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娄底市推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情况的调查报告

时间:2019-05-12 19:38:0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关于娄底市推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情况的调查报告》,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关于娄底市推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情况的调查报告》。

第一篇:关于娄底市推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情况的调查报告

关于娄底市推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情况的调查报告

根据市“三湘农民健康行”组委会的同一安排,为全面了解我市推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情况,把握存在的困难和题目,探索建立科学、规范、有效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9月下旬,由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曾贯一带队,我委组织市卫生局、市财政局深进到涟源、双峰两县市的卫生局、合管办、医疗单位、乡镇、村组进行了为期三天的实地考察调研,并召集市卫生局、财政局、民政局、人口计生委的有关领导及涟源市、新化县、双峰县的少数人大代表、乡镇政府负责人和卫生院院上进行了专题座谈研讨,关于娄底市推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情况的调查报告。通过广泛的调查、考察和座谈,我们对全市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工作的开展情况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和把握。现综合各方面情况,提出如下调查报告:

一、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推行以来取得的成绩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自2004年在我市试点以来,经过近三年的实践、探索和规范,取得了初步的成效,产生了较好的社会反响,收到了较好的社会效益。

1、基本得到了农民群众的认同和参与。我市现有涟源、新化、双峰三个县市开展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工作,其中涟源市已进进第三个运行年度。自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试行以来,我市各级党委、政府从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贯彻“以人为本”执政理念、维护广大农民的根本利益出发,认真落实领导责任,层层建立合管机构,进村进户宣传发动,千方百计拓宽筹资渠道,科学制定实施方案,不断完善治理体制,确保了全市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工作稳步推进。2006年,在财政状况十分紧张的情况下,市政府决定增加新化、双峰两个人口大县(共220万人)为试点县,并在省里规定的时间内一次性将配套经费868万元拨付到了三县市的基金帐户。全市共计筹集新农合资金万元,其中农民个人缴纳2172万元,突破了合作医疗的资金“瓶颈”。同时,相当多的农民群众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工作给予了拥护、支持和信任,积极响应和参与,全市三个县市参合农民达到人,参合率达76.57%。

2、部分缓解了农民“有病不敢治、治不起”的题目。据初步统计,1-9月三县市共给39.49万人次支付了医疗补助资金4740.4万元,其中涟源2400.3万元、新化1311.26万元、双峰1028.84万元。补助住院人次、4406.01万元,定额补助住院分娩、大病特殊门诊、计划免疫接种及新生儿疾病筛查等项目人次、334.408万元。省级、市级、县级医院和乡镇卫生院的人平住院补助金额分别为2175元、1211元、915元、625元,补助金额占累计住院用度的比例达到30.07%,至少18.18%的参合农民从合作医疗中受益。从这些数据中可以看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部分患病农民的经济负担,缓解了农民“有病不敢治、治不起”的题目。同时,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还逐步改变了农民“小病拖,大病挨”的无奈选择,增强了“生命可贵、健康第一”的意识。从涟源市问卷调查的情况看来,该市推行新农合后,65%的参合农民生病比过往更为积极地治疗,78%的农民表示更愿意到医院就诊。涟源市杨家滩镇枧埠村的毛根求老人一说到合作医疗,连声对党和政府的惠民政策表示感谢。他2004年为治气胸花往2700余元医药费,得到了800余元补助;2006年又因肠阻塞住院3次,共花往医药费2.5万余元,又得到了7000余元补助。他说,假如没参加合作医疗,这些医药费全部要自己承担,而且他是尽对不敢往湘雅医院等大医院看病的,是很难承受的。

3、逐步摸索出了一套比较切合实际的治理办法。三县市在推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中,通过试点和摸索,根据上级要求、外地经验和结合本地实际,相继制订出台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实施治理办法》、《基本药品目录》、《实施细则》、《治理制度》等一系列办法措施,形成了一套比较完整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操纵规章。同时,他们还根据实际情况不断修改调整实施方案,尽可能地维护农民利益,堵塞治理漏洞,做到治理规范、操纵简便、便民利民。如三县市普遍实行垫付制、一次性告知制、24小时值班制,并对山区农民实行送付制,为农民报付提供了较大方便;各县市合管局及审计、财政等部分按照“专款专用、以收定支、收支平衡”和 “收支分离、管办分开、封闭运行”的原则加强监管,确保基金安全。涟源市、新化县为农民开设个人帐户,以此方便农民自行购药。涟源市逐年降低起付线,进步报付比例,增加报付内容,逐步扩大农民受益面,进步受益度;并从2006年1月1日开始实行转动筹资制,即凡享受到合作医疗补助的农民,在办理补助手续时缴纳下年度的本户参合资金,此制度减少了筹资本钱,降低了筹资难度。双峰县为降低参合群众住院用度实行了病人认可制,即凡不符适用药目录的药品,必须告之患者签字认可,否则由医院承担用度;并将参合农民医疗补助情况公示到村,辅以回访制,实现低本钱监视。

4、有效促进了农村公共卫生事业的发展。长期以来,无论硬件、软件建设,乡镇卫生院都欠账太多,农村公共卫生体系十分薄弱。从此次调查的结果看来,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推行,促使农村公共卫生事业得到了较快的发展。一是各级政府加大了对农村公共卫生事业的投进。2003以来,全市共投进资金1814万元建设了36所乡镇卫生院,2006年全市计划投进1448.4万元新建、改造、维修39所乡镇卫生院。二是乡镇卫生院经营效益明显好转。以涟源市为例,该市第二人民医院(杨家滩中心卫生院)、第三人民医院(桥头河中心卫生院)近三年的业务收进分别为370万元、500万元、620万元和142万元、337万元、417万元,其他的很多规模小、效益差甚至濒临尽境的卫生院也实现了“起死回生”或是扭亏为盈。三是医疗机构的治理和服务水平得到进步。各级定点医院为在激烈的竞争中求得生存和发展,一方面不断加强内部治理,降低医疗用度和本钱,另一方面着力改善医疗设施,进步医务职员的业务素质,促使整个农村医疗系统的治理和服务水平得到了提升。

二、影响和制约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推行的主要题目

尽管我市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试点工作在各级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和积极推行下,取得了较大的成效,但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困难和题目,制约着合作医疗制度的全面推行和深进发展。

1、部分农民熟悉不到位,“参与度”不高。调查中发现,我市开展合作医疗试点工作的三县市固然通过行政手段获得了较高的“参与率”,但由于宣传发动不深进,农民对政府政策不理解等多方面的原因,导致一部分农民对合作医疗的信任和信心度不够、信心不足、参与热情不高。有的农民以为自己参合不过是帮乡、村干部完成个任务而已,乡、村干部不上门就不会主动交费;有的农民以为,定点医院的药价偏高、报付比例偏低、报付限终辊件多、报付手续麻烦,少数工作职员还变着法子索拿卡要,农民从中得到的好处未几,参不参加意义不大;还有的农民自我保健意识和互助共济意识薄弱,第一年参合未受益第二年便不愿参加,或是家里没有人生病就不愿参合;更有些农民形象地总结,合作医疗是“搞活了医院,挖空了财政,蒙骗了农民”,意见固然偏激,但集中反映了一些农民的抵触和怀疑心理。这说明,假如仅靠行政手段推行,缺乏广大农民的自觉参与,将从根本上影响到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深进发展。

