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主管农业副县长在农村经济会议上的讲话
顺势而谋乘势而上
努力增加农民收入加快农村经济发展
——在全县农村经济工作会议上的讲话各位领导、同志们:
根据会议的安排,现在我就围绕农民增收,努力加快农村经济发展,谈几点意见。
一、当前我县农村经济发展的基本形势
我县是一个山区农业县份,长期以来,农业一直是国民经济发展基础产
业的主要资源支撑。在历届县委、政府的高度重视下,农业工作作为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始终被列为首要任务来抓。20**年,全县完成农业总产值17987万元,比1997年增长13.37,是1990年的4.4倍;农民人均纯收入达1005元,比1997年增长23.62,是1990年的2.9倍;粮食总产量52964吨,农民人均有粮429公斤,是1990年的1.3倍。基础设施方面:全县通车里程达811公里,7个乡镇贯通了沥青油路,73个行政村中有44个通了公路;农村义务教育实现“普六”,青壮年文盲率下降到4.3;“村村通”实现了通电、通程控电话,广播、电视覆盖率超过80以上。农民生活水平、生活质量有了较大的提高。
今年以来,农业工作取得进一步的发展。上半年,完成农村经济总收入7914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6,实现净收入6115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8.74,农民人均所得513元,完成计划的48.17,比上年同期增长19.58。农村经济各项收入均比去年同期有所增长,增幅最大的是林业收入,达54.28,其次为牧业收入、农村第三产业收入和第二产业收入,增幅都达到15个百分点以上,种植业收入增幅为7.86。农村经济结构调整继续深入推进,种植业收入在整个农村经济中的比重逐渐降低,所占比重比去年同期下降4个百分点。牧业、林业、农村第二产业、第三产业得到有效发展,农村经济总收入逐渐向多元方向发展。同时,农民外出劳务收入也出现较大幅度的增长,农民外出劳务收入达254万元,比去年同期增长60.76。
虽然我县农业工作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农民生活有了较大的改善,但仍然存在诸多深层次的结构性矛盾,突出表现在:
1、农民增收缓慢,97年以来年平均增幅为4.33,年均增长值不足50元,与全国、全省的平均水平差距越来越大。
2、农业生产经营方式粗放,长期以单一原料和初级产品生产为主,产业链短,增值手段少,产、加、销一体化进展缓慢,缺乏具有市场竞争力,具有地方特色和地区优势的农产品。
3、农业劳动力过剩,农民就业极不充分。随着农业人口自然增长和退耕还林的实施,人地矛盾愈发突出,人多地少,剩余劳力和劳力剩余时间越来越多,亟待开辟新的转移渠道。
4、随着市场经济的建立,市场越来越大,竞争越来越激烈。我县大多数农民还在刚刚解决温饱的阶段,作为市场主体,无异于“走钢丝”,本小利微,几乎没有抗御市场风险的能力,农业结构调整进展困难。
二、围绕农民增收,加快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
基本思路:从我县农业发展的基本条件和特点出发,本着“调大规模,调优品种,调出特色,调高效益”的原则,以市场为导向,科技为支撑,依托地区比较优势,大力培植能够充分利用当地优势资源的新的支柱产业(产品)和经济增长点。培育农产品流通市场,重点扶持农业龙头企业,以此带动相关产业链的延伸,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加大开放力度,改善投资环境,鼓励客商到我县兴办各类农产品加工企业,着力形成以生物资源产品开发为主的新产业。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和农村新型经济,逐步建立开放的,产业活跃的农业产业结构体系。
基本目标:结合县委“的工作要求,“十五”末(2005年)要基本实现下述目标。
1、抓住城镇化建设的机遇,结合“三镇经济带”建设,促进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到2005年底,转移1.5—2万农业人口,使城镇化水平达到30以上。争取到2010年转移农业人口5—7万人,使城镇化水平达到40以上。
2、抓住即将启动的水能资源大开发的机遇,发展农村能源建设。同时,以直接参与施工建设,提供交通运输服务,提供生产原料等方式,转移农村富余劳力。争取到2005年30以上的农村实现以电、以气代柴,到2010年80以上的农村完成能源替代计划。
3、抓住“三江并流”世界自然遗产申报成功的机遇,积极争取国家投资和吸引各方资金,加快发展以交通通道为基础的旅游基础设施建设。争取到2005年增加5条通村公路,到2010年实现乡村公路“村村通”。
