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农业大学:25年走“大别山道路”兴农富民

时间:2019-05-12 19:13:1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安徽农业大学:25年走“大别山道路”兴农富民》,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安徽农业大学:25年走“大别山道路”兴农富民》。

第一篇:安徽农业大学:25年走“大别山道路”兴农富民

安徽农业大学:25年走“大别山道路”兴农富民

仲夏的皖北大地,麦浪翻滚,瓜果飘香!一位80岁的老人,手抚麦穗,一脸欣慰的微笑,身旁是一群笑得合不拢嘴的麦农。今年,又是一个丰收年!这位老人正是提出实施“小

麦高产攻关”的“设计师”——安徽农业大学教授胡承霖。

为了大地的丰收,像胡教授这样情系“三农”的安徽农大人,一代代、一批批地投身科技兴农、科教兴皖事业,踏遍江淮大地的每一寸热土,走出了享誉全国的富民、创新、育人的“大别山道路”。

教授成为农民富裕的“使者”

25年前的大别山区,“松枝当灯,辣椒当盐,养猪为过年,鸡蛋换油盐”是百姓生活的真实写照。1984年,安徽农大师生积极响应国家科技开发大别山的号召,义无反顾地走进了这片曾为新中国作出重大贡献的红色土地。植物学家来了,动物学家来了,机械设计的专家来了„„各科各类的农大教授带着各自的看家绝活,默默地迈出了“大别山道路”艰难的第一步。

“要想富,去找农大宛志沪!”这是金寨县广为流传的一句话。20多年前,年近花甲的安徽农大教授宛志沪发现,山区特殊的高山低温气候,适合种植经济价值极高的西洋参。她和同事一头扎进扶植引导山民种参的活动中,第一次把西洋参“请”到了大别山。20多年来,从最初的两户参农到现在的家家山民都想种,西洋参在金寨县伴着宛志沪和她的学生两代人扎下了根,给高寒山区的山民带出了一条致富路。如今,西洋参已经在金寨县结出了“致富果”,仅在金寨县的种植面积就达25万平方米,每平方米年纯收入10多元,被山民视为致富的“仙草”。

山青、水秀、人勤,致富路在哪里呢?几年前,在山民们的迷茫中,朱世东教授走进岳西的高寒山区。通过反复调研、论证,他大胆地把江南“水乡名媛”——茭白,“落户”在这里。在他的扶持下,平常农家的“一碟小菜”,如今已成为“经济大餐”。2008年,岳西县高山茭白种植面积4.3万亩,产值1.5亿多元。仅在石关乡3104户居民中,种茭白年收入超过万元的就有1144户。

一位教授,一项产业,一方富裕起来的农民。25年来,这些曾经因山多地少、气候阴凉而经济落后的山区、老区,在农大教授的帮助下,逐步由原来的“对抗型农业”,向现在的“适应型农业”转变,把地方上的“小盆景”变为“大风景”,形成引领农民致富的“金钥匙”。皖南的茶产业、绩溪的蜂产业、贵池的“秋浦花鳜”、舒城的油茶、怀远的石榴„„这些产业的背后,蕴藏着农大人几多艰辛和汗水,凝结着他们的智慧和奉献。他们被农民朋友称为“泥腿子教授”、“扶贫状元”、“丰收的使者”。

“让知识走出课堂、走进山林田野,让科研成果走出温室、让人才走出校门、扎根基层”。秉承这一办学理念,农大师生播种着科技兴农之火,把丰收的喜悦印在农民的脸上,把党的关怀刻在农民的心坎。近年来,该校累计推广各类实用技术和科技成果1500多项,有100

多项成果发展为地方主导产业,使数十万农民走上了致富路!

“农”字牌科研成果带起“甜蜜的事业”

无私奉献、开拓创新、献身“三农”,是安徽农大在80年办学历程中积淀的精神,这也是“大别山道路”的精髓所在。

土灶加炒锅是传统制茶方式,不仅茶叶的产量低,而且茶农们的工作量大。这曾是困扰茶叶专家李尚庆的一桩心事。从下放知青到大学教师,几十年间,他踏遍了安徽的大小茶乡。2006年年初,随着国内第一条“炒青绿茶初制清洁化生产线”在休宁县荣山茶场投入使用,我国制茶业从此走上了全自动流水线操作之路。“成本下来了,可品质却提升了,他让我们老百姓也能喝得起猴魁了!”人们感叹着。在距风景秀美的绩溪龙川风景区不过数公里的山丘上,竖立着一只巨大的蜜蜂塑像,不仅告诉着往来游客,著名蜂业企业“五蜂园”到了,更是为绩溪亮出了“安徽养蜂第一县”的亮丽新名片。2008年,该县蜂产业总产值达1.35亿元,蜂农人均收入4.3万元。这是一项货真价实的甜蜜事业。

今年64岁的绩溪县瀛州乡农民洪德升,1980年就开始养蜂。因为只有“土经验”,十几年来的养殖规模一直是几十箱。一遇到病害,蜜蜂就可能全部死亡,血本无归。1997年,余林生教授来到绩溪县扶贫。他帮助老洪引进新品种、对蜜蜂进行科学管理和病害防治。现在,老洪一家优良蜂的养殖规模已达900多箱,单箱产值从箱均800元提高到1200元。如今,洪德升一家年纯利润近70万元。

25年来,一大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农”字牌科研成果,在农大教授手中诞生,并迅速转化为生产力,引领龙头企业群“龙”起舞。学校先后与20多个市(县、区)签订了全面合作协议,与当地政府和企业签订产学研合作项目300多项;与100多家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签订了产学研合作协议。

创新,不仅引领了产业发展的动力,也成为提升学校科研水平的“助推器”。仅“十五”以来,安徽农大就承担涉农项目1700多项,获得自主知识产权的成果、专利120多项,获得省级以上科技成果奖励57项,聚集起7个省部级创新团队。

山林田野成为最好的学校

25年来,安徽农大秉承把学校办在田间地头、让知识走出校门、让人才留在农村的理念,逐步构建起农村人才培养的新体系,为地方培训了各级各类人员200多万人次,数万名毕业生在基层奉献青春,为安徽新农村建设提供了有力的人才支撑。

1985年9月,对于革命老区金寨县是一个特殊的日子,安徽农大与金寨县政府携手创办的全国第一所全日制县属农业专科班开学了。第一批林学、蚕桑两个专业的70名大专生喜气洋洋地走进了课堂。被老区人民称为“希望之树”的大专班一办就是13年,先后开设了11个专业,培养了410名毕业生,相当于10年间分配到金寨县高校毕业生的总和。如何为农村培养更多留得住、用得上的专业人才,一直是安农人不懈的追求:2003年,学校开展单独招生培养乡村后备干部和致富带头人试点工作;2004年,学校向安徽省提交尽快实施“大学生人才兴村工程”的报告;2005年,学校向省人大和政协提出了在全省实施“兴村大学生人才培养工程”的议案和提案;2007年6月,揭开了“一村一名大学生工程”的序幕。目前,该校已先后在10多个市县开班,招收学生2000多人。

