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新农村医改的社会调查报告

时间:2019-05-12 19:37:5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关于新农村医改的社会调查报告》,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关于新农村医改的社会调查报告》。

第一篇:关于新农村医改的社会调查报告

【摘要】:《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2009年4月16日正式公布,提出“有效减轻居民就医费用负担,切实缓解‘看病难、看病贵’”的近期目标,以及“建立健全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为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医疗卫生服务”的长远目标。看病难、看病贵是民众普遍反映的问题,人们肯定对550万天价医药费事件仍记忆犹新。新的医改方案已于2009年度公开。据一项在线调查显示,79.7%的受访者对新的医改新方案充满期待。他们希望这个方案能够从体制上把当前医疗界的沉疴痼疾一扫而光。

至此改革大计,为充分体现当代大学生所担当的社会责任,特别利用寒假时间对家乡的农村医疗体制改革的情况进行调查,根据我们的详细调查得到的材料,现将反映出来的现象和问题一一列举:

【关键词】:新农村 医疗改革 政策 监督 宣传

【调查目的和意义】:了解湖南益阳农村地区农村医疗体制改革的推进情况,反映农村医疗体制改革给广大农民带来的影响,找出改革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

【调查过程】:实地走访,上网查找资料

【基本情况与分析】:

1.历史弊端:由于受经济条件的制约,在农村,“小病挨、大病拖、重病才往医院抬”的情况司空见惯,目前因病致困返贫现象严重,农村需住院而未住者达到41%;西部因病致贫者达300—500万。农村的贫困户中70%是因病导致的。而且在全国的保障制度中,农民被排挤在保障体系之外。农村社会保障始终处于我国社会保障体系的边缘,有相当部分社会保障的内容将整个农村人口排挤在保障体系以外。我国农村的经济发展水平仍然非常低下,多数农村居民收入水平偏低,承受能力弱,相对于城镇社会保险改革进度而言,农村社会保险仅局限于部分富裕地区试点阶段,家庭保障仍是农村社会保障的主体。以医疗保险为例,我国当前进行的医疗保险改革不同于发达国家,最大的原因就在于它不是全民医保,而只是城镇职工的医疗保险改革,目前是解决公费医疗负担过重问题,保障基本医疗服务。而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虽然曾在农村被广泛实践过,但几经周折,最终由于各种原因而解体。

2.医疗卫生体制改革逐渐明晰 两种基本医疗覆盖城乡居民。我国农村普遍实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城市推广社区卫生服务,这两种方式并举的含义,是对中国老百姓提供基本医疗保障。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简称“新农合”,是指由政府组织、引导、支持,农民自愿参加, 个人,集体和政府多方筹资,以大病统筹为主的农民医疗互助共济制度。采取个人缴费、集体扶持和政府资助的方式筹集资金。

3.医疗改革在农村进一步推进。自医疗改革在农村如火如荼的开展以来,农民的就医状况得到明显的改善,极大地满足了村民对医疗的需求,方便了农民的日常生活。以前在农村,各个村都有赤脚医生,但由于医疗水平和配套的医疗设施的限制,一些病还是要去城里的大医院去看,不仅就医不方便,而且药费、诊疗费也是一笔不小的开支。如今,随着农村医疗改革的不断深入,各地都加强了医疗基础设施的建设,各个村至少有一个卫生站,乡镇里都盖起了新的乡镇卫生院,配备了一些以前在大医院才有的诊疗设备。村民们若感到不适就可以去村里的卫生站,方便快捷。而且大部分村民都加入了农村合作医疗,自己生病了,国家还给报销一部分,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农户数量成下降趋势。小病方方便便不出镇,大病踏踏实实去医院。

4.大部分村民认为当前医改最迫切做的事是降低药价和加强政府监管。此次新一轮的医疗体制改,其发生的根本原因是我国生产力的进一步解放与发展,而其导火索就是当下医疗卫生行业中的药价虚高、药费昂贵等问题。从农民的角度出发,当然是希望药价降低的,这样农民再去看病也就没有后顾之忧了,生不起病、有病不敢看的问题也将得到根本的解决,而实践证明其所收到的成效也是立竿见影的。药价的降低与政府的干预是分不开的,国家的利民政策一颁布下来,各级政府就应该毫不动摇、实事求是的贯彻实施。民生是执政的关键,老百姓的事情大于天,在当前医疗体制改革的关键时期,各级主管部门应确实负起责任,政策条例的实施要坚决果断,执行过程的监督应严格到位,对那些在医改进程中玩忽职守、推卸责任、不作为的官员给与严厉的整治,真正做到执政为民。

5.新医改对乡村医生的待遇.调查中我们不难发现,乡村医生们对医改的前景持两种态度,第一种是乐观,第二种是悲观。一些乡村医生认为医改使乡村医生收入越来越少,无法满足他们的生存需求。这种担心是不必要的。医改的一个重点是将“医疗人才建设”纳入其中。医疗人才建设将通过试点推广“住院医师培养制度”,让乡村医生、基层医生进入大医院接

2受培训,然后走出医院下到基层,成为老百姓能够放心的“健康守门人”。90万村医生的队伍决定了公共医疗卫生的网底能不能保得住。卫生部已经起草了文件增加乡村医生的补贴。全国政协委员吴明、陈兴生提出,目前农村具有资质的医师匮乏,93万村医生中仅有1.8%有资质,某市110个乡村卫生院只有15名大学毕业生。在乡村医生学历教育方面,卫生部和教育部将联合推出一系列政策:三年初中毕业生接受五年教育后到乡村工作,对中等教育相关专业归类后形成乡村医生专业。对于目前部分乡镇卫生院的工作人员没有取得助理职业医师资格,虽然掌握了一定技巧并获得群众认可,但在职业大疾病,都在县医院解决。此外,还将加大城市对口支援,从今年开始一所三甲医院要负责支援建设3所县级医疗卫生机构,同时还要选派大量的医生到县级医院开展工作,指导县医院的医生,从事培训工作。在县医院基础建设中,还要建设乡村医生的培训基地。

