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农民收入现状及对策的调查报告

时间:2019-05-12 19:15:3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关于农民收入现状及对策的调查报告》,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关于农民收入现状及对策的调查报告》。

第一篇:关于农民收入现状及对策的调查报告

加快农业发展,增加农民收入是农业、农村工作的首要问题和中心任务,也是农业、农村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随着WTO的加入,农民增收缓慢已成为影响农村经济发展、农民生活改善和农村社会稳定的主要因素。究竟农民收入现状如何,影响农民收入增长的症结何在?以及怎样应对入世带来的挑战和ss机遇?02年4月份开始,我所在市政府组织专门力量,历时2个月的时间,深入全市10个镇处、50个村庄和500个农户,采取听汇报、入户调查和召开座谈会等形式,对全市农民收入现状进行了认真调节器查,有关情况如下。

一、农民收入现状

近几年来,市委、市政府认真贯彻党的十五大、十五届五中全会精神和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坚持以增加农民收入为目标,以农业结构调整为主线,采取得力措施,大力发展农村经济确保了农民收入的稳定增长。据统计,2001年全市农民人均纯收入3308元,比上年增加295元,增长9.8%。其中人均工资性收入1206元,比上年增加126元,增长10.4%;人均家庭经营收入1944元,比上年增加169元,增长8.7%人均转移性收入及财产性收入152元,与上年持平。其主要特点是:

1、全市农民收入呈恢复性增长。我市农民人均纯收入增幅在连续三年下滑的情况下,去年农民人均纯收入增幅有所反弹。1998年农民人均纯收入比上年增长14.6%,99年6.6%,2000年6.3%,2001年反弹明显,达到9.8%。全市农民收入增长的主要方面,一是非农收入增长较快。据对10个镇处、50个村庄、500个农户抽样调查来看,2001年500个农户非农获得的收入为171.5%万元,人均农民非农收入占农民纯收入的比重达到30.5%,比上年增长6.2%。其中外出劳务收入增长迅猛,总收入达125.2万元,占农民非农收入的73.1%,外出劳务人均收入占农民纯收入的比重达到22.3%。二是畜牧收入占农民家庭收入的比重增加。据抽查500农户调查统计,2001年500个农户畜牧业收入137.8万元,占家庭收入的23.7%,比上年增长17.5%,人均畜牧业收入占农民纯收入的比重达到24.5%。三是个体私营经济发展进一步扩大。据抽查的500个农户调查统计,2001年500个农户家庭经营二、三产业收入28.1万元,比上年增长5.3%,人均家庭经营二、三产业收入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比重为5.1%。

2、民内部收入差距逐步拉大。据调查,由于自然环境、劳动者素质和产业结构调整差异等原因,造成农民低、高收入农户之间的差距进一步拉大。据500个农户抽样调查统计,2001年以从事粮食种植业为主的农户164户,占调查总户数32.8%,家庭人均纯收入1298元;以从事果业生产为主,兼种粮食作物的农户151户,占调查总户数30.2%,家庭人均纯收入2431元;以从事疏菜生产为主,兼种粮食作物的农户116户,占调查总户数23.2%,家庭人均收入4052元;以从事养殖业为主,兼种粮食作物的农户33户,占调查总户数6.7%,家庭人均纯收入3120元;以从事二、三产业为主的农户36户,占调查总户数7.2%,家庭人均纯收入5213元。再从他们的收入结构来看,同是第一产业,收入不同。低收入户生产结构比较单一,主要从事粮食种植业;高收入户的农业内部结构调整得较为合理,粮经比例适当,产出效益较高。据500个农户抽样调查统计,2001年低收入户一产人均民入1132元;中等收入户一产人均收入2818元,是低收入户的2.5倍;高收入户一产人均收入3495元,是低收入户的3.1倍.

3、农民人均消费水平喜忧参半。据500个农户调查统计来看,2001年农村居民人均消费1892元,比上年增加264元,增长14%。生产费用支出占家庭总支出的近三分之一,达到29.6%;生产消费支出占农民家庭总支出近三分之二,达到62.6%;缴纳各种税费支出占家庭总支出的4.67%;食品、衣着和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占生活消费的50.3%,其中食品支出比上年减少10.6%;衣着消费支出比上年减少2.51%。用于居住消费、医疗保健、文化教育和交通通迅等项目的消费继续呈上升趋势。居住消费支出、医疗消费支出、文化教育消费支出、交通通讯消费支出分别比上年增长2.6%、3.5%、5.6%和8%。

二、制约当前农民收入增长的因素

通过调查来看,我市农民收入虽有一定增长,但随着我国加入WTO,下步农民收入仍面临许多制约因素。

第二篇:关于农民收入现状及对策的调查报告

关于农民收入现状及对策的调查报

关于农民收入现状及对策的调查报告2007-12-14 22:55:35第1文秘网第1公文网关于农民收入现状及对策的调查报告关于农民收入现状及对策的调查报告(2)关于农民收入现状及对策的调查报告

加快农业发展,增加农民收入是农业、农村工作的首要问题和中心任务,也是农业、农村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随着WTO的加入,农民增收缓慢已成为影响农村经济发展、农民生活改善和农村社会稳定的主要因素。究竟农民收入现状如何,影响农民收入增长的症结何在?以及怎样应对入世带来的挑战和机遇?02年4月份开始,我所在市政府组

织专门力量,历时2个月的时间,深入全市10个镇处、50个村庄和500个农户,采取听汇报、入户调查和召开座谈会等形式,对全市农民收入现状进行了认真调节器查,有关情况如下。

一、农民收入现状

近几年来,市委、市政府认真贯彻党的十五大、十五届五中全会精神和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坚持以增加农民收入为目标,以农业结构调整为主线,采取得力措施,大力发展农村经济确保了农民收入的稳定增长。据统计,2001年全市农民人均纯收入3308元,比上年增加295元,增长。其中人均工资性收入1206元,比上年增加126元,增长;人均家庭经营收入1944元,比上年增加169元,增长人均转移性收入及财产性收入152元,与上年持平。其主要特点是:

1、全市农民收入呈恢复性增长。我市农民人均纯收入增幅在连续三年下滑的情况下,去年农民人均纯收入增幅有所

反弹。1998年农民人均纯收入比上年增长14.6%,99年,2000年,2001年反弹明显,达到。全市农民收入增长的主要方面,一是非农收入增长较快。据对10个镇处、50个村庄、500个农户抽样调查来看,2001年500个农户非农获得的收入为万元,人均农民非农收入占农民纯收入的比重达到,比上年增长。其中外出劳务收入增长迅猛,总收入达万元,占农民非农收入的,外出劳务人均收入占农民纯收入的比重达到。二是畜牧收入占农民家庭收入的比重增加。据抽查500农户调查统计,2001年500个农户畜牧业收入万元,占家庭收入的,比上年增长,人均畜牧业收入占农民纯收入的比重达到。三是个体私营经济发展进一步扩大。据抽查的500个农户调查统计,2001年500个农户家庭经营二、三产业收入万元,比上年增长,人均家庭经营二、三产业收入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比重为。

2、民内部收入差距逐步拉大。据调查,由于自然环境、劳动者素质和产业结构调整差异等原因,造成农民低、高收入农户之间的差距进一步拉大。据500个农户抽样调查统计,2001年以从事粮食种植业为主的农户164户,占调查总户数,家庭人均纯收入1298元;以从事果业生产为主,兼种粮食作物的农户151户,占调查总户数,家庭人均纯收入2431元;以从事疏菜生产为主,兼种粮食作物的农户116户,占调查总户数,家庭人均收入4052元;以从事养殖业为主,兼种粮食作物的农户33户,占调查总户数,家庭人均纯收入3120元;以从事二、三产业为主的农户36户,占调查总户数,家庭人均纯收入5213元。再从他们的收入结构来看,同是第一产业,收入不同。低收入户生产结构比较单一,主要从事粮食种植业;高收入户的农业内部结构调整得较为合理,粮经比例适当,产出效益较高。据500个农户抽样调查统计,2001年低收入户一产人均民入1132元;中等收入户一产人均收入2818元,是低

收入户的倍;高收入户一产人均收入3495元,是低收入户的倍.3、农民人均消费水平喜忧参半。据500个农户调查统计来看,2001年农村居民人均消费1892元,比上年增加264元,增长14。生产费用支出占家庭总支出的近三分之一,达到;生产消费支出占农民家庭总支出近三分之二,达到;缴纳各种税费支出占家庭总支出的;食品、衣着和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占生活消费的,其中食品支出比上年减少;衣着消费支出比上年减少。用于居住消费、医疗保健、文化教育和交通通迅等项目的消费继续呈上升趋势。居住消费支出、医疗消费支出、文化教育消费支出、交通通讯消费支出分别比上年增长、、和8。

二、制约当前农民收入增长的因素 通过调查来看,我市农民收入虽有一定增长,但随着我国加入WTO,下步农民收入仍面临许多制约因素。

1、农产品价格指数持续下跌。随着农产品供给能力的大幅度提高,农产品供

求由卖方市场转向买方市场,造成农产品区域性、结构性过剩,价格持续走低,出理农产品卖难、增产不增收,甚至增产减收的现象,造成农业对农民收入增长的贡献逐年减少,直接影响农民人均农业收入。据500户居民家庭调查看,1997年人均出售农产品收入元,到2001年下降为777元,下