一张明白纸,万亩高产田。在蒙城县和凤台县小麦高产攻关示范区,何时播种、何时追肥、如何田管,麦农们都有统一的“时间表”和“路线图”——马传喜教授的明白纸。马传喜是农业部小麦专家、省小麦高产攻关技术组首席专家。从小麦播种、田管到收获,他始终活跃在小麦主产区,他走到哪儿就把课堂带到哪儿。他的小麦高产栽培技术指导光盘被各地电视台竞相播发,他的声音通过电波传遍了江淮大地。“我来蒙城5年多了,目睹了我县农业的发展变化,亲身参与了小麦高产攻关活动„„感谢安农大的专家、教授为蒙城县所作的贡献。”蒙城县县长在自己的博客里,写下了无限感激的肺腑之言。

走村入户授农技,田间地头办学堂。近年来,学校共举办各类培训班600多期,培训农民10万多人次,发放各类技术资料、明白纸60余万份,培养和造就数以万计的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

培养“农趣”、激励“农志”、提高“农技”,安徽农大围绕“创业、创新型”人才培养目标,在“农”字上做足了文章。学校每年都组织学生深入田间地头,让学生看到自己的“知识力量”,切身感受农村对农业技术人才的渴求。该校依托近200个实习实训基地为大学生创业开辟校内试验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新创业热情。学校还从2003年开始,设立大学生科技创新基金,每年拿出专款20万元,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到科技创新活动中。近年来,学校每年都有近50%的毕业生活跃在基层,在广阔的田野放飞青春的梦想!“对农业院校而言,农村一线是展现才华的‘大平台’,是技术集成、科技创新的‘孵化器’,是报效祖国、奉献社会的‘责任田’。”安徽农大党委书记赵良庆说,“我们需要走出象牙塔,到基层去,到农业生产的第一线去,把技术带下去,把问题带回来,发挥人才和科研优势,服务新农村建设。”为了保证教师扶贫的时候没有后顾之忧,学校把这些教师课时量减半,并且把有无下基层扶贫的经历,作为评职称的硬性条件之一。

在历史的长河中,农业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石。伴随着社会的发展,人类文明的繁荣,农业正发生着翻天覆地的深刻变革,引领这种变革的中坚力量就是知识和人才。作为农业人才的摇篮,作为农业科技、知识的宝库和集散地,安徽农大还将把“大别山道路”的旗帜立在科学发展的最前沿。

第二篇:2008 年 工 作 总 结 - 安徽农业大学

2008 年 工 作 总 结

研究生学院党总支

阮爱民(2008年12月20日)

2008年对我来说是不平凡的一年。前四个月,我在宁国挂职担任市委常委、副市长;中间四个月,回到学校继续担任植保学院党总支书记;后四个月,学校把我调到研究生学院担任党总支书记。经历了副市长、植保学院和到研究生学院工作的三次工作角色的转换。尽管变动很大,但我能以大局为重,服从组织决定,爱岗敬业,勤奋工作,较好的完成了全年各项工作。

一、注重学习,勤于思考,不断提高政治理论水平我一直比较重视理论学习,不论在那个岗位,都能坚持理论联系实际,通过学习来提高自己的理论水平,用以指导工作。一年来,参加中心组和自学,认真学习了党的十七大精神和十七届三中全会决定,进一步增强工作的责任感,先后在大学生形势政策教育和研究生培训班上作了三次报告,宣传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

二、兢兢业业,恪尽职守,认真完成组织上交给的任务 一是圆满完成挂职任务。根据省委组织部的统一安排,我到四月就完成了为期两年的挂职锻炼任务。尽管挂职工作快结束了,但我没有放松对自己的要求,认认真真完成挂职承担的各项工作。负责制定了《宁国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五年行动计划》,明确了宁国市未来五年新农村建设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方法步骤和以实施八大工程为抓手的具体举措。制定了宁国市2008年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工作要点,提出了具体要求。荣获2007宣城市新农村建设考核第一名,得到了宣城市委市政府和宁国市委市政府的一致好评。全力落实我校和宁国市签订的科技合作协议,已完成四项合作,一半以上项目得到落实,整体进展良好,是我校签订协议完成最好的,实现了双赢。正是因为在挂职期间工作努力,成绩突出,我被省委组织部安排在全省新一批挂职干部欢送会上作经验交流,没有辜负校党委的期望和组织的信任。二是积极投入植保学院的各项工作。四月份返校后,我一天也没有休息,以饱满的工作热情投入到学院的各项工作中去。组织召开了学院第一次行政领导换届的教职工大会,成功完成了学院行政领导换届选举工作,结合换届工作,明确了学院的奋斗目标和工作任务;加强对年轻教师的培养,开展了以加强教学基本功、试验基本功和实践基本功为主要内容的三基训练;为全体教职工改善了办公条件;利用建党87周年,围绕党员教育和毕业生教育,开展了入党宣誓、欢送晚会等活动,较好的完成了维稳工作和大学生就业工作;暑假期间,不怕炎热,深入到学生实习基地检查实习和年轻教师蹲点情况,看望学生、走访教学实践基地和用人单位;按照学校统一部署,积极主动参加校庆80周年庆典活动学院的各项筹备工作。三是主动融入研究生学院新的集体。通过向班子成员请教,向单位同事和党支部书记学习,系统查看文件,掌握国家政策,上网了解全国其他高校研究生教育管理的体制和经验,力争用最短的时间了解工作内容、熟悉新的环境和融入新的集体。通过深入学生宿舍、学生活动中掌握研究生的思想动态、学习要求和其他需要解决的问题,做到心中有数。理清思路,制定了学院下半年工作安排,完善内部管理制度,解决部分流动党员及其他遗留问题;健全党组织,根据学科和学生规模,调整了党支部,增设了三个党支部,并按党章规定进行换届改选;成功召开了研究生学院第一次党员大会,提出任期目标和发展方向,这次大会是我校历史上人数最多,规模最大的,正式党员515人,列席的预备党员225人,使广大研究生党员参加一次严肃的组织生活,接受一次党性锻炼,增强了研究生学院党组织的凝聚力;培训骨干,举办干部培训班;开展文体、科技活动周,安全教育宣传月,参加校庆80周年系列庆典活动等,丰富研究生业余文化生活,在学校各类活动中获得许多优异成绩,为学院争光添彩,增强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和对研究生学院的归属感,提高研究生自我教育、自我服务和自我管理的能力。注重协调党政关系,参与学院的行政管理工作。

三、廉洁自律,服从安排,努力践行党的宗旨

我能够按照中央、省委和学校规定的干部廉洁从政的各项政策和规定,严格要求自己,履行单位党风廉政建设第一责任人的责任。服从组织安排,无论在那个岗位,都能勤勤恳恳、任劳任怨,全身心投入;积极参加、坦然面对党组织的挑选,不计较个人得失。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实践党的宗旨。

