25分)

(四)给定材料表明:推行农村公共服务社区化,是基层政府转变职能的有益探索。面对新的形势,乡镇政府要处理好“管理”和“服务”的关系,工作的着重点应放在哪儿?如果要在某一乡镇推广这一做法,该如何确定工作的重点和难点,合理、有效地开展工作? #中国公务员考试信息网

要求:重点突出,思路清晰,安排合理,可行性强,字数掌握在700字左右。(满分30分)

第二篇:2007年山东省乡镇公务员申论真题

2007年山东省乡镇公务员申论真题

给定资料

1.在国家取消农业税,实行转移文付后,一些农村行政村出现经费短缺。江苏省扬州市行江区有184个行政村,2004年村级集体收入在30万元以上的有51个村,20-30万元的有14个村,10-20万元的有47个村,10万元以下的有72个村。一般规模较大的行政村刚性支出需要15万元左右,规模相对较小的行政村,刚性支出也不少于10万元,而目前大多数村级集体无钱办事、难以办事。

据贵州省委政策研究室对全省1480个乡镇的统计汇总表明,无外债乡镇仅有58个,占3.92%;乡镇债务在50万元以下的有385个,占26.01%;50-100万元的319个,占21.55%;100-200万元的381个,占25.74%;100一500万元的263个,占17.8%;500万元以上的74个,占50%

以湖南省为例,目前全省乡村两级的债务还有320亿元,乡均负债979万元,村均负债达24万元。一些经济较发达地区负债更为严重。如长沙市118个乡镇,仅有一个乡镇无负债,全市乡镇负债总额为24.6亿元,平均负债达到2091万元。在调查时,许多基层干部提出,乡镇负债仅靠乡镇自身的财力是无法化解的。

四川省岳池县50%以上即4000多名乡(镇)、村、组干部,人均累计垫交历年上清下不清的税费等尾欠款近6000元,成为压在当前农村基层干部头上的一项沉重负担。

“十五”期间,各级政府加大了对农村设施建设的投入力度,农民生产和生活条件逐步改善,但不少村“税费改革少了收入,企业改制断了收人,招商引资没有收入,转移支付入不敷出,正常运转难以为继”。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欠账

太多,老的投入没完成,新的建设又需要大量资金。“钱从哪里来扩这几乎是所有村干部最关心的问题。

调查资料显示:税费改革以后村集体财务运转的一些主要特点,其中最重要的就是,日常运转大都靠借钱度日。总结起来,借债有两个来源:一个办法是每年年底,许多村都会向乡镇政府打报告,以各种名义要求补助。这些补助,在乡镇政府看来都是”暂借款“,而在村子看来都是”赞助款“或困难补助,是不打算还的。另一个办法是村干部用个人名义向农民借款。这些借款一般具有小额、多笔、高利、短期的特点,主要用于维持村集体财务运转,有的也用来充当税款,完成收入基数。

这些借款多发生在年底,是为了还旧债和借新债。在调查的山东省不少乡村,借债已经成为村集体财务运转的主要手段。每个村长上任以后,首先就是想办法筹集资金来发放拖欠的工资和维持日常运转。

拖欠也是一个类似借款的手段。由于缺少可用资金,有些村干部的作风变得“无赖”化。“吃饭欠饭钱,住店欠店钱”,可以说是“能欠就欠”、“无所不欠”。其中,最严重的就是工程队欠款,无论是修路架桥、盖楼建校,还是搞农田水利,几乎每个公共建设项目都有工程欠款,这些欠款占到建设款的20%一90%不等。在调查的一些村子中,几乎没有不拖欠工程款的。值得注意的是,工程队欠款名义上受损的是包工头,实际受损的则是建筑队的农民。

村集体债务的规模很大,其中有一半左右都是历史性负债,这类债务的增长是以利息方式实现的。最值得注意的是新增债务。在新增债务中,向银行和信用社借款或者贷款几乎没有了,这主要是银行金融体制改革的结果。新增债务大部分是向个人借款、向上级机构借款和拖欠工程款。

除了“借”和“欠”之外,村干部还有两种办法搞钱。一是“跑”,就是利用各种关系,去上边跑项目、要资金。近年来,村干部越来越重视“跑项目”,有些地区甚至给“跑”,项目成功者回扣或奖励。这不但使得上上下下设租、寻租之风愈演愈烈,而且也使得项目资金被挤占、挪用,用“跑”来的钱维持日常运转等现象变得公开化和普遍化。

2007年3月6日《光明日报》载文:农村改革20多年来,一个非常普遍的事实,就是在家庭承包经营获得极大成功的同时,村级集体经济却在逐渐萎缩,有的甚至债台高筑,服务功能基本丧失。其中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双层经营;体制电,集体这个经营层次存在严重的制度缺陷。改革初期的集体经济基本脱胎费火屡余谴瞬期的祭大锅饭;“体制”产权虚臵,人人有份,又人人都不太对集体经济关心负责。民主管理和村务公开也很难弥补这种制度缺陷。

2.形成农村债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我们逐项分析后看到,政府主导下实施的社会公益事业欠债,是构成农村债务的一个重要因素。村级债务的构成主要是村级兴办各种公益事业的投入和兴办企业造成的亏损,以及以前举债完成的各种税费任务。村级债务链已成为严重束缚村级各项事业发展的牵绊,也为村级管理带来很多负面影响。近年来,在山东省不少村子,因债务问题债权人起诉村委会的案例缕缕发生,弄得村干部疲于应诉。有的村还为偿还债务,将机动地或者荒山一卖就是二三十年,集体资产所剩无几。

由于农村情况不同,集体经济强弱不同,而修路、修学校、装闭路电视、通自来水等社会公益事业大多是由各级政府主导实施的,村一级迫于形势和压力不得不搞。因此,有些政府主导的“民心工程”出发点是好的,可是由于搞不切实际的“一刀切”,急于求成的“形象工程“、高标准的“政绩工程”反而成了老

百姓害怕的“担心工程”,加重了农村债务,使农民背上了沉重的负担,这一教训是非常深刻的。

黑龙江省绥化市委副书记、市长于莎燕向记者介绍了该市发展农村经济的一些做法。他们从完善村级“双层经营”体制入手,着力对传统的集体经济进行功能再造,积极探索集体经济的多种有效实现形式,大力发展以农民专业合作社为主体的新型集体经济。农民以土地使用权、资金或技术入股,通过资本联合或劳动联合,建立多种形式的股份合作组织及联合体,实行自我管理、自我服务,从而有效地提高了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通过新型集体经济的发展,绥化市目前已有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组织4368个,重点发展了畜牧养殖型、产业承接型、特色经济型、劳务输出型和农机合作型“五型”合作经济组织,确立了“龙头企业+股份合作组织十基地+农户”的农业产业化发展经营模式,已累计助农增收达10亿多元。

于莎燕认为,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积极支持、鼓励发展新型集体经济,不仅是深化农改革,完善“双层经营”体制的迫切需要,也是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引导农村走新型合作化道路,有效适应市场竞争的迫切需要。同时,也有利于巩固农村基层政权。为此,她建议:围绕深入贯彻实施(农民专业合作社法八把发展新型集体经济作为深化农村综合改革,完善农村“双层经营”体制的一项重要举措,从国家方针政策的层面,进一步加以明确,大张旗鼓地支持、鼓励新型集体经济发展。对以农民专业合作社为主体的新型集体经济进行大力扶持,着力解决村级债务间题。对现有的村级资产、资源要进行必要的产权改造,能租则租,能包则包,能参股则参股,以盘活现有集体资3.农民富裕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根本目的。近年来,虽然国家实施了一系列的惠民政策,促进了农民增收,但因受多种因素制约,农民增收依然十分困难。农业抵御市场风险和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脆弱,农民增收的不稳定性较大。虽然国家对农民实行了种粮补贴,但生

产资料和机械作业费等持续涨价,无形中增加了生产成本,农民从事种养业增收困难。

近几年农业产业化有了一定的发展,但是缺少强有力的产业支撑,农业竞争力总体上还不强,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还不高,带动农民增收还不明显,公司加农户和协会加农户等模式并未给农民增收带来多少实惠。因为公司、协会和农民之间还未真正形成紧密的利益联合机制,所以农民几乎没有在企业或协会的二次分配中获益增收。而且有的地方将合作组织或经济协会作为普通企业讨待;有的作为社会团体对待,还有的地方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则根本没有适当名分,这种棍乱使得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在贷款、纳税、保险等诸多方面面临种种困难,严重妨膊了其发展。

有的农村基层干部说,随着经济的发展。农村劳动力从一产转移到二、三产业的比例将队伍庞大,劳动力转移率较高。但由于综合素质低,大多数劳动力仍从事低收入的工作,技术型、技能型劳动力转移输出很少,无法获得较高收入,当前,各级政府为全民创业营造了良好的舆论氛围和宽松的环境,但由于绝大多数农民缺乏创业意识、创业本领、创业资本,致使致富无门、致富无能、致富难成。因此,农民工资性收入增长受到抑制

有的基层干部还反映,自2005年起,国家取消了农业税及其附加税,“一免三补”政策的落实虽然提高了农民种田的积极性,但农民依靠政府增收的空间缩小,没有更多途径。

产。

4.2007年3月5日,国务院总理******在十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作政府报告时说,做好今年的“三农”工作,要以加快发展现代农业为重点,扎实推进社会主

义新农村建设。要重点抓好五点:一是稳定发展粮食生产。二是切实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三是大力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四是多渠道增加农民收入。五是着力推进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和农村人力资源开发。他说,发展现代农业,推进新农村建设,要靠政策、靠投入、靠科技、靠改革。一要巩固、完善和加强支农惠农政策。增加对种粮农民的直接补贴、良种补贴、农机具购臵补贴和农业生产资料综合补贴。继续实行粮食最低收购价政策。进一步加大对财政困难县乡和产粮大县的支持力度。二要加大对农业农村投入力度。切实把国家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的重点转向农村,今年财政支农投入的增量要继续高于上年,国家固定资产投资用于农村的增量要继续高于上年,土地出让收入用于农村建设的增量要继续高于上年。中央财政安排用于“三农”的资金3917亿元,比去年增加520亿元。积极发展农业保险,扩大农业政策性保险试点范围。三要加快农业科技进步。加强农业科技创新能力建设,支持农业科技项目,加快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完善基层农业技术推广和服务体系,鼓励农业科技进村入户。四要全面推进农村综合改革。加快乡镇机构改革、农村义务教育改革和县乡财政管理体制改革,逐步建立精干高效的农村行政管理体制、政府保障的农村义务教育体制、覆盖城乡的公共财政制度。同时,推进征地制度、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积极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继续清理和化乡村债务。

******强调,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必须把重点放在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上。坚持稳定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坚持因地制宜、从实际出发,坚持尊重农民意愿、维护农民权益,反对形式主义和强迫命令。

