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农村环境保护调查报告
xxx大学社会实践调查报告
农村环境保护调查报告
xxx学院
xxx工程x班
农村环境状况调查报告
调查时间:2011年1月20日——2012年2月1日
调查地点:河北省沙河市xxx镇xxx村
调查对象:河北省沙河市xxx镇xxx村村委会及当地农民
调查目的:我生在农村长在农村,对农村的生活再熟悉不过了,虽然一直远离家乡上学,但是无论通过家人、媒体还是网络我一直关注着农村的变化。我利用暑假的时间在家乡进行调研,现将此次调研的情况报告如下:
农村环境保护不仅是关系到提高农民生活质量、改善农村面貌、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一项重要基础性工作,也是贯彻科学发展观、统筹城乡发展的重要内容和体现。我村环境状况如何?存在着哪些突出的矛盾?为了解我村环保工作的基本情况2010年暑假,对我村环保工作进行了一次简单调查。先后采访了村支书、几个村农户和几个养殖专业户,对我村容村貌整治、垃圾和污水处理、畜禽粪便无害化处理、面源污染、饮水安全等方面有了一个比较全面直观的了解,就进一步防治农业生产和农村生活污染,综合整治乡镇环境,提高城乡居民的生活环境质量,提出了一些意见和建议。
一、我村环境现状
xx村位于华北平原南部,坐落于太行山脉边缘,平均海拔450—600米,四季分明,气候温和, 属半湿润,半干旱大陆性季风型气候,冬季寒冷干燥,夏季温和多雨。
在调查中感受到了各地农村环境保护工作取得了一定的可喜成绩,特别在推进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各地环保、农业、畜牧、水利、建设等有关部门各司其职、相互配合,坚持“污染防治与生态保护并重,生态保护与生态建设并举”的方针,积极探索农村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积极促进农村环保工作的开展,以循环型、节约型、生态型农业为理念,树立了一批很好的样板。
1、创建生态文明村,已成为农村环保工作的亮点。各地按照“生态文明村”建设标准,结合当地实际,积极开展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作。山上许多经过综合治理,硬化了村庄主干道;村落周围建立绿化带;修建垃圾收集设施及排污水沟;清洁能源被广泛推广;家庭禽畜养殖实行圈养。
2、规模化畜禽养殖污染已开始得到治理。许多地方采取科学划定禁养区,改变人畜混居现象,改善农民生活环境,鼓励建设生态养殖场和养殖小区,通过发展沼气、生产有机肥和无害化畜禽粪便还田等综合利用技术,重点治理规模化畜禽养殖污染,通过积极建设畜禽养殖业污染治理示范工程,实现养殖废弃物的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
3、水污染防治和饮用水源地保护工作取得一定成效,铺设了遍及全村的饮用水管道,保护了引用水源不受污染。各地加大了工业结构调整力度,对重点流域、区域的造纸企业、食品酿造企业、制革企业、化工工业进行了深度治理和结构调整,关闭了一些污染严重的工厂如烧灰厂,面源污染防治得到重视。重点开展了农村化肥、农药使用情况调查,开展测土配方施肥工作,开展农村畜禽养殖综合治理工作,建立有机肥料加工厂,将畜禽粪便加工成高效有机复合肥。
4、农村沼气和秸秆综合利用等农村节能减排技术得到推广。近年来,各村充分发挥农民群众的投资主体作用和农村信用社的融资主渠道作用,有效破解了沼气建设的资金瓶颈。把沼气建设与生态家园富民行动、村村通、扶贫开发等工作有机结合起来,农民响应国家退耕还林政策在村周边种植了大量树木,成立生态农业公司,在山坡上种植大量果树,不仅绿化了山坡还促进了本地农业经济的发展,在新农村建设方面进行了有益探索。
近年来,为从根本上解决秸杆对农村带来的污染,为秸杆的综合利用找到出路,各地从农业可持续发展入手,充分利用秸秆资源,培肥地力,严禁焚烧秸秆,并建立监督检查责任落实追究制。
5、培育壮大绿色资源,走生态林业产业化之路。通过大力营造农田防护林体系,使生态环境和农业生产都得到极大改善,同时,探索出了一条林粮协调发展的成功模式。
总体上说,由于各地政府重视,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投入正逐步加大,农村环境状况有了一定改善。但,同时也应看到,由于历史原因,目前农村环境状况仍然较差。当前,随着农业集约化的快速发展和农村生产方式的转变,以及城镇化和工业化对农村生态环境的负面影响增加,加剧了农村环境的总体恶化。
二、我省农村环境面临的主要问题
改革开放特别是“十五”以来,各市农村经济快速发展,农民人均纯收入有大幅度提高,但传统粗放的农村经济发展模式并没有得到根本转变,点源污染与面源污染共存,生活污染、农业污染和工业污染叠加,各种新旧污染相互交织;工业及城市污染向农村转移,危及农村饮水安全和农产品安全。农村环保基础设施建设严重滞后,环境监管能力薄弱,环保资金普遍短缺,农业、农村污染减排任务艰巨,已成为农业、农村科学发展的制约因素。
(一)饮用水不安全仍然突出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各类污染物排放量逐年增加,但农村环境基础设施欠缺、污染治理设施简陋的现状,造成农村饮用水污染问题日益严重,不同区域呈现不同的污染特征:
(二)规模化畜禽养殖污染尚未得到控制
近年来各市规模化畜禽养殖业发展迅速,成为农村经济新的增长点,本村东面相继建起了一些养鸡场和养猪场,对本村的经济发展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但由于对畜禽粪便污染的治理和资源化利用相对滞后,养殖产生的粪便大多堆积在养殖场附近,导致周围空气质量极差。农村畜禽养殖污染成为影响农村生存环境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
(三)化肥、农药、污灌和污泥农用对环境潜在影响大
为提高农产品产量,我村不少地方过量使用化肥、不当施用农药以及不科学的污水灌溉等问题依然严重,尤其在河边种植韭菜污染最严重,田里富含农药和化肥的污水流入河里对下游水质产生严重污染。
(四)秸秆对水体和环境空气的影响不容忽视
由于我省是农业大省,每年农作物秸秆产生量巨大,除部分作为饲料、工业原料、直接还田利用外,其余的堆放于田间地头、道路及河道两侧,造成河道堵塞及水体污染;大部分直接在田间焚烧,造成大气污染。
(五)农村生活污水、垃圾问题应引起重视
随着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各地农民居住格局和生活方式也发生了巨大的改变。首先是居住面积的不断增加;其次是新居多沿公路建设;第三是农民生活方式城市化;第四是化肥的大量施用。规模较大村庄和小城镇的生活垃圾和生活污水已成为亟待解决的突出问题。
(六)乡镇工业企业对农村环境影响大
本村由于紧挨太行山脉,山上石灰岩储量非常丰富,因此在村周边建了很多石粉厂,每当工厂开动的时候便烟尘滚滚,整个村庄都笼罩在烟雾中,对村民的身体健康造成了极大的危害。
(七)浅层地下水和土壤污染应引起高度重视
(八)农村环境监管极度薄弱
(九)村民环保意识普遍较低
传统农业“靠山吃山,靠水吃水”,村民过量砍伐山上树木和过度捕捞水产,野生动物生存环境遭到严重破坏,造成野生动物数量稀少。
三、面临问题的原因分析
一是思想认识不到位。部分地方和部门对农村环境保护的重要性认识不足,没有把它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城乡二元结构的长期存在,导致重城市、轻农村,重工
业、轻农业,环保法律法规和政策在农村没有真正落实。加上部分领导存在重经济轻环保思想,为保一方经济利益,对出现的问题遮遮掩掩,欺下瞒上。
二是资金投入不足。长期以来,国家在城市和工业环境保护方面的投入相对较大,在农村环境保护,特别是农村环境基础设施方面的投入十分有限,而且有限的资金分散于各个部门,缺乏有效的农村环境保护公共服务投融资机制和政策。
三是体制机制不健全。由于受体制影响,县级以下政府没有设置环保专门机构,乡镇、村级没有专职环保工作人员,造成分工不清,责任不明,管理混乱,监管不力。
四是技术欠缺。农村污染治理目前只有沼气的生产和利用技术较为成熟,推广工作也很有成效。对于农村生活污水和生活垃圾处理、秸秆综合利用等方面,虽然技术项目很多,实验、试点工作也都做了不少,但适合在农村大面积推广的节能减排实用技术还存在一定问题。
五是法制建设滞后。目前,农村环保工作主要还是通过行政手段去推进,针对农村环保的法律法规不健全,养殖业污染治理、农村生活污染治理、化肥农药农膜污染防治、土壤污染防治等工作,存在无法可依的现象。
四、加强农村环境保护的几点建议
(一)加大宣传,提高认识,把农村环境保护工作摆上更加重要和突出的位置。要从全局和战略的高度,提高对农村环境保护工作重要性和紧迫性的认识,统筹城乡环境保护,要加强对农村环境保护的宣传教育,不断提高广大农村领导干部和农民群众的环境保护意识。
(二)环保工作的主战场要向农村延伸。建立村规民约,积极探索加强农村环境保护工作的自我管理方式,组织村民参与农村环境保护,深入开展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作。
(三)加大农村环境保护投入,完善环境基础设施。各部门要加大资金投入,加快农村环保基础设施建设。一是把农村环保基础设施建设纳入新农村建设的总体规划,统筹考虑、统一安排,在政策和资金上予以扶持,二是加快小城镇污水处理厂及垃圾处理厂建设,提高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程度。
(四)切实加强县级环保能力建设加强农村环境监测和监管。各级行政主管部门要加强部门间的协同配合,积极探索建立适合农村情况的环保工作监管体制机制,尤其是乡、村的环保监管机构建设。力争建设一支责任划分明确、权力相对集中、协调运转高效的农村环保监管队伍。建立和完善农村环境监测体系,定期公布全省和区域农村环境状况。
(五)突出重点 分类指导 着力解决突出的农村环境问题。由于经济发展不平衡,不同地区农村环保呈现不同特点,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当前要重点抓好农村饮用水水源地环境保护和饮用水水质卫生安全、农村改厕和粪便管理、生活污水和垃圾治理、农村环境卫生综合整治、农村地区工业污染防治、规模化畜禽养殖污染防治、土壤污染治理、农村自然生态保护。一要作好规划,统筹安排。二要加快农村节能减排实用新技术的研发推广; 三要因地制宜积极推行生态村镇建设,生态村镇对农村环境建设具有榜样和示范作用;四要抓好乡镇工业污染源治理,结合工业集聚区建设,大力推行污染物集中控制、集中治理,对于规模不经济的污染企业要限制其发展。
xxx
2012年1月20日
第二篇:农村环境保护调查报告
农村环境保护调查报告
农村环境保护调查报告1
前言
大学生社会实践是引导我们学生走出校门,走向社会,接触社会,了解社会,投身社会的良好形式;是培养锻炼才干的好渠道;是提升思想,修身养性,树立服务社会的思想的有效途径。暑期社会实践活动一直是我们大学生投身社会、体验生活、服务大众的真实契机。
调查人员:xxxxx
正文
近年来,随着农村耕地面积的不断扩大,土地养分逐渐匮乏,农药的使用量逐年上升。从而引起一系列农业生态环境问题。土壤污染、地下水污染乃至大气污染。已经严重影响了农业的发展,农民的生活质量以及农产品质量。
针对这些问题我就农村环境保护问题进行了以下调查:
调查内容
1、乡镇企业
首先选取村里面最大的乡镇工厂,展开调查,首先对该工厂周围的农田的水源、土地等展开调查,为此我还特意采访管理周围这片土地的负责人,他告诉我在这一个工厂的没建设,没有投入生产之前。这里的水质比较清澈,池塘、水沟里面可以养鱼,种藕等等,这一类可以发展的副产业,以前农户家里的井水都是甘甜的。可是近几年随着该工厂的产业的进一步的扩大,营业额的进一步的提升。给村上带来的经济效益是可观的,该厂不仅仅是该村最大的税务,而且该厂的税务占领了该村的总收入的一半以上,而且该厂的社会价值远不止这一些,该厂解决该村一半的劳动力的问题,给该村创造了很多的就业岗位,进一步加快了该村的经济建设,使其在近几年渐渐赶上其他的村庄。并且在去年一举超过了这一地区的其他的几个村庄。但是这些都只是带来的经济效益,然而现在周围的环境已经遭到了破坏,清澈的绿水已经不见。鱼虾更不用说,早已绝迹。现在连村民的井水也出现问题,甚至出现了难闻的气味。使得村民不得不使用过滤器,来解决现阶段的饮水问题。通过的村长的采访中我了解到,现在的乡村的发展观,是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来谋取经济的高速发展,这些都不适合当代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2、校园环境