四、不足之处和整改措施

回首2008,感到自己变化快,压力大,收获多。但每次离开老岗位时,总是感到平时工作抓的不够紧,做的不够好;面对新的岗位,主动创新去开展工作的办法还不够多等,都需要我在今后的工作中去加强学习,深入思考,加以改进,不断完善,努力提高,不辜负组织和大家的信任。

第三篇:共青团安徽农业大学委员会二〇一〇年工作总结

共青团安徽农业大学委员会二〇一〇年工作总结(讨论稿)

作者:团委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557

更新时间:2011-1-10 【字体:小 大】

2010年,团委认真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七大、十七届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以系统总结“十一五”、科学谋划“十二五”为主线,以在全校基层团组织和团员中开展创先争优活动为契机,紧扣学校办学特色,坚持党建带团建,扎实开展各项工作,圆满完成了校党委和团省委交给的各项任务。

一、以创先争优活动为契机,全面提升我校共青团工作水平

团委积极响应党的号召,按照校党委对创先争优活动的统一部署,启动了共青团系统的创先争优活动。出台了《关于在全校基层团组织和团员中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的实施方案》。坚持活动紧扣党委中心工作,紧贴农大特色,与团学日常工作相结合,与服务团员青年成长成才相结合,凝练了“争做成长成才表率争当学农爱农标兵”的主题,确定了“加强团的组织建设、加强团学干部作风建设、服务团员青年成长成才”三个目标,大力实施“团学干部队伍作风建设”和“学习型团组织建设”工程。活动中注重发挥典型示范作用,在安农青年网开辟了创先争优专栏,通过《安农青年》、院刊院报等团属媒体设立专栏,《安农青年》推出“星光闪耀”专版,专门报道创先争优活动中涌现出的典型人物和先进事迹,总结推广基层团组织工作经验。院刊院报重点宣传在学习、工作和生活中表现突出的学生典型,为活动扎实推进营造了浓郁的氛围。

二、创新组织形式,积极推进团的基层组织覆盖全体青年

1.大力推进团的基层组织建设。

坚持以优化团的基层组织设置为中心,加大对学生会、学生社团、大学生素质拓展工作部的指导、支持力度,先后在学生会、学生社团管理委员会、大学生素质拓展工作部、《安农青年》编辑部、学生创业实践基地等成立了直属团支部;指导分团委、团总支做好委员的选聘工作;指导新生班级建立了团支部,配齐了团支部委员;利用业余团校、网络团校等对700余名专兼职团干部进行了培训,进一步扩大了团组织的有效覆盖。

2.推进学习型团组织建设工程。

出台了《关于在全校基层团组织中推进学习型团组织建设的实施方案》。以青马工程、业余团校、共青论坛、直属团支部建设和暑期社会实践为载体,探索建设学习型团组织的方法;充分运用好校园网、安农青年网、青禾BBS、飞信、QQ群、广播台、《安农青年》团刊团报等阵地,借助一切有益的现代时尚元素,探索新的工作手段,拓展建设学习型团组织的阵地;进一步完善了团总支负责人例会制度、团总支负责人交流培训制度、学生组织内部交流和联席会议制度、学生会干部挂职锻炼制度、考核评优制度,健全建设学习型团组织的制度。

3.实施团学干部作风建设工程。面向全校学生发放了《安徽农业大学学生干部作风建设调查问卷》1350份,组织不同类别的学生座谈会,全面掌握我校学生干部的思想、工作、学习和生活作风状况,在收集意见和建议的基础上撰写了调研报告。在调研结果的支撑下,通过教育引导、人文关怀、氛围营造、制度完善、监督纠风等多种途径全面加强团学干部作风建设。目前,团学干部在学风、校风建设中的模范带头作用,在各项活动中的组织领导作用,在日常管理中的桥梁纽带作用,在思想教育中的助手作用已经得到显现,团学干部的政治意识、责任意识、服务意识和奉献意识得到了加强。

加大对学生骨干的培养力度。认真贯彻落实《全国高校学生干部培养规划(2006-2010)》有关要求,有针对性地对学生骨干进行培训,顺利实施了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采用校、院、班三级培养模式,对我校各级各类学生干部、学生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理论学习骨干等进行了专题培训。全校共计开设不同层次青马工程学习班95个,校级班学员254名、院级学习班学员1806名、4200名团学干部接受培训、举办200余场专题报告会。校团委还积极创新活动内容,组织校级班200多名学员赴南京雨花台烈士陵园和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活动;资助青马学员组建了六支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服务团赴基层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取得了很好的实践教育效果。

三、创新活动载体,积极促进团的活动影响全体青年

1.开展了以“理想 责任 奉献”为主题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

召开各类座谈会20余场,组织学生干部学习胡锦涛总书记给中国农业大学师生回信精神、全国青联十一届全委会和全国学联二十五大精神、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中日钓鱼岛事件期间召开了理性表达爱国热情座谈会。举办了“理想责任 奉献”辩论赛、全国道德模范基层巡讲、读书学习报告会、学生社团海报设计大赛、板报评比、2010级学生歌咏比赛,党史党情宣讲队进校园、学生干部宣誓等活动。

2.开展了以“爱农杯”大学生实用技能竞赛、“兴农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和创业计划竞赛为龙头的学术科技活动。

举办了第四届“爱农杯”大学生实用技能竞赛。项目由原有的10项增加为32项,参与学院有5个扩展到18个,参加人数由4000人次增加至7000多人次。举办了第四届“兴农杯”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共收到各类创业计划书136份,1080名同学参加,参赛作品数和人数均为我校历年最多。推荐了6份作品参加第四届“挑战杯”安徽省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获得了一金两银两铜一优秀的好成绩,并获得了高校优秀组织奖,有1件作品获得第七届“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铜奖。

积极组织学生参加百所高校百万大学生科普创意创新大赛。共有1334位同学参赛,提交作品320件,入围184件,参赛人数及作品数量均位于全省前列;有8件作品获得优秀奖,2件实物作品应邀参加了第四届中国(芜湖)科普产品博览交易会展示;举办了“科技创造明天智慧点亮未来”第九届大学生科技活动月,在去年13个项目的基础上拓展到20个,参加学生数由去年的6000多人次增长到7000多人次。

3.开展了以暑期“三下乡”活动为龙头的社会实践活动。

今年,围绕“学习沈浩精神

服务三农建设”这一活动主题,将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作为在教职工党员、学生党员、共青团员中开展创先争优活动的重要载体,集中组织了1支全国重点团队、29支校级重点团队、200余支院级服务小分队。累计有180多名教职工党员、1200多名学生党员深入基层开展暑期社会实践活动,10000多名大学生返乡分散开展暑期社会实践活动,提交有价值的调研报告(论文)共11497份。中央人民政府门户网、新华网、中央电视台等多家省内外主流媒体对我校暑期社会实践活动进行了报道。省委王明方副书记今年10月在我校调研时观看了暑期“三下乡”活动成果展板,对活动给予了充分肯定。