2、制度定位有限,实际覆盖面偏小。车城热线按照目前农村合作医疗的制度设计,参合农民每人每年只有50元资金,由于资金总量有限,因而在制度定位时就受到限制,对参合农民的保障范围偏小。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定位于“大病统筹”,受益面过窄。假定一次“大病”住院治疗的用度为3000元,就需花往60个人全年的所有医药费,也就是说覆盖率仅为1/60左右。各种慢性病不住院就不能纳进补助范围。这种以保险业的原理和运作方式展开的合作医疗,对于仍处在贫困之中的农民来说吸引力十分有限。同时,由于合作医疗尚处于探索期,没有现成的做法和经验可供鉴戒,各试点县市为确保资金安全,在起付线、报付比例、补助病种的控制上往往偏紧,也降低了受益面,影响了农民的参合积极性。如新化县、双峰县至9月止,累计补偿金额占年度统筹基金的比例仅分别为43.3%、37.85%,结余资金分别达1715万元、1688万元。二是扶不扶贫,贫富受益不公,调查报告《关于娄底市推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情况的调查报告》。从实践来看,农民即使已经参合,具体住院就医时还得先垫资然后部分报销,而报销有“起付线”、“封顶线”,还有“好药不能报”、“分段按比例报销”、“单病种定额补助”等限制,七算八算,患者自己需要承担的数额仍然不小,穷人依然看不起病,能够享受到合作医疗优越性即得到政府补贴的还是农村中相对较富裕的群体。特别是农村中的五保户、低保户,参加合作医疗后依然看不起病。这就形成了实际上的“扶富不扶穷”,不仅显失公平,还有悖于合作医疗的初衷。三是“大病”、“小病”难以兼顾。在资金十分有限的情况下,是优先用于“大病统筹”还是保证“基本医疗”?这是一个两难选择。政府推行的合作医疗选择了前者,是着眼于抓关键,希看借此打破“贫——病”恶性循环,收到吹糠见米的效果。但由于覆盖面过窄,保障水平过低,实际结果很可能“大病”保不住,“小病”顾不上,发展成更多的“大病”。而“大病”都是由于常见病、多发病等“小病”未能得到及时治疗拖出来的。同时,像红斑狼疮、尿毒症、肝炎、糖尿病等严重的慢性病和瘫痪病人假如不住院都不能得到补助。

3、筹资机制不完善,工作经费普遍不足。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实行个人缴费、集体扶持和政府资助相结合的筹资机制。这种筹资机制在运行中目前还面临着重重困境:困境之一,参合基金难收取。对参合农民每人每年10元的基金的收缴,至今还没有找到一种简便可行、本钱低廉的收缴办法。目前的收缴方式主要是靠乡村干部一户一户上门动员、收取,实际上是以行政手段主导的一种模式,战线长、时间久、效率低、本钱高、难度大,假如长期这样下往,乡、村干部肯定顶不住,合作医疗覆盖面就会受到影响。以涟源市为例,该市为调动农民的参合积极性、化解“筹资难”题目,想尽了办法,如为每个家庭开设个人帐户、从2006年1月1日开始实行转动筹资制,但筹资难题目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该市2004年付出的筹资本钱仍然超过200万元。此后的2005年、2006年,乡村干部为筹资工作仍然要三请四催、踏破“铁鞋”,非常头痛和尴尬。困境之二,对乡、村干部缺乏激励机制。调查中了解到,由于缺乏经费,三县市的乡、村干部完成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宣传发动、收缴基金任务,不仅没有一分钱工作经费和补助,往往还要自掏腰包为农民垫缴参合基金,少则几百元,多则几千元。由于上级规定的参合率较高,这种情况在三县市普遍存在。如双峰县洪山殿镇龟灵村的游庆华支书2006年为了保证本村达到80%的参合率,垫付了1700余元,有400余元未收回。可以预见,假如长此下往,乡、村干部的工作积极性难以持续保持,不再垫资,农民参合率则会下降。参合率一下降,整个资金“盘子”就会“缩水”,基金就存在风险甚至无法运转。困境之三,工作经费普遍不足,基金安全存在风险。三个试点县市中,一个为国家级贫困县,一个为省级贫困市,一个为财政困难的农业县,财政状况均十分吃紧,难以保证合作医疗所需的工作经费。以2006年为例,除双峰县安排了120万元工作经费比较充足外,新化县年度预算只安排了20万元工作经费,实际需要估计在80万元以上(不含第一年启动经费)。涟源市2006年只安排了22万元工作经费(含人头经费),到5月底实际上已经开支了25万元,根本无法满足工作用车、宣传发动、资料印刷、证件制作、网络维护等正常开支。长此以往,有关职员难免在基金上打主意,合作医疗基金安全存在较大的隐患。此外,涟源市还要求每个乡镇承担1元/人的配套经费,桥头河等大乡镇承担的经费多达10余万元,由于乡镇财力无法承受,这笔经费早晚会转嫁到农民身上。

4、治理体制不顺,监管手段软弱。一是机构设置不规范。现在全市的机构设置情况是:涟源市设合管局,副科级;双峰县设合管办,副科级;新化县设合管所,股级。合管局(办、所)既是基金监管的治理部分,又是用度报付的办事机构,同时又是卫生局的二级机构,这种机构设置客观上弱化了合管局的监管职能,不利于合作医疗的健康发展。同时,受经费和编制的限制,目前除涟源市的合管站设在乡镇政府外,双峰、新化的合管站都设在乡镇卫生院,工作职员大都从卫生院抽调。乡镇合管站仅在业务上受县市合管局(办、所)指导,职员工资、工作经费、福利待遇都从原单位解决,合管站负责人由乡镇党委任命(有一乡镇的合管站负责人竟然是由医院院长兼任)。由于工作职员与原单位(卫生院)存在千丝万缕的利益联系,合作医疗运行的公正规范就会打折扣。二是信息化建设滞后。据调查,目前除双峰有所考虑外,新化县的信息网络建设还没有提上议事日程。涟源市尽管初步建立了新农合网络,但由于软件、硬件不配套、运行本钱高,信息网络的作用没有得到充分发挥。新农合面对的是至少60万人以上的服务对象、上千平方公里的治理区域和极其繁琐、繁重的审核报付任务,组织治理难度相当大,没有一个良好的信息网络系统,仅仅依靠手工操纵,加上工作职员人手少,要长期高效地做好治理和服务工作面临着巨大的困难。三是法律法规不配套。调查中得知,三县市目前都不同程度上存在参合农民、定点医院甚至极个别合管站工作职员弄虚作假套取医疗基金的题目。如有一个乡镇卫生院只有7名医务职员、10张床位,但一天竟申报了20个住院病人;一些规模较小、医琳辊件较差的定点医院为了进步住院率,竟然采取给200元/人回扣的办法“收买”病人。各县市合管局(办、所)采取了审核、稽查分离、突击查房、公示制等多种办法进行查处,但因没有适用的法律法规,即使违规行为已经查实,一般也只能作批评教育或没收非法所得的处理,致使这些弄虚作假、套取基金的现象时有发生、屡禁不止。

5、药价虚高,定点医院服务不规范。调查中,老百姓对医院反映最强烈、意见最多。定点医院服务不规范、药价虚高,严重地挫伤了农民的参合热情。一些定点医院为了追求经济利益,存在“无病小治、小病大治”和自费药比例过高等违规行为,让农民难以承受。涟源市有一位农民患者反映:他患有高血压和糖尿病等慢性病,以前都是看门诊,参加合作医疗后到县医院住了半个月院,花费3000余元,谁知后来报付了不足1000元,自己承担了三分之二,一计算,比他未参加合作医疗时还多花了千余元医药费。他以为上了政府的“当”,自认倒霉。还有一位村民非常激愤地反映,以前做阑尾手术只要1700余元,现在涨到了2200余元,国家补贴的钱都让医院和医生赚往了。上述事例凸现了合作医疗的一个致命的制度缺陷,就是:合作医疗规定参合农民必须住院才能报销,但由于医院、药厂、药商面向市场存在越来越突出的逐利趋向,卫生部分、药监部分又对此缺乏有效的监控措施,导致药费、诊疗费一路走高,农民住院费迅速攀升,参合农民并不能从合作医疗中得到预期的实惠。更为严重的是,农民与医院存在严重的信息和资源不对称,诊疗、收费只能由医院和医生说了算,农民即使知道吃了亏也是“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同时,一部分定点医院的设备和人才缺乏,服务能力低,医术水平差,以前农民“可以不往看”,现在却变成了“不得不往看”,委曲看了又得不到满足的医疗服务,实际又损害了农民的利益。

三、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几点建议

合作医疗试点的初期目标被概括成“政府得民心,农民得实惠,卫生事业得发展。”要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就需要在政府职能、市场机制与公民权利之间寻求最佳平衡点。

1、以理顺治理体制为先导,推动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规范化进程。我市要认真落实省编委、省财政厅、省人事厅、省卫生厅联合下发的湘编办

