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为什么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始终是关系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全局的重大问题。过去,我们靠农业的积累、农民的贡献和农村的支持,建立起了比较完整的国民经济和工业化体系,但另一方面,城乡二元结构也日益强化,农村发展越来越落后于城市,广大农村地区和农民群众并没能很好地分享到工业化和城镇化的成果。当前,我国总体上已到了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阶段,初步具备了加大对农业和农村支持保护的条件和能力。同时,改革开放以来,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获得了巨大发展,农民的温饱问题已经基本解决,但农村社会事业、精神文明和民主政治建设等方面却相对滞后,这已经明显制约着农村经济社会的全面进步,制约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借鉴国内外的成功经验,必须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实现城乡和农村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
2.建设新农村,是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建设现代农业的重要保障。目前,我国农业生产基础设施和物质技术装备条件较差,经营管理也较粗放。农田水利设施薄弱,抗御旱涝灾害的能力不强;许多农活还靠人工畜力,劳动强度大,劳动生产率低;农业科技储备不足,推广机制不活,科技贡献率不高;农民经营理念陈旧,凭经验搞种养经营,不能适应竞争日益激烈的市场环境。这些问题,严重制约了农业竞争力的提高,制约了现代农业建设的进程。加快建设新农村,发展农业生产力,加强农田基本建设,改良土壤,兴修水利,推广良种良法,发展农业机械化,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全面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既是现代农业建设题中应有之义,也是建设现代农业的重要基础和保障。
3.建设新农村,是增加农民收入、繁荣农村经济的根本途径。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增加农民收入,首先必须挖掘农业内部的潜力,提高农业综合效益,实现增产增效、提质增效和节本增效;必须发展以乡镇企业为主体的农村二、三产业,引导农村劳动力向城镇有序转移,拓宽农民的就业空间和增收渠道。只有农田基本建设搞好了,土地产出率才能提高,才能生产出优质的农产品。只有农业装备水平上去了,农业劳动生产率才能提高,农民才能从繁重的体力劳动中解放出来,实现多形式、多层次的转移。只有农村道路交通、供水供电、信息通讯等基础设施改善了,城乡之间、地区之间的产品和生产要素才能流动起来,农民生产出来的农产品和其他产品才能及时卖出去,卖上好价钱,生活需要的各种消费品才能保证供应,农村市场才能繁荣。只有农村社会事业发展了,环境美化了,农民的整体素质才能不断提高,生活质量才能不断改善。
4.建设新农村,是发展农村社会事业、构建和谐社会的主要内容。发展农村社会事业,是建设新农村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近几年来,针对城乡差距扩大、农村社会事业发展尤为滞后的问题,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发展农村社会事业,各级财政不断加大投入力度,农村教育文化卫生基础设施显著改善,但与全国平均水平相比、与城市相比仍有很大差距。构建和谐社会,必须首先建设和谐村镇。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加快发展农村各项社会事业,全面改善农村教育、卫生、文化等设施条件,逐步改变目前城乡和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一条腿长、一条腿短”的问题。
5.建设新农村,是缩小城乡差距、全面建设小康的重大举措。党的十六大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实现这个目标,重点和难点在农村。如果农村的经济没有大的发展,农民的生活水平没有大的提高,农村的面貌没有大的改变,整个国民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就缺乏强有力的支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就会落空。因此,必须用新农村建设来统领“十
一五”时期的农村工作,按照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坚持城乡统筹发展,进一步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走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道路,把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纳入公共财政范围,逐步改变城乡二元结构,努力消除城乡协调发展的体制性障碍,促进资源在城乡之间合理配置,建立城乡社会事业和基础设施共同发展的运行机制,让广大农民能够像市民一样拥有洁净方便的自来水、清洁的燃料、整洁的厨房、舒适方便的卫生条件和平坦的道路。
6.当前,我国已初步具备了建设新农村的条件。一方面,经过改革开放以来的快速发展,综合国力显著增强,有了支持保护农业、加大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投入的经济基础。另一方面,近年来,在起点较高的基础上,党中央、国务院为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出台了一系列更直接更有力的政策措施,特别是农村“六小工程”(节水灌溉、人畜饮水、乡村道路、农村水电、农村沼气、草场围栏等)建设进展顺利,成效显著,为新农村建设积累了有益的经验。还有,广大农民群众迫切要求尽快改变自己的生活环境,全社会关心农业、关注农村、关爱农民的良好外部环境和氛围已经形成,加快新农村建设有着广泛的群众和社会基础。
第二篇:为何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始终是关系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全局的重大问题。当前,我国总体上已到了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阶段,初步具备了加大对农业和农村支持保护的条件和能力。借鉴国内外的成功经验,必须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实现城乡和农村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
