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州“农资放心店”标准申报评定方法

时间:2019-05-12 19:53:1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博州“农资放心店”标准申报评定方法》,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博州“农资放心店”标准申报评定方法》。

第一篇:博州“农资放心店”标准申报评定方法

博州“农资放心店”标准申报评定方法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推动农资市场规范化管理,维护农资经营者和使用者的合法权益,确保各族农牧民购买上放心农资,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农资放心店”的标准是坚持以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为指导,以服务“三农”为宗旨,以现代流通方式构建农资经营体系,维护农民利益,促进农业发展。体现出“放心农资”农民盼,假冒伪劣源头斩,全党关心‘三农’事,工商责任重如山”的重要作用。为全面推进我州农资市场诚信建设,营造诚信守法、公平竟争的良好经营环境和放心消费环境。

第三条 本办法所称农资放心店,是指经过创建,达到规定条件并经批准挂牌的农资店。

第四条“农资放心店”的申报与管理遵循“自愿申报、积极创建、考核授牌、动态管理”的原则。

第五“农资放心店”的申报对象是:全州所有从事化肥、种子、农药、农机具等农资经营的单位和个人。经营方式包括农资批发、零售、代销等。

第六条 农资放心店的评定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及相关职能部门组成的领导小组依照各自的职能根据规定的标准进行审定,通过公开,公平、公正、透明审定原则,审定合格后授牌。

第二章 申报创建条件

第六条 “农资放心店”主要是指设在乡镇、村队,团场通过服务经营方式,向当地农村居民主要销售化肥、农药、种子、农地膜、小型农机具、兽药饲料等农业生产资料,并提供相应农技服务的农村零售店铺。

第七条 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并同时具备以下条件的农资经营户,可自愿申报创建农资放心店。

1、经营场所坐落在交通便利、远离居民居住区、便于疏散处。店铺设在建筑的一层,与住宅分开,店内不设生活设施,店堂内通风、明亮,墙壁和地面便于清扫。

2、商品按品类划分不同区域分类、分品种摆放,整齐美观,销售人员具备一定的农业技术专业知识,熟悉所销售的农资商品,经营农药的店面,禁忌物料不能混存混放。

3、使用符合国家规定的计量器具。

4、有与其经营的农资商品相配套的仓储设施、安全防护设施措施、消防安全设施、急救设施措施及相适应的管理制度。并在显著位置设有“禁止明火”等警示标志。经营农药的店面和储存场所耐火等级不得低于二级,库房门应为铁门或木质外包铁皮,采用外开式。

5、有聘请专业的农业技术人员1名。

6、农资商品进货、销售、库存登记备案制。建立两本帐(即:进货、销货台帐)、库存明细表以及质量信誉卡,详细记录商品名称、生产厂家、生产日期、产品规格指标、商标标识、购进数量;记录商品库存数量等,两帐两票一卡统一相符。

第七条执行索票、索证备查制。索票即:索取正规发票(经营者购进商品时要向供货方索取正规的发票);索证即:索取供货生产厂家(销售单位)的营业执照复印件、商标注册证复印件、该批次商品的质量检验证明以及其前置审批文证件的复印件(如生产经营许可证、合格证、委托代销证等),所有证件加盖单位公章,以备工商部门查验。

第八条销售商品留样备查制。经营单位和个人对其经营的每个批次、每个品牌的农资商品保存样品及其原包装和商标标识,留样商品在经营单位保存一年,出现问题便于相关监管部门进行认定。

第九条实行销售承诺及信誉卡制。经营单位向社会公开文明诚信经营承诺,并向工商部门做出书面承诺,有与辖区工商部门签订的农资市场经营责任状,明确其责任和义务。在销售商品过程中,经营单位有向消费者出具的正规发票和农资商品质量信誉卡。

第十条、“农资放心店”信用级别达到A级,没有因违法违章行为被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及相关行政执法部门处罚的。

第三章农资放心店的评定与管理

第十一条 为保证农资放心店的评定顺利实施,成立“农资放心店评定领导小组”,组成人员由工商、农业、农技、质监、安监等部门负责同志和辖区地方政府。具体负责放心店的组织、实施、认定和管理。

第十二条农资放心店的认定实行评审制度,基层工商分局(所)负责初步认定,评定领导小组负责对申报的单位进行审查、确认后授牌。

第十三条 农资放心店的评定每年进行一次,有下列情况之一的,由评定小组取消放心店资格,并摘

牌:

