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关于农村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和社会保障问题的调研报告
关于忻城县农村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和
社会保障问题的调研报告
一、背景及意义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明确规定,国家建立健全同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社会保障制度,是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必然要求,是社会稳定和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证。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速度快、老年人口规模大,建立健全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社会保障体系,显得十分重要和紧迫。
据有关部门测算,中国自二十世纪70年代实行计划生育以来,全国累计少生3亿人,节约了大量的社会支出,大大减轻了经济社会发展对资源、环境的压力,促进了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提高了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但由于多方面的原因,广大育龄群众,尤其是农村已婚育龄夫妇,最重要最迫切的养老问题仍没有妥善解决。因此,各级政府本着量力、负责、服务、探索、创新的原则,按照由点到面、由小到大、由少到多渐进的发展规律,落实对农村部分计生家庭实行奖励扶助政策,建立社会保障制度,是时代的要求,发展的需要,群众的愿望。目前全国各地在构建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机制和社会保障制度方面了也进行了积极地探索,且初现成效,但是由于全市还没有建立起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保障网络,同广大人民群众,尤其是同农村 1
广大群众的需求和期望,仍然有一定的差距。因此,亟待制定出符合各地区实际、切实可行的农村计划生育奖励扶助和社会保障制度,以提高计生家庭的保障水平和计生工作的服务质量。
二、现状及问题
1.农村计划生育夫妇老龄人口日益增多,社会保障问题日益突出
截止2003年末,忻城县总人口约为40万人,其中农村人口约占60%,农民年人均纯收入1967元,计划生育率92.7%,出生率8.04‰,自然增长率2.3‰。但各乡镇间发展极不平衡,农村的贫困人口亟待解困。据2004年6月县人口计生局对各乡镇农村部分计划生育夫妇调查统计显示,到2007年,全县农村计划生育家庭夫妇男女双方达到60岁的将达到3000多人,而2012年将达到6000多人,2040年将达1万多人(2015年以后平均期望寿命以80岁计算),因此农村计划生育家庭老人递增速度不断加快,老年人口比重将越来越高,养老问题日益突出。但是农村农民的社会保障,尤其是养老保险还十分缺乏。
2.农村计生户奖励办法措施种类众多,但全县统一的奖励扶助和养老保障制度尚未形成据调查,全县都根据有关法规政策,结合本地实际,因地制宜地制定了一系列倾向于农村计划生育户和“纯二女
户”奖励扶助政策措施,如:独生子女费、医药费减免、入托上学奖励、就业优惠、伤残救助、计划生育公益金、主动放弃二孩生育户奖励、父母养老保险等。在一定程度上保障了农村计划生育家庭的利益,体现了利益分配的倾向性,对广大群众在生育选择上起到了一定的导向作用。但是上述种种奖励扶助政策措施,除了独生子女父母奖励属全市统一的政策规定外,其他奖励、优惠性措施。
3.农村养老面临十分严峻的形势,现行奖励扶助、养老保障措施满足不了群众的需求
由于农村外出流动人口队伍快速扩大,出现了农村青壮年劳力和人才大量举家进城(主要是带妻子、孩子)。这一方面制约了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另一方面留下了大量老人和准老人,导致了农村老龄化程度高于城市的反常现象。尽管从老年人口的年龄结构和自理能力来看,目前农村尚好于城市。但农村老人的收入水平和社会保障水平尤其是养老保障远不如城市。农村仍然是以传统“反哺模式”的家庭养老为主,辅之以“自助模式”的储蓄养老,至于社区养老、社会和国家养老模式,也只是有限的样板试点而已,而且当前农村中绝大多数计生家庭的夫妻,都未考虑不久将至的自身养老问题,更无防老养老的具体措施和对策。
三、对策和建议