4、农业生产方面:稳定发展种植业,保证主要农产品的有效供给。坚持宜林则林,宜牧则牧的发展方针,加速牧业、林业的发展,增加牧业、林业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争取到2005年农业总产值达到2.1亿元,年均递增5以上,农、林、牧三业所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调整为40:20:40;到2010年三业比重进一步调整为25:
第二篇:主管农业副县长在农村经济会议上的讲话(精选)
顺势而谋
乘势而上
努力增加农民收入
加快农村经济发展
——在全县农村经济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各位领导、同志们:
根据会议的安排,现在我就围绕农民增收,努力加快农村经济发展,谈几点意见。
一、当前我县农村经济发展的基本形势
今年以来,农业工作取得进一步的发展。上半年,完成农村经济总收入7914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6%,实现净收入6115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8.74%,农民人均所得513元,完成计划的48.17%,比上年同期增长19.58%。农村经济各项收入均比去年同期有所增长,增幅最大的是林业收入,达54.28%,其次为牧业收入、农村第三产业收入和第二产业收入,增幅都达到15个百分点以上,种植业收入增幅为7.86%。农村经济结构调整继续深入推进,种植业收入在整个农村经济中的比重逐渐降低,所占比重比去年同期下降4个百分点。牧业、林业、农村第二产业、第三产业得到有效发展,农村经济总收入逐渐向多元方向发展。同时,农民外出劳务收入也出现较大幅度的增长,农民外出劳务收入达254万元,比去年同期增长60.76%。
二、围绕农民增收,加快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
基本思路:从我县农业发展的基本条件和特点出发,本着“调大规模,调优品种,调出特色,调高效益”的原则,以市场为导向,科技为支撑,依托地区比较优势,大力培植能够充分利用当地优势资源的新的支柱产业(产品)和经济增长点。培育农产品流通市场,重点扶持农业龙头企业,以此带动相关产业链的延伸,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加大开放力度,改善投资环境,鼓励客商到我县兴办各类农产品加工企业,着力形成以生物资源产品开发为主的新产业。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和农村新型经济,逐步建立开放的,产业活跃的农业产业结构体系。
基本目标:结合县委“的工作要求,“十五”末(2005年)要基本实现下述目标。
2、抓住即将启动的水能资源大开发的机遇,发展农村能源建设。同时,以直接参与施工建设,提供交通运输服务,提供生产原料等方式,转移农村富余劳力。争取到2005年30%以上的农村实现以电、以气代柴,到2012年80%以上的农村完成能源替代计划。
3、抓住“三江并流”世界自然遗产申报成功的机遇,积极争取国家投资和吸引各方资金,加快发展以交通通道为基础的旅游基础设施建设。争取到2005年增加5条通村公路,到2012年实现乡村公路“村村通”。
5、农村经济方面:稳定第一产业的发展,通过发展乡镇企业、建筑业、运输业、加工业和农村个体私营经济(企业)等农村非农行业,重点发展农村小城镇建设,加速农村第二、三产业的发展,加快农村剩余劳力的转移速度。通过规模化的基地发展,带动农业特色化、产业化,加大二、三产业在农村经济中的比例,改变第一产业一统农村经济的格局。争取到2005年,农村经济总收入完成1.9亿元,年均增幅6%以上,农民人均纯收入达1200元,年均增幅6%以上。农村第一、二、三产业的比例关系由2000年的82:8:10调整为70:15:15。
工作重点和任务:
1、种植业。坚持产量、质量、结构、效益的统一,改良品种,提高质量。特别要增加适销对路产品的生产,围绕市场需求,大力发展优质特色作物品种,建立优质农产品基地。在稳定粮食生产自求平衡的前提下,按照市场需求及适应食物消费结构改变的需要,加大饲料及绿肥作物的生产,变粮经二元结构为粮经饲协调发展的三元结构。
粮食作物:提高单产,优化品种,进一步强化农田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业生产条件。项目方面,争取每年安排5000亩的高稳产农田以工代赈建设计划。
2、畜牧业。畜牧业在农业的链条里具有前拉后带的作用,前面可以拉动种植业,后面可以带动加工业。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可以具体说中国人已到了吃肉喝奶的阶段,发展畜牧业具有很好的市场前景。近年来,我县的畜牧产业也得到了较快的发展,在整个农村经济总收入中占到了1/3。但总的看,量上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甚至还没能满足本地的市场需求。发展畜牧业要坚持“看市场、靠科学、讲质量、重管理、求效益、创名牌”的思路,重点抓好畜禽商品基地、草场改良及建立优质饲草基地。结合六库新城区的开发,在**镇积极发展城郊禽、蛋、奶业,强化发展市场前景看好的地方名特畜禽为牧业发展的重点来抓好。项目方面:到2005年,争取上报特种牛养殖基地项目1个,菜牛规模养殖基地项目1个,优质饲草基地项目2个,黑山羊规模养殖基地1个,万桶蜂蜜基地1个,城郊规模养殖场1个,上规模的屠宰加工厂1个。
