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IZ理论在产品概念设计中的应用研究

时间:2019-05-12 19:59:2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TRIZ理论在产品概念设计中的应用研究》,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TRIZ理论在产品概念设计中的应用研究》。

第一篇:TRIZ理论在产品概念设计中的应用研究

TRIZ理论在产品概念设计中的应用研究

通过对概念设计的分析研究,阐述了TRIZ的理论体系及其简化的“1141”体系,归纳了TRIZ的理论基础和基本思想,介绍了基于TRIZ的产品概念设计过程模型,分析了TRIZ中技术冲突及物理冲突解决流程以及2种冲突解决原理之间的转化关系。基于TRIZ概念设计过程模型,将TRIZ中技术冲突解决原理及物理冲突解决原理应用于新型旋转展车台的概念设计中,并通过实验研究验证了TRIZ概念设计过程模型的正确性及可行性。

产品创新是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取胜的关键因素,而概念设计是产品创新的核心。概念设计决定产品的形状、布局和工作原理等,其质量直接决定产品的最终质量。在产品概念设计阶段快速产生1个有竞争力的产品创新方案,可以帮助企业快速响应市场需求、提高产品的竞争力。发明问题解决理论TRIZ为概念设计提供了切实可行的方向,使概念设计过程变得有序可寻且富有可操作性和可预见性。将TRIZ理论应用于产品的概念设计阶段,可大大提高创新的质量和效率。概念设计

产品设计过程分为产品需求分析、概念设计、技术设计和详细设计等4个阶段。目前的设计过程模型是我国正在推广应用的并行设计过程模型,如图1所示。

图1 并行设计模型

概念设计是构思及选择产品工作原理的阶段,对于已有产品的改进设计,主要是改进部分工作原理;对于新设计,要构思并选择全新的原理。产品创新方案的形成主要在概念设计阶段,概念设计过程所产生的新的原理解具有市场竞争力及实际实现的可能性。

概念设计可总结概括为:概念设计是由分析用户需求到生成概念产品的一系列有序的、可组织的、有目标的设计活动,它表现为1个由粗到精、由模糊到清楚、由抽象到具体、不断进化的过程。

概念设计是产品设计中的关键阶段,其重要性主要体现在2方面:(1)概念设计阶段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最终产品的性能、创造性、价格、市场响应速度和效率等;(2)在产品概念设计阶段,由于对设计人员的约束相对较少,具有较大的创新空间。因此重视概念设计,为产品成功走向市场奠定了基础,是增加产品竞争力的根本途径。基于TRIZ的产品概念设计过程模型

2.1 发明问题解决理论(TRIZ)

TRIZ是俄语“发明问题解决理论”的缩写。该理论是基于知识的、面向人的发明问题解决系统化方法学。

(1)TRIZ的理论体系

TRIZ理论体系以辩证法、系统论和认识论为哲学指导,以自然科学、系统科学和思维

科学的分析和研究成果为根基和支柱,以技术系统进化法则为理论基础和核心思想,包括了

解决工程矛盾问题和复杂发明问题所需的各种分析方法、解题工具和算法流程。图2为TRIZ的理论体系。

图2 TRIZ的理论体系

山东建筑大学TRIZ研究所张明勤教授则将TRIZ理论体系简化为“1141体系”,即I个

法则(技术进化法则),1种思想(最终理想解IFR),4类问题(技术冲突与发明原理、物理冲

突与分离原理、物场分析与标准解、How to模型与知识库),1种算法(发明问题解决算法

ARIZ)。

(2)TRIZ的理论基础和基本思想

G.S.Altshule:在研究了大量专利后发现:产品或技术系统的进化有规律可循;生产实践中

遇到的工程冲突往复出现;彻底解决工程冲突的创新原理容易掌握;其他领域的科学原理可

解决本领域技术问题。

TRIZ的核心是消除冲突及技术系统进化原理。G.S.Altshuler技术系统进化论指出技术

系统的进化并非随机的,而是遵循着一定的客观进化模式,所有系统都向“最终理想化”进化,系统进化的模式可以在过去的专利发明中发现,并可应用于新系统的开发,从而避免盲目的尝试和浪费时间。G.S.Altshuler将工程冲突分为技术冲突和物理冲突,解决冲突的传统办法

是最优化和折中法,结果冲突的双方均未得到百分之百满足,因此通常得到1个普通解决方

案,而TRIZ主张彻底解决冲突。G.S.Altshuler从各个不同工程领域的发明专利中寻找并总

结典型的工程冲突以及解决这些冲突的典型发明原理。

2.2 TRIZ概念设计过程模型

TRIZ理论研究的冲突主要包括技术冲突和物理冲突。技术冲突是指1个作用同时导致

有用及有害2种结果,也可指有用作用的引入或有害效应的消除导致出现1个及几个子系统

或系统变坏。,物理冲突是指为了实现某种功能,1个子系统或元件应具有1种特性。但同

时又出现了与此特性相反的特性”。创新的核心是发现冲突及解决冲突。发现冲突是通过对

已有系统或虚拟系统的分析得到的,冲突的解可通过解决技术冲突或物理冲突得到。因此,基于TRIZ的概念设计过程可围绕问题的分析与解决冲突来进行。TRIZ概念设计过程模型

见图3。

图3 TRIZ概念设计过程模型

(1)分析

分是TRIZ工具之一,是解决问题的重要阶段。它主要包括产品的功能分析、理想解(IFR)的确定、可用资源分析和冲突区域的确定。

(2)冲突的解决

①技术冲突解决原理

G.S.Altshuler通过对大量专利文献研究、分析后,为了更好地解决实际问题,总结出39

个通用工程参数和40个发明原理。39个工程参数专门用于描述技术系统所发生问题的参数

属性,有利于实现具体问题的一般化表达;40个发明原理是TRIZ中最重要、具有普遍用途的工具,它开启了l道解决发明问题的天窗,使原来认为不可能解决的问题获得突破性的进

展,40个发明原理现已从传统的工程领域扩展到微电子、医学、管理、文化教育等当今社

会的各个领域。39个通用工程参数和40个发明原理共同组成了冲突解决矩阵。

②物理冲突解决原理

TRIZ中解决物理矛盾有11种分离方法归结为4大分离原理,即空间分离、时间分离、基于条件的分离以及系统级别分离。

TRIZ通过中间工具建立了问题模型和解决方案模型之间的联系,是1种程式化的创新

设计方法。TRIZ具有良好的学习性、继承性和操作性。图4为TRIZ程式化解决冲突的流

程。

图4 TRIZ程式化解决冲突流程TRIZ理论在新型旋转展车台概念设计中的应用

3.1 问题分析

近年来4s汽车专卖店在我国迅速发展,每个品牌的4S店基本上都超过100家,但是我国轿车销售4S店除少数几个中高档品牌外,其余品牌的4S店现状已不容乐观。究其原因,除了国家宏观调控及轿车市场回归理性发展等因素外,成本太高也是不得不考虑的因素。据

