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4月2日电 针对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刚刚结束的访欧之行

时间:2019-05-12 02:49:1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北京4月2日电 针对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刚刚结束的访欧之行》,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北京4月2日电 针对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刚刚结束的访欧之行》。

第一篇:北京4月2日电 针对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刚刚结束的访欧之行

北京4月2日电 针对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刚刚结束的访欧之行,中国外交部长王毅表示,习近平主席此访在推动中欧关系方面取得三方面重要成果,中欧政治关系迈上新台阶,中欧经贸合作迎来新机遇,中欧人文交流进入新阶段。中国外交部2日消息称,3月22日至4月1日,习近平出席在荷兰海牙举行的第三届核安全峰会,对荷兰、法国、德国、比利时进行国事访问,并访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欧盟总部。访问结束之际,王毅介绍了此访有关情况。王毅说,习近平主席出席了84场活动,双多边结合,大小国兼顾,政经文互动,既有国事活动,也有亲民交流;既顶层设计规划,又推动具体项目;既有精彩理念宣示,也有细微感人话语。

对于习近平到访欧盟总部,王毅说,这是中欧建交以来中国国家元首的首次访问,充分显示出新形势下中国对欧盟、对欧洲的高度重视,并成为此访期间备受关注的一个亮点。

王毅说,习近平主席出席核安全峰会期间,系统阐述了中国的核安全观,强调发展和安全并重、权利和义务并重、自主和协作并重、治标和治本并重,中国将继续积极参与核安全国际合作,推动建立以公平促合作、以合作求共赢的国际核安全体系,维护地区和世界和平稳定。

访问期间,习近平在比利时欧洲学院发表重要演讲,从五个角度阐明中国是有着悠久历史文明的国家,是经历了深重苦难的国家,是实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国家,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是正在发生深刻变革的国家。王毅说,习近平主席的重要论述充分展示了中国自信、友善、包容、负责任的大国形象,有效增进了欧方对中国的了解和认知。

针对习近平同美国总统奥巴马举行会谈,王毅说,这是中美两国元首今年首次会晤。两国元首同意继续保持密切沟通,共同致力于中美新型大国关系建设。两国元首还就今后一段时期中美一系列交往和对话作出安排,就重点合作领域及预期成果交换意见。会晤为今年中美关系开了好头。

王毅说,出访期间,习近平主席还时刻牵挂马航失联客机上中外乘客的生命安危,多次听取搜寻进展汇报并作出工作部署,派出中国政府特使赴马来西亚处理相关事宜,要求继续全力搜寻,强调只要有一线希望,就不会放弃努力。王毅最后说,习近平主席这次对欧洲的访问不仅极大推动了中欧关系发展,也进一步完善了新时期的中国外交布局,提升了中国的国际地位和影响。这次出访提出的一系列倡议和主张,进一步丰富了中国外交思想以及当代国际关系理论,必将成为中国外交新的行动指南

第二篇:新华网莫斯科3月22日电 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22日抵达莫斯科

新华网莫斯科3月22日电 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22日抵达莫斯科,开始对俄罗斯进行国事访问。

俄罗斯是习近平就任国家主席后出访的首个国家。

据悉,在访俄期间,习近平将同俄罗斯总统普京举行会谈,签署并发表联合声明,确定今后一个时期中俄关系发展的方向和重点合作领域,阐述对一系列重大国际和地区问题的立场和主张,批准2013-2016年《〈中俄睦邻友好合作条约〉实施纲要》,共同出席俄罗斯“中国旅游年”开幕式。

习近平还将分别会见俄罗斯总理梅德韦杰夫、联邦委员会主席马特维延科和国家杜马主席纳雷什金等俄方领导人,广泛接触俄罗斯社会各界朋友和友好人士,在莫斯科国际关系学院发表演讲,出席建立中共六大会址纪念馆启动仪式,参观俄罗斯国防部,会见俄罗斯汉学家、学习汉语的学生及媒体代表。双方将签署经贸、能源、投资、地方、人文、环保等领域合作文件。

