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太仓探索建立农民增收长效机制,“三变”让农民钱袋子鼓起来
太仓探索建立农民增收长效机制,“三变”让农民钱袋子鼓起来
哪“三变”?
农民变市民 农民变股民 农民变产业工人
今年太仓农民人均纯收入有望增长15%左右,达18500元以上。
苏州要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重点在农村,难点在农民增收。农民如何实现长效、稳定增收,确保实现“六年倍增”目标?太仓市探索让农民实现“三变”来建立长效增收机制,即农民变市民、农民变股民、农民变产业工人,预计今年太仓农民人均纯收入有望增长15%左右,达18500元以上。
去年以来,太仓市集中开展了一系列专题调研,进一步摸清全市农民收入水平、结构、来源,了解农民增收中面临的困难和矛盾,分析农民增收潜力,并围绕“农民收入翻番”目标,制定实施了《关于促进农民持续增收的意见》,出台了关于发展合作农场、开展高标准农田建设、开展第三轮扶持集体经济薄弱村等一批更加细化的意见和制度,为农民的持续、长效增收提供了政策保障。
规模化、设施化是现代农业的前提条件,但简单种得出、养得好不是现代农业。农业要实现高效,必须依托快捷、高效的流通体系。为此,太仓市在加大对农业基础设施投入的基础上,不断健全农产品加工流通体系,到目前为止,该市各镇都建立了农产品配送中心,让地产优质农产品在流通环节产生更高附加值。与此同时,该市投入近亿元资金落实了13个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高效农业总面积累计达25.83万亩。
目前,工资性收入约占苏州农民人均纯收入的45%左右,增加就业是农民实现增收的主要途径。太仓市对农村“5060”人员给予政策倾斜,将劳务合作社就业岗位纳入公益性岗位,重点解决大龄失地农民及就业困难人群的就业问题。到目前为止,太仓已累计组建村集体劳务合作社85家,入社农民超过1万人;今年1-10月份,已实现劳务总收入1.2亿元,平均每个社员年劳务收入在1万元以上。
扶持农民创业,既能实现农民致富又能以创业带动就业。太仓鼓励镇、村集体投资建设创业载体,对该市户籍农民初次创业租用的,两年内下浮20%的租赁费。对农民创业人员从事个体经营,免费办理有关证照,三年内免收多项行政事业性收费,对持《再就业优惠证》和《就业援助证》 的农民,三年内按每户每年8000元为限额依次扣减当年营业税、个人所得税等税费。通过种种优惠政策,帮助农民逐步实现由“打工经济”向“创业经济”转变。今年1—9月份,太仓新增个私企业5296户,累计达3.7万余户。
“大河水涨小河满”。强村是富民的有力支撑。太仓市鼓励各地打破村域界限、以镇(区)为单位建立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平台,对物业经济实施集聚发展、抱团发展,合力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据初步统计,太仓今年村集体总收入预计将达6亿元,村均550万元左右,大约增长15%。村级收入的增加为股份合作社分红和农民的财产性、经营性和保障性收入增长创造了条件。
(来源:苏州日报,记者:王芬兰、顾志敏)
第二篇:加快建立农民增收的长效机制
加快建立农民增收的长效机制
发布时间:2009年08月17日 17:23 作者:庞道沐
由于党中央、国务院及时采取发展粮食生产、增加农民收入、强化农业基础地位等重大措施,农民收入增长很快,2004年农民人均纯收入实际增长超过6%,这是一个了不起的成绩。但是我们也清醒地看到:这只是恢复性增长,农民增收的基础依然薄弱。要保持农民收入增长的好势头,关键是要在建立农民增收的长效机制上下功夫。
现阶段我国农民收入的主要来源是农业生产,农业效益如何直接决定着农民收入的高低。与工业生产不同,农业生产受到自然条件与市场变化的双重制约。从自然方面讲,由于我国农业的物质技术装备程度低,农户经营规模小,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弱,特别是在应对自然灾害和重大动物疫情的预警机制尚未建立健全的情况下,农业生产一旦遭受自然灾害和重大动物疫情,农民的收入便会受到损害,轻则减产减收,重则劳而无获。从市场方面讲,由于我国农业信息服务发展滞后,农民难以充分了解市场信息,不能及时根据市场需求调整生产、品种和品质结构。在过去农产品供给短缺时,只要农业增产农民一般都能相应增收,但现在增产能否增收还要看市场需求状况。大宗农产品供给弹性较大,需求弹性却小,因此往往出现“谷贱伤农”的情形。此外,农民增收还受人为因素的制约。有的干部对农民增收的认识还不够到位,缺乏紧迫感和责任感,促进农民增收的办法不多、措施不力。同时,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不能有效转向非农产业领域,这也从一个方面制约了农民收入的增长。只有建立农民增收的长效机制,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农民增收难的问题。
