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当前影响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成因及对策

时间:2019-05-12 19:23:2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浅谈当前影响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成因及对策》,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浅谈当前影响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成因及对策》。

第一篇:浅谈当前影响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成因及对策

浅谈当前影响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成因及对策

聂小文 邹林文 傅江艳

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强调,实现农村的稳定、巩固和发展,关键是要加强党对农村工作领导,切实抓好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笔者认为,当前,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中依然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1、农民素质比较低。一是文化水平偏低。由于思想观念守旧和既得利益思想严重,绝大多数农民看不到党委、政府巨额投入的长远利益,不敢大胆发展产业,使农村各项工作很难在上级规定的期限内完成。二是思想陈旧落后。一部分农民封建迷信思想严重,在一定范围内,一些腐朽的东西有滋生蔓延的趋势,传统落后习俗根深蒂固,严重制约着先进思想和文明程度的提高,缺少“穷则思变”、“富而思进”和改变家乡落后面貌的精神。三是市场意识不强。在农村,只有不到10%的农民树立了市场经济意识,掌握了一定的市场经济知识,大多数农民仍旧是市场经济环境下的传统农民,习惯于盲目从众,根本不懂得按市场经济规律生产和经营。

2、干部水平还不高。一是责任意识不强,工作热情不高。少数乡、村干部面对当前的形势和农村存在的问题,特别是对农民增收难,公益事业发展难,集体经济壮大难等问题束手无策,等上面想办法、出措施。二是市场意识狭隘,“双带”能力不强。少数村级干部不注重学习不善于积累,市场经济知识掌握的太少,运用市场经济规律的能力不强,自身既不能为各行各业树立典型,带头致富,又不愿服务群众,带领致富。三是职责定位不准,工作方法不当。随着农村改革的不断深入,乡、村干部的工作职能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有的干部不知道自己应该做些什么,怎样做,把自已的工作职责仍然定位在对上完成任务,对下行使命令或传达指令上,导致工作中不会服务,服务不好的问题相当突出。

3、发展思路不清晰。一是工作推着干,发展没有思路。大部分村经济发展

思路模糊,既无长远打算,又无短期安排,把工作仅仅定位在保证工作正常运转,保证该村稳定上,至于农村发展、农民增收、社会的进步,却顺其自然,任其发展。二是工作跟着干,发展思路不清。有的村虽然有经济发展的思想,但既不切合实际又无明确目标、具体措施和保障机制。有的村在工作中不能认真分析自已的优势,不能准确把握自己的工作重点,不能大胆开拓创新,形成切实可行的发展思路,而是亦步亦趋,上面部署啥就干啥。同时,农村税费改革后,乡村两级组织可支配的财力,远远满足不了公益事业发展的需求,必须要通过“一事一议”的途径解决公益事业发展的问题。从目前实际来看,开展“一事一议”存在“事难议、事难决、决难行”的问题,导致农村公益事业发展缓慢。

4、管理制度不健全。乡镇间、村与村之间实行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工作发展还不平衡,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工作做的不够好,个别甚至还很差,村务公开质量不高,村级民主决策不够规范。有的村推选的村民代表达不到法定人数,会议记录不够规范,记录内容过于简单,民主决策档案资料不齐全,村民会议召开少。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笔者认为,必须在以下四个方面求突破:

一是要配强一个好班子,尤其要选准一个带领群众致富的好班长。选准一个人,改变一个村,这已是我们多年形成的共识。领导班子好,关键要有一个懂政策有远见、察民情有公心、懂科技会致富、重团结善协调、自律严讲正气的好班长。要通过改革选拔方式拓宽选人视野,更多地采用“公推公选”、“公推直选”、“双推双考”等民主公开的方法,突破地域、行业、身份、年龄、资历等界限,打破“村官是农民”、“农民做村官”的思维定势以及“本村人做本村官”的传统模式,真正把党性强、能力强、责任心强的优秀党员选拔到村级党组织班子中来。要加强对镇村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的考核评价,进一步明确不称职、不胜任现职领导干部的认定标准,加大调整不称职、不胜任现职领导干部力度,建立以引咎辞职制、责令辞职制为主要内容的党政领导干部问责制度,切实形成凭实绩用干部和干部能下能出的良好导向。

二是要制订一条好思路,尤其要找到一条符合当地发展的好道路。要实现农村发展的各项目标,对于经济发展相对落后地区的农村,尤其需要制定一条志存高远的发展思路。乡村干部在深化农业产业调整结构中,要为农民提供好的项目,解决难题,提供服务。其次是要为农民提供有关农业政策、科技信息、市场行情等方面的咨询。要做好“四个引导”,即:观念引导,引导农民树立市场观念、商品观念和效益观念,弃小农意识,主动关注市场、走向市场;规划引导要结合各村实际,制定好村产业发展规划,为农民调整产业结构提供正确导向;政策引导,加强政策宣传和教育;典型引导,培养和树立先进典型,抓好一批示范基地和专业大户,带动农民发展效益农业。

三是要完善一套好机制,尤其要形成一套民主管理的好制度。要形成农民素质提高的长效机制,除了应用好政策宣传、科技培训等原有的教育手段之外,还应运用综合性教育载体。教育形式可采取以会代训,专题讲座,电化教育,等教学方式进行全方面多角度的教育。要把发挥农村基层党组织的领导核心作用与保障村民自治、行使民主权利有机统一起来,调动广大农民群众参与发展决策和村务管理积极性。要健全和完善农村基层党组织议事规则,严格执行党员大会、党员代表会议以及村民代表会议等制度,规范农村各项工作的民主决策程序。要以规范和制约权力运行为目标,建立健全农村集体资金、资产、资源管理制度,确保它们为所有农民群众所有所用,用出最大的效益。要积极探索建立村党组织书记规范化管理制度,在村党组织书记选拔培养、监督约束、考核奖惩等方面有章可循,既有利于提高这支队伍的整体素质,树立他们在农村基层干部群众中的良好形象,又有利于激发他们服务群众、干事创业的积极性。

四是要创造一个好环境,尤其要提供一个施展才华的好舞台。首先,要在工作上多帮助。要采取多种形式,积极扶持农村基层干部带头创业和发展壮大集体经济。上级有关部门要多理解他们的难处,少念些“紧箍咒”,真诚为他们做好事,办实事。要多渠道筹集资金,帮助经济薄弱村建设办公场所,配套相关设施,改

