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狠抓农业结构调整 力促产业化经营
狠抓农业结构调整 力促产业化经营
今年,我镇紧紧围绕农民增收这个中心和农业结构调整这个主题,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科技为支撑,以业主开发为突破,以基地建设为依托,狠抓农业产业化经营,取得了一定成效。农业区域布局进一步优化,特色发展局面已初步形成;农业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走种养殖业结合的路子,水禽、稻鱼、生猪、蔬菜、麻竹等农业产业化项目规模不断扩大;农产品质量进一步优化,一批名优特新农产品已具备较强的市场竞争力;“五专”等产业化经营组织不断增多,土地流转步伐加快。
一、农业结构调整基本情况
1、推进业主式经营,走产业化之路。
今年,我镇继续把调整农业结构,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作为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以业主开发为突破口,以项目为载体,以种植、水禽、水产、生猪生产为重点,积极推行订单农业和业主式经营,加大土地流转力度,引进业主7户,成片开发近500亩,办起了150亩的光华花草苗木种植基地、200亩的和平鱼鸭混养基地、120亩的笋材两用竹基地、50亩的水果种植园、4亩的隆昌县畜禽良种场等,通过以点带面,示范引导,带动了全镇农业产业化的发展。
2、种养殖业结合,进一步优化农业结构。
我镇的农业结构调整着力于形成规模,突出特色,重点发展以蔬菜、水果、花草苗木、笋材两用竹为主的经济作物,突出发展小家禽、畜牧、水产养殖,农业结构逐步趋于合理。在种养殖业主带动和影响下,辐射到全镇发展,极大地调动了农民调结构的积极性。截止5月底,全镇共出栏生猪5360头,出栏小家禽15.9万只,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4160人。
3、实施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改善农业基础设施。
以“治水、改土、兴林”为重点,加强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改善农民生产条件和生活环境,千方百计筹措资金,逐步推进村级公路建设,曙光、红光等村级公路正在加紧施工,三龙、光华、和平等村级公路正在筹备建设之中,整治病害水利工程3处,渠道清淤10公里,有效地保证了灌区生产用水,确保满栽满插,粮食有望丰收。
尽管我镇的农业结构调整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也存在着一些困难和问题,主要有:一是思想观念仍十分落后,“小富即安”的小农意识仍然存在,多数农民存在“不想调、不敢调、不会调、无钱调”的现象;二是多数农民缺少投入资金,贷款难仍存在;三是土地制约,土地流转还没有真正发挥出作用,规模太小;四是总的来说,我镇调整的步子缓慢,产业化程度低,没有真正“化”起来,开发规模小,带动能力不强。
二、下一步的工作思路和主要措施
下一步的工作思路: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核心,以产业化为途径,突出以企业为龙头、以科技为动力、以基地为依托、以项目为载体四个关键,抓住“建基地、兴科技、抓示范、夯基础”四条主线,调整优化农村产业结构,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
1、建基地,突出规模效益。
农业生产基地是农业结构调整,实现农业产业化的基础,是龙头发展的依托,要按照统一规划、合理布局、相对集中、高产高效的原则,引导、扶持其发展,重点发展一批基地,扶持一批龙头企业,争创一批名优产品,带动一批专业大户,培育一批经纪人队伍。一要加大对现有几个基地的培育、扶持力度,要让这些点真正地“亮”起来,真正发挥他们的示范、带动、辐射、引导作用,促进全镇的农业结构调整。对这些重点基地,我们要认真落实扶持措施,特别是在资金上给予大力扶持,凡是上级投入、县上投入、镇上的投入,一律打捆使用,集中用于龙头企业或重点基地的基础设施、技术改造、品种优化等,要为他们协调金融贷款,加大投入,使其不断扩大规模,提升档次,提高竞争力。二要大力开发业主式经营,形成“业主+农户”的产业化发展模式。近几年来我镇涌现出了不少业主,成为了农村经济发展的“排头兵”,在农业结构调整中直接起到了很好的示范带动作用,我们要大力扶持其发展。对规模较大,有较强示范带动作用的业主,要在土地流转、银行信货、税费征管等方面给予优惠,将上级的有关优惠政策与业主经营开发结合起来,尽可能将争取到的项目、工程与业主的基础设施建设有机结合起来,集中人、财、物力,实行山水田林路综合治理,以实现集中成片开发改造一片,结构调整一片,辐射带动一片。