调查,其场租每天在8~20元/㎡甚至更高,在目前汽车销售利润很薄的情况下,大部分经

销商很难承受如此昂贵的场租。因此,实现在有限场地展示更多的汽车成为问题解决的唯一

出路。

现有展车模式大部分是静态展车,静态展车模式致使在有限的汽车展示场地展示汽车数

量少,导致展示汽车品种少,满足不了用户多层次的需求。故可将此问题中的冲突定义为:

冲突l——展车数量一展车台尺寸;冲突2——展车面积希望大,这样展车数量就比较多;

展车面积希望小,这样汽车展示比较集中,便于顾客选择。

3.2 系统中的冲突解决

(1)利用技术冲突解决冲突l(见表1)。

表1技术冲突解决表

纵观40个发明原理,可选择15动态化原理来解决问题。动态化原理的具体描述为:使

物体或其环境自动调节,以使其在每个动作阶段的性能达到最佳;把物体分成几个部分,各

部分之间可相对改变位置;将不动的物体改变为可动的,或具有自适应性。

(2)将物理冲突转化为技术冲突解决冲突2冲突2为典型的物理矛盾,物理矛盾比技术

矛盾更尖锐,可选择4大分离原理来解决问题。英国Bath大学的Mann通过研究提出,解

决物理矛盾的分离原理与解决技术矛盾的发明原理之间存在关系。表2为分离原理与发明原

理关系表。

表2分离原理与发明原理的关系

对于冲突2,可选择分离原理中的空间分离原理来解决。将其转化成技术矛盾,则可利

用表2中相应的原理,即:1.分割原理;2.抽取原理;3.局部质量原理;4.非对称原理;7.嵌套原理;13.反向作用原理;17.空间维数变化原理;24.借助中介物原理;26.复制原理;30.柔性壳体或薄膜原理。并通过比较分析以上原理,选定17.空间维数变化原理来解决该物理

矛盾。

空间维数变化原理的具体描述为:将物体从一维变到二维或三维空间;单层排列的物体,变为多层排列;将物体倾斜或侧向放置;利用照射到临近表面或物体背面的光线。

3.3 最终理想解(IFR)

冲突1基于动态化原理,打破传统的静态展车模式,大胆采用动态化展车,将原来静态的展车台变为可运动的展车台。冲突2基于空间维数变化原理,采用摩天轮式垂直旋转方案,展车台单体向空间发展,实现由二维到三维的转变。

综合冲突1、2的解决方案,可得到最终的设计方案——新型垂直旋转展车台,采用整体结构垂直旋转,展车台单体均布于空间同一圆上。新型旋转展车台结构示意图如图5所示。

图5 新型旋转展车台不意图

1.展车台 2.展车台底座 3.毛肢 4.回转机构 5.中间支撑 6.底座实验研究

基于该方案,对新型旋转展车台进行了实验研究与实物设计制造。通过模型制作与运行调试,较为满意地达到了预期的效果,充分证明该结构形式的可行性、可制造性、可装配性、可组装性、可控性等。2008年6月山东建筑大学TRIZ研究所与青岛东轸泊车公司联合研制了3车位新型旋转展车台实物,该实物运行平稳,定位准确,证明了原理的正确性和可行性。结论

TRIZ理论可以让设计者快速准确的找到问题的解决方案,将其引入产品概念设计中,基于TRIZ的概念设计流程图可使问题的解决实现程式化,有规律可循。

第二篇:浅析设计心理学在产品概念设计中的应用

研究生学院

设计心理学

学 号:142130500446

专 业:设计学

学生姓名:许立栋

任课教师:庞峰 教授

2015年1月

浅析设计心理学在产品概念设计中的应用

许立栋

1.有关概念设计的理解

概念设计一词源于国外,在国内有关于它的讨论一直持续着,对于它的概念的理解也是众说纷纭,通常我们可以将这些说法概括为以下三种:

(1)概念设计是由分析用户需求到生成概念产品的一系列有序的、可组织的、有目标的设计活动,它变现为一个由粗到精、由模糊到清楚、由抽象到具体、不断进化的过程。

(2)在具体的产品设计过程中,我们把从设计创意的提出、设计草图、效果图的制作直到产品样机的制作,这一过程称为产品的概念设计阶段,也可以理解为产品未投入生产之前的设计阶段。在国外大公司的产品设计部门包括①(Concept design)概念设计;②(Detail design)细节设计;(Manufacturing design)制造设计,可以看出概念设计的重要性及重要地位。

(3)有关于概念设计中概念一词,可理解为一种新的创造性新想法,更是一种较为理想化的设计形式,一个概念的提出,其目的往往在于引导人们发现一种新的生活方式及引发一种新的消费潮流,概念产品中体现出一种前瞻性,这种前瞻性或许在短期内不能成为现实的消费品,但它们会为设计者及消费者关于某一类产品提供一些新的想像空间。

从以上对于概念设计的理解中,我们可以看出概念设计在产品设计中占有的重要的作用,好的概念的提出对于产品能否成功投入市场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是这种成功的几率是较小的,通常来讲,在100个概念中,往往只会有2—3个概念是可行的,因此这在无形中就加大了概念设计的难度。而设计心理学作为一门指导性学科,贯穿于设计过程的始终,在概念设计这一环节中,同样发挥着重要作用。在概念设计的教学中,“断钥”的教学案例广为流传,这便是体现二者重要联系的典型案例,民间传说将断了的钥匙挂在小孩身上,取“断药”谐音,寓意从此孩子远离药品,不再生病。将“断钥”这一概念物化到产品设计中来开发一款保健类概念座椅,便是设计心理学与产品概念设计相结合的典型教学案例。这其中涉及到了设计心理学中的一个名词——心理暗示。心理暗示定义是指人接受外界或他人的愿望、观念、情绪、判断、态度影响的心理特点。是人们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心理现象。它是人或环境以非常自然的方式向个体发出信息,个体无意中接受这种信息,从而做出相应的反应的一种心 2

理现象。心理暗示分为自我暗示和他人暗示两种,所起作用分为积极的暗示作用及消极暗示作用两种。主要应用于心理疾病治疗及刑事侦查等行业中,有关于心理暗示的案例有许多,常见的有“望梅止渴”、“使因心理障碍导致失明的患者康复”等等。在这里以一个小故事为例,来说明心理暗示作用对人心理所起到的重要影响。一位在工厂冷藏室工作的工人因错过了下班时间而被同事反锁在冷藏室里。到了夜晚这位工人饥寒交迫,因为所处环境是冷藏室,便感觉到异常寒冷,并越来越冷,到了第二天凌晨,他终于因忍受不了寒冷的侵袭而冻死在冷藏室中,可是当人们第二天发现他时,一个令人费解的现象令人们感到惊奇,由于当晚断电,冷藏室的制冷系统并没有开启,那么是什么致死这位工人被“冻死”呢?无疑这是心理暗示的可怕后果,介于人类心理存有的这种特性,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应多给予自己或他人以积极的心理暗示,而避免给予消极的心理暗示,这样做会对于我们获取成功大有裨益。这种心理在保健类或者医疗设备产品的概念设计中应用较为广泛,对患者的康复会起到一定的辅助治疗作用。

