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乡镇农业结构调整工作经验交流材料

时间:2019-05-12 19:03:3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XX乡镇农业结构调整工作经验交流材料》,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XX乡镇农业结构调整工作经验交流材料》。

第一篇:XX乡镇农业结构调整工作经验交流材料

认真做好农业结构调整工作

农业结构调整是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有效途径,是一项需不断完善的系统工程。我们**镇党委政府近年来不断引导全镇广大干群立足实际,面向市场,建设基地,与时俱进地抓好农业结构调整工作。

一、做法与体会

(一)立足镇情定思路

我镇是工业小镇、农业弱镇、财政穷镇,工业总量不大,农业上仍以传统农业为主。只有从实际镇情民情出发,实事求是地制定调整战略,群众才能接受,才能调出高效益。因此,我们确立了这样的调整思路:以市场为导向,以农民增收为目标,以扩大规模为抓手,坚持质量优先、效益优先的原则,既立足于解决当前农产品销售难和农民增收难的问题,更着眼于农业可持续发展,因地制宜地调整农业结构,因势利导发展规模出路,着力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现在我镇的杨树产业、羊肉产业链条正在得到不断拉长,全镇杨树加工企业31家,200*年实现税收240万元;全镇70%多的农户从事羊肉产业,30多家羊肉馆,生意火红。

(二)面向市场选项目

在当前的市场经济条件下,只有面向市场,准确地把握市场信息,选择市场潜力大、前景好的项目。扩大经济作物面积、扩大优质商品粮面积、扩养食草畜禽,改良地方畜禽品质是我们的首选目标,据此我镇在种植业上扩大油菜面积,实现11000亩,扩大蔬菜面积,全年实现8000亩,扩大杨树面积,达到15000亩,扩大优质小麦面积,达到18000亩,占小麦面积的65%,扩大水稻面积,达到7200亩,引导发展饲草、花卉、食用菌等经济作物;在养殖业上,扩养山羊,达到6.6万只,其中波杂羊3万只,扩养四季鹅10万只,全面推广养殖二元、三元杂交猪,年饲养量达到3.6万只。

(三)发挥优势建基地

我镇位于**运南片,是个全省122个重点中心镇之一,废黄河、黄码河穿境而过,全镇绝大部分土地为沙壤土,水量较为充沛,在种植业上较适宜栽植杨树、花生、油菜等,为此谌蛄哪昕寡钍鞑的昊疃苍灾渤善?5000亩,植树总量近200万株;在东南片**、**等村连片种植花生,全镇面积达11000亩;与**民康油脂有限公司合作种植油菜11000亩,成为他们的原料基地;在马厂等村群众有多年的种植蔬菜经验,我们就引导群众以马厂西田片为中心,建设3000亩无公害蔬菜基地,现在每天近2多万斤黄瓜被各路经纪人送到大中城市的菜场;“**羊肉甲天下”,我们大力发展养羊业,在去年被省农林厅确认为无公害畜产品养殖基地的同时,“**羊肉”也被评为无公害农产品。

(四)培养大户搞示范

我们大力宣传各类种、养、加大户的经验。近年来,先后组织村组干部、群众代表5000多人次到镇内、镇外参观学习,学先进、树样榜。用**村柳园组发展蔬菜每亩收入年超5000元、**村颜亭美投入10多万元大胆引进波尔山羊,流转土地100亩、三岔村田玉东发展规模养鸡,年饲养肉鸡近20000只、葛圩村张如全养殖乌苏里貉年收入20000多元等一大批身边致富典型,发展大户经济、能人经济,以大户带调整,以能人示范调整,初步解决农户不愿调、不敢调、不会调的矛盾。

(五)加大投入促调整

首先是加大技术投入,在全镇健全技术推广网络,镇有农业综合服务中心,村村配备科技主任,组组有科技示范户,还经常开展农业技术培训,近来印发各类技术资料8000多份,举办培训班4次,受训人达5000人,从而提高科技在农业中的贡献份额;其次是加大资金投入,继续抓好中低产田改造,改善排灌条件,对连片种植的经济田以奖金代投入,对连片种植1000亩以上的经济作物村每亩奖2元;第三是引导农民投入,发展保护地栽培,加快畜禽补栏,加快山羊、生猪品种改良步伐;第四是大力开展农业招商,培养壮大农业龙头企业,侧重扶持发展**食品有限公司,上马羊肉小包装生产线,建成县级生猪定点屠宰企业,发展订单农业,促进农民增收。

