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暑期社会实践广西壮族自治区桂平市金田镇新燕村调查报告
暑期社会实践调查报告
调研背景
调研时间:2009-8-10至2009-8-30
调研地点:广西壮族自治区桂平市金田镇新燕村
调研目的:通过对国家关于“三农”政策的执行落实情况。以及农民生活水平的改善,以期
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一些解决问题的建议
调研内容:土地经营权,粮食以及经济作物种植,农村合作医疗和出行问题
调研方法:实地调研以及访谈调研
调研概况
(一)调研地情况
广西壮族自治区桂平市金田镇新燕村位于桂东南平原腹地,土地肥沃,四周分布有低矮
丘陵。区内以水田为主,兼部分旱地,主要粮食作物有水稻、玉米、红薯等。经济作物以淮
山为主。区内人口密度适中,大部分为五六口之家,几乎每个家庭都有子女在上学,儿女上
学费用几乎占家庭收入的70%~80%左右。区内传统的耕作方式仍十分盛行,种地基本靠经验,较少涉及科学种田,机械化水平较低,绝大部分仍以牛耕为主,经济作物收入较低,从总体
看该地区的区域经济发展水平仍然很落后。
(二)调研对象情况
调研对象均为当地农民,其中包括外出务工人员和实际种粮户。他们文化程度大部分为
小学初中文化,一般为五六口之家。在访谈调查中注意从家庭经济状况、主要经济收入的不
同加以区分,其中包括以种地为生、以外出打工为生和以种植业兼副业为生等不同人群,以
期最大限度的涵盖广大农民。
(三)调研问题及回答情况
调研问题主要涉及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现阶段粮食以及经济回答如实记录。最后从调研结果可以看出:国家的扶农、富农政策在执行中,由于种种原因,其效果大打折扣。这些问题在访谈笔录中均有反映。
调研问题分析
(一)关于土地经营权流转的问题
改革开放30多年以来,我国的农村土地经营一直实行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主,统分
结合的制度。但随着国家经济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农民进城务工,农村出现了“地多人少”的怪象,有些耕地逐渐演变为荒地。这是因为农村的可耕劳动力不断减少,导致农村的生产
无法正常进行,因此我们有必要重新考虑农村的土地经营权问题。国家可以出台相关政策,把闲地集中起来,给予原先承租人一定的补贴,再把集中起来的土地重新租给劳动力充足的家庭,既让外出打工的农民得到收入,又可以使得农村土地得到充分利用,从而促进农村经
济的发展,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
(二)关于粮食与经济作物的种植问题
区内的农民一直以稻米为主食,而玉米和红薯只是杂粮。自从村里引进优质水稻后,水稻的产量大大地提高了,农民不仅解决了自己的吃饭问题,还有了剩余的粮食用于销售。每年一到丰收的时候,看着一堆堆金灿灿的稻谷,农民的脸上都笑开了花。村里的经济作物主要是淮山,这里的农民种植淮山由来已久,可是他们种植淮山采用的仍是传统的那一套技术,以致淮山的质量和产量长久以来都没什么提高,后来村里引进了一套新型设备,不但减少了劳动的难度,而且产量和质量也不断得到提高。如今淮山每年都能给村民带来5000~10000元的收入,这还是由于自家的耕地不多,如果地多点的话,相信收入肯定不止这个数。淮山的种植没问题,但在销售方面却问题不少。多年以来村民都是各卖各的,并没有形成统一价格,统一出售的机制,以致村民在卖淮山时常常吃亏,这个问题仍需要村民的共同努力,才能解决。
(三)关于农村合作医疗的问题
“看病难”一直是农民最头疼的问题之一。“大病一场,倾家荡产”不知何时已成为农民的“名言”。自从国家实行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以后,农民看病难的问题才有了解决的希望。合作医疗制刚在农村实行时,农民还不敢相信这是真的,谁也不相信只要交几十块就可以享受这样好的待遇,为了让村民放心,积极参加合作医疗,村委们认真、耐心地向村民介绍、讲解,还带头参加,村民看了,也纷纷参加,如今参加合作医疗的人数已占全村人口的80%左右。农民再也不用为生病而烦恼了,因为相信:国家会在背后支持、照顾自己。通过现场访谈,村民都一致说:“合作医疗制度是一项真正为农民着想的惠农政策。社会主义就是好!”
