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搞好村容整洁建设环境优美新农村专题调研报告
2005年10月,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作为“十一五”规划的主要任务,2006年2月21日,中央一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正式公布,这是2004年起连续第三个关注“三农”的一号文件,而这个一号文件又是从推进新农村建设入手,新农村建设被推向新的历史高度,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宽
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新农村成为全党全社会的共识。村容整洁是其中一项重要内容。“村容整洁”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五项要求之一,也是其中最基础的内容和最直接的体现。搞好村容整洁,是我们经济欠发达地区建设环境优美新农村的一个契入点。为此,笔者就如何搞好村容整洁,建设环境优美新农村,做了一个专题调研。
一、当前农村环境的现状
当前,农村普遍存在垃圾乱倒、污水乱泼、畜禽乱跑的“三乱”现象。农村环境污染已超越生物污染层次,垃圾中的有害成份不断增加,有塑料泡沫、塑料袋,有碎玻璃、烂酒瓶、破农药瓶等等,既有生活垃圾,又有固体废物垃圾、农药废弃物,对农民的身体健康带来了不同程度的危害。农村人居环境的整治难度较大,问题较多,突出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垃圾乱堆放问题。在农村,大多数由于没有垃圾池,农户将各种生活垃圾堆放在房前屋后,垃圾在村中,村在垃圾中。一些新农村建设示点村在环境整治中,通常采取集中整治办法。但一次性突击清理好办,如果要长期坚持下去,存在着由谁清理、费用由谁承担、清理后垃圾又如何处理等问题。
2、厕所乱设置问题。农户的厕所,大多数设在自家房屋的附近,每到夏季,蚊蝇遍地,气味刺鼻。少数经济比较富裕农户在庭内建起了水冲式厕所,但下水道不配套。现在进行改厕,如果建公厕,在选址上比较困难,离村远了,群众使用不方便;设在村内,又都不愿建在自己房前屋后,且又涉及积农家肥、沼气进料等问题,在使用上也存在着矛盾。如果在同一时间段十分之一的群众需要上厕所,就会出现排队上厕的现象。设置家庭水冲式厕所,由于没有污水处理设施,又会造成新的环境污染。
3、牲畜栏乱建问题。绝大多数农户都饲养了鸡、鸭、鹅,有的将家禽栏放在庭院内的杂屋或院墙边饲养,但也有的放在农户居住的屋里,存在人禽混居的现象,一旦发生禽流感,就会危及人们的生命安全。在饲养方式上几乎都是散养,粪便到处都是。有些农户的猪圈设置在自家房屋的附近,实行圈养,猪粪作为农作物的肥料。一些村庄仍然饲养着耕牛,农户为了便于看管,又建在村庄附近,有的还建在村庄内,牛粪到处都是,一旦遇到阴雨天,雨水伴着粪便四处横溢。现在进行村庄整治,如果将猪圈、牛棚集中建设,拆迁费、建设费农民又不愿出,如果由行政村承担,又会增加村级债务。
4、污水设施建设难问题。由于大多数村庄没有下水道,农户的生活污水、猪、牛牲畜的粪便及厕所溢出的臭水等一旦遇到阴雨天,就会随着雨水流淌到池塘里,部分村村民都在池塘里洗菜、洗衣服,这样又会造成对人身体的危害和疾病的传播。一些新农村建设示范村,虽然建起了下水道,但没有建污水沉淀处理池,污水还是流进了当家塘,用不了多长时间,当家塘会变绿变臭。
5、杂物乱堆放问题。大部分农户仍用柴草烧锅做饭,柴草堆放在离农户较近的地方,既不卫生,又影响村容。如果集中堆放在村庄外,既不方便,也难以管理。一些农户在自家房前屋后堆放了许多杂物,一些农户在城镇内定居但在农村仍留有破旧的危房,这些地方无人管理,杂草丛生,有碍村容村貌和环境卫生。如要拆除这些杂物堆和无人居住的破旧空房,镇、村不给予一定补偿,群众不会同意。
6、村内道路难行问题。过去各级政府讲的实现村村通水泥(油)路,实际上只是通往行政村村部的道路,绝大多数自然村内道路都没有修,晴天一路灰、雨天一路泥。现在修建通村道路时,常常遇到许多延伸到规划主干道上的农户房屋大门楼和院墙等违章建筑,要拆除,工作很难做,有的道路没有下水道等配套建设,经常被“开膛剖肚”,造成浪费。
此外,还存在农村自来水入户率不高,部分村民饮用的井水不达标,农村饮用水安全得不到保障的问题,以及村庄绿化不到位,各种用电线路乱拉等问题。上述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农村环境卫生,制约了新农村建设。
二、建设环境优美新农村的对策
一是着力搞好村居统筹规划。政府部门要严格执行新村镇规划、审批、建设、管理的制度,并根据不同区域、不同条件编制不同的规划建设标准和形式多样的规划建设模式。加强村庄规划和人居环境治理。加强宅基地规划和管理,引导和帮助农民切实解决住宅与畜禽圈舍混杂问题,搞好农村污水、垃圾治理,改善农村环境卫生。以前的农村建设有些没有经过规划,或者规划了但缺乏长远意识,或者没有考虑到农村实际。因此,新农村建设规划应注重前瞻性、可行性、系
统性,符合实际,适应经济社会发展规律。
二是着力推进基础设施建设。各级政府要加强农村公共设施和公益设施的建设投入,扩大公共财政覆盖农村的范围,重点解决农民在饮水、行路、用电等方面的困难,使农民与城市居民共享现代文明。一要加大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力度。二要加大农村能源建设力度。积极推广沼气、太阳能等清洁能源,大幅度增加农
村沼气建设投资规模,加快普及户用沼气,带动农村改圈、改厕、改厨。三要加大农村公路和电网建设力度,尽早自然村庄通水泥(油)路。
三是着力搞好环境综合整治。大力开展绿化、美化工程和卫生综合治理,实现农村绿化、美化、净化。完善村规民约。例如在村民守则中写入维护村容整洁的内容;制定卫生公约,实行门前三包责任制等。
四是着力提高农民环境意识。村容整洁不是一两个人、也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需要广大农民共同参与、保持,因此要加大宣传力度,引导农民群众改变落后的生产生活方式,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讲卫生、爱清洁,自觉维护公共卫生,保护生态环境。
五是着力提高农民法制意识。对村民违法占地建房行为应及时清理拆除,以惩前毖后。对于乱丢垃圾者,可以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禁止其随意堆放。同时,有关部门也要依法办事,严格按照《土地法》等有关法律法规,执行“先规划,后批地”的政策。
六是切实尊重群众意愿。由于地区之间的社会和经济基础以及周边环境有很大差别,起步不同所带来的先进与落后在所难免,在发展过程中不能不切实际地一味模仿别人,应当因地制宜,扬长避短。那种单纯为完成规划指标而不顾一切地赶进度、争上游的“脸面工程”、“政绩工程”很可能造成劳民伤财、事与愿违的后果。因此,基层政府应当注意倾听农民群众的要求与呼声,只有以他们的根本利益为出发点,才能够充分体现出建设新农村的必要性。