5.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组织法》规定,乡镇政府“行使执行本行政区域内的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预算,管理本行政区域内经济、教育、科学、文化、卫生、体育事业和财政、民政、公安、司法行政、计划生育等行政工作”。这说明乡镇政府的职责是明确的,而且是全面 的。但是农村税费改革后,很多乡镇的财力更是失去了源头,已形不成自己的“一级财政”,这使很多乡镇没有足够的财力保证自己全面履行政府职能。税费改革以后,村干部的行为由向农民收取税费一变而为借钱和“跑”钱。借钱和“跑”钱,一要靠上级政府,二要靠民间的有钱人。

税费改革,使得基层干部更加依赖于上级领导,它产生的另一个也许是更加深远的影响在于,基层权力运作的基础正在悄悄地改变,民间的富人和富裕阶层越来越成为乡村两级政府组织所依赖的对象。

为解决资金短缺问题,基层干部“跑款”渐成风气。对此,有人认为该“跑”,有人坚决反对。

2006年以来,从国家到地方,都拿出了大量资金用于农村建设。其中,中央财政用于“三农”的支出达到3397亿,比上年增加422亿元。山西省今年省级财政也安排了支农资金16.3亿元,比去年增长58.6%。充足的资金投入本是好事,但由于资金管理存在漏洞,广大农民并没能十分公平地享受到政策的惠泽。

记者采访发现,原本是规范管理,有着严格申报、审批、使用、监管程序的支农资金却存在着凭关系分配的潜规则。有关系的基层干部能够在掌握支农资金的实权部门争取到更多资金,没关系的基层单位只能干等。“人情”盖过规范的分配方式,使支农资金很难发挥应有的作用,好钢难用在刀刃上。

国家有关政策表明,新农村建设的核心在于生产发展,这就意味着基层干部的主要任务在于,充分调动农民的积极性,挖掘农业内部的增收能力,通过生产发展来带动农民的生活富裕。然而,在基层很多干部却将主要精力放在向上“跑款”上,甚至在“跑款”的途径数量上相互攀比。这凸现了干部建设新农村的不正常心态。

记者采访了解到,基层干部通过各种关系从上级部门争取到的支农资金大多用于村子巷道硬化、街道绿化等“面子”工程,较少用于农田水利建设等帮助农民发展生产的项目上,有的甚至出现资金挪用等违规现象。

上述支农资金的混乱使用,危害自不必说,同时也反映出基层干部轻“发展”、重“形象”的错位政绩观。山西南部某贫困县的一个乡镇,通过从上级部门争取各种支农资金,甚至从银行贷款来建设园林村,村子绿化得很漂亮,各级政府很满意,但农民生产增收并没有得到多少改善。6.案例一

杨埠救灾扶贫互助基金会,现属于太湖县小池镇银山村(由杨埠村和海形村合并而成),1988年初在县民政局注册登记,由县民政局归口管理。当时成立储金会,主要目的是通过储金会吸收村内闲散资金,帮助受灾、受困群众自力更生、生产自救。

储金会由原始股东(拥有储金会的所有权,可分红)组成股东会,即由村委会成员与持股个人组成。原始股东371股,每股10元。现在涉及全村310户。约占银山村总户数的1/3。股东会每年至少召开一次,决定重大事项。股东会下设理事会•砚有会长、会计、主办出纳员各一人。原始股东和其他村民,均可按银行同期存款利息借款给储金会,储金会以收取资金占用费(略低于同期信用社贷款利息)的形式放款。放款1000无以内,由主办出纳批1000一3000元以内,由会长批;3000一5000元,由理事会集体审批;超过5000元,需派人明察暗访后再集体决定。净利润按3:3:4的比例分红,即风险基金占30%,村级管理费占30%,发展基金占40%。

为防村民集中提取存款,储金会提取总资产的30%左有作为储备基金,存千银行、信用社。我们调查时,储金会在各类银行(信用社)活期存款有5724.88元,定期存款46.5万元。储金会从成立到现在,从未发生过挤兑现象。储金会

一切按章程和制度办事,每季度向县民政局、镇农经站报一次账,接受查询和监督。

养猪户陈建国,1995年办养猪场,由于资金不足无法进行规模饲养,第二年储金会计地以家庭财产抵押方式一次性贷款4万元,使他能够以仔猪交易为主,同时进行饲料加工与养猪,不久就成为当地的“养猪状元”,现在年交易仔猪上千头,养肥猪近百头,年获纯利10万元以上。

截至去年12月15日,杨埠储金会资产总额为1551073.28元,累放资金6722t20元,获利140604.81元。其中生产性资金5044590元,生活性资金1677530元,分别占累放总额的75%和25%。在累放的生产性资金中,用于种植业占34.3%,畜牧业占26.4%,工副业占21.3%,交通运输业占10%,饮食服务业占5.5%,其他占2.5%。在累放的生活性资金中,用于受重灾的占23.5%,生大病的占7%;生活困难的占51.4%,子女上学的占16.5%,其他占1.6%。全村有80%的农户受益于储金会,累计帮助62名受重灾生大病人员,132名学生入学,使359人脱贫脱困,650人进入小康生活,近200人步人富裕阶段。

培育农村合作金融组织,是农村金融体制最重要、最紧迫的改革和创新。中央对农村金融体制改革和创新高度重视,2004年、2005年连续两年的中央一号文件都对推进农村金融体制改革和创新提出了十分具体的要求,其中特别提出“积极兴办直接为'三农'服务的多种所有制的金融组织”。

发展社区合作金融是世界性潮流,而且历史和现实都证明,在中国应当而且可以发展农村合作金融。据了解,对农村金融的服务,中央金融工作会议已做了总体安排,中国银监会去年12月份已出台了《关于调整放宽农村地区银行业金融机构准入政策,更好地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目前全国已有6个省、市正在进行试点,有望全面铺开。

案例二

一项由香港慈善机构资助、安徽大学”三农“研究中心协助实施的关于农村合作金融的实验,正在安徽省肥西县小井庄村进行。

小井庄村民组的村民通过入股的形式成立小井庄社区发展合作社,每股基本股为3000元,由此筹集到的社区发展资金只作为向合作社社员发放的贷款,不做其他用途,在合作社内部封闭运行。村民组38户家庭中的23户已经成为社员,从去年年底到现在,他们筹集了7.2万元资金。

社员每次贷款的最高额度为2万元,累计额不超过4万元;最长贷款期限为6个月;利率为7厘2,略低于农村信用社的8厘5。

合作社的资金由一个5名村民组成的小组负责管理。何家余和李祖应都是管理小组成员之一,另外的成员则是三位姓李的村民。他们的当选经历了三次会议,因为小井庄村民组的小部分村民姓何或姓黄,大部分村民姓李,但是分为四文不同的宗族。最后的办法是一个集团有一名村民进入管理小组。那笔资金平时存放在农村信用社里,由会计保管存折,另外两名管理小组成员保管存折密码。社员向管理小组提交贷款申请书并得N5名成员签字后,由3名成员共同前往农村信用社提取款项。财务状况在合作社也会每季度公示一次,每年年末结算一次。

如何应付社员逾期不归还贷款的情况呢?管理小组制定的资金管理办法是取消贷款权利或罚滞纳金,直至起诉。但李祖应和何家余一致认为可以用更有效的方式解决,那就是“23户人一起上他家讨”。

合作社的管理原则是民主管理、民主决策。“三农”研究中心对合作社的内部管理、运作过程只有监督权和建议权,没有代行管理的权利,也不得干涉合作社的内部决策。

小井庄行政村的党支部书记李祖好住在何家余隔壁,他希望能够参加合作社,甚至向管理小组上交了申请书。但他仍然无法如愿,因为他不是小井庄村民组的成员。李祖好说:“这个实验和整个村庄无关,我也无权去监督它。”“自我民主管理需要信息的对称,这在比较大的范围内难以实现”,“三农”研究中心的有关人士说,“人们容易在小范围内了解各自的想法,民主管理有更大的可操作性。”

在2006年3月第一次回收贷款利息时,拖欠情况没有出现,但是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对之前未加入合作社的村民现在提出的入股要求,管理小组的成员流露曲不欢迎的态度。贷款期限也使社员觉得有点短。张安国的家里仍然存放着收购得来的3万公斤油菜籽,如果行情不好,她无法保证能够按时归还贷款。这使她对向合作社贷款产生一丝犹豫。

小井庄的这个实验仍然得到村民的欢迎。李祖应说:“我现在有一部农用车,如果这钱用得好,它会变成解放牌货车。”这说明农村合作金融受到了农民的欢迎。

2006年8月10日《南方周末》载文:党和政府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保护农民合法经济权益。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是我国农村的基本经营制度,这是载入宪法的。“统”的实质就是服务,搞好服务,政府的经济技术部门可以发挥作用,社区集体经济组织可以发挥作用,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也可以发挥作用。农村改革以来的实践表明,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在为农民服务方面,更具生命力,针对性和适应性更强。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逐步完善了,党和国家对农民的扶持就增加了一条途径,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又能成为落实党和国家农村政策的助手。

自上世纪80年代前期,中央提出要大力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以来,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在我国有了20多年的发展历史,形成了一些自身的特点:一是组织方式多种多样。从名称看,有的叫合作社,有的叫农民专业合作社,有的叫协会,有的叫专业协会等。据典型调查,在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中,约70%叫协会,30%叫合作社。从发起者的身份看:由农村能人或专业大户发起的占65%,公司或企业发起的占5.7%,政府经济技术等涉农部门发起的占9.3%,供销合作社发起的占9.6%,其他占10.4%。二是大多数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缺资金、缺人才、规模小。稳定性差。据有关部门统计,目前全国约有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15万个,成员数量2363万户,占全国总农户的9.8%,带动非成员农户3245万个,占总农户的13.5%,两者合计占23.3%。三是股权相对集申,少数人控制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比较普遍。

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还处于典型的初级阶段。但从一些经济较为发达地区的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看,已经出现可喜的发展趋势。据对浙江省台州地区的调查,己经出现合作社与社员的关系从松散的产品购销关系向紧密的产权关系转变,股权结构从个人占大股向股权分散、股权与交易额挂钩转变,盈余返还从以投资者为主体向以生产者为主体演变,表决方式从一人一票制向一人多票制转变。这种转变,是经济利益作用的结果。

把符合国情的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基本特征体现出来,这就是:在性质上,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是互助性、人合性并由社员惠顾者控制的组织。在治理机制上,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坚持以社员为主要服务对象,对社员服务不以营利为目的的原则;坚持开放社员资格,入社自愿、退社自由的原则;坚持一人一票、民主管理的原则;坚持适度限制资本权利、重视惠顾返还的原则。

2007年3月6日《光明日报》载文:近年来我国文农贷款逐步增长,但彻底解决农民贷款难的问题还需进一步努力,必须加快构建功能完善、竞争有序、健康发展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形成有效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金融合力,建立包括政策性银行、商业银行、农村合作金融机构、农村保险、农村担保机构和社会资本在内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改善农村信用环境,对体系中的各个主体政策扶持、合理分工、严格管理、鼓励竞争,并提供法律保障,最终形成合力,共同服务“三农”。

一些地方在新农村建设中存在急于求成、嫌贫爱富,资金向富裕农村集中的不正常现象。记者在晋北某产煤大县采访时发现,当地新农村建设试点气势不凡,人均20平方米、包括三个房间外带独家小院的琉璃瓦新房鳞次杆比,雕梁画栋。已经搬进来的农民,家电一应俱全,光景十分殷实。后来详细了解,才知道这个村是工矿型农村,村办煤矿为集体经济积累下厚实的家底,是远近闻名的富裕村。问起新农村建设资金来源,村干部自豪地说,村民自筹一部分,村里补助一部分,国家和省、市还要给专项补助。“上面的钱拨下来,我们可以搞个花园和广场。”经了解,这个县确定的新农村建设试点数量在市里是数一数二的。

在这个产煤大县相邻的另一个纯农业县,记者了解到,新农村建设试点数量要比产煤大县少得多。这个“纯农不富”县的有关领导纳闷:新农村建设申报时,我们信息不灵,渠道不畅,等上面确定完后,才知道比富县要少得多,这真是“穷居闹市无人间“啊!记者追间原因,县乡干部和农民们几乎作出同样的解释:穷村做试点,起步差、标准低、间题多、进程慢,效果难料;富村做试点恰恰相反,容易出政绩,领导脸上光彩啊!

