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分析(论文)★

时间:2019-05-12 19:24:1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分析(论文)》,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分析(论文)》。

第一篇: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分析(论文)

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分析

经过多年的改革开放,中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经济发展成就,但也有许多问题亟待解决,其中最迫切且最具有挑战性的是“三农”问题。所谓“三农”问题是指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农村问题的核心是如何通过工业化与城镇化的进程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消除城乡二元对立的问题,其重点是户籍制度的改革。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是发展中国家从传统的农业国向现代工业国转变的必然之路。因此,要彻底解决“三农”问题关键需要大量转移农业剩余劳动力。

一、我国农村劳动力过剩的原因分析

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产生原因很多,主要有以下原因:

1、累积性剩余。建国后,由于我们实行了错误的人口政策,导致人口出生处于很高的自然增长率。人口的增长速度和总量远远大于同期经济发展和就业的需求,其中尤以农村为甚。人多地少是我国最大的国情,也是造成我国农业劳动力过剩的最主要的原因。

2、是代性剩余。在我国农村,随着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普遍推行,农民生产经营的积极性有了大幅提高,由此导致农业劳动生产率不断提高,而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则导致农业对劳动力的需求相应减少,其结果,大批农业劳动力就会从农业中释放出来,成为剩余劳动力。

3、是波动性剩余。我国现在约有一亿进城务工的农民工,但他们中绝大多数是流动性的,并未真正城市化。一遇大的经济波动或其他风吹草动,就会被迫回乡。这种波动性剩余不是每年都发生的,但其对劳动力就业的影响,对社会秩序的冲击,对稳定的影响,给各级政府带来的压力,却比还未进城打工、隐性失业于农业的剩余劳动力大得多。

4、消费性剩余。恩格尔定律认为,随着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其用于食品消费的支出比例将会不断下降。其中包括消费者从重视食品和生活必需品的消费向重视工业品和劳务的消费转化,这种转化带来了消费结构的变化。这种消费结构的变化使得主要以提供食品为主第一产业的发展受到了限制,而以提供工业品和劳务为主的第二、三产业的发展有了巨大的空间,这就引发了大量农业劳动力向第二、三产业转移的冲动和农业劳动力的过剩。

二、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制约因素

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要受多方面因素的制约,既有主观因素,也有客观因素,总结起来,有以下方面的制约:

1、农村劳动力素质制约。农村教育、科技、文化和卫生事业的发展水平明显落后于城市,农民在社会经济各个方面都没有享受到与

城镇居民同等的待遇。教育经费与适龄人口的匹配不相适应,一方面是教育经费缺乏,教学条件落后;另一方面,农村适龄人口的入学率低,农村的教育状况与城镇还有很大的差距。此外,进城打工的农民子女的教育,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

2、农业内部扩大就业的空间不大。当农业朝着现代化发展时,劳动力的投入对增产的作用会大为减弱,农艺、机械和化工产品对劳动力的替代作用越发突出。当这种替代作用累积到一定量时,对劳动力的排斥现象就不可避免会出现,使整个生产过程发生节省劳动的情形,劳动内部的就业机会非但不能增加,反而有减少的现象。

3、农村非农产业发展受阻,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能力有限。近些年,乡镇企业的发展速度滞缓,随着增长方式的转变,劳动密集型逐渐向资金密集型转变,劳动就业成本大幅度增加,加上在市场经济激烈的竞争中管理水平、技术力量相对薄弱,经济效益不佳,给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带来影响。

4、没有建立有利于农村剩余劳动力流动的土地流转制度,土地权益不明晰。土地所有者主体及土地预期收益和风险的不确定,使得土地使用权转让的当事人之间的权利义务不明确,使土地使用权在流转过程中纠纷不断,大大地降低了土地使用权流转的速度及数量。而农民土地不退出,农村土地的细碎分割的问题就不能解决,也就意味着农民的转移问题没有从根本上解决。

5、没有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转移后的农村劳动力得不到生活保障。自从1978年我国实行家庭承包经营以来,中国农民开始从土地上解放出来,但是这些数量庞大的农民工却并没有享受到城市的种种保障制度,又加上自身渐渐远离土地,正日益处在一种尴尬境地:他们虽然生活在城市,干着和城市工人相同的工作,却不被城市所承认,同时由于没有工人身份,他们没有组织,没有参加工会的权利,被排除在社会保障安全网之外,没有起码的劳动福利保障。

6、劳动力市场发育滞缓,中介组织发育程度低。目前农村劳动力跨地区流动大都是自发的,缺乏对农村劳动力的总需求、总供给的调节,缺乏对农村劳动力就业的组织与指导。

三、促进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对策

1、深化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途径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从加快发展农村非农产业,继续促进乡镇企业稳定发展。乡镇企业要加快调整结构、技术进步和体制创新,不断增强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能力。一是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二是大力发展农村服务业为重点第三产业。

(2)加快城镇化发展的步伐是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必由之路。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小城镇转移的关键是发展经济。首先要鼓

励富裕起来的农民进城兴办各种企业,其次要大力发展小城镇的房地产业。为了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彻底转移,除了要降低农民进城的“门槛”,给进城农民一定的优惠政策外,更重要的是搞好小城镇的基础设施建设,这不仅可以改善小城镇生活环境,增加吸引力,而且通过道路交通、供电网络、水利工程等基础设施的建设,直接创造大量就业岗位,也有利于启动农村市场。

(3)农业内部就业是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长远选择。首先,农业基础设施的加强可为农村剩余劳动力提供大量的就业机会;其次,以农业结构调整为契机,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在农业内部就业;再次,以农业产业化为纽带,开辟农业内部就业的新领域,同时大力发展开发性农业。

(4)扩大对外劳务输出是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重要途径。要解决我国的劳动力过剩问题,使人口负担变为人力资源的优势,抢占国际劳务市场,必须抓好以下几方面工作:首先提高对劳务输出重要性的认识;拓宽劳务输出的渠道,放宽劳务输出的领域,增大就业的空间;其次,加强对劳务输出人员的培训,提高劳务人员的素质,并建立完善的国际劳务市场信息。

2、逐步提高农民素质。农村劳动力素质低是制约转移数量特别是转移层次提高的重要因素。从近期看,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质有以下措施:

(1)素质教育保障。要尽快推广国家的九年义务教育制度,保证适龄少年儿童入学,为以后的就业打好基础,(2)农业生产技术培训。在农业技术方面多为农民搞点技术培训,多进行点试验示范,来不断地提高他们的科学种田的技术水平教育对人的发展的必要性。

3、加快户籍制度改革,完善社会保障制度是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基本保证。要进一步加大改革力度,制定公平合理的农民就业政策,保证进城农民享有与城市居民同等的基本权利和公共服务。此外,农村的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必须加快步伐,加大就业、教育、医疗、住房和保险等社会保障制度改革,使得离开土地的农民也同城市居民一样,是社会保障体系的直接受益者。

4、实行有利于农村劳动力合理流动的农村土地政策。土地是农村最基本、最重要的生产要素,能否充分发挥土地这种生产要素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增加农民收入的作用,是衡量土地产权制度是否合理、是否科学、是否有效的基本标准。要积极发展土地股份合作,切实规范土地流转程序,进行土地适度规模经营。

5、充分发挥政府职能,增加组织、宣传、服务的力度。政府应当做到:

(1)广泛搜集市场用工信息,为外出农民工搭桥、铺路;

(2)宣传、组织与领导农民进行劳务输出;

(3)对外出打工农民提供权益保护和跟踪服务;

(4)知识培训;

(5)培育市场中介组织,疏通劳动力有序流动的渠道;

(6)依法整顿劳动力市场,规范中介组织行为。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是我国有待解决的一项世纪工程,这一问题解决的好坏,不仅关系到农民生活水平能否提高、农业现代化能否实现、农村经济能否走出发展困境,而且还关系到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能否实现,以及国民经济能否持续健康发展。合理、有序地推进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不是靠单方面的政策,它需要政府、社会、农民共同努力。尽管我国的国情决定了这一过程将是漫长和艰难的,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和完善,但只要我们群策群力,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找到正确的解决途径,相信在全社会坚持不懈的努力下,这个问题一定会得到妥善解决。

第二篇: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实证分析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实证分析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研究

——**市

党的十六大明确指出“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是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必然趋势”。要富裕农民,必须减少农民。这是中国这个农业人口占绝对多数的国情决定的,也是世界发达国家发展经验证明了的。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对增加农民收入,加快城镇化进程,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具有极其重要的战略意义。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农村富余劳动力不断增加,外出劳务日趋活跃,已经成为增加农村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XX年,我市共转移农村劳动力12.9万人,实现劳动收入4.6亿元,农民人均劳务收入670元,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20%。如何进一步做好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工作,加快城镇化进程,引导农村劳动力合理有序地流动,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具有深远意义的课题。笔者试图分析我市农村剩余劳动力的现状和转移的困难所在,结合我市的现实情况,提出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的具体对策和建议。

一、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含义、产生的原因及重要意义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含义[大秘书网-http://www.xiexiebang.com找文章-到大秘书网]

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是指超过农业需要的劳动力向其它职业、产业和地区的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也是暂时性人口迁移。其主要特征是:他们的流动没有割断与土地的联系,只是劳动力与家人的分离,家庭的召唤力是其回归的主要力量;劳动力的流动是当事人及其家人所作的决策,与政府指令性计划无关;其文化教育水平一般比较低,所从事的职业及地位较不稳定,一般进入城市中的传统产业部门,如:餐饮、搬运、建筑、装修等服务行业;劳动力的回流具有周期性和不确定性。一方面,重要的传统节日是其回流的主要时间;另一方面,当劳动力所在的城市经济条件发生变化或形势不利时可随时回流。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产生的原因