(一)申报过程中弄虚作假,骗取创建资格的;

(二)经营主体或经营范围发生变化,不再符合申报条件的;

(三)违法违规经营或销售假冒伪劣农资的;年内有违法行为被行政执法机关处罚过的。

(四)复审不合格的。

(五)信用级别发生变化后为C级的。

(六)未按规定要求进行备案登记的。经营者购进未到当地工商部门登记备案的本地,或外地农药经销商推销的农资商品的。

第四章 附则

第十四条 本办法适用全州所有从事化肥、种子、农药、农机具等从事农资经营的单位和个人。

第二篇:博州农资市场检查情况通报

博州农资市场检查情况通报

近日,由博州农业局牵头,联合工商、安监等部门组成检查组对全州农资批发市场、销售集中区域进行专项检查。重点检查农资经营主体资质是否合法、农资进销货台帐是否规范、有无禁限用农药、假冒伪劣农资销售情况等,并对当前销售量大的肥料产品进行质量抽检。

一、基本情况

全州共检查农资经销店56家,查处无危险化学品经营许可证经营农药的黑窝点4个,没收非法经营农药产品货值3.6万元、没收非法所得2.6万元、并处罚款8.6万元;因环境安全条件不达标,取缔1家农资经销店危险化学品经营资格;查处涉嫌虚假宣传农资案件2起;没收过期农药43公斤、320毫升。

二、存在的问题:

1、农资进销货台帐不健全。全州农药市场普遍存在进销货台帐不健全、不完善,特别是乡镇、村队农药经销店基本都未建立进销货台帐。

2、个别农药经销店存在出售过期农药的行为。过期农药不但药效降低,还会对农作物产生不必要的药害。个别农药经销店对过期农药并没有下架,依然向农户出售。

3、农资经销店过多。精河县、博乐市分别有农药经销店145家和117家,但是有规模的农药店较少,造成农药市场的无序竞争,给假冒农药和劣质农药的流通造成可乘之机。

三、下一阶段工作要求

1、严格农资市场准入。开展辖区内农资经营主体的清查,建立完善农资经营主体档案,全面掌握经营主体的基本情况,对资质条件不符合法律法规要求的要依法予以清理,对无证无照经营农资的要坚决予以取缔。

2、加强市场日常监管。加大农资批发市场、销售集中区域,特别是乡镇、村队农资经销店和流动商贩的检查力度,责令经销商必须建立农资购进、销货台帐,严厉打击销售假劣农资坑农害农的违法犯罪行为。

3、强化宣传培训。充分利用电视、广播、板报、专栏和现场培训等形式,广泛宣传《农药管理条例》、《肥料管理条例》及市场监管的法律法规,宣传违禁高毒农药的危害性和国家有关禁限用农药的有关规定,普及农资科学使用知识。

4、规范农资市场。各县市根据日常市场监管情况,对屡次出现违规经营行为、经营场所安全环境条件差、安全隐患较多的农资经销店在资质审查中逐步淘汰。

第三篇:博州运管局平安家庭创建标准

博州运管局“平安家庭”的评选标准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家庭平安是城市文明的重要基础。为实现又好又快发展营造稳定和谐的社会环境,我局制定平安家庭评选标准如下:

1、遵纪守法无犯罪。家庭成员积极学法、用法,遵守国家政策和法律、法规,家庭成员无违法犯罪,无参加“法轮功”等邪教组织。

2、家庭和睦无暴力。家庭成员和睦相处,尊老爱幼,互帮互助,男女平等,家庭成员之间无暴力行为,家庭环境和谐美满。

3、珍爱生命无毒品。家庭成员积极参与禁毒、预防艾滋病宣传教育工作,自觉远离毒品,无吸毒、贩毒、制毒、种毒行为,预防艾滋,珍爱生命。

4、娱乐健康无赌博。家庭成员热爱生活,积极向上,娱乐方式文明健康,不组织赌博,不参与赌博。

5、安全防范无事故。认真做好防火、防盗等家庭安全防范措施,增强自我防范意识,提高自我防范能力,确保家庭成员人身安全及家庭财产安全。

6、邻里和谐无纠纷。邻里之间明礼谦让,互帮互助,团结友爱,邻里关系融洽和谐。

第四篇:博州工商局农资市场信用分类监管实施意见

博州工商局农资市场信用分类监管实施见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进一步规范农资经营行为,维护农资市场秩序,切实保护广大农民的切身利益,维护农村社会稳定,促进农村经济发展,营造和谐社会,依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国家工商总局、自治区工商局有关文件精神,结合博州实际,制定本实施意见。

