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关于山西省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调研报告
关于山西省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调研报告
农民的养老问题一直是一项世界性难题,各国在这一政策的制定实施上都在不断探索改善,而对于现今拥有八亿多农民的中国来说要想妥善解决这一问题更非易事。
几千年来,受到封建思想的束缚,农民一直依托“养儿防老”和“土地养老”这两种传统的养老模式。而今随着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和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农村多个子女共同承担养老责任的现象逐渐不复存在;经济社会发展迅速,国家、企业大量征用土地,一方面农村劳动力大量涌入城市,使得从事农业生产活动的劳动力不足,导致农村部分耕地荒芜。农民传统的家庭养老、土地养老模式被一一打破。另一方面农民收入增长速度低于消费水平增长速度,依靠单纯的农作物收入保障农村老人的生活愈发困难。更为严峻的是人口老龄化问题。自2000年起,我国60岁以上老年人数占总人口的10%,65岁以上老年人总数占总人口的7%,并且老龄化人口以每年3.3%的速度增长,这说明我国已进入完全型老龄化社会。随着社会老龄化的加剧,处于底层的农村老人养老问题的解决迫在眉睫,农民的社会养老已成必然趋势。
一、我国的基本情况
我国于1991年开始在全国探索农保制度。先后经历了“三年试点期”(1992-1994),“三年高潮期”(1995-1997),“三年停顿期”(1998-2000),“两年回升期”(2001-2002)和目前的“稳步推进时期”共五个阶段。我国最初推出的农保用一个形象的比喻就是“先天性残疾人”,这是因为国家最初实施推广农保时所采用的是商业保险的模式,即主要由农民个人出资,政府
只是给予政策上扶持。这直接导致农民参保积极性不高,农保发展缓慢。后来,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飞跃发展,国家对农保工作的不断重视,农保推广工作被提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实行“一票否决”制,即对政府工作的评价以农保的开展情况为重要参考依据。各地政府开始加大力度推广农保,迎来了三年高潮期。然而到了1997年,由于包括农保在内的银行保险业务混乱,国家予以清理整顿,致使农保工作在一段时期内处于停滞状态,而且由于农保的特殊性,待其他类型商业保险清理整顿完毕后,农保依然处于泥潭沼泽之中。直到1998年8月,国家机构改革时,国务院将农保职能由民政部划转移交到劳动保障部,“十六大”之后,农保的定性定位逐渐明确,政策措施和工作手段逐年强化,农保工作才得以开始复苏。
农保发展至今,可以说经历了一段相当艰辛的漫途跋涉。总结其曲折的原因,主要是在当时的经济状况下,发展农保有些超前,国家没有足够强大的财政做后盾。而且当时很多国企面临着改革,国家必须优先解决好城镇下岗职工的养老问题,而在此之前城镇职工并未上交养老金,导致国家只能自掏腰包,一亿工人阶级的养老费已经让国家财政捉襟见肘,在那样的窘境下再谈农保就有点不合适宜。此外,政策、体制、机制的不健全、不完善造成农保基金管理不当,某些地区存在内部腐败问题。这些深刻的教训让我们看到农保不能走商业性发展道路,而应回归本质,走社会性发展道路。
二、山西省农保发展特色
山西省从1992年起,开始在有条件的农村地区和有稳定收入的人群中开展这一工作。2000年全国农保恢复至今,山西省的农保工作一直如火如荼的开展着,走在全国前列,并且形成了自己的五大亮点:一是山西省仅用一
年时间就完成了省市县职能划转移交。二是借当时机构改革之际,积极努力使该省各级农保经办机构纳入了财政预算管理。三是省市县乡级都建立健全农保经办机构,解决了乡镇缺腿的问题。四是出台政策,完善办法,创新机制,强化管理,使农保工作有章可循,强劲发展。五是率先出台新农保政策,惠及百万农民。2008年11月14日,在国家对新农保尚未出台相关具体制度的情况下,山西省率先制定发布了《关于开展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工作的指导意见》。12月29日,山西省新型农保领导组办公室公布了在全省先行推广的22个试点县名单,新型农保工作在山西稳步深入地推进。今年新农保工作被山西省委、省政府列入为全省人民办的十件实事和五大惠民工程,当年惠及300万农民,并逐年扩大,用3-5年的时间实现全覆盖,使山西2300万农民群众真正得到实惠,共享改革发展所取得的成果。
三、山西省新农保“新”在何处