我选取了这一地区的一个学校做实地勘察,请学生谈谈对周边环境的看法,根据学生的说法,首先他们就学校自身所面临的环境问题给我的详细的叙述了一片,第一,他对于现阶段学校生活废水的排放有点不满,但是找不到一个排放的合适地点,只能直接在学校周围的一个灌溉水沟,现在随着学生数量的增加,生活废水的排放量进一步增加,污水给周围的农户灌溉造成很大的影响,农户们的意见很大。第二点,学校的垃圾的处理问题,现在学校因为建在农村因为没有正规的垃圾处理站,学校的垃圾一部分直接倒入学校旁边的灌溉沟,这一部分直接造成了沟里的水污染。一部分就直接埋在一片空地里,这样的做法不仅直接造成了这片土地的污染,而且一部分因为发酵产生的“垃圾水”,直接渗入地下影响地下水的质量。我想大家都知道一颗非电池可以污染一平方米土地五十年,更何况这一个垃圾堆里不止一两颗废电池,不用想这其中的危害有多么的大。还余下的一小部分,学校则采取的是焚烧法,这种方法的好处在于很直接,很方便,但是对学生的危害程度特别的大,尤其是在上课的时候,那刺鼻的烟味让人无法安心学习,而且这种垃圾焚烧产生的烟里面不仅含有烟尘、尼古丁等等,还含有各种各样的致癌物,给学生们的身体造成相当大的危害,。另外学校的食堂所烧的主要燃料是烟煤,尤其是在上课的时候阵阵的浓烟总是逼得人把教室的窗户关得紧紧的,造成教室里空气不流通,容易形成一种压抑的气氛。容易限制学生的思维能力,另外二氧化硫的刺激性时刻刺激着学生们的神经,给他们造成一种紧绷的状态。由上可以看出虽然学校发展的很快但是学校的环境问题更是令人堪忧啊。学生的升学率上来了,学生多了。但是环境问题远比这个重要。
3、农户生活垃圾的处理问题
以往农户的生活垃圾都是随处可见,沟里,池塘等等地方,都是垃圾的处理场所,一时之间垃圾到处的到,弄得街道一片狼籍。村里的支书告诉我,近几年由于村里的经济的发展过快产生了很多的问题。尤其是环境问题的特别突出,给居民的生产生活的带来非常多的不便。现在村里推行了一系列的制度,加强这方面的监督与管理。积极的致力与改善现阶段的村庄管理的制度,坚持推行建设新农村和谐的发展机制,加强在追求经济效益的同时不忘环境保护。现在村民的素质提高了,环境保护的意识得到了增强。相比于前几年的经济发展的势头之下,有了一个更深次档次的提高。经济上来了,环境也没有得到破坏。这完全符合和谐社会的要求。
调查结果
通过问卷调查以及走访交谈,经过分析整理,我总结当地环保方面的现状如下:
现状一:当地村民意识到污染问题,但素手无策。
通过多问卷调查结果的总结分析,我们发现当地村民有67.5%的人对蔬菜水果有农药残留问题处于担心状态。但其中三分之二的人表示并没有解决办法。而对于长期使用农药等化学杀虫剂的危害亦有近40%的人并不清楚。同时在调查中,有近97.5%的老人认为使用农药会对土壤和水源产生污染。可见在当地,有大部分的村民已经意识到环境污染问题的存在,但苦于并没有明确的办法可以解决,所以也只能任由其发展。
现状二:缺乏科学的农业知识,接受科普教育程度不深刻。
通过对问卷结果的分析我们发现,在调查中有80%的人并不能接受到科技人员的下乡指导。特别是在农业生产技术方面,有42.5%的人并没有接受过有机食品、无公害食品与绿色食品方面的只是教育。同时,几乎近99%的村民认为自己需要进行有关农产品质量安全方面的技术培训并认为农村很有必要进行环保工作的宣传,这表明,现如今农村村民对环保意识有较高的需求渴望得到相关机构的科普宣传有关单位的科普宣传并不十分到位,从而导致农民环保知识的匮乏。
现状三:污染源比较广泛,村民并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
在走访中,我们发现村民家有很多畜禽的棚舍,但这些棚舍的排泄物处理方式并不科学。大部分都是直接进入村里的排水沟。同时,农民在进行农药的配制时,取水多由附近的水渠就近取水。引起水质变质。水中生物大面积死亡,同时,村民中仍有乱砍伐者。他们在房屋建设或者自家土地扩建时肆意砍伐树木,导致村子周围的树木破坏严重我们还发现村民的生活垃圾处理比较随意,多数是随意堆放。炎热的夏天气味十分难闻污染问题严重这些并没有引起村民的重视。
现状四:村民施用化肥并不科学,同时有机化肥与无机化肥比例失衡。
在调查中我们发现,有近75%的村民在农业生产中主要施用的肥料是无机肥,而这些肥料有92.5%用于粮食作物中。在走访中,我们了解到村民对农药、化肥施用过程中各种比例配制并不了解。多数人存在比例偏高,施用过量的现象。而我们知道过量使用农药化肥会导致土壤结构被破坏,甚至是地下水污染而村民对农药的使用标准也更偏向效果为主。对污染问题并没有给予足够重视。
现状五:面对农业污染,相关部门投入不够也没有引起足够重视。
在走访中,我们发现,村委会对环保的重视程度不够,往深了说,这也是上级领导对环保问题的忽视。一直以来,农村的建设都以“增收”为主,而对环保并不十分重视。同时,近几年来,我国的环境建设多围绕城市污染、工厂污染,对农业污染治理的投入力度不够。
农村环境保护调查报告2
环境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本前提。环境为我们生存和发展提供了必需的资源和条件。保护环境,减轻环境污染,遏制生态恶化趋势成为政府社会管理的重要任务。随着社会主义现代化、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进程,我市农村的建设规模迅速扩大,人民生活也因此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农民人均收入翻了几番,好多户农民已经过上了小康生活。但在人们感受和谐社会建设带来的喜悦的时候,农村环境问题也应运而生。由于长期受到忽视,农村环境问题越发明显,令人堪忧。有些环境问题甚至已经危及到农民的生存问题,因环境污染而引发的疾病是最严重的问题之一,这些问题种种有悖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根本目的。因此,在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社会主义新农村这一惠及广大农民群众的民心工程的时候,千万不能忽视农村的环境问题。为了进一步宣传党中央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有关政策,实践“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思想,了解农村环境现状,发现农村环境问题,更好的改善农村环境,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对此在十月份展开了以“农村环保问题”为主题,针对农村环保问题的问卷调查。
一、调查对象与方法
(一)调查对象20xx年x月x日、5日,深入鹿邑县穆店乡,对部分村民进行了问卷调查活动。
(二)调查方法本次调查通过书面问卷和群众交谈的方式开展。其中,深入农户30家,随机调查60份。以较客观的方式收集到一定数量真实可靠的原始数据。
二、调查结果与分析
(一)调查结果
经过2的不懈努力,此次活动终于结出了丰硕的果实。调查的结果如下:本次调查共发出问卷60份,回收问卷60份;其中有效问卷60份,回收率100%,问卷容量为60。主要从一些常识和意识方面的问题进行问卷。我省在农村经济发展、农民收入大幅度提高的同时,由于农村生活污水、垃圾排放量增大,种植养殖业废弃物逐年递增,化肥农药施用量居高不下,城市工业污染逐渐向农村转移等原因,导致农村地区环境状况日益恶化,环境质量明显下降,不仅影响广大农民群众的生存环境与身体健康,也制约着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虽然早在20xx年,我县政府颁布了《关于农村环境整治示范项目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但农民们的环保意识还是比较薄弱。比如问卷中所问的是否知道长期使用农药等化学杀虫剂的后果;只有11%的农民知道并且清楚,而且还有21%对此表示无所谓的态度。可见,农民的生活水平上去了,环保意识却没有得到提高。发展固然重要,但在一个良好的环境下生活才是我们最希望的。我们决不能走西方国家“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而应该提前把环境保护放到一
农村环境保护调查报告3
现今,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环境问题愈来愈凸显其重要性。不仅仅是大城市等供工业发达的地方存在环境问题,而今,农村的环境污染也渐渐进入人们的视野。
经济的发展也给生态环境已经造成了巨大的破坏。例如,家里的水不再清澈,泛黑的池水长满水草,随处漂着肮脏的杂物,水里还会出现好多死鱼的现象。查其原因,因为我们村里有了几个小型工厂,化工厂的排污是主要原因。近些年来,农村频频出现这种情景。除此之外,此刻农村开始现代化,居民集中居住,工业增长和依托工业的现代化农业快速发展,所以带来地表水的有机污染和富营养化污染以及大气的恶臭污染甚至地下水污染,很多的生活污水和乡镇工业废水排入我们周边的水域,从而造成大面积的水域受到污染。生活污水主要来自农家使用农药和化肥,以及日常生活的污水,而畜禽粪便中所含病原体也对人群健康造成了伤害,农药、化肥、工业废水中包含很多有害的化学物质,所以,使很多水域造成严重的化学性污染,并且这些难以处理的。
再加上随着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很多的城市垃圾向农村转移,从而农村固体垃圾污染加重。目前我国农村每年有很多生活垃圾露天堆放。并且这地固体垃圾大部分是那些不可降解的塑料袋、废旧电池之类的有害物质。
还有,最重要的是白色污染问题。白色污染”的危害:
(一)视觉危害:
散落在环境中的塑料废弃物对破坏了市容景观。如散落在自然环境、街头巷尾、江河湖泊的一次性发泡塑料餐具和漫天飞舞或悬挂枝头的超薄塑料袋,给人们的视觉带来不良刺激。
(二)潜在危害:
1、塑料地膜废弃物在土壤中大面积残留,长期积累,造成土壤板结,影响农作物吸收养分和水分,导致农作物减产。
2、抛弃在陆地上或水中的塑料废弃物,被动物当作食物吞食后,会导致动物死亡。
3、进入生活垃圾中的塑料废弃物质量轻、体积大,很难处理。如果将它们填埋,会占用很多土地,并且,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难以分解。
4、部分的塑料包含毒性,如果用作餐具或食品包装的材料,这样对人体的健康不利。
5、使臭氧层变薄。
我们对“使臭氧层变薄”这一危害尤其感兴趣。因为塑料废弃物一般存在于地面,而臭氧层存在于天空中,两者相隔那么遥远,怎样会有关系呢经过翻阅资料,查阅书籍并问了一些教师得出:白色污染经过太阳的发照射而把塑料中很多的毒物排入大气层,大气层上头是臭氧层,这样使臭氧层的气体逐渐变薄。我们大家都明白太阳是一种温度可到达上万度的天然发光和发热的“大火球”。当钢铁还未靠进它几千米,就已经化为气体。这么高的温度怎能不破坏地球为了地球不受到大幅度破坏,臭氧层可真是立了大功了。当太阳辅射时,它便挺身而出,挡住了一次又一次的攻击。可由于“白色污染”确实破坏了臭氧层,使它变薄,这将会是地球巨大的危机。
由于农民思想意识落后,对环境污染的危害性认识不足,他们不明白一旦环境遭到破坏,是几十年甚至几百年都恢复不起来的。谁会明白每一天随意丢的一个塑料袋,每次无意的扔一个农药瓶,日积月累,也能够使天堂变成地狱呢这个结果不能不引起注意,在文化素质较城市人口低的农村加强环保意识、环保知识的传播势在必行。
我们就是社会的主人,改善地球环境,是我们这代人义不容辞的职责和义务。我们应当努力增强环保意识,节俭资源。如果全球人人破坏,天天破坏,地球就会变成垃圾场;
如果全球人人环保,天天环保,就能创造一个完美的世界。让我们携起手行动起来,共同努力保护好地球——我们共同的家园。
为此,我们提议从我们自我做起,从一点一滴小事做起,要做到:
1、不乱扔垃圾及废弃物,将垃圾放到指定的垃圾箱内。
2、我们学校早已经设置了“垃圾分类存放处”,我们就要积极参与和宣传。
3、不要浪费,包括不浪费一张纸、一滴水、一分钱。
4、尽量不用、少用塑料袋,要进取使用可再生利用的用品,减少白色污染。
5、发现身边有破坏环境的行为时,要主动制止!
