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典型农户土地演变调查报告 朱小莉
典型农户土地演变调查报告
调查人:朱小莉
中国是农业大国,农业是国家发展科技、追赶发达国家的基本保障。农民在中国群体组成中占十分重要的数量和地位,农民生活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到中国广大人民群众生活质量的好坏。通过了解农民家庭的基本情况变化来了解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农村的变化和发展和幸福指数。
调查内容:
农民的家庭进几十年来的人口、土地、居住、收入、生活质量等 分析:
1、农民人口减少、户数增多—大量进城,农村计划生育制度准许农民在农村可以生二胎加上中国人素千年来生儿子继承香火的封建思想的影响下,不少人盲目的生育,而农村子女长大后不愿与父母一起生活而分家。随着科技的发展社会的不断更新,不少年轻人外出打工挣钱甚至越来越多的人在城市永久的居住。农村出现户数增多而每户人口数量却减少现象。
2、总土地减少—采空区、弃耕
由于不完善的制度和地方官员的包庇,石壕地区地下的煤数十年来一直不断被肆意的开采,石壕地区已经形成采空区。对于农民而言挖煤的收入比种地高很多不少人选择到煤矿打工(煤矿是私有的,当矿工很容易),留下家里人继续务农,上班无法料理家中田地而家中缺乏劳动力剩下的妇孺无法耕种并且务农收入不高又辛苦,石壕地处高
山地下被挖空,水土流失严重加上自然灾害的影响,农作物逐年歉收,不少家庭靠挖煤生活逐渐变好也渐渐将一些土地荒废。煤矿修建占地加上各种农村基本建设占地使得该农村的耕地面积不断减小,每户农民的耕作土地面积也在相应的减少。
3、居住环境的改变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大力发展科技,推动我国经济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城市化进程加快的同时农村也发生很大变化,国家大力发展农业,赋予农民许多优惠政策,不少农民不再居住在简易房和土墙房中,不少人住上以前想亦不敢想的砖房,可以不用几个人挤在一间房里,人们可以有自己的一间房屋甚至有些人还住在小洋楼里。泥泞的马路变成崭新的水泥公路还修建了乡间小道,解决了出行难的问题,人们出行更加便利,走亲访友的次数也越来越多,不少人买了车子。以前下雨这里的人们总不愿出门,现在人们再也不用担心啦。
随着国家对煤矿监管力度提高的同时,这里的小煤窑被关闭,采空区也受到政府的重点关注,同时一个国家型的大煤矿在这里正在被修建,人们在两年以后还能用上瓦斯,再也不用砍伐树木来烧水煮饭。有些人还认为自己比城里人过的还好些。
4经济来源方式和数量的变化
数千年来农民都是以种地为生,但现在人们不仅仅是种地,不少人在闲暇的时候还搞客运挣钱,一些人学习建筑技术为他人修房子、为矿场打工,还有些人外出打工,当然小煤窑关闭后以前在矿上工作的农民希望能在新煤矿继续工作。农民挣钱的途径多了、工资也多了。以前人们勉强能混个温饱,现在人们的生活越过越好,现在的收入比原来高很多。比如:以前替别人建房一天60圆现在一天要120圆。以前辛苦中一年种地可以挣5000块,现在一年可以挣一万多。现在对一些农民而言种地收入的地位已经已经下滑了,非农收入反而持续上升。
5生活质量的改变
随着收入的增多,农民生活也逐渐变好,以前每个人都期盼过—过年可以不用在田间劳作、可以吃上许多丰富的食物,但现在人们期盼过年是希望和家里人团聚,因为自己每天的生活就像过年一样。现在的农民已经达到“美其居、饱其食、整其服”的水平,农民已经不再饿肚子而是每天都吃得饱饱的,也不用担心冬天会冻着孩子,也不用懊恼泥泞的公路,农村孩子接受教育的机会的水平也提高了。结论:
随着社会发展、科技提高以及中国城市化的发展,各种城镇建设占用大量耕地。农村总土地面积减少,而农民进城打工,农业人口数量随之减少,农民已经不仅仅只依靠一亩三分地生存,更多的是融入社会中谋求发展,农民改变耕作方式以及收入来源促使农民收入增多,得以不断改善生活条件,提高生活质量,农民生活的幸福指数不断提高。
第二篇:古桥乡朱毛赵村土地流转调查报告
古桥乡朱毛赵村土地流转
调查报告
近期,党和政府根据农村实际情况,调整了一系列关于农村和土地的政策和法律、法规。提出了“推行土地流转,提高土地效率”的口号,并要求调研实施。古桥乡相应上级号召,对朱毛赵、董天龙等五个村进行试点调查。现将朱毛赵村土地流转入户调查情况作如下总结。
一、朱毛赵村基本情况。
朱毛赵村位于古桥乡中南部,现有四个村民小组,234户,村民950人;其中34名共产党党员,5名村干部;现村居住面积约为273亩,有耕地1230亩,人均1.3亩。
二、调查情况。
全村共有村民234户,入户调查189户,调查率达80%以上。调查内容主要包括:主导产业、土地种植模式及收入、土地流转意见等多个方面。
1.主导产业。我村现以农业为主要产业,农业基础设施完备,种植品种多样。现主要种植小麦、玉米、葡萄和蔬菜等。
2.朱毛赵村土地种植模式。我村地处我国中部平原地区,属温带季风气候,土地种植一般为一年两季。夏粮小麦,亩产可达1100斤/亩;秋粮玉米和花生等,亩产可达1000斤/亩。另外,我村村民积极拓宽致富门路,部分耕地建设塑料大棚,种植反季节葡萄和蔬菜等。
3.朱毛赵村个体工商户情况。我村现有煤球厂一家,小超市两家,及一家个人诊所。
4.外出务工情况。近年来,随着农业生产力和生产技术的不断发展,土地对劳动力的需求不断下降,农村剩余劳动力在不断地增加,农民外出务工已经相当普遍。在本次调查中,有外出务工人员的户数为151户,占调查户数的79.3%。其中长葛内117人,长葛外109人;外出半年以内69人,外出半年以上157人。
5.朱毛赵村民房建设情况。在这次调查的189户当中,三年内建成的有39户,占20.5%;3~5年建成的有32户,占17.4%;5~10年建成的有67户,占35.3%;10年以上的有51户,占26.8%。另外,我村尚喜梅、于文献等8户在长葛及以外有房产。
6.土地流转意愿调查。在本次调查当中,有28户不同意流转,占调查总数的15%;有161户同意流转,占85%。
7.对土地流转的意见和建议。经过为期三天的入户调查,广泛并深入的听取了广大群众的意见和建议。经总结,村民对土地流转的意见可分为以下几种:
(1)响应党和政府的号召,并积极配合政府的相关政策和建设,这也是大多数村民的意见。(俗称随大溜)他们虽然对土地流转的利弊认识的不是很清楚,但是他们对党和政府有充分的信心,相信党和政府不会让人民吃亏,会带领群众过上约来越好的日子。
(2)非常同意,并迫切希望能够早日施行。这部分人对相关政策及社会发展趋势有着深刻的认识,能够认识到土地流转给自己带来的利益和好处。
(3)不同意土地流转。在这些人群当中,其原因又分为以下几种情况:①认为土地流转的补偿费用低,远达不到其真实的价值;②
担心土地流转后的相关后续政策不到位,害怕自己失去土地后基本生活得不到保障,基本权益得不到维护;③老年人的保守和怀旧心理,一些年龄较大的村民觉得自己长期从事土地耕种,是自己的基本生活方式,失去土地后,会没有安全感,并害怕自己无法适应新的生活方式。
三、情况分析。
经过三天的入户调查询问,对土地的投入产出情况有了一定的了解。夏粮每亩地的投入及产出情况如下:种子费用约30元,耕作播种费用约50元,化肥成本在110元左右,灌溉费用约30元,收割费用约40元,另外农药及其它投入约20元,合计以上投入共280元。夏粮小麦亩产平均为1100斤/亩,按市场价0.9元/斤计算,每亩可得990元,则纯收入每亩为710元。
秋粮的投入产出情况如下:种子费用约30元,化肥成本在110元左右,灌溉费用约30元,另外农药及其它投入约30元,合计以上投入共220元。夏粮小麦亩产平均为1000斤/亩,按市场价0.8元/斤计算,每亩可得800元,则纯收入每亩为580元。