2.设计心理学在概念产品设计中的应用

接下来就概念产品设计中不同的设计方面来说明设计心理学在其中的应用:2.1在概念产品的需求设计中的应用

需求设计是指新产品开发的全生命周期中的一个定义域,即一个子过程。这个过程起始于企业识别其目标市场中的用户需求,而终止于提出需求说明书来描述满足目标市场的需求产品。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马斯洛(Raham Maslow,1908—1970)建立了人本心理学。他与1954年和1957年出版了《动机与人格〉书中提出了需要层次理论。这一理论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对心理学的转折起了重大作用,使美国行为主义理论,也纠正了弗洛伊德后期“骚扰心理不正常人”的心理学方向。马斯洛调查了爱因斯坦等30位“精英”人物,总结了他们的人生经历,提出人的基本需要是: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求知审美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1984年美国奴廷(J.nuttin)提出了另一个需要理论,他认为需要是人发挥行为作用所固有的基本动力,是为了发挥作用或更好的发挥作用,人通过自己的行为与环境构成一个互动关系,每个人都具有一种动力,去保持和发展自己的动力和作用,每个人都要求与外界建立必要的行为关系和相互作用。例如:需求的关系是指:去感觉、去接触、去操作等,这就表现了这种行为需要涉及各种器官,要让他们 3

更好的发挥作用,这意味着在分析需要时,应当从两方面入手:发挥什么作用和建立什么互动关系。

奴廷提出的“需要”包含以下四层含义:(1)它是指人类所固有的生长和发展的基本动力,例如:人为了生存所产生的求生的动力,为了与别人交流而产生的各种动力,这种动力就是需要,从心理学角度看,它可能来自知觉需要或扩展知觉需要,这种基本需要主要涉及通讯、交通、居住等方面,目的是挺高生活质量。这种需要涉及许多产品的概念,许多新产品就是这样产生的。

(2)它是人通过自己的行为与各种环境所构成的基本互动关系。例如:人要在家庭和社会中生存、生产、上学、工作买东西、看病、在公共环境里交往,就要适应环境。人与人之间就要形成作用关系等。这些关系就是需要,是激发设计创新的第二个来源。

(3)它意味着发挥人的特定作用。例如:要看得更远、更小、更清楚,看二维,看三维等。为了看得更远,就需要用望远镜,是用它时需要确定地理坐标,因此传统的望远镜不能满足需要,必须改进它,附加一个全球卫星定位系统(GPS)。为了看到更微小,就需要显微镜,以扩展人们的视觉作用,同理交通工具扩展了人们双脚的作用,通讯设备扩展了人们的联系,计算机扩展了人们的记忆、计算、管理的效率等,工业化时代以来,交通、运输、通信一直是重要的、领先的发展领域,以弥补人的知觉、技艺、体力方面的需要。

(4)从心理学角度看,“需要”的概念意味着某种形式的“匮乏”“亟待解决的问题”、“迫切愿望”。

我们通过分析马斯洛及奴廷需求理论归纳出消费者的三个愿望:即安心的生活、方便的生活、快乐的生活愿望就是潜在的消费动机。基于产品概念设计首先进行的用户需求研究阶段了解消费者的潜在心理需求是极为重要的,这些需要设计者与消费者进行良好的沟通及细心的观察,通过消费者的话语及行动来了解其需求心理,举例说明,消费者常常抱怨电动螺丝刀无法看出其剩余电量,那么这些话语就提醒设计者可以设计一款能够显示剩余电量的动螺丝刀;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常为夜晚起床传错鞋子而烦恼,那么一款前后左右都能够穿着的概念拖鞋变应运而生了;或者一位白领工作者下班后回家需要得到足够的休息,但感觉家中灯具不是太亮就是太暗,无法如意,那么设计者就可考虑设计可调节亮度及色调的灯具来满足用户不同的需要,比如读书、休息、娱乐等。此外,不同年龄段不 4

同性别的消费这的消费心理也是不同的,在点在概念设计需求设计阶段也要给予足够的重视,女性消费者对于流线型产品的偏爱,而男性消费者则会对于线条刚性、大气的的产品造型风格表示欢迎;在儿童房的设计中要考虑到墙壁及装饰图案的选用,多选用可爱的卡通形象,而不选用成人标准的风格图案,这样会有利于儿童心理的健康成长;对于老年人的房间设计,我们则要考虑到多数老年人喜欢清幽、私密性较高不易受人打扰的空间设计。这些都需要我们设计工作者对于设计心理学的深入研究及对于日常生活的细心观察。概念产品可以起到引领生活潮流的作用,在需求设计阶段,认真分析体会用户需求,开发产品新功能及新的使用领域,对后续其它阶段的设计发展起到重要的引领作用。

图1 消费者三个愿望

图2 概念拖鞋

2.2在概念产品的色彩设计中的应用

古人认为高明的艺术创作能够“以色传神,以色夺人,以色持情,以色写意”,这说明了色彩的作用。色彩能引人注目,色彩能抓住人心。色彩的心理影响和感情象征,并非任何人主观臆造的产物,而是人们长期认识、运用色彩的经验积累与习惯形成,是人们凭借正常的视觉和普通的常识,都能感受到的实际存在。色彩感受虽然因人而异,但在总体上,有一个反映消费者心理的基本倾向。色彩的 5

情感是含蓄和抽象的,所以更能引起欣赏者的共鸣。

2.2.1色彩的主观情感

色彩的主观性是结合一个人的思想、感情和行为的方式赋予色彩的含意。人 是有主观能动性的,人对色彩的好恶与其心理状态,个性特征有密切的关系。如果说主观的色彩象征一个人的性格和气质,那么他们的思想感情和行为方式多半能从色彩组合中推想出来。心理学研究表明,人们的色彩感觉中鲜明地表现出主观情绪成分,红色使人兴奋,蓝色宁静,黄色欢快,黑色肃穆,紫色华贵,绿色青春等。同样,个人的主观情绪也影响对色彩的感受,当感受沮丧、懊恼时,会呈现冷灰、深蓝等中灰度反主观色彩,当人感受喜悦、欢快时,会呈现大红、明黄等高度的主观色彩。

2.2.2色彩的客观情感表现

色彩是一种独特的诉诸人的心灵的情感语言,它以其注目性、象征性、情绪性会让人们产生情感。客观情感是指人们对外界环境和自身价值的评价在心理上引起的反应,而主体的共同的客观感觉我们称之为统筹。

2.2.3本能水平设计中色彩的应用

设计心理学中产品的情感设计分为三个层次:本能水平设计阶段、行为水平设计阶段、反思水平设计阶段。色彩设计在本能层水平设计阶段占有重要比例。

产品的形式与色彩在消费领域中产生的各种情感作用,直接或见间接影响消 费者的购买情绪。其中色彩通过视觉感官,直接与消费者产生共鸣。情感心理实 验表明:“当人们把知觉的对象评估为有益时,产生接近的体验和相对的生理变化模式。”

产品的色彩是设计中最具感染力的艺术因素,而作为情感的符号,当色彩作 用与人的时候,将出现两种情感与之呼应:一种是主要由人的生理需求产生的情感,归结为感知情感;另一种是主要由心理意识需求产生的情感,归结为高级情感。色彩通过人的生理、心理情感转换作用,产生各种视觉效应,被称为情感色彩效应。在对产品进行设计时一定要把握好色彩情感这一要素,才能使产品更具魅力。