第二条农资市场信用分类监管的指导思想和目标是: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党的十六大精神、中央(2005)1号和(2006)1号文件为指导,以服务“三农”、保护农民合法权益、严厉打击制售假劣农资坑农害农的违法行为、营造农资市场诚信经营环境、营造和谐社会为目标,通过建立农资经营信用分类监管体系,实现对各类农资经营主体的准入行为、经营行为和退出行为的全过程监管,全面推进我州农资市场诚信建设,营造诚信守法、公平竟争的良好经营环境和放心消费环境。

第三条本办法所称信用分类监管,是指工商行政管理部门依据职能和农资市场各类经营主体信用等级情况,有针对性地实施不同的管理措施,达到有效监管目的的管理制度。

第四条企业信用等级的评价认定,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及相关职能部门以建立经济户口为依托,结合对经营主体经营行为的动态监管,对在履行执法监管职能过程中掌握的与其信用相关的信息进行定量、定性分析,确定各类经营主体信用等级的系列活动。

第五条企业信用等级认定管理应立足于工商行政管理职能,坚持客观、公正、科学的原则,坚持统一标准。

第六条各级工商行政管理局负责所登记的各类农资经营主体的信用认定工作,按照统一的认定标准,公布信用等级整体情况。

第七条纳入信用分类监管的对象是:全州所有从事化肥、种子、农药、农机具等农资经营的企业法人、营业单位、个体工商户等。经营方式包括农资生产、批发、零售、代销等。

第二章建立经济户口

第八条经济户口资料是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对市场主体实施有效监管的重要载体,全市农资市场各类经营主体都要逐户建立经济户口(包括书式和电子)。

第九条经济户口的内容:

(一)、书式经济户口包括:企业概貌,生产经营的产品、商品及服务项目,注册登记概况,法定代表人(负责人)签字备案书,检查记录,回访检查记录,许可证登记记录,许可证检验记录,12315投诉、受理、处理结果记录,企业违法违规整改记录,注册商标记录,合同监管记录,产品质量认证记录,不良行为查处记录,荣誉表彰记录、广告监管记录,其他专项监管记录等方面内容。

(二)、电子经济户口包括:信息提示模块(包括企业年检企业期限、许可证期限、营业期限、限期整改期限等情况),信息查询模块(包括“公开查询”和“审批查询”),企业概貌,企业生产经营产品,商品及服务项目,注册登记概况,检查记录,回访检查记录,许可证登记及检验记录,12315投诉、受理、处理结果记录,企业违法违规整改记录,注册商标记录,合同监管记录,荣誉表彰记录,不良行为查处记录,产品质量认证记录,广告监管记录,许可证情况记录和其他专项监管记录等方面内容。

第十条经济户口的录入以工商分局(所)为主,机关职能科室为辅。录入内容要及时、准确、真实,重点突出与信用相关方面的内容。

第三章信用等级内容及认定方法

第十一条企业信用监管等级是依据企业信誉分数和失信分数按照一定比例或分值将企业评定为A、B、C、D四等和AA、A、B、C、D五级。AA为优良守信企业,A为守信企业,B为警示企业,C为失信企业,D为严重失信企业。

第十二条企业信用起始基准从零分起计。

第十三条企业信誉分值的设定如下:

(一)、主体资格:最高得分为10分。具备合法有效的营业执照和必需的前置审批手续,得10分。

(二)、经营行为:最高得分为20分。企业按规定建立台帐得2分;实行索证索票制度得4分;亮证照经营得2分;明码标价得2分;签订责任状得2分;有承诺书和信誉卡得2分;农资商品按要求抽样留存得6分。

(三)、遵纪守法情况:最高得分为20分。企业连续三年、两年和一年没有因违法违章行为被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及相关行政执法部门处罚的,分别得20分、10分、5分。

