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城市家庭种植方法的革新 DIY OR都市农业?
城市家庭种植方法的革新 DIY OR都市农业?想着在自己家的阳台或者天台上用盆子磊一些土种菜已经不是什么新鲜事了,我们当中有很多人的父母,尤其是那些退休之后,或是因为突然离开工作了几十年的工作岗位、或是在钢筋水泥的楼群中已看不到半点他们儿时田园风味的乐趣,总之,就是觉得闲着也是闲着,不如自己找点事做。
他们中大部分都会尽可能利用家中有限的自留地发展一些蔬菜种植,比如夏天用泡沫盒子种一些空心菜,苋菜,然后到了冬天就换成芫荽或者白菜,有的还会搭上架子种上一些丝瓜黄瓜之类的藤蔓类蔬菜,到了盛夏枝繁叶茂之时,也构成了一道独特的景观,以上这些,都是属于DIY,极大地发扬了中国人民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的传统美德。然而,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以及生活水平的提高,这种DIY手段的缺点越来越凸显。首先,是自然条件,由于DIY农业实质上跟传统的种植方法是一样的,只不过将种植的环境从菜地迁移到了花盆或者箱子里,加上施用的肥料都大同小异,多半都是施用沤肥一类肮脏并且带有强烈异味的肥料,对于那些喜欢室内栽培的居民,是绝对不可取的。那么,这些种植设施摆放在室外,又面临着比较大的问题,第一.自然因素,虽然从大范围上来说,气候是有规律的,然而,在短期之内,天气是可以复杂多变甚至反常的而不可预测的,一场突如其来的冰雹就能将辛苦栽种一个月的成果毁于一旦;而在盛夏,7、8月份普遍干旱少雨,再加上是用盆栽,土壤蓄水能力有限,如果要维持植物生长,就得频繁浇水保持湿度,而刚浇的水,不到半个钟头,就蒸发干了,很不方便。再加上露天环境中,无法有效地防治病虫害之类的,自种自用的蔬菜也不会喷洒任何杀虫类药物,所以,产量也会受到很大影响。第二.则是栽培方法的因素,采用盆栽土培的方式,栽种者本身并非经验丰富人士,同时,由于花盆体积有限,植物根系得不到良好的发展,直接影响吸收的效率,则从另一个方面导致了作物的减产。3.安全因素.花盆一般是摆在阳台或者天台,为了有效采光,很多居民将花盆直接摆在阳台或者天台的护栏上,事实上,这也是一个危险的举动,当自己不小心或者小孩子在玩闹过程中,将花盆碰落,对于其他人的安全,是个极大的威胁,每年因高空坠物致伤甚至致死案件屡见不鲜,所以安全隐患也是影响城市家庭种植的一个很直接的因素。那么,综上所述,该怎样改进,才能在达到我们目的的同时,又能有效规避上述弊病呢?答案便是——都市农业。都市农业这个概念是近几年才在我国兴起的,但它并不是一个新理念,而是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由美国经济学家提出来的,即指地处都市及其延伸地带,紧密依托并服务于都市的农业。它是大都市中、都市郊区和大都市经济圈以内,以适应现代化都市生存与发展需要而形成的现代农业。都市农业是以生态绿色农业、观光休闲农业、市场创汇农业、高科技现代农业为标志,以农业高科技武装的园艺化、设施化、工厂化生产为主要手段,以大都市市场需求为导向,融生产性、生活性和生态性于一体,高质高效和可持续发展相结合的现代农业。而对于普通家庭来说,主要是以生态绿色农业为主,更准确地讲,是形成一种以家庭为单位的,自给自足式的生态绿色农业。在都市农业方面,比较领先的是湖南壹叶都市农业发展有限公司,以该公司为例,它所推出的设备便是专注于现代都市家庭农业,产品全系采用水培技术,配合根据植物种类配合不同的营养液,充分保证了植物生长所必须的各种营养物质,因为采用水培技术,所以植物根系不会受到土壤的压迫,可以生长得更为繁茂,从而可以更好地吸收养料,促进生长。同时,采用水培而非传统粪肥,营养液是无色淡味,不会对居家环境产生任何不利的影响。同时,设备造型比较美观,设计结构精巧,采用分层大面积栽培,在保证了种植量地同时尽可能减小了面积,对于那些空余面积不多的住户,可以说是一个不错的选择。最后,因为水培蔬菜一般都比土培长势要好,颜色嫩绿、枝繁叶茂,而按照设备的外观及造型也可以摆在室内,所以对于室内空气质量的改善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同时,若妥善摆放,更可以成为家庭中一道别有趣味的装饰。