2、兴科技,提高科技含量。
科技进步是加快农业结构调整的支撑,没有科技为支撑,农业结构调整就难以上台阶。我县从事种养业的专业大户都是靠科技致富的,这在农村中起到了很好的示范带动作用,但许多农民的传统小农耕作意识仍然根深蒂固。我们必须及早改变现状,一是要大力开展科技致富典型宣传,增强广大农民的科技意识,有目的有针对性地开展对机关干部、专业大户和广大农民的技术培训,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讲座,结合青年农民科技培训工程,培养一批新型农村技术人才,大力引进、推广新技术、新品种,培育特色产品;二要加强技术指导,现在大部分的农民、业主都缺乏技术,要发挥镇农技部门的作用,为种养大户、业主和农户提供全方位的技术指导、服务力度;三要根据发展需要,根据项目,新成立一些专业技术协会,比如畜禽技术服务协会、水产技术协会协会、养兔技术协会等,以更好地发挥科技推动作用。
3、抓示范,典型带动发展。
搞好典型示范,历来是抓好农业和农村工作的重要手段,农业结构调整和农业产业化各项目的实施,必须靠抓点示范来推动。县上出台了一系列鼓励农业科技人员积极参与农业结构调整项目示范的优惠政策,我镇也要把镇村干部的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支持农业技术人员兴办实体,领办或创办农业产业化科技示范基地。干部不仅要引导农民群众调,还要带头调,特别是村四职干部,不能只是下去一味地要求农户们要如何调,这里种什么,那里栽什么,而自己的田土里却仍然如故,未见动静,没有做出示范和引导。因此在今后的农业结构调整中,干部要带好头,做好样,以身示范领着农民干,干给农民看,让农民干有目的,学有榜样,也让农民看后心服口服,自然调动起了他们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4、夯基础,增强发展后劲。
近几年,我镇农田水利建设进一步加强,但基础设施仍十分薄弱,滞后于农村经济的发展水平,必须继续加大工作力度。坚持山水田林路气综合治理,重点抓好沱灌三期工程、病害水利工程的整治,加快水利建设;完善高升桥的修建和扩延工作;以三年交通大会战加快村级公路建设,完成曙光、红光、三龙等村级公路碎石路面工程;继续推进农村电网改造。
总之,我镇农业结构调整虽有一点成效,但仍处于初始阶段,还需要努力探索和发展,我们认为农业结构调整将是一个永恒的主题,我们将一如既往,继续努力,大胆探索,在各级领导的关心、支持和帮助下,使我镇的农业结构调整再上一个新台阶。
一年来,回马镇农业产业化工作按照“工业强镇、财政富镇、农业大镇、社会文明新镇”的总体发展思路,紧紧围绕今年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目标,以农业增效、农民增收、财政增长为根本出发点,切实做好了农业种养殖结构调整和优化,培育了支柱产业,完成了年度工作目标任务。全年实现农业总产值2.18亿元,同比增长16.6%,农民人均纯收入5818元,比上年增加907元,全镇农业继续保持持续快速发展,农村社会稳定,人心安定,村庄面貌有了较大改善,农民群众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有了较大提高。
全面完成目标任务
回马镇完成农作物播种面积67652亩。粮食播种面积49290亩,总产量17746吨,比上年增加5.6%,其中小春粮食播种面积13590亩,总产量达4326吨,比上年增加-0.1%,大春粮食播种面积37112亩,总产量达14962吨,比上年增加2.04%,经济作物播种面积8328亩,总产量达1314吨,蔬菜播种面积5717亩,总产量达10437吨。
工作取得的成效
(一)、抓好农业生产工作,确保粮食稳产增收。
针对去年冬末今春少雨的天气,回马镇经过精心组织,切实保证了春耕生产用水。加强了农业科技的指导。镇农业战线的干部坚持深入田头、土块,精心组织指导,面对面、手把手传授防治病虫和新品种、新技术的有关知识。组织实施了小麦条绣病的防治现场,有效抑制了病虫害的发生,此外,还配合有关部门对农用物资市场进行整顿,杜绝买卖假农用物资现象发生,确保种子、化肥等农用物资的正常供应。保障了农业生产工作的顺利进行,全镇共完成水稻播种面积5311亩,蔬菜播种面积6791亩,玉米播种面积9273亩,其它作物播种面积12283亩。