建立农民增收的长效机制,是一项艰巨繁复的社会系统工程。最根本的是要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贯彻落实中央各项扶持政策,既要从“三农”本身考虑问题、寻找出路,又要跳出“三农”,从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思考问题、研究对策;既要大力挖掘农业和农村内部的增收潜力,又要寻求解决农民增收问题的治本之策;既要着眼于发展,培育新的增长点,又要加快改革步伐,解决深层次的矛盾和问题。
加快发展农村二、三产业,特别是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等劳动密集型产业,推进和健全以工补农、以工建农机制。要适时调整乡镇企业发展战略,用“集中、改制、换代”的思路来推进乡镇企业结构调整和体制创新、技术创新、管理创新,使其在吸收转移农村劳动力和发展非农产业方面继续发挥作用。注重工业化与城镇化的结合,小城镇建设以非农产业发展为先导,工业建设围绕城镇发展,把大量农村劳动力吸纳进城镇,融入到工业。加快建立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正确看待和公正对待农民工,形成城乡劳动者平等就业的制度。大力发展小城镇,完善城镇基础设施,继续支持小城镇建设投资,引导金融机构支持小城镇发展,同时改革小城镇的户籍制度,支持农民进城。建立社会保障制度,扩大保障面,建立进入城镇的非农产业人口的住房、就业、教育、养老和医疗保障体系。
以市场为导向,积极调整和优化农业结构。这是促进农民增收的主要途径。大量事实证明,农民收入增长缓慢的主要原因,在于农业结构不适应市场的需求变化。现阶段调整农业结构应突出四个重点:一是推进农产品的品质结构、品种结构和区域结构的优化。要围绕主导产业、拳头产品进行战略性调整,加快优势和特色农产品基地和产业带、专业带建设,发挥本地优势,打造名牌产品,提高农产品竞争力。要树立大农业观念,大力发展畜牧业,抓好良种繁育和动物防疫体系建设,推动传统农产品更新换代。二是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重点解决企业资金短缺和精深加工水平低的问题,实现多层次、多环节增收。同时,积极支持多种形式的农民合作组织的发展,实现农业的规模化和集约化经营。三是加快农业标准化体系、农产品质量检测体系建设,全面推动农业标准化生产。四是按国际分工优化农业生产,大力发展优势产品和产业,并加快发展农产品加工业,提高科技含量,使我国的农产品更多地走向国际市场。
依靠科技进步,提高农业集约化经营水平和资源替代率,从而保障和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以保持农民增收。针对当前我国农业面临的耕地减少、水资源和环境恶化的现状,我们要以科技为先导,采取支持农业科学技术的有效政策,切实有力保护和稳定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要增加农业科技经费,深化科技体制改革,调整农业科学技术结构和教育结构。优先建设一支精悍的科技攻关队伍,发展多种形式的技术推广服务组织,强化农业发展的科技支撑体系,把提高品质作为科技攻关和推广的重点。大力引进推广先进实用的农业科技,强化对农民的培训,不断提高农民的科技素质,为农民增收、农业发展注入持久的动力。
坚持“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落实农民减负措施。“多予”,就是要给农业以“输血”式的支持和保护,不断增加农业投入,改善农业和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条件,实现由以农补工向工业反哺农业的转变。要加大信贷资金对农业的支持力度,健全重要农产品的储备调节制度和风险基金制度,建立与完善农业保险制度。当前尤其要抓紧建立和完善国家对农业特别是粮食等农产品生产的长期补贴机制,让农民得到更多实惠。“少取”,就是要切实减轻农民负担,系统全面地推进农村税费改革。免征农业税以后,要特别警惕免税不减负的现象发生。要精简乡镇机构、压缩人员、节减开支、理顺县、乡(镇)财政体制。