农村环境保护调查报告4
近年来,经过不断加大农村环境污染整治建设与环保工作力度,逐步解决各类危害环境的突出问题,把开展农村环境整治作为环保工作的切入点和突破口,科学开展环保工作。为了进一步结合自身实际,采取有力措施,促进环境质量不断改善,对我镇面临的环保进行认真总结和分析,提出自我的意见和提议。
一、当前环保工作的现状
1、在xx市创立全国生态市的大环境下,我镇也进取创立成为生态乡镇,生态示范创立是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和生态环境建设的基础工程,是解决农村环境污染问题的重要手段。在各类创立考核指标中除了对经济水平和村容村貌有着较高的要求外,还涉及到了农村饮用水水质、生活垃圾和废水处理、工业污染达标排放、畜禽养殖粪便处理、清洁能源普及率、农业生产废弃物综合利用、水土流失治理等方面的资料和要求。所以,创立工作以解决生活污水和生活垃圾处理为重点,着力完善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整治乡镇和村庄环境,防治农村工业污染,控制农业面源污染,保护饮用水源,美化人居环境,切实解决了农村“脏、乱、差”的问题。
2、开展农村环境治理工作,我镇争取了20xx农村环保专项资金,对三个村进行了连片的生活污水治理,生活垃圾处理、畜禽粪便无害化处理和利用等建设,改变原有的环境污染现状,整治结束后,建成污水处理站5001座,垃圾房3座,宣传墙2座,沼气池11座,农村连片综合整治率大于80%,生活垃圾定点存放清运率100%,无害化处理率大于80%,畜禽粪便利用率大于80%。
3、农村生活垃圾污染整治初显成效。我镇创新环卫管理机制,经过政府买服务方式,实现对现有环卫保洁管理体制、机制的创新,招聘了环卫保洁公司进行管理,常年对辖区内的环境卫生进行整治,和城管一齐有力制止、纠正和查处违章搭建、违章占道经营、违章停放、车辆沿途洒漏污染道路、肆意破坏市政公用设施和园林绿化等违反环境卫生管理法律法规的行为,保证了乡村设施完善,乡容乡貌进一步好转。建立了环境卫生长效管理机制,对生活垃圾实行定点倾倒,保证垃圾日产日清。充分发挥群众力量,设立环境卫生监督曝光台,定期对违反乡容环境卫生的单位和个人实行曝光,有力促进了环境卫生管理工作,大大改善了乡村环境卫生质量,确保了乡村干净、整洁、有序。
4、畜禽养殖污染整治工作取得进取进展。今年2月开始,镇畜牧兽医站就对镇内畜禽养殖户进行了调查摸底,对每一户养殖户的基本情景构成台账,要求按时限进行整改。
马道在畜牧园区的养殖大户都有环保相关手续,养殖比较规范,对畜禽粪便的处理都是无害化的配套农业种植或修建了沼气池处理,基本能够达标。但在境内的许多散养殖户就有不一样的情景,基本都没有办理环保相关手续,在敏感地区养殖,在水源点保护区范围内养殖,在风景区养殖,有的还没有经过任何处理,粪污直接排放到沟渠或河道里,激起了极大的民愤,此类事件的信访问题也时有发生。今年,结合中央环保督察工作,镇政府决定借势借力,彻底解决一批群众反响强烈的养殖污染问题,针对不一样的情景,对环保不达标的养殖户进行挂牌整改,有限期整改的,有彻底搬离的,都要求养殖户按照整改资料整改。下一步,根据xx市禁养区畜禽养殖场户关掉拆除专项工作实施方案的要求,对我镇禁养区内的养殖场进行拆除,彻底解决畜禽粪便污染的危害。
二、农村环境保护存在的突出问题
虽然环境保护工作虽然取得了必须的成绩,但由于长久以来,重经济轻环境,环境保护工作重城市轻农村,农村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形势十分严峻。
一是农村饮用水源保护本事较弱。农村饮用水源主要采用地下浅层水源及地表水,容易受到污染,虽然对饮用水源地进行了必须保护,但仍然缺乏完善的水源地环境保护工程。
二是农村生活污染问题依然严峻。农村河道、沟渠中仍然有许多随意倾倒的垃圾,不仅仅污染环境,还对河道造成很多堵塞,很多垃圾被集中堆放,垃圾渗滤液问题影响严重;
秸秆焚烧现象也是屡禁不止,秸秆还田技术和设施不够完善,使农民对秸秆禁烧工作抵触较大,工作难度十分大,无足够的措施,只能靠镇、村、组干部来巡查值守,但都还是不能完全控制。
三是农村小企业污染依旧存在严重隐患。虽然近两年关掉了一部分污染严重的工业企业,但农村中也还存在“小散乱污”企业,这些小作坊隐藏在偏僻的地方,没有任何环保设施,对环境造成了不小的危害,今年,对这些小企业进行了整治,依法关停了一些,还有待于进一步加强监管。我镇还涉及沥青库的环保投诉问题,周边农户强烈要求该企业搬离,至今没有彻底解决。
四是畜禽养殖污染防治工程进展缓慢。农村畜禽散养户没有环保设施,有的甚至是粪便直排,造成了对沟渠河道的污染,粪便综合利用处理设施缺乏。
五是农业面源污染问题普遍存在。对农药品种使用上还未有具体管理措施,农民群众图省钱,大多都使用普通化肥和农药,而这种普通化肥和农药大部分都渗透到土壤和水体,对农田及周围环境产生着必须威胁。对农药包装袋瓶的回收还没有严格实行,农民随意丢弃这些包装品,造成污染,很多的废旧农膜没有回收利用,随意乱丢,造成严重污染。
三、环保问题原因分析
一是农村环保基础设施建设滞后。供给环保基础设施等公共服务的本事较弱,农村涉及面广,环境污染治理任务相当艰巨、繁重。
二是农村环保机制不完善。农村环境保护的机制体系尚未完全理顺,农村环保监管本事亟待提高。乡镇虽然成立了专门的环保办公室,但没有专职人员,在处理事情上不专业。
三是对农村环保的宣传教育不够。宣传教育没有真正深入到农村,部分干部群众对环境保护认识不足,环境法制观念和依法维权意识还比较淡薄,对生产、生活污染的环境危害认识不足,忽视生态环境的保护。
四、解决农村环保问题的提议与对策
当前的农村环保工作,应着力在完善机制、加大投入、强化基础设施、加强农村环保力量等几个方面进行:
一是强化职责,密切配合,完善农村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综合决策机制。对各个环保职责主体实行严格的考核、奖罚制度;
环保部门和乡镇要进取协调配合,通力协力,建立长效工作联动机制,构成分工明确,协调有力,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
二是切实加大农村环保投入。落实农村环境保护资金,进取争取环保专项资金用于农村环境治理。引导社会资本对农村生态、公益事业的投入。
三是完善农村环境基础设施,着力解决农村环境热点、难点问题。推进农村产业结构和生产方式的调整,完善农村污水、垃圾处理等环境基础设施,认真做好应用水源地保护、畜禽养殖、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加快推进农村生活污水、垃圾、畜禽养殖污染无害化处理技术,建立健全农村环境保护长效机制。在秸秆禁烧工作中,提议能否疏堵结合,每季争取一天的计划烧除,解决农民耕种难,抵触大的问题。
四是加强基层环保力量,强化农村环保舆论引导。在乡镇设立专职环保人员,不断加强农村环境监管本事,开展多层次、多形式的农村环境保护知识宣传教育,树立生态礼貌理念,提高农民的环境意识,调动农民参与农村环境保护的进取性和主动性,推广健康礼貌的生产、生活和消费方式。
农村环境保护调查报告5
调查时间:
20xx年1月20日——20xx年2月1日
调查地点:
河北省沙河市xxx镇xxx村
调查对象:
河北省沙河市xxx镇xxx村村委会及当地农民
调查目的:
我生在农村长在农村,对农村的生活再熟悉不过了,虽然一直远离家乡上学,但是无论通过家人、媒体还是网络我一直关注着农村的变化。我利用暑假的时间在家乡进行调研,现将此次调研的情况报告如下:
农村环境保护不仅是关系到提高农民生活质量、改善农村面貌、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一项重要基础性工作,也是贯彻科学发展观、统筹城乡发展的重要内容和体现。我村环境状况如何?存在着哪些突出的矛盾?为了解我村环保工作的基本情况20xx年暑假,对我村环保工作进行了一次简单调查。先后采访了村支书、几个村农户和几个养殖专业户,对我村容村貌整治、垃圾和污水处理、畜禽粪便无害化处理、面源污染、饮水安全等方面有了一个比较全面直观的了解,就进一步防治农业生产和农村生活污染,综合整治乡镇环境,提高城乡居民的生活环境质量,提出了一些意见和建议。
一、我村环境现状
xx村位于华北平原南部,坐落于太行山脉边缘,平均海拔450—600米,四季分明,气候温和, 属半湿润,半干旱大陆性季风型气候,冬季寒冷干燥,夏季温和多雨。
在调查中感受到了各地农村环境保护工作取得了一定的可喜成绩,特别在推进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各地环保、农业、畜牧、水利、建设等有关部门各司其职、相互配合,坚持“污染防治与生态保护并重,生态保护与生态建设并举”的方针,积极探索农村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积极促进农村环保工作的开展,以循环型、节约型、生态型农业为理念,树立了一批很好的样板。
1、创建生态文明村,已成为农村环保工作的亮点。各地按照“生态文明村”建设标准,结合当地实际,积极开展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作。山上许多经过综合治理,硬化了村庄主干道;村落周围建立绿化带;修建垃圾收集设施及排污水沟;清洁能源被广泛推广;家庭禽畜养殖实行圈养。
2、规模化畜禽养殖污染已开始得到治理。许多地方采取科学划定禁养区,改变人畜混居现象,改善农民生活环境,鼓励建设生态养殖场和养殖小区,通过发展沼气、生产有机肥和无害化畜禽粪便还田等综合利用技术,重点治理规模化畜禽养殖污染,通过积极建设畜禽养殖业污染治理示范工程,实现养殖废弃物的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
3、水污染防治和饮用水源地保护工作取得一定成效,铺设了遍及全村的饮用水管道,保护了引用水源不受污染。各地加大了工业结构调整力度,对重点流域、区域的造纸企业、食品酿造企业、制革企业、化工工业进行了深度治理和结构调整,关闭了一些污染严重的工厂如烧灰厂,面源污染防治得到重视。重点开展了农村化肥、农药使用情况调查,开展测土配方施肥工作,开展农村畜禽养殖综合治理工作,建立有机肥料加工厂,将畜禽粪便加工成高效有机复合肥。
4、农村沼气和秸秆综合利用等农村节能减排技术得到推广。近年来,各村充分发挥农民群众的投资主体作用和农村信用社的融资主渠道作用,有效破解了沼气建设的资金瓶颈。把沼气建设与生态家园富民行动、村村通、扶贫开发等工作有机结合起来,农民响应国家退耕还林政策在村周边种植了大量树木,成立生态农业公司,在山坡上种植大量果树,不仅绿化了山坡还促进了本地农业经济的发展,在新农村建设方面进行了有益探索。
近年来,为从根本上解决秸杆对农村带来的污染,为秸杆的综合利用找到出路,各地从农业可持续发展入手,充分利用秸秆资源,培肥地力,严禁焚烧秸秆,并建立监督检查责任落实追究制。
5、培育壮大绿色资源,走生态林业产业化之路。通过大力营造农田防护林体系,使生态环境和农业生产都得到极大改善,同时,探索出了一条林粮协调发展的成功模式。
总体上说,由于各地政府重视,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投入正逐步加大,农村环境状况有了一定改善。但,同时也应看到,由于历史原因,目前农村环境状况仍然较差。当前,随着农业集约化的快速发展和农村生产方式的转变,以及城镇化和工业化对农村生态环境的负面影响增加,加剧了农村环境的总体恶化。
二、我省农村环境面临的主要问题
改革开放特别是“十五”以来,各市农村经济快速发展,农民人均纯收入有大幅度提高,但传统粗放的农村经济发展模式并没有得到根本转变,点源污染与面源污染共存,生活污染、农业污染和工业污染叠加,各种新旧污染相互交织;工业及城市污染向农村转移,危及农村饮水安全和农产品安全。农村环保基础设施建设严重滞后,环境监管能力薄弱,环保资金普遍短缺,农业、农村污染减排任务艰巨,已成为农业、农村科学发展的制约因素。
(一)饮用水不安全仍然突出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各类污染物排放量逐年增加,但农村环境基础设施欠缺、污染治理设施简陋的现状,造成农村饮用水污染问题日益严重,不同区域呈现不同的污染特征:
(二)规模化畜禽养殖污染尚未得到控制
近年来各市规模化畜禽养殖业发展迅速,成为农村经济新的增长点,本村东面相继建起了一些养鸡场和养猪场,对本村的经济发展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但由于对畜禽粪便污染的治理和资源化利用相对滞后,养殖产生的粪便大多堆积在养殖场附近,导致周围空气质量极差。农村畜禽养殖污染成为影响农村生存环境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
(三)化肥、农药、污灌和污泥农用对环境潜在影响大
为提高农产品产量,我村不少地方过量使用化肥、不当施用农药以及不科学的污水灌溉等问题依然严重,尤其在河边种植韭菜污染最严重,田里富含农药和化肥的污水流入河里对下游水质产生严重污染。
(四)秸秆对水体和环境空气的影响不容忽视
由于我省是农业大省,每年农作物秸秆产生量巨大,除部分作为饲料、工业原料、直接还田利用外,其余的堆放于田间地头、道路及河道两侧,造成河道堵塞及水体污染;大部分直接在田间焚烧,造成大气污染。
(五)农村生活污水、垃圾问题应引起重视
