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改革
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改革
一、改革开放前,中国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的成绩非常突出
这一时期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的基本经验之一是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布局与服务目标合理;基本经验之二是医疗卫生工作的干预重点选择合理;基本经验之三是形成了广覆盖的医疗费用保障机制。
改革开放前的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是新中国农民在自愿互助基础上建立起来的集体医疗保健制度,是中国农村卫生工作的主要制度之一。
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初步建立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中国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雏形,最早可以追溯到抗日战争时期在陕甘宁边区创立的保健药社和卫生合作社。在医疗上,患者就诊手续简便,随到随看,无需挂号手续,也不分节假日,对病情较重或行动不便的病人,医生可出诊到病人家里看病送药,并不另收取报酬。保健药社还实行医生轮流下乡巡诊制度,深入农村军民中去,因此受到边区群众的广泛欢迎。保健社实行看病、制药、卖药三位一体的运行模式,由中医应诊兼卖中药,而且药价较低。对灾民实行免费治疗、免费吃药,对抗日军人家属实行九折优惠。为了满广大群众的医疗要求,边区政府委托当时的商业销售机构———大众合作社代办成立了卫生合作社。卫生合作社采取“中西合作,人兽齐治”的方针,社内有中西兽医门诊和中西药房。和保健药社一样,卫生合作社医生不受办公时间限制,病人随到随诊,看病免费,药价只收低廉的成本费。改革开放前中国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无病早防,有病早治,省工省钱,方便可靠的理想”,“为农村的预防保健工作建立了可靠的社会主义的组织基础”!。随后,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兴起,为酝酿已久的合作医疗制度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体制基础。该制度要求社员每人每年交0.5元保健费、不足部分从公益金中补助的“大家集资,治病免费”的合作医疗制度。所有的保健站、保健室还为每人每户建立了医疗卡片和保健档案,基本上做到了“普通疾病不出社,一般小病不出区,工伤急病不出队”,同时借助于“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的推动,中国的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出现了较快发展。但是,正是由于这种快速发展是在“大跃进” 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的推动下完成的,因此就不能不受到当时“左”的错误的影响。在人民公社“共产风”泛滥之时,作医疗也刮起了“ 共产风”,搞“供给制”,实行“看病不要钱”。这些不切实际的做法,脱离了农村现实的经济条件和农民的觉悟水平,使得合作医疗制度难以正常持久发展。随着中央对国民经济实行“调整、巩固、充实、提高”方针的不断深入,农村医疗卫生工作也不得不随之进行了相应调整,由于来自集体的投入急剧减少,全国除极少数相对富裕的地区外,多数社队的合作医疗都陷入了停顿或半停顿状态。合作医疗的覆盖率也大幅下滑。城市卫生人员开始到农村防病治病,开展巡回医疗,今后应当像干部参加劳动一样作为一种制度。实行合作医疗的四大好处,其中最根本的一条是“解决了贫下中农看不起病、吃不起药的困难”,使农民的身体健康有了基本保障。
这一时期医疗卫生事业发展中也存在问题
当时中国医疗卫生事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有:总体投入和专业技术教育赶不上医疗服务体系的迅速扩张,致使医疗卫生服务的总体技术水平较低;经济、社会发展的不平衡状况,导致地区之间,城乡之间,在医疗服务体系发展和医疗保障水平上依然存在很大差距;过分严格的政府计划管理,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医疗服务机构及医疗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二、改革开放以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实施后中国的医疗卫生体制,在某些方面也取得了进展,但暴露的问题更为严重。从总体上讲,改革是不成功的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医疗卫生体制的确发生了非常巨大的改变。变革的基本走向用一句话概况就是逐步商业化、市场化。在供给层面,各种资本都可以进入医疗服务领域,基本上不存在进入和退出限制,新建医疗机构的布局以及服务目标定位主要取决于市场需求状况。包括公立医疗机构乃至公共卫生机构在内的所有医疗服务机构,都已经成为实行独立经济核算、具有独立经营意识的利益主体。归纳起来,就是整个医疗卫生服务逐步走向商业化、市场化的服务方式。在需求层面,医疗卫生服务需求越来越多地演变为私人消费品。目前在城镇地区,医疗保障保险制度所覆盖的人群大约有1亿人左右,不足全部城镇从业人员的半数:在农村地区,则只有全部人口的10%左右。另外,无论是农村还是城镇的医疗保障体制本身都不具有强制性。
商业化、市场化走向的体制变革的成效主要在于:在供给方面,医疗服务机构的数量、医生数量以及床位数量都比计划经济时期有了明显的增长,技术装备水平全面改善,医务人员的业务素质迅速提高,能够开展的诊疗项目不断增加。此外,医疗服务机构及有关人员的积极性,内部运转效率有了普遍提高。部分社会成员特别是富裕群体的医疗服务需求也得到了更大程度的满足。
但体制变革所带来的消极后果,主要表现为医疗服务的公平性下降和卫生投入的宏观效率低下。在公平性方面,不同社会成员医疗卫生需求的实际被满足程度,由于收入差距的扩大而严重地两极分化。在2000年世界卫生组织对成员国卫生筹资与分配公平性的评估排序中,中国列188位,在191个成员国中倒数第4。
在卫生投入的宏观绩效方面,全社会的卫生投入水平大幅度提高,2002年,卫生总费用占GDP的比重已经增至5.24%,2003年超过5.4%。但尽管如此,居民综合健康指标却没有明显的改善,但在某些领域特别是公共卫生领域,一些卫生、健康指标甚至恶化。改革开放前已被控制的部分传染病、地方病开始死灰复燃,新的卫生、健
康问题也不断出现。在世界卫生组织2000年对191个成员国的卫生总体绩效评估排序中,中国仅列144位,结果令人深思。
公平性和宏观效率的低下,导致了消极的社会与经济后果。它不仅影响到国民的健康,也带来了诸如贫困、公众不满情绪增加、群体间关系失衡等一系列社会问题:多数居民在医疗问题上的消极预期,已经成为导致宏观经济需求不足的一个重要因素。长此以往,不仅影响经济发展,而且危及社会的稳定以及公众对改革的支持程度。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2001 年对全国118 个村的医疗卫生状况的调查表明,疾病成为导致农民贫困的主要原因之一。为了减轻医疗支出给农民带来的经济负担,改变农民由于无钱治病从而 “小病拖成大病、大病在家等死”的状况,防止农民“因病致贫、医病返贫”现象的发生,2002 年10 月在《党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卫生工作的决定》中提出建立由政府组织、引导、支持,农民自愿参加,个人、集体和社会多方筹资,以大病统筹为主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
一、农民对医疗保障的需求
(一)从农民健康状况审视农民的医疗保障需求
