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破解“农民市民化”难题 统筹保障城乡住房是良方[精选]
破解“农民市民化”难题 统筹保障城乡住房
是良方
2013-3-14 5:26:49来源:2013年03月13日 15:44:44 新华网
新华网北京3月13日电(记者王橙澄)“新型城镇化,难点还在于流动人口享受市民化的待遇,其中享受住房方面的市民待遇更是难上加难。很多农民进了城,留不下来,因为没有住房。”全国人大代表、贵州省黔东南州州长廖飞说。
廖飞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逐步实现城镇基本公共服务覆盖常住人口,为人们自由迁徙、安居乐业创造公平的制度环境。但目前,国家对于城镇和农村居民的住房还是两条线,例如在贵州,城镇主要通过公租房和廉租房解决,而农村主要采取农村危房改造和扶贫生态移民工程。“这两大政策体系实施的部门、工作对象和资金渠道都不尽相同。就像两条永不相交的平行线。”
如何破解农民在住房方面享受市民化待遇难题?廖飞认为,统筹保障城乡住房是个良方。一方面,要消除农民获得城镇廉租房的障碍,使贫困农民不花一分钱就能享受城镇保障。另一方面,政府要帮助这些农民协调生活问题,如能在城镇打工,让他们的孩子到县城小学就读,同时还要保留他们原来在农村的所有权益,免除后顾之忧。
“还要避免农民的情感纽带和文化纽带被切断,可以采取一个村搬入一个小区,一个村民组搬入一栋楼,一个大家庭入住同一个楼层的方式。”廖飞说。
据了解,目前贵州省黔东南州已在探索这一做法,两会前不久,榕江县首批303户农民从世代居住的深山搬到了县城,免费获得一套住房,并保留其原来在农村的所有权益,同时在政府的帮助下,他们在县城找到了工作,学生进入新学校读书。
第二篇:破解城乡统筹难题 积极促进农村土地要素资本化
破解城乡统筹难题 积极促进农村土地要素资本化
5年前,在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实践活动中,按照党的十六大提出的“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思路,拥有1100万人口的成都在全市范围内深入推进城乡一体化,5年实践路径完全符合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因而被誉为“中国第二次农村改革的先行者”。2007年,在《中共成都市委、成都市人民政府关于推进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建设的意见》中,首次提出“全域成都”理念,把成都1.24万平方公里幅员面积作为一个现代化的都市区来统筹发展,推动市域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一体化,整体推进城市和农村的现代化,努力构建“现代城市和现代农村和谐交融、历史文化与现代文明交相辉映”的新型城乡形态。
县城,作为成都三圈层的县级市城市,更有着小城市带大农村的实际,在省、成都市统筹城乡发展中受益更多,更具典型。而“全域成都”理念的贯彻,使我市形成了以“三个集中”为核心、以“一点两翼”为格局的新型工业化促进新型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的城乡一体化道路。作为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如何在城乡统筹的进程中突显土地资源资本化的内涵,破解以土地为主的生产要素流动的难题,从而增强我市内源性经济发展的活力,是我们一直在积极探索和不断推动的主要方向。
农村土地的资本化是一项非常系统的工程,工程的着力点,必须要抓住统筹推进城乡综合配套改革的契机,建立统一的城乡规划体系,不断探索集体建设用地的流转、农村宅基地置换等措施,制定鼓励农民进城和保护农民利益的政策,从而实现以农村土地要素资本化来破解城乡统筹难题的目的。
一、我市农村集体建设用地资本化的现状
(一)法律政策的现状
依现行法律规定,任何单位和个人进行建设需用土地的,须申请使用国有土地。由此决定了集体土地使用权要进入市场,唯一途径即须经政府征用转为国有土地再予出让。然而,但值得注意的是,国家目前的一系列政策以为其流转合法性的规章提供了依据。国务院[2004]28号文《关于深化改革严格土地管理的规定》既要求采取最严格的措施保护农田、控制用地规模,同时亦提出“在符合规划的前提下,村庄、集镇、建制镇中的农民集体所有建设用地使用权可以依法流转”。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提出,“鼓励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土地流转用于经营性用地的建设”,可以说,这些政策精神为农村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流转的立法控制在逐步松绑,取消限制,是积极明朗的改革导向。
目前,我们通过积极探索,出台了《县城市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流转市场管理办法》,该办法的出台,将进一步推进我市实验区建设,在深化农村土地和房屋产权制度改革,优化土地资源配置,提高集体建设用地流转使用效率方面,提供政策支撑和作出有效的尝试。
(二)社会现状 长期以来,在国有土地缺少和价格昂贵的现实下,集体非农建设用地的自发流转在我市各个镇乡都有存在。有未经批准随意占用耕地并出让、转让、出租用于非农建设的势头,有低价出让、转让和出租农村集体土地,私自交易的,也有工业用地以联营为名行转让、出租之实的,住宅用地则借房屋出租或私自转让进行市场交易。对此类行为,过去法律限制过,行政干预过,经济制裁过,但交易活动客观上仍大量发生。事实证明,堵不如疏,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城市化速度加快,农村集体建设用地特别是城市规划区内的集体建设用地,包括乡镇企业用地交易越来越活跃,其利用价值和资产价值极具潜力,当务之急是应如何尽快加以规范集体建设用地的利用,提高集体建设用地利用率。