(四)、商标注册认定:最高得分为10分。其注册商标被认定为驰名商标、省级著名商标、市级知名商标的信誉分值分别为10分、8分、6分。

(五)、广告行为:最高得分为10分。三年、两年或一年内未因虚假广告宣传而受查处分别得10分、8分、6分。

(六)、合同管理:最高得分为10分。企业获得国家级、省级、市级、县级“重合同守信用”荣誉称号的分别得10分、8分、6分。

(七)、质量认定:最高得分为10分。企业的生产、经营、服务、管理体系获得具有法定效力的质量认证的得10分。

(八)、受表彰奖励情况:最高得分为10分。

1、获得国家、省、市、县的党委、政府荣誉表彰的信誉分值分别为10分、8分、6分、4分。

2、企业的法定代表人或负责人获得国家、省、市、县级党委、政府荣誉表彰或荣誉称号的信誉分值分别为6分、5分、4分、3分。

第十四条同一个企业获同一类荣誉称号的信誉分值按最高分值计算,不同类荣誉称号的信誉分值累计计算,各类个人荣誉的信誉分值按最高分值计算,不重复累计。

第十五条各类荣誉的有效期为两年,注明期限的除外。

第十六条每个企业评定得分乘以规模系数,即为该户信誉分值的实际得分。规模系数设置为:注册资金500万元以下为1;500—5000万元为1.1—1.3;5000万元以上为1.5。

第十七条企业失信分值的设定如下:

(一)、虚报注册资本、虚假出资或抽逃出资以及提交虚假证明文件、隐瞒真实情况弄虚作假或采取其它欺诈手段骗取营业执照的;

(二)违反企业名称登记管理规定使用名称造成侵权的;

(三)伪造、涂改、出租、出借、转让营业执照的;

(四)超范围经营需办理前置审批项目的;

(五)利用合同进行欺诈活动的;

(六)提供虚假文(证)件,弄虚作假骗取动产抵押物登记的;

(七)经销国家明令禁止生产经营的商品的;

(八)进行广告虚假宣传的;

(九)侵犯他人注册商标专用权的;

(十)其他违法情节较严重的行为;

(十一)企业严重商业失信或发生重大安全事故被行政机关责令停业整顿,因违反专项规定被有关部门吊销相关行政许可、取消资质但没有被责令关停或被吊销营业执照的。

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失信分值为2分:

(一)、违反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登记管理法律法规,擅自变更住所(经营场所)、经营范围(不含前置审批的项目)等登记事项及擅自改变企业名称尚未造成侵权的;

(二)、股份有限公司不在规定的限期内发布公告或发布的公告内容与公司登记机关核准登记的内容不一致的;

(三)、未按规定期限缴付认缴注册资本的;

(四)、持有其它企业的股权被司法机关冻结且尚未解除的;

(五)、未悬照经营,明码标价的;

(六)、未按规定要求建立台帐、实行索证索票制度 的;

(七)、未签订承诺书、责任状和实行信誉卡制度的;

(八)、农资商品未作抽样留存的;

(九)、应当申请法定备案而未办理备案的。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失信分值为1—10分:

(一)、除不可抗力、对方当事人违约、依法变更、解除的合同外,合同履约率虽未达100%,但无欺诈行为的,1分;

(二)、被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处以警告、1万元以下罚款、1—3万元罚款、3—10万元罚款、10万元以上罚款的,失信分值分别为1分、2分、3分、9分、10分;

(三)、企业经销的商品经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抽检不合格的一次1分,累计计分。

第十八条同一企业因同一违法违章行为受到并处的只计最高分,因不同违法违章行为被查处的,应累计计分。

企业有第十七条中所列的违法违章行为,根据其对应的失信分值计分,其它违法违章行为按行政处罚计分。

第十九条企业信用等级认定标准及有关事项:

&n

bsp;

(一)、A级企业指其及其所设立的分支机构在生产经营或提供服务过程中能严格遵守国家法律、法规的规定,恪守信用,具有良好商业信用的企业,其中AA级企业必须有信誉得分且在两年内无失信分值(含企业法定代表人、负责人),数量由各级工商行政管理机关按照信用分值由高到低确定。

(二)、B级企业指有一定失信行为,违法行为情节较轻,失信分数在10 分以下(不含10分)的企业。

(三)、C级企业是指信用差,违法行为情节较严重,失信分数在10分以上的企业。

(四)、D级企业是指有严重违法行为,被责令关闭或被依法吊销营业执照的企业。

(五)、同一个企业在同一会计内所获得的企业信誉分值与失信分值不得冲减;企业有失信分值的,不计荣誉分值;没有失信分值的,计荣誉分值;D级企业不计分值,根据对违法行为的处罚结果认定。