1.尽快在全县建立起农村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制度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口和计划生育法》、《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稳定低生育水平的决定》以及《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人口计生委 财政部关于开展对农村部分计划生育家庭实行奖励扶助制度试点工作意见的通知》要求,尽快在全县建立和推行中国社保《白皮书》中的农村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制度,对农村只有一个子女、两个女孩或无子女的计划生育家庭,在1973年-2001年无违反计划生育政策记录,夫妻年满60周岁后,由政府财政安排专项资金,按人年均不低于600元的标准发放奖励扶助金,直到亡故为止。已超过60周岁的,以奖励扶助制度在当地开始执行时的实际年龄为起点发放。
2.逐步推广农村计划生育补充养老保险
为更好的解决农村独生子女户和纯二女结扎户老有所养问题,可以逐步推广和建立农村计划生育补充养老保险,大致有三种操作办法可供选择:一是由计划生育部门、财政部门、保险公司联合制定农村独生子女户和纯二女结扎夫妇养老保险的办法,最低保险费的交费标准根据各的经济乡镇状况由各级政府和村民按照一定的比例承担分配,至少在1000元左右,有条件的地区可以适当的增加。二是将农村独生子女户和纯二女结扎户的社会保险制度纳入县级非公有制企业职工的基本养老保险体系。三是根据本人自愿原则,把1—18周岁的独生子女费作为其父母的养老保险费一次性
投保,通过财政补贴,为每户独生子女父母投保2000—3000元。
3.进一步完善农村独生子女家庭意外风险长效救助机制建立的计划生育公益金制度,虽然对独生子女家庭子女意外致残、致伤甚至死亡等情况给予补助做了较多的规定,但补助额度都较低,而且均为一次性补助,因此存在较大的欠缺,不能产生长效机制。为此,要充分利用五保供养制度,对农村计划生育家庭子女出现伤残、死亡等意外后,符合条件的老年人实行保吃、保住、保医、保葬(保未成年人义务教育),建立农村独生子女家庭意外风险长效救助机制。
4.对农村独生子女家庭医疗保险实行倾斜政策
全县要加大力度,由政府组织、引导、支持农民自愿参加,政府、集体、个人多方筹资,加快建立以大病统筹为主的新型合作医疗制度。在推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项目工程时,建议对计划生育家庭给予政策性的倾斜,减免个人交纳的部分,在重病大病救助中适当提高计生家庭的补助比例,各乡镇在经济条件许可的情况下,还可以减免部分在医院的挂号、诊疗、医药费。
第二篇:农村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
农村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
农村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
一、农村计划生育奖励扶助对象的资格条件
(一)凡年满60周岁,领取《独生子女父母光荣证》并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农村居民:
1.只生育一个孩子的夫妻;
2.未生育而依法只收养一个孩子的夫妻;
3.符合我省生育政策规定,经过批准生育了两个孩子,其中一个孩子在未生育前死亡,之后不再生育或收养孩子的夫妻。
(二)只生育一个孩子且孩子已死亡而又未再生育或收养孩子、年满50周岁的农村居民。
已经超过上述规定年龄的,以政策开始执行时的实际年龄为起点计算。
二、申办人需提供材料
1、申请人提出申请,并填写《农村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对象申报表》;
2、申请人应提供身份证、结婚证、《独生子女父母光荣证》及相关证明材料。
独生子女伤残死亡家庭扶助对象具体确认条件 扶助对象应当同时符合下列条件
1、女方年满49周岁。已经超过49周岁的,从政策开始执行时的实际年龄为起点计算;
2、只生育一个子女或合法收养一个子女;
3、子女在1963年1月1日以后出生的;
4、已经领取《独生子女父母光荣证》;
5、现无存活子女或独生子女被依法鉴定为残疾,伤、病残等级达到三级(含三级)以上。
第三篇:农村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
办[2005]29号
关于
关于印发《象山区关于农村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
自选动作实施办法》的通知
各经管会:
现将《关于农村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自选动作实施办法》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二00五年八月二十四日
区关于农村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
自选动作实施办法
根据国家有关制度,在实行国家奖励扶助的同时,结合我区实际制定农村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自选动作”实施办法。
一、实行奖励扶助“自选动作”的目的和意义
适当加大对农村实行计划生育家庭的奖励扶助,逐步完善有利于计划生育工作的利益导向机制,缓解农村部分计划生育家庭面临的特殊困难,使他们政治上有地位,经济上有实惠,从而激发广大农民群众响应党的号召,自觉参与并带头实行计划生育,倡导男女平等,遏制出生人口性别比升高趋势,稳定低生育水平,促进我区农村人口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二、奖励扶助“自选动作”内容
(一)、对农村双女结扎户家庭给予一次性补助500元。
(二)、对农村符合计划生育政策分娩女婴的家庭,一次性给予200元医药补助。
(三)、符合生育二孩条件自愿终身只生育一个孩子的农村女孩家庭给予一次性奖励1000元。
(四)、农村双女结扎户家庭,女孩考上大学的给予一次性助学金2000元。
(五)、优先救助农村家庭贫困的失学女孩,帮助辍学女孩回到学校,在九年义务教育期间每月给予生活资助金50元。
(六)、对1955年1月1曰以后出生,夫妻双方年满50周岁以上生育双女结扎户家庭,对夫妻双方每人每月奖励50元,直到与符合国家奖励扶助制度条件接轨为止。
三、奖励扶助对象的确认原则
(一)、计划生育的原则。对按照法律、法规、规章和政策性文件的规定
实行计划生育的部分农民夫妻实行奖励扶助。凡生育行为违反计划生育法律、法规、规章和政策性文件规定的,不纳入奖励扶助范围。
(二)、公开透明、公平公正的原则。对符合政策规定的奖励扶助对象进行张榜公示,逐级审核,群众举报,社会监督,确保政策执行的公平性。
四、奖励扶助对象确认条件及程序
(一)、确认条件:
1、夫妻双方均为00区农业户口或界定为农村居民户口。
2、夫妻双方均为生育一个或两个女孩并落实计划生育政策的家庭。
3、违法生育的,夫妻双方均未生育过子女的,生育时夫妻年龄、生育子女间隔不符合当时计划生育法规、规章和政策的,受到刑法处罚,被剥夺政治权利期限未满的均不属于奖励扶助“自选动作”的条件。
(二)、确认程序:
l、本人提出申请。申请人向户籍所在地村委会提出书面申请,并写明符合奖励扶助“自选动作”的条件内容。
2、村民委员会评议并张榜公示。村委会收到申请人的申请要求后,应及时进行审议,并在村民小组张榜公示10日,无异议的,村委签署意见并盖公章,呈报乡人民政府、经济管理委员会。
3、乡人民政府、经济管理委员会初审并张榜公示。乡人民政府、经济管理委员会对村委呈报的申请人情况进行核实,并在村委公开栏及当事人所在村民小组张榜公示10日,无异议的,经审签和加盖公章后,报区人口和计生局。
4、区人口和计生局审核、确认并公布。区人口和计生局接到乡、经管会上报的奖励扶助对象名单后,进行复核确认,并将对象名单印发至村委及村民小组张榜公布,无异议的,按发放程序兑现奖励扶助金。
五、奖励扶助资金的来源
奖励扶助资金由00区财政全额负担,纳入财政预算,确保及时足额到位,并对资金进行严格监督管理。
六、奖励扶助金的发放和管理
(一)、奖励扶助金的发放
1、对于一次性补助或奖励的资金,由区人口和计生局核拨,委托乡(镇)计生部门发放。
2、对于长期性按月发放的奖励扶助金,委托00市商业银行为代理发放机构,建立奖励扶助对象个人账户,实行专户管理和00区财政直接拨付的办法,每半年拨付一次。将奖励扶助资金直接转入奖励扶助对象个人账户,奖励扶助对象凭个人身份证和存折支取奖励扶助金。
(二)、奖励扶助金的管理1、00区财政部门负责奖励扶助资金的预算决算、总量控制和监督管理,及时足额拨付到委托代发放机构,监督委托代发机构及00区人口计生部门将奖励扶助资金及时足额划拨到个人账户或发放到人。
2、严禁用奖励扶助金进行任何形式的盈利性投资、融资活动,不得将奖励扶助金抵扣个人贷款、抵交各种税费。
七、工作要求
(一)、加强领导,提高认识。各级领导要充分认识到我区农村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自选动作”工作重要性,切实加强对此项工作的领导和组织协调,研究解决工作中的重大问题,及时依法兑现奖励扶助金。
(二)、精心组织,扎实运作。各单位要根据工作方案有步骤、有计划地进行调查摸底、宣传发动、审核等工作,确保工作有序渐进。
(三)、坚持原则,严把政策关。领导干部、工作人员要熟练掌握政策界限和具体操作程序,确保符合政策享受奖励扶助的对象一个不少、一个不漏。要充分利用村务公开栏,将奖励扶助对象情况进行公布,接受群众监督,增
加政策执行的透明度。