3月19日,习近平在接受金砖国家媒体联合采访时说,中俄互为最主要、最重要的战略协作伙伴,两国关系在各自外交全局和对外政策中都占据优先地位。我就任国家主席后即出访友好邻邦俄罗斯,体现了中方对中俄关系的高度重视,也体现了中俄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高水平和特殊性。

中俄两国对习近平此次访问都极为重视。3月14日,习近平应约同普京通电话时表示,我期待着访问俄罗斯期间同你会晤,就加强两国合作及重大国际和地区问题交换意见,相信此访一定会为中俄关系深入发展注入新的动力。

普京表示,俄中关系是维护世界和平稳定的重要因素之一,具有特别重大的意义。相信这次访问必将大力推动两国合作和人文交流,进一步巩固俄中关系。

访问俄罗斯后,习近平还将对坦桑尼亚、南非、刚果共和国进行国事访问并出席在南非德班举行的金砖国家领导人第五次会晤。

第三篇:习近平访欧:让欧洲梦与中国梦有更多交汇

习近平访欧:让欧洲梦与中国梦有更多交汇

2014年04月22日

习近平访欧纪录:一桥飞架中欧

【2014年3月22日-3月25日 首站荷兰】

2014年3月22日,荷兰威廉-亚历山大国王在阿姆斯特丹王宫为习近平举行盛大国宴,马克茜玛王后(左)热情地与习近平碰杯。自上世纪50年代中荷建交以来,中国国家主席首次到访。抵达当日,荷兰皇家空军战机为习近平专机护航。国王亲自接机,属最高接待规格,足能受到荷兰对中国的重视。

荷兰素有“欧洲门户”美誉,最早承认新中国的西方国家之一,是中国在欧盟的第二大贸易伙伴。此前外交上有过一些波折,但近年来一直保持平稳健康发展。荷兰首相吕特表示,“欧洲门户”企盼中国投资。

中国元首的自信之旅——习近平主席访欧为何让世界瞩目

2014年04月21日,中央电视台播出习近平访问欧洲特别报道节目--《一桥飞架中欧》,详细讲述了习近平的欧洲之行,以及中国与欧洲的关系发展。网上一片好评。

用渊博深邃的文化魅力打动欧洲,用穿越时空的眼光折服欧洲,用务实高效的成果钦服欧洲——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欧洲之行展现出清新自信的外交风格,让欧洲、让世界津津乐道。

放眼环球,很少有国家领导人访欧能受到如此高规格的接待,赢得如此密集的媒体报道和国际舆论持续关注,有外媒称之为“一场对欧洲人民成功的公关活动”。

展示了东方文明的自信

个人的魅力和自信既来源于对欧洲文明文化的熟稔,亦来自于对东方文明的自信。与中国一样,欧洲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自文艺复兴以来,欧洲文明一直是世界文明的领军者之一。因此,要打动欧洲,要让欧洲人心悦诚服首先要从文化入手。

习近平主席在诸多场合,历数欧洲文明史上一个个文化巨人,前后达40多位,一个个作品、典故和名言被信手拈来地引用。在法国,他引用雨果的名言,细数冉阿让、卡西莫多、羊脂球等许多艺术形象;在德国,历数莱布尼茨、康德、黑格尔等的哲学辩论和巴赫、贝多芬等的优美旋律„„

文化的共鸣是相通的。习主席每一次引用都让台下听众激动不已,陪同的欧洲领导人们忍不住带头喝彩鼓掌。因为,那是挥之不去的文化渊源,那是醇厚的人文情怀,那是深邃的思想,轻而易举地就能触动人们的心灵,拉近东西方的距离。

欧洲之行,习主席和夫人彭丽媛身着中式服装,出席荷兰和比利时王室举行的盛大国宴,体现了中华文化风采,展现了民族文化自信,不同凡响。在比利时,习近平主席夫妇为“天堂公园”熊猫馆揭幕,给当地孩子们送上熊猫玩具。