(六)、AA级企业依据守信分值由高到低确定,并征求相关部门意见。

第二十条评价体系与管理

为保证农资市场信用分类监管的顺利实施,成立“农资经营企业信用管理领导组”,组成人员由工商、农业、农技、质监等部门负责同志和辖区地方政府、涉农单位负责人,以及工商行政管理部门企业、个私、商广、合同、市管、经济检查、12315申诉举报中心等职能科室和各工商分局(所)的负责人,具体负责企业信用监管等级的组织、实施、认定和管理。

第二十一条企业信用等级认定实行评审制度,基层工商分局(所)负责对辖区企业的信用进行初步认定,企业信用管理领导小组负责对管辖企业的信用监管等级进行审查、确认。对拟定的AA级企业,可证求农业、质监、辖区地方政府等部门意见。

第二十二条企业信用认定每年进行一次,新设企业未满一个会计的不参加认定。

第二十三条各级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应在每年年底前完成本企业信用认定工作,并将AA级企业及本级企业信用整体状况报上博州工商局经检大队备案。

第二十四条各级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应将认定的企业信用监管等级纳入企业经济户口信息,企业信用认定报告归入企业监管档案。

第二十五条企业信用认定实行动态管理制度。下列情形,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应及时调整企业信用监管等级:

(一)企业有未记录的违法行为或者失信行为的;

(二)企业有未申报的荣誉信息的;

(三)企业申报不实信用信息或者申报过程中弄虚作假,伪造信用等级证明的。

第二十六条企业连续三年信用监管等级被认定为B级的,第三年应确定为C级。

第二十七条各级工商行政管理机关根据企业信用监管等级,对辖区企业实施信用分类监管。

第二十八条AA级企业的荣誉记录和D级企业的违法事实可依法予以公开。

第二十九条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可以与司法机关、政府有关部门相互交换企业信用信息。工商行政管理机关不承担单位和个人因使用企业信用监管等级而产生的任何不良后果。

第四章分类监管

第三十条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对企业实行信用分类监管的原则是:加大对A级企业(包括AA、A两个等级企业)扶持力度,适度管理B级企业,强化C级企业的监管力度,严管D级企业。

第三十一条对A级企业建立激励机制,予以扶持:

(一)在申请企业年检时,符合年检免审条件的,只要材料齐全,免于实质审查即可通过年检。AA级守信企业实行两年免审,A级守信企业实行当年免审(法律、法规另有规定或实行联合年检的和涉及安全生产的行业除外);

(二)对AA级企业除专项检查、专项整顿或被举报涉嫌违法经营活动外,免于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对其日常检查;

(三)企业名称权、注册商标及其相关权益可受工商部门的重点保护;

(四)办理分支机构登记和变更登记等简易登记事项时,可当场做出准予登记的决定,予以优先办理;

(五)在参与驰名、著名、知名商标认定和“重合同守信用”企业评比活动中予以优先推荐申报参评;

(六)在政府和有关部门以及行业协会等社团组织开展的评优活动中予以优先推荐;

(七)通过红盾信息网公开良好信用记录;

(八)享受工商部门其它的优惠政策和优先服务;

(九)积极协助其争取当地政府给予企业的优惠政策。

&

nbsp;第三十二条对B级企业建立预警机制,并采取以下监管措施:

(一)日常监督检查每三个月不少于一次;

(二)采取案后三个月内回查,检查企业整改情况以及有无新的违法行为,做好回查记录;

(三)办理登记注册时要对所提交的材料进行核实;

(四)企业年检时,重点审查,并进行实地检查;

(五)原则上一年内不予推荐参评各种荣誉称号;

(六)通过红盾信息网公开违法记录。

第三十三条对C级企业建立惩戒机制,并采取以下强制性监管措施:

(一)日常监督检查每两个月不少于一次;也可随时检查;

(二)实施案后跟踪管理,采取案后两个月内回查,重点检查企业整改情况以及有无新的违法违规行为,做好回查记录;

(三)办理登记注册时对所提交的材料进行重点审查核实;

(四)企业年检时,重点审查,并进行实地检查;

(五)年检时列为B级企业;

(六)依照法律法规规定限制其相关登记申请和许可申请;

(七)不得参与工商行政管理机关的各类荣誉评比,已获得的荣誉建议评(认)定部门予以取消;

(八)及时向金融、税务等有关部门通报违法行为记录;

(九)通过红盾信息网公开违法记录。

第三十四条对D级企业建立淘汰机制,加强对其退出市场行为的后延监管。属于责令关闭的,依法督促其办理注销登记;属于吊销营业执照的,发布吊销公告,依法公告,依法督促其办理注销登记,并实施以下后延监管措施:

(一)采取案后一个月内回查,做好回查记录,重点检查其是否已停止经营活动并进行清算。回查中发现未停止经营活动的,按照无照经营依法予以查处;回查中发现未进行清算的,应向清算责任人发出《债权债务清算告知书》,限期清算,并在登记注册管理系统中注明未清算和有清算义务的责任人,待清算完结后,再消除未经清算的提示;

(二)对被吊销营业执照企业设立的分支机构,责令其停止经营活动并依法限期办理注销登记,对其投资的相关企业责令限期办理变更登记或注销登记,否则依法予以查处;

(三)对被吊销营业执照的企业负有清算义务的投资人在未履行清算义务的情况下,限制其对外投资;

(四)对被吊销营业执照负有个人责任的法定代表人(负责人),以及法律、法规规定进行限制的原法定代表人(负责人)或有关人员依法进行限制;

(五)及时向金融、税务等部门以及涉及前置审批行政许可项目的相关部门通报;

(六)通过红盾信息网公开违法记录并选择典型在新闻媒体上予以公示。

第五章信用信息的应用

第三十五条企业登记事项是企业最基本的信息,属于社会公共信息,经依法核准登记后,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应向社会公开。

第三十六条企业信用信息是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对企业实施分类监管的基础信息,属内部应用信息,未经许可不得向社会公开和接待查询。

第三十七条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对企业进行处罚后,按照行政处罚结果公开的原则,在行政处罚决定生效后一个月内由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在红盾信息网予以公示。

第三十八条对不予通过年检或逾期未年检的企业,由登记机关按照《企业检验办法》及有关规定,在报刊上依法发布吊销公告,并在红盾信息网上予以公示。

第三十九条对违法情节特别严重,社会反响强烈的典型案件,由工商行政管理机关根据具体情况随时通过新闻媒体、红盾信息网进行曝光。

第四十条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对涉及企业信用违法行为信息进行披露,应当符合法律、法规和规章的规定。对属于个人隐私、涉及商业秘密以及法律、法规和规章明确规定不得公开的内容,应当采取保密措施,不得公开和披露。

第六章建章立制,强化监管

第四十一条全面加强对农资市场经营主体的监督管理,大力推进信用体系建设,实行农资经营企业分类监管,严把农资经营主体市场准入关,实施以“五制两查一打击”为重点内容的监管机制,实现监管关口前移。

实行农资市场准入制。充分发挥工商部门登记注册职能作用,结合企业(个体工商户)注册登记、年检换照(验照贴花)和建立经济户口等工作,加强对农资市场主体生产、经营资格的检查把关,严格农资生产、经营审批程序和开业条件。同时结合建立经济户口和监管关

口前移工作,对所有农资经营者的相关文证件进行提存备案,建立全州专项的农资市场诚信分类监管档案(包括电子、书式两种),明确其前置审批事项和经营种类、经营期限等相关信息,对不具备农资经营资格的农资经营户坚决予以取缔,以保证所有农资经营者主体资格合法有效,切实把好农资经营主体的市场准入关。

第四十二条实行农资商品进货、销售、库存登记备案制。生产(经营)单位和个人要严格按照要求建立两本帐(即:进货、销货台帐)及库存明细表,详细记录商品名称、生产厂家、生产日期、产品规格指标、商标标识、购进数量;记录商品销售流向及数量;记录商品库存数量等,并要求两帐一表统一相符。

第四十三条实行索票、索证备查制。经营单位对进入市场的农资类商品要实行索票、索证制度。索票即:索取正规发票(为维护经营者自身的商业秘密,工商部门可只要求其备案发票的号码、供货单位名称及时间等);索证即:索取供货生产厂家(销售单位)的营业执照复印件、商标注册证复印件、该批次商品的质量检验证明以及其前置审批文证件的复印件(如生产经营许可证、合格证、委托代销证等),所有证件都应加盖单位公章,以便工商部门查验。对证件不全或不能确认真伪的农资商品要拒绝进货或移交工商部门进行处理。所有索票、索证资料都要登记、保存并报辖区工商分局、所备案。

第四十四条实行销售商品留样备查制。经营单位和个人应将其每个批次、每个品牌的农资商品保存样品及其原包装和商标标识,留样商品应分别保存在经营单位和工商部门,出现问题便于相关监管部门进行认定。

