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时间:2019-05-12 19:28:3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第一篇: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作者:包俊洪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全局出发,明确提出了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要求。前不久公开发表的2006年中央“一号文件”,即《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对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工作做出了全面部署。最近,本刊记者就如何理解和贯彻执行2006年中央“一号文件”,采访了中央财经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陈锡文。

记者:“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并不是一个新概念,在我们党和国家以前的文献中也曾多次出现过。现阶段,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再次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怎样理解中央提出这一要求的时代背景和重大现实意义?

陈锡文:这次党中央、国务院发布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不是对以前概念的简单重复,而是有着鲜明的时代特征。从思路看,是要贯彻科学发展观,统筹城乡发展,推动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指导方针更明确。从背景看,是在我国经济实力不断增强、农村生产力持续发展和农村经营体制日趋完善的新形势下提出来的,发展起点更高。从目标看,这次明确提出了“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总体要求,工作布局更全。从方式看,这次明确要加大国家投入,实行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并动员全社会广泛参与,扶持力度更大。在中国,要真正建成社会主义新农村,当然将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这次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则是既把它作为一个长期发展的方向、又把它作为一项紧迫的现实工作任务,这主要在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进入了新的历史阶段。现在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至少有这样五方面的原因:

第一,我国农业的基础还不稳固,不能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需要。我们党和政府一直高度重视、认真对待和着力解决“三农”问题。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业的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我国用世界9%的耕地养活了世界21%的人口。但是必须看到,我国农业和农村的发展仍然处于艰难的爬坡阶段,一些制约我国农业和农村发展的深层次矛盾仍然没有消除。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要进一步加强农业,搞好农村的基础设施建设,促进农业的科技进步,转变农业的增长方式,建设现代农业。

第二,城乡差距呈扩大之势,必须引起高度重视。中国是人口大国,且农村人口占大多数。这样的国情决定了要真正消除城乡差距将是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但是,在当前工业化、城镇化加速的背景下,城乡差距呈扩大之势。2005年,城镇居民的可支配收入为10493元,农民的人均纯收入是3255元,两者的收入比为3.22 ∶ 1。同时,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教育、卫生、文化等社会事业,与城市的差距更大,这是影响农民素质提高的重大制约。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一个很重要的方面就是要逐步缩小城乡差距。

第三,已经初步具备了“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条件。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和综合国力的明显提高,逐步改变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条件正日渐具备。2005年,我国GDP已达到18.2万亿元,财政收入3.16万亿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8.86万亿元。“十五”期间,这几项指标都增长1倍以上。我国总体上已到了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阶段。因此,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努力实现城乡协调发展,已成为现阶段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和迫切任务。

第四,扩大内需的必然要求。我国农村人口占大多数,城乡之间发展不协调,这不仅制约着农村生产力的发展和农民生活质量的提高,而且也明显制约着国内市场的扩大。2005年,我国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在县和县以下实现的部分只占总额的32.9%,将近60%的人口只占不到1/3的商品销售额,这是农村市场难以拓展的重要原因。另一方面,我们的外贸依存度一直很高,而我国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贸易摩擦也不断加剧,市场难以持续扩大。这也从一个侧面表明,农村发展的滞后和农民收入增长的缓慢,最终必将成为制约整个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的一大瓶颈。

第五,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实现社会公平、公正,使经济社会发展成果由全体人民共享的必然要求。构建和谐社会最重要的方面,就是要把农村的事情办好,让农民安居乐业、和睦相处,使农村社会安定有序、充满活力。当前,农村总体是稳定的,干群关系是好的,但也存在许多不容忽视的矛盾和问题。特别是由征地拆迁、环境污染、土地承包和拖欠工资等问题造成的矛盾和纠纷屡屡发生,有的甚至引发群体性事件,影响了一些地方的社会稳定。因此,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尽快消除影响城乡协调发展的体制性因素,努力减少和消除农村的不稳定因素。

记者:请您谈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目标、任务和原则要求。

陈锡文: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目标和任务是全面、系统、完整的,不能片面地理解为单纯的新村庄建设,概括起来是“五个五”。第一个“五”是五个方面的建设内容,即五中全会提出的“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第二个“五”是五个建设方面,即2006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的“协调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党的建设”。第三个“五”是五个必须坚持,即坚持以发展农村经济为中心;坚持宪法规定的农村基本经营体制不动摇;坚持以人为本,着力解决农民群众生产生活中最迫切的实际问题;坚持科学规划、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坚持调动各方面积极性,依靠农民群众的辛勤劳动、国家扶持和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等基本原则。第四个“五”是“五要五不要”的工作方式,即要讲究实效,不要搞形式主义;要量力而行,不要盲目攀比;要民主协商,不要强迫命令;要突出特色,不要强求一律;要引导扶持,不要包办代替。第五个“五”是五大目标,即农村生产力发展,农民生活水平提高,农村基础设施改善,农村社会事业发展,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继续推进。

记者:中央强调要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成为惠及广大农民的民心工程,让农民得到实实在在的利益。当前推进新农村建设要着重为农民解决哪些实际问题?

陈锡文: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涉及面宽,建设任务繁重,要从实际出发,从农民群众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入手,有步骤、有计划、有重点地推进。总体来看,目前农民群众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第一,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从目前的实际情况来看,重点要加强以下几个方面的建设:一是加强农村水利建设,让农民喝上安全卫生饮用水。“十一五”期间,我国要着力解决农村人口的饮水不安全问题。二是继续建设农村道路,让农民走上更加顺畅便捷的路。“十一五”期间,国家将加快农村公路建设。2006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到“十一五”期末基本实现全国所有乡镇通油(水泥)路,东、中部地区所有具备条件的建制村通油(水泥)路,西部地区基本实现具备条件的建制村通公路。三是要加快农村能源建设,让农民用上清洁卫生的燃料。四是加快农村电力建设,让农民用上经济又有保障的电。

第二,加快发展农村社会事业。一是努力改善农村教育条件。“十一五”期间,将农村义务教育全面纳入公共财政保障范围,逐步建立中央和地方分项目、按比例分担的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二是强化农村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能力建设。从2006年起,进一步加大中央和地方财政对建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支持力度。到2008年在全国农村基本普及新型合作医疗制度。三是加快发展农村文化事业。“十一五”时期,要基本实现20户以上的已通电自然村全部通广播电视。四是逐步健全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在进一步完善农村现有社会保障措施的基础上,根据2006年中央“一号文件”的要求,“有条件的地方,要积极探索建立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建立失地农民社会保障体系。五中全会明确提出,要“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加快征地制度改革,健全对被征地农民的合理补偿机制”;逐步建立务工农民社会保障制度。2006年中央“一号文件”要求,要“依法将务工农民全部纳入工伤保险范围,探索适合务工农民特点的大病医疗保障和养老保险办法”。

记者:中央的思路已经明确,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根本途径就是要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那么,应当通过哪些具体途径来确保这一思路的贯彻落实、确保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取得扎实的成效?