关于农民收入现状及对策的调查报告

第三篇:关于农民收入现状及对策的调查报告

关于农民收入现状及对策的调查报告

加快农业发展,增加农民收入是农业、农村工作的首要问题和中心任务,也是农业、农村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随着WTO的加入,农民增收缓慢已成为影响农村经济发展、农民生活改善和农村社会稳定的主要因素。究竟农民收入现状如何,影响农民收入增长的症结何在?以及怎样应对入世带来的挑战和机遇?02年4月份开始,我所在市政府组织专门力量,历时2个月的时间,深入全市10个镇处、50个村庄和500个农户,采取听汇报、入户调查和召开座谈会等形式,对全市农民收入现状进行了认真调节器查,有关情况如下。

一、农民收入现状

近几年来,市委、市政府认真贯彻党的十五大、十五届五中全会精神和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坚持以增加农民收入为目标,以农业结构调整为主线,采取得力措施,大力发展农村经济确保了农民收入的稳定增长。据统计,2001年全市农民人均纯收入3308元,比上年增加295元,增长9.8。其中人均工资性收入1206元,比上年增加126元,增长10.4;人均家庭经营收入1944元,比上年增加169元,增长8.7人均转移性收入及财产性收入152元,与上年持平。其主要特点是:

1、全市农民收入呈恢复性增长。我市农民人均纯收入增幅在连续三年下滑的情况下,去年农民人均纯收入增幅有所反弹。1998年农民人均纯收入比上年增长14.6%,99年6.6,2000年6.3,2001年反弹明显,达到9.8。全市农民收入增长的主要方面,一是非农收入增长较快。据对10个镇处、50个村庄、500个农户抽样调查来看,2001年500个农户非农获得的收入为171.5万元,人均农民非农收入占农民纯收入的比重达到30.5,比上年增长6.2。其中外出劳务收入增长迅猛,总收入达125.2万元,占农民非农收入的73.1,外出劳务人均收入占农民纯收入的比重达到22.3。二是畜牧收入占农民家庭收入的比重增加。据抽查500农户调查统计,2001年500个农户畜牧业收入137.8万元,占家庭收入的23.7,比上年增长17.5,人均畜牧业收入占农民纯收入的比重达到24.5。三是个体私营经济发展进一步扩大。据抽查的500个农户调查统计,2001年500个农户家庭经营二、三产业收入28.1万元,比上年增长5.3,人均家庭经营二、三产业收入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比重为5.1。

2、民内部收入差距逐步拉大。据调查,由于自然环境、劳动者素质和产业结构调整差异等原因,造成农民低、高收入农户之间的差距进一步拉大。据500个农户抽样调查统计,2001年以从事粮食种植业为主的农户164户,占调查总户数32.8,家庭人均纯收入1298元;以从事果业生产为主,兼种粮食作物的农户151户,占调查总户数30.2,家庭人均纯收入2431元;以从事疏菜生产为主,兼种粮食作物的农户116户,占调查总户数23.2,家庭人均收入4052元;以从事养殖业为主,兼种粮食作物的农户33户,占调查总户数6.7,家庭人均纯收入3120元;以从事二、三产业为主的农户36户,占调查总户数7.2,家庭人均纯收入5213元。再从他们的收入结构来看,同是第一产业,收入不同。低收入户生产结构比较单一,主要从事粮食种植业;高收入户的农业内部结构调整得较为合理,粮经比例适当,产出效益较高。据500个农户抽样调查统计,2001年低收入户一产人均民入1132元;中等收入户一产人均收入2818元,是低收入户的2.5倍;高收入户一产人均收入3495元,是低收入户的3.1倍.3、农民人均消费水平喜忧参半。据500个农户调查统计来看,2001年农村居民人均消费1892元,比上年增加264元,增长14。生产费用支出占家庭总支出的近三分之一,达到29.6;生产消费支出占农民家庭总支出近三分之二,达到62.6;缴纳各种税费支出占家庭总支出的4.67;食品、衣着和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占生活消费的50.3,其中食品支出比上年减少10.6;衣着消费支出比上年减少2.51。用于居住消费、医疗保健、文化教育和交通通迅等项目的消费继续呈上升趋势。居住消费支出、医疗消费支出、文化教育消费支出、交通通讯消费支出分别比上年增长2.6、3.5、5.6和8。

二、制约当前农民收入增长的因素

通过调查来看,我市农民收入虽有一定增长,但随着我国加入WTO,下步农民收入仍面临许多制约因素。

1、农产品价格指数持续下跌。随着农产品供给能力的大幅度提高,农产品供求由卖方市场转向买方市场,造成农产品区域性、结构性过剩,价格持续走低,出理农产品卖难、增产不增收,甚至增产减收的现象,造成农业对农民收入增长的贡献逐年减少,直接影响农民人均农业收入。据500户居民家庭调查看,1997年人均出售农产品收入1182.4元,到2001年下降为777元,下降

了34.5,这相当于每个农民比1997年少获农产品现金收入405.4元,相当于70万农村人口减少收入2.84亿元。即使如此,我国主要农产品的价格还高于国际农产品市场价格20—40之间,特别是我国入世后,将面临国外优质、价廉农产品的冲击。在国际和国内农产品供大于求且价格持续下滑的情况下,农民增加农业收入的可能性越来越少。

2、农业生产成本连年上升。由于我国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制度,随之出现了一家一户分散经营模式。这种模式制约了规模化、专业化生产,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先进农业科技成果和现代劳动手段的推广应用,导致土地生产率和农业劳动生产率降低,很多农产品生产费用居高不下,农业平均利润率连年下跌,造成了农民“增投不增收”、“增产不增收”,严重影响了农民收入的提高。据农业部门统计,1997—2001年,全市农业生产总费用支出由103.8亿元增加到149.8亿元,年均增长速度为11.1。而同期我市农民收入年均增长幅度为9.8,费用增幅远远高于农民收入增幅。仅以小麦为例,据调查来看,2001年小麦亩产成本255.03元,较上年增加8.8,较1999年增加13.2。分项来看,2001年小麦亩(亩产400公斤)费用188元,比上年增长4.8,其中种子、农药、化肥、排灌、收耕费分别为15元、5元、80元、25元和63元,分别比上年增加10.2、32.3、27、20和53.8。

3、业结构调整不到位。通过调查来看,影响农民增收的因素,除了农产品价格下跌、生产成本上升等客观原因外,农户农业结构调整不到位是目前影响农民增收最重要的因素。仅以农业内部结构调整为例,据调查,在生产条件大致相同的前提下,群众种植粮食,每亩纯收入约400元;种植牧草,每亩纯收入约800元;种植每亩纯收入约2500元;林业育苗,每亩纯收入约4000元;大棚蔬菜,每亩纯收入约8000元。同是一亩地,最低收入和最高收入相差了19倍,这说明了农民增收困难的重要原因在于农业结构不合理。尽管近几年,市委、市政府从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出发,非常重视农业结构调整,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结构调整滞后问题反映仍较明显,仍与国际、国内市场要求不适应。通过调查来看,有相当一部分农民因信息闭塞,对市场需求不摸底,不知道种什么好,种什么能够挣钱,农民对市场的变化感到束手无策,农民和基层干部存在观望、畏难和埋怨情绪。同时,各村、户在结构调整过程中,大而全、小而全,产业选择趋同、结构层次较低现象比较普通,再加上资金不足,水利设施老化等诸多因素,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民收入的增加。

4、小城镇发展滞后。改革开放以来,市委,市政府加愉小城镇发展步伐,使我市小城镇建设具规模,已成为推动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据统计,1978——2001年,全市人口城镇化率从13.4上升到30.3,有近一半的农业转移人口被城镇吸纳。但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小城镇的发展仍滞后于工业化的非农化,小城镇发展仍显缓慢和滞后。小城镇发展滞后使得对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吸呐能力不足,影响了农业收入的提高。通过调查来看,农民增收困难,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农民太多,农村富余劳动力多。据有关部门统计,全市菜有农村劳动力35.8万个,从事第一产业的21.7万个,仍有农村富余劳动力8万多个需要转移。从增加农民收入的角度看,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可通过让一部分农民转向经营非农产业和进行劳务输出,使这部分农民收入有所增加,并带动农村二、三产业发展。同时,把一部分农民转出后,可相对增加农村人口的人均农业资源占有量,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使经营农户收入增加。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90年代后,实践表明,农民进入乡镇企业或外出务工,始终是农民收入增长的一个重要来源。据统计部门统计,今年一季度,农村闲散劳动力走出去向二、三产业转移,扩大了农民收入,已成为农民增收的一个亮点。据调查百户农民,外出从来人员23人,同比增长77.8,收入为43042元,同比增长85,其中从第三产业得到的收入为26460元,同比增长80.1。

5、农业标准化水平低。随着WTO的加入和市场准入制度的建立,“绿色壁垒”的加高,对农产品质量的要求越来越严格。由于我市农业档准化体系、农产品评价体系与国际标准不配套、不完善,农业监测建设滞后,我市农产品无标生产现象严重,造成部分农产品药、肥残留超标,重金属、有害微生物及其它有害物质污染严重,使我市具有优势的农产品出口屡次被拒收、扣留、退货或索赔,严重影响了我市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民增收。据调查,今年1—4月份,我市农产品出口创汇额5757万美元,比去年同期下降16.3,仅这一项农民减少收入7500余万元。

三、下一步农民增收的对策建议

确保农民民入稳步增长,是农业、农村工作的主要目标。面对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新的形势,要增加农民收入必须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拓宽思路,采取综合措施,加快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总的要:以市场为导向,以提高经济效益、增加农民收入为目标,以农业结构调整为主线,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和标准化生产,进一步加快城市化进程,全面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具体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