(二)推进农业产业化发展,现代种植业取得较大突破。
回马镇土地流转面积达到8123亩,其中:向大户集中3645亩,业主租赁4478亩。全年共引进种殖业主20个,其中外地业主12个,本地业主8个,投入资金2560万元。在长江坝、金井坝、郭家坝建起了无公害商品绿色蔬菜产业种植基地,在涪江村建起了中药材示范白芷基地,以金泉兔业专业合作社为依托,在SD205沿线的村建起了养殖基地。
一是做强做优水果产业。加大对种植户的扶持力度,在夏家沟村、临江村、永和村、光明村、涪江村沿线发展优质水果杂柑3000亩;在文武村种植油桃500亩。
二是加强蔬菜、西瓜基地建设。引进重庆、潼南和当地业主在文武村、夏家沟村、团结村、涪江村、花园村、长江村、梨园村建起6个规模蔬菜种植基地,面积达3500余亩;在团结村、长江村建起2个规模西瓜种植基地,种植超甜小西瓜1000余亩。
三是按照“支部+业主+协会连农户”的模式加强基地建设。依托四川省遂宁市银发公司,在涪江村、花园村、长江村、梨园村、团结村种植中药材白芷示范基地1500亩,引进遂宁财源农木业公司在花园村租地1000亩建立速生杨基地。
(三)、抓好畜牧防疫工作,确保现代畜牧养殖业健康发展
全年,切实抓好了动物防疫工作。及时召开了动物防疫动员会议,向各村(居)委会传达上级文件精神,层层落实防疫责任,保证各种防疫设施到位,全镇牲畜90%以上注射疫苗,鸡、鸭、鹅、猪100%注射疫苗,确保了我镇无动物疫病发生。
全镇新发展养殖业主4个,一是利用外出返乡农民工回乡创业在文武村建起了年出栏1万余只的野鸡养殖场,在涪江村建起了年出栏5000余只的肉兔养殖场;二是利用大学生创业租赁闲置学校办起了年出栏1万余只的肉鸽养殖场;三是引进业主在园艺场闲置房屋建起了二级种猪场1个,自繁自养年出栏生猪达2000头以上。四是依托光明村金泉兔业专业合作社,带动全镇400余户农户养殖商品兔,年出栏商品兔30万只。
(四)、抓合作经济组织发展,建立专业合作社,为现代农业的发展创新了模式
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专业合作社法》的规定,建立了花园村、长江村土地流转合作社。建立了回马镇蜀康生猪养殖专业合作社。回马镇金泉兔业专业合作社被省农业厅授予“省级示范专业合作社”称号。
存在的主要问题
1、农业投入不足,农业基础设施依然薄弱,总体水平难以适应生产发展的需要,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较低,特别是去年5.12地震后,渠系损毁严重,影响了农业生产。
2、农民产业化意识不强,等、靠、要、望思想严重,集体观念淡薄,土地流转和林地流转存在诸多问题,阻碍了农业产业化进程的发展。
3、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不健全,部分协会和专业合作社的作用没有真正发挥出来,农村二、三产业发展缓慢,直接影响了农业产业的快速发展。
第二篇:农业产业化经营与农业结构调整
农业产业化经营与农业结构调整
农业结构的形成受宏观经济环境的制约和农业比较效益、农民收入预期的影响。对农业结构进行调整,不仅需要采取有效的宏观调控措施,而且也要探索和建立一种有效的经营机制引导和带动农业结构的调整,以不断促进农业结构优化。本文拟就农业产业化经营机制对农业结构调整的作用及相关问题,做一些分析和探讨。
一、带动农业结构调整的动力机制
农业结构是一个多层次的复合系统。农业结构的调整,即调整农业各部门、农村各产业之间及其与市场需求之间的关系。通过调整,使农业生产不断适应市场需求,提高比较效益,增加农民收入,实现可持续发展。
当前,我国农业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这个阶段也是对农业结构进行战略性调整的阶段,既要搞好种植业、养殖业等农业生产结构的调整,又要搞好加工业、运销业等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既要保持农产品生产的一定规模,又要提高农产品质量;既要搞好农产品的加工转化,又要搞活农产品及其加工产品的销售。这种调整不是适应性的,而是战略性的。从长远看,实行这种农业结构战略性的调整,单靠行政手段不行,必须建立健全一种与农业经营主体和市场需求变化相联系的经营机制,并通过这种机制去带动和引导,才能逐步实现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的目标。