色彩是一件产品最先映入消费者眼睛的元素,也有人曾说过:“购买商品实际上是在购买色彩”,因此我们说色彩的选用对于产品的受欢迎程度起着重要作用。人们对于一件产品的好恶,很大程度上源于对于色彩的好恶。好的色彩设计能够引发消费者产生共鸣,从而产生极大的购买欲望。影响色彩作用的因素有: 6

社会背景、心理需求、文化与年龄差异、场合与用途的差异等等。以下我们举几个例子来说明,比如说心理需求,不同冷暖的天气,人们会对所处空间环境及所着衣物的颜色产生不同的需求,通常为寒冷的冬天人们会偏向于选择暖色系的衣物,处于暖色调的空间中,在心理上会产生一种温暖的感觉,同样道理在炎热的夏季,人们则会选择冷色系偏亮色调的衣物,在心理上会产生清爽的感觉;在食品包装上,糖果包装宜采用淡粉色系色彩,因其比较符合少女的心理喜好;不同的国家对于色彩的喜好与禁忌各不相同,在美国浅洁的色彩会受到欢迎,如象牙色、浅绿色、浅粉色,淡黄色等,而在墨西哥紫色却被认为是不吉利的棺材色,因此在设计中应避免使用,希腊人喜欢蓝白相配,讨厌黑色等等。因此在进行产品的概念设计过程中,了解不同社会阶层,不同年龄段、不同国家,不同民族对于色彩的喜爱与禁忌是十分必要的。对概念产品色彩的选用要符合使用者的心理需求,对不同国家、文化背景、年龄阶段的消费者提供不同的色彩选择方案。

图3符合女性消费者色彩喜好心理 图4符合男性消费者色彩喜好心理 的概念手机 的概念手机

2.3在概念产品个性化设计中的应用

我们在生活中接触最多也是媒体关注最多的产品概念设计多是概念汽车设计、概念服装设计等等,一年一度在米兰召开的国际服装设计周上展示的造型特异,用色大胆的时尚服装们往往能够令我们瞠目,并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作为引领设计发展趋势的概念产品设计在个性化方面的要求同样的极高的。个性化设 7

计与人性化设计及和谐设计等等理念现今以为越来越多的设计人士所关注。在心理学上人们表现有排斥从众心理,喜欢标新立异,来表示自己与众不同的品位,并将其作为一种地位的彰显,在物质极大富足的今天,人们已经不再满足于千篇一律的产品样式,这是一个标榜个性的时代。比如说,现在十几至二十几岁的消费群体,他们是非主流的一带,对于时尚具有着高超的敏锐度,最先接受概念产品的人群是他们,因此了解他们的心理需求是很有必要的,产品无论在造型、色彩设计上都可以进行大胆尝试,以突出个性为主要出发点,不失为一个好的设计策略。鉴于概念产品的设计在一定范围内可以不受现有产品加工工艺水平的限制,因此在其产品造型上可进行大胆的创新,打破原有产品传统造型,为设计者提供更大的创作空间。

图5 形形色色的概念设计产品

3.结语

概念设计作为设计界的热点,有关于它的讨论还会继续下去,这点我过由于起步较晚,还需要更多的研究与探索,需要更多的向欧美发达国家学习,而设计心理学作为一个巨大的知识宝库,是一个成功的设计者的必修课,二者的成功结合必将引领中国的概念设计迈上一个新的台阶。

参考文献

[1]产品概念设计——理论方法与技术,邓家褆、韩晓建,机械工业出版社2002(5)[2]计算机辅助概念设计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孙守迁,中国机械工程,1999(10)[3]李彬彬.设计心理学[M].中国轻工业出版设计,2001:79-104.[4]陈磊.认知心理学在工业设计中的应用[D].万方资源中国学位论文数据.南京理工大学,2004.[5]李乐山.工业设计心理学[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1:180-187 [6]Murphy K R.Psychological testing:principles and applications.Eaglewo J.PrenticeHall,1994.[7]Sternberg,Robert J.(1996):Cognitive psyhology.Orlando:Harcourt Brace&C [8]维斯托曼著,梦兆兰译.情绪心理学[M].南开大学出版社,2000 [9][美]Donald A.Norman.情感与设计:魅力产品更优[J/OL].Uigarden,200 [10]Alan Dex.The human interface[J/OL].Uigarden,2005.14]Gretchen Anderson.Making use of user research[J/OL].Uigarden,2005.8 [11][美]Donald A.Norman.设计心理学[M].中信出版社,2005:18.9

[12][美]艾伦.温诺.创造的世界——艺术心理学[M].黄河文艺出版社,1988:144.[13][美]Donald A.Norman.情感化设计[M].电子工业出版社,2005:6.[14][美]汤姆.凯利,乔纳森.利特曼.创新的艺术[M].中信出版社,2004.1:19-46 [15][美]Jonathan Cagan,Craig M.Vogel著;辛向阳,潘龙译.创造突破性产品[M].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1:98-128

第三篇:TRIZ理论

TRIZ理论

[摘要] TRIZ由一位俄国学者阿利赫舒列尔及他的同事于1946年最先提出,最初是从二十万份专利中取出符合要求的四万份作为各种发明问题的最有效的解。他们从这些最有效的解中抽象出了TRIZ解决发明问题的基本方法,这些方法又可以普遍的适用于新出现的发明问题,协助人们获得这些发明问题的最有效的解。

[关键词]TRIZ创造

一.引言

目前中国制造业仍处于世界制造业产业链的中下游,其国际地位只体现在总数量上,而在质量上与发达国家仍存在一定的差距。产品附加值低,特别是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比重较小,自主创新能力不强。创新是企业具有不断开发新产品和开拓市能力的体现。创新是一个国家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是体现综合国力的重要因素,推动着社会变革、发展和进步。

建立起一整套系统化的、实用的、解决发明问题的理论和方法体系—TRIZ,它是基于知识的、面向人的发明问题解决系统化方法学。其核心思想:(1)无论是一个简单产品还是复杂的技术系统,其核心技术的发展都是遵循着客观的规律发展演变的,即具有客观的进化规律和模式;(2)各种技术难题和矛盾的不断解决是推动这种进化过程的动力;(3)技术系统发展的理想状态是用最少的资源实现最大效益的功能(目标)。TRIZ是一套以人为导向的知识系统之系统化创新问题解决方法,它理论中的创造性思维方法一方面能够有效地打破我们的思维定势,扩展我们的创新思维能力,同时又提供了科学的问题分析方法,保证我们按照合理的途径寻求问题的创新性解决办法。

二TRIZ的起源

TRIZ的研究始于1946年,创始人为前苏联海军工程师、发明家根里奇·阿奇舒勒。在苏联里海海军专利事务局处理专利事务的数年中,阿奇舒勒发现仅仅从心理学角度并不能很好地揭示发明创造的客观规律,他逐渐认识到发明的实质就是技术系统发生根本性变化,因此他将注意力转移到对高水平发明专利的分析研究上,其主要目的是研究人类进行发明创造、解决技术难题过程中所遵循的科学原理和法则,并将之归纳总结,形成能指导技术创新、管理创新的理论方法体系。