第二篇: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调查报告

河南省医疗调查报告

班级:

姓名:

学号: 指导老师:

调查时间:2011年1月2日

河南省医疗制度实施的调查报告

在我国农村医疗保健制度中,合作医疗占了很大的比重,它不仅是整个社会保障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是农民生命质量提高,生存、生活发展的基本前提。随着农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农民医疗保障需求不断增加,传统合作医疗显得不能够适应农村社会经济的发展需要。农村市场经济发展迫切要求建立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各级政府的责任意识不断增强,财政能力不断提高,各种主客观因素的相互作用,促使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诞生。新型合作医疗制度的实施是否到位?是否有成效?这一系列问题一直为政府和大众所关注。为此,我通过实地走访以及发放调查表等形式,就河南省偃师市大口乡的新型合作医疗开展情况进行了调查和初步分析,并就进一步完善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制度提出了自己的建议。

一、大口乡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制度实施状况

大口乡位于偃师市南部万安山北麓,总面积96平方公里,耕地面积3704公顷,辖28个行政村,53个自然村,总人口4.4万。2002完成国内生产总值6.9032亿元,人均国内生产总值15689元,财政收入达到697万元,人均财政收入166元,城乡居民储蓄总额1.3564亿元,人均居民储蓄总额2408元,农民人均纯收入3987元。另外,大口乡优越的地理位置,毗临郑州、洛阳航空港,境内县、乡公路纵横,交通通讯便利。

大口乡农村合作医疗兴于六十年代末,但由于原有的旧的合作医疗很大程度上靠政府的推动,没有完全按照农民群众的意愿兴办,另外还由于当时的制度不够完善,各种管理机制和群众的思想观念都没有跟上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步伐,没过多长时间就失去原有的活力,走向衰落。1997年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了《关于卫生改革和发展的决定》。于是,各地逐渐掀起了对传统的合作医疗制度进行改革的高潮,重建新时期的合作医疗制度。我国从2003年开始进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试点,逐渐在全国普及。“到2010年,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要基本覆盖农村居民”,这使该制度逐步落到实处。

此次调查,我采取了抽样调查的方式,一共走访了53个自然村,在每个自然村又选取了1户人家,同时,我还在市集、学校、企事业机关单位等进行实地走访。从调查的情况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在大口乡的普及率很高,但收效差异很大,组织管理模式、资金的筹集和标准、报销方式等方面都因各地的情况不一而不同。

(一)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普及和参与情况。由于宣传力度的加大,各自然村对新型合作医疗的知晓情况差不多达到100%,每个自然村的参与率都达到95%以上,但仍有一小部分经济收入比较低的家庭没有参与,这并非宣传工作有问题,而是由于他们观念比较守旧,觉得自己一般情况下得的都是感冒发烧之类的小病,无须参与。对于小病小痛,他们则采取自救自医的方式,或到一些民办的诊所进行治疗,因为大医院医疗收费一般较高,虽然有医疗保险,但也只是报销一定的额度,需要自己支付的仍然是一笔很大的费用,相比之下在民办诊所的诊断和医药费用却比较低。

(二)大口乡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组织管理形式方面有村办、乡办两种类型,以村办为主。一般做法是,以村为单位成立合作医疗管理机构,制定本村的合作医疗管理办法,并负责资金的筹集、使用和管理。但并不是每个村都设有卫生室或医疗站,以满足农民就近看病的需要,有些村,虽然设有医疗站、卫生所,可是条件极为恶劣。所以,村卫生室(站)不能医治的病人,也只能转到乡镇卫生院或县以上医院就医。

(三)在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资金筹集标准和方式方面。根据河南省新型农村医疗合作办法,按照农民个人以家庭为单位每人每年交费10元、中央财政和地方财政每人每年各补贴10元的标准筹资。农民以家庭为单位建立家庭账户,个人交纳的10元钱中,2元拨入基金,8元注入家庭账户用于门诊治疗。对于农民个人出资的款项,一般采取委托村委收取方式,部分村采取卫生院、乡政府工作人员直接到村、农民家的收取方式。

(四)关于大口乡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费用的报销情况。偃师市结合实际情况自2007年5月1日起,将恶性肿瘤的放疗、化疗、介入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的透析治疗,体外超声碎石,白内障超声雾化治疗,器官移植术后治疗等特殊门诊治疗费用纳入大病统筹补助范围。在定点医疗机构进行特殊门诊治疗的费用

按40%予以补助,最高限额每年每人累计不得超过10000元。从调查情况来看,新型合作医疗费用的报销程序比较繁琐,报销比例的标准不同。90%以上的受访者反映,在村办卫生室或医疗站虽然也可以报销,但有些卫生室怕麻烦往往不给于报销,而只收现金。有些只能在动大手术或犯大病时才能报销。因此大部分的人都不明确究竟按哪一个标准进行报销。同时,在报销费用的程度上,有的能够达到60%,有的只能报销其40%。

二、新型合作医疗制度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与原因分析

总的来说,到目前为止新型合作医疗制度虽然取得了很大的成效,但同时也存在着不足,新型合作医疗制度作为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在推广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是多方面的。

对大口乡53个自然村的53个农户及村卫生室(站)和乡卫生院调查显示:

1.收入水平对农民参加新型合作医疗有很大制约作用。

在调查的53个农户中,年收入水平700元以下的6户,有4户、占66.7%参加了新型合作医疗;700—1200元的14户,参加率73.3%;1200—1700元的13户,参加率83.3%;年收入1700—2200元的5户、2200—2700元的6户、2700—3200元的4户、3200元以上的5户,参加率均为100%。尽管农村合作医疗基金人均仅10元,但户均接近40元,对收入相对较低的农户来说,除了对新型合作医疗认识不足以外,收入水平对农民参加合作医疗有着不可忽视的制约作用。

2.参加合作医疗的农民呈现“中间高、两头低”的年龄特点。

在所调查的53个农户户主中,40岁以下的20人,参加合作医疗的16人,参加率80.0%;40—60岁的29人,参加率93.3%;60岁以上的9人,参加率77.8%。这表明40岁以下的人因身体状况较好,20%不愿参加合作医疗;40—60岁之间因身体状况逐步下降,参加合作医疗有一定的保障作用,这个年龄段的人很愿意参加;而超过60岁的人则认为本身体弱多病不愿给家庭增加额外负担,参加率较低。

3.乡卫生院投入大、收益小甚至无收益,他们认为实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增加了他们的负担。

在对乡卫生院的走访时,有关人员反映乡卫生院冲锋在前,出人、出物、出车,广泛宣传,动员群众,为推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付出了很大代价,但现在多数农民“小病不出村,大病上市、县”。乡级卫生院大多数因设施简陋、医疗技术条件差而很少有患者就诊、住院,甚至较以往门诊、住院病人数量更少、效益更低。至少从目前看,乡镇医院并不能从实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中受益。乡镇卫生院还承担着审核村级卫生所上报农户的各项农村合作医疗资料、看病情况。目前实施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农民受益最大,其次是县级以上医院,但却加重了起着直接联系群众桥梁作用的乡镇级卫生院自身的负担。

4.农民就医治病费用仍较高,新型合作医疗制度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农民看不起病住不起院的现实。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以来,53个农户看病共花费102698元,户均达1937元,人均453元。得到补助金额为12956元,占看病全部费用的12.6%。即农民自己还要负担近90%的看病费用。

5.农村合作医疗基金征收仍有一定难度。

尽管经过试点,各级政府、卫生院做了大量宣传、疏导工作,农民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也有较高的认可度,但由于社会风气及医德医风诸多问题的存在,部分农民仍担心合作医疗资金能否公平合理地用在农民身上,能否给农民带来真正的实惠,从而对此项民心工程仍存有不少疑虑,参加率不高。

6.“基本药物目录”不能适应农民实际看病需要。

医院使用“基本药物目录”以外的必须药品,如抢救危重病人的吸氧、使用新研制的疗效较佳的药品,当该部分医疗费占整个医疗费比重较大时,农民却得不到实惠。如一个病人所需医疗费为4万元,其中3.5万元为必须的非“基本药物目录”药品,也就是只有5千元能够得到相应的补助。再者,农民患者不是医