之所以称“新农保”,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实行“个人账户+基础养老金”的制度模式,体现了新农保的本质属性,不同于普通的商业保险。
(二)增加了政府缴费补助和完全由政府补贴的基础养老金,充分体现了政府承担对农民养老的责任。
(三)实行了弹性缴费标准,最低缴费标准由农村适龄居民按不低于本县市区上年度人均纯收入5%至10%的标准交费,最低缴费标准以上部分由农民根据承受能力自愿选择,体现了多缴多得的原则。
(四)实行纳入财政社会保障专户的办法,有利于基金的监督和管理,同时实行“全省统一预决算”,利于发挥政府补贴的调控推动功能。
(五)建立了激励机制,多缴一年则增加了一个百分点,切实体现了政府对新农保的鼓励与优惠。
四、新农保现行阶段存在的问题
由于政策制度切实惠民,加之基层部门大力宣传,我们调查所在地农民的参保积极性都很高。据我们了解,目前全省22个试点县(市、区)平均参保率已达到50%以上,其中经济发展较好的地区已达到80%以上甚至于100%。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现在新农保的推广实施工作比较顺利,但我们在调查中也发现了一些问题。
首先,虽然新农保政策具有显著优越性,但是在农村仍然有部分农民心有余而力不足,无法支付养老保险金。农民除日常生活所需外,教育、医疗等方面也需要资金投入。对一些困难家庭来说,他们在应对以上支出尚且困难的情况下,只能放弃参与新农保。但从长远角度来看,这一群体的老年生活很可能因为没有保障而面临困难,政府最终又要因此面临新的难题。其次,农民对新农保政策认知不足。虽然政府部门积极进行宣传,但由于大部分时间农民都忙于生产,因此他们中有一部分人对此项政策缺乏深入认识。对于新农保政策的很多关键问题,比如个人账户缴纳标准,新农保经办机构等,他们并不是很清楚。对于外出农民工的宣传也存在一定的困难。根据我们的调查结果统计,在已参保人群中,4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占绝大多数,而40岁以下的青壮年人所占比例很小。40岁以下的适龄人群并不是否定新农保政策的优越性,只是在他们看来,现在投保还为时过早,并且每年为一件尚且遥远的事情支付一定数额的资金让他们觉得不确定性很大,难以掌控。
五、针对现存问题的解决建议
针对以上问题,我们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一)完善制度,各地区建立符合当地实际的弹性机制。比如,在收缴个人账户资金时,改变“一概而
论”的做法,不同收入水平家庭选择不同的缴纳方式。经济条件一般或富裕家庭按半年或一年缴费,而贫困家庭可按月或季度缴费,这样就能够避免贫困家庭面临一次性大额缴费的压力,促使更多贫困家庭加入新农保。
(二)运用更为灵活的方式宣传新农保政策。根据农村的生产活动时间,适时选择宣传的重点时期。在宣传手段上多样化,采取文艺表演与宣讲相结合等多种形式,让农民积极了解相关政策,做到“明明白白参保,高高兴兴出钱”。
(三)参保人群的年龄分布特点不仅反映人们普遍存在的一种正常心理,更潜在反映政府的信用体系不够完善。虽然越早参保实惠越多,但现实是年轻群体参保热情远没有老年群体高。他们普遍表示不知道以后的政策走向,所以不想太早参保。年轻群体对未来的不确定在一定程度上也是对政府能力的不信任。如果政府有强大的信用体系,那么农民对不确定因素的担心将大大减弱,毕竟相比起企业职工、保险经办机构而言,立足改善民生的政府才是广大农民永远最信赖的。因此,政府应坚持树立勤政为民的良好形象,建立完善信用体系,开展惠民工作,不断赢得民心,只有这样才能实现在适龄人群中全面推广新农保。
年初的金融危机让我国经济遭受了很大的创伤,但正如省厅农村社会保险处张煜处长所强调的:“越是金融危机,越要大力实施推广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健全社会保障制度。”如果此时放慢农保发展的步伐,对于经济薄弱的农村而言,农民日后的生活将欠缺保障。因此,即使面对困难,我们依然要坚定改革的步伐,只有这样,亿万农民的老年生活才会更加充满希望,老龄化社会加剧所带来的矛盾才会有所缓解,农村经济才能快速发展,和谐稳定的社会才能真正实现。
第二篇: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调研报告
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调研报告
2009年,省政府出台了《关于开展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工作的指导意见》,试点工作将于2009年在省内全面的开展。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以个人缴费、集体补助、政府补贴为主,具有保障水平适度、交费方式灵活、适合农民实际的特点。为促进该项工作的开展,笔者根据**实际对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推行进行了调研。