3、渔业。重点利用荒水、荒塘、低洼荒地建设一批精养鱼池,根据各地不同水质、气候条件等,积极引进和发展虾类、蟹类、蛙类等名特优水产品养殖。
三、今后几年重点争取国家支持的几个方面的项目
增加农民收入,实现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是一个动态的进程,也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从物质、技术、资金及科技多方面的投入,改善生产条件,并不断优化资源配置,才能逐步建立起适应市场和消费需求变化,满足国民经济不断发展要求的产业结构。从未来泸水农业发展的实际来看,需要重点争取国家支持以下几个方面的项目:
1、继续争取国债易地安置、扶贫安居温饱工程、以工代赈、边境民族贫困乡镇建设等各类扶贫项目的投入,改善群众生产生活条件,消除贫困,努力实现全面温饱,逐步建设小康的发展目标。
2、重点争取特色农业(生物资源开发)工程建设项目
围绕省委、省政府提出的把云南建设成绿色经济强省和“中华生物谷”的战略构想。发挥我县具备的生物资源优势,适应市场需求和消费趋向,以野生天然药物、野生食用菌、生态蔬菜、木本油料(核桃)、漆树、蜂蜜、青梅、草果等为重点的产业(产品)作为泸水特色农业(生物资源开发)的示范先导产业。通过开发、加工、流通,实现生物资源向生物资源产业的有效转化,提高生物资源开发的整体素质和效益,尽快形成我县农业发展乃至国民经济发展新的支柱产业。
3、重点争取畜牧业工程建设项目
峡谷高山地貌,决定了我县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困难在山,潜力在山,希望也在山。通过这些年的发展,畜牧业已成为广大山区农民脱贫致富,增加收入的主要途径,已成为我县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中的重要支柱。主动适应市场来调整结构,提高竞争力是当前牧业工作的重点,也是突破点。要围绕畜牧业产业化建设,抓好以品种改良为重点的科学养畜,建设优质禽畜产品基地,草山草场建设,进一步加强疾病防疫及畜牧体系推广建设等重点项目的申报和争取工作,加快我县畜牧工作的发展。
4、重点争取退耕还林及高稳农田建设项目
5、重点争取生态农业示范园区项目
6、重点争取农业市场体系建设项目
长期以来,我县社会经济发育程度低,城市化水平低,工业化进程慢,带来农村市场体系建设相对滞后,农业商品化水平低。为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搞活农产品流通。在今后5年内,有计划地在城乡接合部,交通沿线以及商品基地建设几个辐射面广,带动力强的农产品流通市场,并完善包储、保鲜、质检等配套服务。逐步形成以农产品流通为基础,特色市场、批发市场、专业市场为骨干,配套服务齐全的农村市场体系。
四、下一步的工作重点
1、进一步做好项目前期工作,加大农业投入力度。扎扎实实抓好项目编制工作,增加项目储备,提高项目前期工作的质量和深度。
2、放宽政策,重点扶持。对有利于推进我县农业产业化经营的项目即生产基地建设、商品基地建设以及农产品深加工项目,计委将放宽审批条件,并对项目涉及的交通、能源、水利等基础设施方面,从以工代赈资金中给予重点扶持。对有利于农业结构调整以及对结构调整具有重要试验和示范作用的龙头企业,在项目起步阶段要给予重点支持,并在以后的建设、经营中帮助争取贷款贴息等资金扶持。
3、加强对农业和农村经济方面的投融资政策研究,鼓励和吸引民间投资、民营投资,争取财政、银行、企业、外资等多渠道的投资,形成多元化的投资体制。
4、引导和发展农民经济协作组织。在农民自愿的基础上,引导和支持乡村集体经济组织开展农产品销售、生产资料统一供应、农业科技推广等服务。逐步建立以农民及其合作经济组织为主体的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
5、继续推进农村税费改革,减轻农民负担,保护农民利益。坚决执行收费公示制度,从严治理“三乱”。同时,进一步完善粮食等主要农产品主要由市场形成价格的机制,实行优质优价政策,进一步拉开品种、质量差价,促进生产者按照市场需求加快结构调整步伐,提高粮食等主要农产品的质量和效益。
同志们,农业、农村和农民工作是我们一切工作的基础,基础不牢,地动山摇。让我们在县委的领导下,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抓住机遇,迎接挑战,顺势而谋,乘势而上,为努力增加农民收入,实现农村经济跨越式发展而努力奋斗。
谢谢大家!