随着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各地农民居住格局和生活方式也发生了巨大的改变。首先是居住面积的不断增加;其次是新居多沿公路建设;第三是农民生活方式城市化;第四是化肥的大量施用。规模较大村庄和小城镇的生活垃圾和生活污水已成为亟待解决的突出问题。
(六)乡镇工业企业对农村环境影响大
本村由于紧挨太行山脉,山上石灰岩储量非常丰富,因此在村周边建了很多石粉厂,每当工厂开动的时候便烟尘滚滚,整个村庄都笼罩在烟雾中,对村民的身体健康造成了极大的危害。
(七)浅层地下水和土壤污染应引起高度重视
(八)农村环境监管极度薄弱
(九)村民环保意识普遍较低
传统农业“靠山吃山,靠水吃水”,村民过量砍伐山上树木和过度捕捞水产,野生动物生存环境遭到严重破坏,造成野生动物数量稀少。
三、面临问题的原因分析
一是思想认识不到位。部分地方和部门对农村环境保护的重要性认识不足,没有把它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城乡二元结构的长期存在,导致重城市、轻农村,重工
业、轻农业,环保法律法规和政策在农村没有真正落实。加上部分领导存在重经济轻环保思想,为保一方经济利益,对出现的问题遮遮掩掩,欺下瞒上。
二是资金投入不足。长期以来,国家在城市和工业环境保护方面的投入相对较大,在农村环境保护,特别是农村环境基础设施方面的投入十分有限,而且有限的资金分散于各个部门,缺乏有效的农村环境保护公共服务投融资机制和政策。
三是体制机制不健全。由于受体制影响,县级以下政府没有设置环保专门机构,乡镇、村级没有专职环保工作人员,造成分工不清,责任不明,管理混乱,监管不力。
四是技术欠缺。农村污染治理目前只有沼气的生产和利用技术较为成熟,推广工作也很有成效。对于农村生活污水和生活垃圾处理、秸秆综合利用等方面,虽然技术项目很多,实验、试点工作也都做了不少,但适合在农村大面积推广的节能减排实用技术还存在一定问题。
五是法制建设滞后。目前,农村环保工作主要还是通过行政手段去推进,针对农村环保的法律法规不健全,养殖业污染治理、农村生活污染治理、化肥农药农膜污染防治、土壤污染防治等工作,存在无法可依的现象。
四、加强农村环境保护的几点建议
(一)加大宣传,提高认识,把农村环境保护工作摆上更加重要和突出的位置。要从全局和战略的高度,提高对农村环境保护工作重要性和紧迫性的认识,统筹城乡环境保护,要加强对农村环境保护的宣传教育,不断提高广大农村领导干部和农民群众的环境保护意识。
(二)环保工作的'主战场要向农村延伸。建立村规民约,积极探索加强农村环境保护工作的自我管理方式,组织村民参与农村环境保护,深入开展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作。
(三)加大农村环境保护投入,完善环境基础设施。各部门要加大资金投入,加快农村环保基础设施建设。一是把农村环保基础设施建设纳入新农村建设的总体规划,统筹考虑、统一安排,在政策和资金上予以扶持,二是加快小城镇污水处理厂及垃圾处理厂建设,提高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程度。
(四)切实加强县级环保能力建设加强农村环境监测和监管。各级行政主管部门要加强部门间的协同配合,积极探索建立适合农村情况的环保工作监管体制机制,尤其是乡、村的环保监管机构建设。力争建设一支责任划分明确、权力相对集中、协调运转高效的农村环保监管队伍。建立和完善农村环境监测体系,定期公布全省和区域农村环境状况。
(五)突出重点 分类指导 着力解决突出的农村环境问题。由于经济发展不平衡,不同地区农村环保呈现不同特点,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当前要重点抓好农村饮用水水源地环境保护和饮用水水质卫生安全、农村改厕和粪便管理、生活污水和垃圾治理、农村环境卫生综合整治、农村地区工业污染防治、规模化畜禽养殖污染防治、土壤污染治理、农村自然生态保护。一要作好规划,统筹安排。二要加快农村节能减排实用新技术的研发推广; 三要因地制宜积极推行生态村镇建设,生态村镇对农村环境建设具有榜样和示范作用;四要抓好乡镇工业污染源治理,结合工业集聚区建设,大力推行污染物集中控制、集中治理,对于规模不经济的污染企业要限制其发展。
农村环境保护调查报告6
农村环保是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内容,是提高农民生活质量、改善农村面貌、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一项基础性工作。为了解我市农村环保工作的基本情况,推进农村环保工作的进一步开展,XX年8月至9月,我们对我市农村环保工作进行了一次专题调研,先后深入阎良、灞桥、高陵、周至、户县、蓝田等区县的数十个村、镇和农户,对我市农村村容村貌整治、垃圾和污水处理、畜禽粪便无害化处理、面源污染、饮水安全等方面有了一个比较全面直观的了解,就进一步防治农业生产和农村生活污染,综合整治乡镇环境,提高城乡居民的生活环境质量,提出了一些意见和建议。
一、我市农村环保工作的基本情况
从调查情况看,近年来,市政府及其有关部门以“清洁水源、清洁家园、清洁田园、清洁能源”为目标,以生态示范创建为载体和抓手,把环境综合整治作为农村环保的切入点和突破口,保障农村饮水安全,大力推进生态示范创建,不断加大农村环境污染治理设施建设与环境保护力度,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构建和谐社会提供了环境安全保障。
(一)生态示范创建取得积极进展。
生态示范创建是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和生态环境建设的基础工程。我市坚持“以点带面”、“示范带动”的原则,通过大力开展示范区、环境优美乡镇、生态村创建和绿色文明单位创建活动,有效地促进了农村环保工作的整体推进。截至XX年底,全市获国家级环境优美乡镇1个,省级生态示范区2个,市级生态示范乡镇9个、生态示范村43个,绿色文明示范单位800余家,临潼区、周至县通过了国家级生态示范区县预验收。为使创建活动顺利开展,各区、县积极行动起来,开展了卓有成效的工作。哄鄙态区、曲江新区强力推进生态创建活动,目前正在申报国家生态区验收。阎良区制定了《阎良生态区建设规划》及实施方案,高陵县制定了《高陵县生态环境保护规划》,有组织、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农村生态建设活动。阎良区、灞桥区积极开展治理“三乱”(乱倒垃圾、乱泼污水、乱堆杂物)、清理“三堆”(柴草堆、粪便堆、垃圾堆)、推广“三改”(改水、改厕、改厨)、美化“三口”(村口、路口、门口)的活动,优化了农村环境,推动了生态示范创建活动的深入开展。
(二)农村饮用水条件逐步得到改善。
近年来,市和区、县都把解决农村群众饮水困难、保障饮水安全作为重中之重,予以高度重视。划定水源保护区,加大资金投入,3年来全市建成集中饮水工程600余项,解决了90.6万农村群众的饮水安全问题。市财政XX年投资3700万元,推进农村饮水安全和户用沼气工程建设,改善农民的生活条件。户县按照政府规划、环保牵头、部门配合、乡镇监管、村子保护的原则,制定了《户县农村生活饮用水水源环境保护管理办法》,确保农村饮水安全。阎良区在全市率先实现了村村通自来水的目标,80个行政村全部用上了自来水。蓝田县今年计划建设饮水工程55处,已建成15处,开工28处,解决了1.53万人的饮水安全问题。高陵县已建成各类集中供水工程91处,解决了16.2万人的饮水安全问题。临潼区徐杨街办新华村、屯刘村建成了饮用水净化工程。周至县沿山、沿渭的17个乡镇及全县各处饮用水质均符合标准。灞桥区今年安排资金1300万元,计划新建集中供水工程1个,单村供水工程20个,可解决3万人的饮水安全问题。
(三)畜禽养殖污染防治积极开展。
大力推进绿色生态养殖,强化养殖业污染防治。强化畜禽养殖环境监管,不断加强畜禽养殖废弃物的综合利用和污染治理,引导畜禽业生产在农业生态系统内的良性循环。市上下拨110万元环保专项资金,支持了4个畜禽养殖污染防治示范工程建设,其中户县马村养鸡场生态示范园区、阎良区绿源瘦肉型猪繁育基地、蓝田县西安旺源养殖厂和临潼溢盈畜牧养殖公司通过建设沼气发酵池,使畜禽粪便资源化,实现了“畜-沼-农”循环发展,节省了不可再生能源。灞桥区以益稼科技公司提供的技术为支撑,开展了三绿生态养殖厂畜禽粪便无寄存化处理试点工作。户县惠丰有机肥厂收集苍游乡各村散养户鸡粪、采取烘干技术生产有机肥,西安天源绿州生物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开发蚯蚓分解牛粪消除污染项目,实现了污染防治与经济效益的统一,为农村养殖污染防治提供了新的途径。高陵县围绕沼气池建设改厕、改圈、改灶,已建成6633口沼气池,有效防止了人畜粪便对农村生态环境的污染。
(四)农村生活垃圾污染整治稳步推进。
市建委、市爱卫会出台了《关于加强我市农村垃圾处理管理工作的意见》,制定了农村地区建立垃圾集中处理管理体系的总体规划,市环保局积极推广村收集、镇中转、县(区)处理的垃圾处理模式。一些村组建立了垃圾环卫管理制度,设立了专职保洁员。高陵县制定了《高陵县农村生活垃圾收集管理办法》,并积极组织落实。阎良区7个街镇的29个村(234个组)共聘请保洁员275人,形成了“组清扫、村收集、镇(街)清运、区处理”的垃圾处理机制。灞桥区在13个重点村修建了76座垃圾台,配备垃圾密封清运车14辆,收集车9辆,为垃圾规范化处置打下了良好基础。临潼区代王垃圾无害化填埋场已经建成,并通过验收。周至县为20个生态村配备了垃圾清运车、垃圾箱,建立了简易垃圾填埋场,做到了日产日清。户县积极开展村组垃圾处理示范活动。长安区上王村每天下午专门将农家乐产生的废弃物收集起来运送到区上指定的垃圾处理场,并建有村上的污水处理设施。阎良区垃圾资源化处理厂拥有20多项发明专利,采取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仿生实时处理技术,经过原始创新和集成创新,形成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体系的城市生活垃圾工业化处理快速生产线,每天可处理200吨生活垃圾。
(五)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开始启动。
针对我市农村群众居住地理位置差异较大的实际,对农村生活污水治理采取分散和相对集中、环境工程设施与自然净化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我市除城六区外的其他区县全部开工建设了污水处理厂,同时结合“百镇”建设,在蓝田、周至等区县同步规划建设乡镇小型污水处理工程。阎良区污水处理厂将周边农村的生活污水纳入管网处理,正在建设关山镇、武屯镇污水处理厂以及启动了武屯镇全市首个污水生物处理项目的建设,农村的乳品行业废水处理设施建设也在进行之中。蓝田县动工建设汤峪镇、葛牌镇污水处理厂,玉山镇污水处理厂正做前期论证,汤峪湖森林公园建立了污水处理设施,对产生的生活污水经生化处理后,全部用于花草树木浇灌,实现了零排放。
(六)土壤污染防治初见成效。
过量使用化肥、农药,使得土壤养分比例失调,土壤有机质、钾和微量元素严重失调,土壤理性化性质恶化,稳定性差,肥力下降。过度使用农药,不但影响农作物的正常生长,而且污染环境。非降解 农膜碎片进入土壤后,会严重改变土壤物理性质,影响土壤透气性,阻碍农作物吸收和根系生长,导致减产。我市加强对农业用地的环境监测和评估,通过技术、工程等多种手段,积极防治土壤污染。XX年,灞桥区就开展了土壤测土配方工作。周至县以科学施肥为指导,大力推行测土施肥和减量增效技术,减少农田氮、磷流失,积极鼓励使用有机肥,发展绿肥种植。目前已完成61万亩测土配方工作,为建立一批农药减量控制示范区和无公害、绿色、有机农产品基地提供了保证。高陵县加大了对假冒伪劣化肥农药的检查打击力度,坚决取缔销售国家明令禁止销售的剧毒农药,净化农药市场。
(七)农村大气污染和工业企业监管力度不断加大。
我市加大了区域大气环境整治力度,取缔了一些碎石和大**加工企业,捣毁了一些废旧塑料加工点,建立了联合整治扬尘污染的工作机制及空气质量预警机制,制定了严格的考核办法,强化了对城镇工地及渣土拉运车辆的监督检查。特别是秸杆禁烧和综合利用工作成效显著,今年夏季秸秆禁烧工作实现了未出现一起着火点的可喜成绩,秋季秸秆焚烧工作也取得好成绩,10月份良好空气质量比去年多2天。涉农区县积极推广玉米硬茬播种、旋耕灭茬播种、秸秆捡拾打捆和秸秆粉碎等秸秆综合利用技术,为禁烧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蓝田县大力推广秸秆还田、秸秆饲料、秸秆草编等综合利用措施。阎良区大力推广秸秆青贮技术、秸秆气化技术,武屯镇三合村、红丰村秸秆青贮率达到90%,完成秸秆气化技术近XX户。同时,加大了农村工业企业和造纸企业治理监管力度,使农村老百姓呼吸的空气更清新,居住的环境更舒适。
二、我市农村环保工作存在的主要困难和问题
(一)农村生态创建工作有待深化。要实现“村在林中,院在绿中,路在树中,人在景中”的农村生态格局,必须持之以恒地抓好生态建设。而目前我市农村的生态建设工作尚处于示范阶段,农村环境“脏、乱、差”的问题在一些地方仍然突出,“垃圾靠风刮,污水靠蒸发”的现象在一些地方依然存在。