1、农村劳动力就业需求导致。据资料统计,我国现有农村劳动力总量约4.5亿,占社会劳动总量的74%左右,抽样显示,当前农村每个劳动力每年的劳动时间不超过100天,其中约有40%的农民存在隐性失业。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后,资本要素向农业流入,使我国农业投入要素结构中资本更多地替代了劳动,由此释放出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再者,改革开放以来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农业技术的进步、耕地的日益减少等诸多因素使农村剩余劳动力越积越多;我国加入WTO后,国际农产品市场将直接冲击我国的农业,使 农村剩余劳动力问题更加难以解决;另外一个根本的原因是我国农村人口基数大,人口增长率过高,导致农村劳动力大幅上升。

2、农业与非农业的比较利益差异是导致农村剩余劳动力流动的内在动力。具体表现为农产品的价格与工业产品的价格存在着很大的“剪刀差”。原因是农业与非农业的劳动生产率存在着很大的差距,并且差距的趋势是越来越大。差距越大,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动力也就越大。同时,外出打工者回到家乡还带回了一些先进的技术和手艺,更为重要的是也促进了农民观念的现代化,具有很强的社会效益。

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的重要意义

农业剩余劳动力由农业转移到劳动边际生产率相对更高的非农业部门中就业,可以产生多方面的积极效果。

1.增加产出总量,推进经济增长

农业剩余劳动力实现转移后,其劳动边际生产率得到提高,从而能提高社会总产出水平。根据社会总劳动力在农业与非农业部门之间达到均衡配置时,社会总产出达到最大的经济学原理,中国农业中大量存在的绝对农业剩余劳动力和相对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到非农业中就业,将大大提高其劳动边际生产率水平,从而大大增加国内生产总值水平。有关计算表明,农业剩余劳动力可以产生巨大的国内生产总值增长效应,一般可以推动国内生产总值增长5.2%-12.8%。为了确保今后国民经济以较高的速度持续增长,我们还应当充分利用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效应,大力推进农业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业部门转移。因为,以这种方式推进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并不需要增加额外的物质投入,只需对社会劳动力资源的就业结构作出内部调整。

2.提高农民收入,促进农业发展

由于大量的劳动力从农业中释放出来,人地关系大大缓解,农民劳均可利用农业资源条件得到改善,使得农业劳动边际生产率上升,随之农民的劳动平均产出水平上升,农民的收入水平也就会得到提高。从中国目前的实际情况来看,农民大部分已基本解决了温饱问题,农民收入中高于维持生存所需的部分,可被用于农业追加投资。当农业剩余劳动力从农业中转移出来以后,农民的经济实力大大增强,可用于农业投资的收入迅速增加,农业的发展有了可靠的保证。

国内的有关调查资料间接地证实了这一点。1994年农村中纯农业劳动力的年纯收入为1826元,兼业者为4160元,非农业劳动者则为5200元,三者之比是1:2.28:2.85。以劳动日收入计,每个纯农业劳动力每日的纯收入平均为8元,约等于每个非农业劳动力每日纯收入的53%。在非农业劳动力中,外出就业者的平均收入相比未外出就业者的平均收入更高。在当前中国农业剩余劳动力主要采取“民工潮”的流动形式转移、外出就业劳动力与农户家庭经济联系紧密、大量 向家里寄钱的情况下,不仅外出就业的民工个人收入得到了提高,而且留在农业中的家庭其他成员的收入也有了提高。

3.加大非农业利润,加快工业化进程

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到非农业中就业,可以导致就业竞争加剧、降低非农业的工资支出水平,使得原有非农业部分的工人创造的产出中,工资支出下降,利润份额相应上升。同时,新转移到非农业中就业的农业剩余劳动力还会为非农业创造出一块新增利润。非农业利润的增加,将大大增强农民工的经济实力,推进工业化进程。

二、农村剩余劳动力的现状及转移特点

农村剩余劳动力的现状

农村剩余劳动力的产生是生产商品化、农村工业化和社会现代化进程的必然结果,并非我们中国所独有,世界上许多国家在工业化过程中都曾遇到过这种情况。改革开放20多年来,由于我市农业人口众多,二元经济结构的制约和农民比较利益的下降等多方面的原因,我市农村出现了数十万的剩余劳动力。

1、农村剩余劳动力总体数量大。我市现有总人口194.5万人,城市人口130.35万人,农村人口63.15万人,农村剩余劳动力总数在不断增长。目前,我市纯农村人口66.3万人,劳动力总数为29万人,在农村现有的生产力水平和生产规模条件下,我市农村只能为15.3万个劳动力提供就 业机会。也就是说,在29万农村劳动力中,有近13.7万属于剩余劳动力。这就意味着在“十五”期间,我市至少有二分之一的农村劳动力处于失业状态。可见农村劳动力的就业形势是十分严峻的,而且伴随着改革的逐步深化和农业生产力的不断提高,特别是加入WTO以后,国际市场对我国及我市农业生产造成的巨大冲击,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数量必将越积越多,形势越来越严峻。

2、农村剩余劳动力地区分布不均。由于我市经济发展极不平衡,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存在虽然带有普遍性,但在各地区的数量分布不均衡。在经济发展较为落后偏远山区,农业劳动力的剩余率较高,而近郊乡镇,由于第三产业和乡镇企业发展比较迅速,农村剩余劳动力比例较低,地区差别比较明显。

3、农村剩余劳动力受教育程度偏低。在我市农村剩余劳动力中,文盲半文盲劳动力占劳动力总数的7.4%,小学程度的占31.1%,初中程度的占49.3%,高中程度的占9.7%,中专程度的占2%,大专及以上程度的比重为0.5%。此外,在农村劳动力中,受过专业技能培训的仅占13.6%。由此可见,我市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总体文化素质比较低。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特点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和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市大量 农村剩余劳动力开始向东南沿海和乡镇企业等非农产业流动,融入了蔚为壮观的“民工潮”大军中。现阶段,我市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1、从地区分布看,近郊乡镇农村劳动力转移比重较高,边远山区较低。近郊地区人口密集、土地少,致使农村剩余劳动力较多。但由于受教育程度高、信息快捷、乡镇企业发展步伐较快等因素影响,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比重较高;而偏远山区人口密集程度不高,但由于受教育程度普遍较低、第二、三产业发展较慢、信息闭塞等因素的影响,使其剩余劳动力转移比重较低。

2、从行业分布上看,异地农业、工业、商业、饮食业和服务业仍是我市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主要行业。与20世纪90年代相比,转移到第二产业的比重下降,到异地务农的比重有所上升。据统计,XX年转移到工业的比例为8.8%,上升0.9个百分点;转移到建筑业的比例为11%,下降4个百分点;转移到第三产业的比例为44.6%,上升1.2个百分点;转移到外地仍然从事农业的比例为5.5%,上升了2.5个百分点;转移到其它行业的为30.1%。

3、从流动方向上看,具有明显的市场调节性,表现在:从流出地区看,主要是人多地少、经济不发达、就业机会少的地区;从流入地区看,主要是收入较丰厚、就业空间广阔的沿海城市和东部经济发达地区。向乡镇和各级城镇转移的 热度开始降温。XX年农村劳动力转移到省会城市的占19.7%,比上年下降1.3个百分点;转向地级市的占21.2%,下降2.4个百分点;转移到县城及乡镇的占59%,下降3.1个百分点;转移到乡镇企业的比重为8.7%,下降11.3个百分点;转移到非农行业的比重为40%,上升17.1个百分点;转移到乡镇企业就业的农村劳动力只有19.2%,比上年减少4.5个百分点。在市内转移就业的比重上升较多,乡内转移人数大增。XX年农村剩余劳动力转向市外的15%,下降了7.1个百分点。XX年农村劳动力在乡内转移的人数占当年总量的比重为45.8%,上升了10.2个百分点;县内乡外转移就业的占34%,与XX年基本持平。

4、从流动方式看,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仍存在着相当程度的盲目性和随意性。目前我市农民外出就业依托传统血缘、地缘、人际关系网络为主。据调查,XX农村劳动力通过有关部门有组织或亲属进行转移的只占34.4%,其余人员在转移方式上仍存在着相当程度的盲目性。

5、从流动时间上看,我市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流动具有明显的间隔性。绝大部分转入非农产业部门的劳动力,并没有完全脱离农业,放弃土地承包权,除每年在外务工,农忙季节都要回家从事农业生产,属于兼业型或季节性转移。一般而言,家庭劳动力较多,从事劳务收入又较高的,在外工作时间就长,反之则短。据统计,我市农村转移出的剩余劳 动力41%以上都是兼业型转移。

三、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存在的问题

农村劳动力的文化素质还不能适应转移的需要

改革开放以来,我市农村的文化教育事业有了长足发展,但农村劳动力的文化素质仍不容乐观。如前所述,在农村剩余劳动力中,初中及其以下文化程度的比重高达87.8%,受过专业技能培训的不到14%。这说明,虽然我市农村人力资源丰富,但其文化水平和从业技能偏低,不能胜任现代高科技产业对从业人员的需求,极大地限制了农民的横向流动。同时,农村劳动力文化素质的低下,导致部分农民思想保守、观念落后,怕冒风险,缺乏投资意识和创业精神,宁愿将自己捆死在土地上,也不愿意从事第二、第三产业,仍把耕作土地看作是唯一的生存之道,这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一些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流动。