二、问题与不足

近年来,我们在优化农业结构上做了不少努力,也取得一些成绩,但总体上看,我镇结构调整的层次还比较低,仍停留在面积的增减、品种的更换等适应调整阶段,对推动农业发展总体水平的提高和推动农民增收等方面效果不够明显,主要表现在:大宗粮食面积多,经济作物面积少;大路货产品多,名、优、特产品少;提篮小卖的多,集体上市的少;等待观望的多,积极调整的少;投入制约的多,主动投入少。究其原因,在农业结构调整中明显存在下列几个主要问题:

一是思想理念与发展需求不相适应。一方面干部或因循守旧不会调,或认为群众不听话求稳怕乱不敢调,或搞一刀切、搞行政命令挫伤群众积极性瞎乱调;另一方面,群众还抱着“手中无粮心发慌”的观念不敢调,即使调,也是试探性的,样样都有一点点,样样只有一点点,还有部分群众市场观念还较落后或是过分依赖政府,提出政府包种、包销、包担风险,或是没有风险意识,受不了市场的考验。

二是科技普及与农业生产实际需要不相适应。农业科技普及网络不健全,网断线破,农技员有也只是种粮技术员,无其他技术员;有的技术员也是绝大部分时间搞经营,不重视新技术推广。如无公害农产品的生产,技术指导不到位,群众不了解或不接受。

三是资金投入与调整需求不相适应。政府无钱投入,农民增加投入少,大多劳力在外务工,把农业当成副业,如我们羊肉出名,就没钱投入羊肉小包装,羊肉附加值没有得到充分挖掘。

四是掌握信息手段与市场经济信息变化不相适应。许多农户只是利用人与人接触传播信息,或只是通过电话了解信息,运用现代化手段(如网络技术等)不够,或很不重视。

三、思考与打算

今后,农业结构如何调整,我们也做了简单的分析与思考。我镇农业结构调整必须立足自身,着眼全局,找准方向,形成新袁特色。因此,我们必须坚持这样的原则:优化粮经结构,提高经济作物比重;优化区域结构,提高优势产业比重;优化技术结构,提高高效农业比重,走农业产业化之路,走农业工业化之路。重点抓好无公害畜产品基地建设、优质无公害商品粮基地建设、无公害蔬菜基地建设、万亩油料基地建设,做大做强杨树产业和新袁羊肉产业。

首先要转变观念。一是我们干部转变观念,切实为农做好服务,特别是产前、产中、产业后的信息服务;二是引导群众树立市场观念,提高驾驭市场能力,做诚信农民。

其次要面向市场。市场有风险,也有商机。我们必须面向市场定项目,面向市场定品种,面向市场定规模。引导农户种植炒货型花生、种植专用小麦、发展波杂羊、四季鹅等食草畜禽。

第三要加大投入。在投入之初认真调研,坚持科学投入,通过增加投入上规模,形成特色,生产精品;在投入渠道方面着重引导农民主动投入,通过招商引资,引进外来资本,我们将重点引进农副产品加工项目,提高农副产品附加值。

第四要搞好服务。我们各个部门、各个镇村干部都要牢固树立“以农为本”的观念,增加为农服务意识,努力在技术、资金、项目、流通、示范、治安等方面提供优质服务。

第二篇:乡镇农业结构调整经验材料

乡镇农业结构调整经验材料

特色取胜规模发展科学进行农业结构调整

今年以来,党委政府把做好农村、农业、农民的工作作为稳定和发展的重点来抓,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及省、市、区的文件精神,在稳定粮食生产,保证粮食种植面积的基础上,进行水稻、小麦良种推广,大力开发绿色农产品,走粮食产业优质高效之路的同时,强力推进农业结构