建设新农村,是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建设现代农业的重要保障。目前,我国农业生产基础设施和物质技术装备条件较差,经营管理也较粗放。加快建设新农村,发展农业生产力,加强农田基本建设,改良土壤,兴修水利,推广良种良法,发展农业机械化,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全面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既是现代农业建设题中应有之义,也是建设现代农业的重要基础和保障。
建设新农村,是增加农民收入、繁荣农村经济的根本途径。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增加农民收入,首先必须挖掘农业内部的潜力,提高农业综合效益,实现增产增效、提质增效和节本增效;必须发展以乡镇企业为主体的农村二、三产业,引导农村劳动力向城镇有序转移,拓宽农民的就业空间和增收渠道。
建设新农村,是发展农村社会事业、构建和谐社会的主要内容。发展农村社会事业,是建设新农村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构建和谐社会,必须首先建设和谐村镇。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加快发展农村各项社会事业,全面改善农村教育、卫生、文化等设施条件,逐步改变目前城乡和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一条腿长、一条腿短”的问题。
建设新农村,是缩小城乡差距、全面建设小康的重大举措。党的十六大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实现这个目标,重点和难点在农村。必须用新农村建设来统领“十一五”时期的农村工作,按照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坚持城(本文来自文秘之音,更多精品免费文章请登陆www.xiexiebang.com查看)乡统筹发展,进一步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走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道路,把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纳入公共财政范围,逐步改变城乡二元结构,努力消除城乡协调发展的体制性障碍,促进资源在城乡之间合理配置,建立城乡社会事业和基础设施共同发展的运行机制,让广大农民能够像市民一样拥有洁净方便的自来水、清洁的燃料、整洁的厨房、舒适方便的卫生条件和平坦的道路。
当前,我国已初步具备了建设新农村的条件。一方面,经过改革开放以来的快速发展,综合国力显著增强,有了支持保护农业、加大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投入的经济基础。另一方面,近年来,在起点较高的基础上,党中央、国务院为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出台了一系列更直接更有力的政策措施,特别是农村“六小工程”(节水灌溉、人畜饮水、乡村道路、农村水电、农村沼气、草场围栏等)建设进展顺利,成效显著,为新农村建设积累了有益的经验。
第三篇: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而努力奋斗
在XX镇第十五届五次人代会上的报告
各位代表:
我受XX镇人民政府的委托,向大会报告政府工作,请予审议。
一、过去一年的工作回顾
二OO五年是我镇经济社会发展取得显著成效的一年。一年来,在县委、县政府、镇党委的领导下,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
神,按照“发展要有新思路、改革要有新突破、开放要有新局面、各项工作要有新举措”的时代要求,沉心静气理思路,聚精会神抓发展,埋头苦干搞建设,风风火火干事业,全镇经济社会在困难中前进,在期盼中发展。
——强化发展第一要务,主要经济指标稳步攀升。经济总量增幅明显,完成地方生产总值30884万元,人均达到7300元,比上年增长15.7;完成财政总收入866万元;主要投资项目、建设项目进展顺利,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达到6400万元,比上年增长47.3;不断创新招商举措,招商引资效果显著,到位资金900万元,占县下达任务的150;企业效益明显提高,完成企业增加值6212万元,比上年增长47.9;完成企业营业收入19220万元,比上年增长45.5;农村经济持续发展,全年粮食产量达到3150万公斤,比上年增长8.9;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3355元,比上年增长10。
——强化农业基础地位,农村经济进一步繁荣。始终把解决落实好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不断加强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建设,新发展农村专业合作社3个;积极培育业主制经营,新发展业主制4户;积极扩展农副产品加工,新发展农副产品加工、流通企业2户;大力推广良种,主要粮食作物水稻、小麦、玉米等良种化达到100,推广落实优质水稻高产示范片1080亩、优质辣椒1300亩、优质冬菜1100亩。并实行了规范化栽培种植,粮食产量增幅明显;加大农业结构调整力度,在狠抓管理上下功夫,突出抓好藤梨基地、板粟基地、核桃基地、枇杷基地、淡水鱼基地的建设与管理,八里村的藤梨、板粟基地和黄连村的淡水基地的经济效益十分显著;大力发展农村规模养殖,推广饲养PIC、洋二元优质种猪100头,全镇畜禽规模养殖达到50户,出栏优质肉猪7300头,家禽35万只。针对全镇农村劳动力资源丰富的实际,积极开展劳务输出,大力发展劳务经济,先后向外有序输出劳动力700多人,全镇在外务工人员达到1.8万人。劳务经济的发展,有效地拓宽了群众增收途径,加快了群众脱贫致富的步伐。据不完全统计,在外务工人员每月汇至我镇的现金就达200多万元。积极争取退耕还林政策,落实退耕还林面积3664亩,群众年直接受益90余万元。切实解决好新店、登云村银杏示范园还耕问题,解除了群众的后顾之忧。农业增效、粮食增产、农民增收目标的全面实现,得益于有关部门特别是镇信用社在发展资金方面的大力扶持。