城乡分离的二元社会经济结构尚未彻底打破

在计划经济体制下,我国长期以来实行的是城乡封闭的二元经济社会制度,严格的户籍管理和就业体系,堵塞了农民向城市转移的各种渠道,把大量农民限制在农村,形成数量庞大的农村剩余劳动力。改革开放20多年来,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国家已经下决心推行户籍制度改革,逐步拆除城市面向农民高筑的户籍壁垒,城乡二元结构对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制约有所减弱。但由于城市企业在用工 制度上存在着对民工的歧视,农村劳动力的自由流动仍然存在诸多障碍。许多城市对使用民工至今还有各种限制,导致民工的就业范围缩小,不能和城市人享受平等的就业机会和用工待遇。这种城乡分割的二元管理制度的存在,严重影响了我市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的转移。

乡镇企业对农村劳动力的吸纳能力不断降低

改革开放以来,乡镇企业的发展十分迅速,为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提供了大量的就业机会。据统计,在我市乡镇企业崛起的20多年中,累计吸纳了近200万左右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年均吸纳10多万人。但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国有企业改革的推进,乡镇企业原有的灵活机动的市场优势不复存在,而其本身所固有的产权不清、管理落后和人才缺乏等弱点不断暴露。近年来,为了迎接入世的挑战,乡镇企业面临从粗放经营向集约经营的转变,开始实行以“减员增效”为主的全面改制,资本有机构成不断提高,吸收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能力明显减弱。

社会保障制度的缺失成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最大障碍

在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下,我市的社会保障制度也呈现出明显的二元结构。目前我市城市中基本上建立起了以社会保障为核心、以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为基础的社会保障体系。而在广大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建设被长期忽略,社会保障 体系基本上没有建立起来,土地已成为农村劳动力的惟一失业保障和养老保险,农村剩余劳动力一旦离开土地进城后,将处于毫无保障的真空地带,一旦失业,基本生活就没有了着落,其它诸如养老、医疗、子女上学和住房等现实问题更是无从谈起,这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横向流动。

城市化进程的滞后使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受阻

农村的现代化,从本质上说就是农村城市化,即农村人口向城市转移、农业生产向非农生产转变、农民的生活方式向城市居民生活方式转换的过程。城市化是现代文明的标志,是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趋势。长期以来,我市的城市化发展由于种种原因而严重滞后。XX年,我市的城市化率为30.4%,低于国家40.4%发展水平。城镇规模过小,造成小城镇的城市功能不完善、不健全,影响了小城镇对农村经济和周边地区带动作用的发挥,导致社会事业、基础设施和公用设施投资成本偏高,城镇结构过于单一,就业门路狭窄,对人口缺少吸引力。

入世后国际市场对第一产业就业的冲击加大

从长远和总体上看,加入WTO对中国就业的影响是积极有利的,但在入世的初期,就业矛盾有可能加剧。入世后,按照WTO规则,我国对国外农产品的进口政策将逐步放开,国外质优价廉的农产品会大量涌入,抢占我国农业市场。因 此,在一定时期内,必将对我市技术含量低、竞争能力弱的大宗农副产品造成极大冲击,我市农业就业人数会进一步下降而不是继续增加。同时,加入WTO后,劳动市场的竞争更加激烈,文化素质较低的农民将处于非常不利的境地,这必将加剧我市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形势的严峻性。

四、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基本思路及对策

逐步提高农民素质是农村剩余劳动力顺利转移的基本前提

文化素质不高是影响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数量和层次的重要因素。因此,各级政府必须高度重视农村劳动力科学文化素质的提高。第一,要继续深入持久地抓好农村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工作,确保九年义务教育收到理想的成效。同时,在经济发达地区,应尽快普及高中教育。我市应制定优惠政策,鼓励大学生、硕士生到农村从事教育工作,把我市农村的普教工作提升到新水平。第二,要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使大部分中学毕业生能够掌握一两门致富技术。为此,各级政府要结合加入WTO的新形势,加大资金投入,采取有效措施,充分发挥各级职业中学在提高农村人口素质方面的重要作用。

加大乡镇企业结构调整力度是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有效途径

由于我市农业资源短缺,扶持乡镇企业稳步快速发展是 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最有效的途径。在改革开放之初,乡镇企业在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方面确实发挥过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加入WTO后,各级政府结合国家实行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契机,大力发展了农村第二、第三产业,努力提高了农村工业化水平,把发展农产品加工业作为乡镇企业再次创业的突破口。在加快乡镇企业发展的同时,要把引导乡镇企业发展和小城镇建设结合起来,加快农村城镇化进程,带动乡村工业和乡村人口由分散走向集中,并逐步形成规模,为产业结构的优化和非农产业的发展创造条件。这样既能促进农民就近转向小城镇就业,降低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成本和就业风险,又能有效地避免在大城市吸纳能力下降的情况,农民大量涌入城市。

加快户籍制度改革,完善社会保障制度是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基本保证

长期以来,我国实行的二元户籍管理制度,极大地制约了农村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的转移,必须进行彻底改革。目前,我市的户籍管理改革有了很大进步,但还应进一步加大改革力度,制定公平合理的农民就业政策,保证进城农民享有与城市居民同等的基本权利和公共服务,如子女基础教育、公共卫生、医疗服务等。但最重要的也是最根本的办法是改革户籍制度,从身份上彻底消除城乡差别,从而加速农村剩余劳动力在城乡间的有序流动。此外,农村的社会保障 制度改革必须加快步伐。在农业现代化水平还比较低下的农村,土地依然是农民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由于社会保障制度不健全,农村劳动力对土地的紧密依存关系必然存在,农民担心失去土地后在城市享受不到基本的社会保障服务,大部分农民进城后不愿交出承包土地,他们虽然流入城市,却仍把土地看成是自己生活最可靠的基本保障,从而影响了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彻底性和稳定性。所以只有加大就业、教育、医疗、住房和保险等社会保障制度改革,使离开土地的农民也同城市居民一样,是社会保障体系的直接受益者。取消在社会保障制度上的城乡差别,才能使进城农民彻底割断对土地的依赖关系,顺利地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镇转移。

加快城镇化发展的步伐是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必由之路

长期以来,我市的城市进程严重滞后于工业进程,导致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严重受阻。由于城乡在发展空间上的制约性,加快农村城镇化的发展将是今后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主渠道。在农村,推动小城镇建设,对于集中高效地利用土地资源、扩大市场容量、促进农村非农产业的发展、扩大就业门路、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镇转移的步伐,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近年来,虽然我市农村建镇的数量不断增加,但规模狭小,结构分散,功能单一,吸纳剩余劳动力的能力十分有限。因此,今后我市要加快小城镇建设步伐,同时进行社会保障、文化教育、医疗保健等一系列配套改革,使小城镇成为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主阵地。

发展农村第三产业是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长远选择

农村城镇建设离不开第三产业的发展。我市农村剩余劳动力压力大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农村产业结构不合理,第三产业发展滞后,不仅总量小,而且结构不合理,专业化、社会化水平低,这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农村第一,第二产业的发展,也无法满足农村大量剩余劳动力从农业中转移出来的需要。农业产业化的发展要求为之提供多方面的服务。农村工业化和社会化生产的发展要求信息、交通、金融、保险、咨询等服务行业相应大发展。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必然推动饮食、商业、文化娱乐、旅游等行业的繁荣与兴旺。所以没有农村第三产业的发展,就不可能实现农村工业化和农村城市化,也不可能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大规模转移。因此,今后我市应在农村城镇化建设的基础上,大力发展第三产业,从而推动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预计XX年,我市仅二、三产业的发展可为全市农民提供2万个左右就业岗位。

扩大对外劳务输出是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重要途径

我市劳动力资源特别丰富,劳动力价格较低,具有较强的竞争优势,应该在国际劳务输出方面有所作为。XX年,我市向日本、韩国、俄罗斯等国输出劳动力8700余人,向省外转移劳动力达1.56万人。因此,我们应抓住入世后各国劳动力资源配置比较透明的有利条件,积极参与国际劳务市场竞争,广开劳务合作渠道,在加强农民就业技术培训、提高劳动者素质的前提下,把人口负担转化为劳动力资源优势,有组织地进行劳务输出,从而为我市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寻找新的载体。

强化服务意识,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

根据我国各级人民政府组织法,城镇政府对民工的管理、服务是法定的责任,其基本内涵就是政府首先要确保民工的各项权益不受侵害;其次是发展民工的福利,而不是通过管理进行限制,不是把管理的成本转嫁到民工身上,更不是从民工身上获得利益。要改变目前城镇政府在对外来人员尤其是农民工管理上的无作为或单一收费现状,必须按照统一、平等、公正,甚至向弱者倾斜的原则,强化服务功能,弱化管制功能,消灭排斥功能。具体而言,目前各地政府在对进城农民工进行管理与服务时,迫切需要发挥以下职能:

1、为农民工提供优质服务。中介组织是适应市场经济的需要而发展起来的,完善与规范有序的劳动力市场中介组织,可以有效沟通用工方与劳动者之间双向选择的渠道,合理配置生产要素。对于目前大多数还是自发流动的民工来说,其最迫切需要的就是职业介绍。农民工进入城镇最容易 受到的第一个伤害就是非法黑中介的欺骗,有的白白被骗去本就微薄的生活费,更有的还失去人身自由,沦为一些非法经济的打工奴隶,受到非人的折磨。为此政府要通过政策规定,要求有关部门为农民工提供优质服务。一是搞好信息服务。要依托各级政府、部门、企业,发布劳务信息。同时通过报纸、电台、电视等媒体及职业介绍大厅有形场所发布劳动就业信息。搞好供需对接,努力克服农民转移就业的盲目性。二是搞好档案服务。要不断完善农村劳动力档案,保证每个农村劳动力都有一份档案。充分发挥档案在供需对接、促进就业、维护权益、跟踪管理和应对突发事件等方面的作用。建立农村劳动力资源转移监测体系,及时掌握转移的动态,为农民工和用工单位提供多种形式的服务,提高转移的组织化程度。三是充分发挥劳动力市场的作用。我市各级政府要按照城乡统筹的原则,整合各级各类劳动力市场。劳动力市场要把为农民转移就业服务作为重要内容,搞好职业介绍、就业指导、法律咨询等综合服务。积极培育各类劳务中介组织、劳务协会和劳务经纪人。对社会办职业介绍机构要严加监管,依法整顿劳动力市场,规范中介组织行为,保护合法经营,打击非法中介,维护劳动力市场秩序,凡是欺诈农民工者要从严惩处。

