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中国共产党的发展历程
中国共产党的发展历程
来源:发布日期:2010-11-251、从五四运动到“南湖会议”(党的创立时期 1919.5.——1921.7)
近代中国社会的演变和“救亡图存”斗争的屡遭失败,奠定了中国共产党产生的社会基础;中国工人阶级队伍的壮大和政治上的觉醒,奠定了中国共产党产生的阶级基础;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传来了马克思主义,奠定了中国共产党产生的思想基础;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发生奠定了中国共产党产生的干部基础。在各种条件具备后,1921年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就成为了历史的必然。1921年7月至7月30日,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召开,出席会议代表12人,当时,全国的中共党员只有53人。7月30日,在上海召开第六次会议,因法租界巡捕房搜查而被迫中断后,第二天转移到浙江嘉兴南湖一只游船上举行,并于当天闭幕。大会讨论了政治形势、党的基本任务、党的组织原则和组织机构等问题,通过了《中国共产党的第一个纲领》和《中国共产党的第一个决议》。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召开,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从此,中国革命的面目就焕然一新了。7月1日作为中国共产党的诞辰纪念日,是毛泽东于1938年首先提出来的,当时,在延安的“一大”出席者只有毛泽东、董必武两人,他们记得“一大”是1921年7月召开的,但记不清确切的日期,又无档案资料可查,于是就把7月的第一天,作为象征性的中国共产党诞辰纪念日。
2、从第一次国共合作到“七.一五分共”(国民革命时期 1921.7.——1927.7)
1924年的第一次国共合作巩固了广东革命根据地,推动了北伐战争的顺利进军,但由于幼年的中国共产党对国民党右派的妥协退让,放弃了对统一战线和武装斗争的领导权,致使国民党右派势力得逞,1927年蒋介石在上海发动“四一二事变”,汪精卫在武汉发动“七一五事变”,相继背叛革命,国民革命失败。
3、从挺进井冈山到“七七事变”(土地革命时期 1927.7.——1937.7)
在这一时期,中国共产党成功地实现了两次生死攸关的大转折:第一次是从国民革命失败到土地革命战争的兴起,中国共产党在失败中总结教训,成功的找到了一条符合中国实际的革命道路——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正确道路。第二次是从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到遵义会议的召开,停止了“左倾”路线在党内的统治,重新确定了毛泽东同志在党的领导地位,挽救了红军、挽救了革命、挽救了党。
4、第二次国共合作到抗日胜利(抗日战争时期 1937.7.——1945.8)
1937年7月7日,日本发动了“芦沟桥事变”,点燃了全面侵华的战火。在全国人民抗日热情地推动和中国共产党的努力下,以第二次国共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建立,并历经八年艰苦抗战,打败了强大的日本侵略者,取得了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
5、从重庆谈判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解放战争时期 1945.8.——1949.10)
抗战胜利后,蒋介石不顾全国人民和中国共产党及各民主党派的反对,在美国的支持下发动了全面内战。中国共产党在全国人民和各民族党派的支持下,最终打败了国民党反动派,建立了新中国,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
6、争取国民经济恢复到“三大改造”完成(向社会主义过渡时期 1949.10.——1956.12)
1949年到1952年,面对满目倡痍、白废待兴、矛盾重重的困难局面,中国共产党遵循“不要四面出击”的方针,成功地用三年时间实现了国民经济的根本好转。从1952年开始,又展开并完成了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实现了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
7、从“大跃进”到“八字方针”制定(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时期 1957.——1965)
从1957年开始,中国共产党进行了全面的社会主义建设,虽然取得了伟大的成就,但在主客观因素的影响下,也出现了阶级斗争扩大化和经济建设中的“左倾错误”。
8、从批“海瑞罢官”到粉碎“四人帮”(文化大革命时期 1966.——1976.3)
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错误路线指导下,加之林彪、江青两个反革命集团的破坏,出现了“文化大革命”这样历时十年的全局性内乱,使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遭受了严重挫折和损失。
9、从“两年徘徊”到十一届六中全会(拨乱反正时期 1976.——1981)
1976年粉碎“四人帮”后,由于党的主要领导人坚持“两个凡是”的错误思想,使社会主义建设处于徘徊不前的局面,1978年党的第十一届三中全会重新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思想路线,并开始了全面的拨乱反正工作,到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决议》的制定并通过,标志着拨乱反正工作的胜利完成,中国共产党成功地实现了第三次转折。
10、从党的十二大到党的十七大(改革开放新时期1982.——)
从党的十二大到十七大,中国共产党成功实现了两代领导班子的顺利交接,在对毛泽东思想继承的基础上,创立了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主要内容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领导中国人民取得了改革开放的丰硕成果:
1982年9月12大:提出党在新时期的总任务:团结全国过各族人民,自力更生、艰苦奋斗,逐步实现工业、农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现代化,把我国建设成为高度文明、高度民主的社会主义国家。