阿奇舒勒从来自于世界各地的20多万项专利中挑选了4万份发明专利开始进行严格的分析、筛选与统计,并多个学科领域的科学原理、法则相结合。这一高难度、费时费力的艰苦工作奠定了TRIZ的理论基础,也为日后将要开发的各种问题解决工具奠定了基础。自此,人们有了一种世界级的创新方法学——TRIZ。TRIZ与试错法、头脑风暴法以及其它的由前两种方法演变得到的各种创新技法有着本质上的区别。TRIZ成功地揭示了创造发明的内在规律和原理,着力于澄清和强调系统中存在的矛盾,而不是逃避矛盾,其目标是完全解决矛盾,获得理想化的最终结果,而不是采取折衷或者妥协的做法,而且它是基于技术的发展演化规律研究整个设计与开发过程,而不再是随机的行为。TRIZ是创新方法学,有着成套的创新思维、方法和解题工具,不是一招一式的相对简单的创新技法。

创新不再仅仅依赖试错了!这是人类创新史上的一个重大突破。运用TRIZ理论,可大大加快人们发明创造的进程而且能得到高质量的创新产品。TRIZ告

诉我们,任何领域的产品改进、技术的变革与创新,都像生物系统一样,都存在产生、生长、成熟、衰老、灭亡的过程,是有规律可循的。人们如果掌握了这些规律,就能能动地进行产品设计并能预测产品的未来发展趋势。

三 TRIZ的发展

首先,TRIZ的发展方向:TRIZ是在前苏联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企业间很难存在竞争,但是今天的企业不得不面临残酷激烈的竞争。传统TRIZ对于那些急于学习创新性方法的企业工程师来说,显得过于庞杂。另外,传统TRIZ还存在一些缺陷,如目前TRIZ知识库中还没有当前十分风行的信息技术和生物技术的成果。因此,为了适应现代产品设计的需要,TRIZ不得不面临自身现代化的建设问题,这是当前国际上TRIZ研究的重点一。

其次,TRIZ自身的完善:TRIZ有4个发展方向:(1)技术起源和技术演化理论;(2)克服心理惯性的技术;(3)分析、明确描述和解决发明问题的技术;

(4)指导建立技术功能和特定设计方法、技术和自然知识之间的关系。

再次,TRIZ与其它方法的集成:TRIZ主要是解决设计中如何做的问题,对设计中做什么的问题未能给出合适的工具。大量的工程实例表明,TRIZ的出发点是借助于经验发现设计中的冲突,冲突发现的过程也是通过对问题的定性描述来实现的。因此,如何将TRIZ与其他设计方法相结合,以弥补TRIZ的不足,已经成为设计领域的重要研究方向。

四关于TRIZ的几种发展模式

1、III(Ideation International Inc)模式

来自于前苏联的TRIZ学校的专家们认为, TRIZ的许多方法分支太多,也过于复杂,因此必须提供一些方法和过程作为分析这些问题方法的统一入口。

根据有害和有用影响的区分,手工绘出问题中各部分因果关系网络图,利用软件工具对图中每一个节点能够自动列出问题的看法或者解决方法意见。每一个看法为使用者推荐了合适的传统TRIZ工具。III模式还开发了“创新环境调查问卷”以及预期失效判定和演变指导。III模式的主要不足是得出的看法通常是节点的 3~4倍,对于复杂问题有时会显得非常冗长。

2、2、IMC模式。

IMC公司是由前苏联人工智能和TRIZ专家Tsourilov博士移民到美国后创建的。为了解决具有技术和物理矛盾的“困难”工程问题,IMC努力将解决矛盾的创新原则、分隔原则、效果库等知识库工具集成为软件TechOptimizer。由于引入了相应的现代软件开发和人工智能技术,该软件具有容易使用与界面友好的特点。该软件分为2个集合,包括5个模块。集合1:原则模块、预测模块、效果模块;集合2:TechOptimizer模块、特征转换模块。原则模块负责从知识库给出类似的例子消除矛盾,效果模块允许从专利数据库获取类似的物理、化学和地理成果,而预测模块则是参照其演化趋势数据库中的 22个演化趋势和200多个分模式对问题得出未来的解决方法。集合2个模块则负责对问题进行分析,使问题清晰化。

3、SIT/USIT模式

SIT(Systematic Inventive Thinking)模式原由移民到以色列的TRIZ专家Filkosky在1980年左右创立,目的是简化TRIZ以便使其被更多人接受。1995年福特公司Sickafus博士将SIT模式进行结构化形成USIT(Unified Strctured Inventive Thinking)模式,该模式能帮助公司工程师短时间内(3天培训期)接受和掌握TRIZ,为实际问题在概念产生阶段快速地产生多种解决方法),USIT

将TRIZ设计过程分为3 个阶段:问题定义、问题分析和概念产生,它将解决方法概念的产生简化为只有4种技术(属性维度化、对象复数化、功能分布法和功能变换法),而不需要采用知识库或计算机软件。但USIT解决问题的好坏依赖于问题解决人员知识的广度和深度。

4、RLI(Renaissanoe Leedership Instiute)模式

该模式是由RLI公司的分支机构Leonadnda Vinci研究院的一些专家开发的。RLI模式对TRIZ的贡献主要体现在:(1)针对TRIZ的复杂性,开发了8个解决问题的算法;(2)针对物质场分析工具存在的缺陷,提出运用三元代替物质场的三元分析法(Triad Analysis),并其结合到所开发的8个发明算法中。

五. TRIZ的基本理论

TRIZ意译为发明问题的解决理论。TRIZ理论成功地揭示了创造发明的内在规律和原理,着力于澄清和强调系统中存在的矛盾,其目标是完全解决矛盾,获得最终的理想解。它不是采取折衷或者妥协的做法,而且它是基于技术的发展演化规律研究整个设计与开发过程,而不再是随机的行为。实践证明,运用TRIZ理论,可大大加快人们创造发明的进程而且能得到高质量的创新产品。

六.利用TRIZ解决问题的过程

TRIZ方法论的主要思想是,对于一个具体问题,无法直接找到对应解,那么,先将此问题转换并表达为一个TRIZ的问题,然后利用TRIZ体系中的理论和工具方法得到TRIZ的通用解,最后将TRIZ通用解转化为具体问题的解,并在实际问题中加以实现,最终获得问题的解决。应用TRIZ解决问题的一般流程如图1所示。首先要对一个实际问题进行仔细的分析并加以定义;然后根据TRIZ提供的方法,将所需解决的实际问题归纳为一个类似的TRIZ标准问题模型;接着,针对不同的标准解决方案模型,应用TRIZ已总结归纳出的类似是标准解决方法,找到对应的TRIZ标准解决方案模型;最后,把这些类似的解决方案模型,应用到具体的问题

之中,演绎得到问题的最终解决方法。

【参考文献】

1.王树才,吴晓机械创新设计

2.