调整。我镇紧紧围绕市、区委政府“上规模、抓特色,突出区域特点,走标准化建设”的思路,结合我镇实际,大力发展芦笋产业和畜禽产业。

对于芦笋产业的调整,我们做到“两个强化”、“三个明确”、“四个规范”、“五个抓好”。

“两个强化”即:(1)强化宣传,使这项富民强镇的产业深入人心,充分调动广大农民的积极性;(2)强化面积落实。镇、村、组三级干部和所有党员都要起示范带头作用,建立芦笋示范田,确保全镇芦笋种植面积的落实。今年全镇计划蔬菜栽植面积10000亩,其中芦笋面积计划为6000亩,由于芦笋栽培方式的改变,由白芦笋改为绿芦笋,由亩均栽植1200棵至1400棵,加密到每亩栽植2400棵至2500棵,实际栽植了2513亩,加之近600亩的老芦笋。目前,新老芦笋面积已达3000亩以上,计划明年再扩8000亩,达到万亩以上。

“三个明确”即:(1)明确工作思路。我们将芦笋的调整思路定位为:规模化、产业化、市场化,在每个具体时期确定工作重心。我们从芦笋的育苗到芦笋移栽后的管理都明确了重点,把种苗育苗面积、浸种、催芽、大田规划、移栽管理落实好范文版权所有到位;(2)明确工作职责。成立了芦笋产业结构调整指挥部,实行镇干部包片、驻村,村干部包组到田,确保一级抓一级,一级对一级负责,努力做到“千斤重担大家挑,人人工作要达标”;(3)明确工作纪律。建章立制,实行企业化管理和考核,加强督查力度,用量化的标准来经营芦笋产业。

“四个规范”即:(1)规范肥料的品种数量与投放方法;(2)规范耕作标准与要求;(3)规范大田的移栽规格与质量;(4)规范水系配套标准,制定了芦笋种植任务时间表,严格执行芦笋移栽的标准化、科学化、规范化。

“五个抓好”即:(1)抓好范文版权所有好芦笋栽培的管理工作;(2)抓好芦笋的销售工作;(3)抓好芦笋收购的体制建设;(4)抓好资金的投放与回收;(5)抓好管理人员的审查和监控。

我们建立健全芦笋技术专项管理机构,实行农业生产资料统一供应,病虫统一防治,收购市场统一管理,资金专款专用管理,实现从产前、产中到产后的一条龙服务。由苏州创元集团提供资金和技术支持,成立了以尹洪修博士为首的技术指导队伍;与山东艾斯派芦笋有限公司和宿迁罐头食品有限公司签定了销售合同,确保在市场行情好时,随行就市,在市场行情不好时,制定保护价,保证了广大笋农的利益。以工业化管理的模式来经营芦笋产业,一切按标准化操作,生产出符合客户要求的标准化产品,在全镇形成了“共想芦笋事、共唱芦笋经”的芦笋文化氛围。

在畜禽生产上坚持“两示范、三突破”。

“两示范”即着力打造生猪示范区和家禽养殖示范区。“三突破”即:一是在生产模式上突破;二是在经营模式上突破;三是在调整模式上突破。我们以苏太猪扩繁基地和陈洼、条河两个林带养鸡基地为示范,在生产模式上重点培育养殖大户和养殖示范区,通过典型带动,促进全镇畜禽生产。全镇现有养鸡专业户1132户,年饲养蛋鸡、肉鸡等禽类400万只,日产鸡蛋100吨左右;养猪业主要是推广优良品种苏太猪。在经营模式上,我们大力发展龙头企业,努力打造苏太猪和肉种鸡的品牌效益。通过科学规划布局,严格建设质量,专家技术指导,规范了养殖和疫病防治方法,确立了产销一体化,畅通了销售渠道,开拓了市场。在调整模式上,我们通过畜产品市场供求信息,指导农户搞好生产,定期定点采集市场行情,及时反馈给农户,引导和鼓励他们自行调整养殖结构。总之,我们的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概括起来为:以市场经营为理念,寻找突破,走规模化、产业化之路。

在市委、市政府和区委、区政府的亲切关怀下,在镇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全镇人民的共同努力下,我镇的农业结构调整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第三篇:乡镇农业结构调整工作汇报

农业结构调整工作汇报

今年以来,我们按照县委、县政府的统一部署,不断加快农业结构调整步伐,促进了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健康发展。

一、加强领导,强化措施,掀起结构调整新高潮

我镇按照县秋季农业结构调整工作会议的要求,不断强化措施,狠抓落实,并在吸取以往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充分尊重农民意愿,加强规划,因地制宜,注重通过宣传引导,科

技指导,加强信息服务,推广先进技术等来推动农业结构调整工作,做到适合种什么就种什么,适合养什么就养什么,不强制命令,不搞一刀切,确保秋季结构调整顺利进行,工作到位。

