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构建新生代农民工精神家园提升生活品质的建议

时间:2019-05-12 19:45:4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关于构建新生代农民工精神家园提升生活品质的建议》,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关于构建新生代农民工精神家园提升生活品质的建议》。

第一篇:关于构建新生代农民工精神家园提升生活品质的建议

收案号: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第八届龙泉市委员会第一次会议提案

第号

类别:□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生态 审查意见:□立案□转信□撤并案

主办单位:协办单位:

【以上由提案审查机构填写】

【以下由提案者填写】

案由:

建议承办单位(供参考):

提案情况:□本人撰写□转呈材料□第一次提出□多次提出 是否调研:□是□否

同意公开发表:□是□否提交日期:年月日

联络组初审意见:团体提案单位负责人初审意见(盖章):

注意事项:

①请仔细阅读认真填写,在□处划“√”标明,并将提案内容附后;

②属于委员个人或联名提案的,请领衔提案人所在政协联络组组长负责签好初审意见。属于团体提案的,请提案单位负责人签好初审意见,并加盖公章;

③撰写要求:一事一案,有情况、有分析、有具体建议;

④为配合办公自动化要求,有条件的委员提交提案时,一并提交Word格式的电子文档。

关于构建新生代农民工精神家园提升生活品质的建议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新生代农民工”作为一个新的群体逐渐出现在我们面前。“新生代农民工”主要是指80后、90后农民工,约占农民工总数的60%,他们受教育程度、职业期望值、物质和精神享受要求相对较高,但收入水平相对较低、工作环境相对较差。据初步调查,我市新生代农民工大约有2-3万人,集中在各工业功能区和城市大街小巷,他们的平均工资在1700元左右,高中及以上学历占60%,生活质量普遍不高。

目前,一些发达城市对改善新生代农民工精神生活状况高度重视,特别是上海、杭州等地,把新生代农民工作为“农民”变“市民”的对象来培育,倾斜政策,帮助他们提升精神品质。丽水市以及缙云、青田等县也已启动新生代农民工精神家园的项目建设,但我市这些方面建设尚处于起步阶段,新生代农民工的精神文化生活显得比较单薄,他们除了到人民公园等开放公园走走逛逛之外,便是大大小小的网吧、KTV和小吃摊等,有的甚至成为文化生活的边缘群体。针对这些情况,我们建议:

一、大力推进项目建设。政府层面,建议由市政府分管领导牵头,相关乡镇(街道)、工业园区、文广新局(体育局)等单位参与,在工业园区、服务业集聚区等新生代农民工密集地区,建设进城务工人员活动室、图书阅览室、篮球场等设施。企业层面,鼓励企业为农民工建设文化设施或项目。政企合作层面,有关部门与企业合作在有条件的企业设立远程教育站点和农民工夜校,同时利用企业会议室、食堂、活动室为培训地,配置黑板、桌椅、电视机、DVD 等基本教学设备,重点讲授安全知识、法律法规、文明礼仪、社会公德、业务技能等方面切合实际的知识。

二、努力实施政策倾斜。建议实施新生代农民工“文化绿卡制”,由市文广新局、经信局、人力社保局协商制订有关制度,新生代农民工凭借劳动合同、身份证等凭证办理“文化绿卡”,凭“文化绿卡”在借阅书籍、听讲座、看电影、去健身房、去景点旅游时给予优惠。

三、积极组织关爱行动。建议宣传部门牵头,工、青、妇及文化部门参与,组织艺术表演团体深入农民工集中区进行专场演出,组织开展投入不多、简便易行而又有吸引力的各种文化活动,比如 “露天电影”、“纳凉晚会”、“广场演出”、棋牌比赛等;或者组织开展群众性文化活动,吸引新生代农民工报名参加,体现“第一故乡与第二故乡”亲如一家共建和谐等主题,让他们深感与常住市民都是兄弟姐妹,共同为我市精神文明建设,打造“活力龙 幸福泉”作出贡献。

第二篇:新生代农民工幸福感及其提升策略

新生代农民工幸福感及其提升策略

——以成都市武侯区为例

韩美玲 束 然

2013-1-18 17:35:31来源:2013-1-15 人民论坛(总第387期)