善办公条件和服务环境。其次,政治上要多关心。要采取切实措施,为农村基层干部打通“出口”,使他们感到干好工作有前途、有奔头。在现阶段,每年可适当增加面向农村基层干部招录乡镇公务员或事业单位人员的比例;加大从农村优秀基层干部中选任乡镇党政班子成员的比例;积极拓宽农村基层干部参政议政的途径,提高优秀农村基层干部在各级党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中的比例。再次,生活上要有保障。要根据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水平逐步增加农村基层干部的基本报酬和奖励金额。按照他们的工作强度和业绩给予公平合理的经济待遇。要建立健全以养老保险、医疗保险为主要内容的各项经济保障措施,用利益机制来吸引村干部、约束村干部、激励村干部。同时,对那些实绩突出、群众公认的优秀农村基层干部,要树立典型,注意宣传他们的事迹,增强他们的责任心和荣誉感。作者:樟树市委办公室

第二篇:当前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存在问题及对策

当前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存在问题及对策

近年来,中央出台了一系列发展农业、稳定农村、富裕农民的惠农政策,更加注重了从基础性和战略性的高度来解决“三农”问题。但是,随着农业税减免政策的逐步到位、农村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农村面临着一系列新情况、新问题、新矛盾、新挑战,如何以改革的精神、切实加强和改进我乡基层组织建设工作,不仅是一个需要认真研究和解决的重大理论问题,也是一个重大的实践问题。

一、当前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存在的问题

农村基层组织是农村各项工作的领导核心,村干部是村级组织的主体,是带领广大农民致富奔小康的骨干力量。长期以来,由于村组干部自身素质等方面的原因,致使农村基层组织没有充分发挥应有的作用,出现多方面的问题:一是农村党员、基层干部思想政治、科技文化素质不高,制约了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水平的提高和经济的更大发展;二是农村集体经济薄弱,债务沉重,经济发展困难重重;三是农村干群关系紧张,农民对农村基层干部尚存有信任危机。具体说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缺乏

部分村党支部领导班子软弱涣散,领导核心作用没有得到充分发挥。村委会干部认为自己是村民选举产生,不愿意接受甚至有意绕开党支部的领导,形同陌路,坐不到一条板凳,甚至相互拆台,内耗严重,“两张皮”现象明显。少部分村两委干部综合素质偏低,宗旨观念淡薄,服务意识淡化,缺乏大局意识。部分村干部进入村级组织领导班子的心态不正,动机不良,他们把村干部为人民服务的平台作为自己谋利发财的机会,不择手段“拿”票,当选后便借势发财,工作敷衍了事,对群众困难臵之不理,长期不和。

(二)干部队伍结构不合理

“一高一低”(年龄偏高,文化偏低)的状况仍未得到根本的改善。我乡农村党员总数622名,其中45岁以上党员的比重占60.2%,初中以下文化程度党员比重占72.3%。没有形成培养村级后备干部的长效工作机制。部分党支部在每次换届中几乎是原帮人马不动,原工作制度习惯不改,原因是目前大部分村级党组织没有建立后备人才库,换届时无人可选。同时村委会换届选举时原任干部采取“紧抱一团、一致对外”办法,导致新人难以入局。

(三)集体经济发展缓慢

原因表现为“三缺”:一是缺思路。由于三年一选,村级工作没有长远打算,短期思想普遍存在,工作思路也只停留在保工资,保基本运转上,部分村干部等、靠、要思想严

重。二是缺人才。由于大部分村干部文化素质偏低、年龄偏大、导致“双带”人才缺乏,带头致富能力不够。

(四)党员教育管理和发展落后

主要表现为:一是青年党员发展对象后继乏人。近年来,随着经济、文化、社会的转型,青年入党积极分子数量渐为下降,青年新生力量处于分散、流动状态,党组织很难对他们开展有效的教育和培养;二是流动党员缺乏有效管理,许多党员外出务工经商,长年不归,不学习,不过组织生活,地方党组织在管理上缺少有效措施;三是党员年龄老化,难以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四是党员学习教育力度不深,有些村干部和农民党员很少进行政治学习和思想教育,平时开会只是部署工作,导致一部分人思想政治素质不高。

(五)部分基层干部思维方式封闭。

农村经济发展应该立足本地,面向城市,把区域优势、地理优势变成经济优势,有些村民群众,甚至村干部视野狭隘,思维封闭,孤立片面的看问题,导致工作步伐缓慢。比如招商引资,村干部一再宣传发动要招大商引大资,但当大商大资引进来时候,一些群众或干部又囿于当前的一点点利益而推三阻四,导致商招来了却留不住。

二、加强我乡基层组织建设的对策

要说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归根结底是经济基础薄弱的问题,是生产力发展的问题,而发展的关键在党、在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究竟怎么抓,我认为应重点抓好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因势利导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提高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一是减少干部职数,选好配强村干部,做到因事设岗、因岗设人。提倡村组干部相互兼职,逐步实现村干部队伍由数量型向质量型转变;二是抓好中间状态村提档升级工作,争创优秀支部;三是继续抓好后进村的整顿转化工作,配好班子,健全制度,增强活力。发挥好乡党委的龙头作用,村基层班子的战斗堡垒作用,建设好乡村干部队伍和党员队伍。

第二,推进和完善村干部“职业化”管理,建设具有较高素质的基层干部队伍。按照“三个代表”要求,着力建设一支顺民心、聚民力、带民富的高素质村级干部队伍,适应农村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一是积极推进村干部职业化管理,进一步明确村干部任用条件和职数,规范村干部选拔任用和教育管理办法,明确村干部待遇,建立健全村干部养老保险制度,形成村干部进、管、出相配套的管理机制,推行村干部报酬待遇绩效化,提高工资待遇。二是抓好村干部的教育培训。提高村干部的思想政治素质、科技文化素质和解决农村各种矛盾的能力。三是抓好村级后备干部队伍建设,着力解决村干部老龄化、后继乏人的问题。采取优胜劣淘的办法选拔村级干部,使村级干部素质适应职业化的需要。四