(二)农村饮水安全保障程度不高。目前,我市农村饮用水源主要采用地下浅层水源及地表水。在渭河、泾河等河流附近的农村,多饮用浅层地下水,其水质普遍较差,口感苦涩,矿化度偏高,以苦咸水、高氟水为主,水质不符合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加之农村生活污水长期污染浅层地下水。畜禽养殖污染问题没有得到有效遏制,既污染环境,又污染水源。特别是灞桥区唐家寨水库污染,由于受江村沟垃圾填埋场渗滤液的影响,库中COD浓度达到14100毫克/升,氨氮浓度为1969毫克/升,给生活在附近的上千村民饮水造成严重的危害,群众反应强烈。
(三)化肥、农药和农膜对农业生态环境的污染不容忽视。化肥的应用对农业的增产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但由于使用技术落后,导致大部分化学元素进入环境和土壤,对生物多样性破坏的严重后果已经显露。同时,随着农膜使用量的逐年上升,非降解农膜破碎部分残留在地表和土壤中,不易分解,污染了环境。据统计,我市化肥使用中,氮肥施用量过大,钾肥施用量过低,全市有六个区县的化肥使用水平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和发达国家警戒线。
(四)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滞后,环保投入不足。多数农村没有垃圾填埋场或是垃圾填埋场比较简陋,一些村子没有污水排放设施,垃圾清运车辆数量不多,保洁人员以及垃圾桶的配备并未覆盖全部村庄,仅限于重点村镇,有待大面积推广,以及农村环保政策、法规、标准体系不健全,机制不完善等。
三、对加强农村环保工作的几点建议
加强农村环保是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全市各级人民政府、各有关部门对此要高度重视。根据专题调研的情况,提出以下建议。
(一)加强宣传教育,增强环境意识。
各级人民政府要充分认识加强农村环保工作的紧迫性和重要性,利用广播、电视、报纸、网络等各种宣传工具和渠道,采取有效措施,开展多层次、多形式的农村环保知识宣传教育活动,大力宣传加强农村环保工作的重要意义,努力形成人人珍惜环境、保护环境、美化环境的良好氛围。要把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和治理的相关内容编成农村群众喜闻乐见的文艺节目,通过举办文艺汇演、“下乡”等活动,寓教于乐,潜移默化,以提高农民的环保意识,推广健康文明的生产、生活和消费方式。要在中小学校广泛开展生态环保教育活动,通过青少年文明素质的提高,带动家长,影响社会。要加强对农民等生产者的科技文化教育,把绿色食品、有机食品系列标准和生产技术、生态环境保护基本知识作为农技培训、“绿色证书”培训的重要内容,引导农民逐步从传统的耕作方式向现代高效农业转变。
(二)建立长效机制,完善监管体系。
农村环保是一项跨部门的综合性系统工程,涉及到环保、发改、财政、农业、建设、卫生、水利、国土、林业、科技等部门。因此,要建立长效机制,加强协调配合,形成工作合力。要完善农村环保机构建设,建立城乡一体化环境监管体系,环保机构要向乡镇、街办延伸,形成各有关部门和乡镇、街办以及村组各司其职、齐抓共管的农村环保工作机制。根据受益者付费、破坏者赔偿、开发者补偿的原则,逐步建立完善公平合理的生态环境补偿机制。研究制定有关农村环境保护的考核办法,把生态环境保护状况纳入领导干部政绩考核的一项重要内容,以落实好环境整治和生态保护任务。积极探索加强农村环保自我管理的村庄保洁机制,鼓励、支持村民建立村规民约,增强村民的自主保护环境能力。对涉及农民切身利益的发展规划和建设项目,要广泛听取农民的意见与诉求,尊重农民的环境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维护农民的环境权益。
(三)发展生态农业,重视科技支持。
市和区、县人民政府要从科学发展的战略高度,积极发展良性循环的生态农业,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要加强农药、化肥控制,坚决禁用超标农药,大力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积极引导和鼓励农民使用生物农药或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推广病虫草害综合防治、生物防治和精准施药等技术,积极扶持生产企业开发生产生物肥等新型高效肥料品种。要尽快建立和完善农村环保科技支撑体系,推动科技创新,大力研究、开发、推广农村生活污水和垃圾处理、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农业废弃物综合利用以及农村健康危害评价等方面的环保实用技术,将清洁生产和废物的综合利用融为一体,大力扶持并建设一批集研究、开发、生产、销售为一体的化废为利的生物科技企业,通过“压小上大、扶优汰劣”提升产业层次,延伸产业链条。推广农业废弃物的综合利用,重视对塑料农膜的污染防治。采取适时揭膜技术,增加塑料地膜的回收率;要提倡使用可降解地膜,鼓励开发农膜再生加工技术。加强农村饮用水水质卫生监测、评估,掌握水质状况,采取有效措施,保障农村生活饮用水达到卫生标准。要对灞桥区唐家寨水库污染问题进行认真研究,妥善解决。
(四)加大资金投入,加强能力建设。
市和区、县政府要加快新农村建设步伐,逐步增加农村环保的资金投入,加强能力建设,着力解决农村环境中的突出问题。要在财政安排、城建和预算内资金补助、各专项资金等向农村倾斜,围绕重点小城镇、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农民培训、产业引导等制定明确的支持政策,形成长效有力的支持新农村建设机制。在每年财政预算中安排一定的专项资金用于农村环保工作,重点支持饮用水水源地保护、水质改善和卫生监测、农村改厕和粪便处理、生活污水和垃圾处理、畜禽和水产养殖污染治理及生态示范创建工作的开展。逐步建立“政府补助、部门帮助、社会支助、农民自助”的多渠道投入机制,将资金更多地投入到解决危害农民群众身体健康、威胁城乡居民食品安全、影响农业农村可持续发展的突出环境问题上。
(五)加强环境整治,改善村容村貌。
市和区、县人民政府要把农村环保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加强组织领导,完善政策措施,落实目标责任。大力推进农村生活污染整治工作,明确整治的重点区域,制定科学合理的整治规划和方案。一要集中开展环境卫生整治。对农村普遍存在的“垃圾乱倒、粪便乱堆”等脏、乱、差现象进行集中整治,力求短期内见成效。按照国家农村户厕卫生标准,推广无害化卫生厕所。二要逐步建立完善的农村垃圾处理系统,努力解决农村垃圾处理问题。逐步推广户分类、村收集、乡运输、县处理的方式,实施城乡清洁工程,实现垃圾无害化处理。三要加强畜禽养殖集中整治。科学布局畜禽养殖场(点),改变人畜混居现象,改善农民生活环境,坚决落实养殖业禁建区、禁养区的要求;加强对畜禽养殖散养户的引导和扶持;把养殖与改善燃料结构结合起来,把农村污染治理、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同发展清洁能源结合起来,大力实施改厨、改厕、改圈,实现“一池三改”,推广“猪-沼-果”、“四位(沼气池、畜禽舍、厕所、日光温室)一体”等能源生态模式,实现养殖废弃物的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发展农村户用沼气,推广秸秆利用、秸秆气化、秸秆发电等措施,逐步改善农村能源结构。四要结合新农村建设,积极开展示范村、生态村、文明村创建活动,出台支持创建活动的奖励办法,推动创建工作的深入开展,提升农村环境面貌。对一些有条件的村镇道路两侧、房前屋后及废弃的晒场等裸露闲置地进行全面绿化或硬化,营造优美整洁的村居环境。
(六)加大监管力度,保障环境安全。
在农村环保工作中,环保、水务、国土、卫生、农业、林业等各职能部门要以保障环境安全、维护群众环境权益为目的,充分行使执法职能,认真履行督促职责,严肃查处有关违法行为。要加强对矿产、旅游等资源开发活动的监管,努力遏制新的人为生态破坏。加强农村饮用水水源地、自然保护区和基本农田等重点区域的环境监测。努力实现由注重末端治理向注重从源头抓起、由控制工业污染为主向控制工业和生活污染并重、兼顾农业污染控制转变,加强对农村工业企业的监督管理,严格执行企业污染物达标排放和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制度,防治农村地区工业污染,并采取切实有效措施防止工业污染向农业转移、城市污染向农村转移。要对不能达标排放的规模化畜禽养殖场实行限期治理等措施,下大气力保护好农村的自然生态环境。
(七)加强法制建设,促进依法治理。
现行的《环境保~》制定较早,其规定虽然适用于农村环境的污染治理,但不够具体,针对性不强,其侧重点是工业污染控制和城市环境保护,对农村环保相对薄弱。为保证环保法律的有效实施,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和农村环保事业协调一致的发展,完善农村环保的政策、法规、标准体系,十分必要。因此,有关方面要研究制定村镇污水、垃圾处理及设施建设的政策、标准和规范,逐步建立农村生活污水和垃圾处理的投入和运行机制。加快制定农村环境质量、人体健康危害等相关监测、评价标准和方法。抓紧研究拟订有关土壤污染防治、面源污染防治、畜禽养殖污染防治、农村生态保护等方面的法规规章。在目前情况下,我市可考虑制定农业生态环境保护方面的法规或者规章,以确立“谁污染谁治理、谁开发谁保护、谁破坏谁恢复、谁利用谁补偿”原则。制定乡镇生活垃圾处理方面的规章制度,以明确村民、村委会、乡镇管理部门在垃圾的清运、收集、贮存、处置过程中的责任和分工,使农村环保工作规范化、制度化。
农村环境保护调查报告7
一、主题简介
本次调查主要针对农村的环境变化,在进行走访之后得出结论并给出提议,从而更好的加深对农村的了解,认真的贯彻关于“三下乡”活动的相关要求。
二、活动日程
1、做好相关准备的工作:包括准备好纸张,笔和调查问卷,确定要走访的相关单位和人员。
2、进行调查:到有关单位进行现场访问,了解相关问题的实际情景,并适当询问和采纳一部分提议。
3、整理手头的资料,分析之后得出结论,并针对了解到的实际情景给出合理的提议。
4、起草实践报告,修改之后打印成稿。
三、调查情景
1、调查背景: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环境污染也日趋严重。作为占中国相当大地域范围的农村,其环境污染现状更要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为发现当今农村环境问题现状,思考农村环境问题的成因,探索农村环境治理的有效途径而进行相关调查并得拟写此篇调查报告。
2、调查目的:了解当今的农村环境问题现状,思考农村环境问题的成因,探索农村环境治理的有效途径,认真贯彻关于“三下乡”活动的相关要求。
3、调查对象:盐城市亭湖区袁庄村服装厂,污水处理厂,白马交易市场以及周围的居民。
4、调查方法:实地考察,走访座谈。
5、现状与问题的分析。
①、化肥、农药的不合理使用: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业得到了迅速发展,但这种发展主要是依靠化肥、农药等化学物品投入的大幅度增长,导致土壤有机质降低、肥力下降。化肥的不合理使用,还会对大气造成污染,氮素化肥浅施、撒施后往往造成氨的逸失,硝态氮在通气不良的情景下进行反硝化作用,生成气态氮而逸入大气,对大气造成污染。农药在农业生产中因其使用见效快、防治效果高、防治面广,保证了作物的丰产、增产,所以在全球范围内被迅速推广使用。农药的很多使用还会造成生态平衡失调,物种多样性减少,使农村本来就较脆弱的农业生态系统更加脆弱。在使用杀虫剂时,一些农业害虫的天敌如:青蛙、七星瓢虫、赤眼蜂,甚至一些食虫鸟,也由于食物链的关系或直接毒害而很多死亡,破坏生态平衡。
②、城市污染向农村转嫁加速农村的环境污染:随着城市产业结构调整,一些耗能高、污染重,难以治理的企业迁移到农村,给农村环境带来严重污染。由于工厂条件简陋,设备不完善,使得很多的污水被直接排入河流和路边灌水渠道,其后果造成了必须的水体污染。一方面,用于灌溉会使农作物生长受到影响;
另一方面,使河流中的水生植物及水生动物遭到了灭顶之灾。此外,还有很多城市垃圾在郊外农村填埋或堆放,城市垃圾和工业固体废物不仅仅占用了宝贵的土地资源,同时也污染了周围的水体、土壤和大气,极大的影响了附近居民的身体健康,破坏了农村生态环境。
③、秸秆焚烧污染严重:每年的夏、秋季节是农村空气污染最严重的时期。每年的农村有很多的秸秆都未被利用。随着农业机械化程度的提高,绝大多数农村利用收割机收割小麦,虽省时省力但留下的麦茬相当高,如不做处理必然对秋季作物的生长造成影响,于是采取焚烧的办法。秋季、玉米等农作物收获后,上未干燥的玉米秸被很多不能燃烧充分,产生很多的烟雾弥散于空气中,使空气中的二养化碳、一养化碳浓度急剧升高,造成了严重的空气污染。到了傍晚时分,空气湿度加大、烟雾扩散减慢,全部积聚于低层,能见度大大降低。另外,烟雾还严重刺激人们的眼睛和喉咙,使人流泪、喉咙、呼吸困难,甚至呕吐,严重时还会导致呼吸道疾病,极大的影响了人们的身心健康。
④、农村蓄禽养殖业及相关行业带来的环境问题:调查数据显示,养殖一头牛产生的废水超过22个人生活产生的废水,养殖一头猪产生的污水相当余7个人生活产生的废水。附近地区地下水中的硝酸盐、氨氮超标;