——强化招商引资,企业发展势头强劲。在无明显优势的情况下,继续创新思路以情招商,广交朋友真情招商,广捕信息乡情招商,优质服务以商招商,通力配合保障招商,同时实行党政领导招商引资负责制,引资900万元,创建了重庆市铸发机械配件有限公司;聚合民资、民力、民智办企业,全年新发展企业8个,其中规模以上企业3个。全镇企业总数达到45个,经县检查认定营业收入500万元以上的规模企业已有9个。
一手抓企业发展,一手抓企业增效。认真落实党政领导联系企业制度,积极帮助企业解决实际困难和问题,各企业呈现出产销两旺的态势,且良精阀门、铸发机械、广升汽摩配、铵鑫电力、垣森陶瓷等公司的效益良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不断发展状大。[本文出自中国文秘之家-]
——强化教育兴镇,教育事业呈现蓬勃生机。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深入贯彻“一纲四法”,努力巩固“两基”、“普实”成果,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切实保障教育经费,办学条件继续改善,教师队伍稳定,教育质量大幅提升。全镇升入市级重点中学(足中以上)的学生多达95名,升入市级普通联招的学生达156名。弥陀初级中学的办学质量和水平已跃居全县初级中学先进行列,呈现出各地学生涌跃就读弥中的大好势头。全镇各小学的入学率、巩固率、优生率、合格率继续提高。办学活力的不断增强,教育质量不断提升,既为上一级学校提供了优质生源,又解决了群众子女免交借读费而就近入读名校的问题,很大程度上减轻了群众的经济负担。
——强化发展后劲,基础条件继续改善。千方百计增加投入,进一步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努力夯实发展基础。争取国家农业部15万元的资金补助,建立了黄连水产专业合作社;争取市农业局2万元的资金补助,建立了永福枇杷专业合作社;投资近200万元的福高公路基础工程全面竣工;总投资35万元的阮家村陈叶冯小学已投入使用;筹资60万元,完成了登云集镇的街道人行道工程、米粮街道的硬化工程和茅里堡村的蓄水灌溉工程;全镇五个村的农网改造进展顺利,近
5000户群众的用电难问题将得到根本解决。
——强化统筹兼顾,各项工作开创新局面。在一心一意谋发展,抓发展的同时,狠抓政府工作的整体推进。
稳步推进城乡建设工作。按照“十分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切实保护耕地”的要求,加强城乡建设管理,加速推进乡村城市化进程,集镇建筑竣工面积2800平方米,新增集镇人口3660人,城
市化率达到28.9;大力推广标准图集建房,农村建房达到162户16000平方米,办结农房产权证311宗,两证合一200宗;全力抓好地质灾害的预防控制,有效避免了地质灾害的发生。
稳步推进社会事务工作。全面落实社会救助政策,合理配置社会救助资源,完善社会救助运行机制。切实抓好“低保”工作,努力做到应保尽保,新增低保人员9人,全年发放低保金67116元。切实抓好“五保”工作,认真解决落实五保老人的吃、穿、住、医、葬等问题。深入开展“四走进”活动,切实抓好特困群众的救助帮扶工作,组织发放救灾救济款4万余元;为茅里堡村胡治良等4家火灾户捐筹资金5170元,衣物150余件,帮助他们很快恢复了生产生活;为高笋村李伟捐筹资金6000元,解决了上大学无学费的问题;机关干部采取一帮一的方式,为97个特困户、贫困户落实了项目、资金和技术,帮助他们逐步治穷致富。切实抓好“双拥”工作,积极开展“双拥”活动,拥军优属、拥政爱民的氛围更加浓厚,有效巩固了“双拥”模范先进镇成果。切实抓好残疾人的帮扶和技能培训,严格搞好婚姻登记,稳妥推行殡葬改革。
稳步推进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按照新时期人口计生工作“切实稳定低生育水平、努力提高出生人口素质、不断改善人口结构”的要求,加大宣传教育力度,加强综合治理,严肃政策,立足服务,加强基层基础工作和村民自治示范村的建设,全面完成了计生工作的各项考核指标;严格执行独生子女家庭奖励扶助政策,为46名独生子女家庭落实扶助金3.22万元/年。
稳步推进文化、卫生工作。积极开展城乡文化活动,大力发展闭路电视,充实群众文化生活;大力倡导职业道德、社会公德和传统美德,树立文明向上的社会新风。认真抓好卫生防疫,加快农村改水、改厕进程,全力防治高致病性禽流感的入侵。
稳步推进社会稳定工作。广泛开展“四五”普法教育。加大对“法轮功”练习者的监控帮教转化力度,“法轮功”等邪教势力得到有效遏制;及时处理各类民间纠纷和信访案件,及时化解各种社会矛盾,避免了群众上访特别是集访;认真落实安全工作责任制,加强企业安全生产、学校安全教学、道路安全运输的监管,避免了安全事故的发生,确保了全镇上下稳定和人民安居乐业。
稳步推进人武工作。认真抓好民兵整组和预备役部队建设,全面完成了县下达的24名的征兵工作任务;按照要求切实做好了5360名的民兵整组工作,组建了预备役高炮排,为加强地方国防建设奠定了基础。
稳步推进为民服务工作。将机关干部组成劳务输出、农民建房等8支服务队,为农民做好各方面的服务。向全镇农民公布13个每天24小时开机的服务电话,农民有啥需要服务,只需拨一个电话,服务队的干部就免费上门服务。自便民服务队成立以来,已上门为农民办结1000余件急办待办的事,赢得了广大民众的称赞。
稳步推进政府自身建设。严格按照“为民执政、科学理政、依法行政、从严治政”的要求,努力营造“开拓、透明、高效、诚信”的政府新形象。以依法行政为前提,以作风建设为主线,以建立服务型政府为重点,以先进性教育活动为契机,推进政务环境建设。完善政府工作规则和决策程序,自觉接受镇人大、人大代表和人民群众的监督,促进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法制化;建立镇政府领导分工负责制,认真办理人大代表的建议和意见,30件代表建议和意见全部办结,满意率达到100;完善镇长接待日制度,畅通民情民意反映渠道;全面贯彻实施行政许可法,进一步规范行政行为,进一步完善机关制度;严格按照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要求,全面推行政务公开,对投资额在30万元以上的基建项目,一律实行招投标;切实开展“效率革命”,努力提高工作能绩和办事效率。
各位代表:过去一年,是全镇上下思想观念大创新,政务环境大优化,工作作风大转变的一年。回顾过去一年的政府工作,我们依靠全镇人民,锐意进取,负重赶超,诸多矛盾被一一化解,诸多困难被一一克服,政府工作呈现出新的亮点,闪烁着新火花。经济普查、剩余劳动力培训输出、优质粮油推广、晚秋作物种植、退耕还林等工作,分别代表大足县接受了国务院和重庆市的检查验收并获得好评,重庆日报、大足电视台等媒体曾多次报道我镇的工作。以上成绩的取得实在来之不易,是县委、县政府、镇党委正确领导的结果,是镇人大实施有效监督、全体代表积极参政议政的结果;是联系我镇的各单位、镇属各部门支持配合的结果;是镇政府一班人团结拼搏,带领全体干部和人民群众共同奋斗的结晶。在此,我代表镇人民政府向各位领导、各位代表和辛勤工作在第一线的同志们表示衷心的感谢,并致以崇高的敬意!