一、基本情况
**地处汉江上游,川陕渝交界的大巴山北麓,南与重庆市毗邻,北接汉阴汉滨、东连岚皋、西与汉中镇 巴接壤。总面积2204平方公里,全县辖25个乡镇,212个村(居)委会,1367个村小组,总人口339281人,全县农业人口288290人,占总人口数的84%,农村18周岁至60周岁之间的人数(不含在校生)154196人,占总人口数的45%,60岁以上(含60岁)38000人,占总人口数的11%。2007年农民人均纯收入2167元。全县已参加农村养老保险人数3750人,占农村适龄人口的2%。
二、农村居民缴费及财政补贴资金测算情况1、18岁至60岁之间的农村居民,以上农民人均纯收入为缴费基数,费率按10%、15%、20%、25%、30%分别为216.7元、325.1元、433.4元、541.8元、650.1元,根据我县农民人均纯收入和农民生活消费水平,18至45岁年龄段费率按8%、46至59岁年龄段费率按10%比较合适。
2、新型农保财政补贴:我县农村60岁以上居民人口为38000人,按每人每月给予50元养老补贴,全年共需资金2280万元;参保人员缴费补贴标准,按我县2007年农民人均纯收入2167元为缴费基数,年缴费额为216.7元,财政给予2%的缴费补贴,每人每年补43.34元,共需补贴668.28万元,如财政给予2.5%、3%、3.5%、4%的缴费补贴,每人每年补贴分别为54.17元、65.01元、75.85元、86.68元,所需补贴分别为835.35万元、1002.42万元、1169.49万元、1336.57万元。以上两项按照最低标准测算,县财政全年共需补贴2948.28万元。
三、存在的问题
通过测算存在以下问题:
1、县财政对参加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农村居民实施养老保险缴费补贴,以2%的标准按20%的参保率计算,全年需资金133.65万元,按照我县财政收入情况,县财政无力全额承担。
2、我县60岁以上的(含60岁)农村居民38000人,如按照政策规定本人不缴纳养老保险费,由财政每月补贴50元,需资金2280万元/年,占我县2007年财政收入的27%,县财政更无力承担。
3、目前我县农村养老保险工作尚未移交,机构、编制、经费等诸多方面制约此项工作的开展。
四、建议
1、按照省政府办公厅《关于开展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工作的指导意见》(陕政办发[2008]4号)文件要求,采取重点突破、以点带面、逐步推进的方法,主要抓好村组干部、外出务工经商农民、失地农民、农村专业大户、计划生育独生子女户(双女户)等重点人群率先参保,逐步向有经济条件且有参保愿望的农民扩展,不断扩大农保覆盖范围。
2、落实农保人员编制,明确管理和经办机构性质,统一农保机构名称,落实工作经费。建议县级劳动保障部门内设“农村社会保险股”,设置行政编制2-3名;设置参照公务员管理的全额事业单位“农村社会保险经办中心”,编制5-10名。
3、把宣传发动作为推进新型农保试点工作的重要抓手,采取的多形式、多层次、多渠道宣传方式,使新型农保工作得到较快发展。一是通过“点对面”的宣传方式,充分利用县有线电视开办专题栏目,采取立体式的宣传;二是采取“面对面”的宣传方式,组织流动宣传车进行新型农保政策宣传和咨询服务活动;三是实施“点对点”的宣传方式,聘请有宣讲能力的参保者或到期领取户作为新型农保政策义务宣讲员。通过多角度全方位的宣传,实现新旧体制的顺利过渡,为加快建立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奠定良好的群众基础。
4、建立健全基金监管机制,确保基金安全。财政部门要建立健全农保基金管理办法,农保机构要建立基金内审稽核制度;社会保险基金监督部门要将农保基金纳入日常监管业务范围,切实履行监督职责,对基金的征缴、支付、管理等进行定期检查。同时还要加强财政、监察、审计监督和社会监督。
第三篇: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工作调研报告
关于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工作情况的调 研 报 告
根据安排,我们调研组在 主任带领下,于10月7日至10月10日,对我县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工作情况进行了调研。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调研情况