【调查结论】:

(1)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登记、理赔程序过于繁琐.首先,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登记程序繁琐。其次农村合作医疗的理赔程序也很繁琐。城镇居民的医保都是可以拿来抵押一部分医药费的,可以直接在卡上交医疗费的,事后再来结算。国外的医疗保险更是让医院、医生与保险公司而不是患者发生直接的利益关系。而有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是要农民先垫付,这样如果一些农民借不到钱还是看不起病,然后持着有关手续到合作医疗报帐中心申报,最后又要去信用社领钱。有的村庄离报帐中心和信用社很远,来回的车费都比较贵。繁琐的登记、理赔程序增加了农民许多不毕业的麻烦,降低了农民的满意度。

(2)农民们对医改的政策还不是太清楚。调查走访过程中,当村民们被问起是否知道有医疗改革时,都笑着点头说“知道”,可是当被问起是否知道医疗改革的一些基本政策时,绝大多数村民说不清楚。有的村民说:“我们又不是官员,也不是退休干部,知道这个也没什么用啊”,还有的说:“整天在地里忙活,也没时间关注这个。”只有极少数的村民知道一些基本的政策,但几乎没有主动去获取这些知识的。这个问题其实应该是正常的。首先,我国还是一个发展中国家,人口素质还不是很高。国家也正在为提升公民素质而努力,但由于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大背景下,各项

3工作都会遇到很多困难,任何工作也不是一蹴而就的,要使占我国大多数人口数量的农民开始注重国家的各项方针政策,绝非易事。

(3)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宣传不到位。现有的宣传多集中在介绍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给农民带来的表面好处上,没有树立起农民的风险意识,也没有体现出重点,没有对那些不参加的农民进行调查,使得宣传大多停留在形式上。许多农民并不真正了解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意义,他们仅从自己短期得失的角度考虑,由于自己身体好,生病住院的概率低,没有必要花那个冤枉钱。还有一些农民认为它跟以前的义务教育保证金一样,最后被政府骗走了,认为是把自己的保险金拿去补偿别人了。宣传也没有把具体的理赔标准发给农民,使得他们在理赔时,看到那么多药费不能理赔一些农民有被欺骗上当的感觉。

【评价建议或对策】:

(1).加大农村医疗体制改革的宣传力度。国家的此次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其对象是医疗行业,受益人则是广大的老百姓,如今有一些农民不了解、不清楚这项利国利民的政策,主要原因之一就是各地(尤其是农村)宣传的不到位,因而可以在各村成立医疗宣传小分队,专门宣传医改的各项惠民政策及新闻,使农民及时了解到时政信息,不但宣传了医改,而且潜移默化的使农民关注国家大事,提升了农民的素质。

(2.)加强政府监督力度。政府的宗旨就是为人民服务,应该坚决落实各项惠民政策。针对医疗卫生体制改革这项大工程,政府最好设立专门的机构来协调统筹,实行问责制,将责任明晰,这样出现问题后也能及时定位、快速解决,政府的办事效率也将得到提升。

(3).提升乡镇医护人员的业务水平和医疗道德素质。各级乡镇卫生主管部门要严把医疗事业用人这道关,医疗问题无小事,乡镇的医疗卫生机构是最基层的卫生机构,但也是离老百姓最近的卫生机构,更要注重医师护士的医术和医德。医护人员的上岗应该有一套严格的审查制度,定期对乡镇医护人员进行培训和考核,这样老百姓的医疗才有保障。

(4)做到信息公开,治疗流程及费用一目了然。农民治病最怕花冤枉钱,为了让广大农民放心看病,医院、医疗卫生站最好在门口设公示牌,将常见病的诊疗流程及各项检查的检查费、治疗所需要的药费公示出来,让老百姓一目了然,明明白白看病,既方便了群众就医,也提升了医院的信誉。

第二篇:关于新农村医改的社会调查报告

关于新农村医改的社会调查报告

【摘要】《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2009年4月16日正 式公布,提出‚有效减轻居民就医费用负担,切实缓解‘看病难、看病贵’‛的近期目标, 以及‚建立健全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为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 的医疗卫生服务‛的长远目标。看病难、看病贵是民众普遍反映的问题,人们肯定对550 万天价医药费事件仍记忆犹新。新的医改方案已于2009公开。据一项在线调查显 示,79.7的受访者对新的医改新方案充满期待。他们希望这个方案能够从体制上把当前 医疗界的沉疴痼疾一扫而光。

至此改革大计,为充分体现当代大学生所担当的社会责任,对家乡的农村医疗体制改革的情况进行调查,根据我们的详细调查得到的材料,现将反映出来的现象和问题一一列举

【关键词】新农村 医疗改革 政策 监督 宣传

【调查目的和意义】了解湖南益阳农村地区农村医疗体制改革的推进情况,反映农村医 疗体制改革给广大农民带来的影响,找出改革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

【调查过程】实地走访上网查找资料

【基本情况与分析】

1.历史弊端由于受经济条件的制约,在农村,‚小病挨、大病拖、重病才往医院

抬‛的情况司空见惯,目前因病致困返贫现象严重,农村需住院而未住者达到41%;西部因 病致贫者达300—500万。农村的贫困户中70%是因病导致的。而且在全国的保障制度中, 农民被排挤在保障体系之外。农村社会保障始终处于我国社会保障体系的边缘,有相当部 分社会保障的内容将整个农村人口排挤在保障体系以外。我国农村的经济发展水平仍然 非常低下,多数农村居民收入水平偏低,承受能力弱,相对于城镇社会保险改革进度而言, 农村社会保险仅局限于部分富裕地区试点阶段,家庭保障仍是农村社会保障的主体。以 医疗保险为例,我国当前进行的医疗保险改革不同于发达国家,最大的原因就在于它不是 全民医保,而只是城镇职工的医疗保险改革,目前是解决公费医疗负担过重问题,保障基 本医疗服务。而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虽然曾在农村被广泛实践过,但几经周折,最终由于各 种原因而解体。