第四十五条实行销售承诺及信誉卡制。经营单位要向社会进行公开文明诚信经营承诺,并向工商部门做出书面承诺,与辖区工商部门签订农资市场经营责任状,明确其责任和义务。在销售商品过程中,经营单位要主动向消费者出具正规发票和农资商品质量信誉卡。

第四十六条实行农资商品质量抽检、公示制。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工商总局《流通领域商品质量监测办法》,对进入流通领域的农资类商品实行定期和不定期的抽检,定期抽检即对经营单位每一批次的进货商品进行抽检(对同一进货渠道、同一品牌农资商品只抽检进货源头);不定期抽检即对举报或嫌疑农资商品进行突出抽检(对种子类商品的抽检只定位于自治区政府及农委确定的粮补推广品种),并及时通过各种媒体(电视、电台、报纸及乡村政务公示栏等)对抽检结果进行公示,警示广大消费者进行合理消费。同时,对农民群众投诉的制假售假、坑农害农的案件,必须做到认真调查,快速处理,及时反馈。

第四十七条相关监管备案制。对经营单位的广告、商标、合同(无书式合同的,电报、传真及电话记录等也纳入合同管理)等行为的相关情况也应该进行监管备案,同时通过12315投诉网络和工商部门的市场监管部门及经检队等部门对经营单位的相关情况及时登记备案。

第四十八条实行嫌疑农资商品不合格报告制。农资经营者对其农资商品质量有怀疑的,应立即采取封存措施,及时向工商部门报告,到质量部门申请质检,不得擅自对外销售。

第四十九条实行使用效果回访制。由工商部门牵头,结合开展市场巡查督查,组织农业主管部门、农业科技人员、质监、消协和经营单位等部门定期深入农户走访,征求意见,实地查看,了解和掌握农资的使用效果。

第五十条实行先期赔付制。遇有涉嫌伪劣农资给农民造成损失的,工商部门要及时会同农技专家、经营单位、消协等部门对涉嫌假劣农资进行初步认定,对可能因农资质量存在的问题,要协调经销单位先行赔付,让农民及时采取补种等措施,尽量减少其损失。

第五十一条实行毗邻地区协作办案制。加强与周边毗邻地区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的协调配合,互通信息,定期走访,了解农资市场情况,遇有跨区域经济案件(特别是假劣农资坑农),与友邻单位相互之间密切配合,全力支持,严厉打击坑农害农的违法行为。

第七章保障措施

第五十二条建立农资市场监管网络体系。以12315、经检队、市管科为重点设立投诉举报中心,各工商分局、所设立投诉站,乡镇、村设立投诉点,各投诉站点统一制作悬挂牌匾,形成遍布全州城乡的投诉网络,便于广大农民群众及时投诉。

第五十三条实行联络员制度。根据实际工作需要,聘请乡镇分管领导或农技站负责人、村主任等为农资市场监管联络员,制定联络员工作职责,定期召开会议,反馈市场信息,全面掌握农资市场动态。

第五十四条建立农资市场社会监督体系。一是聘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个私协会员为农资市场义务监督员,邀请他们对农资市场进行视察,提高全社会监督意识,对全州农资经营者的经营行为、商品质量、售后服务等各个环节进行监督。二是发挥宣传舆论监督作用。通过对诚实守信农资经营单位的好做法、好经验进行宣传表彰,同时对经销假劣农资侵害农民利益的失信单位

第五篇:博州图书馆档案分类体系标准及要求

博州图书馆档案分类体系标准及要求

一、博州图书馆档案材料的收集范围

正确划定图书馆档案归档范围,是保证归档文件材料齐全,完整的关键。图书馆档案的归档范围的归档范围应该是,凡是反映本图书馆工作活动具有查考利用价值的文件材料均属于归档范围。根据《档案法》和有关档案工作的法规及规定,结合博州图书馆实际,图书馆档案材料的归档范围,大致可划分为七个方面:1行政管理材料;2党务工作材料;3业务工作材料;4人事情况材料;5设备家具材料;6经费使用材料;7综合材料。

(一)行政管理材料

主要包括上级机关所下发的与图书馆工作有关的文件:决定、指示、通知、规定、规划等、图书馆行业工作的文件:图书馆工作条例、标准、细则、规划、规程等。

本馆形成的文件材料:本馆行政工作计划、总结、报告、汇报、规划等材料;本馆各种规章制度,岗位职责;会议记录、馆务日记、大事记、年鉴及反映本馆重要活动的有关文件材料等。