调查结果显示,农民健康的整体状况并不容乐观,慢性病、重病的发病率较高。同时,不同经济发展水平地区农民的健康状况存在着明显的差异。在经济发展相对落后的贫困农村,大病重病的发生率更高,贫困地区的农民面临着更大的疾病和健康风险。
(二)从农民医疗行为审视农民的医疗保障需求
调查显示,经济困难已经成为阻碍农民获得医疗保健服务的一项主要障碍。详细情况见下表(见表1)。
表1 2004 年调查地区农村患者应住院而未住院的原因构成调查数据不仅显示出经济困难对于阻碍贫困地区农民就医行为影响更加明显,而且显示出由于经济困难而未住院的农民主要集中在贫困地区。在中国的农村地区存在着潜在的医疗卫生需求,而支付能力不足对医疗卫生服务的可得性具有负面影响。特别是对于贫困地区的农村居民来说,经济困难已经阻碍了医疗服务的获得。从这一点可以反映出,需要建立一项制度来缓解农民大病医疗的支出负担。
二、农民参与及所反映出的问题
(一)农民参与水平情况及其原因
根据本文调查的数据显示,制约农民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因素大体可以归为两类:一类是农民自身因素而导致农民放弃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另一类是新型合作医疗制度设计问题制约了农民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见表2)。
表2 农民没有参加新型合作医疗的原因构成医疗制度设计的原因,然而,新型合作医疗制度本身不完善构成了制约农民参加合作医疗的主要原因。
(二)农民对新型合作医疗制度的认知程度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在运行过程中面临的一个突出问题是农民对本村实行的新型合作医疗的补偿类型和范围理解与政策宣传的内容存在偏差。根据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政策文件,在所调查的新型合作医疗的样本村中,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农民可以报销门诊费和住院费。然而,根据农户的访谈,14%的农民认为他们参加的新型合作医疗仅能补偿门诊费,34%的农民认为仅住院费能够报销,43%的农民回答门诊和住院费都可以报销,还有近9%的农民说不清楚合作医疗到底能补偿门诊费还是住院费。
(三)农民从新型合作医疗制度中获益情况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是否能够可持续的发展下去主要取决于农民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中获益的大小。通过对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农民医疗支出来源结构分析发现,合作医疗的补偿比例较小。所有参加新型合作医疗的农民的平均每人医疗开支为417 元,其中绝大部分是靠自家收入或积蓄进行支付,占88%,靠借钱或贷款来支付的部分,占6%,而新型合作医疗报销的医药费平均每人只有约14 元,仅占人均医疗总支出的3%。新型合作医疗补偿的最高额为2400 元,如果将这个最大的合作医疗补偿扣除,参加新型合作医疗的农民平均每人仅能得到10 元的补偿,这与农民交纳的新型合作医疗费基本相当。
造成这种情况主要是由于新型合作医疗刚刚起步,为了避免新型合作医疗基金出险,使其可持续运行下去,各地严格控制报销额度,积累资金。
三、农村合作医疗存在的问题
中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从2003年开始试点到现在,从制度设计到运行还存在一些明显的缺陷和不足,主要表现在:
(一)宣传不到位,农民参加合作医疗的意志不强
(二)农村医疗条件落后
1.政府投入资金不足,基础设施简陋。
2.卫生资源的布局和结构不合理。3.基层卫生队伍素质参差不齐。
(三)资金筹集和管理存在不足1.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资金筹集困难。
2.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资金使用监管不力。
(四)制度不完善1.缺乏科学的管理机制。
2.以大病为主的医疗补偿政策存在缺陷。
三.现在医疗卫生体制变革的基本走向是商业化、市场化
在供给层面,基本形成了商业化、市场化的服务提供模式。各种资本都可以进入医疗服务领域,基本上不存在进入和退出限制,新建医疗机构的布局以及服务目标定位主要取决于市场需求状况。
在需求层面,医疗卫生服务需求越来越多地演变为私人消费品。无论是农村还是城镇的医疗保障体制本身都不具有强制性。改革开放后,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一直坚持自愿原则。城镇医疗保障(保险)制度虽然名义上具有强制性,但在实际操作中因过分追求小范围的收支平衡,也只有确保缴费才能享受相关待遇
第二篇:关于张店区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改革的调查报告
济宁医学院
2010寒假社会实践调查报告
关于张店区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改革的调查报告
09级临本十班张乾策
一、相关政策及制度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于2003年初正式出台,这是又一项富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制度创新。农村合作医疗是20世纪50年代中期由我国农村自发创造的一种集体医疗保障制度。它的产生打破了我国农民自我医疗保障的历史。尽管农村合作医疗的筹资水平和保障能力都十分有限,但它投入低廉,符合当时经济水平十分落后的实际,互助共济的性质也与我国乡民社会的传统道德相吻合。因此,农村合作医疗很快得到了中央的认可和推广,为改变我国农村医疗卫生状况发挥了巨大作用。
到2010年,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将基本覆盖所有农村居民,实现人民病有所医的愿望。
二、调查范围和方式
我在张店区周围的马尚镇,南营村和北营村进行了实地采访。因为经过多次尝试仍未能进入政府机关采访领导,对于郑的一些政策和落实情况,我采用访问政府网站的方式进行调查。
三、调查结果和分析
由于张店城区的迅速扩建和区政府的西迁,马尚镇已基本在张店新区的范围之内,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普及情况良好。我采访的大多数居民都反映合作医疗制度给他们带来了很大的实惠,现在看病不用像以前那样担心有病
没钱治了。而在北营村,还有少数村民对合作医疗制度不是很了解,不知道加入这个体制能给他们带来什么好处。而村里的领导为了完成上级指派的任务强制村民加入。我采访的王大爷就是这样一个人,他说自己身体很棒,虽然是七十多岁的人但身上被什么毛病,不要需要每年去花十五块的冤枉钱。而据我了解,最后王大爷还是在村里官员的再三叨扰下付了钱。总的来说张店区在2009年就基本实现了农村医疗合作体制覆盖全区的目标。
我在政府网站上了解到。农民一年只需缴纳15元钱,就可报销最高不超过1万元的医药费用。从2006年11月起,张店区开始推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其具体办法是,参加合作医疗的对象人均筹资总额为35元,市、区、镇三级财政各补助5元,村集体补助不低于5元,每人每年不低于15元。其中市、区、镇三级财政补助纳入区级大病统筹基金,作为3000元以上住院医药费用补助;村集体补助和个人缴纳部分纳入福利型统筹基金,作为门诊医药费用和3000元以下的住院医药费的补助基金。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农民全年累计3000元以上住院医药费用分段按比例从区级统筹资金中报销。为进一步解决全区农村困难群众的医疗困难,农民群众因病住院的医疗费用负担,防止因病致贫,张店区将农村低保对象和五保对象也纳入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体制之中,每人每年补助15元。目前补助资金业已全部到位。