2.医疗卫生体制改革逐渐明晰 两种基本医疗覆盖城乡居民。我国农村普遍实行新 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城市推广社区卫生服务,这两种方式并举的含义,是对中国老百姓 提供基本医疗保障。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简称‚新农合‛,是指由政府组织、引导、支持, 农民自愿参加, 个人,集体和政府多方筹资,以大病统筹为主的农民医疗互助共济制度。采取个人缴费、集体扶持和政府资助的方式筹集资金。

3.医疗改革在农村进一步推进。自医疗改革在农村如火如荼的开展以来,农民的就医 状况得到明显的改善,极大地满足了村民对医疗的需求,方便了农民的日常生活。以前在 农村,各个村都有赤脚医生,但由于医疗水平和配套的医疗设施的限制,一些病还是要去 城里的大医院去看,不仅就医不方便,而且药费、诊疗费也是一笔不小的开支。如今,随着 农村医疗改革的不断深入,各地都加强了医疗基础设施的建设,各个村至少有一个卫生站, 乡镇里都盖起了新的乡镇卫生院,配备了一些以前在大医院才有的诊疗设备。村民们若感 到不适就可以去村里的卫生站,方便快捷。而且大部分村民都加入了农村合作医疗,自己 生病了,国家还给报销一部分,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农户数量成下降趋势。小病方方便 便不出镇,大病踏踏实实去医院。4.大部分村民认为当前医改最迫切做的事是降低药价和加强政府监管。此次新一轮 的医疗体制改,其发生的根本原因是我国生产力的进一步解放与发展,而其导火索就是当 下医疗卫生行业中的药价虚高、药费昂贵等问题。从农民的角度出发,当然是希望药价降 低的,这样农民再去看病也就没有后顾之忧了,生不起病、有病不敢看的问题也将得到根 本的解决,而实践证明其所收到的成效也是立竿见影的。药价的降低与政府的干预是分不 开的,国家的利民政策一颁布下来,各级政府就应该毫不动摇、实事求是的贯彻实施。民 生是执政的关键,老百姓的事情大于天,在当前医疗体制改革的关键时期,各级主管部门 应确实负起责任,政策条例的实施要坚决果断,执行过程的监督应严格到位,对那些在医 改进程中玩忽职守、推卸责任、不作为的官员给与严厉的整治,真正做到执政为民。

5.新医改对乡村医生的待遇.调查中我们不难发现,乡村医生们对医改的前景持两种 态度,第一种是乐观,第二种是悲观。一些乡村医生认为医改使乡村医生收入越来越少, 无法满足他们的生存需求。这种担心是不必要的。医改的一个重点是将‚医疗人才建设‛ 纳入其中。医疗人才建设将通过试点推广‚住院医师培养制度‛,让乡村医生、基层医生 进入大医院接受培训,然后走出医院下到基层,成为老百姓能够放心的‚健康守门人‛。90 万村医生的队伍决定了公共医疗卫生的网底能不能保得住。卫生部已经起草了文件增加 乡村医生的补贴。全国政协委员吴明、陈兴生提出,目前农村具有资质的医师匮乏,93万村医生中仅有1.8%有资质,某市110个乡村卫生院只有15名大学毕业生。在乡村医生学

历教育方面,卫生部和教育部将联合推出一系列政策三年初中毕业生接受五年教育后到 乡村工作,对中等教育相关专业归类后形成乡村医生专业。对于目前部分乡镇卫生院的工 作人员没有取得助理职业医师资格,虽然掌握了一定技巧并获得群众认可,但在职业大疾 病,都在县医院解决。此外,还将加大城市对口支援,从今年开始一所三甲医院要负责支援 建设3所县级医疗卫生机构,同时还要选派大量的医生到县级医院开展工作,指导县医院 的医生,从事培训工作。在县医院基础建设中,还要建设乡村医生的培训基地。

【调查结论】

1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登记、理赔程序过于繁琐.首先,参加新型农村合作

医疗登记程序繁琐。其次农村合作医疗的理赔程序也很繁琐。城镇居民的医保都是可以 拿来抵押一部分医药费的,可以直接在卡上交医疗费的,事后再来结算。国外的医疗保险 更是让医院、医生与保险公司而不是患者发生直接的利益关系。而有些新型农村合作医 疗是要农民先垫付,这样如果一些农民借不到钱还是看不起病,然后持着有关手续到合作 医疗报帐中心申报,最后又要去信用社领钱。有的村庄离报帐中心和信用社很远,来回的 车费都比较贵。繁琐的登记、理赔程序增加了农民许多不毕业的麻烦,降低了农民的满意 度。

2农民们对医改的政策还不是太清楚。调查走访过程中,当村民们被问起是否知 道有医疗改革时,都笑着点头说‚知道‛,可是当被问起是否知道医疗改革的一些基本政 策时,绝大多数村民说不清楚。有的村民说‚我们又不是官员,也不是退休干部,知道这 个也没什么用啊‛,还有的说‚整天在地里忙活,也没时间关注这个。‛只有极少数的

村民知道一些基本的政策,但几乎没有主动去获取这些知识的。这个问题其实应该是正常 的。首先,我国还是一个发展中国家,人口素质还不是很高。国家也正在为提升公民素质 而努力,但由于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大背景下,各项工作都会遇到很多困难,任何工作也不是一蹴而就的,要使占我国大多数人口数量的农民开始注重国家的各项方针政 策,绝非易事。