2、为农民工提供权益保护。由于我市目前劳动力市场处于买方市场,加之长期形成的城乡分割的二无管理体制,以及农民工自身文化水平低与法律意识不强等方面的因素,使得农民工相对于劳动用工方往往处于被单向选择的地位,他们无法平等地与用工方就报酬、劳动条件、社会保险等进行协商谈判,所以近年农民工权益受损事件层出不穷。在城镇地区,普通农民工是弱势群体中最弱的一部分,也是利益受损最为严重的部分,还是最不受到重视的一部分。其最主要原因就是他们在城镇没有代言人——单位或组织。为了保护农民工的合法权益,我们应采取有效措施。一是专门成立农民工权益保障机构。规定用工单位必须与农民工签订规范的劳动合同,明确规定农民工应有权利和应尽的义务,特别是要明确工资支付标准、支付形式、支付时间、违约责任等内容。要教育农民工学会利用合同依法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劳动部门要加强合同管理,及时受理劳动合同纠纷,切实有效地保护农民工的合法权益。二是加大对侵害农民工权益案件的查处力度。要按照国家标准和行业要求,为农民工提供必要的安全生产设施、劳动保护条件及职业病防治措施。要改善农民工的生活条件,使饮食、住宿符合食品卫生和防疫的基本要求。达不到要求的,限期整改。各级工会组织要鼓励和引导农民工参加所在单位或当地的工会组织;妇联和共青团等群团组织要为维护农民工合法权益发挥积极作用;司法行政部门要设立农民工维权电话,受理农民工维权请求,并积极组织法律服务机构为农民工提供法律咨询和 援助;新闻媒体要充分发挥舆论监督的作用,及时将侵害农民工合法权益的案件予以曝光。

3、为农民工创造良好的环境。一是建立城乡劳动者平等就业的制度。农民工只要凭身份证即可进城务工。对城乡劳动力在求职、考试、招聘、录用等方面一视同仁。城乡劳动者要实行统一的就业登记,让农民工享受与市民同等的就业待遇。二是积极放开户籍制度。要积极开展户籍制度改革,公安部门要及时为进城务工的农民在现居住地办理暂住户口登记和暂住证,并尽快实行暂住证一证管理。有关部门要加强对进城务工农民的教育和管理,使之成为文明守法的公民。三是用工单位要为农民工办理社会保险。城镇使用农民工的单位,在签订劳动合同的同时,要积极为农民工办理养老、失业、医疗、工伤等保险。保险费用由用工单位和农民工按规定分别承担,缴费基数和费率按国家现行政策规定执行。四是解决好农民工子女就学和计划生育问题。教育部门根据农民工持有的住所地居民委和派出所证明,就近为其子女办理入学手续,保障农民工子女享有受义务教育的权利。城市公办中小学是接收进城就业农民工子女就学的主体,在收费标准等方面与城市学生同等对待。计划生育部门要积极为农民工提供与城镇职工同等的计划生育服务。五是支持农民工自主创业和返乡创业。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要简化农民工申办企业注册登记手续,除国家限制的特殊行业外,农民工 只要出具身份证明及相关手续,就应允许开办经营。除法律、行政法规规定之外工商户申办个体和私营企业,只要凭本人身份证、场地证明,就应予以核发营业执照。各商业金融机构和农村信用合作社要推行对农民工自主创业和返乡创业的小额信贷款;对农村出境劳务人员所需的资金,要简化担保手续,积极办理贷款。六是开展临时生活救济。农民工在城镇从事的多是非正规职业,收入低而不稳,失业是经常性的。基本生活时常没有了保障。在此情况下,有些得不到亲友接济、贫病无靠的人只能流落街头,有的就铤而走险了。在目前失业保险还难以将他们纳入保障范围的情况下,政府要完善临时救济制度,将救济对象扩大到在该城镇居住或工作了一定期限的所有居民,以保障社会的公平与稳定。

4、强化对农民工的教育培训。在农民工普遍文化知识水平低,缺乏从事农业以外的其他工作的经验与技能,自我保护意识与能力都较差的情况下,只有在首先提高他们在城镇工作与生活需要的各种基本能力的基础上,才能大大减少损害合法权益事件的发生率,提高他们的自保能力与生存能力。政府应在深入了解农民所需要以及他们应该掌握的文化知识技能的基础上,强化对农民工的培训。一是根据市场要求开展培训。按照市场引导培训、培训促进转移的原则,组织实施农民工培训工程。培训对象以具有初中以上文化程度、有转移意向的中青年农民为主,培训内容要以建筑、制 造、家政、餐饮、保安等市场需求量较大的非农职业技能为重点,以法律法规、安全生产和职业道德规范等引导性培训为基础,整合各类培训资源,形成培训合力,多形式培训农民工。采取优惠政策,鼓励各类企业对农民工进行岗前和岗位职业技能培训。二是建立农民工培训新机制。按照市场化的原则,创新培训机制。推行订单定向培训,由培训机构出“菜单”、用工单位出“订单”、政府部门来“买单”,做到培训一人,发证一人,就业一人,政府补助一人。三是要加大培训资金投入。我市XX年正式确定9处农村劳动力转移“阳光工程”培训基地,争取到国家和省40万元培训基金。同时还投资100万元建成农村劳动力输出中心。市、县、乡、村四级积极行动起来,每年都要在财政预算中安排农民工培训专项资金,保证培训工作正常开展。力争到XX年,全市绝大多数农民工普遍得到培训,每人都掌握1-2项非农职业技能。提高农民的文化素质,培养他们的市场竞争意识,为其以后进城就业打下坚实的文化基础。

参考文献:

1、董国和——XX年第3期——《黑龙江省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的分析》——《统计和咨询》

2、张统萧——XX年第6期——《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几条途径》——《农村经济》

3、张左己——XX年2月27日——《在全省深入贯彻中 央一号文件精神 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电视电话会议上的讲话》

4、XX年4月16日——《**市XX-XX年农民工培训工程实施方案》

5、张道中——XX年4月——《.我国农业剩余劳动力流动中的几个问题》.6、张正河——XX年7月——《.论农村生产要素的准现代化.农村经济问题.》

7、郗杰英——XX年9月——《.新跨越——当代农村青年报告》

8、刘建进——XX年——《中国农村劳动力就业及流动情况》——《中国农村发展研究报告》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9、庞瑞峰——XX年3月4日——《打工经济的喜与忧》——《南方周末》

10、张思军——XX年——《农业劳动力流动对农业发展的影响》——《云南社会科学》

11、鸡政办发[XX]61号——关于《加快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的若干意见》的通知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是指农村劳动力以增加收入、获得更好的职业和文明生活环境为目的,以地区之间、城乡之间和产业之间的收入差距为杠杆,随着产业结构、城乡结构、就业结构和收入结构的变迁而向非农部门配置劳动力资源 的过程。既包括农村劳动力跨地区转移,又包括跨行业、跨产业的转移。农村劳动力转移的首要目的和主要动因就是要增加收入,改善生活。因此,以经济发展为依托,以劳动力市场为导向,合理配置劳动力资源,加快农村劳动力向二三产业及城镇的有效转移,是新世纪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城市化水平的

农村相对剩余劳动力:农村相对剩余劳动力=农村劳动力总数所谓农村剩余劳动力是指在一定的生产条件下,从事农业生产的劳动者人数与农业生产实际需要的劳动者人数的差额,即农业劳动力的供给大于需求,其差额就是剩余。严格来讲,剩余劳动力的边际生产率为零,即使这些劳动力分离出去,也不影响农业产出。农村劳动力剩余有两种表现形式:一种是显性剩余劳动力,其经济学含义是“其边际生产率小于或等于零”;另一种是相对剩余,即隐性剩余劳动力,是指在农闲季节呈闲置状态的劳动力,其经济学含义是“其边际生产率大于零但小于其消费额”。由于农业生产季节性特点,隐性剩余是我省农村劳动力剩余存在的普遍形式。-农村实际需要劳动力-已转移的劳动力。战略性选择。

第三篇:象山县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分析

象山县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分析

葛维萍

提要 三农问题是我国现代化建设中必须要解决的 一个基本问题,“三农”问题的核心是“农 民增收”,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为繁荣农村 经济、提高农民收入提供了一条快捷而又廉 价的道路。本文通过分析象山农村剩余劳动 力就业与转移现状及存在问题,理论联系实 际地阐明了农村剩余劳动力顺利转移对于象 山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意义,并就如何 合理解决转移过程中出现问题提出了相应的 对策措施。关键词 象山;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对策

党的十六大以来,中央把解决好“三 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2003年的 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重点和难点都在农村;2006年中央一号文件对 建设新农村进行了全面部署;2007年的中央一 号文件又特别强调,要推进新农村建设。可以 说,三农问题是我国现代化建设中必须要解决 的一个基本问题,其中,“三农”问题的核心是 “农民增收”。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为发展农 业、繁荣农村经济、提高农民收入提供了一条 快捷而又廉价的道路。农业剩余劳动力的转移 是指由于体制转变、技术进步等因素的影响,农业剩余劳动力愿意并且能够大量由农业部门 向非农部门进行产业转移。一方面向第二产业 转移,主要从事工业、建筑业;另一方面向第三产业转移,主要从事交通运输、商 业、服务业等。农业剩余劳动力的顺利转移 不仅为规模经营、农业结构调整提供了有利 条件,而且通过劳动力转移形成人口流动,均衡了劳动力资源在部门和地区之间的配置,从而使转移本身成为缩小城乡间收入差距的一 个主要手段。不管是从发展农业经济的角 度,还是从资源配置的角度,农业剩余劳动 力的顺利转移都是农民增收、城乡收入差距 缩小,进而整个国民经济保持协调、稳定发 展的关键。本文通过分析象山农村剩余劳动 力就业与转移的现状及存在问题,理论联系 实际地阐明了农村剩余劳动力顺