规范收费管理,对现行涉及农民负担的各种收费项目进行全面清理整顿,坚决取缔各项不合理收费。加大监督监控力度,建立健全关于农村税费的法律、法规和监督体系,使税费改革步入法制化轨道。“放活”,就是解放农村生产力,实现农业资源在更大范围内和更高层次上的优化配置。要进行农业组织与制度的创新,大力推进农村各项改革事业,建立有效的人才和投入机制,吸引更多的资金、人才、技术投向农业和农村,发展规模经营。要从战略的高度把农村个体、私营经济作为农民增收的重要增长点来抓,动员更多的力量从事农村个体私营经济,尤其鼓励农民和返乡农民自主创业,在行业准入、税收、投融资、技术、信息、资源使用、人才政策等方面给予支持。要把农民工培训作为促进农民外出就业、稳定就业、长期增收的一项基础工作来办,调动全社会的力量参与农民职业技能培训,并在财政上加以支持。
建立农民增收的长效机制,关键是要从本地实际出发,常抓不懈。要清醒地看到,随着新情况、新问题的层出不穷,影响农民增收的因素在不断变化,从而使农民增收政策的时效性增强了、风险性加大了。这就要求我们以更加强烈的社会责任感、更加敏锐的目光,时刻关注农民收入的变动情况,未雨绸缪,及时采取有力措施,帮助农民规避风险、保证农民增收。还要充分认识到,由于农业的区域性和农民的地域性,决定了每个地方农民增收的主要制约因素是不一样的。因此,各地在建立健全农民增收长效机制,制定促进农民增收政策时,必须因地制宜。
各级党委、政府要从实践“三个代表”的高度,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高度,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高度,认识促农增收、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性、紧迫性。要防止政策在执行中走样,严禁为了地方和部门利益截留或曲解中央政策。要从经济全局和各方利益出发,综合分析评价,处理好局部效果与整体效果、直接效果与间接效果、当前效果与长远效果的关系,既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增加农民的近期收入,同时扎扎实实地抓好促进农民增收的基础工作,做到农民短期增收和长期增收的统一。各级领导干部要大力弘扬求真务实精神,大兴求真务实之风,杜绝浮夸,力戒浮躁,不图虚名,不做表面文章,不提脱离实际的高指标,不喊哗众取宠的空口号,不搞劳民伤财的假政绩。要深入基层,到农民群众中去,倾听农民呼声,了解真实情况,解决农民生产生活中存在的问题。要把农民收入作为考核相关领导干部的重要指标。要抓好农村基层干部培训,提高他们带领群众增收致富的本领。农村干部则要切实和农民打成一片,切实尊重农民的意愿和选择,积极为农民增收出主意、想办法、办实事、多服务,真正成为农民增收的引路人、农民利益的维护者。
(作者:湖南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
第三篇:建立和完善农民增收长效机制的调研报告
建立和完善农民增收长效机制的调研报告
增加农民收入是当前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一个突出问题,千方百计促进农民增收,事关全局,意义重大,既是当前的紧迫任务,又是今后的长远目标,既是重大的经济问题,也是重大的政治问题。近年来,随着党和政府对“三农”工作力度的不断加强,我区的农民收入也不断稳步提高。但是应该看到在农民增收较好的形势下,农民增收没有在体制上和机制上有新的突破,城乡居民的收入差距始终没有根本缩小,农民内部增收除各级政府惠农政策的拉动及粮食产量、价格的支撑外缺乏源动力,气候、政策、市场等因素大都带有即期性,不可能长期对农民增收产生促进作用,农民增收仍然存在不少制约因素,农民增收的长效机制还远未建立。
为此,根据区委、区政府的安排,区农委会同有关部门就当前农民收入状况进行了专题调研,通过召开座谈、交流、走访,对如何建立和完善农民增收长效机制在分析、调研的基础上形成了本报告。
一、农民收入现状
近年来中央连续多年对农村发展发了“一号文件”,区委、区府也十分重视“三农”工作,坚持以城乡统筹发展,构建和谐农村社会为目标,全面贯彻与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千方百计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增加农民收入。农村经济保持健康协调发展,农民人均收入不断增长。全区据8个镇,5个开发区,277个行政村,3185个村民小组,涉及农户总数14.68万户,农村人口37.28万人,劳动力23.65万人,2005年全区实现农民所得28.17亿元,其中:第一产业所得51746万元,第二产业所得179045万元,财产性所得23360万元,转移性所得27542万元。分别占所得总额18、63.6、8.3和9.8。农民人均收入7556元,与1996年3089元相比,十年间我区的农民人均年收入每年以10%的速度递增。由此可见,农民工资性所得是农民收入的主要来源,农村财产性和政策转移性收入是农民收入增长不可小视的支撑因素。