第三篇:主管农业副县长在农村经济会议上的讲话(最终版)
顺势而谋 乘势而上
努力增加农民收入 加快农村经济发展
——在全县农村经济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各位领导、同志们:
根据会议的安排,现在我就围绕农民增收,努力加快农村经济发展,谈几点意见。
一、当前我县农村经济发展的基本形势
我县是一个山区农业县份,长期以来,农业一直是国民经济发展基础产业的主要资源支撑。在历届县委、政府的高度重视下,农业工作作为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始终被列为首要任务来抓。20xx年,全县完成农业总产值17987万元,比1997年增长13.37%,是1990年的4.4倍;农民人均纯收入达1005元,比1997年增长23.62%,是1990年的2.9倍;粮食总产量52964吨,农民人均有粮429公斤,是1990年的1.3倍。基础设施方面:全县通车里程达811公里,7个乡镇贯通了沥青油路,73个行政村中有44个通了公路;农村义务教育实现“普六”,青壮年文盲率下降到4.3%;“村村通”实现了通电、通程控电话,广播、电视覆盖率超过80%以上。农民生活水平、生活质量有了较大的提高。
今年以来,农业工作取得进一步的发展。上半年,完成农村经济总收入7914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6%,实现净收入6115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8.74%,农民人均所得513元,完成计划的48.17%,比上年同期增长19.58%。农村经济各项收入均比去年同期有所增长,增幅最大的是林业收入,达54.28%,其次为牧业收入、农村第三产业收入和第二产业收入,增幅都达到15个百分点以上,种植业收入增幅为7.86%。农村经济结构调整继续深入推进,种植业收入在整个农村经济中的比重逐渐降低,所占比重比去年同期下降4个百分点。牧业、林业、农村第二产业、第三产业得到有效发展,农村经济总收入逐渐向多元方向发展。同时,农民外出劳务收入也出现较大幅度的增长,农民外出劳务收入达254万元,比去年同期增长60.76%。
虽然我县农业工作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农民生活有了较大的改善,但仍然存在诸多深层次的结构性矛盾,突出表现在:
1、农民增收缓慢,97年以来年平均增幅为4.33%,年均增长值不足50元,与全国、全省的平均水平差距越来越大。
2、农业生产经营方式粗放,长期以单一原料和初级产品生产为主,产业链短,增值手段少,产、加、销一体化进展缓慢,缺乏具有市场竞争力,具有地方特色和地区优势的农产品。
3、农业劳动力过剩,农民就业极不充分。随着农业人口自然增长和退耕还林的实施,人地矛盾愈发突出,人多地少,剩余劳力和劳力剩余时间越来越多,亟待开辟新的转移渠道。
4、随着市场经济的建立,市场越来越大,竞争越来越激烈。我县大多数农民还在刚刚解决温饱的阶段,作为市场主体,无异于“走钢丝”,本小利微,几乎没有抗御市场风险的能力,农业结构调整进展困难。
二、围绕农民增收,加快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
基本思路:从我县农业发展的基本条件和特点出发,本着“调大规模,调优品种,调出特色,调高效益”的原则,以市场为导向,科技为支撑,依托地区比较优势,大力培植能够充分利用当地优势资源的新的支柱产业(产品)和经济增长点。培育农产品流通市场,重点扶持农业龙头企业,以此带动相关产业链的延伸,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加大开放力度,改善投资环境,鼓励客商到我县兴办各类农产品加工企业,着力形成以生物资源产品开发为主的新产业。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和农村新型经济,逐步建立开放的,产业活跃的农业产业结构体系。
基本目标:结合县委“的工作要求,“十五”末(~年)要基本实现下述目标。
1、抓住城镇化建设的机遇,结合“三镇经济带”建设,促进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到~年底,转移1.5—2万农业人口,使城镇化水平达到30%以上。争取到2010年转移农业人口5—7万人,使城镇化水平达到40%以上。
2、抓住即将启动的水能资源大开发的机遇,发展农村能源建设。同时,以直接参与施工建设,提供交通运输服务,提供生产原料等方式,转移农村富余劳力。争取到~年30%以上的农村实现以电、以气代柴,到2010年80%以上的农村完成能源替代计划。