4.开展了以志愿者活动月为龙头的志愿服务活动。

把学生志愿服务活动作为共青团的品牌工作,层层加强志愿者工作的组织体系建设,筹备成立了大学生志愿者工作部,业已形成了横向、纵向相互补充、协调管理的工作模式;完善了志愿者招募、管理、培训、考核等制度,为志愿者工作的开展争取了良好的外部环境和政策支持。

团委先后遴选学生参与全国第四届体育大会、中国高等农业院校第七届大学生田径运动会、“大手牵小手,‘四好’传江淮”安徽大学生志愿者招募、“绿色小超人成长记”大型环保教育活动、义务献血、为玉树地震、西南五省干旱捐款、“地球一小时”、交通协警、2010年迎新生等校内外志愿服务活动,累计开展志愿服务活动800余场次。志愿者已经成为校园文化活动中的一道亮丽风景线,成为学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有效载体。

加大对爱心超市的指导力度。爱心超市联合校办公室、教育工会发出倡议,开展“献爱心送温暖”冬衣捐赠活动,共募捐冬衣3000余件,发放率达72%。与校图书馆联合开办了爱心文印室,累计获得爱心基金7828元;举办了首届跳蚤市场,并积极拓展二手商品市场业务;超市将经营所得全部利润上交学校“爱心屋”账户,以帮助学校贫困学生缓解生活压力,同时在校园内形成了助人自助的良好风气,同学们的爱心在校园里传递。

5.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校园文体艺术活动。

举办了主持人大赛、新生歌手大赛、女生节、戏曲专场晚会、计算机文化节、创意T-恤涂鸦大赛、“神农杯”足球赛、现代汉语知识水平测试等活动;邀请了安徽演艺集团、中央民族歌舞团来校开展了国粹京剧进校园、“高雅艺术进校园”活动;指导学生翻拍了话剧《暗恋桃花源》并在2010级新生军训期间进行了公演;举办“开学第一课”大学四年学习规划讲座、《大学生创新与创业思考》等专题讲座40余场,受到了学生的普遍欢迎。全年累计举办文体艺术活动900余项。

6.充分发挥共青团的桥梁和纽带作用,积极配合学校各部门开展学生活动,服务学校改革发展。

配合学工部(处)、后勤集团做好“星级文明寝室”评比和校园文明示范区、文明教室认领工作;积极协助招生就业处承办共青团服务安徽省大学生就业专场招聘会;配合教务处做好教学信息员相关工作;配合总务管理处做好学校食堂、水电、绿化等后勤服务师生满意度调查工作;配合保卫处做好消防安全知识培训和学生宿舍消防安全检查工作;支持体育部举办好秋季田径运动会、中国高等农业院校第七届大学生田径运动会;积极与相关部门配合,做好学生日常稳定工作等。

在校党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团省委的悉心指导下,在各团总支共同努力下,2010年,我校团的各项工作取得了可喜成绩,团委被评为第四届全国体育大会活动组织奖、2009全省高校共青团工作标兵单位、全省共青团信息调研工作先进单位,省大中专学生志愿者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高校优秀组织奖、第四届“挑战杯”合锻集团安徽省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优秀组织奖、省首届百所高校百万大学生科普创意创新大赛优秀组织奖等多个奖项。特别是在创先争优活动中,我校团委在全省党群共建创先争优电视电话会议上面向全省共青团组织和广大团员青年发出了《创先争优展风采

兴皖富民献青春》的倡议,在全省党建带团建暨创先争优座谈会上代表高校做交流发言。

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也还有很多不足和薄弱环节,有待进一步改进和提高,如对学生骨干的培养形式单

一、内容系统性不强,一些校园文化活动学生参与面不广、科研学术氛围不浓,对学生科研创新、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深度还欠缺挖掘,学生干部的作风建设还有待加强等等。2011年,我们将紧紧围绕学校党委中心工作,针对工作中存在的薄弱环节,扎实工作,锐意创新,全面推进在全校基层团组织和团员中开展的创先争优活动,努力使我校共青团工作再上新台阶。

第四篇:安徽农业大学经济技术学院经开区校区2011-2012年第一学期工作总结

安徽农业大学经济技术学院经开区校区2011-2012年第一学期工作总结

经开区校区始终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和“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理念,以迎接2013年本科教育教学评估为契机,以提高办学质量为中心,以内涵建设为重点,以制度建设为保证,以加强管理为手段,推动经开区校区各项工作实现快速发展。本学期在全体教职员工团结一心,共同努力下,经开区校区在教育教学、行政管理、校园文化建设、校园安全稳定工作等方面都取得了显著成绩,现将半学期来经开区校区的各项工作总结如下:。

一、充实领导力量,完善系部、科室建设

1、充实领导力量,建立健全领导机构。

经开区原有副院长一人,为全区行政负责人。为适应学院发展的需要,本学期设臵院长助理两名,协助处理学生管理、后勤服务、招生就业等工作。

2、加强系部建设力度,完善科室配臵,实现科学分工

本学期,经开区校区对其他兄弟院校调研的基础上,在本部的大力支持下,根据教育教学管理工作的需要,成立了经管系、文法系、体育教学部,并相应配备责任心强、业务精的优秀教职工担任系部负责人,强化系部的学生管理、教学管理功能。

同时,随着经开区校区的规模不断扩大,特别是有了大四学生,即将面临着毕业论文设计、就业指导等一系列的工作。经开区校区成立了教学实践科、就业指导办公室,负责毕业班的毕业论文指导以及就业指导、推荐等工作。

二、以教学为核心,强化教学管理,狠抓教学质量

1、突出教学中心地位,全面提升教育教学质量。教育教学质量是人才培养工作的战略重点。经开区把教学臵于学院全局工作的中心,坚持“统一领导”、“统一部署”、“统一执行”、“统一行动”、“统一时间”同校本部保持步调一致,努力做到认识、领导、人员、投入、管理“五个到位”和教学改革、教学常规、教研活动、教风学风、教学环境建设的“五个常抓不懈”,从而保证教学工作的有效实施。

2、师资队伍建设取得重大进展。

经开区校区现有在校生2900多人,为此,经开区配备专业对口教师144人,其中教授5人,副教授38人,讲师67人,中级以上职称教师占教师总人数76.3%左右;硕士以上学历112人,占教师总数的77.7%,其中博士学位15人,占教师总数的10.4%。

为加强学院青年教师培养,学院先后组织了青年教师观摩课、青年教师传帮带工程、青年教师说课大赛以及教案评比大赛等活动,通过一系列的活动,切实提高青年教师的教学水平,取得良好效果。