调研组听取了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县农行有关工作情况的汇报,走访了乡村部分群众,了解了农民群众参保情况,听取对新农保工作的意见,并详细了解了惠农卡转账电话的使用方法。通过调研,我们认为,我县作为全市唯一的试点县,新农保工作开展以来,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等部门认真落实上级精神,大力宣传新农保各项优惠政策,深入细致调查人口底数,认真做好资金的征缴、发放和管理,在短时间内实现了较高的参保率,取得了显著成效,受到了广大农民群众的普遍欢迎。
一是采取多种形式,充分调动了广大农民群众的参保积极性,积极引导符合条件的农民群众参保,实现了较高的参保率。
二是深入细致调查人口底数,在时间紧、任务重的情况下,采取核对户籍、入户见面、照相等多种方式,认真细致调查核实全县参保农民特别是60岁以上人口底数,为新农保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三是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和县农业银行合作,收集缴费款项,采取惠农卡和转账电话的形式,向全县60岁以上的农民群众发放养老金,方便了农民群众支取,确保了资金安全。
二、存在的问题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调研组也发现了目前我县新农保工作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主要有:
一是各乡镇参保率不平衡。乡、乡等新农保工作进度较快的乡镇参保率达到90%以上,乡、乡等参保率较低,达到60%左右。
二是参保农民中按100元标准交费的占到95%以上,缴费标准普遍较低。
三是大多数参保群众特别是60岁以上的老年人对惠农卡的使用方法不了解,影响个人资金安全。
四是新农保管理中心办公条件差,人员编制少,没有落实到位,影响了工作的开展。
三、几点要求
一要继续深入宣传,采取多种形式,广泛宣传新农保有关政策,不仅在60周岁以上群体宣传,也要在中青年等适龄农民中宣传,使新农保政策家喻户晓,引导农民改变单一靠“养儿防老”的陈旧观念,提高政策吸引力,进一步调动农民参保积极性,争取实现农村适龄群众应保尽保,动员有条件的农民群众尽量提高交费标准,让
广大群众得到更多实惠。
二要加强对惠农卡的管理,普及使用方法,确保农民群众个人资金的安全。
三要加强新农保信息管理系统建设,实现农保基金全过程监管,促进新农保规范运行,推动全县新农保事业健康发展。
四要进一步加强新农保队伍建设,按照编制配备工作人员,落实办公经费,改善办公条件,进一步提高队伍服务意识和素质,推动新农保工作顺利开展。
五要及时总结成功经验,进一步加强部门协调,不断优化相关工作流程,规范操作程序,建立健全规章制度,及时出现和解决各种漏洞和问题,逐步完善新农保工作机制。
第四篇: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
一、开展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的背景
党中央、国务院历来高度重视农村社会保障问题。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强调,“按照个人缴费、集体补助、政府补贴相结合的要求,建立新型农
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国务院于2009年发出了《关于开展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的指导意见》(国发[2009]32号),决定从2009年起在10%的县(市、区)开展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我市上杭县作为全省9个首批试点县之一列入试点,今年国务院决定继续开展新农保试点,将试点范围扩大到 23%左右。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我省新农保工作,决定在第一批新农保试点的基础上,今年采取“10+7”的方式开展第二批试点,即10个国家试点县+7个省级试点县,到2015年实现新农保制度全覆盖。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市劳动保障局积极主动向上争取第二批试点指标。在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的支持下,省政府决定安排我市第二批国家级新农保试点单位3个,使我市成为全省唯一一个超过50%国家级试点县的设区市。在此基础上市委、市政府决定,为加快新农保试点工作进度,让老区广大农民群众尽快享受新农保政策,在开展第二批新农保试点时,采取“全市统筹,市县共担”的办法筹集资金,在全市7个县(市、区)范围内普遍实施新农保制度,提前在今年内实现对全市农村适龄居民的全覆盖。