疗专家,就目前的医疗体制及医德、医风,也不可能让医生必须使用“基本药物目录”。

7.政府管理混乱,制度不明确,医疗机构标准不一。

关于新型合作医疗的实施,政府在这过程中属于大头,由于各地的情况不同,政府未能有效确定统一的标准,以至于医疗机构处于无标准执行状态。大部分人对报销的标准都没有确切的概念,能报销就已经很开心,根本不会去追究报销的标准是否合理。然而某些政府部门的监督不力,导致一些医疗机构从中牟取利益。有些定点医院的医生甚至看到出具合作医疗证时,会相应地增加医药费用,以抵扣合作医疗所报销的费用,来增加医院的收入。

三、完善新型合作医疗制度实施的建议和意见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实施是利国利民的举措。如何才能更加有效的促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在农村普及并发挥出最大的效用。我结合实际情况并咨询有关人员提出了几点建议。

(一)加强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制衡机制建设,规范管理,强化监督

首先,加强农村社会保障管理机构建设,建立全国统一、权威的农村社会保障管理机构。其次,完善农村社会保障的监督体系,这是农村社会保障制衡机制的主要组成部分。第三,加强农村社会保障机构队伍建设。通过内部提高职工素质和外部引进专业人才的途径,努力塑造和培养一支适应专业化、现代化、市场化管理需要的专业队伍。

(二)加强政府管理机制,加大投入力度,加强基层卫生组织建设

政府要切实加强对农村合作医疗管理工作的领导,明确工作职责。由专门的社会保障部门来具体组织实施农村合作医疗工作。为了确保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稳定有效的进行,必须明确合作医疗的组织领导、宣传发动、资金的筹集和使用管理等方面的工作,落实责任单位和责任人。

随着农民群众的医疗保健需求逐步提高,政府应加大财政投入力度,严格按照区域卫生规划的要求,调整和优化农村卫生资源,进一步改善和完善农村医疗卫生条件,实现农村卫生院的合理布局,加大对专业的卫生医疗队伍培养,提高医疗人员素质和服务质量,是农民群众足不出户就能享受到高质量的医疗卫生服务。

(三)建立统一的规范化管理标准,加大医疗监管力度,进一步优化医疗机构。

为了杜绝医药市场管理换乱和医院乱收费现象,政府必须建立统一的规范化管理标准,加强对医疗机构的监管力度,派专人对医疗保险资金的发放情况跟踪汇报。同时建立和完善举报制度,对农民群众反映的问题要积极了解情况并妥善处理。进一步改革优化医疗机构,对医疗机构实行规范化透明化管理。提高医疗机构在人们心目中的形象,建立农民群众就医信心。

(四)加大宣传力度,坚持一般与特殊相结合,切实保障农民群众利益

为了确保农民群众都能享受到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带来的实惠,对那些家庭经济条件特别不好的农户,政府应该免费为他们办理合作医疗。同时应进一步加大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宣传力度,让农民群众充分认识到合作医疗绝对是一项利国利民的好政策。同时兼顾农民群众和乡镇卫生院的利益,对提高乡镇卫生院的医疗设施和技术条件给予一定得补助,让农民群众即使是得了大病也可以在乡镇卫生院得到高标准的治疗。随着国民生产总值的提高,国家应逐渐增加合作医疗补助额度,真正让农民群众治疗大病时再无后顾之忧。

四、结语

中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是一个在旧农村合作医疗制度逐渐退出后,旨在为解决占全国近2/3农村人口的医疗保障问题而设计的新型制度。这一制度由政府主导,农民自愿参加,并由政府、集体和个人多方筹资,实行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但以大病统筹为主的模式。这项制度的建立,在帮助农民抵御重大疾病风险,减轻农民医疗负担,防止农民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等方面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而目前新型合作医疗制度实施已到了重要的攻坚阶段,必须严紧地落实国家的有关规定,进一步在构建和谐新农村的道路上落实惠及农民的国家政策,建立长久有效的新型合作医疗机制,关注农民的实际需要,实现农村社会和谐与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卫生工作的决定》(中发[2002]13号)

[2]《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卫生部等部门关于建立新型合作医疗制度意见的通知》(国办发[2003]3号)

[3]《中共河南省人民政府关于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卫生工作决定的实施意见》

[4]《卫生部、财政部关于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意见》

[5]偃师市《关于申报中央和省级财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补助资金的报告》

[6]刘启栋:新型合作医疗认同尴尬折射制度缺陷

[7]乐章:农民的疾病风险与医疗保障:一个实症性分析

第三篇: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调查报告

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典型调查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是党中央、国务院为解决农民看病就医问题而建立的一项基本医疗保障制度,是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举措。2007年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在我县启动实施以来,在各乡镇、各有关部门共同努力下,广大农民群众积极参与,新农合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卫生服务设施利用率得到提高,农民医疗负担得到减轻,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状况得到缓解。推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 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是一件利国利民的大好事。为了解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在家乡的推行情况,我利用本次寒假时间,在家乡清水县进行实地走访调查。通过走访合管办、各乡镇卫生所以及合作医疗定点医院,分别同正在住院的村民或病人家属和健康的普通村民面对面的交谈、询问,并查阅相关资料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落实情况进行了调查。以下是本次调查的基本情况:

一、新农合的参合对象

2007年正式启动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简称新农合),至今已有五年余。新农合继续坚持以家庭为单位参加,以人为本,以家庭实有人口参合。坚持“村可漏户,户不漏人”的原则。凡具有我县农业户籍的所有农村居民,包括外出务工人员、经商人员、户口未迁转的在校学生,在本县各企业的务工人员,县、乡镇各机关、事业单位的临时工中的农业户籍人员,婚入户口未迁转人员和当年出生还未申报户口的出生人员,都是新农合的参合对象。

二、新农合个人参合基金收缴标准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实行个人缴费和政府资助相结合的筹资原则。2009年,全国新农合筹资水平达到每人每年100元,农民个人缴费每人每年20元。从2010年开始,全国新农合筹资水平提高到每人每年150元,其中,中央财政对参合农民按60元的标准补助,地方财政补助标准相应提高到60元,农民个人缴费由每人每年20元增加到30元。

三、住院医药费的报销标准 在本次调查过程中我在合管办对新农合住院医药费的报销标准进行了咨询。

(1)参合农民在乡级定点医疗机构住院治疗,起付线50元(儿科0元),医药费在起付线以下(含起付线数额)的自己承担,起付线以上的超出部分报销90%,每次最高报销限额为6000元。(2)参合农民在县级定点医疗机构住院治疗,起付线为100元(儿科0元),医药费在起付线以下(含起付线数额)的自己承担,起付线以上的超出部分报销85%,每次最高报销限额为10000元。

(3)参合农民在市级定点医疗机构住院治疗,起付线为300元,医药费在起付线以下(含起付线数额)的自己承担,起付线以上的超出部分报销70%,每次最高报销限额为15000元。

(4)参合农民在省级定点医疗机构住院治疗,起付线为500元,医药费在起付线以下(含起付线数额)的自己承担,起付线以上的超出部分报销60%,每次最高报销限额为20000元。

(5)参合农民一年内因患同一种疾病多次住院的,或因患多种疾病多次住院的,超过起付线部分按不同级别医疗机构的比例报销,但年人均累计医药费报销总额不得超过30000元。

(6)参合农民(未违反计划生育政策)在定点医疗机构正常住院分娩的,乡镇卫生院、县妇幼保健院新农合补助250元;县级及县级以上医院新农合补助300元。剖宫产、高危妊娠及有其它合并症的异常分娩,按照等级定点医疗机构住院报销标准进行报销。

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存在的基本问题

(1)、农民对新农合的认识不强,对互助共济意识不够,疾病风险意识欠缺,更多地认同和习惯于政府和集体的救助,有投入、必回报,低投入、高回报期望与现有的制度保障能力形成了矛盾。从调查数据中有35%的农民认为交了钱没有生病就吃亏了,还有的觉得这种“新农合”交了钱,连资助了谁都不知道,等于白交了。