是推行目标管理责任制,完善监督,重奖严惩。要制定出明确的工作目标,严格考核,成绩突出的予以奖励。

第三,创新工作载体,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一是扎实开展党员先进性教育,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用“三个代表”和十七大精神统一广大党员的思想,帮助解决好“入党为什么”、“为党做什么”、“身后留什么”的问题,激励党员争做时代先锋。二是认真做好发展党员工作,优化党员队伍结构。要突出发展重点,采取有效措施,解决好一些村多年未发展党员、无30岁以下党员、村组干部中党员偏少的问题。三是切实加强党员管理,形成有效的管理机制。加大对流动党员管理力度,要通过建立流动党员登记制度,有效使用流动党员活动证,采取流动党员定期书面思想汇报等形式,将流动党员纳入组织视线,切实改变不受组织约束、不参加组织生活、不发挥作用、甚至不交纳党费的“四不”现象。

第四,运用市场经济的手段壮大集体经济,增强村级服务功能。一是管好现有集体经济,使其发挥最大的经济效益,缓解村级经济困难。二是因地制宜发展新的集体经济,使资源优势变为经济优势。三是要加大政策倾斜扶持力度,采取党政领导帮、政府部门帮、经济强村帮、骨干企业帮等多种帮扶形式,采取项目合作、资金倾斜、信息技术服务、人才

交流等具体措施,经济上支持、思路上拓宽与政策上倾斜并重,进一步强化责任制,不脱贫就不脱钩。

第五、建立和完善规章制度,规范村级民主管理。以实行依法治村、村民自治为目标,积极推进基层民主建设,实行民主管理。一要适应税费改革和配套改革要求,进一步修订和完善村基层组织议事规则等一系列规章制度。通过建章立制,规范基层组织生活制度和村务管理,走上规范化、制度化的轨道。二要坚持依法办事,不断提高农村工作水平。三要深化村民自治活动,推进村级民主建设。努力提高村务公开质量,认其听取和收集群众的反映和意见,适时向群众反馈,加强民主管理与民主监督。

第六,转变工作方式,加强作风建设,密切党群干群关系。农村基层干部的工作直接面对农民,其一言一行往往更能代表党和政府在群众中的形象。乡、村干部要转变工作方式,抓好示范服务。农民不会干的要指导农民干;农民不敢干的干部要作示范;农民干不了的要带领农民干,以亲身实践让群众明白应该做什么,懂得怎样做。要强化服务意识,真心实意地为群众排忧解难,切实建设成为服务型基层组织。

第三篇: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存在问题及对策

农村基层组织是党在农村各项路线方针政策的最终贯彻者、执行者,既是农村各项工作的直接组织者、领导者,又是党的形象的直接体现者,党在农村的路线方针政策能否贯彻落实好,班子建设是关键。通过对村级班子的调研,看到大部分村基层班子建设情况是好的,党支部在带领党员干部群众发展经济,加快农村“三个文明”建设中发挥了很好的作用。但是,也发现

在基层班子建设中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亟待解决。下面结合xx工作就基层组织建设存在问题和对策谈几点看法:

一、主要做法

近年来,xx镇党委针对当前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以提高基层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为目标,在认真调研的基础上以创新机制、健全制度为重点,狠抓了村级各村制度的健全和完善,村级工作逐步走向了规范化、制度化,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得到全面加强。

(一)突出重点,创新机制,促进村级工作走向规范化、制度化

1、实行村级事务规范决策机制,规范村务决策程序。按照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健全和完善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制度的意见》及上级关于村级组织规范化管理的规章制度,结合xx实际研究制定了《xx镇村级组织规范化管理手册》,从党支部工作规范、村委会工作规范、村务公开、集体资产管理、村务财务管理、印章管理、村干部管理、精神文明建设、社会综合治理和村规民约等11个方面,明确村级各项工作的程序和方法。并将《手册》印发到村“两委”成员、全体党员、全体村民代表和村民小组长手中。各村都建立了村委会会议制度和村民代表会议制度,凡涉及村民利益的重大事项,一般是先在村“两委”成员中讨论、酝酿,形成初步方案后,再召开党员会、老干部会征求意见,修改完善,并以口头或书面形式,将讨论决定的事项通知村民代表,村民代表广泛征求代表户的意见后,再召开村民代表会议作出决定。各项制度的落实规范了村级各项工作。

2、实行重点工程统一公开招标制度,规范工程建设。为进一步规范镇村重点工程建设,增加透明度,避免不良现象发生,镇政府从镇财政所、建委、审计等部门抽调专人成立了招标办公室,明确规定对镇政府投资x万元以上、村集体投资x万元以上的工程项目,除按规定参加区级招投标事项外,统一由招标办公室实行公开招标。镇政府统一聘请专家进行工程监理,并及时将工程建设情况向社会公开,突出加强了对重点工程建设的监督。通过实行重点工程统一公开招标,增强了工作透明度,保证了工程质量,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3、实行村帐镇管和村务财务公开制度,进一步规范村务管理。依据有关法律法规,制定了《关于加强村级财务管理的意见》、《关于加强审计管理工作的暂行规定》等,镇政府成立了农村集体财务管理服务中心,对各村财务实行双代管。对村级收支,改变过去村主任“一支笔”审批为“三支笔”审批,村内所有支出票据必须由村支部书记、村主任和村民理财小组组长三人审批会签。严格按照“三权不变”原则,对各村资金统一纳入财管中心账户管理,专户储存。狠抓了村务财务公开制度和民主监督五项制度的落实。凡是村内的重大事务和群众普遍关心的问题都及时向村民公开,财务公开严格按要求每季度公开一次,公开底稿经镇审计办公室审核后才能公开。镇审计办不定期组织人员对各村村务财务公开情况进行检查。杜绝了财务公开不到位、走形式、假公开等低水平运行的问题,规范了村干部行为,消除了群众对村干部的疑虑和误解。