二、二OO五年工作的基本经验
回顾过去一年的工作,之所以卓有成效,我们深切体会到有以下经验值得总结,并在今后的工作中长期加以坚持。[本文出自中国文秘之家-]
(一)必须坚持“一个中心”,牢记“两个务必”,践行“三个代表”。只有用发展的办法,才能解决前进中的一切困难和问题。
(二)必须坚持创新克难。沉着应对各种新情况,千方百计破解要素制约,知难而上,克难制胜,才能使我们的各项工作不断向前推进。
(三)必须自觉维护镇政府一班人的团结。只有团结一心,共同树立“为民、务实、清廉”的良好形象,才能使我们的工作“立得稳”、“跑得快”,才能使我们的事业从一个胜利走向又一个胜利。
(四)必须牢牢把握时代脉膊。只有把一切精力集中到抓建设和发展上,才能不断创造出一个又一个新的业绩。
(五)必须正确吃透镇情、倾情实干。只有从实际出发,创造良好的投资环境和发展环境,才能使经济快速增长的势头得以保持;夸夸其谈出不了效益,文山会海出不了实绩,座阵指挥推动不了发展。
(六)必须树立敢为天下先的思想。只有在争创一流的拼搏中,才能使我们的工作不断出现新亮点。
(七)必须坚持富民惠民,执政为民。只有想群众所想、急群众所急、谋群众所需,兴群众所盼,努力维护好、实现好、发展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才能使我们的力量之源永不枯竭。
各位代表:回顾过去一年的政府工作,令人振奋。对照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工作中还存在诸多的矛盾和困难。一是政府的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有待加强,机关效能、队伍建设、部门服务经济、服务群众的意识、能力和水平有待提高;二是财政非税收入的项目和资金相对减少,收支矛盾突出,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以及维持镇村两级的正常运转十分困难;三是集镇设施建设、水利建设、公路建设与经济社会的发展需求和群众生产生活的需要还有很大差距;四是企业的总个数上去了,但整体效益特别是税收方面的贡献还不十分明显;要清醒地看到农业增效、粮食增产的路子不多,农民增收仍面临困难;五是村与村之间发展不平衡,有的村没有发展项目和基地;六是个别干部责任意识、发展意识和争创意识淡薄,思路不清,措施不明,作风不实,影响了政府工作的整体推进。因此,只有找准优势,坚定信心,真抓实干,才不辱使命,不负重托。只有不断克服困难,一步一个脚印地向前推进,才能使我们的各项工作从一个台阶跃上又一个新的台阶。
三、二OO六年的主要工作
二OO六年,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开局之年,是全面贯彻科学发展观,破疑解难,加快发展,保持我镇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的关键之年,也是本届政府任期的届满之年。做好今年的政府工作,意义重大。我们一定要坚持做到加快发展更坚定,分析形势更透彻,估计困难更充分,工作落实更有力,实现经济社会既快又好地发展。
二OO六年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十六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和中央、市、县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坚持一手抓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不动摇,一手抓执政能力建设、政务环境建设、基础设施建设、社会稳定、为民惠民这些大事不放松;全力实施工业强镇战略,全力推进农业结构调整富民计划;狠抓班子建设和干部队伍建设,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伟大实践中不断创造新业绩,在践行“执政为民”的奋进中不断做出新贡献。
工作思路是:“围绕中心,打造环境;突出工业,强化农业;富民惠民,构筑和谐;创新举措,加快发展”。
奋斗目标是:完成地区生产总值33934万元,同比增长12;地方财政总收入995.9万元,同比增长15;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7363万元,同比增长15;粮食总产量达到3250万公斤,同比增长3;农民人均纯收入到3590元,同比增长7。实现上述目标,必须坚持在结构调整上下功夫,在干部管理制度上求突破,在发展重心上开新路,在社会进步上补欠帐,在为民亲民上做实事,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重点抓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奠定坚实的思想基础