在农民增收的同时,农民和城镇居民收入的差距也在进一步扩大,1996年我区农民劳均收入5425元,和城镇居民职工平均工资9035元相比,差距比值为1:1.67;2005年尽管各方重视“三农”问题,农民劳均收入虽然达到11912元,而城镇居民职工平均工资达到20461元,差距仍扩大到1:1.72,收入差距绝对额由3610元扩大到了8549元。各村的农民收入差距也不断拉大,最高的与最低的差距达3倍,全区1/4的村农民收入低于人均6000元水平,农户间的收入差距更大,低于收入保障线的农户依然存在。因此,缩小城乡差距,提高农村综合经济实力,提高农民收入,寻求解决农民增收问题,建立促进农民收入持续增长的长效机制意义重大。
二、制约农民增收的主要因素
农民增收问题,本质上是体制和结构问题,是经济发展中长期积累的深层次矛盾的集中体现,表现为城乡之间、区域之间、工农之间、工业化与城镇化之间发展的不协调,农民收入持续增长的内生机制没有形成。当前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进程中,制约农民增收的主要因素有:
1、农业内部增收潜力有限。一是,通过提高粮食产量和提高粮食价格来促进农民增收的空间不大。尽管近年来粮食价格稳中有涨,再加上国家对粮食的直补,粮食生产产值有了较大幅度增加,但由于化肥、农药、种子等生产资料价格也跟着上涨,生产成本的增加抵消了粮价上涨和政策给农民带来的部分好处。并且粮食产量和粮食价格继续提高的潜力不大,进一步从粮食中提高纯收入的余地很小。二是,农民发展新型高效农业困难较大,抗风险的能力不强。原创:http://www.xiexiebang.com/近年来,我区大力在发展特色养殖、无公害蔬菜、苗木花卉、农业加工等高效种养业。虽然农业结构逐年调优,农民得到了实惠,但面对市场,农民对种养什么能赚钱仍然把握不准,特别是由于我区人多地少,土地经营权分散,同时受资金、技术、知识和信息等因素制约,单靠农民的力量很难实现产业结构调整的最优化,农业抵御风险的能力机制和手段不强,一旦遇到自然灾害,农业收入风险加剧,农民收入难以保障。三是,农民从土地上增收余地很小。农村“二轮”土地承包后,大多数农户以一家一户的生产为基础,生产规模小,风险大,效益差,商品率低,市场竞争缺乏,再加上农业综合服务体系不健全,农民从现有承包土地上获得增收能力很小。
2、农业投入依然不足。从财政的角度看,近年来农业的投入逐年增加,但农村税费改革后,政府取消了农村劳动积累和义务工等政策,不少地方在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的投入减少,有些村、组农业基础设施陈旧老化、退化,已不适应现代农业的发展需要。此外,随着城乡一体的发展,镇村道路建设、教育、公
益事业,还有农田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的投入,靠农业自己是不可能达到有效投入的。
3、农村劳力转移艰难。近年来,我区通过招商引资,大批工业企业落户我区,虽然政府通过培训、推荐等方式来引导农民非农就业。从劳动力转移来看,大部分青壮年劳动力或有一定技能的农民都已经转移出去,留在农村的大部分是老人、妇女和“4050”人员,进一步转
移的难度较大。由于这部分农民年龄偏大,文化程度偏低,专业技能缺乏,如果转移也只能从事脏、累、重等一些强度高、报酬低的体力劳动,农民工合法权益难以得到尊重和维护,各项劳动保障机制还需要进一步建立健全。同时,农民择业观念差异,造成一些农村劳动力无法转移,在调查中发现,在农村有些年轻劳动力择业观念不正确,不愿吃苦、创业,“等、靠、要”思想严重,这进一步加剧了农村非农就业转移难度。
4、村级集体经济薄弱。目前我区相当一部分村的集体经济总量较低,集体存量资产很少,尤其是可经营性的资产更少,据统计全区有近1/3的村集体经济组织用于正常经费开支都非常困难,自求平衡都成问题,更本无力进行本村的基本建设投入,更谈不上为农民创造优良的生产、生活环境,让农民从村级集体资产经营中得到再分配收入,农民增收的动力不足。
5、农业龙头企业缺乏。从总体上看,我区农业产业化程度不高,农业龙头企业数量少,产业化水平不够高,真正能带动本区农民直接增收的更少。特别是以本地区农产品为主要原料的龙头企业缺乏,与农户紧密联系,有合约、风险共担的“公司 基地 农户”的发展机制尚未形成。政府对能带动本区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扶持力度不够大,缺少配套完善的扶持政策。