3、以内涵建设为核心,进一步强化教学过程管理

(1)教学计划管理:教学计划是人才培养目标、规格以及培养过程和方式的总体设计,是学校保证教学质量的基本教学文件,是组织教学过程、安排教学任务、确定教学编制的基本依据。根据总部编订的人才培养方案,我校区制定了本学期的教学执行计划。在实际的教学中,根据老师及学生的意见,及时地把关于教学执行计划的意见反馈给总部,待总部领导批准后执行。

(2)日常教学管理:依据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教学部于开学前制定了本学期8个专业、4个年级的课表,并严格按照课程表进行教学组织活动;加强教学督导与管理,严格控制对教学进度及课表变更的审批,及时处理执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或事故;调停补课管理由任课教师向教学部提出申请,教学部登记后通知各专业辅导员,并及时督促教师进行补课安排。

(3)课堂教学的组织管理:教学部认真选聘有相应学术水平、责任心和教学经验的教师任课,并要求任课教师以教务部门下达的教学任务书为依据,制订课程学期授课计划和教学进程,与上课后的两周内交至教学部。(4)完善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实行多元化质量监控:严格执行教学计划管理,全方位、全过程监控教学活动。每学期都开展了期初、期中、期末的3次教学质量检查,检查做到了有计划、有安排、有重点、有总结、有反馈。注重发挥教学管理人员和教学信息员两支队伍的作用,通过教学信息的及时反馈,纠正、调整了教学中存在的各种问题,稳定了教学秩序,提高了教学管理质量,在教学管理中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4、毕业班的教学工作取得重大成绩

司法考试是从事律师、法官等司法工作的资格证书,由于考试难度大,被誉为“中国第一考”。但在2011年的司法考试中,我校区共有61名同学参加此次考试,26名同学顺利通过此次考试,通过率高达42.6%,远高于二本法学专业的通过率,在全省司法考试通过率中名列前茅。这是经开区校区四年来始终以教育教学取得的重大成绩。英语专业在专业四级以及八级的考试中也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三、党建与思想政治工作常抓不懈,学生管理工作不断强化,校园文化活动形式多样

1、在院党委统一部署下,2011年10月经开区校区本学期成功举办了第42期党课培训,通过培训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入党动机、端正入党态度,使更多符合入党条件的学生能够加入到党组织中,在学生中能够起到模范带头作用,对经开区校区的稳定工作奠定可重要基础。我校区本学期共有入党积极分子400多名,学生党员200余名。

2、学生工作开创了新的局面。学生工作坚持量化评比制度,注重养成教育和学风教育,始终将学生思想教育工作贯穿于学生管理工作之中,贯彻落实“三深入”(即深入班级、深入课堂、深入宿舍)、“三贴近”(即贴近学生生活、贴近学生思想、贴近学生学习)和“三心工程”(即解决学生实际困难的“暖心工程”、消除学生心理困惑的“舒心工程”、引导学生身心发展的“贴心工程”)。通过辅导员工作日志了解深入班级次数及深入课堂情况,通过辅导员进入宿舍登记表了解深入宿舍情况。加强学生安全教育,始终将学生安全放到重要位臵。继续完善“包保制”,“学生假日动向报告制”、“信息员制度”以及学生外宿的清理工作。在重大节假日,各专业班级通过调查、登记学生的去向,及时掌握学生的最新动向。

通过摸排掌握学生外宿情况,根据学生申请,学生处审核,家长签订外宿协议,减少学生外宿现象,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

3、校园文化活动形式多样,校园文化氛围浓烈。

2011年9月12日,在中秋之夜,经开区校区举办2011年迎新晚会,院领导李春保书记、吴坚院长、陈先玉副书记、何如海副院长、钱清副院长等院领导出席此次晚会,吴坚院长的一首《青藏高原》将迎新晚会推向高潮。11月5日举办经开区第一届运动会,各专业积极参与,优美的团体操表演,激烈的体育竞技,学生的文明观赛,充分体现了经开区校区学生的不断追求“更高、更快、更强”的精神和良好的道德素质。迎新杯篮球赛、迎新杯足球赛、奋进杯足球赛、T-shrit设计大赛、“魅力之星”校园文化大赛、辩论赛、文苑文学社举办了征文比赛、青年志愿者协会开展了维持交通活动志愿活动、大学生创业者协会举办了“大话视频交流会”活动、羽毛球协会举办了羽毛球比赛、群英会举办了丰富多彩英语相关活动、书画协会进行了秋游写生和书画交流会、演讲与口才协会举办了“迎新杯”辩论赛。

此外,开学初我校区的文苑文学社的两名学生参加了安徽大学主办的“纪念鲁迅诞生100周年演讲比赛”并且分别获得了一等奖和二等奖、10月30日,院3C动漫社参加了金鸡百花奖动漫展并获得了第二名的好成绩。12月13日,举办校园第二节艺术作品展等一系列的活动。

形式多样的问题活动,不仅活跃了校园的文化氛围,同时也通过各类活动的举办,培养了学生主动思考、综合协调的能力。

4、把大学生的文明教育与争优创先相结合,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品质 本学期,经开区校区将“讲文明、讲安全、讲卫生,争先创优”作为经开区校区提高学生道德品质的主线。通过利用宣传栏、广播站以及大学 生记者团广泛宣传,在全校区形成人人争先进,处处树形象的良好道德风气。此次活动共分为三个阶段,分别是宣传动员阶段、实施阶段、总结阶段,通过此次活动无论是在广大教职工中间还是在学生中间,都产生良好的效果。

四、抓实际问题的解决,积极为学生排忧解难

1、是落实各类奖、助学政策。本学期经开区获得专业奖学金826人次,专业特等奖22人,金额44000元;一等奖85人,金额127500元;二等奖105人,金额105000元;三等奖213人,金额106500元;单项奖274人,金额54800元;优秀班级干部127人,金额38100元;优秀班级9个,金额4500元。共480400元。其中,国家奖学金3人,金额24000元;国家励志奖学金77人,金额616000元。

2、关注学生心理健康。经开区校区成立心理咨询中心,由具有心理咨询师资质的老师和华东师范大学心理学专业毕业的老师担任心理咨询人员。校区通过建立心理档案,关注心理异常的学生。通过举办各类心理讲座以及心理辅导、心理解答及时缓解部分学生的心理压力,解决了部分学生在人际关系、学业成绩、个性发展等方面存在的心理问题,培养了学生健康心理,受到了广大学生的欢迎。

五、突出就业工作的重要地位,积极为学生就业搭建平台

本学期,经开区校区成立了就业指导中心,由专人负责经开区校区的就业工作。学生能否能够顺利就业,实际上是检查高校教学成果的重要方面,作为经开区校区来说,始终把就业工作放在重要地位。2011年12月3日举办了2012届毕业生专场招聘会,共有省内外20多家知名企业来我校区选拔人才,现场达成就业意向的就有100余人。每周还举办各类小型的专场招聘会,帮助学生与企业搭建平台。同时,就业指导中心还与企业以及就业学生建立信息平台,及时了解企业需求,以及为学生提供更好的就业服务。