4、建立工资保障机制,激发村干部内在活力。农村干部是村级各项工作的领头雁。长期以来,村干部由于没有固定工资保障,导致干部队伍不稳定,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降低。有的村干部对村民变相或搭车收取各种杂费,成为干群矛盾激化的主要原因。对此,我们制定了《关于农村干部实行固定补贴和误工补贴的规定》,对村书记、主任和报帐员三职实行固定补贴,其余人员实行务工补贴。其中列入区镇经济贫困村的村书记、主任和报帐员三职基础补贴由镇财政统一发放。对列入区经济强村或列入镇精神文明创建示范村的村干部职务补贴可按10-30%的比例增长。同时规定,对符合条件的村干部,经镇党委政府研究批准,可以办理退职手续,根据退职村干部的工作年限,按月发放退职补贴。通过创新村干部工资保障机制,解决了村干部干事创业的后顾之忧,激发了村干部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

5、建立目标考核机制,强化村干部责任意识。对村干部实行任期目标管理制度,新一届村“两委”换届后,镇党委政府及时与村“两委”签订了任期三年的目标责任书。以“五个好”村党组织创建为重点,在全镇开展了千分竞位创“五个好”村党组织活动,细化了考核目标,对村级实行了千分竞位管理。按照客观公正、注重实绩、突出重点、科学公开、便于操作的原则,坚持平时工作、阶段性考核与年终考核相结合、定性考核与定量考核相结合,严格考核和奖惩

。对考核成绩优秀的村分别授予金、银、铜奖。对考核不足600分的村要受到黄牌警告,村书记主任要向镇党委政府写出书面检查。

6、建立环境管理服务机制,提高城镇综合管理水平。城镇管理问题是农村的一项老大难问题,也是最让镇村干部头痛的问题。作为全国的小城镇综合改革和建设试点镇,对城镇管理也进行了一些有益的探索,取得了良好的成效

。一是健全了环境卫生管理网络,村村建立了垃圾池。全镇设立了x处垃圾集中填埋点,落实了专业保洁队伍,配备垃圾清运车xx辆,实现了全镇垃圾的定点清运,一日一清。二是成立了镇行政综合执法中队,下设城镇管理中队、环境卫生管理所、安全管理办公室、消防站等,具体负责镇辖区内的城镇综合管理服务工作。三是建立完善了管理制度。镇政府制定出台了《城镇规划建设管理办法》、《环境卫生管理办法》等管理制度,并明确目标责任,层层分解任务,责任落实到人,使城镇综合管理走向了制度化、规范化。

(二)加强领导,强化措施,狠抓后进村综合整治

为了加强村级班子建设镇党委先后研究下发了《领导干部包片包村制度》、《党政领导班子成员入村调研和实行“一岗双责”责任制》,实施了领导干部工作日志制度,开展了“走千户、访万人、解民忧、受教育、促发展”党性实践活动。在过去党政成员、机关干部分片包村制度的基础上,进一步对包村工作进行了改革。采取统筹兼顾的原则,将全镇xx个村分为好、中、差三类,实行部门包村和领导干部包村责任制。每个机关部门挂包相对集中的5-6个村,每位党政成员和副局级干部挂包1个相对落后的贫困村,并将包村情况列入对部门和机关干部考核的主要内容。同时,选派了5名年轻机关干部兼任5个相对落后村的党支部书记,重点帮助解决村级班子建设、规范化制度落实、村干部依法办事和创新发展等方面存在的问题。镇党委珍视维护团结的班子,关心支持村干部的工作和生活,积极主动为村级经济建设与发展出谋划策;教育凝聚有矛盾的班子,经常主动与村干部促膝谈心,了解每个人的思想、工作和生活情况,找出存在矛盾的症结,做好深入细致的思想政治工作,化解村干部之间的矛盾,减少摩擦,消除隔阂,求同存异,增进村班子团结;调整充实无活力的班子,对个别工作求稳、思想守旧、光守摊子、不思进取,遇到困难就缩手缩脚、畏难发愁,工作活力不足、战斗力不强的村班子,通过教育整顿仍无起色的,通过换届进行了调整和充实。目前,在村级班子中想发展、议发展的意识强,干劲足,精神面貌好。全镇形成了强村争创一流村、中间村争创强村、落后村奋起直追的良好氛围,为我镇改革发展稳定提供了坚强有力的组织保障。

(三)教育引导,选树典型,努力提高村“两委”干部的整体素质

随着农村改革发展中暴露出的一些问题,特别是村级班子成员思想和工作作风方面存在的问题,结合实际,制定教育中、长期规划和计划,采取党员电教、基地培训、集中学习、外出观摩、谈心交流等多种形式,对村干部进行经常性、多层次、全方位的教育培训。利用“七一”建党节之际,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同时,在村班子中认真开展了谈心活动。在个别谈话的同时,党委不定期的召开各村党支部书记、村主任座谈会,围绕“五个好”党支部的创建,就党的基层组织的任务、党支部书记的地位、作用和基层干部应具备的素质及农村工作的方式方法等进行了座谈。聘请专家教授举行了一系列专题讲座,在镇村干部中开展了“解放思想、干事创业、我为崛起干什么”和“树立科学发展观,加快xx发展”等专题讨论活动。使村干部进一步明确了职责、摆正了位置,增强了团结协作、共同干事创业的意识和干好工作的责任感、紧迫感和使命感。同时,加强了对党员的教育管理和后备干部培养,建立了村“两委”干部档案和村后备干部人才库,并统一输入微机,加强了对村干部的管理。

这些措施的实施使广大农村党员干部的整体素质明显提高,工作作风明显转变,基层党组织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明显增强,全镇上下形成了一种争先恐后、竞相发展的良好势头和弘扬正气、文明向上的社会新风,为全镇经济和各项社会事业的健康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社会氛围。

二、当前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存在的突出问题

一是部分村“两委”干部的现有素质与领导现代化新农村建设的要求不相适应。村委会直选后,一大批年富力强,有经济头脑的人进入了村“两委”班子,但是由于缺少工作经验和正确的引导,部分村干部无论从知识结构还是工作经验、工作方法与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还有一定的差距。个别干部思想政治素质不高,法律意识不强,工作方法简单,自觉执行党的法律法规和团结带领群众致富的能力不强。不能正确处理对上负责和对下负责的关系,习惯当“传声筒”和靠行政推动来开展工作。现有素质与领导现代化新农村建设的要求不相适应。