二、农村土地资本化的现实意义和必要性
(一)现实意义
城乡统筹,破解二元结构,难点在农村,重点在农村。世界银行的一份研究报告指出:当人均GDP小于 500美元时,农民以分散的自给自足式经营土地为主,当人均GDP大于1000美元之后,农村土地的商业运作和市场价值才能开发体现出来,表现为土地拥有者强烈的转让土地的意愿,土地经营者扩张规模的迫切需求,二者的共同作用所形成的市场共振效应,是土地使用权流转的根本动力。从我市的现实来看,人均年收入已突破13000元,尤其是临邛、羊安、平乐等重点镇,在率先迈向小康的过程中,农村土地的使用权流转也自发地率先出现,并迅速扩展。因此,农村土地使用权的流转和资本化可以看作是我市经济发展、全面迈进小康社会以及农业的发展进入一个更高标志的阶段。
(二)必要性
虽然农村土地资本化受到各种限制,具体操作存在不少问题,从当前集体建设用地流转的实际情况看,其积极作用是十分明显的。
1、有利于合理配置土地资源。
由于实现了土地与资本的市场流动,二者就能实现最佳结合,产生最佳效益。许多经营不佳的乡镇企业因土地流转引入资金而起死回生,许多进入城镇的农民因宅基地流转而收回建房资金,充实进城实力。
2、有利于保护耕地,保障建设用地供给。
新的投资可因为集体存量建设用地的流转而减少建设用地增量的增加,减少闲置土地数量,从而起到保护耕地的作用。
3、有利于盘活企业,盘活闲置土地。
进入流转的企业用地多属于经营不善效益不佳的企业,若不允许流转,企业往往只有申请破产,而其土地也往往成为闲置土地。这些企业往往通过以地入股、联营等办法走出困境,并提高了建设用地利用效率。
4、有利于发展中小企业,解决劳动就业。投资于集体建设用地的企业往往是中小企业,它们资金量小,要求资金周转快,很难走收费多而审批时间长的征地程序,往往选择方便快捷的集体建设用地流转。这些大量生存于集体非农建设用地的中小企业,也是我市吸收农村剩余劳动力的主要力量。
5、有利于完善城镇土地市场。
城镇土地市场不可能与集体建设用地市场分割而孤立存在,二者只有统一才有利于市场发展和土地资源配置。集体建设用地市场是整个土地市场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城镇土地市场最终走向成熟和完善的必要前提。把自发流转合法化,便于土地资源的统一管理,6、有利于体现集体土地的财产权性质。
集体土地所有权作为一种财产权,它要求在经济上得以实现,其所有权人也要求能正常地使用、支配和处分土地,以取得合理的土地收益。采取集体土地流转方式,对镇村两级集体经济组织来说,比征为国有土地之后出让土地使用权,更具有深远的意义。一是产权不变。二是收益稳定。三是农民实惠。实行征用土地方式,一次性补偿安置,农民虽然从中能够得到一笔土地征用费和参加社保,但由于农民自身的素质相对较低、技能单一,要维持长远生计比较困难。推行集体土地流转,使农民能够对集体土地收益进行确定和分配,除了支付流转土地的农户安置补偿费外,可以进行出租、入股、联营,通过分配的形式,细水长流获得土地收益,使失地农民有了生产生活保障。既可以帮助建立农村社会保障体系,也可用于发展村集体经济,大部分仍分配给农民,大大提高农民的社会保障水平。
7、能够加速我市工业化和农村城镇化进程。
农村集体建设用地的流转,对于现阶段的城市化进程有着积极影响。尤其是在我市“一区两园”的规划建设中,由于工业企业的大量入驻,对建设用地产生了很大的需求。如果推行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流转用于工业发展,将降低工业区建设过程中的政府投入,降低企业成本,给农民带来长久稳定的收益,维护社会稳定。而这些需求主要来源于农村的集体建设土地存量。
三、目前我市农村土地资本化的实施途径
(一)下大力气理顺产权关系,加快集体建设用地确权工作
由于多方面的原因,现阶段绝大多数地方的集体土地还没有登记造册、发放证书,对土地所有权主体的界定工作远远没有完成。集体土地使用权要进入市场,产权代表人必须明确,如果确权工作没做好,产权关系依然“模糊不清”,使用权交易的收益分配必然会出现权属纠纷或分配不公。只要符合村庄、集镇、建制镇规划,权属明晰,界址清楚,已经依法批准为建设用地的集体土地,可依法确定给单位和个人使用。只有确定权属,才能降低金融部门的偏见,大胆为集体建设用地使用者抵押贷款,调动企业使用集体建设用地的积极性。
(二)建立集体建设用地基准地价体系。
我们将委托相关中介机构开展集体建设用地基准地价测算构建工作,借鉴国有土地基准地价更新体系,建立集体建设用地地价指数发布制度,及时反映土地市场变化,为加强集体土地 宏观调控、维护农民利益提供决策依据。
(三)严格建设用地的计划管理。
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针对建设用地计划分配办法和建设用地审批方式改变后的新形势、新特点,积极谋划指标的分配和计划的争取。要科学配置指标,实行计划用地。严格土地的计划供应,优先保障城市基础设施、农民宅基地和重点工业集中区的项目用地,保障重点项目的土地供给。严格按照用地定额供应土地,使有限的土地发挥最大用处。
(五)增加可利用建设用地数量。
一是争取农村建设用地减少与城市建设用地增加挂钩政策,置换用地。二是依法实行集体建设用地流转,增加用地。要按照有关规定,加大对集体建设用地的管理,对乡镇的原集体建设用地,特别是倒闭的乡镇企业用地、生产组废弃的办公房等,鼓励以租赁、作价出资等形式流转,以提高土地利用率,增加土地的有效供给,促进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和农民收入的增加。三是积极支持新农村建设和全民创业。鼓励全民创业,允许农民利用宅基地进行生产经营,允许农民在不破坏土地耕作层、不搞永久性建筑的前提下,利用家前屋后的未利用地和空地修建临时建筑物进行生产经营。
(六)实施配套的土地供应政策。
实施配套的土地供应政策,引导工业项目,主要是中小企业大胆使用集体建设用地,利用集体建设用地的地价优势,实行更加灵活的供地政策。集体建设用地转化为工业用地后,要实行招标拍卖挂牌的方式出让,这对解决目前存在的低价出让土地、土地粗放利用、低水平重复建设、工业结构不合理以及土地供需矛盾突出等问题将起到决定性的作用。建设用地实行招标拍卖挂牌出让后,更加需要我们加强对现有开发区和工业集中区的布局规划,明确各类工业的功能分区。并根据功能分区规划,公开拟出让地块的用地条件,明确告知投资者允许投资的工业项目门类、产业准入条件、环保要求、投资强度、容积率、建筑密度、出让年限、开竣工期限、行政办公及生活服务设施所占比例等使用条件,不断提高集体建设用地的利用率。
