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成都市人民政府办公厅文件成办发〔 20 11 〕 33 号成都市人民政府办公
成都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非本市户籍农民工
接续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有关问题的通知
成办发 〔 20 11 〕 33 号
各区(市)县政府,市政府各部门:
为维护非本市户籍农民工基本医疗保障权益,按照原劳动保障部 《 关于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解决农民工问题的若干意见的实施意见 》(劳社部发 〔 2006 〕 15 号)、原省劳动保障厅 《 关于开展农民工参加医疗保险专项扩面行动的实施意见》(川劳社办 〔 2006 〕 37 号)和市委、市政府 《 关于全域成都城乡统一户籍实现居民自由迁徙的意见 》(成委发 〔 2010 〕 23 号)精神,现就非本市户籍农民工接续参加我市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的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2011 年 3 月 31 日前已参加成都市非城镇户籍从业人员综合社会保险的非本市户籍农民工及其用人单位(不含建筑施工企业,下同),从2011 年 4 月 1 日起,接续参加我市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基本医疗保险费由用人单位缴纳,缴费标准为该类人员工资总额的 2.5 %,个人不缴费。
二、2011 年 4 月 1 日以后与成都市行政区域内的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的非本市户籍农民工,参加我市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基本医疗保险费由用人单位缴纳,缴费标准为该类人员工资总额的 2.5%,个人不缴费。
三、按上述办法接续参加我市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的非本市户籍农民工,按 《 成都市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办法 》(市政府令第154 号)的规定享受住院医疗保险待遇,不建个人账户,不计缴费年限。
四、本通知自 2011 年 4 月 1 日起实施,有效期 5 年。施行过程中的具体问题,由市人社局负责解释。
成都市人民政府办公厅
二○一一年二月十五日
第二篇:成都市人民政府办公厅文件
成都市人民政府办公厅文件
成办发〔2008〕55号
成都市人民政府办公厅 关于印发《成都市工业企业灾后 恢复生产新增流动资金贷款贴息管理办法》 和《成都市工业企业灾后重建技术改造达产项
目贷款贴息管理办法》的通知
— 1 — 各区(市)县政府,市政府各部门: 《成都市工业企业灾后恢复生产新增流动资金贷款贴息管理办法》和《成都市工业企业灾后重建技术改造达产项目贷款贴息管理办法》已经市政府同意,现印发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 2 —
二○○八年六月二十五日 成都市工业企业灾后恢复生产新增流动
资金贷款贴息管理办法
第一条(目的依据)为推动我市工业企业(以下简称企业)灾后迅速恢复生产,促进工业经济发展,根据有关要求和规定,结合我市实际,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资金来源)由成都工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市工投公司)筹集专项资金,用于我市企业灾后恢复生产新增流动资金贷款贴息和对担保机构贷款担保奖励。
第三条(适用范围)税收解缴关系在成都市行政区域内的规模以上企业,在2008年5月13日至2008年12月31日期间新增的流动资金贷款,适用本办法。
第四条(遵循原则)(一)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行业发展规划,符合我市工业发展规划、工业布局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城市建设总体规划。
(二)充分发挥贴息资金的引导和带动作用,择优扶强,突出重点,统筹兼顾。以帮助受灾企业恢复生产、提高产能和经济效益
— 3 — 为目标,推进重点产业加速发展和中小企业快速成长。
第五条(支持重点)(一)重灾区恢复生产的规模以上企业;(二)生产救灾物资和灾后重建重要物资的规模以上企业;(三)大企业大集团培育企业;(四)年内由规模以下成长为规模以上的企业。第六条(申报、审核和审定、拨付)(一)申报:在有效期内,对符合条件的企业,由各区(市)县工业主管部门组织向市经委申报;企业也可直接向市经委申报;企业申报时按要求提交相关申报材料。
(二)审核和审定:由市经委通过人民银行成都分行营管部对企业的贴息申报进行审核,上报市重大产业化项目领导小组审定。