一是提高认识,加强领导。县里召开秋季农业结构调整工作会议后,我镇立即召开党政联席会对会议精神进行传达,对秋季结构调整工作进行安排部署,同时研究出台工作意见和实施方案,成立领导小组,设立专门机构,配备专职人员,健全工作制度,保证各项工作措施落到实处,见到实效。

二是任务分解,强化责任。实行镇领导分工包管区、机关干部包村、村干部包农户,把目标任务细化分解,落实到村、到户、到地块、到人头,建立健全激励约束机制,严格考核,严格奖惩。秋收秋种期间,镇机关工作人员将全部下村,深入一线,指导生产,帮助工作,协调服务,确保调整任务不折不扣的完成。

三是抓好宣传引导。通过召开村两委会、村民会议、村广播、发放明白纸、典型引路等方式,使群众真正树立传统耕种没出路,特色农业能致富的观念,提高农业结构调整工作的积极性。

四是强化政策扶持。对高标准蔬菜大棚实行贴息贷款和资金扶持,每亩年补贴300元,连补3年;温室大棚每棚协调贷款7000元,贴息3年,并无偿架电,硬化道路;对发展十个以上连片鸭棚的户,除县每棚补助2000元外,镇里每棚再补助扶持资金2000元;对连片种植土豆的农户,镇里负责种子和地膜款;对名贵鱼种养殖100亩以上的,除县补贴外,镇也相应补助;对种养大户、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进行了重点扶持和政策倾斜,进一步激发广大群众调整农业结构,发展特色农业的热情。

五是加强技术和信息服务。镇里组织农技、渔技、畜牧、农机、水利等涉农部门技术人员,深入田间地头指导科学种田、科学养殖;加快协会建设,及时了解市场信息,把一家一户办不了的事情办实办好,使农产品种的好,销的出,提高种养效益,多渠道增加农民收入。

二、因地制宜,科学规划,力求结构调整新突破

以大棚蔬菜示范基地建设为重点,带动全镇种植业结构大调整。在巩固1300亩大棚蔬菜的基础上,加强规划,扩大面积,力争达到1500亩;大力发展连片大中小弓棚,联系引进名优品种,提高种植效益,使之尽快形成规模。镇里将进一步加大投入,完善水利基础设施,力争每个村结构调整都有新亮点、新突破,到年底,全镇农业结构调整面积突破6000亩,粮经比例4:6。

抓好新上养殖项目建设,做大做强畜禽业。以养鸭、养猪为突破口,加强基地建设,带动全镇畜禽业发展,使之成为湖区百姓致富的重要手段。在巩固发展镇养殖场等4处养殖基地的基础上,又建成两处养鸭基地,已发展高标准鸭棚35个,预计年出栏肉鸭45万只;鱼场利用鱼池台田新建大型肉鸭养殖基地,总投资500万元,年出栏肉鸭80万只,并与县食品公司签订了常年购销合同。全镇水禽饲养量达150万只。今年新建养猪场一处,集育种、繁殖、养殖于一体,总投资500万元,年可出栏成猪万余头,预计10月份建成投产。目前,全镇共发展初具规模饲养场120余处。

林果业抓好栽培管理,发展苗木花卉种植。进一步加强对湖东大堤、滨湖路两侧、老运河堤长达30余公里的绿化带、渔池台田等林木管理。依托靠近县城优势,大力发展苗木花卉种植,新建的集养殖、观赏、休闲于一体,占地面积30多亩的大型花卉基地项目正在建设中。今年,全镇新增林业面积1300余亩,林木覆盖率达到23.9。

劳动力转移取得新进展。针对全镇人多地少的实际,镇党委政府在认真总结以往成功经验的基础上,精心组织、广泛宣传、靠上联系,扎扎实实地开展了劳动力转移工作。目前,全镇劳动力转移总数达到16000余人,其中,县外2800余人,国外务工5人。8月份,镇里由分管领导带队,到日照等地,对用工企业进行走访,征求企业意见,看望外出务工人员,并达成了新输出50名纺织女工的用工协议。