现在,村庄、城镇规划建设是个问题,规划滞后的现象普遍存在。村庄、集镇规划建设理,应当坚持全面规划,因地制宜,量力而行,逐步建设,实现经济

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统一。编制村庄、集镇规划,必须坚持合理布局,十分珍惜土地的原则。各项建设应当相对集中,充分利用原有建设用地,新建、扩建工程及住宅应当尽量不占用耕地和林地。

村庄、集镇规划包括:集镇域规划、集镇总体规划和详细规划、村庄建设规划。集镇域规划的主要内容包括:乡级行政区域内村庄、集镇布点,村庄、集镇的位臵、性质、规模和发展方向,规划建设用地范围,村庄、集镇基础设施以及其他各项生产和生活服务设施的配臵等。村庄建设规划的主要内容包括:人口和建设用地发展规模,建设用地范围,住宅、公共设施和公益事业等各项建设用地的布局,有关技术经济指标,等等。

三、作答要求

(」)给定资料其反映:”钱从哪里来y这几乎是所有村干部最关心的问题。一些村集体税费改革少了收入,企业改制断了收入,招商引资没有收入,转移支付入不敷出,正常运转难以为继。“请根据给定资料1一2,谈谈你对”村集体钱该从哪里来“这个问题的看法。(字数不超过250字,满分10分)

(二)给定资料3表明:由于资金短缺等原因,农民增收难。请根据给定资料3一4,归纳出农民增收难的种种表现,并说明破解这些难题的关键所在。(字数控制在400字以内,满分20分)

(三)给定资料5显示:”为解决资金短缺问题,基层干部'跑款'渐成风气。对此,有人认为该跑,有人坚决反对。“你是怎样看待这个问题的?如果你作为驻村包点的乡镇干部,要解决村集体经费不足的问题,请谈谈你的工作思路。(字数掌握在350字左右,满分20分)

(四)请仔细阅读给定资料6,假如你作为驻村包点的乡镇干部,具体负责社区农民资金互助合作实验的试点工作,你准备如何去做?主要采取哪些措施防范金融及资金风险?(字数掌握在400字左右,满分20分)

(五)请以驻村包点乡镇干部的身份,依据给定资料,从我省实际情况出发,为某行政村编写一份”十一五"建设规划书(纲要)。(满分30分)要求:条理清晰,重点突出,文体得当,字数掌握在800字左右。

第三篇:08年山东省乡镇公务员考试申论真题

08年山东省乡镇公务员考试申论真题

1.在国家取消农业税,实行转移文付后,一些农村行政村出现经费短缺。江苏省扬州市行江区有184个行政村,2008年村级集体收入在30万元以上的有51个村,20-30万元的有14个村,10-20万元的有47个村,10万元以下的有72个村。一般规模较大的行政村刚性支出需要15万元左右,规模相对较小的行政村,刚性支出也不少于10万元,而目前大多数村级集体无钱办事、难以办事。

据贵州省委政策研究室对全省1480个乡镇的统计汇总表明,无外债乡镇仅有58个,占3.92%;乡镇债务在50万元以下的有385个,占26.01%;50-100万元的319个,占21.55%;100-200万元的381个,占25.74%;100一500万元的263个,占17.8%;500万元以上的74个,占50% 以湖南省为例,目前全省乡村两级的债务还有320亿元,乡均负债979万元,村均负债达24万元。一些经济较发达地区负债更为严重。如长沙市118个乡镇,仅有一个乡镇无负债,全市乡镇负债总额为24.6亿元,平均负债达到2091万元。在调查时,许多基层干部提

出,乡镇负债仅靠乡镇自身的财力是无法化解的。

四川省岳池县50%以上即4000多名乡(镇)、村、组干部,人均累计垫交历年上清下不清的税费等尾欠款近6000元,成为压在当前农村基层干部头上的一项沉重负担。

“十五”期间,各级政府加大了对农村设施建设的投入力度,农民生产和生活条件逐步改善,但不少村“税费改革少了收入,企业改制断了收人,招商引资没有收入,转移支付入不

敷出,正常运转难以为继”。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欠账太多,老的投入没完成,新的建设又需要大量资金。“钱从哪里来扩这几乎是所有村干部最关心的问题。

调查资料显示:税费改革以后村集体财务运转的一些主要特点,其中最重要的就是,日常运转大都靠借钱度日。总结起来,借债有两个来源:一个办法是每年年底,许多村都会向乡镇政府打报告,以各种名义要求补助。这些补助,在乡镇政府看来都是”暂借款“,而在村子看来都是”赞助款“或困难补助,是不打算还的。另一个办法是村干部用个人名义向农民借款。这些借款一般具有小额、多笔、高利、短期的特点,主要用于维持村集体财务运转,有的也用来充当税款,完成收入基数。

这些借款多发生在年底,是为了还旧债和借新债。在调查的山东省不少乡村,借债已经成为村集体财务运转的主要手段。每个村长上任以后,首先就是想办法筹集资金来发放拖欠的工资和维持日常运转。

拖欠也是一个类似借款的手段。由于缺少可用资金,有些村干部的作风变得“无赖”化。“吃饭欠饭钱,住店欠店钱”,可以说是“能欠就欠”、“无所不欠”。其中,最严重的就是工程队欠款,无论是修路架桥、盖楼建校,还是搞农田水利,几乎每个公共建设项目都有工程欠款,这些欠款占到建设款的20%一90%不等。在调查的一些村子中,几乎没有不拖欠工程款的。值得注意的是,工程队欠款名义上受损的是包工头,实际受损的则是建筑队的农民。

村集体债务的规模很大,其中有一半左右都是历史性负债,这类债务的增长是以利息方式实现的。最值得注意的是新增债务。在新增债务中,向银行和信用社借款或者贷款几乎没有了,这主要是银行金融体制改革的结果。新增债务大部分是向个人借款、向上级机构借款和拖欠工程款。

除了“借”和“欠”之外,村干部还有两种办法搞钱。一是“跑”,就是利用各种关系,去上边跑项目、要资金。近年来,村干部越来越重视“跑项目”,有些地区甚至给“跑”,项目成功者回扣或奖励。这不但使得上上下下设租、寻租之风愈演愈烈,而且也使得项目资金被挤占、挪用,用“跑”来的钱维持日常运转等现象变得公开化和普遍化。

2008年3月6日《光明日报》载文:农村改革20多年来,一个非常普遍的事实,就是在家庭承包经营获得极大成功的同时,村级集体经济却在逐渐萎缩,有的甚至债台高筑,服务功能基本丧失。其中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

”双层经营;体制电,集体这个经营层次存在严重的制度缺陷。改革初期的集体经济基本脱胎费火屡余谴瞬期的祭大锅饭;“体制”产权虚置,人人有份,又人人都不太对集体经济关心负责。民主管理和村务公开也很难弥补这种制度缺陷。

2.形成农村债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我们逐项分析后看到,政府主导下实施的社会公益事业欠债,是构成农村债务的一个重要因素。村级债务的构成主要是村级兴办各种公益事业的投入和兴办企业造成的亏损,以及以前举债完成的各种税费任务。村级债务链已成为严重束缚村级各项事业发展的牵绊,也为村级管理带来很多负面影响。近年来,在山东省不少村子,因债务问题债权人起诉村委会的案例缕缕发生,弄得村干部疲于应诉。有的村还为偿还债务,将机动地或者荒山一卖就是二三十年,集体资产所剩无几。

由于农村情况不同,集体经济强弱不同,而修路、修学校、装闭路电视、通自来水等社会公益事业大多是由各级政府主导实施的,村一级迫于形势和压力不得不搞。因此,有些政府主导的“民心工程”出发点是好的,可是由于搞不切实际的“一刀切”,急于求成的“形象工程“、高标准的“政绩工程”反而成了老百姓害怕的“担心工程”,加重了农村债务,使农民背上了沉重的负担,这一教训是非常深刻的。

黑龙江省绥化市委副书记、市长于莎燕向记者介绍了该市发展农村经济的一些做法。他们从完善村级“双层经营”体制入手,着力对传统的集体经济进行功能再造,积极探索集体经济的多种有效实现形式,大力发展以农民专业合作社为主体的新型集体经济。农民以土地使用权、资金或技术入股,通过资本联合或劳动联合,建立多种形式的股份合作组织及联合体,实行自我管理、自我服务,从而有效地提高了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通过新型集体经济的发展,绥化市目前已有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组织4368个,重点发展了畜牧养殖型、产业承接型、特色经济型、劳务输出型和农机合作型“五型”合作经济组织,确立了“龙头企业+股份合作组织十基地+农户”的农业产业化发展经营模式,已累计助农增收达10亿多元。

于莎燕认为,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积极支持、鼓励发展新型集体经济,不仅是深化农改革,完善“双层经营”体制的迫切需要,也是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引导农村走新型合作化道路,有效适应市场竞争的迫切需要。同时,也有利于巩固农村基层政权。为此,她建议:围绕深入贯彻实施(农民专业合作社法八把发展新型集体经济作为深化农村综合改革,完善农村“双层经营”体制的一项重要举措,从国家方针政策的层面,进一步加以明确,大张旗鼓地支持、鼓励新型集体经济发展。对以农民专业合作社为主体的新型集体经济进行大力扶持,着力解决村级债务间题。对现有的村级资产、资源要进行必要的产权改造,能租则租,能包则包,能参股则参股,以盘活现有集体资产。

3.农民富裕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根本目的。近年来,虽然国家实施了一系列的惠民政策,促进了农民增收,但因受多种因素制约,农民增收依然十分困难。农业抵御市场风险和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脆弱,农民增收的不稳定性较大。虽然国家对农民实行了种粮补贴,但生产资料和机械作业费等持续涨价,无形中增加了生产成本,农民从事种养业增收困难。