(七)建立和集体建设用地流转平台。
通过集体建设用地流转交易平台的建立,将全市的集体建设用地纳入统一管理范畴,通过招标、拍卖、挂牌、交易鉴证等方式逐步从程序上、操作上完善农村土地资本化的手续管理。城乡统筹实践的突出特征是“坚持不懈、系统推进”。我们相信,作为国土管理部门,只要坚持不懈地埋头实践,锐意改革,就一定能在集体建设用地资本化的重点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取得突破;只要以“城乡同发展共繁荣”为目标,以城乡互动为基础,打破城乡二元体制,积极参与全市统筹推进城乡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事业的全面改革与制度创新,就一定能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的新格局。
第三篇:城乡结合部农民市民化调查
城乡结合部农民市民化调查
随着城镇化快速发展,过去以从事农业生产、在农村居住和持有农村户口为特征的单一传统农民正在逐渐分化为不同农民群体,他们在户籍、就业、居住、社会保障、生活方式等方面差异不断扩大,利益诉求高度分化。
部分近郊农民为何在城却不转户
长期以来,我国公共服务和社会福利体系是和相应户籍捆绑在一起的,导致城乡之间、区域之间户籍含金量差别明显。从对已实施户籍改革的重庆市转户农民情况分析,农民转户取向既受自身经济条件、乡土情结影响,也与对更高水平社会保障、教育资源等的追求有关,农民选择性进城倾向明显。
记者采访发现,城乡结合部农民选择性进城背后的深层次原因,是城乡利益关系正发生深刻调整。城镇户口附着的福利和公共服务含金量相对弱化,而农村户口含金量在增加,这导致农民转户选择更加理性和现实。在地处重庆主城区的沙坪坝、九龙坡、江北等地一些近郊农村,农民转户意愿要明显低于其他地区,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农村集体经济发达,农民甚至可以比城镇居民更高的福利待遇。
在九龙坡区华严镇共和村,自1985年创办村集体企业以来,经过近30年积累,村集体资产超过1500万元,有的村民家庭年均分红收入超过3000元,村里五保户、军烈属、老党员每年还能从村集体获得1000元生活补贴。村干部们说,村集体经济发达,并且有收益分配,农民是不愿意退出集体成员权,来换取一纸城镇户口的。通常这些地区已融入城市圈,农民不但有稳定非农就业,还有来自村社集体收益分红,谁愿转户呢?
在大中城市城乡结合部,一面是不少农民不愿转户,另一面是不少已转户的群众还想把户口迁回农村。在东部某大城市近郊农村,记者先后走访了10多个想要非转农的群众,这些人主要是原户籍在农村的大学生、征地农转非和进城务工经商并转户人员。李学鹏(化名)以前户籍在农村,2005年外出读大专时,将户口迁往学校所在地。李学鹏说:我们农村学生读大学或中专,要把户口迁出去。现在家里土地越来越值钱,征地拆迁量很大。而政府征地时,自己已不能与同村农民享受相同待遇,一分钱补偿没有。
第四篇:推进城乡统筹发展,破解“三农”难题研究
内部资料 注意保存
省科技顾问团2008年 系 列研究报告之四
推进城乡统筹发展,破解“三农”难题研究
213
四川省科技顾问团办公室
编
二○○八年八月推进城乡统筹发展,破解“三农”难题研究
《专题研究报告》213期
反馈意见:
回函请寄:成都市人民南路四段11号七楼省科技顾问团办公室 邮政编码:610041 E-mail: scskjgwt@126.com 编者按:
为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我省经济的快速发展。按照省委九届四次全会提出的“加快发展、科学发展、又好又快发展”全省工作的总体取向,着力打造“一枢纽、三中心、四基地”发展格局的要求,2008年,省科技顾问团组织专家,针对我省经济、科技、社会发展中重大问题进行了六个方面的的研究。目前各课题研究工作已基本完成,现将各课题研究报告陆续付印,供领导和有关部门参考。
本期付印的报告是:《推进城乡统筹发展,破解“三农”难题研究》。
推进城乡统筹发展,破解“三农”难题研究
由于长期以来城乡分割的体制性障碍,政府在解决“三农”问题时,不管是“制度”设计还是政策制定,都主要从农业内部寻找破解的对策。我省尽管在农民增收、农业发展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但城乡“二元结构”特征仍没有实质性的突破,城乡差距还在不断拉大。据统计,我省2006年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由2005年的2.99∶1扩大为3.1∶1;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中,占总人口2/3以上的农民的消费份额仅为1/3。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为50.8%,比城镇居民高13.1个百分点。全省农民只享有20%左右的医疗卫生资源,“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比较突出;等等。
近年来,按照中央要求,我省把推进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促进城乡协调发展作为破解城乡二元结构的重大举措,在抓好成都市城乡统筹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同时,重点抓了德阳、自贡、广元3个省级试点市和19个试点县(市、区)的城乡统筹综合配套改革试点,初步形成了以点带面、重点突破的试点工作格局,取得了明显成效,但在试点中也发现了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为此,省科技顾问团于2008年初开始,先后组织专家到成都市、自贡市等地调研,通过调查研究和对了解的情况 进行分析,提出了以下建议,供省委、省政府及省级有关部门参考。