四、总结和感想
对于这次的课题,我觉得实行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是十分迫切的。尤其是在中国这样一个农业大国。邓小平就曾指出:“中国有百分之八十的人口在农村。中国社会是不是安定,中国经济能不能发展,首先要看
农村能不能发展,农民生活是不是好起来。解决“三农”问题是进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关键所在。现在的农民没有富裕到自己可以承担所有医疗费用法的情况下,政府作为为人民服务的机构就应该承担并解决这个问题。及人民之所急,想人民之所想正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
经过这些天的调查,我觉得现在的合作医疗制度还存在一定的问题,需要解决和完善。农村医疗保障制度建设不是一个孤立的问题,它既需要政府的重视和财政的支持,也需要医疗卫生体系的配套改革,更离不开公共卫生服务总体水平的提升。改革开放前农村合作医疗之所以能够发挥较好的功效,首先在于行政干预使它保持了比较高的覆盖率;其次在于国家在经费上大力扶持,药品价格上严加控制;再次在于群众卫生运动和公共卫生服务创造了有力的辅助条件。依照卫生部的规划,每万人口至少应该拥有一个社区卫生服务站。除了数量少之外,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发展的最大瓶颈是其医疗服务利用率较低。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服务水平较低、服务面较窄的现象显然同它们的能力建设滞后有关。而农村的医疗资源不足和医疗水平低下的问题还是在许多地区困扰着农民,农民一旦生病就不得不到镇里或是城里的大医院就诊,而大医院有大幅度提高药品价格,者更加重了农民看病难的负担。《中国青年报》曾发表文章论述中国医疗改革基本不成功。在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试点和推广过程中也确实发现了诸如筹资难、参保率低、基金和信息化管理存在漏洞等问题。我们必须看到,实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是一项涉及九亿多农村居民利益的长期、复杂而艰巨的任务,要建立完善的医疗保障制度还需要各级领导加强协调、统筹规划。完成中国的医疗改革海域
要几代人的共同努力,任重而道远。
这次的实践活动绕我收到了很多锻炼。采访陌生人时的心情是激动而忐忑的,途中也遇到很多不配合采访的情况,我也尽量说服自己不要轻易气馁,后来我就专门找一些比较慈善的老人采访,发现他们话虽多而且很配合,最终我还是坚持了下来。在以后的学习生活中我也会积极参加盛会实践活动,丰富自己的阅历和知识。
2010年3月1日
第三篇:关于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改革落实情况的调查
关于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改革落实情况的调查
**县人大常委会调查组
2005年5月
我县是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改革试点县。为深入贯彻落实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正确、科学、客观地评价我县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实施的现状和问题,总结经验,查找不足,更好的推进这项工作顺利开展,根据县人大常委会的安排,县人大常委会
组织了专门的调查组,于4月底至5月上旬,开展了对全县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改革落实情况的专项调查活动。整个活动有以下五个特点:一是领导重视。县人大常委会主任***专门听取了这次调查活动的安排情况汇报,并做出了重要指示,期间还多次调度有关人员,掌握进展情况。县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多次召集有关部门和人员,就调查情况研究措施,制订计划,落实方案,确保活动取得成功。二是组织严密。由县人大组织调查组,由教科文卫委员会牵头,由卫生局、财政局、经管局等部门组成。调查采取听、看、查、问、核、议相结合的方式,完全按照调查方案来进行。首先听取了县直有关部门的汇报和核实工作,其次听取了乡镇汇报和核实工作,再采取有重点的抽检方式,与相关人员逐一核对,对参保人员就医参保情况认真核对,听取了基层人大代表、村委会代表及参保人员的意见。并拟定了回访调查人员,随即走访核实了落实情况。三是重点突出。重点核实了资金到位、管理、使用情况及参保比例,重点抽查了大额报销的参保人员情况。四是工作细致。坚持乡乡到,实地抽查村、户,严格按照方案拟定的程序,在调查、走访时,尽可能扩大对象范围,确保调查结果更趋客观、全面。五是效果显著。首先,有关部门、各乡镇、医院的干部职工普遍认为,这次调查很有必要,非常及时,对于他们抓好当前运行管理和改进工作是一大促进。其次,通过调查,及时发现和查实了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改革和运行中出现和存在的问题,并就一些问题与有关方面进行了广泛、深入地探讨;及时发现和总结了有关乡镇的典型经验和做法,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整改措施,这为不断改进工作提供了条件,奠定了基础,对推动我县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改革工作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借鉴和指导作用。
一、基本情况
从这次调查情况来看,有关部门和乡镇对贯彻落实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改革十分重视,做了大量的工作,全县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改革呈现出良好的发展趋势。
调查表明,我县新一轮新型农村合作医疗2004年9月1日正式运转截止到今年4月底,全县资金到位总额719.6万元,其中农民交纳3597520元,覆盖率为91。用于农村合作医疗运行的专项资金全部拨付到位,并实行了封闭式管理。全县共为参加合作医疗的7649名住院病人、14万名门诊病人报销医药费436.3万元,其中报销达到最高额6000元的有21人。
(一)领导高度重视。县政府把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大举措,作为一项政治任务,纳入了全县社会经济发展的总体规划和工作实绩考核的内容。成立了由县长任组长、相关部门乡镇负责人参加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管理委员会,下设办公室,同时还成立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监督委员会,强化了组织领导。进一步健全了财务、公示、报销等各项规章制度,保证了我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规范、健康运转。
(二)有关部门、乡镇工作到位。相关部门和乡镇都把这次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改革作为一项大事来抓,都成立了专门的领导小组和办公室,各乡镇由乡镇长挂帅,直接抓,安排一名副书记靠上抓。都建立健全了相关的制度和组织,四项制度全部上墙,机构齐全,有专门的办公地点,都配备了专门的人员。对医院划定了职责范围,各乡镇都按照便民的原则就近设立了村级中心卫生室,扩大了覆盖面,并对有关医疗人员进行了专业培训。各乡镇农民筹资部分都能及时、足额筹措到位。相关部门和乡镇都加强了监管,主要领导亲自过问,定期到医院和各医疗点检查,听取汇报,查看帐目,掌握情况,指导工作。
(三)运作管理比较规范。在资金管理上,都落实了收支两条线,实行了两级管理、封闭运行,专款专用,没有发现挪用现象。在资金使用上,严格把关,都实行了宏观控制,绝大多数乡镇每月份的收支大体平衡,没出现超支。对补偿报销都实行了严格的控制,规定了医院和各医疗点的权限,大额报销需请示乡镇主要领导批准,基本杜绝了“人情报销”。每月张榜公布报销名单,接受群众监督。