六、抓校园安全管理,确保校园安全稳定。

本学期校区通过采取各项行之有效的措施,使经开区校区安全稳定、秩序良好。

1、加强保卫队伍建设和培训力度。本学期通过公开招标,引进工作认真负责、作风过硬的保安公司,承担校区的安全管理工作。保卫处定期对保安人员进行培训,提高服务学生、服务学院的水平。

2、认真落实值班制度。校区建立两线值班制度,第一线为辅导员值班,二线为行政干部值班。保证放假期间和夜间校区的管理不会出现“真空期”,及时解决学生的问题和处理各类突发事件,确保校区的和谐稳定。

3、是技防到位。今年11月下旬,校区将投入使用50多台摄像头,在校园内形成一个立体的、全方位的监视网络。将会有效打击犯罪行为的发生。

4、加强安全宣传教育,提高广大师生的安全意识。经开区校区把今年的10月中旬定为“安全卫生宣传周”,成立以钱清副院长为组长的领导小组,对校区内存在的安全隐患进行清查,在排查中发现问题及时要求相关人员立即解决并对于卫生清扫不彻底的地方,要求相关单位写出整改报告,限期整改。通过此次活动,排查了各类安全隐患,改善了卫生状况。根据冬季是消防安全的重点月份,经开区校区在12月份成立了消防安全检查领导小组,对经开区校区学生宿舍存在的大功率电器以及明火设备进行一次集中的收缴。同时总务处对经开区校区水电设施进行一次整体的大检查,基本排除了经开区校区存在的各类安全隐患。

七、坚持服务育人,切实做好后勤保障,积极维护稳定

1、加大对食堂的管理力度,让学生吃上放心的饭菜

本学期,后勤服务中心以提高饭菜的质量,降低饭菜的价格,让学生们吃到安全、价廉的饭菜为工作目标。通过 “两手抓”加强对食堂饭菜价格和质量的监管。一手通过专人督察食堂卫生状况,严把原料关,确保师生能够吃到放心菜。二手通过膳食委员会,收集学生的意见,反馈给学院,由学院督促其改进饭菜的质量和价格。通过两手抓,本学期学生对食堂的满意度有了大幅度的提高。同时积极配合属地食品卫生监督部门加大对食堂的原材料以及消毒设施的检查和管理,并将食品安全与防疫知识带入校园,提高学生对食品安全的知识。

2、加强食堂硬件投入管理,提高服务水平。

校区在通过招标引进两家具有经营资质的食堂,并加强食堂设施的更新力度。校区成立膳食委员会,监督食堂的饭菜价格、质量、卫生等,校区领导也经常在食堂就餐,及时了解学生对食堂的意见和建议。校区第二食堂被肥西县卫生监督检验检疫局评为“A”级食堂,这是对第二食堂卫生环境以及饭菜质量的肯定。

3加强宿舍管理,让学生休息得好。

一是加强对宿管员的培训,提高服务技能和服务意识。把每周宿管员的例会纳入到培训过程中,通过目标责任制和岗位负责制,把责任、奉献、服务融入到日常工作中。二是加强宿舍硬件的维修,提供良好的住宿环境。总务处承诺收到学生报修单后,24小时内给予回复。

八、下一步的几项重点工作

1、继续坚持“统一领导、分块管理,民主管理,精细管理”的指导思想。各单位凝心聚力,共同做好经开区校区的各项工作。

2、加强对全体教职工的培训,主要包括:服务意识、服务技能、以及心理健康等方面开展一系列的专题讲座。

3、根据学院发展的需要,引进人才。

总之,工作没有最好,只有更好。我们不应该停留在过去的成绩之上,而应更加努力的工作,为下半学期的工作增添绚丽的一章。

安徽农业大学经济技术学院(经开区校区)

二o一一年十二月二十日

第五篇:校青字〔2011〕1号关于印发《共青团安徽农业大学委员会二〇一〇年工作总结和二〇一一年工作要点》的通知

校青字“2011”1号

关于印发《共青团安徽农业大学委员会 二〇一〇年工作总结和二〇一一年工作要点》的通知

各分团委、团总支:

现将《共青团安徽农业大学委员会二○一○年工作总结和二○一一年工作要点》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执行。

共青团安徽农业大学委员会

二〇一一年二月十六日

主题词:综合共青团

工作总结

工作要点

通知 抄送:校党委、团省委,各学院分党委、党总支、校直有关部门,校党委王华丽副书记。

共青团安徽农业大学委员会 2011年2月16日印发

(共印80份)共青团安徽农业大学委员会二〇一〇年工作总结

2010年,团委认真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七大、十七届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以系统总结‚十一五‛、科学谋划‚十二五‛为主线,以在全校基层团组织和团员中开展创先争优活动为契机,紧扣学校办学特色,坚持党建带团建,扎实开展各项工作,圆满完成了校党委和团省委交给的各项任务。

一、以创先争优活动为契机,全面提升我校共青团工作水平

团委积极响应党的号召,按照校党委对创先争优活动的统一部署,启动了共青团系统的创先争优活动。出台了《关于在全校基层团组织和团员中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的实施方案》。坚持活动紧扣党委中心工作,紧贴农大特色,与团学日常工作相结合,与服务团员青年成长成才相结合,凝练了‚争做成长成才表率 争当学农爱农标兵‛的主题,确定了‚加强团的组织建设、加强团学干部作风建设、服务团员青年成长成才‛三个目标,大力实施‚团学干部队伍作风建设‛和‚学习型团组织建设‛工程。活动中注重发挥典型示范作用,在安农青年网开辟了创先争优专栏,通过《安农青年》、院刊院报等团属媒体设立专栏,《安农青年》推出‚星2 光闪耀‛专版,专门报道创先争优活动中涌现出的典型人物和先进事迹,总结推广基层团组织工作经验。院刊院报重点宣传在学习、工作和生活中表现突出的学生典型,为活动扎实推进营造了浓郁的氛围。

二、创新组织形式,积极推进团的基层组织覆盖全体青年

1.大力推进团的基层组织建设。

坚持以优化团的基层组织设置为中心,加大对学生会、学生社团、大学生素质拓展工作部的指导、支持力度,先后在学生会、学生社团管理委员会、大学生素质拓展工作部、《安农青年》编辑部、学生创业实践基地等成立了直属团支部;指导分团委、团总支做好委员的选聘工作;指导新生班级建立了团支部,配齐了团支部委员;利用业余团校、网络团校等对700余名专兼职团干部进行了培训,进一步扩大了团组织的有效覆盖。