(三)对经审定合格的企业由市经委下达贴息资金计划,市工投公司依据市经委的贴息资金计划,3个工作日内向企业拨付贴息资金。
第七条(计算、标准)(一)贴息计算:只对企业在2008年5月13日至2008年12月31日期间新增银行贷款实际支付息金部分计算贴息资金。
— 4 —(二)贴息标准:对重灾区恢复生产的规模以上企业、生产救灾物资和灾后重建重要物资的规模以上企业、大企业大集团培育企业、年内由规模以下成长为规模以上的企业,按照实际支付贷款息金的70%给予贴息,单户企业贴息总额原则上不超过100万元。其他工业企业按照实际支付贷款息金的50%给予贴息,单户企业贴息总额原则上不超过50万元。
(三)对已享受国家、省流动资金贷款贴息政策的企业,所享受的政策优于本政策的,不再享受本政策;如未达到本政策标准的,补足差额部分。
第八条(资金管理)对享受贴息支持的企业,工业主管部门要加强监督,保证企业新增流动资金用于生产经营活动;对以弄虚作假手段骗取套取贴息专项资金的,经查实后,取消企业享受贴息的资格,追缴已拨付的贴息资金,并追究有关单位和直接责任人的责任。
第九条(担保奖励)鼓励民营担保公司对工业企业贷款给予担保,在继续执行“成都市中小企业贷款担保风险补偿专项资金”(成财外〔2006〕69号文)的基础上,对2008年5月13日至2008年12月31日期间,为工业企业新增贷款提供担保且担保费收取标准低于3%(含3%)
— 5 — 的民营担保公司,按其新增担保额给予0.5%的奖励。
担保奖励可与贴息同步申报,其申报、审核和审定、拨付流程以及资金管理等与贷款贴息相同。
第十条(贯彻措施)各区(市)县政府可结合本地实际,按照本办法制定具体贯彻措施和配套政策。
第十一条(解释机关)本办法由市经委负责解释。
— 6 — 成都市工业企业灾后重建技术改造达产
项目贷款贴息管理办法
第一条(目的依据)为鼓励我市工业企业(以下简称企业)加大投入,支持企业灾后重建项目尽快实现达产,增强我市工业发展后劲,结合成都市实际,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资金来源)由成都工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市工投公司)筹集资金,专项用于我市企业灾后重建技术改造达产项目贷款贴息。
第三条(适用范围)企业税收解缴关系、项目实施地在成都市行政区域内,在2008年5月13日至2009年12月31日通过实施技术改造实现达产的灾后重建项目、重大产业化项目、培育大企业大集团项目、中小企业成长工程项目(以下简称项目),适用本办法。
第四条(遵循原则)(一)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行业发展规划,符合我市灾后恢复重建规划、工业发展规划、工业布局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城市建设总体规划。
— 7 —(二)充分发挥政府资金的引导和带动作用,扶优扶强,突出重点,统筹兼顾,支持企业灾后重建项目尽快实现达产,增强我市工业发展后劲。
(三)市委、市政府决定支持的项目给予特殊支持。第五条(贴息标准)(一)对在2008年5月13日至2009年12月31日期间实施技术改造达产项目发生的银行贷款给予一年期贴息。
(二)企业灾后重建项目、重大产业化项目、培育大企业大集团项目,按贷款年利率6%给予贴息。贴息资金安排原则上不超过500万元。
(三)中小企业成长工程项目,按贷款年利率4%给予贴息,贴息资金安排原则上不超过300万元。对已按《成都市企业技术创新和技术改造项目资金管理办法》(成办发〔2007〕57号)全额享受支持的项目,不再享受本政策。未全额享受支持的项目,可按本政策补足差额部分。
第六条(申报条件)(一)经政府投资主管部门备案(审批或核准)的项目;(二)项目固定资产投资额在1000万元以上;(三)项目实现达产;— 8 —(四)项目已取得银行贷款。第七条(申报材料)(一)项目基本情况介绍;(二)项目备案(审批或核准)文件的复印件;(三)项目达产报告;(四)成都市企业技术改造项目资金申请表;(五)企业贷款的相关凭证(经办银行出具的项目贷款合同、贷款拨付单、结息清单等复印件)。
第八条(申报程序)对符合条件的项目,由各区(市)县工业主管部门组织向市经委申报;企业也可直接向市经委申报。市经委对申报项目初审后,报市重大产业化项目领导小组审定。
第九条(资金拨付)对经审定确定支持的项目,由市经委下达贴息资金计划。市工投公司依据市经委下达的贴息资金计划,在3个工作日内将专项资金拨付到项目业主。企业收到专项资金后,作冲减本项目财务费用处理。
第十条(管理职责)对享受贴息支持的企业,工业主管部门要加强对专项贷款项
— 9 — 目的监督,对以弄虚作假手段骗取套取贴息专项资金的企业,经查实后,取消其享受贴息的资格,追缴已拨付的贴息资金,并按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追究有关单位和直接责任人的责任。
第十一条(贯彻措施)各区(市)县政府可结合本地实际,根据本办法制定具体贯彻措施。
第十二条(解释机关)本办法由市经委负责解释。
主题词:工业 企业 贷款 贴息 办法 通知
抄送:市委各部门,市人大常委会办公厅,市政协办公厅,市法院,市检察院,成都警备区,市级各人民团体、各民主党派。成都市人民政府办公厅