三、下步工作打算

虽然我镇在农业结构调整和湖区管理中做了一定的工作,但还有一些不足之处,在下步工作中,我们将按县委、县政府整体工作安排,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全面完成今年的各项工作任务。一是在农业结构调整工作中,抓好宣传引导,使群众切实提高加大农业结构调整的积极性;二是加强技术服务,组织技术人员深入田间地头,指导农民科学种田,科学养殖,提高种养效益;并通过各种方式,及时了解市场供求信息,使农产品种的好、销的出,效益高;三是重点抓好养猪场、镇鱼场肉鸭养殖基

地和塌陷区养鱼基地的建设,抓好三个农字号龙头企业的扩产扩资,达到“办一个企业,建一座基地,育一大产业,富一方农民”的目的。四是针对当前实际,重点抓好“三秋”生产和秋种工作.镇里成立秋季农业生产指挥部,全力以赴,靠上工作,做到人员安排到位,安全生产宣传到位,机械设备、工作措施到位,确保秋季农业生产顺利进行。做好小麦良种补贴工作,确保

良种种植面积,为农业丰产丰收打下坚实的基础.

第四篇:乡镇农业结构调整经验材料(定稿)

乡镇农业结构调整经验材料

特色取胜 规模发展 科学进行农业结构调整

今年以来,党委政府把做好农村、农业、农民的工作作为稳定和发展的重点来抓,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及省、市、区的文件精神,在稳定粮食生产,保证粮食种植面积的基础上,进行水稻、小麦良种推广,大力开发绿色农产品,走粮食产业优质高效之路的同时,强力推进农业结构调整。我镇紧紧围绕市、区委政府“上规模、抓特色,突出区域特点,走标准化建设”的思路,结合我镇实际,大力发展芦笋产业和畜禽产业。

对于芦笋产业的调整,我们做到“两个强化”、“三个明确”、“四个规范”、“五个抓好”。“两个强化”即:(1)强化宣传,使这项富民强镇的产业深入人心,充分调动广大农民的积极性;(2)强化面积落实。镇、村、组三级干部和所有党员都要起示范带头作用,建立芦笋示范田,确保全镇芦笋种植面积的落实。今年全镇计划蔬菜栽植面积10000亩,其中芦笋面积计划为6000亩,由于芦笋栽培方式的改变,由白芦笋改为绿芦笋,由亩均栽植1200棵至1400棵,加密到每亩栽植2400棵至2500棵,实际栽植了2513亩,加之近600亩的老芦笋。目前,新老芦笋面积已达3000亩以上,计划明年再扩8000亩,达到万亩以上。

[本文出自新世纪秘书网-http://]“三个明确”即:(1)明确工作思路。我们将芦笋的调整思路定位为:规模化、产业化、市场化,在每个具体时期确定工作重心。我们从芦笋的育苗到芦笋移栽后的管理都明确了重点,把种苗育苗面积、浸种、催芽、大田规划、移栽管理落实到位;(2)明确工作职责。成立了芦笋产业结构调整指挥部,实行镇干部包片、驻村,村干部包组到田,确保一级抓一级,一级对一级负责,努力做到“千斤重担大家挑,人人工作要达标”;(3)明确工作纪律。建章立制,实行企业化管理和考核,加强督查力度,用量化的标准来经营芦笋产业。

“四个规范”即:(1)规范肥料的品种数量与投放方法;(2)规范耕作标准与要求;(3)规范大田的移栽规格与质量;(4)规范水系配套标准,制定了芦笋种植任务时间表,严格执行芦笋移栽的标准化、科学化、规范化。

“五个抓好”即:(1)抓好芦笋栽培的管理工作;(2)抓好芦笋的销售工作;(3)抓好芦笋收购的体制建设;(4)抓好资金的投放与回收;(5)抓好管理人员的审查和监控。我们建立健全芦笋技术专项管理机构,实行农业生产资料统一供应,病虫统一防治,收购市场统一管理,资金专款专用管理,实现从产前、产中到产后的一条龙服务。由苏州创元集团提供资金和技术支持,成立了以尹洪修博士为首的技术指导队伍;与山东艾斯派芦笋有限公司和宿迁罐头食品有限公司签定了销售合同,确保在市场行情好时,随行就市,在市场行情不好时,制定保护价,保证了广大笋农的利益。以工业化管理的模式来经营芦笋产业,一切按标准化操作,生产出符合客户要求的标准化产品,在全镇形成了“共想芦笋事、共唱芦笋经”的芦笋文化氛围。