二、开展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的重要意义
开展新农保试点,建立新农保制度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社会保障体系的重大决策,是应对国际金融危机、扩大国内消费需求的重大举措,是逐步缩小城乡差距、改变城乡二元结构、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重要基础性工程,是实现广大农村居民老有所养、促进家庭和谐、增加农村居民收入的重大惠民政策,对推进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三、什么是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
所谓新型是相对于上世纪90年代推行国家没有补贴的老农保制度而言的。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简称新农保)制度有两个特点,一是制度实施时年满60周岁以上的农民,不用缴费可向政府领取每月55元基础养老金;二是政府及村集体经济组织对农民参保给予补贴,达到60周岁时,个人缴费、集体补助、政府补贴及其所形成的利息作为个人账户计发个人账户养老金,与国家发给的基础养老金合并成养老金按月支付,直至终老,以此保障老年生活。
四、开展新农保试点的基本原则
新农保试点的基本原则是“保基本、广覆盖、有弹性、可持续”。“保基本”就是要从现阶段经济发展水平的实际出发,保障农村老年人的基本生活。今后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和财力的不断增加,再适时调整基础养老金标准。“广覆盖”就是要千方百计扩大覆盖面,依靠政策的优惠,通过科学的制度设计,增强新农保制度 的吸引力,调动广大农民参保的积极性,把尽可能多的农民吸纳到新农保制度保障之中。“有弹性”就是要适合农村、农民的特点,设定不同的缴费档次和补贴标准,给农民留有选择空间,也给地方财政补贴留有余地。“可持续”就是要各级财政有能力支付,广大农民能够承受,新农保基金能够保值增值。
五、新农保试点工作的总体要求
一是从农村实际出发,低水平起步,筹资标准和待遇标准要与经济发展及各方面承受能力相适应;二是个人(家庭)、集体、政府合理分担责任,权利与义务相对应;三是政府主导和农民自愿相结合,引导农村居民普遍参保;四是根据中央确定的基本原则和主要政策,省制定实施意见,试点县(市、区)制定具体办法,对参保居民实行属地管理。
六、新农保试点的目标任务
新农保试点的目标任务是,探索建立个人缴费、集体补助、政府补贴相结合的新农保制度,实行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与家庭养老、土地保障、社会救助等其他社会保障政策措施相配套,保障农村居民老年基本生活。
七.哪些人可以参加新农保?
年满16周岁(不含在校学生),未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或机关事业单位基本养老保险的农村居民,可在户口所在地自愿参加新农保。没有办理户口登记的农民,应先到公安部门办理户口登记后才能参保。
八、新农保参保缴费标准是多少?
参加新农保的农村居民应当按规定缴纳养老保险费。缴费标准目前设为每年100元、200元、300元、400元、500元、600元、700元、800元、900元、1000元、1100元、1200元12个档次。参保人自主选择档次缴费,多缴多得,原则上每年缴费一次,可以根据不同年份的收入情况选择不同的缴费档次。省、市、县政府根据国家政策,结合当地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等因素适时调整缴费档次。
九、参加新农保政府有给予补贴吗?
参加新农保最大的优惠政策是政府给予补贴。政府补贴有以下几部分,一是政府对符合领取条件的参保人全额支付基础养老金,目前我市基础养老金为每人每月55元;二是地方政府对参保人缴费给予补贴,补贴标准是:年缴费100元,政府补贴为每人每年30元;年缴费200元,政府补贴为每人每年35元;年缴费300元,政府补贴为每人每年40元;年缴费400元,政府补贴为每人每年45元;年缴费500元及以上档次的,政府补贴为每人每年50元。三是对45-59周岁参保的农民缴费不足15年,补缴部分给予补贴。此外有经济能力的村集体经济可视财力给予参保农民补助。
十、什么叫家庭联动机制?家庭成员怎样参保?