第二篇:***种植中心在都市农业发展研讨会发言
都市农业发展研讨会发言
***种植中心自2000年建立以来,本着以企业为龙头,以市场为导向,以经济效益为中心,带动农民致富增收为目标,通过“企业+农户”的运作机制发展现代化设施农业,使之成为农业产业化龙头,带动农民发展设施园艺产业。
在各级领导的关怀指导下,在农林科学院的支持帮助下,紧紧依靠科技进步,经过几年的发展,***种植中心从零起步,从无到有,目前已成为占地1000亩,有日光温室330个,拥有京西规模最大的温室群的农业产业化基地。被市农工委和市技术质量监察局授予农业标准化生产示范优秀单位、被***区授予先进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被列为***区一日游定点单位。
几年来,在***农科院的帮助下,我中心引进了现代农业高新技术。如名特优新蔬菜品种,自动化控制节水滴灌技术、温室环境自动调控技术,观赏栽培技术,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等,这些技术的引进大大提高了中心的科技含量,使中心的设施园艺技术水平跨入全国先进行列。我种植中心生产的蔬菜,已通过安全卫生食品体系认证,经市技术质量监督局多次抽检均符合安全食品要求,生产环境质量技术达到了国家农产品安全质量标准的有关要求,生产执行标准为国家农产品安全质量标准,农业行业标准和《***食用产品安全生产暂行标准》。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要围绕下面几方面来展开工作
一、开发农业新功能,把园区建设成为旅游观光休闲园区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广大市民到郊区旅游观光的需求不断增长,开发园区新功能势在必行。把城里人吸引到园区观光采摘已经成为一个很有发展前途的农业行业。我园区靠近城区,交通便利,又有农科所技术方面的大力支持,在这方面有很大的优势。前几年,我们已经在这方面做了一些工作。今后,我们要在此基础上,大力发展旅游观光农业。在温室大棚种植有特色、观赏性高的蔬菜,绿化园区,让人走进园区就像走进一个大花园。吸引更多的人来我园区观光采摘。体验农耕与丰收的喜悦。
二、保证质量,保住品牌,加大礼品菜销售
我中心在蔬菜的生产中,一直坚持无公害生产。病虫害大多采用物理防治,天敌防治,使用国家认可的低毒、低残留的农药。经多年的努力,创立了自己的品牌“碧琨”牌。并且已经在市场上有一定的占有量,和相当的知名度。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要进一步加大科技含量,提高蔬菜品质,生产出特色、优质、安全的蔬菜。让更多的人认识我们的品牌,认可我们的蔬菜。现今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礼品菜在市场中将有很大销售空间。去年我中心销售礼品菜一万多箱。今后我们要对礼品菜的包装、蔬菜品质、销售渠道作进一步的改进,加大礼品菜的销售。
三、做好市场调研,拓宽销售渠道
这几年的销售,我中心一只以直销为主要渠道,批发商直接来我园区购买,这样价格就要低很多。去年,我们在***设了一个直销点,经济效益很好。我们想顺着这个思路发展下去,在离市场比较远的居民小区建立直销点,在营销上也可以采取多种方式,并可以捆绑销售***的名优土特农产品,让我们的直销点覆盖全***,用优质的蔬菜和热情服务态度赢得更多的顾客,让更多的人认识碧琨,认识***、认识***。