1987年10月13大: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和“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路线。
1992年10月14大:确定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1999年15大:明确跨世纪发展的奋斗目标和任务:第一个10年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一番,使人民的小康生活更加宽裕,形成比较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经过10年的努力,到建党100周年时,使国民经济更加发展,各项制度更加完善;到世纪中叶建国一百年时,基本实现现代化,建成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
2002年11月16大:提出三大任务:推进现代化建设、完成祖国统一、维护世界和平与促进共同发展。选举产生了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新的中央领导集体。
2003年10月十六届三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首次提出“科学发展观”的要求。
2004年9月十六届四中全会:作出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的决定》中明确把构建和谐社会作为党的目标和加强当的执政能力和建设的五大任务之一,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奋斗目标。
2005年10月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
2006年9月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决定》。
2007年10月17大:大会的主题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胡锦涛总书记的报告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认真总结了党的十六大以来5年的工作,系统总结了改革开放的伟大历史进程和宝贵经验,对继续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做出全面部署,对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提出了明确要求。报告坚持继承与创新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当前和长远相结合,突出了高举旗帜、科学发展、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目标和加强自身建设四个重点,提出了解放思想、改革开放和重视民生的三大要求,对科学发展观进行了系统阐述,以战略性思维和前瞻性眼光描绘了我国改革发展的宏伟蓝图,是中国共产党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政治宣言,是指引全国各族人民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局面的行动纲领。现在,中国共产党已经是一个拥有7500余万党员、具有60年执政经验的大党,我们党正带领13亿中国人民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昂首阔步、奋勇前进。
第二篇:专题二 中国共产党的发展历程
专题二 中国共产党的发展历程
★专题要点:
一、党的重要会议
1、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1)时间:1921年7月;
(2)地点:上海、后来转到浙江嘉兴南湖的游船上;
(3)内容:通过了党的纲领,确定党的奋斗目标是推翻资产阶级政权,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实现共产主义。确定党的中心任务是领导工人运动。选举了党的中央领导机构中央局,选陈独秀为中央局书记;
(4)意义: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中国共产党不仅代表工人阶级利益,而且代表整个中华民族利益,她的诞生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中国革命的面貌从此焕然一新。
2、遵义会议——建党以来的第一个具有转折点意义的会议,是党从幼稚走向成熟的标志(80周年)
(1)时间:1935年1月;
(2)内容:全力解决博古等人在军事上和组织上的错误,取消了博古在军事上的指挥权,肯定毛泽东的正确主张;
(3)意义: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革命,是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3、中共七大——确立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70周年)(1)背景:抗日战争即将胜利;(2)时间:1945年4月;
(3)地点:延安;(4)主要议题:夺取抗战胜利和胜利后中国将走什么道路。(5)内容:确立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最主要);
(6)意义:为争取抗日战争的胜利和实现中国的光明前途准备了条件。
4、十一届三中全会(1978年底)(1)地点:北京;
(2)主要内容:彻底否定“两个凡是”的方针,重新确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停止使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口号,作出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会议上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
(3)意义: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影响的转折,它完成了党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组织路线的拨乱反正,是改革开放的开端。从此中国历史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