在畜禽生产上坚持“两示范、三突破”。

“两示范”即着力打造生猪示范区和家禽养殖示范区。“三突破”即:一是在生产模式上突破;二是在经营模式上突破;三是在调整模式上突破。我们以苏太猪扩繁基地和陈洼、条河两个林带养鸡基地为示范,在生产模式上重点培育养殖大户和养殖示范区,通过典型带动,促进全镇畜禽生产。全镇现有养鸡专业户1132户,年饲养蛋鸡、肉鸡等禽类400万只,日产鸡蛋100吨左右;养猪业主要是推广优良品种苏太猪。在经营模式上,我们大力发展龙头企业,努力打造苏太猪和肉种鸡的品牌效益。通过科学规划布局,严格建设质量,专家技术指导,规范了养殖和疫病防治方法,确立了产销一体化,畅通了销售渠道,开拓了市场。在调整模式上,我们通过畜产品市场供求信息,指导农户搞好生产,定期定点采集市场行情,及时反馈给农户,引导和鼓励他们自行调整养殖结构。

总之,我们的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概括起来为:以市场经营为理念,寻找突破,走规模化、产业化之路。

在市委、市政府和区委、区政府的亲切关怀下,在镇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全镇人民的共同努力下,我镇的农业结构调整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第五篇:乡镇有机农业工作经验交流

“支部+合作社” 农民得实惠

——***镇***村发展有机农业的几点启示

如何发挥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有效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稳定,是新形势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内容***镇***村党支部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工作中,因地制宜,找到了农村工作与党建工作的有机结合点,建立完善了

“支部+专业合作社”的运作模式,真正让群众感受到了党的温暖和专业合作社带来的实惠。

***镇XX村位于**、**、**三县市交界处,淄河上游,全村面积9.9平方公里,博沂路西线穿境而过。现有住户480户,人口1436人,党员41人。存量土地13230亩,2008年全村经济总收入1273万元,农民人均收入6509元。

2007年,村支部书记***从外县市发展农业规模种植中得到启示,在反复进行市场调研,多方论证的基础上,确定了以“发展有机草莓为突破口,逐步发展壮大有机农产品种植”的农业发展思路。通过召开村两委会、党员大会、村民代表会,决定先由村“两委”成员及部分党员带头建草莓大棚摸索经验,2008年下半年所种草莓一举成功,并顺利打入**等超市,出现供不应求的局面,每个大棚三四百平方能净赚万余元。初试成功,极大鼓舞了***等村“两委”一班人的信心,也带动了村民的种植热情。在广大党员户的带动下,现在全村已发展有机草莓200亩,村民热情高涨,非常积极。在试种草莓成功的基础上,村支部又发动党员带动村民积极种植有机韭菜、有机黄桃,到现在已规划100个有机草莓大棚和200个有机韭菜大棚,并全部落实到农户。为了整合资源,减少市场风险,党支部通过多次召开党员大会,号召广大党员户带头参与,于2009年年初成立了金洼韭菜、聚成草莓和瓦成桃树种植专业合作社,在党员户的带动下,非党员种植户全部参加了专业合作社。形成“支部+合作社”的模式后,通过探索实行土地流转制度、三户联保信用制度、分片联保等制度,实现了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和农村社会的和谐稳定。在党支部的积极努力下,该村规划实施的2000亩有机黄桃示范园被列入国家农业综合开发项目。韭菜和草莓获得北京爱科塞尔有机食品认证公司有机认证,参加有机农产品生产的农户中有100户已在工商部门注册为个体经营户,实现了由传统农民向参与市场经营法人的转变,20余个产品已获质检部门颁发的销售条码。该村被中国农业大学确定为有机韭菜科技示范园区,被中华民族经济对外合作促进会确定为有机食品创新园区,被市农业综合开发办定为整建制有机农业示范村。村支部大胆探索“支部+专业合作社”的运作模式发展有机农业,获得成功,走出了党建工作与经济工作双赢互动的新路子。

几点启示

“支部+合作社”是在农村基层党组织的领导和指导下,以农户为基础,以产业为依托,以合作社为载体,以富民为目的,通过支部抓合作社,合作社带农户,推动农业产业化经营和农民增收的一种工作模式,这种模式解决了“小生产”与“大市场”之间的矛盾,提高了农户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增强了他们抵御市场风险和自然灾害的能力。同时,这种模式比较好地解决了支部、合作社、农民三者之间的关系,实现了农村党组织建设与经济工作的对接共振,对加强和改进党对农村工作的领导,具有重要意义。