二是部分村干部服务意识、创新意识不强,缺乏全心全意为群众服务的精神和干大事、创大业、求大发展的气魄。部分村“两委”干部思想封闭保守、墨守成规,对工作要求不严,标准不高,面对当前农村工作出现的各种矛盾和困难束手无策,工作无思路,无办法,放不开手脚,迈不开步子,跟不上时代的步伐。部分条件差的村干部,畏难情绪严重,工作主动性差,犹豫观望,怨天尤人,得过且过。部分集体经济好的村,村干部满足于现状,满足于当“太平官”,小富即安,小成即满,守业有余,创业不足,怕冒风险,怕担责任,缺乏开拓创新精神,不敢在已有的基础上闯新路、创大业,求大的发展。守业型、传统型的干部多,开拓型、知识型的干部少。

三是少数村“两委”班子不团结,决策不民主,办事不公开,形不成工作合力。村委会实行直选后,一大批经济能人进入了村班子,但是由于缺少农村工作经验和受家族势力影响等,少数村“两委”班子内部不协调,部分村委会不能自觉接受村党支部的领导。特别是个别村主任和支部书记不团结,相互猜疑,为一些小事闹无原则的纠纷,形不成工作合力,内耗严重,影响了村庄发展。有个别村村务不民主、财务不公开、运作不规范等现象不同程度的存在。

四是部分村集体经济薄弱,影响了村“两委”班子号召力、凝聚力和战斗力的发挥。由于自然条件制约和各方面因素的影响,部分村集体经济比较薄弱,遗留问题多,干群关系紧张。村级班子建设的实践证明,集体经济实力强的村,村干部说话有人听,办事有人跟,干部好当,人选好找。相反,集体经济薄弱的村,党支部往往因缺乏经济依托,无力为群众提供生产生活服务,群众迫切希望解决的修路、吃水等问题不能得到很好的解决,群众不能得到实惠,对村干部缺乏信任感,党组织凝聚力和号召力削弱。特别是部分贫困村,村干部报酬无从兑现,影响了工作的积极性和班子的稳定团结。

五是村干部缺乏行之有效的选拔使用、奖惩激励机制。农村干部的识人视野窄,选人渠道少,任职形式单一,农村干部的“入口”和“出口”需要探索新路子,优胜劣汰的竞争机制需进一步完善。另外,农村党员队伍年龄偏大,文化程度偏低,致使党的基层组织的领导班子和整个党员队伍年龄老化,生机和活力不足。个别村出现支部书记后继乏人的问题。少数支部党的组织生活不够经常,党员的教育和管理需要进一步加强。

三、对村级班子建设的几点建议

一是要进一步健全和完善农村各项规范化管理制度。制度建设是班子建设的关健。在制度建设上,首先要进一步健全完善以党支部为核心的村级组织工作规范化管理制度,对党员实行科学的组织领导和管理,按党章要求开展正常的、多种形式的活动。其次要建立健全以民主议事为主要内容的规范化民主管理制度,做到决策符合村情,办事顺乎民意,避免个人说了算,凭老经验办事情。其三要建立健全以财务管理为主要内容的经济管理规范化制度。通过完善制度并严格执行,形成有效的激励和约束机制,进一步明确村“两委”班子的职责权限和办事程序,使“两委”班子工作有章可循,从制度上解决农村“两委”班子中存在的问题,使其在实际工作中找准位置,做到既不“缺位”又不“越位”,既有分工又有合作,确保各项工作有序推进。

二是进一步建立完善用人机制,拓宽用人渠道。“农村富不富,关键在支部,支部强不强,关键在班长”。一个村建设的好与坏,关键要看有没有一个一心为公,甘于奉献,开拓进取,团结战斗的领导班子,特别是有没有选配好一个党性强、作风正、懂经营、善管理、热爱集体、立志创业、带领群众共同致富的好书记。实践证明,选配好一个带头人,就能够兴一方经济,富一方群众,保一方平安。要改进选人办法,更新用人观念,拓宽选人渠道,按照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和德才兼备的标准,采取内选、外聘、回请、下派、公开选拔等多种形式选准配好村党支部书记,不拘一格地选贤任能。

三是发展壮大集体经济,强化村班子的工作基础。农村班子建设内在活力的启动和外部环境的优化,都取决于集体经济的发展壮大。农村党支部组织领导群众发展壮大集体经济的过程,正是党的建设与经济建设相结合的过程。有了集体经济作依托,才能使农村党支部在农村实现政治领导和经济服务的结合。没有集体经济实力,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号召力、战斗力,就必然被削弱。发展集体经济,不仅是重要的经济问题,而且是一个重大的政治问题。只有集体经济发展起来,农村才能解决有钱办事、集中资金办大事的问题,从而减轻农民的经济负担。也只有通过集体经济的发展和壮大,才能强化村级社会化服务,为农民搞好产前、产中、产后服务,帮助农民解决一家一户办不了也办不好的事,真正为农民排忧解难。因此,必须千方百计加快壮大村集体经济,坚持积极、稳妥的原则,要按照“宜工则工,宜农则农,宜租则租”的路子,因村制宜,多渠道发展集体经济,把发展村集体经济作为发挥村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的重要突破口抓紧抓好。

四是加强教育和培训,提高村干部政治素质和发展经济的能力。要充分发挥各级党校的作用,运用上党课、典型示范、外出参观学习等多种形式,抓好“两委”班子成员的任前培养和任中培训。培训内容要以理想信念教育、宗旨教育、法纪教育为主,突出有关基层党组织工作和村民自治方面的内容,同时要搞好市场经济、经济管理、农村实用技术等知识的培训,努力提高“两委”班子的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强化其宗旨观念和民主法制观念。要加大发展党员工作的力度,按照“把带头致富能手培养成党员,把年轻有文化的党员培养成带头致富能手,把带头致富能力强和带领群众致富能力强的优秀党员培养成农村后备干部”的思路,加快发展农村党员和培养农村后备干部的工作力度。培养一支有足够数量的年纪轻、素质好、文化水平高、有发展前途的后备干部队伍,逐步解决好农村基层党组织后继乏人的问题。