另外,我国对农民土地的良种补贴每年每亩在150元左右。经过计算,农户每年每亩的的纯收入约1440元。
我乡在大力推进土地流转之前,以下几方面的工作还需要改善和加强。
1.加大对土地流转相关法律法规及政策的宣传力度。目前土地流转之所以有种种的助力,很大程度上和宣传不到位有关。我们可以通过媒体、广播和召开各级座谈会等多种渠道对土地流转的相关政策
机型宣传。并对群众认真、仔细的分析土地流转的必要性,以及其在土地流转中的利弊对比。使国家的政策、方针传入千家万户,让每一个群众心里都是清清楚楚、明明白白。
2.对土地流转补偿费用标准的制定要慎之又慎。这一标准的制定要经过科学的、系统的、全面的调研和计算,因为这一标准关系到每一位农门群众的切身的长远的利益。
四、调查结论。
经过对调查结果的分析,现阶段对土地流转的实施还有一定的助力。但是,随着我们宣传力度的不断加强,群众对相关政策和方针的深入了解,以及党和政府对后续政策的不断出台和完善,土地流转必将成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发展的必然趋势。
土地流转毕竟关系到广大农民群众的切身利益,是我国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伟大改革和尝试,我们必须慎之又慎。在具体实施中应当注意以下几点:
1.必须尊重广大农民群众的意愿,必须在自愿的基础上进行土地流转的协商、说服和实施。
2.对土地流转相关的政策和法律法规进一步完善,特别是土地流转的后续政策,要让广大农民群众没有后顾之忧、3.充分发挥乡村干部及党员的带头作用,做好表率。有点带面,逐步推广土地流转的实行。
4.建立整体及长效机制。土地流转的实行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更不会一触而就,是需要不断的、长期的推进和实行。没有整体的、长效的机制,就不可能实行好土地流转。
第三篇:关于土地渐少的调查报告(小编推荐)
活动内容:
通过对农村村民的交流和对本村情况的了解,了解农民种粮积极不高的原因 调查资料:
由于我国人口众多,人均土地面积只有11.65亩,仅占世界品均水平的三分之一,我国人均耕地面积1.39亩,占世界耕地面积的百分之四十,因此,我国土地资源的基本特点是“一多三少”,即总量多,人均土地面积少,高质量的耕地面积少,可以开发的后背资源少。
我国农村的人口占世界人口的三分之二,我村人口大概800余人,在我县属于人口较少的村。由于地理条件的差异,我们与其他的大村相比,就经济,农业等个方面都有一定的差距,大部分人以外出务工为主,年收入不会超过五万,因为长年在外,家中的农田基本处于荒废状态,原本肥沃的土地现在变得异常的贫瘠,从生的杂草替换了作物,土壤也因年久未翻变得异常的坚固,杂树根紧紧的抓住土壤使有人结块,良土基本上不具备再肥沃的可能。
以上是土地利用不好的第一个原因。
其二,2001年国家实行退耕还林,广大农村响应了国家的政策,纷纷开展了这项活动,然而有些见利忘本的人,歪曲了这一政策,吧自家大量的更多都拿出来变成林地,其目的就是为了那少量的钱,这样,又一批良土被占据,本来不多的耕地已经接近了“灭绝”的边缘。
其三,农村道路的修建,原有公路的硬化,拓宽,甚至,有些人为了新修的公路的美观,居然毫不吝惜的将大量的农田占据。然而这些土地却没有得到再生的可能,使整个农村的田地得到进一步的浪费,试想一下,在农村,新修一条那样美观的公路有什么意义,整个村名考的就是自己的一亩三分地,在天气不好的情况下,还有可能遭受挨饿,大面积的土地被占据,对村名有什么样的好处?当然,我们不反对农村的基本住房用地,可是,仍然有大部分人不守规则,他们在原有的批地上随便的扩大自己的建房用地,将原本是80平方的变成120,或者是更大,调查了一户这样的村名,他回答得很简单,为了以后子孙不用再为住房发愁,其实,他们是否想过,自己的子孙以后靠什么生活,土地,外出务工?这个事暂时谁也说不清,可是,如果你的暂时在外工作,你盲目的扩大又有何用,倘若在家,没有土地他又怎样生存?