(一)调整优化农业结构,全面提高农业综合效益。

搞好农业结构调整是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根本途径,也是我市农业适应入世挑战的客观要求。目前,国内小麦、玉米、大豆等主要农产品的价格高于国际市场价格20—70。入世后,随着关税的降低,国陆军廉价优质农产品将大量涌入我国农业特别是粮食生产将面临巨大的冲击。与此相反,我市劳动密集型农副产品加工业和一些农产品如:蔬菜、果品、畜产品等生产成本低、价格大大低于国陆军市场价格,在国际上则有较强的竞争力,是我市的一大优势。因此,在具体的结构调整中,我们应该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民展畜牧业为轴心,以扩蔬菜、优果品为主线,以发展经济林为新的经济增长点”的原则,进一步优化产业结构、产品结构和区域布局结构,全面提高农业的整体效益。一要把加快畜牧业发展作为全市产业结构调整的总抓手,做大做强。畜牧业是实现农产品转达化增值,促进种植业,带动加工业,拉动消费的中轴产业。目前,我市畜牧业发展与国家相比有很大差距。据统计,我市畜牧业总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为38,而我省经济发展较好的诸城市所占的比重为50,世界中等以上发达国家所占的比重为60—70。特别是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肉、奶、蛋需求量的增加,发展的空间和潜巨大。同时,大力发展畜牧业,有利于农业结构调整,有利于粮食转化增值,也有利于人民生活的改善和健康水平的提高。调查分析表明,把发展畜牧业作为农业结构的轴心产业来抓,是十分必要的一是要在民展猪、鸡、羊养殖的同时,农村出了展奶牛生产,尽快扩大奶牛饲养规模,加快奶牛品种改良步伐,进一步壮大奶牛生产龙头企业,加快开发新产品(如学生奶),创出自己的名牌。要发展奶牛生产,良种是关键。而通过调查来看,奶牛良种是制约我市奶牛业发展的突出问题。为此应尽快建立奶牛良种繁育中心和示范点。特别是要充分发挥莱阳农学院的优势,运用胚胎移植和人工授精等周期短、见效快、品质优的新技术,加快我市奶牛优良品种的引进、繁育和推广。要借鉴新疆塔城市财政每年安排奶牛品种改良周转金和农业小额贷款的做法,采取政府扶持、龙头带动、院企联合等方式,由市畜牧局牵头,建立奶牛良种繁育中心,依托本市公司建立奶牛良种繁育示范点,建立肉牛良种繁育示范点。同时,也要以我市庞大、春雪等企业为依托建立猪、肉鸡良种繁育中心。二是积极发展牧草种植业,实现粮经作物二元结构向粮、经、饲三元结构转变。牧草是天然的优质饲料,在西方有着“绿色黄金”之美誉。在发达国家,牧草业在农业中占有很重要地位,经济效益显著。据调查,种牧草比种粮食效益高的多。种植粮食效益高的多。种植苜蓿一亩地产干牧草1.5吨,亩收入可达800元左右,是种粮食收入的两倍。实践证明,发展人工牧草,以草代粮,草畜联动,可为我市粮食主产区向畜牧生产区转变创造条件。建议借鉴山东省莱西市、文登市小观镇“奶牛养殖户建牧草基地”的做法,下大气力抓好牧草的普及种植工作,促进农业结构调整和奶牛业的发展。三是抓好龙头示范,推行标准化生产。建议畜牧部门要加大工作力度,在我市龙头企业中率先搞好示范,进一步扩大适度规模养殖基地,发带动产业升级。要建立健全疫病防疫体系,加强专业人才的引进,运用多种形式搞好科技下乡,切实搞好科技服务,提高畜产品质量,扩大畜产品出口创汇。二要把林业作为我市农民增收新的增长点加以培育。发达的林业是国家富足,人民富裕,民族昌盛的重要标志。近几年,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我市林业已成为促农民增收的一个新兴产业,其经济效益和发展前景十分广阔。据调查,大田栽植速生林五年成材后,亩产10—15方,每方400—500元,每亩年均收入1000元左右,是种植粮食作物的3倍,其经济效益十分可观。随着家庭装修业的发展,木材需求量会更大,可见其市场需求潜力很大。与此同时,发展林业对维护生态平衡改善生态环境,促进社会经济持续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正如有人说,“一棵树就是一个制氧机,一棵树就是一个平衡器,一片林就是一个地下水库”。因此建议,要采取多种形式,强化宣传,增强全民绿化和效益意识,真正把发展速生经济林作为农业结构调整和农民增收的一项新产业抓好。要动员全民以经济林开发为突破口,全方位培育林业产业,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农业结构的调整。要立足我市河流较多的优势,大力发展河滩丰产林。抓住现有木材价格上涨,效益较好的有利时机,在适宜经济林发展的镇处加快大田经济林发展。努力推进林业产业化经营,走出一条布局规模化、生产基地化、经营专业化的新路子。三要积极调整种植业品种、质量结构。要加大种植业内部结构詷力度,大力发展蔬菜、加工专用果品、中药材、花卉、茧等劳动密集型农产品,努力使农业结构逐步趋向合理化、科学化,以增缲农参与国际市场的竞争能力。蔬菜业是我市的支柱产业,也是我国加入WTO后在国际市场肯有较强优势的产业。为此,要继续围绕“沿河”和“大泊洼”开发,大力发展各类形式的保护菜栽培,进一步扩大基地菜规模,切实抓好无公害蔬菜基地建设。果业也是我市的一大支柱产业,但加入WTO后,果品品种质量是影响其国际竞争力的关键因素。因些,要围绕果品品种的调整和果品质量的提高,积极引进国内外新品种,大力实施南部山区开发战略,加快老劣果的改造步伐,加大郁闭园改造、地表植草、果园徽喷灌等新技术的推广应用的力度,进一步提高果品质量和经济效益。

(二)努力提高产业化水平,不断增强农业竞争力。农业产业化经营,是实现农村经济发展、农民增收的重要渠道。近年来,我市农业产业化经营已具备了相当的规模和良好的基础。面对加入WTO后经济全球化的趋势,我们要继续把发展农业产业化营放在重要和突出的位置来抓,全面提高农副业产业化水平,增强对农业和农村经济的拉动力,实现农民收入的稳步增长。一是建议市政府进一步完善加快我市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意见,制定更加优惠的政策,围绕区哉农业特色,着力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重点培育和发展一批有较强国际市场开拓能力、能够拉动升级、带动区域经济发展的龙头企业。要按照一村一品、一镇一业的要求,培育出各具特色的主导产业,充分发挥其产业化发展中的主导俢。要采取政策引导、资金扶持等措施,建立健全市场化的土地使用权流转机制,鼓励土地适度集中,培育专业户,提农业规模化、专业化水平,使农民从规模经营中增加收入。二是建议尽快推广公司加基地、公司加合作组织、基地连大户及“订单式”农业的运营模式,充分调动农户、龙头企业、社区性合作组织的积极性,联合协作,高起点规划、多渠道筹资,加快基地建设步伐,特别是提高基地“本地化”水平(据调查,全市食品加工企业年需要蔬菜原料41.5万吨,其中来自市内22.7万吨,占需求量54.7,来自外地18.8万吨,点需求量45.3),拉紧农业产业化发展的链条。三是建立和发展各种全作组织和行业协会,提高农业组织化程度。要借鉴我市龙大企业集团和的做法,以有出口优势的龙头企业为依托,鼓励企业和农民积极兴办各类合作组织和行业协会,为同行者提供市场信息和技术服务,协调市场价格和行业管理,规范经营行为和调整利益纠纷,保障农户和企业的合法权益。要鼓励多种所有帛成分、多种组织开工参与农产品流通,积极发展农村流通组织、民营流通企业和农民运销大户,搞好农产品市场流通和销售服务,提高农民组织化水平。

(三)大力实施农业标准化生产,切实提高农产品质量。标准化生产是产品市场竞争力的椖,是产品进入市场,实农民增收的“身份证”和“通行证”。要提高我市农产品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就必须大力实施农业标准化生产,提高农业生产,提高农产品质量。为此建议,一要通过举办知识讲座、舆论宣传等各种形式,重点加强对各类经营大户、科技带动户和龙头企业厂长经理农业标准化知识的培训和普及,大力开展“无农药残留放心农产品”活动,进一步强化广大农村干部、农业技术人员和广大农民的标准化意识,提高广大农民按照标准进行农业生产的觉悟,真正做到生产者按标准生产,经营者诚信经营,消费者放心消费。二要加快农产品质量标准的制定。建议有关部门组织部分专家,按照上级的要求,尽快制定完善符合我市实际的农产品质量标准及生产技术规范,步建立起从种苗繁育、生产管理到食品加工各个环节的质量安全监测点,开展农产品不准进入市场,不准进入加工厂。建议市委、市政府要出台有关文件,对不合标准的化肥、农药等生产资料不准进入我市,真正从源头抓好,全面推进农产品生产标准化,提高农产品质量。要积极引导企业建基地,按标准化组织农业生产,努力创造一批农业标准化蔬菜和畜牧示范区以及标准化奶牛、肉鸡等养殖专业小区,特别是要加紧规定病区建设。要实施农产品名牌战略,大力发展适应国内外市场需求的无公害食品、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抓住加入WTO的机遇,培育一批新的名牌,实现名牌效益。四要加强领导,改革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建议成立跨部门的农产品安全质量管理办公室,合理划分经贸、卫生、环保、质检、农业、畜牧、工商等部门的管理权限,真正做到各司其职,密切配合,齐抓共管。各级政府要加大对农业标准化建设的投入,尽快建立健全全市农产品质量监督检测中心和镇处农业质检站(点),完善农产品质量检测设施、设备和检测手段,提高检测能力和技术水平。全面开展农产品重点生产基地环境监测和质量监控,确保农产品质量。