新农保制度规定,新农保制度实施时,已年满60周岁,未享受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或机关事业单位基本养老保险待遇的,不用缴费,可按月领取基础养老金,但其家庭中符合参保条件的子女,应当同时参保缴费,这就是家庭联动机制。
符合条件的子女是指年满16周岁(不含在校生),未参加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具有当地农业户籍在同村居住的子女。包括儿子、儿媳、未婚女儿、招婿上门的女儿和入赘的女婿,不包括已嫁的女儿。
家庭成员参保即是年满60周岁以上老年农民与其符合条件子女同时参保。
十一、新农保缴费年限有何规定?
新农保制度实施时,距领取年龄不足15年的,应按年缴费,也允许补缴,累计缴费年限不超过15年;距领取年龄超过15年的,应按年缴费,累计缴费年限不少于15年。
十二、领取新农保养老金待遇有什么条件规定?
(1)按有关规定参加新农保,年满60周岁、未享受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或机关事业单位基本养老保险待遇的农村老年农民,可以按月领取养老金。
(2)新农保制度实施时,已年满60周岁、未享受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或机关事业单位基本养老保险待遇的,不用缴费,可以直接按月领取基础养老金,所需费用全部由政府财政支付,但其符合参保条件的子女应当参保缴费。
十三、家庭经济困难农户,无力缴费,如何参加新农保?
农户有经济能力的,必须参保缴费。若不参保缴费,其父母停止享受基础养老金。对确实无力缴费的农户,可按规定向村委会提出申请,经村委会确认,报县(市、区)农保经办机构核准后,其父母可享受政府发给的基础养老金。但子女在经济好转时应当参保缴费,并补交申请养老保险费,但补缴养老保险费的不享受政府补贴。
十四、新农保制度对困难群体是否给予照顾?
对农村重度残疾人,农村低保户,农村计生对象中独生子女死亡或伤残、手术并发症人员等缴费困难群体,市、县政府为其代缴不低于50元的养老保险费。
十五、新农保制度对农村计划生育家庭有哪些照顾?
对参加新农保的农村45—59周岁生育两个女孩或生育一个子女的夫妻,在每人每年不低于30元缴费补贴的基础上,省财政再增加20元缴费补贴,以体现对计划生育家庭的倾斜照顾。
十六、对年满45—59周岁农民参保有哪些照顾?
新农保制度实施时,年龄在45—59周岁的农民参保,应按年缴费至60周岁,到办理养老金领取手续前,允许补缴,按年缴费和补缴的年限累计不得超过15年。补缴年份,政府也给予补贴。
十七、新农保农民交的保险费怎样管理?
农民交的保险费纳入社保基金财政专户管理,享受一年定期存款利息,实行保值增值,同时计入参保人的个人账户,参保人年满60周岁时计发给个人账户养老金,按月支付,直至终老。
十八、新农保养老金由哪几部分组成?养老金怎样计发?
新农保养老金由两部分组成,即由基础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组成。
新农保养老金=基础养老金(55元/人/月)+个人账户养老金,按月支付,直至终老。
不同缴费档次对应得养老金计发标准预测见下表:
注:以上测算的基本条件:一是个人账户暂按当前银行一年期存款利率2.25%%计息;二是基础养老金55元/月;三是连续缴费15年。
十九、新农保基础养老金能否调整提高?
在国家确定的全国新农保基础养老金最低标准基础上,根据经济发展和物价变动等情况,省、市、县(市、区)政府将适时调整我省新农保基础养老金最低标准。
二十、参保人死亡,个人账户资金怎样处理?
参保人死亡,无论是已经开始领取养老金,还是尚未开始领取养老金,其个人账户中属于个人缴费、集体补助的资金,可以依法继承;政府补贴的资金是从公共财政支出的,这部分资金余额不能继承,继续用于其他长寿老年人的养老金支付,以体现社会互济原则。
二十一、参加老农保的农民如何参加新农保?
新农保制度实施时,凡已参加了老农保、年满60周岁且已领取老农保养老金的参保人,可直接享受新农保基础养老金;对已参加老农保、未满60周岁且没有领取养
老金的参保人,应将老农保个人账户资金并入新农保个人账户,按新农保的缴费标准继续缴费,待符合新农保规定的领取条件时享受相应待遇。
二
十二、新农保与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如何衔接?
