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吉炳轩:以人为本以民为本大踏步推进城镇化进程
吉炳轩:以人为本以民为本大踏步推进城镇化进程 黑龙江新闻网讯省委书记吉炳轩近日在农垦九
三、北安分局和黑河市调研时强调,要立足抗灾夺丰收,切实抓好农业生产,着力合理调整种植结构,加快推进城镇化进程,提高建设质量,在实践中大胆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农业之路,勇于创新,奋力开拓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发展新局面。
7月4日至6日,吉炳轩先后到农垦九三分局、北安分局和黑河市嫩江县、五大连池景区、北安市等地,就农业生产、城镇化建设、城乡一体化发展和旅游名镇建设等工作进行调研。省军区司令员寇铁参加调研。
省农垦总局担当着在全省城镇化进程中率先示范并带动周边地区发展的重任。吉炳轩同志先后来到农垦九三分局局直所在地、鹤山农场、大西江农场、尖山农场,农垦北安分局格球山农场、赵光农场和嫩江县双山镇、北安市赵光镇等地考察。走进一个个农场,鳞次栉比的别墅式住宅随处可见,花园式的广场、休闲区里健身设施齐全,工地上处处是建设者紧张忙碌的身影。
农垦九三分局局直与嫩江县双山镇隔河相望,这里是全省小城镇建设会议确定的城乡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吉炳轩先后考察了两地的小城镇建设情况。垦区的同志说,场县双方共同研究,一起进行总体规划设计,明年将撤掉68个居民点,使城镇化率达到80%,力争用一年时间完成城镇化建设。镇里的同志表示,我们自己建,十年二十年也搞不成,与垦区合作非常高兴。村民们听说这些消息后,纷纷前来看规划图,期待着能早日住上好房子。吉炳轩说,嫩江、九三这一区域,基础较好,要大胆尝试,加快城镇化建设步伐。不但要把双山镇的土地交给农垦,只要有利于发展,也可以考虑全镇1万人整体移交,土地权属不变,农垦统一代耕,当地农民也可享有垦区职工一样的待遇。吉炳轩强调,我们要大踏步地进入城市化,在城市化的推进过程中,加快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发展。鹤山农场职工马凤华一家三口住进了158平方米的复式住宅,宽敞的厨房里,液化气、冷热自来水、太阳能、电饭锅一应俱全。马凤华说,都是农场的政策好。吉炳轩说,随着城镇建设的越来越好,你的房子还会不断升值。走进大西江农场崔丽君家的大客厅,得知这里都安装了数字电视,能看到114套节目,吉炳轩拿起遥控器一一调试。崔丽君高兴地说,不只电视节目多,我家还可以宽带上网。我在通讯公司工作,爱人在农场机关,收入不多。可是这套200平方米房子,可以分期付款,五年还清。吉炳轩说,这是一条途径,开发建设住宅,也要使低收入家庭受益。同时,要积极创造条件,让住进城里的群众有适当的收入,能够滚动发展。吉炳轩祝愿他们的日子越过越好。近年来,北安市采取土地流转规模经营,农民转向城镇和新社区,通过城镇带动和农垦森工带动,加快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发展。建民社区是北安市旧村改造,吸纳周边村民集聚模式的典型。他们依托自己组建的农机合作社,创办了土地经营专业合作社,坚持体制不变机制变,实施保底分红机制,吸纳农民土地入股,全村90%的耕地实现了规模经营,70%的村民转移出来。吉炳轩走进社区文化大院,与村民们亲切交谈。幸福的喜悦洋溢在每个人的脸上,大家争相表达内心的感受。吉炳轩说,我2008年来时,你们只建了一
条街,如今,路修得更好了,新房子更多了,景美了,树绿了,钱多了。下一步要尽快实现做饭不烧柴,取暖不烧炕,解手不出屋。住房改善了,环境好了,才能实现农民生活方式的转变。赵光镇东丰社区是北安市整体迁移建设城镇化的代表,小区环境整洁,建筑布局错落有致,恍然进入了优美高档别墅区,室内设计精巧合理,宽敞舒适。吉炳轩说,赵光镇与农垦赵光农场同处一城,他们主动向农垦靠拢,坚持规划一张图,建设一盘棋,主动把全镇的三个区土地交给农垦经营,积极对接,统一规划,实现资源共享,走出一条非常成功的路子。
吉炳轩对垦区经济发展情况十分关心。调研期间,吉炳轩先后深入农田、企业、工程项目现场考察。在鹤山农场小麦示范田和大豆生产基地,吉炳轩认真察看庄稼的长势,和当地同志仔细估算各种作物的收成。吉炳轩说,这里的气候条件适宜小麦的生长,不但比种大豆收益高,而且可以做到夏耕地,蓄水保墒。要下决心调整农业种植结构,适宜什么就种什么。在九三分局物流中心工程建设项目现场,负责人介绍,这是以粮食和农副产品交易和仓储为主的综合性物流园区,建成后将成为齐齐哈尔以北物流网络的主要节点,可带动周边区域农产品、农资、建材等一系列生产资料物资市场的繁荣。吉炳轩说,交通便利和仓储能力是物流的核心,要根据需要加强物流中心周边铁路、高速公路建设。要借助黑河口岸,吸引开发俄罗斯市场,提供名优产品。要充分考虑一旦形成物流后,中心的结算和通讯问题,建设现代化的网络结算,与全国乃至国际大物流中心结合起来。吉炳轩还考察了尖山农场科技园区和北大荒北绿食品公司。
吉炳轩非常重视五大连池旅游名镇建设和景区申报世界自然遗产工作进展情况。调研期间,吉炳轩先后来到五大连池景区渔业连拆迁现场、退耕生态恢复区、矿泉城、景区新镇址等地考察。在景区退耕生态恢复区,吉炳轩强调,要把恢复生态同旅游景区的打造结合起来,动脑筋想办法,在确保不污染池水的同时,开发建设既有自然生态风韵,又有人文特色的沿岸景观。在五大连池矿泉水生产项目建设现场,吉炳轩希望企业要做战略投资者,推动项目尽快建成投产,在发展壮大的同时,带动周边农村的城镇化建设,并实现地企双赢。
调研期间,吉炳轩主持召开座谈会,听取了黑河市和农垦总局的工作汇报。吉炳轩指出,目前,我省农业生产形势很好,水稻、玉米、大豆三大粮食作物苗情和长势好于去年,小麦和马铃薯、瓜果等经济作物长势也不错。但是没有真正的风调雨顺,我省地域面积大,什么灾害都有,要立足于抗灾夺丰收,切实加强农作物的田间管理,特别是加强技术指导,不断巩固农业生产来之不易的大好局面。要及时总结在粮食种植和生产过程中成功的经验,以确保粮食安全为根本,以提高农业经济效益和增加农民收入为原则,以扩大产业规模、占领更大市场为方向,积极稳妥地进行农业种植结构的调整。要扩大水稻种植面积,北部地区可根据实践经验,增加小麦、玉米的种植面积,龙甘泰等适宜的地区要积极探索牧草种植。大型农机具的购置要抓紧进行,现在就要足额定货,以确保今年秋整地工作大面积开展。秋整地工作安排要具体定到区域,定到地块,而且必须大机械深耕作业。要汲取今年春季大棚育秧缺乏准备的教训,从秋天就开始进行全面的准备,详细落实农垦代育面积。
吉炳轩指出,农垦的城镇化建设,如火如荼,方兴未艾,一百余座小城镇拔地而起,人民增加了信心,现代化农业露出了曙光,城乡一体化发展迈进了一大步。但城镇化有快有慢,有高有低。农垦要观念转变,内部也要相互交流观摩,进一步加快速度,提高质量。加
快城镇化建设,规划、建设、管理三件事情必须做好。要进一步修订城镇规划,在功能定位、区域布局、产业支撑、建筑风格、文化品位上下足功夫,把每一个小城镇都要搞成精品,搞出特色,不要千篇一律、千城一面,对得起人民,经得起历史检验。大的规划完成后,就要进入详细规划,进入具体的建筑设计,道路、材料、绿化、树种、文化体育设施等等,都要研究,细化。也要提高每一户每一家的内部风格设计,做到看着顺眼,住着舒心。要进一步加强城镇管理,从现在开始,所有的局党委书记、场党委书记,都要研究城镇管理问题,要主动、自觉地由过去只关注种地,向种好地、建设好工厂、管理好城市转变,学会城市交通、卫生、社会、生活、文化管理。
吉炳轩强调,通过农垦城镇化带动城乡一体化,是实现多利双赢、共同发展的好事,也是中央的重大决策,我们必须大力推进。农垦提出的统一思想认识、统一产业体系、统一价格标准,代耕、代种、代收,推进组织领导一体化、推进规划建设一体化、推进产业支撑一体化、推进社会发展一体化、推进政策驱动一体化,都是在实践中总结出来的非常好的办法。要坚持经济联结、机械带动、科技辐射、互利双赢的原则,大胆尝试承租、共同组建合作社、带地入城、整建制代转和其他合作方式,通过单项突破,积极探索,加快城乡一体化发展进程。
吉炳轩指出,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是一场深入的改革,是真正的创新,也是伟大的实践,一定要坚持有利于生产力发展,有利于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有利于农垦与地方经济社会更好更快发展的标准,积极创造经验,在实践中开辟出一条路来。实现这个目标,走完这个过程,不论农垦还是地方都要有主动性和积极性,要看到这对经济社会发展,对消灭城乡差别,实现城乡一体化,都是有益的。因此,一定要树立全局观念,坚持做到以人为本,以民为本,什么样的办法能使老百姓富裕起来,就用什么办法。要勇于克服困难,大胆实践探索,消除权力意识、区域意识,破除条条框框,敢于突破现有管理、经营、政策、体制的障碍。要坚持政府积极倡导、农民自愿的原则。城乡一体化发展,农垦只能带动我省三分之一的农村,还有三分之二的农村,要靠地方党委政府的积极努力,实践中,我省还有农机合作社、农技合作社、农产品贸易合作社、农业生产资料合作社、土地股份合作制、农产品龙头企业生产基地、城镇建设带动、引进战略投资者八种成功的经验,要在实际工作中继续深化完善,不断总结推广这些好的做法。要充分发挥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优势,发挥社会力量的优势,进一步调动农民的积极性,调动企业的积极性,把两种体制很好的结合起来,我们就会走出一条新路,走出一条好路,尽早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
吉炳轩强调,要加快推进五大连池旅游名镇建设。抓紧完善通过总体规划,全面提升旅游文化内涵,更好地保护和开发珍稀独特的自然资源。下一步要抓紧进行每个小区、每栋建筑的详细设计,加快主干道和基础设施的建设。要把工程建设和申报世界自然遗产结合起来,处理好申遗和发展的关系,申遗要更好地促进发展,为发展服务;要处理好保护与开发的关系,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充分体现以人为本,和谐发展,长期发展,可持续发展。要做好资源利用这篇文章,引进战略投资者,加快商业开发,让这个镇尽快热起来,成熟起来。
省直有关部门负责同志参加了调研。
第二篇:以“经营城市”理念加快推进农村城镇化进程
农村城镇化发展水平是农业农村现代化的一项重要标志。加快小城镇建设是从根本上解决农业、农村、农民这“三农”问题,形成以城带乡、以乡促城的城乡一体化协调发展格局的现实的有效途径。如何加快推进农村城镇化进程,本人结合体会谈几点看法:
一、把“经营”理念融会贯穿于城镇规划编制和实施的全过程,是推进农村城镇化进程的重要一环