5、十三大:1987年召开,阐明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提出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提出了“三步走”的战略部署。
6、十四大:1992年召开,提出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形成了以江泽民为核心的第三代领导集体。
7、十五大:1997年召开,把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1935年遵义会议与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的比较:
都具有转折点意义;都纠正了党的“左”倾错误;都确立了党的正确领导核心。
二、中国共产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探索
一、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1、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
(1)五四爱国运动的基本史实;五四精神
开始时间:1919年5月4日。导火线: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 口号:“废除二十一条”“外争国权,内惩国贼”。
结果:北洋政府被迫罢免曹汝霖、章宗祥、陆宗舆三人的职务;中国代表拒绝在巴黎和约上签字。意义:五四爱国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事件,它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
精神:彻底地反帝反封建的爱国主义精神;追求进步、民主和科学的伟大精神;站在时代前列,不畏强暴,敢于斗争,不怕牺牲的精神等。(2)建党和大革命时期
①中共一大,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②1926年至1927年,中共与国民党合作进行北伐,基本上推翻了北洋军阀的黑暗统治。③北伐战争中,以共产党员、共青团员为主的叶挺独立团屡立战功。
2、土地革命时期(1)1927年8月1日,周恩来等领导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2)1927年9月,毛泽东领导工农革命军发动秋收起义,起义失败后,毛泽东放弃进攻城市,转而向敌人力量薄的农村进军,建立了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井冈山革命根据地。(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开辟,是中国共产党探索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这一正确革命道路的开始。)
(3)1928年4月,井冈山会师,建立了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
(4)1934年10月,由于第五次反围剿失败,中央工农红军被迫进行长征。
长征途中召开了遵义会议,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1936年10月,红军三大主力在会宁会师,长征胜利结束。
3、抗日战争时期
(1)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标志着十年内战基本结束,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2)卢沟桥事变爆发后,国共两党正式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第二次国共合作),开始领导全民族抗战,工农红军改编为八路军、新四军。
(3)1940年8月,八路军在彭德怀的指挥下,进行百团大战。这是抗日战争中,中国军队主动出击日军的最大规模的战役。
(4)中共七大,为争取抗战胜利和实现中国光明前途准备了条件。
4、解放战争时期
(1)重庆谈判:蒋介石阴谋发动内战;中共努力争取和平;达成和平建国的“双十协定”。(2)1947年3月,彭德怀、贺龙率领西北人民解放军,粉碎了国民党对陕甘宁解放区的重点进攻。
(3)1947年夏,刘伯承、邓小平率领晋冀鲁豫解放军主力,挺进大别山,揭开了人民解放军战略进攻的序幕。
(4)1948年9月──1949年1月,人民解放军通过辽沈战役、淮海战役、平津战役三大战役,基本上消灭了国民党的主力部队。
(5)1949年4月21日,中国人民解放军发动渡江作战,1949年4月23日南京解放,国民党政权在大陆垮台。
二、社会主义革命时期 1.新中国的成立和巩固
(1)1949年9月召开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为新中国的成立做了充分的准备(2)1949年10月1日举行开国大典,标志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
(3)1951年5月,西藏和平解放,至此祖国大陆获得统一。(4)1950年10月-1953年7月,中国人民志愿军和朝鲜军民并肩作战,取得抗美援朝的伟大胜利
(5)1950年-1952年底,进行土地改革,废除封建剥削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彻底摧毁了我国存在两千多年的封建剥削土地制度。
2、向社会主义过渡时期
(1)1953年-1956年,我国实施第一个五年计划,开始改变我国了工业落后的面貌,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
(2)1954年,召开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3)1953年-1956年,完成了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从此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三、社会主义建设时期 1.社会主义探索时期
(1)1958年,由于建设社会主义缺乏经验,党中央错误的发动了“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使我国经济面临严重的经济困难。
(2)在社会主义探索过程中,“铁人”王进喜、“两弹元勋”邓稼先、“党的好干部”焦裕禄成为全国人民的楷模。
(3)1966-1976年,由于毛泽东对阶级斗争的形势估计过于严重,错误的发动了文化大革命,使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遭受到巨大损失。2.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1)1978年召开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伟大的转折,从此,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进入了一个崭新的时期。