3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宣传不到位。现有的宣传多集中在介绍新型农村合作医疗 给农民带来的表面好处上,没有树立起农民的风险意识,也没有体现出重点,没有对那些 不参加的农民进行调查,使得宣传大多停留在形式上。许多农民并不真正了解新型农村合 作医疗制度的意义,他们仅从自己短期得失的角度考虑,由于自己身体好,生病住院的概

率低,没有必要花那个冤枉钱。还有一些农民认为它跟以前的义务教育保证金一样,最后被政府骗走了,认为是把自己的保险金拿去补偿别人了。宣传也没有把具体的理赔标准发 给农民,使得他们在理赔时,看到那么多药费不能理赔一些农民有被欺骗上当的感觉。

【评价建议或对策】

1.加大农村医疗体制改革的宣传力度。国家的此次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其对象是 医疗行业,受益人则是广大的老百姓,如今有一些农民不了解、不清楚这项利国利民的政 策,主要原因之一就是各地尤其是农村宣传的不到位,因而可以在各村成立医疗宣传 小分队,专门宣传医改的各项惠民政策及新闻,使农民及时了解到时政信息,不但宣传了 医改,而且潜移默化的使农民关注国家大事,提升了农民的素质。

2.加强政府监督力度。政府的宗旨就是为人民服务,应该坚决落实各项惠民政策。针对医疗卫生体制改革这项大工程,政府最好设立专门的机构来协调统筹,实行问责制, 将责任明晰,这样出现问题后也能及时定位、快速解决,政府的办事效率也将得到提升。

3.提升乡镇医护人员的业务水平和医疗道德素质。各级乡镇卫生主管部门要严 把医疗事业用人这道关,医疗问题无小事,乡镇的医疗卫生机构是最基层的卫生机构,但 也是离老百姓最近的卫生机构,更要注重医师护士的医术和医德。医护人员的上岗应该有 一套严格的审查制度,定期对乡镇医护人员进行培训和考核,这样老百姓的医疗才有保 障。

4做到信息公开,治疗流程及费用一目了然。农民治病最怕花冤枉钱,为了让广大 农民放心看病,医院、医疗卫生站最好在门口设公示牌,将常见病的诊疗流程及各项检查 的检查费、治疗所需要的药费公示出来,让老百姓一目了然,明明白白看病,既方便了群众 就医,也提升了医院的信誉。

第三篇:医改调查报告

关于我县开展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情况的

(2012年6月 日在县十七届人大常委会第4次会议上)

县人大常委会调查组

县人大常委会:

根据主任会议安排,5月27日至6月19日,县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带领调查组,先后深入到城关、**、**、**、**等5个乡镇和县医改办、县卫生局、县财政局等10多个单位,听取了各相关单位的情况汇报,实地察看了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与医生及就诊病人进行了座谈了解,召开了各相关单位座谈会,对我县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情况进行了调查。调查组认为,几年来,我县的医改工作领导高度重视,按照“保基本,强基础,建机制”的原则,统筹安排,有序推进,较好地实现了阶段性目标,建议本次会议通过这个报告。现将调查情况报告如下:

一、我县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工作取得的主要成效

按照上级有关医改工作的安排和要求,我县于2010年12月全面启动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工作,制定了方案,成立了领导小组,组建了医改办,坚持统筹安排,突出重点,循序推进,在健全医保体系、完善基本药物制度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运行新机制、统筹推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水平以及作好公立医院改革的各项准备等方面,都取得了明显进展和初步成效,实现了阶段性目标。

(一)基本医疗保障水平不断提高。一是基本医疗保障面不断扩大。2012年,全县城镇职工医保参保人数为3.28万人;城镇居民医保

参保人数为4.72万人;新农合参保人数为279959人,参合率达98.55%,比2011年高3.45个百分点。其中低保、特困、孤儿和优扶对象参合36973人。二是医保支付力度进一步加大。2011年,城镇职工、城镇居民和新农合住院报销比例在一级医院分别达到85%、80%和70.6%,并全部实现了医疗费用在全市内定点医疗机构的即时结算。2012年新农合住院起付线进一步降低,报销比例进一步提高,住院诊疗项目的补偿范围进一步扩大。新农合参保人员还实行了门诊统筹,2012年参合农民门诊医疗费用按50%给补偿,村卫生室、乡镇卫生院日补偿限额为10元和12元,年补偿封顶线为200元。三是加大医疗救助力度。县人民政府出台了《***县城乡贫困群众医疗救助暂行办法》,对城乡低保、农村五保、孤儿和因病返贫对象实行代缴医保参合费、在县内定点医院住院实行“网上审批,即时结算”,对因病返贫的还拨付救助金进行救助。同时,还根据不同情况,实行住院起付线减免和医疗机构优惠减免等措施,有效缓解了贫困人群的医疗难问题。四是提高了筹资水平。各级财政对城镇居民保险和新农合年人均补助标准由200元提高到240元,农民个人缴费50元,年报销最高限额也分别提高到了7万元和8万元。

(二)乡镇卫生院体制改革初步完成。按照省政府的统一部署,截止2011年8月31日前,基本完成了乡镇卫生院的综合配套改革。一是通过严把岗位设置关、资格审查关和考试考核关,对乡镇卫生院实行了全员竞聘人事制度改革,竞聘上岗565人(编制总数599个),落聘56人,分流108人。选聘了15个乡镇卫生院院长,并签定了任期目标责2