(一)要树立规划编制中的“经营意识”,强化规划的经济效益。目前各地规划编制一般请相应的规划院实施,从平时工作接触中感触最深的是,那些规划专家们在编制规划时对各项城镇功能的技术规范要求较为注重,而对今后实施中的经济承受力往往比较忽略;对各项功能外形的协调美观及社会效益较注重,而对各功能间能发挥的经济效益往往很少提及。这样就很容易出现规划实施时间不长就要修改的情况,即我们通常所说的规划“刚性”不强。产生这一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至少其中有一个问题目前往往容易被忽视,即在规划编制结束后,缺乏对规划实施的经济可行性评估,规划的“刚性”往往敌不过经济效益这块跳板。所以编制规划不但需要专业性的技术水平,同时更需要对它进行经济测算,即在“技术规划”结束后,要对它的实施算一笔大帐,就像我们研究设计一件产品,如果不计算它的生产成本和消费承受力,其设计结果注定是要失败的道理一样简单。所以,我们改进规划工作,就必须注重强化规划的经济性,无论是整规还是详规都要时刻绷紧效益这根弦,力求与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使各种资源要素得到最优配置,城镇的整体效能得到充分发挥。
(二)树立规划实施的过程即是“经营”过程的思想,强化规划的财富功能。城镇建设,规划先行,规划是建设的龙头,一个经算过“大帐”而编制成功的规划,已对建设用地的即期价格和远期开发价值作了预先的预测,在规划中明确了城镇大的基础设施和产业布局等区块发展方向的基础上,对属经营性建设项目的地级的预期增值和土地资本效益的最大化的追求,是每个规划实施主体首先要考虑的问题。政府部门通过牢牢抓住规划的龙头,适当超前投资配置一些公建项目,为那些经营性的项目造好势,叫人能看得到增值的潜力,然后在适当的机会推出,对最大限度地筹集城镇建设资金,将会产生事半功倍的效果,反之,其效果将会大相径庭。所以说,规划不仅仅是对城镇的空间、功能和审美形态的合理界定,更为重要的是使各种资源合理的聚合和重现,以期得到更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所以必须强化规划的财富功能,用规划创造财富,能有效地解决城镇建设资金不足的突出问题。
二、以“经营”理念,推进工业向园区集中,是推进农村城镇化的重要支撑
(一)工业园区筹建是否需要“经营”?当前,大力发展工业园区和加快工业向园区集聚,作为提升我市综合经济实力和推进城市化的主要抓手,已成为各级、各部门的共识和工作重点。在新一轮的“园区热”中,我一直在思考这样一些问题:大投入如何得到大产出?人、财、物的投入量怎样配置才能获得最佳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即投入是否能达到预期的回报目标?资金投入的速度和规模控制的合理性即有限资金投入的侧重点和方向等等问题。要正确圆满地回答这些问题,仅靠行政管理的思路显然是无法解决的,只有借助于经济管理的手段和方法,对每个问题进行科学的评估和测算,才能避免投资决策的盲目性,使园区建设步入良性循环的发展轨道。所以园区筹建的决策过程其中包含了“经营决策”的过程,园区筹建既需要“行政决策”,也需要“经营决策”,两者互为前提,互相依存。
(二)如何“经营”好工业园区?我认为主要是这样几方面:一是要有一个灵活的经营主体和一帮有经济头脑的经营者。主体问题容易解决,成立一个“园区有限公司”就能展开,关键是园区的筹建者必须要使用那种有经济头脑、又善于经营的人,把园区筹建同其他行政性筹建的用人标准区别开来。要注重加大人才尤其是资本运作方面人才的引进、使用力度,以人力资本激活和放大园区经营资本,使有限的资金发挥最大、最优的效益。二是要确立“软环境”也是“经营资本”的思想。当前,园区招商引资的竞争可以说是到了“白热化”的程度。现在,苏南地区的招商引资走在全国前列,有很多成功的经验,他们先进的招商理念即是其中之一。表面上看,各地招商引资打
第三篇:以特色小城镇建设为重点,推进云南城镇化进程
云南省干部在线学习系列课件 http://www.xiexiebang.com
以特色小城镇建设为重点,推进云南城镇化进程
叶建成
云南省建设厅党组书记
前言
各位领导,各位老师,省委党校要我来和大家一起来交流一下关于推进城镇化的问题。这个问题是个很大的问题,也是目前最热点的问题,也是一个难点问题。城镇化牵涉到整个经济社会的方方面面,所以让我来给大家讲这堂课,我也是非常荣幸,但是感觉到很有压力。所以今天和大家在一起交流交流,因为在座的都是我们县区委书记,还有我们党校的老师,欧老师是我的老师。所以和大家一起共同的交流,把我对城镇化方面的思考跟大家一起谈谈我的这方面的一些思考和思路,和大家一起来交流。
今天主要和大家交流讨论三个问题,讨论三个问题。第一个问题就是简单的给大家介绍一下关于城镇化的基本内涵和我们省委省政府最近提出的,在我们八届九次全会上白书记提出的要推进城镇化的一些重要意义。第二个方面就从国际和国内这个层面来分析一下在国外、国内,国外是推进城市化,我们国内是叫城镇化,我一会再讲这个内容含义,在推进的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一些经验和教训。第三个问题和大家讨论的就是通过分析我们云南的省情,结合我们云南的实际,如何推进我们云南的城镇化,所以跟大家一起交流,因为在座的都是县区委书记,对城镇、对城镇化、对城镇建设比我熟悉得多。所以在我讲的过程中有不妥的地方请各位指正。
一、城镇化的内涵和重要意义
(一)基本内涵
什么叫城镇化,什么是真正的高质量的城镇化,到至今为止没有一个确切的定义。这个国外叫城市化,城市化的概念是集中在几个大城市或某一个城市来进行发展,来进行实行城市化。我们中国从1991年提出来叫城镇化,中国的城镇化,城镇化是根据中国的特点来定这个名词的,明显的城市化早于城镇化。中国人口多,地域广,不可能都集中在几个城市来实行城市化,所以在党的十六大、十七大提出来我们要走中国的城镇化,具有中国特色的城镇化道路,所以这是根据我们中国的国情来定的,叫中国的城镇化,特色城镇化。
对于城镇化,经济学家侧重于强调农村经济向城市经济的转化,劳动力向第二、第三产业的转化;而人口学家强调的是农村人口向城市流动;还有从历史学家这个层面来认为是城市化是一个变传统落后的乡村社会为现代先进的城市社会的一个自然的历史过程。一般认为,城镇化既是农村向城镇、农业人
云南省干部在线学习系列课件 http://www.xiexiebang.com
口向非农业人口、农业向非农业转变的过程,更是生产方式、生活方式转变的一个过程,也是思想观念、思维方式的一个转变过程,还有更重要一点,就是他要享受城市的一些公共基本设施和福利保障。
这个城市化不仅仅包括城镇建成区的面积扩大,城镇人口的增加,更重大的是城镇功能的完善,推动经济社会进一步的集约化、社会化、现代化。光有城镇化人口的增多、建成区的面积增大的城市化是低水平的城镇化。只有广大农民进了城,有了住房,有了就业的机会,又挣点钱,在城镇能挣钱,生产、生活方式彻底的改变,思维方式的转变,这才是高质量的真正的城市化。像我们现在算城市化率,我们城市化率的计算,大家在座的可能都清楚,从国家统计局统计的口径,它是常住人口,它不是按户籍人口计算的,它是按常住人口除以总人口,这样就是城市化率,所以有的半年以上就应该就算常住人口,在北京,我不知道在昆明是不是,在北京我知道是半年以上就算常住人口。城镇化已不完全等于城市化,在国际中比较常用的城市化率是国际通用的提法,城市化更侧重强调城市的建设和作用。而城镇化更加强调的是乡镇转化的过程,镇作为重要的节点所发挥的一些作用,更加适合我国的国情。
(二)重要意义
云南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推进城镇化的工作,在近期的省委八届九次全会上,省委白恩培书记又再次明确提出进一步加快推进城镇化的要求,这主要是基于城镇化对推进经济、社会发展的进步发挥巨大的作用,城镇化是扩大内需、调整结构的重要抓手,是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重要引子,是打破城乡二元结构,促进城乡统筹,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必要之路。
2009年,我国的城镇化率是46.6%,解放初期1949年我们是10.6%,改革开放的1978年我们是17.9%。三十年我们发展得非常快,我们城镇化非常快,去年底已经达到了46.6%。2030年我国城镇化目标是发展到65%,就到那个时候,我们城镇人口将有9.3亿人,今后二十年的目标是:每一年城镇化率要提高一个百分点左右,也就是说每年有1600万左右的农民要转化为城市市民。
据专家分析,我国城镇化每提高一个百分点,可新增8亿元左右的投资,居民消费力可提高1.5个百分点左右,同时可以促进GDP增长4到5个百分点,因此,城镇化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新动力和最大的潜力。
这是我讲的第一个问题,和大家一块讨论的第一个问题。
二、国内外城镇化进程中的经验教训
要充分认识国内外城镇化进程中值得注意的问题,分两部分,第一部分讲国外,第二部分讲我们国内。
(一)国外城市化进程中的经验教训
城镇化从15世纪末英国的圈地运动算起,至今已有500多年的历史,形成了三次世界性的浪潮,2 云南省干部在线学习系列课件 http://www.xiexiebang.com
也留下了一些引以为鉴的教训,主要表现为:
1.重经济的发展,轻民生的改善
英国城镇化初期把大量的农民驱赶到城市以推动工业经济发展,结果使英国成为了世界第一个犯上城市病的国家。住房短缺,贫民窟密布,公共卫生设施匮乏,环境污染,犯罪率居高不下,当时广大工人阶级处在水深火热,生活艰难。这是英国,它在世界上是最先推进城市化的一个国家。
2.重市场推动,轻资源节约
这个主要是讲美国,最早出现城市郊区化,大量的农田、森林和空地被占用,付出了巨大的资源和环境的代价,工作地离居住地越来越远,耗费量空前,耗费的时间也长,大幅度的增加了能源的耗量,其中他们的人均能耗量为欧盟国家的两到三倍,其中汽油的耗量是欧盟国家的五倍,大幅度增加了基础设施,增大了基础设施建设的成本,这是美国的一些教训。
3.重城市建设,轻产业发展
这主要是讲拉美国家,把资本密集型的工业和城市建设投资都集中在几个大城市甚至一个城市,造成了拉美一些大城市人口超速增长,但是经济发展水平只是发达国家的四分之一到二十分之一这么一个水平,工业人口的比重不到30%,人口大量的失业。我们去过一些拉美国家,比如包括巴西,可能在座的有些领导去过,那些贫民窟还是非常突出,社会矛盾突出,不稳定的因素也非常突出。约有四分之一的城市人口生活在贫民窟,拉美工业化,滞后的城市化,非农业人口的两栖化,农民失地、失业,农村空心化,陷入了过度城市化的险境,这是拉美国家的教训。
4.重政府推动,轻市场主导
主要是讲前苏联的城市化。由于政府的包办,依靠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采取重工业为主导的发展战略,城市化起步快,质量不高,城乡二元结构显著,农业、轻工业滞后,人民生活水平不高,这是讲的前苏联社会计划经济体制,重政府的推动,轻市场的主导。
5.重产业发展,轻城市建设
东南亚一些国家,一些新型的经济体,劳动密集体的加工制造业沿着大城市的周边地区蔓延,出现了大量的似城非城,似乡非乡的两不像的城市化地带,土地资源严重的浪费,生活环境欠佳。
6.重单纯的地产发展,轻集约满足城市和市面的需求
这主要是讲日本80年代末土地价格猛涨,囤积土地,但是各行业都踊跃于房地产市场,为日本的金融带来了很大的压力,日本当时国土面积为美国的二十四分之一,但是它当时的地价总价值却是美国的四倍,居世界之首。地产投机的房地产泡沫导致了日本的经济连续四五年长期的低迷,造成了城市土