(四)积极推进城市化进程,加速农村劳动力转移。

人均占有资源量少,是帛约我市农民收入提高的重要原因,只有让越来越多的农民逐步离开土地,转向非农产业,才能扩大和拓宽农民增收的空间。而加快城市化进程才是解决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的根本道路。那么怎样加快城市晔进程呢?一要制定实施积极的劳务输出产业政策。要根据小城镇建设规划,借鉴当年实施特区、曹发区等倾斜政策那样的力度,制定恶性循环倾向政策,鼓励村办企业、乡镇企业和个体私营经济等逐步向躍城镇和统一规划的经济园区集中,以产业聚集带动农民“离乡、进城”,使之成为培植农村经济、农民增收新增长点的载体。要加快深化户籍制度改革,健全完善农村承包地使用权流转制度,为农民进城创造良好的条件。二要大力发展各种形式农村劳动中介组织,加快农村劳动力市场信息网络建设,发展成为边《中接劳动力供求双方的职业介绍机构。要开展对农村劳动力的专技能培训、文化培训和职业教育,提高农民科技文化素质,增加就业适应能力。要建立和完善劳动法规和劳动力市场管理制度,规范市场主体行为,保障用人双方的佥权益。三要加快二、三产业发展。要进一步解放思想,鼓励和扶持民到城镇投资,发展个体私营经济和二、三产业,使之成为吸纳农副业富余劳动力的主体和农民致富的主渠道。

(五)强化各种服务措施为农民增收提供保障。新形势开增加农民收入,是一项艰巨而繁重的任务。建议各级党委、政府要适应农业发新阶段的需要,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努力搞好宏观调控、宣传指导、扶持服务和保驾护航。一要进一步完产呆护扶持政策。要调整国收入分配结构,适当向賓业和农民倾斜。要努力扩大预算内农业基本建设投资基数,切实落实好国家投资项目的配套资金。进一步调整投资方向和投资结构,按照WTO规则,运用好“绿箱”、“黄箱”政策,重点支持农业化经营、农业科技、市场体系、农民教育培训和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把有限的资金真正用于与农民增收直接相关的项目建设上。进一步建立健全多元化的农业投入机制,运用财政补贴、贴息、奖励、税收等措施,鼓励多种经济主体增加农业投资。引导和支持工商企业资本、民间资本、信贷资本、外资等多种资本投向农业,多渠道借助外部资本的参与,促进农业发展、农民增收。二要努力搞好各项服务。增加农民收入必须为农民提供各种有效服务。一是科技服务。建议借鉴诸城、寿光等市的做法,过政府引导、政策扶持等方式,市级建立科技示范躍,镇处建立科技示范园,村要培育科技示范户,逐完善市、镇、村三级示范推广网络,加快析技术、新成果的推广应用。同时积极引进农业新成果、新技术和专业人才,发挥其优势,努力促进我市经济发展。二是信息服务。要尽快组建市农业信息躍,进一步健全农业科技信息服务网络。要积极利用国际互联网等现代信息网络,加快国际、国内农业科技知识的传递,及时为农民提供农产品价格、需求等各种可信、有效的信息。三是市场服务。要加强市场监管,严厉打击各种欺行霸市场交易秩序。继续实施农副产品绿色通道,为搞活农产品流通创造条件。同时,以整顿和规范农资市场为重点,对种子、农药、化肥等继续开展打假护农活动,为增加农收入创造公正、公开的市场环境。三要切实减轻农民负担。减负就意味着增收。建议各级党委、政府要坚决贯彻落实中央、省各项减负政策,严格执行“一项制度、八个禁止”的规定,切实实行农民负担一票否决帛。要进一步加强农民负担监管,加大专项治理力度,严肃查处各种加重农民负担的违法违纪案件。继续搞好农村税费改革,开农村财务公开和民主理财,拰涉农收费、价格公示制度,从根本上减轻农民负担,为农业发和农民增收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第四篇:关于农民收入现状及对策的调查报告

加快农业发展,增加农民收入是农业、农村工作的首要问题和中心任务,也是农业、农村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随着WTO的加入,农民增收缓慢已成为影响农村经济发展、农民生活改善和农村社会稳定的主要因素。究竟农民收入现状如何,影响农民收入增长的症结何在?以及怎样应对入世带来的挑战和ss机遇?02年4月份开始,我所在市政府组织专门力量,历时2个月的时间,深入全市10个镇处、50个村庄和500个农户,采取听汇报、入户调查和召开座谈会等形式,对全市农民收入现状进行了认真调节器查,有关情况如下。

一、农民收入现状

近几年来,市委、市政府认真贯彻党的十五大、十五届五中全会精神和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坚持以增加农民收入为目标,以农业结构调整为主线,采取得力措施,大力发展农村经济确保了农民收入的稳定增长。据统计,2001年全市农民人均纯收入3308元,比上年增加295元,增长9.8%。其中人均工资性收入1206元,比上年增加126元,增长10.4%;人均家庭经营收入1944元,比上年增加169元,增长8.7%人均转移性收入及财产性收入152元,与上年持平。其主要特点是:

1、全市农民收入呈恢复性增长。我市农民人均纯收入增幅在连续三年下滑的情况下,去年农民人均纯收入增幅有所反弹。1998年农民人均纯收入比上年增长14.6%,99年6.6%,2000年6.3%,2001年反弹明显,达到9.8%。全市农民收入增长的主要方面,一是非农收入增长较快。据对10个镇处、50个村庄、500个农户抽样调查来看,2001年500个农户非农获得的收入为171.5%万元,人均农民非农收入占农民纯收入的比重达到30.5%,比上年增长6.2%。其中外出劳务收入增长迅猛,总收入达125.2万元,占农民非农收入的73.1%,外出劳务人均收入占农民纯收入的比重达到22.3%。二是畜牧收入占农民家庭收入的比重增加。据抽查500农户调查统计,2001年500个农户畜牧业收入137.8万元,占家庭收入的23.7%,比上年增长17.5%,人均畜牧业收入占农民纯收入的比重达到24.5%。三是个体私营经济发展进一步扩大。据抽查的500个农户调查统计,2001年500个农户家庭经营二、三产业收入28.1万元,比上年增长5.3%,人均家庭经营二、三产业收入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比重为5.1%。

2、民内部收入差距逐步拉大。据调查,由于自然环境、劳动者素质和产业结构调整差异等原因,造成农民低、高收入农户之间的差距进一步拉大。据500个农户抽样调查统计,2001年以从事粮食种植业为主的农户164户,占调查总户数32.8%,家庭人均纯收入1298元;以从事果业生产为主,兼种粮食作物的农户151户,占调查总户数30.2%,家庭人均纯收入2431元;以从事疏菜生产为主,兼种粮食作物的农户116户,占调查总户数23.2%,家庭人均收入4052元;以从事养殖业为主,兼种粮食作物的农户33户,占调查总户数6.7%,家庭人均纯收入3120元;以从事二、三产业为主的农户36户,占调查总户数7.2%,家庭人均纯收入5213元。再从他们的收入结构来看,同是第一产业,收入不同。低收入户生产结构比较单一,主要从事粮食种植业;高收入户的农业内部结构调整得较为合理,粮经比例适当,产出效益较高。据500个农户抽样调查统计,2001年低收入户一产人均民入1132元;中等收入户一产人均收入2818元,是低收入户的2.5倍;高收入户一产人均收入3495元,是低收入户的3.1倍.3、农民人均消费水平喜忧参半。据500个农户调查统计来看,2001年农村居民人均消费1892元,比上年增加264元,增长14%。生产费用支出占家庭总支出的近三分之一,达到29.6%;生产消费支出占农民家庭总支出近三分之二,达到62.6%;缴纳各种税费支出占家庭总支出的4.67%;食品、衣着和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占生活消费的50.3%,其中食品支出比上年减少10.6%;衣着消费支出比上年减少2.51%。用于居住消费、医疗保舰文化教育和交通通迅等项目的消费继续呈上升趋势。居住消费支出、医疗消费支出、文化教育消费支出、交通通讯消费支出分别比上年增长2.6%、3.5%、5.6%和8%。

二、制约当前农民收入增长的因素

通过调查来看,我市农民收入虽有一定增长,但随着我国加入WTO,下步农民收入仍面临许多制约因素。

1、农产品价格指数持续下跌。随着农产品供给能力的大幅度提高,农产品供求由卖方市场转向买方市场,造成农产品区域性、结构性过剩,价格持续走低,出理农产品卖难、增产不增收,甚至增产减收的现象,造成农业对农民收入增长的贡献逐年减少,直接影响农民人均农业收入。据500户居民家庭调查看,1997年人均出售农产品收入1182.4元,到2001年下降为777元,下降了34.5%,这相当于每个农民比1997年少获农产品现金收入405.4元,相当于70万农村人口减少收入2.84亿元。即使如此,我国主要农产品的价格还高于国际农产品市场价格20%—40%之间,特别是我国入世后,将面临国外优质、价廉农产品的冲击。在国际和国内农产品供大于求且价格持续下滑的情况下,农民增加农业收入的可能性越来越少。

2、农业生产成本连年上升。由于我国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制度,随之出现了一家一户分散经营模式。这种模式制约了规模化、专业化生产,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先进农业科技成果和现代劳动手段的推广应用,导致土地生产率和农业劳动生产率降低,很多农产品生产费用居高不下,农业平均利润率连年下跌,造成了农民“增投不增收”、“增产不增收”,严重影响了农民收入的提高。据农业部门统计,1997—2001年,全市农业生产总费用支出由103.8亿元增加到149.8亿元,年均增长速度为11.1%。而同期我市农民收入年均增长幅度为9.8%,费用增幅远远高于农民收入增幅。仅以小麦为例,据调查来看,2001年小麦亩产成本255.03元,较上年增加8.8%,较1999年增加13.2%。分项来看,2001年小麦亩(亩产400公斤)费用188元,比上年增长4.8%,其中种子、农药、化肥、排灌、收耕费分别为15元、5元、80元、25元和63元,分别比上年增加10.2%、32.3%、27%、20%和53.8%。