农民进城务工如果在务工企业参加了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原则上不参加新农保;农民参加新农保后,又进城务工按规定参加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可以停止缴纳新农保保险费,新农保个人账户予以保留;农村居民因就业和居住等情况变化,在不同阶段参加了各种养老保险的,国家将制定有关政策,待相关政策出台时按规定办理衔接。
二十三、新农保如何与其它保障制度衔接?
参加新农保的农村居民享受了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障、农村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农村五保供养、社会优抚、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水库移民后期扶持政策等待遇,国务院有关部门将制定相关政策,在不损害农村居民既得利益的原则下,妥善做好新农保与这些制度、政策的衔接工作、具体衔接办法将由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财政部会同有关部门另行制定。
二
十四、农民如何办理参保缴费手续?
年满16周岁、具有当地农村户籍、未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或机关事业单位基本养老保险的农村居民(不含在校学生),需携带户口簿和居民身份证原件,到户籍所在地村(居)委会提出参加新农保申请,填写《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参保登记表》,选择缴费档次。若本人无法填写,可由亲属或村协办员代填,但须本人签字、签章或留指纹确认。
已办理新农保参保登记的人员,应于办理参保登记的次月,持身份证到指定金融机构领取银行存折或由县级农保经办机构负责发放到参保人手中。
新农保养老保险费实行按(自然)缴纳,参保人员应于规定的缴费截止日前将当年的养老保险费存入银行存折。
金融机构根据县农保经办机构提供的扣款明细信息从参保人员的银行存折上足额划扣养老保险费(不足额不扣款)。
二十五、新农保如何办理养老金领取手续?
符合领取条件的参保人员,应携带户口簿、本人居民身份证等材料,到户籍所在地经办点办理养老金待遇领取手续。
二十六、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与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如何衔接?
参加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后转居又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其参加农保的缴费,可按照相
应城保的缴费基数和比例折算缴费年限;
参加城保的农民工不符合领取条件,按城保一次性待遇规定将资金划转到本人所在区县农保经办机构,按农保规定享受待遇;参加城保满1年的缴费,视同为新农保缴费1年的年限。
已经按农保待遇领取养老金的城镇户籍人员,如果不享受其他的社会保前待遇,可以继续享受农保待遇。
已经按农保待遇领取养老金人员,条件发生变化,如又享受超转人员生活补贴、公亡人员供养直系亲属抚恤金等待遇的,不再享受基础养老金。
第五篇: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推广的调研
关于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推广的调查与研究
——以正宁县湫头乡为例
前言:
随着党中央、国务院提出到2020年建立覆盖城乡社会保障体系的战略目标,以及我国经济的发展和现代经济对农村传统经济的冲击、农村人口老龄化的到来,以家庭养老为主的农村养老制度已越来越不能满足我国农村养老的需求,建立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障制度迫在眉睫。2010年10月,正宁县被列为甘肃省第二批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简称“新农保”)试点县,并正式启动实施,本次调研以正宁县湫头乡为例,旨在研究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的推广实施情况,以尽早发现问题,更好的促使这项惠民政策的贯彻和落实.一、基本情况
湫头乡位于甘肃省庆阳市正宁县东南部,乡域总面积86.3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30800亩,全乡辖7个村,64个村民小组,3985户,18926人,其中农业人口18310人,非农人口544人。截止2012年5月22日,全乡应参保9472人,已参保9247人,参保率达到97.62%(其中独生子女户和二女结扎户缴费70元的共有100人;100元缴费档次的共有8958人,200元缴费档次的共有92人,300元缴费档次的共有15人,400人缴费档次的共有2人),缴纳养老保险费963400元。