6、收入增长机制不够完善。一是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对农民增收制约较大。二是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发展缓慢,医疗保险、养老保险等保障机制仍不够健全完善。三是信用体系不健全、农民资金短缺、贷款难问题,依然是制约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突出问题,金融机构为农村服务的机制还没有很好的建立起来。
三、农民增收的对策和措施
建立和完善农民增收的长效机制,就是要立足当前,着眼长远,着力从现实的角度,寻求解决农民增收问题的治本之策。为此,我们必须以树立科学的发展观,站在构建和谐社会,坚持统筹城乡发展,深化农村改革的高度,全方位的审视农民增收问题。要在努力挖掘农业内部增收潜力,拓展农业外部增收空间,在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统筹城乡上下功夫。首先,要把农业和农村内部文章做足做好,充分挖掘农业和农村内部的增收潜力;其次,要在努力拓展农业和农村外部增收空间、统筹城乡就业上下功夫;另外,构筑农民增收的长效机制,还离不开国家的扶持,要进一步调整收入分配结构和财政支出结构,不断增加对农业和农村的投入。
(一)、努力挖掘农业内部增收潜力
1、继续优化农业产业结构。要坚持科学发展观,在确保粮食稳定安全的前提下,优化农业产业结构,通过粮经结合、果蔬结合、种养结合、林牧结合等多种形式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加快新品种、新技术的引进推广,提升农产品质量。要做大做强特色农业,大力发展生态农业、有效提升绿色农业,优先加快发展都市农业、旅游休闲农业。提高农业综合经济效益。
2、注重农业科技品牌增值。要深化科技联农扶农政策,改善农科人员工作环境,增强农科人员服务意识,让农业科技加速有效得转化为生产力,提高农业效益。要不断调优调强农业产品,提高农产品产量,提升农产品质量。要完善农产品质量标准体系建设,建立和完善农产品产地认定和产品的认证制度,全面推行农产品质量全程监管,通过抓质量,创品牌,增强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3、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要发展农业龙头企业,加大对农业龙头企业的扶持力度,重点培育具有较强市场占有率、辐射力的龙头企业,完善龙头企业与农户的利益联结机制,解决农户在农产品生产上出现的“卖难”问题,增强农业产业化内在发展动力。要支持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做大做强,通过抓加工,拉长农业产业链,围绕大宗农产品的加工转化增值,为农民增收搭建产加销平台,提高农业产品的附加值。
4、提高农业招商引资水平。招商引资要与农业产业结构、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结合起来,对农业重点招商项目要加强指导、搞好服务,确保招商引资显成效。逐步建立起政府引导,企业、社会、外资广泛参与的农业投资机制。要推进农业园区建设,推进农业先行区建设,让园区和先行区成为吸引民营资本、工商资本和外来资本投资兴业的示范窗口,带动全区农业发展。
5、发展农业专业化组织。要稳步、有序、规范地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对于已建立和运作的农民专业社,要加强指导规范动作,严格遵守章程。在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的过程中,要努力提高规模化、集约化水平,提高合作社社员土地产出效率,同时不断完善合作社分配机制,发挥合作社在维护农民利益、扩大生产经营、沟通市场信息及销售方面的作用,提高农民的直接和间接收入。
6、规范农村农用土地流转。要在坚持长期稳定家庭承包经营体制的基础上,按照“依法、自愿、有偿、有序”的原则,鼓励农户进行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加快推进土地向规模经营集中,促进农业劳动力向非农转移。要规范农用土地流转行为,流转合同必须规范,形式必须公开,定价必须合理。对于农户委托村级组织流转的土地收益,要全额支付给农户。对于不属于农户委托村级组织流转的土地,除政策允许的5机动地外,其余土地流转收益的80要分配给有资格取得土地经营权的农户,增加农民收入。