河道水体发臭变黑,富营养化,蚊蝇滋生,严重污染周围的环境。某些作坊主甚至将动物皮钉在门板、板凳上,放到街道上晾晒,将猪毛等动物鬃毛满街摊晒、气味难闻,蚊蝇很多聚集。由于这些作坊大多位于居民区,从而严重影响了周围居民的生活质量,损害了人们身心健康、恶化了农村环境卫生状况。
6、解决当前农村环境问题的对策。
1、加强农业科技的攻关和推广工作,大力发展生态农业加大先进农业生产技术的科研攻关力度,进取推广先进的耕作制度和使用高效、低毒、低残留的新农药,推广病虫草害综合防治和秸秆综合利用技术,努力实现农业产业结构合理化、生产技术生态化、生产过程清洁化、生产产品无害化,开展生态农业建设是控制农业面源污染的有效途径。
2、强化乡镇企业环境管理,控制工业污染。乡镇工业要适当集中建设,建立工业小区,实行集中管理,集中处理污染。对于不经济的。污染企业要限制其发展;
对产业结构不合理、污染排放严重、不能实现集中处理污染,或污染物不能达标排放的企业要关停,逐步在乡镇工业企业中推行清洁生产。
3、加强宣传教育,增强人们的环保意识。利用各种媒体加大环保宣传力度,向农村干部宣传环境保护对生态建设的重要性,促使其充分认识加强农村环保工作的紧迫性;
向广大农民宣传公益意识、环保意识,从而在全社会营造人人关心环境、个个参与环境保护的氛围,把环境保护与生态建设工作提高到一个新水平。引导广大农民革除陋习,倡导科学、礼貌的生产、生活方式,帮忙农民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礼貌发展道路。
4、完善政府职能,健全环境管理体系,加强环保执法力度、深度。完善政府职能,将环境整治与扶贫工作紧密结合,要加强对农村环境的管理,应逐步建立健全农村环境保护的法规与标准体系,在已有的法规基础上,逐步制定、完善与农村环境保护工作有关的食品技术规范,农药、化肥、地膜污染防治与环境管理法规标准等,为农村环境保护工作供给完善的法律支持。加强环保队伍建设,乡、镇一级应设有环保机构或专人,提高队伍的执法本事。
5、加强农村生态建设环境保护工作的资金投入和政策扶持坚持“谁污染、谁付费,谁收益、谁负担,谁开发、谁保护”的原则,不断拓宽投资渠道,保证稳定有效的环保资金投入。财政政策逐步向农村环境保护工作倾斜。另外,还需根据“工业反哺农业”有关精神研究、制定相关的优惠政策,逐步建立和完善政府、团体和个人多渠道融资机制,保证稳定有效的农村环境综合整治资金投入。农村的环境问题由于其特殊性,如不及早重视和防范将会造成比此刻城市环境更复杂、更有害、更难治理和恢复的被动局面。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加快农村现代化进程的今日,我们应当当进取采取对策,把农村环境问题摆上议事日程,不能重蹈工业化”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礼貌发展道路,增强可持续发展的本事,改善生态环境,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四、结语
1、调查感言
本次调查采用了实地考察,走访座谈。在采访过程中,我们发现农村的环境问题一向没有受到人们足够的重视。部分农民环保意识薄弱,农村环境污染也日益呈现多元化。在农村很少看到有专门的垃圾堆放地,随处乱扔的现象十分严重;
另一方面,农村环境污染呈多元化特点,由过去单一的生活垃圾向生活垃圾、建筑垃圾、工业垃圾转变。所以环境治理问题应当从内外一齐入手,双管齐下才能有更好的效果。
2、调查收获
(1)在调查过程中,多种方法的运用是本次调查取得了十分好的效果,无论是现场采访,还是实地考察都获得了十分真实的信息,为调查的深入供给了十分好的条件。所以,在以后的学习过程中,我们应当学会从多角度看待问题,解决问题,不掉在一棵树上。结合实际,灵活操作,获益匪浅。
(2)本次调查充分锻炼了我们的实际操作本事,无论是问卷的设计还是数据的搜集、整理与分析都提高了动手本事,对于大学生而言是一个十分好的提升。这也启示我们“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书本知识必须要运用到实际生活中才能显示出它的真正价值。
(3)本次调查主要是针对农村环境问题,但在调查过程中,我们也欣喜的看到,改革开放的三十几年大大的促进了农村的发展。两层楼房代替了过去的茅草屋,电动车、轿车代替了破草鞋,餐桌上也不仅仅是干巴巴的青菜,人们的生活水平日益提高。由此可见,党的改革开放是一项伟大之举,它打开了中国的大门,是中国充分融入世界,焕然新生。
农村环境保护调查报告8
1.我国农村环境现状
近年来,随着政府对农村环境保护工作的积极开展,农村环境有了很大的改善,特别在推进新农村建设过程中,相关部门相互配合,取得了很好的成绩。
1.1环保工作从创建生态文明村做起。各地将“生态文明村”的建设标准与实际情况相结合,有效的开展农村环境整治工作。很多村庄已建立起绿化带、垃圾集中收集点、排水沟等;环保能源被广泛应用;家禽家畜开始实行圈养,禽畜粪污得到有效的处理和资源再利用。
1.2水源保护和水污染防治工作的有效展开。政府加强对工业结构的调整,重点治理化工企业、食品加工企业、造纸企业及主要流域,加强对水源的保护及水污染的防治[1]。
1.3农村节能减排技术的推广工作进一步展开。近年,农民自愿投资的主体作用和农村信用社融资主渠道作用得到很大的发挥,解决了农村沼气建设资金困难的问题。各村将沼气的开发利用与生态村的相关工作结合起来,对新农村的建设进行了深入的探索。另外,秸秆污染也是农村环境污染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为解决秸秆污染问题,各农村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将大部分秸秆粉碎作为牲畜的饲料,变废为宝。
1.4大力开展植树造林工作,壮大绿色资源。各农村积极营造农田防护林体系,使生态环境和农业生产都得到了极大改善,从而建立起林、田和谐发展的成功模式
总之,由于我国政府对农村环保工作的重视,农村环保工作有关的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逐年增加,使农村环保工作有了较快的发展。但由于遗留问题的存在,农村现在的环境仍存在很多问题亟待解决。目前,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城镇化、工业化等步伐的加快,农村环境总体呈恶化趋势。
2.农村环境面临的严重问题
2.1饮用水的污染问题仍存在。我国农村饮用水水源主要是地下浅层水及地表水。随着科技的进步、经济的发展,各种污水排放量逐年增多,生活污水和禽畜养殖污染问题也越来越严重,而农村环境的基础设施又不完善,使农村饮用水资源日趋短缺。
2.2大规模畜禽养殖 污染问题较严重。目前,畜禽养殖业的发展极为迅速,是农村经济的主要组成部分之一。但因为不能妥善的处理好畜禽的粪便,使禽畜粪便污染成为农村环境污染的重要因素,严重影响了农村的生态环境[2]。据调查,我国农村畜禽粪便的处理方式及比例为:随便堆放25%,直接堆放到田中60% ,其他15%。
2.4秸秆焚烧对水体和空气的污染。我国是农业大国,每年的秸秆产量很大,尽管大部分会被用作饲料、肥料等,但还有一部分被直接烧掉造成大气污染,或者堆放在田间地头及河岸,阻塞河道,污染水源。据调查,目前,农村秸秆的处理方式及比例为:直接烧掉25%,饲养牲畜62%,当作有机肥料8%,燃料5%。
2.5农村生活污水、生活垃圾成主要问题。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农村的生活水平和居住条件有了很大的改善,这使得我国农村的生活垃圾及生活污水排放量逐年增加,成为污染农村环境的重要问题。
3.农村环境问题的原因
3.1思想认识不足。部分群众思想觉悟不高,对农村的环保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清,有些部门也由于认识不足没有把环保工作放到一个重要的位置。我国一直都存在注重城市、轻视农村进步的理念和现象,因此,环保的相关法规和策略在农村不能得到较好的落实。另外,有些地方为保护经济利益,轻视环保工作的开展,对环境问题视而不见。
3.2资金投入有限。我国对城市环境保护方面的资金投入很大,对农村环境保护工作给予的重视不够,尤其对农村环境基础设施建设的资金投入较少,且将这些有限的资金分散发给各部门,这使得农村没有足够的资金用来加强环境基础设施的建设。
3.3相关机构不健全。我国农村环境保护工作的相关机构不健全,县级政府并没有设立专门的环保机构,而且村镇没有专业的环保工作者,这就造成分工不明确,没有相关的责任人,管理上混乱不堪,监管力度受到严重的影响。
3.4技术落后。在我国农村,对于污染的治理技术相对落后。就目前来看,沼气的有效利用技术和相关的推广工作取得了很好的成效。对于其他方面,如对污水及生活垃圾等的处理并没有成熟的技术,因此,也严重影响了环保工作的开展。
3.5法律法规不健全。目前,我国的农村环境保护工作推进的主要手段是行政手段。养殖业污染、化肥农药的污染等方面存在无法可依的现象,这就导致这些污染现象越来越严重,不能得到有效的控制,从而加重了农村的环境污染。
4.农村环境保护的建议
4.1加强宣传力度、提高思想认识。各级政府要认识到农村环保工作的重要性,充分利用各种渠道对干部及群众进行宣传教育,提高人们的环保意识,努力营造人人保护环境的良好氛围[3]。另外,还要在学校展开环保教育活动,通过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进而影响学生家长乃至社会,达到人人环保的目的。
4.2全面开展农村环境整治工作。我国各级政府应努力完善农村环保的相关政策,将农村环境污染整治工作提到日程上来,因地制宜地制定政治方案。对环境卫生、畜禽养殖、垃圾处理等方面的问题,要制定详细的整治计划及方案,以便更好地开展农村环境保护工作,建立生态文明村。
4.3加大资金投入,完善基础设施。我国各级政府应增加农村环保工作相关资金的投入,保证每年都有固定的专用资金用于农村环保工作。不断地完善基础设施的建设,重点解决农村环境中存在的重点问题,例如对饮用水水源的保护、生活垃圾的处理、畜禽养殖污染的处理等。政府应制定农村可持续发展的策略,尽快改善农村环境的现状。
4.4加强农村环境监测和监管。农村环境保护工作是一项综合性工程。因此,各级政府及相关部门应相互配合,积极建立有利于农村环保工作开展的环境监管体系,特别是村、镇的相关机构的建设。努力建设协调运转快、工作效率高的农村环境保护监管机构,不断完善农村环境监测体系,加强监管力度。
4.5抓住重点问题,分类指导。受各地区农村经济发展的影响,各地农村环境保护工作都有其各自的特点。因此,要因地制宜,将地区按特点分类进行环保工作的指导。我国农村面临的主要问题就是对饮用水水源的保护、污水排放、垃圾处理、土壤污染等。要想更有效的解决这些问题,第一,要做好前期的规划工作,进行有效的统筹安排;第二,要提高节能减排新技术的研发和推广效率;第三,要推进生态文明村的建设工作,有利于农村环境保护工作的开展;第四,加强工业污染源的治理,一定程度上限制污染企业的发展。
5.小结
虽然,我国农村环境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改善,但是,农村环境保护工作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我国各级政府和群众要相互配合,共同努力,争取将农村环境保护工作做好。
第三篇:农村环境保护调查报告
农村环保是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内容,是提高农民生活质量、改善农村面貌、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一项基础性工作。为了解我市农村环保工作的基本情况,推进农村环保工作的进一步开展,2009年8月至9月,我们对我市农村环保工作进行了一次专题调研,先后深入阎良、灞桥、高陵、周至、户县、蓝田等区县的数十个村、镇和农户,对我市农村村容村貌整治、垃圾和污水处理、畜禽粪便无害化处理、面源污染、饮水安全等方面有了一个比较全面直观的了解,就进一步防治农业生产和农村生活污染,综合整治乡镇环境,提高城乡居民的生活环境质量,提出了一些意见和建议。
一、我市农村环保工作的基本情况
从调查情况看,近年来,市政府及其有关部门以“清洁水源、清洁家园、清洁田园、清洁能源”为目标,以生态示范创建为载体和抓手,把环境综合整治作为农村环保的切入点和突破口,保障农村饮水安全,大力推进生态示范创建,不断加大农村环境污染治理设施建设与环境保护力度,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构建和谐社会提供了环境安全保障。
(一)生态示范创建取得积极进展。生态示范创建是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和生态环境建设的基础工程。我市坚持“以点带面”、“示范带动”的原则,通过大力开展示范区、环境优美乡镇、生态村创建和绿色文明单位创建活动,有效地促进了农村环保工作的整体推进。截至2008年底,全市获国家级环境优美乡镇1个,省级生态示范区2个,市级生态示范乡镇9个、生态示范村43个,绿色文明示范单位800余家,临潼区、周至县通过了国家级生态示范区县预验收。为使创建活动顺利开展,各区、县积极行动起来,开展了卓有成效的工作。浐灞生态区、曲江新区强力推进生态创建活动,目前正在申报国家生态区验收。阎良区制定了《阎良生态区建设规划》及实施方案,高陵县制定了《高陵县生态环境保护规划》,有组织、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农村生态建设活动。阎良区、灞桥区积极开展治理“三乱”(乱倒垃圾、乱泼污水、乱堆杂物)、清理“三堆”(柴草堆、粪便堆、垃圾堆)、推广“三改”(改水、改厕、改厨)、美化“三口”(村口、路口、门口)活动,优化了农村环境,推动了生态示范创建活动的深入开展。