2008年6月26日
印
(共印155份)
第三篇:成都市人民政府文件
www.xiexiebang.com提供文章来源
成都市人民政府文件
成府发„2008‟70号
成都市人民政府关于
加快服务业发展若干政策的意见
各区(市)县政府,市政府各部门:
为加快建设西部商贸中心和现代服务业基地,根据《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服务业的若干意见》(国发„2007‟7号)精神,现就加快我市服务业发展有关政策提出以下意见:
一、积极推进现代服务业重点集聚区(以下简称集聚区)建设,重点发展总部经济、旅游产业、服务外包、科技商务、文化创意、物流配送、市场园区和特色街区等集聚区。优先安排集聚区内市政工程、公共交通配套设施建设。
二、加快编制集聚区控制性详细规划。集聚区内符合城市建 —1—设规划、土地利用规划和产业发展规划的产业化项目建立规划审批“绿色通道”,实行特事特办、急事急办。
三、集聚区内金融、文化创意、商务服务(含会展、服务外包、总部经济等)、信息服务、市场园区、教育培训等生产性服务业的新建特别重大项目(总投资5亿元人民币以上,下同)用地,且建成后不分割出售产权的按以下原则供地:旧城改造项目参照土地拆迁整理成本挂牌出让;其它区域项目参照工业用地政策实施。
四、服务业新建项目选址必须遵循《成都市服务业发展规划(2008-2012)》。市发改委根据市政府服务业发展领导小组办公
室(以下简称领导小组办公室)认定的服务业重大项目投资
更多资料请访问www.xiexiebang.com www.xiexiebang.com提供文章来源
计划和
建设进度,统筹安排项目建设用地指标,优先保障服务业新建
重大项目用地,实施项目建设用地指标动态管理。
五、集聚区外符合规划新建建筑面积5万平方米以上且总投 资5亿元人民币以上的大型商业综合体、大型农产品批发市场和
商务楼宇,建成后不分割出售产权的,项目建设用地可按本意见第
三条规定执行。
六、建成后不分割出售产权的新建特别重大项目(不含住宅建
设部分),或从市外新引进的企业法人机构自建自用办公用房的重
大项目(总投资1亿元以上),城市基础设施配套费按60%收取。
七、2008年1月后新开工服务业特别重大项目,建成后不分
割出售产权的,在项目开工后第一个建设内完成投资额超过
项目总投资额的30%;或在前两个建设内累计完成投资额超
过项目总投资额的65%;或在第三个建设内完成了项目剩余
—2—投资,按项目在本意见有效期内实际完成投资额(扣除土地费)的
更多资料请访问www.xiexiebang.com www.xiexiebang.com提供文章来源
5‰分奖励项目业主。在建项目依据专业审计机构的工程量
审计报告给予奖励;竣工项目依据建设工程竣工决算报告给予奖 励。
八、新竣工建筑面积5万平方米以上、总投资5亿元人民币以
上且不分割出售产权的大型商业综合体、大型农产品批发市场、市
场园区和商务楼宇,自开业经营之日起,自营和物业租赁所缴纳的
营业税、增值税和企业所得税的地方留成部分,在本意见有效期内
由同级政府给予50%奖励。
九、统规统建、只租不售,且年实际纳税额在1000万元人民币
以上的企业总部集聚区,从市外新引进入驻的企业法人机构上交
税收的地方留成部分,在本意见有效期内由同级政府按50%奖励 投资建设业主。
十、从市外新引进年实现上缴税收超过500万元人民币的企
业法人机构,新购置自用办公用房的,按每平方米500元人民币的
标准给予一次性补贴;租赁自用办公用房的,在本意见有效
更多资料请访问www.xiexiebang.com www.xiexiebang.com提供文章来源
期内按
每月8元人民币/平方米给予补贴。购置和租赁自用办公用房享
受补贴的面积,每个企业不超过2000平方米。享受补贴的用房5
年内不得对外租售。
十一、支持中心城区服务业结构调整(以下简称“中调”)。积
极支持“中调”区域内的企事业单位在符合规划的前提下,利用工
业厂房、仓储用地等存量房产和土地资源,兴办信息服务、研发设
计、文化创意等现代服务业,在依法履行相关改建施工报建手续
—3—时,土地用途和使用权人可暂不变更。
鼓励“中调”区域内的传统批发市场等改造重建,原土地使用
权人实施的原址改造或重建且不分割出售产权的服务业特别重大
项目,基础设施配套费按60%收取;项目改变原土地使用条件(含
增加容积率)收取的土地出让收入按改变前后土地使用条件评估
价差额的60%收取。
十二、支持中心城区市场搬迁。对按规划和时限要求,整体外
更多资料请访问www.xiexiebang.com www.xiexiebang.com提供文章来源
迁到新建市场园区的中心城区商品市场经营商家(含个体工商
户),从迁入营业之日起,其所缴纳的营业税、增值税和企业所得税 的地方留成部分,在本意见有效期内由同级政府按80%奖励搬迁 商家。
十三、支持服务业企业做大做强。对新上市(含境内和境外)融资成功的服务业企业给予500万元人民币奖励。产权分割出售
面积不超过20%的商务楼宇,其入驻企业年实际缴纳税收总额首
次突破1亿元人民币的,给予项目业主100万元人民币奖励。根
据销售额、税收、就业等综合贡献率对餐饮、批发、零售、再生资源
回收等大企业大集团进行表彰奖励。
十四、支持服务业协会建设。支持我市服务业重点领域组建 有代表性的行业协会,支持行业协会开展行业服务标准制订、行业
统计监测、职业教育培训和对外合作交流活动,建立“政府购买服