(四)、奖励扶助资金纳入当年财政预算,及时足额落实到位。并积极探索和建立资金管理、资格确认、资金发放和社会监督四个环节相互衔接、相互制约的制度运行机制和安全可控、社会化的资金发放方式,确保奖励扶助资金安全、落实到户、发放到人。
(五)、对虚报、冒领、克扣、贪污、挪用、挤占奖励扶助资金的单位和个人,一经发现,严肃查处,触犯刑律的移交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对政策执行中出现重大问题、造成社会影响的,追究主要领导及相关部门的责任。
八、其他
本办法最终解释权归00区人口和计划生育局。
主题词:计划生育农村奖励扶助实施办法通知00区人民政府办公室2005年8月24日印发
(共印50份)
第四篇: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
惠经贸字[2009]10号
惠民县经贸局
关于加大对计划生育家庭奖励工作的实施意见 为进一步提高我局计划生育工作水平,认真履行计划生育职责,根据《惠民县人民政府关于加强城区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的实施意见》(惠政发[2007]40号)和惠民县委 《关于进一步加强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的意见》(惠发[2009]2号)文件精神,积极配合和协助相关部门做好全县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统筹解决人口问题,促进人口与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特制定本意见。加大对计划生育家庭的奖励扶助政策完善必要地利益导向机制。
一、统一思想,明确职责,齐抓共管
今年,要按照我局制定的进一步加强计划生育工作实施意见,各负其责,齐抓共管,严格按照《计划生育目标管理责任书》的内容,确保完成《责任书》规定的各项工作指标;认真执行对计划生育家庭的各项奖励政策规定,在本系统形成强大合力,完善计划生育家庭的利益向导机制。确保经贸局系统计划生育家庭普惠性优惠政策制度落实到位。
二、认真落实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政策
1、对领取独生子女父母光荣证的夫妻,从领证之月起至独生子女14周岁止,夫妻双方各依法享受每月10元的独生子女父母奖励费。独生子女父母奖励费由夫妻双方各自所在企业(单位)解决。夫妻一方是企业职工,另一方是城镇无业居民或农业人口的,全部由前者所在企业支付;丧偶者由所在单位全发。国有、国家控股等类型所有制企业聘用的职工中属于农业户口或界定为农村居民户口且不属于正式职工的,独生子女父母奖励费由其户籍所在地人民政府解决;私营、“三资”、集体等类型所有制企业职工中属于农业户口或界定为农村居民户口的,由其户籍所在地人民政府解决。
2、夫妻领取独生子女父母光荣证后,退休时可以由所在企业按所在县(市、区)上职工平均工资额的30%给予一次性奖励。
3、企业员工符合晚婚、晚育规定和产假期间采取长效节育措施,依据《条例》规定享受婚假、产假、护理假。夫妻双方自愿接受绝育手术的不影响工资、考勤及奖金的发放。手术费用有所在企业承担。
4、指导企业优先吸收计划生育家庭的劳动力就业。向“三资”企业宣传、解释我国关于人口与计划生育的法律法规,并要求其认真履行法定代表人义务。
5、各类型所有制企业(包括国有、国家控股、集体、私营、“三资”企业等混合所有制企业和其它企业)应优先吸收计生家庭劳动力就业。
6、国有制及非国有企业做好计划生育工作,应依法落实企业法人计划生育责任制和计划生育奖惩政策,定期对企业开展计划生育工作进行监督检查。定期对所属企业育龄妇女进行跟踪服务、认真组织企业育龄妇女进行健康查体,全面提高企业育龄妇女生殖健康水平,为企业育龄妇女生殖健康做好服务工作。
7、对本系统计划生育家庭实行优先优惠政策,计划生育家庭成员凭企业提供的相关证明,参加职工培训中心举办的各类技能培训,每人减免100元培训费用;为计划生育家庭成员免费提供,同等条件下优先安排计划生育户中的 “零就业家庭”人员就业;为创办企业的计划生育户优先相关登记手续,完善城镇职工生育保险制度,扩大覆盖范围,为符合失业保险金申领条件的计划生育家庭优先办理失业保险、医疗保险等。
以实施奖励扶助制度为契机,完善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机制。全面兑现计生法定的奖励优惠政策的基础上,制订出更加人性化和可操作性的奖励优惠政策。继续深入开展“生育关怀”行动。动员协调企业在制定实施普惠性政策中,体现与计划生育国策的兼容统一,使更多的计划生育家庭得到优先照顾,以促进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政策体系的不断完善,同时,更加完善企业人口和计划生育目标管理责任制。把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作为考核企业法定代表人或负责人实绩的重要依据,促进企业提高人口计划生育工作水平,维护企业职工实行计划生育的合法权益,推进企业人口计划生育工作的健康发展。