第四篇:triz理论

问题描述:某企业需要生产大量的、各种形状的玻璃板。首先,工人们将玻璃板切成长方形,然后根据客户要求,加工成一定的形状。然而,在加工过程中,容易出现玻璃破碎现象,因为

薄板玻璃受力时很容易断裂,而且玻璃的厚度是客户订单上要求的,不能更改。

请大家从自身认识的角度讨论一下看看怎么解决这个问题!

然后我把用TRIZ理论解决问题的过程简单给大家介绍一下!当然,实际遇到的问题可能比这个复杂得多!

那么应用TRIZ如何来解决这个问题呢?

第1步:确定技术参数

现在存在的问题是:薄板玻璃在加工过程中受力的作用,由于薄板玻璃无法承受该力的作用而发生破碎,这是欲改善的特性。

对应到通用技术参数,选择“32可制造性”,以此作为改善的参数。为了避免发生玻璃破碎的现象,工人们在加工过程中必须要非常小心。因此,在薄板玻璃加工过程中,对薄板玻璃的加工操作就要进行严格的控制,保证玻璃受力不超过极限,这就是被恶化的特性。对应到通用技术参数中选择“33操作流程的方便性”,以此作为

被恶化的参数。

第2步:查找TRlZ矛盾矩阵

欲改善的参数:32可制造性。

被恶化的参数:33操作流程的方便性。

查找TRIZ矛盾矩阵,从矩阵表查找32和33对应的方格,得到方格中推荐的发明原理序号共4个,分别是:2,5,13,16。与前面发明原理序号对应,得到这4条发明原理依次是:

2一抽取。

5一组合合并。

13-反向作用。

16一未达到或过度的作用。C, ^(Q1 K: X' N1 o$ D9 ~& [$ y

第3步:发明原理的分析

2一抽取。此原理体现在2个方面:1)将物体中“负面”的部分或特性抽取出来;

2)只从物体中抽取必要的部分或特性。此原理对问题的彻底解决贡献有限。

5一组合合并。此原理体现在2个方面:1)合并空间上的同类或相邻的物体或操作;2)合并时间上的同类或相邻的物体或操作。

此原理对问题的彻底解决贡献最大。

13一反向作用。此原理体现在3个方面:1)颠倒过去解决问题的方法;2)使物体的活动部分改变为固定的,让固定的部分变为活动的;3)翻转物体(或过程)。此原理对问题的彻底解决贡献有限。

16一未达到或过度的作用。主要体现在现有的方法难以完成对象的100%,可用同样的方法完成“稍少”或“稍多”一点,使问题简化。此原理对问题的彻底解决贡献有限。

第4步:发明原理应用,综合以上4条发明原理的分析,组合合并是最具有价值的发明原理。

解决方案:将多层薄板玻璃叠放在一起,从而形成一叠玻璃,而且事先在每层玻璃面上洒一层水或涂一层油,以保证堆叠后的玻璃间

可以形成相当强的粘附力。一叠玻璃的强度会远大于单层玻璃的强度,在加工中就可以承受较大的力的作用,从而改善了薄板玻璃的可制造性。当加工完成后,再分开每层玻璃,从而获得了客户要求的产品。

恩,这种方法可行,但如果单纯几块玻璃叠加的话,你无法保证玻璃不发生滑动,所以,还得采用一些其他的手段!叠加在一块是核心!论坛里高手如云,这种小例子,献丑了!

是往里面添加一些东西,但是只要用水就可以,大家可以做一下实验,两块玻璃中间有水,我们是比较难分开的,这也是玻璃运输的一种方法!要强调的有几点:

1、对于我们的解题方式,没有规律可循,想到了就是想到了,想不到就是想不到

2、解题的步骤没有过程,复制性差;

3、如果转换成相对复杂的问题,我们如何解决?

这些就是TRIZ理论能解决的问题的一部分!

矛盾矩阵是TRIZ理论中的一个工具,通过对大量专利技术的总结研究,归纳出39中常用的技术参数,将这39个技术参数作为坐标,横坐标是技术系统的该

表引起有利变化的参数,纵坐标是恶化的参数!找到二者的焦点后,会对应解决这类矛盾常用的原理……大体是这样!

目前是有计算机辅助创新软件的,但是做不到自动推理的级别!因为创新毕竟是人脑的一个思维活动,计算机只能按照TRIZ理论来引导你进行下一步的动作,却无法自动推理!

其实很好懂,就是总结专利技术的发展规律得出来的一些套路。然后后人想搞创新,可以先从这些套路找矛盾点,解决一个矛盾就是前进一步,然后进入下一个矛盾点。TRIZ理论指出路,但是路上面的河流和山要自己去翻!

TRIZ本身是一种理论,教给你如何突破惯性思维,发现问题,解决问题,预测产品未来!

TRIZ理论概况

TRIZ理论可以成功地揭示创造发明的内在规律和原理,着力于澄清和强调系统中存在的矛盾,其目标是完全解决矛盾,获得最终的理想解。运用TRIZ理论能够突破思维障碍,打破思维定势,最主要的是可加速和规范创新的进程。它能够帮助我们系统地分析问题,快速发现问题本质或者矛盾,并能够准确确定问题探索方向。

TRIZ解决发明问题的基本思路是:(1)定义和描述具体问题,根据所选定的TRIZ工具或者工具组合,将具体问题标准化;(2)将标准化的具体问题抽象化;(3)寻找抽象化问题的解决方案,(4)将抽象化的解决方案根据具体问题转换为具体解决方案,即具体的技术创新方案。TRIZ工具包含:(1)40个创新原理和技术矛盾解决矩阵;(2)发明问题解决算法,(3)发明问题标准解法和物——场分析法,(4)S曲线和技术系统进化法则;(5)最终理想解,(6)侏儒模型建模。(7)物理效应和现象、几何和化学效应数据库。

而TRIZ现今已被认为是解决问题的科学方法论,即研究和应用解决问题所遵循的客观规律的方法。这些方法中是否有最基本的原理?我相信很多人在学习TRIZ的时候会问这个问题。其实从TRIZ的目标,或TRIZ这种方法学的历史使命看,它是要发现解决问题的规律,并成功应用规律。而人类的发展的每一天都遇到无数的问题,解决问题成了人们的日常生活,解决问题的规律肯定古已有之并已经沿用了几千几万年,这些本源的规律相信我们今天依然在应用,也永不过时,就像上述的物理定律一样。通过我的思考和感悟,发现了几个解决问题的本源的原理,相信大家将其铭刻在心,在任何问题中用这些原理去考虑,肯定会有些收获。

说了很多废话,言归正传,本人发现的这几个规律是:分类,分层,分步,关联。当然这远远不够。但目前我发现的就这么多。

大家看了肯定笑了,哈哈,以为是什么呢!老生常谈,没有新意。都是常用的东西。不说我也知道。没错。鄙人认为真正的规律肯定是没有新意的。这些规律早就存在着,并为大家早已熟悉,就像树上掉下的苹果,就像破了底的鸡蛋可以站立一样为大家所熟悉。您可能问了,那你干嘛还要将它们提出来呢?因为我认为很多人忽视了这些最常用的规律。而将这些已知的、常用的、同时也是被忽视的规律从尘封中提出来,拍掉灰尘和蜘蛛网,呈现给大家,我认为这是每个研究TRIZ规律,研究解决问题规律的人应该做的事。

相信很多人下一个问题是:这几个(目前是四个)所谓规律真的那么本源吗?有何特殊之处?