(四)关于出行难的问题
俗话说:“要致富,先修路”。可见修好一条路对村子是何其重要。改革开放以来,新燕村的公路也试过修过几次,但由于施工马虎,偷工减料等原因,公路过不了多久又变回原貌,因此,村里的公路如今还是凹凸不平,大大小小的坑洼随处可见,遇上大雨村民根本就无法出行。在访谈中我们感到:村民最头痛的就是这条落后的公路了,他们纷纷表示:只要路能修好,自己愿意捐款集资。在问到村委时,他们解释:那是有人贪污了修路的钱,再加上没有好好监督施工,才导致村里的公路屡修不好。他们还表示;如今国家已拨款下来给他们修路,相信这条路用不了多久就会修好的。公路是村民与外界往来的桥梁,希望有关部门能认真督促,为这里的村民解决好这一老大难事。
调研总结与建议
“贫穷不是社会主义”,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中国的社会经济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农村的面貌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这些并不代表中国已经富强起来了。通过这次深入的实地调查,我们发现:中国的农村无论是在思想文化上,还是在经济建设上,都仍是处于十分落后的阶段。在本次调查中,我们发现:与建国初期相比,新燕村虽然有了很大的变化,但与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仍有巨大的差距。
“民以食为天”,如今村民的温饱问题已经基本的到了解决,但他们并未能为剩余的粮食较好的出路,村民销售粮食往往只是等着粮商来收购,或拿到镇上去自己销售,这无疑会受别人操控粮价,从而使自己是利益受损,得不到较好的收益。淮山的情况也基本一样,有时,村民辛辛苦苦种出来的淮山,因为有奸商以木薯混入淮山中出卖,使得这里淮山的声誉受损,淮山价格下跌,只能以低价出售,所以经济收入也大大减少了。建议有关部门大力整顿农产品市场,依法打击不法商人的违法违规行为,使得农村经济市场得以健康发展,保障农民的合法权益,确保农民的收入不会因为市场混乱而减少。当然,单有良好的市场环境是不够的,还应该及时农民引进新技术、新品种,为农民的种植提供必要的服务,即农村科学技术站。
此外,还要积极为农村招商引资,在农村形成种植——加工——销售的产业化形式,从而开拓农村市场,使农村经济使出化,为农民增收提供更多的渠道。
交通运输业是是经济发展的先行兵。农村的经济要想得到较快的发展,就得先把公路修好,为农民出行,农产品销售等提供良好的交通条件,只有道路建好了,农村与外界沟通的桥梁打通了,农村经济才有可能发展起来。
发展农村经济除了要增加农民的收入外,也要解决好农民的后顾之忧。农村合作医疗为解决农民看病难的问题提供了可能,是一项真正利国利民的政策,因此,相关部门应带动、鼓励更多的农民参加合作医疗
经过此次调查,我们发现农村经济虽然还十分落后,但其发展的潜力是非常巨大的,我们相信:经过广大人民的辛勤劳动,总有一天我们会实现建设现代化农村的伟大目标!
第二篇:暑期社会实践广西壮族自治区桂平市金田镇新燕村调查报告
暑期社会实践调查报告
调研背景
调研时间:2009-8-10至2009-8-30 调研地点:广西壮族自治区桂平市金田镇新燕村
调研目的:通过对国家关于“三农”政策的执行落实情况。以及农民生活水平的改善,以期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一些解决问题的建议
调研内容:土地经营权,粮食以及经济作物种植,农村合作医疗和出行问题 调研方法:实地调研以及访谈调研
调研概况
(一)调研地情况
广西壮族自治区桂平市金田镇新燕村位于桂东南平原腹地,土地肥沃,四周分布有低矮丘陵。区内以水田为主,兼部分旱地,主要粮食作物有水稻、玉米、红薯等。经济作物以淮山为主。区内人口密度适中,大部分为五六口之家,几乎每个家庭都有子女在上学,儿女上学费用几乎占家庭收入的70%~80%左右。区内传统的耕作方式仍十分盛行,种地基本靠经验,较少涉及科学种田,机械化水平较低,绝大部分仍以牛耕为主,经济作物收入较低,从总体看该地区的区域经济发展水平仍然很落后。
(二)调研对象情况
调研对象均为当地农民,其中包括外出务工人员和实际种粮户。他们文化程度大部分为小学初中文化,一般为五六口之家。在访谈调查中注意从家庭经济状况、主要经济收入的不同加以区分,其中包括以种地为生、以外出打工为生和以种植业兼副业为生等不同人群,以期最大限度的涵盖广大农民。
(三)调研问题及回答情况
调研问题主要涉及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现阶段粮食以及经济
回答如实记录。最后从调研结果可以看出:国家的扶农、富农政策在执行中,由于种种原因,其效果大打折扣。这些问题在访谈笔录中均有反映。
调研问题分析
(一)关于土地经营权流转的问题
改革开放30多年以来,我国的农村土地经营一直实行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主,统分结合的制度。但随着国家经济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农民进城务工,农村出现了“地多人少”的怪象,有些耕地逐渐演变为荒地。这是因为农村的可耕劳动力不断减少,导致农村的生产无法正常进行,因此我们有必要重新考虑农村的土地经营权问题。国家可以出台相关政策,把闲地集中起来,给予原先承租人一定的补贴,再把集中起来的土地重新租给劳动力充足的家庭,既让外出打工的农民得到收入,又可以使得农村土地得到充分利用,从而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
(二)关于粮食与经济作物的种植问题
区内的农民一直以稻米为主食,而玉米和红薯只是杂粮。自从村里引进优质水稻后,水稻的产量大大地提高了,农民不仅解决了自己的吃饭问题,还有了剩余的粮食用于销售。每年一到丰收的时候,看着一堆堆金灿灿的稻谷,农民的脸上都笑开了花。村里的经济作物主要是淮山,这里的农民种植淮山由来已久,可是他们种植淮山采用的仍是传统的那一套技术,以致淮山的质量和产量长久以来都没什么提高,后来村里引进了一套新型设备,不但减少了劳动的难度,而且产量和质量也不断得到提高。如今淮山每年都能给村民带来5000~10000元的收入,这还是由于自家的耕地不多,如果地多点的话,相信收入肯定不止这个数。淮山的种植没问题,但在销售方面却问题不少。多年以来村民都是各卖各的,并没有形成统一价格,统一出售的机制,以致村民在卖淮山时常常吃亏,这个问题仍需要村民的共同努力,才能解决。
(三)关于农村合作医疗的问题
“看病难”一直是农民最头疼的问题之一。“大病一场,倾家荡产”不知何时已成为农民的“名言”。自从国家实行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以后,农民看病难的问题才有了解决的希望。合作医疗制刚在农村实行时,农民还不敢相信这是真的,谁也不相信只要交几十块就可以享受这样好的待遇,为了让村民放心,积极参加合作医疗,村委们认真、耐心地向村民介绍、讲解,还带头参加,村民看了,也纷纷参加,如今参加合作医疗的人数已占全村人口的80%左右。农民再也不用为生病而烦恼了,因为相信:国家会在背后支持、照顾自己。通过现场访谈,村民都一致说:“合作医疗制度是一项真正为农民着想的惠农政策。社会主义就是好!”
