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2003年12月02日人民日报 支树平:统筹城乡是国民经济持续协调发展的基础
2003年12月02日人民日报 支树平统筹城乡是国民经济持续协调发展的基础
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是我们党为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而提出的新的思路和方针。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就是要立足农业抓发展,跳出“三农”抓“三农”,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统一规划、通盘考虑,统筹解决城乡发展的矛盾和问题,促进城乡协调发展。
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战略举措
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解决长期以来制约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城乡二元经济结构问题,无论对于“三农”问题的解决,还是对于促进整个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与国家的长治久安,都至关重要。
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内在要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重点和难点都在农村。到2000年,我国总体上已实现了小康,但这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差距主要在农村。没有农民的小康,就没有全国人民的小康。河南农业经济和农村人口的比重都明显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农村实现小康的任务更为艰巨。要实现农业发展、农村繁荣、农民富裕,需要立足全局、统筹城乡,以工业带农业、以城市带农村。
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必然选择。“三农”问题主要表现为城乡差距扩大、农民负担沉重、农民收入增长缓慢、农村消费能力下降和农村劳动力转移困难以及农村社会事业落后等。“三农”问题是经济体制性矛盾、结构性矛盾的集中表现。从体制性矛盾看,由于长期实行“重城轻乡”的发展政策,城乡二元经济结构明显,劳动力等生产要素城乡分隔、流动不畅,造成城市化滞后于工业化。从结构性矛盾看,主要表现为农业增加值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重下降,同时农业就业人口居高不下,农业劳动生产率低,人地关系紧张,农产品质量和品种不适应市场需求。解决这些问题,需要跳出“农”字做文章,在城乡统筹上下功夫。
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是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客观需要。由于农民收入增长缓慢,农村居民消费能力较低。发达国家在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3000美元以后才出现买方市场,而我国在人均GDP不到900美元时就出现了工农业产品的低水平过剩。这种状况不仅制约内需的扩大,而且不利于提高工业质量和效益,影响产业结构优化升级。2002年,河南省县以下消费品零售总额占全部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仅为29.2%。因此,只有统筹城乡发展,提高农民消费能力,拓展农村市场,突破消费梗阻,实现良性循环,才能为国民经济增长提供长久动力。
关键在于加快工业化、城镇化,推进农业现代化
不久前河南省委通过的《河南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规划纲要》确定:河南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基本途径是加快工业化、城镇化,推进农业现代化。这是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精神,统筹河南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举措。
工业化就是“化”传统农业为现代农业、“化”农业社会为工业社会、“化”农民为市民的过程,是二元经济结构向现代经济结构转变的过程。河南正处于工业化初期阶段向中期阶段加速推进的时期,产业结构变化的核心是农业和工业之间结构的转化。因此,统筹城乡发展、加快工业化,就是要利用工业化促进农产品向工业品转化,为农村劳动力转移提供就业岗位,为农业现代化提供物质技术基础,通过工业积累反哺农业、支持农村,为城镇化提供产业支撑。
城镇化是推动农村富余劳动力转向非农产业、进入城镇的主要途径,并能通过要素聚集促进工业化的发展。富裕农民首先要减少农民。《河南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规划纲要》提出,要“坚持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实施区域性中心城市和中心城镇带动战略,就是要把区域性中心城市构筑成区域经济的核心增长极、对外竞争的主要载体、辐射带动农村经济的龙头;就是要积极发展小城镇,促进农村劳动力就地转向二、三产业,推进农村的工业化。
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是巩固和加强农业基础地位、提高农业竞争力的根本举措。农业现代化的内涵一般包括生产过程机械化、生产技术科学化、增长方式集约化、经营循环市场化、生产组织社会化等,概括起来就是要用工业理念发展农业。从河南看,就是要通过发展订单农业、标准化农业以及农产品的精深加工和产业化经营,提供优质、高效、专用、绿色、安全的食品和其他农副产品,提高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提高农产品的加工转化率,把农业及农副产品加工业发展成优势产业,变农业大省为农业强省。