七是切实加强宣传教育。通过召开村民代表大会,讲解新农村建设的目的意义、村容整洁的基本做法,提高广大村民对于自身生活环境、生存条件的重视程度,帮助培养健康、卫生、环保的生产生活方式,引导开展能源洁化、村庄美化、庭院硬化等活动。通过召开在家务农人员大会,解决农村生产垃圾随意堆放的问题,结合科技下乡、科技赶场活动,引导农民用科学方式处理农村生产过程中的垃圾,改善整村的卫生清洁状况。通过召开全村妇女大会,讲解生活中的卫生常识以及养成卫生生活习惯的重要性,发挥妇女在农村生活中的重要作用,帮助解决农村随地倾倒污水、废水等生活垃圾的问题,调动农民参与家庭卫生行动、全村卫生创建的积极性。同时,通过发挥党员先锋作用、示范户带动作用,营造村民积极参与构建卫生整洁村落的良好氛围。
八是切实加大指导力度。注重把村容整洁建设工作和各镇村的发展实际、各镇村居民实际问题的解决有机结合。村干部、农村党员可以组成“村容整洁”服务队,利用晚上、农闲时节结合村民各自的实际情况,制定每户的具体实施细则、做法,解决农村急需解决的改水改厕、人禽浑居、能源供给、生产废料的处理等问题。通过圈养禽畜,解决禽畜粪便清扫难题,通过设置垃圾站点,解决生活垃圾集中处理难题,通过使用沼气池,解决燃料供给以及废料处理难题。组织农村卫生员、宣传员以及村民代表成立农村环境卫生保洁小分队,对村容村貌进行立体监督,确保村级道路、农村公共区域、村内河、沟、塘、渠等的整洁卫生。
总之,实现村容整洁,建设环境优美新农村,需要基层政府在真正吃透中央政策精神的前提下,本着对广大农民和农村极端负责的态度,根据各自不同的发展特点,尊重各地的传统、习惯和风格,制定出有的放矢的规划和实施细则,然后一步一个脚印地具体落实到位。
第二篇:新农村建设之农村村容整洁建设情况_调研报告(推荐)
院系名称:数学与统计学学院专业:数应和财会
年级:08级和09级姓名:齐春明、谢芳、胡荣、王虎、杨小月、许霞红 实践地点:湖北省大悟县
实践实践:2010年7月12日至2010年7月17日共五天
新农村建设之农村“村容整洁”建设情况
——以湖北大悟县玄壇村、姚畈村、丁桥村为例
2005年10月,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中指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由此,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在全国各地农村实施开来。从新农村建设要求来看,“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这二十字全面体现了新形势下农村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等农村各方面实现协调、全面发展的要求。这正契合了国家科学发展观的发展要求,成为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
综观这二十字要求,“村容整洁——改善农民生存状态”显得尤为重要。要求得农村经济、社会、政治、文化等的发展,就必须得保证农民有个良好的生存环境。这是表面工程,同时也是必要工程。虽不完全是“村容整洁”,但“村容整洁”必不可少。新农村建设,首先必须在村容上像个新农村,让村民有个良好的生存环境,然后寻求更深入的发展。
一、调查情况——玄壇村、丁桥村、姚畈村
玄壇村
初入玄壇村,感觉很清爽,毫无一般农村脏乱差的状况。新建的农居错落有致,乡村道路也铺成了水泥路或柏油路,道路上鲜有碍眼的垃圾,而且两旁还放置了些许垃圾箱,修建了不少厕所、沼气池。当然这沼气池与厕所及猪圈是连结来的,这就有效地解决了农村居民与牲畜粪便及残留食物长期堆积,难以及时有效处理的问题,大大提升了农村局部环境质量,改善了农民生活生存环境。同时也增长了农民见识,提高了农民发展生产的积极性,农民生活水平有很大提高。而这也正符合国家可持续发展理念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目标。下面我们以玄壇村茶厂为例来说明新农村环境卫生建设情况。
茶厂名为玄坛茶厂,是在县委、县政府“公司联村开发计划”指导下于2006年成立的联村合作的茶叶生产与营销企业,规模不大,但却是玄壇村村民经济收入主要来源之一。无他,农村居民经济收入的主要来源无非是自家一亩三分田,有条件的地方还可能加上些经济作物。而茶就是玄壇村最重要的经济作物之一,如今自己村里有了茶厂方便了村民茶叶的统一采集、加工及销售,更有利于农民从中获得更多的收益,从而也就增加了收入。而在环境卫生方面,工厂也采取了有效的措施。首先就是修建了规模较大的沼气池,利用工厂饲养的猪、鸭等牲畜的粪便作为产气原料,同时还有效收集其他农户家庭牲畜粪便以保持生产出足够的沼气为工厂提供照明、燃料能源。沼气池内的残渣则排入池塘做鱼肥之用,同时也用来灌溉花生等其他农作物。而那些不能入池的生产生活垃圾则集中放置于垃圾池,并定期运往某处填埋。这处理方法对于一个正初步建设中的农村来说无可厚非,而且他们那沼气池的建设及运用可谓正确之至,难能可贵!当然这也要归功于村委政府组织安排的专门技术人员的指导。
由此可见,该茶厂在环境卫生的保护方面也下了一定功夫,不可不谓这是新农村建设的成果。而据当地居民反映,他们村的环境卫生确实改善了不少,沼气池的修建使得道路旁或房屋角落堆积的牲畜粪便消失了,没有了以前那臭哄哄的气味,心情也就舒爽了许多,自然也就觉得生活幸福了好多。
然而并不是每户居民都感觉比以前幸福,并不是农村的每个角落都建设的如此成功。在更深入村庄的地方或村庄的某些较为偏远的角落,其建设情况仍不容乐观。房屋仍然是残破的瓦房,泥泞的小路下雨天根本难以行进,随处可见久未处理的垃圾堆、牲畜粪便,池塘的水长满绿苔,让人惊心。所有的一切促使我们捂住鼻口,尽量少些呼吸。而当地村民也是反映虽然觉得自己生活的环境卫生很不好,但却是习惯了就没啥异样的感觉。当问及沼气池对处理牲畜粪便的妙用时,有的村民却说不会弄,所以就没有兴趣,也怕麻烦。
如此看来,要真正的实现农村“村容整洁”,任重而道远啊。
丁桥村
丁桥村的情况与玄壇村相差无几,新农村环境卫生建设方面有一定成绩。沼气池的普及率较高,而且事先都有专门技术人员指导村民使用,但大部分村民都反映池内原料不够,闲置的时间较长,似乎有些浪费了。至于生活垃圾则集中起来,或焚烧,或掩埋。村里的卫生状况也改善了许多,村民生活感觉良好。然而这玄壇村所存在的问题,丁桥村也存在。也仍然是村庄较为偏远的角落卫生状况得不到改善,村委政府缺乏有效建设引导,村民环境保护意识也相对滞后等。
姚畈村
相比于玄壇村和丁桥村,姚畈村的环境卫生建设情况可以说是相当滞后。行走于姚畈村的街道,各种垃圾随处可见,牲畜都是露天饲养,几乎每几十米就能发现一坨牲畜粪便,气味难闻之极!用脏乱差来形容一点不过!尤其流经村庄的一条河,成了村民们倾倒垃圾的场所,河道两旁堆满了垃圾,可见其受污染的严重性。当问题他们用不用这河水时,他们说是绝对不敢用,太脏了!而问他们为何仍要向里面倒垃圾时,得到的回答却是:垃圾没地方倒啊,政府又不管,大家都这样做,那我也就倒了,只要不用这水就行了,都习惯了。