【摘要】近年来,幸福感问题日益引起社会各界的关注。作为80、90后的“新生代农民工”已成为推动中国工业化、城镇化进程中的重要新生群体。文章从新生代农民工自身、个人与社会、个人与企业、个人与政府四个视角进行调查研究,对影响这一群体幸福感的因素进行分析,提出促使新生代农民工增强主观幸福感的相关对策。

【关键词】新生代农民工;幸福感;策略

2010年国务院发布的中央一号文件中关于农民工问题,首次提到“着力解决新生代农民工问题”。“新生代农民工”这个词首次出现在党的文件中,表明党中央已经重视这个群体。在党和政府的重视关怀和推动下,新生代农民工面临的问题有了明显改观,但依旧存在着很多困难亟待我们共同解决。2011年两会召开期间,各界认为:“让人民更幸福”将成为中国政府未来工作的主题。2012年两会中,丰富新生代农民工精神文化生活的话题成为委员们热议主题之一。

据国家统计局统计,“上世纪80、90年代出生的新生代农民工现达到1亿人左右,约等于中国六分之一的城镇人口,城镇从业人员总数的三分之一。”①持续增长的新生代农民工群体已成为城镇化进程中的一支重要力量,但他们还面临着入城易、融城难、生活工作不幸福等问题。

新生代农民工幸福感的调查现状

此次调查从成都市武侯区的建筑工地、劳动密集型制造业、商业服务集中区、其它零散服务地这些新生代农民工的主要聚集地,随机抽取了60名新生代农民工进行访谈调查,其中男性36名,女性24名,平均年龄24.3岁,受调查者中专文凭居多。发放调查问卷300份,收回有效问卷260份。调查内容包括新生代农民工的基本信息、总体幸福感现状和影响幸福感的因素等几个部分。

问卷调查结果表明,成都市武侯区新生代农民工总体幸福感状态一般,约有38%的新生代农民工对目前的生活状况感到幸福。总的来看,75%的被调查者幸福感水平处于中等以上水平。在调查问卷的开放性问题中,新生代农民工的答案表露出他们对归属感和安全感的渴望,对孤独感、迷茫感以及生活成本不断上升的无奈。访谈发现,与上一代农民工相比,通过网络等手段和家人朋友进行交流、娱乐,很大地提高了新生代农民工的幸福感。

影响新生代农民工幸福感的因素分析

从个人角度分析。对于新生代农民工个人目标期望与自我定位的调查显示,56%的人群个人目标较明确,其中63%表示有意向今后创业,认为现在打工是在筹集资金、积累经验,44%的人群个人目标模糊,对工作生活状况不满、主观幸福感较低。访谈发现,由于社会环境、教育程度与制度性歧视政策的存在,他们自我定位与评价程度较低。58%的新生代农民工认为企业和社会所提供的文化活动质量一般,其精神文化生活状况总体不佳。对于工作带来的疲劳与压力,他们希望找到有效的释放方法。

从个人与社会的关系角度分析。新生代农民工有融入主流社会、成为城市居民的主观意愿,但由于中国特有城乡二元社会结构,户籍、就业、社会保障等制度性问题,认同感缺失使他们逐渐形成一个游离于城乡居民之间的“社会独立单元”,使其遭遇着人为的“藩篱”。②在身份认同上被称为“农民工”,也会缺乏幸福感。52%的新生代农民工缺乏婚姻家庭之外的交际圈子,社交机会少、文娱活动贫乏,致使长期被排斥在城市主流社会外。文化差异是农民工与市民社会距离差生的重要原因。文化程度越高的新生代农民工与市民、同事在私人领域的交往包括参与社会娱乐活动就越频繁。③

从个人与企业的关系角度分析。报告显示,对于新生代农民工来说,收入状况对幸福感的影响不很明显。76%的被调查者希望接受专业技能培训,55%的人希望接受社会再教育。这表明他们意识到知识能力、技术经验在就业中的重要性。他们心中的“幸福工作”是讲求实际、讲求体面的工作,即有体面收入、软硬件较齐全、权益保障较完善,获得尊重,有发展空间的工作。尽管有些企业在软硬件设施上加大资金投入,但接受访谈者普遍表示对企业满意度低。近半数人因为“工作环境不适”、“闲暇时间少”、“企业缺乏人性化管理”而跳槽。因而,企业面对他们敬业精神较差、频繁“跳槽”等表现,无暇顾及员工的精神生活需求。