陈锡文:关键是要建立五大机制。

一是建立“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长效投入机制。我国目前尚未建立起新农村建设所需要的稳定的资金来源和“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长效投入机制。2004年,我国农村固定资产投资为11452.4亿元,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的16.34%;农业贷款余额9843.1亿元,占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的5.55%。农村在上述各项资金支出中所占的比重,与农村人口所占的比例、农业和农村经济在国内生产总值中所占的份额相比,显然很不相称。因此,2006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要求:“要把国家对基础设施建设投入的重点转向农村”,以及“加快推进农村金融改革”,改善农村金融服务。在现阶段,要顺应经济社会发展阶段变化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坚持“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重点在“多予”上下功夫。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国家财政支出、预算内固定资产投资和信贷投放结构,按照存量适度调整、增量重点倾斜的原则,不断增加对农业和农村的投入。扩大公

共财政覆盖农村的范围,建立健全财政支农资金稳定增长机制。2006年,国家财政支农资金增量要高于上年,国债和预算内资金用于农村建设的比重要高于上年,其中直接用于改善农村生产生活的资金要高于上年,并逐步形成新农村建设稳定的资金来源,建立“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长效投入机制。

二是建立党和政府各工作部门合力、协调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工作机制。建立高效、协调的工作机制是贯彻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任务的重要保证。各级党委要更加自觉地重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工作,切实形成党委统一领导,党政各部门、社会各方面、各地区齐抓共管、各负其责的工作体制。为形成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长效机制,我国可以借鉴其他国家的一些经验,把行之有效的政策措施及时加以规范,有的还可以上升为法律。

三是建立引导农民在国家政策扶持下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依靠自己辛勤劳动建设自己幸福家园的激励机制。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必须全面深化农村改革,激发农村自身活力。要充分发挥国家政策的引导作用,引导和支持农民积极建设好自己的幸福家园。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过程中,必须始终尊重农民群众的主体地位。通过发展基层民主,完善“一事一议”和村务公开等制度,保障农民依法行使民主权利,健全村党组织领导的充满活力的村民自治机制,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宏伟事业提供可靠的组织保障。通过发展农村教育事业,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等措施,提高农民参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觉悟水平和积极性。目前,基层干部和农民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表现出了极大的热情和积极性,这是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根本保障。充分发挥好、保护好农民的积极性,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关键问题。韩国在农村建设方面有比较成功的经验。他们的做法是政府提出指导性建设项目,农民根据自己的需要申请项目支持。江西省在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的典型发言也讲,他们的主要经验就是干不干、干什么、干多少、怎么干由农民根据需要决定。

四是建立引导全社会力量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参与机制。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主体虽然是广大农民,但仅靠农民自身的力量是不够的。必须坚持发挥各方面的积极性,引导各方面力量共同参与,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成为全党全国的共同行动。政府部门和有关机构要充分发挥城市带动农村发展的作用,加大城市经济对农村的辐射,加大城市人才、智力资源对农村的支持,加大城市科技、教育、医疗等方面对农民的服务。组织城市医疗机构和人员对口支持农村,建立城市医生取得职业资格和晋升职称必须先到农村服务一定期限的制度。鼓励和引导教师及具备教师资格的其他人员到农村中小学任教。引导文化工作者深入乡村,实施文化下乡、送书下乡等工作,为农民群众创作和提供丰富多彩的文化产品。要鼓励各类企业与乡村建立交流关系,进行“一帮一”的支援。提倡社会知名人士、志愿者对乡村进行结对帮扶支援。

五是建立逐步改变城乡二元结构的经济和社会管理体制。建立城乡统一的经济和社会管理体制包括许多方面内容,当前农民最为迫切的要求之一,就是五中全会提出的“逐步建立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和公平竞争的就业制度,依法保障进城务工人员的权益”。农村人多地少,加快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的转移就业,是增加农民收入的必由之路。1990年,在农民的人均纯收入中,来自家庭经营和工资性收入的比重,分别占75.6%和20.2%,而2005年,农民人均纯收入中上述两者的比重,已变为分别占56.7%和36.0%。尤其是农民人均来自工资性的收入首次突破了千元,也首次超过了来

自种植业的收入。这表明,就业结构和收入来源的变化,对农民收入的增长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因此,在快速推进城镇化的过程中,无疑应当通过加快完善市场体制来为农民提供更多、更便利、更公平的转移就业机会。

第二篇:切实加强村级民主管理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精选范文:切实加强村级民主管理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共2篇)切实加强村级民主管理 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区民政局基层政权和社区建设科 xx年12月22日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雄伟蓝图。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一项系统工程,“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二十字目标,全面概括、内涵丰富,要做的工作涉及“三农”的方方面面,可谓任重道远,任务艰巨。因此,我们必须因地制宜,统筹兼顾,以点促面,分步推进。民主管理是我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最关键、最重要的任务,也是全面推动我区农村各项事业发展,建立健全农村各种制度的基础,同时也是全面加强我党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提高党委凝聚力、号召力的根本措施。

一、明确目标,进一步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 前几年,我区农村经济在长足发展的同时,各种矛盾也相继出现,群众上访事件也时有发生。因此,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构建和谐x,就必须以更扎实的工作、更有效的措施,坚定不移地加强村(居)民主管理,全面推行村(居)务公开。各村要结合自身特点,按照“实际、实用、实效”的原则,通过社区服务中心电子显示屏、电脑触摸屏、新闻媒介及版报等载体公告,建立固定的政务公开栏、财务公开栏,编印宣传材料、小册子等形式,把确定公开的事项和内容向企事业单位和群众公开。做到既严格保守国家秘密,又达到政务公开的目的。

二、解放思想,进一步扩大村(居)公开内容范围 为了进一步推进全市的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在农村深入贯彻村委会组织法,完善村民自治,健全村党支部领导下的充满活力的村民自治机制,完善村务公开和政务公开制度,保障村民的监督权,大力提高村(居)务公开的水平,切实保障广大人民群众的民主政治权利,促进城乡三个文明建设,我们就必须进行村(居)务公开。政务公开工作的重点是除法律、法规和纪律规定必须保密和不适宜公开的内容外,凡与行政管理相对人的法定权利相关的事项,以及与群众利益相关的事项,都要实行公开。对暂不宜向社会公开的事项,也要向上级机关工作人员公开。

三、强化监督管理,提高村级管理水平

(一)规范村级财政管理,完善积累机制。加强对农村集体资产的管理。在清产核资、资产评估、产权登记的基础上,对集体资产的占有、经营及日常管理作出明确规定,确保集体资产保值增值。加强村提留的收取和管理,对农田、渔塘、山林、滩涂等,要按承包合同按时收缴承包金。集体土地征用所获得的土地补偿费等收入,除青苗补偿、地面附着物补偿、劳动力安置等费用可分配到农民外,其他所得一律作为村集体收入,不得平分到个人。