(二)农村饮用水条件逐步得到改善。近年来,市和区、县都把解决农村群众饮水困难、保障饮水安全作为重中之重,予以高度重视。划定水源保护区,加大资金投入,3年来全市建成集中饮水工程600余项,解决了90.6万农村群众的饮水安全问题。市财政2009年投资3700万元,推进农村饮水安全和户用沼气工程建设,改善农民的生活条件。户县按照政府规划、环保牵头、部门配合、乡镇监管、村子保护的原则,制定了《户县农村生活饮用水水源环境保护管理办法》,确保农村饮水安全。阎良区在全市率先实现了村村通自来水的目标,80个行政村全部用上了自来水。蓝田县今年计划建设饮水工程55处,已建成15处,开工28处,解决了1.53万人的饮水安全问题。高陵县已建成各类集中供水工程91处,解决了16.2万人的饮水安全问题。临潼区徐杨街办新华村、屯刘村建成了饮用水净化工程。周至县沿山、沿渭的17个乡镇及全县各处饮用水质均符合标准。灞桥区今年安排资金1300万元,计划新建集中供水工程1个,单村供水工程20个,可解决3万人的饮水安全问题。
(三)畜禽养殖污染防治积极开展。大力推进绿色生态养殖,强化养殖业污染防治。强化畜禽养殖环境监管,不断加强畜禽养殖废弃物的综合利用和污染治理,引导畜禽业生产在农业生态系统内的良性循环。市上下拨110万元环保专项资金,支持了4个畜禽养殖污染防治示范工程建设,其中户县马村养鸡场生态示范园区、阎良区绿源瘦肉型猪繁育基地、蓝田县西安旺源养殖厂和临潼溢盈畜牧养殖公司通过建设沼气发酵池,使畜禽粪便资源化,实现了“畜-沼-农”循环发展,节省了不可再生能源。灞桥区以益稼科技公司提供的技术为支撑,开展了三绿生态养殖厂畜禽粪便无寄存化处理试点工作。户县惠丰有机肥厂收集苍游乡各村散养户鸡粪、采取烘干技术生产有机肥,西安天源绿州生物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开发蚯蚓分解牛粪消除污染项目,实现了污染防治与经济效益的统一,为农村养殖污染防治提供了新的途径。高陵县围绕沼气池建设改厕、改圈、改灶,已建成6633口沼气池,有效防止了人畜粪便对农村生态环境的污染。
(四)农村生活垃圾污染整治稳步推进。市建委、市爱卫会出台了《关于加强我市农村垃圾处理管理工作的意见》,制定了农村地区建立垃圾集中处理管理体系的总体规划,市环保局积极推广村收集、镇中转、县(区)处理的垃圾处理模式。一些村组建立了垃圾环卫管理制度,设立了专职保洁员。高陵县制定了《高陵县农村生活垃圾收集管理办法》,并积极组织落实。阎良区7个街镇的29个村(234个组)共聘请保洁员275人,形成了“组清扫、村收集、镇(街)清运、区处理”的垃圾处理机制。灞桥区在13个重点村修建了76座垃圾台,配备垃圾密封清运车14辆,收集车9辆,为垃圾规范化处置打下了良好基础。临潼区代王垃圾无害化填埋场已经建成,并通过验收。周至县为20个生态村配备了垃圾清运车、垃圾箱,建立了简易垃圾填埋场,做到了日产日清。户县积极开展村组垃圾处理示范活动。长安区上王村每天下午专门将农家乐产生的废弃物收集起来运送到区上指定的垃圾处理场,并建有村上的污水处理设施。阎良区垃圾资源化处理厂拥有20多项发明专利,采取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仿生实时处理技术,经过原始创新和集成创新,形成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体系的城市生活垃圾工业化处理快速生产线,每天可处理200吨生活垃圾。
(五)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开始启动。针对我市农村群众居住地理位置差异较大的实际,对农村生活污水治理采取分散和相对集中、环境工程设施与自然净化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我市除城六区外的其他区县全部开工建设了污水处理厂,同时结合“百镇”建设,在蓝田、周至等区县同步规划建设乡镇小型污水处理工程。阎良区污水处理厂将周边农村的生活污水纳入管网处理,正在建设关山镇、武屯镇污水处理厂以及启动了武屯镇全市首个污水生物处理项目的建设,农村的乳品行业废水处理设施建设也在进行之中。蓝田县动工建设汤峪镇、葛牌镇污水处理厂,玉山镇污水处理厂正做前期论证,汤峪湖森林公园建立了污水处理设施,对产生的生活污水经生化处理后,全部用于花草树木浇灌,实现了零排放。
(六)土壤污染防治初见成效。过量使用化肥、农药,使得土壤养分比例失调,土壤有机质、钾和微量元素严重失调,土壤理性化性质恶化,稳定性差,肥力下降。过度使用农药,不但影响农作物的正常生长,而且污染环境。非降解 农膜碎片进入土壤后,会严重改变土壤物理性质,影响土壤透气性,阻碍农作物吸收和根系生长,导致减产。我市加强对农业用地的环境监测和评估,通过技术、工程等多种手段,积极防治土壤污染。2006年,灞桥区就开展了土壤测土配方工作。周至县以科学施肥为指导,大力推行测土施肥和减量增效技术,减少农田氮、磷流失,积极鼓励使用有机肥,发展绿肥种植。目前已完成61万亩测土配方工作,为建立一批农药减量控制示范区和无公害、绿色、有机农产品基地提供了保证。高陵县加大了对假冒伪劣化肥农药的检查打击力度,坚决取缔销售国家明令禁止销售的剧毒农药,净化农药市场。
(七)农村大气污染和工业企业监管力度不断加大。我市加大了区域大气环境整治力度,取缔了一些碎石和大白粉加工企业,捣毁了一些废旧塑料加工点,建立了联合整治扬尘污染的工作机制及空气质量预警机制,制定了严格的考核办法,强化了对城镇工地及渣土拉运车辆的监督检查。特别是秸杆禁烧和综合利用工作成效显著,今年夏季秸秆禁烧工作实现了未出现一起着火点的可喜成绩,秋季秸秆焚烧工作也取得好成绩,10月份良好空气质量比去年多2天。涉农区县积极推广玉米硬茬播种、旋耕灭茬播种、秸秆捡拾打捆和秸秆粉碎等秸秆综合利用技术,为禁烧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蓝田县大力推广秸秆还田、秸秆饲料、秸秆草编等综合利用措施。阎良区大力推广秸秆青贮技术、秸秆气化技术,武屯镇三合村、红丰村秸秆青贮率达到90%,完成秸秆气化技术近2000户。同时,加大了农村工业企业和造纸企业治理监管力度,使农村老百姓呼吸的空气更清新,居住的环境更舒适。
第四篇:农村环境保护调查报告
农村环保是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内容,是提高农民生活质量、改善农村面貌、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一项基础性工作。为了解我市农村环保工作的基本情况,推进农村环保工作的进一步开展,2009年8月至9月,我们对我市农村环保工作进行了一次专题调研,先后深入阎良、灞桥、高陵、周至、户县、蓝田等区县的数十个村、镇和农户,对我市农村村容村貌整治、垃圾和污水处理、畜禽粪便无害化处理、面源污染、饮水安全等方面有了一个比较全面直观的了解,就进一步防治农业生产和农村生活污染,综合整治乡镇环境,提高城乡居民的生活环境质量,提出了一些意见和建议。
一、我市农村环保工作的基本情况
从调查情况看,近年来,市政府及其有关部门以“清洁水源、清洁家园、清洁田园、清洁能源”为目标,以生态示范创建为载体和抓手,把环境综合整治作为农村环保的切入点和突破口,保障农村饮水安全,大力推进生态示范创建,不断加大农村环境污染治理设施建设与环境保护力度,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构建和谐社会提供了环境安全保障。
(一)生态示范创建取得积极进展。生态示范创建是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和生态环境建设的基础工程。我市坚持“以点带面”、“示范带动”的原则,通过大力开展示范区、环境优美乡镇、生态村创建和绿色文明单位创建活动,有效地促进了农村环保工作的整体推进。截至2008年底,全市获国家级环境优美乡镇1个,省级生态示范区2个,市级生态示范乡镇9个、生态示范村43个,绿色文明示范单位800余家,临潼区、周至县通过了国家级生态示范区县预验收。为使创建活动顺利开展,各区、县积极行动起来,开展了卓有成效的工作。浐灞生态区、曲江新区强力推进生态创建活动,目前正在申报国家生态区验收。阎良区制定了《阎良生态区建设规划》及实施方案,高陵县制定了《高陵县生态环境保护规划》,有组织、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农村生态建设活动。阎良区、灞桥区积极开展治理“三乱”(乱倒垃圾、乱泼污水、乱堆杂物)、清理“三堆”(柴草堆、粪便堆、垃圾堆)、推广“三改”(改水、改厕、改厨)、美化“三口”(村口、路口、门口)活动,优化了农村环境,推动了生态示范创建活动的深入开展。
(二)农村饮用水条件逐步得到改善。近年来,市和区、县都把解决农村群众饮水困难、保障饮水安全作为重中之重,予以高度重视。划定水源保护区,加大资金投入,3年来全市建成集中饮水工程600余项,解决了90.6万农村群众的饮水安全问题。市财政2009年投资3700万元,推进农村饮水安全和户用沼气工程建设,改善农民的生活条件。户县按照政府规划、环保牵头、部门配合、乡镇监管、村子保护的原则,制定了《户县农村生活饮用水水源环境保护管理办法》,确保农村饮水安全。阎良区在全市率先实现了村村通自来水的目标,80个行政村全部用上了自来水。蓝田县今年计划建设饮水工程55处,已建成15处,开工28处,解决了1.53万人的饮水安全问题。高陵县已建成各类集中供水工程91处,解决了16.2万人的饮水安全问题。临潼区徐杨街办新华村、屯刘村建成了饮用水净化工程。周至县沿山、沿渭的17个乡镇及全县各处饮用水质均符合标准。灞桥区今年安排资金1300万元,计划新建集中供水工程1个,单村供水工程20个,可解决3万人的饮水安全问题。
(三)畜禽养殖污染防治积极开展。大力推进绿色生态养殖,强化养殖业污染防治。强化畜禽养殖环境监管,不断加强畜禽养殖废弃物的综合利用和污染治理,引导畜禽业生产在农业生态系统内的良性循环。市上下拨110万元环保专项资金,支持了4个畜禽养殖污染防治示范工程建设,其中户县马村养鸡场生态示范园区、阎良区绿源瘦肉型猪繁育基地、蓝田县西安旺源养殖厂和临潼溢盈畜牧养殖公司通过建设沼气发酵池,使畜禽粪便资源化,实现了“畜-沼-农”循环发展,节省了不可再生能源。灞桥区以益稼科技公司提供的技术为支撑,开展了三绿生态养殖厂畜禽粪便无寄存化处理试点工作。户县惠丰有机肥厂收集苍游乡各村散养户鸡粪、采取烘干技术生产有机肥,西安天源绿州生物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开发蚯蚓分解牛粪消除污染项目,实现了污染防治与经济效益的统一,为农村养殖污染防治提供了新的途径。高陵县围绕沼气池建设改厕、改圈、改灶,已建成6633口沼气池,有效防止了人畜粪便对农村生态环境的污染。
(四)农村生活垃圾污染整治稳步推进。市建委、市爱卫会出台了《关于加强我市农村垃圾处理管理工作的意见》,制定了农村地区建立垃圾集中处理管理体系的总体规划,市环保局积极推广村收集、镇中转、县(区)处理的垃圾处理模式。一些村组建立了垃圾环卫管理制度,设立了专职保洁员。高陵县制定了《高陵县农村生活垃圾收集管理办法》,并积极组织落实。阎良区7个街镇的29个村(234个组)共聘请保洁员275人,形成了“组清扫、村收集、镇(街)清运、区处理”的垃圾处理机制。灞桥区在13个重点村修建了76座垃圾台,配备垃圾密封清运车14辆,收集车9辆,为垃圾规范化处置打下了良好基础。临潼区代王垃圾无害化填埋场已经建成,并通过验收。周至县为20个生态村配备了垃圾清运车、垃圾箱,建立了简易垃圾填埋场,做到了日产日清。户县积极开展村组垃圾处理示范活动。长安区上王村每天下午专门将农家乐产生的废弃物收集起来运送到区上指定的垃圾处理场,并建有村上的污水处理设施。阎良区垃圾资源化处理厂拥有20多项发明专利,采取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仿生实时处理技术,经过原始创新和集成创新,形成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体系的城市生活垃圾工业化处理快速生产线,每天可处理200吨生活垃圾。
(五)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开始启动。针对我市农村群众居住地理位置差异较大的实际,对农村生活污水治理采取分散和相对集中、环境工程设施与自然净化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我市除城六区外的其他区县全部开工建设了污水处理厂,同时结合“百镇”建设,在蓝田、周至等区县同步规划建设乡镇小型污水处理工程。阎良区污水处理厂将周边农村的生活污水纳入管网处理,正在建设关山镇、武屯镇污水处理厂以及启动了武屯镇全市首个污水生物处理项目的建设,农村的乳品行业废水处理设施建设也在进行之中。蓝田县动工建设汤峪镇、葛牌镇污水处理厂,玉山镇污水处理厂正做前期论证,汤峪湖森林公园建立了污水处理设施,对产生的生活污水经生化处理后,全部用于花草树木浇灌,实现了零排放。