那么我来一一解释,不管您同意与否,希望对您有所帮助,如果大家都来思考这个问题,我这篇文章的目的也就达到了。

首先,说一下分类、分层和分步。这三个规律其实是在解决一件事情,就是以层次的观念处理问题。分类是从宽度、分层是从深度、分步是从时间上处理问题。我们常说,眉毛胡子一把抓,试想眉毛和胡子距离远,长短不一,粗细不一,真要一把抓还真没法抓。所以很多事情都是因为同一待遇造成的。当然,同一待遇是有原因的,就是图省事,图省钱。这就是一个矛盾。但是规律在这里,谁也避不过,为了解决问题,就必须分层次、分类别、分步骤的区别待遇。因此我们看到,分层、分类、分步就像窗户一样,按照这个思路办事,就是按照规律办事,就能办成事。

再说关联。哲学上讲,事物是普遍联系的。这还真不是空话。当大家遇到问题时,请默念这句话,相信会有所启迪。我们讲本体论是时候讲到事物间的联系,那其实只是一种关联。我们讲蝴蝶效应感觉很玄,那也只是一种关联。关联无处不在无时不在,其重要性相信不需要我在此废话了。直到目前我写专利,有个心得就是:除了把主要的构成要素说清楚(说清楚的过程中要应用分层、分类、分步的规律)外,最重要的就是说清这些要素的相互关系,即关联。如果是机械类的,要说清组件之间的连接关系;如果是电子类的,就说清模块间的连接关系;如果是系统,就说清各个功能单元间的联系(当然说这些联系的时候,也要应用分层、分类、分步的规律;特别是方法类专利,一定要用分步的方法说明哪个在先,哪个在后)。

总之,世间万物至少脱不了上述的四个规律。那么可能您会问,既然分类、分层、分步都是解决的以层次的观念处理问题这一件事情,为何要分成3个规律来说呢?因为TRIZ还有个特点是实用性,我觉得这是TRIZ的精髓之一。只说“以层次的观念处理问题”是很抽象的,而这些本源的规律应该是具体的可操作的。于是大家看到我总结的所谓“本源的规律”的两个特点是:1.足够本源,适应于万事万物;2.足够实用,让任何有常识的人看了就能用。写出这些随想的目的,正如本文一直强调的,不是设立一种标准,而是希望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考虑创新的规律,挖掘真正的规律,并且勇于说出来。我是个实用主义者,我希望自己的文字没有浪费大家的时间,我也欢迎大家的批评。我相信大家的批评和讨论是对于研究和应用TRIZ规律的有力推动。姑且也将这些不成熟的想法归于TRIZ之中吧。希望TRIZ真的如其原来的意义:发明问题解决理论。

第五篇:关于TRIZ理论

关于TRIZ理论

黎志强 10机电5班 1010100710

(湖北工业大学,武汉430068;)

[摘要] 21世纪产品竞争日益激烈,重视创新设计是增加机械产品竞争力的根本途径。传统的创新设计方法是利用头脑风暴法或试错法,但这些方法可视为设计人员的艺术创作,创新的程度与成败主要取决于设计者的灵感和经验,当问题的解决方案超出了一个人的经验和技术领域时,头脑风暴法和试错法往往显得无能为力。起源于前苏联的发明问题解决理论—TRIZ理论是指导创新活动的重要理论之一,它可以帮助设计者在方案设计阶段迅速地产生个具有创造性的新概念,实现产品的快速创新。21世纪产品竞争日益激烈,重视创新设计是增加机械产品竞争力的根本途径。传统的创新设计方法是利用头脑风暴法或试错法,但这些方法可视为设计人员的艺术创作,创新的程度与成败主要取决于设计者的灵感和经验,当问题的解决方案超出了一个人的经验和技术领域时,头脑风暴法和试错法往往显得无能为力。起源于前苏联的发明问题解决理论—TRIZ理论是指导创新活动的重要理论之一,它可以帮助设计者在方案设计阶段迅速地产生个具有创造性的新概念,实现产品的快速创新。

[关键词] TRIZ理论;创新设计;冲突解决原理

[中图分类号][文献标识码]:文章编号:

1TRIZ 理论

TRIZ是俄文“发明问题解决理论”的俄文简称。该理论是前苏联G..S.Altshuler及其领导的一批研究人员,在分析研究世界各国250万件专利的基础上,提炼出的一套解决复杂技术问题的系统方法。主要目的是研究人类进行发明创造、解决技术难题过程中所遵循的科学原理和法则TRIZ理论是基于知识、面向人的发明问题解决系统化方法学,且适用于各行业。1.1 TRIZ理论的主要内容

TRIZ理论是由解决技术问题和实现创新开发的各种方法、算法组成的综合理沦体系,其主要内容包括:技术系统进化法则、40个发明创造原理,39项技术特性、冲突矩阵、物质一场分析、76个发明问题标准解决方法、发明问题解决算法(ARIZ)以及工程效应知识库等。1.2 冲突解决原理

(1)冲突的定义

无论是新产品设计还是已有产品的改进,设计人员在设计过程中首先要保证或提

高产品的某些性能,但这种提高往往会影响

到产品其它的内部性能。如果这些影响是负面的,则设计出现了冲突。

TRIZ理论认为,产品创新的标志是解决或移走设计中的冲突而产生新的有竞争力的解,没有克服冲突的解并不是创新设计。冲突的种类很多,与产品创新相关的冲突分为3类,即物理冲突、技术冲突及管理冲突。

(2)技术冲突及其解决原理

技术冲突是指传统设计中的折中,即由于系统本身某一部份的影响,所需的状态不能实现,技术冲突常表现为一个系统中两个子系统之问的矛盾。例如斜拉桥,希望提高桥的承重重量,但重量太大可能超过桥的强度范围,降低桥的安全性。

Altshuller通过对250万件专利的详细研究,提出用39个技术特性来描述冲突。在解决实际冲突时,把组成冲突的两个内部性能用39个标准的技术特性进行表示,即把实际工程冲突转化为一般的或标准的技术冲突(具体技术特性见参考文献3)在此基础上,Altshuler又给出了40个发明创造原

理,实践证明这些原理对于指导设计人员的发明创造具有重要作用。

通过多年的研究、分析和比较,Altshuller将39个标准的技术特性与40条发明创造原理建立了对应关系。提出了合理选用发明原理的重要工具— 冲突解决矩阵。

冲突解决矩阵为40行40列的一个矩阵,其中第1行和第1列为顺序排列的39个描述冲突的技术特性序号;其余39行和39列形成一个矩阵,其元素为数字或为空,这些数字表示40条发明原理中推荐采用的原理序号。矩阵中行描述的技术特性为冲突中恶化的一方。列代表改善的一方。