3、抓住“三江并流”世界自然遗产申报成功的机遇,积极争取国家投资和吸引各方资金,加快发展以交通通道为基础的旅游基础设施建设。争取到~年增加5条通村公路,到2010年实现乡村公路“村村通”。
4、农业生产方面:稳定发展种植业,保证主要农产品的有效供给。坚持宜林则林,宜牧则牧的发展方针,加速牧业、林业的发展,增加牧业、林业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争取到~年农业总产值达到2.1亿元,年均递增5%以上,农、林、牧三业所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调整为40:20:40;到2010年三业比重进一步调整为25:35:40。
5、农村经济方面:稳定第一产业的发展,通过发展乡镇企业、建筑业、运输业、加工业和农村个体私营经济(企业)等农村非农行业,重点发展农村小城镇建设,加速农村第二、三产业的发展,加快农村剩余劳力的转移速度。通过规模化的基地发展,带动农业特色化、产业化,加大二、三产业在农村经济中的比例,改变第一产业一统农村经济的格局。争取到~年,农村经济总收入完成1.9亿元,年均增幅6%以上,农民人均纯收入达1200元,年均增幅6%以上。农村第一、二、三产业的比例关系由2000年的82:8:10调整为70:15:15。
工作重点和任务:
1、种植业。坚持产量、质量、结构、效益的统一,改良品种,提高质量。特别要增加适销对路产品的生产,围绕市场需求,大力发展优质特色作物品种,建立优质农产品基地。在稳定粮食生产自求平衡的前提下,按照市场需求及适应食物消费结构改变的需要,加大饲料及绿肥作物的生产,变粮经二元结构为粮经饲协调发展的三元结构。
粮食作物:提高单产,优化品种,进一步强化农田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业生产条件。项目方面,争取每年安排5000亩的高稳产农田以工代赈建设计划。
经济作物:采取规模建设和产品加工开发并举,着力形成以生物资源产品开发为主的新产业的方针。巩固、改造、提升传统经济作物和应用新技术、新管理、新模式加速发展新型经济作物产业。项目方面,每年争取上报绿色无公害蔬菜示范基地项目1个,反季、淡季蔬菜示范基地1个,规划上报5万亩核桃种植、3万亩漆树种植、1万亩咖啡、1万亩草果、2万亩蔬菜、1万亩梅子、1万亩无公害有机茶园改造等一批有销路、上规模,具有我们的地区优势可形成产业的项目。
2、畜牧业。畜牧业在农业的链条里具有前拉后带的作用,前面可以拉动种植业,后面可以带动加工业。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可以具体说中国人已到了吃肉喝奶的阶段,发展畜牧业具有很好的市场前景。近年来,我县的畜牧产业也得到了较快的发展,在整个农村经济总收入中占到了1/3。但总的看,量上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甚至还没能满足本地的市场需求。发展畜牧业要坚持“看市场、靠科学、讲质量、重管理、求效益、创名牌”的思路,重点抓好畜禽商品基地、草场改良及建立优质饲草基地。结合六库新城区的开发,在xx镇积极发展城郊禽、蛋、奶业,强化发展市场前景看好的地方名特畜禽为牧业发展的重点来抓好。项目方面:到~年,争取上报特种牛养殖基地项目1个,菜牛规模养殖基地项目1个,优质饲草基地项目2个,黑山羊规模养殖基地1个,万桶蜂蜜基地1个,城郊规模养殖场1个,上规模的屠宰加工厂1个。
3、渔业。重点利用荒水、荒塘、低洼荒地建设一批精养鱼池,根据各地不同水质、气候条件等,积极引进和发展虾类、蟹类、蛙类等名特优水产品养殖。
三、今后几年重点争取国家支持的几个方面的项目
增加农民收入,实现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是一个动态的进程,也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从物质、技术、资金及科技多方面的投入,改善生产条件,并不断优化资源配置,才能逐步建立起适应市场和消费需求变化,满足国民经济不断发展要求的产业结构。从未来泸水农业发展的实际来看,需要重点争取国家支持以下几个方面的项目:
1、继续争取国债易地安置、扶贫安居温饱工程、以工代赈、边境民族贫困乡镇建设等各类扶贫项目的投入,改善群众生产生活条件,消除贫困,努力实现全面温饱,逐步建设小康的发展目标。
2、重点争取特色农业(生物资源开发)工程建设项目