(四)关于出行难的问题
俗话说:“要致富,先修路”。可见修好一条路对村子是何其重要。改革开放以来,新燕村的公路也试过修过几次,但由于施工马虎,偷工减料等原因,公路过不了多久又变回原貌,因此,村里的公路如今还是凹凸不平,大大小小的坑洼随处可见,遇上大雨村民根本就无法出行。在访谈中我们感到:村民最头痛的就是这条落后的公路了,他们纷纷表示:只要路能修好,自己愿意捐款集资。在问到村委时,他们解释:那是有人贪污了修路的钱,再加上没有好好监督施工,才导致村里的公路屡修不好。他们还表示;如今国家已拨款下来给他们修路,相信这条路用不了多久就会修好的。公路是村民与外界往来的桥梁,希望有关部门能认真督促,为这里的村民解决好这一老大难事。
调研总结与建议
“贫穷不是社会主义”,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中国的社会经济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农村的面貌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这些并不代表中国已经富强起来了。通过这次深入的实地调查,我们发现:中国的农村无论是在思想文化上,还是在经济建设上,都仍是处于十分落后的阶段。在本次调查中,我们发现:与建国初期相比,新燕村虽然有了很大的变化,但与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仍有巨大的差距。
“民以食为天”,如今村民的温饱问题已经基本的到了解决,但他们并未能为剩余的粮食较好的出路,村民销售粮食往往只是等着粮商来收购,或拿到镇上去自己销售,这无疑会受别人操控粮价,从而使自己是利益受损,得不到较好的收益。淮山的情况也基本一样,有时,村民辛辛苦苦种出来的淮山,因为有奸商以木薯混入淮山中出卖,使得这里淮山的声誉受损,淮山价格下跌,只能以低价出售,所以经济收入也大大减少了。建议有关部门大力整顿农产品市场,依法打击不法商人的违法违规行为,使得农村经济市场得以健康发展,保障农民的合法权益,确保农民的收入不会因为市场混乱而减少。当然,单有良好的市场环境是不够的,还应该及时农民引进新技术、新品种,为农民的种植提供必要的服务,即农村科学技术站。2
此外,还要积极为农村招商引资,在农村形成种植——加工——销售的产业化形式,从而开拓农村市场,使农村经济使出化,为农民增收提供更多的渠道。
交通运输业是是经济发展的先行兵。农村的经济要想得到较快的发展,就得先把公路修好,为农民出行,农产品销售等提供良好的交通条件,只有道路建好了,农村与外界沟通的桥梁打通了,农村经济才有可能发展起来。
发展农村经济除了要增加农民的收入外,也要解决好农民的后顾之忧。农村合作医疗为解决农民看病难的问题提供了可能,是一项真正利国利民的政策,因此,相关部门应带动、鼓励更多的农民参加合作医疗
经过此次调查,我们发现农村经济虽然还十分落后,但其发展的潜力是非常巨大的,我们相信:经过广大人民的辛勤劳动,总有一天我们会实现建设现代化农村的伟大目标!