(2)、对新农合政策宣传不深入,特别是区外住院审批、报销程序、报销时间的知晓率不高,绝大部分农户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一知半解。从调查中了解到,只有45%的农户知道报销医药费是有条件限制的,有15%的农户明确表示不知道。农民对报销住院医疗费用的限制条件,如何计算报销的医疗费用,医药费报销的手续等知之不详,导致农民普遍觉得报销手续十分繁琐,有的农民原本自认为能够报销的医疗费用未得到补偿,这样降低了参合者对农合资的满意度。

(3)、乡镇卫生院设施和医疗服务水平有待提高。在本次调查中发现,大多数农民不愿到乡镇卫生院看病,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乡镇卫生院的设施和医疗服务水平不高。通过走访调查发现,有80%的农民对乡镇卫生院的设施和医疗服务水平不是很满意,这导致他们不愿意到乡镇卫生院看病。

五、对进一步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建议

1、为了进一步提高农民群众参合积极性,力争参合率达到100%,建议做好以下三方面的工作:(1)要广泛深入开展宣传:宣传典型农民受益事例;宣传和公布参合者补偿兑现情况;还有多用农民喜闻乐见的形式宣传医保政策。(2)建立家庭参合账户、规定按累计连续参合年限依次提高补助比例。(3)努力探索筹资新机制,提高参合农民筹资标准,让农民群众真正感受到加入“新农合”的实惠,并从心里认识到新农合制度的优越性,从而自觉志愿加入新农合。

2、加大改造乡镇卫生院基础设施与条件的力度,加强对农村卫生技术人员的培训,鼓励优秀的医学院校毕业生到乡镇卫生院工作,提高村卫生机构的医疗服务能力和水平,让更多村民能在村就诊医治,既降低了医疗成本,又能保证村民及时就医,努力做到让农民“

小病不出村,大病不出乡,疑难重病不出县”,从而减少农民群众医疗费用负担。

六、本次调查的感想

在寒假的社会实践调查中,通过对家乡的“新农合”推行情况的调查,我为家乡“新农合”工作取得的不菲的成绩而自豪,更为家乡农民得到了确确实实的实惠而高兴。希望新农合在今后能日益完善,将对人们的帮助最大化。

第四篇:区推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经验材料

xx区于XX年12月开始试点,推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两年来,在区委、区政府的领导下,在市财政局的大力支持和帮助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的运行机制逐步规范,各项规章制度逐步健全,通过几次调整之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相关政策逐步完善,合作医疗基金做到了收支基本平衡,同时,参合农民得到了实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优越性得到体现。

一、基本情况

xx区是以城带郊的中心城区,其中有8个乡镇、139个行政村为农村人口。XX年市政府确定xx区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试点区后,区委、区政府广泛动员,层层发动,明确目标,落实责任,确保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工作顺利启动和正常运行。参加合作医疗的农民逐年增加,截止XX年6月,全区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农民达到115871人,参合率达到88.4%。两年多以来,基金累计收入1278万元,含农民累计缴费596万元(其中门诊基金109万元)、财政配套资金682万元,共为农民报销住院补偿、门诊补偿及大病救助金710余万元。

二、主要做法

为了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工作扎实稳妥地向前推进,区财政部门主要抓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加强领导,强化措施

一是成立了领导机构及办事机构。及时成立了xx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管理委员会,由区长任主任。设立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管理委员会办公室并组建8个乡镇合管站,全面负责合作医疗试点工作。

二是积极筹措资金,保证基金及合作医疗机构的稳定运行。首先,严格按照农民缴费10元/人年,财政安排20元/人年的政策配比资金,设置了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财政专户、各乡镇合作医疗资金征集过渡户,保证基金收支及缴费渠道的通畅;其次,全面落实与合作医疗有关的人员及办公经费,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管理委员会办公室、乡镇合管站等机构及人员到位以后,财政足额拨付其人员、公用经费并根据实际需要,安排专项经费,大力支持合作医疗的各项改革工作。

三是完善各项制度办法。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制定了xx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管理办法、报销补偿办法、药品目录、诊疗目录、医疗服务目录及相应的管理办法、定点医院管理办法及考核标准等规范性文件,便于在执行过程中做到有章可循、有据可依,保证了合作医疗工作的公开、公正、公平。

(二)管好基金,取信于民

为保障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基金安全运行,根据省、市有关文件精神,xx区按照“管钱不管账,管账不管钱”的管理原则,制定的相关基金管理办法中体现了二大特点。

1、保证合作医疗基金的安全运行。合作医疗基金来源是个人缴纳、集体扶持和政府资助相结合的筹资机制,这三部分资金全部转入区财政农村合作医疗基金专户,集中管理,专款专用。基金支出实行财政专户集中支付制度,每半月由乡合管站初审、区合管办复审,按乡镇编制住院补偿报表,经区财政局复核后,直接从财政专户拨付到乡镇财政所零户统管账户上,乡镇医院和个人补偿金全部以领款单的形式领取,整个过程是在一种封闭状态下运行。

2、保证基金的收支平衡。为使有限的合作医疗基金发挥最大的效益。制定合理的补偿范围和补偿标准非常重要。这个标准应该是既要让农民得到实惠又要保证基金不透支。在实施的过程中,把合作医疗基金分成三部分,一是将基金的90%作为大病住院补偿;二是将基金的5%用于大病救助;三是将5%的基金列为风险储备金。设置了住院治疗起付线和单次住院的封顶线及补偿封顶线。为了扩展筹资渠道,调动农民参加合作医疗的积极性,鼓励乡和村集体经济组织资助农民参加合作医疗。对乡和村集体经济组织资助的村民提高报销比例10%—20%,通过两年的运行,合作医疗基金基本达到了收支平衡。

(三)调整政策,惠及农民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是新事物,它没有现成的经验可以借鉴,也没有成熟的模式可以效仿,搞好农村合作医疗工作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探索,不断的适应,适时的做出调整。两年来,区财政局多次开展调研,听取了乡镇村领导、定点医院和合管站工作人员及参合农民等各方面的意见和建议,并根据这些意见和建议,对合作医疗的相关政策先后进行了三次调整。主要措施:一是取消病种限制和扩大了药品目录。按照《湖北省基本医疗保险和工伤保险药品目录》,参合农民用药享受与城镇医保同等待遇。二是增加定点医院。定点医院由启动时的12家增加到20家,其中省市专科医院3家,三级医院4家、二级医院4家、一级医院9家,农民住院不需要逐级转诊,在20家定点医院内自主选择,方便了农民就诊,提高了农民的医疗保障水平。三是降低定点医院起付线,提高单次住院封顶线。起付线一级医院由450元调整为100元,二级医院由600元调整为200元,三级医院由800元调整为500元,省市(专科)医院由XX元调整为1500元;封顶线一级医院由XX元 调整为2500元,二级医院由2600元调整为3000元,三级医院由2800元调整为3300元,省市(专科)医院由3000元调整为3500元。四是增加重症门诊补偿。对患有糖尿病及合并症、高血压病ш期、恶性肿瘤、尿毒症(包括肾移植术后用药)、再生障碍性贫血、帕金森氏综合症、系统性红斑狼疮、慢性重症肝炎肝硬化等八种慢性重症疾病的患者在门诊治疗时,全年可以得到1000—6000元不等的门诊医疗费用的补偿,解决了他们的经济困难及对后续治疗提供了帮助。到XX年底已有156人办理了重症门诊手续,有197人次得到了报销补偿,补偿资金10.4万元。五是制定了外出务工人员急诊就诊的报销补偿办法,调动了外出务工人员参合的积极性。六是制定了“新合医”与“乡村合医”并轨的管理办法。提高农民的医疗保障水平。七是为参合的农民进行一次免费健康体检,体检项目涉及内、外、五官等26个项目,发现患有不同慢性病的有6000余人次,建立了以家庭为单位的健康档案;八是区财政为“五保户”承担了参合费用,并按每人每月30元医疗补偿标准下拨到福利院统一管理,专款专用;九是实施大病救助,对由于医疗费用过高影响家庭生产生活的农民给予医疗救助。两年来,共有624人得到大病医疗救助,救助资金66.4万余元。