围绕省委、省政府提出的把云南建设成绿色经济强省和“中华生物谷”的战略构想。发挥我县具备的生物资源优势,适应市场需求和消费趋向,以野生天然药物、野生食用菌、生态蔬菜、木本油料(核桃)、漆树、蜂蜜、青梅、草果等为重点的产业(产品)作为泸水特色农业(生物资源开发)的示范先导产业。通过开发、加工、流通,实现生物资源向生物资源产业的有效转化,提高生物资源开发的整体素质和效益,尽快形成我县农业发展乃至国民经济发展新的支柱产业。
3、重点争取畜牧业工程建设项目
峡谷高山地貌,决定了我县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困难在山,潜力在山,希望也在山。通过这些年的发展,畜牧业已成为广大山区农民脱贫致富,增加收入的主要途径,已成为我县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中的重要支柱。主动适应市场来调整结构,提高竞争力是当前牧业工作的重点,也是突破点。要围绕畜牧业产业化建设,抓好以品种改良为重点的科学养畜,建设优质禽畜产品基地,草山草场建设,进一步加强疾病防疫及畜牧体系推广建设等重点项目的申报和争取工作,加快我县畜牧工作的发展。
4、重点争取退耕还林及高稳农田建设项目
我县耕地面积21.1万亩,其中旱地16.4万亩,占77.7%,水田面积仅4.7万亩,占22.3%。高山陡坡,特殊的地理地貌决定了人均耕地占有量少,耕地质量差。亟需在切实保护和合理利用好现有土地资源的基础上,一方面对坡度在25度以上的坡耕地加大退耕还林的力度,一方面实施以坡改梯配水为主要内容的基本农田建设和实施以田间沟渠配套、旱作节水灌溉为主要内容的高产稳产农田建设。力求通过这些工程建设,增加林草覆盖率,控制水土流失,提高土地生产率,实现生态、社会、经济效益的协调统一。
5、重点争取生态农业示范园区项目
生态示范园区是生态农业建设的技术保证和样板示范,一般由水土保持示范区、经济林果示范区、农作物立体高效种植示范区、苗木繁育示范区、禽畜养殖示范区、水产养殖示范区、庭院经济示范区等组成,重点是示范当地适宜推广的生态农业技术。2001—2010年,全省计划建设40个省级生态试点县,建设1000个生态农业示范村。我县要以退耕还林还草为基础,选择自然条件适宜区或退耕还林中心区,争取建设绿色生态农业示范园区,优化农业布局。通过园区建设,积极推广生物技术、无公害技术,引入市场机制和先进实用技术,超越传统农业的发展阶段,跨越到现代生态农业。实现山、水、田、林、路、电综合治理和生态环境良性循环的农业发展模式,最终引导和完成县域内的生态农业建设。
6、重点争取农业市场体系建设项目
长期以来,我县社会经济发育程度低,城市化水平低,工业化进程慢,带来农村市场体系建设相对滞后,农业商品化水平低。为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搞活农产品流通。在今后5年内,有计划地在城乡接合部,交通沿线以及商品基地建设几个辐射面广,带动力强的农产品流通市场,并完善包储、保鲜、质检等配套服务。逐步形成以农产品流通为基础,特色市场、批发市场、专业市场为骨干,配套服务齐全的农村市场体系。
四、下一步的工作重点
1、进一步做好项目前期工作,加大农业投入力度。扎扎实实抓好项目编制工作,增加项目储备,提高项目前期工作的质量和深度。
2、放宽政策,重点扶持。对有利于推进我县农业产业化经营的项目即生产基地建设、商品基地建设以及农产品深加工项目,计委将放宽审批条件,并对项目涉及的交通、能源、水利等基础设施方面,从以工代赈资金中给予重点扶持。对有利于农业结构调整以及对结构调整具有重要试验和示范作用的龙头企业,在项目起步阶段要给予重点支持,并在以后的建设、经营中帮助争取贷款贴息等资金扶持。
3、加强对农业和农村经济方面的投融资政策研究,鼓励和吸引民间投资、民营投资,争取财政、银行、企业、外资等多渠道的投资,形成多元化的投资体制。
4、引导和发展农民经济协作组织。在农民自愿的基础上,引导和支持乡村集体经济组织开展农产品销售、生产资料统一供应、农业科技推广等服务。逐步建立以农民及其合作经济组织
为主体的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
5、继续推进农村税费改革,减轻农民负担,保护农民利益。坚决执行收费公示制度,从严治理“三乱”。同时,进一步完善粮食等主要农产品主要由市场形成价格的机制,实行优质优价政策,进一步拉开品种、质量差价,促进生产者按照市场需求加快结构调整步伐,提高粮食等主要农产品的质量和效益。
同志们,农业、农村和农民工作是我们一切工作的基础,基础不牢,地动山摇。让我们在县委的领导下,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抓住机遇,迎接挑战,顺势而谋,乘势而上,为努力增加农民收入,实现农村经济跨越式发展而努力奋斗。
谢谢大家!