(2)对内改革:从1978年开始我国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从1985年开始,我国城市改革全面展开,重点是国有企业改革。
(3)对外开放:1980年,设立深圳、珠海、汕头和厦门四个经济特区,逐步形成了全方位的对外开放格局。
◆补充:
一、中共所开辟的两条正确道路
(1)毛泽东革命道路: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起点标志:1927年,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2)邓小平,建设道路: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始,改革开放,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两条道路的共同点(启示):立足国情、实事求是,把马列主义原理同中国实践相结合,走中国特色的革命、建设道路。
二、国共两党关系演变
1、第一次国共合作:开始的标志:1924年,国民党“一大”的召开,标志着
革命统一战线正式建立。表现:黄埔军校的建立、北伐战争胜利进军;结果:基本打垮了北洋军阀的统治。
2、第一次分裂:标志:四一二政变、七一五政变;表现:国民党大肆屠杀共产党员和革命群众,“围剿”红军;中国共产党武装革命、创建军队等;结果:西安事变和平解决,标志着十年内战基本结束,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3、第二次国共合作:根源:中日民族矛盾加深,民族危机严重;标志:1937年,国民党公布合作宣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表现:台儿庄大捷、百团大战等;结果:取得了抗日战争的胜利。
4、第二次分裂:标志:1946年6月,国民党进攻中原解放区;表现:中共中央转战陕北、挺进大别山、三大战役等;结果:推翻了国民党政权。
第三篇:3中国共产党的发展历程
一、单选题(每题 5 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答案,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下列历史题材的影片所再现的史实,按其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②①③)①《辛亥革命》 ②《鸦片战争》 ③《开国大典》
②①③ ②③① ③②① ①②③
2.这里是“军旗升起的地方”,是创建人民军队的开始。“这里”是(南昌)
南昌 井冈山 南京 延安
3.成为毛泽东诗句“三军过后尽开颜”创作背景的史实是(红军长征)
百团大战 红军长征 南京解放 井冈山会师
4.在中国最早宣传马克思主义,被称作颂扬俄国十月革命的第一人是李大钊
周恩来 陈独秀 毛泽东 李大钊
5.1921年7月23,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召开
上海召开 武汉召开 北京召开 广州召开
6.1984年10月,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了《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
《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 《关于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
《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 《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发展的决议》
7.1935年,党领导了“一二·九”学生运动,掀起了要求(停止内战,抗日救亡)的强大群众斗争。
打倒土豪劣绅 土地革命 打倒国民党 停止内战,抗日救亡 8.徐中约说:“《新青年》和《新潮》以及包括《每周评论》在内的许多其他杂志,对传统主义的堡垒——旧文学、旧道德、旧式人际关系和儒家 ——发动了全面攻击„„。”作者认为这些杂志对传统文化的态度是(完全否定)
取其精华,弃其糟粕 避免绝对肯定或绝对否定 完全否定 批判继承
9.中国近代化经历了一个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的发展过程,呈现“学技术-学制度-学思想”的特点,反映了中国人民不懈的探索精神。下列探索中的主张提出的先后顺序为(④③②①)①“民主”“科学”1915 ②三民主义1906 ③变法图强1898 ④“自强”“求富”1860
④③②① ①②③④ ①④②③ ④②③①
10.比较系统地初步总结了“大跃进”以来经济建设工作的基本经验教训,开展了批评和自我批评的是七千人大会
第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庐山会议 七千人大会 党的八届九中全会 11.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提出于1987年党的十三大
1987年党的十三大 2002年党的十六大 1992年党的十四大 1997年党的十五大
12.“巴黎和会上,欧美各国拒绝了中国代表的正当要求,并将战败国德国在中国的权益转让给日本,消息传回国内,举国震惊。”材料反映的是(五四运动的背景)
五四运动的背景
新民主主义革命开始的标志 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影响 新文化运动兴起的原因
13.1919年10月、11月,李大钊分两期在《新青年》上发表《我的马克思主义观》一文,比较全面地介绍了马克思主义的社会主义理 唯物史观经济学说
社会主义理论
唯物史观
殖民地半殖民地学说
经济学说
14.1924年7月起,在广州主持过农民运动讲习所的共产党人有阮啸仙毛泽东彭湃
刘少奇
阮啸仙
毛泽东
彭湃
15.党的十八大提出,在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在新中国成立100周年之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党要坚定这样的道路自信 理论自信 制度自信
制度自信
理论自信
政治自信
道路自信
16.摆在全国人民面前的重大历史使命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集中力量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实现同等富裕