第三篇:暑期社会实践调查报告--浅析华岩镇“三农”问题
[关键字]:“三农”;农业产业化;土地制度创新;农村剩余劳动力;充分就业;华岩镇
Analysisontheproblemsof“Agriculture,Countryandpeasants”inHuayanTown——InvestigationReportofSocietypracticeinthesummerLiFeng(SchoolofMaterialScienceandEngineering,ChongqingItituteofTechnology)
[Atract]:Inrecentyears,theproblemsof“Agriculcure,Countryandpeasants”wereconcerned.ByadvertisementandinvestigationinHuayanTown,thepresentsituationofthecountryandhowtoputintopracticeofthepliciesrelatedto“Agriculture,Countryandpeasants”wereknownindepth.Thispaperputsforwardsomenewviewpointsandmeasuresforresolvingtheproblemsof“Agriculture,Countryandpeasants”.[Keywords]:“Agriculture,Countryandpeasants”;industrializationofagriculcure;iovationoflandsystemurpluslaborforceinthecountryside;fullemployment;HuayanTown
引言
近年来,我国的“三农”问题受到了越来越多的人的关注。党的“十六大报告”用了很大的篇幅讨论了“三农”问题。“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更是将“三农”问题的解决提到了很高的位置,认为:“农村工作是全党工作重中之重,没有农村的现代化,就没有全国的现代化;没有农村小康社会的全面建设,就没有全国小康社会的全面建设。”在这一背景下,利用2004年暑期“三下乡”,笔者作为志愿者服务队的一员来到重庆市九龙坡区华岩镇,进行“三农”政策的宣传、有关“三农”的问卷调查。通过宣传与调查,笔者了解了一些情况,发现了一些问题。以调查资料为基础,结合华岩镇的具体情况,在如何解决“三农”问题上,笔者提出了自己的一些观点与措施。
1华岩镇(中梁山街道)概况
1.1地理位置重庆市九龙坡区华岩镇(中梁山街道)位于中梁山以东,重庆市主城区西部近郊,东、南与大渡口区相连,西为九龙坡区白市驿镇,北与沙坪坝重庆高新技术产业区接界。境内有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九龙园区B区。辖区面积53.43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4158亩。
1.2行政区划与人口
行政村社区居委会农业常住人口城乡总户数
14个8个24701人29153户
村民小组居民小组非农业常住人口
101个115个67339人
(表一)
1.3经济社会发展与人民生活指标
工农业总产值财政收入农民人均收入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城镇化率
33.29亿元12553718元3150元8287元33.98
工农业总收入财政税收招商引资全社会固定资产投入农转非人数
32.58亿元5956万元2.23亿元107528万元7942人
(表二)
注:表一、二均为2004年初统计数据(2003年的情况)由表一中数据可以看出,2003年整个华岩镇农业常住人口为24701人,总人口为92040人,农业人口所占比例为26.837。由表二中数据可以知道,华岩镇2003年农民人均收入为3150元,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为8287元,两者相差5137元,相差率为163.079。
2华岩镇“三农”政策落实情况
2.1“关注农业关注农村关注农民”大型宣传活动。在暑期三下乡的过程中,我们在华岩镇中梁山街道开展了“关注农业关注农村关注农民”大型宣传活动。我们向广大过往群众发放中央“三农”政策相关资料,向他们介绍中央“三农”问题的相关知识,同时我们还开展了有关“三农”政策的问卷调查。通过此次活动,我们发现,华岩的广大群众非常关心中国共产党中央国务院有关“三农”的政策,然而,他们中的许多人却不了解“三农”,有的甚至不知道到底什么是“三农”。通过与他们的交谈,我们了解到,华岩镇政府在有关“三农”政策方面也曾做过一些宣传,但比较少,大部分农民对“三农”还了解的比较少,他们仅仅知道一点,他们了解的途径主要还是通过电视、报纸、杂志等一些宣传媒体。他们认为这样面对面的交流与讲解对他们了解“三农
第四篇:阜阳市颍上县耿棚镇蚕桑生产情况调查报告(暑期社会实践调查报告)
安徽农业大学2011年暑期社会实践调查报告
阜阳市颍上县耿棚镇蚕桑生产现状的调查与
分析
程伟
(安徽农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2008级蚕学)
摘要:近年来,阜阳市颍上县耿棚镇养蚕农户数逐渐增多,农民养蚕热情在当地政府及相关企业的扶持下逐渐高涨起来。通过与当地蚕农的面对面交流以及问卷调查,我们了解到该地的蚕桑生产正渐成规模,蚕农的养蚕经验及信心也在与日俱增,但当地的蚕业生产中仍存在蚕病时有发生及蚕业资源综合利用不足等问题亟待解决。关键词:颍上县耿棚镇 蚕农 蚕桑生产 现状 分析