务成果”机制。
十五、支持扩大节会消费。整合资源创新机制,发挥节会引导
和拉动消费的作用,全力办好成都购物节和中国国际美食旅
更多资料请访问www.xiexiebang.com www.xiexiebang.com提供文章来源
游节。
—4—对我市及各区(市)县和行业协会发挥本地文化旅游资源优势,举
办扩大消费的品牌节会,给予承办单位奖励支持。
十六、支持扩大农村消费。大型商贸连锁经营企业在我市乡 镇、农村新型社区设立直营店并经验收合格,按新增直营店每个1
万元人民币标准给予一次性奖励。投资新建农村商贸综合服务中
心并经验收合格的,每个给予30万元人民币奖励。
十七、本意见自发布之日起执行,有效期至2010年12月31
日止。凡执行本意见有关规定的项目、企业需经领导小组办公室 认定。
十八、各区(市)县政府应设立“服务业发展引导资金”,纳入
本地财政预算并逐年增加规模。本意见涉及税收地方留成奖励部
分,市与各区(市)县按现行财政体制承担,由同级财政负责落实。
十九、本意见由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解释。本意见未涉及的 服务业其它领域,按各领域既定的专项政策执行。二○○八年十二月二十七日
—5—主题词:商贸 服务业 发展 政策 意见
抄送:市委各部门,市人大常委会办公厅,市政协办公厅,更多资料请访问www.xiexiebang.com www.xiexiebang.com提供文章来源
市法院,市检察院,成都警备区,市级各人民团体、各民主党派。
成都市人民政府办公厅2008年12月27日印
(共印150份)—6—
更多资料请访问www.xiexiebang.com
第四篇:成都市新都区人民政府
成都市新都区人民政府
关于新都区知识产权专项资金管理使用的暂行办法
新都府办发(2006)72号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加强成都市新都区设立知识产权专项资金(以下简称专项资金)的管理,促进区自主知识产权的创造和转化实施,提高区域创新能力,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指的知识产权专项资金由成都市新都区人民政府拨款设立。当年如有节余,可结转下年使用。
第三条知识产权专项资金的使用原则是:集中管理、专款专用、突出重点、讲究效益。
第二章资金用途
第四条专项资金主要用于:
(一)专利资助:区内企业或个人申请专利并获得授权者,经区科技部门审查确认,由专项资金予以资助。
1、资助条件:在新都区内从事科研、开发、生产的单位和个人获得的授权专利;资助的授权专利,应是授权公告日在本内的专利(逾期不予受理)。
2、资助标准:
发明专利:3000元/件
实用新型专利:1000元/件
外观设计专利:500元/件
涉外专利:10000元/件
3、资助程序和要求
申请专利资助资金的单位和个人应提供以下材料报知识产权局:
(1)《成都市新都区专利资助资金申请表》;
(2)有效专利证书(复印件);
(3)专利申请说明书、摘要、权利要求书等申请文件(复印件);
(4)国家知识产权局出具的当年缴纳年费的收据(复印件);
(5)职务发明需提供企业营业执照、事业法人登记证或社团登记证等;非职务发明需提供专利权人身份证以及经办人身份证等(复印件)。
以上材料除《成都市新都区专利资助资金申请表》一式二份外,其他均一式一份按顺序以A4纸张尺寸装订成册。提供材料为复印件的,还应出示相应的有效原料以供核对。
(6)同一专利只能申请一次区内资助。
(二)专利成果转化补助
1、补助条件:
(1)申请补助的专利成果原则上应是科技含量高的发明专利,已获得授权且有效,具有产业化条件,并在我区进行转化;
(2)专利成果实施单位应是在我区纳税的企业。该企业应有较强的技术创新、开发能力,重视专利工作并有相应的措施,每年有相应比例的新技术、新产品开发资金投入。
(3)专利成果具有良好的产业化发展前景,其项目投产后企业年纳税在30万元以上,并且年纳税增长率不低于30%。
2、补助标准:
根据专利成果转化情况及发展前景给予5-10万元的转化补助资金扶持。
3、补助程序和要求:
(1)专利成果转化补助资金的申报原则上为每季度受理一次。
(2)申报单位提供以下材料报区知识产权局。
——《成都市新都区知识产权发展专项资金专利成果转化补助资金申请表》; ——企业法人营业执照、税务登记证、机构代码证(复印件);
——有效专利证书、能说明该专利权归属及授权使用的具有法律效力的证明文件;专利申请说明书、摘要、权利要求书、专利检索报告;国家知识产权局出具的当年缴纳年费的收据(复印件);
——产品生产许可证明材料和产品的质量检测报告(复印件);
——企业上和本最近一个月的财务报表(资产负债表、损益表),当年注册的新办企业,须报送企业注册时的验资报告和本最近一个月的财务报表;
——可行性研究报告;
——《成都市新都区知识产权发展专项资金专利成果转化经费预算表》。
以上材料除《成都市新都区知识产权发展专项基金专利成果转化补助资金申请表》一式五份外,其他均一式一份按顺序以A4纸张尺寸装订成册。提供材料为复印件的,还应出示相应的有效原则以供核对。
(三)知识产权保护经费
1、召开知识产权保护专题会议费用支出;
2、专项执法行动费用支出;
(四)知识产权宣传培训经费
1、知识产权“进党校、进企业、进社会”宣传经费支出;