打动人的还有细节与真诚。在德国,他讲述了读《浮士德》的故事--“在上山下乡的日子里,我走了30华里去借这本书,书的主人走了30华里来取回这本书。” 在欧洲,没有什么能比第一运动足球更能拉近距离。他观看中德足球小将们的比赛,给未来球星们打气;他与荷兰传奇球星范德萨的热聊„„

“习近平在欧洲展开魅力攻势”--法国《世界报》对习主席欧洲之行做出如是评价。这种魅力攻势来自兼容并蓄、海纳百川之后的自信,也是尊重文明多样性基础上的自信。体现了伴随着中国崛起的民族自信

习近平欧洲之行还体现了伴随着中国崛起而来的新自信。

新世纪以来,中国实现了经济实力的大赶超,先后超越欧洲的英、法、德和近邻日本而居世界第二。全球金融危机和欧债危机中,陷入困境的欧洲不得不把眼睛朝向东方。这是自工业革命以来的头一遭。

习主席此访,适逢欧洲经济走向复苏之时。访问期间,中国同四国累计签署110多项协议,700多亿美元,一个个大单引发呼声一片。

荷兰国宴,200多位各界精英表达了对深化中欧合作之强烈渴盼:在法国里昂市政厅,当地人临时搭起“法国食品超市”,盛情邀请习主席尝奶酪、品红酒,企望打开中国市场;在德国杜伊斯堡港,习主席见证了渝新欧铁路大动脉上满载货物的火车隆隆进站;在比利时,农业合作摆上重点日程„„

因此,当习近平主席在巴黎宣称“中国这头狮子已经醒了”之时,世界舆论为之一振但很快欣然接受。毕竟,中国崛起是不争之事实。

表达了中国发展的道路自信

习近平主席访法的头一站选择在里昂,颇有深意。里昂是周恩来、邓小平等老一辈革命家的起身之地,是缔结共和国、孕育改革开放的圣地,中法大学更是为新中国建设和改革开放事业培养了诸多人才。

中国改革开放让欧洲人有着切身体会。过去中国到欧洲招商引资,现在是欧洲纷纷来中国招商引资。贸易流、人才流,短短几十年间发生沧海桑田之变。

一路上,习近平主席回答得最多的是领航中国改革的感悟:“改革没有完成时,只有进行时,""我们业已形成的符合中国国情的道路不能走偏了,要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 „„

每一站、几乎每一次会谈,到访国领导人都会谈起他们阅读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文件的感受,对中国改革力度、广度、深度表示高度赞赏:“这是开放的、务实的、面向未来的、高瞻远瞩的、令人钦佩的改革。”

与此同时,习近平主席强调中国崛起不是“威胁”。在巴黎,习近平指出中国是一头“和平的、可亲的、文明的狮子”;在柏林科尔伯基金会演讲时,他说中国不是可怕的“墨菲斯托”。

“欧洲梦”与“中国梦”有了更多的交汇

放在更大的历史背景下,习近平欧洲之行让“中国梦”与“欧洲梦”有了零距离交汇与对接的机会。

在古代,欧亚大陆东西两端的中国人民和欧洲人民都在彼此遥望,想从彼此独特而深邃的文明中汲取营养与智慧。从伏尔泰到歌德,从马可·波罗的游记到弗里德里希大帝的“中国茶亭”,无不折射出欧洲人对东方文明的向往。而今,中国的改革进程走进了第36个年头,欧洲的一体化进程已划过64个年轮。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欧洲梦”与“中国梦”有了更多的交汇。

习主席对中欧的改革进程有深邃思考:“我们要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欧洲要推进一体化进程,是互惠互利、相得益彰的。”“尊重双方改革道路,借鉴双方改革经验,以自身改革带动世界发展进步。”

在历史的长河里,人们记住的往往是那些精彩的瞬间,而习近平此访展现出的个人魅力、民族自信与道路自信无与伦比,让经历了数世纪沉沦的东方在欧洲大陆上演了“王者归来”的新气象。若干年后再回想,此次欧洲之行必然是中国外交史册上那浓墨重彩、被广为铭记的篇章。(吴黎明)