阜阳市颍上县耿棚镇位于黄淮海平原最南端,淮河,颍河在颍上交汇。自2004年京九丝绸有限公司在此地推广栽桑养蚕技术以来,该镇养蚕户数目前已达200余户。据统计,养蚕收入占当地蚕农年收入的比重接近1/3,是当地农民经济收入来源之一,农民养蚕的积极很高。2011年7月15日,我们一行11人在老师的带领下来到该镇开展“三下乡”实践活动,恰逢颍上县蚕桑办的工作人员在此举办养蚕知识讲座。我们借此机会与部分蚕农进行了交流并完成了60余份调查问卷。通过与蚕农深入的沟通与交流,不仅让我们切身感受到了当地蚕农对养蚕事业的信心,也让我们了解了目前他们养蚕过程中时存在的问题和困惑以及他们对政府出台更多惠农政策的殷切希望。理论知识可为实践提供参考,如果不能将所学知识在实践中得以应用,就不能体现出知识的力量和它们的价值。此次实践,不仅加深了我对书本知识的了解,同时也增加了我对当前蚕桑产业的认识和理解。现将此次调查结果的总结如下:
一、被调查对象基本情况
此次共发放调查问卷60余份,由于多数蚕农文化水平较低,最终收回调查问卷56份,其中有效问卷50份,因此选取这些有效材料进行综合分析。
1.1被调查对象性别比例1.2被调查对象年龄构成1.3被调查对象文化水平
调查结果总结:2011年9月
(1)从事养蚕生产的农民年龄较大,女性居多且年轻人所占比例很小。
(2)从事养蚕生产的农民文化水平较低,主要以小学及以下文化水平为主体。结果分析:
由于该镇年轻劳动力多外出打工,所以从事养蚕生产的人员多为中老年,而且大多文化水平较低,因此在该镇推广养蚕技术难度比较大。不过,在当地政府以及京九丝绸有限公司技术推广员的努力下,从事养蚕生产的人员正在逐年增多,而且技术成熟的蚕农也在逐渐增多。
建议措施:
(1)针对农民文化水平较低的现状,开展一些通俗易懂的知识宣传,将书本上的语言尽可能的口语话,便于蚕农理解和接受。
(2)针对当地蚕农年龄较大、劳力不足的情况,可配套更加省力化的养蚕生产技术。
(3)在每年年初外出打工农民回来之际,宣传蚕桑生产良好发展势头,鼓励更多青壮年从事蚕桑生产,在扩大生产规模的同时,积极为蚕农谋福利,让他们无后顾之忧。
二、被调查对象养蚕规模及养蚕收入情况
(1)该镇50%农户家庭桑园面积与土地面积的比例为20%-33.3%。
(2)该镇50%农户家庭养蚕数量多为3-5张种。
(3)该镇60.6%农户家庭养蚕收入与家庭年收入比例为25%-33%,效益明显。(由
于部分蚕农不愿公布自己的收入情况,只收到33户收入调查结果)
结果分析:
一方面,由于该地地处黄淮平原,土地肥沃,多年来以小麦,玉米,大豆等作为主要作物种植,收入较为稳定,而蚕桑生产存在一定风险,因此多数人不愿意将土地全部用于栽桑养蚕。另一方面,多数劳动力外出打工,劳力的不足也阻碍了蚕桑生产规模的进一步扩大。不过,随着京九丝绸有限公司生产规模的扩大,以及当地养蚕生产的经验积累和农民栽桑养蚕收入的提高,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栽桑养蚕将成为该地的主导产业。
建议措施:
(1)采用农作物与桑树间作的方式增加土地利用率。
(2)决定桑园生产力的因素,一是桑树遗传特性;二是发挥这些遗传特性的农业栽培技术;三是桑树生育的土壤和气候条件[1]。因此应开展专业的桑园管理培训,提高农民桑园管理水平,在增加桑叶单产的情况下提高生产规模,切忌盲目扩大桑园面积。
三、蚕农养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3.1养蚕时最担心的问题3.2出现蚕病时的处理措施
3.3养蚕中常见蚕病3.4伐下桑条的处理
3.5蚕沙的处理
调查结果总结:
(1)蚕病是蚕农在养蚕时最为担心且时常发生的问题,制约着蚕桑生产的发展。
(2)63%的蚕农在蚕病发生时会主动咨询相关技术人员,12%的蚕农会科学的处
理病蚕,但仍有25%的蚕农由于缺乏经验而处理不当,导致蚕病蔓延,进而造成当季养蚕的失败。
(3)该地多发蚕病为脓病(60%),农药中毒症(27%)和细菌病(13%)。
(4)该地伐下的桑条60%会用燃料使用,另有35%会卖给收购商。
(5)75%的蚕农会将蚕沙收集起来卖给收购商,20%会把蚕沙丢弃,5%的蚕农会将蚕沙用于施肥。
结果分析:
(1)关于蚕病:由于该地养蚕生产在日常生产及收入来源中所占比重不是很大,农民只把它当做一种附加收入来源,因此对于蚕病的处理缺乏重视。另外,周围农田与桑园距离较近,在养蚕期间桑叶极易沾染农药,而使家蚕感农药中毒症。
(2)关于桑条及蚕沙:由于桑条和蚕沙的综合利用价值较大,因此收购商们会在每年养蚕末期进行收购,但是由于收购的不规范且有些收购商只收东西却拖欠钱,导致蚕农怨言很大而不愿出售桑条及蚕沙。由此造成了一定程度的浪费。
建议措施:
(1)在养蚕生产上对于蚕病应采取“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措施[2],因此应该加大蚕病预防知识的宣传,尤其是养蚕前后的消毒一定要严格执行。
(2)在养蚕开始前的一个月至养蚕结束,向周围不养蚕农户宣传农药对养蚕生产的危害,并定期开展巡逻检查,严防农药污染。
(3)宣传桑条蚕沙综合利用价值,规范桑条蚕沙收购市场,增加农民收益。
四、蚕农接受技能培训的情况
4.1每年参加培训的次数4.2希望的培训内容
4.3蚕桑知识培训课4.4养蚕技能培训基地
调查结果总结:
(1)40%蚕农每年接受的培训次数是2-3次,另有40%是3次以上。
(2)50%的蚕农希望学习蚕病防治的知识,20%的蚕农想学习桑园的肥培管理,20%的蚕农想学习所有对蚕桑生产有用的知识,另有10%的蚕农愿意学习现代养蚕技术。
结果分析:
自2004年开始颍上县农委每年举办2-3次蚕桑咨询会,另外京九丝绸集团在该镇建立一个培训基地,每年夏季对想从事养蚕生产的蚕农免费进行为期一个月的系统培训,所以农民接受培训的积极性比较大,参加次数较多。
建议措施:
蚕农深受蚕病所害,很希望加大蚕病防治知识的学习,希望当地农委多加强这方面的课程培训和指导。
五、蚕农希望政府出台的惠农政策
5.1希望政府给予的惠农政策
调查结果总结:
(1)55%的蚕农希望政府能出台保护茧价措施。