(3)物理冲突及其解决原理

物理冲突是指系统同一部分或参数提出完全相反的要求。即对一个系统同时提出相反的要求就出现了物理矛盾。例如钢笔的笔尖应很细以便画出细线,但细笔尖易划破纸。

物理冲突的解决方法一直是TRIZ的研究重点,Altshuller,Glazunov,Savransky曾提出了多种解决方法。现在TRIZ理论在总结上述研究方法的基础上,提出4种分离原理来解决物理冲突,即:空间分离、时间分离、基于条件的分离、和整体和部分的分离。

英国Bath大学的Mann通过研究提出,解决物理冲突的分离原理和解决技术冲突的发明原理之间存在关系,对于一条分离原理,可以有多条发明原理与之对应。

只要能确定物理冲突及分离原理的类型,40条发明原理及发明原理的工程实例可帮助设计人员尽快确定新的设计概念。

(4)冲突分析和解决的一般过程

Altshuller所提出的TRIZ理论采用科学的思维方式,即采用一系列的工具,先将特定的问题抽象成为标准的或一般的问题,然后采用标准的方法解决,最后得到特定的解。

TRIZ解决设计问题的一般过程如图:

2TRIZ的发展

首先,TRIZ的发展方向:TRIZ是在前苏联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企业间很难存在竞争,但是今天的企业不得不面临残酷激烈的竞争。传统TRIZ对于那些急于学习创新性方法的企业工程师来说,显得过于庞杂。另外,传统TRIZ还存在一些缺陷,如目前TRIZ知识库中还没有当前十分风行的信息技术和生物技术的成果。因此,为了适应现代产品设计的需要,TRIZ不得不面临自身现代化的建设问题,这是当前国际上TRIZ研究的重点一。

其次,TRIZ自身的完善:TRIZ有4个发展方向:(1)技术起源和技术演化理论;(2)克服心理惯性的技术;(3)分析、明确描述和解决发明问题的技术;(4)指导建立技术功能和特定设计方法、技术和自然知识之间的关系。

再次,TRIZ与其它方法的集成:TRIZ主要是解决设计中如何做的问题,对设计中做什么的问题未能给出合适的工具。大量的工程实例表明,TRIZ的出发点是借助于经验发现设计中的冲突,冲突发现的过程也是通过对问题的定性描述来实现的。因此,如何将TRIZ与其他设计方法相结合,以弥补TRIZ的不足,已经成为设计领域的重要研究方向。

3TRIZ理论在中国

TRIZ理论引入中国尽管时间很短,但它已经逐渐得到国内诸多科研结构、公司和专家的重视,在以TRIZ理论为核心的创新方法与技术研究应用方面,走在前列的是我国的亿维讯科技有限公司。该公司是一家从事计算机辅助创新技术及技术咨询的高新技术企业,他们的创新技术研究水平目前已

经处于世界前列。他们将创新技术研发中心设在世界创新技术理论和应用研究的发源地——白俄罗斯的明斯克,那里有数百名创新技术理论专家,是当今创新技术研究的领跑者;在中国则设有行业创新技术研发中,着力于创新技术在以中国为中心的工程技术领域的应用和推广。他们提供的一套完整的计算机辅助创新解决方案,正在国内诸多科研院所和大型企业研究机构发挥作用,为快速提升我们创新技术水平提供技术上的支持。4结束语

我国机械制造业普遍存在产品落后、技术创新能力不足、市场低迷等情况,关键在于企业缺乏快速响应市场的新产品开发及制造技术创新的机制和能力。特别是我国广大的中小型企业新产品更新开发能力差、资金匮乏,迫切需要获得新产品具体开发技术的支持。而THIZ理论和基于TRIZ理论的计算机辅助创新技术的研究和应用,以其良好的可操作性、系统性和实用性顺应了我国制造业发展的技术需求,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势必会对我国的产业创新带来全新的机遇,推动我国机械制造业步入世界先进行列。

我国机械制造业普遍存在产品落后、技术创新能力不足、市场低迷等情况,关键在于企业缺乏快速响应市场的新产品开发及制造技术创新的机制和能力。特别是我国广大的中小型企业新产品更新开发能力差、资金匮乏,迫切需要获得新产品具体开发技术的支持。而THIZ理论和基于TRIZ理论的计算机辅助创新技术的研究和应用,以其良好的可操作性、系统性和实用性顺应了我国制造业发展的技术需求,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势必会对我国的产业创新带来全新的机遇,推动我国机械制造业步入世界先进行列。

参考文献

[1] 张春林.机械创新设计[M].第2版.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7.9:175-192.[2] 刘桂涛.TRIZ 中技术矛盾解决矩阵的应用[J].机械设计与制造,2007(8).[3] 郑称德.TRIZ的产生及其理论体系[J].科技进步理论,2002(1).[4] 刘训涛.TRIZ理论研究与矿山机械创新设计的启示[J].黑龙江科技学院学报,2009(5).

下载TRIZ理论在产品概念设计中的应用研究word格式文档
下载TRIZ理论在产品概念设计中的应用研究.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如何学习TRIZ理论

    如何学习TRIZ理论 2011-11-25 0:00:00 刘训涛TRIZ理论自问世以来已经解决了无数的技术难题,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学习它并将其运用于创新实践当中。对于技术创新,TRIZ理论提供了科......

    TRIZ相关方法理论

    物理矛盾一般来说有2种表现:一是系统中有害性能降低的同时导致该子系统中有用性能的降低。二是系统中有用性能增强的同时导致该子系统中有害性能的增强。【技术矛盾】所谓的......

    TRIZ理论学习心得

    TRIZ理论学习心得 TRIZ意译为发明问题的解决理论。成功地揭示了创造发明的内在规律和原理,着力于澄清和强调系统中存在的矛盾,其目标是完全解决矛盾,获得最终的理想解。在经过7......

    TRIZ理论学习心得

    TRIZ理论学习心得解决问题,要从分析问题开始,分析问题需要运用一定的思维方法。正确的思维方法能够帮助我们在最短的时间内,找到最有效的方法,使问题得到解决。在求解发明问题时......

    TRIZ理论学习体会

    TRIZ理论学习心得体会 通过课程TRIZ理论培训学习,使我对TRIZ理论有了更新更深的了解。TRIZ理论的核心思想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首先,无论是一个简单产品还是复杂的技术系统,其......

    TRIZ理论学习心得

    TRIZ理论学习心得 2015年上学期,我们在高老师的课上,学习了TRIZ理论;从TRIZ理论中的“概述、工程问题的描述及解决方法、S曲线与技术系统进化法则”三部分内容,使我们了解TRIZ......

    TRIZ理论学习心得

    TRIZ理论学习心得 2011年11月08日—2011年11月25日,在新疆科技干部培训中心领导的大力支持下,为新疆各企业精心组织了为期18天的 “新疆创新工程师培训班”,我公司领导很重视这......

    TRIZ理论学习心得

    TRIZ理论学习心得 道桥092 刘浩091426 在本学期的课堂中,我认识了一个新的工具“TRIZ理论”。我是土木工程学院的学生,我觉得土木行业里的每一项工程都是唯一的,她的唯一性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