利转移对于象 山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意义,并就如何 合理解决转移过程中出现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 策措施。

一、象山农村剩余劳动力的现状 阻碍了经济的快速发展 改革开放以来,象山县农村劳动力转移 就业从“兼职”到“离土不离乡”,再到“农民 变市民”,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但是,由于工 业化、城镇化仍滞后,我县农业劳动力大量富 余问题仍非常突出,转移就业压力非常大。当 前,象山县实有农村劳动力28.02万人,分布 在农、林、牧、渔业的有14.49万人,占农村 总劳动力的51.71%,工业为3.88万人,占农 村总劳动力的13.85%,建筑业为3.64万人,占 农村总劳动力的12.99%,交通运输、仓储业及 邮电通讯业为0.82万人,占农村总劳动力的2. 93%,批发和零售业为0.81万人,占农村总劳 动力的2.89%,餐饮业为0.49万人,占农村总劳动力的1.75%,其他非农行业为3.89万人,占农村总劳动力的13.88%。与2000年相比,分 布在第一产业的劳动力只减少了0.44万人,比 重仅下降2.47个百分点。由此可见,近几年象 山县农业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速度十分缓 慢。更为突出的是全县约有10-12%的农业劳 动力处于失业、半失业状态。全县耕地共有29. 99万亩,从事农业(种植业)的劳动力只有11. 12万人,如果按照2000年农业部课题组运用 劳动力合理负担耕地法的标准(每一劳动力合 理负担8亩耕地)计算,象山县现阶段从事农 业需要的合理劳动力数量约为3.75万人,富余 劳动力将达7.37万人。因此,转移农业过剩劳 动力,减少农业人口数量,使农业劳动力和自 然资源配比逐步趋于合理,这是象山实现农业 现代化,农村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的关键举措。

二、当前象山农村剩余劳动力转 移面临着诸多问题 当前,就象山县农村劳动力就业情况总 体来看是好的,但其中也存在着不少问题。

(一)不同地区、不

同产业、不同人群之 间存在不平衡 1、地区之间存在不平衡。一方面反映 在就业率不平衡上。就业率高的镇乡(街 道)富余劳动力仅占2.6%,就业率低的达18. 3%。另一方面也反映在从业不平衡上,高的 镇乡(街道)从事工业的劳动力比例已达55. 2 %,低的还不到 3 %。2、产业之间存在不平衡。从农村劳动力 就业结构来看,全县至今仍有近一半农村劳动 力滞留在第一产业,明显过剩,第二三产业吸纳农村劳动力的能力难以满足农村富余劳动力 充分就业的需要。

3、不同人群之间存在不平衡。当前社 会劳动就业难是一个普遍性问题,农村劳动 力转移就业面临着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大中 专毕业生、退伍军人及外来民工等多种竞争 对手。受多种因素影响,农村劳动力在竞争 中相对处于劣势。4、不同年龄段之间存在不平衡。目前 农村劳动力就业率最高的是30—50岁年龄段 的劳动力,占总劳动力的 72.6%;30岁以下 和 50 岁以上就业率相对较低,仅为 27.4%。

5、性别之间存在不平衡。20世纪90年 代以来我县建筑业迅猛发展,吸纳了大量农 村男劳力。建筑用工饱和后,男劳力转移速 度明显放慢,针织、家政服务等女性用工呈 良好发展态势。

(二)农村劳动力普遍文化素质偏低,多数农民文化程度只有初中水平,占到总劳 动力的90%左右,其余的为高中或小学文化 程度,大专的屈指可数。他们普遍拥有传统 的种植业、海洋捕捞业技术,技能传统、单 一,缺少现代新型的农业科技知识。

(三)农村劳动力转移中介服务滞后。政府有关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服务还显得相当薄 弱,民间服务机构还很不规范,造成信息不 够通畅、工作力度不够大、工作效益不够 高。目前,全县 18 个乡镇仅丹城、石浦、鹤浦等地有县劳动局下辖的比较规范的中介 所。

(四)农村第二三产业发展滞后,能够 提供的就业岗位非常不足。除丹城、石

浦、爵溪、西周等地二三产业较为发达之外,其 他乡镇能提供给农民的第二三产业的机会非常 不 足。

(五)由于青壮年劳动力大量外出,造成 农村劳动力缺乏,给本地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 带来负面影响。全县不少乡镇一定程度上都存 在着土地撂荒和粗放经营现象。

三、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顺利转 移的对策建议

(一)加大政府对农业人力资本的投入力 度,为顺利转移创造前提条件。目前,我县多 数农民文化程度只有初中的状况已无法适应新 经济发展的趋势,同时也限制了农村劳动力深 层次的转移。因此,笔者建议,在转移过程中 应着力提高劳动力内在素质,增强生存意 识,提高他们的职业能力。政府应主要抓好三方面培训:1)农民的转岗就业培训,使 农民掌握一门以上非农就业技能。2)农业 实用技术培训,通过培训使农业劳动力掌握 1 — 2 项农业新技术、新知识,提高农民科 技水平。3)农民学历培训和新一代农民的 培养。同时,应继续抓好职务船员培训和农(渔)民技术培训,为农村劳动力转移打好 基 础。

(二)加快工业化步伐,不断增加就业岗 位。从我县具体情况来看,实现农村劳动力转 移不应把全部希望寄托在向大城市转移上,而 应大力发展乡镇工业。比如以宁波市环杭州湾 产业带象山产业区建设为契机,大力发展能 源、船舶、建筑、海洋运输、仓储等临港型新 兴产业,并深度开发海洋生物、医药、精细化 工等高附加值产品,大力扶持成长性好、吸纳 劳动力强、就业门槛低的环保型以及劳动密集 型为主的针织、食品工业等乡镇中小企业;积 极培育、扶持一批规模大、实力强、产品附加 值高的水产品、出口蔬菜、杨梅酒和畜禽加工 等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

(三)积极发展效益农业,推进农业产业 化。实践证明,对农业进行深度和广度开发,发 展效益农业、特色农业,推进农业产业化,是 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

向农业内部转移的有效途 径之一,还可为农业产前、产后服务部门提供 更多就业机会,并有利于防止已转移农村剩余 劳动力回流。我县山海资源得天独厚,海域面 积是陆域面积的4.5倍。近年来,积极推进农 业资源的综合立体开发,引导农民从单一的传 统种植业向名特水产、名优水果、特种畜禽等 多业并举方向发展。目前已初步形成柑橘、杨 梅、浙东白鹅、出口蔬菜、大黄鱼、梭子蟹、紫 菜七条“龙型”产业链,形成了“龙头企业+ 合作组织+基地(农户)”的产业化经营格局。

(四)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创造就业新场 所。政府应大力发展农村第三产业,扩大农村 剩余劳动力转移容量。一是重点搞好市场建 设,包括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农产品批发 市场和农村资金市场建设,为农村第三产业发 展创造良好市场环境;二是除了发展传统的交 通运输、商贸流通和餐饮服务业外,还要加快 培育旅游服务村,大力开发农村旅游,引导农 民不断拓展与旅游业相配套的各种服务业。

(五)加快城镇化步伐,拓展农村劳动力 转移新空间。要加快城镇化步伐,对进城落户 农民实行“低门槛”政策,积极引导农村企业 向位于中心城区和中心镇的工业园区集聚,不 断提高城市化率。在抓城市建设的同时,要注 重镇(乡)所在区的功能完善,协调发展,为农村剩余劳动力进城镇就业积极创造条件。农村居民在城镇就业并落户后,在住房、参 军、子女入托、入学等方面应享受与当地城 镇居民同等待遇。

(六)加强劳务输出管理,积极引导农 村劳动力外出务工。目前我县外出劳动力以 沪杭甬等长三角地区为传统市场,主要从事 建筑、餐饮等行业。我县是全国建筑大县,2006 年,全县实现建筑施工产值 300 亿元,有包括外地民工在内的建筑大军10万人。我 县也是全国渔业大县,农业总产值和特色效 益农业发展全省领先,海产品和名特优农产 品种类繁多,“象山(石浦)海鲜”享誉 长三角地区。象山人在沪杭甬三地开设的海 鲜餐饮企业超过100家,其中上海就有70多 家,年产值逾 10亿元,就业人员达上万人。全县有1000多人在美国、新加坡等国从事建 筑、针织等境外劳务输出工作,完成的劳务 营业额已连续多年居全省各县(市)区前 列。2006年共签下境外承包工程合同额近1. 5亿美元。全县农村劳动力外出就业数已超过 5 万人。今后,要进一步扩大劳务输出规模,提 升劳务输出人员的素质和档次,继续以向县 外建筑业、商贸流通和餐饮业等劳动密集型 企业输出为重点,进一步开拓国际工程劳务 输出市场。总之,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尽快 改变二元经济结构,实现农业和农村现代化,这不仅是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要求,也是我县全面实现小康社会、建设社会主义和 谐社会的要求。在当前形势下,我县政府一定 要鼓足干劲,拓宽思路,积极地、多渠道地为 农村劳动力的转移提供机会,继续加大向国 内、国际市场开拓力度,以不断开创象山农村 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新局面。