其四,我村地处海拔较高的山谷中,容易发生像泥石流,山体滑坡的事故,每到雨季,大量的土地将面临着被掩埋的处境,大雨一过,大块的石头覆盖了更耕地,使得可利用土地减少。
存在农村的最严重的问题可能是纠纷问题:
其一:乡镇没有起必要的指导作用 乡(镇)人民政府对农村工作起着重要的监督和指导作用,但是,近年来,随着村两委直选的展开,乡(镇)人民政府的监督指导能力弱化,不能及时对村委的工作进行监督指导。《农村土地承包法》
第48条规定:“发包方将农村土地发包给本集体经济以外的单位或者个人承包,应当事先经本集体经济组织成员的村民会议三分之二以上成员或者三分之二心上村民代表的同意,并报乡(镇)人民政府批准。”可以看出,乡(镇)人民政府对农村土地发包中的部分土地向外发包是有批准权的,通过批准行为来监督和指导农村发包土地的有序展开。同时,对于农村承包户依法承包土地的,《土地承包法》和农业部《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证管理办法》都规定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向承包户发放土地承包经营权证,该证是确定承包户享有土地承包经营
权的法律凭证。但是,通过所审理的土地纠纷案件可以看到,土地向外发包经乡(镇)人民政府批准的几乎占不到三分之一。很多承包户根本没有土地承包经营权证。这种情况下,有可能造成土地权属模糊,产生不必要的纠纷
其二:农民自身的土地法律意识不够 农民盲目的认为自己暂时承包的土地就是自己的,并没有形成土地是国家的这一意识,造成了土地纠纷问题中难以调节的问题,一次,我们在着力促进农民的收入提高的同时,也有必要提高一下农民的法律意识,我们可以通过以下方式教育农民 1.强法制宣传教育,特别是对村两委成员的法制宣传教育。
通过法制宣传教育,旨在提高村两委成员及村民的守法意识和合同意识,规范村两委的发包行为。严格执行《农村土地承包法》第19条规定,按5个程序签订承包合同:村民会议选举产生承包工作小组;承包小组依照法律、法规的规定拟定并公布承包方案;召开村民会议讨论通过承包方案;公开实施承包方案;签订承包合同。2.加强村民委员会的成员的教育,他们被民选,就得为民用,他们需要在村里宣传相关的土地法规,加强村民的守法思想,这样能有效的避免一些不必要的纠纷问题。
其三祖辈留下的老问题 我在村中暗暗的调查了两家因为土地纠纷而又矛盾的村民,他们各自说得的有理由,一个是这样说的,:“我们祖辈的地本来是平均分 的,可是到了我们这一代,他拥有的地却比我家多得多,我觉得肯定不公平”,另外一个却这样说,:“在我祖辈的时候,我家的人口比他家多,得到的土地自然比他们家多,那是我们家6口人,他家才3口,按人口分配,这样有什么不对吗?”他们的话都很精辟,我翻译成普通话就这么个意思,用我家乡的方言内涵更深。当然,问题的产生,我们不能让它一直
妨碍我们耕地的开垦,我们急需一些解决的办法,让现有的耕地不再减少。
1、减少不必要的用地,比如:公路的美观化造成的大面积的土地浪费的现象,2、加强对建房用地的督查,对那些随便扩大建房面积的农户采取一定的惩罚,3、加强防范,对一些容易遭天灾的耕地实施一定的保护措施,比如提前了解耕种时天气情况,将损失降到最低
4、解决纠纷问题,这也是一个大问题,我们可以从以下的方面入手加以解决:
a、改变农业补贴方式
目前国家对农业补贴的依据是农地,有地的农民有补贴,没地的农民没补贴。这种补贴方式与国家补贴农业的初衷并不相符,也激发了由农地产生的矛盾。因此,可以将基于农地的补贴改为对农业经营者的补贴。
b、增加补偿的力度
这样可加大对懒惰农民的刺激,是他们重新拿起锄头,去开垦属于自己的土地,当然,国家在这个方面做得很好,国家早取消了对土地的交税,在一定程度上补助农民每亩地15块左右,对土地的重新利用起到了很大的作用。c、发挥乡镇和村委会的作用
在村委会中,应该有一名懂法,维法的村官,这样,他能每隔一段时间宣传土地的基本法规,使每个村民做到心中有法的意识
当然,我作为土地资源管理专业的学生,有必要了解一些相关的信息,我市为既保障基础设施,民生工程等的大量要求,又守住耕地红线的目标,我市国土
资源部局女里争取省重点项目耕地占补平衡,同时加大对土地开发整理力度,增加耕地储备,据去年的统计,我市增加耕地963.8公顷,这对当前农村耕地少的问题起到了相当大的作用,再者,国家两免一补的政策落实下来,极大程度上鼓励了农民中的的积极性。
这样下去,农村的耕地面积的大幅度增加指日可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