(二)加强村级财务民主监督和审计监督。进一步推进和完善村帐镇管,堵塞村级财务管理漏洞。规范和完善村财务公开制度和做法,特别是一些集体经济收支行为较多的村,要在增加村财务公开次数的同时,建立村级财务审计制度,对村主要干部实行经济责任审计,加大对村干部分配使用集体资金的约束力。要进一步健全村民理财制度,定期对村财务实行检查监督,公开监督结果。要实行民主决策科学决策制度,实行重大事项由村民大会或代表大会一事一议,尽量避免决策失误。

(三)采取有效措施化解村级不良债务。对村级的各种债权、债务和担保金额进行全面彻底清理,对清理出的不良债务等多种途径进行有效化解,对现有的经济担保,要办好资产抵押等担保手续,降低风险。坚决制止新的不良债务,杜绝盲目为外单位和个人提供经济担保。兴办各种公益事业要本着量力而行的原则,未经村民代表大会或村民大会讨论通过,不得轻易举债兴办。

四、加强领导,确保村(居)务公开快速健康发展

(一)统一思想,加强领导。村(居)领导班子必须高度重视政务公开工作,充分发挥村(居)党支部的领导核心作用,切实承担起政务公开的职责任务。

(二)建立和完善统一、协调、规范的村级组织。切实加强以村党支部为核心的村级组织建设,形成在村党支部领导下,村委会合理分工、各负其责、相互配合的组织管理体系。村党组织的根本任务是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和民主建设,团结和带领群众大力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村委会要切实承担起村民自治组织的职能,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推进农村民主政治建设。

(三)加强对村(居)委干部的培训。通过培训,使村干部掌握常用法律等知识,提高驾驭经济工作的能力。[切实加强村级民主管理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共2篇)]篇一:以新农村建设为契机 进一步加强强村务公开和基层民主管理

以新农村建设为契机进一步加强村务公开

和基层民主管理

近年来,各级把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作为维护农民群众根本利益,加强农村党风廉政建设,密切党群干群关系,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协调健康发展的“阳光工程”来抓,开展了一些有益的探索和实践,取得了明显成效,但是还存在一些具体问题,需要进一步引导和解决。

一、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存在问题。

1、公开不够深入和规范。一是公开时间不及时,对公开的事项不按规定时间进行公开,有的一个季度或半年多才公开一次,公开时间间隔太长;有的随心所欲,啥时想公开就公开,不想公开就不公开;有的只在上级检查时才公开,平时无人问津。二是公开形式单一,仅限于公开栏的形式出现,不便于让大多数村民群众了解知悉村务;有的把公开栏建在不便于群众光顾的地方,群众难以观看监督;有的村对公开栏缺乏管护,风吹日晒雨淋及人为损坏严重,难以使用。三是公开内容不完整,有的只公布数额较小的费用,对群众意见大的“热点”、“重点”等问题遮遮掩掩,避重就轻;四是公开程序不严谨,有的只公布了办事结果,缺少法定的程序,未按程序通过民主理财和审查,使村务公开缺乏说服力。

2、内部监督机制不够完善。目前,一些基层组织没有一套完善的内部监督制约机制,村民会议、村民代表会议和村务公开监督小组等村民自治组织未充分发挥作用,甚至形同虚设。村民代表会、民主理财小组、民主监督小组作用发挥不够,监督作用流于形式。

3、轻视公开后的反馈。对有些事项的公开,只重视公开的形式,而轻视公开后的情况收集和处理,有公开无落实,很少认真考虑公开后如何搜集群众的反馈意见,认为公开了就万事大吉。尤其是对干部群众提出的意见、建议及举报的事项不能正确对待,该正面答复解释的不答复解释,该及时整改解决的不整改解决,能拖则拖,有的还冷言相讥,导致群众集体上访或越级上访,影响农村社会稳定大局。

二、新农村建设应抓好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推进继承民主的制度化和规范化建设。

1、深化宣传教育,不断提高认识。要充分利用各种方式和渠道,广泛宣传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的目的、意义、方式、方法、要求和标准,让乡村干部克服思想顾虑,树立公仆意识和群众观念,做到勤政廉政,切实解决怕公开、担心公开、不愿公开、不敢公开、不重视公开和不懂公开的问题。同时,广泛深入地宣传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和决策权,充分调动他们参与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切实解决群众不关心、不参与、不会监督、不敢监督等问题,为

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奠定坚实的思想基础。[切实加强村级民主管理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共2篇)]同时,要从实际出发,分类指导,坚持实际、实用、实效的原则,加强对乡村干部的培训,使乡村干部全面掌握相关的法律法规和政策,熟悉具体的操作程序,进一步明确各自职责,自觉养成尊重农民意愿、办事透明公开的工作方法

2、整合部门力量,加强指导督办。县、镇村三级要结合实际,利用新农村建设县、镇派驻新农村指导,进一步完善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工作领导小组,设立专门的办事机构,强化各部门、人员的工作职责,严格落实责任制,切实解决好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中存在的实际问题,促使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更加规范化、制度化。各镇、村及相关部门要着力在规范化公开和真公开上下功夫,实现村务公开更加真实、及时、全面。民政部门要全方位搞好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的指导和监督,从政策上引导其走向规范;经管部门要重点清理审计村民反映强烈,历年财务管理混乱村的财务,还老百姓一个明白,保障老百姓对村级财务状况的知情权;纪检监察部门要重点控制滋生乡村干部腐败的源头,教育和引导乡村干部自觉保持廉洁反对腐败的自律性,从源头遏制腐败蔓延;组织部门要重点协调村党组织与村委会的关系,真正使两套班子协调运行,同心协力搞好村级经济发展,加快村级民主政治建设进程。同时,县、镇应按照村务公开的具体要求,设立村务公开专项经费,统一纳入财政预算,实行专帐储存、专项管理、专款专用,并将村务公开纳入县、镇,村级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考虑。

3、坚持原则标准,规范村务公开。一要规范公开内容。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结合农村改革发展实际,对集体“财务收支,土地征用各项补偿收入,土地和集体财产的承包、租赁及收益,公共基建项目的投资方案和资金使用,工作目标执行情况和有关人员的补贴,涉及村民利益、强农惠村农政策、民普遍关心的其它事项都应逐项公开,让村民群众明白。二要规范公开程序。根据公开内容性质,凡需要村民知悉的事宜,按照事物发展先后顺序,都应一一让村民看清、看懂。如村财务收支帐目,既要让村民看收支票据、所记帐目,又要让村民看收支数额和用途,让集体有一本实事求是的文字帐,让村民有一本心里亮堂的明白帐。三要规范公开时间。按照有关规定,对凡需要村民明白的村财务收支等内容和群众比较关心的事项至少每月公开一次,让大多数群众知道。四要规范公开形式。采取什么样的形式公开,应根据公开内容的性质决定,重视和加强阵地建设,采用灵活多样的公开形式。凡需村民集体讨论、民主决策的重大事项,应提前通知村民,定时召开有关会议讨论决定,并及时公开结果。对于向村民宣传性的事项和经常性需要村民知道的内容和事项,可采用书面张贴的形式在公开栏内公开。

4、完善制约机制,强化监督管理。首先是加强和完善党支部对村委会的有效监督。其次是加强群众对村委会的监督,通过村务公开监督、民主理财小组、民主议事小组,民主评议村干部和村委会,定期向村