而且从调查情况来看,几乎每位受访者都对村里的卫生状况感到不满,而大多数居民都把责任归于政府没有采取措施,根本没有担任起新农村建设的职责。对村里的卫生状况不管不问,即使偶尔出来规划一下也只是做做样子,之后并未采取实际行动。就连村里唯一的正规卫生院如今也是残破不堪,卫生状况难比从前。
如此看来,姚畈村的卫生状况反而是倒退了。当然这有其特殊的原因,那就是2000年前姚畈村并不是一个村,而是一个乡级行政区,如今政府为减轻农民负担而精简机构,所以就把姚畈乡并入宣化店,降为村一级的行政单位,由此却产生了一系列的问题长期得不到妥善处理。用村民的一句话说就是:政府想着为我们减负,实际上是加重了我们的负担。
二、问题分析
综观以上对于玄壇村、丁桥村、姚畈村三村的调查情况,我们不难发现其中存在以下几点问题:
1.各村新农村建设进程发展极度不平衡,村容整洁建设成效各村差异较大。三个村的建设情况,毫无疑问玄壇村是成效最大的。单就其在环境卫生这方面的建设来说,已初步实现了“村容整洁”这四字要求。房屋错落有致,街道干净整洁,大多数村民也养成了保护环境、爱护卫生的良好习惯,村民的满意程度也高于其他两个村。其他方面的建设亦是领先于其他两村,尤其是联村合作的茶厂建设,更堪称是新农村建设之典范!而至于丁桥村和姚畈村,相比较而言,其新农村建设情况是落后于玄壇村的。尤其是姚畈村的建设
情况,相比之下犹如天上地下。先不说其他方面的建设情况,单就最基本的“村容整洁”这方面,姚畈村似乎仍旧处于原始状态,村里的环境卫生状况丝毫没有改善,反而在恶化。村民们对于自己所处的卫生环境也是大大的不满意,抱怨的同时却未想到去爱护环境卫生。
2.各村内部区域建设不全面,未能顾及整个村的共同、协调发展。
这似乎是各农村新农村建设的通病,那就是难以顾及村内偏远角落的建设,难以协调整个村各区域的共同发展。就说新农村建设情况最为良好的玄壇村也存在这方面的问题。村里的一些较为偏远的角落仍然是最原始的状态,环境卫生状况仍然是以前的“脏、乱、差”,毫无新农村建设的气息,居住于其中的村民也是怨声连连,与村内主体村民区形成鲜明的对比。
3.个别村领导人对于新农村建设重视程度不够,未能全面履行的其职责,为民解
忧。
在与乡亲们的交流过程中,听得最多的便是“没人管”、“政府不管我们”等诸如此类的话。由此我们不得不怀疑当地政府职能履行的情况。所谓“立党为公,执政为民”,作为人民的父母官时刻思及的便应该是为人民服务,兢兢业业的履行好其职责。如今党提出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发展规划,这恰恰是农民父母官实现其为人民服务宗旨的良好契机。各地父母官本应摩拳擦掌,好好地干上一回,可为何自乡亲们反应过来的情况却是对政府,对父母官如此的失望与不满?由此我们不得不老生常谈起我国某些政府官员的素质及为人民服务意识问题。这是一个弊病,但难道这病就不能治好么?如今有些地方表面上干建设是风风火火,但其是否就是面目工程或是政绩工程也未可知啊。
4.新农村建设未能进行有效持久的宣传,大多数农民对“村容整洁”概念很模糊。还有一点就是新农村建设的宣传问题,从我们调查掌握的情况来看,有相当一部分农村居民不了解新农村为何物,更不了解沼气池对于农村环境卫生改善所能起到的作用,因此村民们也就没有兴趣去搞什么沼气池,搞什么卫生,更不关心所谓的“村容”。当然有的村庄这方面却没什么大问题,比如玄壇村,他们有自己的新农村建设宣传栏,其中很大一板块是介绍沼气的产生及应用的,图文并用,生动活泼。所以玄壇村大部分村民都在家里修建了沼气池,而那些没有修建的,据村民反映也有些后悔了。而玄壇村的村民在较为良好的卫生环境下也生活的更加开心。从这方面我们就能看出宣传的重要性,但着宣传必定要是有效的、持久的、深刻的、通俗易懂的,这样才能调动农民建设的积极性。
5.农民集体素质不高,卫生环境保护意识低。
最后一点但也是最为重要的一点就是农村居民的整体素质问题。结合我国现阶段的国情我们可以知道,现阶段我国城乡差距巨大,这并不仅仅局限于经济收入差距,也在于文化素质差距。目前我国农村义务教育并没有完全普及,而成人教育机构根本就没有,所以从整体上来说,我国农民集体素质还是比较低的。这就给我国新农村建设带来很大的阻碍。在环境卫生方面,农民们的保护换进,爱护卫生的意识就更低,绝大多数都是安于习惯,从大如流,丝毫不在意自身生活的环境卫生质量差的问题。这确确实实是农村的一大诟病,于“村容整洁”建设,乃至整个新农村的建设都是一大难题。
三、解决措施
针对以上问题,我们有以下解决措施:
1.从高层方面来说要统筹各乡村的发展,政策要公平,分配要平均,不能顾此失彼。各村环境卫生都要搞,而且要搞得好;
2.从村领导方面来说要端正态度,努力为人民办实事,时刻想着为人民服务,做好人民的父母官;同时要协调本村内部各区域发展,不能只搞表面工程,要深入农民群众,更加关心村里偏远角落农民的生活,及时为他们解决问题。对于那些暂未进行环境卫生治理的区
域要重点治理,加大力度改善当地环境卫生状况;
3.要加强新农村建设的宣传工作,做到有效持久宣传,决不能一天打渔然后十天晒网,同时宣传也要做到深刻且通俗易懂,让乡亲们更能容易的理解政府各项政策。对于村容方面的宣传更要突出其有利方面,以提高他们对“村容整洁”建设的积极性;
4.加大力度,更进一步普及农村九年义务教育,同时适当开展针对农村成年男女的成人教育,尽量增加他们的知识,提高乡亲们的素质。让他们了解环境保护的重要性,提高其保护环境、爱护卫生的意识,使其树立农村主人翁意识,为农村“村容”建设贡献自己一点力量。
5.农民朋友们自身也要坚持党的领导,支持党的政策,努力配合党政干部的工作;自身更要有建设者的主人翁意识,爱护村里环境从我做起,努力为本村的“村容整洁”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
第三篇:关于兴仁县村容整洁建设的调查
关于兴仁县村容整洁建设的调查
潘永佩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赋予了新的内容,定义为“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其 “村容整洁”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要求之一,也是其中最基础的内容和最直接的体现。“村容整洁”的要求,最主要的是为农村地区提供更好的生产、生活、生态条件。所以做好村庄的整洁至关重要,意义重大,为此,本人做了大量的调查。
一、兴仁县村容整洁建设的做法
中央提出“村容整洁”的方针已经四年,兴仁县162个村进行了大量的工作,从开展试点到扩大试点再到发展的思路开始,分成旅游型、工矿型、种养型分类展开。实施好道路硬化、民居改造、庭院美化、公共设施等建设项目。从近年来工作来看重点放在村容整洁建设上。