(四)基层反响不错。根据调查,大多数基层干部支持、拥护这项改革,认为这是近几年来党和政府为老百姓办的一件大好事,是“德政工程”、“民心工程”。医院方面由于在运行中受益也表示全力支持。绝大多数农民认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这项制度好,并表示来年会考虑继续参加合作医疗,对医疗服务也表示满意。特别是一些大额受益户,由于本稿件版权属于517878秘书网得到了实实在在的实惠,对这项制度表示全力
支持拥护。例如***镇**村村民***因患心肌梗塞病动手术花费了2万多元,使本不富裕的家庭雪上加霜,由于参加了合作医疗,医院给报销了6000元,很大程度上减轻了他的经济负担。他激动地对调查人员说:“感谢党和政府给我们做了一个大好事、大实事!”围观群众也纷纷表示踊跃参加。
二、典型经验
从调查情况来看,有五个乡镇
工作开展得比较好,领导重视,工作全面、扎实。它们是:**镇、***乡、***乡、**镇和**镇。它们的做法比较典型、突出,值得其他乡镇学习借鉴。
(一)**镇——认识到位。特别是干部思想认识到位,因此工作积极主动,取得的效果比较明显,该镇农民实际入保率已接近90。他们的主要做法是:坚持一个“核心”,即以人为本。提高“两个认识”,即干部思想认识和群众思想认识。搞好“三个结合”,即宣传发动与面对面工作相结合,引导参与和群众自愿相结合,加大工作力度与提高医疗技术、服务水平相结合。落实“四个到位”,即宣传政策到位,落实责任到位,监督机制到位,报销公开、公平、公正到位。目前,为做好下一工作,他们早动手,争主动,用身边人、身边事现身说法提前做宣传发动,今年农民入保率力争达到100。
(二)***乡——管理到位。严格把关,乡里规定:超过1000元补偿报销资金必须由分管领导签字后才能报销。实行“双向管理”:医生处方、报销单据与帐目必须核对无误;中心卫生室药品由医院总体掌握,杜绝了作弊现象。
(三)**镇——操作规范。实行农村卫生室一体化管理,在偏远村设点,统一管理,既方便了群众看病,又扩大了覆盖面,增加了业务量。同时,组织了专门的医疗宣传队,现场看病,现场宣传,当场报销,增强了宣传的效果。
(四)***乡——领导重视。乡长每月检查运行情况,听汇报,查帐目。乡里安排专人负责接待群众来访。
(五)**镇——运行平稳。注重发挥医院的主体作用,加强管理,严格把关,做到了医院精心、政府省心、群众放心。
三、存在问题
(一)认识程度不够高。在筹资工作上,由于受农民认知程度和干群关系的影响,有一定难度,个别基层干部在筹资时积极性不高,有畏难情绪。有些农民旧观念还没有转变过来,摸棱两可,态度消极,也有少部分农民对政府推行的事情抱有成见,不心甘情愿参加合作医疗。
(二)在具体操作上有些地方不够规范。在筹资工作上,个别乡村干部为了完成任务,工作方法简单化,个别地方采取垫资方式筹集资金,由于被垫资的农民没有得到合作医疗证,因此患病后仍得不到应有的医疗费用补助,长期如此可诱发违规违纪现象的发生,其中有个别地方个别农民钻空子,现看病现交钱买证,不利于农村合作医疗长期稳定的发展。在资金使用上,有个别乡镇总体把握不到位,前松后紧,极个别的有寅吃卯粮的趋向,形势比较严峻。在报销把关上,由于现行体制的原因,极个别地方把关不严,存在人情报销、超标准报销和弄虚作假报销的可能性。
(三)乡镇之间发展不平衡。总体来看,认识程度高的乡镇,情况比较好,认识程度不高的乡镇,情况相对较差。同一个乡镇的两个医院之间,情形也有差别,有个别乡镇两个医院,在经营效益方面相差十倍,而报销数额却相差无几,这说明在管理运行、报销把关上存在一定的问题。大部分乡镇的村都加入了合作医疗,但也有一些乡镇的个别村因村班子不健全等原因导致整村未入。
四、几点建议
(一)进一步加大正面宣传工作的力度,提高广大干部群众的认识程度。一是对各级干部要加强对有关政策的宣传,学习和领会有关文件精神,从先进性教育和树立科学发展观的高度做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二是要加强对农民的宣传,农村新型合作医疗是惠及我国亿万农民的一项新制度,农民是新型合作医疗的主体,对政策的理解程度直接影响这一制度的推行效果。要帮助农民算清一笔账,引导广大农民树立起互助共济的意识和正确的健康消费观念;三是要采取多种形式,多个层面,大力、广泛、持续地面向社会宣传,凸现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带给广大农民的好处,扩大社会各界的认知度,营造浓烈的氛围。在此方面,建议县政府协调宣传、广电等部门予以支持,配合有关方面加大公益性宣传的力度。
(二)进一步加强管理,规范操作。对资金使用实行宏观控制,合理调配;对大额报销严格把关,部门和乡镇领导都要掌握情况。在报销上,建议把10的部分放宽点,就是把中心卫生室管辖的这部分放宽政策,让尽量多的农民受益;把40的部分管紧点,就是把乡镇医院管辖的这部分严格管理,卡死漏洞,这样,既让农民得到了实惠,又使资金使用得到有效调控、合理运行。
(三)需要探讨解决的两个问题:一是能否把部分资金管理的权限下放到乡镇,由乡镇实行总额控制。现行资金封闭管理模式,对乡镇约束不严,其资金使用压力不大。实行乡镇总额控制后,能进一步增强乡镇的责任感,调动乡镇及医院的积极性,最大限度地控制乱报销、多报销现象,使资金得到合理调配,使全县资金使用达到大体平衡。二是能否建立农民入保的长效机制。划一个时间段,半年或一年,在此期间想入保的农民可先交钱,在农村合作医疗办公室列名,到期转帐。这样,可以解决“农民想交钱而政府不收,政府收时而农民不交”的问题。
(四)加强经验交流。鉴于当前我县乡镇之间发展不平衡的现状,建议县政府召开专题大会,安排先进乡镇做经验介绍,推广他们的典型经验,让乡镇之间取长补短,互相借鉴,共同提高,同时让大额受益户代表发言,倾听最基层群众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认识、要求和呼声,进一步营造氛围,对做好下一年的工作大有裨益。
(五)政府必须进一步加强宏观指导。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是一项系统工程,政策性强、涉及面广、工作难度大。要选准着力点和突破口,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改革,重点是各级重视程度,关键在操作,核心是管理,突出抓宣传发动。县政府要采取措施,建立一套自上而下、行之有效的宏观指导机制,制定政策,加强监管,落实目标责任制,层层分解任务,逐级明确责任,确保责任到位、措施到位、投入到位。各部门、乡镇要积极配合,加强协作,共同做好这项工作。
第四篇:关于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改革落实情况的调查
关于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改革落实情况的调查
**县人大常委会调查组
2005年5月
我县是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改革试点县。为深入贯彻落实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正确、科学、客观地评价我县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实施的现状和问题,总结经验,查找不足,更好的推进这项工作顺利开展,根据县人大常委会的安排,县人大常委会组织了专门的调查组,于4月底至5月上旬,开展了对全县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改革落实情况的专项调查活动。