民大会报告等方式,对村委会进行全方位经常性监督,避免村委会在重大问题决策上失误。确保党在农村各项方针政策的贯彻落实。三是加强村级配套组织对村委会的监督,使其更具有针对性,促使村委会及时、认真地解决工作存在的问题,保证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

篇二:关于在新农村建设中加强民主管理的建议

关于在新农村建设中加强民主管理的建议

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的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农村的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等制度的建立和完善,是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事业进步的重要条件和切实保障。多年来,我县广大农村认真贯彻落实《村委会组织法》,村委会自治工作在实践中取得了成效。但随着形势的发展,也出现了一些问题:如民主权利观念和民主意识淡薄,民主管理有“过度自治化”的现象,村民自治有的内容超出了法律规定的范围;村委会擅自做出不属于村民自治范围的决定或随意增加村民的非法义务;民主监督中存在形式主义等。

建议:

一、严格执法,保障村民的民主权利。各级人民政府及其职能部门,要认真履行职责,积极指导村委会开展自治活动,帮助解决实际困难和问题。对违反《村委会组织法》,侵犯村民利益的行为要及时查处,保障村民的民主权利,促进村民自治工作的健康发展。

二、转变观念,改进农村的管理方式。政府有关职能部门要引导村民正确行使民主权利,正确指导和帮助村民开展自治工作。乡镇部门工作人员要提高认识,转变观念,改进政府对农村管理的工作方式、方法,依法履行职责。村民自治虽然是农民自己的事情,但政府主动推进是村民自[切实加强村级民主管理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共2篇)]治规范发展的重要动力,是农村基层民主发展的一个重要特点。

三、发展教育,提高村民的综合素质。村民自治是我国农村的民主政治实践,它的运作与村民主体的思想文化状况密切相关。目前,我县农村人口的整体文化素质较低,村民的思想价值观念对村民自治运作有着直接的影响。在大力发展农村社会生产力,壮大集体经济的基础上,大力发展农村文化教育事业,提高村民的文化思想水平、民主素养和政治参与意识,是保证村民自治规范运作、健康发展的一个重要条件和必要的前提。

四、保驾护航,加强农村的法制建设。要在新农村建设中促进民主管理进程,就要进一步加强农村的法制建设,营造良好的社会法制环境,使村委会自治运作中的民主管理与法律化、制度化相匹配。

第三篇:努力建设和谐稳定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努力建设和谐稳定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在农村支部书记培训班上的专题讲座

市委副书记 ***

(2008年2月22日)

同志们:

根据农村支部书记培训领导小组办公室的安排,今天由我与大家一起研究探讨我市农村的稳定问题,不妥之处,敬请参会的各位批评指正。下面,我讲四个方面。

一、我市农村稳定形势的基本估价

上午**市长在形势报告中客观分析了我市发展的总形势和存在的突出矛盾,结合**市长的讲话精神,我对全市农村稳定形势的估价是三句话:一是全市农村基本上政局稳定;二是在广大农村中人民群众基本上可以安居乐业;三是目前我市一少部分农村存在或潜伏着许多不稳定的因素。总的来讲,全市农村整体的稳定形势是良好的。

二、正确认识维护农村稳定的重要性

农村稳定事关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如果领导同志总是忙于接待来信来访,我们也难以谋大事、干大事、成大事。所以广大农村干部要站在四个高度去认识维护农村稳定的重要性:

1、要站在争创全国百强县(市)的高度去认识农村稳定问题。在今年的市委工作会议上,**书记代表市委郑重承诺:用三年时间争创全国百强县(市)。要争创百强,不仅仅是经济发展,人民收入增加,还要求政局稳定,人民群众安居乐业。全国百强县(市),是以县(市)为单位,对该地区 综合经济社会的考核体系,有数十项具体指标,涉及到我们的有30多项,其中社会稳定就是很重的一项。俗话说:“家和万事兴”,“和”也是稳定的另外一种表现形式,政通人和才能做好各项事业,如果全市总是有成批群众到乡、到市、到省上访,甚至跑到中央,就不可能实现百强目标。

2、要站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高度去认识稳定问题。十六届五中全会审议的“十一五”规划,有十大亮点,其中之一就是把加强农村建设摆在了更加重要的位置,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新任务。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不是盖几座高楼、建几所学校、铺开几个工程那么简单,而是有具体的标准要求,那就是“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两委”班子没有号召力,人民群众对抗情绪很激烈,整天打架赌博,上访闹事,甚至敲诈企业,村风就不文明,就不可能建成社会主义新农村。总之,农村的稳定是前提,是基础,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们的目标。

3、站在密切党群关系、干群关系,增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高度去认识农村稳定问题。党群关系、干群关系出现了不和谐,基层党组织的执政能力有所削弱。支部村委号召老百姓干事,没有了过去“一声令下,雷厉风行”的现象,主要是因为干群关系比较紧张,群众对干部不满意不信任。一些基层班干部对人民群众不负责任,对人民群众提出的问题不闻不问,办事不公开、不公道、不民主,最后导致群众一波未平,一波又起,连续上访。党群关系、干群关系和基层组织执政能力建设有所弱化,根本的原因在于各级领导干部,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没有把自己当作人民的勤务员,没有把为人民服务的思想摆到一定的高度,还没有

真正做到“情为民所系,事为民所办,利为民所谋”。

4、站在优化投资环境、再树**人民良好形象的高度去认识农村稳定问题。市四大班子有信心、有决心带领全市人民争创全国百强县(市),有信心、有决心带领全市人民建设和谐社会,实现全面小康。从经济全球化的角度看,区域经济发展还需要外部环境的支持,还需要进一步加大招商引资的力度,需要进一步优化投资环境。我们崇侠仗义和辉煌的历史值得我们骄傲,绝大多数老百姓是好的,但是,难免有一些老百姓不顾大局,为争私利不择手段,损害整体利益和形象。今天上午大家看到**公司43辆车全开到市委来罢工示威,我带领有关部门的同志接待处理。他们反映黑车太多,而且少数群众百般阻挠他们的正常运营,甚至有打人现象。他们说,我们没有想到**市投资环境这么差,没有想到**养车人的素质这么差劲。少数人的不法行为影响到了投资环境,酿成群访事件,值得深思,发人深省。再比如,极个别的老百姓游手好闲,不思勤劳致富,专耍无赖地痞,不管是民营的还是国营的在哪里开工,这些人都要阻拦,强行垄断工地建筑材料的运输生意,出的运费还比正常运费高出三分之一,如果不从,就要聚众滋事,干扰企业施工。有许多外地施工单位多次向市里反映,市委、市政府政策好,但我们就是怕周围的老百姓。这也是投资环境恶劣的表现,也是不稳定的表现。发生这种情况,可能有就业因素,也有老百姓自身的因素,长期发展下去,影响**形象,影响投资环境,企业本来想来的也不来了。有一个大企业集团因为市委的优惠政策比较好,来到**投资项目,但群众利用在企业打工的机会,内外勾结,偷盗企业的物资,导致人家要撤资。市委、市政府采取了强有力的措施,给予了有力的打击,最终把这个企业挽留下来,现在已建成投产,并且弥补了我市产业结构调整的缺陷,很有发展潜力。农村不稳定,它将影响到我们的投资环境,进而影响到全市改革发展稳定大局。