3、业结构调整不到位。通过调查来看,影响农民增收的因素,除了农产品价格下跌、生产成本上升等客观原因外,农户农业结构调整不到位是目前影响农民增收最重要的因素。仅以农业内部结构调整为例,据调查,在生产条件大致相同的前提下,群众种植粮食,每亩纯收入约400元;种植牧草,每亩纯收入约800元;种植每亩纯收入约2500元;林业育苗,每亩纯收入约4000元;大棚蔬菜,每亩纯收入约8000元。同是一亩地,最低收入和最高收入相差了19倍,这说明了农民增收困难的重要原因在于农业结构不合理。尽管近几年,市委、市政府从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出发,非常重视农业结构调整,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结构调整滞后问题反映仍较明显,仍与国际、国内市场要求不适应。通过调查来看,有相当一部分农民因信息闭塞,对市场需求不摸底,不知道种什么好,种什么能够挣钱,农民对市场的变化感到束手无策,农民和基层干部存在观望、畏难和埋怨情绪。同时,各村、户在结构调整过程中,大而全、小而全,产业选择趋同、结构层次较低现象比较普通,再加上资金不足,水利设施老化等诸多因素,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民收入的增加。

4、小城镇发展滞后。改革开放以来,市委,市政府加愉小城镇发展步伐,使我市小城镇建设具规模,已成为推动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据统计,1978——2001年,全市人口城镇化率从13.4%上升到30.3%,有近一半的农业转移人口被城镇吸纳。但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小城镇的发展仍滞后于工业化的非农化,小城镇发展仍显缓慢和滞后。小城镇发展滞后使得对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吸呐能力不足,影响了农业收入的提高。通过调查来看,农民增收困难,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农民太多,农村富余劳动力多。据有关部门统计,全市菜有农村劳动力35.8万个,从事第一产业的21.7万个,仍有农村富余劳动力8万多个需要转移。从增加农民收入的角度看,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可通过让一部分农民转向经营非农产业和进行劳务输出,使这部分农民收入有所增加,并带动农村二、三产业发展。同时,把一部分农民转出后,可相对增加农村人口的人均农业资源占有量,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使经营农户收入增加。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90年代后,实践表明,农民进入乡镇企业或外出务工,始终是农民收入增长的一个重要来源。据统计部门统计,今年一季度,农村闲散劳动力走出去向二、三产业转移,扩大了农民收入,已成为农民增收的一个亮点。据调查百户农民,外出从来人员23人,同比增长77.8%,收入为43042元,同比增长85%,其中从第三产业得到的收入为26460元,同比增长80.1%。

5、农业标准化水平低。随着WTO的加入和市场准入制度的建立,“绿色壁垒”的加高,对农产品质量的要求越来越严格。由于我市农业档准化体系、农产品评价体系与国际标准不配套、不完善,农业监测建设滞后,我市农产品无标生产现象严重,造成部分农产品药、肥残留超标,重金属、有害微生物及其它有害物质污染严重,使我市具有优势的农产品出口屡次被拒收、扣留、退货或索赔,严重影响了我市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民增收。据调查,今年1—4月份,我市农产品出口创汇额5757万美元,比去年同期下降16.3%,仅这一项农民减少收入7500余万元。

三、下一步农民增收的对策建议

确保农民民入稳步增长,是农业、农村工作的主要目标。面对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新的形势,要增加农民收入必须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拓宽思路,采取综合措施,加快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总的要:以市场为导向,以提高经济效益、增加农民收入为目标,以农业结构调整为主线,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和标准化生产,进一步加快城市化进程,全面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具体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

(一)调整优化农业结构,全面提高农业综合效益。

搞好农业结构调整是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根本途径,也是我市农业适应入世挑战的客观要求。目前,国内小麦、玉米、大豆等主要农产品的价格高于国际市场价格20%—70%。入世后,随着关税的降低,国陆军廉价优质农产品将大量涌入我国农业特别是粮食生产将面临巨大的冲击。与此相反,我市劳动密集型农副产品加工业和一些农产品如:蔬菜、果品、畜产品等生产成本低、价格大大低于国陆军市场价格,在国际上则有较强的竞争力,是我市的一大优势。因此,在具体的结构调整中,我们应该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民展畜牧业为轴心,以扩蔬菜、优果品为主线,以发展经济林为新的经济增长点”的原则,进一步优化产业结构、产品结构和区域布局结构,全面提高农业的整体效益。一要把加快畜牧业发展作为全市产业结构调整的总抓手,做大做强。畜牧业是实现农产品转达化增值,促进种植业,带动加工业,拉动消费的中轴产业。目前,我市畜牧业发展与国家相比有很大差距。据统计,我市畜牧业总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为38%,而我省经济发展较好的诸城市所占的比重为50%,世界中等以上发达国家所占的比重为60%—70%。特别是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肉、奶、蛋需求量的增加,发展的空间和潜巨大。同时,大力发展畜牧业,有利于农业结构调整,有利于粮食转化增值,也有利于人民生活的改善和健康水平的提高。调查分析表明,把发展畜牧业作为农业结构的轴心产业来抓,是十分必要的一是要在民展猪、鸡、羊养殖的同时,农村出了展奶牛生产,尽快扩大奶牛饲养规模,加快奶牛品种改良步伐,进一步壮大奶牛生产龙头企业,加快开发新产品(如学生奶),创出自己的名牌。要发展奶牛生产,良种是关键。而通过调查来看,奶牛良种是制约我市奶牛业发展的突出问题。为此应尽快建立奶牛良种繁育中心和示范点。特别是要充分发挥莱阳农学院的优势,运用胚胎移植和人工授精等周期短、见效快、品质优的新技术,加快我市奶牛优良品种的引进、繁育和推广。要借鉴新疆塔城市财政每年安排奶牛品种改良周转金和农业小额贷款的做法,采取政府扶持、龙头带动、院企联合等方式,由市畜牧局牵头,建立奶牛良种繁育中心,依托本市公司建立奶牛良种繁育示范点,建立肉牛良种繁育示范点。同时,也要以

我市庞大、春雪等企业为依托建立猪、肉鸡良种繁育中心。二是积极发展牧草种植业,实现粮经作物二元结构向粮、经、饲三元结构转变。牧草是天然的优质饲料,在西方有着“绿色黄金”之美誉。在发达国家,牧草业在农业中占有很重要地位,经济效益显著。据调查,种牧草比种粮食效益高的多。种植粮食效益高的多。种植苜蓿一亩地产干牧草1.5吨,亩收入可达800元左右,是种粮食收入的两倍。实践证明,发展人工牧草,以草代粮,草畜联动,可为我市粮食主产区向畜牧生产区转变创造条件。建议借鉴山东省莱西市、文登市小观镇“奶牛养殖户建牧草基地”的做法,下大气力抓好牧草的普及种植工作,促进农业结构调整和奶牛业的发展。三是抓好龙头示范,推行标准化生产。建议畜牧部门要加大工作力度,在我市龙头企业中率先搞好示范,进一步扩大适度规模养殖基地,发带动产业升级。要建立健全疫病防疫体系,加强专业人才的引进,运用多种形式搞好科技下乡,切实搞好科技服务,提高畜产品质量,扩大畜产品出口创汇。二要把林业作为我市农民增收新的增长点加以培育。发达的林业是国家富足,人民富裕,民族昌盛的重要标志。近几年,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我市林业已成为促农民增收的一个新兴产业,其经济效益和发展前景十分广阔。据调查,大田栽植速生林五年成材后,亩产10—15方,每方400—500元,每亩年均收入1000元左右,是种植粮食作物的3倍,其经济效益十分可观。随着家庭装修业的发展,木材需求量会更大,可见其市场需求潜力很大。与此同时,发展林业对维护生态平衡改善生态环境,促进社会经济持续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正如有人说,“一棵树就是一个制氧机,一棵树就是一个平衡器,一片林就是一个地下水库”。因此建议,要采取多种形式,强化宣传,增强全民绿化和效益意识,真正把发展速生经济林作为农业结构调整和农民增收的一项新产业抓好。要动员全民以经济林开发为突破口,全方位培育林业产业,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农业结构的调整。要立足我市河流较多的优势,大力发展河滩丰产林。抓住现有木材价格上涨,效益较好的有利时机,在适宜经济林发展的镇处加快大田经济林发展。努力推进林业产业化经营,走出一条布局规模化、生产基地化、经营专业化的新路子。三要积极调整种植业品种、质量结构。要加大种植业内部结构詷力度,大力发展蔬菜、加工专用果品、中药材、花卉、茧等劳动密集型农产品,努力使农业结构逐步趋向合理化、科学化,以增缲农参与国际市场的竞争能力。蔬菜业是我市的支柱产业,也是我国加入WTO后在国际市场肯有较强优势的产业。为此,要继续围绕“沿河”和“大泊洼”开发,大力发展各类形式的保护菜栽培,进一步扩大基地菜规模,切实抓好无公害蔬菜基地建设。果业也是我市的一大支柱产业,但加入WTO后,果品品种质量是影响其国际竞争力的关键因素。因些,要围绕果品品种的调整和果品质量的提高,积极引进国内外新品种,大力实施南部山区开发战略,加快老劣果的改造步伐,加大郁闭园改造、地表植草、果园徽喷灌等新技术的推广应用的力度,进一步提高果品质量和经济效益。