任书。二是建立了激励考核机制。乡镇卫生院年工资标准为人均24200元,制定出台了《绩效工资实施办法》和《绩效工资考核办法》,建立以服务数量、服务质量和群众满意度为核心的“双考核、双挂钩”的绩效考核模式,充分调动了乡镇卫生院及医务人员工作积极性。三是扎实开展了乡镇卫生院债务的清理、锁定和上报工作。出台了《**县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债务剥离实施方案》,省审计厅最终认定债务1664.06万元。四是县卫生局按照“适度规模、优化设备资源、提高质量、持续发展”的原则,编制了乡镇卫生院设备购置5年规划,经费单列,使乡镇卫生院发展得到有效保障。

(三)基本药物制度全面实施。按照医改要求,乡镇卫生院全部配备使用307种国家基本药物目录内药品和湖北省增补的177种非基本药物目录药品,共484种。根据《湖北省基层医疗机构基本药物集中采购管理办法》,全县15个乡镇卫生院于2010年12月26日开始执行基本药物零差价销售,2011年6月15日全部进入省基本药物招标采购平台。全县229个村卫生室于2011年10月1日全面执行基本药品零差价销售,2012年1月1日全部执行药品网上集中采购配送。实行零差率销售后,群众医药费用明显减轻,切实感受到实施基本药物带来的实惠。

实行药品零差价后,为确保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的正常运转,建立了多渠道的财政补偿机制。根据全县15所乡镇卫生院前三年收支情况,综合考虑其他因素,在乡镇卫生院,按照“核定任务、核定收支、绩效考核补助”的办法,2011年县财政落实15个乡镇卫生院的各项补助共计1481.8万元(基本工资791万+绩效工资538万+不在职人员补

助651.8万+村医补助26万-政策性补助525万=1481.8)。同时执行了一般诊疗费新农合补助政策和医保基金补偿支付政策。在村卫生室,将医疗服务纳入新农合报销范围,执行一般诊疗费补助(每次5元);按当地服务人口10元/人/年的标准给予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补助,同时县财政每年还对每个村卫生室给予5000元用于基本药物零差价销售的定额补助。2012年县财政采取每月预付80万元,年终结合考核情况据实结算的办法进行补助。

(四)农村三级医疗卫生网络得到健全。一是加强村卫生室建设。全县各行政村都设立或联合设立了村卫生室共230个,其中有197个村卫生室达到了基层医疗机构标准化建设要求,24个村卫生室达到了示范村卫生室标准。2011年又通过向上争取项目资金,为村卫生室配备了电脑和信息管理软件,村卫生室信息化水平得到提高。二是加强基层医疗机构的人才队伍建设,积极组织基层卫生人员参加国家农村卫生人员培训,2011年,先后选派66人参加省卫生厅举办的培训班,县内组织培训900余人次,医药卫生人员的业务水平不断提高。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县政府及其职能部门在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中,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很大成效,但还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困难和问题:

(一)基本药物制度的落实还不够到位。一是基本药物招标采购及配送机制有待完善,不仅现在的计划配送速度慢,而且品种不全,甚至部分品种某些配送企业不愿配送,就连最常用的生理盐水长期不能配送到位,一些乡镇卫生院不得不临时高价从外进药,严重影响了基层医疗4

机构的正常业务开展。二是基本药物零差价销售执行不规范,擅自加价销售的现象时有发生。三是个别基本药物价格高于基本药物实施前价格,群众很不满意。

(二)医疗卫生队伍整体水平较低。乡镇卫生院现有人员学历普遍较低,结构不合理,有的卫生院没有全科医生,有的因缺乏专业人才,产科、化验科等科室业务无法开展,难以满足人民群众的医疗卫生需求。如**乡卫生院只有一个执业医师,**镇卫生院连化验人员都没有,化验检验设备无人使用。同时,由于医改后绩效考核和收入分配机制还不尽完善,少数医务人员服务意识不强,对病人看病存在推诿现象。

(三)少数医疗机构存在套取新农合基金的现象。少数定点医疗机构自律性不强,采取空刷医保卡套取诊疗费、调换药品名称、虚增费用补偿等严重违规行为,套取新农合资金,如今年5月份以前,**、**、**所辖的四家村卫生室和个体诊所,因违规操作,先后分别被合管办取消定点、暂停三个月新农合报销业务等处罚。同时,县合管办在对少数医疗机构套取新农合资金加大了检查力度,但采取的一般诊疗费实行总量预算控制的管理模式,显得过于简单化。

(四)县级医院的能力建设亟待加强。县人民医院作为我县医疗机构的龙头医院,也因面临着人才严重匮乏的问题,高级职称仅占5%,虽然采取免费提供住宿和每月补助300元就餐费的优厚政策,仍然难以招到合适的毕业生。同时基础设施建设落后,虽然将以前的编制床位从180张增加到400张(由一个病室两个床位增加到四个床位),仍然难以满足人民群众的住院需求。

三、几点建议

为深入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加快我县医药卫生事业发展,我们建议:

(一)进一步加大对医改政策的宣传力度。要采取多种形式,广泛宣传医改政策和目标任务,宣传医改工作取得的成效,特别是要通过对医务人员的宣传,正确认识卫生机构的公益性质,进一步端正医德医风,自觉落实好医改工作的各项政策,扭转“小病大医”状况,推动医改工作健康有序开展。

(二)进一步加强对基本药物制度的配送和管理。要严格执行《湖北省基层医疗机构基本药物集中采购管理办法》,实行药品网上集中采购配送制度和零差价销售制度,定期开展对基本药物制度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严肃查处非渠道进药和随意加价销售等各种违规行为。同时及时向上级卫生主管部门反映药品配送企业存在的配送不到位的问题,加强对基本药物的招标和配送管理,尽可能地防止出现配送不及时和品种不全的问题,(三)改进和优化新农合资金的管理。要改变过去一般诊疗费实行总量预算控制的管理模式,加大对定点医疗机构的稽查监管力度,严肃查处各类套取新农合资金的违规行为,确保基金的安全合理使用。