(二)、拓展农业外部增收空间
1、建立农村劳动力转移平台。通过农村劳动力的有效转移,拓宽农民增收渠道,根据当前农村劳动力就业难的问题,要全方位的促进农村非农就业。
一是,各级政府要加大对农民择业观念的宣传,鼓励和支持自我创业、自我发展的新型农民。
二是,实施农民职业技能培训“阳光政策”,以提高农民转移就业能力。实践证明,只有转移农民,减少农民,才能富裕农民。而转移农民关键是改变和提高农民的择业观念和技能。为此,要大力健全和完善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绿色通道,按不同年龄、不同文化程度、不同的择业理念,分行业、分工种对农村劳动力实施免费转岗就业培训,让农民学到一技之长。
三是,完善农村劳动力就业市场,要广覆盖,广宣传,使中介机构对用人单位信息及时发布到输出对象,让农村剩余劳动力在二、三产业中充分就业,获得较高、较稳定的工资性收益。各镇、开发区、园区要加快万人、千人、百人就业项目整合和扩容,多管齐下,通过市场就业、政府推荐、行政推岗、企业吸纳等形式转移农村劳动力。
四是,政府要制定农村劳动力转移政策扶持,一方面鼓励本区企业吸纳本地农村劳动力,对本区企业新吸纳本区农村劳动力非农就业,并签订二年以上劳动(合同)关系的,政府给予企业一次性每人补贴资金2000元,并对吸纳本地区农村劳动力达到一定比例的企业,在地方税收上给予一定的返还;另一方面通过政府购买岗位等方法,化二年时间消失本区现有占农户总数15的纯农户,解决农村纯农户的劳动力就业难问题,确保有劳动能力和就业愿望的纯农户实现“一户一岗”,提高农村低收入户的收入水平。
2、加大城乡统筹力度。要从根本上解决农民增收问题,必须改变城乡目前的二元结构,推进农村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积极推进农业和农村的现代化,建立社会主义新农村。在统筹城乡国民收入分配、城乡就业、城乡规划、城乡社会保障等方面,逐步形成城乡一体、统筹发展的新格局。按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把农村的水利、水环境、道路、桥梁、农村电网、广播电视、文教卫生、文化娱乐等公共事业建设纳入城市建设的规划、投入和管理范围,减轻村级组织为社会服务的支出压力。
3、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村级组织是农村最基层的村民自治组织,发展村级经济是实现农民增收的重要条件。要充分发挥农村基层党组织的领导核心作用,加强农村集体资产的清理,明晰集体资产的所有权、使用权和收益权,加大农村土地资源管理,提高集体资产的经营水平和产出效益。
一是要探索村级农村产权制度改革,明晰产权,改革村级资产分配方法。
二是要加大村级招商引资力度,促进村集体经济全面发展,对经济薄弱村从区外的招进的注册型企业,给予区镇二级税收所得的全额返回。
三是要建立“企村结对、企村合作”工程,政府要鼓励企业(公司)与对经济薄弱村结对,帮助村进行项目、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增强村的“造血”功能,并充许企业对经济薄弱村的资金支持在税前列支,最终达到双方共赢目的。
四是要减轻村级组织的负担。对于村级组织履行政府公共(社区)管理事务的开支,如医疗卫生、计生、治安、环保等费用,应纳入政府财政预算支出,以减轻村级组织的经济负担,提高村级为农民增收服务能力。
五是要探索化解乡村债务的办法。特别是对于村级经济薄弱村的历史性债务优先处置或核销。
六是要推行征地留用地制度。政府在集体土地征用过程中,要给予村级集体组织发展空间,留出10土地面积指标,让有能力村进行自我开发,或通过其他经营方式获取长期稳定的资产收入,让村集体多享受一些从土地征用中得到的增值回报,增加农民收入。
(三)、建立农民增收扶持机制
坚持“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重点在“多予”上下功夫,政府财政要增加对农业和农村的投入,建立财政扶农基金,通过财政增加收入和减少行政经费支出来健全财政扶农基金稳定增长机制。
1、深化农村税费改革。随着城乡统筹发展的步伐不断加快,农村正在融入城市,村级服务社区的义务范围不断扩大,村干部不仅要为村民服务,而且有些村更多的在为社区服务,为此应加大财政对村级资金的转移支付力度。一方面要将村在岗主要干部作为农村事业人员,对村主要干部的养老保险费除个人部分外,列入区、镇二级预算,并对基本劳动报酬给予保障;另一方面改革村主要干部考核分配方式,将本村农民增收列入村干部考核内容。