(2)25%的蚕农希望能够有养蚕保险。
(3)10%的蚕农希望城府给予养蚕津贴。
(4)10%的蚕农希望公司在效益好的时候可以给他们一定的返利。
结果分析:
蚕业的高风险加大了蚕农收益的不稳定,蚕农希望借助保护茧价措施来增强自己的养蚕信心,借助养蚕保险来挽回自己由于气候及其他原因造成的经济损失,降低产业风险。
建议措施:
(1)政府出台的一些惠农政策一定要及时反馈给农民,让他们第一时间受益。
(2)严格落实蚕茧最低收购价政策,杜绝不良商家随意压价,规范市场秩序。
(3)鼓励农民加入合作社,让大家及时交流信息。
六、结束语
通过对收到的50份调查问卷的综合分析,我对当地蚕桑生产有了更深的认识,[3]
从与蚕农的对话中不仅感受到了当地人的淳朴与热情,也看到了他们对蚕桑产业为他们带来收益的感恩之情。虽然从事养蚕生产对他们中的大多说来说还不是那么顺利,即使有人养了一季蚕却颗粒无收,但他们对养蚕生产仍然信心百倍。另外,随着京九丝绸集团生产规模的进一步扩大,已有部分技术娴熟的蚕农准备扩大桑园面积,争取未来几年把养蚕生产作为自己的致富手段。
实践对于理论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通过此次“三下乡”实践,我才发现自己对于养蚕生产认识的不足。一次实践虽然不足以充分了解当地的蚕桑生产现状,但是通过此次实践我深深体会到了社会实践对于当代大学生的重要意义。一份暑期社会实践,收获了一份体验,增强了一份责任。扩大自己的知识面的同时,更在理论与实践中为我们架起了一道桥梁,让我们在走向社会的过程中能够稳步向前。
参考文献:
[1]吕鸿声.栽桑学原理,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8.[2]浙江省嘉兴农业学校.养蚕学(2版),农业出版社,2009.[3]李建琴,顾国达.蚕业风险及其化解对策[J];中国蚕业,2010年04期.
第五篇:暑期社会实践调查报告--浅析华岩镇“三农”问题
[摘要]:近年来,“三农”问题一直是众人关注的焦点。在华岩镇,通过宣传调查,深入地了解了我国农村现状及“三农”政策的实施情况。本文就如何解决“三农”问题,提出了新的观点与措施。
[关键字]:“三农”;农业产业化;土地制度创新;农村剩余劳动力;充分就业;华岩镇
Analysis on the problems of “Agriculture ,Country and peasants” in Huayan Town —— Investigation Report of Society practice in the summer
Li Feng(School of Material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 Chongqi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Abstract]: In recent years,the problems of “Agriculcure, Country and peasants”were concerned.By advertisement and investigation in Huayan Town,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the country and how to put into practice of the plicies related to “Agriculture ,Country and peasants” were known in depth.This paper puts forward some new viewpoints and measures for resolving the problems of “Agriculture ,Country and peasants”.[Key words]: “Agriculture ,Country and peasants”;industrialization of agriculcure;innovation of land system;surplus labor force in the countryside;full employment;Huayan Town
引言
近年来,我国的“三农”问题受到了越来越多的人的关注。党的“十六大报告”用了很大的篇幅讨论了“三农”问题。“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更是将“三农”问题的解决提到了很高的位置,认为:“农村工作是全党工作重中之重,没有农村的现代化,就没有全国的现代化;没有农村小康社会的全面建设,就没有全国小康社会的全面建设。”在这一背景下,利用2004年暑期“三下乡”,笔者作为志愿者服务队的一员来到重庆市九龙坡区华岩镇,进行“三农”政策的宣传、有关“三农”的问卷调查。通过宣传与调查,笔者了解了一些情况,发现了一些问题。以调查资料为基础,结合华岩镇的具体情况,在如何解决“三农”问题上,笔者提出了自己的一些观点与措施。华岩镇(中梁山街道)概况
1.1地理位置重庆市九龙坡区华岩镇(中梁山街道)位于中梁山以东,重庆市主城区西部近郊,东、南与大渡口区相连,西为九龙坡区白市驿镇,北与沙坪坝重庆高新技术产业区接界。境内有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九龙园区B区。辖区面积53.43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4158亩。
1.2行政区划与人口
行政村 社区居委会 农业常住人口 城乡总户数
14个 8个 24701人 29153户
村民小组 居民小组 非农业常住人口
101个 115个 67339人
(表一)
1.3经济社会发展与人民生活指标