葛维萍浙江象山县委党校

第四篇: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研究

摘要: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主要有产业转移、区域转移和身份转换三种形式,文中所用的转移主要指前两种形式。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及回流能有效地促进城乡的协调发展。改革开放以来河南转移了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极大地带动了经济社会的发展,但本次全球经济危机造成我省外出务工人员大量回流,对我省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带来了挑战,从长期看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仍然是促进我省城乡协调发展的主要手段,因而应采取多种措施做好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及回流工作,以实现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关键词: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劳动力回流;城乡协调

作者简介:赵翠红(1963-),女,河南襄城人,河南财政税务高等专科学校副教授,主要从事农业经济理论研究。

中图分类号:f27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1096(2009)03-0062-04

收稿日期:2009-02-16

一、引言

学术界对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研究颇多,形成的各种不同观点都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一种是被广泛接受的传统定义,即劳动边际生产率等于或接近于零,从农业部门转移出去而不会减少农业总产量的那部分农村劳动力。但这种观点在经济学界引起了激烈争论。而以刘易斯(1954)为代表的古典学派坚持认为农业部门存在无限丰剩的剩余劳动力,把他们转移到非农部门中不会使农业产量减少,因为这些剩余劳动力的边际生产率低到接近零。目前,我国学术界对农业剩余劳动力还有如下理解:(1)把农业劳动力的闲置视为“剩余”;(2)认为“剩余”是农业劳动力的供给量和社会需要量之差;(3)边际收益低于非农业劳动力的农业劳动力(李仙娥,2004)。

对农村剩余劳动力的界定,我们赞同周振华的定义:“农村剩余劳动力应是在农产品供给满足社会需要的条件下,其劳动边际产量等于零的那部分劳动力;或者说,农村剩余劳动力是农业稳定增长,并且满足社会需要条件下的农业闲置劳动力。只有这部分农村劳动力才可以向非农产业转移。”(周振华1995)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从形式上看主要有三种:产业转移、区域转移和身份转换。鉴于我们现有体制和制度因素,在较长时期内对大多数农民来说,要实现从农民到市民角色的转换是非常困难的事情。所以在对农村剩余劳动力界定的基础上。本文所使用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概念,是指超过农业需要的劳动力向非农业部门实行就地或异地转移即前两种形式的转移。

近几年来,原先从农业生产中转移出来的部分剩余劳动力又开始返乡或创业或务农,这种现象被称作劳动力回流。

二、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及回流对城乡协调发展的作用分析

(一)农村劳动力转移促进流入区域的领先发展,强化了其增长极的地位

由于劳动力流入区域一般是经济较为发达地区,工业发展较快,各种类型的企业迅猛发展,它们已由最初的劳动力剩余经济变为劳动力不足。大量农民工的流入,为这些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廉价的劳动资源,降低了发达地区用工单位的劳动力成本,提高了发达地区的劳动生产率和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发达地区凭借开放的政策、勤奋廉价的劳动力和资源优势,吸引外资,成为加快本地资金积累的重要源泉(姜长云,2005)。企业积累和外资的增加,进而又扩大对农村劳动力的需求。其累积效果是工业与贸易的滚动发展,工业化快速推进,成为带动经济快速发展、劳动力持续转移的增长极。

(二)农村劳动力转移及回流带动了流出区域的经济发展,增强了农村自我发展的能力

由于农业比较效益低,在比较利益的推动下,劳动力就不断地从报酬比较低的地方或行业向报酬比较高的城镇和非农产业转移。一方面外出务工收入主要靠从农业生产部门分离出来而未完全脱离农村的劳动力创造的,他们获得了高于农业生产部门的报酬收入,从而提高了农民的整体收人。打工者带回的收入,对不同地区起着不同的作用。很多贫困地区,是“输出一人,脱贫一户,输出百人,脱贫一村”。对温饱解决的地区,注入了生活消费、盖房建屋、活跃市场、发展经济的资金。多数农民的打工收入成了子女上学、医疗等不可或缺的经济来源(姜太碧,2005)。另一方面,河南作为一个经济大省、农业大省、人口大省以及人才、劳动力资源大省,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数量、速度、成效,以及农村劳动力就业的多元化程度,对农业发展和新农村建设都有直接和间接的影响。大规模农村劳动者跨区域务工经商,给社会带来更多的是进步,他们以廉价的劳务支援了流入地区的经济建设,并把获取的信息、劳务收入和学到的致富技能带回家乡,有力促进了农村的经济发展。

近年来,外出务工人员陆续带着技术、项目、资金返回家乡创业,成为推动地方经济发展的生力军。外出务工人员回乡创业创造了财富,为当地提供了就业岗位,繁荣了地方经济(时慧娜,2008)。主要有两种模式:一是依靠技术回乡创业;二是依靠资金回乡创业。例如邓州市万余外出务工人员返乡创业回报乡里,创办企业400多家,创办其他经济实体8000余家,就地转移剩余劳动力3万余人;社旗县把“返乡创业潮”与“外出务工潮”形成双向对流,使人才、资金、技术等生产要素回流乡里,形成能人回乡、资金回流、企业回迁的“凤还巢”局面,有效拉动了民间投资的快速增长。截至2008年8月底,该县已有1000多名外出务工人员回乡投资兴业,总投资8000多万元,为当地农民增加就业岗位1万多个(河南调查总队,2008)。

总之,农村劳动力转移及回流带动了城乡、区域间的沟通,促进了农业和工业的协调发展,开创了落后的农村地区主动利用地区差异,参与发达地区发展,解决不发达地区就业、收入难的经济形式,也使发达地区得以利用广大农村劳动力的丰剩和低成本,进一步发展,产生对两大地区的“双口”作用。在这种作用下,实现以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及回流为基础的发达与不发达区域间的经济互动循环,逐步推动二元结构的转换,从而实现城乡经济的协调发展。

三、河南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及回流情况分析

河南是全国第一人口和农业大省,具有典型的二元结构特征。截至2005年底,总人口9768万人,乡村人口6774万人,农村劳动力4752万人,耕地面积1.1亿亩,人多地少矛盾十分突出,农村剩余劳动力达3000万人。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河南省委省政府就确定了变人口“包袱”为人力资源“财富”的指导思想,坚持把发展劳务经济作为增加农民收入、实现富民升位促进城乡协调发展的一项战略性措施来抓,不断推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同时沿海发达地区及本省非农产业、乡镇企业的发展也为农民工就业提供了可能和空间(李莉等。2004)。

(一)从农业和非农业从业人员分布看河南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情况

改革开放前,农业生产率远远低于工业,劳动力要素的 人为滞留,使得大批劳动力被长期禁锢在农业中而处于隐性剩余状态。1978年河南农业从业人员为2262万人,占全省从业人员的80.6%,非农产业从业人员仅为545万人,比重为19.4%,农业经济的特征非常突出。1978年之后,农村经济改革首先将大批隐性农业剩余劳动力变为显性剩余,增大了劳动力转移的压力。在此背景下,农村非农产业迅速发展起来,从而带动了较大规模的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

1978年~2005年,非农产业从业人员由545万人迅速升至2523万人,27年中增加了1978万人。年均增长率为13.44%。1995年河南省农业与非农从业人员比重分别为62.4%与37.6%。

分阶段看,1978年~1985年在短短7年中,河南农业就业份额由80.6%迅速下降到73.0%,非农就业比重由19.4%升至27%。非农就业人员由545万人增加到949万人,增加了404万人,年均递增10.6%。1986年~1990年,在全国宏观经济受到通货膨胀与市场“疲软”的双重影响下,河南省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速度有所放慢。5年中农业就业人员比重仅下降2.2个百分点,非农产业劳动力增加75万人,比重升至30.7%。1991年~1995年,河南经济进入到了一个较快的发展时期。尤其是1992年邓小平南巡,为全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带来了契机,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也有所加快。统计数据表明,仅1991年~1996年的5年中,非农就业劳动力净增加521万人,是1986年~1990年增加人数的2.28倍。1997年之后,全国经济开始由供给约束转向需求约束,国内消费、投资需求增长有所放慢,而始于1997年夏的亚洲金融危机较大程度地抑制了国内商品出口的增长,一系列不利因素使得中国经济增长趋缓,河南经济也进入缓慢增长期。1998年河南实际gdp增长率为8.8%,比1995年的14.8%下降了6个百分点。与此同时,非农产业就业人数的增长也开始放慢,1996年一2000年的4年中仅增加了192万人,年均增加48万人,属改革开放以来年均转移人数最少的时期。2001年~2005年,河南农业从业人员比重缓慢的下降,由2000年的64.0%降至2005年的55.4%,降了8.6个百分点,非农产业人员增加了515万人。说明河南农村劳动力进入一个平缓的转移过程。

(二)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主要途径分析

河南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途径主要有两条:一是以乡镇企业为载体的就地转移;另一是进入城镇就业的异地转移。

资料显示,截止到2005年,河南农村剩余劳动力向河南农村非农产业转移的绝对数为1613万人,年均转移76 8l万人。在劳动力转移过程中的不同时期转移的速度有所差异。其表现在1986年~1990年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速度为年均11.25%,其间1987年的转移速度达到历史最高,为33.25%。1992年~1998年农业剩余劳动力的转移速度最快,年均转移79.4万人,年均增长速度高达11.65%。1998年以后,这一速度开始放慢,年均转移2.82万人,年均增长率降为5.6%,尤其是1999年农村剩余劳动力甚至发生了倒流,当年农业剩余劳动力向农村非农产业转移的速度为-10.18%。