(四)进一步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一是要加大项目争取力度,加强各级医疗机构的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和水平。当前要重点针对县医院业务用房极度紧张的局面,认真抓好县医院门诊综合大楼的规划设计和各项前期准备工作,争取尽早投入施工建6

设。二是要加强卫生人才队伍建设,推进人才管理和运行机制改革,加大医学专业毕业生招聘力度,吸引优秀医护人员到我县工作。要加强基层卫生人才的培养,开展全科医生规范化培训和基层卫生人员的定期培训,落实基层卫生人员职称晋升优惠政策,为基层培养留得住、用得上的卫生人才,努力提高基层医疗队伍的服务水平。要完善优化基层医务人员考核激励机制,搞好绩效考核,充分提高医务人员的工作积极性。

第四篇:医改调查报告

关于新医疗改革的调查报告

姓名:学院:班级:

调查地点:

调查时间:2012/2/20—2012/2/27

调查对象:中医院住院病人

调查方法:谈话形式

现在普通民众面临的“看病难、看病贵”问题,是不容置疑的。看看大、中城市里看病的有多少是本市居民,再看看大医院里看病的有多少是附近的市民,至少都有40%,这就可见一斑。我国的“看病难”,难在区域医疗卫生水平差距较大、难在地方医疗卫生资源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更难在社区卫生服务的不健全。

李克强指出,“十二五”时期,无论是推动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还是更好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健康需求,都需要提高医疗卫生服务水平。而随着医改的不断深入,改革难点问题将集中显现、体制性矛盾将集中暴露,工作难度加大。统筹谋划好“十二五”医改规划,对于巩固医改成果以及确保实现2020年医改目标至关重要。一是健全全民基本医保制度。提高居民参保率和政府补助标准,探索建立重特大疾病保障机制,积极发展商业健康保险。二是把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实施范围扩大到村卫生室和非政府办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建立药品生产流通新秩序,巩固完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运行新机制。三是全面推进公立医院改革,推进政事分开、管办分开、医药分开、营利性和非营利性分开,改革“以药补医”机制,完善公立医院管理体制,搞好便民服务。重点推进县级医院综合改革。增加政府卫生投入,尽力而为,量力而行,做到可持续。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本开办医疗机构,形成多元办医格局,发展和健全非基本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不断筑强城乡居民看病就医的保障网。通过我的谈话调查及网上资料的搜索,对医疗改革有以下几点建议:

1.转变“小病去社区、大病去医院”的功能定位和宣传误区,健全和完善社区卫生服务功能。

社区卫生服务应该是以社区和家庭为对象,开展疾病预防、常见病与多发病诊治、医疗与伤残康复、健康教育、计划生育技术、妇女儿童与老人残疾人保健等“六位一体”的服务,医疗只是其中的一项,而且是全科医疗服务。这就是称之为“社区卫生服务站”而非“社区医院”的缘由。

而现在广为传之的“小病去社区、大病去医院”的功能定位和宣传,对社区卫生服务的实质内涵会产生两方面的误导:一是使广大群众,包括医疗卫生人员普遍认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职能与大医院是一样的,只有医疗功能,不同的是看不了大病,是离家近、规模小、水平低的医院和药店。因而往往拿大医院的医疗水平一项指标来要求和评价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并以此来决定是否接受社区卫生服务或者是否就职于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二是不利于社区卫生服务人员在专业、业务技术能力的配备,也不利于医疗卫生

人员从治疗模式转到“六位一体”的思维习惯上来,大部分人员的知识结构、从业经验和思想意识仍集中在治疗上,缺乏预防、保健、康复、健康教育等相应的意识、知识和技能,因而距担负相应职能尚存在较大差距。

正确的功能定位和宣传引导,才能增强人们对社区卫生服务的认知,了解大医院和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功能定位有何不同,了解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对社区居民生活和健康的影响,强化其在防病、养老、保健和康复等健康领域中的“守门人”作用。

2.健全和完善有关法律法规。

按现行法律规定,社区卫生的服务方式是不合法的。国家《执业医师法》第14条规定:“医师经注册后,可以在医疗、预防、保健机构中按照注册的执业地点、执业类别、执业范围执业,从事相应的医疗、预防、保健业务。”即法律规定医师执业仅可在注册的机构及地点内行医。而许多社区卫生服务机构采取的服务方式,是“片区医生团队”、家庭医生、24小时呼叫上门等。这些深受城乡居民的欢迎,也是行之有效的以家庭为服务对象的基层服务方式,但却是与法律规定相悖的。

因此要在加强对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和人员法规培训、避免不当医疗行为发生的同时,应尽快制定和完善有关法律法规,对社区卫生入户服务也应制定操作规范,细化服务种类、范围、方式和具体要求等,为社区卫生服务提供切实有效的法律保障。

3.健全和完善有关政策措施。

(1)改革“收支两条线”管理体制。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体现了社区卫生服务的公益性和政府的主导性。但目前是按行政区划由各市县财政负责拨款,许多市县财政安排公共预算执行的零基预算标准中,不包括职工的“四险一金”、取暖费、公费医疗超支款等保障福利性预算;也不包括工会经费、交通费、取暖费、会议费、物业管理费等支出预算,这些支出仍由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自身负担并缴纳。国家给事业单位人员的新增津贴,绝大多数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均无法落实。政府为解决这一问题,不断加大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房屋建设、医疗设备更新和升级等投入,但硬件环境的改善并没有改变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生存现状。只有不断提高人员素质,才能真正使居民留在基层、“流”向社区,减轻居民和大医院的负担。