近几年农业产业化有了一定的发展,但是缺少强有力的产业支撑,农业竞争力总体上还不强,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还不高,带动农民增收还不明显,公司加农户和协会加农户等模式并未给农民增收带来多少实惠。因为公司、协会和农民之间还未真正形成紧密的利益联合机制,所以农民几乎没有在企业或协会的二次分配中获益增收。而且有的地方将合作组织或经济协会作为普通企业讨待;有的作为社会团体对待,还有的地方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则根本没有适当名分,这种棍乱使得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在贷款、纳税、保险等诸多方面面临种种困难,严重妨膊了其发展。

有的农村基层干部说,随着经济的发展。农村劳动力从一产转移到二、三产业的比例将队伍庞大,劳动力转移率较高。但由于综合素质低,大多数劳动力仍从事低收入的工作,技术型、技能型劳动力转移输出

很少,无法获得较高收入,当前,各级政府为全民创业营造了良好的舆论氛围和宽松的环境,但由于绝大多数农民缺乏创业意识、创业本领、创业资本,致使致富无门、致富无能、致富难成。因此,农民工资性收入增长受到抑制

有的基层干部还反映,自2008年起,国家取消了农业税及其附加税,“一免三补”政策的落实虽然提高了农民种田的积极性,但农民依靠政府增收的空间缩小,没有更多途径。

4.2008年3月5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十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作政府报告时说,做好今年的“三农”工作,要以加快发展现代农业为重点,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要重点抓好五点:一是稳定发展粮食生产。二是切实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三是大力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四是多渠道增加农民收入。五是着力推进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和农村人力资源开发。他说,发展现代农业,推进新农村建设,要靠政策、靠投入、靠科技、靠改革。一

要巩固、完善和加强支农惠农政策。增加对种粮农民的直接补贴、良种补贴、农机具购置补贴和农业生产资料综合补贴。继续实行粮食最低收购价政策。进一步加大对财政困难县乡和产粮大县的支持力度。二要加大对农业农村投入力度。切实把国家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的重点转向农村,今年财政支农投入的增量要继续高于上年,国家固定资产投资用于农村的增量要继续高于上年,土地出让收入用于农村建设的增量要继续高于上年。中央财政安排用于“三农”的资金3917亿元,比去年增加520亿元。积极发展农业保险,扩大农业政策性保险试点范围。三要加快农业科技进步。加强农业科技创新能力建设,支持农业科技项目,加快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完善基层农业技术推广和服务体系,鼓励农业科技进村入户。四要全面推进农村综合改革。加快乡镇机构改革、农村义务教育改革和县乡财政管理体制改革,逐步建立精干高效的农村行政管理体制、政府保障的农村义务教育体制、覆盖城乡的公共财政制度。同时,推进征地制度、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积极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继续清理和化乡村债务。

温家宝强调,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必须把重点放在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上。坚持稳定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坚持因地制宜、从实际出发,坚持尊重农民意愿、维护农民权益,反对形式主义和强迫命令。

5.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组织法》规定,乡镇政府“行使执行本行政区域内的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预算,管理本行政区域内经济、教育、科学、文化、卫生、体育事业和财政、民政、公安、司法行政、计划生育等行政工作”。这说明乡镇政府的职责是明确的,而且是全面的。但是农村税费改革后,很多乡镇的财力更是失去了源头,已形不成自己的“一级财政”,这使很多乡镇没有足够的财力保证自己全面履

行政府职能。税费改革以后,村干部的行为由向农民收取税费一变而为借钱和“跑”钱。借钱和“跑”钱,一要靠上级政府,二要靠民间的有钱人。

税费改革,使得基层干部更加依赖于上级领导,它产生的另一个也许是更加深远的影响在于,基层权力运作的基础正在悄悄地改变,民间的富人和富裕阶层越来越成为乡村两级政府组织所依赖的对象。

为解决资金短缺问题,基层干部“跑款”渐成风气。对此,有人认为该“跑”,有人坚决反对。

2008年以来,从国家到地方,都拿出了大量资金用于农村建设。其中,中央财政用于“三农”的支出达到3397亿,比上年增加422亿元。山西省今年省级财政也安排了支农资金16.3亿元,比去年增长58.6%。充足的资金投入本是好事,但由于资金管理存在漏洞,广大农民并没能十分公平地享受到政策的惠泽。

记者采访发现,原本是规范管理,有着严格申报、审批、使用、监管程序的支农资金却存在着凭关系分配的潜规则。有关系的基层干部能够在掌握支农资金的实权部门争取到更多资金,没关系的基层单位只能干等。“人情”盖过规范的分配方式,使支农资金很难发挥应有的作用,好钢难用在刀刃上。

国家有关政策表明,新农村建设的核心

在于生产发展,这就意味着基层干部的主要任务在于,充分调动农民的积极性,挖掘农业内部的增收能力,通过生产发展来带动农民的生活富裕。然而,在基层很多干部却将主要

精力放在向上“跑款”上,甚至在“跑款”的途径数量上相互攀比。这凸现了干部建设新农村的不正常心态。

记者采访了解到,基层干部通过各种关系从上级部门争取到的支农资金大多用于村子巷道硬化、街道绿化等“面子”工程,较少用于农田水利建设等帮助农民发展生产的项目上,有的甚至出现资金挪用等违规现象。

上述支农资金的混乱使用,危害自不必说,同时也反映出基层干部轻“发展”、重“形象”的错位政绩观。山西南部某贫困县的一个乡镇,通过从上级部门争取各种支农资金,甚至从银行贷款来建设园林村,村子绿化得很漂亮,各级政府很满意,但农民生产增收并没有得到多少改善。6.案例一

杨埠救灾扶贫互助基金会,现属于太湖县小池镇银山村(由杨埠村和海形村合并而成),1988年初在县民政局注册登记,由县民政局归口管理。当时成立储金会,主要目的是通过储金会吸收村内闲散资金,帮助受灾、受困群众自力更生、生产自救。

储金会由原始股东(拥有储金会的所有权,可分红)组成股东会,即由村委会成员与持股个人组成。原始股东371股,每股10元。现在涉及全村310户。约占银山村总户数的1/3。股东会每年至少召开一次,决定重大事项。股东会下设理事会·砚有会长、会计、主办出纳员各一人。原始股东和其他村民,均可按银行同期存款利息借款给储金会,储金会以收取资金占用费(略低于同期信用社贷款利息)的形式放款。放款1000无以内,由主办出纳批1000一3000元以内,由会长批;3000一5000元,由理事会集体审批;超过5000元,需派人明察

暗访后再集体决定。净利润按3:3:4的比例分红,即风险基金占30%,村级管理费占30%,发展基金占40%。

为防村民集中提取存款,储金会提取总资产的30%左有作为储备基金,存千银行、信用社。我们调查时,储金会在各类银行(信用社)活期存款有5724.88元,定期存款46.5万元。储金会从成立到现在,从未发生过挤兑现象。储金会一切按章程和制度办事,每季度向县民政局、镇农经站报一次账,接受查询和监督。

养猪户陈建国,1995年办养猪场,由于资金不足无法进行规模饲养,第二年储金会计地以家庭财产抵押方式一次性贷款4万元,使他能够以仔猪交易为主,同时进行饲料加工与养猪,不久就成为当地的“养猪状元”,现在年交易仔猪上千头,养肥猪近百头,年获纯利10万元以上。

截至去年12月15日,杨埠储金会资产总额为1551083.28元,累放资金6722t20元,获利140804.81元。其中生产性资金5044590元,生活性资金1677530元,分别占累放总额的75%和25%。在累放的生产性资金中,用于种植业占34.3%,畜牧业占26.4%,工副业占21.3%,交通运输业占10%,饮食服务业占5.5%,其他占2.5%。在累放的生活性资金中,用于受重灾的占23.5%,生大病的占7%;生活困难的占51.4%,子女上学的占16.5%,其他占1.6%。全村有80%的农户受益于储金会,累计帮助62名受重灾生大病人员,132名学生入学,使359人脱贫脱困,650人进入小康生活,近200人步人富裕阶段。

培育农村合作金融组织,是农村金融体制最重要、最紧迫的改革和创新。中央对农村金融体制改革和创新高度重视,2008年、2008年连续两年的中央一号文件都对推进农村金融

体制改革和创新提出了十分具体的要求,其中特别提出“积极兴办直接为'三农'服务的多种所有制的金融组织”。

发展社区合作金融是世界性潮流,而且历史和现实都证明,在中国应当而且可以发展农村合作金融。据了解,对农村金融的服务,中央金融工作会议已做了总体安排,中国银监会去年12月份已出台了《关于调整放宽农村地区银行业金融机构准入政策,更好地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

见》,目前全国已有6个省、市正在进行试点,有望全面铺开。

案例二

一项由香港慈善机构资助、安徽大学”三农“研究中心协助实施的关于农村合作金融的实验,正在安徽省肥西县小井庄村进行。

小井庄村民组的村民通过入股的形式成立小井庄社区发展合作社,每股基本股为3000元,由此筹集到的社区发展资金只作为向合作社社员发放的贷款,不做其他用途,在合作社内部封闭运行。村民组38户家庭中的23户已经成为社员,从去年年底到现在,他们筹集了7.2万元资金。

社员每次贷款的最高额度为2万元,累计额不超过4万元;最长贷款期限为6个月;利率为7厘2,略低于农村信用社的8厘5。

合作社的资金由一个5名村民组成的小组负责管理。何家余和李祖应都是管理小组成员之一,另外的成员则是三位姓李的村民。他们的当选经历了三次会议,因为小井庄村民组的小部分村民姓何或姓黄,大部分村民姓李,但是分为四文不同的宗族。最后的办法是一个集

团有一名村民进入管理小组。那笔资金平时存放在农村信用社里,由会计保管存折,另外两名管理小组成员保管存折密码。社员向管理小组提交贷款申请书并得N5名成员签字后,由3名成员共同前往农村信用社提取款项。财务状况在合作社也会每季度公示一次,每年年末结算一次。

如何应付社员逾期不归还贷款的情况呢?管理小组制定的资金管理办法是取消贷款权利或罚滞纳金,直至起诉。但李祖应和何家余一致认为可以用更有效的方式解决,那就是“23户人一起上他家讨”。

合作社的管理原则是民主管理、民主决策。“三农”研究中心对合作社的内部管理、运作过程只有监督权和建议权,没有代行管理的权利,也不得干涉合作社的内部决策。

小井庄行政村的党支部书记李祖好住在何家余隔壁,他希望能够参加合作社,甚至向管理小组上交了申请书。但他仍然无法如愿,因为他不是小井庄村民组的成员。李祖好说:“这个实验和整个村庄无关,我也无权去监督它。”“自我民主管理需要信息的对称,这在比较大的范围内难以实现”,“三农”研究中心的有关人士说,“人们容易在小范围内了解各自的想法,民主管理有更大的可操作性。”

在2008年3月第一次回收贷款利息时,拖欠情况没有出现,但是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对之前未加入合作社的村民现在提出的入股要求,管理小组的成员流露曲不欢迎的态度。贷款期限也使社员觉得有点短。张安国的家里仍然存放着收购得来的3万公斤油菜籽,如果行情不好,她无法保证能够按时归还贷款。这使她对向合作社贷款产生一丝犹豫。