云南省干部在线学习系列课件 http://www.xiexiebang.com
地交易在很大程度上将真正的土地使用者排除在外,城市公共性建设只能移到非人口集中的一些低地价地区。还有社会工业设施不能合理的配置,普通住宅离城市远,就造成了城市的交通拥堵。还有土地投机,囤积土地阻碍了城市的健康发展,造成了新的贫富不均,最后造成了房地产崩盘。
今年年初,我们在网上,社会一些舆论,担心我们中国要走到日本这个路上去,最后房地产走这个老路,也担心中国的房地产会不会崩盘。因为这一块涉及到是我们建设行业作为主管部门,所以我在这块顺便跟大家也谈谈这方面的一些认识。
中国的房地产不大可能崩盘。因为我们的房地产,前一段房地产价值过高过快的增长,这主要是一些部分城市。主要是中国的一类城市,叫一线城市吧,北京、上海、深圳广东这些房地产价过高过快的增长,不是所有的城市。比如说我们昆明,我们云南就不属于过高过快增长的城市。第二个原因就是因为我们房地产在中国,在我们国内的国民经济中发挥着重要的拉动作用,已经是我们的应该算是支柱产业吧。像2008年受美国次贷危机,国内一是我们的经济受了很大的影响,首先国家启动的领跑的就是房地产业,它拉动整个一些行业的经济的发展,拉动内需是起着关键性的作用。第三个原因我们分析就是说我们国家发现了部分城市房价过高过快的增长,及时出台了宏观调控政策,同时加大了保障性住房的建设的力度,有效的遏制了房地产价格的过快过高的增长这种势头。第四点就是说在我们国内,我们房地产市场是有需求的,不管是大城市还是小城市,还是我们县城。因为中国人有一个习惯,有了钱就是首先置家产,就是买房子。过去是盖房子,盖完房子就是攒了钱给儿子娶媳妇,嫁姑娘,这是中国的传统。现在的年轻人,现代社会人就是买房子、买车,不像国外。我们在中国的房地产,个人所有房产的这个率在世界上是最高的。在美国只有30%的人拥有自己的房产,一般都是租赁,出租,租用房子。我们因为传统的习惯,我必须有一栋自己的房子我才有脸面,同事看了以后我混得还像个样,所以我们房地产有市场。另外,我们国家要推进城镇化,在未来的二十年每年要以1600万的人口要进入城市、城镇。进来是要住的,是要有住的,所以有这么很大一笔的需求,还有一些我们改善性的住房,改善性的需求。比如说原来小房子要换大房子,差环境换好环境,原来是在散居,现在要进入小区等等。所以我们的房地产有需求,它绝对不会去崩盘。我们分析就是前段时间担心我们要发生像日本这样的现象,看来在中国是不可能的,因为我们已经吸取了这些国家在城镇化推进过程中的一些经验教训。
(二)国内城镇化进程的经验教训
国内到2009年底,我国城市化水平是46.6%,我国三十年城镇化发展所取得的成就是绝大多数国家不可比拟的。现在美国一个著名的经济学家讲:21世纪影响人类进程的两大关键要素,第一个是美国的高科技,第二个就是中国的城市化,这是21世纪影响人类进程的两大关键的要素。所以中国城市化发展之所以引起国际社会的关注,是因为我们在吸取世界其他国家城市化发展规律和经验的基础上,走出了一条富有中国特色的城镇化道路。
但是,我们国家人口多、地域广、差异大、底子薄、市场经济体制机制不健全等国情,又使我国在 4 云南省干部在线学习系列课件 http://www.xiexiebang.com
推进城市化过程中积压了诸多的问题还尚未解决。国内在推进城镇化的过程中已有这么一些经验和教训:
1.城镇化进程四个透支,三个差距扩大
第一个透支就是土地资源的透支,2008年全国城镇、城市建成区面积是3.63万平方公里,二十年增加了近两倍,相当于一部分城市的工业用地比例大都大于了20%,在国外的常规一般是在15%,国外城市一般小于15%。工业项目的容积率只有0.3到0.6,工业用地效率不到发达国家工业用地的产出率只有2%,所以我们用地粗放、透支。
第二是环境资源透支。世界银行数据表明,全球污染最严重的20个城市,有16个在我们国家。二氧化硫排放量、碳排放量,我国分别为世界第一和第二。
第三就是水资源透支,全国660个城市中,有55%是资源性缺水,其中25%的严重缺水,缺水量十年间增加了两倍多。我们云南,还有一些其他地区也是严重缺水。
第四就是能源资源的透支。有些城市能源资源,各个地区各个省都存在这么一个问题,一油量跟不上的,加油等等这些现象,前几年昆明反映得非常突出。我们的能源,中国的能源资源是不可乐观的。
从而造成了我们城市内贫富差距扩大,城乡经济差距扩大,沿海和内地差距扩大。这是第一点,就是四个透支,三个差距,三个差距扩大。
2.土地城镇化快于人口城镇化,产业发展落后于城镇化
我国城镇人口从2.99亿增加到5.2亿,增长74%。我们城镇建设用地面积从1.3万平方公里扩大到3.4万平方公里,增加到了160%。全国可耕用地面积由1996年的19.5亿亩,减少到2008年18.26亿亩。人均耕地由1.59亩减少到1.38亩,其中一些东部地区,广东、福建、浙江耕地都在0.8警戒线以下,我们云南的人均耕地也是在0.8,也就是警戒线。日本、新加坡、香港、欧洲等发达国家城市人均用地,660个城市的人均用地达到130平米,就是城市这一块。按国际标准规划,城市人均用地是80至120平米,日本、新加坡、香港、欧洲等发达国家城市人均用地只在80平米,我们人均是133平米。还有一些地方依靠卖地完成城镇化,把这些有限的资源集中到城市建设,难以形成资源流、产业流、技术流、人才流的有效交汇,无法创造出更多的就业机会,影响了产业和人口的城镇化,这是第二点。
3.一些农民被城市化
一些地方政府热衷于搞行政区域的城镇化,把城乡混合地域一刀切转为城镇地域,一夜之间被城镇化。2007年普查数据表明,全国约有4千万农民因为行政区域的县改区和乡改镇,一夜之间被城镇化,农民的就业和社会保障问题未得到很好的落实。
云南省干部在线学习系列课件 http://www.xiexiebang.com
4.文化在城市化中的迷路
不少地方的城镇化特色模糊,没有文化支撑和文化底蕴的城镇化,使城镇化人文精神失缺,城镇文化缺乏内涵,城镇建筑没有灵魂,没有神,这个最集中就是大家对这个大普查也是评价很多的,不伦不类的,前段时间有一个一把大火也是,这个建筑也不知道是个什么样的建筑,四不像,前面又是中间这个建筑,不知道像个什么东西,就是欧不欧,中不中,土不土,洋不洋,不伦不类的,就没有魂,没有神。另外还出现了我们在城市建设过程中千篇一律、千城一面的一些建筑物。
5.城镇化进程缺乏区域统筹
受行政管理体制和考核办法等因素的一些制约,我国城镇化之间存在着分割、对峙、互相竞争,欠缺区域统一规划,即基础设施统一建设、环境共同治理及产业共同发展,资源共享度太低,中心城市与所在城市群及经济腹地的缺乏联动,缺乏集群、集约、集聚整体的发展,就是各搞各的,集中不了一些资源和基础各方面的资源的优势。
6.政策法规创新滞后,缺乏体系的建设
一是目前我们的户籍,我们户籍制,农村户口和城市户口实际是个利益不公平,在国外是没有这种现象,这只有我们国家的特色,这是一个现在社会都在呼吁,政府也在极力的推进在户籍制度这方面改革。第二就是地方盲目的扩大城市规模,千方百计的多占地,多用地,造成城市建设土地粗放的使用,浪费性非常大。三是我们有一些收入主要来自于增值税、营业税和土地使用权出让,就是土地出让金,在我们城市建设的过程中大量的出卖土地,出卖资源,因为这个是我们上次在中央党校学习的时候,讨论的时候也谈到这个问题,因为这是牵涉到一个国家的税收体制的问题。所以各级政府在城市建设、城市发展的过程中需要资金,尤其是像西部的一些省份更需要建设资金,这些建设资金从哪筹集?国家不给,从自己的工业产业来发展根本远远适应不了,所以只有从最便捷最简单出卖土地资源,这样的效益最明显。所以这个牵涉到国家的税收政策的问题,这个需要进行创新,需要改革。
这是讲的第二个问题,就是国内外在城镇化推进过程中的一些经验,一些教训。
三、云南城镇化要突出云南的特色
下面讲讲第三个问题,这个我今天也是做重点讲的这么一个问题。
党的十六大、十七大和2009年年底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积极稳妥的推进城镇化,提升城镇化发展质量和水平,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着力提高城镇综合承载能力,坚持走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云南城镇化该怎样推进?走一条如何适应云南的城镇化道路,这是很大的一个问题,在座的都是我们县区委书记,在城市建设、城市发展,各县的主要领导,现在正好这么一个机会跟大家在一起一块来分析,一块里探讨,一块来思考,到底我们云南城镇化应该如何发挥云南的特色。
云南省干部在线学习系列课件 http://www.xiexiebang.com
云南城镇化发展,我准备要根据云南的省情如何来推进我们云南的城镇化。下面我想从这么几个方面来跟大家一块我们来分析来思考,就是一是我们云南城镇化发展的阶段性和特征和发展的条件、制约的因素、发展的机遇,总体的一些思路和基本要求,主要的一些措施等方面,跟大家一起来进行分析,来思考。
(一)云南城镇化发展阶段性特征和发展条件
1.云南城镇化发展的阶段性特征
科学的合理的选择云南城镇化道路,首先要牢牢把握我省城镇化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大概有这么几点:
(1)我们城镇化进程明显的加快,但城镇化水平仍然较低,正处于初级城镇化末期向城镇化快速发展过渡阶段
十一五期间,我省城镇化进程明显的加快,2009年末,全省总人口是4571万人,城镇人口是1554万人,平均城镇化水平是34%,我们云南省去年年底的城镇化率是34%,比十一五末的29.5%提高了4.5个百分点,就是说这几年每年平均增长了1.1个百分点,估计我们到2010年,就是我们今年年底,我们云南省的城镇化率能达到36%,大概是这么一个水平。但这个城市化水平全国是46%,全国是46%这个来相比的话,我们已经低了12.6个百分点,也低于整个西部地区的平均水平。所以说我们的云南城镇化进程目前是正处于初级城镇化末期向城镇化快速发展的一个阶段。
2009年,先说世界的,全世界城市化率大概是平均在50%以上,我们国家是46.6%,东部一些相对发达的地区、省份他们城市化水平大约是在55%,中部地区省份大约是在39%,西部地区是37.5%,我们云南是34%,是仅排在西藏、贵州之前的省份,是贵州之前的省份。这是我们云南城市化目前所处的一个阶段,一个水平。
(2)城镇发展层次分明,但城乡区域差距明显,城镇体系仍然不够完善
十一五期间,现代新昆明建设取得了重大的成就,曲靖也迈入了大城市行列,还有我们玉溪、大理、蒙自等区域中心城市的规划建设也稳步的推进,其他州市人民政府所在地和城市以提高城市综合承载能力、要素集聚能力为目标积极的发展为规模合理、功能完备、特色突出的中等城市。还有分别以特色小城镇、富民兴边为抓手的重点集镇和口岸城镇建设取得一些明显的进展和成效。所以我们2008年底全省共有小城市是1307个,全国是一万多少个,我记不着,反正一万多个。其中建制镇是580个,占整个乡镇总数的44%,但是城乡发展存在着严重不平衡,2009年我省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是14424元,但是农民的纯收入为3369元,两者之间大概是4.3:1的一个差别。大家再分析,如果考虑一些城市的转移性支付和一些补贴,差距实际是会比这个更大,大约是在6:1这么一个水平,这是我们的城市和农村的收入水平大致在6:1的水平。而且两者收入差距扩大,越来越大,城乡之间差距也明显,7 云南省干部在线学习系列课件 http://www.xiexiebang.com