三、我市农村不稳定因素的表现形式和原因

结合当前我市农村稳定现状和我的工作实践,我总结农村不稳定因素的表现形式共有十类:一是匿名举报。我分管信访、政法,可能接触的老百姓多,经常能收到他们的匿名举报,大多是反映农村干部办事不公、办事不民主、违反计划生育、多吃多占,反映有些执法执纪的部门搞以权谋私,搞腐败。我们不提倡匿名举报,一般对此不予处理。二是署名举报。写的真名字,反映这样和那样的问题,也有老百姓给领导打电话。按照群众举报,有关部门进行核查,如果属实,我们依照有关的程序该怎么处理就怎么处理,给老百姓一个明白。如果通过核查,事实并非如此,我们就要批评教育举报人,涉及违法的依法处理,还干部一个清白。三是个体访。也不来信来电,就是要到各级党委政府上访,来的次数最多的就是市委、市政府。个体访的这些人的确是社会的弱势群体。比如,**镇一对夫妇,身体不是很健全,生活很困难,反映了我们的社会保障体系还不健全。少数老百姓的生活没有着落,要向党和政府请求救济;个体访还有就是老百姓受了冤,比如法院判了以后执行不回来,老百姓直接找市委,出了交通车祸,不找交警队,也是找市委。一方面我们要做好化解工作,一方面要帮助老百姓解决问题,切实为他们服务;第三种个体访是告干部。我们理解农村干部的苦衷,当好农村的一个主官非常不容易。比如,**乡两个老汉个体上访,带着水和干粮每天来市委,就是要告村支部书记,我们处理这类情况,以尽可能保护干部为原则,耐心细致

地做好劝解工作。四是群体访。新的信访条例界定信群众访是3人以上反映同一个问题,就属于群体访。但是我市大多数群体访不是三个人,而是数十上百人,来了以后住在市委不走,住在信访局,反复找能解决问题的领导。五是个体越级访。来到乡镇、市里没有满足上访者的要求,有的跑到**,有的多次跑到北京,牵扯了各级领导很大的工作精力。六是群体越级访。大多数不来市委访,直接到**市,或直接到**,我们有过好几次群体越级访。我记得最清楚的一次,**村村民围攻省政府三天,**市长亲自到省城去接,村民们提无理要求拒不回来,**村两次围堵省委的大门,我亲自去处理,村民也是情绪激烈,不好控制。群体越级访给地方党委政府带来的影响太大了。七是扰乱企业生产秩序。前段时间,**村的村民把企业大门堵住,强行索要污染费。还有好多产煤乡镇的老百姓围攻煤矿,不让生产,不让出煤,不让企业的车走路。他们不来市委,就是要为了个人私利干扰企业正常生产秩序。八是阻拦交通要道。我遇到典型的三起这类事件,都是因为交通事故,司机逃逸,最后导致整个家族,甚至全村人封堵交通要道,一般都在四五个小时以上。一是**镇公路上撞死一个小孩,最后把肇事司机抓住了。但在这个过程中,家人把小孩子抬到路上,把**线堵了。我们一方面限期要求交警部门破案,一方面对受害者进行经济上的赔偿,同时做好劝解工作,最后圆满解决了。还有**的一户也是由于交通事故逃逸把**线堵了,过车收费,小车五元,大车十元,点上香烧上纸收上钱,影响很坏。当时,我在现场与乡、村干部共同做工作,确定由各部门共同出资先救济六千元,这样做还不行。反复做工作无效后,最后我下令公安部门强行取缔。对这件事件我们在全市进行了广泛宣传报道,电视上连续播了三天,并配发了评论员文章,教育我们的老百姓要遵纪守法。今年在**国道,一个女同志晚上过马路被车给撞了,司机逃逸,也是全村的人都在国道上收费。我一天接到十几个地区领导打来的电话,反映群众拉车收费。最后我从**开会回来,车堵得不行,天还下着雨,步行十公里到了现场,反复讲道理,解决了这个问题。九是围攻国家政权机关。**村因为修**线最后把市委围起来,不让出进,打人骂人。经常有好多村子就把市委大门封堵了,这就是围攻国家政权机关。进驻党政办公大楼后,也发生了几起这类事件,最典型的是**乡的**村,一下子来了载满人的二十辆三轮车,打的横幅是**乡**村反腐倡廉车队,在市区转了一圈,最后来到市委办公大楼,先是在大楼广场前静坐,下午三点多以后,把上大楼的八道门都堵了。晚上,我们开始着手解决问题。我现场开了个会,确定第一步由乡村干部做工作,限定半个小时时间;第二步由接访的市级领导继续做工作,限定半个小时;最后我出面的时候,现场取缔。在驱散的过程中,我们发现行为过激的抓了四个人。第三天我一个人到这个村里回访,村里的老百姓挺好,都积极反映问题。事后,对问题处理不力的**乡党委政府的主要领导同志进行通报批评,并责成写出检查。并成立了专案组,对老百姓反映的问题实事求是地查,有些村干部也受到了党纪政纪的处分。十是有组织的个体群体串联访。中央领导多次讲,发展是政绩,稳定也是政绩,我有深刻的体会,原来我在省委、省政府工作时,经常能遇到老百姓围堵省委、省政府大门。出现的次数越多,规模越大,反映出我们在维护稳定工作机制和办法上的不足,也反映出一些深层次的问题。我们个体联名访去北京上访,一去就七八十个,国家信访局马上就通知驻京办事处,给市委、市政府带来很大压力。实事求是地讲,有些案子不是我们当书记,当市长,当乡长能解决了的问题,法院判决问题、交通车祸、杀人案子没有破的问题,这些问题不是说马上解决就解决了的,要解决有个过程,但是老百姓不管这些,特别是到重大节日的时候,串联上访的更积极。**

街道的村民***,他的儿子出了车祸,没有及时侦破,给他发放了救济款。但他总认为交警队办事不公,多次反复到北京上访,并且串联他人上访。去年就下定决心,从他开刀,劳教了一年零九个月。打击了以后,一些串联上访的人后来就参与的少了。作为串联访影响到地方形象,影响到执政能力的发挥,必须依法予以打击。