从个人与政府的关系角度分析。中国长期以来实施的城乡二元户籍制度、计划经济时期的就业体制难以适应城市化发展,无法保障新生代农民工能够享受到社会公平与正义。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的一项调查显示,80%的新生代农民工表示,就算不放开户口也将长期留在城市,这表示他们对户籍制度开放的关心程度低于第一代农民工。对于社会保障与就业体制,许多城市对农民工参保问题执行“多重标准”,现行参保制度存在保障水平低、覆盖面窄、管理效果差等问题。

同时,就业的结构性矛盾也日益凸显。

提升新生代农民工幸福感的政策建议

开展素质培训,加强精神文化需求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据“工众网”最新消息显示,新生代农民工的幸福感特征:教育、工作、收入、生活经验都没有有效提高幸福感,而自我期待和定位对幸福感影响较大。因此要通过提升新生代农民工自我地位与综合素质、增强城市融入能力,来提高他们的幸福感,积极恰当的角色定位有利于帮助其实现“城市梦”。

政府相关部门应加大对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资金投入,为新生代农民工“量身打造”符合其需求的文化服务。建立新生代农民工文化专项经费与文化发展基金。针对新生代农民工心理健康问题设立专门的心理咨询辅导机构,进行心理与情感疏导。在政策倾斜、资金支持的情况下,再次激发新生代农民工文化创造潜力。送文化与种文化相结合,开展自发主导的符合新生代农民工特点的文化娱乐活动。

政府与社会合作,体制内外携手,推进新生代农民工的社会工作。新生代农民工在城市融入过程中,首先要在身份称谓方面得到社会认可,社会可称之为“新工人”、“蓝灰领职工”等。通过组织创新和制度建设,构建新生代农民工与市民的沟通机制,通过制定一系列的文化政策,从而缩小城乡文化差距。

增设针对新生代农民工的社会专业服务机构。中国社会专业组织服务机构较少,而针对新生代农民工群体的更少。中国的社会福利资源主要通过政府体制内的行政构架进行配置。对于农民工的社会工作,宜采用政府与民间合作,体制内

与体制外携手的策略来推动。政府要改变包揽太多的福利服务的做法,将具体事务剥离给社会,形成在政府主导下政府与社会分担的福利服务新体制。

加大职业技能与再教育培训的财政投入力度,加大对新生代农民工的人文关怀。新生代农民工无法忍受薪酬福利低、无社会保障,缺乏发展空间的纯体力工作。企业应落实如工资福利待遇,建立激励晋升机制,重视新生代农民工的文化需求,加大对其的人文关怀,提高新生代农民工对企业的认同感和归属感,进而提升他们在企业工作生活中的幸福指数。

在职业教育培训方面,政府要加大相关性的培训与技能资格考试补贴,让有技术的新生代农民工进入有专业证书的专业技术阶层。此外,以市场为导向办学的同时,加大公共财政的扶持,鼓励龙头企业、社会力量参与到职业技术教育办学中,提升新生代农民工子女的人力资本存量与就业竞争力。

构建有弹性的社会保障模式,提供宽松公平的就业环境与优质的就业服务。目前的制度供给不能满足新生代农民工所需,虽然国家采取了补贴政策,若不能将“输血”较好地转换为“造血”,不仅造成国家巨大财政支出,还对新生代农民工生活质量、幸福感的提高影响甚微。笔者认为,政府应根据新生代农民工的特点,构造有弹性的社会保障制度。社保模式应由之前的静态模式转为有弹性的动态保障模式,形成以农民工权益为目标,政府为主导、企业为主力,农民工为主体的社会保障制度。

在就业方面,新生代农民工面临的困境表现为政府提供的公共就业服务资源与其需求存在差距。政府应努力推进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工程,着力完善就业体制、规范就业环境,拓宽就业渠道、提高就业服务质量,促进各类公共资源的公

平分配。

(作者单位:西南民族大学;本文系西南民族大学“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资助项目阶段性研究成果,项目编号:11zyxs29)

注释

①李博:“社会转型期农民工精神文化生活研究“,沈阳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2010年。

②杨欢:“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问题研究”,南京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2011年。

③卢国显:《农民工:社会距离与制度分析》,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年。

第三篇:新生代农民工(模版)