农业结构调整是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农业结构逐步进行高速和改善。从大的阶段看,一是从1949年到1978年改革开放初期的农业结构调整。这是在计划体制和“以粮为纲”方针指导下进行的。农业生产按政府指令安排,实行计划种植。所以,偏重种植业和粮食的单一结构,虽有一定的微调,但基本变化不大。单一的农业结构,制约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影响了农民收入的增加。
二是从1978年到90年代初期的农业结构调整。由于农村土地经营制度的改革和农产品购销体制的改革,加之实行“绝不放松粮食生产,积极发展多种经营”的方针,农业结构开始由单一种植业向农、林、牧、副、渔并举转变,种植业在农业中的比重、粮食在种植业中的比重都有所下降,农民收藏有所增加。但是,由于计划体制的影响还远未消除,加上行政手段的驱使,农业结构调整趋同性很强,使农产品出现“卖难”,区域性结构矛盾突出,农村加工业、运输业发展缓慢。
三是从90年代初期到现在的农业结构调整。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农产品购销体制进行了重大改革,有力地促进了农业结构的调整。特别是近几年农业结构调整成效较大,种植业在农业中的比重下降,粮食、棉花面积进一步调减,养殖业、乡镇企业
有较快发展,农业结构有较大改善。但市场机制在农业资源配置中的作用仍没有充分发挥,一些地方农业发展仍以追求增加产品数量为主,品种结构单一,优质农产品少,加工转化率仍然很低,农产品销售不畅,库存积压严惩农业整体效益低,农民收入增幅减缓。
从整体上看,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近几年来的农业结构调整,对发展农业生产、增加农民收入、保证市场供给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从目前看,农业结构长期积累的矛盾并未根本解决,农业结构与市场消费、农民增收的要求还很不适应,农业发展面临着许多新情况、新问题:⑴农产品质量不完全适应消费多样化的需求,多数农产品处于阶段性、结构性从过于求;⑵农民不能有效地进入市场,农产品销售不畅,价格低迷;⑶农产品加工转化滞后,农业比例效益低,逐民收入增幅减缓;⑷自然资源利用不合理,一些地方生态环境受到破坏;⑸农村第三产业发展缓慢,等等。应该看到,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主要还是农业结构不合理。这是新一轮农业结构调整所必须解决的问题。
事实证明,以往的几次农业结构调整是有成绩的,但也存在一些不可忽视的问题。除了历史的和政策的局限性原因外,主要有以下几点:一是缺乏市场引导,结构调整趋同性强,你调我也调,你种什么我种什么,形成“重复建设”,致使农业生产与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和市场需求变化脱节、错位。二是一些地方以行政手段干预较多,往往使农业结构调整脱离本地的优势和市场需求,盲目性很大。三是注重种植业、养殖业结构调整,但农产品加工业、营销业发展缓慢。四是农业生产结构调整预期不好,农业生产者不知调什么、种什么、结构调整的目标不明确,缺乏调整结构的积极性和预见性。
以上分析表明,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对农业资源的配置起着基础性作用。农业结构调整作为农业资源的重拳组合,不能只靠行政手段,而必须以市场为导向,与农产品生产、加工和销售紧密结合。这就迫切需要一种经营机制,充当生产、加工、销售与市场结合的载体和带动、引导力量。否则,就会由于市场住处不灵、农产品滞销、比较效益低,影响农业结构调整的效果。那么,什么经营要制能把生产、加工、销售与市场联为一体,并使三者互相促进呢?那就是农业产业化经营机制。从一些地方的情况看,农业产业化经营,实行公司带农户,是引导和推动农业结构调整的重要动力。从一定意义上说,农业产业化经营机制,就是广大农民为解决农业结构性矛盾对生产和收的影响而创造的。这种经营机制,通过利益纽带,实行生产、加工、销售一体化经营,把农业生产结构、农村产业结构的高速与市场消费结构的变化有机地联结起来,并使三者相辅相承,互为促进,顺应了农业结构调整的需要。
尤其应该看到,市场对新一轮农业结构调整的要求更高。只调生产结构,而以农产品为主的加工业和营销业发展不起来,农业比较效益就不能提高,农产品销售就困难;有了加工