(二)努力提高产业化水平,不断增强农业竞争力。农业产业化经营,是实现农村经济发展、农民增收的重要渠道。近年来,我市农业产业化经营已具备了相当的规模和良好的基矗面对加入WTO后经济全球化的趋势,我们要继续把发展农业产业化营放在重要和突出的位置来抓,全面提高农副业产业化水平,增强对农业和农村经济的拉动力,实现农民收入的稳步增长。一是建议市政府进一步完善加快我市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意见,制定更加优惠的政策,围绕区哉农业特色,着力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重点培育和发展一批有较强国际市场开拓能力、能够拉动升级、带动区域经济发展的龙头企业。要按照一村一品、一镇一业的要求,培育出各具特色的主导产业,充分发挥其产业化发展中的主导俢。要采取政策引导、资金扶持等措施,建立健全市场化的土地使用权流转机制,鼓励土地适度集中,培育专业户,提农业规模化、专业化水平,使农民从规模经营中增加收入。二是建议尽快推广公司加基地、公司加合作组织、基地连大户及“订单式”农业的运营模式,充分调动农户、龙头企业、社区性合作组织的积极性,联合协作,高起点规划、多渠道筹资,加快基地建设步伐,特别是提高基地“本地化”水平(据调查,全市食品加工企业年需要蔬菜原料41.5万吨,其中来自市内22.7万吨,占需求量54.7%,来自外地18.8万吨,点需求量45.3%),拉紧农业产业化发展的链条。三是建立和发展各种全作组织和行业协会,提高农业组织化程度。要借鉴我市龙大企业集团和的做法,以有出口优势的龙头企业为依托,鼓励企业和农民积极兴办各类合作组织和行业协会,为同行者提供市场信息和技术服务,协调市场价格和行业管理,规范经营行为和调整利益纠纷,保障农户和企业的合法权益。要鼓励多种所有帛成分、多种组织开工参与农产品流通,积极发展农村流通组织、民营流通企业和农~销大户,搞好农产品市场流通和销售服务,提高农民组织化水平。

(三)大力实施农业标准化生产,切实提高农产品质量。标准化生产是产品市场竞争力的椖,是产品进入市场,实农民增收的“身份证”和“通行证”。要提高我市农产品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就必须大力实施农业标准化生产,提高农业生产,提高农产品质量。为此建议,一要通过举办知识讲座、~宣传等各种形式,重点加强对各类经营大户、科技带动户和龙头企业厂长经理农业标准化知识的培训和普及,大力开展“无农药残留放心农产品”活动,进一步强化广大农村干部、农业技术人员和广大农民的标准化意识,提高广大农民按照标准进行农业生产的觉悟,真正做到生产者按标准生产,经营者诚信经营,消费者放心消费。二要加快农产品质量标准的制定。建议有关部门组织部分专家,按照上级的要求,尽快制定完善符合我市实际的农产品质量标准及生产技术规范,步建立起从种苗繁育、生产管理到食品加工各个环节的质量安全监测点,开展农产品不准进入市场,不准进入加工厂。建议市委、市政府要出台有关文件,对不合标准的化肥、农药等生产资料不准进入我市,真正从源头抓好,全面推进农产品生产标准化,提高

第五篇:关于农民收入现状及对策的调查报告

加快农业发展,增加农民收入是农业、农村工作的首要问题和中心任务,也是农业、农村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随着WTO的加入,农民增收缓慢已成为影响农村经济发展、农民生活改善和农村社会稳定的主要因素。究竟农民收入现状如何,影响农民收入增长的症结何在?以及怎样应对入世带来的挑战和ss机遇?02年4月份开始,我所在市政府组织专门力量,历时2个月的时间,深入全市10个镇处、50个村庄和500个农户,采取听汇报、入户调查和召开座谈会等形式,对全市农民收入现状进行了认真调节器查,有关情况如下。

一、农民收入现状

近几年来,市委、市政府认真贯彻党的十五大、十五届五中全会精神和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坚持以增加农民收入为目标,以农业结构调整为主线,采取得力措施,大力发展农村经济确保了农民收入的稳定增长。据统计,2001年全市农民人均纯收入3308元,比上年增加295元,增长9.8%。其中人均工资性收入1206元,比上年增加126元,增长10.4%;人均家庭经营收入1944元,比上年增加169元,增长8.7%人均转移性收入及财产性收入152元,与上年持平。其主要特点是:

1、全市农民收入呈恢复性增长。我市农民人均纯收入增幅在连续三年下滑的情况下,去年农民人均纯收入增幅有所反弹。1998年农民人均纯收入比上年增长14.6%,99年6.6%,2000年6.3%,2001年反弹明显,达到9.8%。全市农民收入增长的主要方面,一是非农收入增长较快。据对10个镇处、50个村庄、500个农户抽样调查来看,2001年500个农户非农获得的收入为171.5%万元,人均农民非农收入占农民纯收入的比重达到30.5%,比上年增长6.2%。其中外出劳务收入增长迅猛,总收入达125.2万元,占农民非农收入的73.1%,外出劳务人均收入占农民纯收入的比重达到22.3%。二是畜牧收入占农民家庭收入的比重增加。据抽查500农户调查统计,2001年500个农户畜牧业收入137.8万元,占家庭收入的23.7%,比上年增长17.5%,人均畜牧业收入占农民纯收入的比重达到24.5%。三是个体私营经济发展进一步扩大。据抽查的500个农户调查统计,2001年500个农户家庭经营二、三产业收入28.1万元,比上年增长5.3%,人均家庭经营二、三产业收入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比重为5.1%。

2、民内部收入差距逐步拉大。据调查,由于自然环境、劳动者素质和产业结构调整差异等原因,造成农民低、高收入农户之间的差距进一步拉大。据500个农户抽样调查统计,2001年以从事粮食种植业为主的农户164户,占调查总户数32.8%,家庭人均纯收入1298元;以从事果业生产为主,兼种粮食作物的农户151户,占调查总户数30.2%,家庭人均纯收入2431元;以从事疏菜生产为主,兼种粮食作物的农户116户,占调查总户数23.2%,家庭人均收入4052元;以从事养殖业为主,兼种粮食作物的农户33户,占调查总户数6.7%,家庭人均纯收入3120元;以从事二、三产业为主的农户36户,占调查总户数7.2%,家庭人均纯收入5213元。再从他们的收入结构来看,同是第一产业,收入不同。低收入户生产结构比较单一,主要从事粮食种植业;高收入户的农业内部结构调整得较为合理,粮经比例适当,产出效益较高。据500个农户抽样调查统计,2001年低收入户一产人均民入1132元;中等收入户一产人均收入2818元,是低收入户的2.5倍;高收入户一产人均收入3495元,是低收入户的3.1倍.3、农民人均消费水平喜忧参半。据500个农户调查统计来看,2001年农村居民人均消费1892元,比上年增加264元,增长14%。生产费用支出占家庭总支出的近三分之一,达到29.6%;生产消费支出占农民家庭总支出近三分之二,达到62.6%;缴纳各种税费支出占家庭总支出的4.67%;食品、衣着和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占生活消费的50.3%,其中食品支出比上年减少10.6%;衣着消费支出比上年减少2.51%。用于居住消费、医疗保舰文化教育和交通通迅等项目的消费继续呈上升趋势。居住消费支出、医疗消费支出、文化教育消费支出、交通通讯消费支出分别比上年增长2.6%、3.5%、5.6%和8%。

二、制约当前农民收入增长的因素

通过调查来看,我市农民收入虽有一定增长,但随着我国加入WTO,下步农民收入仍面临许多制约因素。

1、农产品价格指数持续下跌。随着农产品供给能力的大幅度提高,农产品供求由卖方市场转向买方市场,造成农产品区域性、结构性过剩,价格持续走低,出理农产品卖难、增产不增收,甚至增产减收的现象,造成农业对农民收入增长的贡献逐年减少,直接影响农民人均农业收入。据500户居民家庭调查看,1997年人均出售农产品收入1182.4元,到2001年下降为777元,下降了34.5%,这相当于每个农民比1997年少获农产品现金收入405.4元,相当于70万农村人口减少收入2.84亿元。即使如此,我国主要农产品的价格还高于国际农产品市场价格20%—40%之间,特别是我国入世后,将面临国外优质、价廉农产品的冲击。在国际和国内农产品供大于求且价格持续下滑的情况下,农民增加农业收入的可能性越来越少。

2、农业生产成本连年上升。由于我国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制度,随之出现了一家一户分散经营模式。这种模式制约了规模化、专业化生产,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先进农业科技成果和现代劳动手段的推广应用,导致土地生产率和农业劳动生产率降低,很多农产品生产费用居高不下,农业平均利润率连年下跌,造成了农民“增投不增收”、“增产不增收”,严重影响了农民收入的提高。据农业部门统计,1997—2001年,全市农业生产总费用支出由103.8亿元增加到149.8亿元,年均增长速度为11.1%。而同期我市农民收入年均增长幅度为9.8%,费用增幅远远高于农民收入增幅。仅以小麦为例,据调查来看,2001年小麦亩产成本255.03元,较上年增加8.8%,较1999年增加13.2%。分项来看,2001年小麦亩(亩产400公斤)费用188元,比上年增长4.8%,其中种子、农药、化肥、排灌、收耕费分别为15元、5元、80元、25元和63元,分别比上年增加10.2%、32.3%、27%、20%和53.8%。