两年来,共有4246(包括重症门诊)人次,享受了合作医疗的报销补偿。其中得到3000元以上补偿的有337人次,获1万元以上补偿(含大病救助)的有34人,xx乡农民张仲英得到30000元补偿救助金,成为当时在全省范围内获补偿最高的受益者。XX青菱乡村民金惠英因患尿毒症获得补偿及救助金30000元,为她透析治疗提供了很大帮助。

(四)加强定点医院的管理,维护农民的切身利益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定点医院是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实施的重要组织部分,定点医院管理的好坏直接影响农民的医疗保障水平,影响这项制度的顺利实施。因此,xx区把加强定点医院的管理作为巩固合作医疗的重要内容,并采取了一些行之有效的措施:一是与定点医院签订医疗服务协议书,明确了双方的权利义务,提出要认真履行医疗服务协议,更好地为参合农民服务的具体要求。对自费药品、自费检查项目及医疗服务项目实行签字制度,维护农民的知情权。二是组织专家每半年对定点医院进行一次检查,按照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定点医院考核评分标准,检查定点医院的组织管理、医疗服务管理、医疗服务质量等内容,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当场进行反馈并提出整改意见。三是定期召开定点医院负责人会议,通报检查情况和报销审核中发现的问题,对问题突出的,下达整改通知书,要求限期整改。这些措施较好地维护了农民利益。

三、试点工作的几点体会

(一)认真贯彻党和国家的政策,是推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根本保证。《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卫生部等部门关于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意见的通知》明确指出了政府对合作医疗的组织、引导和支持责任,农民自愿参加原则和个人、集体、政府多方筹资的渠道,这些政策很具体,操作性强,只要认真贯彻执行了这些政策,就能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把事情办好。

(二)领导重视,是推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关键。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动员会主要领导参加亲自动员,向乡镇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形成了区和乡、镇两级党委、政府联动的格局,财政、卫生等部门之间相互协作形成合力。

(三)加强宣传引导,是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稳步推进的重要途径。宣传引导的重要内容就是动员和组织农民自愿参加合作医疗,合作医疗没有人参加,这个制度就建立不起来,要农民自愿参加就必须让农民懂得参加合作医疗的意义和好处,如果宣传不到位,组织不得力,农民不知道合作医疗是怎么回事,这项工作就无法开展。

(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工作的动力。一是xx区固有的“二元化”经济结构造成各乡镇发展水平不均衡,经济条件差的乡镇,资金筹集很困难。二是农民自我保健意识和健康风险意识不强,互助共济观念淡薄,需要做大量的宣传工作。三是定点医院的管理任务艰巨,尽管国家已经出台多项限价政策,但医院为了生存必须追求经济效益,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仍然难以得到有效解决,在对定点医院的管理上需要得到有关方面的帮助和支持。四是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运行机制需进一步完善。

总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是一项农民的初级医疗保障制度,这项制度的实施,只有在农民受益的前提下才能够长期运行下去,才能有生命力,才能真正成为农民健康的保护伞。

第五篇: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调查报告

河南理工大学

2010年暑期“思政课”社会实践

专业:财务管理专业

年级:08级

班级:2班

姓名:董一平

学号:310810040203 年 7 月 27日2010 对河南省偃师市大口乡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实施的调查报告

调研时间:2010年7月17日_---2010年7月29日 调研地点:河南省偃师市大口乡 调查对象:大口乡53个自然村及村卫生室、乡卫生院调查主题: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实施调查人员:董一平

对偃师市大口乡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实施的调查报告

在我国农村医疗保健制度中,合作医疗占了很大的比重,它不仅是整个社会保障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是农民生命质量提高,生存、生活发展的基本前提。随着农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农民医疗保障需求不断增加,传统合作医疗显得不能够适应农村社会经济的发展需要。农村市场经济发展迫切要求建立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各级政府的责任意识不断增强,财政能力不断提高,各种主客观因素的相互作用,促使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诞生。新型合作医疗制度的实施是否到位?是否有成效?这一系列问题一直为政府和大众所关注。为此,我通过实地走访以及发放调查表等形式,就河南省偃师市大口乡的新型合作医疗开展情况进行了调查和初步分析,并就进一步完善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制度提出了自己的建议。

一、大口乡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制度实施状况

大口乡位于偃师市南部万安山北麓,总面积96平方公里,耕地面积3704公顷,辖28个行政村,53个自然村,总人口4.4万。2002完成国内生产总值

6.9032亿元,人均国内生产总值15689元,财政收入达到697万元,人均财政收入166元,城乡居民储蓄总额1.3564亿元,人均居民储蓄总额2408元,农民人均纯收入3987元。另外,大口乡优越的地理位置,毗临郑州、洛阳航空港,境内县、乡公路纵横,交通通讯便利。

大口乡农村合作医疗兴于六十年代末,但由于原有的旧的合作医疗很大程度上靠政府的推动,没有完全按照农民群众的意愿兴办,另外还由于当时的制度不够完善,各种管理机制和群众的思想观念都没有跟上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步伐,没过多长时间就失去原有的活力,走向衰落。1997年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了《关于卫生改革和发展的决定》。于是,各地逐渐掀起了对传统的合作医疗制度进行改革的高潮,重建新时期的合作医疗制度。我国从2003年开始进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试点,逐渐在全国普及。“到2010年,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要基本覆盖农村居民”,这使该制度逐步落到实处。

此次调查,我采取了抽样调查的方式,一共走访了53个自然村,在每个自然村又选取了1户人家,同时,我还在市集、学校、企事业机关单位等进行实地走访。从调查的情况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在大口乡的普及率很高,但收效差异很大,组织管理模式、资金的筹集和标准、报销方式等方面都因各地的情况不一而不同。

(一)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普及和参与情况。由于宣传力度的加大,各自然村对新型合作医疗的知晓情况差不多达到100%,每个自然村的参与率都达到95%以上,但仍有一小部分经济收入比较低的家庭没有参与,这并非宣传工作有问题,而是由于他们观念比较守旧,觉得自己一般情况下得的都是感冒发烧之类的小病,无须参与。对于小病小痛,他们则采取自救自医的方式,或到一些民办的诊所进行治疗,因为大医院医疗收费一般较高,虽然有医疗保险,但也只是报销一定的额度,需要自己支付的仍然是一笔很大的费用,相比之下在民办诊所的诊断和医药费用却比较低。

(二)大口乡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组织管理形式方面有村办、乡办两种类型,以村办为主。一般做法是,以村为单位成立合作医疗管理机构,制定本村的合作医疗管理办法,并负责资金的筹集、使用和管理。但并不是每个村都设有卫生室或医疗站,以满足农民就近看病的需要,有些村,虽然设有医疗站、卫生所,可是条件极为恶劣。所以,村卫生室(站)不能医治的病人,也只能转到乡镇卫生院或县以上医院就医。

(三)在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资金筹集标准和方式方面。根据河南省新型农村医疗合作办法,按照农民个人以家庭为单位每人每年交费10元、中央财政和地方财政每人每年各补贴10元的标准筹资。农民以家庭为单位建立家庭账户,个人交纳的10元钱中,2元拨入基金,8元注入家庭账户用于门诊治疗。对于农民个人出资的款项,一般采取委托村委收取方式,部分村采取卫生院、乡政府工作人员直接到村、农民家的收取方式。

(四)关于大口乡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费用的报销情况。偃师市结合实际情况自2007年5月1日起,将恶性肿瘤的放疗、化疗、介入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的透析治疗,体外超声碎石,白内障超声雾化治疗,器官移植术后治疗等特殊门诊治疗费用纳入大病统筹补助范围。在定点医疗机构进行特殊门诊治疗的费用按40%予以补助,最高限额每年每人累计不得超过10000元。从调查情况来看,新型合作医疗费用的报销程序比较繁琐,报销比例的标准不同。90%以上的受访者反映,在村办卫生室或医疗站虽然也可以报销,但有些卫生室怕麻烦往往不给于报销,而只收现金。有些只能在动大手术或犯大病时才能报销。因此大部分的人都不明确究竟按哪一个标准进行报销。同时,在报销费用的程度上,有的能够达到60%,有的只能报销其40%。