2、对各级领导干部、企事业科技创新人才、知识产权工作者、专利代理人、专利行政执法人员等进行知识产权培训经费支出;
3、知识产权信息平台建设与维护经费支出;
(五)知识产权试点示范经费
对区域内企事业单位进行知识产权试点示范经费支出。
(六)培育(著名)商标,以计算机为主的新型版权产业发展相关经费支出。
第五条资金拨付方式:
1、专利资助:
(1)经审核批准获得资助的授权专利,于次年上半年进行集中拨付。
(2)职务发明专利资助资金的转账支票支付;非职务发明专利资助资金以现金或现金支票支付。
(3)办理专利资助资金拨付时,单位申请人应出具企业的账户名称、开户银行、账号和非经营性收据和经办人身份证明复印件(出示原件);个人申请人应提供专利权人身份证明复印件(出示原件),到知识产权局办理拨付手续。
2、专利成果转化补助:
获得专利成果转化补助资金的企业,应持审签后的《成都市新都区知识产权发展专项资金专利成果转化补助资金申请表》及《使用合同书》,并出具企业的账户名称、开户银行、账号和非经营性收据,到区财政局办理相关手续。
3、其他经费
由区知识产权局按照实际发生费用,经审核后到区财政局办理相关手续。
第三章附则
第六条申请专利扶助资金的单位和个人,必须提供真实的材料和凭证,并接受知识产权局的跟踪和监督管理,如有弄虚作假者,一经发现和核实,将全额追回已拨付的扶持资金,并追究其责任。
第七条区知识产权局负责专项资金的监管,并提请区审计局每年对知识产权发展专项资金使用情况进行审计,出具独立的审计报告。
第八条本办法由区知识产权局负责解释。
第九条本办法自公布之日起30日以后施行。
第五篇:成都市人民政府93号令
标题:成都市劳动用工和社会保险管理暂行规定(2003年1月1日)发文号:成都市人民政府令第93 签发单位:成都市人民政府 是否有效:有效
关键词:劳动 用工 社会保险 签发时间:2002-12-29
成都市劳动用工和社会保险管理暂行规定
成都市人民政府令第93号
《成都市劳动用工和社会保险管理暂行规定》已经2002年12月12日人民政府第90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03年1月1日起施行。
市 长
李春城
二○○二年十二月十九日
成都市劳动用工和社会保险管理暂行规定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了加强劳动用工和社会保险管理,扩大就业和促进再就业,理顺劳动关系,规范劳动力市场秩序,保护用人单位和劳动者的合法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和有关法规,结合成都市实际,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 本规定适用于本市行政区域内的劳动用工和社会保险管理。
第三条 本规定所称用人单位,是指本市行政区域内的企业、事业单位、个体经济组织、民办非企业单位和国家机关、社会团体。
本市行政区域内的用人单位与之形成劳动关系的劳动者、城镇失业人员(以下简称失业人员)以及其他已就业的人员,适用本规定。
公务员和参照公务员制度管理的人员,依照国家有关规定执行。
第四条 完善市场导向的就业机制,实行劳动者自主就业、市场调节就业、政府促进就业的原则。鼓励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和失业人员自谋职业、创业就业和非全日制就业。
第五条 市劳动保障行政部门主管全市劳动用工和社会保险工作,区(市)县劳动保障行政部门负责其本行政区域内的劳动用工和社会保险工作。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可委托所属就业服务管理机构和社会保险经办机构承办劳动用工和社会保险管理的具体事务。
政府有关部门以及街道办事处、镇(乡)政府依照有关规定履行各自职责,并支持工会依法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第二章
用工管理
第六条 用人单位招用人员,应面向社会公开招收,依法自主决定招用人员的时间、方式、条件和数量,任何部门和单位不得非法干预。
国家机关录用、事业单位聘用公务员和参照公务员制度管理的人员,依照国家有关规定执行。第七条 用人单位招用人员,应制订招用人员简章,报当地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备案并予公布。第八条 用人单位应及时向当地劳动保障行政部门主动报告空岗情况,并接受空岗调查。用人单位空岗情况和招用人员信息,通过成都市劳动力市场信息网络发布。
第九条 用人单位在招用人员时,除国家规定不符合从事的工种或岗位外,不得以性别、年龄、民族、种族、宗教信仰为由拒绝招用或提高招用标准。
国家规定用人单位禁止招用的人员以及招用人员时禁止的行为,依照有关规定执行。
第十条 用人单位招用技术工种从业人员,应从取得相应职业资格证书人员中录用。对于当地培训机构尚未开展培训的技术工种人员,经当地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批准后,可先招用再培训,达到相应职业技能要求后再上岗。