业和运输业,而没有适应市场需求的农产品,农产品加工业和营销业也难以巩固和发展。这说明,农业生产结构、农村产业结构以及市场需求结构调整是一个系统工程。新一轮农业结构调整,决不只是单纯解决种什么、养什么、种多少、养多少的问题,也不某个五一节的局部性调整,百是要把数量与质量、生产与加工和销售通盘考虑,进行多环节的全局性的调整。通过结构调整,提高农业和农村经济的质量和效益,向生产的深度和广度进军,切实增加农民收入。而农业产业化经营,龙头连头市场,龙身连着加工和销售,龙尾连着农产品生产基地,具有引导和扶持生产、提高农产品质量、开展深度加工、拓宽销售市场的功能,不失为农业结构调整的一咱重要动力机制。
二、农业产业化经营对促进农业结构调整具有重要作用
农业产业化经营是农产品生产、加工、销售的一体化经营。实行农业产业化经营以后,农业生产结构的调整,也就是农产品生产基地的生产结构的调整。在这个过程中,农产品生产基地通过调整结构,为龙头企业提供所需要的农产品;龙头企业为了实现自己的需求,为农业结构调整提供市场、技术、资金支持,提升农业结构调整的水平。
(一)对农业结构调整提供市场引导
结构调整的目的,是生产适应市场需求的农产品。所以,调整农业结构必须以市场为导向,瞄准市场需求。土地家庭承包经营的农户是农业结构调整的主体,户数众多,经营分散,尤其需要加强结构调整的引导。农业产业化经营,是生产与市场连结的桥梁,成为向农民传递市场信息的重要渠道。一是向农产品生产者及时反馈市场信号。龙头企业外接市场,了解市场需求,能够把握市场变化。为获得适合市场需求的农产品,龙头企业及时向农产品生产基地传递信息,以此引导农民合理确定主导产业和生产规模。二是为农产品生产者开辟销售渠道。市场销售既可以引导结构调整,又可以促进结构优化。通过龙头企业与农民建立稳定的购销关系,农产品有了稳定畅通的销路。这样,就发挥了主导产业优势,巩固和提高了农业结构调整的效果。总之,农业产业化经营,通过市场牵动龙头,龙头引导基地,基地带动逐户,合理确定农产品生产基地主导产业和布局,把农业结构高速引导到依靠市场配置农业资源上来。
(二)对农业结构调整提供技术支撑
农业科学技术是农业结构调整的重要动力。农业结构高速的过程,也是农业科学技术应用的过程。只有加快农业科学技术进步,才能促进农业结构优化。实行农业产业化经营,龙头企业成了农业科技推广和应用的重要载体,开辟了加快农业科技进步的新途径。一是为农产品生产基地提供技术服务。龙头企业采取提供良种,推广栽培、植保、储藏技术等措施,提高了农产品的科技会计师,促进了产业结构和口若悬河种结构的调整。二是为农村培养科
技人员。龙头企业重视农产品生产基地的科技进步,聘请专家开展培训,现场传授知识,提高农民和科技人员的科技文化素质,为农业结构调整奠定基础。三是促进农业生产和农业技术的紧密结合。农产品生产基地的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促进了农业科技的应用,提高了技术集约化程度。农业科技人员进入龙头企业和农产品生产基地,解决一些生产和加工领域的实际问题,强化了科技应用力度。所以,农业产业化经营,既为农业科技进步创造了有利条件,又为农业结构调整提供了技术支持。
(三)对农业结构调整提供资金支持
农业结构调整,就是农业技术、资金、资源等要素的重组。没有资金投入不足,是农业结构调整的一个制约因素。实行农业产业化经营,随着龙头企业实力的增强,为农业结构调整提供资金支持就成为可能。一是让利于农,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民投入能力。龙头结成利益共同体,把部分加工、销售环节的利润返还给农民。农民改变了单纯出售初级农产品的地位,并获得社会平均利润,增加了收入,增强了结构调整的投入能力。二是反哺农业,直接增加农产品基地投入。龙头企业为了扩大再生产,获得高产优质农产品,积极增加农产品生产投入,推广农业技术,修建仓库、水利、道路等农业基础设施。三是解决贫困户资金困难。一些龙头企业拿出一部分资金,解决盆困户购买化肥、农药、种子资金不足的问题,扶持农业生产。这些情况表明,由于实行农业产业化经营,提高了农业比较效益,创造了更高的农业利润率,从而增强了带动农业发展的经济实力。“利益共享”的机制,又驱动了龙头企业拿出相应资金,支持和促进农业结构调整和优化。
(四)对农业结构调整具有提升作用