整个活动有以下五个特点:一是领导重视。县人大常委会主任***专门听取了这次调查活动的安排情况汇报,并做出了重要指示,期间还多次调度有关人员,掌握进展情况。县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多次召集有关部门和人员,就调查情况研究措施,制订计划,落实方案,确保活动取得成功。二是组织严密。由县人大组织调查组,由教科文卫委员会牵头,由卫生局、财政局、经管局等部门组成。调查采取听、看、查、问、核、议相结合的方式,完全按照调查方案来进行。首先听取了县直有关部门的汇报和核实工作,其次听取了乡镇汇报和核实工作,再采取有重点的抽检方式,与相关人员逐一核对,对参保人员就医参保情况认真核对,听取了基层人大代表、村委会代表及参保人员的意见。并拟定了回访调查人员,随即走访核实了落实情况。三是重点突出。重点核实了资金到位、管理、使用情况及参保比例,重点抽查了大额报销的参保人员情况。四是工作细致。坚持乡乡到,实地抽查村、户,严格按照方案拟定的程序,在调查、走访时,尽可能扩大对象范围,确保调查结果更趋客观、全面。五是效果显著。首先,有关部门、各乡镇、医院的干部职工普遍认为,这次调查很有必要,非常及时,对于他们抓好当前运行管理和改进工作是一大促进。其次,通过调查,及时发现和查实了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改革和运行中出现和存在的问题,并就一些问题与有关方面进行了广泛、深入地探讨;及时发现和总结了有关乡镇的典型经验和做法,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整改措施,这为不断改进工作提供了条件,奠定了基础,对推动我县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改革工作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借鉴和指导作用。
一、基本情况
从这次调查情况来看,有关部门和乡镇对贯彻落实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改革十分重视,做了大量的工作,全县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改革呈现出良好的发展趋势。
调查表明,我县新一轮新型农村合作医疗2004年9月1日正式运转截止到今年4月底,全县资金到位总额719.6万元,其中农民交纳3597520元,覆盖率为91%。用于农村合作医疗运行的专项资金全部拨付到位,并实行了封闭式管理。全县共为参加合作医疗的7649名住院病人、14万名门诊病人报销医药费436.3万元,其中报销达到最高额6000元的有21人。
(一)领导高度重视。县政府把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大举措,作为一项政治任务,纳入了全县社会经济发展的总体规划和工作实绩考核的内容。成立了由县长任组长、相关部门乡镇负责人参加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管理委员会,下设办公室,同时还成立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监督委员会,强化了组织领导。进一步健全了财务、公示、报销等各项规章制度,保证了我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规范、健康运转。
(二)有关部门、乡镇工作到位。相关部门和乡镇都把这次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改革作为一项大事来抓,都成立了专门的领导小组和办公室,各乡镇由乡镇长挂帅,直接抓,安排一名副书记靠上抓。都建立健全了相关的制度和组织,四项制度全部上墙,机构齐全,有专门的办公地点,都配备了专门的人员。对医院划定了职责范围,各乡镇都按照便民的原则就近设立了村级中心卫生室,扩大了覆盖面,并对有关医疗人员进行了专业培训。各乡镇农民筹资部分都能及时、足额筹措到位。相关部门和乡镇都加强了监管,主要领导亲自过问,定期到医院和各医疗点检查,听取汇报,查看帐目,掌握情况,指导工作。
(三)运作管理比较规范。在资金管理上,都落实了收支两条线,实行了两级管理、封闭运行,专款专用,没有发现挪用现象。在资金使用上,严格把关,都实行了宏观控制,绝大多数乡镇每月份的收支大体平衡,没出现超支。对补偿报销都实行了严格的控制,规定了医院和各医疗点的权限,大额报销需请示乡镇主要领导批准,基本杜绝了“人情报销”。每月张榜公布报销名单,接受群众监督。
(四)基层反响不错。根据调查,大多数基层干部支持、拥护这项改革,认为这是近几年来党和政府为老百姓办的一件大好事,是“德政工程”、“民心工程”。医院方面由于在运行中受益也表示全力支持。绝大多数农民认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这项制度好,并表示来年会考虑继续参加合作医疗,对医疗服务也表示满意。特别是一些大额受益户,由于本稿件版权属于517878秘书网得到了实实在在的实惠,对这项制度表示全力支持拥护。例如***镇**村村民***因患心肌梗塞病动手术花费了2万多元,使本不富裕的家庭雪上加霜,由于参加了合作医疗,医院给报销了6
(五)政府必须进一步加强宏观指导。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是一项系统工程,政策性强、涉及面广、工作难度大。要选准着力点和突破口,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改革,重点是各级重视程度,关键在操作,核心是管理,突出抓宣传发动。县政府要采取措施,建立一套自上而下、行之有效的宏观指导机制,制定政策,加强监管,落实目标责任制,层层分解任务,逐级明确责任,确保责任到位、措施到位、投入到位。各部门、乡镇要积极配合,加强协作,共同做好这项工作。
第五篇:农村合作医疗
论文关键字:新型农村合作医疗 参合率 药价 政策 疾病预防
论文摘要: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在农村社会事业中的作用举足轻重,其具体的地方条例、政策落实情况及广大参合户的反映,是具有一定调查价值的。村民普遍反应在大病的医治上对本县医疗水平信心不足。重症大病的村民普遍要求转院到县外或市级医院。目前我们面临的问题是医师年龄偏大,平均年龄在55——60岁之间,再有几年就该退休了,后面接班人就成问题了,因此,人才问题、接班问题是我们目前最大的难题。在调查中我欣喜的看到各级政府已经在切切实实关注乡镇卫生院装备问题,并且逐年的不断的向卫生院进行资金投入,硬件设施在逐渐的先进化、时代化。
关心民众疾苦、解决农民看病难一直是党和政府高度重视的问题,1997《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卫生改革与发展的决定》明确指出:“全党、全社会都要高度重视卫生事业,保护和增进人民健康。” “新时期卫生工作方针是:以农村为重点,预防为主,中西医并重,依靠科技与教育,动员全社会参与”,随着我国经济与社会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认识到,“三农”问题是关系党和国家全局性的根本问题。而不解决好农民的医疗保障问题,就无法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际,也谈不上现代化社会的完全建立。经过多年努力和探索,我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在很大程度上缓解了农民小病不治变大病、因病致贫的状况,尤其近年来中央不断加大对农村合作医疗的资金投入,使农民的基本医疗卫生问题得到根本性改变。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在农村社会事业中的作用举足轻重,其具体的地方条例、政策落
实情况及广大参合户的反映,是具有一定调查价值的。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简称“新农合”,是指由政府组织、引导、支持,农民自愿参加,个人、集体和政府多方筹资,以大病统筹为主的农民医疗互助共济制度。采取个人缴费、集体扶持和政府资助的方式筹集资金。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为世界各国,特别是发展中国家所普遍存在的问题提供了一个范本,不仅在国内受到农民群众的欢迎,而且在国际上得到好评。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试点地区正在不断的增加,而秦皇岛市抚宁县较早的就成为了示范县,那么,现在的运行情况如何呢,就这个问题于2009年7月6日我专门走访了抚宁镇合作医疗办公室,办公室负责人王奇伟同志热情的接待了我,并详细的向我介绍新政策以及相关运行数据:
1,从2009年新农合开始,农民参合的费用由原来的10元提高到20元。其中10元归农民自己支配,用于门诊报销。国家补助每个人由原来的 40 元提高到80元。另外对于五保户、低保户等特困户由民政局负责缴纳个人出资费用。
2,用药范围由原来的712种提高到916种。
3,封顶线由原来的2万元提高到3万元。
4,由于村民健康意识提高,有病就住院,导致补偿资金增大,因此补偿方案有所改变。
5,与以往不同的是“意外伤害”不在报销范围之内。
6,提高了大病的报销额度。
7,全镇27个村,2009应参合农民7028户22138人,实际参合6815户21421人,参合率为96.8%,共有10个村参合率达到了100%。参合率位居全县第一。
8,09年上半年有3286人次获得了1169221.39元的农村合作医疗补偿。其中县外就医42人次,补偿金额146954.85元,县内就医699人,补偿金额959434.64元,门诊就医2545人,补偿金额62831.9元。
9,新农合的报销方式是这样的,凡在县内住院就医的患者在出院时就给报销了——即时结报,门诊费用当场即报,省去了各种条条框框,简化了手续。
10,其他补偿细则:慢性病大额门诊补偿,如脑血管病后遗症,心肌梗塞等(由县慢性病鉴定小组确认的慢性病患者,除享受住院补偿外,每年可获得最高门诊补偿1000元。);实行单病种定额限价补偿,如阑尾炎手术,白内障手术等。
11,新农合的具体报销项目:住院治疗费,规定用药目录内的药品费用,化验费,检查费,处置费,护理费,抢救费,手术费,住院费等。
12,新农合不予报销的项目:使用进口药品或材料的;工伤及中毒发生的医疗费用;人工流产、坠胎、治疗不孕不育及计划生育后遗症的治疗费用;器官移植、安装假肢、镶牙、配镜、医学美容及其他非医疗性项目费用;冒名、挂名或明显不符合住院要求的医疗费用。
13,参合人员在各级医院住院报销的起付点分别是:乡镇卫生院——100元,县级医院——300元,县中医院和县妇幼——200元,外地县级以上医院——2000元。
为了加深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状况的了解,于2009年7月17日我又来到县卫生局农村合作医疗办公室进行采访,主任付秀梅同志接待了我,并给我介绍了下列情况:
1,方针与原则:坚持个人缴费、集体扶持和政府资助相结合的筹资原则;坚持政府举办、县办县管的原则;坚持农民自愿参加的原则;坚持以收定支、保障适度的原则;坚持门诊补偿与住院补偿结合、以住院补偿为主的原则。
2,全县参合率为百分之九十三点零三,参合人数是420373人。
3,大病统筹基金约35770.4万元,占基金总额的百分之八十七点五五。
4,关于09年上半年受益人数与受益金额是这样的:
住院
受益金额2131.7万元
受益人次19295人
门诊
受益金额145809万元
受益人次166853人
分娩
受益金额3.84万元
受益人次384人
慢病
受益金额13.84万元
受益人次284人
5,由于办公人员有限以及意外伤害(包括交通事故)难于鉴定等诸多原因,意外伤害暂不列报销范围之内。
6,合作医疗资金按照以收定支、收支平衡和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进行管理,资金使用需由授权签字人审批后方可支付。
7,关于监管制度问题,付主任向我们介绍:
一、我们已经采用微机管理制度,二、我们采取不定期、不定时明察暗访方式对相关机构进行监管,执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以来,还未发现有医患骗合现象。
8,当我们问及是否有区域性多发症时,付主任向我们介绍:有两个倾向值得注意,一,留守营镇为癌症多发区(该地区造纸行业较为发达,其污染程度与多发症之间的关系未曾详细调查。)二,西北部农村多发症是脑梗塞和脑血栓。
9,由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是针对农民住院那部分给予报销,因此“小病大治”现象较为普遍(城镇),例如,有的农民得了感冒这样小病就住院了。
10,药品价格偏高,“以药养医”是普遍情况。
采访将近半天,付主任电话不断,我只好匆匆告退。
那么农民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又是什么样的态度呢?参合者是否真的受益了呢?针对这个问题我在2009年7月19日到抚宁镇西桃园村作了一个调查。
该村位居抚宁县城西侧,距县城 5.5 公里,调查中得知本村半年来共有3例村民得大病,在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政策执行中受益匪浅,我特地采访了其中一例——该村村会计陈春和同志,村书记陈树义同志热情地接待了我。
陈春和同志在2009年年初开始感到明显心绞痛,经县医院检查确诊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在县医院的建议下转院至秦皇岛市人民医院,在市医院做了心脏搭桥手术,治疗过程中总计花费
25874.54 元,由合作医疗报销金额9973.70元,现在陈春和同志已经健康如初,我们得知陈春和还会一门手艺——瓦工,现在每天都外出打工,以补贴家用。
陈春和同志的家庭情况是这样的:现住房三间,于1986年建成,全家共5口人,老母患瘫痪在炕已经多年,妻子患甲亢病也以数年,女儿大学毕业但现在尚未找到工作,儿子在读高中,从上述情况我们得知陈春和一家是典型的因病致贫之户。
由于年初陈春和得了大病(已经丧失了劳动能力),在万不得已的情况下他雇人将自己的果树林砍掉了一大半,更加加深了他的困窘之境。
陈春和表示:政府的惠民政策大大的减轻了我的压力,我从内心里感谢党和政府。
相反我们也了解到另外一些情况,有个别村民在07年入了农合,身体无病,未受益;在08年也入农合,身体无病,未受益,觉得不合适,在09年就未入新农合,偏偏在09年就得了一场大病,花了不少医疗费,现在回想起来后悔不及。
“大部分村民参合热情很高,09年参合费用我们只用短短三天就收齐了,从07年开始,我们村参合率都在百分之九十八以上。”陈书记向我们介绍说。
此外,我们还调查得知:
1,有百分之九十五以上村民饮用地下水,即院内打井,潜水泵汲水。
2,大部分村民食用花生油,很少有食用大油(猪油)现象。未发现食用粗盐。
3,脑血栓、脑梗塞依旧是多发病,发现这种病的患者的年龄大多在50岁以上。另外发现肺癌数例,估计是另一多发病的前兆。
4,普遍反映实行新农合后药价偏高。
5,大部分农民缺乏健康、保健及疾病预防知识。
6,大部分农民反映“意外伤害不报销”不合理,例如,有的农民在干活时不慎摔伤,治疗中花了不少钱,又耽误半年劳动,损失较大,但在参合中未能受益,觉得这样不太合理。
7,当问到村民是否有“小病大治”的问题时,陈书记笑笑说:“我们村没有这个问题,任何一个人都会算这样一笔帐:小病大治毕竟还要多花钱,而报销的比例毕竟有限,算算还是多花钱,耽误工,不合适,所以绝大多数坚持小病小治、大病大治。”。
8,村民普遍反应在大病的医治上对本县医疗水平信心不足。重症大病的村民普遍要求转院到县外或市级医院。例如,被采访的陈树义书记在08年患了较为严重的肝病,他便到北京某所著名医院就医,对于该院的医疗技术陈书记口口称赞,近2万8千元的医药费也较为满意。
9,农村家畜污染较为严重,主要是家畜粪便的不合理堆放。
西桃园村是一个普通的农村,情况就是这样,边远农村的情况又将如何呢?带着这些问题于2009年7月28日一大早我又踏上了北上的班车,前往抚宁县大新寨镇卫生院进行调查访问,该镇位居抚宁县
城北侧45华里,属于山区。
我刚一走进卫生院大院就看到了院内摆着尚未启封的医疗设备,它们分别是《医用X线诊断床》、《KFIII-医用X射线主机》、《PC3摄影床》。
大新寨镇卫生院全貌
进入卫生院小楼,我在墙壁上看到《农村合作医疗政务公开栏》上面记录了近几个月的报销情况,其中:
六月份
治疗总数 98例
报销总额 42198.22元
七月份
治疗总数 108例
报销总额 42498.42元
走上二楼,院长谷凤山同志接待了我,就院内未启封的设备问题我们拉开了话题:“09年县里给我们镇级卫生院拨款20万购置设备,你们在院里看到是一部分,另外一些设备已经安装好了,正在使用,发挥了很好的作用,”谷院长兴致勃勃的我介绍说,通过介绍我了解到:卫生院主体建筑两层小楼,建筑面积1100平方米,院内总面积约9亩,“09年计划扩建门诊楼900平方米,省里拨款一百万,抚宁县一共给四家,我们是其中之一,现在正在办理相关手续,”谷院长向我介绍说,“我们院住院部共有7室34床,医师14人,其中主治医师3人,医师4人,医士7人,护士5人,其中正式工1人,临时工4人,我院总人数30人,目前我们面临的问题是医师年龄偏大,平均年龄在55——60岁之间,再有几年就该退休了,后面接班人就成问题了,因此,人才问题、接班问题是我们目前最大的难题。”。