由于城乡分隔等原因,转移到城镇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规模有限,在1986年~2005年的全部转移量约229万人,只占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量的不足13%。改革开放以来的20多年间,河南农村剩余劳动力向河南农村非农产业及城镇转移的数量达1842万人左右。而其中1986年~1990年转向城镇的农村剩余劳动力最少,年均转移量为o.6万人,但同转向农村非农产业的变化不同的是,转向城镇的农业剩余劳动力有逐年增加的趋势,1991年~1997年的年均转移人数最大为29万人,由于受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影响转移几乎停止,导致1999年~2000年连续发生了倒流。2001年以后,河南农村劳动力向城镇转移开始平稳上升。

(三)现阶段河南农村劳动力回流情况分析

由美国次货危机引发的全球经济危机使我国出口下降,工厂大批裁员,导致大量外出务工人员的失业返乡(曾纪发,2009)。2008年12月,河南调查总队在10个劳务输出大县的30个行政村,就外出务工人员回流问题进行了专题调研,根据调查结果,并结合4200户农村住户抽样调查资料,显示有如下主要特点:

1,年龄小、学历低人员是回流劳动力的主体。截至2008年9月底,16―20岁年龄段的在外劳动力同比减少14.1%,居各年龄段之首;小学文化程度的在外劳动力同比减少15.2%,在文化程度各组里减少最多,而拥有中专及以上文化程度的劳动力,同比增加32.7%。

2,从事第二产业特别是建筑业的农民务工者回流最多。至2008年9月底,调查的外出务工人员中,从事第二产业的劳动力为1432人,比上年同期减少6%;而从事第三产业的外出劳动力为923人,比上年同期增加8.1%。进一步观察,第二产业中建筑业劳动力同比减少5.2%;第三产业中交通运输业劳动力同比增加25%。

3,长三角、珠三角地区和近距离打工者返乡回流的比例大。据对10个劳务输出县30个行政村150个回流返乡的农民工者调查,2008年1-8月,从江苏、浙江和上海三地回乡的有32人,占21%;从北京回乡的有27人,占18%;从广东省回乡的有24人,占16%;从省内县外回流返乡的有31人,占21%。长三角、珠三角地区和北京是吸纳河南农民工最多的地区,也是返乡回流农民工最为集中的地区。

调查还显示,劳务输出依然是未来一个时期河南农村用工的主基调。目前,工资低、劳动强度大及经济危机影响虽然是外出务工者回流的原因之一,但农业生产的比较效益及其劳动力容量决定,回流是少数的、暂时的、相对的,而外出是长期的、绝对的,只要条件许可,外出务工的比较利益仍吸引那些回流农民工再度外出。在被调查的150个回流民工中,有112人(占75%)年内有再度外出打工的打算。这一比例说明了。劳务输出仍是今后一个时期农村劳动用工的主要方向,但目前的形势使农民外出务工面临更多的困难(陈佳贵,2008)。

四、结论

(一)通过城市化发展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创造条件

实践证明,农村的发展离不开城市的辐射和带动,城市的发展也离不开农村的促进和支持。农村经济和城市经济是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相互补充、相互促进的。因此,从协调发展的角度,在户籍制度改革的同时,应积极发展现有城市的第二、三产业。户籍制度的放开只是第一步,重要的是要给进城的农民提供足够的就业机会。因而加快以第二、三产业和扩大内需为特点的城市化建设,进一步提高现有城市的城市化水平是必不可少的选择。城市化的核心问题是经 济发展,以经济发展带动社会的全面发展。城市是经济发展的重点,产业发展是促进经济发展的基本因素。扩大就业是城镇化推进的关键,既要适应自身经济发展的要求,又要为农村劳力进城就业创造条件。建立起城乡一体化的社会保障体系,使农村劳动力转移与城市就业衔接起来,使农民和市民之间的壁垒最终消失。

(二)积极发展中小城市,构建功能互补的城镇体系结构,为农村劳动力转移提供更加广泛的就业渠道

在中原城市群的发展过程中,应把区域城镇群体空间作为一个整体地域来考虑,增强城市网络在区域经济和社会功能组织和空间组织的集聚和中心作用,构筑合理的城镇群体空间结构。中原城市群城镇体系的发展,不仅要靠壮大首位城市,还要以积极发展中小城市为重点,逐步调节城市群内城市的等级规模结构、网络结构和功能分工,促进中原城市群的一体化发展和整体功能的发挥。要立足现有城镇发展基础,从整合城镇群体的职能、等级、规模结构人手,构筑以中心城市为核心、县级市为支撑、建制镇为基础,结构合理、功能互补、层次分明、布局协调的城镇群体空间结构,为农村劳动力转移提供更加广泛的就业渠道。

(三)加大政策扶持力度

采取针对性更强、更有效的政策措施,鼓励和支持有利于扩大就业的劳动密集型产业、中小企业、非公有制经济更好发展,为农村剩余劳动力就地的跨产业转移创造条件。同时调整产业结构。近年来,来料加工的弊端逐渐显现,企业和职工长期处于薄利状态,工人工资增加有限,此外,加工工业消耗的大量水、电和能源,但是却给当地留下的大量污染。所以,应在不影响就业的基础上,积极增加高技术含量、高科技的先导产业,以先导产业带动一般工业,再带动消费,从而实现扩大就业。

(四)完善市场就业机制和农村劳动力转移服务体系

农村劳动力转移是一项长期的任务,经济危机背景下进一步建立和完善统一的劳务市场,提供各类更加有效的劳务信息,更是政府义不容辞的责任。许多综合性的就业信息,都是政府部门较易获取和掌握的资源。政府有责任通过各种渠道使这些稀缺资源得到及时分享和利用,特别是对于急需帮助的农民工,获取真实的用工信息是解决就业问题的关键一步。从全国情况看,政府在此领域的作为还远远不够。

首先,要大力发展多种形式的劳动就业中介组织。逐步形成包括就业信息、咨询、职业介绍、培训在内的社会化的就业服务体系,帮助劳动力对转移成本、收益、风险做出正确的判断,以减少盲目流动而遭受的损失。其次,要完善和规范政府对劳动力市场的管理。建立一整套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跨地区流动的市场组织体系以及调控和保障就业者权益的法规和制度体系。最后,完善市、县、乡三级劳务信息服务网络,抓好农村劳动力的调查摸底和资料建档工作,建立健全劳动力资源信息库,畅通劳动力资源调蓄和信息共享渠道;加强劳务市场管理,引导扶持劳动就业中介服务健康发展。建立农村劳动力转移宣传和激励机制,开展劳务协作,依法有序地开展境外就业和劳务输出。积极引导外出务工人员建立各种类型的劳务专业协会,加强农村劳动力外出就业的自我保护和自我约束。

(五)以劳动力回流为契机,积极推动劳动力回乡创业

回乡创业是回乡创业者对输出地和输入地投资成本和效益比较后的一种理性选择。外出务工人员回乡创业是安排劳动力就地转移,吸引人力资源回归的重要途径,也是劳务输出的最终目的。“回归”工程近年来已成为我省劳务经济的突出特色,但随着劳务经济发展的需要,更需宽松环境建立更为完善的服务机制,积极引导务工人员回乡创业。政府要积极推动以创业带动就业的工作,为回流劳动力创业创造更好的条件。认真贯彻落实《关于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工作的指导意见》,完善支持创业的财税、金融、工商、场地等政策体系,降低进入门槛,改善创业环境。同时强化创业培训,加强创业服务,提高创业的成功性和稳定性。

在经济危机背景下,更多农民工回到家乡,政府应抓住这个机会,将“包袱”变成财富――一笔宝贵的人力资源财富,把经济危机和农民工返乡作为调整产业结构、推进经济发展的难得机遇,大力实施承接产业转移、承接农民工返乡就业创业的“双承接”工程,将有力促进工业化、城镇化和城乡一体化发展,因而也将成为推动中部农区崛起,实现城乡协调发展的新的支撑点。

第五篇:当前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初探

当前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初探

一个国家的劳动力就业规模与该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与之相适应的经济结构、与生产力发展相适应的生产关系的组合形式及与人口总量变化相关联。但由于我国的二元经济结构、经济发展水平和农村人口的持续增长等各种因素相互交织的作用,我国农村出现了大量劳动力过剩。在工业化、城镇化、现代化的背景下,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根本出路是转移到非农产业,流向收入水平高或预期收入高的部门。因此,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不仅是我国实现工业化必须面对的现实课题,也是解决我国“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

一、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主要途径

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的主要途径有四个方面。一是乡镇企业吸纳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20世纪80年代开始,我国乡镇企业异军突起,成为农村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的主渠道。从1998年到2006年,乡镇企业从业人数逐年增加,并于2006年达到1.468亿人。二是农民向城镇转移。我国坚持走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中国特色的城镇化道路,积极消除不利于城镇化发展的体制和政策障碍,有效地吸引了部分农民向城镇转移。2006年,我国城镇人口已达到5.77亿。三是农村异地转移和跨区域流动。随着城镇劳动力市场的逐步放开,部分农民纷纷外出就业,劳务经济得到迅速发展。四是农业产业化拓展了农业就业空间。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发展不仅促进了农业结构调整,而且吸引农民由产中向产前、产后转移,解决了部分农村劳动力的出路。

二、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基本特征

(一)流向分布:省内城市和东北沿海经济发达地区

我国大中城市和沿海发达地区的高额工资吸引了大批农村剩余劳动力。劳动和社会保障部《2007中国人口与劳动问题报告》调查显示,2006年农村外出务工人员中有41.2%的人在省内城市打工,其中在省城打工的占19.6%,在省内其他城市打工的占21.6%。此外,分别有20.9%、11.6%和11.9%的人在珠江三角洲地区、长江三角洲地区和环渤海地区打工。与2005年相比,到环渤海地区打工的人员比重上升了5.6个百分点,到长三角地区、闽东南地区打工的人员比重分别下降了1.9和1.0个百分点。