小井庄的这个实验仍然得到村民的欢迎。李祖应说:“我现在有一部农用车,如果这钱用得好,它会变成解放牌货车。”这说明农村合作金融受到了农民的欢迎。

2008年8月10日《南方周末》载文:党和政府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保护农民合法经济权益。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是我国农村的基本经营制度,这是载入宪法的。“统”的实质就是服务,搞好服务,政府的经济技术部门可以发挥作用,社区集体经济组织可以发挥作用,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也可以发挥作用。农村改革以来的实践表明,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在为农民服务方面,更具生命力,针对性和适应性更强。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逐步完善了,党和国家对农民的扶持就增加了一条途径,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又能成为落实党和国家农村政策的助手。

自上世纪80年代前期,中央提出要大力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以来,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在我国有了20多年的发展历史,形成了一些自身的特点:一是组织方式多种多样。从名称看,有的叫合作社,有的叫农民专业合作社,有的叫协会,有的叫专业协会等。据典型调查,在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中,约70%叫协会,30%叫合作社。从发起者的身份看:由农村能人或专业大户发起的占65%,公司或企业发起的占5.7%,政府经济技术等涉农部门发起的占9.3%,供销合作社发起的占9.6%,其他占10.4%。二是大多数农民专业

合作经济组织缺资金、缺人才、规模小。稳定性差。据有关部门统计,目前全国约有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15万个,成员数量2363万户,占全国总农户的9.8%,带动非成员农户3245万个,占总农户的13.5%,两者合计占23.3%。三是股权相对集申,少数人控制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比较普遍。

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还处于典型的初级阶段。但从一些经济较为发达地区的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看,已经出现可喜的发展趋势。据对浙江省台州地区的调查,己经出现合作社与社员的关系从松散的产品购销关系向紧密的产权关系转变,股权结构

从个人占大股向股权分散、股权与交易额挂钩转变,盈余返还从以投资者为主体向以生产者为主体演变,表决方式从一人一票制向一人多票制转变。这种转变,是经济利益作用的结果。

把符合国情的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基本特征体现出来,这就是:在性质上,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是互助性、人合性并由社员惠顾者控制的组织。在治理机制上,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坚持以社员为主要服务对象,对社员服务不以营利为目的的原则;坚持开放社员资格,入社自愿、退社自由的原则;坚持一人一票、民主管理的原则;坚持适度限制资本权利、重视惠顾返还的原则。

2008年3月6日《光明日报》载文:近年来我国文农贷款逐步增长,但彻底解决农民贷款难的问题还需进一步努力,必须加快构建功能完善、竞争有序、健康发展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形成有效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金融合力,建立包括政策性银行、商业银行、农村合作金融机构、农村保险、农村担保机构和社会资本在内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改善农村信用环境,对体系中的各个主体政策扶持、合理分工、严格管理、鼓励竞争,并提供法律保障,最终形成合力,共同服务“三农”。

一些地方在新农村建设中存在急于求成、嫌贫爱富,资金向富裕农村集中的不正常现象。记者在晋北某产煤大县采访时发现,当地新农村建设试点气势不凡,人均20平方米、包括三个房间外带独家小院的琉璃瓦新房鳞次杆比,雕梁画栋。已经搬进来的农民,家电一应俱全,光景十分殷实。后来详细了解,才知道这个村是工矿型农村,村办煤矿为集体经济积累下厚实的家底,是远近闻名的富裕村。问起新农村建设资金来源,村干部自豪地说,村民自筹一部分,村里补助一部分,国家和省、市还要给专项补助。“上面的钱拨下来,我们可以搞个花园和广场。”经了解,这个县确定的新农村建设试点数量在市里是数一数二的。

在这个产煤大县相邻的另一个纯农业县,记者了解到,新农村建设试点数量要比产煤大县少得多。这个“纯农不富”县的有关领导纳闷:新农村建设申报时,我们信息不灵,渠道不畅,等上面确定完后,才知道比富县要少得多,这真是“穷居闹市无人间“啊!记者追间原因,县乡干部和农民们几乎作出同样的解释:穷村做试点,起步差、标准低、间题多、进程慢,效果难料;富村做试点恰恰相反,容易出政绩,领导脸上光彩啊!现在,村庄、城镇规划建设是个问题,规划滞后的现象普遍存在。村庄、集镇规划建设理,应当坚持全面规划,因地制宜,量力而行,逐步建设,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统一。编制村庄、集镇规划,必须坚持合理布局,十分珍惜土地的原则。各项建设应当相对集中,充分利用原有建设用地,新建、扩建工程及住宅应当尽量不占用耕地和林地。

村庄、集镇规划包括:集镇域规划、集镇总体规划和详细规划、村庄建设规划。集镇域规划的主要内容包括:乡级行政区域内村庄、集镇布点,村庄、集镇的位置、性质、规模和发展方向,规划建设用地范围,村庄、集镇基础设施以及其他各项生产和生活服务设施的配置等。村庄建设规划的主要内容包括:人口和建设用地发展规模,建设用地范围,住宅、公共设施和公益事业等各项建设用地的布局,有关技术经济指标,等等。

三、作答要求

(」)给定资料其反映:”钱从哪里来y这几乎是所有村干部最关心的问题。一些村集体税费改革少了收入,企业改制断了收入,招商引资没有收入,转移文付人不敷出,正常运转难以为继。“请根据给定资料1一2,谈谈你对”村集体钱该从哪里来“这个问题的看法。(字数不超过250字,满分10分)

(二)给定资料3表明:由于资金短缺等原因,农民增收难。请根据给定资料3一4,归纳出农民增收难的种种表现,并说明破解这些难题的关键所在。(字数控制在400字以内,满分20分)(三)给定资料5显示:”为解决资金短缺问题,基层干部'跑款'渐成风气。对此,有人认为该·跑,有人坚决反对。“你是怎样看待这个问题的?如果你作为驻村包点的乡镇干部,要解决村集体经费不足的问题,请谈谈你的工作思路。(字数掌握在350字左右,满分20分)(四)请仔细阅读给定资料6,假如你作为驻村包点的乡镇干部,具体负责社区农民资金互助合作实验的试点工作,你准备如何去做?主要采取哪些措施防范金融及资金风险?(字数掌握在400字左右,满分20分)(五)请以驻村包点乡镇干部的身份,依据给定资料,从我省实际情况出发,为某行政村编写一份”十一五"建设规划书(纲要)

第四篇:2012山东省公务员申论真题答案

【参考答案】

一是移民补助款筹措难;补助少个人出资重;低于国家补偿标准且被克扣;虚报和私下转让指标套取补助、非法占用村民宅基地。

二是缺乏专门的法律,对移民的管理机构、体制、搬迁的规划设计、权益保障等方面进行统一规范。

三是移民生活、生产、就业、社会关系不适应等问题。

四是迁入地生态环境保护问题。

五是搬迁用地问题。

二、“给定资料3”提到,“搬迁不仅仅是让群众改变居住的环境,更重要的是让他们改变一种生活的方式。”请你结合对全部给定资料的理解,谈谈对这句话的认识。(20分)

要求:观点明确,分析深入,条理清晰,不超过300字。

【中公解析】

阅读题干,审清题意

题目要求就给定资料3中“搬迁不仅仅是让群众改变居住的环境,更重要的是让他们改变一种生活的方式。”的这句话谈认识,是一道综合分析题,作答范围为“全部给定资料”,作答字数不超过300字。

阅读材料,提炼要点

首先,要解释一下这句话的含义。回到材料出处,联系前后两则材料,不难发现,材料4即对这句话进行了完整全面的阐释:将在很大程度上改变相当一部分人群的生存状态,移民的生活、生产、就业、社会关系都将发生变化,原有的社会经济体系完全解体。

其次,依据全部材料对这句话进行相应的具体解读。材料1第一段最后提到了移民搬迁的目的,可作为句子前半句话的具体阐释。材料6以及材料7提到了移民生产方式、生活设施、就业、增收等方面的问题,可作为对此句话后半句的具体阐释的几个方面;材料8提到了移民身份的变化,可作为具体阐释的另一个方面。

最后,提出解决措施作为结论。

加工要点,组织答案

对上述提炼出的要点进行整理,用通顺的语句表达出来即可。

【参考答案】

这句话的意思是移民搬迁是一次彻底的搬迁,将在很大程度上改变相当一部分人群的生存状态,移民的生活、生产、就业、社会关系都将发生变化,原有的社会经济体系将完全解体。移民搬迁是要让生活在危险边缘的群众彻底摆脱自然灾害的困扰,居住地会发生变化。迁入地的生活配套设施不足或者从农村搬到城镇,生活方式会发生很大变化;有的农民会脱离旱作农业耕作方式;有的农民将脱离农业生产,转为工业生产,就业方式发生变化;由一个地方转移到另一个地方,故土情结和移民身份导致他们缺乏归属感和认同感。为此,政府应遵循以人为本、民生优先的原则,统筹兼顾、科学规划、分步实施,多渠道解决移民就业、实现移民增收,推进移民安置工作的有序进行。

三、针对“给定资料5”所反映的移民搬迁中各种具体问题,从Z县主管部门的角度,提出改进工作的具体建议。

要求:

1.问题定位准确;

2.建议措施具体可行

3.不超过900字。

【中公解析】

本题两问,首先要列出“给定资料5”所反映的移民搬迁中各种具体问题,然后再针对问题提出改进工作的具体建议。

“给定资料5”中涉及到了很多移民搬迁中存在的问题,按照材料顺序,我们可以将每一方面问题的核心内容提取出来。首先,给定资料提到了“以工代赈”没能完全实施,其中的问题就在于计划于实施脱节,项目批下来却没有土地指标可用,土地成为易地扶贫搬迁工作的瓶颈。同时提到了村民更愿意搬到更近的地方,这样一来可以回来种地,二来生活方便,这也体现出村民对土地的依赖,缺少其他收入来源以及搬迁中配套基础设施建设的滞后。其次,材料提到搬迁的另一个尴尬是补助少,个人出资部分太重,这就造成了贫困人口无法搬迁的问题,以及在安置过程中出现了虚报和私下转让等不法行为。最后,给定资料用了一整段来说明补偿款的问题,即补偿款严重“随水”,同时还被以各种方式克扣。

对策方面,主要来源于给定材料3中陕西省委、省政府的一些政策方针、筹措资金的一些做法,给定资料4中媒体对于目前我国拆迁过程中缺少专门的法律的有关论述以及给定资料6、7中的一些成功经验和做法。给定材料3中提到了成立公司、银行贷款、争取政策和资金支持的做法是筹措资金的有效办法。给定资料4中提到了我国尚缺少一部专门的法律,对于移民的管理机构、管理机制、移民搬迁的规划设计、权益保障等进行统一规范,这可以作为解决搬迁过程中一系列违法行为的解决方案。给定资料6中提到的所谓“四统一分”法是解决土地问题的有效对策。给定资料7则从解决移民就业问题和转变移民耕作方式入手,为移民拓宽收入来源。同时谈到原州区通过集中安置的方式,解决配套基础设施建设的问题。这些都可以作为改进工作的具体建议。