2、建立农民利益补偿长效机制。要加大财政对农业资金的转移支付力度,使之制度化,带动农民增收。
一是要继续落实政策性直接补贴,确保粮食安全、促进粮农持续增收。
二是要扩大对农民实行直接补贴的内容,探索实行以价差为基础的农民收入稳定性价格补贴。
三是要降低种粮成本,对化肥、农药、种子等生产资料价格上涨进行补贴,同时调整农业结构的良种补贴和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的农机具购置和作业补贴。
四是要鼓励土地规模经营,特别是对于农户支持国家,自愿委托村级组织流转并形成粮食规模经营的农户,因流转费比其他农业用地价格低,政府要从粮食等补贴中拿出一部分资金,给予支持种粮流转费补贴每亩每年200元,以缩小农户种粮流转费与平均流转费之间的差距。
五是要完善农业保险体制,扩大农业保险的范围和品种,增加市、区二级对农业保险的补贴标准。
3、建立农民增收科技支撑机制。加强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建设,多渠道、多层次、多形式地开展农民科技培训,不断提高广大农民的科技文化素质,以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劳动生产率。
4、构筑农村低收入群体保障体系。按照城乡统筹发展的要求,加大公共财政对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建设的投入,提高农民群众的社会保障水平。目前,农村纯农户、贫困户、五保户等低收入群体的增收是实现农民整体增收的重点和难点。应着力推进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农村新型合作医疗保险制度、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和被征地农民基本生活保障制度的建设,维护农村社会稳定。
一是要提高农保标准。农村老年农民享受养老金的年龄应与城镇居民一致(男60周岁,女55周岁);养老金由现在的每人每月75元提高到每人每月150元以上。
二是要探索农村退养老人土地承包经营权换保障制度,对于农村退养老人自愿把承包土地交回村集体经济组织的农民,每人每月
再增加100元的生活补贴。
三是要实施农民医疗保险的全覆盖。各级财政要增加农民参加农村合作医疗的补助,减少个人投保费,对老、弱、残、低能者和贫困户的个人投保费列入财政预算。同时,扩大农村医疗报销范围,提高重大疾病的报销额度,切实解决农民群众“就医贵”问题。
四是要加强农村社会救助帮困机制。完善“五保户”供养,增加贫困户、纯农户和弱势困难群体的救济定补额度。
五是要探索农民失业保险,对“离土”农民出台最低生活保障线。
5、培育农业综合服务组织。原创:http://www.xiexiebang.com/政府通过政策和资金支持建立一个灵敏高效的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拓宽农业服务领域,减少农业投入成本,为农户产前、产中、产后提社会化服务。要在一定区域内(5000亩左右)建设一个农业综合服务站,为农户提供物流、资金流、信息流、商流、技术流等全方位服务,提升农业服务社会化、综合化效率。开展供应农业生产资料、收购、加工、运销、以及医疗、保险等公共服务。同时,通过这个平台开展农业技术咨询指导、人员培训。确实解决农户连接农资市场、农产品市场、农业服务等综合性问题。
同时,按照谁投资、谁所有、谁受益的原则,吸纳社会资本,加强综合服务站的硬件建设,形成产地市场、批发市场、集贸市场相配套的市场网络,市、区二级政府对综合服务站人员的报酬给予补贴,使其以无偿服务为主。
6、建立农业发展基金。一方面,根据工业反哺农业要求,应出台新的“以工补农”、“以工建农”的政策和措施,增加工业反哺农业的资金总量,对现有的“以工补农”资金要加强管理、规范运作;另一方面,财政从当年预算收入增加部分中拿出一部分,充入农业发展基金,以进一步拓宽农业投入渠道,扶持农业弱质产业,推进农村工农业的协调发展,提高农村综合经济实力。
建立和完善农民增收长效机制,归根到底还是需要通过制度创新,要多途径、多给予地解决不同群体农民增收的制度性障碍,并为农民工创造更多进城机会,切实加快农村城镇化进程。充分调动农民自主创业和增收的积极性,改变传统的农民增收思想观念,制定农民增收的政策规定。通过土地流转等政策,解决农业规模经营问题,还应通过政策措施让农民从农产品价格和政府补贴中得到更多的实惠,积极鼓励和引导工商资本、民间资本、外资投入农业开发。农民增收是农村社会稳定的关键,也是解决“三农”问题重中之重,我们必须以科学的发展观建立和完善农民增收长效机制。
