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寒假农村社会实践调查报告
寒假农村社会实践调查报告
院系:物理工程学院
班级:物理学类2班
姓名:李焘
学号:20112200207
寒假农村社会实践调查报告
“农民”,这个特殊的称谓,从它的诞生之日起就注定与土地结下了深厚的情谊。1949年伟大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使农民一改千百年来受剥削、受压迫的地位,彻底地作了主人。历史的年轮驶入改革开放的今天,农民的政治地位和生活状况已经得到了极大的改善和提高。但是我们也必须看到,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在取得惊人的发展速度和改革硕果的同时仍然存在一些问题。
三农问题牵动着亿万人民的心,俗话说无工不富,无农不稳,由此我深入到了农村,做了一些初步的调查和研究,发现了一些问题,找到了一些方法。下面先以总纲的方式大致展现目前我认为的农村主要问题和解决方法,下面再以专题的形式探讨一些热点问题。
经过一段时间的调查,初步得出了这些老大难问题:基础设施建设滞后,村舍规划不合理。社会保障覆盖力度低,医保问题严重。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不同步,文化娱乐设施与人员匮乏。弃农转工转商过于迅猛,农地荒芜,农业产量下降。计划生育工作难度大,受教育程度低。相关农业科技人才缺口大。农村民主政治建设落后,干部群众关系冷淡。
针对问题我的一些解决方法和相关想法:合理规划村舍建设,规范农村房屋建设,加强公共卫生设施与精神文化设施建设,使乡村环境更好更漂亮。尤其要加强普及科学,遏制迷信,彻底扭转村风村俗。大力覆盖社会保障机制,切实加强农村医疗建设,不仅要耕者有其田,还要耕者有其医,使广大农民各方面的生活都有一个全面的详细的保障。加强农村教育系统建设,多从农民实际出发,多办夜校和业余性质的培训班,针对不同人群有的放矢的做好教育工作。强制的法制化的推广计划生育工作,要加强宣传与教育,让农民真正感觉到多生劣生不仅增加了家庭负担,更加重了社会负担。庞大的人口是社会发展的一大阻力。要建立新的农村科技人才引进与培养机制,从制度这个根本入手,加大财政投入,切实照顾农村科技人才实实在在的利益。至于农村的民主政治建设,则仍然是一个长期的复杂的系统工程。
经济发展模式问题
集约化与粗放化孰对孰错?一直以来,关于中国农业发展方向都是一个引人注目的热点话题。显然,高新科技,高新人才是任何行业任何部门长盛不衰的关键,走集约化高效化也是每一个产业的希望所在。对于中国农业而言,通过发展集约化农业,还可以推动促进农业科技的发展,提高农业产量,在农产品附加值上做足文章。通过发展农业集约化,还可以大力促进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逐步从传统的农业经济向现代化的县域经济过渡。可是
问题并不只有这些,中国的人口从来就是决策者们必须考虑的问题。中国的城市化水平还很低,即使已经城市化的地方,其城市化程度也还很不令人满意。所以解决庞大农民队伍的就业和吃饭问题就是当务之急。每年浩浩荡荡的打工队伍早已使各主要经济发达城市不堪其负,而农民工进城所带来的劳资纠纷,社会治安问题也不得不令人认真对待。所以大力发展农业经济,在农村就近安置庞大的就业大军非常必要。中国尽管地大物博,但可耕种土地少,利用价值高的土地少,在国家财力尚不足以负担农村全面社保医保之前,必须使农民安心待在农村土地上。或许精耕细作,小农经营数千数百年以来,一直是制约我国商品经济发展,制约城镇化水平,制约城乡贸易的重要原因,但是我们永远更加无法接受,广大农民再也无地可种,生活日益艰难,苦苦挣扎于生存线上。所以尽管城镇化,农业经济集约化是大势所趋,是我国农村发展的必由之路,但那些客观存在的具体问题说明着,粗放经营的小农经济仍然将是我国可预见的必然的痛苦选择。而在选择何种经济发展模式的背后,是不得不重视的老大难的人口问题。
人口问题
尽管问卷中没有提到人口问题,但我仍然认为问题农村人口问题是一大关注点。对于人口问题,最生动的莫过于那个家喻户晓的公益广告。某记者采访一草原放羊娃。两人的一番对话耐人寻味。记者说:“你为什么放养啊?”小男孩说:“赚钱。”记者说:“赚钱为了什么啊?”小男孩说:“为了娶媳妇。”记者说:“娶了媳妇以后干什么?”小男孩说:“生娃。”记者说:“那生了娃,娃将来干什么啊?”小男孩说:“放羊。”由此可见,朴实的并没有更多全面细致考虑的生育欲望和计划,使得我国尤其是广大农村的人口形势非常严峻。多子多福,重男轻女,农村人口的增长还显得非常的畸形化,男女比例的错乱必将形成越来越严重的社会和伦理问题。但是,这一问题并不是短时期内形成的,中国的价值观点是不孝有三,无后为大。朴实的生育目的往往是最为麻烦和难以解决的。对于农村而言,最重要的是要树立起正确的男女观念和社会责任意识。显然,一方面要积极普及法制意识,树立人权观念,对男女问题要有真正彻底的认识。男女是完全平等的,随便抛弃女婴不仅是不道德的,更加使严重的违法行为,是要受到法律制裁的。另一方面,要做好更加细致和彻底的宣传。要讲究策略,必须要从小处着手,用心去做。对于农民家庭的开销,人均开支的变化要形成一个基本的规律化的报表材料,让农民真正感到,多子未必多福啊。作为现在的时代形势,完全是越生越穷越穷越生啊。所以减少生育,对农民自己是完全有利的。在我所调查的农村有一种以富买权的做法很流行。也就是孩子我要生,但是罚款你也可以拿去。我认为这是一种严重的司法歧视,从没有哪部法律认为交罚款可以使违法行为合理化!对于这个问题,根子是法律有漏洞,所以有关立法部门要进一步完善立法,行政执法部门也万万不可罚款后就