区域之间的发展也存在一些很不平衡。
2009年,省内经济发展比较好的,在昆明市人均GDP大概是接近在28800多元,玉溪已达到两万八。我们昆明市的城镇化水平已经达到了大约在70%左右,玉溪虽然它的人均GDP已经达到了两万八,但是它的城镇城市化率是在37%。还有我们一些比如说怒江人均GDP仅在八千,还有我们的昭通人均GDP在6000这个水平,城镇化水平仅在20%,怒江是在25%,昭通是在20%。这些数据说明我们区域之间差距很明显。目前我省17个城市中特大城市一个,大城市一个,中等城市三个,其他都是作为小城市。城市的数量少,规模小,功能弱,大中城市数量减少,城镇体系不够完善。这是讲的第二点,分析我们第二点,就是我们城镇发展层次分明,但是我们也看到我们在区域之间存在一些差距,发展不够,经济差距比较大,不平衡,差距比较大。
(3)城乡规模有了较大的增长,但城镇综合承载能力、要素聚集能力不强
十一五的前四年我省城镇人口规模是从1313万增加到现在的1554万人,增加了241万人,用地规模也相应的扩大,特别是各级中心城镇城镇规模的增加幅度更大。随着规模的增加,各项城镇功能逐渐的完善,对区域的吸引力和辐射力已逐步的增强,也带动了区域经济的发展。但由于历史欠帐过多,水资源、用地条件等因素,城市功能的完善程度赶不上城市规模的扩散的速度。城市建大了,但是没有做强,也没有做优,城镇的功能还不健全,产业规模偏小,产业关联度差,环境容量有限,城市综合承载能力、要素急集聚能力仍然不强,尚未形成城市的核心竞争力。这个核心竞争力,城市的一个主要的标志就是看我们引进的外来的产业、企业、外来的投资这方面的能力的强弱。
(4)城镇化动力具有云南的特色,但是不够强
十一五期间从云南城镇化发展的动力来看,劳动生产力的提高,农业剩余劳动力的增加,农民对更加幸福美好生活的追求是城镇化不懈的动力。还有我们新型工业战略化的实施,工业园区的建设,也提供了一些就业岗位,拉动了城镇化,还有我们云南的几大支柱产业,比如烟草、矿业、水电、旅游业等支柱产业的培育形成了城市的核心竞争力。对外开放也促进了我们边境小镇的一些发展,还有我们交通条件的改善也促进了我们城镇化进一步的网络的健全。还有我们风景名胜和小城镇,农村厂部和小城镇、我们边境口岸和小城镇一起三个有机的结合,已走出了我们有云南特色的产业发展和城镇建设互相推动的健康的城镇化路子。
但是,也看到我们从2009年全省我们固定资产投资的总额来分析,大概2009年我们固定资产投资总额是4527亿,只是浙江的三分之一左右,所以我们从整个固定资产分析的情况来看,我们缺乏大项目、大投入、大企业、大集团的一些产业链条带动的发展,招商引资的力度也不足,基本建设投入不足,造成了我们城镇发展动力不强,动力不足。省委省政府也高度重视,今年年初还专门到北京,央企入滇,也是对我们云南,对一些产业还是很感兴趣,现在正在进行过程中吧,就是要加大我们这方面的固定资产的投资的加入,要把一些国际的国内的一些大的企业引进。在云南世界500强除了金融界有那么几家,8 云南省干部在线学习系列课件 http://www.xiexiebang.com
其他基本上没有,下一步还得加大引进世界的一些大企业大集团、国内的一些大企业大集团来推动我们整个云南的社会经济的发展。
(5)城镇建设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但发展粗放
2009年全省建筑业产值是1179亿元,建筑业对拉动我省经济增长的支柱产业地位已不断的巩固,全省房地产开发完成了投资737亿元的计划,实现了两年翻一番的快速发展,整个房地产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已经以每年保持在16%左右的增长。房地产已经成为拉动我省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产业。城镇建设通过建筑业的发展,房地产业的发展,园区建设,基础设施的建设等,直接拉动了我们经济社会的发展。但是因为我们是建设部门,在这方面我们了解比较多一点,我们这个建筑业发展得是比较滞后的。在沿海一些城市,内陆一些城市,比如说江苏,他们去年建筑业产值已经达到了3万多个亿,浙江也是。我们云南才一千多个亿,你想想它已经占它整个国民经济的GDP占到25%,我们只占到我们云南GDP大概在5%这么一个水平。所以去年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去年省政府召开了建筑业发展大会,光荣省长已经做了重要的讲话,而且决定每年拿两个亿出来来扶持我们建筑业的发展。因为它本身建筑行业是个低利润的行业,但是它的社会效应是非常好的,它是对拉动其他行业尤其是带动社会就业,尤其是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进城务工的最多的是农民工,在建筑业务工的是农民工,所以这个发挥了积极重要的作用。
还有我们房地产业,我们云南的房地产业昆明是比较活跃的,除了昆明其他州市基本上还处于一种起步的房地产发展阶段,尤其是我们有些县基本上还没有房地产。从专家分析房地产业还是拉动了五十几个行业,所以它对整个国民经济有很大的拉动作用,所以这一块我们还显得很落后。但是我们正在发展的过程中,正在起步的过程中,就赶上了国家的宏观调控,每次都是,因为其他城市患病了,我们都跟着吃药,这种现象。现在从我们云南的房地产来分析的话,大概我们云南省整个房地产的价格,平均商品房的价格大概在3500左右这么一个水平,昆明市在6000以上这么一个水平,各个州市所在地大概是在3000以内这么一个水平,县城大概是在2000左右这么一个水平,平均大概才3500这么一个水平,我们的房地产价。昆明市按2002年来比,到2010年十年的时间,我们从几个方面来分析我们的房地产价格是没有过快过高的增长。一是要从我们的工资的收入,人均工资收入,2002年,我们那个时候工资收入是多少?也就是一千五到两千块钱的水平,现在大概是四五千这么一个水平。第二,我们土地价格,当时2002年土地价格是非常低的,现在的土地价格按照昆明是54321这个水平,你说增长了多少?增长了多少倍?另外还是我们物价上涨的因素,从这么多年来,十年整个物价上涨的因素。还有我们建筑成本的加大,过去我们在昆明市买一平米的商品房建筑的成品大概是在1200、1500这么一个水平,现在是2800。2500到2800这么一个水平,尤其现在要盖高层,40层以上,仇和书记的要求是.高层,高层在云南目前我们这个地域、地质环境、地质条件,建高层成本是要加大的,要考虑到它的安全性,看你这个地质的安全性,成本是要加大的。每提高我们是7度,昆明是8度,要提高一个烈度,要增加
云南省干部在线学习系列课件 http://www.xiexiebang.com
10%到15%的工程成本造价,要提高造价,所以我们建筑成本要加大。还有我们开发商投入也加大,现在的小区和过去十年前的小区是两个概念,过去哪有这么漂亮的小区?这个里面绿化、公共设施都是没有的,所以这方面成本加大,所以这一来我们从几个方面来分析我们的房地产跟我们的地产价格没有过快过高的增长,是基本保持了平稳健康的发展。
但是我们刚才谈到一些促进经济发展,但是我们还有一些发展比较粗放,比如我们盲目的追求一些广场、大草皮、大马路,一些形象工程,这些个别现象还是存在,不按规划实施,有些规划滞后,低水平重复的建设现象也还有,也还有一些,我们经常在下面,我们也碰到过这样一些问题。
(6)人居环境有了较大的改善,但部分城镇受损,特色缺失
2009年末,全省城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已经达到了29.41%,建成区绿化率已经达到了25%,我们的污水处理率达到67%,生活垃圾污水处理率达到78%,人居环境有了较大的改善。但是我们也出现了一些城镇风貌受损,特色缺失等一些问题,你看这些基本上没有这个风格了,没有一点特色了。
(7)城镇化健康发展相关机制初步的建立,但还不够健全和完善
省委省政府下达关于加快城镇建设的决定和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城乡规划工作的一些决定等重要文件明确了投融资、土地、户籍制度等改革的有关政策,对加快城镇化的进程,促进城乡经济社会健康有序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但是随着新情况、新问题的不断出现,这些政策和措施还有待于进一步的制定和完善。因为推进城镇化的配套设施还牵涉到方方面面,牵涉到经济社会,牵涉到户籍、土地、医疗、卫生、社会保障等等,所以只能在推进的过程中慢慢的建立,慢慢的完善,不断的完善。
以上我是从七个方面来分析我们云南在推进城镇化过程中的一些特征和发展的一些条件。刚才我们从七个方面分析了我们的特征、我们的条件、我们所取得的成绩和发展城镇化过程中的一些不足,存在的一些问题。除了牢牢把握我们阶段性特征之外,十二五期间我们云南推进城镇化进程也面临了一些制约的因素和发展的一些机遇。
2.云南推进城镇化进程面临的制约因素(1)经济社会发展程度的制约
从我们云南的经济来分析,我们的总量很小,去年我们的生产总值是6168个亿,占整个全国的GDP只能占到2%这么一小点。人均GDP我们是13539元,就是我们云南省的人均GDP,这个只是全国平均水平的三分之二,就是我们经济总量还是非常之小。
另外,我们存在四低四高的这么一个现象:一是社会发育程度低,地区发展不平衡程度高。第二个就是生产力发展水平低,自然半自然的经济比重比较高;第三个就是我们劳动者科学文化素质低,文盲、半文盲比较高。上次国家发改委在国家组织了一个大的调研组,六十几个部委,160多人对云南的桥头堡建设进行了一个十天的调研,在调研的反馈会上国家发改委一个副主任,杜鹰副主任也讲到,就是我 10 云南省干部在线学习系列课件 http://www.xiexiebang.com
们文化受教育的年限和全国比有很大的差距。全国平均受教育水平是八年以上,我们云南平均受教育年限是只有六年,比全国低两年。让他开玩笑的话讲,我们4500万人每人乘两年是9000年,9000年回到恐龙时代,这是他们开玩笑的说笑话这么讲,就是说证明我们在受教育程度这方面相对来讲我们的教育素质还是比较低的,在我们一些不发达的地区、州市文盲、半文盲的比重还是比较高的。四是人民生活总体水平低,贫困人口比重比较高。大概我们是700多万贫困人口,还有特困人口大概是156万。工业、非工业经济发展不足,就业岗位不多,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困难。非工业经济去年占整个国民经济大概是全省占到30%多。但是在沿海,在东部,在一些发达地区,很早就已经达到了80%以上,有的甚至像浙江达到了90%,就是非工经济占整个国民经济的比重。就证明我们非工经济这一块发育还是很慢。
还有我们的工作,我们的第二产业,这一块占我们整个GDP大概是在54%多,但是其中认真的分析,其中我们的烟草就占到整个我们第二产的50%还多,所以说我们其他的工业发展这方面是不足的,就是缺乏一些大的项目,一些支柱产业的支撑。要推进城镇化关键的是工业和现代农业,你把农民弄进城,你有更多的就业岗位他才能待得下去,你不要向像其他的一些国家,你把农民进城以后,最后造成了一些贫民窟,造成了社会的一些动荡,产生社会不稳定的一些因素。我这次去埃及,开罗还有一个叫死人城,死人城是个什么城呢?就是穆斯林,他不是实行火葬,是实行土葬,葬完以后,葬在一个区域里面,区域里面还建了一个公墓,公墓还像房子,阴间房地产盖的一间房子,完了以后有的没顶,有的没顶,里面有钱的人家就请人来帮守墓,时间一长,就成了穷人的居住地。现在拥有150万人口住在那个死人区,政府不敢进去,政府给他对话,你给我们房子我们搬出来,脏乱差,是整个社会很不稳定的一个重要因素。