二、困难问题
(一)宣传引导不够深入,农民参保积极性有待提高。受多种因素影响,群众对新农保认识上有偏差,误认为只要是惠民政策,费用就应由政府出,不需要个人缴保险费,到龄后直接领取养老金;一部分群众对新农保政策的稳定性和持续性仍然心存疑虑,担心新农保缴费以后会增加,自己的经济能力承受不住,国家政策会不会变化,政府财政能不能真正补贴到农民身上,对于现在缴纳的养老金,60岁以后还会不会按照这个政策发放,政策如果变动了,农民的损失谁来承担,这些问题不仅仅是农民担心的,也是我们政府部门需要认真思考和落实的。一些中青年农民认为,养老问题距离自己还很遥远,对参保关心程度低,存在无所谓态度
(二)户籍登记不够精确,应保农民数量有待核实。目前,各村户籍登记普
遍存在漏户、重户、年龄差错的问题,对准确计算新农保参保率带来了很多障
碍。尤其是部分60岁以上的农民没有进行户籍登记,没有身份证,在开展新农
保试点时无法进行参保登记,致使他们暂且无法享受国家给予的基础养老金。
目前,虽然已有部分老年人依据原始户籍材料补登了户籍,补发了基础养老金,但是还有少数老年人,由于原始资料丢失或证件难以查找,重新补办手续复杂,所以至今仍然未能进行参保登记。
(三)乡业务力量不足,队伍建设有待加强。我乡新农保专职工作人员
3名,且都是非专业人员,精力分散,不能保证新农保工作时间,业务人员有心
无力,致使新农保各种报表上报不及时,基础数据核实欠准确。
(四)养老金领取流程复杂,农民参保手续有待简化。由于新农保制度实
施时间较短,尚处于探索完善阶段,具体规定还不够完善、成熟,网络信息管
理系统建设滞后等原因,群众对参保流程和服务意见仍然较多,参保登记、待
遇申报、养老金发放等流程尚需进一步简化和优化。
(五)基础建设比较薄弱,信息管理有待提高。目前,我乡新农保信息采
集和管理系统尚未全面建成,新农保参保登记依然采用手工操作模式,由于参
保人员较多、信息量大、工作量大,错误时有发生,影响了新农保试点工作质
量和效率。
三、对策建议
(一)强化政策宣传,深入发动群众踊跃参保。建立新农保制度是党中
央、国务院着眼于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作出的重大决策。因此,要不断加大
宣传力度,坚持以入户宣传为主,媒体和阵地宣传为辅,直接组织人力深入村
组和田间地头,充分利用各类宣传媒介,用最明了的语言和多样化的宣传方式,把参保办法、参保人的权利和义务以及审核发放的流程宣传到千家万户;坚持
用典型事例宣传,为群众解读政策,面对面算清经济帐,使广大农民真正认识
建立新农保制度的意义和好处,增强制度的吸引力,进一步提高自觉参保意识。
(二)核实人口数据,做好养老金补发。建议将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和新农保
数据核实工作有机结合起来,结合公安、计生、劳务等部门的相关统计数据,对我乡农业人口再调查再摸底,真正核实16周岁以下人口、16周岁以上在校学
生、有户无人和长期外出务工人员底数,核准应参保缴费人数,科学准确地建
立起新农保人口数据库。同时,应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做好参保人员户籍信
息服务、生存认证、困难群体认定,完成漏登户籍人员资料的补登工作,及时
补发基础养老金,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三)健全运行机制,提升服务质量。新农保试点工作是一项政策性强、覆盖面广的工作,涉及到各级政府及其许多部门,只有上下一心、齐心协力,才能使这一项工作取得实效。应当按规定落实经办机构的人员编制、工作经费,进一步健全覆盖乡镇、村组、社区的基层经办服务平台,加强农村新农保经办
服务队伍建设和在职人员理论和实践培训,鼓励优秀大学生从事新农保工作,建立人员的培养、准入、淘汰和更新机制,积极开展上门服务,提高工作实效。
(四)我乡政府和集体要妥善处理农民上缴的养老资金,开源节流,做好资
金的循环利用,实现养老资金的保值增值,同时,要加强监督,建立完善的监
督和审计体系,确保基金专户储存、专帐管理、专款专用防止贪污和挪用行为的出现。
(五)完善信息管理,不断提高工作效率。尽快提高信息化水平,充分利用
计算机及网络技术,将参保人员基本信息、基金征缴、个人帐户、待遇审核及
养老金发放情况等基础资料实行计算机网络管理,并与其他公民信息管理系统
实现信息资源共享。通过完善计算机网络信息系统化管理,尽可能地将服务功
能通过网络延伸到基层,实现“数据向上集中,服务向下延伸”,为新农保各
项业务数据的采集、查询提供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