2.推进学习型团组织建设工程。

出台了《关于在全校基层团组织中推进学习型团组织建设的实施方案》。以青马工程、业余团校、共青论坛、直属团支部建设和暑期社会实践为载体,探索建设学习型团组织的方法;充分运用好校园网、安农青年网、青禾BBS、飞信、QQ群、广播台、《安农青年》团刊团报等阵地,借助一切有益的现代时尚元素,探索新的工作手段,拓展建设学习型团 组织的阵地;进一步完善了团总支负责人例会制度、团总支负责人交流培训制度、学生组织内部交流和联席会议制度、学生会干部挂职锻炼制度、考核评优制度,健全建设学习型团组织的制度。

3.实施团学干部作风建设工程。

面向全校学生发放了《安徽农业大学学生干部作风建设调查问卷》1350份,组织不同类别的学生座谈会,全面掌握我校学生干部的思想、工作、学习和生活作风状况,在收集意见和建议的基础上撰写了调研报告。在调研结果的支撑下,通过教育引导、人文关怀、氛围营造、制度完善、监督纠风等多种途径全面加强团学干部作风建设。目前,团学干部在学风、校风建设中的模范带头作用,在各项活动中的组织领导作用,在日常管理中的桥梁纽带作用,在思想教育中的助手作用已经得到显现,团学干部的政治意识、责任意识、服务意识和奉献意识得到了加强。

加大对学生骨干的培养力度。认真贯彻落实《全国高校学生干部培养规划(2006-2010)》有关要求,有针对性地对学生骨干进行培训,顺利实施了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采用校、院、班三级培养模式,对我校各级各类学生干部、学生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理论学习骨干等进行了专题培训。全校共计开设不同层次青马工程学习班95个,校级班学员254名、院级学习班学员1806名、4200名团学干部4 接受培训、举办200余场专题报告会。校团委还积极创新活动内容,组织校级班200多名学员赴南京雨花台烈士陵园和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活动;资助青马学员组建了六支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服务团赴基层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取得了很好的实践教育效果。

三、创新活动载体,积极促进团的活动影响全体青年 1.开展了以“理想 责任 奉献”为主题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

召开各类座谈会20余场,组织学生干部学习胡锦涛总书记给中国农业大学师生回信精神、全国青联十一届全委会和全国学联二十五大精神、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中日钓鱼岛事件期间召开了理性表达爱国热情座谈会。举办了‚理想 责任 奉献‛辩论赛、全国道德模范基层巡讲、读书学习报告会、学生社团海报设计大赛、板报评比、2010级学生歌咏比赛,党史党情宣讲队进校园、学生干部宣誓等活动。

2.开展了以“爱农杯”大学生实用技能竞赛、“兴农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和创业计划竞赛为龙头的学术科技活动。

举办了第四届‚爱农杯‛大学生实用技能竞赛。项目由原有的10项增加为32项,参与学院有5个扩展到18个,参加人数由4000人次增加至7000多人次。举办了第四届‚兴农杯‛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共收到各类创业计划书136份,1080名同学参加,参赛作品数和人数均为我校历年最多。推荐了6份作品参加第四届‚挑战杯‛安徽省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获得了一金两银两铜一优秀的好成绩,并获得了高校优秀组织奖,有1件作品获得第七届‚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铜奖。

积极组织学生参加百所高校百万大学生科普创意创新大赛。共有1334位同学参赛,提交作品320件,入围184件,参赛人数及作品数量均位于全省前列;有8件作品获得优秀奖,2件实物作品应邀参加了第四届中国(芜湖)科普产品博览交易会展示;举办了‚科技创造明天 智慧点亮未来‛第九届大学生科技活动月,在去年13个项目的基础上拓展到20个,参加学生数由去年的6000多人次增长到7000多人次。

3.开展了以暑期“三下乡”活动为龙头的社会实践活动。今年,围绕‚学习沈浩精神 服务三农建设‛这一活动主题,将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作为在教职工党员、学生党员、共青团员中开展创先争优活动的重要载体,集中组织了1支全国重点团队、29支校级重点团队、200余支院级服务小分队。累计有180多名教职工党员、1200多名学生党员深入基层开展暑期社会实践活动,10000多名大学生返乡分散开展暑期社会实践活动,提交有价值的调研报告(论文)共11497份。中央人民政府门户网、新华网、中央电视6 台等多家省内外主流媒体对我校暑期社会实践活动进行了报道。省委王明方副书记今年10月在我校调研时观看了暑期‚三下乡‛活动成果展板,对活动给予了充分肯定。

4.开展了以志愿者活动月为龙头的志愿服务活动。把学生志愿服务活动作为共青团的品牌工作,层层加强志愿者工作的组织体系建设,筹备成立了大学生志愿者工作部,业已形成了横向、纵向相互补充、协调管理的工作模式;完善了志愿者招募、管理、培训、考核等制度,为志愿者工作的开展争取了良好的外部环境和政策支持。

团委先后遴选学生参与全国第四届体育大会、中国高等农业院校第七届大学生田径运动会、‚大手牵小手,‘四好’传江淮‛安徽大学生志愿者招募、‚绿色小超人成长记‛大型环保教育活动、义务献血、为玉树地震、西南五省干旱捐款、‚地球一小时‛、交通协警、2010年迎新生等校内外志愿服务活动,累计开展志愿服务活动800余场次。志愿者已经成为校园文化活动中的一道亮丽风景线,成为学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有效载体。

加大对爱心超市的指导力度。爱心超市联合校办公室、教育工会发出倡议,开展‚献爱心送温暖‛冬衣捐赠活动,共募捐冬衣3000余件,发放率达72%。与校图书馆联合开办了爱心文印室,累计获得爱心基金7828元;举办了首届跳蚤市场,并积极拓展二手商品市场业务;超市将经营所得全 部利润上交学校‚爱心屋‛账户,以帮助学校贫困学生缓解生活压力,同时在校园内形成了助人自助的良好风气,同学们的爱心在校园里传递。

5.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校园文体艺术活动。

举办了主持人大赛、新生歌手大赛、女生节、戏曲专场晚会、计算机文化节、创意T-恤涂鸦大赛、‚神农杯‛足球赛、现代汉语知识水平测试等活动;邀请了安徽演艺集团、中央民族歌舞团来校开展了国粹京剧进校园、‚高雅艺术进校园‛活动;指导学生翻拍了话剧《暗恋桃花源》并在2010级新生军训期间进行了公演;举办‚开学第一课‛大学四年学习规划讲座、《大学生创新与创业思考》等专题讲座40余场,受到了学生的普遍欢迎。全年累计举办文体艺术活动900余项。

6.充分发挥共青团的桥梁和纽带作用,积极配合学校各部门开展学生活动,服务学校改革发展。

配合学工部(处)、后勤集团做好‚星级文明寝室‛评比和校园文明示范区、文明教室认领工作;积极协助招生就业处承办共青团服务安徽省大学生就业专场招聘会;配合教务处做好教学信息员相关工作;配合总务管理处做好学校食堂、水电、绿化等后勤服务师生满意度调查工作;配合保卫处做好消防安全知识培训和学生宿舍消防安全检查工作;支持体育部举办好秋季田径运动会、中国高等农业院校第七届8 大学生田径运动会;积极与相关部门配合,做好学生日常稳定工作等。