一、试点工作中面临的主要问题
(一)思想解放难
在由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的过程中,有许多改革是从基层的探索和突破开始的。在试点中,各级政府虽然也都反复强调要鼓励探索、支持创新、宽容失败,但在具体实践中,思想顾虑仍然还比较多,破旧立新仍相当困难。例如,农村土地产权制度改革和农民对土地的权利问题、农民的宅基地问题等,尽管已成为城乡人口流动和土地资源优化配置的严重制约,但仍然难已放开。
(二)体制、机制突破难
要改革创新,就要对现行的一些制约发展的政策进行调整。而现行政策是依据国家相关的法律、法规制定的。如“土地制度”、“城乡户籍制度”、“农村金融”等管理体制要突破,必须在体制上自上而下地改,或者要授予特殊政策。改革就要涉及到调整部门的管理权限和打破现有的利益格局,所以,一些行业主管部门的积极性不是很高。尽管成都市在行政机构设置、职能分工等的改革方面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但在对上联系方面,仍然要维持现有体制。试点工作推进难度仍很大。在经济资源分配的机制上,市场仍然让位于行政权利,市场经营主体的作用发挥有限。
(三)综合配套难
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是牵一发而动全身的综合性改革。如户籍制度改革就牵涉到相关的就业、就医、就学、安居、社保等一系列制度的改革;推进农业产业化就要研究土地、人力、技术、资金等生产要素在城乡间互动的激励机制和政府公共产品投入的引导机制;推进规划统筹就需要研究经济发展、城乡建设和土地利用规划的有机衔接问题。但由于部门分割和利益博弈,要设计出一个多方满意的方案和推进试点工作进展的难度都很大。
(四)资金筹措难
要形成城乡经济社会统筹发展的新格局,建立“以城带乡、以工促农”的机制,都需要一定的经济实力作支撑,尤其是财政的二次分配向农民、农业和农村倾斜,以体现公平和公正原则,分配遇到的阻力和困难很大,许多地方财政的投入主要还是工业和城市建设。民间资本的发育不足,对农村经济的促进作用仍有限。我省经济发展水平偏低,特别是县域经济还不够壮大,城市带动能力不够强,要实现改革试点的重点突破难度较大,作为经济不发达地区的城乡统筹,财力不足使许多好的愿望难以实施。农村、农业的资金投入不足,直接影响到人才的流向,使农村劳动力素质相对下降,新农村建设需要的人力资源缺乏,增加了“三农”问题解决的难度。
二、成都市推进城乡统筹综合配套改革和发展的主要经验
成都市自2003年即开始实施城乡统筹、“四位一体”科学发展的城乡一体化发展战略。以科学规划为基础,以市场化改革为动力,以“三个集中”为基本方法,以规范化服务型政府建设和基层民主建设为保障,努力形成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发展的新格局,成效明显。其基本经验有:
(一)实施以“三个集中”为核心的城乡一体化发展战略 推进工业向集中发展园区集中,加快实现新型工业化;推进土地向规模经营集中,加快实现农业产业化;梯次引导农民向城镇集中,加快实现新型城镇化。大力开展了农业产业化经营、农村发展环境建设、农村扶贫开发“三大工程”。
(二)推进公共服务体制机制改革,着力构建统筹城乡发展的体制机制
率先在全国提出“实行一元化户籍制度”; 建立了城乡一体的劳动力市场;基本实现了城乡社会保险制度全覆盖;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形成了农村公共卫生应急指挥、疾病预防控制等体系,全面实施乡镇(村)卫生院(站)标准化建设; 推进科技、文化事业改革,推动了城市文明向农村辐射。
(三)推进投、融资体制改革,规范和完善市场化配置资源机制 取消市场准入限制,让一切投资主体都平等享受国民待遇,清理、规范投资领域的行政法规和收费,政府由事前监管转变为加强事中、事后监管和服务,规范政府投资行为,发挥政府投资的引导作用。市和区县两级成立现代农业投资公司和小城镇投资公司,组建农业担保公司,搭建现代农业投融资平台。开展村镇银行试点和农村信用社改革,促进完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
(四)推进政府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方式改革,建设规范化服务型政府
推进政府管理方式改革,切实解决政府管理上存在的缺位、越位和不到位问题;创新政府服务方式,从市到村初步形成了比较规范的政府服务体系和运行机制;建立了民主决策、政务公开、群众评价的人民群众参与的监督机制,促进了政府依法、高效行政;加强基层民主政治建设,促进基层民主管理,探索干部的公推差额直选办法。
(五)多渠道促进城乡非农产业发展,扩大城乡就业和加快农民向市民转变
成都市将扩大农民就业作为推进城市化和工业化是否成功的重要标志之一,积极采取多种措施,鼓励通过劳务输出、兴办乡镇中小企业和劳动密集型企业、工业集中园区等方式,帮助农民就近就业、居家就业和在城镇灵活就业,增加个人和家庭收入。三、四川推进城乡统筹发展配套改革的重点 城乡统筹发展制度变革的核心是使城市和农村的公民获得资源的机会平等权利;改革的关键在于实现各种生产要素的充分流动和公共资源的平等供给;最终目的是城乡居民拥有平等享受改革成果的权利,缩小收入和福利差距,实现共同富裕,从而破解“三农”难题。
(一)改革城乡户籍、劳动就业和社会保障制度 1.改革城乡分割的二元户籍管理制度,实施城乡一体化的居民登记和管理制度
改革户籍管理制度,不是简单的户口类别的转变,而是要取消依附于户籍制度上的经济社会功能,实行按居住地登记为基本形式的城乡统一的新型户籍制度,从而消除以户口为依据的城乡分割的福利制度,建立和完善以居住证管理为核心、以居住地登记户口为基本形式、以合法固定住所或稳定职业为准入条件、城乡统一的户籍管理制度。同时,逐步打破户籍管理上的区域限制,探索在全省市州之间、城乡之间合理有序流动的管理政策。
2.建立城乡一体的劳动力职业技能培训和服务体系 在乡村九年义务教育普及和实行“两免一补”政策的基础上,推行职业教育的助学金制度,地方政府根据财力再进行助学补助,以达到全免费的水平。实行全面的农民免费职业培训制度。通过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质,逐步缩小城乡人力资 源的质量差距,适应劳动力市场由单纯的体力型向专业型、技术技能型的转变要求,提升农村劳动力的就业能力和工资水平。