三、加快改善农村民生,缩小城乡公共事业发展差距

13.努力促进农民就业创业。建立覆盖城乡的公共就业服务体系,积极开展农业生产技术和农民务工技能培训,整合培训资源,规范培训工作,增强农民科学种田和就业创业能力。因地制宜发展特色高效农业、林下种养业,挖掘农业内部就业潜力。推进乡镇企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扶持发展农产品加工业,积极发展休闲农业、乡村旅游、森林旅游和农村服务业,拓展农村非农就业空间。完善促进创业带动就业的政策措施,将农民工返乡创业和农民就地就近创业纳入政策扶持范围。加大农民外出务工就业指导和服务力度,切实维护农民工合法权益,促进农村劳动力平稳有序转移。健全农民工社会保障制度,深入开展工伤保险全覆盖行动,加强职业病防治和农民工健康服务,将与企业建立稳定劳动关系的农民工纳入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抓紧落实包括农民工在内的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关系转移接续办法。落实以公办学校为主、以输入地为主解决好农民工子女入学问题的政策,关心农村留守儿童。

七、采取有力措施促进农民工就业

(十九)落实农民工就业扶持政策。切实落实中央促进农民工就业的政策措施,积极扶持中小企业、劳动密集型产业和服务业,拓宽农民工就业的主渠道。发展改革委、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财政部、工业和信息化部等有关部门要研究完善对中小企业吸纳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扶持政策。

(二十)加强农民工就业技能培训。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要会同发展改革委、财政部等有关部门研究制定加强农民工培训工作的意见,统筹规划农民工培训,增加资金投入,提高培训效益。当前,要特别加强对失去岗位的农民工再就业提供技能培训。

(二十一)多渠道促进农民工就业。要发挥政府投资项目对农民工就业的引导作用,发挥十大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对农民工就业的吸纳作用,发挥大型企业稳定农民工就业的带头作用,发挥有能力的农民工返乡创业和新生代农民工投身新农村建设的开拓作用,发挥组织劳务输出、发展家政服务、建设劳务基地、开展国际劳务对农民工就业的支持作用。加强乡镇公共服务基层平台建设,对自主创业的农民工给予小额担保贷款等方面的扶持。

第四篇:新生代农民工

“新生代农民工”的说法,首次出现在2010年中央一号文件中。主要是指80后、90后农民工,年龄在18岁到25岁之间,他们占了外出打工农民工的主体,约有1亿人。新生代农民工以“三高一低”为特征:受教

育程度高,职业期望值高,物质和精神享受要求高,工作耐受力低。

当下,各地节后招工如火如荼,占了外出务工者“半壁江山”的新生代农民工成为企业争抢的对象。老一代农民工为养家糊口到城市打工,明白自己只是城市的“过客”;新生代农民工大多“放下书包进工厂”,赚钱只是外出打工的一部分目的,他们希望跳出“农门”进“城门”,像城里人一样生活。然而,他们却有更多的困惑与迷茫。尤其是90后农民工,不清楚自己的未来在哪里向往城市,却不被城市接纳;根在农

村,却与农村日益疏远。他们只好尴尬地流动在城乡间。

羊城晚报记者深入川、粤、湘、桂各地,走近新生代农民工,触摸他们的打工生活和城市梦。70后最怕你跟他讲劳动法,巴不得天天加班多赚钱;80后既怕加班,又怕总放假,两者越平衡越好;

90后则三餐饱饭足矣,最好工作三天休四天,甚至愿打零工也不愿签几年的“卖身契”。

为改变,他们进城寻求“机会”

“现在最头痛的是人员不稳定。”深圳一家汽修厂家负责人朱先生告诉记者。“我们招人是要干活的,可现在的年轻人,特别是90后,干两天就想干别的或者干两天就走了,我们最烦这个。”朱先生说,不少90后不愿干苦活、累活,一来就想干销售,不行就跳走,结果干了三四年还是什么都不会。朱先生感叹,找

做事踏实的老一代农民工越来越难。

广西南宁一家鞋厂的人力主管告诉记者,他们倾向于不招90后入生产一线,因为很多人干不长,流动

太频繁。

深圳鹏强人才市场的经理汪炬文也注意到90后打工者的这个特点。他说,与老一代农民工不同,90后新生代求职者对职业的诉求已发生变化。“很多年轻人到深圳是来看一看,打工不是他们的主要目的。这与上世纪80、90年代的情况有很大差别。”汪炬文说,很多90后年轻人抱着寻找“机会”的心态来到深圳,他们希望寻找自己心目中的“机会”。他们没有父辈那样严重的生存危机,没钱的话家里会寄过来,因此他