一了百了,该怎么做就应该怎么做,农村的人口普查也要像城市一样更加全面和严密。农村普遍的真实的计划生育对于减轻城市就业压力,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缩小城乡差距,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而少生优生的贯彻实施到底如何,将直接影响到农村现状与农民生产生活问题。
正如总纲中所说,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是一个老大难问题,其实最难的就是没有一个详细具体可操作的规划,根据调查,超过百分之70的农民对于身边的各种设施匮乏感到不满和失望。显然,农村厂区建设的乱铺摊子,文化设施与环保垃圾设施的缺失亟待解决,这里不妨提出以下四点建议:一是高起点、高质量、高标准编制村镇布局规划,实现村镇规划全覆盖,逐步将散乱无序的自然村落集中建成地域特色明显、基础设施基本配套的农村新社区;二是大力发展乡镇工业集中区,新一轮农村二三产业的发展重点要放在园区和工业集中区建设上,通过产业链促进产业集群和集聚。三是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的要求,把城市和农村作为一个整体来规划,发挥城市对农村的带动和辐射作用,鼓励有条件的农户迁入城镇,逐步把进城农民的住房、就业、医疗及子女入学等纳入城市建设总体规划。四是加强农村公路、垃圾处理、村镇绿化、乡村河道整治等基础设施建设。引导各级各类企业、社会资本投向农业和农村,参与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农业开发。
这里不得不提的是农村的厕所建设问题,长期以来农村没有统一和清洁的厕所,尽管或许为农业生产提供肥料添了一些方便,但是肮脏不卫生的村容也是农业投资,农民提高生活水平的巨大障碍,所以,这里结合常州具体情况,提出以下建议:农村公共厕所要从无到有,以政府投资为主,建设一些简易但是清洁方便的厕所,争取在未来的十年内,农村处处普及公共厕所,自家住房水冲式厕所比重为86.5%向95%发展。
根据调查,至少有七成的农民对于自己的收入非常不满,而且还把矛头直接指向了政府失职不作为,认为政府的转移支出不到位,农业支持不够是农业困境的重要原因。显然进一步加大农业投入事关全局,必须抓紧实施,在这个过程中,中央政府仍然需要发挥更加重要的示范带领作用。促进农民增收是实现全面小康的难点和关键,也是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核心环节。建立以土地承包经营权入股等流转方式为主的土地股份合作社,保障农民获得长期稳定的收益,同时建立非农用地市场化流转的合理价格机制,大幅度提高农民在分配中的分额。大力发展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带动农民进行农业生产,增加收入。要加强对农民关于市场的引导,不仅要种植粮食,还要大力普及高附加值的农业经济作物。完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使农民从社保中增加收入。进一步完善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提高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水平,积极探索新型农村养老保险,最终实现“农保”和“城保”并轨;将失地农民纳入社会保障体系,并通过政府保养或基本生活补助等形式,妥善解决好历年失地农民的生活保障。加大政府对农村的转移支付力度,使农民从扶持中增加收入。必须有针对子女购得加强农业科技的普及,用科技的巨大力量驱散农村落后的阴霾。可
是,农业科技的推广与普及遇上强大阻力似乎也是必然的。
关于农业科技和科普的问题
可以说本次社会调查直接紧密相关的是农业科技状况与农民的精神文化状况,然而情况并不乐观。根据调查,拥有大专职高以上学历的不到百分之六,初高中约占总数的百分之七十,小学程度大约为两成,文盲半文盲率倒是比较低,只有约百分之四。在调查中,某位大叔的一句话颇有杀伤力,念书好的谁还种田啊?显然,在广大农村,文化知识的匮乏是很多方面不足的重要原因。正是科学文化知识的匮乏,使得农民普遍相信迷信,据调查建设房屋要看风水的超过了九成,可以说似乎不这样做,反倒是不正常的。大约八成的农民认为,能读书看报和写常用的应用文就足以应付生活了。知识的匮乏造成了农民普遍还不相信科学技术的力量,对于农业科技培训至少百分之57的人表示没有热情,甚至还有约百分之45的人认为农业科技的实际意义不大。
第二篇:2010年寒假农村社会实践调查报告
今年寒假我来到重庆市酉阳县做社会调查,酉阳县坐落在重庆东南隅。是一个土家族,苗族自治县,市级贫困县。全县有39个乡镇。其中,水坝村由8个组组成,全村共265户人家916人。我选取了其中的一,二组作为调查对象。两个组共72户人家263人。寨子依山而建,四面环山。这里的居民全部为土家族,但除了还保留少数的传统习俗外,看不出其它的少数民族特征。显然是已经全部汉化了。这里的居民沿袭祖祖辈辈的种植业,并以此为生。
为使调查实事求是,避免主观臆断我首先对两个组的人口年龄组成,劳动力结构以及教育程度进行了统计。统计数据如下表:年龄教育程度 0岁~20岁 21岁~40岁 41岁~60岁 60岁以上小学 71 89 27 36
初中 18 11 5 0
高中 2 0 0 0
大学 1 0 0 0