3.变革传统的二元就业制度,构建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
进一步完善和规范政府对劳动力市场建设的规划,实行城乡统一的就业、失业登记制度。深化劳动就业制度的改革,清理和取消不利于农村劳动力进城就业的政策和法规,完善有关法规法律,保障农村劳动力的合法权益。加强劳动就业社会服务体系的建设,建立劳动信息网,加快城乡劳动力就业的步伐,发挥劳动力市场在调配劳动力资源的作用。逐步建立城乡劳动力自由流动、自主择业、平等就业的新型就业制度和统一的劳动力市场。实行城乡就业政策、失业登记、劳动力市场、就业服务和劳动用工的统一管理,尽快实现城乡户籍制度、就业制度、社会保障制度的统一和对接,确保农民在身份转变后能够真正享受到同等的市民待遇。
4.构建包括基本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和最低生活保障在内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
建立城乡统筹的最低生活保障、灾害救济、社会优抚、医疗、养老保障和社会福利的多层次城乡社会保障体系。实现社会保障能够在区域之间、城乡之间进行转换,消除妨碍社保账户流动的行政区域壁垒,逐步建立城乡一体的社会保 障制度。当前重点是要积极推行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提高农村最低生活保障的标准;全面实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努力扩大覆盖面。以乡为单位普遍建立公益性的农村社区福利院;根据各地的条件建立、健全农村社会养老制度,做到全社会的老有所养。
(二)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建立兼顾国家和农民利益的和谐城乡土地制度
1.改革政府的土地征用制度
明确界定土地征用的“公共利益”范围,除公益性质土地征用外,政府逐步退出非“公共利益”土地市场交易主体地位,转向公平交易规则制订者和交易双方利益维护者的角色。建立土地流通市场的土地增值收益农民、集体和国家三者合理分配机制,保证国家和集体获取的土地溢价收入主要用于当地农村建设和农民社会保障。在现行的土地征用制度下,切实提高对失地农民的土地经济补偿标准,进行免费技能培训和职业介绍,为有关人员办理城镇基本养老保险。
2.稳定和完善土地承包关系,按照依法自愿有偿原则,完善土地流转机制
通过农村土地使用权入股、出租的途径,使农民从承包土地取得土地所有权流转的收益。健全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规则,保障农民的利益和避免通货膨胀风险。通过农业产业化方式,逐步推进集约化经营,在有条件的地方发展适 度规模经营。
3.力求在农村居民宅基地的财产化上实现政策突破 要实现统筹城乡土地制度,重点是解决农村集体土地产权的市场化、资本化和财产化问题。突破点是农户宅基地的财产权和流转的实现,从而使农民获得应有的公民权利和平等的土地市场交易的产权地位。积极探索放活农村宅基地使用权的不同形式。实行集中居住的农民应当无偿获得合理的住房面积和质量条件;放弃宅基地的入户城镇的农村居民应按面积和地价给予财产权的经济补偿,并拥有在城镇取得廉租房和经济适用房的资格权利。
(三)统筹城乡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促进城乡社会事业协调发展
1.统筹城乡医疗卫生事业发展,加大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的力度
加大农村公共卫生投入力度,改善乡村卫生医疗条件,增加公共财政对乡村卫生院的支持。逐步完善以大病统筹为主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发展多种形式的农民互助合作医疗机制。进一步明确各级政府对发展农村义务教育的责任,巩固义务教育和基本职业技能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实行农民工子女的居住地安排“两免一补”义务教育的政府责任制度。
2.统筹城乡社区和基础设施建设,促进城乡建设一体 化
加快农村公路建设和改造,积极进行农网改造和城网改造,优化城乡电网结构,加强以饮水安全、农业灌溉、防洪等为重点的水利建设。按照城乡协调发展的要求,把城乡的居民社区、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作为一个整体进行规划和建设,加快建设中心村和农村新社区,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建设,形成城乡一体化的生产环境、人居环境和生态环境。
(四)深化农村金融体制改革,提升农村金融服务水平
1.建立以政策性金融机构、农村信用社为主体,商业性金融机构、民间金融辅助配合的多元化金融体系
确保农村融资渠道畅通,扩大农业农村投入来源。鼓励支持农业小额信贷机构,建立和推广“村镇银行”,赋予非政府小额信贷合作机构的合法地位,充分发挥小额金融的作用。推进农村金融体制改革与创新。明确县域内金融机构信贷资金投入“三农”的比例,推进农村信用社改革,逐步建立以县为单位的农村合作银行或农村商业银行;在试点市扩大建立村镇银行、全资贷款子公司、农村资金互助社试点。
2.积极推行产业扶持工程,着力解决农民和农村中小乡镇企业贷款难问题
通过政策措施,降低“三农”贷款门槛。探索农户以土地承包权、宅基地使用权、林权等作为抵押品到银行贷款的办 法。通过政府建立农村发展风险基金,对风险小的传统养殖、种植生产实行社区信用推荐的无抵押小额贷款运作。
3.积极探索农业保险体制改革,建立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政策性、合作性和互助性保险体系
在全省统筹城乡试点市县,可全面铺开政策性农业保险试点工作。建立省级财政的农业风险基金,依托政策性保险公司,扩大农业生产的保险范围和覆盖面。