集中力量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17.长征精神是对革命的必胜信念和一往无前、不怕牺牲的英雄气概。
正确 错误
18.新中国成立标志着中华民族开启了新的历史纪元。正确
正确 错误 19.抗日战争胜利后,国共两党一致同意,通过和平途径建设一个独立、民主、富强的新中国。正确
正确 错误
20.党的十一大彻底否定了“文化大革命”的错误理论和实践。错误
正确 错误
第四篇:关于中国共产党发展历程及其领导的几点思考
关于中国共产党发展历程及其领导的几点思考
摘要:新中国成立60年以来,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和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努力下,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实现了人民生活由温饱不足向总体小康的历史性跨越,综合国力显著增强,国际地位不断提升,在国际舞台上发挥的作用日益显著。之所以能取得这些成就,其主要经验有:中国共产党正确把握我国国情的基础上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把改善民生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目的和归宿,把加强法律和制度建设作为社会主义建设的保障。
关键词:中国共产党;诞生;发展历程;改革开放;科学发展;国家统一;民主政治;法制建设
一.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1921年7月23日,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仁海法租界望志路106号举行。大会确定党的名称为“中国共产党”。党的纲领是“以无产二阶级革命军队推翻资产阶级”,“采用无产阶级专政,以达到阶级斗争的目的—消灭阶级”,“废除资本私有制”,以及联合第三国际。
1.1中国共产党的诞生的社会背景
随着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及其同中国工人运动的初步结合,随着中国社会内部出现了一些接受马克思主义的先进分子,建立新型的工人阶级革命政党的任务被提上了日程。这是一种客观的趋势。各地共产主义小组成立后,有计划、有组织地传播马克思主义,到工人中去开展宣传和组织工作,进一步促进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为中国共产党的创建作思想上组织上的准备。同时,中国工人阶级政党的建立,得到了列宁领导的第三国际(即共产国际)的帮助。
1.2中国共产党的诞生的历程
1920年1月,就有人在报刊上发表《劳动团体与政党》的文章,呼吁“劳动团体应当自己起来做一个大政党”。同年3月.李大钊在同邓中夏等多次商议后,在北京大学组织了马克思学说研究会。1920年4月,经共产国际批准,俄共(布)远东局海参威处派维经斯基等人来华,了解中国革命的情况,并同中国的革命组织建立联系。1920年5月,陈独秀发起组织马克思主义研究会,探讨社会主义学说和中国社会改造问题。7月,上海的社会主义者举行会议,商讨建党问题。1921年3月,李大钊著文公开呼吁创建工人阶级政党。”同月,各地共产主义组织的代表举行了一次会议,并以会议的名义发表了关于我们的目标和原则的共同声明。这次会议还制定户喻日寸纲领-1921年7月23日,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仁海法租界望志路106号(今兴业路76号)举行。党的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宣告了中国共产党的正式成立。
二.长期坚持党加强自身建设
重视和善于总结历史经验,是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传统。新中国建立以来的历史,就是中国共产党人居安思危,及时总结历史经验,不断作出新的理论概括,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党的建设和国家发展的历史。
2.1改革开放以来党内民主建设取得的主要成就
改革开放的30年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最快的时期,也是党内民主发展情况最好的时期。在新的历史时期,中国共产党不断探索新途径,更新观念,拓展思路,使党内民主建设取得重要进展,党内民主文化不断发展,文化软实力得到明显增强,党员民主权利得到保障,发展党内民主成为全党共识。
2.2改革开放以来党内民主实现科学发展的路径选择
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党的历史上的一次伟大转折,也是党内民主建设的新起点。30多年的奋斗历程使我们党越来越重视党内民主建设,认识也越来越深刻。尊重党员主体地位,保障党员民主权利;借鉴人民民主经验,以党内民主推进人民民主;大胆借鉴国外党内民主建设的有益经验。
三.中国共产党成立后的主要成就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从此全国各族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开始了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历史征程。60年来,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积极探索,艰苦奋斗,勇往直前,在旧中国满目疮痍的废墟上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取得了辉煌成就,一个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社会主义大国已经巍然屹立在世界东方。
3.1建国后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名取得的成就
改革开放的成就表明,中国共产党正是遵循“实现人民根本利益”这一根本要求,领导中国人民开创了前所未有的现代化征程,并取得了令人惊叹的发展业绩。
经济实现了持续快速增长,综合国力进一步提高。改革开放三十年,中国经济平均以9.75%的速度快速增长,远高于同期世界经济3.3%左右的年均增长速度。
民生得到显著改善,人民生活显著提高,总体上进入了小康水平。以收入和住房这两大最能反映生活水平的项目为例,从1978—2006年,我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人均住房面积都有大幅提高。尤其值得一提的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脱贫事业取得了显著的成就,中国农村绝对贫困人口数量从2.5亿下降到2 148万,农村绝对贫困人口从1978年占农村总人口的30.7%下降到2007年的1.6%。