3、业结构调整不到位。通过调查来看,影响农民增收的因素,除了农产品价格下跌、生产成本上升等客观原因外,农户农业结构调整不到位是目前影响农民增收最重要的因素。仅以农业内部结构调整为例,据调查,在生产条件大致相同的前提下,群众种植粮食,每亩纯收入约400元;种植牧草,每亩纯收入约800元;种植每亩纯收入约2500元;林业育苗,每亩纯收入约4000元;大棚蔬菜,每亩纯收入约8000元。同是一亩地,最低收入和最高收入相差了19倍,这说明了农民增收困难的重要原因在于农业结构不合理。尽管近几年,市委、市政府从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出发,非常重视农业结构调整,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结构调整滞后问题反映仍较明显,仍与国际、国内市场要求不适应。通过调查来看,有相当一部分农民因信息闭塞,对市场需求不摸底,不知道种什么好,种什么能够挣钱,农民对市场的变化感到束手无策,农民和基层干部存在观望、畏难和埋怨情绪。同时,各村、户在结构调整过程中,大而全、小而全,产业选择趋同、结构层次较低现象比较普通,再加上资金不足,水利设施老化等诸多因素,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民收入的增加。

4、小城镇发展滞后。改革开放以来,市委,市政府加愉小城镇发展步伐,使我市小城镇建设具规模,已成为推动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据统计,1978——2001年,全市人口城镇化率从13.4%上升到30.3%,有近一半的农业转移人口被城镇吸纳。但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小城镇的发展仍滞后于工业化的非农化,小城镇发展仍显缓慢和滞后。小城镇发展滞后使得对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吸呐能力不足,影响了农业收入的提高。通过调查来看,农民增收困难,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农民太多,农村富余劳动力多。据有关部门统计,全市菜有农村劳动力35.8万个,从事第一产业的21.7万个,仍有农村富余劳动力8万多个需要转移。从增加农民收入的角度看,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可通过让一部分农民转向经营非农产业和进行劳务输出,使这部分农民收入有所增加,并带动农村二、三产业发展。同时,把一部分农民转出后,可相对增加农村人口的人均农业资源占有量,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使经营农户收入增加。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90年代后,实践表明,农民进入乡镇企业或外出务工,始终是农民收入增长的一个重要来源。据统计部门统计,今年一季度,农村闲散劳动力走出去向二、三产业转移,扩大了农民收入,已成为农民增收的一个亮点。据调查百户农民,外出从来人员23人,同比增长77.8%,收入为43042元,同比增长85%,其中从第三产业得到的收入为26460元,同比增长80.1%。

5、农业标准化水平低。随着WTO的加入和市场准入制度的建立,“绿色壁垒”的加高,对农产品质量的要求越来越严格。由于我市农业档准化体系、农产品评价体系与国际标准不配套、不完善,农业监测建设滞后,我市农产品无标生产现象严重,造成部分农产品药、肥残留超标,重金属、有害微生物及其它有害物质污染严重,使我市具有优势的农产品出口屡次被拒收、扣留、退货或索赔,严重影响了我市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民增收。据调查,今年1—4月份,我市农产品出口创汇额5757万美元,比去年同期下降16.3%,仅这一项农民减少收入7500余万元。

三、下一步农民增收的对策建议

确保农民民入稳步增长,是农业、农村工作的主要目标。面对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新的形势,要增加农民收入必须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拓宽思路,采取综合措施,加快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总的要:以市场为导向,以提高经济效益、增加农民收入为目标,以农业结构调整为主线,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和标准化生产,进一步加快城市化进程,全面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具体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

(一)调整优化农业结构,全面提高农业综合效益。

搞好农业结构调整是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根本途径,也是我市农业适应入世挑战的客观要求。目前,国内小麦、玉米、大豆等主要农产品的价格高于国际市场价格20%—70%。入世后,随着关税的降低,国陆军廉价优质农产品将大量涌入我国农业特别是粮食生产将面临巨大的冲击。与此相反,我市劳动密集型农副产品加工业和一些农产品如:蔬菜、果品、畜产品等生产成本低、价格大大低于国陆军市场价格,在国际上则有较强的竞争力,是我市的一大优势。因此,在具体的结构调整中,我们应该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民展畜牧业为轴心,以扩蔬菜、优果品为主线,以发展经济林为新的经济增长点”的原则,进一步优化产业结构、产品结构和区域布局结构,全面提高农业的整体效益。一要把加快畜牧业发展作为全市产业结构调整的总抓手,做大做强。畜牧业是实现农产品转达化增值,促进种植业,带动加工业,拉动消费的中轴产业。目前,我市畜牧业发展与国家相比有很大差距。据统计,我市畜牧业总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为38%,而我省经济发展较好的诸城市所占的比重为50%,世界中等以上发达国家所占的比重为60%—70%。特别是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肉、奶、蛋需求量的增加,发展的空间和潜巨大。同时,大力发展畜牧业,有利于农业结构调整,有利于粮食转化增值,也有利于人民生活的改善和健康水平的提高。调查分析表明,把发展畜牧业作为农业结构的轴心产业来抓,是十分必要的一是要在民展猪、鸡、羊养殖的同时,农村出了展奶牛生产,尽快扩大奶牛饲养规模,加快奶牛品种改良步伐,进一步壮大奶牛生产龙头企业,加快开发新产品(如学生奶),创出自己的名牌。要发展奶牛生产,良种是关键。而通过调查来看,奶牛良种是制约我市奶牛业发展的突出问题。为此应尽快建立奶牛良种繁育中心和示范点。特别是要充分发挥莱阳农学院的优势,运用胚胎移植和人工授精等周期短、见效快、品质优的新技术,加快我市奶牛优良品种的引进、繁育和推广。要借鉴新疆塔城市财政每年安排奶牛品种改良周转金和农业小额贷款的做法,采取政府扶持、龙头带动、院企联合等方式,由市畜牧局牵头,建立奶牛良种繁育中心,依托本市公司建立奶牛良种繁育示范点,建立肉牛良种繁育示范点。同时,也要以我市庞大、春雪等企业为依托建立猪、肉鸡良种繁育中心。

二是积极发展牧草种植业,实现粮经作物二元结构向粮、经、饲三元结构转变。牧草是天然的优质饲料,在西方有着“绿色黄金”之美誉。在发达国家,牧草业在农业中占有很重要地位,经济效益显著。据调查,种牧草比种粮食效益高的多。种植粮食效益高的多。种植苜蓿一亩地产干牧草1.5吨,亩收入可达800元左右,是种粮食收入的两倍。实践证明,发展人工牧草,以草代粮,草畜联动,可为我市粮食主产区向畜牧生产区转变创造条件。建议借鉴山东省莱西市、文登市小观镇“奶牛养殖户建牧草基地”的做法,下大气力抓好牧草的普及种植工作,促进农业结构调整和奶牛业的发展。三是抓好龙头示范,推行标准化生产。建议畜牧部门要加大工作力度,在我市龙头企业中率先搞好示范,进一步扩大适度规模养殖基地,发带动产业升级。要建立健全疫病防疫体系,加强专业人才的引进,运用多种形式搞好科技下乡,切实搞好科技服务,提高畜产品质量,扩大畜产品出口创汇。二要把林业作为我市农民增收新的增长点加以培育。发达的林业是国家富足,人民富裕,民族昌盛的重要标志。近几年,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我市林业已成为促农民增收的一个新兴产业,其经济效益和发展前景十分广阔。据调查,大田栽植速生林五年成材后,亩产10—15方,每方400—500元,每亩年均收入1000元左右,是种植粮食作物的3倍,其经济效益十分可观。随着家庭装修业的发展,木材需求量会更大,可见其市场需求潜力很大。与此同时,发展林业对维护生态平衡改善生态环境,促进社会经济持续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正如有人说,“一棵树就是一个制氧机,一棵树就是一个平衡器,一片林就是一个地下水库”。因此建议,要采取多种形式,强化宣传,增强全民绿化和效益意识,真正把发展速生经济林作为农业结构调整和农民增收的一项新产业抓好。要动员全民以经济林开发为突破口,全方位培育林业产业,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农业结构的调整。要立足我市河流较多的优势,大力发展河滩丰产林。抓住现有木材价格上涨,效益较好的有利时机,在适宜经济林发展的镇处加快大田经济林发展。努力推进林业产业化经营,走出一条布局规模化、生产基地化、经营专业化的新路子。三要积极调整种植业品种、质量结构。要加大种植业内部结构詷力度,大力发展蔬菜、加工专用果品、中药材、花卉、茧等劳动密集型农产品,努力使农业结构逐步趋向合理化、科学化,以增缲农参与国际市场的竞争能力。蔬菜业是我市的支柱产业,也是我国加入WTO后在国际市场肯有较强优势的产业。为此,要继续围绕“沿河”和“大泊洼”开发,大力发展各类形式的保护菜栽培,进一步扩大基地菜规模,切实抓好无公害蔬菜基地建设。果业也是我市的一大支柱产业,但加入WTO后,果品品种质量是影响其国际竞争力的关键因素。因些,要围绕果品品种的调整和果品质量的提高,积极引进国内外新品种,大力实施南部山区开发战略,加快老劣果的改造步伐,加大郁闭园改造、地表植草、果园徽喷灌等新技术的推广应用的力度,进一步提高果品质量和经济效益。