共计 92 100 35 36
从上面的表中我们可以看出:这里居民的教育程度普通偏低,而且低得叫人痛心。就连九年义务教育也成问题。而表中20岁以下的92人中有近20人现在出门打工在外,16岁以上的几乎有90%都在其中。而这些童工们的工资最高者每月拿不到1000元去生活费及其它费用,有的连回家的路费也赚不到;而21至40岁的100人中有超过60%的人出门打工在外,没有文化,没有技术的他们几乎所有的人都靠出卖苦力赚钱,而且是加班加点地干,省吃俭用地过。而真正能赚到的钱又少得可怜;甚至,有不少40岁以上的农民也赶着外出打工。在农村,外出打工似乎成为一种潮流。而对于这样一群常常被城市所歧视的人来说,外面的世界又是那样的陌生和充满荆棘。但他们为了生活又不得不为之……。农村太穷了,做农民太苦了,所以他们都赶着出去。由此,我不禁想起了XX年3月,湖北监利县棋盘乡党委书记李昌平的《上总理书》。他在上书的开头写道:“我怀着对党的无限忠诚,对农民的深切同情,含着泪水给你写信。我要对你说的是,现在的农民真苦,农村真穷,农业真危险!”。书中写道:在农村,盲流如“洪水”,负担如“泰山”,债台如“珠峰”,干部如“蝗虫”,责任制如“枷锁”,政策如“流言”,谎话如“真理”……。作为一个土生土长的农村人,我能真切的触摸到农村有多穷,农民有多苦。但看到《上总理书》我又不禁浑身一触。在这次调查中我开始重新省视:农村到底有多穷,农民到底有多苦。 在调查中,当问到“你们每年人均收入有多少”时,一位村民让我给他算了一笔帐。现将其列于下表:项目 谷物 玉米 两头猪 农副产品 一人外出打工收入 1500斤 1100斤 一吃,一卖(600元)200元 2500元
项目 化肥 种子农药 学生 各种集资 日杂 农税
支出 250元 100元 250元 20元 200元 50元
而表中的1500斤谷物和1100斤玉米是不能算成人民币的。除去喂猪所需的饲料,剩下的粮食刚刚好够吃。现在来为他们算这笔帐:600+200+2500=3300元,3300-250-100-250-20-200-50=2430元,按平均每户3.5人算,则人均达不到700元。这与国家统计的“我国农村人均收入从1978年的113.6元提高到了XX年的2366元”大相径庭。这2366元是怎么来的呢?国家统计局副局长邱晓华指出:XX年中国城市居民人均收入为6860元,农民为2366元,那末这个比例本来应该是3:1,当这个2366元中很大一部分是空头支票,农民的实际收入才1800元,也就是说这个比例可能是5:1甚至6:1。而拿我所调查的农户与这个6860元相比,那末这个比例就是将近10:1了。农民穷,让我们再来看几组数据:1.家扶贫基金协会会长王郁昭XX年3月指出:当前中国农村人均收入500元(1.37元/天)以下的人口有1459万人;人均收入在1000元(2.74元/天)以下的人口为3亿1075万人;
人均收入在1000元~XX元(2.74~5.48元/天)的人口为3亿1079
万人。在此次调查的72户263人中,这样的数字更是触目惊心:有近一半的人家人均收入在500元以下。
2.我国农民纯收入年增长速度从1996年的9%下降到XX年的2.1%。城乡差距扩大到2.8:1,接近1949年的2.84:1的历史最高记录。而这个2.8:1又是那样的叫人不可信赖。农民收入增长速度如此之慢,城乡差距如此之大,实在是叫人痛心啊!3.在我所调查的水坝村,村里没有一所学校,没有一所医疗所,没有一个邮政所,没有一个商店,没有一个企业,没有一个十万“富翁”……。以种植大米,玉米为生居民们,一年难得换上一套新衣服。他们自己养了鸡,一年却难得吃上几回鸡肉;他们自己种了各种各样的蔬菜,但为了赚几个肥料钱,他们多数时候吃的是萝卜白菜。农民穷,但农民的负担却很重,与城市居民相比较,可以说是不公平,是政府对农民的一种偏见。中国社科院研究员钟伟教授指出:日前,我国农税累计为2100亿元,而政府在农业上的支出仅仅为800亿元。两者相减,可以看出农民白白地为政府贡献了1300亿元。这种剪刀叉在网上有人戏称之为“劫贫济富”。国家规定的农民合理负担应该为其纯输收入的5%。而实际上,各种农税(包括地方附加税,特产税,屠宰税,耕地占有税,契税),提留统筹费等以及义务工和积累工,教育集资等加之五乱(乱收费,乱集资,乱摊派,乱加码,乱罚款)等其它负担的影响。其比例远远超过了5%。在此,我们姑且不看三乱五乱等杂派对农民负担的影响,且看一下这个5%的合理性。就拿三提五统(三提指:公积金,公益金,管理费。五统指:计划生育费,民兵训练费,卫生事业教育费,村干部组织费,集资办学费)为例。与城镇居民相比较。我心里就有些为农民喊冤。为什么城镇居民不需要交的东西在农村就是合理的了呢?虽然现在政府实行改费并税政策,但是在很多地方这一政策只是形式而已。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农民负担如此之重呢?一.农民收入增长缓慢,我国农民纯收入年增长速度从1996年的9%呈下降趋势,至XX年仅仅为2.1%,“增加农民收入”这一政策似乎仅仅成了一个口号。在我的调查中,增加农民收入就成了政府利用老百姓的一着高招。几年前,政府为了为了“增加农民收入”在农村大力宣传大办烤烟,让种玉米辛苦了一辈子的农民着实高兴了一把。烤烟是出来了,但是,烟厂却倒闭了。这样好好的上等烤烟硬被打成了下品烟给收了上去。如今到处矗立着的烤烟棚成了牛圈。二.农村基层组织太盘大,国家统计局等11个部委抽样调查结果显示:平均每个乡镇党政内设机构为16个,平均人员158人,超过正常编制的2~3倍。平均乡镇下属单位为19个290余人。下面再让我们来看一个表。中国历代官民比例表时期 西汉 唐高宗时 元成宗时 康熙时 建国初 现时