还有南非,我这次也去南非,南非的黑人区,大家知道,那是一般我们的人是不能下来的,只能开着车过去。还有四个区域,每个区域大概有400多万人,但是他们向外界报道公布只有500多万人口,所以是造成了一些贫民区、贫民窟。
所以我们国家在推进我们城镇化过程中应该要认真的吸取这些国家的教训,我们不能盲目的去推进我们的城镇化。我们的工业还没有发展到一定程度,我们的农村现代化还没有实现一定的规模的时候,你把农村的人口全部转移到城市以后,他是要吃饭的,他是要生存的,他没有就业以后就带来很大的隐患。尤其是我们现在新生代的农民工。第一代农民工他有劳动技能,他在农村吃过苦,他上有老下有小,他有一种责任的意识,在农村生活的时间长了,他到城市里他委屈一下,不管住工棚也好,脏乱差的活给他干也好,他一个目的只要挣点钱,在城市挣钱,在农村低消费,在农村生活。但是新生代的农民工不一样,在座的县委书记、区长,你们应该都明白。新生代的农民工没有种过地,他上学从初中、高中的时候他就进入了县城和集镇、中心镇在学习,他接触的同学都是城市的同学、城镇的同学,所以新生代的农民工的价值观的形成是在城镇形成的,所以像这些人是不可能回到农村去种地的,他是滞留在城
云南省干部在线学习系列课件 http://www.xiexiebang.com
市的。新生代的农民工要回去种地,他没有劳动技能,他不懂得怎么种地。那在城市生活,新生代的农民工也没有更高的学历,就业竞争不过新毕业出来的一些大学生和一些技工学校的有技能的学生。所以这些人,要是说没有合适的就业机会,没有合适的就业岗位,对我们今后城镇化推进,对我们城市建设、城市管理,对社会稳定、社会治安,会带来很大的一个不稳定的因素。
所以我们要引进一些大的项目、大的支柱产业来推进我们的城镇化。经济社会发展的程度还处于初级阶段的低层次,云南经济社会发展不够充分,质量不高,竞争力不强,发展不平衡是我们云南城镇化滞后的一个根本原因。
(2)资源要素的制约
人口、资源、环境的压力越来越大,自然资源日益稀缺,环境容量难以承受粗放的生产方式,已经成为我们城镇化可持续发展的巨大障碍。云南的人口基数大,农村人口多,总体文化素质不高,每年增长一个百分点的城镇化水平意味着我们每年要增加45万的农村人口进入城市。我们就简单的算吧,4500万就是45万,按照这次九次全会的精神,白书记讲要一到两个百分点,一到两个百分点是什么概念?就是45万到90万这么一个概念,50万到100万的概念人口要进入城市,城市化享受城市人口。城镇化任务繁重,云南山地面积我们是94.6%,跟贵州差不多,坝区和河谷面积还不到6%。而人均占有的土地资源,尤其是有条件的耕地资源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刚才我也讲了,我们是在0.8亩,就是和沿海人均耕地一个水平,但是我们的经济是远远低于它,它的耕地是用在城市工业各方面建设用地。由于我们山地面积、我们的坝区少,我们的平地少,在0.8亩这个警戒线,所以人地矛盾突出,客观上制约了我们城市规模的发展。还有水资源分布也不均匀,坝区集中了全省三分之二的人口和三分之一的耕地,但水资源总量只有全省的5%。主要城市都分布在一些缺水的地区,比如说昆明、玉溪、曲靖、楚雄,包括红河等地,都是城市人均水资源低于1700立方米国际用水警戒线,有的地区甚至低于人均500立方米这个严重的缺水的标准线。还有我们九大高原湖泊有好几个湖泊都严重的污染。
我省有生物多样性的优势,但发展和保护的矛盾也比较突出。最近我们在环境保护,在环境保护与开发这上面,通过我们积极的努力,我们“三江并流”的边界细化已得到了世界遗产的通过,这个也是做了大量的工作,尤其我们罗厅长在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视下支持下做了大量的工作,这是在巴西得到了全票的通过。
(3)体制机制的制约
这也是一个很大的因素,比如说户籍制度改革的滞后,还有农村土地政策的不完善,还有农民进城务工,包括教育、就业、医疗、住房、社会保障体系等等一些制度、措施还不健全,原有的体制机制不适应,新的还没有完善,有的甚至还没有建立,这都是制约我们推进城镇化的一些因素。
3.推进城镇化工作发展过程中的机遇(1)桥头堡战略
云南省干部在线学习系列课件 http://www.xiexiebang.com
2009年7月份胡锦涛总书记在我们云南考察时提出要把云南建成为中国面向西南开放的桥头堡,这是一个机遇。城镇化发展是桥头堡建设的一个内在要求,所以桥头堡的建设的过程是一个加快推进我们工业化、城镇化的过程,所以这是九次全会之前省委中心组学习和九次讲话的一些决议和恩培同志的讲话都是围绕如何来推动我们桥头堡的建设。
(2)西部大开发战略
这也为我们推进工业化、城镇化、现代工业化也是一个难得的机遇,国家也出台了一些对西部前四年和后四年的一些支持的政策,这都是对加快我们云南省城镇化进程是一个难得的发展机遇。
另外第二个机遇就是明确了我们的发展方向。城镇化也是我省实现现代化的必由之路,这是在省委八届九次全会上白恩培书记明确的提出了下一个阶段我省城镇化的目标和思路:必须在构建区域发展新格局中加快推进城镇化,在完善城镇产业支撑中加快推进城镇化,在统筹城乡发展中加快推进城镇化,要确保每年不低于一个百分点,力争以两个百分点的速度来推进城镇化,加快形成城乡发展一体化的新格局,这是白恩培同志在九次全会讲的,这为我省城镇化的发展指明了发展方向和具体的目标,这是我们推进城镇化的一个极好的机遇。
这是讲的制约我们的因素和我们面临的一些发展机遇,这是讲的云南的特色的第一个问题。
(二)云南特色城镇建设的总体思路
要充分吸取世界城市化和中国城镇化过程中的经验教训,深入分析云南的省情,城镇化发展阶段的特征、发展条件等因素,目的就是我们要从更广阔的视野、更高的角度来总结经验、吸取教训,避免走弯路走回头路,既看到了约束了我们的条件,对城镇化进程的一些障碍,也要看到我省城镇化正在面临积极的发展机遇,我们一定要改变发展方式,创新发展思路,找到一条具有云南特色的城镇化道路。
云南特色城镇化建设的总体思路,今年上半年我们按照恩培书记的批示,我们和省发改委、省政研室对云南省的城镇化的发展、小城镇建设做了一个调研,最后我形成了一个基本的思路,就是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准确把握云南城镇化发展的基本特征和规律,以特色城镇建设为重点,明确目标,明确抓手,协调发展,全面推进,充分发挥大城市的效应,积极发展中等城市,加快县城建设和特色城镇的建设,建设适应“两强一堡”的战略,布局合理,功能完善,特色鲜明,城乡统筹,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社会和谐,速度保证的特色城镇,这个走具有云南特色的城镇化道路。
云南特色城镇化建设具体思路分六种类型来推进特色城镇发展: 1.现代农业城镇
这个主要是围绕区域特色培育农业产业,以市场为导向突出抓好龙头企业、农产品加工基地,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积极发展农业产前、产中、产后的配套服务来加快发展现代农业,建设区域性的农业产业加工、集散和农业科技推广的服务中心。
云南省干部在线学习系列课件 http://www.xiexiebang.com
2.工业城镇
要依托单体的优势资源,发展地域的特征突出,专业性强,资源综合利用加工业。还有引导企业聚集发展,走特色化、专业化、品牌化,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提升产业的科技含量,完善工业制造水平,降低资源消耗,延长产业链,建设产品特色鲜明,市场竞争力强,辐射带动力广,绿色节约型的区域性工业聚集的发展区,这是工业小城镇。
3.商贸城镇
商贸城镇就是完善我们的交通设施,发挥良好的区域优势,建设规模较大、功能较完、较全、辐射面较广的综合市场和专业市场,配套仓储物流的运输业,以市场为依托来发展服务型产业和劳动密集型加工业,建设一种区域性的商业和物流,物资集散中心和中转站。
4.边境口岸城镇
这个我们比较多了,我们有一千多公里的边境线,我们和三个国家接壤,我们的边境口岸也是我们下一步发展的一个重点,边境口岸镇。围绕我省“桥头堡”的建设和全方位对外开放战略的实施,依托两种资源、两个市场完善口岸服务的功能,要积极发展进出口贸易、加工贸易、边境旅游和民族传统手工业,繁荣边疆经济,增强民族团结,树立良好的国民形象。
5.生态园林城镇
这个在我们云南很多这样的生态非常好的园林城镇。利用云南良好的生态资源,以生态、景观、人文、名胜、休闲娱乐和人居为内容的,按照环境生态学的原理规划,建设生态园林社区,限有条件的人群来进入居住,来投资创业,来发展绿色经济,形成聚集效应,构建区域经济的增长。
6.旅游小镇
我们旅游小镇已经从2005年推到现在,已经推了好几年,实际效果还是非常好的。我们现在60个旅游小镇,现在62,西双版纳又吸收了一个。按照省长的意见,省政府的意见是动态管理,实行淘汰制。要坚持政府引导、企业参与、市场运作、群众受益这个永续利用的原则,我们这几年推进下来,市场运作、政府引导,政府拿一定的贴息,企业投资,管理以后我们已经达到了大概是接近100多个亿的投资规模,有50多个旅游小镇都有企业进入。2006年,建设部、国家旅游总局在云南召开了全国性的现场会,就是推广云南旅游小镇的经验和做法,从这几年我们实施的情况来看还是非常好的。
这是我刚才讲的六种类型,简单的讲,当然有可能比这更多一些,基本的可能就是六种类型。
云南省干部在线学习系列课件 http://www.xiexiebang.com
(三)云南特色城镇建设的基本要求
1.规划要科学
省委提出三个一,三个一是从技术层面的三个一。规划要科学,就是要实现城镇规划一张图,基础设施一张网,产业布局一盘棋。
尤其是在我们城乡结合、城镇结合部,我们在做规划的时候一定要统筹城乡规划,统筹的把它考虑进去。我们多次到各个地州,我们发现在城区规划做得非常好,城区建得非常漂亮。走出到城乡结合的地方就一塌糊涂,没有一个规划。我们有的一些风景区同样也存在这个问题,所以我们在规划的时候一定要城乡统盘的来考虑,尤其是和城镇比较结合比较近的一些乡、一些村统盘的考虑,因为从发展的眼光来考虑。
另外,基础设施一张网。基础设施要充分的考虑今后在公交、道路,还有污水、垃圾,还有自来水等等,还有一些公共设施的布局,包括学校和医疗、商业,要一张网。
产业布局一盘棋。这个对我们县委书记来讲的话,对你们来讲应该是更重要了,一个县的产业布局,你们县区委书记在这方面应该要有更高的认识,在一个县域里面侧重发展什么样的产业,它就有优势,你们在这这方面应该是很有经验,就是考虑产业布局一盘棋,就是一任接一任的继续做,总会发挥很好的效应的。要实行城镇建圈,工业建园,民宅建区。要制订四线管制方法,大家都知道紫线是历史文化遗产,绿线是生态保护,蓝线是海岸线和江河湖泊的保护,还有黄线是交通和污水垃圾处理的那些。上次省委中心组学习,省长专门讲了关于规划这方面就讲了九条线,我这里讲了四条线。
2.布局要合理
一是要以城镇群为推进城镇化的主要形态,来加强城镇之间的相互衔接、功能互补和优势互补来促进大中小城镇和小城镇的共同发展。