们对工作的要求与老一辈有很大差别,注重工作环境、福利等。

“我情愿打散工,也不愿当流水线工人。”生于1991年的陈志文,是广西南宁武鸣县人,初中毕业后就出来打工,结果在某工厂干了个把月就辞职了,他已记不清换了多少家工厂。父亲觉得他没定力,去年强行带着他在一家瓷砖厂工作。节后,陈志文说什么也不肯再跟父亲回瓷砖厂了,他说受不了生产线每天的重复劳作,更不愿像父亲那样一辈子耗在生产线上。

广西天等县就业服务中心主任黄桂德认为,90后不愿上生产线,并不是不能吃苦耐劳,而是他们有更多自己的想法,希望未来有所发展。天等县一家企业的老板向记者抱怨,该县大量的外出务工人员跑到桂

林米粉店做服务员,很多人不愿意来工厂。“他们觉得能看到希望,将来也能开一家自己的店”。

不少企业管理者有着共同的感受:70后爱加班;80后爱看世界;90后爱叹世界。

把子女留在家里,则出现数目庞大的“留守儿童”,家庭教育严重缺失;把子女带在身边,则成为浩荡的“流动儿童”,学校教育又出现巨大困难,这是新生代农民工遭遇的窘境。

为发展,他们重视子女教育

与老一代农民工“单打独斗”的情形相比,许多新生代农民工选择携家带口进城务工。

来自广西桂平的80后陈隆,决定带4岁的儿子去深圳上幼儿园。“农村我们回不去了,都不会干农活了。我想给儿子创造机会,让他将来可以留在城市。”陈隆说,自己曾是留守儿童,不愿儿子重蹈覆辙。但

现实也摆在眼前,如果不能入户城市,孩子高考时,还是要回老家。

在广西天等县孟养村龙彰屯,差不多整个屯都搬到深圳了。“他们在深圳挣了钱,回老家盖起新房子,但屯子里却没几个人,老人小孩都接出去了,过年过节都不回来。屯子里的红白喜事,都直接在深圳进行。”

当地一位干部说,去年村委会换届选举,在深圳公明设立了选举分会场。

但并非所有儿童都能被父母接到打工的城市,留守儿童仍是困扰新生代农民工的大问题。

在四川金堂,目前仍有留守儿童1.3万人。记者走访的数十位返乡农民工中,约三分之一的人明确表示,因为不想让家人成为“留守儿童”或“留守老人”,因此选择留在本地找工作。因父辈常年在外打工,难

以顾及子女教育,一些外出务工者子女未完成九年义务教育便辍学。24岁的四川金堂县新鑫村民王天寿告诉记者,他小学毕业后就外出务工,而21岁的弟弟黄召华小学没读完,就跟着哥哥打工了。淮口镇就业服务站负责人陈敏告诉记者,这样的家庭在当地并不罕见,受常年在外打工的父母影响,很多“留守儿童”长

大后选择了外出打工。

来自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的信息显示,新生代农民工进入工作单位渠道中,自己找的超过33%,通过亲友、同乡介绍的超过36%。这些靠自己打拼出来的农民工,对子女的期望近乎疯狂。一项针对近5000

名新生代农民工的调查显示,新生代农民工对子女的期望非常高,都表示将全力投入子女教育。目前,广东等地已实施农民工积分入户、“流动儿童”入读当地公立学校等政策,为农民工融入城市提供了更多可能。然而,来自广东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的调查显示,60%的受访农民工不愿或没考虑好

是否入户城镇。主要原因是不愿放弃土地、城市生活压力大、担心工作不稳定、农村环境趋好。

心怀梦想、体面劳动、尊严生活,正成为新生代打工者的真实剪影。

为子女,他们回乡另谋出路

广东东莞虎门镇,一房一厅的出租屋里,王磊一家祖孙三代迎来了龙年。这是王磊一家在广东过的第三个春节。

王磊,河南省驻马店人,1987年生,一个两岁孩子的爹。他是虎门中心客运站的一名普通车管员,与他那大半辈子都漂泊在长三角和珠三角的老爹不一样,王磊打算到儿子要读书的年纪,就结束打工日子,举家回老家发展。“学门手艺,比如修车,在我们那边开个修车铺;老婆卖卖衣服,可以从虎门进货,拿回