工农业总产值 财政收入 农民人均收入 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 城镇化率
33.29亿元 12553718元 3150元 8287元 33.98%
工农业总收入 财政税收 招商引资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入 农转非人数
32.58亿元 5956万元 2.23亿元 107528万元 7942人
(表二)
注:表一、二均为2004年初统计数据(2003年的情况)由表一中数据可以看出,2003年整个华岩镇农业常住人口为24701人,总人口为92040人,农业人口所占比例为26.837%。由表二中数据可以知道,华岩镇2003年农民人均收入为3150元,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为8287元,两者相差5137元,相差率为163.079%。华岩镇“三农”政策落实情况
2.1“关注农业 关注农村 关注农民”大型宣传活动。在暑期三下乡的过程中,我们在华岩镇中梁山街道开展了“关注农业 关注农村 关注农民”大型宣传活动。我们向广大过往群众发放中央“三农”政策相关资料,向他们介绍中央“三农”问题的相关知识,同时我们还开展了有关“三农”政策的问卷调查。通过此次活动,我们发现,华岩的广大群众非常关心中共中央国务院有关“三农”的政策,然而,他们中的许多人却不了解“三农”,有的甚至不知道到底什么是“三农”。通过与他们的交谈,我们了解到,华岩镇政府在有关“三农”政策方面也曾做过一些宣传,但比较少,大部分农民对“三农”还了解的比较少,他们仅仅知道一点,他们了解的途径主要还是通过电视、报纸、杂志等一些宣传媒体。他们认为这样面对面的交流与讲解对他们了解“三农”效果很好,他们很希望以后这样的宣传能够多一些。正如宣传现场的一位老大爷对我们说的:“感谢上面(中央)对我们农民的关心,也感谢你们重庆工学院的大学生志愿者为我们送来了‘三农政策’的相关资料,希望以后这样的活动能够多一些!”
2.2关于“三农”的问卷调查。在宣传“三农”政策的同时,我们还做了一些问卷调查。我们共向过往群众发放问卷120份,回收109份,回收率90.833%。我们的问卷共有11道题,其中8道是选择题,2道是填空题,1道问答题。8道选择题中3道有固定的答案,5道答案不定。
2.3调查结果。在回收的109份问卷中,我们抽取其中的有效问卷98份。我们对这些问卷进行了统计分析。(针对其中的四个问题)问题如下:
1)“三农”问题的“三农”是指:
A农民 B农业 C农村 D农户 E农田
2)近年来,国家出台了一系列促进粮食增产和农民增收的政策措施,以下哪一项被取消了:
A农业税 B农业特产税 C我不知道
3)您是怎样知道有关“三农”政策的?
A看电视 B听广播 C别人告诉我的 D政府宣传的4)对于国家出台的相关“三农”政策,您支持吗?
A大力支持 B支持 C我不在意 D我不知道这些政策
统计分析的结果如下:
第1题 第2题 第3题 第4题正确数 错误数 正确率 正确数 错误数 正确率 A答案 B答案 C答案 D答案 A答案 B答案 C答案 D答案
36 63.265% 72 26 73.469% 56 10 24 8 21 45 21 11
通过上表中的数据,我们不难发现:在华岩镇,对于什么是“三农”,竟有36.735%的人不知道;而对于哪一项税收被取消了,也只有73.469%的人知道;除此之外,他们在了解“三农”政策的途径以及对“三农”政策的关注程度方面也存在着问题。再加上我们调查分析与走访农户,同时结合华岩镇的实际情况我们不难发现问题所在: 政府宣传力度不够,农民不是很了解“三农”政策;“三农”政策没有很好的落实;“三农”政策的出台对于农民朋友来说,他们好像并未得到什么真正的实惠;农民增收仍然很困难,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还是很大。我想,所反映出来的问题不仅仅是华岩镇的问题,更是目前我国广大农村普遍存在的问题。那么要如何去解决这些问题呢?我们应该做些什么呢?笔者接下来将讨论这个问题。
3认识与思考通过这一次的宣传调查,我们对“三农”问题有了更深入的理解,我们认识到了落实“三农”政策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与障碍。
“三农”问题是中国经济发展中的一个大问题,一个相当重要的问题,它关系着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成败。“农业兴,百业兴;农民富,万家富;农村定,天下定!” 所以,我们一定要重视“三农”问题,想方设法解决“三农”问题。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这些方面着手。
3.1加强“三农”政策的宣传力度,切实贯彻落实“三农”政策。
3.2增加农村剩余劳动力充分就业。为此,我们可以采取以下的途径。
1)尽快打破造成城乡分割对立的二元社会经济结构,缩小城乡居民的收入差距。2)把我国的广大西部地区开辟为农民充分就业的广阔战场。3)进一步解放思想,加大向国外输出劳动力的力度,增加其数量。4)将城镇化作为农民就业的主渠道。3.3从农村内部着手,解决“三农”问题。解决农民充分就业的问题,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是一项伟大而庞大的系统工程,这就需要一个相对较长的历史过程。笔者认为,除了以上的措施外,我们还可以从农村内部入手,进一步的深化改革,来解决这一问题。
1)提高农村劳动力的素质,培育他们竞争意识,增强他们的就业后劲。
2)进行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与创新,积极发展我国农业的优势产业。如蔬菜、水果、畜牧、水产品等劳动密集型及技术密集型产业。