第四篇:中国元首的自信之旅——习近平主席访欧为何让世界瞩目

中国元首的自信之旅——习近平主席访欧为何让世界瞩目

来源: 中国网参考消息吴黎明

中国网4月22日讯 2014年04月21日,中央电视台播出习近平访问欧洲特别报道节目--《一桥飞架中欧》,详细讲述了习近平的欧洲之行,以及中国与欧洲的关系发展。网上一片好评。

用渊博深邃的文化魅力打动欧洲,用穿越时空的眼光折服欧洲,用务实高效的成果钦服欧洲——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欧洲之行展现出清新自信的外交风格,让欧洲、让世界津津乐道。

放眼环球,很少有国家领导人访欧能受到如此高规格的接待,赢得如此密集的媒体报道和国际舆论持续关注,有外媒称之为“一场对欧洲人民成功的公关活动”。展示了东方文明的自信

个人的魅力和自信既来源于对欧洲文明文化的熟稔,亦来自于对东方文明的自信。与中国一样,欧洲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自文艺复兴以来,欧洲文明一直是世界文明的领军者之一。因此,要打动欧洲,要让欧洲人心悦诚服首先要从文化入手。习近平主席在诸多场合,历数欧洲文明史上一个个文化巨人,前后达40多位,一个个作品、典故和名言被信手拈来地引用。在法国,他引用雨果的名言,细数冉阿让、卡西莫多、羊脂球等许多艺术形象;在德国,历数莱布尼茨、康德、黑格尔等的哲学辩论和巴赫、贝多芬等的优美旋律……

文化的共鸣是相通的。习主席每一次引用都让台下听众激动不已,陪同的欧洲领导人们忍不住带头喝彩鼓掌。因为,那是挥之不去的文化渊源,那是醇厚的人文情怀,那是深邃的思想,轻而易举地就能触动人们的心灵,拉近东西方的距离。

欧洲之行,习主席和夫人彭丽媛身着中式服装,出席荷兰和比利时王室举行的盛大国宴,体现了中华文化风采,展现了民族文化自信,不同凡响。在比利时,习近平主席夫妇为“天堂公园”熊猫馆揭幕,给当地孩子们送上熊猫玩具。

打动人的还有细节与真诚。在德国,他讲述了读《浮士德》的故事--“在上山下乡的日子里,我走了30华里去借这本书,书的主人走了30华里来取回这本书。” 在欧洲,没有什么能比第一运动足球更能拉近距离。他观看中德足球小将们的比赛,给未来球星们打气;他与荷兰传奇球星范德萨的热聊……

“习近平在欧洲展开魅力攻势”--法国《世界报》对习主席欧洲之行做出如是评价。这种魅力攻势来自兼容并蓄、海纳百川之后的自信,也是尊重文明多样性基础上的自信。

体现了伴随着中国崛起的民族自信

习近平欧洲之行还体现了伴随着中国崛起而来的新自信。

新世纪以来,中国实现了经济实力的大赶超,先后超越欧洲的英、法、德和近邻日本而居世界第二。全球金融危机和欧债危机中,陷入困境的欧洲不得不把眼睛朝向东方。这是自工业革命以来的头一遭。

习主席此访,适逢欧洲经济走向复苏之时。访问期间,中国同四国累计签署110多项协议,700多亿美元,一个个大单引发呼声一片。

荷兰国宴,200多位各界精英表达了对深化中欧合作之强烈渴盼:在法国里昂市政厅,当地人临时搭起“法国食品超市”,盛情邀请习主席尝奶酪、品红酒,企望打开中国市场;在德国杜伊斯堡港,习主席见证了渝新欧铁路大动脉上满载货物的火车隆隆进站;在比利时,农业合作摆上重点日程……

因此,当习近平主席在巴黎宣称“中国这头狮子已经醒了”之时,世界舆论为之一振但很快欣然接受。毕竟,中国崛起是不争之事实。

表达了中国发展的道路自信

习近平主席访法的头一站选择在里昂,颇有深意。里昂是周恩来、邓小平等老一辈革命家的起身之地,是缔结共和国、孕育改革开放的圣地,中法大学更是为新中国建设和改革开放事业培养了诸多人才。