园区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建立农业标准化示范基地,为***民提供优质、安全的蔬菜。但现在存在着这样一个问题:蔬菜优质不优价。
一、在无公害的生产过程中,为保证蔬菜品质,尽量使用物理
防治。病虫害,(黄板、防虫网、天敌等),价格高,使用量大。按国家规定使用的低毒、低残留的农药价格也很高。这样生产成本加大。
二、种子价格非常高,但我们生产的蔬菜不能比外地运来的蔬
菜价格高,不然就销售不出去。这就使我们的生产效益降低,付出的劳动和得到的回报不成正比。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要以安全食品体系认证和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建设为手段,实现名优特菜的绿色安全生产,创建公认品牌,从而提高农产品的等级和市场占有率;同时,完成ISO-9000等国际标准体系认证,与国际接轨,使产品走出国门,最终实现出口创汇。
***种植中心
二OO六年十二月
第三篇:格壬CSA模式指导城市乐活族玩转现代都市农业
CSA模式,指导城市乐活族玩转现代都市农业
CSA(社区支持农业)是Community Supported Agriculture 的缩写,在英文里的这个表达具有社区与农业互助的含义。
社区所要支持的农业具有以下特点:第一,一般来说,具有健康、安全、环保的生产过程;第二,产品是本地化的,新鲜的。最后,社区支持农业CSA 要求社区的消费者和生产者之间建立一种共担风险、共享收益、公平互信(如定价、保证有机种植)的关系。
社区支持农业CSA 于二十世纪六十年代最早出现在德国、瑞士和日本,八十年代出现在美国。最初的出现是由于市民对于食品安全和城市化过程中对土地的关注。因为有着环境方面惨痛的代价,1965 年在日本,一群家庭主妇开始关心农药对于食物的污染,加工和进口食品越来越多,而相应地,本地农产品却越来越少。于是,她们就与有机食品的生产者达成了一个协议。这种方式叫做Teikei,是共识或一起合作的意思。由于生态环保理念的传递,1986 年,在马萨诸塞州建立了美国第一个CSA 农场, 如今的美国已经有2000 多家农场采用这种模式。现在CSA 在欧洲、美洲、澳洲及亚洲都有了一定的发展, 逐渐被大众所接纳。CSA 背后所蕴含的理念是建立起本地化的农业与食品经济体系,并创造一个社会环境,在这个环境下,农民生产者和市民消费者一起工作来实现食品保障和经济、社会与自然环境的可持续性。由于每个社区都有各自不同的特点,而农业因素和条件又千差万别,因此,CSA 没有一个固定的模式。当前,CSA 模式可以说是为环境友好型农业、新兴的都市农业的建设提供了一条新思路。
“乐活”是20世纪末许多富裕阶层经历追求逸乐、过度消费的空虚之后,所产生的集体反思。令人高兴的是,很多人开始追寻与实践一种新的生产方式与生活方式,这种新的“活法”能够保证人类健康、快乐而可持续地发展。于是,我们看到走时尚路线的“乐活”让许多人找到了真正优良品质生活的真谛,随着乐活族开始追求“生活品质”,对工业社会和环境的观念发生了一些变化。对生活品质的追求,使人们不再单以消费品的数量来衡量生活水准,而对环境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乐活群体引领的绿色消费也在一定程度促进环保运动、有机产品开发等等方面的发展。
格壬企业在开发有机农业之初,就深深受到CAS模式的启发和教育,我们意识到:单纯的农业生产必须和广大市民互动和不断相互融入,才会消弭诸多的社会问题(例如:人们的互信、食品安全等),格壬在规划和设计“格壬果香园农庄”时就把种植模式上坚持生态、有机农业,营运模式上采取CSA 模式,推广上采取信息化平台模式等作为核心开发理念。格壬农庄于2012 年开始建设,设