第十一条 鼓励用人单位招用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和失业人员。用人单位招用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和失业人员,享受国家规定的就业和再就业扶持政策。
第十二条 用人单位录用劳动者后,应在30日内以书面形式与其签订劳动合同,建立劳动关系。劳动合同除法律规定的必备条款外,可以依法协商约定其他内容。非全日制劳动合同按本规定第十八条、第十九条、第二十条规定执行。
劳动合同可以约定试用期,试用期包含在劳动合同期限以内。劳动合同只约定试用期的,该试用期限即为劳动合同期限。
劳动合同的部分内容不符合法定劳动标准的,用人单位应按照法定劳动标准承担义务,并依法对劳动合同中不符合法定劳动标准的内容予以修改。
第十三条 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时约定的工资和用人单位实际支付给劳动者的工资,均不得低于本市确定的现行最低工资标准。第十四条 用人单位单方面解除劳动者劳动合同,应当事先将理由书面通知工会或劳动者本人,并向劳动者出具终止或解除劳动关系的有效证明。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终止或解除劳动关系后,应当在7日内到当地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备案。
第十五条 用人单位依法进行经济性或成规模裁减人员,应提前30日向工会或全体职工说明情况,听取意见;裁减人员分流安置方案须经职工大会或职工代表大会讨论通过,报当地劳动保险行政部门备案。
用人单位不依法支付被裁减人员解除劳动合同的经济补偿金和未妥善解决其债务的,不得裁减人员。第十六条 劳动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一)严重违反劳动纪律的;
(二)严重违反用人单位规章制度的;
(三)工作严重失职,营私舞弊,对用人单位利益造成重大损害的;
(四)法律、法规、规章制定的其他情形。
第十七条 国有企业下岗职工有下列情况之一的,企业应依法与其解除劳动关系:
(一)领取工商营业执照并已从事个体经营半年以上或兴办私营企业的;
(二)已经与新用人单位有半年以上事实劳动关系的;
(三)在企业再就业服务中心期间已再就业的;
(四)与企业再就业服务中心签订的基本生活保障和再就业协议期满的;
(五)未进企业再就业服务中心或进了企业再就业服务中心不签协议,时间已达3年的。第十八条 从事非全日制工作的劳动者,用人单位或雇主应与劳动者以书面形式或其他形式签订非全日制劳动合同;当事人一方提出采用书面形式的,应当采用书面形式。
非全日制劳动合同当事人可以对劳动时间、工作内容、工作期限、劳动报酬及支付形式、保守用人单位商业秘密等内容进行约定。劳动合同未约定工作期限的,其中一方可以随时通知对方终止劳动关系。
第十九条 非全日制工作按小时计算工资,小时工资不得低于本市确定的非全日制工作最低小时工资标准。工资每月至少支付一次。
非全日制工作最低小时工资标准由市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制定,报经市政府批准后公布。
用人单位或雇主以及非全日制工作的劳动者应依法参加社会保险。缴纳社会保险费费的具体办法另行制定。
第二十条 非全日制工作的劳动者在劳动过程中因工负伤或者患职业病的,用人单位或雇主应当比照工伤保险的规定承担相应责任。
第三章
就业和失业登记
第二十一条 用人单位录用人员后,应自录用之日起30日内,到当地劳动保障行政部门进行录用备案和就业登记,并办理社会保险手续。
第二十二条 用人单位招用外来务工劳动者,应到当地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办理《用工证》,并在招用外来务工劳动者之日起15日内到当地劳动保障行政部门为招用的劳动者办理《外来人员就业证》和就业登记。
第二十三条 失业人员应自被用人单位录用或从事个体经营之日起30日内,到其所在街道、镇(乡)劳动保障工作机构进行就业登记,交回《失业证》,由街道、镇(乡)劳动保障工作机构出具就业证明;对领取失业保险金的失业人员,停止领取失业保险金,同时停止其他失业保险待遇。
劳动者就业转失业时,应到本户籍所在地街道、镇(乡)劳动保障工作机构办理失业登记,领取《失业证》。
第二十四条 失业登记按下列办法办理:
(一)无就业经历的失业人员,须持本人身份证和原身份的有关证明,以及接受职业教育、职业培训的相关证明办理失业登记;
(二)有就业经历的失业人员,须持本人身份证和原工作单位出具的终止或解除劳动关系的证明等办理失业登记;
(三)办理失业人员的失业登记,由用人单位或失业人员本人将失业人员档案转到街道、镇(乡)劳动保障工作机构。街道、镇(乡)劳动保障工作机构应将登记的失业人员档案登记造册,妥善保管。失业人员因参军、升学、迁移以及其他原因发生异动时,原街道、镇(乡)劳动保障工作机构应及时办理档案的转移手续。
市和区(市)县以及街道、镇(乡)劳动保障工作机构应建立失业人员档案管理中心,对失业人员的档案实行集中管理。
第二十五条 已办理失业登记的失业人员应在规定时间内向所在街道、镇(乡)劳动保障工作机构报告本人求职或就业情况。失业人员无正当理由,拒不接受劳动就业服务机构为其介绍的工作,停止其失业保险待遇。
未办理失业登记的失业人员不纳入失业人员管理范围。