随着农业发展和国内外市场变化,农业结构高速必须不断地提高层次和水平,以解决深层次问题,把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推向新的阶段。农业产业化经营作为一种新的经营机制,其重大作用不仅在于实现生产、加工、销售一体化,而且还在于通过一体化经营,把农业结构调整提升到新的水平。一是促进农业生产结构优化。一般来说,龙头企业根据市场多样化需求,确定加工和营销的农产品。不同的龙头企业加工或营销粮食、水果、蔬菜、畜产品等不同的农产品。龙头企业对农产品需求的这种多样性,带动了种植业、养殖业和特色产业的发展,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农产品生产基地,优化了农业生产结构。二是促进了农村产业结构的优化。从一些地方的情况看,一般龙头企业具有从事加工、销售、储藏、运输等多种类型。一种类型的龙头企业带动农村一咱产业。多样类型的龙头企业,带动了逐村加工业、运输业、营销业、服务业等产业的共同发展,改变了农村单一的产业状况,使农村产业出现多门类重组的新格局。三是促进了农业区域化、专业化。为满足加工和销售需要,龙头企业对农产品收购时间集中,需求弹性大,质量要求高,一般都成批量收购。每个龙头企业往往只收购某
一种特定的且符合质量标准的农产品。这种需求和经营特征,决定了农产品生产基地为适应龙头企业的需要,必须实行单一品种规模化种养,从而促进了农业结构向区域化布局、专业化方向发展。可见,农业产业化经营,促进农业结构从某个单一部门或产业向多部门、多产业发育和重组转变,进而逐步实现由量的变化向质的提高飞跃。
三、充分发挥农业产业化经营对农业结构调整的作用
农业产业化经营对农业结构调整的引导和带动作用,随着其自身的逐步完善,才能充分发挥出来。当前,要进一步建立健全农业产业化经营机制采取有力的政策措施,推广“公司加农户”、“订单农业”等多种形式,大力加强龙头企业和农产品生产基地建设,为发挥农业产业化经营在农业结构调整中的作用,创造有利条件。
(一)采取有效措施,大力增育和扶持龙头企业
农业产业化经营带动农业结构调整功能的强弱,关键在于龙头企业实力的强弱。龙头企业经营实力强,对农业结构调整带动作用就大。因此,要采取有效措施,加强龙头企业建设。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对龙头企业要在税收、信贷、出口等方面给以扶持。要有计划、有重点地培育一批大型龙头企业,不断增强它们对农业结构调整的带动、支持能力。应选择一些经济实力强的大型农产品加工企业和以农产品加工、营销为主的乡镇企业,进入农业产业化经营行列,充当龙头企业,发挥它们在农业结构调整中的引导和支持作用。要鼓励多咱所有制形式、多种经营类型的龙头企业的发燕尾服,防止重复建设,以俣理的龙头企业结构带动农业结构的组合和优化。龙头企业和农产品生产基地要统筹规划,合理布局,以利于农业各部门、各产业均衡发展,形成科学的农业区域结构。
(二)支持大型龙头企业和农产品加工企业按政策规定收购自用粮
这是促进粮食品种结构调整和区域化生产的重要措施要认真落实国家有关政策规定,支持符合条件的大型龙头企业和农产品加工企业与农产品生产基地建立稳定的粮食购销关系。一些大型龙头企业和农产品加工企业,经省级政府批准,可以到农村收购自用粮。建立这种稳定的购销关系,既可以促进粮食销售,又可以引导农民调整优化粮食品种结构,发展适销对路的粮食生产。一些大型龙头企业和农产品加工企业经批准后,成批量地收购一些自用粮食品种,可以带动粮食的区域化、专业化种植,促进农业结构和区域结构的调整和优化。
(三)采取“公司加农户”、“订单农业”等多种形式,带动农业结构调整
发展订单农业,实行“公司加农户”,进一步完善农业产业化经营机制,增强农业产业化经营对农业结构调整的带动作用。提倡龙头企业和农产品加工企业同农户签定订单,这样可以将市场多层次、多样化的需求表现为对农产品数量、质量、品种、规模等的具体要求,为
农业结构调整提供信息和导向。农民按照订单的约定来安排农产品生产,可以使生产结构更适应市场需求结构,从而带动农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发挥比较优势,合理配置农业资源。加强“合同”和订单的管理,进一步规范化、制度化,提高履约率。
(四)合理确定主导产业,优化农产品基地生产结构
农产品生产基地是农业产业化经营的“第一车间”。实行农业产业化经营后,要发挥市场和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搞好农产品生产基地的结构调整,要根据市场和龙头企业需要,合理确定主导产业,优化品种结构。要加快农业科技进步,发挥龙头企业在农业科技推广中的作用,促进农业科技在农产品基地的普及和推广。要采用先进农业技术,提高农产品生产基地的科技水平,依靠科技带动品种结构、品质结构调整。要加强农产品基地的农田水利建设,推广节水灌溉技术,搞好储藏、保鲜、运输、供电、通讯等设施建设,以保证农业结构调整和优化的需要。农产品生产基地要健全市场网络,开辟农产品市场,创造良好的外部销售环境。