第四篇:县长在2007县农业农村经济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文章标题:县长在2007县农业农村经济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县长在全县农业农村经济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2007年4月30日)
同志们:
我们召开这次全县农业农村经济工作会议,主要是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农村工作会议精神,安排部署我县的农业农村经济工作。刚才,我们对新农村建设工作先进单位进行了表彰。
XX同志代表县政府对去年农业农村工作进行了回顾总结,对今年工作进行了全面部署,提出了今年我县农业农村经济工作的主要目标和重点任务,希望大家认真贯彻落实。下面,我再强调三点意见。
一、正确把握农业农村的深刻变化,以统筹城乡发展的要求科学指导农业农村经济工作
党的十六大以来,中央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连续出台了四个关于“三农”工作的一号文件,作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战略部署,使农业在宏观调控中得到加强,农村在城乡统筹中得到发展,农民在增收减负中得到实惠。2004年的一号文件,以促进农民增收为主题,抓住了“三农”工作的核心;2005年的一号文件,以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为重点,致力于解决农业生产力发展的关键问题,建立了农民增收的长效机制;2006年的一号文件,把着力点放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上,抓住了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根本;2007年的一号文件,以发展现代农业为主题,把重点放在夯实新农村建设的产业基础上。这四个一号文件一脉相承、有机衔接,是我们党新形势下对工农关系、城乡关系在思想认识和政策取向上的进一步升华,是对国情国力的准确把握和科学判断,是以科学发展观指导“三农”工作的具体实践,充分体现了中央从总体上解决“三农”问题的战略思想。今年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又明确提出要坚持“两个重点”、“两个主要”和“三个继续高于”。“两个重点”就是要切实把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的重点转向农村;“两个主要”就是国家财政新增教育、卫生、文化等事业经费和固定资产增量主要用于农村;“三个继续高于”就是今年财政支农投入的增量要继续高于上年,固定资产投资用于农村的增量要继续高于上年,土地出让收入用于农村建设的增量要继续高于上年。今年中央财政安排用于“三农”的资金高达3917亿元,比去年增加520亿元。这些都充分反映了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解决“三农”问题的坚强决心和坚定信心,体现了为民、爱民、亲民的执政理念。省、市对“三农”工作也高度重视,要求各级必须进一步加强和改善对“三农”工作的领导,省委、省政府决定今年财政支农专款增长15以上,市委、市政府决定今年财政支农资金增加5000万元以上,用于新农村建设专项资金比上年明显增加。可以说,目前农业和农村工作的外部环境、发展机遇越来越好,在中央加强“三农”工作新举措的推动以及经济社会宏观环境新变化的带动下,农业农村形势正在发生重大而深刻的变化,主要有如下几个方面:
一是农业基础地位更加突出。随着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农业功能不断拓展,效用不断延伸,内涵更加丰富,不仅具有食物保障、原料供给和就业增效等经济功能,而且具有生态保护、观光休闲和文化传承等社会功能,农业对社会的影响更加深刻。随着农村经济结构不断深入调整,传统的农业以种植业、畜牧业为主、农村以农业为主的格局正在改变,城乡工农互动融合速度加快,农业农村发展对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具有更加广泛、更加重要的影响。
二是农村社会结构快速变动。随着农村劳动力上世纪80年代的“离土不离乡”就地转移和进入90年代后的大规模跨区域流动这两次浪潮,农村人口结构急剧变化。农村常住人口中老人、儿童、妇女所占比例大幅上升,村庄“空心化”开始显现。随着农村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农村组织形式趋于多元,分工分业不断细化深化,农村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快速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产业化经营组织大量产生。同时,随着“农业四税”全面取消,乡村治理方式发生了转变,更加需要注重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农村经济社会改革在不断深入。
三是农民思想观念发生深刻变化。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扩大和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农民的思想观念得到解放,市场竞争意识、发展致富意识、民主法制意识普遍提高。农民要求平等参与发展、共享改革开放成果,渴望不断增加收入、改善生产生活条件、过上宽裕生活;要求更多地参与公共事务决策,更加注重依法维护自身权益。