第四章 社会保险管理
第二十六条 所有应当缴纳社会保险费的单位(以下简称缴费单位),应及时办理社会保险登记手续,按时足额缴纳社会保险费。
劳动者应当依法缴纳社会保险费,按规定享受社会保险待遇。
第二十七条 下列单位和人员属于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的范围,应分别按照《成都市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社会统筹与个人帐户相结合实施办法》和《成都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调整城镇私营企业及其职工个体工商户及其雇工自由职业人员基本养老缴费费率和缴费基数的通知》的规定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
(一)各类城镇企业及其职工;
(二)实行企业化管理的事业单位及其职工;
(三)民办非企业单位及其职工;
(四)有雇工的城镇个体工商户及其雇工,没有雇工的城镇个体工商户;
(五)自谋职业和自由职业人员。
第二十八条 下列单位和人员属于缴纳基本医疗保险费的范围,应按照《成都市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暂行办法》缴纳基本医疗保险费:
(一)各类城镇企业及其职工;
(二)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
(三)事业单位及其职工;
(四)民办非企业单位及其职工;
(五)社会团体及其专职人员;
(六)有雇工的城镇个体工商户及其雇工,没有雇工的城镇个体工商户;
(七)自谋职业和自由职业人员。
第二十九条 下列单位和人员属于缴纳失业保险费的范围,应按照《四川省失业保险条例》缴纳失业保险费:
(一)各类城镇企业及其职工;
(二)事业单位及其职工;
(三)国家机关中的事业编制人员和劳动合同制工人;
(四)社会团体及其专职人员;
(五)民办非企业单位及其职工;
(六)有雇工的城镇个体工商户及其雇工。
第三十条 各类城镇企业和实行企业化管理的事业单位属于缴纳工伤保险费的范围,应按照《成都市企业职工工伤保险暂行办法》缴纳工伤保险费。
第三十一条 各类城镇企业,实行企业化管理的事业单位,民办非企业单位,有雇工的城镇个体工商户及其雇工,没有雇工的城镇个体工商户以及自谋职业人员和自由职业人员,属于缴纳生育保险费的范围,应按照《成都市企业职工生育保险暂行办法》缴纳生育保险费。
第三十二条 与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关系的人员和企业破产改制领取安置费自谋职业的人员,应及时到当地社会保险经办机构接续社会保险关系,接续社会保险关系前后的缴费年限合并计算,作为其享受社会保险待遇的依据。
第三十三条 用人单位和与之形成劳动关系的非城镇户籍从业人员和其他在本市就业的非城镇户籍从业人员,都应参加综合社会保险,按时足额缴纳综合社会保险费。履行缴费义务的非城镇户籍从业人员,由当地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发给《成都市非城镇户籍从业人员社会保险卡》,享受以下待遇:
(一)工伤补偿;
(二)比照本市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的规定报销住院医疗费;
(三)男年满60周岁、女年满50周岁时,一次性发给老年补贴,标准为:个人帐户累计储存额和根据其缴费年限计算的金额。
非城镇户籍从业人员未达到前款第(三)项规定的年龄,离开本市或停止从业的,个人帐户中按缴费基数一定比例计算的累计储存额退还给本人。
非城镇户籍从业人员综合社会保险的具体办法另行制定。
第三十四条 国家机关、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在编制外招用的具有城镇户籍的工作人员和工勤人员,单位和本人应按本规定第二十七条、第二十八条、第二十九条、第三十条、第三十一条的规定参加社会保险,缴纳社会保险费;在编制外招用的非城镇户籍工作人员和工勤人员,单位和本人应按本规定第三十三条规定参加综合保险,缴纳综合社会保险费。
第三十五条 缴费单位因经营状况等原因,确实不能按时足额缴纳社会保险费的,应当提供财务报表和相关证明材料,并由缴费单位和对其财产有处置权的机构提出缴费计划,持经评估和有关权证管理部门备案的财产权证,到当地劳动保障行政部门申请缓缴。有关权证管理部门应当及时办理缴费单位的财产备案。
缓缴期最长为一年。缓缴单位不得转移已备案的财产。备案的财产应当依法优先偿付欠缴的社会保险费。
缓缴期满。缴费单位仍未按缴费计划足额缴纳社会保险费的或在缓缴期间转移已备案财产的,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可以依法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
第五章
监督检查
第三十六条 劳动保障行政部门采取日常检查、专项检查和检查等方式依法监督用人单位遵守和执行劳动保障法律、法规和规章的情况,依法规范劳动力市场秩序,维护劳动者和用人单位的合法权益。