(五)发展现代农业,建立城乡统筹发展的产业基础
1.大力扶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促进农村就业与增收
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推广农业科技成果,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着力培育龙头企业和产业集群,做大做强一批竞争力和带动力强的龙头企业;扶持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提高农业集约化、规模化和现代化水平。
2.建立健全农产品市场流通体系,畅通农产品流通渠道
以规范化管理、规模化经营和标准化服务为核心,加快农产品批发市场的培育与发展,重点建设和发展一批跨区域、辐射力强的各具特色的产区农产品专业批发市场。发展农产品零售市场,加快构建农产品现代流通方式。
3.规范农业生产资料市场发展,构建竞争有序、方便快捷的农用生产资料流通市场 加快推进国有及供销合作社农资流通的现代企业制度改革,发挥农资流通主渠道作用。积极发展农资连锁经营,构建辐射能力强,网络覆盖面广的新型农资经营体系。建立健全农资价格监控机制,严格种子、农药、化肥、农机具等产品经营的市场准入制度;完善农资市场监督体系,严厉打击制售假冒劣质农资产品等坑农行为,为保护农民利益提供制度保障。
4.统筹城乡科技发展行动,切实推进科技创新要素向农村、农业流动
强化农业科技支撑,推进新品种、新技术的应用,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建立农业科技示范园区带农户、科技企业带农业工人、科技合作社带专业户等农业组织化的模式。配合新农村建设,向农村推广各种生产、生活的新技术,新模式。
四、当前推进统筹城乡发展的对策措施
(一)以宅基地财产权明晰为突破口,实施城乡土地综合整理和配置机制,优化土地结构和布局
支持试点市县实行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办法,在保证农村耕地面积不减少的前提下,以乡村集体建设用地减少部分(农民住宅土地为主)指标充实城市国有建设用地指标,以满足人口、产业城镇化的用地需求,减少农村人口大量外迁的土地资源闲置浪费,使宅基地成为农民新的财产性收入 来源,使农民拥有与市民相同的发展机会和条件。
(二)加快步伐、加大力度发展和壮大县域经济,努力缩小城乡差距,为农村实现全面小康社会提供条件
以县城为核心的县域经济是联系城乡经济、实现经济要素交流的关键。建议以县域经济和社会发展为中心,抓好城乡统筹工作。大力发展以特色农产品和农产品加工业为主的民营经济,着力打造具有竞争优势的区域特色经济,增强县域经济竞争力;加强城镇基础设施和公用事业建设,强化小城镇的产业聚集和人口吸纳功能。
(三)进一步调整国民收入分配结构,建立财政资金“三农”投入稳定增长机制
通过预算制度法律规定,逐年提高省、县财政一般预算内“三农”支出占财政总支出的比重;借鉴成都市成立农业投资公司的经验,采取市场化手段配置资源,引导和聚集社会资金向农业和农村流动,集中力量办好产业、发展项目。要通过城乡统筹的发展规划和财政体制的改革,改变二次分配过分向城市倾斜的基本预算格局,强化对农村的弱势产业扶持和公共产品供给,扩大农村居民的社会福利覆盖面和合理提高标准。发挥财政资金投入和税收的引导效用,促进民间资本向农村的投入,增加农村社会财富创造和积累。
(四)由城乡充分就业入手,拓宽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渠道,实现城乡劳动就业结合和缩小收入差距 着力抓好农民工的系统化培训,提高农民工素质,实施劳务品牌战略;努力拓展劳务市场,提高劳务开发组织化程度。放宽户籍制度及其配套福利制度。首先由县城一级开始,根据就业收入的家庭经济实力,实现人口城市化的梯次转移。通过城乡统筹使城乡间的歧视性政策和制度安排消除,使农民可以享受养老、医疗等社会基本保险,农民可以根据意愿自由迁徙到城镇并享有参与有关社会公共事务的权利。
(五)充分利用地震灾后恢复重建的机遇,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实现政策创新和大胆突破
“5.12”汶川特大地震对四川经济社会发展产生了很大影响,造成巨大的人员和财产损失。但如果把握得好,能够促进四川推进城乡统筹发展和改革的步伐。要充分利用受灾地区恢复、重建的机遇,合理、科学规划城镇和居民点建设,组织受灾农村居民恢复生产和向城镇转移;优化产业结构和布局,调整劳动就业结构。充分利用对口支援的有利条件,加强当地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新农村的其他建设。成都、德阳和广元既是重灾区,又是国家和我省三个城乡统筹综合配套改革试点市,要抓住试点和中央有关灾后重建的特殊政策机遇,在制度、政策改革方面大胆突破。
(六)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城乡统筹的开展
由于我省自然、经济、社会条件差异性大,区域发展很不平衡,在推进城乡统筹协调发展时一定要更加注重因地制 宜,分类指导。成都市在统筹城乡方面取得的经验,其他地方可结合实际,不可能完全照搬。如成都市财政支付能力为全省之冠,实施惠民政策有强大的政府财力作支撑;加上资源环境条件优越,又便于居民点集中,置换土地后可有效利用于区域内的城市、工业建设;城镇、产业发展基础好,农民非农就业和就近就业的条件得天独厚,容易形成城乡结合的就业方式。其他经济发展相对滞后的市、县就必须因地制宜,探索符合自己特色和条件的城乡统筹发展道路,来破解“三农”难题。对成都国家级试验区,要在体制和机制的突破上,通过试点总结出经验,形成有利于统筹城乡协调发展的制度安排和政策体系;对于3个省级试点市,要在城乡统一规划、户籍制度等有利于消除城乡二元结构的管理模式上,通过试点总结经验,形成有利于推进城乡一体化的管理办法;19个市级试点县,要把试点的重心放在通过发展现代农业,充分就业,壮大县域经济,提高城市带动能力上取得突破。
课题组成员名单
课题组组长:
李跃建
省科技顾问团顾问、省农科院院长、研究员 课题组成员:
郭正模
省科技顾问团顾问、省社科院经济所所长、研究员 杜受祜
省科技顾问团顾问、省社科院研究员
朱永清
省科技顾问团兼职秘书、省农科院合作处副处长 段诚中
省科技顾问团顾问、省畜科院研究员 李红霓
省科技顾问团办公室副研究员
郝
莉
省科技顾问团办公室副主任、高级工程师
执
笔:郭正模、朱永清
第五篇:城乡一体化背景下农民市民化的研究分析
龙源期刊网 http://.cn
城乡一体化背景下农民市民化的研究分析 作者:袁经天
来源:《新农村》2011年第23期
摘 要:城乡一体化是城市化发展的”顶级阶段“,它要求在城乡协调发展的基础上通过新农村建设和农村城镇建设来逐步缩小城乡发展差距,并最终消解城乡二元结构。农民市民化,指的是在我国城市化进程中,借助于工业化的推动,让世世代代生活在农村的大部分农民,离开土地和农业生产活动,进入城市从事非农产业,其身份、地位、价值观念及工作生活方式和交际方式向城市市民转化的经济社会过程。
解决农民市民化的问题需要多头并进,除了继续推进农民工、城郊农民向城市转移外,还必须根据城乡一体化的内在要求加大居村农民市民化的力度。居村农民市民化理当成为我国农民市民化的重头戏,城市化进程中的农民市民化,目前面临诸多因素的制约,要克服农民市民化中的种种制约,必须在人们的思想观念、城镇建设和发展、农民工权益保障、制度层面、城乡一体化劳动力市场建设及政府的管理和服务上求得全面突破,这样方能让更多的农民变为市民,加快实现农民市民化。
关键词:城乡一体化 居村农民 市民化
一、农民市民化概念的内涵
农村和城市、农民和市民都是相比较而言的,法国社会学家孟德拉斯说:“农民是相对城市限定自身的,如果没有城市就没有农民。”在我国,居住在农村、具有农村户籍并拥有承包耕地的社会成员皆为居村农民。市民,又称城市居民,通常是指具有城市有效户籍和常住在市区的合法公民。长期以来,我国在“非农业”和“农业”户口之间、在城市与乡村之间,人为地划出了一道鸿沟,造成其在就业、教育、社会保障和公共福利等方面的悬殊差别,形成了“市民”与“农民”两个完全不同的权利群体,其弊端不言而喻。
农民市民化,就是农民转化为市民的过程。在西方发达国家,农民市民化道路通常是通过人口迁移来完成,刘易斯的“二元经济结构模型”就揭示了这种农民市民化的一般规律。
而城乡一体化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必然趋势,是城市化发展的必经过程。城市化一个很重要的方面是指变农村人口为城市人口。在中国,相对于那些还在以土地为生的传统农民来说,农民工可以说是城市化的“先知先觉者”,城市化首先是农民工市民化,只有这样,中国城市化才可能逐渐推进,最终实现其既定目标。
二、城乡一体化农民市民化障碍及其成因
1.二元制度羁绊:新生代农民工属性归宿问题
计划经济体制下,我国形成了一种城乡长期隔离的二元社会结构。对新生代农民工来说,他们往往不清楚自己的未来在哪里,他们仿佛无根的浮萍,漂移在城乡的边缘社会。
根据有关部门调查,70.2%的新生代农民工认为自己仍然是“农村人”,5.0%认为自己已是“城里人”,而24.8%的人认为自己“既不是城里人也不是农村人”。可见“新生代”农民工身份认同上的困惑和迷茫。农民工是城市的建设者和突出贡献者,他们渴望融入城市社会,但旧体制的习惯性排斥,使“新生代”农民工的市民化道路不可能一帆风顺。现实的情况是,新生代农民工退回农村,做不了合格的农民;融入城市,很难逾越横亘在面前的制度、文化之墙。
2.诉讼渠道不畅:新生代农民工政治话语权缺失
在城市打工的农民工是身处城市的“边缘人”,他们利益表达渠道是否方便和通畅是其权益维护的重要前提。调查显示,有近半数的“新生代”农民工(49.7%)认为表达意见、反映问题“不方便”,40.3%的农民工认为“基本方便”,仅有10.0%的农民工认为“非常方便”。那么是什么原因造成他们缺乏表达意见的机会呢?42.8%的农民工认为是因为“没有一个组织代表自己讲话”,42.3%的认为“自身文化素质和技能水平偏低”,34.1%的认为是“由于现行的各种经济制度缺陷而引起”。
调查显示,“新生代”农民工在外地务工经商时,经常有“有话没处说,有苦没处讲”的感觉的高达32.9%,“有过这种感觉,但次数不多”的占43.5%,“基本没有的”仅占15.9%。由此可见,有不少农民工因为自己的利益受损却奔走无门而苦恼,农民工普遍反映:我们有什么问题和要求,都没有地方去说,也不知道找谁说。不难预知,长期的心理压抑极易造成“新生代”农民工失望、苦闷、忧郁的情绪,甚至反社会的行动。这一问题亟需引起有关部门的重视。
3.已有城乡差异惯性存在:新生代农民工的城市融合缺乏支撑
目前我国有1.4亿农村人口在流动就业,农民工作为一个新的社会阶层在崛起,成为我国社会转型时期一个非常特殊的阶层。一方面,新生代农民工渴望改变父辈“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命运。另一方面,城市市民的冷漠致使新生代农民工社会关系网络重构困难。新生代农民工更看重自己的尊严和生活质量,他们希望通过进城务工经商,过上比父辈更好的生活。但长期的城乡二元体制结构,在造就巨大城乡差距的同时,也衍生了城里人的天然优越感,他们视农民工为“二等公民”,刻意与农民工维持疏远。这种排斥关系,使得新生代农民工虽然身在城市却不能融入其中。
4.政府公共服务失衡:新生代农民工尚处于一种半城市化状态
根据环境保护部发布去全国城市环境管理与综合整治报告,去年我国城镇化率达到51.34%。但中国的城市常住人口统计口径包括了在城市居住半年以上的农村流动人口。目前,1.4亿农民工被统计为常驻城市人口,但仍处于“半城市化”状态。所谓“半城市化”,指没有
彻底融入城市社会的状态,表现为农村流动人口在制度上没有享受完全的市民权,在社会行动上与城市社会有明显的隔离以及对城市社会缺少认同感,不认为自己是市民。
三、加快农民市民化进程的对策
进城农民真正变为市民,显然是个漫长的过程,也是一个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既涉及制度、政策与体制的改革与调整,也涉及到经济发展、政府投入、城市建设等方方面面,需要我们站在时代和战略的高度,用广阔的视角作统筹规划,解放思想,大胆探索,力争在以下几个方面求得新的突破。
1.在思想观念上求突破