【参考答案】

我县在移民搬迁安置过程中凸显出了种种问题。具体来说,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我县属于典型的旱作农业县,搬迁地点过远导致农民与土地分离,农民没有了可耕种的土地,也就失去了收入来源。同时,相应的基础设施欠缺,造成搬迁农民生活不便。

第二,“以工代赈”计划与实施脱节,项目批下来却没有土地指标可用。尤其是在异地扶贫搬迁工作中,土地已成为瓶颈,国家严禁在耕地上建设住宅,各地又没有公共用地,搬迁中的土地问题难以解决。

第三,搬迁中个人出资的部分太重,导致贫困人口交不起房款无法搬迁。而在搬迁安置工作中还存在虚报以及搬迁户私下转让指标等不法行为,甚至有国家工作人员借村民的名义占用宅基地。

第四,搬迁建房采取村民自建、政府补助的方式,但补偿款最终不仅没有全部到位,远低于国家的补偿标准,而且村民还被额外收取了宅基地费。补偿款缩水的同时,还被以管理费等多种方式克扣,最终村民能够拿到手里的补偿款所剩无几。

移民安置工作是搬迁工作的重要方面,是一项重大的民生工程。针对当前移民搬迁中存在的各种问题,应以下几个方面予以改进:

首先,要解决搬迁用地问题。在移民搬迁安置工作中,要统一编制住宅规划、统一征用调配土地、统一安排基础设施建设、统一办理各类手续,房屋由农民分户建设,以最低价为农民进镇建房提供用地。

其次,提高农民补助标准。要制定合理的补助方案,多方筹措资金,通过多方出资成立公司,银行贷款,争取上级有关部门政策资金的支持等手段,保证补助款来源。

再次,制定搬迁监督管理办法。制定合理的补助标准,对补助款发放严格审计监管,打击在移民搬迁工作中中饱私囊、违法乱纪的行为,保证补助款的足额、及时发放。

再次,完善配套基础设施建设。要改变以前简单把村民从一个地方搬迁到另一个地方的情况,必须将集中安置作为搬迁的重要方式,这样便于道路、水电等基础设施和卫生院、幼儿园、学校等配套设施的统一建设,解决移民生活不便的问题。

最后,保障移民的收入来源。通过举办培训班、邀请技术人员实地讲解等方式,强化对银民事实生产技术和技能培训,同时发展县域工业园,使其成为移民解决就业、实现增收的重要渠道,让移民真正实现安居乐业。

四、参考给定资料,以“新的生活 新的希望”为题目,围绕“移民”问题写一篇议论文。(40分)

要求:

1.观点鲜明,论述深刻;

2.联系实际;

3.条理清晰,语言流畅;

4.总字数800-1000字。

【写作思路】

本题为“命题作文”。“新的生活 新的希望”必须作为文章标题,同时这一标题也限制了我们的写作方向,必须从搬迁过程中的移民安置工作入手去写这篇文章。

下面中公教育提供一种写作思路:

文章可以从鼓励移民树立信心,更好地融入新的生活角度切入,既切合题意,也容易操作。

第一段提出问题的过程,解释移民的形成,同时紧扣主题。

第二段至第五段是分析问题的过程:第二段结合材料,从移民搬迁后的适应过程进行分析。第三段、第四段分析移民搬迁的重要意义以及政府的政策方向。第五段说明了政府在移民安置工作中的重要作用,因此移民搬迁工作必须由政府主导来完成。

最后一段提出宏观对策,收束全文,号召移民尽快适应新的生活环境,融入新的生活。

【参考例文】

新的生活 新的希望

地质灾害移民搬迁、洪涝灾害移民搬迁、扶贫移民搬迁、生态移民搬迁、工程移民搬迁,各种各样的需要,促成了“移民”这一特殊群体的形成。守着土坯青瓦的老房子,生活了一辈又一辈,离开祖祖辈辈生活的家园,对于移民来说,是人生中又一次脐带断裂。他们将要迎接的是挑战,但也是新的生活,新的希望!

移民搬迁后的一段时间内在经济、文化、社会心理等方面都会面临一系列不适应问题。物质上,从农村搬入城市后,生活成本比农村高,而移民暂时没有拓展收入的方式,生活自然难以为继;精神上,对于新的生活环境的不熟悉,身份不认同和故土情结又会导致移民精神上的困惑与不适应。移民需要有一个过渡期来适应新的生活环境,真正融入新的生活。这个过渡期非常关键,政府要从发展的角度来解决经济贫困、从心理上加以调适、从精神上加以培养,否则移民的安居乐业就会大打折扣,潜伏下来的历史问题就会成为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一个永久“瓶颈”。

从经济角度和发展的眼光看,移民集中安置有利于国民经济发展,对于国家而言是一种理性的选择。所以,在现有的基础上重视后期的投入和规划尤为重要,可以使移民通过更加科学的规划和设计实现尽快富裕。

从我国建设发展的布局看,建设小城镇是未来的政策取向。因此,将贫困人口从自然条件恶劣的地方搬到集镇或者离集镇近的地方,既可以避免重复建设造成的浪费,也可以通过

集中供水、供电、通路,实现资金的最有效利用。同时可集中教育资源、科技资源、人力资源实现资源的节约和共享。

移民的实施主要来自于政府的力量。由政府来组织移民,从移民动员、移民安置等方面都能有充分的保障。在移民过程中涉及到政府的土地、扶贫、农业等多个部门,只有政府才能发挥如此大规模的协调作用。因此政府要担起责任,做好移民搬迁工作。

新的生活代表着新的希望!政府必须要让移民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坚持统筹兼顾、科学规划、分步实施的原则,帮助他们调整自我,尽快适应新的环境,融入新的生活!

第五篇:2012山东省公务员考试申论真题及答案

2012年山东公务员录用考试申论(省市)试卷

给定资料

1.位于陕西省南部的安康、汉中、商洛三市,地质条件较差,经常遭受洪水、滑坡和泥石流灾害,平均每三年半就发生一次大的洪灾。多点域,突发性、毁灭性的地址质灾害给当地居民生命财产造成巨大损失。陕西省国土资源厅有关资料,2001年至2010年,陕南地区共发生地质灾害两千多起,造成590多人死亡或者失踪,直接经济损失460多亿元。2010年7月8日,特大暴雨引发的泥石流灾害导致安康、汉中、商洛三市28个县(区)中,有24个县(区)遭受强降雨侵袭,受灾人数177万人。其中,因灾死亡73人,失踪121人,直接经济损失60亿元。大竹园镇七堰村灾害最为严重,道路、通信、电力、供水等基础设施全部中断,全村22户78间房屋全部被冲毁,12人死亡、17人失踪。频发的自然灾害严重威胁着陕南人民的生产生活极及其发展。2010年,陕西省委、省政府在详细勘察陕西灾情后,下定决心对这些地区的居民进行搬迁,要让生活在危险边缘的群众长度摆脱自然灾害的困扰。

2010年12月7日,陕西省政府常务工作会议原则通过《陕南地区移民搬迁安置总体规划(2011-2012年)》。该规划决定从2011年启动“陕南地区移民搬迁安置”工程。搬迁工程涉及安康、汉中、商洛三市共28个县(区)。搬迁对象首先是受地质灾害洪涝灾害或其他灾害影响严重的村庄,特别是要先把深山里居住条件最危险的农民搬迁出来、时时,离公路超过5公里、人口规模过小的偏远村庄等也在搬迁之列。到2020年,搬迁居民总数将达到240万人,超过安康、汉中、商洛三市总人口的1/4,也超过了139.76万人的三峡库区移民规模。这些居民将按照城镇安置、移民新村安置、小村并大村安置和自主分散安置等方式选择新住宅建设用地,分期分批迁入新的居民住区。根据不同情况,每户居民将获得一定数额的财政补助。2、1990年,宁夏本省固地区一个名叫禹万喜的农民和几个同乡离开了祖祖辈辈生活的老家,准备迁往一个未知的新家。陪他们上路的只有一辆破旧的农用车和一张简陋的地图。西海固是宁夏回族自治区中南部的西吉、海原、固原、泾源、隆德、彭德、同心7个国家级贫困县的统称。那里是黄土高原绵延不断的丘陵区,山大沟深,干旱少雨,水土流失严重,因“苦脊梁甲天下”而闻名于世。1972年,联合国将其为不适宜人类生存的区域。然而,却有众多居民祖祖辈辈一直生活在这块贫瘠的土地上,直到上世纪70年代,宁夏自治区开始对这里的居民进行搬迁。

40年来,陆续有80多万移民走出了西海固,禹万喜他们就是90年代的一批移民。但是,由于受各方面条件的限制,目前西海固地区仍居住着100多万人,其中,近35万人因自然条件极度恶劣,交通极为不便而急需扶助。没有发展前途、发展潜力,只能过度索取,当地的生态环境遭受持续的破坏,日复一日,年复一年,陷入一种恶性循环。为了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同事时彻底摆脱贫困,2010年底,宁夏自治区党委决定实施《宁夏“十二五”中南部地区生态移民规划》。按照这个规划,宁夏将用5年时间,把中南部地区生存条件极差的7.88万户、34.6万人,搬迁安置到条件较好的近水,沿路、靠城地区。搬迁涉及宁夏山区9个县、91个乡镇、684个建制村、1655个自然村,计划投资105.8亿元。3、2011年5月6日,陕南地区移民搬迁工程正式启动。省委负责同志在移民搬迁安置工作会议上强调指出,陕南地区移民搬迁,是省委省政府从全局和陕南县具有扶贫开发层面和经济发展层面的意义。移民搬迁安置工作关键是要做到让移民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作为领导干部,要始终对两个方面怀有敬畏之心,一是对人民怀有敬畏之心,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不可懈怠;另一个是对大自然怀有敬畏之心,尊重而不能违背自然规律。为此,有媒体在报道陕南移民搬迁时,就用了“第一次主动向大自然低头”这句话。

山西省政府办公厅印发的《陕南地区移民搬迁安置工作实施办法(暂行)》规定,陕南地区搬迁安置工作的原则是“政府主导,群众自愿;以人为本、民生优先;因地制宜、突出重点;整合资源、传承特色”,移民安置工作强调要坚持统筹兼顾、科学规划,分步实施。根据搬迁规则,陕南地区共需投资1109.4亿元。按规定中“三四三”的补助方案,意味着陕南地方政府需支付360亿元-420亿元的补贴,其中半数需要市县一级财政自筹。这对地方财政收入仅10多亿元的陕南地区可谓压力巨大。为此,陕西省有关方面组建了陕南移民搬迁工程有限公司,其股东分别为陕西省财政厅和陕西有色金属集团,前者出资10亿元,后者出资20亿元,其余资金缺口将通过银行贷款解决。未来10年,该公司将在陕南地区移民搬迁工作领导小组的领导下,在陕南地区移民搬迁工作指挥部的统一安排下,配合陕南三市各级政府,以社会性和公益性为宗旨,以项目建设的模式,推进移民搬迁安置工作。同时,省政府将积极争取国家有关部门对移民搬迁予以政策和资金等方面的扶持。根据陕南移民搬迁的范围和对象,移民搬迁分为地质灾害移民搬迁,洪涝灾害移民搬迁、扶贫移民搬迁、生态移民搬迁和工程移民搬迁等五大类型,统称避灾移民搬迁。一位从事扶贫工作近三十年的陕南当地老干部感慨说,对于多灾多难的陕南地区而言,移民工程足以与废除几千年来的农业税政策相提并论。如果一切顺利,这可能是新中国历史上最大规模的移民搬迁工程,它与以往单纯的扶贫救济不同,这一次是彻底搬迁,搬迁不仅仅是让群众改变居住的环境,更重要的是让他们改变一种生活的方式。4、2011年5月,有媒体调查指出,新中国成立的60年中,中国大规模的经济建设导致移民总数达到7000万以上。从未来的发展趋势看,今后每年仍将会有数百万人因地质灾害、生态环境、扶贫开发、城乡建设征地等成为移民。然而迄今为止,我国尚缺乏一部专门的法律,对移民的管理机构、管理体制、移民搬迁的规划设计、权益保障等方面进行统一规范。国际研究移民问题的某知名专家表示,移民活动对迁入区和迁出去的人口分布、社会经济发展状况和趋势、生态环境与土地资源利用方式等都有较大影响,将在极大程度上改变相当一部分人群的生存状态。移民的生活、生产、就业、社会关系都将发生变化,原有的社会经济体系完全解体,需要异地