第四篇: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存在问题及对策

农村基层组织是实现党在农村领导的基石,是贯彻落实党的各项方针政策的基础,是维护基层社会稳定的防火墙。随着新形势的变化,农村工作的内容、形势、重心都在不断发生变化,农村基层组织也面临着一些新情况、新问题。如何加强新形势下的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工作,是一个事关农村经济发展、社会稳定的重要问题。

一、存在问题

(二)部分支村两委关系不和。一是书记、主任“两层皮”现象。支部和村委会各行其事,各干各的工作,互相扯皮,形成“两套人马”,以至于不能很好地发挥其他成员的作用,严重影响班子的协调和稳定。二是脱离支部领导,片面强调村民自治。一些村委会认为,自己是自治组织,其干部是通过村民民主选举而产生的,不需要别的组织来监督管理,把“群众拥护”当作“护身符”,因而部分村委会往往出现凌驾于党组织之上,呈现出我行我素,不服领导的现象,比如,我乡某村新当选的村委会主任,没有征求党支部的意见,私自任命了一名村会计,在群众中造成了极坏影响。三是全局观念差,服务意识薄。有的村干部是靠家族势力当选的,所以工作中缺乏全局观念,不是为全体村民服务,而是为个人利益服务,为家族利益服务。更有甚者,班子搞内耗,支书告村长,村长告支书,相互拆台,严重影响了社会稳定,损坏了经济发展。

(三)村干部作风还不够扎实。当前,部分村干部组织群众、引导群众的能力素质明显滞后于农村发展需要。一是缺乏超前思维意识。在政策理解上存在片面性和孤主性,对工作缺乏前瞻性和整体性,就事论事多,处于被动状态。二是缺乏做群众工作本领。一些年轻干部缺乏做群众思想工作的能力,平时感情投入少,与群众接触少,不熟悉,对热点、难点问题不能吃透政策,不能说服群众;解决群众困难作风虚浮,害怕吃苦受累,采取视而不见或一拖再拖的办法。三是缺乏研究解决农村突出问题能力。主要体现在学习不够,政策掌握不透。有的甚至存在片面的群众观念,不依纪依法办事。

(四)基层支部建设环节薄弱。一是支部班子建设迟缓。在村支部建设中,支部成员多是经党员提名,乡党委考察,通过任命产生的,没有经过广大群众投票选举,只要村内稳定,支部班子一般不会调整,安全系数较高。因此,某些村委会干部在村委换届前强烈要求进支部班子,以稳定自己的干部位置,这样以来,村支部就成了某些村干部的避风港。二是党员发展不优化。部分村支部书记存在狭隘思想,怕丢失自己的“江山”,不发展“外姓”党员,不吸收村内优秀青年、致富带头人、拔尖人才,致使党员队伍不断老化,缺乏活力。三是执行制度形式化。虽然绝大多数村都建立了“三会一课”、“民主生活会”、“党员活动日”、“村务公开”、“重大事项决策”等制度,并且都写在了纸上,挂到了墙上,但相当一部分村党组织负责人认为制度是务虚的,用于迎检,没有实际意义,常年不组织党员学习,不开党员会,不如实公开村务、财务,“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形同虚设,这些问题直接影响了村民对村党级组织的信任度。

(五)乡镇干部缺乏工作积极性。一是科级干部流动慢。由于科级干部在乡镇一呆就是几年,甚至十几年,长期的固定环境容易导致干部思想消极,得过且过,进取意识逐渐消磨。同时,与各村交往较多,人情关系熟悉,在工作中,难免带有感情,处理矛盾纠纷,有人说情,顾虑重重,批评干部,怕伤面子,瞻前顾后,致使矛盾不好化解,工作局面不好打开。二是一般干部管理难。机构改革之后,一些乡镇机关干部在编制“只减不增”的思想之配下,不求进取,只图守业,不谋发展,只求安稳;应付思想严重,工作热情不高,主动性不强,见工作就躲,见难题就绕。三是激励机制不完善。受经济社会影响,部分乡镇干部不再安分于自己的工资收入,而把主要心思用于经商或其他事情上,认为工作好不好,富裕自己最重要,导致乡镇干部工作积极性不高,事业心不强。

二、对策建议

(一)完善干部管理,提高整体素质。按照“三个代表”要求,着力建设一支顺民心、聚民力、带民富的高素质村级干部队伍,适应农村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一是积极推进村干部职业化管理,进一步明确村干部任用条件和职数,规范村干部选拔任用和教育管理办法,明确村干部待遇,建立健全村干部养老保险制度,形成村干部进、管、出相配套的管理机制,推行村干部报酬待遇绩效化,提高工资待遇。二是抓好村干部的教育培训。提高村干部的思想政治素质、科技文化素质和解决农村各种矛盾的能力。三是推行目标管理责任制,完善监督,重奖严惩。要制定出明确的工作目标,严格考核,成绩突出的予以奖励。>>更多同主题文章 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存在问题及对策【返回 农村农业工作总结 栏目列表】

(二)加强“两委”建设,发挥战斗堡垒作用。要进一步理顺村支两委的关系,形成村支两委高度统一,合作共事,共谋发展的良好氛围。坚决杜绝村“两委”两张皮的现象,民选村干部要有大局观念,自觉接受党总支的领导,克服片面的群众观念,充分发挥本地人办本地事的优势,不越级,不越权,诚信办事,为民办事,使党的各项政策在农村得到有效的贯彻落实,真正发挥好村级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切实巩固党的执政基础。

(三)优化管理机制,转变干部作风。着力抓好五个方面:一是进一步完善干部管理制度,制定或执行制度坚持一个标准,一视同仁,领导带头,严格以制度规范干部行力。二是完善考核机制,坚持实事求是、客观公正的原则,做到分线考核与综合评定相结合,实行逐月考核,量化打分、年底总评,全力营造浓厚工作氛围。三是实行权责挂钩,双向规范机制。采取科级干部联系区、企业,乡干部联系村,村干部分包各组等方式,严格落实责任,对不能稳定区内、村内局势的,任务落实不到位,工作不力,推诿扯皮,造成工作失误的,要坚决追究有关责任人的责任,决不手软。四是转变工作方式,抓好示范服务。农民不会干的干部要指导农民干;农民不敢干的干部要作示范;农民干不了的要带领农民干,以亲身实践让群众明白应该做什么,懂得怎样做。五是强化服务意识,真心实意地为群众排忧解难,切实建设成为服务型基层组织。要勇当“掌舵人”、“导航者”,因地制宜,调查研究,出点子、找路子、想法子,引导组干部转变观念,增强素质,及时为农民调整产业结构搞好产前、产中、产后服务,解除农民的后顾之忧。

xiexiebang.com范文网[CHAZIDIAN.COM]