计环节体现了生态农业理念,既有种植又有养殖,既有农田又有草地和树林,各种元素相互配合,有利于发挥协同效益,形成良性生态系统和生态循环。生态种植环节的核心是利用有机模式来实现土壤改良。改良土壤的措施主要包括使用有机肥、禁用化学合成农药和除草剂、制作堆肥。生猪养殖方面,农庄采用自然养殖法,其核心是依靠本地有益土著微生物分解排泄物,以达到降低污染、节约用水、增强猪只抵抗力的效果。
2013 年春,格壬农庄将正式对外招募CSA 份额成员。招募的过程主要分为宣传、签约和运作等三个环节。并以“我在格壬有块田”作为对都市乐活群体的文化宣传与品牌归属感建立,以农庄提供工具、种子、水、有机肥等物质投入和必要的技术指导等服务,乐活群体完全依靠自身劳动投入进行生态农业耕作和收获。具体运作方面,分为CSA 运营管理、周末接待市民参观和特色活动举办。CSA 运营管理分为种植管理和CSA 服务管理两方面。格壬农庄的工人由三部分构成,一部分是格壬农业的科技员工、一部分是当地农民,另一部分是农大实习生。
我们深切地预知:格壬CSA 成员特征其实就是乐活族的特征,CSA 劳动份额成员每周末都将来到农场进行耕作,每次来时都将带着家中的孩子和老人。“新兴都市农庄生态农业耕作已经转变为能够让三代人一起进行的娱乐项目。”,通过举办份额成员回访活动和有机小市场活动。将自然教育、健康饮食等理念融入到市民的参观过程中,通过实习生的讲解,寓教于乐。
格壬农庄,时尚都市农业梦开始的地方!!
第四篇:太原:围绕城市供给 加快转型跨越 太原努力推动现代都市农业发展迈上新台阶
太原:
围绕城市供给 加快转型跨越
太原努力推动现代都市农业发展迈上新台阶
太原市国土面积6988平方公里,辖6区、3县、1市、2个开发区、1个民营区和1个不锈钢园区,有52个乡(镇),37个涉农街道办事处,957个村委会,1558个自然村。城乡总人口420万,农业人口97万;耕地面积180万亩,其中,水浇地80万亩,坡耕地100万亩。经过多年的发展,太原农业已形成明显的“大城市小农村(人口定位)、大工业小农业(经济总量定位)”发展格局。作为省会城市,太原市人多地少矛盾突出,资源环境压力较大,农业发展在数量上不占优势,必须以质量取胜,紧紧围绕优质安全的农副产品进城和休闲观光农业吸引市民出城这“一进一出”两大内容,从协调推进经济功能、生态功能、社会功能出发,走具有省会城市特色的现代都市农业之路。
一、太原市现代都市农业发展成效
(一)着力转变发展方式,农民收入迈上新台阶。近年来,围绕战略性主导产业、区域性优势产业和地方性特色产业,我市大力推进了传统产业稳步发展、特色产业规模连片、新兴产业逐渐崛起,为农民增收奠定坚实基础。2011年,全市农民人均纯收入实现8888元,同比增长16.8%。
(二)着力优化产业结构,产品供给呈现新格局。按照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发展目标,加快农业结构由适应性向战略性调整,在设施蔬菜、标准养殖、杂粮基地、苗木花卉、观光农业等方面取得初步成效。2011年,全市粮食总产达33.97万吨,同比增产1.82万吨;新建设施蔬菜1.5万多亩,蔬菜总产量达到139万吨,同比增长1.4%;新、改、扩建规模养殖示范场61个,肉、蛋、奶总产量分别达到4.65万吨、2.72万吨、9.74万吨;发展具有接待能力的休闲观光农业景点68个。
(三)着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农产品加工业取得新进展。采取抓大、扶中、育新的方式,培育省农产品加工“513”梯次龙头企业60个,全市各类农业产业化企业发展到190家,实现年销售收入91.87亿元,同比增长30.1%,辐射带动农户19万户。
(四)着力推进农业标准化生产,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得到新提升。把规范推进标准化生产作为从源头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的突破口。2011年,全市新认证无公害农产品产地5个,面积8.54万亩,无公害畜禽养殖场18个,“三品”认证128个。同时,“在标准化生产的推动下,全市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有了明显提升,全市蔬菜残留检测合格率达97%以上,畜产品药物残留检测合格率达100%。