当我问及本地区有哪些常见病时,谷院长说:“肺炎、心脑血管病和结石均是常见病,其中各类结石病是近两年比较多发的病症。”。
大新寨镇共有3万7千人左右,一些常见病都可以治愈,且就医相对于本镇较为方便。另外本院的儿科是特色医科,很多小孩子生病都来这里治疗。
随后武学林医生领我去病房采访一下正在就医的病人,她叫刘菊红,今年27岁,孩子5岁了,家住大新寨镇北寨村,已经住院两天了,确诊为肾结石病,属小石,“我们村大部分人都入了合作医疗,我们家全都入了,我们家人身体都好,不得病,我是头一次得病住院。”刘菊红向我介绍,谈话中我得知刘菊红爱人是一位装修工,一天收入70元左右,她家里有一百多棵果树,另外一些地种了一些花生、玉米,家里还有摩托车、三马车,我一听——也算一个小康之家,我问刘菊红明年是否还入合作医疗,刘菊红说:“明年还入,这点钱不算什么,受益才是主要的。”。
主治医师正在给村民看病
从镇卫生院出来之后,我顺便去了镇合作医疗办公室,在那里我遇见了主管负责人呼志利同志,呼志力同志给人的印象是很严谨的,在帮我整理数据的时候显得对工作很认真,一丝不苟。呼志利向我介绍说原来合作医疗和财政所混在一起,从去年3月份才从财政所分出来成为一个独立的办公室,09年全镇共有31816人参加新型合作医疗,全镇参合比例达到百分之八十八点七,截止6月中旬,全镇共补偿6474人次,其中住院补偿1953人次,门诊补偿4521人次,补偿
金额共计1759189.56元,其中住院补偿金额1625810.5元,门诊补偿金额123379.06元,同时我还了解到县外就医情况:
五月份 24人次
费用总额 347.271.88元
补偿金额
75.967.25元
六月份
23人次
费用总额334.456.12元
补偿金额 86.962.54元
就医人数及补偿金额均比去年要多。
“我们镇的参合率略微差一些,按照县里的百分之九十的标准还差一点,这是由于多种原因(经济状况、身体状况)造成的,今后我们仍要在宣传工作上下力量。”呼志利同志对我说。
大新寨镇新农合办事处对自身要求严格,注重强化管理,为参合农民提供优质服务。关于与医疗补偿兑现问题上,呼主任说:我们把“便民、高效、廉洁、规范”作为行为准则,本着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统一政策、严格把关,有情操作,实行一站式服务,县内住院的群众实现了出院即报的目标,在市级或市级以上医院治疗的群众也在出院的一个月内按标准得到了报销。为了确实提高定点医疗机构服务水平,办事处开展监督检查工作,针对定点医疗机构医疗收费、服务态度、服务质量等相关情况展开督察。截止到采访前,对定点医疗结构督察共5次。同时,为及时了解群众对新农合的意见和建议,设立了举报、投诉电话和意见箱。
我采访当天恰逢大新寨的大集,每个村都有村民都聚在这里。我说明来意后有一位大叔很热心地说正巧要回家和狮子村顺路,要载我
一程。谢过之后,我便跳到了“三马子”的后车斗,一路“颠簸”地来到了狮子村。狮子庄位于大新寨镇北部2.5公里,村书记杨新民向我介绍说:“狮子村共有人口527人,我们村参合率是百分之九十二点二,08年举例来说,全村报销5万元左右,按照参合户的算法总共交了1万多元钱,村民认为比较实惠的。今年有两户未入合作医疗的农民恰恰得了大病,未能享受合作医疗的报销,村民对此反响较大,明年我争取做好工作,力争百分之百入合作医疗。”。
狮子村内没有村医或是保健站,主要原因是距离镇较近,就医很方便。另外村民对药价的看法是能够理解,因为金融危机各个物品都在涨价,在村民看来药价的浮动在一个合理的范围内,可以接受。关于一些疾病的预防宣传,杨书记认为做得不够好,宣传也不够彻底。平常会来一些红十字会的医疗小组来做一些医务检查,但针对性较大,不能使村民形成一个全面的预防意识。
我看到在公路两侧雪白墙上书写着醒目的红色大字“坚决打击非法私运盐”,我想村民已经对食用盐有了高度认识了。
下午四点多我踏上了颠簸不平的归途,阴沉的天气终于下起了小雨,一路上,我无心欣赏美丽的山水景色,在我的脑海中一直浮现着被采访过的几个人物的面孔:谷院长那即抱有希望又怀有忧愁的复杂表情,刘菊红那乐观向上的精神,呼志利那严谨而认真的工作态度,杨书记那充满自信的劲头,每个人都给我留下了难忘的印象。
整个采访调查工作结束了,通过调查我深深感到党和政府在扶助农村支援农业上确实下了真功夫,从“国家补助每个人由原来的
元提高到80元”——我们可以看出政府真真切切的在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上投入了大量的真金白银。
同时我也深深体会到“国家要发展,三农是关键”这句话的深远的战略意义,的确,在调查中我发现贫困户、低保户多数都是因贫导致,在细节上为了更好的遏制“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现象,新型农村合作医疗采取了提高封顶线——即由原来的最高报销2万元提高到3万元,提高大病的报销额度——例如抚宁县人民政府下发的《抚宁县2009年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实施方案》中明确规定:“大病统筹基金具体划分为:住院统筹基金、小病定额统筹基金、特殊重大慢性病大额门诊统筹基金和正常产住院分娩补助基金四部分”,在调查中发现,这些措施在许许多多象西桃园村民陈春和这些实例中得到了很好的发挥,使许许多多的村民得到了实惠,在很大程度上摆脱了困境。
此外,通过比较我们应该看到新农合的参合率城镇比普通农村高,普通农村比山区要高,也正因为参加了新农合,农民整体上对疾病有了新认识,“小病不治变大病,大病返贫”这种现象在农村已经少见,但有一种情况应值得注意,有一部分村民得了一些小病就住院治疗,因为只有住院合作医疗才给予报销,这样就增加了新农合的开支,这种情况尤其多发于城镇村民,例如抚宁镇新农合就出现了“入不敷出”现象,在边远乡村尤其山区半山区这种情况则较少。
区域性多发病是我一直关注的重点,在县卫生局我了解到心脑血管疾病是农村多发病,通常这种病症的起因是由于人们生活压力过大,精神紧张,烟酒过度、生活无规律及饮食不科学,人体代谢紊乱,饮食
中脂类过多,醇类过多,同时又没有合理的运动促进脂类醇类的代谢,导致体内脂类醇类物质逐渐增多,掺杂在血液中,异常的血脂会在体内聚集成血栓微粒,由于长期的积累疾病就形成了,我在西桃园调查中得知一般在50岁以上的村民易得这种病,此外我觉得食用盐分过多也是导致心脑血管疾病的重要原因,“口重”是北方农村的共同习惯,意即把菜做得很咸,很多人会以“口重”为自豪,而“口轻”的人通常会被人嘲笑。
我在大新寨镇调查时发现近年来结石病也成了山区农民的多发病,结石病(肾结石)一般被认为是“富贵病”,原因是平时大鱼大肉、荤腥油腻吃得太多,太多的脂肪会减少肠道中可结合的钙,因而引起对草酸盐的吸收增多草酸盐便在尿中沉积而形成尿结石,对这种说法我持怀疑态度,因为在结石病多发区域的农民生活水平并不是很高,另一种结石——胆结石病的起因通常认为是胆汁中的胆固醇含量达到了饱和状态而发生成晶、析出、结聚、成石,而胆汁中的胆固醇主要是由于肝细胞合成的胆汁中胆固醇处于过饱和状态,以及胆汁中的蛋白质促使胆固醇晶体成核作用,关于肾结石、胆结石的起因问题众说纷纭,莫衷一是,还有些自相矛盾的说法,但我认为综合起来结石病的起因不外乎有以下几种:一,饮水量偏少,尤其是夏天。二,饮用生水,北方农村多有此习惯。三,体质偏酸性。四,饮食搭配不好,偏食,尤其偏食草酸含量较高的食物,如菠菜、西红柿、草莓等,实验证明每200克菠菜中,含草酸725.6毫克,草酸在体内积存过多容易形成草酸钙结石。五,缺乏有意识有规律的健身运动。
另外一个问题不得不引起我们高度重视,那就是县外就医人数不断增加,也就是说同比今年比去年多,一般来说,县外就医的患者都是大病,要知道,县外就医要支付大笔费用,而农合只给予百分之四十五的报销比例,患者除非不得已一般不会采取县外就医,那么究竟都是那类患者选择了县外就医呢?为了弄清详细情况,我又特意给大新寨镇农合办的呼志利同志拨通了电话,了解到下列情况:09年上半年县外就医人数83人次,08年上半年县外就医人数37人,抚宁镇的情况是这样的:09年上半年县外就医人数42人,08年是38人,情况表明城镇就医人数缓慢上涨,山区就医人数急剧上涨,尤其是大病,这个情况说明什么问题呢?