农业农村的这些深刻变化,说明当前和今后农业农村工作的压力与潜力更大,目标与要求更高,责任与任务更重。我们一定要深刻认识这个大趋势、大环境、大变化,坚持用科学发展观谋划农业农村发展,以全局意识统筹农业农村发展,以科学态度抓好农业农村发展,因势利导建设现代农业,顺势而为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二、做好今年农业和农村经济工作需要把握的几个问题
今年农业和农村经济工作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已经明确,希望各乡镇、各部门一
第五篇:镇长在2010年农业农村经济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镇长在2010年农业农村经济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振奋精神鼓足干劲
为实现我镇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而努力奋斗
同志们:
今天的农村经济工作会议是我镇新一届党委、政府主持召开的一次重大盛会。刚才,**同志作了很好的大会报告,我完全表示赞同。会上还对的先进集体和个人进行了表彰,我以个人名义并代表镇党委、政府向一直关心支持我镇经济社会发展,向工作在全镇岗位上为我镇发展作出贡献的同志表示衷心感谢!在此,我再次对受表彰的集体和个人表示热烈的祝贺!下面,我讲四点意见,供大家参考。
一、正确研判全镇经济社会发展形势,增强加快发展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镇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和辉煌业绩的名镇,解放后,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我镇依托丰富的资源起步,经济迅速崛起,是改革开放后首批受国务院表彰的企业产值过亿元乡镇,经济综合实力曾经一度雄踞我市龙头老大地位,在全省、全国也有一席之地,在全市乡镇排名中是**、灵乡、陈贵。
随着资源的枯竭和国家宏观产业政策的调控,一些小矿山企业纷纷关闭,对我镇经济社会的发展有很大的影响。近几年,兄弟乡镇异军突起。前几年,“陈贵、灵乡、**”曾经一度说了好几年,还老大成立还老三。目前,我镇经济总量、财政收入、税收、固定资产投资、招商引资等都有所下滑,全市经济综合实力排名前5位的乡镇中,已没有了**的一席之地。我镇经济综合实力现已处于中游地位,目前面临的形势可谓是前有标兵,后有追兵。
究其原因,我们的差距主要体现在:干部思想上的差距。一些干部总是认为我们**镇是一个强镇,总是以老大地位自居,思想上产生了一种自满情绪和懈怠心理,不求进取,只求过得去。干部作风上的差距。这种不思进取的思想严重阻碍了我镇的发展。干部作风上的差距。一些干部不脚踏实地,真抓实干。经济增长、后劲项目上的差距,尤其是新型工业化项目较为欠缺。我镇有后劲的规模企业存在着华祥一枝独秀的问题,除了华祥之外,真正有实力、有后劲的规模企业为数极少。城镇建设上的差距。对城镇建设投入不足,规划和建设不够。城镇建设不能只停留在修桥、做路、补灯这些小事上,要在拉大镇区格局、提升镇区功能、促进镇区人口快速增长这些方面做大文章。要加快城乡一体化发展进程,不断提高城镇化率。村级经济发展上的差距。我们现在还有些村是空壳村,村里没有产业、没有经济深入,村级经济为零,有的甚至负债累累,因此村干部工作积极性不高,各项工作难以推动。
在查找差距的同时,我们也要看到存在的优势,我们的优势主要体现在:a我们有上千年的历史文化优势,人杰地灵,山清水秀,人民善良、勤奋,人文环境、生态自然环境好。b我们有人口优势。我镇是黄石市人口大镇,全镇拥有10万人口,人多力量大,广大镇民必将为我镇跨越式发展提供更多的人脉资源。c我们有产业优势。我镇企业众多,全镇企业共有2600余家,其中规模企业有31家,众多企业必将为我镇跨越式发展提供坚强后盾。d我们有品牌优势。全镇已有20余家企业申报国家商标注册,其中,嘎子窖鱼荣获系列国际金奖,楚仙鱼面已成为湖北省名牌产品,华祥水泥也成为我省知名品牌。这些品牌必将为我镇跨越式发展注入强劲活力。e我们有企业家优势。我镇有着一大批企业责任感和社会责任感极强的企业家,他们懂经营、善管理,这些企业家必将为我镇跨越式发展提供强大动力。f我们有领导优势。镇党委政府发展决心坚定,发展思路清晰,部门单位工作业绩突出,市级先进单位较多。这些必将为我镇跨越式发展提供有力的组织保障。
面对诸多优势,我们既要正确认识我镇的经济社会发展地位,认识差距不足,又要正视我镇发展优势。我们既要有危机感,又要有责任感。当前,困难与希望同在,挑战与机遇并存。我们要振奋精神,树立信心,化压力为动力,化危机为机遇,化信心为力量,化信心为实干,认真做好全年各项工作。
二、统一争先进位思想,狠抓经济建设,争创全市前三强镇
始终坚持经济建设中心,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只有经济发展才能带动社会发展,只有经济发展才能解决民生问题。为此,我们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实现经济大发展。
要实现经济大发展,必须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思想是一切行动的指南。我们的干部必须克服安于现状、不思进取的思想;必须克服小进即满、小富即安的思想;必须克服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的思想。只有克服了这些不良的思想,我们的发展才会有保障,我们的发展才会有不竭的动力。我们要有强烈的争创一流意识,明确的争先进位目标。我们的目标是:全力打造和谐、实力、魅力镇,争创全省统筹城乡发展排头兵,在十二五时期,用三到五年时间经济综合实力及社会发展在全市乡镇街办中保三进二争一。为达到这一目标,我们必须做到:
(一)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走三条大路
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