第五篇: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
铜陵市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
制度实施办法
根据国家人口计生委、财政部以及省人口计生委、省财政厅统一部署,对农村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制度(以下简称“奖励扶助制度”)和计划生育家庭特别扶助制度(以下简称“特别扶助制度”)进行扩面提标,将一方为农村居民、一方为城镇居民的夫妇(以下简称“半边户”)中符合条件的农村居民一方纳入奖励扶助制度范围,三级以上计划生育手术并发症人员纳入特别扶助制度范围,同时提高两项制度标准。为进一步完善我市计生民生工程政策,2013年起,对原政策规定作适当调整,特制定本方案。
一、政策内容
计划生育奖励扶助制度包括两项具体政策:
(一)农村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制度
农村只有一个子女或两个女孩的计划生育家庭,夫妇年满60周岁以后,由中央或地方财政安排专项资金给予奖励扶助的一项基本的计划生育奖励制度。2012年起,国家统一奖励扶助标准从每人每月不低于60元提高到每人每月不低于80元。其中,只生育一个独生女的对象继续由省财政出资提高到每人每月不低于90元,子女死亡且现无子女的对象(不符合特别扶助制度条件的)提高到每人每月不低于130元或 140元。奖励扶助对象从60周岁起领取奖励扶助金,直到亡故为止。已超过60周岁的,从其奖励扶助资格被确认起发放奖励扶助金。
“双提”制度:符合国家计划生育奖励扶助条件的对象女性年龄由60周岁提前到55周岁(截止2012年12月31日止年满55周岁的,即1958年12月31日以前出生的);对所有符合奖励条件的对象,每人每月在国家和省规定标准的基础上再进一步提高标准。
(二)计划生育家庭特别扶助制度
城镇和农村独生子女死亡后未再生育或合法收养子女的夫妻,扶助金标准从每人每月不低于100元提高到135元,其中只生育一个独生女后未再生育或合法收养子女的对象扶助金标准继续由省财政出资提高到每人每月不低于145元,直至亡故为止;独生子女伤残(三级以上)后未再生育或合法收养子女的夫妻,扶助金标准从每人每月不低于80元提高到110元,直至亡故或子女康复为止。扶助金自女方年满49周岁开始领取,因丧偶或离婚的单亲家庭,男方或女方须年满49周岁。已超过49周岁的,从其扶助资格被确认起发放扶助金。
2012年起,计划生育手术并发症人员(三级以上)全部纳入特别扶助制度范围。三级并发症人员,给予每人每月不低于100元的扶助金;二级并发症人员,给予每人每月不低 于200元的扶助金;一级并发症人员,给予每人每月不低于300元的扶助金。并发症人员治愈、康复或死亡的,应及时退出特别扶助制度。
比照“双提”政策,对计划生育特别扶助(手术并发症)对象也给予提高标准,实行“单提”,即:对所有符合特别扶助(手术并发症)条件的对象在上级规定奖励标准的基础上每人每月增加20元。
以上两项制度按照以下规定进行衔接:(1)已经享受奖励扶助、且同时符合特别扶助(独生子女伤残死亡家庭)条件的对象,全部纳入特别扶助范围,2009年起不再确认为奖励扶助对象;(2)符合特别扶助(独生子女伤残死亡家庭)条件的农村对象,年龄达到60周岁以后,仍继续执行本办法规定,不再重复执行奖励扶助制度;(3)并发症人员纳入特别扶助制度,不影响其按规定享受奖励扶助制度及其他奖励优待政策。
二、资格确认
(一)扶助对象资格条件
1.奖励扶助对象应同时具备以下条件:
(1)本人为农业户口或界定为农村居民户口,且户口在本乡(镇);
(2)1973年至2001年期间没有违反计划生育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生育;(3)现存一个子女或现存两个女孩或子女死亡现无子女;
(4)1933年1月1日以后出生,年满60周岁。2.特别扶助对象(独生子女伤残死亡家庭)应同时具备以下条件:
(1)1933年1月1日以后出生;(2)女方年满49周岁;
(3)只生育一个子女或合法收养一个子女;
(4)现无存活子女或独生子女被依法鉴定为残疾(伤病残达到三级以上)。
3.特别扶助对象(计划生育手术并发症人员)应同时具备以下条件:
(1)施行了计划生育手术;
(2)按规定鉴定为三级以上的并发症,并持有县级以上并发症鉴定结论或意见;
(3)并发症尚未治愈或康复。
两项制度对象资格条件的具体政策由省人口计生委负责解释。
(二)资格确认程序和要求
扶助及“双提”对象的资格确认必须履行以下程序:
1、本人申报;
2、村(居)民委员会评议;
3、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初审;