比例 1:7945 1:3927 1:2613 1:91 1:600 1:28
在陕西的黄龙镇,该比例竟然达到1:9,官多民少农民的负担自然不会轻。就拿公车开销一项来做个计算,一般一个县四大部门拥有工车达40辆,仅此一项每年的费用就高达4000多亿。加之官多嘴巴多,每年要吃掉多少农民的税?况且,领导多了政绩就一定要“好”,所以很多乡镇出现数字出政绩的现象。谎报民情,以至上层对农民收入统计过左,偏离实际地指导农村工作,盲目地制定农村发展计划。自然而然地是增加了农民的负担 三.乡镇企业倒闭破产增多,我所调查的铜古乡仅有的一个乡镇企业便是一个水泥厂,然而它为农民带来的是什么呢?是漫天的烟雾和恼人的噪音,是满身的尘土和微薄的薪水,是挟巨款逃跑的厂长和经理。企业濒临破厂,于是厂里扣发工资,集资扩厂,扩厂亏损,于是厂里又扣发工资。四.政府不办义务教育,农民只能自己集资办学。我所调查的水坝村,没有自己的村小,孩子们只能跑到四五里远的清和村,官塘村就读。国家一直宣传普九,然则在我的调查中发现,高昂的学费使得普六也成为问题。正好,反正没有钱读书,儿童成了增加农民收入,减轻农民负担的一支生力军——在家务农,出门打工。然后长大结婚生子,又让他们的子女重复自己的路。如此形成恶性循环,实在叫人痛心啊!在我的调查中发现每个村小小学生每学期的平均高达200元,即每年高达400元之多,比城镇的收费标准还高。在此我不禁想问:义务教育到底何时才能在农村普及。在我的调查中,发现有一家7口之家,母亲是个瞎子,两个大女儿未满18岁便相继出嫁了。留下一个本来该读初中二年级的儿子和一对未满10岁的双胞胎妹妹。一家人的生活来源全靠父亲一个人种地,农闲时进城打点杂工。由于家庭困难,快满十四岁的儿子仍然是读一学期书又回家放一学期的牛。等到父亲找到了书学费或者两个姐姐寄钱来了又重新拣起课本。今年小学毕业,小杨杰很是失落。因为高昂的学费迫使他有可能从此永离课堂。哥哥且是如此,两个妹妹就更是难堪了。
五.农产品的贬价,首先算一笔帐,在过去的五年中农产品价格持续下跌,以谷物为例。在过去的五年中我国谷物产量达4亿吨,平均每斤降价2毛钱,那末:4亿*XX*0.2=1600亿元,也就是说仅此一项农民平均每年就损失300多亿元。在我的调查中,责任制似乎真的如《上总理书》所说成为一种枷锁。由于农产品价格太低,农村劳动力纷纷外流,以至于大量肥土良田荒芜。然而,上百元的农税又不得不交。在西方许多国家,政府不是去赚农民的钱,而是要向农业做补贴。所以免除农税成为中国之必要。那末,如何减轻农民负担呢?第一.贯彻落实农村税费改革。一直以来,农村税费改革都难以逃出黄宗曦定律的怪圈子。经济学家用公式来表示这一定律为:b=a+nx,其中b为经改革后的税收,a为改革前的税收,n为改革次数,x为每次嘎嘎感中杂派。很显然要使a小于b,关键就在于要使x小于0。所以推进农村农村税费改革必须第三篇:2011年寒假社会实践调查报告 农村合作医疗[定稿]
2011年寒假社会实践调查报告
关于农村合作医疗问题的研究
信息工程学院2006级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本科一班郝超
农村医疗保障由卫生服务供给体系和农村医疗保障制度两方面构成。长期以来,合作医疗是我国农村医疗保障制度的主要形式。然而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自制立以来,在我国广大农村地区经历了几起几落,时至今日,大部分地区的合作医疗已走向衰落在农村经济社会发生了重大变化后,合作医疗能否恢复?医疗保险是否可行?什么是可行的农村医疗保障制度?这一系列关系农村社会发展的问题,一直为政府,农村和研究者所关注。
近期在全镇选区了100户农民进行了问卷调查,结果表明当前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广为人知也受到了发部分农户的人可,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实际工作中也存在了不少困难和问题,要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保持持久生命力,还需不断倾听农民的呼声,改进工作方式,不断完善实施方案。
据调查显示,73%的人选择距离家最近的村卫生室看病,86%的人认为现在看病贵,原因主要是经济困难,医务人员服务态度不好,手续太贵,药品太贵,检查太多,医疗机构乱收费,个人支付比例高等原因。农村居民医疗服务中存在的问题有:
1、报销范围窄比例少报销的医药费少。农民挣钱不易,他们希望每一分钱的投入都要得到回报。一般来说,农民换上需要住院治疗的大病相对较少,而往往都是些感冒发烧的小病,因此,农民在缴纳费用后往往全年的不到任何的医疗补偿,导致农民认为付出多回报少,不划算。
2、部分定点医院不规范经营,乱收费,农民利益受损。现在的医疗机构都是按市场经济规律经营追求利润最大化为目标。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机构又在合作医疗中受益的期望。
3、定点医院少看病手续繁多,农民就医多选择乡镇卫生院、村合作医疗站以及个体医生,这些离家近,就医方便药价便宜
4、医务人员素质差服务态度差也是农民看病难的愿因。
另外,村卫生室及私人怎所得医疗服务水平低,这些医疗单位的规模小,设备简陋药品种类少,医生的文化素质低,难以满足农民就医需要。
通过对附近周围几个村庄的部分农民进行了个别谈访的基础上,我得出了农民对医疗保障制度的主要看法:
1、建立农村合作医疗保障制度必须考虑农村地区乡土社会的特点;
2、虽然合作医疗能否恢复不取决于是否存在集体经济组织,但社区前公共资财的确是合作医疗必须具备的一个条件;