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是马列主义活的灵魂,是党的十六大的精髓,是能否全面实现小康建设目标的关键。面对深刻变化的国际国内形势,面对诸多困难和矛盾,面对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使命,我们必须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开拓创新,自加压力,拼搏奋进。
适应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要求,必须强化五个意识。第一、必须牢固树立加快发展的意识:要始终把握正确的发展方向,以无功即过的意识抢抓发展时机,以超越自我的追求提升发展定位,坚持用发展统一思想,用发展凝聚人心,用发展评判工作,努力实现XX经济的尽快崛起。第二、必须牢固树立奋发进取的意识:过去一年,我们虽然取得了很大成绩,但与今后的长远奋斗目标相比,眼前的成绩才刚刚起步。因此,我们必须积极有为、奋发进取、乘势而上。第三、必须牢固树立艰苦奋斗的意识:过去一年,我们凭着坚忍不拔、艰苦奋斗的精神,破解了一道道难题,闯过了一道道难关,在新的起点上,我们面临的困难仍然很多,需要我们继续顽强拼搏,苦干实干。第四、必须牢固树立开拓创新的意识:在今后前进的道路上,我们必将遇到新情况、新问题,因此,我们必须进一步强化开拓创新意识,用新思想、新办法认识和解决经济社会生活中的新问题、新困难。第五、必须牢固树立机遇意识:认清形势,把握发展机遇体现的是审时度事,宏观把握大局的能力和魄力。我们一定要抓住党中央、国务院大力扶持中小企业发展,大力扶持农业,大力扶助农民这些良机,狠抓招商引资不放松,狠抓基础建设不动摇,狠抓项目服务不懈待,全速建设我镇经济。
(二)抢抓新机遇,增添新举措,努力建设具有较强经济实力的新XX
坚持强工稳农的思路,优化经济结构,打牢加速发展的基础,提升镇域经济综合实力。
1、加速发展工业经济。工业是财政收入的主导性财源,是农民增收致富的重要途径,是富民兴镇的必由之路。XX要崛起,关键看工业。招商引资是发展工业的重要举措,要牢固树立亲商、安商、富商的意识,在发展经济中论英雄,在招商引资中看实绩,努力营造同喊一个号子,同挑一副担子,同创招商实绩的浓厚氛围。一是创新以情招商、以诚招商、以商招商,发展“归雁经济”。健全和完善《XX人在海内外》资料库,对重点富商、企业老板、高级管理人员和科技人员,分别由党政领导联系协调,千方百计与他们结“弟兄”、认“亲戚”、交朋友,建立深厚的亲情、友情、乡情关系,使之在适当的时候回家乡投资办企业,或为家乡的招商引资牵线搭桥。力争全年协议引资1000万元,到位资金600万元。二是继续实行党政领导联系企业制度,力求做到齐抓共管。进一步落实领导联系企业的激励机制。各联系领导要想企业所想,急企业所急,谋企业所需,真真切切深入企业,帮助解决生产经营过程中的实际困难和问题;充分发挥骨干企业的经济和社会效益,状大良精阀门、铸发机械、广升汽摩配、垣森陶瓷、通发管道、铵鑫电力、大足制曲、汽车部件等公司的生产规模和能力,逐步成为我镇的支柱企业。努力盘活民间资金,聚合社会力量发展工业企业;充分发挥农业大镇的优势,大力发展农副产品加工企业。二OO六年力争发展规模以上企业2个,营业收入100万元以上的企业4个;力争全年完成企业增加值4000万元,企业产值达到23220万元,比上年增长20.8。三是多渠道筹集资金,努力打造园区环境。积极争取上级有关部门的支持,认真解决落实工业园的用水难、用电难、道路设施差等问题,努力把XX工业园建成返乡人员的创业园。
2、强化农业基础地位。始终把“三农”问题作为全部工作的重中之重,以“三个中心”、“四大基地”为抓手,坚持支农措施不减,扶农政策不变,全面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力争农业增加值增长6,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增加235元。
第一、实施市场带农。在确保粮食安全的基础上,坚持瞄准市场调结构,加快培育壮大“三个中心”和四大特色基地,加速打造特色优势产业带,增强农业综合竞争力。实施龙头带动战略,积极鼓励工商资本、民间资本和外来资本参与农业产业化经营,着力培育农副产品加工和流通龙头企业,延伸农业产业链条,切实提高农产品市场竞争力和附加值。集中精力,重点抓好“三个中心”和“四大基地”的扩规上档增效。“三个中心”即:以重庆市XX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为中心,全力打造集名优种植、珍禽养殖、标本加工制作、休闲旅游观光于一体的凤巢示范园,带动大铜路、大国路沿线旅游观光农业的发展,努力把我镇建成大足县城的旅游农业后花园,逐步成为人民群众不断增收的源泉;以弥陀、米粮为中心,打造高产、优质高效粮油种植区,优良品种的推广和以“三位”栽培法为重点的规范化栽培达到95以上,为粮食的稳产、增产打下较好基础;以登云为中心,打造畜禽规模养殖区,认真解决发展资金和技术问题,畜禽规模养殖巩固50户、新发展20户,力争全年出栏优质肉猪10000头,家禽35万只。“四大基地”即:以黄连村为重点的水产基地,以阮家、八里村为重点的干果基地,以福寿、永福村为重点的鲜果基地,以茅里堡村为重点的冬菜基地。对各中心、基地落实专人负责,加强管理,推行业主制经营,落实责任人的目标考核和奖惩制度,实现产量和效益双丰收。