二、新型合作医疗制度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与原因分析

总的来说,到目前为止新型合作医疗制度虽然取得了很大的成效,但同时也存在着不足,新型合作医疗制度作为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在推广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是多方面的。

对大口乡53个自然村的53个农户及村卫生室(站)和乡卫生院调查显示:

在调查的53个农户中,年收入水平700元以下的6户,有4户、占66.7% 参加了新型合作医疗;700—1200元的14户,参加率73.3%;1200—1700元的13户,参加率83.3%;年收入1700—2200元的5户、2200—2700元的6户、2700—3200元的4户、3200元以上的5户,参加率均为100%。尽管农村合作医疗基金人均仅10元,但户均接近40元,对收入相对较低的农户来说,除了对新型合作医疗认识不足以外,收入水平对农民参加合作医疗有着不可忽视的制约作用。

2.参加合作医疗的农民呈现“中间高、两头低”的年龄特点。

在所调查的53个农户户主中,40岁以下的20人,参加合作医疗的16人,参加率80.0%;40—60岁的29人,参加率93.3%;60岁以上的9人,参加率77.8%。这表明40岁以下的人因身体状况较好,20%不愿参加合作医疗;40—60岁之间因身体状况逐步下降,参加合作医疗有一定的保障作用,这个年龄段的人很愿意参加;而超过60岁的人则认为本身体弱多病不愿给家庭增加额外负担,参加率较低。

3.乡卫生院投入大、收益小甚至无收益,他们认为实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增加了他们的负担。在对乡卫生院的走访时,有关人员反映乡卫生院冲锋在前,出人、出物、出车,广泛宣传,动员群众,为推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付出了很大代价,但现在多数农民“小病不出村,大病上市、县”。乡级卫生院大多数因设施简陋、医疗技术条件差而很少有患者就诊、住院,甚至较以往门诊、住院病人数量更少、效益更低。至少从目前看,乡镇医院并不能从实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中受益。乡镇卫生院还承担着审核村级卫生所上报农户的各项农村合作医疗资料、看病情况。目前实施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农民受益最大,其次是县级以上医院,但却加重了起着直接联系群众桥梁作用的乡镇级卫生院自身的负担。4.农民就医治病费用仍较高,新型合作医疗制度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农民看不起病住不起院的现实。

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以来,53个农户看病共花费102698元,户均达1937元,人均453元。得到补助金额为12956元,占看病全部费用的12.6%。即农民自己还要负担近90%的看病费用。

5.农村合作医疗基金征收仍有一定难度。

尽管经过试点,各级政府、卫生院做了大量宣传、疏导工作,农民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也有较高的认可度,但由于社会风气及医德医风诸多问题的存在,部分农民仍担心合作医疗资金能否公平合理地用在农民身上,能否给农民带来真正的实惠,从而对此项民心工程仍存有不少疑虑,参加率不高。

6.“基本药物目录”不能适应农民实际看病需要。

医院使用“基本药物目录”以外的必须药品,如抢救危重病人的吸氧、使用新研制的疗效较佳的药品,当该部分医疗费占整个医疗费比重较大时,农民却得不到实惠。如一个病人所需医疗费为4万元,其中3.5万元为必须的非“基本药物目录”药品,也就是只有5千元能够得到相应的补助。再者,农民患者不是医疗专家,就目前的医疗体制及医德、医风,也不可能让医生必须使用“基本药物目录”。

7.政府管理混乱,制度不明确,医疗机构标准不一。

关于新型合作医疗的实施,政府在这过程中属于大头,由于各地的情况不同,政府未能有效确定统一的标准,以至于医疗机构处于无标准执行状态。大部分人对报销的标准都没有确切的概念,能报销就已经很开心,根本不会去追究报篇二:对农村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调查报告

关于农村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调查报告

调查目的:通过对我村农民从了解度、参与度、满意度三方面进行调查,统计数据,研究我村村民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了解度、参与度和满意度以及影响因素,发现我们这一地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不足之处,并提出合理化建议。

调查地点:

调查时间:2011年2月8号——18号

调查对象:农户

调查方式:调查问卷、访谈

一、前言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实践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贯彻了科学发展观的战略思想。“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指出中国共产党要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指出要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发挥人民首创精神,保障人民各项权益,走共同富裕道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有人民共享。在这种背景下,党中央和国家针对农民看病难、看病贵、养老难的问题,出台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政策,并作为一项制度广泛普及。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中国农村现代化是中国现代化的关键,而作为追求中国农村现代化的主体——农民,他们的生活状态和健康状况,是中国现代化进程和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因此,中国农民的健康需要有一个保障机制——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问题关系到农村社会稳定和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问题,是党中央在新形势下对对加强农村公共卫生建设做出的重大决策,是一项亲民、惠民政策,是关系广大农民的切身利益和农村卫生改革大局的根本大计,也是有效控制农村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重要途径。

作为新一代的大学生,为了相应国家的号召,积极投身社会,了解社会民生,寒假期间我对我村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及村民看病情况作了调查,从一定程度上了解了农村医疗合作制度的先进性和惠民政策的益处。

二、调查方法:

我村共有216户农户,人口852人。本次调查采用系统抽样的方法,对这216户人家按一定顺序编码排序,进行随机抽样,抽取200户人家,对抽中的人家每家发放一份调查问卷,通过调查,我收集了我村村民自医疗合作制度实施以来的参合人数,从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村民对制度的态度,也说明了农民在关注时事政策方面的意识有了一定的提高。

三、调查结果与分析

1、了解度

了解度在这里是这农民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了解程度,包括了解制度的途径,对报销制度、报销的起付钱和封顶线的了解,以及报销的方法等。

在对各年龄段农民对“新农合”制度的了解程度调查的农民中,30岁以下的占23%,30-50岁的占52%,50岁以上的占25%;其中,30岁以下的农民对“新农合”很清楚的占15%,知道但不太清楚的占68%,不了解的占17%;30-50岁的对“新农合”很了解的占28%,知道但不太清楚的占58%,不了解的占14%;50岁以上的农民对“新农合”很清楚的占6%,知道但不了解的占63%,不了解的占31%。

有调查结果来看,30-50岁的农民对“新农合”制度相对比较了解,而30岁以下和50岁以上的农民则对其了解较少;但总体上农民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了解仅仅是一般性的了解,有些农民甚至只是知道按时缴纳投保费用,但具体对他们而言的利益却不甚了解。

这与村干部及“新农合”机构的宣传不到位有关,经农民反映,村干部在宣传时只告诉他们要交的钱,关于报销流程只有那些报销过的人才知道。

2、农民的参与度

我村的经济收入主要是靠出售农产品,生活也都不是很富裕,但这都没有影响农民的参与新农村合作医疗的意愿,参保率已高达100%,农民一般都视医保为一种必须品,都怀着以防万一的态度。综合农民明年继续参保的原因有以下几点:政府财政补贴、缓解看病贵、家庭成员经常患病、农合缴费不高。从调查结果来看,政府财政补贴和缓解看病贵的原因所占比重高达73%。

3、满意度

通过访问和调查农民看病是否方便、定点医疗机构服务态度、医生看病的专业水平、报销时工作人员的态度、定点机构的环境卫生状况、报销手续是否方便、硬件设施状况,以及农民对报销制度、报销费用所占比例、补偿费用,参加合作医疗后,生病是否仍然带来较大的经济压力等的看法,综合分析得出农民对目前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满意情况。

调查结果显示,有68.3%的农民对“新农合”非常满意,有13.6%的满意,10.4%的农民不满意,还有7.7%的认为没感觉

从调查结果分析,有81.9%的农民对“新农合”持满意态度,他们对定点医疗机构服务态度、医生看病的专业水平、报销时工作人员的态度、定点机构的环境卫生状况、报销手续是否方便、硬件设施状况等给予了很高的评价。但也有少数农民提出了自己的不满,他们认为不报销的费用所占比例仍很高、看门诊和住院花费很大以及参加合作医疗后,生病仍然带来较大的经济压力;从结果分析看出,持不满态度的农民大多数家庭收入比较低。