民主法治意识增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始终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积极稳妥地推进政治体制改革,保障人民享有广泛的民主权利,不断开创中国社会主义新局面,实现了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社会和谐稳定。改革开放以来,是中国社会和谐稳定。自粉碎“四人帮”以后,中华民族犹如钢铁长城一般坚不可摧!1997年香港回归,1999年澳门回归,2008奥运会的成功举办;1998年面对南方历史罕见的特大洪水,2003年面对让人闻风丧胆的非典疫情,2008年面对十几个省份百年不遇的冰雪灾害,汶川大地震,中华儿女众志成城,手挽手将一个个磨难阻击在脚下。
3.2中国共产党在国家统一方面的进步
一部中国共产党史,就是一部追求民族团结、国家统一的历史。几十年来,中国共产党坚持从实际出发,实事求事的思想路线,与时俱进,适时创新和丰富国家统一理念,使祖国统一大业不断推向前进。1947年,建立了第一个省一级自治区(内蒙古自治区)。1949年中国共产党在大陆建立起了自己的国家——中华人民共和国新中国诞生后,1949年12月,中共中央发表了《告前线将士和全国同胞书》,明确提出1950年的任务就是解放海南岛、台湾和西藏,全歼蒋介石集团的最后残余势力,因朝鲜战争爆发,解放台湾的计划被迫搁置。1954年7月,中国共产党再次提出解放台湾的任务,表示不承认美国军事干预和占领台湾。人民解放军于9月3日开始炮击金门,向国际社会特别是向美国表明中国人民解放台湾的决心和立场。1955年1—2月间,中国人民解放军发动渡海战役,解放了一江山岛和大陈岛在“一国两制”方针指导下,1997年7月1日和1999年12月20日,港、澳相继回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怀抱,我国政府收回了港澳的主权。这充分表明,“一国两制”既坚持了单一制国家结构形式,又赋予了许多联邦制元素,打上了许多联邦制色彩。这一创造性的统一理念,把我国统一大业推进了一大步。
3.3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中国民主政治建设成就
建国以来,我国的民主政治建设经历了一个曲折发展的历程,在这个曲折发展的进程中,民主政治建设既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也留下了许多宝贵的经验教训,这对于今后进一步发展和完善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大力推进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从新中国成立到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这是我国政治体制模式的建立与发展时期,这一时期,我国在民主建设方面主要取得了显著的成就:建立和巩固了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政权;建立并逐步加强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开创了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 制度;确立并基本完善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是我国政治体制改革和民主政治建设的一个伟大转折。在维护基本政治稳定的前提下,积极地探索和改革,稳步推进,从而使政治体制改革和民主建设取得了很大进展:积极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完善民主政治建设;拓展基层民主建设,健全公民权利保障制度;在发展社会主义民主的同时,加强法制建设;法律服务业有了长足发展,公民的法制观念普遍增强。在党的领导下,全社会各方面继续作出不懈的努力,真正实现社会主义民主的制度化、法律化,实现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伟大目标。
结语:中国共产党在政权建设过程中已经成为中国政治格局中的领导力量。中国共产党能代表先进生产力,代表人民群众的利益发展要求,具有广泛的社会基础。在政权建设中,任何组织都无法替代中国共产党而成为领导力量。中国共产党是维护中国社会政治稳定的重要力量,因此中国的政治体制改革必须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进行,中国共产党是政治体制改革的领导者和主体力量;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也必须由中国共产党来领导,中国共产党是推进民主政治建设的主要政治力量。
参考文献:
[1]黄金华,潘华凌.论中国共产党“国家统一”观的演进。第9卷第4期燕山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赵广东.我国多党合作制度建设的新成就.黑龙江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0年9月 3期(总第62期)
[3]岳珍.建国以来中国的经济成就及其启示.2010年6月第25卷第3期延边党校学报.邓振芳.浅析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取得的巨大成就及其对世界的影响.2010年4月 [4]沈传亮,苑晓杰.国外学者评析新中国六十年.科学社会主义 2010年第5期
梁道刚.论中国共产党执政体制的本质、结构与功能.山东省农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0年第27卷第5期
[5]王玉丹.改革开放以来党内民主建设的成就和展望.金卡工程•经济与法2010年12期 [6]江仁宝.实施依法治国方略与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2001年第4期
[7]钟昌火.中国共产党建设史上的重要里程碑.赣南师范学院学报, 2010年 04期 [8]袁建伟,中国共产党执政以来制度建设的历史考察学习月刊2010年 24期
[9]谢嘉梁.论中国共产党的科学执政理念及其实践要求.乌鲁木齐职业大学学报, 2010年 03期
[10]翟昌民.中国共产党执政赢得人心的经验探析.理论探讨.2010年 06期
第五篇:中国共产党发展历程教案-
中国共产党发展历程
鹿阜中学 陈柱仙
1、教学目的与要求
了解中国共产党的奋斗历程和艰难探索,坚定理想信念,明确历史责任,确立奋斗目标。