恢复重建,绝非易事。迁移不当就可能导致灾害搬家;迁入地本来生态环境很好,迁入大量人口之后,资源与环境压力增大,也可能会出现新的灾害。我国内蒙古阿拉善地区操场严重沙漠化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人口大量迁入,过度垦殖、放牧,导致原来的生态系统崩溃。

也有研究者主张,对于灾害,首要的选择不一定是移民,而是要建立一种灾害治理和管理的长效机制。要建立各类灾害普查、重点地区详查、风险评估、预测、灾中救援和应急管理等一系列制度,强化灾害管理和应急能力建设。

中国工程院院士、三峡工程某专家组组长在接受记者专访时指出,移民、生态、地质灾害这三个问题最棘手,因为“这些问题是需要长期做工作的,不是一下子可以解决的,这三个问题又是性质不一样的问题。”

5、搬还是不搬?50多岁的老邓一直在犹豫。老邓家在陕西省乙县甲村1组。乙县历来干旱少雨,全县除了黄河边的一小部分农田可以灌溉外,其余田地的庄稼几乎完全依赖雨水,干旱甚至造成许多村庄人畜用水困难,村民们惜水如油,所谓“宁给一个馍,不舍一碗水”。

2005年12月,国家发改委出台《以工代赈管理办法》,提出政府投资建设基础设施工程,受赈济者参加工程建设获得劳务报酬,以此取代直接救济。乙县因属典型的旱作农业县,成为陕西省最早一批试点县。县里自2009男开始组织村民整体搬迁。老邓找亲戚凑了4.5万元交给村里,几个月之后,在县城附近太乐移民新村盖的移民楼因为违章推倒了,此后房子的事情就一直搁浅。一位太乐村的王姓村干部证实说,原来太乐村的一片耕地,2009年以每亩六万元的价格卖给了甲村作为移民房的宅基地,但这样的买卖不合法。2009年8月,因为太乐村“私自卖地”,乙县国土资源局会同公安、城建等部门对在建移民房进行了强拆,并在县电视台曝光,按照最初的计划,甲村准备将老邓所在的1组整体搬往6里以外的路井镇旁,但是后来由于2、3两个组村民的参与,搬迁地点改到B先附近,举家迁往40里之外的B县城,地怎么办,以后的生活怎么办?老邓说,刚开始1组的村民极力反对,但几番讨论下来,人数点多的2、3组村民占了上风,村委会决定搬到B县城去。“有钱人才愿意搬到B县城去。”老邓说,搬到路井镇是最实际的方案,一来村民可以回来种地,二来孩子在镇上读书也更方便。这几年,孩子越来越少,连上幼儿园都要到6里之外的路井镇,很多人只好在镇上租房,专门照顾孩子,如果能搬得近一点,可以省下一笔不小的费用。

“主要是计划跟事实脱节。”Z县经济发展局以工代赈办公室搬迁负责人说:实际搬迁中,同一个村内进行安置,土地基本上不成问题,但是跨村跨乡镇就很难。太乐村的地在县城规划中是预留的工业用地,作为移民搬迁肯定不行,加上两个村之间私底下买卖,因此最终被叫停,这样的问题并不是孤例。一份Z县以工代赈办提供的内部调研报告显示,土地已成为异地扶贫搬迁工作的瓶颈。国家严禁在耕地上建设住宅,各村有又没有公共用地,搬迁中的土地问题就难以解决。

搬迁的另一个尴尬是补助少,个人出资的部分太重。结果是有钱的搬了,没钱的只能等。每户4.5万元的建房款,在靠天吃饭的农村是一笔巨款。甲村22户村民中,就有13户因交不起房款无法搬迁。77岁的李大爷就是交不起钱的住户之一。老人有两个儿子,老伴去世后,先是跟着大儿子住,后来大儿子去渭南工作,小儿子也成了家,最后就只剩下他一个人。“能搬走的都是那些能交起房款的人,剩下的村民怎么办?虚报和私下转让等不法行为。据陕西省发改委《关于Z县2008年以工代赈易地扶贫搬迁试点工程实施方案的批复》统计,路井镇乳阳村1组50户、230人,集中安置在该村南1.5公里路边42户、184人,插花安置8户、46人。该村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村民反映、1组实际只有30多户,不到180人,这明显属于虚报,该村民称,多出的指标被2组霍林村村民“冒名顶替”,有的搬迁户甚至私下转让指标套取补助款,更有甚者,一些“吃皇粮”的国家工作人员也借村民的名义占用宅基地。

2003年8月,Z县遭遇历史罕见的长期暴雨,位于县城10公里的乙村村东和东北方沟堤大面积滑坡崩裂,沿沟边居住的6组村民房屋倒塌十几间,就连院子里也出现了大裂缝。2008年,Z县决定将原来住在沟沿边的6组整体搬迁到村南一公里处的空地上。作为数量不多的避灾移民,这次搬迁建房采取的是村民自建、政府补助的方式。按当地政府规定,房子建好后,经验收合格,国家将给每户1万元补助款。但两年之后,村民的房子陆续建成,不仅补助没有全部到位,每户还被额外收取了2500元的宅基地费。一位姓张的村民说,政府承诺每户1万元的补助,实际上每户仅得到7500元,部分原来的老房子没来得及腾出来的,甚至只领到3000元,远低于国家的补偿标准。搬迁户还要自购地皮?大部分人对此表示不解。张姓村民反映,村里用来安置的土地本身就是6组的土地,并没有新占土地,而且新建每户占地面积只有4分多,村民原先住宅占地大多比这个面积大,搬迁后原宅基地交给了村集体复耕,耕地不仅不会减少反而增加了,为什么1万元反而缩水成了7500元?以工代赈办搬迁负责人解释称,国家的建房补助标准是按人口计算,但自建房一般按户补助,县里便将该村的建房平均分摊以后每户1万元,但是由于集中居住需要基础设施投入,因此最终定下来的标准是每户8000元。至于村上收每户2500元宅基地费,是在项目实施之前,以工代赈办曾要求全数退给农户,但由于乙村村委会干部长期空缺(村上事务有镇上一位副书记代管),这个问题目前还是没有得到解决。与乙村补助款“缩水”不同,在Z县丙村、丁村等移民点,补助款被以宅基地平整费、管理费、押金等方式克扣。丁村村委会甚至给每户都配上了大铁门、不锈钢护栏和塑钢窗,“没说多少钱,只说等发搬迁补助时一起扣。补助款变成了唐僧肉,人人都想咬一口”Z县以工代赈搬迁负责人对此深有感触。

6.移民搬迁安置工作中,陕南地区旬阳县的做法颇有亮点。多数农村地区农民的富裕程度不同,相对富裕的农民有比较迫切的进城愿望,因而这部分人成为当前搬迁的首要群体。经过摸底调查,旬阳县采取了统一编制住宅规划、统一征用调配土地、统一按排基础设施建设、统一办理各类手续,房屋由农民分户建设的“四统一分”

法,在八个集镇统征土地,以最低价为农民进镇建房提供用地。旬阳县发展计划局负责人表示,从市场开发、社区建制、居民管理、公共设施建设等方面综合比较,满足农民进城需要的最佳选择无疑是集镇,集镇承接着城市和乡村,最易于发挥集聚效益、产生发展效能,镇域经济是未来农村经济发展的方向,是改变城乡二元体制的最大突破口。

而对于一定数量的贫困人口,旬阳县也把他们作为扶贫工作的重点群体予以关注。近年来,旬阳县已有近万户农民迁入集镇,其中6000多户还保留了在农村的住宅,这就使得农村出现了大量闲置房屋。这些闲置房屋比贫困户的住房在位置、材料、设施等方面都要好,使用价值较高。同时,进镇村民还有部分遗留的土地、圈策、沼气等生产生活设施也处于闲置状态。因此,旬阳县提出将农村闲置资产向贫困农民转移,由政府为贫困户购买进镇农户的闲置房,再以极低的价格甚至免费“转卖”给贫困户居住,这一办法受到了卖房户、买房户的共同支持,实施一年来,迁入“新居”的贫困户绝大多数都提高了生活水平。

旬阳生态工业园位于县城近郊,是一个包含有矿产开采加工、水泥生产、汽车制造培训、魔芋种植以及烟草生产等多种行业的县域工业园区。如水泥生产线,依靠配套产业尤其是下属公司解决了大师农民的就业问题。据悉,县域工业园先后给1万多名城乡居民提供了就业岗位,成为移民解决就业、实现增收的重要渠道。

7.宁夏固原市原州区是35万生态移民工程的重点区县,5年内要完成移民任务6万人。区委F书记对记者说,既要让移民搬出去,更要关心移民有没有致富的路子,我们采取的办法,是移民搬迁住房和蔬菜温棚两把“钥匙”一齐交,目的是让他们真正做到既安居,又乐业。针对移民长期受旱作农业耕作方式束缚、短时间内难以适应温棚种植技术的状况,原州区采取举办培训班、邀请技术人员实地讲解等方式,强化对移民实施生产技术和技能培训。

对原州区的做法:陕南地区商洛市Y市长非常认同,他坦言,商洛市以前的移民搬迁中,确有搬迁后的居民最终又返回了家乡。“因为以前的搬迁只是简单地把大家从一个地方移民到另一个地方,新地方没有配套设施,生活很不方便。”Y市长分析,“缺乏收入的方式,新生活自然难以为继。尤其是农民搬迁进城后,生活成本比农村高,不想办法拓展他们的收入,肯定还会返乡。”此次商洛市移民搬迁将集中安置作为搬迁的最重要方式,“这样做主要是便于道路、水电等基础设施和卫生院、幼儿园、学校等配套设施的统一建设。”Y市长说,“首先让搬迁群众生活方便,他们才愿意长久住下去。”

8.“难别那童年欢闹的河州,难别那河州喂饱的老牛,难别那老牛翻过的黑土,难别那黑土种下的乡愁„„”这是一首名为《故土难离》的歌曲。的确,故土情结在于每一个人心中,移民尤其难舍故土。