3、在农户分散经营后,在社区的再合作,再组织基础上的村民自治组织同样是合作医疗必须具备的一个条件;
4、医疗保险组织的经营信誉是实施民医疗保障必须具备的条件。
一、建立农村医疗保障所依存的乡村社区土壤
我国农村具有浓厚的乡土特色,它在生活方式,价值观念收入来源,人际交往,寻医问药等方面,有区别于城市的典型特征,我们必须清醒的认识到农村医疗保障是建立在这种乡土特色基础之上的。
由于农村经济社会的变化,疾病谱也发生改变,农村中患恶性肿瘤和心脑血管疾病的人近来有所增多,并且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年龄有所提前。有个别农村的心脑血管病人的发病年龄集中在四五十岁左右,虽然农民认为可能和农村中环境污染,人们不再吃粗粮以及体力劳动减轻有关。但同时我们认为这可能和竞争环境带来的生存压力有关。
乡村医生来自农民的乡土医生,长期的农村常见病的医疗实践造就了他们,许多六十年代,七十年代培养的乡村医生在农民中行医时间长,在村里有一定的威信,对开展预防保健工作和治疗农村常见病发挥着重要作用。乡村医生也常感到“乡里乡亲的不可能像城市医院一样收挂号费,治疗费,出诊费!”因此不论乡村医生还是个体医生,常提供“四免费”的服务,同时对本村的贫困家庭往往出于职业传统和乡土社会中的乡谊和同情心给予医疗费用的减免。
通常在常见病的治疗上,农民靠得是自己的经理和他人的经理对县乡村各种医疗机构的医疗水平进行判断,各种信息的获得又是靠农民之间的人际传播。由于政府卫生部门没有向农民发布医疗健康信息,乡村医生也没有对农民提供健康教育和宣传医疗保障常识的服务,使农民缺乏获得医疗保障常识的服务的信息。
二、合作医疗必须具备社区的公共资财 从农民口中我们了解到大部分农产家庭经济上有一定的筹资能力。合作医疗是社区和农户共同筹资的医疗保障,是一种社区的公共产品。这种社区医疗保障的有无及保障水平的高低,要视社区的经济发展水平而定。如果缺乏合作的经济基础就像农民所说的,“合作医疗没有集体资金,和谁合作?!”
三、合作医疗必须具备社区的组织资源
四、加大政府的投入程度,充分体现正如为农民办实事的诚信,政府要加大对农村医疗卫生的投入,各级人民政府按照中央有关文件要求,逐步加大政府对农村威慑功能医疗的投入力度,加强基础医疗,这是解决农民“看病难、看病贵”的重大措施之一。
五、及时调整补偿标准,扩大报销范围。以收定支,量入为出、逐度调整,保障适度是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补偿标准确定的基本原则。在已掌握一定信息资料的基础上,通过分析研究,及时调整补偿标准,使基金该部沉淀过多,也不出现透支,提高农民受益程度。
六、逐步扩大定点医疗机构,方便参保人就医,依据一定的标准确定一批定点医疗机构。
七、加强对医务人员的培训,加强人才培养,提高服务质量水平和科技水平,鼓励优秀的医学院校毕业生到卫生所工作,提高现有医务人员的素质和业务技能。
八、进一步完善药品采购制度,切实降低农村药品价格。
九、纠正行业不正之风,控制不合理的药品费用,减轻农民负担,加强对医疗机构和医务服务的监管,全面落实纠风工作责任制,严守查处违背职业道德,违反法律法规的行为,强化医德医风教育,大力弘扬白求恩精神,为卫生改革和发展依照良好氛围。
十、可以对患重病、大病的贫困农户实施医疗补贴。
另外要多渠道多方面增加农民的收入,用发展的方式从根本上解决农民看病难的问题
总之,我们要从多方面构建合作医疗,只有全面了解合作医疗条件才能更好的解除农民心中的疑惑,使合作医疗保障能完善的建立。
第四篇:XX年寒假农村社会实践调查报告
XX年寒假农村社会实践调查报告
今年寒假我来到重庆市酉阳县做社会调查,酉阳县坐落在重庆东南隅。是一个土家族,苗族自治县,市级贫困县。全县有39个乡镇。其中,水坝村由8个组组成,全村共265户人家916人。我选取了其中的一,二组作为调查对象。两个组共72户人家263人。寨子依山而建,四面环山。这里的居民全部为土家族,但除了还保留少数的传统习俗外,看不出其它的少数民族特征。显然是已经全部汉化了。这里的居民沿袭祖祖辈辈的种植业,并以此为生。
为使调查实事求是,避免主观臆断我首先对两个组的人口年龄组成,劳动力结构以及教育程度进行了统计。统计数据如下表:
年龄教育程度 0岁~20岁 21岁~40岁 41岁~60岁 60岁以上
小学 71 89 27 36
初中 18 11 5 0
高中 2 0 0 0
大学 1 0 0 0
共计 92 100 35 36 从上面的表中我们可以看出:这里居民的教育程度普通偏低,而且低得叫人痛心。就连九年义务教育也成问题。而表中20岁以下的92人中有近20人现在出门打工在外,16岁以上的几乎有90%都在其中。而这些童工们的工资最高者每月拿不到1000元去生活费及其它费用,有的连回家的路费也赚不到;而21至40岁的100人中有超过60%的人出门打工在外,没有文化,没有技术的他们几乎所有的人都靠出卖苦力赚钱,而且是加班加点地干,省吃俭用地过。而真正能赚到的钱又少得可怜;甚至,有不少40岁以上的农民也赶着外出打工。在农村,外出打工似乎成为一种潮流。而对于这样一群常常被城市所歧视的人来说,外面的世界又是那样的陌生和充满荆棘。但他们为了生活又不得不为之……。农村太穷了,做农民太苦了,所以他们都赶着出去。
由此,我不禁想起了XX年3月,湖北监利县棋盘乡党委书记李昌平的《上总理书》。他在上书的开头写道:“我怀着对党的无限忠诚,对农民的深切同情,含着泪水给你写信。我要对你说的是,现在的农民真苦,农村真穷,农业真危险!”。书中写道:在农村,盲流如“洪水”,负担如“泰山”,债台如“珠峰”,干部如“蝗虫”,责任制如“枷锁”,政策如“流言”,谎话如“真理”……。作为一个土生土长的农村人,我能真切的触摸到农村有多穷,农民有多苦。但看到《上总理书》我又不禁浑身一触。在这次调查中我开始重新省视:农村到底有多穷,农民到底有多苦。