第二、实施科技兴农。大力实施科技进村入户、科技兴粮、农业机械化工程,加快科技成果应用转化。积极发展各类种业设施,加速农业新品种引进推广。加快推行农业标准化生产,培育壮大标准化生产基地。切实抓好农民知识更新“绿证”和新型农民培训等工程,培养一批农村土专家和科技带头人。深入实施劳动力转移工程,抓好农民工技能培训、劳务输出、维权等工作,全年培训农村劳动力450人,新转移农村劳动力1000人。
第三、实施基础强农。千方百计增加投入,坚持不懈地抓好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全力抓好福高(福寿—高笋)公路的油面工程和机场环型公路的建设工程,完善田南(田坝—城南)公路、新福(新店—永福)公路的片石基础工程;通过一事一议,启动云里公路(登云—八里)的锶渣硬化工程;全面完成茅里堡、阮家等五个村的农村电网改造;继续抓好电灌站整治、人畜饮水、生态家园富民等工程建设,争取落实退耕还林4000亩、天然林保护1000亩、荒山造林1000亩,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健全动植物防疫和灾害预测预报机制,增强农业抗灾减灾能力。
第四、实施政策扶农。认真落实种粮直补、退耕还林直补、农机具补贴等惠农政策,进一步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引导信贷资金、社会资金投向农村建设,着力建立以政府投入为导向,集体、企业、群众投入为主体的多层次、多元化的农业投入新机制。切实加大对涉农收费监管力度,全力维护农民合法权益。
(三)更加注重人居环境,着力建设具有时代魅力的新XX
“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是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标志。以伴靓集镇为主线,以推行标准图集建房为重点,坚持高品质、高标质、高水平、稳步实施集镇带动战略,加速推进乡村城市化进程,努力创造和谐人居环境,全面提升XX整体形象。力争城市化率提高3个百分点。
1、以高品质规划引领建设。强化规划意识,着力体现规划的重要性,前瞻性和特色性。积极争取上级支持,搞好登云集镇的整体规划,适应发展需要;规划建设以阮家村为重点的2—3个新农村示范村,规划建设云里和、新店2个农民新村;促进散居农民向新村集中,新村向集镇聚集。
2、以高标准建设提升水平。树立集镇精品意识,精心建设集镇项目。一是加速对登云、弥陀、米粮三个集镇的旧房改造,力争完成集镇建筑竣工面积3000平方米;二是抓紧筹集资金,建好三个集镇的公厕、垃圾站和登云集镇的停车场;三是大铜公路、大国公路、村道公路两侧500米以内的农民建房,必须严格使用标准图集,村建办要分工负责督查,避免七零八乱地建设。
3、以高水平管理增添魅力。增强宜居环境意识,综合整治集镇环境,全面纠正乱搭乱建、乱停乱放、乱倾乱倒,努力把三个集镇打造成市容整洁、设施齐备、功能齐全的靓丽小集镇,提升集镇整体形象,构筑对外宣传和招商引资的窗口。
(四)更加注重协调发展,致力建设既全面进步又高度和谐的新XX
坚持两手抓,统筹兼顾,协调发展社会事业,不断提高全民的文明程度。
1、大力抓好民政事业。加强基层民主政治建设,深化村务公开民主管理,努力建设“六化街道”。坚持三级审核、三榜公布、三个公开、动态管理的原则,继续落实好城市人口的最低生活保障。切实解决好“五保”老人的生活、就医等供养问题。集中力量做好农村特困群众、受灾群众的生活救助和扶贫工作,帮助94个特困家庭摆脱生活与经济上的困绕,让他们逐步治穷致富。抓紧筹措贫困党员救济扶助基金,切实解决致富项目、资金、技术问题。认真落实军属优待政策,进一步关心支持国防现代化建设,深入开展“双拥”活动,巩固“双拥”先进镇成果。积极稳妥地推行殡葬改革,扎实做好婚姻登记工作。
2、积极发展文化、广电、卫生事业。坚持传承历史文脉与彰显时代精神相结合,深入开展文化先进镇创建活动,塑造文化XX新形象;加快农村实用文化建设,提高农民文化素质。加快广播无线数字“村村通”工程建设,提升农村文化公共服务水平。坚持预防为主,切实加强重大疾病的预防控制工作;完善公共卫生应急处置预案,全面提高公共卫生应急处置能力;积极争取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努力解决农民看病难问题;深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提高全民健康素质。