(二)党务工作材料

主要包括:上级党组织下发的文件;图书馆党组织工作计划、总结、报告;图书馆党组织管理,党组织教育、党组织发展等工作材料:党务工作会议记录,党组织活动材料等。

(三)业务工作材料

主要包括各类业务活动记录,各种业务工作统计材料;文献采购,文献编目统计数据;馆藏文献资源统计数据;电子、网络信息资源建设方面的材料:文献借阅、流通、咨询服务、信息化服务诸方面形成的材料;图书馆科研工作及成果材料;读者工作方面的有关材料等。

(四)人员材料

图书馆的人事档案均由人事部门管理,而图书馆所要收集保存的则是在日常工作中形成的组织人事材料。主要包括:图书馆工作人员基本情况,组织机构设置及各部门人员配备、人员变动等材料;职工考评、考核、评聘材料;职工工资,职务、职称、晋升、任免等材料。

(五)设备家具材料

主要包括:图书馆的各种财产设备的登记及随仪器设备的文件材料;仪器设备在接受、使用、维修和改进工作中新产生的文件材料;设备家具的分布、统计材料;设备家具年增加、转移、报损等材料

(六)经费使用材料

主要包括:图书馆经费使用预算、决算、经费使用的明细统计材料等。

(七)综合材料

主要包括:图书馆建筑有关材料;图书馆办的学术刊物,自编的二次文献,图书馆利用指南,定刊目录等;职工组织活动图片、声像材料;图书馆对外交往,参观学习,学术讲座,学会(协会)活动等材料。

明确图书馆档案材料的归档范围,既保证具有查考利用价值的文件完整性,又可防止案卷的庞杂臃肿,便于档案的管理和查找利用。图书馆再日常工作中产生文件材料的梳理,恰当划定图书馆档案归档范围,是编制图书馆档案分类体系的基础。

二、博州图书馆档案分类体系编制方案

根据上述图书馆档案的特性和归档范围,研究编制出如下图书馆档案分类表方案(表中“TD”两字母是“图书馆档案”中“图档”汉语拼音的辅音字母): TD1 行政管理类

TD1 1 上级机关及学校文件 包括通知,决定,规定等。TD1 2 行业文件 包括条例,标准,规划,规程等

TD1 3 计划,总结,报告 包括图书馆个部门工作计划,总结 TD1 4 规章制度,岗位职责 TD1 5 会议记录 TD1 6 大事记 TD1 7 年鉴 TD1 9 其他

TD2 党务工作表

TD2 1 上级党组织文件

TD2 2 计划,总结,报告 包括党支部工作计划,总结 TD2 3 党组织管理 TD2 4 党组织教育 TD2 5 党组织发展 TD2 6 党组织活动 TD2 7 会议记录 TD2 9 其他

TD3 业务工作类 TD3 1 文献采购 TD3 2 文献编目

TD3 3 管藏资源 包括纸质,电子,网络等文献资源 TD3 4 文献流通 TD3 5 报刊阅览 TD3 6 读者服务 TD3 8 统计 TD3 9 其他

TD4 人员情况表 TD4 1 部门设置

TD4 2 人员概况 包括人员名册,简历,进修,变动等 TD4 3 考核,津贴 TD4 4 职务,职称 TD4 5 科研 TD4 6 工资

TD4 7 奖励,处分 TD4 9 其他

TD5 设备家具类 TD5 1 登记 TD5 2 分布 TD5 3 增加

TD5 4 调拨,报损 TD5 8 统计 TD5 9 其他

TD6 经费使用类

TD6 1 经费使用预算,决算 TD6 2 图书报刊 TD6 3 音像电子资源 TD6 4 设备家具 TD6 8 统计 TD6 9 其他 TD7 综合类

TD7 1 图书馆建筑 包括图纸,面积,照片,馆名题字等有关材料 TD7 2 馆办刊物,内部编印材料 TD7 3 图书馆利用指南,订刊目录 TD7 4 职工活动图片,声像材料

TD7 5 对外交流 包括参观学习,图书馆学会,协会活动,学术讲座等材料 TD7 8 综合统计 TD7 9 其他

三、说明

(一)根据此表,对本馆的档案材料进行了分类

(二)形成的各种归档文件材料,依据此表将图书馆各种归档材料有序地组织罗列起来,方便检索和利用。

下载博州“农资放心店”标准申报评定方法word格式文档
下载博州“农资放心店”标准申报评定方法.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