二是要大力促进中心城镇提升综合服务的功能,来聚集经济、科技、人才、信息和文化等高端的要素来充分的发挥辐射作用,引领城镇群参与国际竞争。像一些大的城市,包括昆明等一些州市所在地要发挥这种聚集作用和辐射作用和引领竞争的作用。
三是要培育区域中心城市和专业城市,在城镇群之间形成有机的组织,分工合作的发展模式,来增强区域的整体竞争。这个在浙江、广东、江苏是有很多这方面的经验,比如在义乌这个产业的各个村镇、乡镇在产业布局方面发挥了非常好的作用,做扣子的做钮扣,做领带的做领带,相互专业配套专业互补这方面是做得非常好的。
四是要积极发展小城镇作为农村劳动力转移的蓄水池类型的小城镇,是城乡统筹发展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载体。到2030年,我国总人口可能预测要达到16个亿,如果城镇化率按照限定的目标发展到65%的这么一个目标,将有10.4亿,达10亿多城镇人口。有的人专家分析,就说这个10亿多人口,15 云南省干部在线学习系列课件 http://www.xiexiebang.com
大中小城市可能要容纳大概5亿人口,其他更多的5.4亿人口大部分都集中在我们一万多个小城镇,那是按照3万到 10万这么一个人口的布局,小城镇的布局来安置。如果没有小城镇的这个蓄水池,可能下一步要容纳这么多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是很有难度的,所以一定要从战略这个高度来认识这么个问题。
3.功能要完善 这里面也有几点:
一是要用足城镇的承量空间。城镇建设要相对集中,密集组团,生活和就业要尽量的拉近距离,节约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的成本。更重要的是节地,节约用地。
二是要通过跨流域调水,环境治理等工程措施来克服城镇发展的环境资源因素的约束,来提高环境承载能力,促进城镇的可持续发展。现在对异地调水也是争议比较大的,这个对整个生态环境破坏太大,什么南水北调,这是没有办法,不得已的,为了发展采取的一些措施,但是对生态环境破坏是非常大,现在我们的极端气侯很大的因素都是因为我们生态破坏太严重,造成了一些极端的气侯。
三是要兴建分散式污水处理厂,适度的规模,合理的分布,深度的处理,旧地的回用,从调水转向循环用水,做好雨水的再利用,环保和节水两大工程一起抓。环保、污水垃圾处理,国家是对节能减排非常高度的重视,所以我们在发展的时候,在推进小城镇过程中一定要把环境保护考虑进去。四是要加大城镇公共产品的建设、管理力度,改善城镇居住,创业环境,完善城镇学习、教育、科技进步、医疗保障等功能,提高城镇公共服务能力、要素聚集能力和辐射区域这方面的能力,这是第三,功能要完善。
4.资源要节约
这里面也有几点,一点要合理的配置资源,要必须发挥城乡规划的配置资源的要素的宏观调控作用,弥补市场的外部吸引和实现资源的有效开发、有序开发和有偿的开发。二是要严格管理好资源,城市总体规划要和土地利用的总体规划相衔接,切实的保护好耕地资源。第三就是节约利用好资源,这是一个开发,配置资源,一个是管理资源,利用好资源。
5.环境要友好
风景名胜区和历史文化名城是稀缺的不可再生的资源,一旦受到破坏就不可复得,所以特别是要注重我们历史文化名城、风景名胜区核心区的保护,必须要根据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和发展潜力,按照优化开发、重点开发、限制开发和禁止开发的不同要求,明确不同的区域的功能和定位来确定相应的政策和评价指标,协调好城镇化和环境保护的关系,要加大城镇绿化系统的建设,改善人居环境,建设宜居的城市。
云南省干部在线学习系列课件 http://www.xiexiebang.com
6.社会要和谐
一要统筹考虑市政基础设施和科教文卫等社会公共设施的建设。按照国家的有关规范和规定的一些要求合理的布局医院、学校、文化场所,还有一些体育场所等等公共服务设施。二要维护群众的利益,要正确处理好城镇化进程和稳定的一些关系,要兼顾群众的长远利益和当前的利益,要解决好在城市规划管理、房地产开发、物业管理、市政公共事业服务等群众切身利益的热点和难点问题,还要妥善的解决好房屋拆迁、拖欠农民工资、失地农民的利益等问题,来维护稳定。第三就是要加大公共财政向农村转移的力度,降低农民进入城镇成本,让全省各族人民共享城镇化的成果。这是第六点。
7.各个方面要统筹
一是要推进城镇化和社会主义新农村,推进现代化现代农业把它结合起来,要形成了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城市与农村协调发展的新机制。第二是城镇化与工业化良性互动,要提高城镇之间的产业关联度。
8.政策创新
这个里面主要就是我们谈到一个户籍的问题,土地的问题,还有社会福利保障的问题等等。刚才休息的时候我还跟我们几个领导在一起探讨有的省出台关于推进城镇化过程中改革新的措施,比如说对农民宅基地换住房,农村经营承包权换福利保障、社会保障,还有一个什么?刚才还说到还有什么?换他的股份合资资产。宅基地资产换今后在城镇参与股份,参与合作,这些都是在探索的过程中,国家目前也没有一个统一的模式,尤其是对农村的宅基地等等土地这方面,好像还没有太明确的一些规定,所以大家都在探索的过程中,逐步要实现的就是城镇国土土地,就是农村的用地、集体用地和城市的国有的同地、同价、同权进行流转的这么一种模式,大家都在探讨这方面的一些政策。另外还有在住房保障方面的意见,大家也在探讨。农民进城以后,现在我们廉租房,因为现在我们还有一个户籍制,户籍的限制,农民进城以后务工,目前他是享受不了廉租住房,他只能享受公租房。从今年开始我们已经在建了一部分公租房,但是公租房按照城镇化这个进程是远远满足不了的。而且昆明市前段时间好像出台一个关于公租房租赁的一个政策,农民工现在是在一个城市常住五年以上有一个就业什么,我没看那个文件,我看网上有不同的意见,就是说毕竟我们在这方面我们社会保障还跟不上。现在我们在城市的农民工,云南各个州市大概是有300来万农民工,当然还有其他省市的,就是说整个政府都用社保都把他包下来的话,是难度很大。我们在十二五的时候省政府要我们做一个规划,就是关于公租房这一块,农民进城以后如何来保障他的住房,我们是采取了“四三二一”这么一个意见吧,现在还没有形成政策,就是供省政府在“十二五”制订规划的时候参考。“四”就是40%的采取市场租赁,市场租房。30%的政府提供公租房,20%的是由用人单位提供住房,就是比如说一些大的企业,像建工集团一些大的,云天化、昆钢这些大的企业,他有条件,自建一些过去那种工人宿舍一样的来提供他们。再10%的市场购买,17 云南省干部在线学习系列课件 http://www.xiexiebang.com
就是在这个城市已经生活了一段时间,有一定积累了,有一定的积蓄了,去买经济适用住房,买廉租住房,因为那便宜嘛。大概我们是这么一个思路,“四三二一”。因为你全部靠政府来把它包起来,包下来,每年要是按我们45万到90万、100万人口来进入城市的话,那政府是包不起的,你还有现有的,现有的还没有解决,这个量还是非常之大,所以我们提出了这么一个意见,最后省政府来定,我看还是比较符合实际的。
9.速度要保障
十二五期间我省城镇化水平提高的速度应该是要保证在不低于一个比分点,力争两个百分点的速度来进行推进我们全省的城镇化,这是白书记提出来的。刚才这是第三个问题。
(四)云南特色城镇建设的主要措施
云南特色城镇建设的主要措施。这后面我就简单的讲。1.云南特色城镇建设要注意的四个意识(1)要强化民族文化意识
要通过民族文化建设来体现城镇特色,在基层挖掘利用民族文化的基础上,运用现代规划学、建筑学的概念提炼,发扬和创新民族文化,在城镇建设中创造有鲜明民族文化特色的城市形象,这个我们是很有优势的,我们在这方面也很有经验,因为我们是民族大省,我们25个少数民族,15个特有民族,这个是我们的一个优势,如何发挥。你比如说我们丽江的四方街,我们傣族的泼水广场,还有我们藏族的白塔寺庙等等这些,这应该都能体现我们的一种民族文化的特色。
(2)要强化历史文化意识
通过历史遗产保护来体现我们的城镇特色,要通过整合城市历史渊源、地理环境、风土人情、现有的规划布局、空间组合、生态环境、文物古迹等风景名胜等要素,来保留好每个时代在城市建设中留下的遗迹,来保存好城市的记忆,使城镇的特色和风貌得到保护,使城镇的文化文明的脉络得到延续,使城镇有厚重的历史底蕴。这个里面就讲到,比如我们丽江的大研古镇,还有我们巍山的南诏镇,楚雄的黑井等等,现在我们有一大批这样的历史古镇。
(3)要强化生态文化意识
要通过优美的环境来体现我们的城镇特色,这是生态文化,这里面就是要保存和保护利用特色旅游生态文化、农耕文化、田园风光,结合山、水、田、林这些自然要素来规划城镇,来建设城镇,使它们成为特色城镇的一些要素。比如说束河生态文化在农耕文化、民族文化、茶马文化方面还是保存得非常好的,还有其他我们有好多州市这方面都保存得不错。
(4)要强化产业文化意识
要通过特色经济培育来体现我们的城镇特色,就是产业文化。围绕特色资源深加工,建设专业化、18 云南省干部在线学习系列课件 http://www.xiexiebang.com
特色化鲜明的各类市场等,积极培育特色经济,要通过特色产业发展,形成具有鲜明特色的城镇。比如说我们云南的一些无公害的蔬菜、水果、花卉、三
七、天麻、螺旋藻等等,还有我们呈贡的斗南花市,还有我们大理新华村的银子手工艺,一户一品的前店后厂等等,我们云南有很多,就是能打造培育我们的城镇特色的产业文化。这是刚才讲的我们特色城镇建设要注意的四个意识。
2.云南特色城镇建设要善于运用四个手段(1)要通过功能定位,品牌打造,明确特色
特色的城镇功能定位本身就是特色,城镇功能定位视野要宽广,更要立足本地区、本民族的资源禀赋,这个区位特点和民族文化的特色。比如说我们要树立要打造一些特色品牌,我们云南这几年在这方面也做了大量的工作,也是出了一些知名的品牌,比如我们的七彩云南,我们香格里拉的品牌,茶马古道的品牌,还有我们普洱茶的品牌,还有我们三江并流的自然遗产,石林自然遗产等等这些,这都是我们打造出来的特色品牌。
(2)要通过特色建筑、标志性的建筑来体现我们的特色
每个时期的建筑都是那个时代的生产力水平和文化艺术的结合体,标志性建筑体现了当时那个时代的最高生产力和水准、最高文化艺术水平,代表了当地城市的特征、特质和城市的精神。标志性建筑物是一座城市的灵魂和形象代表,比如说我们北京的天安门、长城,还有国外的一些巴黎的埃菲尔铁塔,美国的自由女神,悉尼的歌剧院等等。在我们云南来讲,我们也有我们的金马碧鸡坊,还有我们大理的三塔等等,这些都是我们在每个时代的一个标志性的一些建筑,代表一个地区的特征。
事实证明,一个没有标志性建筑的城市必然是平庸的、单调的、没有特色和魅力的城市。所以我们在打造我们特色城镇的时候一定要结合我们当地的文化、历史来打造我们一些特色,标志性的特色。
(3)要通过空间的格局,丰富特色
特色城镇建设要靠山就山,滨水就水,依山就势,尊重自然,形成特有的和当地地形、地貌有机融合的城镇空间布局,形成空间格局上的特色。特色城镇还要表现特色的绿化,街头小品等等这方面。像我们云南的生物多样性,各个州市在这方面都打造得还是比较好的,尤其是比较突出,像我们西双版纳、芒市、石屏,什么杨梅一条街,棕榈一条街,菠萝蜜一条街,红河的芒果树一条街等等这些都体现了我们的特色。还有我们一些小品,在昆明,在我们有些企业,其他的一些城市,一些州市所在地也塑着一些反映民间风俗的街头小品也是收到很好的效果。
(4)要通过穿衣戴帽来整治环境,优化特色