1、目标明确。把新农村建设纳入县的第“十一五”规划,五年建设100个示范村寨。新增通村公路225公里。推广普及沼气、太阳能等新型能源,建设沼气池1万口以上,全力打造全国清洁能源示范县。加快茅草房改造,不断改善村容寨貌。切实解决县近20万人饮水困难和饮水安全问题。基本解决近20%的农村缺电问题,依法治理煤炭污染。
2、人心齐,思路对,成绩显著。县委政府形成合力、决心大,把村容整洁建设纳如议事日程,按照“政府引导、农民参与、示范带动”的工作思路。到2011年底使全县80%左右的村基本建成社会主义新农村。村容整洁建设工作有主次,在继续抓好省、州、县试点村的基础上,重点放在百德镇沟边村、下山镇厂头村、屯脚镇鲤鱼村、四联乡坪上村、鲁础营乡鲁础营村、李关乡鹧鸪园村、民
建乡战马田村和新马场乡九盘村。自2006年来累计投入新农村建设资5700万元。通过县、乡、村及广大群众的共同努力,试点村已初见成效。如村未整合前的鹧鸪园村有14个村民组604户、2908人,已有75户的农户用上沼气,80%的农户住上小洋楼,90%的农户通了砂石路,95%的农户用上了安全水,100%的农户参加了新农合。农民不良卫生习惯改变,基本实现了污水不入河,垃圾不出村,室内环境整洁,厕所干净卫生,屋外柴草归院,垃圾归点,禽畜归圈。
3、坚持两个结合。一是与和谐煤炭矿区建设相结合,引导矿山区走循环经济之路,力争做到节能降耗减污,实现环境与经济同步发展,让兴仁的天更蓝、水更清、山更绿,空气清新、地利人和、一片锦绣。二是与“五通”、“五改”、“三建”结合,以村庄规划为龙头,以“五通”(通水、通电、通路、通电话、通广播)、“五改”(改厕、改灶、改水、改路、改圈)、“三建”(建图书室、建公开栏、建体育休闲娱乐场所)为载体,着力整治农村环境,美化、净化村容寨貌。2008年全县危房改造614户,就李关乡来讲,农村危房改造试点工程2008年和2009年共实施308户,获得上级危房改造资金共304.5万元,新建房屋938间、建筑面积23760平方米。2007年至今全县建沼气池4070口,2008年建小水池410口,省、州试点村户道路硬化16250平方米。
二、村容整洁建设存在的问题
兴仁县取得了显著成效。但是成绩参差不齐,发展并不平衡。其它村庄人们也都这样来形容:“个体现代化,群体脏乱差”,“家里现代化,室外脏乱差”。“垃圾靠风刮,污水靠蒸发”,“只见新房起,不见面貌新”的现象,依然是不少村庄环境的真实写照。
1、进组入户道路难行。这几年的新农村建设重点放在通村路上,进组入户道路建设滞后,仅有少数村组道路硬化了。
2、村庄无标志,房屋散而乱。村庄路口没有标志,也没有什么标志性建筑物,达不到提醒过客的作用。房屋类型有平房和瓦房及草房。瓦房房脊居中,看视雄伟。雕刻门窗,砖石木料上有工艺,堂屋都设有香火台。房屋瓦面和水泥平面居多。茅屋有但已经很少了,如兴仁县屯上村有茅屋10户。农村危房多,目前贵州还有180余万农户的危房需要改造。部分依山傍水而建。房屋散而乱。地处城市近郊的村庄,也无明显的村庄概念。村民分散居住,居民点多为院落布局,聚居规模20余户居多。经过多年的努力居住条件普遍较好,基本上有独立的厨房。
3、厕所设置问题。厕所十分简陋,一些地方还存在粪缸露天存放,绝大部分是“一个土坑,几棵木装或几块石头,秸秆塑料围四周”,日晒雨淋,臭气熏天,蝇蛆成群,更谈不上男女分开,不是卫生厕所。
4、牲畜栏乱建。部分农户有圈舍,畜禽圈舍离家近,有的为了耕牛的安全搞人畜混居,圈舍质量不高,家畜环境及差,大量畜禽粪便任意在路边堆放,夏季里臭气熏天,蚊蝇满天飞。造成环境污染和疾病传染,严重影响了人居环境。
5、清洁能源使用率低。民用燃料以柴草为主,大部分农户目前还在使用农作物秸秆做燃料,少部分农户用煤和沼气。截止2008年8月,贵州省累计建沼气池130多万口。而兴仁县从2001年至今,建设沼气池15430口,调查通过屯上村363户建沼气池才8口,沼气池户均建设率低。
6、垃圾乱堆乱放。近年来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农村生活垃圾城镇化趋势日益显著。在农村调研发现,农村垃圾乱堆乱放现象随处可见,生活垃圾堆放在房前屋后,沟渠、河道垃圾淤塞,路旁堆积“垃圾山”,“白色污染”严重,塑料袋、农膜四处乱飞。卫生部调查显示,目前农村每天每人生活垃圾量为0.86
公斤,全国农村每年的生活垃圾量接近3亿吨①。而目前的垃圾处理方式单一,极易引发严重二次污染,危及农村生态环境。
7、资金来源渠道单一,农民的主体作用没有发挥。目前新农村建设的资金需求完全依靠财政资金来解决。农民看着钱办事,国家投入资金了我们就继续投工投劳,否则就坐着等。
二、村容整洁建设的对策
1、制定规划。不做江苏周庄的大手笔,但有追求的目标。把村庄建设成历史文化犹存、自然环境优美、建筑形态别致和村民满意的特色村庄,如布依族村庄的马头墙。简单的来说就是“农民富、村庄美、风尚好”。村庄规划是村容整洁的前提。村庄规划要突出村容整洁。农村脏、乱、差现象的存在跟村庄规划的制定有很大的关系。对自然村庄进行科学规划,提高对村庄规划的认识,抓紧编制村庄建设规划,规划建设进行正确引导是当前实现村容整洁目标的当务。农村建设规划与城镇建设规划一样,都是政府应尽的职责。要克服短期行为,避免造成前任的“政绩”,后任的“包袱”;前人修路建房,后人挖路拆房。各地在编制村庄规划时,要充分发挥专业设计人员的作用,广泛听取各方意见,集思广益,博采众长。要因地制宜,充分考虑农民的适应性,考虑风格的多样性,体现山区、丘陵、城郊、水乡的不同特点,体现区域的经济特色和文化特色,贯穿以人为本、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规划理念,使人居环境与自然环境有机地融为一体。
2、走村企合作的路子,实现村容整洁。财政资金是有限的,不能满足新农村建设需要,要靠政策性银行资金、商业性金融机构资金以及民间资金、私有资金、外资等多层次、多分工的强大支农资金渠道和体系。所以在有企业的地方,企业通过帮助村里培育新产业,以“新、奇、特”为目标,以开发产业来逐步实现村容村貌的改变,最终实现双赢。农村多的是土地资源、优质农产品资源,不
少企业进入农村后会发现,这些也可以成为他们新的投资方向。政府为企业“进村到农家”提供各种协调服务,出台相关配套举措和政策,以推动项目更快更好地开展下去。
3、在优先保护耕地的基础上合理推进农民集中居住。现在农村的建设基本都建设在自己的承包地上,很难互相调剂,村民缺乏全局观念。中国的18亿亩耕地是红线,绝对不能突破。镇村建设和扩张一定要在优先保护耕地的基础上进行。合理推进农民集中居住,真正做到节约土地资源,提高土地利用效率。综合考虑人口的自然增长、富余劳动力转移、异地扶贫、村庄分布的调整、自然地理条件、耕作半径等因素,以布局优化、道路硬化、村庄绿化、住宅美化、通道净化、环境洁化、服务强化为主要目标,按照“立足现状,适当聚集,功能配套,方便生活”的要求,合理确定村庄规模,统筹安排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和住宅布局,真正做到节约公共建设的成本。按照科学、安全、可靠的三大原则,选择农民集中居住点的位置。推进农民集中居住,在实际操作中应分类采取不同的方法。