4、存在问题

第一,很多农民认为医院、卫生室的医药价格存在很大的水分,报销几乎不能带来实际效益。确实医药住院的价格过高,令许多的农民望而兴叹,因此村里仍然存在着“小病扛,大病拖”的情况。应该说这种现象是很多人所担忧的,也是不理解合作医疗的原因。

第二,合作医疗中有很很多限制,报销存在一定的范围。虽然各种门类品种都有明细的要求,但农民自身根本不清楚报销的具体情况。

第三,报销制度在缓解人们的看病负担上所起作用有限。尽管住院可以有50%的报销比例,但是农村人真正去医院的占极少数,而且即使住院报销,剩余的部分对农民来说也是很大的负担。

第四,现今的农村医疗卫生配置仍存在着不合理现象,这让农民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有着一定程度的不信任感,其中收费不合理是反映最突出的问题。

总之,医疗筹资的模式问题,医疗服务的价格过高,医疗补偿的水平不足,医疗信息的不明晰、不畅通,所有的这些都是合作医疗具体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所有的问题让合作医疗在农村的发展存在很大阻力。

四、对策与建议

1、加强宣传,使农民对“新农合”有更深的认识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是一项系统工程,无论是在启动阶段,还是在实施过

程中,都需要政府的宣传、组织和协调,同时相关媒介也应该起到辅助推广的作用,让农民了解这一体制,并逐渐从乡村医生或者个体诊所中走出来,转而在医疗卫生服务更好的医疗定点医院就医,从而得到医疗上的切实保障。2采取措施,有效减少农民看病就医的费用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能否持续发展,关键之一是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基金的使用要坚持量入为出的原则。因此,应以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大局为重,有效控制医药费用。同时,加强医院管理,给参合农民使用高档药品和特殊检查前必须经患者同意,尽量为参合农民的住院提供适宜的技术服务和优惠的收费价格,维护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正常运转。3要探索不同人群设立不同的筹资、补助标准

合理拉开筹资和补助水平,鼓励条件较好的人群参加筹资额度大、补助水平高的合作医疗制度,并统筹各方利益,逐步引导整个合作医疗制度向高筹资标准、高补助水平方向发展。

五、结论及体会

通过这次调查我发现,我村的农民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人数和积极性是比较高的,这表明,我村农民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还是很赞同的,同时,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也为保障农民健康、促进农村经济发展作出了一定的贡献,这体现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中的“党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要求,响应了科学发展观中“以人为本”的号召,切实维护了广大农民的切身利益,发展了农民的生活水平。

对于调查中我村提出的有关问题,希望政府的相关部门予以重视,合理配置农村医疗卫生资源,明确划分资源等级,严格进行规范化管理,只有将合作医疗保险看成是代表广大农民的根本利益,才能切实保障农民权益,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的战略思想。

作为大学生的我,通过这次社会调查,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有了更深的认识,这项制度有效地解决了农民“看病难”的难题,使农民切身体会到了党的好政策带来的好处,同时,我也看到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对我村经济发展作出的贡献,是我村农民生活上升到了一个新的台阶,相信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战略思想的指引下,我村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将会更加完善,人民生活将会更加美好!

参考文献

[1]朱玲 政府与农村基本医疗保健制度选择

[2] 万健 中国农村社会经济调查篇三: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调查报告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调查报告

小组成员:

„„„

目录

一、导言.................................................p2

(一)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提出背景........................................p2

(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问题................................................p3

二、调查数据和调查说明...................................p6

(一)样本分布..............................................................p6

(二)变量说明及其基本统计值................................................p7

三、原因分析和调查结论...................................p9

(一)该县级市新型农村医疗合作体制可行性分析................................p9

(二)农民眼中的新型农村合作制度...........................................p11

(三)推行难的原因分析.....................................................p13

四、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改进设想....................p16

五、调查总结............................................p17

六、参考文献............................................p18 小组分工

一、导 言

(一)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体制出台的背景

20世纪80年代初以来,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我国农村卫生体制也经历了剧烈的市场化改革。遗憾的是,我国卫生保健体制的改革,在很大程度上忽视了相对贫困的农村人口的利益,导致农村人均卫生资源严重不足,城乡之间分布不合理。农村人口的个人卫生负担占其收入的比例,远远高于相对富裕的城镇人口。

由于农村医疗投入的不足,农民“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现象严重制约“新农村建设”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

在农村有这样一句

话:“小病养,大病扛,重病等着见阎王。”农民

害怕疾病,特别是大病、重病,因为这会使农民走 —居民收入水平低——生活艰难——健康状况差——影响经济发展”这样一种“因病致贫”和“因贫返病”的恶性循环,以至陷入“穷者愈穷,富者愈富” 的陷阱。最终走向两极分化。

在部分农村,地方病和传

染病发病率还很高,如结核病、乙型肝炎、艾滋病尚未得到有

效控制。在诸如非典、禽流感

等公共卫生事件方面,乡村医

疗机构控制医院内感染,阻止

病毒流向社区的能力并不尽人意,农民预防疾病意识淡薄并且缺乏相关知识,因此面临威胁最大的仍然是农村。

上述状况的存在,已经严重地影响和制约了当地社会经济总体发展水平的进一步提高。尤其是中国目前已经进入了扶贫的攻坚阶段,相当一大部分贫困人口的贫困原因与疾病的发生互为因果高度相关。因此,对贫困人口实施必要的医疗救助,这已不仅仅是卫生部门的一项工作重点,更应是扶贫部门,乃至整个社会关注的焦点之一。特困人口的卫生问题已成为农村贫困地区人群生活水平提高和健康状况改善的一个严重的制约因素,如不对其目前所处的困境给予特殊的扶贫和资助,则这种不公平会进一步恶化,不仅严重违反

了卫生筹资的支付能力原则和公平性原则,而且势必将给中

国未来社会的可持续性发展带来严重的影响。

然而,在目前农民已经完全沦为社会弱势群体的情况下,如何保障医疗救助制度真正为农民谋福是一个大问题。在此背景下出台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体制,旨在于解决农民看病难的问题。

(二)、新型农村医疗合作体制的现状 1.医疗经费筹集困难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卫生工作的决定》中明确提出:新型合作医疗筹资来自政府、集体、个人三方渠道。但由于没有明确合作医疗在乡、村两级的合法筹资渠道,以及政府资助不到位。使得农民自己筹资成为合作医疗基金的主要来源,而农民收人增长缓慢,致使合作医疗筹资困难重重。2.受益率低问题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补偿中的突出问题是弄明受益水平偏低。据有关部门统计:2004年,全国的实际补偿水平不足30%,甚至一些地区不足20%。仍有70%~80%以上的医疗费用是由农民个人负担。

下载关于娄底市推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情况的调查报告word格式文档
下载关于娄底市推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情况的调查报告.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调查报告

    关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调查报告 一、活动目的:青春献和谐 关注合作医疗 关注新农村二、活动对象:xx省xx市xx镇xx村全体村民 三、活动项目及目的:制定关于合作医疗的调查表,将其......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调查报告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调查报告 随着社会的发展医疗卫生资源愈来愈集中于城市,地处偏远的农民看病(主要指大病或疑难病)不方便;更主要的,贫困农民普遍无力支付高额的医疗费用,往往有病......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调查报告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调查报告(一)调查目的:本文主要通过调查孝感市毛陈镇同欢村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工作开展情况,分析该地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现状和存在的主要问题,探讨制约该市新型......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调查报告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问题是关系到农村社会稳定和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问题。是党中央、国务院在新形势下对加强农村公共卫生建设做出的重大决策,是一项......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调查报告(精选)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调研报告 摘要: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建立旨在改善农村的医疗现状,提高农民的健康水平。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自推行以来,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看病难看病贵的问......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

    上海市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建设实现“四大突破” 2011-01-10 07:11:52 来源: 上海市政府网 区级统筹,补助提升,实时报销,跨区就医——2010年上海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建设顺利......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 1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各项管理制度 2医院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管理制度 3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实施办法 第1篇: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各项管理制度 一、就医转......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 近些年,随着人口老龄化不断加速,农村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缓慢以及农村疾病人口数量激增,在农民收入依旧比较低条件下,疾病成为农民最为关心的问题,“辛苦奋斗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