在调查中,当问到“你们每年人均收入有多少”时,一位村民让我给他算了一笔帐。现将其列于下表: 项目 谷物 玉米 两头猪 农副产品 一人外出打工
收入 1500斤 1100斤 一吃,一卖(600元)200元 2500元
项目 化肥 种子农药 学生 各种集资 日杂 农税
支出 250元 100元 250元 20元 200元 50元
而表中的1500斤谷物和1100斤玉米是不能算成人民币的。除去喂猪所需的饲料,剩下的粮食刚刚好够吃。现在来为他们算这笔帐:600+200+2500=3300
元,3300-250-100-250-20-200-50=2430元,按平均每户人算,则人均达不到700元。这与国家统计的“我国农村人均收入从1978年的元提高到了XX年的2366元”大相径庭。这2366元是怎么来的呢?国家统计局副局长邱晓华指出:XX年中国城市居民人均收入为6860元,农民为2366元,那末这个比例本来应该是3:1,当这个2366元中很大一部分是空头支票,农民的实际收入才1800元,也就是说这个比例可能是5:1甚至6:1。而拿我所调查的农户与这个6860元相比,那末这个比例就是将近10:1了。
农民穷,让我们再来看几组数据:
1.家扶贫基金协会会长王郁昭XX年3月指出:当前中国农村人均收入
500元(元/天)以下的人口有1459万人;
人均收入在1000元(元/天)以下的人口为3亿1075万人;
人均收入在1000元~XX元(~元/天)的人口为3亿1079
万人。在此次调查的72户263人中,这样的数字更是触目惊心:有近一半的人家人均收入在500元以下。
2.我国农民纯收入年增长速度从1996年的9%下降到XX年的%。城乡差距扩大到:1,接近1949年的:1的历史最高记录。而这个:1又是那样的叫人不可信赖。农民收入增长速度如此之慢,城乡差距如此之大,实在是叫人痛心啊!
3.在我所调查的水坝村,村里没有一所学校,没有一所医疗所,没有一个邮政所,没有一个商店,没有一个企业,没有一个十万“富翁”……。以种植大米,玉米为生居民们,一年难得换上一套新衣服。他们自己养了鸡,一年却难得吃上几回鸡肉;他们自己种了各种各样的蔬菜,但为了赚几个肥料钱,他们多数时候吃的是萝卜白菜。农民穷,但农民的负担却很重,与城市居民相比较,可以说是不公平,是政府对农民的一种偏见。中国社科院研究员钟伟教授指出:日前,我国农税累计为2100亿元,而政府在农业上的支出仅仅为800亿元。两者相减,可以看出农民白白地为政府贡献了1300亿元。这种剪刀叉在网上有人戏称之为“劫贫济富”。
国家规定的农民合理负担应该为其纯输收入的5%。而实际上,各种农税(包括地方附加税,特产税,屠宰税,耕地占有税,契税),提留统筹费等以及义务工和积累工,教育集资等加之五乱(乱收费,乱集资,乱摊派,乱加码,乱罚款)等其它负担的影响。其比例远远超过了5%。在此,我们姑且不看三乱五乱等杂派对农民负担的影响,且看一下这个5%的合理性。就拿三提五统(三提指:公积金,公益金,管理费。五统指:计划生育费,民兵训练费,卫生事业教育费,村干部组织费,集资办学费)为例。与城镇居民相比较。我心里就有些为农民喊冤。为什么城镇居民不需要交的东西在农村就是合理的了呢?虽然现在政府实行改费并税政策,但是在很多地方这一政策只是形式而已。
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农民负担如此之重呢?XX年寒假农村社会实践调查报告
一.农民收入增长缓慢,我国农民纯收入年增长速度从1996年的9%呈下降趋势,至XX年仅仅为%,“增加农民收入”这一政策似乎仅仅成了一个口号。在我的调查中,增加农民收入就成了政府利用老百姓的一着高招。几年前,政府为了为了“增加农民收入”在农村大力宣传大办烤烟,让种玉米辛苦了一辈子的农民着实高兴了一把。烤烟是出来了,但是,烟厂却倒闭了。这样好好的上等烤烟硬被打成了下品烟给收了上去。如今到处矗立着的烤烟棚成了牛圈。
二.农村基层组织太盘大,国家统计局等11个部委抽样调查结果显示:平均每个乡镇党政内设机构为16个,平均人员158人,超过正常编制的2~3倍。平均乡镇下属单位为19个290余人。下面再让我们来看一个表。中国历代官民比例表
时期 西汉 唐高宗时 元成宗时 康熙时 建国初 现时
比例 1:7945 1:3927 1:2613 1:91 1:600 1:28
在陕西的黄龙镇,该比例竟然达到1:9,官多民少农民的负担自然不会轻。就拿公车开销一项来做个计算,一般一个县四大部门拥有工车达40辆,仅此一项每年的费用就高达4000多亿。加之官多嘴巴多,每年要吃掉多少农民的税?况且,领导多了政绩就一定要“好”,所以很多乡镇出现数字出政绩的现象。谎报民情,以至上层对农民收入统计过左,偏离实际地指导农村工作,盲目地制定农村发展计划。自然而然地是增加了农民的负担 三.乡镇企业倒闭破产增多,我所调查的铜古乡仅有的一个乡镇企业便是一个水泥厂,然而它为农民带来的是什么呢?是漫天的烟雾和恼人的噪音,是满身的尘土和微薄的薪水,是挟巨款逃跑的厂长和经理。企业濒临破厂,于是厂里扣发工资,集资扩厂,扩厂亏损,于是厂里又扣发工资。
四.政府不办义务教育,农民只能自己集资办学。我所调查的水坝村,没有自己的村小,孩子们只能跑到四五里远的清和村,官塘村就读。国家一直宣传普九,然则在我的调查中发现,高昂的学费使得普六也成为问题。正好,反正没有钱读书,儿童成了增加农民收入,减轻农民负担的一支生力军——在家务农,出门打工。然后长大结婚生子,又让他们的子女重复自己的路。如此形成恶性循环,实在叫人痛心啊!