这里面穿衣戴帽这个大家都做得比较多了,傣族的,我们各种不同民族的一种民族街在那里穿衣戴帽。尤其是在我们大理这方面力度还是比较大的。在我们的下关,他们改造过程中把原来的不伦不类的那些房子通过穿衣戴帽,与他的民族符号相结合,富有他的民族符号,最后来达到它的统一性。
云南省干部在线学习系列课件 http://www.xiexiebang.com
3.云南特色城镇建设要牢牢把握四个环节(1)特色规划的编制
要结合城镇总体规划和实施和深化编制特色风貌的规划,进一步明确城镇的特色风貌城镇品牌的策划、宣传、营销城镇特色的构成,具体的项目和规划建设过程中要体现特色的要求。规划这一块,你们在座的都是县区委书记,你们云南省要在三年以内要规划全覆盖,包括村镇规划,可能近期要开全省的村镇规划工作会议。我们是13万个自然村,1.3万个行政村,要在三年以内全覆盖,我们现在有行政村和自然村有规划只能达到大概在8%左右,有92%以上的没有规划,要通过三年全覆盖。我们正在制订这方面的实施意见,为省政府出台这方面的一些意见,争取省政府补助一部分,州和市补助一部分,县市补助一部分,要通过三年的时候全覆盖。谈到这就是我们的城镇规划,我们有的城镇规划虽然有了,但是很不完善,要借这个机会,推进城镇化这么一个机遇来把我们的规划更加完善一些。
(2)特色建筑的设计
设计是基础,是规划的落实。有的地区在建设每一个建筑物都是政府都得要把关的,都是整个区域的规划的要求和区域的整个环境要相适应,要把关,不要盖个不伦不类的在那个地方,最后破坏了整个环境,破坏了整个特色。
(3)特色建筑的审查
审查是关键,要对城市规划的建筑设计方案进行特色风貌和专项的审查,对缺乏特色的规划建筑设计要实行一票否决。
(4)特色建筑的改造
就是特色建筑的设计和特色建筑的审查,确保了尽量建筑层面能保持特色建筑的要求,改造是对原有缺乏特色的层面进行改造,优化整个建筑的特色。
4.云南特色城镇建设要妥善处理好四个关系
一是要妥善处理好因循自然历史与人工创造的关系。二是要妥善的处理好多样性与统一性的关系。三是要妥善的处理好新与旧的关系。四是要妥善的处理好有形实体和虚体的关系,就是物质文化遗产和有形实体,能体现城镇的特色,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无形的实体,它也能体现这个城市的特色。既要保护好物质文化遗产,也要保护好非物质文化遗产。既要搞好单体的重点历史建筑物保护,也要搞好街区传统的格局、整体的风貌的保护。
结束语
总之,今天讲的这三个部分,一是我们城镇化的内涵和重要意义,第二是讲了我们要充分的吸取国内外在推进城市化、城镇化过程中的一些经验和教训,另外侧重的讲了讲我们云南的城镇化一定要走特色的道路。总之,城镇化实际上是一个经济的现象,是一个国家、一个社会从农业向第二、第三产业转
云南省干部在线学习系列课件 http://www.xiexiebang.com
化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各级领导干部要充分的利用这个机遇,因势利导,进行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的调整,引导企业集群发展,大力发展第三产业,进而带动农村产业结构转型和升级,同时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将有条件的农民转移到城镇,扩大内需,寻找经济发展的新增长点,来推动本地区的经济、社会的发展。
讲得不妥的地方请大家指正,谢谢大家!
第四篇:以统筹城乡发展为主线 加快推进县域城镇化进程
以统筹城乡发展为主线 加快推进县域
城镇化进程
——凤县县域城镇化发展状况调查
凤县县委农工部梁虎林赵娟
近年来,凤县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大力实施“生态立县,旅游兴县,工业强县,椒畜富民”四大战略,强力推进百万吨铅锌冶炼基地、百万头生猪大县和百万游客景区 “三个百万”工程建设,使县域经济社会得到了快速健康发展,逐步探索出了一条山区城镇化发展路径。
一、城镇化建设取得的成效
凤县县域总面积3187平方公里,辖12个乡镇100个行政村,总人口11万。自2008年以来,县委县政府以统筹城乡为主线,以城镇化为统领,以争创全省十强县、建设老百姓最幸福的地方为目标,加大以工哺农、以城带乡力度,按照“一体两翼四中心二十个新型社区”的城乡一体化总体布局,把建设产业园区和新型农村社区作为统筹城乡的突破口,不断创新体制机制,多元加大投入,完善配套政策,着力构建城乡一体化“六大体系”,加快了城乡一体化发展步伐,全县工业化、城镇化、农业产业化水平不断得到提升,城镇化水平逐年提高,取得了显著成效。2009年,全县完成生产总值47亿元,增长19.9%;实现地方财政收入1.9亿元,增长48.9%;人均生产总值、人均财力均位居全省前列;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4695元,增长26.9%;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6488元,增长28.1%。城镇、农村社会保障综合覆盖率分别达87.9%和94%,城镇化率49.7%,先后荣获国
家卫生县城、国家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先进县、全国生态示范区、省级文明县城、省级平安县等荣誉称号。2009年县域综合实力首次跨入全省十强县之列。
(一)、小城镇规模不断扩大。以“一体两翼”为重点,不断加大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加快中心城镇建设,推进人口向城镇集中。截止目前,县城规划区面积10.3平方公里,建成区3平方公里,全县建制镇12个,其中重点镇2个,建制镇规划完成100%;县城常住人口1.7万人,城镇化率由2007年的37%增加到目前的49.7%。
(二)、城镇化水平明显提高。以大村庄和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为方向,深入实施“三告别”、“三集中”、千村移民工程和灾后重建工作,建成统筹城乡集中安置点42个,集中安置6000户2.5万人。使农村城镇化进程加快,对农村的辐射带动作用增强。
(三)城乡基础设施显著改善。一是中心城区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加速。污水处理、集中供暖、集中供气、垃圾处理等重点项目相继完工并投入使用,加快了县城扩容提质,城市品位得到迅速提升。二是中心城镇面貌日新月异。实施了县城“一江两岸”工程,加快了两个工业园区和五个中心城镇建设,形成了“一体两翼五星”(即以县城我主体,以凤州现代科技产业园和留凤关循环经济园为两翼,以平木镇、河口镇、黄牛铺镇、唐藏镇、三岔镇为五星)的小城镇建设特色;重点城镇承载能力和辐射带动力不断增强。三是农村水、电、路、气、通讯等基础设施明显得到改善。到2009年底,90%的村用上了自来水,解决了6.48万农村群众长期饮水困难;98%的村通了油路或水泥路;80%的村庄手机信号全覆盖;30个村实现了新农村电气化建设目标。
(四)县域经济实力显著增强。全县工业经济逆势上扬,农业经济突破发展,旅游三产高歌猛进,一、二、三产增加值年均增长6.5%,22.8%、14.8%,人均生产总值和人均财政总收入分别达45538元、3914元,居全省第8位和第12位,实现了摘帽(率先脱贫)、进位(跻身全省十强县)的跨越式发展目标。特别是建制镇经济增长速度明显加快。如2009年凤州镇生产总值达11.37亿元,南星镇生产总值达23.67元,分别比上年增长28%和35%。
(五)城乡公共服务差距明显缩小。城乡教育、卫生、社会保障均衡化发展,农民拥有与居民同等的学习就业机会、同质化的医疗保障环境、基本对等的社会保障,群众就医报销比例达80%以上,城乡居民养老、医疗保险实现了全覆盖,休闲、娱乐、健身设施不断向乡村延伸。
二、城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一)城镇规模小。首先是县城规模小。县城规划区面积10.3平方公里,建成区仅3平方公里,而且县城常住人口仅有1.7万人,人口数量少。其次是建制镇规模小。全县12个建制镇,有农村人口
7.45万人,平均6200人/每镇,最小的乡镇(坪坎镇)全镇仅2490人。镇政府所在地平均仅1000余人。人口少,形不成规模效应,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城镇的社区中心地位以及对经济的拉动作用。直接影响基础设施效益的发挥、第三产业的发展和小城镇建设对城镇化进程的推动力。
(二)规划滞后。从总体上看,一是我县县城规划比较超前,但建制镇规划编制较为滞后,规划功能不全,特别是管线、绿化等专业
性详规编制落后。全县100个行政村,完成村庄建设规划的仅67个村;二是实施随意性大。乡镇规划意识不强,凭想象作决策,从而导致规划实施不到位,满足不了城镇发展的需要。三是城乡规划分割,建设分治,城乡统筹规划总体上滞后,严重地阻碍了城乡统筹发展的有序推进。
(三)资金不足。城镇建设的投资渠道单一,投入主体仍然以政府为主,而且只投入不收益,只建设不经营,导致城镇建设的资金严重不足。从财政资金来看,虽加大了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投入,但主要集中投向县城,投向小城镇的资金微乎其微,加之小城镇规模普遍偏小,启动不了小城镇的内部消费,不能形成规模效应,导致小城镇的公益、公共设施建设普遍亏损,使乡镇背上沉重的包袱。
(四)产业支撑力不强。虽然形成了椒果畜药菜五大主导产业,但整体实力不强,抗御自然灾害和市场风险的能力弱,缺乏支柱产业的有力支撑。例如,今年花椒遭受霜冻,全县花椒大幅减产。
(五)管理水平低。一是乡镇政府管理功能严重滞后,管理机构、职能、权限等依然承袭农村管理的旧模式,对城镇基础设施和配套建设、环境保护、社会管理、生产、金融、信息、服务等产业的培育与管理难以到位,难以承担城镇化管理的重任。二是农村居民素质不高。生活习惯还不能与城镇发展合拍,给镇区管理造成一定困难。
三、推进城镇化进程的对策与措施
(一)调整区划,扩大小城镇规模。我县现有乡镇12个,农村人口7.45万人,平均每个乡镇仅6200人,即使将来全部人口集中到镇区,其规模也十分有限,不能满足人口成本最低化的要求。要按照
“建美县城、建强两翼、建大社区”的思路和 “一体两翼四中心二十个新型社区”的城镇化发展基本框架,对现行乡镇区划进行调整,减少城镇数量,逐步扩大重点镇和中心镇的规模。形成一个中心城市(县城)、两个副中心(凤州、留凤关)、四个中心城镇(黄牛铺、平木、河口、唐藏)和二十个中心社区,使农村人口不断向城镇迁徙,充分发挥城镇集聚作用,从而带动全县城镇化的全面发展。力争到2012年,县城人口达到3万人,凤州镇和留凤关镇城镇人口分别达到1万人,全县城镇化率达到60%以上。