(五)着力深化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农民经济合作发展迈出新步伐。深入贯彻《农民专业合作社法》,在全国省会城市中率 先制定《太原市农民专业合作社条例》,全市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到2189个,入社农户2.8万户。加快土地流转步伐,全市土地流转面积达到27.1万亩,流转农户达到2.57万户。
(六)着力推进新农村建设,农村整体面貌呈现新变化。积极探索“以县规划,形成片区,整体推进新农村建设”的有效做法,省级新农村建设重点推进村达到651个,打造“一县一业”基地县3个、“一村一品”专业村64个,分类指导新农村高标准开展产业发展、“四化四改”、“五个一工程”,全市村容村貌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
纵向看,我市农业农村发展取得了长足进步,但在发展方式、推进速度、综合效益等方面,仍存在不容忽视的问题和差距。一是基础条件弱,省会城市的引领和示范优势不明显。太原是一个典型的非农业城市,平地少山地多,水浇地少旱地多,在工业化快速发展的进程中,农业基础设施、技术装备、科技服务等历史欠账比较多,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发展现代都市农业的任务艰巨。二是土地流转滞后,规模化集约化程度不高。发展现代都市农业主要通过规模化生产和集约化经营实现,但受土地流转滞后等影响,全市190家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中,从事农产品初加工企业多、精深加工企业较少,加工转化能力不强,尚未形成能够覆盖全市、带动周边、辐射全省的加工集群,农户与企业之间的利益联结机制也不够紧密,省会城市的引领带动作用发挥不够 理想。三是以工哺农、以城带乡的机制不健全,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尚不稳固。太原市的农业生产总值在全市GDP中所占比重不足2%,但农村占地面积大,农副产品供给任务重,必须突破只用GDP来衡量发展的局限,在算好农业效益“经济账”的同时,必须算好优化环境的“生态账”、农产品供给的“安全账”和保持社会稳定的“政治账”,从统筹城乡发展的战略高度,为现代都市农业持续发展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和保障机制。
二、加速太原现代都市农业发展的思路
按照山西省转型跨越发展的总体安排部署,太原市进一步明确了“依托城市、发展农业、服务城市、富裕农民”的现代都市农业发展定位,核心任务就是将优质安全的农副产品送进城和用绿色休闲的观光农业吸引市民出城,大力发展现代都市农业,夯实经济发展基础。“十二五”时期,太原现代都市农业发展的总体思路是: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牢固树立对标、创新、率先、一流意识,用足用好转型综改试验区先行先试的各项政策,以增加农民收入为中心,以发展现代都市农业为主攻方向,以“一村一品”和“一县一业”为切入点,围绕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农业,以“结构调整、项目带动、产业融合、功能拓展、科技创新、品质提升”为重点,大力实施“百园兴农”战略,积极发展特色的种植业、先进的园艺业、4 集约的畜牧业、发达的农产品加工业和生态的休闲观光业,努力实现农业转型跨越、农民增收翻番、农村和谐稳定。