资料显示县外就医的患者多数是因脑血栓、脑梗塞、脑出血及部分心脏病,值得一提的是抚宁县西北部农村(包括山区)几乎没有工业厂区,所以谈不上工业污染,但农药、化肥污染除外,此外,西北部农村的地下水经过县防疫部门检验亦无问题。那么,疾病的引发除了外界因素外那就是内在原因,比如不良的饮食习惯,不良的起居习惯和不良的心理状态,而农村尤其是山区文化程度普遍偏低也是疾病多发的重要原因,这样的说法恐怕不会引起反对。如果说文化程度偏低是历史问题,历史问题应该由历史解决,那么现实问题又该如何解决呢?
根据常识,我们知道,患上一种疾病尤其是大病是一件极其不容易的事,它需要长期的积累、不断的“努力”才能形成,而大病的患者通常都是有前兆的,只是未被注意而已,等到发现时一般都已经很严
重了。
疾病不但给农民身体及精神上带来痛苦,不但给新农合及个人家庭经济带来沉重压力,更可怕的是威胁到了农民家庭的长期经济来源,在陈家园调查时得知陈春和在病重期间由于丧失劳动力不得不将自己的两亩多地将近80棵果树放掉,无独有偶,村书记陈树义同志亦因为做肝移植手术(在北京)而将自己的80多棵果树放掉,这类情况令我们惋惜,令我们痛心,80棵果树的收入对于一个农民家庭至关重要,而要再培育80棵果树见效益一般需要四、五年的时间,这笔帐不得不算,一旦农村家庭主要劳动力出现身体危机——丧失劳动能力,就要将果树放掉,似乎已成共性,这个事例给我们一个警示:应该如何控制大病患者放掉果树?我觉得这也是基层政府应该思考的问题,对待患有大病的农民除了在新农合中给予补偿之外,还应在经济作物的养护上给予一定的帮助,帮他们度过难关。
看病贵、药价高仍旧是社会普遍问题,农民有如此反应,管理层也有如此反应,什么时候医院、药商的利益链能够打破呢?什么时候药价能降到一个合理位置呢?这个问题恐怕需要多个部门通力合作才能解决。政府新农合的工作人员反映到,新农合基金的紧张与药价有着很大的关系。但对于药价的波动,又不是普通地方政府能够管理得到的。完善的法律法规,尽责的政府管理构建更加透明、更加公平、更加实在的药品价格波动体制,无疑是广大农民迫切的呼声!也有人曾提出“引入合理的竞争机制”来控制局面,缓解矛盾,但我想这样做可能路途更长,事情更复杂,不但于事无补,反而会越弄越乱。
在调查中我欣喜的看到各级政府已经在切切实实关注乡镇卫生院装备问题,并且逐年的不断的向卫生院进行资金投入,硬件设施在逐渐的先进化、时代化,但软件投入尚未跟上,乡镇卫生院正急缺年轻的人才,正像谷院长所忧虑的那样,将来如何接班会成大问题。
当笔者写到此的时候,正值2009年8月5日,笔者在报刊中看到“到今年年底,全省(河北)百分之五十的市级新农合定点医疗机构开展即时结报,到2010年,全省所有市级和省级定点医疗机构全部开展即时结报。”(河北省卫生厅下发《河北省市级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定点医疗机构开展即时结报工作的实施办法》)这条消息令人振奋,它表明新农合在不断摸索、实践中即将稳步向前推进,使这一有效的惠民政策得到发扬光大。
在此项调查中,我深深感觉到党和政府对新农合的政策给予了极大的关注,在每项政策、措施、规定中我们处处可以看到一种“捞干的”的精神,农民在参合中确实体验到了简捷、方便,实用,也确实得到了实惠。新农合的工作已经取得了令人瞩目的优秀成果,在取得成绩的同时我们还应看到不足,敢于发现问题,勇于解决问题,下面谈一下自己的几个看法,供参考。
1,疾病对于每一个人来说都在所难免,但对于一个农民家庭则影响甚大,尤其是大病,面对现实,我们应该杜绝农民在大病期间毁掉经济作物,这虽然不是农合机构的分内事,但应引起基层政府组织注意,拿出切实可行的扶助办法帮助农民。
2,药价虚高的问题已成共性,有一句顺口溜说得好“药房隔百米,价格差十倍”,偏高的药价一方面导致农民看病多花钱,一方面促使新农合报销的费用增加,给新农合的顺利开展带来负担,也许这是一个小问题,但这个小问题也可以演变为大问题,也可以威胁到新农合的成败。
3,医科大学究竟有多少,每年毕业的医科大学生有多少——这些情况我不了解,但是乡镇卫生院确确实实缺少大学生人才,解决乡镇卫生院人才问题也确确实实是一个重大课题,怎样去解决,什么时候解决,我相信在不远的将来这个问题会得到圆满的答案。
4,调查表明:城镇农民大病患者逐渐增加,边远农村包括山区大病患者急剧增加,这种情况如果发展下去,不但有越来越多的农民遭受疾苦,新农合也将背上越来越沉重的负担,目前,新农合确实为患病的参合农民在经济上给予了一定的帮助,但我想这只能是帮助而已,而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农民患病问题,治病是被动的,防病是主动的,因此,根本上解决患病尤其是大病必须从防病入手,因此,我认为预防疾病比治病报销更为重要。
事实证明,许多疾病都是人为因素造成的,而外界污染及先天性遗传因素的比例则较少,既是人为因素,那么疾病的预防才更有可能。疾病预防的知识并不深奥,关键在于我们怎样去宣传,怎样去做耐心细致的思想工作,使许多农民从根本上消灭疾病于未患之中,使许多大病消除于初发之中。在当前新闻媒体如此发达的时代,要做一件宣传工作并不太困难,我觉得这项空白应及时补上。
时代在前进,社会在发展,疾病象毒蔓一样危害我们的身体,我
们应该提高警惕,防患于未然。有句俗话说的好:治标更要治本,我认为,只有做好防病工作,农民才能更好的安居乐业,创造更多的价值;只有做好防病工作,才能真正的减轻农民的疾苦;只有做好防病工作,才能解脱新农合入不敷出的困境,只有防病才能消灭疾病,这应该是我们的真正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