从历史角度看,城市兴起和发展的历史事实告诉人们,农村与城市,农民和市民本来根本不存在鸿沟。世界上原先没有城市,也没有市民,人们都生活在农村田园。随着社会分工的出现,经济与社会的发展,才出现了一座座城市,可以这样认为,城市原来是由农民创造的,城市的市民原本都是由农民转化而来的。一部城市发展史,就是农民创造史,农民演变市民史。那种对农民的偏见,对进城农民工的冷漠、歧视行为,一定程度上表现了人们对城市发展史的无知,对历史唯物主义发展观的无知。至于有的人习惯地把城市发展过程中出现的种种问题归咎于进城农民,这是不公正的,也是缺少辩证分析的。如上文所说的城市病问题,其实城市病产生的原因是城市基础设施不足,是长期计划经济下短缺经济的产物。农民进城固然会加剧城市基础设施负担,但进城农民通过自己的劳动,也可为城市基础设施发展作出贡献,近年来城市建设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农民工功不可没。再如进城农民抢城里人的饭碗问题,实际情况是,农民所从事的工作,一般都是脏、苦、累等城里人不愿干的工作,没有农民工,城市的正常运转可能会瘫痪。可以说,今天无论是城镇居民的生活还是城镇经济的发展,都已离不开农民工。
2.在城市建设上求突破
要让数亿农民向城市转移,并为城市所接纳,由农民变市民,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我国城镇发展的规模和速度,也即城市必须为农民进城提供生活和工作的空间,提供一个较为理想的载体。
按照经济发展规律和世界各国城市化的经验,应根据各地城市发展的现状,包括发展的条件和可能,因时因地实行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并举,全方位协调发展的方针。我们尤其应加快建设,发挥其在推动农民市民化的作用。在大中小城市并举,协调发展过程中,对县城和部分基础条件较好、发展潜力大的建制镇,也必须加以重点发展。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全方位发展,各自发挥自己的优势,互为补充,形成一个结构完整、运行协调的城镇体系,我国农民就有希望以有序的方式,加快速度,较大规模的流入城市,实现农民向市民身份的转变。
3.在维护合法权益上求突破
要推进农民市民化,就必须积极创造条件,让进城农民享有城市市民应有的权益,并切实得到维护和保障。一是就业权。应尽快取消对农民工在城市就业的种种政策限制,在统一的劳动力市场上通过平等竞争就业,和城里人享有同等工资待遇。二是进城农民子女受教育权。这种权利包括入学机会平等,入学条件平等,挑选就读学校的权利平等,交纳的费用平等。三是社会保障待遇权。农民要变市民就必须让进城农民享受与市民统一的福利待遇,这样才能消除进城农民的被剥夺感和与市民身份地位的不一致性。在社会保障待遇上求突破,不可能一蹴而就。从目前实际出发,在无法一步将农民变为市民,将其全部纳入现行城市社会保障体系的情况下,较为可行的办法是由易到难,按照分类和分层保障的原则,逐步提供社会保障。首先为进城农民建立失业保险和医疗保险。相对养老保险,这两种保险所要缴纳的保险费金额较低,单位和个人均能承受。其次,可考虑吸收较长时间(5年以上)进城就业的农民,参加养老保险单位和个人,缴纳的数额与缴纳的办法可等同于城市职工,按有关规定按时征缴。四是参与城市社会管理和政治活动权。为保障我国公民的完整权益,同时也为了推进城市政治文明建设,应让进城农民特别是其中进城时间较长的农民参与城市社区民主管理和相关的城市政治生活的实践,包括参与决策、选举人民代表、民主监督活动等等,这样让进城农民在为城市建设服务中实现自己的理想和价值,在自己所在城市找到一种归属感、责任感。
4.在制度层面上求突破
首先是户籍制度改革要有新突破。变农民为市民,最根本的一点,就是要彻底打破户籍“坚冰”,对户籍制度进行全方位、大力度改革。改革的先后逻辑顺序是:先建制镇和县城,后到中小城市,最后到大城市和特大型城市。实际工作中应从各类城市的实际承受能力出发,赋予各市更大的自主权,按进城农民的不同类别的具体情况及具体人群,渐次开放户口准入。可试行以公民住房、生活基础(以稳定的职业和收入为依据)为落户标准的户籍迁移办法。其次是土地制度改革要有新突破。根本途径是建立适应农村市场经济发展需要的土地流转制度,除了必须坚持农村土地由农户为主承包经营的制度,至少延长30年甚至长期不变的以外,应当允许农民对其承包的土地使用权可以转包、出租、继承或有偿转让;或者作为资本入股,取得其应有的股权和红利收入。只有这样,才可使那些有可能不再以土地为生的农民逐步向城市转移,变农民为市民。
5.在政府的管理与服务上求突破
推进农民市民化涉及的部门多、范围广,做好这项工作必须由各级政府出面,既要切实加强对这项工作的统一管理,又要想方设法,积极为进城农民提供良好服务。要把管理与服务结合起来,注意把对进城农民的管理更多的融入到对他们的服务中,通过多种服务来提高管理的效果。根据目前农民市民化进程中出现的矛盾和问题,政府管理与服务工作的突破,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考虑:一是根据各城市的现有规模和城市化发展的目标和趋势,以及城市经济增长速度和各项基础设施建设的承受能力,对吸纳农民进城落户变市民的数量,分的实施计划作出具体设想。同时对进城农民的住房、公有设施包括其子女上学等问题,纳入城市总体建设规划,统筹考虑。二是积极为进城农民提供务工经商的信息。所以说城市还是农村政府应及时提供各地劳动力供求信息,建立各种中介机构,积极帮助农民牵线搭桥引路,有序地组织
劳动力输出。三是积极做好对农民的培训工作。无论是劳动力输出地还是输入地政府,都要把进城农民的培训工作作为提高农民素质的一个重要举措。劳动力输出地政府在组织劳动力输出时,要搞好农民工进城前的基本权益保护、法律知识、城市生活常识、寻找就业岗位等方面的培训,提高进城农民工遵守法律法规和依法维护权益的意识。作为劳动力输入地的城市政府,要充分利用城市的教育资源,委托具备一定资格条件的各类职业培训机构为农民工提供形式多样的培训。应坚持自愿原则,由农民工自行选择并承担费用,政府可给予适当补贴。用人单位应对所招用的农民工进行必要的岗位技能和生产安全培训。劳动保障等有关部门要对各类培训机构加强监督和规范,防止以培训之名,对农民工乱收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