第三十七条 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在依法进行劳动保障监察和劳动保障年检时,有关用人单位和人员应当给予协助,如实反映情况,不得提供虚假资料或出具伪证,不得谎报、隐瞒有关情况,不得隐匿、毁灭有关证据,不得拒绝和阻挠检查。
第三十八条 用人单位应按有关规定就遵守和执行劳动保障法律法规、招收录用人员备案和就业登记、签订和履行劳动合同、缴纳社会保险费、工资支付等方面的情况,接受劳动保障检查。
第三十九条 任何单位和个人对违反劳动保障法律法规的行为,有权向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投诉举报。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对投诉举报和在劳动保障监察中发现的问题,应及时登记、调查,依法予以处理。
第四十条 劳动保障、财政、公安、工商、税务、民政、人事、教育、建设、交通、卫生、计划生育等部门应当积极配合做好劳动用工、促进再就业和社会保险等方面的工作。在办理下列事项时,用人单位应当提交《社会保险登记证》和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出具的足额缴纳社会保险费的证明,相关部门应作好登记;未予提交的,相关部门应将单位名称、地址、法定代表人姓名和电话等按月书面告知劳动保障行政部门:
(一)企业、个体工商户营业执照年检、注销;
(二)社团组织登记证年检、变更、注销;
(三)事业单位组织机构登记证年检、变更、注销;
(四)民办非企业单位登记证年检、变更、注销;
(五)购置小汽车牌照申领、年检。第六章
法律责任
第四十一条 用人单位违反本规定第七条规定的,由劳动保障行政部门责令改正,并可处以1000元以下罚款。
第四十二条 用人单位违反本规定第十条规定的,由劳动保障行政部门给予警告,责令用人单位限期对有关人员进行相关培训,取得相应职业资格证书后再上岗,并可处以1000元以下罚款;对拒不改正的,可处以10000元以下罚款。
第四十三条 用人单位违反本规定第十三条和第十九条第一款规定的,由劳动保障行政部门责令限期补发劳动者最低工资差额,并可责令支付所欠最低工资差额20%至100%的赔偿金;用人单位拒绝补发最低工资差额和拒绝支付赔偿金的,劳动保障行政部门给予警告,仍不改正的,处以欠付最低工资差额和赔偿金总额1至3倍的罚款。
第四十四条 用人单位违反本规定第十四条、第二十一条规定,未按期办理终止或解除劳动关系备案、录用备案和就业登记的,由劳动保障行政部门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可处以1000元以上3000元以下罚款。
第四十五条 用人单位违反本规定第二十二条规定的,由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按照《成都市外来务工劳动者管理条例》的规定予以处罚。
第四十六条 用人单位不依法签订劳动合同或违反本规定第三十七条规定的,由劳动保障行政部门责令改正,并可对用人单位处以3000元以上30000元以下罚款,对用人单位负责人和直接责任人员处以500元以上5000元以下罚款。
第四十七条 缴费单位未按照规定办理社会保险登记或未按照规定申报应缴纳的社会保险费数额的,由劳动保障行政部门责令限期改正;情节严重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可处以1000元以上5000元以下的罚款;情节特别严重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可处以5000元以上10000元以下的罚款。
缴费单位伪造、变造社会保险登记证和未按规定从个人工资中代扣代缴社会保险费的,由劳动保障行政部门给予警告,并可处以5000元以下罚款;缴费单位拒绝提供与缴纳社会保险费有关的用人情况、工资表、财务报表等资料的,应当给予警告,并可处以10000元以下罚款;缴费单位不履行社会保险义务和拒绝执行劳动保障行政部门下达的限期改正指令书的,可处以30000元以下罚款。
第四十八条 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和政府其他有关行政部门的工作人员违反本规定,不认真履行职责,玩忽职守、徇私舞弊的,由所在单位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其刑事责任。
第七章
附
则 第四十九条 本规定所称外来务工劳动者,是指常住户籍不在锦江区、青羊区、金牛区、武侯区、成华区以及高新技术开发区而进入上述区域务工的劳动者或常住户籍不在本市其他区(市)县而进该区(市)县务工的劳动者。
本规定第二十七条、第二十八条、第二十九条、第三十条、第三十一条所称职工、工作人员、专职人员、个体工商户及其雇工,自谋职业和自由职业人员,是指具有本市城镇户籍的从业人员。
第五十条 本规定所称非全日制工作,是指用人单位或雇主与劳动者约定以小时作为工作时间单位的用工形式。
第五十一条 本规定由市劳动保障行政部门解释并制定实施细则。
第五十二条 本规定自2003年1月1日起施行。市政府以前发布的有关劳动用工和社会保险管理规定与本规定不一致的,以本规定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