在我的调查中发现每个村小小学生每学期的平均高达200元,即每年高达400元之多,比城镇的收费标准还高。在此我不禁想问:义务教育到底何时才能在农村普及。在我的调查中,发现有一家7口之家,母亲是个瞎子,两个大女儿未满18岁便相继出嫁了。留下一个本来该读初中二年级的儿子和一对未满10岁的双胞胎妹妹。一家人的生活来源全靠父亲一个人种地,农闲时进城打点杂工。由于家庭困难,快满十四岁的儿子仍然是读一学期书又回家放一学期的牛。等到父亲找到了书学费或者两个姐姐寄钱来了又重新拣起课本。今年小学毕业,小杨杰很是失落。因为高昂的学费迫使他有可能从此永离课堂。哥哥且是如此,两个妹妹就更是难堪了。
五.农产品的贬价,首先算一笔帐,在过去的五年中农产品价格持续下跌,以谷物为例。在过去的五年中我国谷物产量达4亿吨,平均每斤降价2毛钱,那末:4亿*XX*=1600亿元,也就是说仅此一项农民平均每年就损失300多亿元。在我的调查中,责任制似乎真的如《上总理书》所说成为一种枷锁。由于农产品价格太低,农村劳动力纷纷外流,以至于大量肥土良田荒芜。然而,上百元的农税又不得不交。在西方许多国家,政府不是去赚农民的钱,而是要向农业做补贴。所以免除农税成为中国之必要。
那末,如何减轻农民负担呢?
第一.贯彻落实农村税费改革。一直以来,农村税费改革都难以逃出黄宗曦定律的怪圈子。经济学家用公式来表示这一定律为:b=a+nx,其中b为经改革后的税收,a为改革前的税收,n为改革次数,x为每次嘎嘎感中杂派。很显然要使a小于b,关键就在于要使x小于0。所以推进农村农村税费改革必须XX年寒假农村社会实践调查报告
第五篇:寒假社会实践调查报告(推荐)
求真 向善 完美
——吉首大学文学院院训
吉首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
寒假社会实践
调 查 报 告
学院: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 班级:2013级中师2班 学号:20134021042 姓名: 蒋祥华
求真 向善 完美
——吉首大学文学院院训
关于新农村烟草经济发展状况的调查报告
--以江华瑶族自治县大石桥乡寨贝洞村为例
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2013级中师2班 蒋祥华
调查地点:
湖南省永州市江华瑶族自治县大石桥乡寨贝洞村 调查时间:
2014年2月5日-2014年2月12日 调查对象:
调查本村6户较具代表性的种烟农户,以及本村村民委员会主任。调查方式:
口头询问、收集资料、制表统计、拍照等。调查目的:
了解该村烟叶种植生产情况以及烟叶生产面临的基本难题,了解农村经济发展状况,为家乡的发展献计纳策。丰富自我社会经验,锻炼自我人际交往能力,提高自我基本素质,为做一名合格大学生打下坚实的基础。调查地概况:
寨贝洞村地处湖南省最南端--永州市江华瑶族自治县,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降水丰富,年均降水量达1300毫米以上,降水集中在夏季,冬季偶尔有少量的降雪,光照充足,极适合喜热喜湿的烟叶等作物的生长。辖地总面积近5平方千米,百分之八十左右的土地为丘陵,人口众多(截止2012年,全村总人口达1026人),耕地面积不足,土壤为水稻土与酸性红壤,总体偏酸性。
图一
寨贝洞村土地类型分布示意图23.2, 23%13.6, 14%6.4, 6%56.8, 57%林地石山水田旱地
求真 向善 完美
——吉首大学文学院院训 主要粮食为水稻玉米红,主要经济作物为烟叶、油菜、黄豆、花生等。
图二
寨贝洞村经济农作物种植分布示意图***00112.5102.510烟草油菜花生西瓜其他
烟叶种植与外出务工经商为本村两大主要经济来源,烟叶收入已成为本村作物种植总收入中的最大收入。
图三
寨贝洞村村民就业示意图***2.210014.45.32.5外出务工在家务工务农经商公职75.6
调查基本情况:
就本村去年烟叶生产的基本情况,我采访本村村委会主任,他对烟叶生产情况较为清楚。据他介绍,寨贝洞村的烟叶生产在刚刚过去的一年里取得较好成绩。
总结起来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由于烟草经济价值高,许多村民纷纷把种水稻改为种植烟草。烟叶生产种植面积在前年扩大的基础上继续扩大,目前烟叶种植面积已占到全村总耕地面积的80%左右。
求真 向善 完美
——吉首大学文学院院训
二、烟叶质量大大提高,烟叶收购价有所上涨,平均每斤干烟比之前年上涨了一元多,烟质得到乡烟叶收购站工作人员的信赖。
三、花费数十万建造新型烤烟房,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
四、党和政府更加重视,政府给予大量相关补贴。
图四
智能密集型烤烟房
(前部)(内部)
(后部)
随后对本村6位烟农的调查,使我能对本村种烟的更具体情况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以下是口头询问方法进行调查的几个问题,调查过程的基本情况及 我对此的分析总结和建议情况。
问题一:您认为什么是吸引你选择去种烤烟的重要因素? 吕定胜:烟价高、国家政策优惠、赚钱多。
问题二:作为一名烟农,您认为烟叶生产中什么最为重要?