4、搞好三个结合,积极发展生态型村庄。一是要结合农村沼气建设,推动农村村容建设。农村沼气建设是我国生态建设的重要部分。农村沼气建设,除了沼气是清洁能源,可以用来做饭、照明、发电外,沼液和沼渣都是优质肥料,沼液还可以用来浸种、喂猪、养鱼等。建设“厕所+沼气池+改灶”模式。通过沼气建设,带动改厕、改灶、对家畜家禽实行圈养,就看不到农家房前屋后堆放的柴草,厨房里就明亮洁净,环境就亮化了,改变了农民烧柴(煤)的习惯;二是要结合农村危房改造。农村危房改造工程是改善民生的一件大实事,是一项惠民工程、德政工程,也是实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民有所居”目标的一项重大举措。能够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能够使农村村容更加整洁。危房改造要突出特色,结合少数民族地区的民族文化特点,把民族特色和特点融入到危房改造工作之
中,在危房改造上打造出民族文化特色和特点的房屋;三是要结合农村电网的建设与改造,因地制宜发展小水电、微水发电、太阳能等清洁能源,逐步减少薪柴的使用,保护农村生态环境。
5、用制度来保证村容整洁。“三分建设七分管理”,相比而言,规划制定和村庄建设比较容易,难的是如何实现长效管理。有的地方基础设施建好了,由于没有实施有效管理,没多久就被破坏了;有的地方农民住的是新房,周边环境却是脏乱差,解决这些问题需要进行长效管理。一方面需要地方政府制定具体的管理措施和办法,进行动态的长效管理。另一方面需要发挥基层党组织和农民的主体作用,形成基层党组织带头、农民自愿、村民自律的管理机制。定人、定岗、定时保洁制度,落实村域内道路、通道、河道、桥梁和桥堍、绿化区等的专人保洁责任制;实行农村居民生活垃圾每天一次收集、垃圾房一天一次转运制度;实行村容整洁季度检查,年终考核的奖惩制度。发挥好农民的主体作用,调动农民参与村庄管理的积极性,用文明的方式维护美好家园的新成果。
作者通联:中共兴仁县委党校
第四篇:新农村实现村容整洁规划探索思考[最终版]
内容摘要: “村容整洁”不是大拆大建,不是简单的推倒旧房建新房、盖新楼,不是农村全部楼房化而变成“城市”。实现“村容整洁”,离不开农村基础设施的完善。加强和完善基础设施,必须坚持规划先行。村庄整治和规划建设要考虑农民的生产方式和生活习惯;要保护好有历史文化价值的古村落和古建筑;要 突出地方特色;要 抓好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
施规划建设;要 搞好农村道路建设;要 保护好自然生态。
关键词: 新农村 村容整洁 基础设施 规划编制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要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坚持从各地实际出发,尊重农民意愿,扎实稳步推进新农村建设。由此看出,新农村建设是一个综合性的系统工程,是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和党的建设协调推进的新农村,是富裕、民主、文明、和谐的新农村。而“村容整洁”是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外在反映,从规划建设角度讲,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就要围绕和实现“村容整洁”进行各项工作。
一、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是实现“村容整洁”的基础
“村容整洁”,一般说来应包括道路硬化率、安全饮水、排水、清洁能源户使用率、垃圾收集处理、农村改厕、公共照明、绿地率等项内容。由此可见,实现“村容整洁”不是大拆大建,不是简单的推倒旧房建新房、盖新楼,也不是 简单的农村城镇化或 全部楼房化而变成“城市”。“村容整洁”是一个综合性的整体工程,是有步骤地通过村庄整治和合理的规划建设,不断改善农民的生产生活条件。在新农村建设中,要实现“村容整洁”,离不开农村基础设施的完善。因此,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是实现“村容整洁”基本和必要的前提。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即中央 2006 年 1 号文件,其中强调要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着力解决农民最急需的生活基础问题,不断改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物质条件。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农村道路、饮水、沼气、电网、通信等基础设施和人居环境建设。这说明,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在新农村建设中占有相当大的比重。
二、切实提高做好村镇规划编制的认识
加强和完善农村基础设施,实现“村容整洁”和营造良好的农村人居环境,必须坚持规划先行。中国农民居住的分散性、随意性,是自古以来存在的显著特征。加上 长期以来,我国对村庄人居环境建设缺乏规划引导,以及管理上的缺位,也是造成村容不整的一个重要原因。新农村规划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以农村居住集约化为突破口,达到集约和节约的目的,既能加强农户之间的紧密性联系,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也便于农村公共设施建设,降低通电、通信、通气、通水等基础设施建设成本和公共设施的管理成本,便于集中进行环境污染治理,便于发展农村基层文化,等等。因此,在新农村建设中,一定要尊重群众意愿,考虑农民的适应性。要搞好调查研究,切实 做好 乡镇和村庄的规划编制前期调查工作,特别要深入农户进行 入户调查,了解农民的需要和愿望。要立足现有基础,尤其要考虑当地经济基础和农民的经济条件。要贯彻节约 土地的指导 原则,结合当地的地理条件,逐步进行房屋和基础设施改造,防止因大拆大建而加重农民负担。要委托有资质的规划设计单位进行编制,组织好专家评审,确保规划编制质量。要加强规划建设管理,引导农民按照规划建房子、修道路、搞绿化和整治村庄环境,确保新村建设按照审批的规划实施建设。
为了做好村庄编制工作,不少省市开展了多种形式的调研和宣传活动,有的还形成专门的调研报告,完善了相应的工作措施,为编制村庄规划提供了基础资料。目前,安徽省各市的村庄规划编制均按照“收集基础资料”、“提出布点规划方案”、“征求群众意见”、“形成规划成果”和“组织评审和验收”五个阶段组织实施。合肥、芜湖等城市结合本市实际,印发了《村庄规划的技术要点》,为各县镇编制村庄规划提供指导。很多城市加大了资金支持力度,淮北市决定二年内筹措 1000 万元,用于全市村庄规划编制,池州市按 “ 以奖代补 ” 方式,每个村补助 2000 元用于村庄规划编制。**省为推进新农村建设,先后制定了《关于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的实施意见》、《关于进一步加强村镇规划工作的通知》、《全省村庄整治工作实施意见》、《**省村庄建设规划编制技术导则》(试行)、《**省村庄整治技术导则》(试行)。这些指导性意见和举措对做好村庄整治规划编制工作提供了依据。