找准抓手突出重点
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需要及时调整工作思路、方法,找准抓手,突出重点,制定和用好政策,把工作落到实处。
统筹发展规划。目前,我国经济总体上已经进入加快工业化的阶段,有条件拿出部分财力来反哺农业、支持农村。因此,在制定城乡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确定国民收入分配格局和制定重大经济政策时,应把解决“三农”问题放在经济社会发展的优先位置,向农村、农业倾斜。第一,调整财政支出结构,加大对农业和农村的支持与保护力度。一是加大对农村基础设施和社会事业的投资,逐步把县以下的中小型基础设施和公益事业建设纳入政府投资的范围。二是充分利用世贸组织的“绿箱”政策,增加农业科研和推广、质量安全和检验检测、农产品流通设施、农民培训等方面的投入,努力提高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三是调整补贴结构,建立对农民收入的直接补贴制度。第二,增加对农村的金融支持。当前,农村资金外流、金融发展滞后,成为制约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河南应创造条件,积极推进农村信用社改革,焕发农村信用社的活力,增加对农业、农村的信贷支持。第三,壮大县域经济。总体上看,河南县域经济还是以农业和农村为主体,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的任务十分艰巨。发展和壮大县域经济,一是要把农业现代化与加快工业化进程紧密结合起来,加大农业结构调整力度,大力发展优质、高效、专用农产品,以劳动密集型产业替代土地密集型产业,发展比较优势明显的产业。同时,立足资源优势,大力发展以食品工业为主的农副产品加工业,带动农产品转化、农民增收。二是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非公有制经济是适合县域经济的有效形式,县、乡政府要甘当经济发展的“守夜人”,致力于改善基础设施、维护市场秩序,为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要尊重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把人民群众发展经济的积极性引导好、发挥好、保护好。三是着力发展“块状经济”。既立足原有的产业基础,引导当地城乡企业聚集,又加大力度,吸引周边及县域外相同产业领域的企业在当地落户,形成特色块状经济带、经济区,壮大产业支撑,打造县域经济品牌。
统筹生产经营。这是指作为微观经济主体的工业企业和农产品生产者,应具有相同或相似的经营理念和管理模式,主要表现为农业要向工业看齐,用工业的理念发展农业,农业生产经营要向集约化、专业化、机械化发展,向标准化、信息化、产业化发展。要树立四种意识:一是市场意识。在稳定粮食总产量的前提下,以市场为导向,大力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从“吃饭”农业走向市场农业。积极培育龙头企业,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解决好小生产与大市场的矛盾。二是标准意识。加大农业标准化建设力度,尽快建立农产品质量标准体系、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体系、质量安全认证体系、信息服务体
系,将农业生产的全过程纳入标准化的管理系统。三是品牌意识。有品牌才有市场竞争力,才有信誉。要把已有的农产品品牌保护好、发挥好,并高度重视新品牌的培育。四是资本运营意识。应用工业资本运营理念,吸引各种社会资本投资农业,通过发行企业债券、公司上市等方式,加快农业龙头企业发展,吸引对农业的投资,增加对农业的投入,促进现代农业发展。
统筹人力资源开发。重点是统筹解决城乡就业问题。《河南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规划纲要》提出,到2020年河南非农劳动力要达到60%以上,城镇人口达到50%以上。实现这个目标,城市和乡村都要积极拓展就业空间,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农村和小城镇要大力发展农村服务业、农副产品加工业和运销业,加快农业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向小城镇流动。要建设农业工厂,努力使种植、养殖业园区化、工厂化,就地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要改革城乡分割的户籍管理制度,取消对农民进城就业的限制性规定,逐步统一城乡劳动力市场,逐步建立城乡一体化的国民教育、劳动就业、社会保障体系,使进城农民在子女教育、就业、社会保障等方面与城镇居民享受同等待遇,形成有利于农民进城就业和创业的良好环境。要加强城乡劳动力职业技能培训,提高劳动者素质和就业技能。
统筹社会化服务。农民在市场中处于弱势地位,不知道市场缺什么、自己该种什么,其原因主要是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薄弱,农村中介组织不发达,农民的组织化程度低。发展农业社会化服务,一是支持农民按照自愿、民主的原则,大力发展多种形式的专业合作组织。政府应提供政策、资金支持,扶持农民建立专业合作社、行业协会,服务农民。二是鼓励城乡各种力量投资发展农产品加工业,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形成科研、生产、销售、服务一体化的产业链。三是加快供销社业务转型步伐,扩展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供销社系统在市、县、乡经营网络完善,应通过兴办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建立农业综合服务站、建设农副产品专业市场、发展现代连锁经营等多种方式,引导生产,组织流通,实现供销社发展与农业发展的双赢。四是完善农产品市场体系,放开粮食收购市场。
(作者为中共河南省委副书记)
《人民日报》 2003年12月02日
第二篇:人民日报社论:统筹城乡发展 夯实农业基础