3、切实加强人口计生工作。以“稳定低生育水平、提高人口素质、强化服务意识”为宗旨,认真开展工作,使全镇出生人口符合政策生育率达到90以上;积极开展“出生缺陷干预、生殖感染和知情选择”三大工程,降低出生婴儿性别比,确保2006年新增和退出奖励扶助对象准确无误,加大对违反计生政策对象的处罚力度。
4、切实加强精神文明建设。深入贯彻《公民道德实施纲要》,大力实施公民道德建设工程,扎实推进文明单位、文明村镇、文明岗位创建活动。积极开展XX精神大讨论活动,努力塑造文明、健康、向上的人文环境。广泛开展科普宣传教育,增强全民学习意识和创新能力。继续开展普法教育,增强全民法制观念。
继续关心国土、教育、老龄、青年、妇女、儿童、残疾人工作,认真做好监察、信访、保密、民族、宗教、信息、目标、档案等工作,推进各项事业协调发展。
5、全力维护社会稳定。深入开展“创建平安XX、建设平安大足”活动,建立健全突发公共事件总体预案,创新组织动员机制,努力构建指挥有序、反应快捷、运转高效的应急处置工作体系。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加大综合执法,深入开展民爆物品、道路交通、中小学危房、农村危房、地质灾害等专项整治行动,切实消除隐患,严防重特大安全事故发生。坚决支持协助司法部门,严厉打击黑恶势力和严重刑事犯罪,依法取缔“法轮功”等邪教组织,坚决扫除黄赌毒等社会丑恶现象,构筑社会治安群防群治的长效工作机制。高度重视信访工作,充分发挥人民调解组织作用,及时化解矛盾,维护社会稳定。
(五)更加注重政府自身建设,致力打造活力新XX
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政府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面对新形势,我们必须牢记宗旨,重大事宜依民而定,工作措施依民而出,安危冷暖唯民而系,真心实意兴民盼、解民难、帮民富,努力建设对人民负责、让人民满意的“四型政府”。
1、打造创新型政府。坚持在加快发展中解放思想,在解放思想中统一认识,进一步营造敢于创新、勇于创业的良好氛围。全体干部特别是政府领导干部,要顺应时代发展的潮流,自觉学习、终身学习,始终保持先进性,全面提高科学判断形势、驾驭市场经济、应对复杂局面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要勇于探索,善于创新,不因成绩而停步,不因困难而退缩,始终保持敢于争先的锐气,自加压气的勇气,负重奋进的志气,开拓进取,真抓实干,努力开创各项工作新局面。
2、打造法治型政府。深入贯彻《行政许可法》,加快政府职能转变,从“错位”的地方“正位”,从“缺位”的地方“补位”,从“越位”的地方“退位”,促进政府行为的规范化、法定化。进一步完善重大事宜集体决策、社会公示听证、人民建议征集等制度,促进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自觉接受镇人大的法律监督和人民群众的社会监督,充分发挥工、青、妇等群团组织的桥梁纽带作用,主动听取意见,虚心接受评议,不断改进工作。
3、打造服务型政府。深入推进“效率革命”,创建高效运作的行政管理体制。完善为民办事规则,公开工作流程、收费标准和办结时限。强化绩效考评和效能监察,围绕政府工作目标和任务,建立健全目标考核奖惩机制和重点工作督查督办制度。加强全程代理室的规范化建设,完善镇村两级全程代理网络,打造便民服务“绿色通道”。着力关注民生,切实抓好关系人民切身利益的“基础工程”,把好办事实,把实事办好。坚持言必行、行必果,以实实在在的行动取信于民,树立人民政府为人民的公仆形象。
4、打造廉洁型政府。坚持标本兼治、重在治本、重在建设的方针,深入开展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全面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从源头上有效遏制腐败现象的产生。正确对待人民赋予的权力,切实珍惜民资民力,坚决制止奢侈浪费,坚决杜绝不切实际、劳民伤财的政绩工程和形象工程。大力推行“阳光行政”,全面规范建设工程招投标、公务接待、公务包车、办公用品采购管理,坚决防止“暗箱操作”。历行勤俭节约,分期兑付所欠的职工工资、工程款和借款,保证不再产生新的债务。加大行政监察力度,切实纠正行业和部门不正之风,坚决查处以权谋私、与民争利、侵害群众利益的违法违纪案件,保持干净干事的工作作风和清正廉洁的政府形象。
各位代表:二OO六年政府工作的目标已定,工作措施已明。让我们紧密团结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在县委、县政府、镇党委的领导下,团结和带领全镇人民,树争先之志,鼓争先之劲,聚争先之力,闯争先之路,为建设富裕文明的社会主义新农村而努力奋斗!