中国改革开放让欧洲人有着切身体会。过去中国到欧洲招商引资,现在是欧洲纷纷来中国招商引资。贸易流、人才流,短短几十年间发生沧海桑田之变。

一路上,习近平主席回答得最多的是领航中国改革的感悟:“改革没有完成时,只有进行时,”“我们业已形成的符合中国国情的道路不能走偏了,要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 ……

每一站、几乎每一次会谈,到访国领导人都会谈起他们阅读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文件的感受,对中国改革力度、广度、深度表示高度赞赏:“这是开放的、务实的、面向未来的、高瞻远瞩的、令人钦佩的改革。”

与此同时,习近平主席强调中国崛起不是“威胁”。在巴黎,习近平指出中国是一头“和平的、可亲的、文明的狮子”;在柏林科尔伯基金会演讲时,他说中国不是可怕的“墨菲斯托”。

“欧洲梦”与“中国梦”有了更多的交汇

放在更大的历史背景下,习近平欧洲之行让“中国梦”与“欧洲梦”有了零距离交汇与对接的机会。

在古代,欧亚大陆东西两端的中国人民和欧洲人民都在彼此遥望,想从彼此独特而深邃的文明中汲取营养与智慧。从伏尔泰到歌德,从马可·波罗的游记到弗里德里希大帝的“中国茶亭”,无不折射出欧洲人对东方文明的向往。而今,中国的改革进程走进了第36个年头,欧洲的一体化进程已划过64个年轮。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欧洲梦”与“中国梦”有了更多的交汇。

习主席对中欧的改革进程有深邃思考:“我们要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欧洲要推进一体化进程,是互惠互利、相得益彰的。”“尊重双方改革道路,借鉴双方改革经验,以自身改革带动世界发展进步。”

在历史的长河里,人们记住的往往是那些精彩的瞬间,而习近平此访展现出的个人魅力、民族自信与道路自信无与伦比,让经历了数世纪沉沦的东方在欧洲大陆上演了“王者归来”的新气象。若干年后再回想,此次欧洲之行必然是中国外交史册上那浓墨重彩、被广为铭记的篇章。(吴黎明)

第五篇:新华网北京5月14日电 国家主席习近平14日在人民大会堂会见巴基斯坦参议院主席布哈里

新华网北京5月14日电 国家主席习近平14日在人民大会堂会见巴基斯坦参议院主席布哈里。

习近平表示,中巴两国是全天候、全方位的战略合作伙伴,两国一直高度互信,在许多重大问题上保持密切沟通与配合。两国人民彼此有天然的亲近感。中巴关系堪称国与国关系的典范。中方感谢巴方在涉及中国核心利益和重大关切问题上给予的一贯支持,高度重视深化中巴传统友谊与务实合作。中方愿同巴方保持高层交往,积极推进中巴经济走廊建设,造福两国和两国人民,带动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

习近平表示,中方衷心希望巴基斯坦实现稳定和发展,愿同巴方加强安全领域合作,共同打击“三股势力”。我们愿同巴方加强治国理政经验交流,密切中国全国政协和巴基斯坦参议院的交往,为促进各自国家发展、推动中巴交流友好合作作出更大贡献。

布哈里表示,巴中友谊历久弥坚。巴方高度赞赏中国的发展成就,支持中国人民为实现中国梦而奋斗。中方提出建设“一带一路”重大倡议,为巴基斯坦等沿途国家提供了新的机遇。巴方希望加强两国交往与合作。巴方强烈谴责不久前在中国发生的暴力恐怖事件,愿同中方加强反恐合作。巴方将采取有效措施,确保在巴中资机构和人员的安全。

全国政协副主席兼秘书长张庆黎参加会见。

下载北京4月2日电 针对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刚刚结束的访欧之行word格式文档
下载北京4月2日电 针对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刚刚结束的访欧之行.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