去卖,比打工强多了……”

不像父辈农民工一样:打工、赚钱、娶媳妇、生娃、盖房,一辈子就这样过去了,刚刚25岁的王磊对自身的人生规划异常清晰。大约三年前,他辞去了工厂工作,因为“不自由”,而且“学不到啥”。目前的工作他挺满意,正规稳定、相对自由,加班还有三薪,最重要的,是离自己“学手艺”的梦想更近了。在珠三角,王磊只是千千万万名新生代农民工的缩影,他们不甘心只做一名流水线上的工人或巨大“工

业机器”中的一颗“螺丝钉”,他们想活出自己的精彩。

若再用“吃苦耐劳”的标准衡量他们,指责他们耐不住性子,批评他们“付出一分就想有十分收获”,甚

至扣上“眼高手低”的帽子,或许已经不合时宜。

心怀梦想、体面劳动、尊严生活,正成为新生代打工者的真实剪影。

从某种程度上说,新生代打工者的潇洒建立在父辈的艰辛上。80后、90后打工者里,独生子女比例较高,在多数家庭中,父母打工挣钱盖起了房子,为新生代解决了后顾之忧;还未成家的新生代,没有养家的压力,活得更洒脱,换工作、换城市、换圈子、换活法,成为他们的常态。

王磊是老家第一代“留守儿童”,父亲在长三角当过多年建筑工,给家里盖起了大房子,现在年纪大了就在客运站附近拉客,收入比以前高,高峰时每月收入有3000元;母亲当环卫工,月薪一千多元;王磊每月也有两千多元,全家月入六千多元。身为人父的王磊,现在觉得“一家人在一起搞好小孩的教育最重要”。“如今内地渐渐发展起来了,不少老乡回去了。”王磊说,在虎门中心客运站看着回东莞打工的人一年

比一年少,他也开始为回家做准备。

记者手记

培训和服务掉队了

与第一代农民工大多靠体力打拼不同,新生代农民工对技能培训的欲望强烈,并希望借此找到一份理想工作。“年轻农民工的工作取向已经变化了,他们不想只在酒楼端盘子,但又缺乏技能,很快就被年龄耽

误了。”中山大学教授郭巍青主张直接由财政出钱,为年轻农民工做培训项目。

也有学者建议,在劳动力输出地对农民工进行培训。同时,加强省际劳务合作,定期把用工信息发到劳务输出省,引导农民有序流动。但记者采访发现,在四川金堂、湖南长沙、广西南宁等地,几乎均未进

行跨省劳务合作,外省用工信息也以务工者自己寻找为主。

新生代农民工无法完全融入城市,又基本没有务农经历,不愿或难以回到乡村。他们表面上被城市接纳,实际在就业、医保、住房、子女教育等方面都与城市人口有很大差别,这样的“半城市化”状况让务工

人员处在“进不去”城市和“不愿回”农村的尴尬境地。

第五篇:新生代农民工

2010.12.10

从近几年的“用工荒”到全球最大的代工厂富士康在近半年内发生了“十二连跳”系列自杀之后,“新生代农民工”也日渐作为一个群体,引起全社会的广泛关注。本文从公务员申论考试入手,运用利益主体分析法,深入分析“新生代农民工”现象的原因及解决对策,供考生参考。何谓“新生代农民工”?

主要指由农村来到城市打工的80后、90后年轻群体,这批人目前在农民工1.5亿人里面占到60%,他们出生后就上学,上完学后就进城打工,相对来讲,对农业、农村等不是那么熟悉。2010年1月31日,国务院发布的2010年中央一号文件《关于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 进一步夯实农业农村发展基础的若干意见》中,首次使用了“新生代农民工”的提法,并要求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着力解决新生代农民工问题,让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

目前,“新生代农民工”面临很大困境,其产生原因可以从政府、社会、企业、新生代农民工自身四方面去分析:

政府方面,缺乏保障新生代农民工合法权益有效机制,也没有明确的法律法规保护他们的劳动权益和人格尊严。此外还有户籍等多方面原因限制,使得新生代农民工在市民化的道路上困难重重;