为什么有十种社会不稳定因素的存在和表现,我个人认为有以下十一个原因。一是因为涉煤问题。我市之长在于煤,我市之短也在于煤。煤为我们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提供了宝贵的资源,但是也是煤给我们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带来了诸多的问题。因为煤的过度开采,造成老百姓房屋裂缝、土地塌陷、水位下降,破坏了我们的生态,这是从国有大矿讲。从我们个体的情况讲,因为煤矿,近两年火爆,一个煤矿老板一年挣上千万甚至几千万,老百姓心理不平衡,引发纠纷。特别是我们产煤乡镇,出现了流血事件,影响了社会治安稳定。二是土地问题。土地问题是一个高压线,但是要发展,企业要占地,不可能把所有手续办妥才开工。现在老百姓意识很强,企业土地手续没有批,老百姓就上告。企业违法占地建房,老百姓也开始违法建筑。比如**村一企业违规占地,我们把企业建筑推了,紧接着再推老百姓非法占地建筑。三是环保问题。一方面老百姓自我保护的意识提高了,**企业手续还是比较齐全,就是因为老百姓嫌他交的费用低,把企业围堵了。四是有些企业家为富不仁。只考虑自己挣钱,不考虑企业所在地老百姓的生活环境,不考虑老百姓生活的质量。说的严重一点,不考虑老百姓的死活。招工不招当地的人,还要在这儿挖这挖那,最后给老百姓留一摊子困难。老百姓一分钱也要不出来,最后导致老百姓联合起来。作为我们新时代的企业家要注意多办公益事业,多关心困难群众的生产生活。五是“两委”班子不团结。两委班子不团结,也是造成农村不稳定的原因。有一个村子,书记、村长这两个人不团结,最后导致你反映我的问题,我反映你的问题,势不两立,最终两败俱伤。通过核查,两个人都有问题,依法进行了处理。现在新的支部建立起来了,老百姓也不访了。六是村务不公开,决策不民主。市场经济条件下推行村务公开,决策民主是必然的要求,现在各级要求我们这样做,但是在村这一级,我们可能有60%左右的村子没有真正意义上的村务公开,公开的程度有真有假,上边要求是真的,现在我们为了应付检查,一张红纸贴出来,那就是村务公开。决策不民主,我们该走的程序不走,剥夺了老百姓的知情权和参与权。有一个村子,支部书记和村委主任各做各的,还有一个村子,老公公是支部书记,儿媳妇、弟媳妇、结拜弟兄都是村干部,就是家族式的领导班子,决策能民主了吗?不可能。因此,因为村务不公开、决策不民主,导致村民上访相当多。前段时间**村,老百姓反映的问题百分之七八十是真的,一个村长的车一年就能开支十几万,一晚上就能把三四万块钱转走,这都是事实,做了这做了那,老百姓都不知道。还有些事情是农村干部给老百姓做了事,就是因为村务不公开,导致自己说不清,道不明。七是执法不公,引发上访。现在,少数执法执纪部门执法不公,办案程序不严谨,老百姓反映很强烈。近年来,发生在我市的涉法上访案件,有相当一部分是由于执法人员执法不公平,引发群众上访的。八是宣传报道导向问题。现在信息畅通,交通便利,在家里能看很多台,一打电话马上就知道信息,进城都很方便,加上各种资料,群体性事件经常报道,老百姓从多种渠道获得大量丰富的情况,为他们上访提供了借鉴。九是群众自我保护意识明显增强。老百姓的法律水平、知识水平,我们不得不承认提高了。比如说村民因为选举问题上访,我记得**村老百姓根据

村民委员会的有关条例第几款规定的就反映干部没有这样做。这从发展的态势讲是个好事,但给我们社会稳定工作带来相当的压力。十是少数干部腐败。这是少数的,不管是村干部还是乡干部,包括我们市干部,绝大多数是好的,老百姓对干部腐败问题是深恶痛绝,有些村支部书记,特别是产煤乡镇,发包煤矿不通过任何程序,老百姓能没意见?老百姓能不反对?少数村干部住在城里,利用自己的职位,为自己和亲戚谋取私利。十一是执法不公,追究不严。农村不稳定,有些案子判的不公,因为有些案子该处理没有处理到,有些执法执纪部门违法违纪也导致老百姓进行上访。

四、做好农村稳定工作的对策和建议

我市农村稳定的状态,总体上良好的,健康的,但是我们存在有不稳定因素的隐患。究竟我们下一步应该怎么办?从长期看,究竟如何做好农村的稳定?我谈我个人的几点建议和意见:

1、加强“两委”班子建设。从大的方面讲,我们要明确要求规定,支部是一个村里的领导核心。作为市里面来讲,包括乡镇这一级在加强两委班子建设上不能讲空话,要做好以下四点:一是选好配强两委班子的主官。我们一定要把老百姓拥护、人品好、能成事、做好事的人选进两委班子,坚持四个提倡,不搞一刀切。二是两委的制度要健全。支部村委按照要求,有好多规章制度,但是很多村子没有执行。实际上哄人等于害了自己,制度不执行不健全,最后导致程序不公开,决策不民主,引发上访告状。**村***老百姓告他,就是因为村务管理太混乱,最后老百姓把他推下台了。干了多少年领导干部,总是心理不平衡,寻找报复的机会,最后把自己送进了看守所。希望同志们汲取市委采取措施处理村干部的教训,健全各项规章制度,该开的会一定要开,该公开的一定要公开。我下基层调研,到老百姓家里座谈,了解到有的村里一年都不开一次支部会。三是两委的决策程序要民主要公开。老百姓为什么对我们不满?就是因为我们的决策程序不民主不公开。象穷村子还不要紧,有几百万、上千万收入的村子,决策不公开不民主,迟早要出问题。希望支部书记和主任在自己的岗位上,既体现自己人生的价值,又不要栽了跟头。四是两委班子建设上一定要扩大群众的参与权、知情权。现在老百姓上访,除了极少数极少数老百姓受蒙蔽,受人煽动,大多数的老百姓上访是有道理的。作为共产党员,作为共产党员的领导干部,不能背着良心说话,最后导致老百姓上访的就是因为老百姓该知道的事情不知道。在两委建设上,作为乡镇一级在这个问题上一定要引导村两委班子 不断扩大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这也是国家推进民主进程的重要举措。

2、加强各级干部的作风建设。在干部的作风建设上谈五个内容。一是要加强干部培训。我们今天就是这个形式,乡镇要经常对两委的干部进行整体培训,特别是农村的两委领导,在思想上、理论上要高人一筹。作为村长支书,不知道十六届五中全会的精神是什么,很不应该。二是要加强干部管理。现在,我们从上而下对各级干部管理比较松散,必须加强管理。现在有些支部书记主任根本不把乡党委书记、乡镇长放在眼里,有什么事直接找市里头,甚至市里头也不找,直接找更大的官。三是要带头示范作用发挥好。也就是打铁必须自身硬。我们要率先发展,要求人民做到的首先要做到,实实在在为老百姓办事。对农村的稳定

问题,村干部的示范带头作用太重要了。四要牢固树立群众第一观点。我们当官做人,当多大的官,做多大的事,如果人做不好,再大的官,再多的钱都没有用。作为领导来讲,我们一定要坚持群众第一的观点,为群众多考虑,任何事情进行换位思考。中央讲以人为本,就是要坚持群众第一的观点。五是要清正廉洁,公道正派。老百姓对我们各级干部,对我们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的要求都很低,公道正派就行,老百姓最怕不公道。我希望我们的干部清正廉洁一点好,对我们的做人,对维护社会稳定有很大的好处。