(五)运用利益机制调动农户调整农业结构的积极性
农户是农产品生产基地的主体,也是农业产业化经营的“第一车间”的经营主体。只有正确处理农户与龙头企业间的利益关系,形成利益共同体,农户才能按照市场和龙头企业的要求,积极搞好农业结构调整。公司带农户,重要的是要靠利益纽带去带动。因此,龙判断企业要逐步与农户建立“利益均沾、风险共担”的利益机制,保护农民利益,调动农民调整农业结构的积极性。一是对农户生产的农产品,要按订单或“合同”收购,俣理定价,以质论价,决不要压级压价,限收拒收。二是要让利于农民,反哺农业。要把农产品加工、销售环节的利润拿出一部分,返还给农民和农业。这样,农民才能把龙头企业当成自己的企业,安排好农产品生产,支持龙头企业发展。三是龙头企业对“合同”订购的农产品要制定合理的保护价格。对于由于市场变化和不测的自然灾害造成的损失,龙头企业应与农民共同承担,以稳定农产品基地的结构和布局。
第三篇:农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化经营工作领导小组
乡党发〔〕号
中共***委员会***人民政府
关于成立农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化经营工作领导小组的通知
各党支部、村委会,乡直各工作部门:
为加快推进我乡农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化经营,促进农业提质增效,农民持续增收,农村全面发展,乡党委、政府决定成立***农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化经营工作领导小组,其组成人员名单如下:
组长田建权乡党委书记
常务副组长张念乡人民政府乡长
副组长冉宇鸿乡人民政府副乡长
张大钟乡人民政府副乡长
成员李力乡党政办主任
田维进乡农业服务中心主任
杨益荣乡财政所所长
肖永信乡民政办主任
张月刚乡计生办主任
郭凤彦乡畜牧站主任
杨荣昌乡国土所所长
冯德君乡安监站站长
罗林乡水利站站长
杨海乡交管站站长
罗飞乡计生站站长
田江华乡综治办主任
黄刚乡劳保所所长期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在农业服务中心,田维进同志兼任办公室主任,由田维进、田刚和田霞三位同志负责具体办公。
中共***委员会
***人民政府
2012年4月18日
***党政府办公室2012年4月18日印发
第四篇:经营农业 力促
经营农业 力促“千亿厨房”崛起
虽然经过多年发展,阜阳已经成为名副其实的百亿粮仓,但仅靠种粮终究难以实现与全国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正因为如此,市委市政府提出了推动“百亿粮仓”向“千亿厨房”转变的战略。
有关专家分析,阜阳人地关系矛盾突出,靠增加耕种面积没有多少潜力,单产的提高也面临边际递减趋势,只有抓住农业产业化这个关键,延长产业链,提高附加值,才能实现农业持续增效、农民持续增收。为此,市委市政府提出了“经营农业”的战略,通过大力发展农业产业化把农业与二三产业联结在一起,把农村与城镇联结在一起,把农民与市场联结在一起。
“天时、地利、人和!”谈及阜阳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安徽思杰食品董事长赵杰如此评价:“天时”是市委市政府审时度势,对食品产业高度重视、大力扶持;“地利”则是阜阳拥有丰富的农业资源,就地转化拥有诸多优势;“人和”是阜阳及周边人口稠密,消费潜力巨大。
第五篇:乡农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化经营工作计划
乡党发„2012‟号
中共***委员会
***人民政府
关于印发《***2012年农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化经营
工作方案》的通知
各党支部、村委会,乡直各工作部门:
《***2012年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化经营工作方案》已经乡
党委、政府研究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中共***委员会
***人民政府
2012年4月18日