蒋祥纪:管理技术与经验,有技术烟才种得好,有经验烟就能烤得好,质量好,价格好。
问题三: 在烟生长的过程中影响最大的自然因素是什么?您是怎样处理的?
蒋祥福: 影响最大的是自然灾害,涨洪水会把烟苗淹死、、下冰雹会将烟叶
求真 向善 完美
——吉首大学文学院院训
打烂、干旱缺水不利于烟苗的成长。遇到这些灾害,我们也没有办法。
问题四:烟叶收入是不是你最大的收入来源?除此之外,还有没有其他收入?
魏世忠:是的,还有种植玉米花生,玉米可以直接卖,花生可以榨油卖钱。
问题五:去年烟草收入不错,您今年还打算继续种植烟叶吗?
莫栋梁:种,外面的钱不好赚,人老了,出去打工没人有。种水稻没有种烟划得来,种烟是个好门路。
问题六:种烟您最需要什么?你希望党和政府能为你们做些什么?
蒋永春:农药、化肥、技术和经验。党和政府要控制物价,宣传和推广技术与经验,另外还给予种子、化肥、农药的补助。
从以上的口头调查中,我们不难看出该村烟叶生产有优势但还是面临很多难题,这难题是主要的,总体来说本村的烟草经济是一种粗放型的经济,经济效益亟待提高,突出的问题比如有的烟农对烟叶种植过分偏重,增收的有效途径不多等等。
主要问题表现在以下方面:
一、自然灾害对烟叶生产影响较大。最常见也是影响最大则是洪涝、干旱和病虫害。本村干旱易发生在烟叶幼苗生长期,水分不足会使烟叶生长缓慢,产量减少,而洪涝易出现在烟叶成熟采摘期,会使烟叶油份难以积聚,从而使得烟叶质量下降并使烟叶免疫力下降,易产生病虫害,病虫害则会使烟叶严重变质减产甚至绝收。对于以上破坏性的自然灾害在我们这样的农村几乎无任何有效防护措施。
二、基础设施亟待完善。首先是交通,本村通往烟叶收购站的车程太远,运费较高,并且道路狭长,无法进行大规模集中运输,目前,国家还未对烟农进行运费补贴,这就增加了烟叶成本;另外机耕道尚未修建,烟农的烤烟房和烟田之间的交通十分落后,几乎全为泥泞的小道,尤其下雨时,路滑泥深,十分不便!烟用肥料等重物资就更加难以运输。再就是沟渠、储水库等水利设施奇缺!在烟叶生长期需要大量的用水和作为营养液的消毒生物沼液,就需要人力挑运。这即费时费力效率低,又会影响幼苗生长。
四、缺乏大型先进的专用农用机具.目前,由于地势崎岖的自然条件和缺乏资金的客观条件限制,该村采用的仍为原始的人力牛耕方式和手工编织上烟方式,费时费力效率低,并且降低了烟叶质量。
经过一周的实践调查,使我对家乡的烟叶生产有了较为全面的了解。也使我认识到我村发展烟叶生产所面临的问题和应注意的事项。对于受调查的我村的烟叶生产基本情况,它是南方山地丘陵烟叶种植的一个典型缩影。成绩很大,问题也不少,很具代表性,很有调查的实际意义,可作为基本情况相似地区发展烟叶的参考借鉴。另外又是我的家乡,调查很方便,所以选择它来对整个南方偏远落后山区农村烟草经济发展的情况进行调查分析总结建议。
求真 向善 完美
——吉首大学文学院院训 最后是我经过这次调查及平时观察了解和所掌握的基本知识对于我村及整个农村烟草经济发展的几点看法和建议:
一、加大对烟草行业的技术支持与指导,多培训农民掌握有关技术。对于农村烟叶生产的整个流程分环节有针对地进行技术指导和跟踪服务,有条件的最好做到专人专车上门收购,进村入户,尽量减轻农民负担。
二、国家要加大对农村烟草行业基础设施的财政投入,尽快修建渠道,储水库等水利设施和田间机耕道,加快研制烟草专用机械,研发低毒高效环保的杀虫杀菌农药和高效低板结性的化肥,农民自己要善于使用有机生物肥和化肥。
三、建立烟叶生产示范基地,公开进行生产流程展示。树立模范,培养典型,对于成绩突出的烟农进行报道宣传,提高农民生产积极性和信心。
四、设立农村烟草发展基金和保险,为烟叶生产买保险,为烟叶生产买保险,为烟叶生产提供优惠贷款,提供充足资金,提高农村烟叶生产抗风险能力。
五、尽快在有条件的地方加快进行“村村通”工程,尽早完成农村道路电网改造。
六、政府烟草公司要提高农村抗灾减灾能力,有意识地组织烟农进行抗灾减灾方面的培训教育。
七、鼓励大学生毕业后积极回乡创业,参与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为烟草行业乃至整个农村经济添砖添瓦。
调查感言:
通过一周的实践调查,使我加深了对自己家乡的认识了解,更激起了我对家乡的热爱自豪之情,为自己以后更大的发展作了充分的准备,并使自己从中得到很大的锻炼和感动,增强独立自主思考问题的自觉性,以及提出并解决问题的可施方案的能力。今后,类似的的社会实践活动,自己要更加积极地参与,提高自身各方面的综合素质,为以后的发展奠定基础。
二0一四年二月十五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