三、村镇规划编制和综合整治的重点
我国地
域辽阔,广大农村地理条件差别很大,经济发展不平衡。村庄整治和规划建设应结合当地实情,量力而行,不能千篇一律地采取“一刀切”和“齐步走”模式,走一条路子。尤其在生产生活各个方面,南北方、东西部,平原、山区、丘陵、水乡、海岛和城乡结合部各不相同,存在很大差别,就是同一个地区,地理条件也不相同,村与村之间的经济条件和发展速度也不一致,生
产方式和生活习惯也不太一样。因此,编制村镇规划和实施综合整治时,要认识到我国农村存在的这种差异,因地制宜,合情合理地科学编制新农村规划,应从 以下几个方面重点思考和把握。
考虑农民的生产方式和生活习惯的需要。农民的生产方式决定了长期以来形成的生活习惯,尤其是农民农机具和粮食的存放问题,以及畜禽圈舍应纳入旧村改造和新村建设的整体规划中(因失地即将脱离农民生活而纳入“城市”管理的村镇除外),既做到美观实用,又方便生产生活。畜禽圈舍应 注意空气流通,与人的住所要保持一定距离。对畜禽排放的废水应通入封闭式的下水道,以改变过去“污水横流,臭气熏天”的乡土生活面貌。**省淄博 市针对农民生产生活的实际,开展了全市农村住宅优秀设计方案竞赛活动,并将评选出来的一、二、三等奖的优秀设计方案免费印发到农民手中,供村民建房时有针对性选择,受到了广大农民群众的欢迎。
保护好有历史文化价值的古村落和古建筑。我们知道,一般的村庄或集镇,都是历经上百年、几百年甚至上千年的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见证。在新农村建设中,如果随意地全部推倒原有的房屋重建、新建,就会毁掉一个地区的历史文脉,毁掉了村庄的特色和格局。因此,在整治规划 建设之前,要搞好调查研究,哪些可拆,哪些不该拆,哪些重点保护,做到心中有数。对一些古建筑历史价值把握不准的,可暂缓拆除,做到以不动为主,以不拆为先,特别 对 有 历史文化价值的古村落和古民宅、祠堂、庙宇、亭榭、古塔、古碑、古桥,古堡、古井、牌坊,以及近现代有纪念意义的建筑物、军事设施、测绘标志 等和具有本地特色的建筑,应列入重点保护对象,避免因毫无保护性的大拆大建造成古建筑和标志性建筑的破坏或流失。
抓好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规划建设。尤其抓好供排水、排污等管线的规划建设。针对农村垃圾乱倒的问题,搞好农村垃圾场 的 规划建设和 沟渠水塘的整治,从源头上解决 “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和 “污水靠蒸发,垃圾满天刮”的脏乱差现象,切实改善农村环境卫生条件。上世纪八十年代末到九十年代初,笔者所在的乡镇一些先富裕起来的村庄进行了最早的村庄整治和新村改造,由于当时受种种条件的限制,个别村庄对旧村改造缺乏整体性的规划,供排水、排污等管线的规划建设没有纳入整体规划编制中。虽然农民住上了宽敞的楼房,但农民喝水还是靠小车推、担子挑,雨雪天还是一身泥水,没有真正改变原始的 “ 乡土生活”,应作为教训认真吸取。**省 淄博市张店区南定镇、沣水镇一些村庄,特别是沣水镇城东 村在旧村改造和新农村建设中,把照明、电信、供排水、排污和供暖、供气等各类管线科学的纳入村庄规划编制中,大都采取地下敷设,基本做到了编制规划“一步到位”。另外,还 要搞好农村通信、邮电、卫生室、娱乐、文化教育等公共服务设施规划建设,方便农民生产生活。
搞好村镇道路建设。在村庄综合整治和规划建设中,对农村道路不能简单地照搬城市的做法而随意 拆房开路,应以整治原有的道路为主。村庄道路不一定全部改直或过于宽敞,人能行、车能过是村庄道路整治的前提和原则。村庄主要道路最好建成水泥路或柏油路,安装路灯。乡镇驻地的主干路要有梯次和层次,逐步形成完整的道路网络体系。应坚持“有路就有树”的理念,搞好乡村道路绿化,乡村主干道两旁要有行道树的规划位置。要多种树少种草,尤其农村应把种树作为村庄绿化的主要形式,针对北方地区气候特点,多种适应本地生长条件、体现地方特色的树种,如法桐、梧桐、槐树、杨树、石榴树等,尽可能不“南树北移”,避免因气候等条件的限制造成资源的浪费。
突出地方特色和地域风情。我国广大农村,地理条件不同,山水形态各有千秋。在村镇整治和规划编制工作中,要顺应山水自然形成的地貌形态趋势,体现山区、丘陵、平原、城郊、水乡、海岛等不同风格的多样性,尽量保留原有房屋、原有风格、原有绿化,因地制宜、因村制宜,灵活多样建出有 乡村特色、地方特色、民族特色 和经济实用的农家新楼,使人居环境与自然环境有机地融为一体,避免 农村出现“千村一面”和城不像城、镇不像镇、村不像村的尴尬局面,真正 建设具有本地特色和地域风情的民居民宅。
保护好自然生态。对山丘、池塘、水渠、湿地、植被以及原生物,应坚持保护优先、开发有序的原则,以避免由于盲目开发造成自然生态的破坏。要注重保护好古树名木和天然林。在对山水田林路进行综合整治的同时,不能随意将自然形成的池塘、沟渠填埋掉,使农村既有 一个良好的生态环境和生活环境,又 保持山川秀美的原貌特色,真正把农村建设成为一道优美的田园风光。
江西省 赣州市在新农村规划建设中,贯彻了科学的规划设计理念,他们按照“规划适度超前,建设分步进行”的原则,结合自然村的撤并工作,坚持以整治为主,科学做好村庄总体规划布局。在村庄规划选址时,他们注意避开地震带、水库、河滩、陡坡、风口等易受自然灾害影响的地段,着眼于长远发展和建设安全型的新农村,不照搬照套城市规划,不千篇一律搞行列式、矩阵式、线条式布局,坚持了“一个保持、两个突出、三个不搞、三个配套”的原则,即保持农村历史文脉和地方建筑文化特色;突出人与自然和谐,突出农村田园风光;不推山、不填塘、不砍树;水电路配套,社区服务设施配套,房屋设计配套。还根据村庄规模大小、基础条件、地理位置等,分中心村、基层村、示范村、农民新村、历史文化名村和城中村等 6 个类别提出不同的规划要求,较好地解决了因条件不
一、标准不一而难于组织村庄建设规划编制的难题。这种因地制宜,以整治为主的做法值得学习和借鉴。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既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必然要求和构建和谐社会的重大举措,也是改变我国农村落后面貌的根本途径。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 和 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进程,广大农民要求改善农村生活环境和村容村貌的愿望更加迫切。为此,在村庄整治和规划建设中,必须正确理解“村容整洁”的涵义,避免产生思想认识上的误区,概括起来就是,一看路,二看树,三看卫生,四看住。在实现“村容整洁”的过程中,要注重实效,不搞形式主义;要量力而行,不盲目攀比;要民主商议,不强迫命令;要突出特色,不搞一刀切;要引导扶持,不包办代替;要规划先行,不大拆大建。通过村庄整治和规划建设,使农村基础设施和村容村貌有一个大的改善,真正实现和达到村容整洁、路面硬化、饮水达标、厕所卫生、塘坝清洁、住房适用、设施配套、村风文明的目标。