1)以史为鉴。了解党是怎样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实际相结合,不断进行理论创新的历史经验,认真总结和汲取党领导革命和建设的历史经验。
2)努力学习领会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学习、继承和发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学习、继承和发扬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革命精神和崇高品质,坚定共产主义理想信念,肩负起继往开来的历史重任。
2、教学重点与难点
1)中国共产党的奋斗历程带给我们的经验与启示 2)当代中学生应该树立的理想信念和承担的历史责任 上课时间:2016年5月26日
教学过程
一、开天辟地——中国共产党的诞生(1921-1923)
1920年初,李大钊和陈独秀等人开始酝酿建党的问题。在法国留学的蔡和森则明确提出应该建立“中国共产党”。在共产国际代表的帮助下,上海、北京、武汉、广州、长沙、济南等地的先进知识分子,建立了党的早期组织。在法国和日本留学的青年学生,也成立了党的早期组织。1921年7月23日,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举行,宣告了中国共产党的正式成立。
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目就焕然一新;中国共产党与以往任何政党不同,它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是新型的、工人阶级的革命政党;它不仅代表工人阶级的利益,还代表中国广大人民和整个中华民族的利益;它的诞生给灾难深重的中国人民带来了光明和希望。
二、革命洪流——国共合作大革命(1924-1927)
1924年在共产国际的帮助和撮合下国共两党以“党内合作”的形式实现了第一次合作。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形成,极大地推动了中国民主革命的进程。国共合作实现后,以广州为中心,汇集全国的革命力量,很快开创了一个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军阀的革命新局面。
但是,革命统一战线仅维持了三年半时间,在北伐战争节节胜利的形势下,以蒋介石、汪精卫为代表的国民党反动派,背叛了革命,发动了“四一二”、“七一五”反革命政变,疯狂屠杀共产党员和国民党左派,国共合作宣告破裂,轰轰烈烈的第一次国民大革命失败了。
三、艰苦斗争——井冈山道路(1927-1937)
八七会议一结束,毛泽东就作为中央特派员到湖南去改组中共湖南省委并领导秋收起义。起义在 9月 9日发动,它最初仍以夺取湖南的中心城市长沙为目标。毛泽东表现了善于从实践中总结经验教训的本领。看到进攻长沙的计划无法实行,他便当机立断地改变原有部署。在敌人控制比较薄弱的山区寻求立足地,以保存革命力量,再图发展。
从进攻大城市转到向农村进军,这是人民革命史中具有决定意义的新起点。10月7 日,他率领工农革命军到达井冈山北麓的宁冈县茅坪,开始了创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斗争。
四、共御外侮——抗日战争(1937-1945)
1931年9月18日深夜,一件关系中国命运、震动全国的大事突然发生:原已根据不平等条约而驻扎在东北的日本关东军向中国东北军驻地北大营和沈阳城发动进攻。第二天,日本军队轻易地侵占了沈阳、长春等二十多座城市。四个多月内,辽宁、吉林、黑龙江三省全部沦陷,东北人民陷入水深火热的亡国惨痛之中。1932年1月28日,日军又在上海挑起侵略战争。3月9日,日方在中国东北宣布成立以清朝末代皇帝溥仪为“执政”(两年后改称“皇帝”)的伪“满洲国”。
中国共产党在总结革命中的成功和失败的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已经成熟起来,能够从中国的实际情况出发,创造性地进行工作。广泛建立敌后抗日根据地,配合国民党正面战场作战,坚持以斗争求团结,巩固和维护抗日民族统一战线,2 并不断把敌后战场变为抗日战争的主战场。中共“七大”为争取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和新民主义革命在全国的胜利作了重要准备,确立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
五、红旗漫卷——人民解放战争(1945-1949)
中国共产党积极争取和平民主建国,广泛建立人民民主统一战线,最终以人民解放战争推翻了美蒋的反动统治。1949年中共七届二中全会解决了中国由新民主主义革命向社会主义革命转变的重大问题。1949年10月1日,毛泽东主席在天安门城楼上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改变了中国历史发展的方向,也深刻影响了世界历史发展的进程,实现了国家的空前统一,奠定了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确立了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开启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新纪元,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和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开始。
六、昂扬前进——向社会主义过渡(1949-1956)
建国初期,围绕建立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政治前提和经济基础,我党在政治上继续完成民主革命的遗留任务,抗美援朝,巩固新政权;经济上夺取经济领域的领导权,以恢复、发展经济。在国民经济恢复基础,进行有计划地向社会主义过渡和进行经济建设,1953年中共公布了过渡时期总路线,把变革生产关系和发展生产力并举;人民政府制订了“一五”计划,开展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对农工商进行社会主义改造。1954年召开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确立中国的社会主义性质和发展方向。1956年三大改造基本完成,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基本确立,我国开始进入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
七、曲折探索——社会主义建设曲折发展(1956-1966)