改革收支两条线资金管理模式,一要科学合理地编制预算,将人员应有的待遇和专用业务费全部纳入,这是该管理模式得以实施的基础。二要建立健全财务管理制度,科学考核预算执行及工作效率,根据考核结果兑现相应经济责任和奖惩制度。三要明确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性质,公立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应为全额拨款事业单位。四要深入研究收支

两条线下的财政补助模式,以解决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人员和人力严重短缺等问题。五要建立以政府为主导,社会参与的长效发展机制,鼓励非公机构和社会资本以多种形式进入社区卫生服务领域,开发建设社区卫生基础设施及市场,卫生、工商、税务、劳社、民政、保险、金融等行业共同制定影响社区卫生服务市场的多领域配套政策体系,对私立及其他社团兴办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实施“购买公共卫生服务”的补偿机制,建立公平竞争机制,优化现有卫生资源,使社区卫生服务事业具有良好的生存空间,推进社区卫生服务事业的发展。

(2)“零差率售药”举措亟待配套政策以惠民。政府出资实行“零差率售药”,是遴选出占80%左右的百姓常用药品,实行政府集中采购、统一配送、零差率销售。目的是使广大居民得到零差率的实惠,买到较廉价的药品。本来是一项惠民举措,但在实际运行过程中却走了样。如同一药厂、同一规格药品“银杏叶片”,北京市某地附近药店售价9.50元,而零差率售价却达17.10元,差价7.60元,几乎贵了一倍。

为此,应完善“零差率售药”实施相关政策和措施。一是完善药品集中采购方式,将零差率药品集中采购对象为药商改为药厂,减少药品流通环节;评标时不只看每包的总报价,更应以分项报价表为主要评审依据,杜绝“打包藏价”现象的发生。二是完善药品价格政策,限定最高价格,控制药品利润率,对违反者明确处罚规定。三是对纳入国家基本药物目录和质优价廉的药品,应制定切实的鼓励政策,减少和杜绝“降价无货”和“换名提价”现象的发生。

政府以人为本、执政为民,充分反映了党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保持同人民群众血肉联系的一贯政治立场,是党巩固执政基础、确保长期执政的制胜法宝。相信通过政府的大力宣传和各相关部门的通力合作,以及城乡居民认知程度的提高,社区卫生服务能力一定能够不断提高,“六位一体”的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功能一定能够整体发挥作用,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网络一定能够实现全覆盖。在此基础上,医改才能顺利进行。

第五篇:医改调查报告

医改调查报告

经过近半个月的走访调查,我对医改政策也有了深入的了解,通过与基层群众的交流,也明白了医改给人民生活带来了巨大的变化,基本上解决了看病难看病贵的历史性问题,逐渐取消了以药养医的制度,随着国家的大量资金投入,无论是病人还是医生都得到了极大的好处,中国共产党又为人民解决了一个世界性难题。

发端于1980年代的中国医改历程,筚路蓝缕,不断探索,曲折前行,直至2009年4月,经过三年集中酝酿、数易其稿的“新医改方案”正式出台,标志着中国医改步入“深水区”,进入了前所未有的攻坚阶段;同时也表明了中国政府解决医改问题的重大决心和坚定信心。中国医改工程之大,不难理解。因为它涉及世界四分之一人口,是在幅员广阔、地区发展不均衡、医疗卫生基础不均衡的国土上开展的宏大工程。这是历史上没有的,也是别的国家没有的经验。中国医改工程之复杂,涉及到政府部门、医院、医生、患者、社保机构、药品生产和流通等各个方面,以及这些方面之间资源分配、利益分配的冲突,必然会引起制度体系、组织行为和各个不同主体利益格局发生深刻的调整和变革。以上两个方面已经梗概地反映出中国医改之难。中国医改突出特点是全民医保,使得7亿农村人口首次纳入社保体系,而在10年前,这还是不可想象的。据卫生部长陈竺介绍,中国政府在医保方面的投入将占国民生产总值的5%到6%,而在2009年(世行的)这个数据还是4.6%。中国在全国范围内陆续推出、细化、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将医疗资源“向下沉”,政策向基层倾斜;通过医药分离、加强医疗、药品生产、流通、使用环节的市场监督,有效降低药价等措施,努力实现百姓“看病不贵,看病不难”的愿景。

更多更复杂的体制机制改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我国新医改分三个阶段:2009-2011年、2012-2015年和2016-2020年,用12年时间建立适合国情的医药卫生体制。第一阶段,是医改的起步阶段,是医改之路的探索,其重点是着眼于保基本,从基层入手推进改革,我们已经达到预期的效果。

近期,国务院发布《关于“十二五”期间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规划暨实施

方案的通知》,明确了2012-2015年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主要任务,进一步明确了

第二阶段的四年中国式医改的重心即将逐步从基层上移到公立医院,破解革问题。这不仅需要强大的勇气和智慧,更需要全社会的广泛参与和监督,这是利益格局调整的深水区,医药卫生体制长期积累的深层次矛盾在这一时期集中暴露,需要逐一破解。

医改政策共有5个重点:

1、加快推进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建设。3年内使城镇职工和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及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保率提高到90%以上。对城镇居民医保和新农合的补助标准提高,并适当提高个人缴费标准,提高报销比例和支付限额。

2、初步建立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建立科学合理的基本药物目录遴选调整管理机制和供应保障体系。将基本药物全部纳入医保药品报销目录。

3、健全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重点加强县级医院(含中医院)、乡镇卫生院、边远地区村卫生室和困难地区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设。

4、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逐步均等化。制定并实施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从2009年开始,逐步在全国建立统一的居民健康档案。增加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提高经费标准。充分发挥中医药作用。