“十二五”时期,太原市现代都市农业发展将重点突出产业经济、产品供应、生态平衡、多元服务、辐射带动等方面的功能,大力发展高端农业、精品农业、特色农业、窗台农业和功能农业,推进全市农业工作实现“六个转型”:一是由单纯农业生产向生产、生活、生态多功能转型;二是由注重一产向一、二、三产协调发展转型;三是由依靠自然资源向依赖科学技术转型;四是由主要依托劳动投入向依托设施农业转型;五是由分散经营向适度规模经营转型;六是由单纯追求数量向追求优质高效转型。特别是在区域布局上,进一步优化农业产业布局,不断突出优势生产区和核心生产区的地位作用;进一步优化品种和品质结构,不断提高专业化生产和产业化经营水平;进一步实施“百园兴农”战略,不断增强市场竞争力。在推进重点上,大力发展好吃好喝的特色绿色农业、好销好价的优质高效农业、好看好玩的观光休闲农业,做大做强制醋、畜产品(乳业)、蔬菜、干鲜果、粮油等五大加工产业,抓引导、抓重点、抓特色,高标准建设“千顷、万亩”农产品生产园,发展壮大“一村一品”“一县一业”,基本建成产业成块、基地成片、辐射成圈、互为融合的现代都市农业新格局,促进农业生产、生活、生态功能的协调推进,带动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三、推进太原现代都市农业转型跨越发展的保障措施
(一)理清思路,正确定位都市农业发展方向。在发展重点上,要以壮大农产品加工业为引领,带动特色种养基地建设,加快培育“一县一业”特色基地县和“一村一品”专业生产村。在发展方针上,优先发展精深加工产品,优先发展特色主导产业,优先发展高科技项目,优先扶持名牌企业和品牌产品。在结构调整上,要发挥区域优势,发展精品农业,将养殖业比重调高,种植业比重调优,农产品加工调深,农业产业链调长。在发展模式上,要深度挖掘种养基地的多重功能,走高端、精品、特色农业发展路子,发展休闲农业,拓展增收空间。
(二)树立导向,鼓励扶持优势特色产业发展壮大。按照“你无我有、你有我优、你优我特、你特我新”的思路,从战略性主导产业、区域性优势产业和地方性特色产业三个层次拓展功能,大力调整特色农产品种养结构,培育打造专用、优质、稳定的特色农产品原料生产基地。着力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以现有的36项农产品生产操作规程为基础,完善实施技术标准、管理标准和工作标准“三位一体”的农业标准体系,提高全市特色农产品品质、品相和产量,实现基地培育品牌、品牌壮大基地的良性循环。
(三)加大投入,支持引导特色农业持续推进。在资金筹集上,努力构建以政府投资为导向,以龙头企业、合作组织和农民投入为主体,以金融信贷为支撑,以社会筹资为补充,多渠道、多元化新型投入机制。在资金使用上,采取以奖代补的办法,将农业产业化、专业合作社、新品种新技术、基础设施建设等资金进行捆绑使用,投入到示范带动强、比较效益高的精品工程和亮点项目中,最大限度地发挥资金的导向作用和使用效益,吸引民间资本投资发展特色农业,带动专业生产村扩大规模、提升档次、增加效益。
(四)对标管理,争创农业农村工作一流业绩。结合太原市委提出的全方位开展“对标”管理的工作要求,对外寻找“标杆”,自身强练“内功”。围绕制定出台的《加强农业建设项目管理的办法》和农产品加工、农民专业合作社、标准化养殖、设施蔬菜、休闲观光、新农村建设等六项星级评定标准,对全市各类农业项目调查摸底,建立项目库进行信息化储备,结合发展状况实行动态化管理。
(五)典型引导,强化优势特色项目的示范推广。
始终把储备项目作为规划落地的重要抓手,积极策划、筛选、论证一批大项目、好项目,进入“十二五”规划项目库,通过不同层次的示范创建活动,将任务具体到单位、组织和个人,鼓励各县(市、区)处理好政府调控和市场引导的关系,推动企业、项目、资金、要素向园区集聚,集中力量打造100个左右的高标准现代农业示范园(“百园兴农”工程),实现全市农业的园艺 7 化、设施化、工厂化,大幅度提高农业的产出效益,带动农民收入实现大增长、快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