第五篇:新农村建设调研报告.doc
任重而道远
路漫须求索
——山西省交城县会立乡新农村建设调查报告
太原理工大学水利与科学工程学院调研组 本文以2010年水利科学与工程学院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志愿者服务队的队员们对山西省交城县会立乡的神堂坪村、会立村、柏叶口村、孔家庄村四个村进行了关于新农村建设的农村家庭的抽样调查为依据,系统地分析了会立乡新农村建设的现状和存在问题。报告涉及农村经济收入情况、农民生活水平、教育情况、医疗情况、农村家庭消费问题、多元农业发展状况、新农村村风村容的基本情况等多个方面内容。深入分析了会立乡在新农村建设中与全国新农村示范点之间存在的差距,并因地制宜实事求是地提出一定的针对性建议和对策。
调研的结果如下:
一:会立乡新农村建设调查的意义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的《建议》明确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党的重大历史任务。要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坚持从各地实际出发,尊重农民意愿,扎实稳步推进新农村建设。”。虽然山西省是传统的工业大省,工业基础并不薄弱,但是基层新农村建设不能像重工业那样得到较多资金和技术的支持。在会立乡的新农村建设中,乡镇政府如何起到主导作用,利用最合理的资金投入获得最切合农民利益的新农村建设成果关系到会立乡经济的稳定以及整个社会的和谐发展。在会立乡农村建设事业中出现了那些问题,应该如何克服;会立乡农村与标准中的新农村的差距如何,怎样去缩小这种差距„„这些都是我们在会立乡新农村建设中必须正面的问题。
做好会立乡新农村建设现状的调查,为会立乡的广大群众寻找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正确出路关系到会立乡人民的切身利益和社会的安定和谐。我们在全国范围内全面开展社会主义新型农村建设的同时,不但要关注沿海发达地区新农村建设所取得的成就,也要懂得从中取得新农村建设的可鉴经验。关心山区,特别是西部偏远山区的新农村建设现状,使比较落后的山区农村建设尽快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为村民建设自己心目中的理想家园是各级党委和政府急需考虑的问题。
二: 调查对象和调查的实施情况
1、调查的初步实施
为了解会立乡新农村建设情况,获得第一手资料,从 7月16日至7月26日,水利学院暑期社会实践服务队成员13人进驻交城县会立乡,并深入农村基层组织进行有关新农村建设的调查活动。这次调查主要针对神堂坪村、会立村、柏叶口村、孔家庄村四个村的居民。为了提高调查的准确性和显现特色,实践队将全体成员分成4个小组,分别深入到四个村庄,对其村委会,当地居民进行调查。调查以问卷与实地走访相结合的形式进行。问卷涉及农村经济收入情况、农民生活水平、教育情况、医疗情况、农村家庭消费问题、多元农业发展状况和新农村村风村容的基本情况等多个方面。
2、调查结果的整理
为确保调查的准确性,我们将调查问卷集中进行数据统计,将记录不全或缺少数据的问卷作废处理。本次调查共发出问卷40份即每村10份,回收40份,其中由于数据不全记录不周原因作废5份,有效问卷数为35份。另外,收集了全体调查员的调查笔记,并对所有笔记进行信息筛选,提取了有关医疗、教育、村民意见等相关信息。
3、资料的收集
当地乡政府提供的信息和数据;对农村村民的个别访谈;家庭问卷调查(问卷共计20题,涉及经济、教育、医疗、生活、村风村貌等各个方面)。
三:会立乡新农村建设的基本情况。
1、经济状况:会立村是会立乡乡镇府所在地,相比其它三个村的情况要略胜一筹。村民的经济来源分四类:一是靠种田、养殖维持生计,每户农民大概有三四亩的田地,田里一般种植玉米、黄豆、蔬菜;二是外出打工,主要是去交城和太原两个地方,由于文化水平有限,所以外出打工基本都是在做苦力,且每月只能挣800——1000元;三是在养鸡场打工,鸡场的半天工每月能挣500元左右;四是一些家住路边的村民在村子里开一些小店铺,比如说饭店、超市、五金商店等。村里通有柏油路,沿着路的两边,是错落有致的居民房。村子里安装有宽带,部分村民家中有电话或者手机。而且这个村子里有诊所,村民看病买药相对比较方便。
神堂坪村、柏叶口村、孔家庄村这三个村子的经济来源与会立村基本一致。但是这三个村的人们每人分得的土地没有那么多,只有一亩左右,而且搞养殖业的农户也特别少,基本就是一个村子中两到三户的人家在养一些牛和羊,规模很小。因此在神堂坪村和柏叶口村生活的年轻人们基本都外出打工。在柏叶口村,一些人们还能去柏叶口水库施工现场找一些活干,一天能挣50——80元左右。柏叶口村紧挨着柏叶口水库,所以村民们也开起了一些店铺、烧烤摊,以此贴补家用。这三个村子中,只有柏叶口村里有一个买药的地方,其余两个村中要想看病买药,只能到会立村。
孔家庄是这四个村中最贫穷的一个村子,在村子最显眼的地方,写着这样一句标语“村村通电话,幸福千万家”,然而村中的60个人中,只有三个人有手机,村中也只有四部座机。每户每年收入为2000——3000元。只有两户农家根据多年的积累养起了牛和羊,共有四百只。整个村子只有两个孩子在上学。由于经济比较落后,没有人愿意嫁过来,村中有四位单身汉。村民的家中更是一贫如洗,灶台、木板支的床、单薄的被褥,仅此而已。省道经过这几个村子,出行还比较方便。便利的交通本应为一个很好的发展条件,但是村里大部分村民依然是靠着“面朝黄土背朝天”的耕种为主要经济来源。
总体来说,会立乡几个村庄的经济发展状况还存在着较大差距,整体发展还不是非常均衡。
2、教育问题:这几个村子当中,以前是每个村中都有学校的,后来因教育布局调整撤了学校,学生只有到镇中心即会立村的明德小学读书,家长因孩子太小只好实施“1+1”工程(即花一个劳动力去会立村租房陪读)。一位家长给我们说:“国家虽然减免了学杂费,但现在要一个劳动力陪着,对于本来收入就不多的家庭来说负担还是很重”。另一方面,教育成本过高。有位村民给我们算了一笔帐:送一个学生,每学期按400元计算,读完小学、初中9年需要7200元,读完高中要1万多元,读完大学要5~6万元,按目前我们人均收入计算,培养一个大学生要花费8年多的纯收入。许多家庭经济状况不好的孩子因此很小就辍学在家,耽误了上学的绝佳时期。