(四)创新工作载体,探索支部建设新途径。一是推行村支部换届,增强支部活力。严格程序,采取“两推一选”的方法,每三年进行一次村支部换届工作,通过支部换届,把那些德高望重,群众基础牢,能办事,会办事,办成事的党员推选到领导岗位上来,切实改变某些村干部把党支部当成避风港的想法,真正树立为民干成事,干实事的人才能立住脚的良好风气。二是认真做好党员发展工作,优化党员队伍。要突出发展重点,采取有效措施,解决好一些村党员发展不平衡、村组干部中党员偏少的问题。三是切实加强党员管理,形成有效的管理机制。加大对流动党员管理力度,要通过建立流动党员登记制度,有效使用流动党员活动证,采取流动党员定期书面思想汇报等形式,将流动党员纳入组织视线,切实改变不受组织约束、不参加组织生活、不发挥作用、甚至不交纳党费的“四不”现象。

(五)加快干部流动,激发干事创业热情。一是建立干部教育轮训机制。以党校培训、外出学习等为手段,动员和组织干部参加各类培训,同时,实施轮训,加强对乡镇干部培训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切实提高干部政治理论素质和新形势下做好农村工作的本领。二是完善乡镇干部交流机制。出台乡镇干部交流办法,实施干部交流意向调查,有针对性分批次的实施交流,激发干部活力。三是优化干部提拔机制。对工作踏实、成绩突出、品行兼优的优秀乡镇干部要及时提拔重用,以充分调动其干事创业积极性。

>>更多同主题文章 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存在问题及对策【返回 农村农业工作总结 栏目列表】

第五篇: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存在问题及对策

农村基层组织是实现党在农村领导的基石,是贯彻落实党的各项方针政策的基础,是维护基层社会稳定的防火墙。随着新形势的变化,农村工作的内容、形势、重心都在不断发生变化,农村基层组织也面临着一些新情况、新问题。如何加强新形势下的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工作,是一个事关农村经济发展、社会稳定的重要问题。

一、存在问题

(一)农村干部管理难度加大。一是村干部缺乏工作积极性。目前,农村干部工作紧,任务重,待遇低,平均月工资约为120元左右,又没有养老、医疗等保障,这严重挫伤了村干部的工作主动性。二是退休村干部干扰村务工作。据调查,全乡共有退休村干部40余人,他们每年集合四次,每人集资200元做活动经费,并产生了会长、副会长。有的退休村干部自认为年龄大、威望高,在村级班子建设、自身利益维护、村务工作管理等方面向乡村两级施压,提条件,提要求,严重干扰了村级工作正常开展,他们已形成一个不可忽视的团体,如果处理不当,势必影响全乡社会稳定大局。

(二)部分支村两委关系不和。一是书记、主任“两层皮”现象。支部和村委会各行其事,各干各的工作,互相扯皮,形成“两套人马”,以至于不能很好地发挥其他成员的作用,严重影响班子的协调和稳定。二是脱离支部领导,片面强调村民自治。一些村委会认为,自己是自治组织,其干部是通过村民民主选举而产生的,不需要别的组织来监督管理,把“群众拥护”当作“护身符”,因而部分村委会往往出现凌驾于党组织之上,呈现出我行我素,不服领导的现象,比如,我乡某村新当选的村委会主任,没有征求党支部的意见,私自任命了一名村会计,在群众中造成了极坏影响。三是全局观念差,服务意识薄。有的村干部是靠家族势力当选的,所以工作中缺乏全局观念,不是为全体村民服务,而是为个人利益服务,为家族利益服务。更有甚者,班子搞内耗,支书告村长,村长告支书,相互拆台,严重影响了社会稳定,损坏了经济发展。

(三)村干部作风还不够扎实。当前,部分村干部组织群众、引导群众的能力素质明显滞后于农村发展需要。一是缺乏超前思维意识。在政策理解上存在片面性和孤主性,对工作缺乏前瞻性和整体性,就事论事多,处于被动状态。二是缺乏做群众工作本领。一些年轻干部缺乏做群众思想工作的能力,平时感情投入少,与群众接触少,不熟悉,对热点、难点问题不能吃透政策,不能说服群众;解决群众困难作风虚浮,害怕吃苦受累,采取视而不见或一拖再拖的办法。三是缺乏研究解决农村突出问题能力。主要体现在学习不够,政策掌握不透。有的甚至存在片面的群众观念,不依纪依法办事。

(四)基层支部建设环节薄弱。一是支部班子建设迟缓。在村支部建设中,支部成员多是经党员提名,乡党委考察,通过任命产生的,没有经过广大群众投票选举,只要村内稳定,支部班子一般不会调整,安全系数较高。因此,某些村委会干部在村委换届前强烈要求进支部班子,以稳定自己的干部位置,这样以来,村支部就成了某些村干部的避风港。二是党员发展不优化。部分村支部书记存在狭隘思想,怕丢失自己的“江山”,不发展“外姓”党员,不吸收村内优秀青年、致富带头人、拔尖人才,致使党员队伍不断老化,缺乏活力。三是执行制度形式化。虽然绝大多数村都建立了“三会一课”、“民主生活会”、“党员活动日”、“村务公开”、“重大事项决策”等制度,并且都写在了纸上,挂到了墙上,但相当一部分村党组织负责人认为制度是务虚的,用于迎检,没有实际意义,常年不组织党员学习,不开党员会,不如实公开村务、财务,“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形同虚设,这些问题直接影响了村民对村党级组织的信任度。