人民日报社论:统筹城乡发展 夯实农业基础
2009年12月29日08:27来源:人民网-观点频道
辞旧迎新之际,中央农村工作会议胜利闭幕。这次会议是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之后中央召开的又一次重要会议。会议深入分析了当前农业农村形势,全面部署了明年“三农”工作,围绕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进一步夯实农业农村发展基础的主题,研究提出了一系列含金量高、针对性强的政策措施,对于贯彻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四中全会以及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保持农业农村发展的好势头具有重要意义。
今年是新世纪以来我国经济发展最为困难的一年,也是“三农”工作攻坚克难、奋发前行的一年。历史罕见的国际金融危机冲击、多年不遇的自然灾害以及各种挑战接踵而至,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经受了严峻考验。党中央、国务院果断决策,沉着应对,及时采取加强“三农”的重大举措。全国上下团结一心、顽强拼搏,粮食生产再获丰收,农民收入较快增长,农村民生加快改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取得重大进展。“三农”发展的巨大成就,为党和国家战胜困难、应对冲击赢得了战略主动,提供了基础支撑,做出了重大贡献。
好成绩来之不易,应当倍加珍惜。同时,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当前农业农村发展环境复杂多变,形势依然十分严峻。长期制约因素尚未根除,新的矛盾问题又不断显现,农业农村发展面临着基础设施脆弱、比较效益下降、科技创新滞后、农民转移就业困难、资源要素流失等瓶颈制约,保持农业稳定发展、农民较快增收的难度越来越大。对此,我们要有足够的思想准备,居安思危,警钟长鸣,切实防止忽视和放松“三农”工作的倾向,努力确保粮食生产不滑坡、农民收入不徘徊、农村发展好势头不逆转。
明年是实施“十一五”规划的最后一年,是夺取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新胜利、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关键一年。做好农业农村工作,意义十分重大。我们要按照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的要求,稳粮保供给,增收惠民生,改革促统筹,强基增后劲,继续为改革发展稳定大局做出新的贡献。
应当深刻认识到,农业比重大,农村人口多,是我们这样一个发展中大国的基本国情。越是困难的时候,越要重视农业,支持农村,关心农民。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的成功实践再次告诫我们,必须站在全局和战略的高度,看待“三农”问题。主要农产品供给充足,经济社会发展大局才有稳固支撑;农民购买力不断提高,保增长、扩内需才有持久动力;农村面貌日新月异,整个国家才能安定和谐。
当前,农业农村进入历史上最好的发展时期之一,但是城乡发展不平衡仍是我国现代化建设面临的突出问题。党中央强调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根本原因在于农业基础仍然薄弱,最需要加强;农村发展仍然滞后,最需要扶持;农民增收仍然困难,最需要加快。衡量城乡统筹发展的成效,关键要看农业基础是否不断加强,国民收入分配是否真正向农村倾斜,公共事业发展的重点是否切实向农村倾斜,改善民生的举措是否更多惠及农民。归根结底,要看立足点是否真正放在加强“三农”上。决不能以牺牲农业农村为代价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决不能借统筹城乡之名削弱农业农村、损害农民利益。
统筹城乡发展,夯实农业基础,要立足当前,着眼长远,明确方向,突出重点,在关键环节上花气力、下功夫。
继续加大对农业农村的投入力度。总量持续增加,比例稳步提高。稳定发展粮食生产的政策信号不能变、支持不能减。完善农业补贴制度,调动农民务农种粮和地方重农抓粮的积极性。加强和改进农产品市场调控,保持价格合理水平。
不断增强农业发展支撑能力。抓好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和高标准农田建设,提高农业科技创新和推广能力,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提升农业机械装备水平,健全农产品市场体系,促进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再上新台阶。
加快改善农村民生。将政府的公共资源更多地投向农村,引导资金、技术、人才、管理等要素向农村聚集,千方百计促进农民多渠道就业,加快解决农村发展最急需、农民要求最迫切的饮水、用电、教育、医疗等问题,提高农村社会保障水平,加大扶贫开发力度。促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坚定不移深化农村改革。更加注重城乡联动、协调推进,更加注重制度建设。稳定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有序推进农村土地管理制度改革,加快农村金融改革步伐,继续深化农村综合改革。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要把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促进农民工融入城镇、有序转变为城镇居民,作为城乡改革联动的突破口。
明年农业农村发展的大政方针已定,任务艰巨,工作繁重。各级党委和政府要进一步加强组织领导,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确保抓“三农”工作精力不转移,劲头不减弱,工作不松懈,再创农业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新佳绩。
(责任编辑:徐连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