***党政办公室2012年4月18日印发
***2012年农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化经营工作方案
为认真贯彻落实沿党发„2012‟8号文件和全县第一季度农业农村经济运行暨春季农业结构调整现场会议精神,加快推进我乡农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化经营,促进农业提质增效,农民持续增收,农村全面发展,结合我乡实际,拟定如下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我乡的农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化经营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县委、县政府的安排部署,围绕“四大园区”建设(乌江沿岸农业观光园区、红花生态园区,集镇工业园区和特色产业园区),以生态畜牧业、生态茶叶、商品蔬菜、竹产业、精品水果和核桃为重点,加快推进我乡农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化经营,促进农业提质增效,农民持续增收,农村全面发展。
二、目标任务
2012年农业产业结构调整调减玉米种植面积600亩、小麦播种面积130亩,新增经济作物种植面积2500亩、林业特色产业1200亩,其中新增商品蔬菜种植面积1000亩、沙子空心季1500亩、核桃1000亩、竹子200亩。实现农林牧渔业增加值增长10%以上,经济作物比重提高8个百分点以上,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25%以上,力争建成茶叶加工厂1个、农民专业合作组织1个,新增养殖大户5户。
三、工作重点
(一)积极推进乌江沿岸农业观光园区建设。一是继续在大溪、虎头和石坝沟三个行政村发展竹产业和沙子空心李。在河边栽竹、路边栽李,这样以来既可美化乌江环境,又能增加农民收入。在沿江三个行政村栽竹200亩、沙子空心李600多亩。二是巩固蔬菜基地建设,大力推广名优蔬菜种植,发展大棚早熟蔬菜。三是推进栽秧李本地品种科学栽培。四是争取沿江公路提级改造。五是争取实施农村危房改造和改水改厕,净化美化人居环境。
(二)着力推进生态茶园建设。一是加强对红花盖村茶园管理,提茶产业的质量和数量。二是加大招商引资力度。通过招商引资兴办茶叶加工厂,增加农民收入。三是以基地建设为中心向四周发展,增加茶园面积,做强茶产业。
(三)稳步发展反季节蔬菜。充分发挥红花盖村高海拔地域优势,大力发展高山冷凉蔬菜,拓宽农民增收渠道。目前,已完善土地租赁和土地翻铧,正在建房搭棚,积极筹备。
(四)发展种养专业户。一是年存栏发展5000羽以上养鸡专业户2户,2000—3000羽养鸡大户4至8户。二是继续巩固和发展养猪、养牛、养羊大户,逐步实现专业化养殖。三是鼓励和支持野鸡养殖和竹鼠养殖。
(五)成立专业合作社。今年内,通过引导力争成立沙子空心李***专业合作社和反季节蔬菜生产专业合作社。
四、组织措施
(一)加强领导,明确职责。乡党委、政府立以书记为组长,乡长为常务副组长,相关管口领导为副组长,党政办、农业服务中心、林业等相关部门负责人和相关村为成员的农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化经营领导小组。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乡农业服务中心,负责统筹农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化经营工作。实行重点产业部门责任制,生态畜牧业由乡畜牧水产站牵头负责;生态茶叶、商品蔬菜、精品水果由乡农业服务中心牵头负责;核桃、竹子由乡林业站牵头负责;其他配套设施由相关部门牵头负责。各村和相关部门要根据本方案,结合本村本部门实际,拟定工作措施,分解各项任务,明确工作职责,抓好组织落实,确保任务的完成。
(二)加强督促,严格检查。乡督查室要把农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化经营列入重点督查内容。把目标任务分解到村、组、农户,落实到地块。严格督促检查,强化过程管理,强化考核结果运用,对组织管理好、完成任务好的村和部门,给予表彰和奖励;对执行不力、任务完成差的村和部门进行问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