第四篇:谈三变改革与农民增收
摘 要:农业在“四化”进程中成为短板,农民增收困难,农民拥有的生产要素缺乏有效的社会组织,不能形成增收来源。“三变”改革解决了农民土地、劳动力、技术等资源成为增收的主要来源。
关键词:生产要素;“三变”改革;农民增收
中图分类号:f323.8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74/nyyjs.20160532139
农村改革近40a,农民增产不增收状况日益凸显,投入大,生产成本高,产品销售难等使农民处于市场中弱势,缘自于农民经营主体分散,生产规模小,缺乏组织性和抗风险能力差,信息不对称等。农民和农村发展滞后,使农业在“四化”进程中成为短板,表现为农村落后于城市,农业落后于工业,农民增收缓慢,这种局面背离了协调发展理念。
三变改革的意义
六盘水市地处山多、地少、沟深,土地碎片化严重,自然条件不利于农业发展和农民增收。市委市政府结合本地实际,探索出一条适合城乡、区域、工农业协调发展之路,并加以实施。这条路就是“三变”改革之路,这条路切合了习总书记在《切实把思想统一到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上来》一文中所提出的那样:“我们要通过深化改革,让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资本等要素的活力竞相迸发,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 源泉充分涌流”应该有重要的前提,就是政府搭建产业平台,推进“以股权为纽带、以农民为主体”的体制机制创新,“三变 ”改革适应六盘水农业发展实际,让农民拥有的土地、山林、沟塘等生产要素涌流起来。
“三变”即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民,为农民增收找到切实可行路径。“三变”改革,将激活农村资源,激发农民生产积极性,整合支农资金及闲散资金,为六盘水农村规模化、组织化、市场化发展奠定坚实基础,农民增收也有了保障。
三变改革对农民增收的促进作用
2016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坚持以农户家庭经营为基础,支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新型农业服务主体成为建设现代化农业的骨干力量”“三变”。改革将把现行的农业经营主体众多,经营分散,无力掌控市场的多个个体引导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联合经营或公司化经营,最大限度地整合农村土地、荒山、森林等资源,集中连片规模化投入;“三变”改革更将现行农户家庭为主的生产单位转变为资源或资金入股规模化经营主体。从马克思关于人类社会生产活动角度分析,“三变”改革符合生产资料的公有性、生产主体的共建性、生产收益的共益性;“三变”改革突破了实施近40a“以家庭联产承包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为个体与集体,集体与规模化生产找到结合点,农民不再是个体应对市场。
农民的付出与收获之所以不成正比,归根结底是由于缺乏社会有效组织,导致生产效率低、交易成本高,农民无法融入国内国际2个市场,因此弱化甚至丧失农产品在流通、交易环节的收益。
随着农村的积累,农民拥有的闲置房屋、山地、森林、生产技术、资金等不能转化为生产要素和扩大再生产要素,农民就无法增收,农村面貌也无法改变。“三变”改革,让农民拥有的上述生产要素形成效益找到出路,生产要素和生产要素拥有者灵活、自愿、有效结合。
“三变”改革打破了农村在集体所有制基础上组织起来的较低的生产社会化和现代化体系,从而建立起尊重和保护农业生产者、生产要素所有权、保障农业生产者劳动投入和其它生产要素投入的收益体系;“三变”改革将农民个体的生产要素组织为集体(或公司)生产要素,进入规模化生产,实行按劳分配与按股分配,实现既保证农民生产者个人权利和权益,又取得组织起来扩大生产、提高生产社会化程度的双重收益。农民既可以用土地或其它资源入股集体(或公司),又可在集体(或公司)打工,既得股红收入又得工资收入,这种双重收益可以克服生产资料私人占有、劳动者与资金分离,劳动者陷入打工地位,只能取得相当于或通常是低于劳动力价值的收入,而剩余价值全部为资本占有的根本矛盾,使劳动者真正成为掌握自己命运的主人。结语
不难得出“三变”改革,使农民成为生产要素受益者,从而实现全产业链收益,继而扩大农民工资性收入和家庭财产性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