3、加强对农民的教育。我个人认为,中国的最大问题是在农民,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九亿农民不富中国就不算富。二是我们对老百姓教育不好,迟早是隐患。要想我们的老百姓富裕,成为维护我们各级领导,成为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支持者和维护者,我们就要积极地加强对老百姓进行教育。特别是要给老百姓进行法制辅导,提高老百姓的法律水平。三是要教育我们老百姓具有公德。家有家风,村有村风,要有一个好的村风,必须要求所有村民要有一个好的公德,集体的公益事业大家携起手来,互相帮助,助人为乐。

4、畅通信访渠道。从我们市里边讲,各级领导干部都建立了信访接待日,各乡镇、各部局也有信访接待日,这个我们已经通报给老百姓。通过我们这种畅开信访的渠道,要密切我们的党群关系,干群关系,也要解决人民群众反映的问题,为人民群众撑腰作主。

5、打击黑恶势力和非法组织活动。就全市来讲是这样,村干部来讲也是这样。任何地方不稳定因素的存在和出现,特别是老百姓的越级访,大多因为两委班子不团结,或者一股势力闹下来,另一股势力闹上去,或者通过其他非法手段,要在村里说了话算数的,要在村里面有一席之地的,都要严厉打击,特别是非法组织活动。

6、弘扬正气。作为一级干部来讲,作为一级党委来讲,我们要弘扬正气,支持好的,打击坏的,任何事情都要讲正气,用正义来维护党和政府的形象。

7、加快发展的速度和质量。希望我们各村一定要增强发展的意识。刚才我讲到十种形式也好,十一个原因也好,这些都是我们在发展过程中暴露出来的问题,我们要解决这些问题,就得加快发展,用发展的成果来解决发展中暴露出来的问题。希望我们各村要有这种紧迫感,各家的鼓各家敲,各家的戏各家唱,根据各村的实际,做些有益于人民群众的事,有些有益于构建和谐孝义的事,做一些增加村里实力的事。

8、为基层干部撑腰做主。我们深知,基层干部在一线工作非常不容易,难免在工作的过程中,受点冤受点苦,有很多村干部包括乡干部在内,吃多少苦出多少钱都无所谓,但是就是怕受不明之冤。我在这儿给同志们表一个态:只要是同志们出于公心,做事公道,难免在工作的过程中出一点差错,出一点不是,不管是乡党委、还是市委对同志们都是能理解的。

同志们,我们今后将进一步完善规章制度和有关机制,加大对农村基层干部,特别是一线工作的同志支持的力度,尽可能为同志们提供一个做好工作的平台,给同志创造一个做好工作的环境,希望我们全市上下同心同德,群策群力,为我们提出的争创全国百强县(市)的目标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谢谢同志们!

第四篇:切实加强村级民主管理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切实加强村级民主管理 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区民政局基层政权和社区建设科

XX年12月22日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雄伟蓝图。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一项系统工程,“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二十字目标,全面概括、内涵丰富,要做的工作涉及“三农”的方方面面,可谓任重道远,任务艰巨。因此,我们必须因地制宜,统筹兼顾,以点促面,分步推进。民主管理是我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最关键、最重要的任务,也是全面推动我区农村各项事业发展,建立健全农村各种制度的基础,同时也是全面加强我党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提高党委凝聚力、号召力的根本措施。

一、明确目标,进一步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

前几年,我区农村经济在长足发展的同时,各种矛盾也相继出现,群众上访事件也时有发生。因此,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构建和谐X,就必须以更扎实的工作、更有效的措施,坚定不移地加强村(居)民主管理,全面推行村(居)务公开。各村要结合自身特点,按照“实际、实用、实效”的原则,通过社区服务中心电子显示屏、电脑触摸屏、新闻媒介及版报等载体公告,建立固定的政务公开栏、财务公开栏,编印宣传材料、小册子等形式,把确定公开的事项和内容向企事业单位和群众公开。做到既严格保守国家秘密,又达到政务公开的目的。

二、解放思想,进一步扩大村(居)公开内容范围

为了进一步推进全市的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在农村深入贯彻村委会组织法,完善村民自治,健全村党支部领导下的充满活力的村民自治机制,完善村务公开和政务公开制度,保障村民的监督权,大力提高村(居)务公开的水平,切实保障广大人民群众的民主政治权利,促进城乡三个文明建设,我们就必须进行村(居)务公开。政务公开工作的重点是除法律、法规和纪律规定必须保密和不适宜公开的内容外,凡与行政管理相对人的法定权利相关的事项,以及与群众利益相关的事项,都要实行公开。对暂不宜向社会公开的事项,也要向上级机关工作人员公开。

三、强化监督管理,提高村级管理水平

(一)规范村级财政管理,完善积累机制。加强对农村集体资产的管理。在清产核资、资产评估、产权登记的基础上,对集体资产的占有、经营及日常管理作出明确规定,确保集体资产保值增值。加强村提留的收取和管理,对农田、渔塘、山林、滩涂等,要按承包合同按时收缴承包金。集体土地征用所获得的土地补偿费等收入,除青苗补偿、地面附着物补偿、劳动力安置等费用可分配到农民外,其他所得一律作为村集体收入,不得平分到个人。

(二)加强村级财务民主监督和审计监督。进一步推进和完善村帐镇管,堵塞村级财务管理漏洞。规范和完善村财务公开制度和做法,特别是一些集体经济收支行为较多的村,要在增加村财务公开次数的同时,建立村级财务审计制度,对村主要干部实行经济责任审计,加大对村干部分配使用集体资金的约束力。要进一步健全村民理财制度,定期对村财务实行检查监督,公开监督结果。要实行民主决策科学决策制度,实行重大事项由村民大会或代表大会一事一议,尽量避免决策失误。

(三)采取有效措施化解村级不良债务。对村级的各种债权、债务和担保金额进行全面彻底清理,对清理出的不良债务等多种途径进行有效化解,对现有的经济担保,要办好资产抵押等担保手续,降低风险。坚决制止新的不良债务,杜绝盲目为外单位和个人提供经济担保。兴办各种公益事业要本着量力而行的原则,未经村民代表大会或村民大会讨论通过,不得轻易举债兴办。

四、加强领导,确保村(居)务公开快速健康发展

(一)统一思想,加强领导。村(居)领导班子必须高度重视政务公开工作,充分发挥村(居)党支部的领导核心作用,切实承担起政务公开的职责任务。

(二)建立和完善统一、协调、规范的村级组织。切实加强以村党支部为核心的村级组织建设,形成在村党支部领导下,村委会合理分工、各负其责、相互配合的组织管理体系。村党组织的根本任务是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和民主建设,团结和带领群众大力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村委会要切实承担起村民自治组织的职能,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推进农村民主政治建设。

(三)加强对村(居)委干部的培训。通过培训,使村干部掌握常用法律等知识,提高驾驭经济工作的能力。

第五篇:求真务实 扎实工作 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求真务实 扎实工作 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卞 吉