而对待教育问题的态度上,有部分农民对孩子的教育表示出不大的热情,甚至认为最多只让孩子读完初中就得去打工赚钱,特别是农村的女孩更是因父母受到重男轻女思想的影响而失去继续读书深造的机会。但是由于贫穷落后,现在很多农村家长都表示再穷再苦都要供孩子读下去,只要孩子能考上大学即使抵押房产也会让他读书。因为上一辈吃了没文化的苦,他们都希望孩子能过得更好。农民对孩子要多读书、读好书的观念是日益加强的,至少在调查村中表示只供孩子念完初中的父母仅是极个别的例子。在会立村的一名农民还表示要供两个女儿读到她自己读不下去为止,只要孩子有读书的才能就会尽力让她们安心读好书。相信农村教育随着农民对教育观念的改变会得到更好的发展。
农村教学设施落后,师资队伍整体水平不高。虽然各级财政加大了对农村义务教育的投入力度改善农村教育办学条件。但根据调查组在会立乡实地考察,了解到由于会立乡自身教育条件基础差,起点低等原因,导致现在教学设施还处于落后阶段,师资整体水平也不够高。任课老师也表示出万般的无奈。会立乡地处较为偏僻山区的原因,好多具有优秀教学水平的老师都不愿前来教学;本地能从师范学校出来的人才也大都不愿留在这里,所以会立乡整体教师队伍的水平不是很高。很多教师表示,当地学校的硬件设施落后、师资水平较低、以及人才的流失是当地教育所面临的主要难题。幸好的是,有很多当地教师都很有上进心、都很关心学生的学习生活,也会利用课余时间来学习其他先进的教学方法。要解决当地教育问题,还要希望政府加大教育资金的投入,改善当地教师待遇,引进人才,提高教学水平,改善教学环境。这样东固教育才会跟上来。
贫困学生较多,帮扶资金不足。调查组来到会立乡的最大感慨就是这里的贫困学生太多了。对这些读书困难的小孩,政府虽然有减免学费,资金援助等措施,但对会立乡大量的贫困学生来说只是杯水车薪。在调查组开展的学习班中,一个读六年级的女学生告诉我们她今年已经十六岁了,由于家庭经济原因今年的初中能否读得上还是个未知之数。听到这些话或许会使人惊讶,但在这里却是真实的存在。会立的孩子就是会立的未来,要发展会立经济,首先发展会立的教育。
4、畲族农村医疗卫生状况。
农村的卫生情况有进一步的改善。四个调查村中,我们发现新农村建设使大部分村民已经吃上自来水,水泥路通到自家门前,使村民终于告别以前那些刮风就尘土飞扬的日子。随着交通的方便,村民也可以更容易地出去买生活用品,对改善个人卫生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农村合作医疗在农村普及问题上还有阻力。接受调查的四个村村民都基本上办理了农村合作医疗手续。可见乡政府对农村合作医疗计划落实得还是比较好的。但根据调查结果显示,仍有部分村民没有办理农村合作医疗手续。当问到他们为什么不和其他村民一样参加合作医疗时,这些村民表示不太了解具体情况,认为对自身也没太多作用,所以就没有参加了。
四个村庄中得医疗条件普遍比较落后,神堂坪村的诊所是临时设立的,会立村的诊所是会立乡乡镇府所在地,只有一些简单的医疗器械,而柏叶口村只有一位卖药的乡亲,孔家庄没有诊所,村民们看病买药只能到相距十几里地会立村,从而延误病情的情况时有发生。这足以说明这里的医疗条件还有待提高。
四:新农村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1、农业效益不明显。由于四面环山,可种的土地少之甚少,而且结构单一,一般只种玉米,没有品牌产品,走出去的产品就肯定没有了。依靠打工的收入很不稳定。养殖是个不错的增收途径,但是却很少有农民有能力去投资养殖。受多种因素钳制,农民增收空间不大。
2、教育与观念问题。辍学打工的孩子们很多,觉得能挣钱养自己就行,思想观念比较落后。孩子对教育的重视程度不够。当孩子提出辍学时,家长就无能为力了,不懂得怎么去教育开导他们。由于经济条件比较差,这里教师队伍的整体水平相比交城县就有很大的差距。老师对孩子们的鼓励也比较少,而这对于有厌学情绪的孩子们是没有好处的。这里紧挨着吕梁山脉,村民们吃水、用水都是山上流下来的,根本不用花钱买水,所以几乎没有节水意识。
3、管理缺乏民主,医疗条件差。在信用贷款、低保户这些与农民切身利益相关的方面做的不够民主。基本上每个村子都存在“关系户”。越是偏远的地方,这种现象就越明显,一些地地道道的困难户没有享受到福利。
五:对新农村建设的意见和建议
1、强化组织领导,扎实推进农村建设新理念。成立领导小组,完善新农村建设工作机制与考核机制;明确部门负责,开发旅游项目,为农民增收想法子;做好建设规划,严格新农村建设操作程序。强化为人民服务的思想,着实为农民办好事、办实事。
2、提高农民自主创新能力,切实注入农村建设新动力。转变思想观念,促进农民自主创新;加强科技培训,推动农民自主创新;推行典型示范,带动农民自主创新;落实优惠政策,引导农民自主创新。
3、要不断拓展农民增收途径,乡镇干部多下乡体察民情,了解农民之所急需,对城乡要求一视同仁,真正实现城乡一体化,工农和谐化。
4、新农村建设要深入群众,切合实际解决问题。在新农村建设中,有些村民对一些政府的工作表示不解。造成这一结果的主要原因是政府的宣传工作还不够。如果政府在下达工作时能够事先调研,深入群众的话,相信好多村民对政府的工作会更加支持的。在农村规划上,政府也要做出明确的指导,了解当地农民的切实需要,不要按图照搬地进行盲目的建设。
5、落实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精心编织农村社会“安全网”。针对农村居民对合作医疗了解的不足,有关工作人员要加大宣传力度。从乡到村,要求有关人员积极向村民解析合作医疗的详细内容。让更多村民明白到合作医疗对自身的利益。另外,乡里的宣传员也要多地到农村中就有关政策进行宣传,让村民明白到政府政策的目的,使他们明白到政策对自身好处。只有让更多的村民明白政府政策的为民目的,才会使更多的村民拥护政策,确保政策的顺利实行。
6、实行教师再培训计划,提高教师整体水平。实行有经验的老师带没经验的新老师,一对一的帮助,使旧新老师间形成师徒关系。另外,老师要发扬创新精神,积极学习。乡政府也应给予物质支持。如果可以,也可以与大学学院签定对口教育支援,让大学生到会立乡进行支教,通过各种方法提高会立乡整体教学水平。
7、实现“管理民主”同时扩大基层民主。只有管理民主,在村级事务管理中依靠群众,集思广益,才能最大限度地调动农民的积极性,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才能搞好农村各项事业。扩大基层民主,实现“管理民主”,就是要在农村党组织领导下,健全和完善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等村民自治机制,不断增强农民群众的主人翁意识,使广大农民群众真正拥有知情权、参与权、选择权、监督权,真正地让农民当家作主。
六、结论
从以上调查结果可以看出,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会立乡的新农村建设任重而道远,我们在思想认识上要有长期打算,在发展规划上要有长远眼光,在制定目标上要把握关键,在工作开展上要求真务实,同时通过全民动员,城乡互动,各部门上下协调,才能共同促进新农村建设又好又快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