(六)土壤污染防治初见成效。过量使用化肥、农药,使得土壤养分比例失调,土壤有机质、钾和微量元素严重失调,土壤理性化性质恶化,稳定性差,肥力下降。过度使用农药,不但影响农作物的正常生长,而且污染环境。非降解 农膜碎片进入土壤后,会严重改变土壤物理性质,影响土壤透气性,阻碍农作物吸收和根系生长,导致减产。我市加强对农业用地的环境监测和评估,通过技术、工程等多种手段,积极防治土壤污染。2006年,灞桥区就开展了土壤测土配方工作。周至县以科学施肥为指导,大力推行测土施肥和减量增效技术,减少农田氮、磷流失,积极鼓励使用有机肥,发展绿肥种植。目前已完成61万亩测土配方工作,为建立一批农药减量控制示范区和无公害、绿色、有机农产品基地提供了保证。高陵县加大了对假冒伪劣化肥农药的检查打击力度,坚决取缔销售国家明令禁止销售的剧毒农药,净化农药市场。
(七)农村大气污染和工业企业监管力度不断加大。我市加大了区域大气环境整治力度,取缔了一些碎石和大白粉加工企业,捣毁了一些废旧塑料加工点,建立了联合整治扬尘污染的工作机制及空气质量预警机制,制定了严格的考核办法,强化了对城镇工地及渣土拉运车辆的监督检查。特别是秸杆禁烧和综合利用工作成效显著,今年夏季秸秆禁烧工作实现了未出现一起着火点的可喜成绩,秋季秸秆焚烧工作也取得好成绩,10月份良好空气质量比去年多2天。涉农区县积极推广玉米硬茬播种、旋耕灭茬播种、秸秆捡拾打捆和秸秆粉碎等秸秆综合利用技术,为禁烧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蓝田县大力推广秸秆还田、秸秆饲料、秸秆草编等综合利用措施。阎良区大力推广秸秆青贮技术、秸秆气化技术,武屯镇三合村、红丰村秸秆青贮率达到90%,完成秸秆气化技术近2000户。同时,加大了农村工业企业和造纸企业治理监管力度,使农村老百姓呼吸的空气更清新,居住的环境更舒适。
(六)加大监管力度,保障环境安全。在农村环保工作中,环保、水务、国土、卫生、农业、林业等各职能部门要以保障环境安全、维护群众环境权益为目的,充分行使执法职能,认真履行督促职责,严肃查处有关违法行为。要加强对矿产、旅游等资源开发活动的监管,努力遏制新的人为生态破坏。加强农村饮用水水源地、自然保护区和基本农田等重点区域的环境监测。努力实现由注重末端治理向注重从源头抓起、由控制工业污染为主向控制工业和生活污染并重、兼顾农业污染控制转变,加强对农村工业企业的监督管理,严格执行企业污染物达标排放和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制度,防治农村地区工业污染,并采取切实有效措施防止工业污染向农业转移、城市污染向农村转移。要对不能达标排放的规模化畜禽养殖场实行限期治理等措施,下大气力保护好农村的自然生态环境。
(七)加强法制建设,促进依法治理。现行的《环境保~》制定较早,其规定虽然适用于农村环境的污染治理,但不够具体,针对性不强,其侧重点是工业污染控制和城市环境保护,对农村环保相对薄弱。为保证环保法律的有效实施,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和农村环保事业协调一致的发展,完善农村环保的政策、法规、标准体系,十分必要。因此,有关方面要研究制定村镇污水、垃圾处理及设施建设的政策、标准和规范,逐步建立农村生活污水和垃圾处理的投入和运行机制。加快制定农村环境质量、人体健康危害等相关监测、评价标准和方法。抓紧研究拟订有关土壤污染防治、面源污染防治、畜禽养殖污染防治、农村生态保护等方面的法规规章。在目前情况下,我市可考虑制定农业生态环境保护方面的法规或者规章,以确立“谁污染谁治理、谁开发谁保护、谁破坏谁恢复、谁利用谁补偿”原则。制定乡镇生活垃圾处理方面的规章制度,以明确村民、村委会、乡镇管理部门在垃圾的清运、收集、贮存、处置过程中的责任和分工,使农村环保工作规范化、制度化。
第五篇:农村环境保护调查报告
农村环境状况调查报告
农村环境保护不仅是关系到提高农民生活质量、改善农村面貌、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一项重要基础性工作,也是贯彻科学发展观、统筹城乡发展、实现中原崛起的重要内容和体现。我省农村环境状况如何?存在着哪些突出的矛盾?已成为我省环境保护工作必须着力研究和解决的问题。为了解我市农村环保工作的基本情况2010年暑假,对我市农村环保工作进行了一次简单调查。先后了解彭营等几个村农户,对我省农村村容村貌整治、垃圾和污水处理、畜禽粪便无害化处理、面源污染、饮水安全等方面有了一个比较全面直观的了解,就进一步防治农业生产和农村生活污染,综合整治乡镇环境,提高城乡居民的生活环境质量,提出了一些意见和建议。
一、我市农村环境现状
在调查中感受到了各地农村环境保护工作取得了一定的可喜成绩,特别在推进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各地环保、农业、畜牧、水利、建设等有关部门各司其职、相互配合,坚持“污染防治与生态保护并重,生态保护与生态建设并举”的方针,积极探索农村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积极促进农村环保工作的开展,以循环型、节约型、生态型农业为理念,树立了一批很好的样板。
1、创建生态文明村,已成为农村环保工作的亮点。各地按照“生态文明村”建设标准,结合当地实际,积极开展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作。许多村庄经过综合治理,硬化了村庄主干道;村落周围建立绿化带;修建垃圾收集设施及排污水沟;清洁能源被广泛推广;家庭禽畜养殖实行圈养,规模化养殖场粪污得到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
2、规模化畜禽养殖污染已开始得到治理。许多地方采取科学划定禁养区,改变人畜混居现象,改善农民生活环境,鼓励建设生态养殖场和养殖小区,通过发展沼气、生产有机肥和无害化畜禽粪便还田等综合利用技术,重点治理规模化畜禽养殖污染,通过积极建设畜禽养殖业污染治理示范工程,实现养殖废弃物的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
3、水污染防治和饮用水源地保护工作取得一定成效。各地加大了工业结构调整力度,对重点流域、区域的造纸企业、食品酿造企业、制革企业、化工工业进行了深度治理和结构调整。面源污染防治得到重视。重点开展了农村化肥、农药使用情况调查,开展测土配方施肥工作,开展农村畜禽养殖综合治理工作,建立有机肥料加工厂,将畜禽粪便加工成高效有机复合肥。
4、农村沼气和秸秆综合利用等农村节能减排技术得到推广。近年来,各村充分发挥农民群众的投资主体作用和农村信用社的融资主渠道作用,有效破解了沼气建设的资金瓶颈。把沼气建设与生态家园富民行动、村村通、植树造林、扶贫开发等工作有机结合起来,在新农村建设方面进行了有益探索。
近年来,为从根本上解决秸杆对农村带来的污染,为秸杆的综合利用找到出路,各地从农业可持续发展入手,充分利用秸秆资源,培肥地力,严禁焚烧秸秆,并建立监督检查责任落实追究制。
5、培育壮大绿色资源,走生态林业产业化之路。通过大力营造农田防护林体系,使生态环境和农业生产都得到极大改善,同时,探索出了一条林粮协调发展的成功模式。
总体上说,由于各地政府重视,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投入正逐步加大,农村环境状况有了一定改善。但,同时也应看到,由于历史原因,目前农村环境状况仍然较差。当前,随着农业集约化的快速发展和农村生产方式的转变,以及城镇化和工业化对农村生态环境的负面影响增加,加剧了农村环境的总体恶化。
二、我省农村环境面临的主要问题
改革开放特别是“十五”以来,各市农村经济快速发展,农民人均纯收入有大幅度提高,但传统粗放的农村经济发展模式并没有得到根本转变,点源污染与面源污染共存,生活污染、农业污染和工业污染叠加,各种新旧污染相互交织;工业及城市污染向农村转移,危及农村饮水安全和农产品安全。农村环保基础设施建设严重滞后,环境监管能力薄弱,环保资金普遍短缺,农业、农村污染减排任务艰巨,已成为农业、农村科学发展的制约因素。
(一)饮用水不安全仍然突出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各类污染物排放量逐年增加,但农村环境基础设施欠缺、污染治理设施简陋的现状,造成农村饮用水污染问题日益严重,不同区域呈现不同的污染特征:
(二)规模化畜禽养殖污染尚未得到控制
近年来各市规模化畜禽养殖业发展迅速,成为农村经济新的增长点。但由于对畜禽粪便污染的治理和资源化利用相对滞后,农村畜禽养殖污染成为影响农村生存环境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
(三)化肥、农药、污灌和污泥农用对环境潜在影响大
为提高农产品产量,各市不少地方过量使用化肥、不当施用农药以及不科学的污水灌溉等问题依然严重。城市污水处理的污泥农用也逐渐成为新情况、新问题。
(四)秸秆对水体和环境空气的影响不容忽视
由于我省是农业大省,每年农作物秸秆产生量巨大,除部分作为饲料、工业原料、直接还田利用外,其余的堆放于田间地头、道路及河道两侧,造成河道堵塞及水体污染;有些在田间直接焚烧,造成大气污染。
(五)农村生活污水、垃圾问题应引起重视
随着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各地农民居住格局和生活方式也发生了巨大的改变。首先是居住面积的不断增加;其次是新居多沿公路建设;第三是农民生活方式城市化;第四是化肥的大量施用。规模较大村庄和小城镇的生活垃圾和生活污水已成为亟待解决的突出问题。
(六)乡镇工业企业对农村环境影响大
(七)浅层地下水和土壤污染应引起高度重视
(八)农村环境监管极度薄弱
三、面临问题的原因分析
一是思想认识不到位。部分地方和部门对农村环境保护的重要性认识不足,没有把它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城乡二元结构的长期存在,导致重城市、轻农村,重工业、轻农业,环保法律法规和政策在农村没有真正落实。加上部分领导存在重经济轻环保思想,为保一方经济利益,对出现的问题遮遮掩掩,欺下瞒上。
二是资金投入不足。长期以来,国家在城市和工业环境保护方面的投入相对较大,在农村环境保护,特别是农村环境基础设施方面的投入十分有限,而且有限的资金分散于各个部门,缺乏有效的农村环境保护公共服务投融资机制和政策。
三是体制机制不健全。由于受体制影响,县级以下政府没有设置环保专门机构,乡镇、村级没有专职环保工作人员,造成分工不清,责任不明,管理混乱,监管不力。
四是技术欠缺。农村污染治理目前只有沼气的生产和利用技术较为成熟,推广工作也很有成效。对于农村生活污水和生活垃圾处理、秸秆综合利用等方面,虽然技术项目很多,实验、试点工作也都做了不少,但适合在农村大面积推广的节能减排实用技术还存在一定问题。
五是法制建设滞后。目前,农村环保工作主要还是通过行政手段去推进,针对农村环保的法律法规不健全,养殖业污染治理、农村生活污染治理、化肥农药农膜污染防治、土壤污染防治等工作,存在无法可依的现象。
四、加强农村环境保护的几点建议
(一)加大宣传,提高认识,把农村环境保护工作摆上更加重要和突出的位置。要从全局和战略的高度,提高对农村环境保护工作重要性和紧迫性的认识,统筹城乡环境保护,要加强对农村环境保护的宣传教育,不断提高广大农村领导干部和农民群众的环境保护意识。
(二)环保工作的主战场要向农村延伸。建立村规民约,积极探索加强农村环境保护工作的自我管理方式,组织村民参与农村环境保护,深入开展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作。
(三)加大农村环境保护投入,完善环境基础设施。各部门要加大资金投入,加快农村环保基础设施建设。一是把农村环保基础设施建设纳入新农村建设的总体规划,统筹考虑、统一安排,在政策和资金上予以扶持,二是加快小城镇污水处理厂及垃圾处理厂建设,提高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程度。
(四)切实加强县级环保能力建设加强农村环境监测和监管。各级行政主管部门要加强部门间的协同配合,积极探索建立适合农村情况的环保工作监管体制机制,尤其是乡、村的环保监管机构建设。力争建设一支责任划分明确、权力相对集中、协调运转高效的农村环保监管队伍。建立和完善农村环境监测体系,定期公布全省和区域农村环境状况。
(五)突出重点 分类指导 着力解决突出的农村环境问题。由于经济发展不平衡,不同地区农村环保呈现不同特点,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当前要重点抓好农村饮用水水源地环境保护和饮用水水质卫生安全、农村改厕和粪便管理、生活污水和垃圾治理、农村环境卫生综合整治、农村地区工业污染防治、规模化畜禽养殖污染防治、土壤污染治理、农村自然生态保护。一要作好规划,统筹安排。二要加快农村节能减排实用新技术的研发推广; 三要因地制宜积极推行生态村镇建设,生态村镇对农村环境建设具有榜样和示范作用;四要抓好乡镇工业污染源治理,结合工业集聚区建设,大力推行污染物集中控制、集中治理,对于规模不经济的污染企业要限制其发展。
王天辉
2010年8月3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