社会方面,对新生代农民工还存在观念上的诸多歧视,使他们难以在城市找到真正的认同感和归宿感;而他们在劳动供给和行业需求上也不同于第一代农民工,这使得社会出现了“用工荒”,造成了劳动资源的浪费;

企业方面,对新生代农民工存在同工不同酬,同工不同权,同工不同福利保障的歧视性待遇;或者给他们极低的工作报酬,缺乏必要的保障,漠视他们的精神和心理需求;

新生代农民工方面,他们在心态和观念上,对职业的期待值和融入城市的期望度都较之第一代农民工高,而他们又缺乏足够的专业技能和融入较高层次就业市场的本领,同时他们工作耐受度较低,缺乏父辈的吃苦耐劳精神,心理抗压能力比较脆弱,这些因素进一步限制了他们在城市的发展;

解决“新生代农民工”困境的措施:

第一,政府及相关部门充分重视新生代农民工问题,出台切实措施保障其利益,给新生代农民工提供生产便利的同时,还能提供生活便利,完善社区功能,为打工者提供劳动、生活权利方面的制度性关怀;

第二,全社会要以更宽容的心态来接受新生代农民工融入城市,相关机构要积极加强对新生代农民工劳动技能等方面的培训,开展各种活动,拓宽新生代农民工的社交渠道,让他们处于一个更加开放、多元的人际关系网中;

第三,企业一方面要提高打工者的劳动报酬,同时依照法律规定为其提供社会保障;同时要充分重视新生代农民工的精神需求,发挥集体的力量,建立、完善打工者自我救助与沟通的组织,消除他们的集体焦虑感;

第四,新生代农民工要端正心态,不怕吃苦、不惧困难,在基础性岗位上积累经验、提高技能,加强自身的敬业精神;同时,制定职业规划,脚踏实地去努力,不好高骛远,以积极、健康的心态去奋斗,实现自己的梦想。

以上是关于新生态农民工这一热点问题的解析及备考指导,华图教育希望考生能从中总结规律,受到启发,融会贯通,举一反三,并且多多关注国家近期最新的政策及媒体评论,让自己的申论知识储备更加充实全面,为自己迎接考试,继续努力加油。

下载关于构建新生代农民工精神家园提升生活品质的建议word格式文档
下载关于构建新生代农民工精神家园提升生活品质的建议.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新生代农民工

    关于新生代农民工的社会调查报告 前言:新生代农民工,主要是指80后、90后,这批人目前在农民工外出打工的1.5亿人里面占到60%,大约1个亿。他们出生以后就上学,上完学以后就进城打工......

    新生代农民工

    思想新生代农民工城市生存处境的非传统挑战及社会调适2010年10月28日09:58 来源:《理论导刊》2010年第8期 作者:徐新林 浏览:106摘要:新生代农民工与农村渐行渐远又融不进城市,职......

    新生代农民工

    关注和关爱新生代农民工 “新生代农民工”,主要是指80后、90后,这批人目前在农民工外出打工的1.5亿人里面占到60%,大约1个亿。他们出生以后就上学,上完学以后就进城打工,相对来讲......

    新生代农民工5篇

    二、给定资料 1.1月31日,2010年中央一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进一步夯实农业农村发展基础的若干意见》发布,这是国家连续第7个以“三农”为主题的一......

    新生代农民工调查报告

    新生代农民工调查报告 孙颖 (华北水利水电学院河南,郑州450000 ) 摘要:农民工是改革开放进程中成长起来的一支新型劳动大军,是我国现代产业工人的主体和先到化建设的重要力量......

    参加新生代农民工及

    参加新生代农民工及 其未成年子女的调查心得 我是一名09级应用韩语的学生,我很幸运的参加了这次由江苏省首先举办的对新一代农民工及其未成年子女的调查活动。同过这次活动,我......

    新生代农民工(大全五篇)

    为进一步发挥共青团基本职能,做好新生代农民工工作,共青团青海省委联合省妇联于10月25日在城西区利智达有限公司举办了新生代农民工面对面座谈会。团省委权益部部长省妇联主席......

    新生代农民工调查报告

    新生代农民工调查报告:1亿人8大问题待解决 核心提示 20日,中华全国总工会发布的一份新生代农民工调查报告,反映了新生代农民工的特点、面临的困难,提出了助其发展的对策。作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