(二)努力提高产业化水平,不断增强农业竞争力。农业产业化经营,是实现农村经济发展、农民增收的重要渠道。近年来,我市农业产业化经营已具备了相当的规模和良好的基矗面对加入WTO后经济全球化的趋势,我们要继续把发展农业产业化营放在重要和突出的位置来抓,全面提高农副业产业化水平,增强对农业和农村经济的拉动力,实现农民收入的稳步增长。一是建议市政府进一步完善加快我市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意见,制定更加优惠的政策,围绕区哉农业特色,着力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重点培育和发展一批有较强国际市场开拓能力、能够拉动升级、带动区域经济发展的龙头企业。要按照一村一品、一镇一业的要求,培育出各具特色的主导产业,充分发挥其产业化发展中的主导俢。要采取政策引导、资金扶持等措施,建立健全市场化的土地使用权流转机制,鼓励土地适度集中,培育专业户,提农业规模化、专业化水平,使农民从规模经营中增加收入。二是建议尽快推广公司加基地、公司加合作组织、基地连大户及“订单式”农业的运营模式,充分调动农户、龙头企业、社区性合作组织的积极性,联合协作,高起点规划、多渠道筹资,加快基地建设步伐,特别是提高基地“本地化”水平(据调查,全市食品加工企业年需要蔬菜原料41.5万吨,其中来自市内22.7万吨,占需求量54.7%,来自外地18.8万吨,点需求量45.3%),拉紧农业产业化发展的链条。三是建立和发展各种全作组织和行业协会,提高农业组织化程度。要借鉴我市龙大企业集团和的做法,以有出口优势的龙头企业为依托,鼓励企业和农民积极兴办各类合作组织和行业协会,为同行者提供市场信息和技术服务,协调市场价格和行业管理,规范经营行为和调整利益纠纷,保障农户和企业的合法权益。要鼓励多种所有帛成分、多种组织开工参与农产品流通,积极发展农村流通组织、民营流通企业和农~销大户,搞好农产品市场流通和销售服务,提高农民组织化水平。

(三)大力实施农业标准化生产,切实提高农产品质量。标准化生产是产品市场竞争力的椖,是产品进入市场,实农民增收的“身份证”和“通行证”。要提高我市农产品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就必须大力实施农业标准化生产,提高农业生产,提高农产品质量。为此建议,一要通过举办知识讲座、~宣传等各种形式,重点加强对各类经营大户、科技带动户和龙头企业厂长经理农业标准化知识的培训和普及,大力开展“无农药残留放心农产品”活动,进一步强化广大农村干部、农业技术人员和广大农民的标准化意识,提高广大农民按照标准进行农业生产的觉悟,真正做到生产者按标准生产,经营者诚信经营,消费者放心消费。二要加快农产品质量标准的制定。建议有关部门组织部分专家,按照上级的要求,尽快制定完善符合我市实际的农产品质量标准及生产技术规范,步建立起从种苗繁育、生产管理到食品加工各个环节的质量安全监测点,开展农产品不准进入市场,不准进入加工厂。建议市委、市政府要出台有关文件,对不合标准的化肥、农药等生产资料不准进入我市,真正从源头抓好,全面推进农产品生产标准化,提高农产品质量。要积极引导企业建基地,按标准化组织农业生产,努力创造一批农业标准化蔬菜和畜牧示范区以及标准化奶牛、肉鸡等养殖专业小区,特别是要加紧规定病区建设。要实施农产品名牌战略,大力发展适应国内外市场需求的无公害食品、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抓住加入WTO的机遇,培育一批新的名牌,实现名牌效益。四要加强领导,改革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建议成立跨部门的农产品安全质量管理办公室,合理划分经贸、卫生、环保、质检、农业、畜牧、工商等部门的管理权限,真正做到各司其职,密切配合,齐抓共管。各级政府要加大对农业标准化建设的投入,尽快建立健全全市农产品质量监督检测中心和镇处农业质检站(点),完善农产品质量检测设施、设备和检测手段,提高检测能力和技术水平。全面开展农产品重点生产基地环境监测和质量监控,确保农产品质量。

(四)积极推进城市化进程,加速农村劳动力转移。

人均占有资源量少,是帛约我市农民收入提高的重要原因,只有让越来越多的农民逐步离开土地,转向非农产业,才能扩大和拓宽农民增收的空间。而加快城市化进程才是解决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的根本道路。那么怎样加快城市晔进程呢?一要制定实施积极的劳务输出产业政策。要根据小城镇建设规划,借鉴当年实施特区、曹发区等倾斜政策那样的力度,制定恶性循环倾向政策,鼓励村办企业、乡镇企业和个体私营经济等逐步向躍城镇和统一规划的经济园区集中,以产业聚集带动农民“离乡、进城”,使之成为培植农村经济、农民增收新增长点的载体。要加快深化户籍制度改革,健全完善农村承包地使用权流转制度,为农民进城创造良好的条件。二要大力发展各种形式农村劳动中介组织,加快农村劳动力市场信息网络建设,发展成为边《中接劳动力供求双方的职业介绍机构。要开展对农村劳动力的专技能培训、文化培训和职业教育,提高农民科技文化素质,增加就业适应能力。要建立和完善劳动法规和劳动力市场管理制度,规范市场主体行为,保障用人双方的佥权益。三要加快二、三产业发展。要进一步解放思想,鼓励和扶持民到城镇投资,发展个体私营经济和二、三产业,使之成为吸纳农副业富余劳动力的主体和农民致富的主渠道。

(五)强化各种服务措施为农民增收提供保障。新形势开增加农民收入,是一项艰巨而繁重的任务。建议各级党委、政府要适应农业发新阶段的需要,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努力搞好宏观调控、宣传指导、扶持服务和保驾护航。一要进一步完产呆护扶持政策。要调整国收入分配结构,适当向賓业和农民倾斜。要努力扩大预算内农业基本建设投资基数,切实落实好国家投资项目的配套资金。进一步调整投资方向和投资结构,按照WTO规则,运用好“绿箱”、“黄箱”政策,重点支持农业化经营、农业科技、市场体系、农民教育培训和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把有限的资金真正用于与农民增收直接相关的项目建设上。进一步建立健全多元化的农业投入机制,运用财政补贴、贴息、奖励、税收等措施,鼓励多种经济主体增加农业投资。引导和支持工商企业资本、民间资本、信贷资本、外资等多种资本投向农业,多渠道借助外部资本的参与,促进农业发展、农民增收。二要努力搞好各项服务。增加农民收入必须为农民提供各种有效服务。一是科技服务。建议借鉴诸城、寿光等市的做法,过政府引导、政策扶持等方式,市级建立科技示范躍,镇处建立科技示范园,村要培育科技示范户,逐完善市、镇、村三级示范推广网络,加快析技术、新成果的推广应用。同时积极引进农业新成果、新技术和专业人才,发挥其优势,努力促进我市经济发展。二是信息服务。要尽快组建市农业信息躍,进一步健全农业科技信息服务网络。要积极利用国际互联网等现代信息网络,加快国际、国内农业科技知识的传递,及时为农民提供农产品价格、需求等各种可信、有效的信息。三是市场服务。要加强市场监管,严厉打击各种欺行霸市场交易秩序。继续实施农副产品绿色通道,为搞活农产品流通创造条件。同时,以整顿和规范农资市场为重点,对种子、农药、化肥等继续开展打假护农活动,为增加农收入创造公正、公开的市场环境。三要切实减轻农民负担。减负就意味着增收。建议各级党委、政府要坚决贯彻落实中央、省各项减负政策,严格执行“一项制度、八个禁止”的规定,切实实行农民负担一票否决帛。要进一步加强农民负担监管,加大专项治理力度,严肃查处各种加重农民负担的违法违纪案件。继续搞好农村税费改革,开农村财务公开和民主理财,拰涉农收费、价格公示制度,从根本上减轻农民负担,为农业发和农民增收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下载关于农民收入现状及对策的调查报告word格式文档
下载关于农民收入现状及对策的调查报告.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华龙区农民收入现状及增收对策

    华龙区农民收入现状及增收对策 摘 要:农民增收是“三农”工作的核心,也是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的关键。该文介绍了以濮阳市华龙区农民收入的现状,分析了制约农民增收的因素,并从继续......

    农民收入调查报告

    关于和林地区农民收入情况的调查报告 前言 农民增收是“三农”问题的核心问题,也是农业和农村工作的最重要的任务。近年来,农民收入增长缓慢已经成为当前农村经济工作中的难......

    农民收入调查报告

    农民收入调查报告 作为一个农村人,我不禁要问:到底是哪些因素导致农民增收困难,该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带着这样的疑问,我利用假期时间对自己所在县农民增收问题做了一次深入调查,以......

    农民收入调查报告

    农民收入调查报告 前言 农民是我国一个大的集体,占有我国人口的60%以上,也是国家政府备受关注的一个集体,作为一个农村人,我不禁要问:到底是哪些因素导致农民收入增加困难,该如何......

    农民收入调查报告

    新农村建设中增加农民收入问题的思考 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开局起步之际,通过对**县农村实际情况的调研,我们认为,推进新农村建设,增加农民收入是关键所在,也是摆在各级党委......

    农民收入调查报告

    农民收入调查报告 农民收入调查报告1 一、某镇基本情况某镇是一个农业大镇。全镇农业人口4.03万人,耕地面积7.3万亩。农业生产主要以水稻、小麦、元葱大蒜、杞柳等农作物为主......

    农民收入调查报告

    农民收入及负担调查报告 我来自农村,农民的收入影响着我的学费和生活费用,他就是我的费用的全部来源,同时也是一个家系的全部的经济来源,农民是我国一个大的集体,占有我国人口的6......

    农民收入调查报告(汇编)

    align=left>现在农民收人主要来源于粮食作物的兑换,农民收入调查报告-暑期社会实践。小麦、玉米、水稻等是农民的生活资料,在卖出的同时—定要留下一半甚至一半以上作为—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