受“左”倾错误影响,我党在前进中也出现了许多重大失误,并造成了严重的危害。1957年反右派斗争扩大化,使“左”倾错误开始发展,造成了政治上的阶级斗争扩大化,改变了“八大”关于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论断,成为后来党在阶级斗争问题上连续犯错误的根源。1958年“左”倾错误发展到经济领域,“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忽视了客观的经济发展规律。“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使“左”倾错误严重泛滥开来,造成国民经济比重严重失调,并严重损害了农民的利益,挫伤其建设社会主义的积极性;1959年,“反右倾”斗争,3 又使“左”倾错误进一步发展,使阶级斗争扩大化的错误在理论和实践上进一步升级,并引申到党内,党内民主生活受严重破坏,经济领域的纠“左”工作中断,是造成三年(1959-1961年)严重经济困难的主要原因;“左”倾错误的继续发展,导致了1966-1976年的“文化大革命”,是中共党史上“左”错误占统治地位时间最长,危害最大的时期,它造成了严重的内乱,给党和国家及各族人民带来建国以来最严重的挫折与损失。
八、严重错误——“文化大革命”(1966-1976)
在“文化大革命”的特殊年代里,中国共产党并没有被摧毁而且还能维持统一,中国社会主义制度的根基仍然保存着,社会主义经济建设还在进行,国家仍然保持统一并且在国际上发挥着重要的影响。中国共产党能够紧紧依靠广大党员、干部和人民群众,并在广大群众的支持和帮助下,发现错误,抵制错误,纠正错误。中国共产党和广大人民群众在“文化大革命”中同“左”倾错误和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的斗争是艰难曲折的,并且一直没有停止过。正是由于中国共产党、政府和广大工人、农民、解放军指战员、知识分子、知识青年和干部的共同斗争,使“文化大革命”的破坏受到了一定程度的限制。
九、大潮奔涌——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1976-今)
“文革”结束后,受“两个凡是”的影响,各项工作经历两年的徘徊前进。1977年邓小平复出,推动思想界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否定了“两个凡是”观点,重新确定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践线,初步解放了人们的思想。1978年,中共召开十一届三中全会,成为开创中国社会主义事业发展新时期的伟大起点。实现了党和国家工作重心的转移,作出了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之后,又提出了社会主义建设必须坚持“四项基本原则”。1982年中共“十二大”提出“走自己的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1987年中共“十三大”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和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制订了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三步走”战略目标。1992年中共“十四大”,进一步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1997年中共“十五大”,提出了邓小平理论,作为党的指导思想写入党章。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社会等各项事业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
2001年在庆祝建党八十周年的大会讲话当中,江泽民代表中央实现了多方面的重要突破。最最重要的就是第一次对新的社会阶层成员做了个定性,他们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符合条件的也可以入党。关于党的性质,中国共产党不光要成为工人阶级先锋队,还要成为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我们党从远大追求,从最终要实现共产主义这个理想,从这个角度讲我们是工人阶级先锋队,但是我们是执政党,我们绝不能只代表工人阶级一个阶级的利益,我们要代表全体中国人民和全体中华民族成员的利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集中概括了三句话,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还要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解决了建设一个什么党、怎么样建设党的问题,解决了我们这个党应该往什么方向努力的问题。一个党如果这三个方面都真正代表了,那这个党肯定是先进的,这个党有资格执政,老百姓会拥护支持这个党。所以2002年的十六大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确立为我党新的指导思想。
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在改革开放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多方面都实现了创新,实现了突破。提出了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建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提出,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性,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指明了我们进一步推动中国经济改革与发展的思路和战略,明确了科学发展观是指导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指导思想,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对于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社会发展规律、共产党执政规律的认识达到了新的高度,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标志着马克思主义和新的中国国情相结合达到了新的高度和阶段。
作业和思考题:
1.中国共产党的奋斗历程带给我们哪些经验和启示?
2.作为当代中学生,应该树立什么样的理想信念,明确什么样的历史责任?