5、推进公立医院改革,改革公立医院管理体制和运行、监管机制,提高公立医疗机构服务水平。推进公立医院补偿机制改革。加快形成多元化办医格局。

2012年医改将继续坚持把基本医疗卫生制度作为公共产品向全民提供的核心理念,坚持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的基本原则,坚持统筹安排、突出重点、循序推进的改革路径,加大工作力度,加强统筹协调,进一步深化医疗保障、医疗服务、公共卫生、药品供应以及监管体制等领域综合改革。着力加大三个方面改革力度:加快健全全民医保体系,在做好扩大覆盖面、提高基本医保政府补助标准和保障水平等工作的基础上,改善管理水平,改革支付方式,探索建立重特大疾病保障制度,不断筑牢人民群众看病就医的安全网。今年城镇居民医保和新农合年人均补助标准达到240元;巩固扩大基层医改成果,全面落实基层医改各项政策,扩大基本药物制度实施范围,拓展延伸到村卫生室,并实现全覆盖。非政府举办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也实施基本药物制度;推进公立医院改革,把县级公立医院改革放在突出位置,拓展深化城市大医院改革,大力推进便民惠民措施,积极鼓励社会办医,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多元化医疗卫生服务需求。我国城镇职工医保、城镇居民医保和新农合三项基本医保,参保人数超过了13亿人,看病报销比例逐年提高。

随着这一系列政策的实行,基层群众的看病得到了极大地优惠。在调查一名老人时,他说道:“以前他最害怕生病,有什么病都尽量扛着,小病不治,大病不住院,身体难受也只能忍着,因为去县城看病,不仅要走很远的路,而且相当的贵。然而医改的实行,是这一切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国家对村卫生室的大力投入,使得我看病更加方便,随着新农村医保政策的实行,我看病比以前更便宜。改革前,由于“以药养医”机制的刺激,大处方、大检查、过度用药普遍存在,偏离了“基本医疗服务”。改革后,在基层实行了基本药物制度,基本药物是经过临床证明成本低廉、疗效显著安全的药品,这使得基层医生的诊疗行为比过去更加规范,回归了“基本医疗服务”的定位,同时也减轻了基层患者用药的负担。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水平明显提高,年人均补助标准达到25元,服务项目不断增多,受惠人群持续扩大;基层医疗服务能力明显提高,硬件设施得到显著改善,基本实现村村都有卫生室、乡乡都有卫生院、每个县都有达标县级医院,人员编制普遍增加、素质不断提升;基层医疗机构服务效率明显提高,基层医务人员队伍结构优化,待遇增加,活力增强;基本药物价格明显下降,基层药品价格平均下降了30%左右,破除了基层医疗机构“以药补医”机制。

在甲型H1N1疫情发生期间,幸好有医改政策的实行,建立起卫生应急高效的管理体制、迅捷的预警机制,这些体制机制在我国疫情防控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改革前,因为公共卫生是不赢利的,基层公共卫生提供是薄弱的;改革后,公共卫生服务作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主要职能之一,财政投入得到落实,预防保健、传染病慢性病防治等公共卫生服务得到普及。从现实意义看,基本公共卫生均等化制度的建立,提升了社会公平,减轻了贫富分化,缓和了社会矛盾。而对于卫生应急体系的确立,实在是非典疫情留给我们的教训太深刻。当公共危机发生时,政府临危不乱,及时采取一系列应急措施,最大限度减少损失,固然是行政理性的表现。而当公共危机苗头初现,甚至还只是处于一种隐性状态时,就着手防患于未然,这样的前瞻和预判,则是现代社会治理更需要的有智慧的行政理性。中国共产党将其做的尽善尽美,创造出一个又一个奇迹。

虽然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但医改是一个世界性难题,目前改革取得的成效还是初步的,与党中央、国务院的要求和亿万人民群众的期盼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特别是医改已经步入深水区,难点问题集中显现,体制性矛盾集中暴露,改革面临的困难更多、挑战更大,迫切需要下更大的力气和决心,持续不断地把改革推向深入。我坚信,在中国共产党的带领下,医改将取得圆满成功,人民的生活将幸福美满。

下载关于新农村医改的社会调查报告word格式文档
下载关于新农村医改的社会调查报告.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2014新农村社会调查报告

    根据XX年常委会工作安排,今年3-5月,市人大农经委、农经工作室会同研究室和政府有关部门围绕全市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工作进行了专题调研。期间,调研组召集市发改委、财政局......

    关于新医改调查报告

    深化新型医疗体制改革——社会调查报告年级:药学09-18姓名:谢婵学号:200940882关于深化新型医疗体制改革的调查一、调查思路该项调查分四步进行:第一步,搜集资料,对新医改有初步认......

    新医改的调查报告

    调查题目: 关于《关于公立医院改革试点的指导意见》公众理解度的调查调查目的: 了解到群众对于医疗改革到底抱什么样的态度,将获得一系列的宝贵信息反馈给有关部门,使得公立医......

    社会主义新农村 社会调查报告(精选)

    社会主义新农村调查报告 调查目的:了解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与发展。 调查背景:2005年10月,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

    关于新农村的社会调查报告

    【摘要】:我是一名来自农村的女大学生,近几年每次回家我都有无限的感慨,我的家乡变化太大了。首先最明显的是村容村貌有了新的变化,环境卫生得到了改善,许多新的道路得以修建,一些......

    社会调查报告——新农村发展

    新农村发展调查报告 首先,我们要知道什么是新农村:“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指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反映一定时期农村社会以经济发展为基础,以社会全面进步为标志的社会状态。主要包括......

    社会调查报告---新农村建设

    社会实践报告 ——XXXXXXX 根据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指示,我们这里在开始了建设的步伐。在建设的初期,村上带头人首先进行的是村里的公路建设。只有建立......

    社会主义新农村社会调查报告

    社会主义新农村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上指出,纵观一些工业化国家发展的历程,连云港康居示范村桃东村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指在工业化初始阶段,农业支持工业、为工业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