(五)乡镇干部缺乏工作积极性。一是科级干部流动慢。由于科级干部在乡镇一呆就是几年,甚至十几年,长期的固定环境容易导致干部思想消极,得过且过,进取意识逐渐消磨。同时,与各村交往较多,人情关系熟悉,在工作中,难免带有感情,处理矛盾纠纷,有人说情,顾虑重重,批评干部,怕伤面子,瞻前顾后,致使矛盾不好化解,工作局面不好打开。二是一般干部管理难。机构改革之后,一些乡镇机关干部在编制“只减不增”的思想之配下,不求进取,只图守业,不谋发展,只求安稳;应付思想严重,工作热情不高,主动性不强,见工作就躲,见难题就绕。三是激励机制不完善。受经济社会影响,部分乡镇干部不再安分于自己的工资收入,而把主要心思用于经商或其他事情上,认为工作好不好,富裕自己最重要,导致乡镇干部工作积极性不高,事业心不强。

二、对策建议

(一)完善干部管理,提高整体素质。按照“三个代表”要求,着力建设一支顺民心、聚民力、带民富的高素质村级干部队伍,适应农村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一是积极推进村干部职业化管理,进一步明确村干部任用条件和职数,规范村干部选拔任用和教育管理办法,明确村干部待遇,建立健全村干部养老保险制度,形成村干部进、管、出相配套的管理机制,推行村干部报酬待遇绩效化,提高工资待遇。二是抓好村干部的教育培训。提高村干部的思想政治素质、科技文化素质和解决农村各种矛盾的能力。三是推行目标管理责任制,完善监督,重奖严惩。要制定出明确的工作目标,严格考核,成绩突出的予以奖励。

(二)加强“两委”建设,发挥战斗堡垒作用。要进一步理顺村支两委的关系,形成村支两委高度统一,合作共事,共谋发展的良好氛围。坚决杜绝村“两委”两张皮的现象,民选村干部要有大局观念,自觉接受党总支的领导,克服片面的群众观念,充分发挥本地人办本地事的优势,不越级,不越权,诚信办事,为民办事,使党的各项政策在农村得到有效的贯彻落实,真正发挥好村级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切实巩固党的执政基础。

(三)优化管理机制,转变干部作风。着力抓好五个方面:一是进一步完善干部管理制度,制定或执行制度坚持一个标准,一视同仁,领导带头,严格以制度规范干部行力。二是完善考核机制,坚持实事求是、客观公正的原则,做到分线考核与综合评定相结合,实行逐月考核,量化打分、年底总评,全力营造浓厚工作氛围。三是实行权责挂钩,双向规范机制。采取科级干部联系区、企业,乡干部联系村,村干部分包各组等方式,严格落实责任,对不能稳定区内、村内局势的,任务落实不到位,工作不力,推诿扯皮,造成工作失误的,要坚决追究有关责任人的责任,决不手软。四是转变工作方式,抓好示范服务。农民不会干的干部要指导农民干;农民不敢干的干部要作示范;农民干不了的要带领农民干,以亲身实践让群众明白应该做什么,懂得怎样做。五是强化服务意识,真心实意地为群众排忧解难,切实建设成为服务型基层组织。要勇当“掌舵人”、“导航者”,因地制宜,调查研究,出点子、找路子、想法子,引导组干部转变观念,增强素质,及时为农民调整产业结构搞好产前、产中、产后服务,解除农民的后顾之忧。

(四)创新工作载体,探索支部建设新途径。一是推行村支部换届,增强支部活力。严格程序,采取“两推一选”的方法,每三年进行一次村支部换届工作,通过支部换届,把那些德高望重,群众基础牢,能办事,会办事,办成事的党员推选到领导岗位上来,切实改变某些村干部把党支部当成避风港的想法,真正树立为民干成事,干实事的人才能立住脚的良好风气。二是认真做好党员发展工作,优化党员队伍。要突出发展重点,采取有效措施,解决好一些村党员发展不平衡、村组干部中党员偏少的问题。三是切实加强党员管理,形成有效的管理机制。加大对流动党员管理力度,要通过建立流动党员登记制度,有效使用流动党员活动证,采取流动党员定期书面思想汇报等形式,将流动党员纳入组织视线,切实改变不受组织约束、不参加组织生活、不发挥作用、甚至不交纳党费的“四不”现象。

(五)加快干部流动,激发干事创业热情。一是建立干部教育轮训机制。以党校培训、外出学习等为手段,动员和组织干部参加各类培训,同时,实施轮训,加强对乡镇干部培训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切实提高干部政治理论素质和新形势下做好农村工作的本领。二是完善乡镇干部交流机制。出台乡镇干部交流办法,实施干部交流意向调查,有针对性分批次的实施交流,激发干部活力。三是优化干部提拔机制。对工作踏实、成绩突出、品行兼优的优秀乡镇干部要及时提拔重用,以充分调动其干事创业积极性。

下载浅谈当前影响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成因及对策word格式文档
下载浅谈当前影响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成因及对策.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浅谈

    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浅谈 2008-3-17 10:08:43 当前,村级两委换届已全面完成。农村基层组织的作用发挥得如何,直接关系党的基层组织战斗力,关系到党的群众基础和党的形象,关系到......

    农村基层组织建设

    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六大载体”农村无职党员设岗 定责、 “双培双带”先锋工程、为民服 务全程代理、党组织和党 员“双向承诺” 、流动党员“双向带动” “四议两公开”和......

    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

    如何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 十七届四中全会报告指出:“党的基层组织是党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是落实党的政策方针和各项工作任务的战斗堡垒。必须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

    关于农村基层组织建设

    161121 第二组农村基层建设调研方案为深入宣传党的廉政思想,全面了解和掌握农村基层干部建设情况,对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现状、存在问题,并提出对策和建议,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时......

    农村基层组织建设

    农村基层组织建设 百科名片 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是党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大力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不断增强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和......

    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

    镇雄县新农村工作队:协助乡村扎实抓好村级组织建设 镇雄县新农村工作队积极协助乡村加强以党支部为核心的基层组织建设,充分发挥基层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努力培养事业心强,能干......

    农村基层组织建设面临的问题及对策

    农村基层组织建设面临的问题及对策农村基层党组织是党在农村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是农村各类组织和各项工作的领导核心。解决好“三农”问题的各项任务,最终都要靠农村基层......

    农村基层组织建设问题与对策研究

    农村基层组织建设问题与对策研究一、农村基层组织面临的新问题 改革开放以来,农村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农村基层组织在领导农村社会变革进程中作出很大的贡献。但伴随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