3)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如恢复建立农民自己的组织——农会),建立健全多种符合我国农村实际的新型合作经济组织。从而使得农民的意见和想法、基层的矛盾和问题可以有通畅的反映渠道,不至于造成决策的迟缓和失误。同时,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还能够增强农民抵抗自然风险和市场风险的能力,增强抵抗来自于各方面的侵犯农民权益的能力。
3.4引导农民,转变他们的思想观念,大力发展乡镇企业。要发展乡镇企业,就要涉及到一个征地的问题(这个问题在华岩镇是存在着的,而且还比较激烈)。然而,在经历了封建社会的土地地主所有制后,进入了社会主义社会的农民朋友好不容易才分到了土地,现在又要从他们手中拿走,他们肯定是不愿意的。而且,发展乡镇企业,农民能不能得到更多的实惠?可不可以赚到更多的钱?他们的日子是不是会更加的好?这一系列的问题他们都在怀疑,都不敢过分的相信,也就不敢轻易地放弃手中的土地。这就要求我们的政府做大量的工作,通过宣传,引导他们,转变他们的观念,让他们认识到发展乡镇企业的好处多多,将会对他们更有利,他们的日子将会过的更好。
3.5加快农业现代化建设的步伐,走农业现代化之路。农业现代化建设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实现农业现代化又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任务。根据目前我国的实际,我们既不能走以美国和西欧国家为代表的人少地多型的以机械化和化学化为特征的道路,也不可照搬以日本为代表的人多地少型的以生物技术为侧重的道路。我们要依据我国的国情、国力、农情、农力,选择一条既重视机械化、化学化和水利化,又侧重生物技术采用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农业现代化道路。在农业现代化路径的选择上,笔者认为以下几点很重要。
3.51农业土地制度创新。我们可以从这几个方面来做。
1)制定农业用地有偿转让的法律法规,建立土地使用权流转制度(当然并不是完全的土地私有化),确保土地流传依法有序进行。2)设立农用土地转让市场,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3)建立承包土地社会保障的替代机制。4)建立土地补偿机制。
3.52农业生产经营组织制度创新——农业产业化。农业产业化最早产生于20世纪50年代的美国,然后迅速传入西欧、日本、加拿大等发达国家。农业产业化的运作对这些发达国家的农业现代化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而随着我国农业现代化进程的演进,农业和农村经济中久已存在的深层次矛盾日益暴露出来。要解决这些矛盾,需要进行农业生产经营组织制度创新,即在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基础上,实行农业产业化。那么到底如何来实行农业产业化呢?我们可以采取哪些措施呢?根据目前我国农业产业化面临的问题,笔者提出以下几点想法。1)大力发展龙头企业。龙头企业内联千家万户,外联国内外市场,它是发展农业产业化的关键环节。实践证明,建立起一个龙头企业就能够带动一种或多种农产品的综合开发。可谓“龙头兴,则产业兴”!2)大力培育主导产业。充分利用当地资源优势和资源潜力,开发市场需求旺盛、前景好且有继续开发潜力的产业。3)加强农产品商品基地的规划与建设。实行“围绕龙头建基地,突出特色建基地,连片开发建基地”的基本方针,切实保证在农业产业化中起基础作用的“商品批量供给大本营”的建设。
3.6加大培养农业高科技人才的力度,造就越来越多的农业高级科学技术人才。随着我国工业化、城镇化的推进,耕地的减少将是一个大的趋势,如何在越来越少的耕地上解决中国人吃饭的问题,这个重任也只有依靠农业的高科技才能完成。正如中国农业大学党委书记瞿振元先生所说的:“农业的根本出路在科技在人才!”
4结束语 “三农”问题是一个宏大的课题,涉及到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各个方面,对这一课题的研究应该说是一个挑战,而如果从我国农民的根本出路入手,将农业、农村和农民三者结合起来进行研究更是一个严峻的挑战。由于笔者生于农村长于农村,作为农民的孩子,我对农民的酸甜苦辣有着切身的体验,对农村的种种变迁有着深切的感受。我很关注“三农”这一问题!当然,笔者的这篇文章绝对谈不上什么研究,不过是笔者看到了一些现象,发现了一些问题,产生了一些想法,然后经过认真的思考,翻阅了一些资料,最后将自己的认识与想法用文字表述了出来而已。还望各位批评指正!笔者相信,只要我们的政府、农民朋友以及社会各界人士共同努力,采取得力的措施,“三农”问题的解决很快就会变成事实!
参考文献:
[1]《2004年上半年形势与政策教育学习资料》中共重庆工学院委员会学工部编 2004.02
[2] 《华岩镇中梁山街道简介》华岩镇政府中梁山街道 2004.06
[3] 《三农中国》贺雪峰 主编 湖北人民出版社 2004.01
[4] 《中国农业现代化路径选择分析》白跃世 著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4.03
[5] 《中国的根本问题----九亿农民何处去》李佐军 著 中国发展出版社 2000.01
[6]《我向百姓说实话》李昌平著 远方出版社2004.01
[7] 《半月谈》2004年第14期 新华通讯社主办(中共中央宣传部委托)
(感谢作者 李峰 为论文在线(www.lwzx.net)提供一手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