启示一:模式的成功运作,支部必须发挥政治核心作用。在“支部+合作社”的模式中,支部是核心。没有支部的正确指导,模式就会失去方向;没有支部的坚强领导,模式就会偏离为最广大人民群众谋利益的轨道。发挥支部的政治核心作用,才能保证在农村工作中贯彻落实中央各项方针政策,才能有效团结大批农业产业化建设的能人,才能按照党章的要求吸收大批农村致富标兵加入党组织,从而提高支部驾驭市场经济的能力,增强支部领导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能力。只有发挥好支部的政治核心作用,才能增强党支部的先进性,为“支部+合作社”模式的良好运作提供可靠保障。

启示二:模式的成功运作,合作社必须发挥桥梁中介功能。实践证明,在农村,建立以自愿、互利为基础,以“入社自愿、退社自由、管理民主”为原则的合作社组织,将有利于形成符合广大农民实际特点和需要的运行机制,使合作社成为广大会员的利益共同体,增强合作社的向心力和凝聚力。合作社组织一头连接支部,一头连接农户,一头联系市场,一头联系广大农户。直接或间接担当着“龙头”和“中介”角色。发挥好这种桥梁纽带功能,有利于适应新形势下农村工作的巨大变化。建立合作社组织,是新形势下农村工作中团结群众、致富群众的一个重要纽带。

启示三:模式的成功运作,党员必须发挥先锋模范作用。“支部+合作社”的模式找到了加强农村基层党建工作的切入点,实现了农村基层党建工作与经济工作的有机结合,在一定程度上把握了新时期农村工作的主动权,提高了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和号召力。在模式运作的起始阶段,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引导农民群众积极加入合作社是一个重要的基础性工作;在产品走向市场的时候,带领农户分析、研究、打开市场又成为模式成功的一个关键环节。在这些工作中,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发挥的如何将直接关系到模式运作的成败。

下载XX乡镇农业结构调整工作经验交流材料word格式文档
下载XX乡镇农业结构调整工作经验交流材料.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乡镇秋季农业结构调整实施方案

    乡镇秋季农业结构调整实施方案为贯彻落实全县秋季农业结构调整动员会议精神,加快全镇农业结构调整步伐,动员全镇上下紧紧抓住秋季调茬的有利时机,迅速掀起秋季农业结构调整高潮......

    乡镇农业结构调整的建议

    突出节水增效推进结构调整近年来,在*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上下以**主线,按照“紧扣水权定产业,围绕增收调结构,突出特色闯市场,依靠科技增效益”的思路,突出节水增效,狠抓结构......

    农业结构调整

    甘肃农业在新一轮结构调整中的思路与对策 李丽莉 ( 甘肃经济研究院甘肃 兰州 730070)摘要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城乡协调发展以及生态环境的改善是新时期、新的经济环境下赋......

    乡镇农业结构调整工作汇报(5篇范例)

    乡镇农业结构调整工作汇报 乡镇农业结构调整工作汇报 农业结构调整工作汇报 今年以来,我们按照县委、县政府的统一部署, 不断加快农业结构调整步伐,促进了农业和农村经济的......

    产业结构调整农业

    产业结构调整——农业 浏阳二中 【背景材料】 ⊙重大事件: 一、2003中央经济世作会议提出了发展农村经济的三方面措施:第一,要继续推进农业结构调整,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加快乡镇......

    09农业结构调整

    陕县农业产业结构调整调研报告近年来,陕县一直以发展现代农业和高效农业为重点,以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目标,以资源为基础,以市场为导向,进一步推进农业结构调整,调优种植业、调大......

    贵州农业结构调整

    贵州农业结构调整 对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进行战略性调整,是中央针对农业发展新阶段提出来的,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农业和农村经济工作的中心任务,是增强农产品竞争力、增加农民......

    农业结构调整意见

    关于2009年农业结构调整推进高效规模农业发展的 指导意见各村、各有关部门: 近年来,各级政府高度重视高效规模农业的发展。我镇农业已进入一个新的发展时期,为加快我镇高效规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