4、县(市、区)人口计生委复查审核、确认并公布;
5、省、市人口计生委抽查、逻辑审核、备案。
6、对经审核不符合资格确认条件的进行回访。奖励扶助及“扩面提标”对象村级评议、乡级初审、县级确认结果须分别在申报对象所在村、组张榜公布10天。特别扶助对象县级确认结果可通过适当方式在申报对象所在村(居)、组公示。
往年确认对象每年需经审查确认,不符合条件的退出扶助范围。
扶助及“扩面提标”对象资格确认工作由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和县级人口计生委具体组织实施,实行终身问责制,主要负责人为第一责任人,参与调查审核的人同为直接责任人。要严格按规定政策口径和程序进行资格确认,确保公平、公正、透明。
三、资金筹措、管理和发放
(一)资金筹措
按照国家统一标准发放的奖励扶助金,铜陵县由中央、省与市按5:4:1比例承担,市区由中央、省与市按5:3:2的比例承担。省提标部分,由省财政承担。我市“扩面提标”增加的经费由市、县(区)财政按1:1比例承担。
按照国家统一标准发放的特别扶助金,由中央与省按5: 5比例承担,省提标部分,由省财政承担。
(二)资金管理和发放
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专项资金纳入各级财政预算,实行“国家统管、分账核算、直接补助、到户到人”的原则。任何部门、单位不得截留、挤占和挪用。各级财政部门要认真履行配套资金监管职责,加强对财政资金到位情况和资金发放工作的督促检查。对开展奖励扶助工作必要的工作经费予以保障。
扶助资金依托现有金融服务体系,由财政、人口计生部门与有资质的金融机构签订代理服务协议,建立扶助对象个人账户,实行专账核算,采用“直通车”方式直接发放到户到人。农村地区纳入财政补贴农民资金“一卡通”渠道统一发放。城市区代理发放机构由各区自行确定。扶助金以个人为单位按年计算,一年发放一次。扶助对象凭有效证件到代理发放机构领取扶助金。
严禁用扶助资金进行任何形式的盈利性投资、融资活动,不得将扶助金抵扣其他个人款项。对虚报、冒领、克扣、贪污、挪用、挤占扶助资金的单位和个人,一经发现,严肃查处,触犯刑律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资金代理发放机构不按代理服务协议履行资金发放责任,截留、拖欠、抵扣扶助资金的,取消代理发放资格,并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四、组织管理和工作要求
(一)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制度在各级党委、政府的统一领导下,由各级人口计生和财政部门组织实施。各级人口计生部门明确专门人员和职能机构负责组织协调和日常工作。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要切实加强组织领导,明确部门职责分工,建立经常性沟通协调机制,及时研究解决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切实做好制度实施工作。
(二)建立和完善资格确认、资金管理、资金发放、社会监督“四权分离”的运行机制。人口计生部门负责资格确认和组织管理,财政部门负责资金管理,代理发放机构负责资金发放,监察、审计等部门负责监督检查。相关部门密切合作,相互衔接、相互制约,做到政策透明、程序规范、结果公开、一卡发放、到户到人。
(三)按照客观、公正、公开、透明的原则,采取多种有效形式,对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制度实施全过程监督。实行扶助对象公示制度,接受群众监督。制度落实情况纳入各级人口和计划生育目标管理责任制考核,对制度实施出现重大问题的实行“一票否决”。
(四)各地在制定和实施相关普惠政策时,应在坚持公平原则基础上,兼顾计划生育家庭的优先优惠原则,做好新农保与计划生育政策的衔接,促进惠民政策与计划生育基本国策的衔接与兼容。鼓励各县区从实际出发,加大财政投入,探索多种形式的有利于计划生育家庭的政策保障措施,加快 建立和完善政府为主、社会补充的人口和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政策体系。
(五)实施奖励扶助制度和特别扶助制度中涉及的具体业务管理问题,按照省人口计生委、省财政厅制定下发《安徽省农村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制度管理规范》和《安徽省计划生育家庭特别扶助制度信息管理规范》等有关文件要求执行。各县区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制度实施情况要及时报告市人口计生委和市财政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