移民的搬迁不仅仅是居住地的改变,更重要的是生活方式的变化,这需要一个漫长的适应与事例的过程。其中一些人因无法适应全新的生活环境,选择重新回到故土,被称为移民“返流”。移民“返流”现象有增多,伴生了许多新的社会问题。A教授是长期研究移民问题的专家,针对移民搬迁中难以回避的“返流”现象,他表示:“移民问题是个非常复杂的问题,千万不能只根据某些好的例子就说它好,一些不好的例子就说它坏,这需要很慎重。”他提出,“在理念和政策上,首先要让移民有一个合格的身份,不能永远是移民的身份,否则社会怎么管理?不要长期用“移民”这个词,没有好处。像新安江的移民,都已经过了50年了,你还叫他移民,就很麻烦,他没有归属感了。因此要淡化移民概念。要让他们感觉到自己已经和当地居民是一回事了。归根结底,要让移民有归属感和认同感。” 作答要求

一、认真阅读给定资料,概括政府在移民搬迁安置工作中需要着重解决哪些问题?(20分)要求:准确,简洁,不超过150字。

二、“给定资料3”提到,“搬迁不仅仅是让群众改变居住的环境,更重要的是让他们改变一种生活的方式。”请你结合对全部给定资料的理解,谈谈对这句话的认识。(20分)要求:观点明确,分析深入,条理清晰,不超过300字。

三、针对“给定资料5”所反映的移民搬迁中各种具体问题,从Z县主管部门的角度,提出改进工作的具体建议。要求:

1.问题定位准确; 2.建议措施具体可行; 3.不超过900字。

四、参考给定资料,以“新的生活 新的希望”为题目,围绕“移民”问题写一篇议论文。(40分)要求:

1.观点鲜明,论述深刻; 2.联系实际

3.条理清晰,语言流畅; 4.总字数800-1000字。

2012年山东省公务员考试真题解析:申论(非乡镇类)

一、认真阅读给定资料,概括政府在移民搬迁安置工作中需要着重解决哪些问题?(20分)

要求:准确、简洁,不超过150字。

【答题思路】

这是一道概括题,要求概括政府在移民搬迁安置工作中需要着重解决哪些问题,是一道比较宏观的概括题,涉及所有材料,考生可以根据材料结合自身知识背景,勾画材料中的生态环境、归属感和压力增大的问题。

【参考答案】

1、解决迁出地生态环境遭受持续破坏的问题

2、解决移民搬迁安置的资金问题

3、解决移民搬迁的心理问题,让移民自愿搬迁,无后顾之忧

4、解决移民对迁入地有可能带来的资源环境压力增大、生态系统崩溃的问题

5、解决移民对迁入地的归属感和认同感问题

6、解决移民的经济发展问题,解决移民的生活、生产、就业、社会关系问题

二、“给定资料3”提到,“搬迁不仅仅是让群众改变居住的环境,更重要的是让他们改变一种生活的方式。”请你结合对全部给定资料的理解,谈谈对这句的认识。(20分)

要求:观点明确,分析深入,条理清晰,不超过300字。

【答题思路】

这道题目是词句理解题,句子是对搬迁的意义阐释。解决这类问题的关键是对句子的重点进行切分,很明显这个句子主要讲了两点:一是搬迁对居民生活的影响;

二、搬迁对剧名生活方式的影响。那么,我们可以抓住这两点进行阐释。

题目要求观点明确,因此考生要明确是同意这句话,反对这句话,还是辩证的看待,可以选择一种观点进行分析。前面可以看到政府的规划与政策,因此主要是支持,侧重谈意义即可。

【参考答案】

这句话是很有道理的。

搬迁的意义重大,不仅有利于保护生态环境,而且是重大民生工程,具有扶贫开发和经济发展意义。

一、可以改善居民生活环境,体现在:

1、摆脱自然灾害对当地居民的影响,减少生命财产损失;

2、摆脱恶劣自然条件、交通和生活不便的限制;

3、避免因贫困破坏生态环境。

二、改变了居民的生活方式,体现在:

1、搬迁改变了居民的生存状态、生活、生产、就业和社会关系。

2、政府政策和资金支持,是生活条件改善的物质保障;

3、迁入地基础设施完善,使生活便利;

4、提高居民的就业和生活水平。

虽然搬迁过程中可能存在法律、管理、回流和权益保障等方面的问题,但是这些问题是可以解决的,因此要坚持科学搬迁不动摇。

三、针对“给定资料5”所反映的移民搬迁中各种具体问题,从Z县主管部门的角度,提出改进工作的具体建议。(20分)

要求:

1、问题定位准确;

2、建议措施具体可行;

3、不超过900字。

【答题思路】

该题为综合型对策题,既要对那问题,又要提出建议。该题的具体问题分布在材料5中,信息量大,而且散乱,指出具体问题的难点在于归纳。

考生在指出具体问题前要分好类,然按类归纳。归类的标准要有逻辑感和层次感,可遵循从宏观到微观,从事前到时候的逻辑思维进行分类,分为规划、机制、土地、资金、村村、村民、安置七个大的角度。然后将材料5中的具体问题归纳整理。

具体措施的回答既要基于材料5,又要放眼于整体材料,具体的对策要从科学规划、健全机制、生态补偿、移民收入、补助金发放、移民楼建设费用、移民归属感七大建议入手,建议要具体可行。

【参考答案】

具体问题:

1、规划问题。搬迁方案不科学,搬迁楼建设前相关单位事先没有共同探讨;计划与实施脱节,政策受国家政策约束;

2、机制问题。跨村跨镇缺乏沟通协调,存有搬迁安置障碍;村干部长期空缺,工作难以落实;补助款发放机制不健全;针对不同数量移民缺少合理的针对性应对机制。

3、土地问题。没有搬迁土地指标,各村缺乏公共用地;搬迁户需自购地皮;

4、资金问题。搬迁补助少,再购房所需资金多;补助费以宅基地平整费、管理费、押金等方式变相克扣,补助款挪作他用,层层克扣严重。

5、村村问题。村与村之间私自买卖耕地,违法交易,违章建楼,遭遇强拆。

6、村民问题。不法村民虚报土地数目,冒名顶替现象严重,借机私下私转指标,套取补助款。村民之间对搬迁项目存有争议。

7、安置问题。搬迁后配套设施不健全,村与学校距离较远,生活缺乏保障,耕地难以满足需求。

具体建议:

1、统筹兼顾、科学规划、分布实施、统一安置。确定搬迁对象,深入摸底调查,科学选址建楼,统一编制住宅规划,统一调配土地,统一建设基础设施,统一办理各项手续。

2、搭建相关单位沟通平台,形成沟通协调机制。国土、公安、扶贫办、县乡机关、村委会等单位多沟通、多协调,及时解决问题。

3、建立生态补偿机制。集中安置居民,统一建设道路、卫生院、幼儿园、学校等配套设施。

4、建立工业园区,延长配套产业链,吸纳移民就业;举办培训班,邀请技术人员讲解,强化对移民实施生产技术和技能培训,增加移民收入,解决后顾之忧。

5、资金补助的使用与发放公开透明、多方监督。定期公开使用明细,群众积极监督,舆论媒体督促落实。

6、制定合理的移民楼建设费用承担比例,严禁补助禁止作为他用和挪用,加大政府承担比例。

7、淡化移民概念,慎重、妥善处理移民返流问题,以城市居民标准对待移民,增加移民归属感和认同感。

四、参考给定资料,以“新的生活 新的希望”为题目,围绕“移民”问题写一篇议论文。(40分)

要求:

1、观点鲜明,论述深刻;

2、联系实际;

3、条理清晰,语言流畅;

4、总字数800)——1000字。

【参考要点】

新的生活 新的希望

中国人大多都对生养自己的土地有着很深的感情,安土重迁是自古以来的传统,落叶归根是一个古老的观念。家乡对于中国人来说不仅仅是一个生存之所,而是一个包括了故土、故乡、故人、故事……等立体的生活生存空间。

但是恰恰就是因为我们对故乡的不舍,祖祖辈辈的向故土索取,使故土不堪重负:土地越来越贫瘠,资源越来越稀缺,生态越来越脆弱……。这时候移民就是摆在我们面前残酷的、不得不面对的问题。

做好移民工作必须充分尊重历史、尊重文化、尊重群众意愿,自愿地移。……

做好移民工作必须做好沟通工作,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主动地移。……

做好移民工作必须循序渐进,有针对性,有计划,有选择,科学地移……

做好移民工作不能一移了之,要努力重建人脉和文脉,幸福地移……

移民不仅要让群众安身,还要让群众安心,不仅要夯实经济基础,还要做好文化和精神文明建设。只要我们敢于转变观念,勇于革新,树立信心,希望就能够变成现实。

下载山东省乡镇公务员申论真题word格式文档
下载山东省乡镇公务员申论真题.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最新山东省公务员考试申论真题及答案

    最新山东省公务员考试申论真题及答案 一、注意事项 1.本题本由给定材料与作答要求两部分构成。考试时限为180分钟。其中,阅读给定材料参考时限为50分钟,作答参考时限为130分钟......

    2011年山东省公务员考试申论真题及答案

    2011年山东省公务员考试申论真题及答案一、 十一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在人民大会堂开幕。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代表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温家宝表示,我们要持之以恒,努力让全体人民......

    2005年山东省公务员考试申论真题及 公务员考试资料

    2005年5月14日山东省公务员考试申论考试范文 题材:食品安全、煤矿安全、交通安全。 1、指出食品安全存在的隐患。15分 2、提出煤矿安全的整改办法。20分 3、以记者的身份向......

    2012年山东省公务员考试申论真题及解析

    2012年山东公务员考试(省市)申论真题 给定资料 1.位于山西省南部的安康、汉中、商洛三市,地质条件差,经常遭受洪水、滑坡和泥石流灾害,平均每三年就发生一次洪灾。多点域,突发性,毁......

    2009年山东省公务员考试申论真题+答案

    2009年山东省公务员考试申论真题 给定材料 1.近年来,记者在各地调研采访,总能听到一些地方领导感慨“现在的官越来越不好当”。理由之一就是社会转型期有太多复杂的事情要处理......

    2012山东省公务员申论真题答案(省市)(精选五篇)

    2012年山东公务员考试(省市)申论真题及解析 给定资料 1.位于山西省南部的安康、汉中、商洛三市,地质条件差,经常遭受洪水、滑坡和泥石流灾害,平均每三年就发生一次洪灾。多点域,......

    2009年山东省公务员考试申论真题及解析

    2009年山东省公务员考试申论真题 给定材料 1.近年来,记者在各地调研采访,总能听到一些地方领导感慨“现在的官越来越不好当”。理由之一就是社会转型期有太多复杂的事情要处理......

    2009年山东省公务员考试申论真题及答案解析(非乡镇)

    2009年山东省公务员考试申论真题 及答案解析(非乡镇) 五、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健全党和政府主导的维护群众权益机制,及时妥善处理人民内部矛盾;教育群众长远利益与眼前利益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