2006年第6期 ——特别策划

4月23日至25日,省委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专题研讨班在汉举行。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省委书记俞正声在讲话中指出,要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牢固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贯彻中央关于新农村建设的各项方针政策,振奋精神,迎难而上,求真务实,扎实工作,确保全省新农村建设实现良好开局、取得实际成效。研讨班分别由俞正声、罗清泉、杨永良主持。3天时间里,参加研讨班的省领导和各市州党政主要负责同志,省直各部门主要负责人,大型厂矿企业、大专院校、驻汉金融单位负责人,围绕社会主义新农村这个主题,认真学习胡锦涛、温家宝同志的重要讲话和中央、省委有关文件精神,通过深入的讨论交流,进一步统一了思想,提高了认识,坚定了信心,明晰了思路。现将这次研讨班的主要观点综述如下:

(一)要深刻理解中央关于新农村建设的战略决策和基本方针。研讨班指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任务,是保持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的客观需要,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保障,是巩固党的执政基础的必然要求。中央提出的“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20字总体要求,体现了广大农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强烈愿望,是我们推进新农村建设的主线和总纲。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和统筹城乡发展的思路推进新农村建设,必须坚持以发展农村经济为中心,坚持农村基本经济制度,坚持以人为本,坚持科学规划,坚持发挥各方面的积极性。具体工作中,要注重实效,不搞形式主义;要量力而行,不盲目攀比;要民主协商,不搞强迫命令;要突出特色,不强求一律;要引导扶持,不包办代替。

(二)要注重把握好五条原则。研讨班认为,根据中央要求,结合湖北实际,推进新农村建设,要注意把握好以下重要原则。一是要把发展生产放在首位,为新农村建设提供坚实的物质基础。要贯彻统筹城乡发展的思路,坚持“一主三化”方针,进一步发展壮大县域经济,以工业化致富农民,以城市化带动农村,以产业化提升农业。二是要规划先行,有计划有步骤有重点地逐步推进。没有规划,势必陷入盲动;规划不科学,将会造成极大的浪费。新农村建设是一项十分复杂的系统工程,必须科学规划,统筹推进。三是要尊重农民意愿,充分发挥农民的主体作用。通过规划引导、政策扶持、民主协商、典型示范等办法,充分调动农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要把农民需求作为新农村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教育基层干部学会与群众商量办事、按民主决策程序办事。同时加强对农民的教育和培训,提高他们当家作主、投身新农村建设的本领和能力。四是要深化改革,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要加大改革创新的力度,研究制定支持政策和激励机制,鼓励和引导个人、企业、社会力量积极参与新农村建设的投资与管理,吸引人才、资金、技术等要素流向农村、支持农业、服务农民。五是要实事求是,量力而行。建设新农村需要几十年乃至上百年的努力,我们要牢固树立长期艰苦奋斗的思想,既不能等待观望、无所作为,也不能盲目攀比、急于求成。要充分考虑政府财力和农民的承受能力,不能提脱离实际的高指标。各地客观条件不同,发展基础不同,推进新农村建设要从本地实际和群众需要出发,允许起点有先有后、速度有快有慢、水平有高有低,切忌一刀切、齐步走。要从群众最关心、最迫切、最容易见效的事情做起。

(三)要切实解决好几个突出问题。研讨班就当前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中的几个突出问题,提出了解决的具体方针。

——关于安全饮水问题。要将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作为一件迫在眉睫的大事来抓,按照先安全、再方便的原则,本着宜快不宜慢的方针,精心规划,周密组织,加大工作力度和工程进度。

——关于水利设施建设问题。要把加强农田水利建设、完善灌溉工程体系放在突出位置来抓,力争“十一五”期间取得突破性进展。

——关于农村公路建设问题。必须在搞好规划的基础上,坚持规模、范围、标准、程序“四控制”,因地制宜,量力而行。

——关于农村义务教育问题。当前,要特别注意防止以自愿为名、强制为实的乱收费,注意探讨“校财局管”的新机制,同时要加强寄宿制学校建设,突出解决好学生饮水难、如厕难等问题。

——关于农村医疗问题。要把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搞好,加强以乡镇卫生院为重点的农村卫生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民就医条件,降低就医费用,提高医疗服务水平,基本做到小病不出村,常见疾病基本不出乡。

——关于乡镇文化事业问题。重点是加强以乡镇文化站为重点的农村文化设施建设,关键是明确界定乡镇文化站的职能。凡是市场能够解决的事情,社会能提供的服务,政府一般不介入,或者采取花钱买服务的办法解决。

——关于村庄整治问题。要以“百镇千村”示范工程为重点,以创建环境卫生村为主要内容,在抓好试点的基础上逐步推进。村庄整治标准不能过高,范围不能太广,应主要在整洁上下功夫,重点搞好垃圾处理和植树绿化,改变农村脏、乱、差的局面。

——关于整合使用资金的问题。要转变思路,探索把急需开展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与支农资金有机结合起来的途径和办法。

(四)要进一步加强农村党组织建设。研讨班提出,推进新农村建设,关键是搞好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要选好配强农村党组织领导班子特别是党支部书记,注重从农村致富带头人、退伍军人、回乡青年、外出务工经商人员中选拔村干部,努力培养事业心强、能干事、公道正派的带头人。鼓励、引导有能力的乡镇干部到村任职。要满腔热情地关心和支持基层干部,激发他们干事创业的热情,同时加强对基层干部的教育和管理,引导他们转变作风,积极为群众做好事、办实事。要加强村干部培训工作,把新农村建设与农村先进性教育活动结合起来,让农民从新农村建设的实效中,切实感受先进性教育活动的成果。

下载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word格式文档
下载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2010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区城建局2010年新农村建设工作有关情况汇报 在区委、区政府正确领导下,区城建局积极参与配合做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有关工作,现将有关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 1、城乡......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涉及亿万农民切身利益的伟大事业,为的是农民,靠的也是农民,农民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真正主力军。只有维护好农民的主体地位,遵循“从各地实际出发,尊重农......

    浅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浅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浙江省永康市社会实践调查报告服装学院 染织1班:褚淼燚指导教师:郑显理摘要:建设新农村,虽然是一个我们经常提起的老话题,但又是一个与时俱进内涵不断变......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123

    问题: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一项内容丰富、涉及广泛而复杂庞大的系统工程,必须搞好规划,规划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关键环节。同时,新农村建设是否坚持科学发展观的指导,坚持以......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论文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党和国家对于全面建设小康和现代化,推进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的重大战略部署,是时代的呼唤,是广大农民的迫切愿望和心声。一......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1、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意义(原因、重要性) 有利于农民增加收入,缩小城乡差别,实现共同富裕;有利于解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主要矛盾;有利于落实以人为本为核心......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范文]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走进鱼眼滩村 【内容摘要】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新农村建设是农村第二次飞跃式发展的基......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大河镇新农村建设规划纲要 (讨论稿)一、基本情况大河镇辖20个村,106个社,面积128.4平方公里,总户数全镇7956户 (其中农业户数5956户,21676人)。又耕地面积亩,田亩,地亩。二、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