(二)行业选择:劳动密集型产业

外出务工劳动力受文化水平和技能的限制,主要集中于劳动密集型的行业。这些行业所需技术不高、投资少、风险少,比较适合文化程度不高,但能吃苦耐劳的农村打工者。2006年农村外出务工人员从业较为集中的行业及其所占比重分别为:建筑施工业16.3%、电子电器业13.5%、制衣制鞋业11.7%、住宿餐饮业9.4%,在以上四个行业就业的农村外出务工人员比重为50.9%。除上述行业外,2006年农村外出务工人员就业比重较高的行业还有:机械制造业6.2%、商务服务业6%、食品制造业4.9%、交通运输业4.3%、居民服务业4%等。

(三)就业途径:亲友介绍 许多农民工在外出务工经商前并没有联系好工作,进城后一般经城里的亲戚、朋友或已在城里定居的老乡介绍找到工作。根据国家统计局服务业调查中心2007年的一项调查,外出务工的农民工所找到的工作由定居本地的亲属、朋友介绍的占28.20%,由同样在外务工经商的同乡、亲友介绍的占25.99%,自荐到用工单位工作的占10.51%。另外,还有部分农民工是通过自主就业、招工广告、包工头或老板招募、劳务市场、招聘会、报纸等媒体找到工作,分别占7.94%、7.38%、5.15%、3.85%、2.46%和2.05%。

(四)务工模式:由“亦工亦农”向“全职非农”转变

长期以来,农民外出务工大概主要表现为两种形态:“摆钟式”流动,即农民外出务工以年为周期在城乡和地区之间往来;“兼业式”流动,即农村劳动力利益农闲时间季节性地外出打工。根据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课题组的调查,常年外出的农村劳动力的转移率平均为18.1%,其中东部的劳动力转移率最高(为23.55%)。这表明转入非农产业的全部农村劳动力中,已经有接近40%的属于常年在外从事非农业。举家外出的劳动力占全部劳动力的比重平均为5.29%,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东部地区举家外出率最低(为4.71%),而西部地区举家外出率最高(为6.61%),外出劳动力中的三分之一已经实现了举家外出。这表明,越来越多的农村劳动力正在由“亦工亦农”向“全职非农”转变,就业兼业性减弱;由“候鸟式”流动向“迁徙式”流动转变,转移稳定性增强;由城乡间双向流动向融入城市转变,在城镇定居的农民工逐渐增多。

(五)发展规模:外出务工队伍不断扩大

农业生产效率和集约化程度的提高,农业生产比较效益的下降,农村剩余劳动力不断增多,就业压力迅速增大,这些都构成了农村劳动力外出转移的直接动因。近几年,我国外出务工的农村劳动力人数一直保持着较快的增长势头,外出从业时间不断增加。根据国务院研究室2006年发布的《中国农民工调研报告》,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劳动力总体上仍然供大于求。目前农村有1.5亿剩余劳动力,随着20世纪80年代生育高峰出生的人口进入劳动年龄,劳动力供给总量还会进一步增加。另外,工业化、城市化加剧发展,也对劳动力将持续产生较大需求,对农民外出务工产生巨大拉力。我国耕地资源少,承载农业劳动力有限,随着农业技术进步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对农民向非农产业转移形成巨大推力;城乡居民收入的差距、城市现代文明的呼唤,也对农民进程就业具有巨大引力。这预示着农民工规模将会继续扩大。

三、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制约因素

(一)现行土地制度的双重功能与农业剩余劳动转移存在着矛盾

现行土地制度既有经济功能,也有保障功能。尽管目前农业生产率的提高速度有所减缓,甚至在许多农民中存在农业生产的消极懈怠性,但土地经济功能的减弱并没有因此削弱农民对土地的依赖。土地的保障功能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土地的流转和集中,从而制约了土地经济功能效率的提高。这就使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必然面临两难困境,既想成为非农业劳动力,又不想放弃户口农业。一方面,土地由于细碎化经营而效率低下,剩余劳动力必须转移出去才是农户合理配置其劳动力的必然选择;另一方面,转移劳动力又不敢轻易放弃土地承包权,在转移中始终与土地保持着松散或紧密的联系。

(二)我国现行的户籍制度阻碍了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 在农村剩余劳动力异地转移过程中,会遇到一个现实的户籍问题。在大多数情况下,无法使农村剩余劳动力实现真正的转移。于是便出现了这样一个矛盾:改革开放后,虽然将自主择业的权力交给了农民,但农民进城后却因户籍问题而无法实现身份的转变,从而严重制约了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速度。另外,户籍制度还造成了城乡劳动力市场的分割,农村转移到城镇的劳动力难以取得城市户口,不能享受城市居民的有关待遇,产生了一系列的消极后果。随着我国经济体制由计划转为市场,传统的户籍制度与新体制的矛盾日益突出,传统的户籍制度已成为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障碍。

(三)农村劳动力文化素质偏低

尽管经过新中国50年的努力,我国文盲率已大幅下降,农民文化程度逐步提高,但目前的整体文化素质仍普遍偏低(如图1)。2006年农村居民家庭劳动力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所占的份额只有1%,初中程度所占的份额最大。我国农村劳动力初中和初中以下学历的劳动力仍占多数,文盲、半文盲还占有相当比重。这就使得未受过高等教育的劳动力其创新能力较差,通常只滞留于依靠传统经验的有限领域,很难开拓新的就业门路和工作机会。

四、基本思路和政策建议

(一)坚持农业的发展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在任何时候都不能忽视农业的重要作用。挖掘农业内部就业空间,增加农业内部就业机会,加强对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综合开发,进行农业生产结构调整,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产品项目,加快农业产业化和一体化进程,尽可能地吸纳农村劳动力。

(二)依靠工业化解决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

通过工业化的推进,一个国家的制造业、建筑业、交通运输业、商业、服务业等一系列产业都会随之迅速发展起来,从而为农村大量的剩余劳动力创造了许多新的就业机会。工业化总体模式的目标应该是在城乡工业一体化背景下达到劳动力就业一体化。在工业化过程中既要协调好农村工业化与城市工业化之间的关系,又要解决好各产业间发展层次和发展顺序的问题。

(三)调整乡镇企业产业结构和布局

大力发展小城镇,进一步扩大其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规模和能力。从产业结构上看,要特别强调农副产品加工业和第三产业发展,逐步理顺产业结构,以改变乡镇企业与城市工业结构上的趋同现象;从地区布局上看,我国中西部地区幅员辽阔,资源丰富,应重点扶植中西部地区的乡镇企业,促进其生产要素和经济资源的优化配置,由此增强乡镇企业进一步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加强城镇基础设施建设,使分散的乡镇企业向小城镇适度集中,改变其布局分散,外部不经济和规模效益低下的状况,通过关联企业的乘数效应使现有乡镇企业的小城镇就业容量扩大。

(四)调整土地制度,改革户籍制度,建立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

通过剩余劳动力流动转移和土地流转等多种形式实现土地的相对集中,实现适度的规模经济,增强土地的经济功能,并实现由土地保障向社会保障的转变与跨越。政府要积极地、渐进式地推进户籍制度的改革,让更多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合法地、自由地迁入到城市中,这对我国二元经济结构的改造,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化,加快城镇化进程来说,具有战略作用。在建立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方面,需要逐渐将进城的农民工纳入社会保险的范围,从根本上改变城市下岗职工与农民工就业竞争的劣势地位。另外,在子女入学、税收、购买住房方面给予其与城市居民同等的待遇,规范政府行为,禁止和取消政府机关对外地劳工的一切收费。

(五)大力发展农村教育事业,扩展职业教育面,提高农村人口素质

针对目前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文化素质和技术素质普遍较低的现实,要加大农村教育投资,完善农村教育政策,改革农村教育体制,在普及农村基础教育的同时,加强农村职业教育,全面启动以传授实用技术为主的农村劳动力的职前、职后教育。同时,还要根据各地农业资源开发利用及农业现代化要求,有效地对农村劳动力进行分层次、分专业、分类型的强化培训。

下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分析(论文)★word格式文档
下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分析(论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浅析[5篇范文]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浅析 ——访贵州省瓮安县华严村 李莉1 摘要:在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和农业科技逐步普及后,农业人口相对于有限的土地资源显得过于富足。转移劳动力是......

    当前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初探

    当前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初探 一个国家的劳动力就业规模与该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与之相适应的经济结构、与生产力发展相适应的生产关系的组合形式及与人口总量变化相关......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

    (三)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的主要实践模式 1.就地转移模式。该模式主要采取扶持小城镇和乡镇企业的发展,形成农民离土不离乡,进厂不进城,就地发展小城镇,就地消化农村劳动力的格局......

    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

    [内容提要]: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是“三农”问题的核心,能否对其实现成功转移是中国农村改革成败的关键。本文对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地转移策略和异地转移策略做了分析,认为在大力发......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写写帮推荐)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 摘要:农村剩余劳动力是我国抑制发展农业经济的一大问题。20多年来,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虽然有了较大的发展,但在发展中的最大矛盾和问题就是人均占有资......

    浅析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及对策

    浅析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及对策 摘要:城市化进程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农村劳动力转移的速度与规模,农村劳动力转移能力影响或支配着其他制约因素。转移能力的增强能够......

    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研究

    摘要: 农村 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是 发展 中国 家从传统的农业国向 现代 工业 国转变的必然之路。因此,要彻底解决“三农”问题关键需要大量转移农业剩余劳动力。通过对我国农村剩......

    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及对策

    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策略一、农村劳动力的特点及结构 1、特点: 发展速度迅猛,相对数量巨大。我国有9亿农村人口,占我国总人口数的3/4。近年来,农村劳动力数量和发展速度成倍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