(二)突出重点,抓好中心镇建设。要改变过去只管城不管镇的工作格局,在抓好县城中心城市建设的同时,着眼未来,对农村城镇化高起点规划,以316国道和212省道两条交通干线为纽带,以凤州、留凤关两个中心城镇为依托,形成4个不同经济职能的城镇片区,构筑完整的城镇网络发展体系,做到城乡互动。以突破留凤关统筹城乡新区建设为重点,探索城镇化建设新路子。以旅游兴县战略为动力,按照“六清四改一统一”的标准,打造山区特色,使农村地貌、民宅逐步转变为城镇景观。同时,围绕中心乡镇的扩容提质,全面改造中心乡镇的水、电、路、通讯、环卫、绿化等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城镇整体功能,增强城镇对居民的吸纳能力,推动中心乡镇的城镇化发展步伐,不断扩大城市文明对农村的覆盖面。
(三)培育产业,强化城镇化产业支撑。立足资源优势,准确产业定位,布设大产业,促进全就业,以“三个百万”工程为支撑,大力培植和发展小城镇特色产业,推动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县域经济实力增强。突出抓好万亩花椒芽菜、万亩高产苹果、万亩高效蔬菜、万亩优质核桃、万亩中药材“五个万亩”工程,奠定坚实的产业基础。以增加农民收入为手段,加速农村生活方式向城镇生活方式的转变。
(四)完善政策,优化小城镇建设环境。在户籍管理上,在取消二元制户籍制度的基础上,落实有关配套政策,逐步建立城乡一体的社会保障制度。在土地使用制度上,对城镇建设用地依法实行有偿使用,高度垄断土地一级市场,广泛推行地块的拍卖和招标出让、出租。土地收入除按规定上缴国家和省市的以外,其余的税费一律返还给小城镇用于城镇的基础设施和公益设施建设;鼓励企业向工业园区集中,今后在全县城镇规划的工业园区以外,一律不再批准企业建设用地,特别是占用耕地;逐步实现对自然村的合并和分散农户向城镇的集中建设,最终实现退宅还田,维护耕地的总量平衡。
(五)创新体制,探索建设与经营的有效途径。创新城镇管理体制和方法,改变过去只管城不管镇的工作格局。积极探索建设与经营的有效途径。依托城市建设投资公司,形成以“政府决策、公司经营、项目负责、市场运作”的经营机制,采取“垄断经营城区土地一级市场,放开搞活房地产二、三级市场”的经营措施,彻底改变城市建设由政府包揽和单纯靠财政投入的城建投资体制,使城市建设融资走上自筹、自用、自还和以地生财,以城建城的市场化道路。在小城镇建设上,进一步完善小城镇建设开发市场,以乡镇政府为主体,走投资、建设、经营一体化的道路。
第五篇:推进城镇化进程 增强以城带乡能力
城镇化是将以农村人口为主体的社会向以城市人口为主体的社会的转变过程。近年来,我县坚持把城镇建设作为转移农村人口、拉动县域经济快速发展的龙头和载体,以建设独具特色、充满活力、环境优美的“陕南山水名城”、“安康副中心城市”、“生态旅游城市”为目标,坚持一手抓县城建设,一手抓以中心镇为重点的小城镇建设,从县、乡、村三个层面强力推进,高起点规划和建设城镇,高水平经营和管理城镇,全方位开放和搞活城镇,全县城镇特别是县城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服务功能不断完善,城镇吸纳转移农村人口的能力得到明显增强。五年来,全县累计投入资金近5亿元用于城镇建设,共吸纳近3万农民到城镇居住。2005年底,全县城镇人口达到6万人,全县城市化水平达到32.8%,较“九五”末提高了10个百分点。我们的主要做法是:
一、坚持规划先行,合理调控空间布局,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我们按照建设安康副中心城市、山水园林城市和生态旅游城市的目标,始终坚持做到规划先行,切实发挥规划的“龙头”作用,积极开展城镇总体规划、控制性规划的编制和修编工作。抓住汉江喜河水电站将于今年6月正式下闸蓄水的机遇,为进一步加快汉江生态旅游开发,我们又响亮地提出了“环湖10万人”的城镇建设目标,将“一江两岸”直观区域全部纳入城镇规划建设范围,按照“一江两岸三区”(老城区、江南新区、杨柳新区)的格局来规划县城建设,并按照城市田园的理念,把县城城郊的杨家坝的高效农业、设施农业示范区纳入县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来进行统一规划和建设,使其成为县城居民休闲度假观光、体念农家风情的好去处;按照建成池河、饶峰、喜河三个二级集镇区域中心和后柳、迎丰、熨斗等三个三级集镇区域中心的格局来进行集镇规划编制,努力构建以县城为中心、以中心镇为依托、以一般小集镇为纽带、以中心村为节点的梯次分明的城镇体系框架。在抓好城镇规划修编工作的同时,依据《城市规划法》,完善了《石泉县建设工程规划管理实施办法》,加大对城镇规划管理力度,严格控制道路、建筑红线,对违法违规的行为,做到发现一起查处一起,充分发挥规划在城镇建设中的指导调控作用,坚决维护规划的严肃性。
二、牢固树立经营理念,用活经济杠杆,打破融资瓶颈
为破解城镇建设资金难题,我们牢固树立“以城建城、以城养城、以城兴城”的经营城市理念,把城市当作最大的资产来经营,按市场化运作模式,挖掘和解读城市经济的内涵,把城镇有形和无形资产转化为经营资本,拓宽融资渠道,聚集建设资金,探索出了一条借助社会力量加快小城镇建设的新路子,实现了从“有多少钱办多少事”向“办多少事筹多少钱”的转变,形成了城镇建设投入的长效机制。一是建立土地开发经营机制。坚持政府垄断土地一级市场,将用地规划权、供地权统一收归县政府来进行挂牌拍卖和土地置换,增加土地收益。县纤维板厂是一家停产近二十年的老工业企业,占地面积2万平方米,我们对企业破产后的土地进行挂牌拍卖,盘活土地资产700多万元,除部分用于政策性安置职工外,其余全部用于市政建设。人民广场和新体育场建设,则是在政府不花一分钱的前提下,采取企业垫资、置换土地的办法,建设了面积是原体育场1.5倍、功能齐全的新体育场,原体育场通过招商引资,吸纳浙江邱氏集团和本地共计近亿元的资金,建起了建筑面积达2.4万平方米,集购物、餐饮、住宿、网吧、洗浴于一体的购物中心;并在其顶部建成了一个面积达8000平方米的人民广场,现已成为我县的标志性建筑之一,是县城人民休闲、娱乐、健身的好去处。近年来,全县已挂牌拍卖土地15宗,为城镇建设积累资金3000余万元。二是捆绑项目资金。我们抓住喜河电站建设机遇,把县城堤防加固工程与老城改造相结合,实施了滨江大道改造;把库区移民安置与集镇建设相结合,相继建成了规模较大的喜河新集镇、后柳集中移民安置点和喜河王家庄新村,使2000多人得以到城镇居住;对迁移式扶贫和生态移民搬迁,采取尊重群众意愿、集中建点安置的办法,已新建扶贫移民新村19个,完成移民搬迁户962户、4010人。三是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广泛吸引外来资本投入城市建设,先后吸引了北京京康公司、安康兴安地产公司等知名企业落户石泉,投资1.7亿元参与实施滨江大道开发和商住小区建设,建成了县城防洪工程和滨江新城、红花小区等一批现代化的住宅小区,目前正在进行广场路开发和滨江大道二期开发。四是加大项目争取力度。引导各级各部门牢固树立“城市建设、人人有责”的意识,按部门的职责职权,分解建设任务,形成了城镇建设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向阳大街综合改造,仅驻石泉的中省市单位通过向上积极争取,就先后有上亿元的资金用于县城的市政工程建设,实现了网线全部地埋,成为陕南第一条“空中无网线”的大街,我县县城也因此被省政府命名为“2005年市政基础设施建设先进城市”。五是广泛吸纳社会资金。
魅力的亮点。通过改造北环路、美化向阳路、建设滨江大道,极大地提升了县城建设品位和石泉对外开放形象,吸引了一批客商来石泉投资兴业。县城北坡几十年一直是荒坡秃岭,一遇暴雨,洪水挟裹着泥沙,直接威胁到县城防洪安全,加之缺乏管理,乱埋、乱葬问题十分突出,整个北坡成了一个乱坟场。为彻底治理这一隐患,我们采取异地换土、大坑大苗等办法实施绿化,统一规划建设公墓园区,依山建起了两处人工湖;修建亭台5处,修筑了长8公里、宽5米的盘山水泥公路,沿路安装路灯,将昔日的荒坡秃岭变成了县城居民休闲、健身、娱乐的森林公园,并于近期正式启动了三期工程建设。围绕创建山水园林城市目标,严格实施“绿线”管理,保证城市绿地不被侵占,并加强小区绿化配套建设,积极创建园林式小区,提高城市绿化水平,使县城绿地面积人均达到3平方米,绿地率达到28%,塑造了出门见绿、城中有林、城在林中的绿色城镇新形象。
四、坚持从严整治,规范管理,不断提高城市综合管理水平
一是强化教育宣传。我县以创建“文明卫生城市”和千里精神文明长廊建设为契机,充分发挥中小学校、广播电视台等教育阵地的作用,引导群众爱护城市环境、参与城市管理,群众自觉参与和监督的积极性不断提高。二是创新工作机制。针对流动商贩利用城管执法时间上的盲区占道经营、影响市容的现象,城管部门巧打时间差,实行“延时工作制”,推行早、中、晚“无缝隙”管理,取得了明显成效。同时,把市容市貌管理重心下移,落实市容门前“三包”责任制,把城市管理的触角延伸到社区。三是健全管理体制。建立以城建为主体,公安、工商、环保等部门支持配合的联动体制。对环卫保洁,引入竞争机制,实行竞争发包,多层面监督,较好地解决了垃圾乱堆乱放、清运不及时的问题。对园林绿化推行管护责任制和绿地认养制,实行管养分离,既减少了政府投入,又提高了城镇公用设施的管理水平。四是加强环境治理。坚持生态建城,对工厂、企业废气、废水、废渣的排放和医疗单位废弃物焚化进行了重点监督和整治,大力实施城镇亮化、绿化、美化工程,构筑进城见林、出门见绿的绿化环境;积极向上争取,尽快建成垃圾处理场和污水处理系统,实现垃圾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处理,保证城市干净、卫生、整洁。
五、坚持以人为本,完善功能,着力打造良好的人居环境
为切实解决农村劳动力到城镇“进得去”、“住得下”的问题,让更多的人进入城镇,我们始终坚持以人为本,不断完善城镇功能,增强城镇对农村人口的吸引力、承载力。一是大力发展城镇经济。为适应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的需要,我们把城镇建设与发展农业产业化、加快工业化进程结合起来,进一步优化发展环境,加快推进国有集体企业改革,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大力发展二三产业,使家友商贸、民威商厦、海信超市、天成丝业、永宏丝业、雨花蚕丝品公司、力德矿业、银屏水泥等一大批民营企业相继落户石泉,同时
鼓励农民住房向集镇和中心村集中,引导农民进城务工经商,大力加强城镇物业管理,积极推行弹性大、灵活性强的社会服务项目,大力发展社区服务业,拓宽了进城农民的就业空间,使他们进得来、留得住、安居乐业,增加了收入,过上了城镇居民的生活。二是加快城镇社会事业发展。为进一步增强城镇对农村人口的吸引力和承载力,我县大力发展城镇社会事业,近年来仅投入城镇文化教育、医疗卫生、广播电视、交通电力、计划生育等建设的资金就达上亿元。今年,我县又启动实施了县城二小迁建、县医院扩建、中医院搬迁和“整县走”等项目。三是进一步深化改革,降低农民进城“门槛”。深化户籍管理体制改革,逐渐建立以居住地划分城镇人口和农村人口、以职业划分农业人口和非农业人口的户籍管理制度,最终实现城乡户籍管理一体化。以稳定农村现行土地政策为前提,妥善处理农民离土进入城镇与稳定土地承包政策的关系,解决好土地使用权的合理流转问题;大力推广合伙经营、土地入股等形式,引导土地向种田能手集中,逐步割断农民同土地的“脐带”。尽快健全和完善城镇失业、养老、医疗、低保等社会保障体系,解除进城落户农民的后顾之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