在校党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团省委的悉心指导下,在各团总支共同努力下,2010年,我校团的各项工作取得了可喜成绩,团委被评为第四届全国体育大会活动组织奖、2009全省高校共青团工作标兵单位、全省共青团信息调研工作先进单位,省大中专学生志愿者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高校优秀组织奖、第四届‚挑战杯‛合锻集团安徽省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优秀组织奖、省首届百所高校百万大学生科普创意创新大赛优秀组织奖等多个奖项。特别是在创先争优活动中,我校团委在全省党群共建创先争优电视电话会议上面向全省共青团组织和广大团员青年发出了《创先争优展风采 兴皖富民献青春》的倡议,在全省党建带团建暨创先争优座谈会上代表高校做交流发言。

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也还有很多不足和薄弱环节,有待进一步改进和提高,如对学生骨干的培养形式单

一、内容系统性不强,一些校园文化活动学生参与面不广、科研学术氛围不浓,对学生科研创新、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深度还欠缺挖掘,学生干部的作风建设还有待加强等等。2011年,我们将紧紧围绕学校党委中心工作,针对工作中存在的薄弱环节,扎实工作,锐意创新,全面推进在全校基层团组织和团员中开展的创先争优活动,努力使我校共青团工作再上新 台阶。

共青团安徽农业大学委员会二〇一一年工作要点

2011年,我校共青团组织将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创先争优活动为主线,以建党90周年和‚五四‛运动92周年为契机,以学习型团组织建设工程和团学干部作风建设工程为抓手,以创新型创业型人才培养为目标,着力做好团员青年的思想引领和成长服务工作,全面提升团员青年的综合素质,努力完成学校党委和上级团组织交办的各项工作任务,不断开创我校共青团事业发展的新局面,确保‚十二五‛开局良好。

一、深入推进创先争优活动,努力开创共青团工作的新局面

1.把共青团创先争优活动与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和省八届十三次会议精神的贯彻落实工作紧密结合、与校第五次党代会精神的贯彻落实工作紧密结合、与大力实施‚十二五‛规划紧密结合、与学习沈浩精神坚持‚大别山道路‛紧密结合、与新时期大学生的时代特点紧密结合,把广大团员青年创先争优的积极性凝聚到做好本职工作、完成中心任务上来,在学习、工作和生活中不断的学习先进、争当先进、赶超先进。

2.坚持党建带团建,把团的建设纳入学校党的建设总体规划之中,积极争取学校党委对共青团工作的支持,坚持团的工作服务学校党委中心工作,服务学校事业发展大局。10 探索新形势下团的基层组织建设的有效模式,进一步在符合条件的学生组织中成立团支部,扩大团组织的有效覆盖。

3.大力实施学习型团组织建设工程,全面落实《关于在全校基层团组织中推进学习型团组织建设的实施意见》,以青马工程为龙头,进一步完善素质拓展、实践锻炼等方式,完善校、院、班三级学生干部培养模式,探索学生骨干培养机制;以业余团校为抓手,对新任团学干部进行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培训模式,加大新任团学干部的教育培养力度;以共青论坛为依托,引导团学干部关注社会热点、关心时事政治,提高团学干部的理论水平。

4.大力实施团学干部作风建设工程,对团干部严格要求、严格教育、管理和监督、从优配备,强化培训,不断提升团学干部的综合素质,树立开拓进取的思想作风、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踏实勤奋的学习作风、艰苦朴素的生活作风,进而促进良好校风、学风和班风的形成。加强对学生组织的指导,发挥校学生会在学生权益维护、学风建设中的积极作用;强化学生社团管理委员会管理和服务的双重职能,加强对学生社团的分类指导;发挥大学生素质拓展工作部在大学生素质拓展学分顺利实施过程中的积极作用;进一步完善校院两级学生组织负责人例会制度,实施好学生干部挂职锻炼工作。

5.重视宣传工作,继续对共青团工作中的特色做法进行总结、凝炼并加以宣传报道,进一步扩大学校共青团的影响力,树立良好形象。注重挖掘各级团组织和团员青年中涌 11 现出的典型人物和先进事迹,充分发挥他们的带头示范作用。

二、突出思想引领,立足成长服务,扎实开展各类活动 6.开展好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深入开展爱国荣校教育,抓住庆祝建党90周年和‚五四‛运动92周年的有利时机,广泛开展讲座、座谈会、征文、演讲、辩论赛等形式多样的主题教育,引导团员青年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加强团报、团刊、网站等团属宣传阵地的建设,充分发挥其在团员青年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重要作用。加强对理论类学生社团的指导,发挥其在团员青年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和自我服务中的积极作用。

7.开展好学术科技活动,营造学术科技氛围,提高团员青年的学术科技兴趣。组织好‚兴农杯‛、‚爱农杯‛系列竞赛;组织好学生参加第二届科普大赛,努力实现参赛作品数量和质量的新突破;实施好科大讯飞创新创业基金的项目申报、运作工作;大力扶持学术科技类学生社团,进一步吸引、鼓励全校学生投身科技创新活动,在活动中增强创新意识,提高创新能力,培养创新精神,服务创新型国家建设。

8.开展好社会实践活动。深入推进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争取学校对活动的经费支持,面向全校同学推行项目化运作,扩大活动的参与面,着力提高农技、培养农趣、激励农志,鼓励团员青年关注基层、面向基层,为安徽经济社会发展做出实际行动。成立志愿者工作部,统12 筹开展学校的志愿者工作。

9.开展好大学生素质拓展活动,进一步深化大学生素质拓展学分工作,加强对素质拓展学分的实施情况的调研,完善相关规章制度。发挥素质拓展学分的杠杆作用,加大科研学分的实施力度,营造科研氛围。

10.开展好校园文化活动。加强对校园文化活动的统筹规划,加强对活动过程的监管,突出思想性、注重格调和品位,树立精品意识,着力提高活动的质量,吸引更多的同学参与并能切实受到教育,不断繁荣校园文化建设。举办校级层面的‚五四‛文艺晚会、迎新生晚会。

11.开展好评比表彰活动。进一步完善规章制度,做好推优、民主评议、红旗团支部和红旗团总支的评比表彰。

12.深入开展调研活动,了解团员青年的实际需求、学生组织的实际困难,针对性的开展工作。密切关注、及时掌握团员青年的思想动态,处理好学生的利益诉求,妥善应对突发事件,协助相关职能部门维护校园及社会的和谐稳定。

下载安徽农业大学:25年走“大别山道路”兴农富民word格式文档
下载安徽农业大学:25年走“大别山道路”兴农富民.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