第四篇:为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进程
为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进程,促进城市建筑,改善城市面貌,提高居民生活水平,合理利用土地资源,按照市政府新政发【2009】46号文件《新泰市关于加快推进“城中村”开发改造工作的意见》,依据该文件规定,结合孙村社区实际情况,经社区两委认真考察论证,并征得居民同意,拟对我社区进行旧村改造,计划三年时间将旧村全部经行改造完毕,将我社区建成环境优美、生化便利、设备齐全、社会保障体系健全、人际关系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一、孙村社区基本情况
孙村社区本次改造范围:本次开发建设范围,集中在蒙馆路以北及新枣路以东,分部在孙村路东西两侧,东至孙村煤矿宿舍区,西至新枣路,南至新都路,北至汶河路。全社区总户数3864户,总人口12362人。其中未安置人口4395人,1372户。共建3个回迁住宅小区、2个商品楼住宅区和2个商贸服务区,建设占地面积约728亩,48.58公顷。其中,需安置用地:约230亩,15.38公顷;集体发展用地:约498亩,33.21公顷。
二、孙村社区“城中村”开发改造总体实施方案
“城中村”改造计划
孙村社区拟将全社区一次性批复,共需拆迁1372户,回迁安置用地230亩,集体经济发展用地498亩,批复后分三期进行开发建设。第一期(2011年3月至2012年3月)拆迁100户,在新矿路以北建新府铭座商住楼一栋。建筑面积 26000平方。在新矿榴苑小区以南,孙村路以西,建设回迁住宅小区高层住宅楼8栋,占地约50.5亩,建筑面积90000平方。在孙村路以西(原孙村计生办)建设一栋小高层回迁住宅楼。建筑面积8624平方。在石龙小区建2栋多层回迁住
宅楼,建筑面积6000平方。可安置回迁居民748户。
第二期(2012年3月至2013年3月),拆迁636户,在蒙馆路以北建设商贸服务区2处,占地约179.5亩。第三期(2013年3月至2014年3月),拆迁636户,在新建一路以北,孙村路东西两侧分别建设:回迁住宅楼占地约202亩。
截止目前
1、全村计划共需拆迁1372户,现已签订拆除协议为823户,已拆除旧房屋378户。下一步打算分三年拆迁改造完毕。
2、新矿路以北中心医院对面新府铭座商住楼,图纸设计完毕,土地挂牌手续待土地局签字,土地公示一个月并购得土地以后,进行相关的立项开工手续。
2、孙村社区整体城中村改造实施方案,已上报市规划局,待市政府第20次规划会议审议批复。
目前难度:
第五篇:2010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区城建局2010年新农村建设工作有关情况汇报
在区委、区政府正确领导下,区城建局积极参与配合做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有关工作,现将有关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
1、城乡供水一体化工程。城乡供水一体化工程是一项民心工程,是解决农民饮水、农村消防安全工程,是改善党群干群关系的桥梁工程,促进了经济社会和谐发展工程,各乡镇都提高了思想认识,强化了责任意识,增强了工作主动性,切实做好了此项工作。今年我局向省建设厅共争取了省专项补助资金720万元,共新增受益人口14.4033万人,其中金西三镇新增受益人口12.95万人,白龙桥镇7956人,洋埠3643人,乾西乡2934人。超额完成了年初预定的城镇集中供水覆盖农村人口新增4.5万人的任务。
2、实施中心镇培育工程。加大中心镇政策扶持力度,今年我局在小城镇建设建设项目预投资200万元,项目资金采用“以奖代补”形式发放,同时首次采用绩效考核。加大城镇污水处理设施建设资金投入,今年在2009年省污水设施专项资金补助1895万元基础上,又增加505万元蒋堂、琅琊污水处理设施补助,同时又申报了洋埠、罗埠、罗店、雅畈四镇省级2010年专项资金补助,目前正在审核中。同步争取了市级污水处理设施专项资金1224万元,并为琅琊、蒋堂等乡镇争取了部分市留土地出让资金预留给乡镇作为污水处理设施的建设资金。
二、主要做法
1、领导重视,部门密切配合。各级领导高度重视社会主义新农村工程建设工作,区政府与乡镇签定工程建设责任书,制订了实施意见和工程考核管理暂行办法,将工程建设列入对部门、乡镇的考
核。各乡镇结合自身实际,通过编制、包装项目,积极争取上级补助资金;项目批准后,加强对项目建设的领导,成立领导小组,组长为乡镇长,分管领导为副组长,确定专人负责项目实施。各部门密切配合,明确责任,及时协调解决项目建设中的困难与问题,确保项目建设顺利实施。
2、落实制度,规范工程管理。为保障工程质量,在项目前期准备基础上,认真落实项目法人责任制、招标投标制、建设监理制、合同管理制和安全目标责任制等相关制度;施工中从管网的设计、预算、工程招投标、材料选购等环节严格把关;相关部门不定时地对工程管材质量和管网的安装质量进行监督检查,发现问题,及时督促整改,有效地杜绝不合格管材流入工程,保证了工程建设的质量。如雅畈镇对工程质量严格落实“三检制”即班组自检、专职人员复检、公司质检科终检;监理单位对工程进行全程控制,认真履行“三控制、二管理、一协调”的监理职责即控制工程质量、进度、投资,管理工程合同、信息,协调各种关系;对重要工程部位实行旁站监理。确保工程质量达到优良等级,合格率100%,优良率70%以上。
3、严格管理,确保资金使用到位。由纪委牵头,协同区财政、审计等部门对省、市、区拨付给乡镇的集镇建设专项资金进行监督管理,督促工程实施单位严格按规定使用专项资金和落实配套资金,确保工程建设进度,充分发挥专项资金使用效益。在工程竣工后,根据有关规定及时编报竣工财务决算。区财政局按照文件要求,依据工程进度及专项资金管理制度分期将补助资金拨付进入项目单位财政专户,严格控制开支范围和标准,提高了资金使用效益。
婺城区城乡建设管理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